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6419A - 用于sonet路径端接设备连接的嵌入式管理信道 - Google Patents

用于sonet路径端接设备连接的嵌入式管理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6419A
CN1806419A CNA2004800164557A CN200480016455A CN1806419A CN 1806419 A CN1806419 A CN 1806419A CN A2004800164557 A CNA2004800164557 A CN A2004800164557A CN 200480016455 A CN200480016455 A CN 200480016455A CN 1806419 A CN1806419 A CN 1806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network
ethernet
ethernet frame
pp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64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斯·A.·杰姆森
约翰·K.·威克斯
保罗·A.·伊利尔斯
尼莫尔·I.·耶瑟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varo Net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varo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varo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Covaro Net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806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6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1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11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or SONET
    • H04J3/1617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or SONET carrying packets or ATM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04L41/344Out-of-band transf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同步光网络(SONET)上(带内或者使用路径开销)传输管理信道信息的系统与方法。在使用带内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中,所述方法(200)包括把管理信息封装在因特网协议(IP)分组(202)中以及把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帧中。所述以太网帧用管理标志(210)进行标记,以区别来自经由所述网络发送(212)的数据流量的帧。

Description

用于SONET路径端接设备连接的嵌入式管理信道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4月23日申请的题为“用于SONET PTE连接性的嵌入式管理信道(EMBEDDED MANAGEMENT CHANNELFOR SONET PTE CONNECTIVITY)”的US临时专利申请号No.60/464925的优先权,其在这里通过参照而全部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电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提供用于在多厂商、多载波SONET网络上的同步光网络(SONET)实体之间管理通信的连接性。
背景技术
SONET(以及相应的同步数字系列(SDH))是在载波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传输技术,基于网络设备的SONET的应用负责一些网络的重要部分。由于SONET设备的使用增加,涉及设计与制造SONET设备的厂商的数量也增加了。
虽然通常假定厂商遵守SONET标准,以保证他们的设备和其它厂商的设备兼容,但是来自不同厂商的SONET设备可能没有这种互操作性的特征。例如,SONET数据通信信道(DCC)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栈,诸如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或者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标准。而且,不同的厂家可以使用专有的机制实现协议栈,因此相同协议栈的各个实现可能不是可互操作的。因为诸如这样的理由,一些SONET系统甚至利用去激活的(deactivated)DCC实现。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提供多厂家、多载波SONET网络上的管理通信的连接性的系统与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可以传送嵌入式管理信道信息的SONET路径端接网络实体的示例性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用于在图1的系统内把带内管理信道信息封装并且发送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在图1的系统内接收并且提取带内管理信道信息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在图1的系统内链路监控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在可以用于发送与接收嵌入式管理信道信息的图1的其中一个路径端接网络实体内的示例性部件。
图6示出了示例性的在诸如可以用作在图5的网络实体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帧内的管理信道信息的定位。
