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3261A - 通信站中编制转发器目录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站中编制转发器目录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3261A
CN1813261A CNA2004800180117A CN200480018011A CN1813261A CN 1813261 A CN1813261 A CN 1813261A CN A2004800180117 A CNA2004800180117 A CN A2004800180117A CN 200480018011 A CN200480018011 A CN 200480018011A CN 1813261 A CN1813261 A CN 1813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circuit
transponder
data group
hashed valu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80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2103C (zh
Inventor
F·阿姆特曼
M·切尔努斯卡
P·拉加姆
W·泽特莱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813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3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1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1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e.g. using binary tree search or RFID responses allocated to a random time slot
    • G06K7/1005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e.g. using binary tree search or RFID responses allocated to a random time slot transponder driv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转发器(1)及其集成电路(2)中,提供一种处理控制电路(14),用于控制编制通信站中目录的目录编制处理,所述处理控制电路(14)包括传输参数选择装置(31),其通过使用散列值(HV)以及通过使用区别数据组(SN)的一部分(字节x),选择传输参数,优选选择时隙,所述散列值(HV)的产生发生在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

Description

通信站中编制转发器目录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信站中将转发器或转发器中包含的集成电路编入目录(inventory)的方法,其中,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中激活目录编制处理,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散列值,从存储装置中读取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区别数据组的一部分,所述区别数据组被存储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存储装置中,并且是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特征,而且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从区别数据组中读取的所述部分,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以及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所选传输参数,从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识别数据组,所述识别数据组是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编入目录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转发器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处理控制装置,意欲用来控制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通信站中目录的目录编制处理,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存储装置,意欲首先存储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区别数据组,而所述区别数据组是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特征,其次存储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识别数据组,而所述识别数据组是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目录,以及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传输参数选择装置,意欲首先接收通过使用散列值从存储装置中读取的区别数据组的一部分,其次通过使用已经接收的区别数据组的所述部分,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所述选择的传输参数适合用于从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识别数据组,所述识别数据组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目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转发器,其具有如上文第二段中所述设计的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从专利文献WO 2000/04485 A1中获悉,具有按照上文第二段中所述设计的集成电路的转发器,适合用来执行上文第一段中所述类型方法。通过将转发器或转发器中包含的集成电路编入目录的方法,当然无法判断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是编制单个转发器的目录,还是编制多个转发器即在通信站的通信区域中出现的所有转发器的目录。这种情况下,大概有超过上百个这种转发器。在已知的设计中,在通信站中生成的散列值必须向每个被编入目录的转发器发送,以便确保该散列值在每个转发器中可用。从通信站向转发器发送散列值,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并且这反映出目录编制处理使用相当长的总发送时间。而且,从通信站向转发器发送散列值,要调用由表示散列值的数据块确定的附加调制步骤。这些调制步骤产生发送频谱的边频带,并可能带来当局制定的有关规定的问题,这也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面列举的不利情况,并提供一种用于将转发器编入目录的改进方法以及一种改进的集成电路和改进的转发器。
