CN1371186A -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 Google Patents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1186A
CN1371186A CN02104778A CN02104778A CN1371186A CN 1371186 A CN1371186 A CN 1371186A CN 02104778 A CN02104778 A CN 02104778A CN 02104778 A CN02104778 A CN 02104778A CN 1371186 A CN1371186 A CN 1371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ght
optical
path
transmiss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4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油川雄司
大津彻
山尾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71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1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2Line-of-sight transmission over an extended range
    • H04B10/1123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1125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using a single common optical pa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通过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发射/接收包括光信号的光束的过程中,根据预定条件改变从光发射装置发射到光接收装置的光束的扩展程度。

Description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光空间传输的光发射/接收系统,特别是涉及在光空间传输中改变光信号的波束尺度的光发射/接收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光通信网络
本发明还涉及建立包括光纤传输路径和光空间传输路径,以防止通信业务量集中和实现稳定数据传输的光通信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参考图1描述进行光空间传输的常规光空间信号发射/接收系统。图1表示进行光空间传输的常规光空间信号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
在图1中,发射站101包括信号转换器102,电/光(E/O)转换器103,和光空间发射机104。光空间发射机104可以是例如用于把作为会聚光的入射光转换成辐射波束的透镜。
信号转换器102把从发射站101的输入端输入的信息信号转换成用于光空间传输的信号,E/O转换器103将其转换成光信号,并由光空间发射机104发射到大气中。
接收站105包括光空间接收机106,光/电(O/E)转换器107,和信号转换器108。光空间接收机106可以是例如把作为辐射波束一部分的入射光转换成会聚光的透镜。
接收站105的光空间接收机106接收从发射站101经大气发射的光信号,O/E转换器107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由信号转换器108转换成原始信息信号,并从输出端输出。
虽然上述常规光发射/接收系统具有只要确保无阻挡视界即可很容易安装的优点,由于如下雨,雾等之类的天气条件造成的传播损耗(或大气衰减)很明显,不能采用长传输距离,其应用仅限于在有限距离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传播损耗确保高质量通信和使系统有利于便于安装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和提供一种可采用该系统易于建立的光通信网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立包括光纤传输路径和光空间传输路径以防止通信业务量集中和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的光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光发射/接收方法是通过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发射/接收包括光信号的光束的光发射/接收方法,其中:
根据预定条件改变从光发射装置发射到光接收装置的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方法中,预定条件可以是诸如有或没有为该系统预定的控制信号之类的任何条件。
根据该方法,光发射装置通过在光发射装置以恒定功率向位于该光发射装置的特定距离内的光接收装置发射光信号时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来控制在光接收装置的接收电平。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光发射/接收方法是第一方面中的方法,其中:
根据基于光发射装置与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方法中,从发射装置到接收装置的空间传输路径的传播路径的状态可以是例如传播路径中传播损耗(或大气衰减)的程度,可例如在接收机侧通过接收电平的程度确定传播损耗的程度。在本文中,空间传播路径中传播损耗相对较小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良好状态,而传播损耗相对较大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不良状态。
根据该方法,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在接收装置控制光信号的接收电平,根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以便当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差时,使接收装置的接收电平较高。因此,即使在传播路径的状态不良时,也能维持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光发射/接收方法是第二方面中的方法,其中:
根据在光接收装置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恒定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根据该方法,由于即使在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状态不良时也能保持接收电平恒定,维持了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光发射/接收系统是包括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的光发射/接收系统,该光接收装置接收包括通过空间传播路径从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信号的光束,其中:
光发射装置包括波束尺度控制部分,用于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发射到光接收装置的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结构中,预定条件可以是诸如有或没有为该系统预定的控制信号之类的任何条件。