图7是示出了用于管理隧道的建立的示例性数据流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常涉及电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提供用于在多厂商、多载波SONET网络上的SONET实体之间管理通信的连接性。然而应当理解,以下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实施例或者例子。以下描述部件与配置的特定例子,以使本发明易懂。当然它们仅仅是例子,而不是限定性的。另外,本发明可以在各个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单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并不表示在所论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结构之间的关系。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可以使用各种简称,以下是一些定义:
ADM            增加和丢弃多路复用器
CLNS           无连接网络业务
DCC            数据通信信道
DA             数据应用
DB             数据库
EMS            元件管理系统
IP             因特网协议
MIL            管理接口层
MNA            管理网络应用
MPL            管理协议层
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NMS            网络管理系统
NT             网络传输
NOC            网络操作中心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SDCC           部分DCC
SHIM           简单硬件接口管理器
SCC            串行通信信道
STS            同步传输信号
SPE            同步有效负荷包络
VLAN           虚拟局域网
如以下将详细描述的,以下描述了具体的硬件和软件功能以及设计,用于使用路径端接网络实体(NE)传输管理信息,所述路径端接网络实体可以经由包括来自各个SONET厂商的设备的复杂的中间网络以及由多个不同载波拥有并管理的子网络而连接。如以下将详细描述的,通过把需要在两个路径端接NE之间传输的管理流量嵌入在所述路径的层的一些部分中,NE可以支持管理连接性。
为了举例的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途径:(1)如果所述路径携带数据流量,所述管理流量可以由带内(例如随同数据流量一起的)帧或者分组携带,所述带内帧或者分组可以经由标志机制(例如使用VLAN标志或者MPLS标签)与用户流量分离;(2)如果所述路径不携带数据流量或者其使用带内方法是不期望的,则所述管理信息可以插入所述SONET路径开销(例如所述SONET路径开销的F2用户信道字节和/或Z1/Z2增长字节)的部分中。应当理解这些途径不是互斥的,但在本发明中为了清楚的目的而分开。
在本发明的一部分中,描述了使用经STS信道(通常可以携带用户流量)的标记(例如使用VLAN或者其它标签)的管理隧道(MGMT隧道)作为管理接口。在这个例子中,所述MGMT隧道可以是对于DCC(部件和线路)的替换的连接性解决办法,虽然应当理解可以结合使用两个解决办法。在STS信道上的MGMT隧道可以在用作管理中心的指定的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例如,CovaroCC-16000,例如可以从TX,Richardson的Covaro网络获得)。这种管理中心例如可以对覆盖网络上的其它网络实体使用在以太网隧道上的IP。所述MGMT隧道可以用作网络IP接口,以及可以运行IP(包括OSPF,CLNS等)。应当理解多个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和/或其它NE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诸如使用外部LAN、SDCC、MGMT隧道或者其组合等技术。因此,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可以把流量从一个接口路由到另一个,以提供在多个节点之间的IP连接性。
在这个例子中,所述MGMT隧道可以支持两种封装:以太网上的PPP(点对点协议)上的IP(IP over PPP over Ethernet),以及以太网上的IP(IP over Ethernet)。为了说明,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可以在能够处理所需的PPP处理的两个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例如两个Covaro 16000设备)之间使用。这种实体还可以使用诸如LCP(链路控制协议)的协议提供链路监控和报警。以太网上的IP可以使用在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例如Covaro 16000)和例如个人计算机(PC)、路由器等不是为PPP处理所配置的NOC实体之间。为了清楚的目的,以下描述使用术语SONET上的以太网来指配置为执行PPP处理的网络实体。
参照图1,示出了具体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100包括经由SONET网络104连接到第二网络实体106的第一网络实体102。为了清楚的目的,所述术语SONET本发明中指SONET和/或SDH。因此,应当理解对SONET的引用可以替换为对SDH的引用,虽然需要一些微小的改变,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熟知的。虽然本发明中的网络实体可以是任何网络可访问的部件、设备或者系统(硬件和/或软件),所述网络实体102是配置为执行PPP处理的路径端接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所述网络实体106或者可以是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或者可以是未配置为执行PPP处理的网络实体(例如,L2VLAN能力的交换机)。
在这个例子中,所述网络实体106是在NOC 108中,NOC 108中还包括经由数据通信网络(DCN)110连接到所述网络实体106的EMS/NMS 112。用户114a与116a可以经由所述网络实体102访问网络104,而用户114b与116b可以经由所述网络实体106访问所述网络104。应当理解附加的用户、网络实体、网络和/或子网可以连接到图1的各个元件。因此,图1仅仅是为了举例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示出本发明已经进行了简化。
为了举例的目的,所述系统100包括三个VLAN(未明确示出)。第一VLAN(以下称作VLAN 1)经由所述网络实体102、106和网络104提供了在所述用户114a与114b之间的连接。第二VLAN(VLAN2)提供在所述用户116a与116b之间的连接。第三VLAN(VLAN 3)提供在所述网络实体102、106之间的管理隧道连接。
如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本例子允许管理隧道信息经由所述网络104在带内(例如与用户数据一起)发送。这是使用各个封装与标记处理来实现的,如在图2-4中示出的。