为了允许上述目的得以实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因而使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以下述方式为特征,即:
一种将转发器或转发器中包含的集成电路编入目录的方法,其中,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中激活目录编制处理,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散列值,从存储装置中读取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区别数据组的一部分,所述区别数据组存储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存储装置中,并且是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特征,而且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从区别数据组中读取的所述部分,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以及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所选传输参数,从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识别数据组,所述识别数据组是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编入目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列值借助于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中提供的散列值产生装置,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中生成。
为了允许上述目的得以实现,在转发器的集成电路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因而使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能够以下述方式为特征,即:
一种用于转发器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处理控制装置,意欲用来控制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通信站中目录的目录编制处理,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存储装置,意欲首先存储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区别数据组,而所述区别数据组是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特征,其次存储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识别数据组,而所述识别数据组是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目录,以及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传输参数选择装置,意欲首先接收通过使用散列值从存储装置中读取的区别数据组的一部分,其次,通过使用已经接收的区别数据组的所述部分,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所述选择的传输参数适合用于从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识别数据组,所述识别数据组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目录,其特征在于,在集成电路中提供用于产生散列值的散列值产生装置。
为了允许上述目的得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
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电路方面以简单的方式以及每个转发器只有少量增加的成本来实现,即转发器中需要的用于将转发器编入目录的散列值直接由转发器自己生成,这意味着不需要从通信站向转发器发送散列值。按照这一方式实现,即,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编入目录的目录编制处理的总传输时间短于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总传输时间。而且,可以用更少的调制步骤进行管理,这导致了比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更少的边频带。
对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中激活目录编制处理,应当注意的是,此激活有利地借助于从通信站向转发器发送的命令来执行。然而,还可以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被带入到通信站的通信区的结果,来提供对即将执行的目录编制处理的激活,在该情况下,目录编制处理然后被此通信区中占优势的电磁场激活。
对于区别数据组,其是存储在转发器存储器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的特征,应当注意的是,此区别数据组优选是转发器的序列号。然而,该区别数据组还可以是所谓的用户数据组。
