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0091A -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0091A
CN1790091A CN 200510134303 CN200510134303A CN1790091A CN 1790091 A CN1790091 A CN 1790091A CN 200510134303 CN200510134303 CN 200510134303 CN 200510134303 A CN200510134303 A CN 200510134303A CN 1790091 A CN1790091 A CN 1790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deflection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343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7613C (zh
Inventor
富田泰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0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76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76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实防止眩光的同时不会导致噪声增大和温度上升而确保图像品质并且构成简单、成本低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光扫描装置具备光源单元、单一的旋转偏转器及扫描光学系统(扫描透镜、折返用镜),将各扫描光学系统相对于旋转偏转器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呈线对称地配置,并且在单一的光学壳体内具备各光学单元、旋转偏转器以及各扫描光学系统,旋转偏转器配置在形成于光学壳体中的收放室的内侧,在光学壳体内设有防止旋转偏转器偏转扫描的光束被各自对向侧的扫描光学系统反射·散射的遮光部件,将这些遮光部件配置在收放室的外侧。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用偏转机构使从多个光源出射的各光束偏转扫描后在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上光扫描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通过在并列设置的多个像载体的被扫描面光扫描进行潜像的写入·形成而形成多色图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绘图仪或具备这些多个功能的组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使从多个光源出射的各光束照射到并列设置的多个像载体(例如,感光鼓)上,进行潜像的形成,用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例如,黑、深红、青绿、黄4种颜色的调色剂)分别对各像载体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而可视化后,使各像载体上形成的各色的可视像与复制材料等重合来复制得到多色图像的、所谓的并行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已广为所知。
就这种并行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而言,虽然还已知利用按每个像载体设置的多个光扫描装置分别进行曝光扫瞄的方法,但是在这种场合下,由于需要与各个像载体对应的由多面反射镜和其驱动用马达构成的多个旋转偏转器,从而在成本方面是不利的。此外,为了配置多个光扫描装置,需要更大的空间,从而也会产生图像形成装置本身大型化的问题。还有,旋转偏转器也称为光偏转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知的方法有:作为对多个像载体进行曝光扫描的机构,以多个光源使单一旋转偏转器共同化,对各个像载体同时进行曝光扫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3)。
参照图8以及图9,以例如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所记载的光写入装置(以下称为‘光扫描装置’)为例说明原来的问题点。在两个图中,符号500表示原来的光扫描装置。光扫描装置500以单一的旋转偏转器62为中心,在与其大致呈对称的位置配置具备光源的光源单元52~55和第1成像用透镜(以下改称为‘扫描透镜’)63、64,将来自光源单元52~55的光束L1~L4向左右各个方向分开,进行曝光扫描。
来自4个光源单元52~55的光束L1~L4由沿图8中箭头方向旋转的旋转偏转器62在对称的2个方向分成2束光束地被偏转扫描。于是,已偏转扫描的光束通过由扫描透镜63、64和光路折返用镜65~68等构成的扫描光学系统,在4个像载体的各个被扫描面上(未图示)成像。还有,在图8中,符号95表示遮光部件89、90的壁面。
就该光扫描装置500而言,能够将旋转偏转器62做成单一的装置,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与具有多个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可以使装置小型化。然而,在具有上述构成的光扫描装置(所谓对向扫描型光扫描装置)中,由于以图示的旋转偏转器62为中心对称配置各光学系统,从而会有来自相互对向的光学系统的眩光会成为问题的情况。例如,在夹有旋转偏转器62相互对向的扫描透镜63、64的入射面侧反射·散射光束的场合,该杂光成为眩光,向反方向前进,进入反对侧的光学系统,照射到本来不该曝光扫描的像载体上,由此成为鬼像或条纹图像,导致图像品质大幅下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知有特开平10-148781号、特开2002-196269号以及特开2003-202515号公报等。
例如,特开2003-202515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是关于能够有效地去掉眩光而不使多面镜导致的噪声和主扫描方向的跳动恶化,用塑料透镜等简易的部件能够形成高品质图像的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该技术中,通过在向旋转偏转器的入射光束的光路和被旋转偏转器反射偏转而入射到被扫描面上的扫描光束的光路之间夹有的有效区域设置遮光部件来防止眩光。通过将设置遮光部件的场所如前所述地处理,使离开旋转偏转器地配置遮光部件成为可能,从而可以降低旋转偏转器的旋转引起的摩擦风音的噪声。
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是关于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以一个旋转偏转器将多束光束在对称的2个方向分开而偏转扫描的光写入装置中,即使发生夹有旋转偏转器地对向的光学系统引起的眩光,也能够防止该眩光进入反对侧的光学系统。该技术的特征在于:利用单一旋转偏转器,在偏转扫描的区域外设置图8所示的那种遮光部件89、90。