现在参照图2,示例的方法200示出了用于使用图1的系统带内(例如随同数据(非管理)流量)发送MGMT消息的一个处理。应当理解,本发明为了方便可以可互换地使用术语消息、分组以及帧。在本例子中,所述方法200是使用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102执行的。
在步骤202中,要发送的MGMT消息封装在IP分组中。在步骤204中,可以进行用什么接口类型发送所述IP消息的确定。在本例子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网络实体106是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还是未配置为执行PPP处理的网络实体。如果所述接口类型是以太网(例如,所述网络实体106不配置为PPP处理),方法继续到步骤208,其中所述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分组中。如果所述接口类型是PPP(例如,所述网络实体106配置为用于PPP处理),所述方法继续到步骤206,其中可以产生由任何可适用的PPP参数定义的分组处理。方法然后可以继续到步骤208,其中所述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分组中。
在步骤210与212中,管理标志(例如VLAN管理标志)可以增加到所述以太网帧,以及可以发送消息(例如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106)。所述管理标志允许所述消息在系统100内适当地路由。例如,如果所述消息不是MGMT消息(例如,其源或者目的地表示VLAN 1或者2),则可以分配VLAN标识符(例如VID)来指定目的地VLAN(例如VID=1或者VID=2)。然而,如果所述消息包括MGMT信息,则所述消息可以分配有VID=3的标志,以指示要使用所述管理VLAN3。
现在参照图3,示例的方法300示出了用于接收带内消息与从所述消息提取MGMT信息的一个处理。在步骤302中,接收标记的消息。在步骤304中,可以进行关于所述消息是否包含MGMT信息的确定。这种确定例如可以通过检查所述标志以确定所述VID是否等于1(数据流量)、2(数据流量)、或者3(MGMT流量)来进行。如果所述分组不包含MGMT信息,其可以传递到步骤306经过业务处理(例如路由到适当的VLAN)。如果所述分组包含MGMT信息,则所述方法300然后可以继续到步骤308与310,其中可以去除所述管理标志与所述以太网封装。
在步骤312中,可以进行关于所述分组的有效负荷类型(例如IP或者PPP)的确定。如果所述有效负荷类型是IP,则所述方法300可以继续到步骤316,其中所述MGMT信息可以从所述IP分组提取,以及发送到用户(例如所述EMS/NMS 112)。如果所述有效负荷类型是PPP,则所述方法继续到步骤314,其中可以发生由任何可适用的PPP设置来定义的处理。所述方法300然后可以继续到步骤316,其中可以从所述IP分组提取MGMT信息。
如上参照图2与3所述,所述封装与标记处理允许MGMT信息与数据流量带内发送。所述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102可以自动地选择以太网上的IP或者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这取决于所述网络实体106的结构。应当理解,确定是否使用PPP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所述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可以配置为总是对特殊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使用一个或另一个。而且,应当理解流量可以类似地以相反方向流向所述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100可以使用可提供的(provisionable)封装PPP或者以太网。在当前例子中,每个网络实体有两个隧道,每个隧道(受保护或者不受保护的)具有一个媒体访问控制(MAC)号,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更多或者更少的隧道和/或MAC。
地址解析协议(ARP)高速缓存可以实施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接口(受保护的或者不受保护的)具有预定数量的条目(例如16个条目)。另外,可以实现ARP高速缓存老化(aging)。在本实施例中,可能没有静态ARP以及没有代理APP,但是应当理解这些特征可以包括在一些实施中。当前例子还使用未编号的IP接口,提供使用OSPF的NOC路由器的对等,而不提供通告OLSA。
在所述系统100中使用的具体TL1命令可以如下:
ENT-MGMTTNL:[<TID>]:<AID>:<CTAG>:::[BW=<bw>][,TVID=<tvid>],L2PRTCL=<l2prtcl>,[,IPADDR=<ipaddr>][,IPMASK=<ipmask>]:[<PST>]。L2PRTCL(层2的协议)可以是可读属性,或者可以是读/写的,以及可以采用PPP或者以太网值。
应当理解把管理信道嵌入在路径层中可以允许中心站去端接许多路径,每一个可以在不同的远程站上端接。所述中心站然后可以具有所述多个远程站的直接可见性,以及作为对这些远程站的管理网关。而且,嵌入式管理信道的使用可以在可以用于携带数据流量的任何类型的传输上使用。例如,VLAN标记的管理信道可以嵌入在携带X.86编码的以太网流量的DS3路径中。
现在参照图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示例的方法400示出了用于链路建立(监控与报警)的一个处理,所述链路建立可以单独地使用或者结合如上所述的方法200与300。在本例子中,仅仅在如果所述封装是在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例如,如果两个网络实体102、106均是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时,才允许所述链路建立。如将描述的,所述方法400启动计时器以及发送周期的保持有效(stay-alive)消息,以及如果在预定数量的(例如3个)连续的保持有效消息之后所述远程系统不应答,链路故障报警可以报告给用户和/或IP路由软件。这允许所述软件去查找用于流量的替换路由。
保持有效消息可以在所述PPP块406处接收。这触发了使用LCP以发送到以太网块404用于封装的输出PPP分组。以太网帧可以从所述以太网数据块404发送到发送/接收数据块402,其发送所述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发送所述消息之前使用数据块403增加管理标志。在消息(例如应答)是由所述发送/接收数据块402接收时,其经由所述以太网数据块404返回到所述PPP数据块406(所述以太网与PPP部分是剥离的)。如果预定数量的(例如3个)连续保持有效消息没有由所述消息发送到的远程系统响应,则链路故障报警可以报告给用户和/或IP路由软件。