对于识别数据组,其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该转发器编入目录,应当注意的是,此识别数据组优选与区别数据组相同。然而,识别数据组与区别数据组还可以彼此不同。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传输参数组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在其编码规则方面不同的编码类型。传输参数组还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在其频率方面不同的二次载波(secondary carrier signal)信号。在此连接中,例如,可以参照两个专利文献WO 2003/042,914A1和WO2003/091,038A1,它们的内容在此引入本文作为参考。还可以在本质上已知的转发器系统中,并且在该系统中,指定识别数据组的传输发生在由暂停部分彼此隔开的时间间隔内,根据本发明,这些暂停部分的长度可以用作可选择的传输参数,并且通过在每种情况下使用在转发器中生成的散列值和借助于该散列值制定的所存储区别数据组的一部分,可以选择或制定这个长度。然而,如果另外在相应的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提供了如权利要求2和7所述的特征,则已经证明尤为有利。这种在时隙序列中的时隙可以用于帮助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优点,即在电路方面简单的解决方案变得可能,这对于集成技术制造非常重要。按照这一方式实现的优点是:获得了关于可选择的传输参数、因而关于传输选项的巨大灵活性,因为它可以提供非常大量的所选择传输参数即时隙,以及可以作用于可选择传输参数即时隙,即,可以缩短甚至例如压缩某些时隙。
如果另外在相应的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提供了如权利要求3和8所述的特征,则已经证明尤为有利。对于在电路方面尽可能简单的结构,已经证明这些解决方案尤为有利。另一优点在于,这可以避免称为死锁的情形,其中,作为不利散列值结果,该情形可出现至少两个转发器或者所有转发器不能以所需长度的时间间隔被编入目录。
如果另外在相应的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提供了如权利要求4和9所述的特征,则已经证明尤为有利。这种解决方法相对于所谓的避免死锁的解决方法而言,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优点。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如果另外在相应的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提供了如权利要求5和10所述的特征,则还已经证明尤为有利。按照这一方式实现的优点是:存在非常高的可能性,即在每个与通信站进行通信连接的转发器中将产生不同启动散列值,因而为了读出区别数据组的部分将访问不同的存储区,因而将非常可能制定不同的传输参数,即不同的时隙。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参照下述的实施例进行阐述,而本发明不应被理解为受限于这些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中:
图1是转发器以及属于该转发器的集成电路一部分的电路框图形式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部分是本连接的实质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1,其被设计成与通信站(未示出)进行无接触的通信。例如,转发器1意欲并被设计成连接一产品,例如录像机、电视机、一听罐装食品或许多其它市场上可获得的产品,以便使这种产品能够轻易地被辨认即被识别,以及例如使所述产品能够进一步被自动处理。
为了与通信站进行无接触的通信,转发器1具有发射线圈3,其连接集成电路的端子4和5。连接到发射线圈3的是包含在集成电路2中的电容器6,将其调节到基本上匹配载波信号CS频率的工作频率上,载波信号CS的频率出现在发射处理中。除了发射线圈,还可以提供偶极子(dipole)作为发送装置,其在高频范围即MHz范围或GHz范围内进行发送时特别有利。为了与通信站进行无接触的通信,还可以提供电容式工作的发送装置。
发射到转发器1的信号和命令的发射借助于载波信号CS发生,载波信号CS可以经调制或不经调制就向转发器1发送,优选经过幅度调制。信号和命令从转发器1向通信站的发送,通过对通信站发出的未经调制的载波信号CS进行所谓的负载调制来执行。
连接集成电路2的第一端子4继而连接振荡器电路7的是以下列出的电路,即首先是电源电压产生电路8,其次是时钟信号再生电路9,第三是解调电路10,以及第四是调制电路11。
借助于电源电压产生电路8,通过使用振荡器电路7接收以及可以从所述振荡器电路7中提取的信号,可以产生电源电压V,其供给集成电路2需要所述电源电压V的所有那些部件。而且,电源电压V还供给加电复位电路12,而借助于加电复位电路12,可以以长期已知的方式生成并发送加电复位信号POR,在获得足够高的电源电压V时产生并发送该加电复位信号POR。
借助于时钟信号再生电路9,可以再生时钟信号CLK,其可以在通信站中获得,并借助于从通信站向转发器1发送的信号,被发送给转发器1,这意味着可以在时钟信号再生电路9的输出获得再生的时钟信号CLK。除了这种时钟信号再生电路9,还可以提供不依赖接收信号工作的时钟信号再生电路,尤其在通信站与转发器1之间的通信在非常高的频率范围内即MHz的范围或GHz的范围内发生时,作出此提供。
向转发器1发送并借助于发射线圈3接收的经过调制、编码的信号,可以借助于解调电路10解调。在此情况下将参照特殊的信号,即参照经过调制、编码的目录编制命令MCINVCO。当然,多个其它信号还可以借助于解调电路10来解调,例如读取命令、写入命令、确认命令、关闭命令以及许多其它的命令。因此,供给解调电路10的是经过调制、编码的信号,例如经过调制、编码的目录编制命令MCINVCO,而且解调电路10在执行解调操作后发送编码的信号,例如编码的目录编制命令MCINVCO。在给定的情况下已经解调的编码信号,例如编码的目录编制命令MCINVCO,其被供给意欲将编码信号解码的解码电路13,而编码信号在给定的情况下例如是编码的目录编制命令MCINVCO,解码电路(13)在执行完解码后发出解码后的信号,例如目录编制命令INVCO。
目录编制命令INVCO用于激活一种方法过程中的目录编制处理,该方法将转发器1或转发器1中包含的集成电路2编入通信站中的目录。为了控制目录编制处理,集成电路2包括处理控制装置,即处理控制电路14,其在此情况下由硬布线的逻辑电路形成。然而,处理控制电路14还可以借助于微电脑来实现。经由连接15连接处理控制电路14的是集成电路2中包含的存储装置16。存储装置16用于存储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1的区别数据组,所述区别数据组是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1的特征,并且用于存储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1的识别数据组,所述识别数据组是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1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编入目录。在此情况下,区别数据组和识别数据组相同,并由序列号SN形成,所述序列号SN包含n个字节,即分配的字节“字节1”、......“字节x”、......“字节n”。
