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8802A -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8802A
CN1788802A CN 200510022581 CN200510022581A CN1788802A CN 1788802 A CN1788802 A CN 1788802A CN 200510022581 CN200510022581 CN 200510022581 CN 200510022581 A CN200510022581 A CN 200510022581A CN 1788802 A CN1788802 A CN 178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ollagen protein
sponge
somatomedin
growth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225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锋
李校堃
丁珊
郑青
许华
谭毅
潘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 2005100225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8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78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促进伤口,特别是皮肤组织大面积损伤修复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包括主要由用壳聚糖、糖胺多糖等改性的胶原蛋白组成的生物活性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克生物活性海绵材料中含有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本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可以使药物从载体材料中以长时间持续投用的有效量释放到伤口部位,充分发挥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并可使愈合后的新生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外观接近,可避免留下明显的疤痕,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类手术中止血,急性外伤止血,各类手术后残腔填塞,烧烫伤,美容整形术以及溃疡、瘘道、褥疮、妇科宫颈糜烂等肉芽创面。

Description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促进伤口,特别是皮肤组织大面积损伤修复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人或动物身体遭受各种外科手术以及灼伤在内的各种物理创伤时,常常造成软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破坏和断裂及缺损,并可造成出血和感染的机会。在正常的情况下,伤口可以自然愈合并修复。伤口自然愈合和修复的过程包括:封闭伤口以限制血液流失并阻止感染;然后去除受损的组织并通过细胞吞噬作用消灭病原微生物;继之周围组织中各种类型的细胞侵入伤口部位并形成肉芽和瘢痕;最后重建瘢痕组织并改变细胞群体,以导致伤口的完全愈合。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愈合过程是很有效的。但由于组织发生学上的原因,某些组织,特别是脊髓和/或外周神经组织,则很难甚至不能自然修复和愈合。另外,有些伤口往往因病人身体素质、创伤大小和严重程度及并发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的伤口愈合需要医疗干预。例如,某些带有实质性组织损伤的严重烧伤往往难于完全愈合而需要进行植皮修复,另外多数涉及脊髓神经组织和大的外周神经组织的损伤如不投用某些促进神经组织修复的药物则很难修复。需要医疗干预的其他创伤包括软骨、韧带和肌腱等难以自然愈合和修复的伤口。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一种方法是在局部投用包括各种生长因子的伤口愈合促进剂。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保证药物在伤口部位以有效量长时间缓慢释放并发挥作用,而且单纯使用生长因子也往往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整个损伤组织的全面修复。某些具有良好组织修复活性的药物,例如多种生长因子,如果不借助适当的局部投药载体,使药物从固体或半固体载体材料中以长时间持续投用的有效量释放到伤口部位,则将不能发挥其治疗价值。因此,特别希望建立并不断改进有效地局部投用这些治疗剂的配方和材料。
现有技术中对促使伤口愈合的方法已有所揭示,例如,美国专利第5,489,304及5,716,411号公开了一种伤口或烧烫伤的皮肤再生方法,该方法是先将胶原蛋白-葡糖胺基葡聚糖混合后制成的基质覆盖于伤口表面,使得该基质经由健康组织的血管及间充质细胞渗入,再涂覆一层经培养的动物或人类的表皮细胞层,以促使皮肤再生。美国专利第4,614,794号公开了一种将植物性多糖(如褐藻酸)与生物可分解的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形成多孔性的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的方法,该复合物可作为伤口敷料。美国专利第5,689,228号公开了一种用于覆盖伤口的皮肤替代物,其是乌贼的甲壳素与鱼皮胶原蛋白的层合物。此外,美国专利第5,977,088号公开了一种含有治疗或缓解皮肤疾病的药剂及透明质酸的医药组合物,该医药组合物是利用透明质酸促进或引起药剂输送至患者的皮肤内,其还可累积药剂及延长药剂停留在该部位的时间。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使伤口愈合的方法或敷料,并无法使伤口愈合的时间能更有效地缩短,且在用于大面积及较深的伤口时,无法避免留下疤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促损伤修复、特别是大面积组织损伤修复的的可生物降解和可吸收的生物海绵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备上述生物海绵材料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包括主要由用壳聚糖、糖胺多糖等改性的胶原蛋白组成的生物活性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克生物活性海绵材料中含有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其中生长因子可以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中的的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也可以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而所述的糖胺多糖可以为透明质酸、6-硫酸软骨素、4-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肝素、硫酸肝素的一种或多种。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动物的皮肤、软骨、肌腱等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较纯的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水溶液;
(2)配制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或糖胺多糖水溶液,壳聚糖为胶原蛋白量的10%-70%,糖胺多糖为胶原蛋白量的5%-10%(均为质量分数);
(3)配置交联剂水溶液,与(1)和(2)所得溶液混合搅匀,混合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使胶原蛋白充分交联,交联剂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5%-50%。