此外,特开平10-148781号所记载的技术是关于能够减轻·防止使光轴大致平行地相对于旋转多面镜对称配置的2个扫描成像光学系统的一个引起的反射杂光入射到另一扫描成像光学系统而成为噪声的光束扫描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487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202515号公报
然而,在特开2003-202515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防止所有的眩光,需要将遮光部件极其接近旋转偏转器地配置,为了只遮住眩光而不遮住本来的光束,就要求非常高的部件精度,同时从结果来看还会导致部件成本上升的问题。
此外,在利用该技术的实施例的遮光部件的配置中,为了挡住所有的眩光,依然必须接近旋转偏转器来配置遮光部件,因此还是存在旋转偏转器的旋转引起的摩擦风音的问题。
此外,此时成为问题的不仅只是摩擦风音,而且还有因旋转偏转器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损失所引起的旋转偏转器附近的温度上升。即,通过在旋转偏转器附近设置遮光部件,气流的压力会局部增加,结果产生因气流损失而引起的温度上升。这种旋转偏转器安装部的温度上升会引起旋转偏转器本身的动作稳定性和寿命的降低,同时因向扫描光学系统的热传递·传播,引起扫描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和色重叠精度降低(即所谓的彩色边纹),使得图像品质显著下降。特别地,在具备这种光扫描装置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该影响极大。
此外,在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关于作为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噪声,采用了在遮光部件设置使气流逃逸的空隙的构成,由于依然接近旋转偏转器配置遮光部件,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噪声和温度上升的问题。
此外,在把该技术中的遮光部件一体形成于具备旋转偏转器的光学壳体内时,作为光学壳体若想定采用廉价的树脂成型品时,则模具构成变得复杂,(相当于遮光部件的遮光壁的部分成为凹割或切断)相反会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光扫描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确实地防止也称为反射杂光的眩光,同时不会导致噪声的增大和温度的上升,即不会引起旋转偏转器本身的动作稳定性以及寿命的降低,不会有因向扫描光学系统的热传递而引起扫描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及色重叠精度的降低(所谓的彩色边纹),能够确保图像品质,并且构成简单、成本低。
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起到后述效果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实现上述目的,在各方案的发明中采用具有以下特征的机构·发明特定事项(以下称为‘构成’)。
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光扫描装置,具备多个光源机构、将来自该多个光源机构的各光束偏转进行扫描的单一偏转机构以及将扫描的光束导向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上而成像的光学系统机构,相对于上述偏转机构的中心对称配置该光学系统机构,并且在单一壳体机构内具备上述多个光源机构、上述偏转机构以及上述各光学系统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机构内设有防止由上述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被各自对向侧的上述光学系统机构反射·散射的遮光机构,将上述遮光机构配置在形成从上述多个光源机构向上述偏转机构的入射光的光束和从上述偏转机构向上述光学系统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之间。
在此,作为遮光机构,包括遮光部件以外的例如适当地密闭具备例如减弱反射·散射光(眩光)功能的半固体状的胶凝状物等或液体的物体等(下同)。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偏转机构配置于在上述壳体机构中形成的收放室的内侧,将上述遮光机构配置在上述收放室的外侧。
在此,所谓「壳体机构中形成的收放室」意味着包括收放室与壳体机构一体形成的场合和收放室相对于壳体机构另外形成的场合(下同)。
收放·配置偏转机构(例如,旋转偏转器等)的收放室如表示后述实施方式的图明示的那样,由壁包围地形成(下同)。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光扫描装置,具备多个光源机构、将来自该多个光源机构的各光束偏转进行扫描的单一偏转机构以及将扫描的光束导向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上而成像的光学系统机构,相对于上述偏转机构的中心对称配置该光学系统机构,并且在单一壳体机构内具备上述多个光源机构、上述偏转机构以及上述各光学系统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偏转机构配置于在上述壳体机构上形成的收放室的内侧,在上述壳体机构内设有防止由上述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被各自对向侧的上述光学系统反射·散射的遮光机构,将上述遮光机构配置在上述收放室的外侧。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1、2或3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遮光机构夹在设置在上述光学系统机构中的各扫描透镜之间地在关于上述偏转机构的中心几乎对称的位置上各在一处地被配置。
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2、3或4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遮光机构由遮光部件组成,该遮光部件和上述收放室一起与上述壳体机构一体成型。
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5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收放室的内壁以及外壁兼做防止上述光学系统机构产生的相对于上述各光学系统机构的光轴中心向没有上述多个光源机构一侧的反射·散射光的遮光部件。