在存储装置16中还存储用户数据USD。该用户数据包含多个字节,即字节“字节n+1”、......“字节m”。用户数据USD可以是涉及产品价格、产品制造商、产品推荐使用日期以及除此之外的许多其它的数据。
还在存储装置16中存储另外的数据FUD,该另外的数据FUD包含更多的字节,即从上述的“字节m”字节延续到字节“字节z”。
借助于处理控制电路14,可以实现多个装置和功能,将只详细介绍在此情况下是重要的一些装置和功能。处理控制电路14包括时隙计算级17、时隙计数级18和比较器级19,比较器级19与时隙计算级17、时隙计数级18协同工作。处理控制电路14还包括散列值计数级20,并且处理控制电路14还包括识别数据组产生级21。下面将详细考虑上面列举的级17、18、19、20和21的工作任务和方式。
加电复位信号POR可以供给在输入22的处理控制电路14,即执行所谓的加电复位。还可以在输入23向处理控制电路14供给再生时钟信号CLK,用于为处理控制电路14计时。
处理控制电路14还具有另一输入24、另一输入25和输出26,它们的用途将在下面予以考虑。连接输入24上游的是命令检测电路27,该命令检测电路27连接解码电路13的下游。由解码电路13发出的命令,例如目录编制命令INCVO,可以借助于命令检测电路27来识别。如果这种目录编制命令INCVO由解码电路13发出,并供给命令检测电路27,则其结果是命令检测电路27发出第一控制信号CS1,并经由输入24将其供给处理控制电路14。
连接输入25上游的是时隙检测电路28,该时隙检测电路28同样连接解码电路13的下游。时隙在时隙序列中一个接一个,可以借助于时隙检测电路28来检测该时隙。在此情况下,假设:在借助于通信站1制定的时隙序列中一个接一个的时隙,彼此被包含若干短间隔脉冲的间隔脉冲序列隔开。间隔脉冲的这些序列用于检测时隙。因此,由通信站向转发器1继而向集成电路2发送的信号,在经过解调和解码后供给时隙检测电路28,该时隙检测电路28检测相应间隔脉冲序列的出现,并继而在每种情况下检测间隔脉冲序列后接的时隙。每次检测间隔脉冲序列,继而在每个情况下都检测间隔脉冲序列后接的时隙,时隙检测电路28发出第二控制信号CS2,其经由输入25被供给处理控制电路14。然而,还可以提供另外的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启动时隙序列作为目录编制命令INVCO的函数,并且该时隙序列包括每个为固定预设时间跨度(span)的时隙,在该情况下,使转发器做出向下一时隙的传送,并且每当时隙的时间跨度期满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S2。当是该情况时,在所有与通信站进行通信连接的转换器中,发生了从一个时隙向下一个的同步切换。
连接处理控制电路14的输出26的是编码电路29,其被设计并意欲将供给它的信号解码。规定在此情况下作为可以供给编码电路29的信号是识别数据组IDDS。连接编码电路29的是二次载波发生电路30,借助于时钟信号再生电路9再生的时钟信号CLK供给该二次载波发生电路30,并且借助于二次载波发生电路30,可以生成子载波信号SCS,其被供给编码电路29。二次载波发生电路30主要包括分频器级,其具有连接其下游的信号整形装置。在编码电路29中,使用二次载波信号SCS,供给编码电路29的信号(即识别数据组IDDS)被编码,在这之后编码电路29发送已编码的信号,例如即已编码的识别数据组CIDDS。
连接编码电路29下游的是调制电路11,其负责调制供给它的编码信号,即编码后的识别数据组CIDDS,其在调制后向用于向通信站发送的发射线圈3发送经调制的编码信号,例如即经过调制、编码的识别数据组MCIDDS。
下面将详细描述将转发器1或转发器1中包含的集成电路2编入通信站1中的目录的方法。
在将转发器1编入目录的该方法过程中,为了激活目录编制处理,通信站(未示出)发出目录编制命令INVCO。为了继续该程序,执行下述的目录编制处理。甚至在此点,应当注意的是,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即一旦先前激活的目录编制处理已经执行,而不将转发器1编入目录,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至少一个其它转发器在相同的时隙内向通信站1发送它的识别数据组,这导致称为冲突的现象,其在通信站1被检测到。当是这种情况时,借助于由通信站发送的另一目录编制命令INVCO,激活并执行新的目录编制处理。
在由通信站发送目录编制命令INVCO以后,目录编制命令INVCO被转发器1接收,并借助于命令检测电路27在转发器1中被识别。作为发生这一情况的结果,命令检测电路27向处理控制电路14的输入24发射第一控制信号CS1。还借助于时隙检测电路28检测第一时隙。作为发生这一情况的结果,时隙检测电路28向处理控制电路14的输入25发送控制信号CS2。
第一控制信号CS1供给时隙计算级17、时隙计数级18和散列值计数级20。第二控制信号CS2供给时隙计数级18。散列值计数级20已经具有在供给它第一控制信号CS1之前供给它的加电复位信号POR,加电复位信号导致在散列值计数级20中计数HV被设置成启动散列值SHV。将第一控制信号CS1供给时隙计数级18,导致了时隙计数级18中的计数被设成“0”值。作为将第二控制信号CS2供给时隙计数级18的结果,时隙计数级18中的计数值增加值“1”。将第一控制信号CS1供给时隙计算级11,导致时隙计算级18被激活以计算时隙数。
一旦在散列值计数级20中计数HV已被设成启动散列值SHV,就将启动散列值SHV经由连接15供给存储装置16。启动散列值SHV形成了已知为指针的情况,该指针标记一部分区别数据组,即一部分序列号SN。在此情况下,假设启动散列值SHV标记字节“字节x”。通过使用启动散列值SHV,在该目录编制处理中,这导致了从存储装置16中读取转发器1或转发器1中包含的集成电路2的序列号SN的“字节x”部分,并经由连接15供给时隙计算级17。使用已经从存储装置16中读取的顺序(serial)号SN的“字节x”部分,时隙计算级17计算时隙的数量,在该时隙中,向通信站1发送转发器1的识别数据组即顺序号SN。在此情况下,假设时隙计算级17通过使用“字节x”计算出数“7”,这意味着识别数据组即顺序号SN在时隙序列中的第7个时隙内从转发器1向通信站发送。应当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时隙序列总共包含256个时隙。然而,还可以只包含128个时隙或某些其它数量的时隙。由时隙计算级17计算出的数“7”被供给比较器级19。比较器级19还具有时隙计数级18中包含的计数,即由时隙计数级18供给它的值“1”。这导致比较器19发现供给它的值中不相等。这反过来导致比较器级19不向识别数据组产生级12发送控制信号。为了继续目录编制处理,时隙检测电路28一个接一个地检测连续时隙的出现,这导致每当新时隙出现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S2并被供给时隙计数级18。