(4)取生长因子按每克生物海绵中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配制成水溶液,在温和的搅拌条件下将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到(3)所得混合溶液中;
(5)将(4)所得的混合液分装在模具内冷冻干燥;
(6)无菌封装在医用包装袋内;
(7)用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
其中交联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戊二醛、己异二氰酸酯、碳化二亚胺、叠氮二苯基瞵、京尼平。
制备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另一种方法可以是包括以下步骤:
(1)从动物的皮肤、软骨、肌腱等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较纯的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水溶液;
(2)配置交联剂水溶液,与上述胶原溶液混合使充分交联,交联剂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5%-50%;
(3)配制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或糖胺多糖水溶液,壳聚糖为胶原蛋白量的10%-70%,糖胺多糖为胶原蛋白量的5%-10%(均为质量分数);
(4)取生长因子按每克生物海绵中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配制成水溶液与(3)所得壳聚糖或糖胺多糖溶液混合制生长因子溶液;
(5)在温和的搅拌条件下将(4)所得混合溶液加入到(2)所得混合溶液中;
(6)将(5)所得的混合液分装在模具内冷冻干燥;
(7)无菌封装在医用包装袋内;
(8)用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
其中交联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戊二醛、己异二氰酸酯、碳化二亚胺、叠氮二苯基瞵、京尼平。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可以是包括以下步骤:
(1)从动物的皮肤、软骨、肌腱等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
(2)将制得的胶原溶液冷冻干燥,然后将干燥产物在pH5.4的0.05M的MES(2N-吗啡啉-乙磺酸)溶液中用EDC(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氨)/NHS交联,交联后用0.1M的Na2HPO4溶液冲洗,然后用软化水洗;
(3)将(2)所得交联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再次浸润到pH5.6的0.05M的MES溶液中,然后在MES溶液中使交联的胶原蛋白海绵与用EDC/NHS活化的肝素溶液反应,反应结束后用0.1M的Na2HPO4溶液冲洗,然后用软化水洗反应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再将此胶原蛋白海绵浸润在PBS(磷酸盐缓冲液)溶液中过夜,用滤纸吸除多余的水份,把胶原片置于含有BSA(小牛血清)的适量生长因子磷酸缓冲溶液中,每克生物海绵中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在室温下反应,然后样品用PBS溶液冲洗两次(5min)除去没有结合上的生长因子,最后将结合上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海绵再次冷冻干燥;
(4)无菌封装在医用包装袋内;
(5)用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
本发明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包括生长因子,同时还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的药用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生长因子、消炎药剂、抗生素或抗感染药剂,或其他可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的活性物质。
本发明提供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具有疏松状结构,决定了其能够充分吸收伤口渗出液,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同时由于湿润创面的自溶作用,其愈合可以简化清创术,促进伤口的洁净、湿润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表现在:(1)炎症扩散消退;(2)伤口疼痛减轻;(3)渗出物减少;(4)出现纤维蛋白膜;(5)因形成封闭的局部乏氧微环境,破坏细菌生存条件,使细菌生长减少病原体消失;(6)利于局部生长因子的释放;此外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适当的局部投药载体,使药物从载体材料中以长时间持续投用的有效量释放到伤口部位,充分发挥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并可使愈合后的新生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外观接近,可避免留下明显的疤痕,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类手术中止血,急性外伤止血,各类手术后残腔填塞,烧烫伤,美容整形术以及溃疡、瘘道、褥疮、妇科宫颈糜烂等肉芽创面。
下面实施例旨在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促进损伤修复生物活性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但这些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待批权利要求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戊二醛充分反应后,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2%的壳聚糖溶液70ml,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2: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己异二氰酸酯充分反应后,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2%的壳聚糖溶液10ml,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各1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3: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碳化二亚胺充分反应后,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2%的6-硫酸软骨素溶液5ml,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表皮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各1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4: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叠氮二苯基瞵充分反应后,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2%的4-硫酸软骨素溶液10ml,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表皮生长因子3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5: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京尼平充分反应后,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2%的硫酸皮肤素溶液8ml,