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8465A -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8465A
CN1788465A CNA2004800071001A CN200480007100A CN1788465A CN 1788465 A CN1788465 A CN 1788465A CN A2004800071001 A CNA2004800071001 A CN A2004800071001A CN 200480007100 A CN200480007100 A CN 200480007100A CN 1788465 A CN1788465 A CN 1788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fferent types
packet
request
subscrib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71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保
艾伦·G·斯蒂德韦尔
马丁·B·哈里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nge SA
Original Assignee
Orang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ange SA filed Critical Orange SA
Publication of CN1788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5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1Real 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8User-type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电信系统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分组数据。该系统包括网关支持节点(GGSN)(300)、服务支持节点(SGSN)(306)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14)。移动用户设备(UE)用于将上下文应用请求传递到服务支持节点(SGSN),上下文应用请求规定主要服务质量参数和代表对不同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每个服务质量参数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服务支持节点(SGSN)响应上下文应用请求,以便通过服务支持节点(SGSN)建立网关支持节点(GGSN)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虚拟通信信道,包括按照用于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的每一个建立无线访问载体。从而由于无线访问载体可以与要传递的数据的类型匹配,而提供了可以使无线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 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提供设施的电信系统。
背景技术
诸如全球通(GSM)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之类的移动无线网络可以为以电路交换模式或利用数据分组传递数据提供设施。在电路交换模式中,在整个小区内为逻辑通信信道分配物理通信。对于数据分组的通信,已经开发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PRS为面向分组的服务提供支持,面向分组的服务试图为像例如IP(因特网分组)那样的分组数据通信优化网络和无线资源。GPRS提供与移动无线系统的电路交换结构有关的逻辑结构。
在移动通信用户设备(UE)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系统包括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GGSN为移动电信网络上的数据分组通信提供分组数据网络和GPRS/UMTS之间的接口,并且SGSN利用控制电信网络的无线资源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控制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分组通信。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请求用于建立允许GGSN和UE之间的通信的虚拟通信信道。每个数据分组规定一组服务质量(QoS)参数,并且RNC按照这组服务质量参数供应无线访问载体。用于在UE和RNC之间传递数据的移动电信网络提供的无线资源是宝贵物品,可以成为依赖于,例如,网络的当前负载,是否可以支持特定无线访问载体的限制因素。这样,人们希望尽可能有效地使用无线资源。
发明内容
和多个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为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提供设施的电信系统。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系统包括:
网关支持节点,用于为在用户设备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接口;和
服务支持节点,用于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网关支持节点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分组通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为向和从用户设备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无线访问载体,其中
移动用户设备用于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服务支持节点,上下文请求代表对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虚拟通信信道的请求,请求数据规定主组服务质量参数和代表对不同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每组服务质量参数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和
服务支持节点响应上下文激活请求数据,以便通过服务GPRS支持节点建立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虚拟通信信道,包括按照用于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数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每一组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提供特定服务质量(QoS)的已知系统无灵活性之处在于,它们按照相同的服务质量参数建立发送数据分组的整个有效负载的无线载体。当数据分组有效负载包括可能具有不同QoS要求和/或可能具有不等重要性的不同数据类型时,这可能使无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支持诸如因特网协议数据分组之类的数据分组内的不同数据类型的无线访问载体。无线访问载体是为每种数据类型提供的。每种无线访问载体支持的服务质量参数可以适应每种不同数据类型的特性和/或重要性。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使用网络提供的无线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主组服务质量参数的主无线访问载体内提供每种不同数据类型的无线访问载体作为子流。于是,要求对已经为像,例如,GPRS那样的现有网络结构开发的无线网络控制器作少量改变或几乎不作改变。