这导致时隙计数级18中的计数连续不断地增加了值“1”。一旦时隙计数级18中的计数达到“7”,并将该计数供给比较器级19,就导致比较器级19发现时隙计算级17和时隙计数级18都正在供给它值“7”,即供给它的值是相同的,这导致比较器级19产生第三控制信号CS3,并将其发给识别数据组产生级21。这导致识别数据组产生级21被激活。这反过来导致从存储装置16中读取识别数据组即序列号SN,并经连接15被供给识别数据组产生级21。在识别数据组产生级21中,使序列号SN链接到安全数据,在这之后,识别数据组产生级21然后经由输出26向处理控制电路14发送识别数据组IDDS。由于该过程继续,识别数据组IDDS被供给编码电路29,并由编码电路29通过使用二次载波信号SCS来编码,这导致了形成编码的识别数据组CIDDS。编码的识别数据组CIDDS被供给调制电路11,其负责进行调制,而且随着过程继续,向用于对通信站1发送的发射线圈3发送经过调制编码的识别数据组MCIDDS。假设转发器1在第7时隙中向通信站1只发送它的识别数据组IDDS,因此使通信站能够令人满意地检测该识别数据组IDDS,继而采取步骤处理识别数据组IDDS,从而,转发器1可以被编入通信站中的编码。
然而,如果偶然发生至少一个另外的转发器已经在与图1所示转发器1相同的时隙,即在正在描述的编号“7”的时隙示例中,向通信站发送其识别数据组IDDS,则在通信站接收到的至少两个识别数据组IDDS之间将存在冲突,这在通信站中被检测到,并导致通信站激活新的目录编制处理,它通过再次发送目录编制命令INVCO来完成。这导致命令检测电路27发送新的第一控制信号CS1,这致使散列值计数级20中的计数增加“1”,这意味着散列值计数级20中的计数为“SHV+1”。新出现的第一控制信号CS1,还导致时隙计数级18中的计数被复位成“1”的计数。这导致从存储装置16中读取由于“SHV+1”的计数而分配了“字节x+1”的字节,并被供给时隙计算级17,用于计算产生的时隙数。
在正在描述的情形中,假设在加电复位信号POR出现之后,在所有与通信站正在通信连接的转发器的散列值计数级中,将设置相同的启动散列值SHV。然而,不需要必须这样,因为例如对于用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启动散列值SHV,还可以被设置在每个被带入与通信站的通信连接的转发器中。
上述内容是:散列值计数级20中的计数,在每次第一控制信号CS1新出现时增加值“1”。不一定必须是上述情况,还可能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即散列值计数级20中的计数,只在每个第二次或者每个第三次出现第一控制信号CS1时增加“1”的值。
在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时隙计算级17、时隙计数级18、比较器级19和散列值计数级20形成时隙选择装置31,其被设计成从时隙序列中选择时隙,所选的时隙适合用来从该转发器或集成电路2向通信站发送识别数据组,即序列号SN,而识别数据组即序列号SN意欲用来将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编入目录。换言之,这意味着上述级17、18、19和20形成传输参数选择装置(该情况为这里正在描述的时隙选择装置31),该传输参数选择装置被设计成接收区别数据组的一部分“字节x”,即序列号SN的一部分,通过使用散列值HV将其从存储装置16中读出,并被设计成通过使用接收到的“字节x”部分的区别数据组(序列号SN),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在此情况下,所选的传输参数即所选的时隙,适于从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向通信站发送识别数据组(序列号SN),所述识别数据组(序列号SN)意欲用来将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编入目录。
应当注意的是,还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中,提供其它的传输参数选择装置,那么在该情况下,从预设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作为散列值的函数。例如,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可以选择二次载波信号作为散列值的函数,并且作为“字节x”部分的区别数据组(序列号SN)的函数,在该情况下,二次载波产生电路30则被设计成产生多个在二次载波频率方面不同的多个二次载波信号,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在二次载波信号产生电路30中施加控制动作,以选择当时已经被选择的给定频率的子载波信号,并被供给编码电路29。编码电路29还可被提供有可在将执行的编码规则方面上不同的编码类型,在该情况下,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即编码选择装置,然后将按照控制的方式与这种编码电路协同工作。作为散列值HV的函数并且作为“字节x”部分的区别数据组(序列号SN)的函数,这些编码选择装置然后将执行给定类型的编码。
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或根据本发明集成电路的不同实施例中,存在相当可观的优点,即散列值产生装置包含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中,这意味着,可以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自身中,执行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中所需的散列值的产生,因此不需要从通信站向转发器发送这种散列值。

Claims (11)

1.一种将转发器(1)或转发器(1)中包含的集成电路(2)编入通信站中目录的方法,其中在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激活目录编制处理,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散列值(HV),从存储装置(16)中读取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区别数据组(SN)的一部分(字节x),所述区别数据组(SN)存储在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存储装置(16)中,并且是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特征,并且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从区别数据组(SN)中读取的所述部分(字节x),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