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1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6: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戊二醛充分反应后,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2%的硫酸肝素溶液7ml,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神经生长因子3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7: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碳化二亚胺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壳聚糖,使最后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10%,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神经生长因子2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8: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80mg戊二醛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壳聚糖,使最后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70%,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1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9: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90mg碳化二亚胺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壳聚糖,使最后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50%,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0: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0mg碳化二亚胺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 6-硫酸软骨素,使最后溶液中6-硫酸软骨素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8%,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表皮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各2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1: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80mg戊二醛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透明质酸,使最后溶液中透明质酸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5%,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2: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10mg己异二氰酸酯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 4-硫酸软骨素,使最后溶液中4-硫酸软骨素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10%,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3: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60mg叠氮二苯基瞵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硫酸皮肤素,使最后溶液中硫酸皮肤素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6%,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表皮生长因子15ng、神经生长因子10ng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各1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4: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50mg京尼平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肝素,使最后溶液中肝素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8%,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生长因子1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5: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与75mg碳化二亚胺充分反应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2%肝素和硫酸肝素,使最后溶液中肝素和硫酸肝素的总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8%,然后再在缓慢的搅拌情况下滴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各15ng,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
实施例16: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在10ml 2%的壳聚糖溶液里面缓慢的滴加入经肝素保护的神经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加入量为各25ng,然后把这种含有生长因子的壳聚糖溶液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的滴加到经100mg戊二醛交联的0.4% 100ml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中,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此操作步骤得到的产品具有比实施例1中所得到的产品能够使生长因子更加缓慢释放的效果。
实施例17:在10摄氏度以下,无菌条件下首先在2%硫酸软骨素中滴加经肝素保护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硫酸软骨素的质量为胶原蛋白质量的8%,生长因子加入量为各20ng,然后把这种含有生长因子的硫酸软骨素溶液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到经100mg戊二醛交联的0.4% 100ml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中,搅拌均匀后放置12h,然后分装在适宜的模具里,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此操作步骤得到的产品具有比实施例2中所得到的产品能够使生长因子更加缓慢释放的效果。