现在参照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可以包括软件和/或硬件的四个模块(例如卡)说明了图1的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102的更具体的实施例。在本例子中,所述四个卡包括主控制处理器(MCP)卡502、业务(或多个业务)卡504、有源网络传输(NT)卡506以及备用NT卡508。
所述MCP卡502可以使用两个串行通信信道(表示为SCC1与SCC2)作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信道去连接到所述NT卡506、508或从其连接,以发送和接收MGMT流量。为了传输所述流量,所述SCC可以用来把所述MGMT流量封装在HDLC帧中,如图6中示出的。更具体地,在所述MCP卡502上的以太网设备驱动器(以太网DD)可以指示所述SCC去使用HDLC帧。应当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封装方法。而且,在本例子中的所述HDLC封装仅仅用于允许在所述MCP 502的SCC与所述活动NT 506以及所述备用NT 508的HDLC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例子中,所述SCC可以编程为最大波特率(例如2.8Mbs)。每个MGMT隧道可以具有经HWlabel上的以太网上的IP封装(例如,从MCP卡502去处理NT卡506、508的FPGA,以及相反),其仅仅利用编程的所述SPE容量的带宽映射到SPE。所述Hwlabel可以代表在硬件端口标签表中编程的端口的标签值,以及可以与地址和帧属性(例如,业务,VLAN目的地等)一起预备在所述帧本身上。所述封装可以由所述以太网DD执行。用于这种接口的示例性以太网DD规范如下:
支持以太网报头格式“SF,DA,SA,L/T,PAYLOAD,FCS”[例如,开始帧界定符,目的地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有效负荷,帧检验序列]。
SA与DA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可以是零,或者SA地址可以用于所有的MGMT隧道,DA可以逐个隧道地提供。而且,每个MGMT隧道可以提供有VLAN。
不支持ARP,也不支持RARP。
支持FCS计算。
不收集EthStats。
1500字节最大传输单位(MTU)。
发送方向使用接口索引(ifIndex)作为到HWlabelTable中
的索引以检索相应的HWlabel,推动所述HWlabel,然后在(例如NT1与NT2卡的)两个SCC上发送所述帧。(ifIndex是识别诸如MGMT隧道、DCC等等的各个应用接口的接口表)。
在接收方向上,当接收到帧时,检查PROT_DISCARD比特。如果其等于1,因为所述帧是由所述业务卡504发送的,所述分组将丢弃。否则,所述分组将通过查找HWlabelTable中与进入HWlabel的匹配来查找相应的ifIndex而接受。如果发现匹配,相应的ifIndex与所述IP分组发送到所述IP层,否则丢弃所述分组。每个NT卡506、508可以具有HDLC信道,其可以用来连接到所述MCP卡502,以发送与接收MGMT流量。在当前例子中,为了提供统一的流量到NT卡506、508的其中一个的处理FPGA,所述MGMT流量格式与(所述业务卡504的)所述以太网业务流量格式相同。因此,当NT卡506、508经HDLC信道接收帧时,所述帧可以由所述MCP卡502标记有HWLABEL(所述HWLABEL可以在提供时计算得到)。所述HWLABEL然后可以由所述NT卡506、508用作索引,在查找表中去识别携带的SPE与其它相关的信息。当L2处理FPGA接收来自SONET处理引擎的流量时,其使用所述SPE、TVID、PRI(优先级)指示符作为索引,在所述查找表中去识别所述流量属于以太网业务还是属于MGMT隧道。如果其属于MGMT隧道,则所述帧发送到用所述HWLABEL标记的所述MCP,其中所述HWLABEL由所述MCP使用来识别接收所述流量的MGMT隧道。所述细节是由所述处理FPGA设计获得的。
现在参照图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处理涉及MGMT隧道的命令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示例的数据流700,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协议层(MPL)/管理接口层(MIL)、数据应用(DA)、简单硬件接口管理器(SHIM)与管理网络应用(MNA)。更具体地,在给出的例子中,所述MGMT隧道(ENT/ED/RTRT/DLT-MGMT-TNL)的提供可以如下影响所述MPL/MIL、所述DA与所述MNA SW子系统。
所述MPL/MIL可以在步骤702中接收MGMT隧道命令。当所述MPL/MIL接收所述MGMT隧道命令时,其可以基于数据库的内容与预定的提供规则验证所述命令。如果所述命令是无效的,其可以把适合的错误消息返回给所述用户。否则,其启动DB事务,在步骤704中发送命令给所述DA,以及等待响应。如果接收到肯定应答,其提交事务到所述DB以及答复所述用户。否则其中断所述处理,以及发送指示拒绝所述命令的响应给所述用户。
当所述DA接收到所述命令时,其通过检查一个或多个系统参数(例如STS有关的参数,BW,系统TVID等等)验证所述命令。如果所述命令是无效的,其发送否定应答到所述MIL。否则,其与所述SHIM相互作用(步骤706、708),以及以下列格式创建所述FPGA需要的HW标志:
    port=x(其中x表示“不关心”);
    size=在包括HW标签以太网FCS的帧中正确的字节;
    tag_cmd=x;
    slot=x;
    spe=x;
    red=0;
    pri=provisioned(已提供);
    vid=provisioned;
    hwL-parity=对于63比特所计算的正确的奇数奇偶性;
    encaps=x;和
    que=x。
所述SHIM提供硬件抽象,允许所要进行的实施变化仅仅通过改变所述SHIM来进行。
所述DA然后在步骤710中转发所述命令到所述MNA,以及等待响应。注意,由所述MIL发送的所述MGMT隧道消息可以具有用于所述HW标志的位置占据符(place holder),以便在所述DA发送所述命令到所述MNA时,其无须创建新消息。
当所述MNA接收所述命令时,其可以验证诸如所述IP地址的数据。如果所述命令是有效的,其在步骤712中更新它的局部存储器以及答复所述DA。否则,其通过发送否定ACK到所述DA来拒绝所述命令。所述MNA创建以太网接口,该以太网接口把所述接口绑定到所述IP层。
当所述DA接收来自MNA的响应时,其检查所述应答。如果所述应答是否定的,所述DA删除所述MGMT隧道,然后在步骤714中发送所述应答到所述MIL。如果所述应答是肯定的,所述DA发送所述应答到所述MIL,以及更新在NT卡506、508上的查找表。所述更新可以包括:
写到空闲的RAM条目cmd、enc、que、pri与tvid;
写给相应的CAM条目,port=X,slot=30,pri与vid;
写到空闲的RAM条目cmd、enc、que、pri与tvid;以及
写到相应的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条目port=X,slot=31,pri与vid。