7”),以及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所选传输参数(“7),从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识别数据组(SN),所述识别数据组(SN)是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编入目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列值(HV)借助于在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提供的散列值产生装置(20),在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生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已经读取的区别数据组(SN)的所述部分(字节x),从时隙序列中选择时隙(“7”),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录编制处理中,通过使用所选时隙(“7”),从转发器或其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的识别数据组(S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列值(HV)借助于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提供的散列值计数级(20)生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列值计数级(20)在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被设置成在加电复位后的预设启动散列值(SHV)。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列值(HV)借助于转发器(1)或其集成电路(2)中提供的随机数发生器生成。
6.一种用于转发器(1)的集成电路(2),所述集成电路(2)包括处理控制装置(14),意欲用来控制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通信站中目录的目录编制处理,并且所述集成电路(2)包括存储装置(16),意欲首先存储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的区别数据组(SN),而所述区别数据组(SN)是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特征,其次,存储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识别数据组(SN),而所述识别数据组(SN)是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的特征,并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目录,以及所述集成电路(2)包括传输参数选择装置(31),意欲首先接收通过使用散列值(HV)从存储装置(16)中读取的区别数据组(SN)的一部分(字节x),其次通过使用已经接收的区别数据组(SN)的所述部分(字节x),从传输参数组中选择传输参数(“7”),所述选择的传输参数(“7”)适于从集成电路向通信站发送识别数据组(SN),所述识别数据组(SN)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或包含集成电路的转发器编入目录,其特征在于,在集成电路(2)中提供用于产生散列值(HV)的散列值产生装置(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2)包括与传输参数选择装置(31)相同的时隙选择装置(31),所述时隙选择装置(31)被设计成从时隙序列中选择时隙(“7”),所述选择的时隙(“7”)适于从集成电路(2)向通信站发送识别数据组(SN),所述识别数据组(SN)意欲用来将集成电路(2)或包含集成电路(2)的转发器(1)编入目录。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2),其特征在于,在集成电路(2)中提供的散列值产生装置(20)是借助于散列值计数级(20)来实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2),其特征在于,提供加电复位电路(12),其被设计成产生加电复位的加电复位信号(POR),并与散列值计数级(20)协同工作,其特征在于,散列值计数级(20)可以借助于加电复位信号(POR)被设置成启动散列值(SHV)。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2),其特征在于,在集成电路(2)中提供的散列值产生装置(20)是借助于随机数发生器来实现。
11.一种转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1)装备有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集成电路(2)。
CNB2004800180117A 2003-06-25 2004-06-22 通信站中编制转发器目录的方法 Active CN1003821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101881 2003-06-25
EP03101881.5 2003-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3261A true CN1813261A (zh) 2006-08-02
CN100382103C CN100382103C (zh) 2008-04-16

Family

ID=3352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80117A Active CN100382103C (zh) 2003-06-25 2004-06-22 通信站中编制转发器目录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48521A1 (zh)
EP (1) EP1642228B1 (zh)
JP (1) JP2007528136A (zh)
KR (1) KR20060031639A (zh)
CN (1) CN100382103C (zh)
WO (1) WO20041142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9394A (en) * 1994-03-16 1996-07-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batch mode item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6002344A (en) * 1997-11-21 1999-12-14 Bandy; William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inventory