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2至5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在由上述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有效扫描范围的上述收放室中设有光透射性和遮音性的光透射遮音部件。
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1至7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壳体机构用树脂形成。
如果不如地希望用树脂形成壳体机构所达到的后述效果,在方案1至6中,当然也包括用树脂以外的例如模铸成型品来形成。
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8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在上述树脂中掺合吸收上述光学系统机构引起的反射·散射光的颜料。
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2至9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如下特征:在上述收放室的内壁面上,在其全周形成没有角的圆形。
方案11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2至10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用盖部件密闭上述壳体机构的至少上述收放室。
方案1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方案11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盖部件是金属制的。
方案13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方案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和具备上述被扫描面的多个像载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若列举主要的发明效果的话,则如下所述。
根据本发明,与参照图8说明的现有技术同样,当然能够防止眩光,而且由于把遮光机构相对于偏转机构更远地配置并且能得到同样的效果,从而能够降低偏转机构(例如旋转偏转器)的旋转引起的摩擦风音,防止遮光机构引起的摩擦风音的增加(方案1)。
根据本发明,与参照图8说明的现有技术同样,当然能够防止眩光,而且由于把遮光机构配置于在内侧配置·收放偏转机构的收放室的外侧,从而通过收放室的外壁挡住由偏转机构(例如旋转偏转器)的旋转产生的摩擦风音,遮光机构不会增大摩擦风音,与原来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方案2、3)。
根据本发明,由于遮光机构夹在光学系统机构中设置的各扫描透镜地在关于偏转机构的中心几乎对称的位置各在一处地被配置,从而能够利用对向侧的遮光机构防止从遮光机构和偏转机构之间的间隙进入的眩光,能够更确实地防止眩光。此外,通过几乎对称地配置遮光机构,对于以偏转机构为中心左右任意一侧的扫描光学系统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方案4)。
根据本发明,由于遮光机构由遮光部件构成,该遮光部件和收放室一起与壳体机构一体成型,从而不会导致部件数目的增加,能够提供廉价的光扫描装置(方案5)。
根据本发明,由于收放室的内壁以及外壁兼做防止光学系统机构产生的相对于各光学系统机构的光轴中心向没有多个光源机构一侧的反射·散射光的遮光部件,从而在各光学系统机构(例如扫描光学系统)的有效扫描范围的整个区域能够确实且以廉价的构成防止眩光,同时能够抑制部件数目,并且能将壳体机构本身做成简单的构成(方案6)。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由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有效扫描范围的收放室中设有光透射性和遮音性的光透射遮音部件,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方案7)。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树脂形成壳体机构,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部件成本(方案8)。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形成壳体机构的树脂中掺合吸收光学系统机构引起的反射·散射光的颜料,从而以最简单的构成廉价地完成确实地衰减反射·散射光(眩光)(方案9)。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上述收放室的内壁面上在其全周形成没有角的圆形,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偏转机构(例如旋转偏转器)的旋转引起的摩擦风音(方案10)。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盖部件密闭壳体机构的至少收放室,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偏转机构(例如旋转偏转器)的旋转引起的摩擦风音(方案11)。
根据本发明,由于盖部件是金属制的,从而利用金属的散热作用,能够抑制因偏转机构(例如旋转偏转器)的旋转产生的温度上升(方案12)。
根据本发明,通过做成具有方案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被扫描面的多个像载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得到简单构成且更低成本的图像形成装置,同时能够确实消除反射·散射光(眩光)引起的条纹像或鬼影等之类的图像品质的降低(方案13)。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光扫描装置的上部侧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光扫描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变型例1的光扫描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变型例2的光扫描装置的上部侧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光扫描装置的仰视图。
图7是图5的光扫描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8是现有的光扫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具有图8的光扫描装置的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主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表示变型例3的光扫描装置的壳体罩以及金属罩的安装状态的简单的局部截面主视图。