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路径(例如在图1的系统100中)可以不携带流量,或者其可以不期望地使用如上所述的带内处理。例如,使用带内处理用于传输管理信息可能占用用户希望付费的资源。因此,可能希望有用于在路径端接网络实体(例如所述网络实体102、106)之间传输信息的替换方法。在一些例子中,所述管理信息可以插入在帧或者分组中的各个位置,诸如在所述SONET路径开销的所述F2用户信道字节和/或所述Z1/Z2增长字节中。这允许所述管理信息在所述路径端接网络实体之间传输。虽然这种实施例可以利用作为配置为使用PPP的SONET上的以太网实体的两个所述网络实体102、106来实现,但是其它实施例可以不使用PPP。
虽然先前的描述示出并且描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形式与细节中进行的各种改变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例如,为了举例的目的已经描述了各种特定的实施,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各种类型的封装与标记可以用来实现在如本发明所述的路径端接网络实体之间的管理隧道连接。同样地,可以使用不同的网络配置,以及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网络实体。而且,软件指令可以由各个网络实体存储和/或执行,以执行各个功能。例如,图2-4的方法可以包括软件指令表示的并且由图1的各个网络实体执行的步骤。因此,所述权利要求应该广义地与本发明是一致的地解释。

Claims (26)

1.一种用于在同步光网络上与数据流量一起带内传输管理信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把管理信息封装在因特网协议(IP)分组中;
把所述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用管理标志标记所述以太网帧,以将所述帧与所述数据流量区别开;以及
经由所述网络发送所述以太网帧。
2.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管理信息的网络连接是使用以太网上的IP还是使用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其中如果所述网络连接使用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则所述IP分组就经历PPP处理。
3.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所述以太网帧;
从所述以太网帧去除所述管理标志;
确定所述以太网帧是使用以太网上的IP还是使用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发送的,其中如果所述分组是使用以太网上的PPP的IP发送的,则所述以太网帧就经历PPP处理;
把所述以太网帧转换为IP分组;以及
从所述IP分组提取所述管理信息。
4.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所述以太网帧;
从所述以太网帧去除所述管理标志;
从所述以太网帧提取所述IP分组;以及
从所述IP分组提取所述管理信息。
5.权利要求4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以太网帧是否包含管理信息,以及如果所述以太网帧不包含管理信息,则发送所述以太网帧到业务处理器。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理标志是虚拟局域网(VLAN)标志。
7.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经由由所述VLAN标签标识的VLAN来路由所述以太网帧。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理标志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标签。
9.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把所述以太网帧封装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分组中用于经由HDLC信道发送。
10.一种用于在同步光网络中的两个路径端接网络实体之间传输管理信道信息流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管理信息消息;
把所述管理信息消息插入到帧的预定部分中;
把所述帧从所述网络实体的其中一个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的其它实体;以及
从所述帧的所述预定部分提取所述管理信息消息。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插入所述管理信息消息的步骤包括把所述管理信息插入到所述帧的F2用户信道字节中。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插入所述管理信息消息的步骤包括把所述管理信息插入到所述帧的Z1/Z2增长字节中。
13.一种用于在同步光网络上与数据流量一起带内传输管理信道信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经由所述网络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路径端接网络实体;
第一和第二虚拟局域网(VLAN),其中每个VLAN的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以及其中所述第一VLAN用于数据流量,所述第二VLAN用于管理流量;和
用于管理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管理信息的传输的软件,所述软件包括:
用于把管理信息封装在因特网协议(IP)分组中的指令;
用于把所述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帧中的指令;
用于用管理标志标记所述以太网帧,以指定用于所述第二VLAN的所述帧的指令;和
用于经由所述网络发送所述以太网帧的指令。
14.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配置为用于点对点协议(PPP)处理,以及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实体不配置为用于PPP处理。
15.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都配置为用于点对点协议(PPP)处理。