US6154136A (en) * 1998-02-26 2000-11-28 Van Eeden; Hendrik Lodewyk Free running RF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increasing average inter transmission intervals
JP4401570B2 (ja) * 1998-07-13 2010-01-20 エヌエックスピー ビー ヴィ 各トランスポンダに対応する受信通知を有するトランスポンダシステム
EP0978966B1 (en) * 1998-08-05 2004-10-20 Italtel s.p.a. A method of address compression for cell-based and packet-based protocols and hardware implementations thereof
WO2002041650A1 (en) * 2000-11-16 2002-05-23 Checkpoint Systems, Inc. Anticollision protocol with fast read request and additional schemes for reading multiple transponders in an rfid system
JP3675755B2 (ja) * 2001-11-09 2005-07-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データキャリア
FR2840472A1 (fr) * 2002-06-04 2003-12-05 St Microelectronics Sa Procede anticollision pour module electronique sans conta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42228A1 (en) 2006-04-05
US20060148521A1 (en) 2006-07-06
EP1642228B1 (en) 2013-04-10
KR20060031639A (ko) 2006-04-12
JP2007528136A (ja) 2007-10-04
WO2004114206A1 (en) 2004-12-29
CN100382103C (zh)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97973A1 (en) Load Modulation in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US69469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rogating electronic labels
CN102098079B (zh) 信号处理设备及方法
JP2011130062A (ja)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09088153A1 (en) Tag identification method, tag anti-collision method, rfid tag
JP2007114821A (ja) Rfidタグ、rfidリーダ・ライタ、rfidシステムおよびrfidシステムの処理方法
US7737822B2 (en) Method of recognizing whether a transponder belongs to a group of transponders
US767596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information symbols
CN100382103C (zh) 通信站中编制转发器目录的方法
EP180044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324320B (en) Rfid tag system and data stream thereof
US2010024505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Noncontact RF ID System, Noncontact RF ID System, an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JP2005515739A (ja) 電子ラベル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7512724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衝突防止方法
CN105577588B (zh) 一种Miller调制副载波序列的解码方法
WO2008026112A2 (en) Method for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t least one transponder within a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7049934B2 (en) Data carrier for transmitting data with different repetition frequencies
JP2005538466A (ja) データ・キャリア整理分類方法
CN101169817B (zh) 射频识别标签系统及其标签
CN209514641U (zh) 一种射频解码电路及解码设备
CN114415829B (zh) 一种跨平台的设备通用接口实现方法及系统
TWI808562B (zh) 用於感應式電源供應器之解碼方法及其供電模組
JPWO2004051880A1 (ja) 非接触無電源icカードシステム
US6946952B2 (en) Data carrier for transmitting data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P1358644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rogating electronic lab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710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019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after: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