图中:
1、2、3、4-像载体,5-光扫描装置(光扫描·光写入机构),10、11、12、13-显影装置(显影机构),14、15、16、17-复制装置(复制机构),26-定影装置(定影机构),35、36-遮光部件(遮光机构),50-光学壳体(壳体机构),51-收放室,51a-收放室的内壁(面),51b-收放室的外壁(面),52、53、54、55-光源或光源单元(光源机构),62-旋转偏转器(偏转机构),63、64-扫描透镜(光学系统机构),65~68光路折返用镜(光学系统机构),78、78A-罩(盖部件),79-防音玻璃(光透射遮音部件),L1、L2、L3、L4-光束,Fa、Fb、Fc、Fd-眩光(反射·散射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现有技术例、实施方式以及变型例等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以及形状等并且配置位置也相同的部件及构成部件等的构成要素,通过给与同一符号并在说明一次后,尽可能省略其说明。为了实现附图以及说明的简化,也适当不预先说明地省略即使是图中该表示的构成要素但在该图中没有必要特别说明的部件。引用公开专利公报等的构成要素来说明时,对其符号附加括号表示,以区别各实施方式等的构成要素。
首先,参照图8以及图9,对具备应用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动作进行说明。
图9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并列设置多个作为像载体的多个鼓状的光电导性感光体(以下称为‘感光鼓’)1、2、3、4的全色图像形成装置。这4个感光鼓1、2、3、4是例如在图中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形成与黄(Y)、深红(M)、青绿(C)、黑色(Bk)各色对应的图像的感光鼓。另外,颜色的顺序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任意设定。
在4个感光鼓1、2、3、4的各个的周围,作为用于通过静电复印过程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设有以下装置:作为各感光鼓1、2、3、4共同的也称作光写入机构的光扫描机构的光写入装置(以下改称为‘光扫描装置’)500;作为带电机构的带电装置(带电辊、带电刷、带电充电器等)6、7、8、9;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装置(Y、M、C、Bk的各色显影器)10、11、12、13;具备作为挂设在各辊之间的复制搬运机构的复制搬运带22a及作为配置在其背面的复制机构的复制装置(复制辊、复制刷等)14、15、16、17的复制搬运装置22;以及作为清洁机构的清洁装置(清洁叶片、清洁刷等)18、19、20、21等,在这些感光鼓1、2、3、4上可进行各色的图像形成。
光扫描装置500是一般的对向扫描型的一个例子。
显影装置10、11、12、13具有作为用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对在各感光鼓1、2、3、4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而可视化的显影机构的功能·构成。复制装置14、15、16、17以及复制搬运装置22具有将作为片状记录媒体的复制材料依次搬运到各感光鼓1、2、3、4的位置上、使在各感光鼓1、2、3、4上形成的各色的可视像与复制材料重合进行复制的复制机构的功能·构成。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光扫描装置500(例如,相当于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的图1至图4等所示的光扫描装置(5))具备:作为多个光源机构的4个光源单元52、53、54、55;作为把来自各光源单元52、53、54、55的光束L1、L2、L3、L4在对称的2个方向分开偏转扫描的偏转机构的旋转偏转器62;以及作为以该旋转偏转器62为中心在上述2个方向对称地配置、并把被旋转偏转器62偏转扫描的多个光束L1、L2、L3、L4导向各自对应的感光鼓1、2、3、4的被扫描面上而成像的光学系统机构的扫描光学系统(图8以及图9中所示的扫描透镜63、64、69、70、71、72、图8所示的光路折返用镜65、66、67、68等),这些构成部件收放在作为单一壳体的光学壳体550内。更具体地说,4个光源单元52、53、54、55设置在光学壳体550的侧壁上,旋转偏转器62配置在光学壳体550的底座(参照上述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的图4所示的底座(5))的大致中间部,扫描光学系统在上述底座的上面侧和下面侧分开配置。
还有,除图8所示的光路折返用镜65、66、67、68之外,该镜还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其详细由于与上述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的图4所示的相同而给予省略。还有,在图8中,符号60、61表示仅对光束L1、L4起作用的反射镜。
在图9中,带括号的符号5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后述一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带括号的符号50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光学壳体。
在该光扫描装置500中,把从未图示的原稿读取装置(扫描仪)或图像数据输出装置(个人电脑、文字处理器、传真机等接收部)输入的分色图像数据变换成光源驱动用信号,依此驱动各光源单元52、53、54、55内的光源(半导体激光器(LD))而出射光束L1、L2、L3、L4。从各光源单元52、53、54、55出射的光束L1、L2、L3、L4通过面倾倒(面倒れ)补偿用的圆柱透镜56、57、58、59、反射镜60、61(这里只与光束L1、L2有关)而到达旋转偏转器62,用以多面马达62c等速旋转的2段的多面反射镜62a、62b在对称的2个方向偏转扫描。
被旋转偏转器62的多面反射镜62a、62b在每2束光束2个方向偏转扫描的光束L1、L2、L3、L4分别通过例如由上下2层结构的fθ透镜等构成的扫描透镜63、64,被第1折返镜65、66、67、68折返而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部后,通过例如由长环形透镜等构成的第2成像用透镜69、70、71、72,介由第2折返镜(参照上述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的图4所示的第2折返镜(73、75、77、79))、第3折返镜(参照上述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的图4所示的第3折返镜(74、76、78、80))、未图示的各防尘玻璃而照射到各色用感光鼓1、2、3、4的被光扫描面上,写入·形成静电潜像。