16.权利要求13的系统,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是经由使用以太网上的因特网协议(IP)还是使用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PPP)上的IP的接口而连接的,其中如果所述网络连接使用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则所述IP分组就经历PPP处理。
17.权利要求16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所述以太网帧的指令;
用于从所述以太网帧去除所述管理标志的指令;
用于确定所述以太网帧是使用以太网上的IP还是使用以太网上有PPP上的IP来发送的,其中如果所述分组是使用以太网上的PPP上的IP发送的,则所述以太网帧就经历PPP处理的指令;
用于从所述以太网帧提取所述IP分组的指令;和
用于从所述IP分组提取所述管理信息的指令。
18.权利要求13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所述以太网帧的指令;
用于从所述以太网帧去除所述管理标志的指令;
用于从所述以太网帧提取所述IP分组的指令;和
用于从所述IP分组提取所述管理信息的指令。
19.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还包括用于把所述以太网帧封装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分组中用于经由HDLC信道发送的指令。
20.一种用于在同步光网络上的两个路径端接网络实体之间带内传输管理信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协议把管理信息封装在第一分组中;
根据第二协议把所述第一分组封装在第二分组中;
分配标志给所述第二分组,以把所述第二分组与包含所述数据流量的多个其它分组区分开;以及
经由所述网络发送所述第二分组。
21.权利要求20的方法,还包括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管理信息的网络连接是使用第一接口类型还是使用第二接口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接口类型要求对所述第二分组的附加处理。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所述第二分组;
把所述标签从所述第二分组去除;
确定所述第二分组是使用所述第一还是使用第二接口类型发送的,其中如果所述第二分组是使用所述第二接口类型发送的,则所述第二分组就经历附加的处理;
从所述第二分组提取所述第一分组;以及
从所述第一分组提取所述管理信息。
23.权利要求20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所述第二分组;
把所述标签从所述第二分组去除;
从所述第二分组提取所述第一分组;以及
从所述第一分组提取所述管理信息。
24.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是因特网协议,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25.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标志是虚拟局域网(VLAN)标志。
26.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标志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标签。
CNA2004800164557A 2003-04-23 2004-04-23 用于sonet路径端接设备连接的嵌入式管理信道 Pending CN18064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6492503P 2003-04-23 2003-04-23
US60/464,925 2003-04-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419A true CN1806419A (zh) 2006-07-19

Family

ID=3331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64557A Pending CN1806419A (zh) 2003-04-23 2004-04-23 用于sonet路径端接设备连接的嵌入式管理信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888798B2 (zh)
EP (1) EP1618710A4 (zh)
JP (1) JP2006524453A (zh)
CN (1) CN1806419A (zh)
AU (1) AU2004232748B2 (zh)
CA (1) CA2523212A1 (zh)
MX (1) MXPA05011310A (zh)
WO (1) WO200409515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9779B (zh) * 2009-11-13 2014-10-15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光纤同步网络上的数据包的发送装置
CN107005455A (zh) * 2014-12-18 2017-08-01 T移动美国公司 用于传输网络的路由隧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219B2 (en) * 2001-09-21 2006-04-25 Fujitsu Limited Provisioning synchronous transport resources for asynchronous traffic
KR100604531B1 (ko) * 2003-10-28 2006-07-24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 방법
US7756996B2 (en) * 2004-01-30 2010-07-13 Finjan, Inc. Embedding management data within HTTP messages
US7710888B2 (en) 2004-04-05 2010-05-04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d fault isol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91519B2 (en) * 2004-04-05 2014-11-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trolling and provision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access network
US20050249247A1 (en) * 2004-05-05 2005-11-10 Transwitch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multiple signal sources over a single full duplex ETHERNET link