根据该结构,光发射装置可通过在光发射装置以恒定功率向位于该光发射装置的特定距离内的光接收装置发射光信号时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来控制在光接收装置的接收电平。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光发射/接收系统是第四方面中的系统,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光发射装置与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结构中,从发射装置到接收装置的空间传输路径的传播路径状态可以是例如传播路径中的传播损耗(或大气衰减)程度,可例如在接收机侧通过接收电平的程度确定传播损耗的程度。在本文中,空间传播路径中传播损耗相对较小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良好状态,而传播损耗相对较大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不良状态。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通过根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在接收装置控制光信号的接收电平,以便当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差时,使接收装置的接收电平较高,即使在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也能维持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光发射/接收系统是第五方面中的系统,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光接收装置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恒定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根据该结构,由于即使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也能保持接收的电平恒定,因此维持了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包括多个通信节点的光通信网络,每个通信节点设置有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并由光传输路径连接,其中:
构成连接两个通信节点的至少一个光传输路径作为光空间传输路径,
两个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发射到两个通信节点中的另一个通信节点的光束的扩展程度的波束尺度控制部分。
在该结构中,预定条件可以是诸如有或没有为该系统预定的控制信号之类的任何条件。
根据该结构,只要维持无阻挡视界,不安装光纤传输路径也能很容易地在两个通信节点之间建立光通信路径。
此外,一个通信节点可在该通信节点以恒定功率向位于该通信节点特定距离内的另一个通信节点发射光信号时,通过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来控制在另一个通信节点接收的电平。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七方面中的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结构中,空间传输路径的传播路径的状态可以是例如传播路径中的传播损耗(或大气衰减)程度,可例如在接收机侧通过接收电平的程度确定传播损耗的程度。在本文中,空间传播路径中传播损耗相对较小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良好状态,而传播损耗相对较大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不良状态。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通过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通过根据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控制在接收节点的光信号的接收电平,以便当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差时,使接收节点的接收电平较高,即使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也能维持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八方面的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接收通信节点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恒定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根据该结构,由于即使进行光空间传输的通信节点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也能保持接收的电平恒定,因此维持了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包括多个通信节点的光通信网络,每个通信节点设置有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并由光传输路径连接,该光通信网络包括:
包括至少一个通信节点和多个光纤传输路径的第一通信路径,和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作为光空间传输路径的第二通信路径。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光纤传输路径进行通信时,可能需要通过许多通信节点。然而,通过连接维持它们之间无阻挡视界的两个通信节点,使用光空间传输,不安装光纤传输路径也能容易地在两个通信节点之间建立光通信网络,另外,在通过光纤传输路径通信的情况下,在两个通信节点,而不是一个节点之间设置更短距离的光信号传输路径。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这样一种光通信网络,其包括:至少两个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包括多个具有发送和接收光信号功能的通信节点,在子网络中没有直接的光纤链路,并且还包括与该子网络连接的中枢网络,该光通信网络还包括:
通过中枢网络的第一通信路径,和本身是一种光空间传送路径的第二通信路径,该第一和第二通信路径位于该子网络中的其中之一包括的第一通信节点和该子网络中的另一个包括的第二通信节点之间。
根据该结构,在没有安装光纤路径的情况下,不具有互相连接的直接的光纤链路的光学子网络能被容易的、直接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十或第十一方面中的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路径切换部分,用于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之间有选择地切换。
根据该结构,除了经过光纤传输路径的光信号传输路由之外,可建立使用光空间传输的转换,然后,可使通信节点之间光信号的传输通过任何路由。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十二方面中的网络,其中:
路径切换部分根据第一通信路径中的通信业务量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之间有选择地切换。
根据该结构,在光通信网络中,当光纤传输路径上的通信业务拥塞时,通过使用光空间传输路径的转换路由选择光信号以便旁路光纤传输路径,减少了光纤传输路径上业务量的拥塞,并可减少会聚,并进一步减少节点间中继段的数量,从而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一种包括多个通信节点的光通信网络,该每个通信节点具有发送和接收光接收信号的功能且部分的被光传送路径连接,该光通信网络还包括:
光空间传送路径,其位于具有至其他通信节点的光纤传送路径的第一通信节点和不具有至其他通信节点的光纤传送路径的第二通信节点之间。
根据该结构,不具有与位于其中的光纤网络光纤链接的独立节点,在已安装的光纤网络外或暗光纤业务外,这些独立的节点能容易地被加入该光纤网络。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十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何一个的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波束尺度控制部分,用于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在作为第二通信路径的光空间传输路径上发射的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结构中,预定条件可以是诸如有或没有为该系统预定的控制信号之类的任何条件。
根据该结构,一个通信节点通过在该通信节点以恒定功率向位于该通信节点特定距离内的另一个通信节点发射光信号时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可控制在另一个通信节点的接收电平。