在光扫描装置500中,4个光源单元52、53、54、55由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LD)和对该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射光束进行准直的准直透镜构成,它们是被一体组入支架的构成。在各光束L1、L2、L3、L4的光路上设有用于取出主扫描方向的扫描开始位置的光束的未图示的同步探测用镜,被同步探测用镜反射的光束被与在上述特开2002-196269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025」中所记载的同样的同步探测器(81、82)接收并输出扫描开始的同步信号。此外,在L1、L2、L3的光束的光路上配置的第3折返镜上设有与上述段落编号「0025」中所记载的同样的偏斜调整用的步进马达(92、93、94),以光束L4的扫描线位置为基准,对L1、L2、L3的光束的扫描线位置的偏离进行补偿。
被旋转偏转器62偏转扫描的光束L1、L2、L3、L4的扫描方向为主扫描方向,这也是各感光鼓1、2、3、4的轴向。与该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是副扫描方向,这也是各感光鼓1、2、3、4的旋转方向(感光鼓表面的移动方向),并且也是复制搬运带22a的搬运方向。即,复制搬运带22a的宽度方向是主扫描方向、搬运方向是副扫描方向。
如图9所示,在并列设置的4个感光鼓1、2、3、4的下面配设有架设在驱动辊和多个从动辊上的复制搬运带22a,利用驱动辊向该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搬运。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下部配设有收放记录用纸等的复制材料的多个供纸部23、24,这些供纸部23、24中收放的复制材料通过供纸辊、搬运辊、对准调节辊25送给复制搬运带22a,由复制搬运带22a载放搬运。
由光扫描装置500在各感光鼓1、2、3、4上形成的各潜像以各显影装置10、11、12、13的Y、M、C、Bk的各色调色剂显影而显像化,通过复制搬运装置22的各复制装置14、15、16、17使该显像化的Y、M、C、Bk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与复制搬运带22a上载放的复制材料重合而进行复制。然后,复制了4种颜色的图像的复制材料被搬运到作为定影机构的定影装置26上,定影装置26对图像定影后,利用排纸辊27排出到排纸托盘28上。
然而,以如图8所示的旋转偏转器62为中心对称配置构成光学系统机构的扫描透镜63、64以及光路折返用镜65~68,以单一的旋转偏转器62将4个光束L1、L2、L3、L4在对称的2个方向分成2束光束地偏转扫描的构成时,来自相互对向的光学系统的眩光会成为问题。例如,在夹有旋转偏转器62相互对向的扫描透镜63、64的入射面侧光束被反射·散射时,该反射·散射的光(眩光)向反方向前进,进入反对侧的光学系统,从而会有该进入的眩光通过光学系统照射到各像载体(各感光鼓1、2、3、4)之类的问题。并且,在眩光照射到像载体时,在与其对应的图像上产生条纹状的污渍或鬼影,成为使图像品质劣化的原因。
对此,如图1至图3所示,进行了本实施的一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5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就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而言,不同点仅在于:不是用图8和图9所示的光扫描装置500而是用两图中带括号来区别表示的光扫描装置5以及不是用图9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而是用具备在该图中带括号来区别表示的光扫描装置5的图像形成装置。
光扫描装置5与光扫描装置500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不具有光学壳体550而是具有图9中带括号来区别表示且作为图1至图3所示的壳体机构的光学壳体50以及在光学壳体50上一体形成的收放室51的外侧配置有作为防止由通过旋转偏转器62偏转扫描的光束被各自对向一侧的上述扫描光学系统反射·散射的遮光机构的一对遮光部件35、36。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光扫描装置500几乎相同。
光扫描装置5具有作为将光束L1、L2、L3、L4照射到多个感光鼓1、2、3、4的被扫描面上来写入·形成潜像的也被称作光写入机构的光扫描机构的功能·构成。
即,光扫描装置5为如下的一种装置,具备:作为多个光源机构的4个光源单元52、53、54、55;作为将来自各光源单元52、53、54、55的光束L1、L2、L3、L4在对称的2个方向分开偏转进行扫描的偏转机构的单一旋转偏转器62;以及作为将该旋转偏转器62扫描的光束L1、L2、L3、L4导向各自对应的感光鼓1、2、3、4的被扫描面上来成像的光学系统机构的扫描光学系统(图1所示的扫描透镜63、64,图3所示的光路折返用镜65、66等),相对于旋转偏转器62上下方向的中心线呈线对称地配置各扫描光学系统,并且在作为单一的壳体机构的光学壳体50内具备各光源单元52、53、54、55、旋转偏转器62以及各扫描光学系统,旋转偏转器62配置在形成于光学壳体50内的图1阴影所示的收放室51的内侧,在光学壳体50内设有作为防止由旋转偏转器62偏转扫描的光束被各自对向一侧的扫描光学系统反射·散射的遮光机构的一对遮光部件35、36。
遮光部件35、36配置在作为从各光源单元52、55向旋转偏转器62的入射光束的光束L2、L3和从旋转偏转器62向扫描光学系统偏转扫描的光束之间。这样通过配置遮光部件35、36,能够使其相对于旋转偏转器62更远地配置,并且由于得到了与参照图8说明的现有技术同样的效果,从而能够降低旋转偏转器62的旋转导致的摩擦风音,并且能够防止遮光部件35、36(遮光机构)导致的摩擦风音的增长。
此外,旋转偏转器62的特征在于,配置在形成于光学壳体50内的图1阴影所示的收放室51的内侧,并且将这些遮光部件35、36配置在收放室51的外侧。
光学壳体50与遮光部件35、36以及收放室51都由例如聚碳酸酯树脂(PC)等树脂一体成型。在聚碳酸酯树脂(PC)中掺合例如炭黑作为吸收扫描光学系统引起的反射·散射光(以下称为‘眩光’)的颜料。4个光源单元52、53、54、55设置在光学壳体50的侧壁上。
各遮光部件35、36夹在扫描透镜63、64之间地在关于旋转偏转器6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几乎对称的位置各在一处地被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各遮光部件35、36利用上述树脂和收放室51一起与光学壳体50一体成型。此外,在光学壳体50的收放室51的局部设有光束通过的开口51c。
此外,收放室51的内壁51a以及外壁51b兼作防止上述各扫描光学系统引起的相对于上述各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中心向没有光源单元52、53、54、55一侧的反射·散射光的遮光部件。
还有,如果不如此地希望上述效果以及后述优点的话,各遮光部件35、36不和收放室51一起与光学壳体50一体成型,而是例如用用于防止反射·散射光的另外的部件形成,例如以螺钉等固定机构或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固定也可以。此外,各遮光部件35、36的表面处理或材质·形状等并不限于吸收眩光,只要是将眩光衰减到不产生由眩光导致问题的程度就可以。