US7627000B2 (en) * 2004-09-01 2009-12-01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an external router to manage foreign data communication channel traffic
US20060098660A1 (en) * 2004-11-10 2006-05-11 Rajesh Pal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same
US20060120402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Paul Gallant Method for running an X.25-based application on a second protocol-based network
US20060179152A1 (en) * 2005-01-31 2006-08-10 Broadcom Corporation In-band access of management registers
US7969998B2 (en) * 2005-06-10 2011-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unneling data using a management protocol
KR100653087B1 (ko) * 2005-10-17 2006-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XI가 적용된 NoC 시스템 및 그 인터리빙 방법
DK1943870T3 (da) * 2005-10-31 2014-01-20 Telecom Italia Spa Fremgangsmåde til sending af datapakker med forskellig forrang via et passivt optisk netværk
US7983277B1 (en) * 2005-11-30 2011-07-1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ecure connection over an MPLS network
KR100759799B1 (ko) * 2005-11-30 2007-09-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더넷 정합을 위한 에이알피 처리 방법
US7990853B2 (en) * 2005-12-13 2011-08-02 Fujitsu Limi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internal load balancing
US8111634B2 (en) * 2006-08-15 2012-02-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ring-protocol-compatible devices into network configurations that also include non-ring-protocol compatible devices
CN101159495B (zh) 2006-10-08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纤网络中信号传送系统、设备及方法
US20080150698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G2 Microsystem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with passive and active features
TWI399056B (zh) * 2007-04-16 2013-06-1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光纖網路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US20080313240A1 (en) * 2007-06-18 2008-12-18 Freking Ronald E Method for Creating Data Transfer Packets With Embedd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P2184870A1 (en) * 2008-11-11 2010-05-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R2945397B1 (fr) * 2009-05-06 2011-05-06 St Ericsson Sa St Ericsson Ltd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paquets du type ip destines a etre vehicules sur un canal de communication d'un reseau sans fil, et equipement correspondant
US8046445B2 (en) * 2009-07-01 2011-10-25 Fujitsu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network elements
US9571403B2 (en) * 2013-02-07 2017-02-14 Broadcom Corporation Packet marking for flow management, including deadline aware flow management
JP5813835B2 (ja) * 2014-07-31 2015-11-17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1732B2 (ja) * 1999-01-19 2006-03-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同期制御装置
US6614785B1 (en) * 2000-01-05 2003-09-02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propagation of circuit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839871B2 (en) * 2001-02-08 2005-01-04 Sycamore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transparent multiplexing of SONET/ SDH streams
US20030031177A1 (en) * 2001-05-24 2003-02-13 Marc Robida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optical nodes