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十三方面中的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在该结构中,通信节点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的传播路径的状态可以是例如传播路径中的传播损耗(或大气衰减)程度,可例如在接收节点通过接收电平的程度确定传播损耗的程度。在本文中,空间传播路径中传播损耗相对较小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良好状态,而传播损耗相对较大的情况被称为空间传播路径中的不良状态。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通过根据通信节点之间的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控制光束的扩展程度来控制在接收通信节点的光信号的接收电平,以便当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差时,使接收节点的接收电平较高,即使在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也能维持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的光通信网络是第十四方面中的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接收节点,即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使取决于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恒定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根据该结构,由于即使通信节点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也能使接收电平保持恒定,从而维持了光空间传输路径中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性和优点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表示用于光空间传输的常规光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中的波束尺度控制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的光收发信机一个方面的示意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另一个方面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再一个方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至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图2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的结构。图3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中波束尺度的控制。图4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的光收发信机的一个方面。
首先,参考图2描述该实施例的结构。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200包括光发射站和空间中继站。在此作为一个实例考虑将信息信号从发射站201经空间中继站204和208发射到接收站212。虽然一个站用来作为发射站,另一个站用来作为接收站,在此为了便于说明仅考虑单向传输,该系统可进行双向传输。
发射站201包括把从输入/输出端输入的信息信号转换成用于光纤传输的信号的信号转换器202,和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电/光(E/O)转换器203。在反方向传输的情况下,E/O转换器203可作为光/电(O/E)转换器。
在发射机侧的空间中继节点204包括可在发射光空间信号过程中改变扩散角(波束的展开角)的光收发信机205,检测接收的光信号的电平的电平检测器206,和在发射光信号中给出有关光收发信机205设定的扩散角(波束扩展角)的指令的控制器207。由于双向传输是必需的,在接收机侧的空间中继节点208包括光收发信机209,电平检测器210,和控制器211,以及在发射机侧包括的节点204。
接收站212包括把输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O/E转换器213,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信号并从输入/输出端将其输出的信号转换器214。在反方向传输的情况下,O/E转换器213可以作为E/O转换器。
现在描述该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的操作。信号转换器202把从发射站201的输入/输出端输入的信息信号转换成用于光纤传输的信号,E/O转换器203将其转换成光信号,并输出到该发射站之外的光纤传输路径。
光收发信机205把通过光纤传输路径输入到空间中继节点204的光信号转换成具有适合于光空间传输尺度的波束,并朝向相反的空间中继节点208发射到大气中。
相反的空间中继节点108的光收发信机209接收从空间中继节点204发射到大气中的光空间信号,将其转换成用于光纤传输的会聚光并输出到接收站212。
O/E转换器213将通过光纤传输路径输入到接收站212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由信号转换器214转换成原始信息信号。
电平检测器210检测在光收发信机209的光信号的接收电平。光收发信机209把得到的接收电平作为信息信号发射到空间中继节点204。光收发信机205接收包括在节点208的接收电平的这些信息信号,并将其输入到控制器207。控制器207根据在节点208的输入接收电平确定传播路径的状态,并控制光收发信机205设定的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波束展开角)。
虽然在此为了便于说明仅考虑单向传输,在双向传输的情况下,由电平检测器206检测在光收发信机205的光信号的接收电平。光收发信机205将得到的接收电平作为信息信号发射到空间中继节点208。光收发信机209接收这些包括在节点204的接收电平的信息信号,并将其输入到控制器211。控制器211根据在节点204的输入接收电平确定传播路径的状态,并控制光收发信机205设定的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波束展开角)。
现在参考图3描述在控制器207中(还有控制器211中)控制波束尺度的方法。一般来讲,当从发射空间中继节点204到接收空间中继节点208的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良好时,控制器207增加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波束的扩展程度),而当状态不好时,控制器207减小该扩散角。空间传输路径的传播路径状态可以是例如传播路径中的传播损耗(或大气衰减)程度,如上面的实例所述,例如可通过在接收站的接收电平确定传播损耗的程度。
假设发射光束过程中的发射功率和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都恒定的。在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例如在天气晴朗,即传播损耗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增加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波束的扩展程度)。由于在接收机侧的照射区域因此变大,避免了因通过大气,特别是晴朗天气的传播路径中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光轴偏移造成的断开。虽然照射区域变得越大,在接收机侧的接收电平越低,只要传播路径的状态良好就可维持所需的通信质量。
在空间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例如在下雨、有雾,即传播损耗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减小(缩小)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波束的扩展程度)。在接收机侧的照射区域因此变小,并使接收电平足够高以减小传播损耗。
实际上,最好是进行控制,以使例如在接收机侧的接收电平恒定。
下面参考图4描述光收发信机205和209的结构实例。图4表示具有多个透镜以改变波束尺度的一个方面。在该实例中,作为说明,光收发信机205包括透镜401和402,光收发信机209包括透镜403和404。利用该结构,通过移动或交换这些透镜可动态改变波束尺度。
从上面看出,根据该实施例,在光空间传输中,当传播路径的状态良好时,增加辐射波束的扩散角以避免光轴的偏移,而当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减小辐射波束的扩散角以维持通信质量。
另外,由于即使在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也能维持通信质量,在光通信网络中很容易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光发射/接收系统进行光空间传输,而不是光纤传输。