实施例18:取0.4%的胶原蛋白海绵溶液100ml,分装在适宜的模具内,冷冻干燥得到纯的胶原蛋白海绵,然后将胶原海绵放入MES缓冲溶液中浸润至少30min,随后将胶原海绵浸入到含有EDC(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氨)与NHS的0.05MMES(2N-吗啡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中(pH5.40)并轻轻摇荡。每1g胶原放入到215ml含有1.731g的EDC与0.415g的NHS的MES缓冲溶液中,在此条件下,交联反应4h,然后用0.1M的Na2HPO4溶液冲洗(2h)软化水洗30min洗4次。然后将交联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再次浸润到0.05M的MES溶液中(pH5.6),在MES溶液中使交联的胶原蛋白海绵与用EDC/NHS活化的肝素溶液反应2h,反应结束后用0.1M的Na2HPO4溶液冲洗,然后用软化水洗反应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再将此胶原蛋白海绵浸润在PBS溶液中过夜,用滤纸吸除多余的水份,把胶原海绵置于含有BSA的20ng表皮生长因子和15ng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确磷酸缓冲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反应,然后样品用PBS溶液冲洗两次(5min)除去没有结合上的生长因子,最后将结合上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海绵再次冷冻干燥,医用包装袋无菌封装,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得到所需的生物活性蛋白海绵。此活性海绵比上述几种制法具有更加好的缓释作用。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应用实验:
选2.0~3.0Kg的新西兰白兔3只,在其背脊两侧用电击法制备4个烫伤模型,然后在烫伤部位分别用活性生物海绵、胶原海绵、生长因子、生理盐水处理。用活性生物海绵与胶原海绵处理的伤口无渗出液,而用生长因子与生理盐水处理的伤口部位有液体渗出。在整个的治疗过程当中只有当活性生物海绵或胶原海绵被吸收或降解后才需要覆盖新的海绵片,而用生长因子与生理盐水处理的伤口却要每天上药直到创面结痂为止。在治疗的第三天,用活性生物海绵、胶原海绵处理的伤口明显缩小,第九天,用活性生物海绵处理的伤口完全愈合,且创面只有很小的疤痕;用胶原海绵处理的伤口在第11天时完全愈合,伤口部位有小疤痕。而用生长因子处理的伤口在第12天时完全愈合,创面的疤痕比较小,用生理盐水处理的伤口在第15天时愈合,创面有较大的疤痕组织。
本实验的结果初步证明,使用本发明的活性生物海绵不仅可以减少上药的次数,而且可以保护创面、快速的创面的愈合。

Claims (9)

1、一种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包括主要由用壳聚糖、糖胺多糖等改性的胶原蛋白组成的生物活性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克生物活性海绵材料中含有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胺多糖为透明质酸、6-硫酸软骨素、4-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肝素、硫酸肝素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从动物的皮肤、软骨、肌腱等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较纯的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水溶液;
(2)配制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或糖胺多糖水溶液,壳聚糖质量为胶原蛋白量的10%-70%,糖胺多糖质量为胶原蛋白量的5%-10%;
(3)配置交联剂水溶液,与(1)和(2)所得溶液混合搅匀,混合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使胶原蛋白充分交联,交联剂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5%-50%;
(4)取生长因子按每克生物海绵中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配制成水溶液,在温和的搅拌条件下将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到(3)所得混合溶液中;
(5)将(4)所得的混合液分装在模具内冷冻干燥;
(6)无菌封装在医用包装袋内;
(7)用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戊二醛、己异二氰酸酯、碳化二亚胺、叠氮二苯基瞵、京尼平。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从动物的皮肤、软骨、肌腱等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较纯的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水溶液;
(2)配置交联剂水溶液,与上述胶原溶液混合使充分交联,交联剂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5%-50%;
(3)配制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或糖胺多糖水溶液,壳聚糖质量为胶原蛋白量的10%-70%,糖胺多糖质量为胶原蛋白量的5%-10%;
(4)取生长因子按每克生物海绵中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配制成水溶液与(3)所得壳聚糖或糖胺多糖溶液混合制成生长因子溶液;
(5)在温和的搅拌条件下将(4)所得混合溶液加入到(2)所得混合溶液中;
(6)将(5)所得的混合液分装在模具内冷冻干燥;
(7)无菌封装在医用包装袋内;
(8)用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戊二醛、己异二氰酸酯、碳化二亚胺、叠氮二苯基瞵、京尼平。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从动物的皮肤、软骨、肌腱等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
(2)将制得的胶原溶液冷冻干燥,然后将干燥产物在pH5.4的0.05M的MES(2N-吗啡啉-乙磺酸)溶液中用EDC(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氨)/NHS交联,交联后用0.1M的Na2HPO4溶液冲洗,然后用软化水洗;
(3)将(2)所得交联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再次浸润到pH5.6的0.05M的MES溶液中,然后在MES溶液中使交联的胶原蛋白海绵与用EDC/NHS活化的肝素溶液反应,反应结束后用0.1M的Na2HPO4溶液冲洗,然后用软化水洗反应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再将此胶原蛋白海绵浸润在PBS溶液中过夜,用滤纸吸除多余的水份,把胶原片置于含有BSA的生长因子磷酸缓冲溶液中,每克生物海绵中不少于10ng的生长因子,在室温下反应,然后样品用PBS溶液冲洗两次(5min)除去没有结合上的生长因子,最后将结合上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海绵再次冷冻干燥;
(4)无菌封装在医用包装袋内;
(5)用20-40KGy的γ射线照射灭菌。
CN 200510022581 2005-12-14 2005-12-14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788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22581 CN1788802A (zh) 2005-12-14 2005-12-14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22581 CN1788802A (zh) 2005-12-14 2005-12-14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8802A true CN1788802A (zh) 2006-06-21

Family