US20030070007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Raffi Tchakmakji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P tunneling through an OSI network
JP2003188919A (ja) * 2001-12-19 2003-07-04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otnフレーム処理方法並びにその回路及び集積回路
JP2004072659A (ja) * 2002-08-09 2004-03-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Ethernetパケット制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9779B (zh) * 2009-11-13 2014-10-15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光纤同步网络上的数据包的发送装置
CN107005455A (zh) * 2014-12-18 2017-08-01 T移动美国公司 用于传输网络的路由隧道
CN107005455B (zh) * 2014-12-18 2020-08-04 T移动美国公司 用于传输网络的路由隧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18710A4 (en) 2008-05-28
AU2004232748B2 (en) 2008-06-19
WO2004095158A3 (en) 2005-06-16
WO2004095158A2 (en) 2004-11-04
MXPA05011310A (es) 2006-05-19
EP1618710A2 (en) 2006-01-25
US20050008013A1 (en) 2005-01-13
JP2006524453A (ja) 2006-10-26
AU2004232748A1 (en) 2004-11-04
CA2523212A1 (en) 2004-11-04
US6888798B2 (en) 2005-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6419A (zh) 用于sonet路径端接设备连接的嵌入式管理信道
US9077560B2 (en) Adaptat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s traffic
CN100348000C (zh) 用于封装帧以在存储区域网络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8094567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est messages an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US89136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labeled flows in a communications access network
US7990971B2 (en) Pack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odex
CN110875862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08021372A2 (en) Enhanced ethernet protocol for shortened data frames within a constrained neighborhood based on unique id
CN1992670A (zh) 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
EP125621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a mobile and packet switched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WO2009074002A1 (fr)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mise en œuvre d&#39;un canal de réseau de communication de signalisation et d&#39;un réseau de communication de gestion
CN1866835A (zh)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WO2009081128A1 (en) Adaptat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s traffic
CN1311673C (zh)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
EP2071808A1 (en) Methods and a system and devices for ipv6 datagram transmission in the ethernet
CN100512189C (zh) 一种弹性分组环用适配装置及方法
CN1863162A (zh) 一种直连网段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301C (zh) 利用sdh接入网数据通道实现路由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859189A (zh) 多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816008A (zh) 网络传输中路由、信令以及控制协议报文的传输方法
CN1512718A (zh) 利用网卡驱动在以太网上实现vlan技术
CN1136708C (zh) 一种用于英特网与同步光网络融合的数据传输方法
Yongjun et al. Service Adaptation and Label Forwarding Mechanism for MPLS-TP
CN1625175A (zh)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804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Covaro Networks Inc.

Address before: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pplicant before: Covaro Networks Inc.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