此外,通过如上所述提供多个透镜,在该实施例中很容易实现辐射波束的可变扩散角。在该实施例中仅作为说明而在光收发信机中提供多个透镜以改变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本发明可采用任何结构,只要它能改变辐射波束的扩散角。此外,在使用透镜的情况下,上面使用两个透镜的情形仅是一个实例,本发明与透镜的数量无关。
现在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和建立光通信网络的方法。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5所示的光通信网络包括相互通过光纤传输路径连接的多个节点。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即使在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也可维持通信质量,在节点之间能够很容易地采用该系统的光空间传输路径代替使用光纤传输的相关技术的光通信网络中的光纤传输路径。
然而,根据该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不是代替光纤传输路径,而是另外在光纤传输路径上不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采用本发明的光发射/接收系统,但维持它们之间的无阻挡视界,以便为通过光纤传输路径的光信号在光空间传输上提供“转换”。
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在节点1至8中,在保持无阻挡视界的节点2和7之间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光发射/接收装置501和503分别具有交换机502和504。
在此,例如,虽然在此被称为节点2的光发射/接收装置501在从节点1接收到光信号时通常是准备向节点8输出该光信号,如果光纤传输路径上的业务量拥塞,它通过使用光空间传输的光收发信机205将光信号输出到节点7。由在此被称为节点7的光发射/接收装置503的光收发信机209使用光空间传输接收的光信号通过交换机504输出到节点8。
换句话说,虽然通常依次通过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节点5,节点6,节点7,和节点8路由选择上面的光信号,如果光纤传输路径上的业务量拥塞,则依次通过节点,节点2,节点7和节点8路由选择这些光信号,以便维持稳定的数据传输。
根据该实施例,当业务量会聚并进一步出现拥塞时,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旁路光纤传输路径从而减少拥塞和中继段的数量可建立实现稳定数据传输的光通信网络,以避免诸如数据传输延迟之类可能的引起的问题。
另外,只要维持无阻挡视界,可保持便于安装的优点,即使在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时,根据本发明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可维持通信质量,就是说,通过在使用光纤通信路径的光通信网络中采用该系统,可建立自由地路由选择光信号的光通信网络。
此外,由于只要维持无阻挡视界即可建立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即使光纤传输路径的安装没有完成,也便于光信号传输的网络安装。
只要考虑获得足够高的通信质量,即使在例如建立光空间传输路径的两个节点之间靠得非常近的环境下使用常规装置,可在上面两个节点中采用任何光发射/接收系统,以便建立可根据该实施例进行自由路由选择的光通信网络。然而,更好的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因为即使传播路径的状态不好它也能提供可维持通信质量的优点,并因此可应用较长的光空间传输距离。
现在参考图6和7描述该实施例的一些其它方面。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的另一个方面。所示的各包括多个节点的两个建立的光纤网络(或暗(dark)光纤服务区)没有相互连接的直接光纤链路,而是通过主干网路由选择。在该实施例中,如果这两个节点都位于靠近的位置,它们之间无阻挡视界,不安装光纤路径,则通过在两个网络之一中的一个节点和两个网络中另一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之间提供光空间传输很容易实现这种直接链路。因此,为将光纤网络中使用的光信号应用到光空间传输,不仅要减少主干网中的通信业务量,而且由于光空间中继节点可支持任何光信号的技术规范,例如传输速率,模拟或数字,WDM或相反,因而可实现其优点。因此,可得到网络的无缝连接,并避免诸如通过主干网的路由选择造成的传输延迟之类的性能下降。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网络的再一个方面。在安装了光纤网络之外的区域中(或暗光纤服务之外的区域中),有多个独立的节点,每个节点没有任何到安装的光纤网络(或暗光纤服务区)的光纤链路。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在区域外的一个独立节点和光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位于靠近的位置,它们之间无阻挡视界,不用安装光纤路径,通过在这两个节点之间提供光空间传输很容易实现该链路。因此,如上所述,为了把光纤网络中使用的光信号应用到空间光传输,便于实现把独立的节点加到光纤网络。因而避免了安装光纤或其它通信媒体以便与光纤网络之外的节点通信的要求,并可得到网络的无缝连接。
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单向传输的情况,也可提供双向传输。本发明可在光空间传输和光纤传输中使用诸如时分复用方法,波分复用方法等之类的任何复用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减少传播损耗确保通信质量和提供便于安装的优点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和通过采用该系统可容易地建立的光通信网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现了用于建立包括光纤传输路径和防止通信业务量会聚的光空间传输路径并获得稳定数据传输的光通信网络的方法。
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变化和改进。

Claims (25)

1.一种通过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发射/接收包括光信号的光束的光发射/接收方法,其中:
根据预定条件改变从光发射装置发射到光接收装置的光束的扩展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接收方法,其中:
根据基于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接收方法,其中:
根据在光接收装置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是常数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4.一种由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组成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在光接收装置接收包括通过空间传输路径从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信号的光束,其中:
光发射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发射到光接收装置的光束的扩展程度的波束尺度控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之间的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射/接收系统,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光接收装置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是常数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7.一种由多个通信节点组成的光通信网络,每个通信节点设置有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并由光传输路径连接,其中:
构成连接两个通信节点的至少一个光传输路径作为光空间传输路径,
两个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发射到两个通信节点中的另一个通信节点的光束的扩展程度的波束尺度控制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空间传输路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接收通信节点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是常数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10.一种由多个通信节点组成的光通信网络,每个通信节点设置有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并由光传输路径连接,该光通信网络包括:
由至少一个通信节点和多个光纤传输路径组成的第一通信路径,和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作为光空间传输路径的第二通信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路径切换部分,用于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之间有选择地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路径切换部分根据第一通信路径中的通信业务量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之间有选择地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在作为第二通信路径的光空间传输路径上发射的光束的扩展程度的波束尺度控制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作为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节点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是常数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16.一种光通信网络,其包括:至少两个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包括大量具有发送和接收光信号功能的通信节点,该网络在子网络中没有直接的光纤链路;和与该子网络连接的中枢网络,该光通信网络还包括:
通过中枢网络的第一通信路径,和是一种光空间传送路径的第二通信路径,该第一和第二通信路径位于该子网络中的其中之一包括的第一通信节点和该子网络中的另一个包括的第二通信节点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有选择地切换的路径切换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路径切换部分根据第一通信路径中的通信业务量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之间有选择地切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在作为第二通信路径的光空间传输路径上发射的光束的扩展程度的波束尺度控制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作为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节点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是常数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22.一种光通信网络,其包括大量通信节点,该每个通信节点具有发送和接收光接收信号的功能且部分的被光传送路径连接,该光通信网络还包括:
光空间传送路径,其位于具有至其他通信节点的光纤传送路径的第一通信节点和不具有至其他通信节点的光纤传送路径的第二通信节点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根据预定条件改变在作为第二通信路径的光空间传输路径上发射的光束的扩展程度的波束尺度控制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基于空间传输路径的状态定义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通信网络,其中:
波束尺度控制部分根据在作为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节点使取决于空间传播路径状态的光束的接收电平是常数的条件来改变光束的扩展程度。
CN02104778A 2001-02-15 2002-02-19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Pending CN13711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39179 2001-02-15
JP039179/2001 2001-0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1186A true CN1371186A (zh) 2002-09-25

Family

ID=1890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4778A Pending CN1371186A (zh) 2001-02-15 2002-02-19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109887A1 (zh)
EP (2) EP1571763A3 (zh)
CN (1) CN1371186A (zh)
DE (1) DE60205288T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464A (zh) * 2010-12-21 2013-12-04 英特尔公司 架到架光通信
CN107547130A (zh) * 2017-09-15 2018-01-05 东南大学 波束域光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2505854A (zh) * 2020-12-14 2021-03-16 深圳市力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自由空间中进行通信的光收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8648B1 (en) * 2002-03-01 2007-05-15 Terabea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data in a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channel
WO2006046087A1 (en) * 2004-10-26 2006-05-04 Freewire Communications Limited Diverging beam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251421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Ben 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proved free space optical bus
JP4337814B2 (ja) * 2005-12-27 2009-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可視光通信装置、可視光通信システム、可視光通信方法及び可視光通信プログラム
US8301032B2 (en) * 2008-02-12 2012-10-30 Arun Kumar Majumdar Wide field-of-view amplified fiber-retro for secure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s and remote data transfer
US8315159B2 (en) * 2008-09-11 2012-11-20 Rockstar Bidco, LP Utilizing optical bypass link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497039B2 (en) 2009-05-28 2016-11-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gile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391716B2 (en) * 2010-04-05 2016-07-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ata center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60087726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Free space fiber-optic connector
US9954751B2 (en) 2015-05-29 2018-04-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a network using mirrored probe packets