ID=3678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22581 Pending CN1788802A (zh) 2005-12-14 2005-12-14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8802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033A (zh) * 2011-03-07 2011-07-13 温州医学院 促口腔额面部多种创伤修复的复合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7847A (zh) * 2011-01-24 2011-08-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壳聚糖与硫酸化灰树花多糖共混凝胶冻干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2307600A (zh) * 2008-12-11 2012-01-04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以纤维蛋白原和硫酸化多糖为基础的制剂
CN102671231A (zh) * 2011-12-20 2012-09-19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一种海洋源复合胶原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89031A (zh) * 2012-11-07 2013-03-2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高膨胀性多糖医用材料及其应用
CN103131029A (zh) * 2013-02-01 2013-06-05 西北大学 一种胶原蛋白共价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376A (zh) * 2013-05-27 2013-09-25 暨南大学 埃洛石复合壳聚糖止血和创面修复海绵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N103483625A (zh) * 2013-09-09 2014-01-01 戴建英 可吸收降解的多用途生物相容性材料
WO2014008582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Method of treating wounds with penostin and/or ccn2
CN104491915A (zh) * 2015-01-06 2015-04-08 穆向明 一种术后防黏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983A (zh) * 2015-04-10 2015-07-08 福州大学 一种载bFGF鱼胶原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64239A (zh) * 2016-03-23 2016-06-15 成都交大麦迪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附皮肤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7158363A (zh) * 2017-05-16 2017-09-15 张莎莎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的修复液
CN107441561A (zh) * 2017-06-16 2017-12-08 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引导组织再生修复的仿生胶原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4370A (zh) * 2017-12-12 2018-05-11 吕振木 一种促进脱套伤及撕脱伤皮肤成活的胶原蛋白材料
CN108295299A (zh) * 2018-03-20 2018-07-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复合功用型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0859683A (zh) * 2019-08-15 2020-03-0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仿生学三相组织工程支架
CN111110832A (zh) * 2018-10-15 2020-05-08 王茂松 一种蜗牛提取液和枸骨提取液治愈创伤及疤痕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46295A (zh) * 2020-12-07 2021-03-26 康膝生物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多功能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5628A (zh) * 2022-07-22 2022-09-27 广州市暨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修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600A (zh) * 2008-12-11 2012-01-04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以纤维蛋白原和硫酸化多糖为基础的制剂
US9566364B2 (en) 2008-12-11 2017-02-14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Preparations based on fibrinogen an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CN102307600B (zh) * 2008-12-11 2015-11-25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以纤维蛋白原和硫酸化多糖为基础的制剂
CN102167847A (zh) * 2011-01-24 2011-08-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壳聚糖与硫酸化灰树花多糖共混凝胶冻干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2167847B (zh) * 2011-01-24 2012-07-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壳聚糖与硫酸化灰树花多糖共混凝胶冻干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2120033A (zh) * 2011-03-07 2011-07-13 温州医学院 促口腔额面部多种创伤修复的复合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1231A (zh) * 2011-12-20 2012-09-19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一种海洋源复合胶原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71231B (zh) * 2011-12-20 2013-12-25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一种海洋源复合胶原敷料的制备方法
WO2014008582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Method of treating wounds with penostin and/or ccn2
CN102989031A (zh) * 2012-11-07 2013-03-2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高膨胀性多糖医用材料及其应用
CN103131029A (zh) * 2013-02-01 2013-06-05 西北大学 一种胶原蛋白共价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376A (zh) * 2013-05-27 2013-09-25 暨南大学 埃洛石复合壳聚糖止血和创面修复海绵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N103483625A (zh) * 2013-09-09 2014-01-01 戴建英 可吸收降解的多用途生物相容性材料
CN103483625B (zh) * 2013-09-09 2015-09-23 戴建英 可吸收降解的多用途生物相容性材料