一般说来,由于旋转偏转器62以非常高的速度旋转,从而该旋转产生的摩擦风音所引起的噪声成为问题。就本实施方式而言,也和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遮光部件(89、90)同样,如上所述具备用于防止眩光的遮光部件35、36,将该遮光部件35、36配置成位于收放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的外侧。
还有,为了图的简化,图1所示的遮光部件35、36比图6所示的些许放大·夸张地进行了图示。在图2以及图3中,由于遮光部件35、36配置在光学壳体50的背面侧,所以从正面(上面)侧看不见(参照表示后述变型例2的图6的仰视图以及图7的纵剖视图)。
通过这样配置遮光部件35、36,旋转偏转器62的旋转而产生的摩擦风音仅在收放室51内产生,利用该收放室61的外壁挡住摩擦风音,从而不会因各遮光部件35、36而使摩擦风音增加。也就是说,由于不会引起旋转偏转器62的旋转导致的摩擦风音的增加,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进一步降低噪声。
各遮光部件35、36相对于上述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中心在有光源单元52、53、54、55的一侧,相对于旋转偏转器62对称地各在一处地被配置。因此,在图1中,被旋转偏转器62偏转扫描的光束从扫描透镜63、64的入射面被直接反射,产生眩光。
由扫描透镜63、64的入射面反射的光束中、在扫描透镜63侧向有光源单元52、53、54、55一侧反射的光束Fa能够被遮光部件35阻止,但由于在遮光部件35和旋转偏转器62之间存在光束进入的间隙,从而不能完全防止眩光。然而,就本实施方式而言,在相对于通过旋转偏转器62中心的上下线对称的位置上,在有光源一侧各在一处地配置遮光部件35、36,从而从遮光部件35、36和旋转偏转器62之间的间隙入射的眩光Fb能够用对向侧的遮光部件36进行阻止,因此更加确实地防止了眩光。当然,通过这样对称配置遮光部件35、36,对于以旋转偏转器62为中心左右任意一侧的扫描光学系统都能够得到同样的优点·效果。
此外,由于遮光部件35、36与光学壳体50一体成型,从而不会导致部件数目的增加,可提供廉价的光扫描装置5。
另外,同时在光学壳体50上一体成型的、收放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的内壁51a以及外壁51b兼做相对于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中心向没有光源一侧的眩光的遮光部件。即,由扫描透镜63、64的入射面直接反射的眩光中、进入没有配置光源一侧的眩光Fc、Fd被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的内壁51a以及51b阻止。结果,在扫描光学系统的有效扫描范围的整个区域可确实且以廉价的构成防止眩光。
再有,由于构成光扫描装置5的光学壳体50是树脂制的,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不会像如图2所示那样模具构成变得复杂,即相当于遮光部件35、36的遮光壁的部分不会成为凹割或切断,从而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与遮光部件35、36以及收放室51一起在光学壳体50中掺合了例如炭黑等作为吸收扫描光学系统导致的眩光的颜料,从而能够得到以最简单的构成最廉价地完成确实降低·吸收眩光的优点·效果。
收放室51的周围形状的特征还在于:遮光部件35、36配置在作为从各光源单元52、55向旋转偏转器62的入射光束的光束L2、L3和作为从旋转偏转器62向扫描光学系统的偏转扫描的光束之间,同时将遮光部件35、36配置在收放室51的外侧,由此在对向扫描型扫描装置中,成为图1所示那种椭圆形形状或图4所示那种菱形(棺材)形状。此时,将收放室51以椭圆形形成时,由于用于树脂成型的模具构造变得复杂,从而从模具构造的角度考虑可适宜于采用有利的棱形。
此外,将收放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的内壁51a面做成横贯全周没有角(棱)的圆形(或圆弧),形成例如R2~R5左右的圆形。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旋转偏转器62的旋转导致的摩擦风音的遮音效果。
变型例1
图4所示的是图1至图3的实施方式的变型例。
变型例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5相比不同点仅在于:在旋转偏转器62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有效扫描范围的收放室51的各开口51c设置作为具有光透射性和遮音性的光透射遮音部件的防音玻璃79,除此之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5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相同。
根据变型例1,除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效果之外,通过在相对于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反射偏转的光束的有效扫描范围内粘贴作为光透射遮音部件的防音玻璃79例如平板玻璃,能够进一步提高遮音效果。
变型例2
图5至图7所示的是图4所示的变型例1的变型例2。
变型例2与变型例1相比不同点仅在于:设有作为密闭光学壳体50的至少收放室51的盖部件的罩78,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变型例1的光扫描装置5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罩78用螺钉等固定机构固定在光学壳体50上。
根据变型例2,除变型例1的实施方式的优点·效果外,由于利用罩78能够密闭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遮音效果。
此外,若以金属制、例如铁板或铝板等的金属部件形成罩78的话,也可以抑制因旋转偏转器62产生的收放室51内的温度上升。
变型例3
图10所示的是图5至图7的变型例2的变型例3。
变型例3与变型例2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覆盖光学壳体50整体的壳体罩80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光学壳体50上以及相对于壳体罩80另外设置作为密闭收放室51的罩部件的金属制的罩78A。
壳体罩80与光学壳体50同样的用例如聚碳酸酯树脂(PC)等树脂一体成型。罩78A用例如铁板或铝板等薄板状的金属部件形成。罩78A通过壳体罩80用例如螺钉81等固定机构固定在光学壳体50上。
根据变型例3,除变型例1的实施方式的优点·效果外,由于能够用金属性的罩78A密闭旋转偏转器62的收放室51,从而能够在提高遮音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变型例1至3的话,则通过做成具备光扫描装置5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得到构成简单、成本更低的图像形成装置,同时能够确实地消除眩光导致的条纹图像或鬼影的图像品质的下降。