CN105553549A (zh) * 2015-12-22 2016-05-04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逆向中红外波段集群激光通信系统
US11683090B1 (en) * 2022-01-18 2023-06-20 T-Mobile Usa, Inc. Laser-based enhancement of signal propagation path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5101A (en) * 1989-09-19 1991-02-19 Gte Government Systems Corporation Secure two-way communications with submerged submarines
US6005694A (en) * 1995-12-28 1999-12-21 Mci World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optical faults within the optical domain of a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5877880A (en) * 1996-10-16 1999-03-02 Behavior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 Infrared-transmission apparatus having a transmission angle or direction adjustment device
US6049593A (en) * 1997-01-17 2000-04-11 Acampora; Anthony Hybrid universal broadband telecommunications using small radio cells interconnected by free-space optical links
US5844705A (en) * 1997-02-13 1998-12-01 At&T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mploying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inks
US6323980B1 (en) * 1998-03-05 2001-11-27 Air Fiber, Inc. Hybrid pico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39888B1 (en) * 1998-04-24 2001-05-29 Lightpointe Communications, Inc. Terrestri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integrated fiber and free-space links which requires no electro-optical conversion between links
IL140896A0 (en) * 1998-07-16 2002-02-10 Terabeam Networks Inc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transmits and receives data through free space
WO2000025455A1 (en) * 1998-10-27 2000-05-04 Airfiber,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free space op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nodes
US20020051269A1 (en) * 2000-09-29 2002-05-02 Shlomo Margalit Reconfigurable over-the-air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6643467B1 (en) * 2000-10-05 2003-11-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ceived power levels within a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78251B2 (en) * 2001-02-13 2004-01-13 Terabeam Corporation Link quality agen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464A (zh) * 2010-12-21 2013-12-04 英特尔公司 架到架光通信
CN107547130A (zh) * 2017-09-15 2018-01-05 东南大学 波束域光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2505854A (zh) * 2020-12-14 2021-03-16 深圳市力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自由空间中进行通信的光收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5288D1 (de) 2005-09-08
EP1233551A2 (en) 2002-08-21
EP1571763A2 (en) 2005-09-07
EP1233551B1 (en) 2005-08-03
EP1233551A3 (en) 2004-02-18
DE60205288T2 (de) 2006-04-13
EP1571763A3 (en) 2006-03-15
US20020109887A1 (en) 200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71186A (zh)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CN1211954C (zh) 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227838C (zh) 混合无线光和射频通信链路
CN1125540C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CN1297173C (zh) 移动通信系统,资源切换方法,网络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284314C (zh) 有遥控天线的蜂房式基站
CN1784077A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US6731878B1 (en)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 with diversity
CN1537369A (zh) 灵活的多光束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
CN1745590A (zh) 分布式信号累加与增益控制
CN1296680A (zh) 混合皮蜂窝区通信系统
CN1524359A (zh) 不要求链路间作电-光转换的光纤链路与自由场空间链路集成的陆上光通信网
SG176177A1 (en) Flexib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593023A (zh) 采用无线光链路的蜂窝通信系统
CN1769944A (zh) 光开关
CN1819539A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CN1464666A (zh) 一种基于光纤拉远的软基站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CN101080031A (zh) 基带拉远技术的智能天线校准系统及其方法
CN1901727A (zh) 实现天线设备集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47419A (zh) 一种在转发网络中转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774094A (zh) 一种无线基站系统及其发射和接收信息的方法
CN1157979C (zh) 用于增加反向链路容量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1056155A (zh) 同时产生dpsk和ook信号且光源集中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CN1167286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开关装置
CN107204929A (zh) 基于激光可见光通信的无线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