CN104491915A (zh) * 2015-01-06 2015-04-08 穆向明 一种术后防黏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983A (zh) * 2015-04-10 2015-07-08 福州大学 一种载bFGF鱼胶原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64239A (zh) * 2016-03-23 2016-06-15 成都交大麦迪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附皮肤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664239B (zh) * 2016-03-23 2018-08-07 成都交大麦迪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附皮肤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7158363A (zh) * 2017-05-16 2017-09-15 张莎莎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的修复液
CN107441561A (zh) * 2017-06-16 2017-12-08 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引导组织再生修复的仿生胶原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4370A (zh) * 2017-12-12 2018-05-11 吕振木 一种促进脱套伤及撕脱伤皮肤成活的胶原蛋白材料
CN108295299A (zh) * 2018-03-20 2018-07-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复合功用型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10832A (zh) * 2018-10-15 2020-05-08 王茂松 一种蜗牛提取液和枸骨提取液治愈创伤及疤痕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9683A (zh) * 2019-08-15 2020-03-0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仿生学三相组织工程支架
CN112546295A (zh) * 2020-12-07 2021-03-26 康膝生物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多功能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5628A (zh) * 2022-07-22 2022-09-27 广州市暨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修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5628B (zh) * 2022-07-22 2024-03-19 广州市暨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修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8802A (zh) 促创伤修复生物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llaske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collagen dressings in wound management: a review
Moura et al. Recent adva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und dressings for diabetic foot ulcer treatment—A review
US8168599B2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healing tissues
US10576037B2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lacental collagen for use in wound healing
US20050208114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healing tissues
US20070009580A1 (en) Non-adhesive hydrogels
US20020025921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growing, protecting, and healing tissues and cells
CN102120033A (zh) 促口腔额面部多种创伤修复的复合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468283B2 (zh)
EP1317261B1 (en)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diseases of bone tissues comprising hydroxyapatite
AU2006318655B2 (en) Compositions for disrupting and inhibiting reconstitution of wound biofilm
RU2742331C1 (ru) Способы очищения хронических ран
RU2296569C2 (ru) Препарат для заживления ран и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прилипания повязки к ране
Cai et al. Analysi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agen Sponge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Skin Graft in the Treatment of Deep Burn Patients
Zhang et al. Emerging delivery strategies of platelet-rich plasma with hydrogels for wound healing
Jacobsen Update on wound dressings: indications and best use
Morgan Alginate dressings: part 1: historical aspects
Swaim et al. Management of small animal distal limb injuries
Wójcik et al. Bioactive curdlan/agarose dressing enriched with gentamicin for infected wounds–pilot studies
RU2481127C1 (ru) Микронаноструктурированный биопластический материал
Kuroyanagi et al. Design of Collagen-Based Sponge Device for Use in Oral Surgery
RU2247580C2 (ru)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пролонгированного лечеб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ран, ожогов, язв, пролежней и оказания первой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
RU2198685C1 (ru)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полимерный гелев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лечебные средства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Delia et al. Dressings and dermal substitu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