如上所述,就包括实施例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变型例等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本发明公开的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示例的各变型例等,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它们而构成,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其必要性以及用途等,能够构成各种实施方式及变型例或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具备多个光源机构、将来自该多个光源机构的各光束偏转进行扫描的单一偏转机构以及将扫描的光束导向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上而成像的光学系统机构,相对于上述偏转机构的中心对称配置该光学系统机构,并且在单一壳体机构内具备上述多个光源机构、上述偏转机构以及上述各光学系统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机构内设有防止由上述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被各自对向侧的上述光学系统机构反射·散射的遮光机构,
将上述遮光机构配置在形成从上述多个光源机构向上述偏转机构的入射光的光束和从上述偏转机构向上述光学系统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转机构配置于在上述壳体机构中形成的收放室的内侧,
将上述遮光机构配置在上述收放室的外侧。
3.一种光扫描装置,具备多个光源机构、将来自该多个光源机构的各光束偏转进行扫描的单一偏转机构以及将扫描的光束导向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上而成像的光学系统机构,相对于上述偏转机构的中心对称配置该光学系统机构,并且在单一壳体机构内具备上述多个光源机构、上述偏转机构以及上述各光学系统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转机构配置于在上述壳体机构中形成的收放室的内侧,在上述壳体机构内设有防止由上述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因各自对向侧的上述光学系统机构而反射·散射的遮光机构,
将上述遮光机构配置在上述收放室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关于上述偏转机构的中心大致对称的位置各在一处地配置上述遮光机构,使其夹在设置于上述光学系统机构中的各扫描透镜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机构由遮光部件组成,该遮光部件和上述收放室一起与上述壳体机构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放室的内壁以及外壁兼做防止上述光学系统机构相对于上述各光学系统机构的光轴中心向没有上述多个光源机构一侧产生的反射·散射光的遮光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偏转机构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有效扫描范围的上述收放室中设有光透射性和遮音性的光透射遮音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机构用树脂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树脂中掺合吸收上述光学系统机构引起的反射·散射光的颜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放室的内壁面上,在其全周形成没有角的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盖部件密闭上述壳体机构的至少上述收放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部件是金属制的。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和具备上述被扫描面的多个像载体。
CNB2005101343033A 2004-12-15 2005-12-14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76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63456 2004-12-15
JP2004363456 2004-12-15
JP2005307599 2005-10-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091A true CN1790091A (zh) 2006-06-21
CN100447613C CN100447613C (zh) 2008-12-31

Family

ID=36788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43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7613C (zh) 2004-12-15 2005-12-14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7613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477B (zh) * 2006-09-19 2010-08-25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扫描装置,遮光材料,遮挡亮光的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937129A (zh) * 2009-06-29 2011-01-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
CN101963701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器
CN101713867B (zh) * 2008-09-08 2012-04-11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427251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成像设备和外壳
CN110837184A (zh) * 2018-08-17 2020-02-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4970A (ja) * 1990-03-15 1991-11-26 Ricoh Co Ltd レーザ書込装置
JPH05119278A (ja) * 1991-10-28 1993-05-18 Fujitsu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66474B2 (ja) * 1996-11-18 2004-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JP3862950B2 (ja) * 2000-10-20 200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70736B2 (ja) * 2001-12-21 2008-10-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70143B2 (ja) * 2002-09-20 2007-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4876A (ja) * 2002-10-23 2004-05-20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7480A (ja) * 2002-11-08 2004-06-03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477B (zh) * 2006-09-19 2010-08-25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扫描装置,遮光材料,遮挡亮光的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US8289600B2 (en) 2006-09-19 2012-10-16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light screening material, method for screening flare light,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N101713867B (zh) * 2008-09-08 2012-04-11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37129A (zh) * 2009-06-29 2011-01-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
CN101937129B (zh) * 2009-06-29 2012-09-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
CN101963701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器
CN101963701B (zh) * 2009-07-24 2012-07-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器
CN108427251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成像设备和外壳
CN108427251B (zh) * 2017-02-15 202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成像设备和外壳
CN110837184A (zh) * 2018-08-17 2020-02-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837184B (zh) * 2018-08-17 2022-01-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7613C (zh)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77C (zh) 光扫描装置
CN131328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437A (zh) 光写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壳体成形方法
JP5013652B2 (ja) 走査式光学装置
CN1790091A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814442Y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扫描单元
CN1932578A (zh) 光扫描装置
US7538924B2 (en)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light shielding device disposed between light beams that fall on the deflecting unit and light beams that are deflected from the deflecting unit
CN1304865C (zh) 图像读出装置和应用该读出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44114A (zh) 处理盒及用于处理盒上的隔离部件
CN1542562A (zh)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001392B2 (en) Imaging element ar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082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96269A (ja)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4891C (zh) 减少待机至正常转速过渡时间的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766750A (zh) 显影单元与具有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10677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除电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0068C (zh) 多光束光学装置及备有该多光束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896795A (zh) 激光扫描单元和具有该激光扫描单元的成像装置
CN1928623A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97228A (zh) 成像装置
CN1752796A (zh) 光束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45821C (zh) 光扫描装置
CN1469156A (zh) 光扫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