本发明的各种进一步的方面和特征定义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包括传递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分组的方法、服务支持节点、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移动用户设备。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相同部分配备有相应标号的附图,借助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意地图解VoIP协议栈的结构;
图2示意地图解UDP数据分组的结构;
图3示意地图解IPv4数据分组的结构;
图4示意地图解配置成支持分组数据通信的移动电线网络的示例架构;
图5示意地图解如图4所示的支持GPRS的移动网络的简化表示;
图6示意地图解语音数据的三种不同类别的QoS参数的控制面通信的配置;
图7是提供图6的配置的控制面通信序列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6的配置的控制面通信序列的进一步阶段的流程图;
图9是列出与服务质量(QoS)相关联的多个无线接入载体服务属性和它们的相应RAB服务属性值的表格(取自参考文献[2]);
图10是列出五种预定语音编解码数据帧类型中的每一种的宽带自适应多速率(AMR-WB)位格式的表格(取自参考文献[4]);
图11是提供用于根据数据的相对重要性设置每个RAB子流中的位数的向导的表格(取自参考文献[2]);
图12示意地图解为单UMTS载体规定QoS参数的已知QoS信息元的结构;
图13示意地图解根据本技术为第一无线接入载体规定QoS参数和含有为UMTS载体中的不同QoS选项规定不同QoS参数的两个附加可选数据字段的PDP上下文信息元;
图14示意地图解用户面板内、便于向和/或从UE传递语音数据IP分组的协议栈;
图15示意地图解用于VoIP的Iu-ps帧的结构;
图16示意地图解通过SGSN的用户面协议栈对数据分组执行的处理;和
图17示意地图解通过RNC的用户面协议栈对数据分组执行的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IP语音
IP语音(VoIP)涉及在因特网协议而不是利用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定型电路的、分组形式的数字语音数据传输。在附录1中参照本专利申请的图1到3对VoIP及其相关协议作了更全面描述。
图1示意地图解VoIP协议栈的结构。该协议栈包括物理层110、数据链路层120、因特网协议(IP)层130、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层140、实时协议(RTP)层150、语音层160。在附录1中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图2示意地图解UDP数据分组的结构。在附录1中详细描述了UDP数据分组的每个字段的内容。
图3示意地图解IP数据分组的结构。在附录1中详细描述了IP数据分组的每个字段的内容。
移动分组无线网络架构
在图4中提供了配置成支持分组数据通信的移动电线网络的示例架构。用在图4中的术语和架构对应于用于UMTS的术语和架构和像3GPP管理的、为3G推荐的术语和架构。在图4中,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与分组数据网络(PDN)302连接。PDN包括利用因特网协议(IP)作为分组传递的数据。GGSN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接口304被标以Gi,Gi已经标准化,但进一步的方面正在标准化。此外,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306通过标成Gn/Gp的接口308也与GGSN连接,Gn/Gp也正在标准化。
GGSN和SGSN是支持GPRS所需要的两个网络部件。GGSN起支持GPRS的、外部分组数据电信网络(PDN)和移动网络之间的网关的作用。GGSN包含足够的信息将输入IP数据分组路由到正在为移动的特定UE服务的SGSN,并且通过移动电信网络提供的无线接入设施接收数据。对于示例实施例,可以根据按照3GPP标准规定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络(UTRAN)系统提供无线接入设施。如果SGSN在同一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内,则SGSN通过Gn接口与GGSN连接,并且通过Gp接口与属于其它PLMN的GGSN连接。
SGSN提供正在移动无线网络所支持的区域内移动的UE的移动管理。为此,SGSN配有访问标识位置寄存器(HLR)310的功能。SGSN被配置成将数据分组路由到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12、314,以便通过UTRAN无线接入设施传递到移动用户UE 316、318。UTRAN无线接入设施是利用节点B设备320、322、324、326、328配备的,节点B设备320、322、324、326、328有效地形成为移动电信网络服务的区域提供无线覆盖的基站。每个RNC312、314与节点B设备320、322、324、326、328之间的接口330、332、334、336、338被标以Iub,并且遵从已经建立或正在制订的标准。类似地,SGSN与每个RNC 312、314之间的接口340、342被标以Iu-ps,并且是正在制订的标准。
不等重要数据的传递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以试图针对IP分组的有效负荷中的数据的重要性优化无线资源的方式,向和从UE 316、318传递具有IP分组形式的数据的设施。在IP分组内传递的数据可能包括提供不等重要性的不同参数或字段的部分。含有不等重要性的字段的数据的一个例子是像ARM编解码器生成的数据那样的数据语音编码帧。
众所周知,AMR语音编解码器生成预定长度的数据帧,这些数据帧包含具有不同特性和/或可能具有不等重要性的不同类型数据的字段。这种语音编解码器的一个例子被称为自适应多速率语音(AMR)编解码器,已经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标准化并且由3GPP针对不同速率规定(参见参考文献[2])。AMR提供含有多达3个数据字段的数据帧,这3个数据字段被称为A、B和C位,具有不同的重要性。A-位提供了可以从中了解语音的音频信息的基本级别,虽然生成的保真度的级别可能不足以识别讲话者。B-位提供了保真度的进一步级别,C-位亦如此。于是,可以依照适用于传递数据字段的无线资源采用A、B和C位的个数。这样,可以将不同的QoS应用于每个不同字段,在参考文献[2]中给出了字段的例子,参考文献[2]提供了用于UMTS的宽带AMR(AMR-WB)编码帧的例子。对于AMR-WB,由于通过宽带UMTS传递数据的容量有限,所以没有提供C-位。
为了确定AMR数据帧的三个字段的每一个中数据位的个数,众所周知,用于电路交换移动网络的移动交换中心生成无线接入载体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因此,对于基于分组的移动电信网络,需要相应的RFCI。对于由IP分组携带的AMR数据帧,GGSN必须为AMR-帧的不同字段识别数据位,并提供像刚刚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的那样的适当RFCI。
图5提供了如图4所示的支持GPRS的移动网络的简化表示。在图5中,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对等通信路径,以便通过在其中有效负荷数据包括不等重要性的字段的IP分组来传递数据。IP分组通过图4的移动网络的GGSN 300、SGSN 306和RNC 314在UE 350、352之间传递。如图5所示,通过IP在RNC和UE之间传递的数据包括AMR语音编码数据帧的三个字段A、B和C。
关于GGSN和SGSN内的协议,将要传递到UE和从UE传递的IP分组形成分组数据单元(PDU)。PDU的形式必须为GGSN、SSGN、RNC以及节点B设备内的协议所知。PDU是通用术语,指的是在GPRS网络内传递的分组的格式。注意,当指的是传递到UTRAN中的RLC的数据分组时,PDU被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而PDU一般用于指数据分组,尤其对于核心网络中的SGSN和GGSN。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通过有效地提高使用无线资源的效率的无线接入网络传递具有IP分组形式的数据的设施。为此,移动无线网络支持分组访问的部分适用于识别具有不同重要级别的不同数据字段和建立提供与数据类型匹配的不同QoS的、含有子流的无线接入载体。这是因为,当IP分组携带像AMR编解码器生成的语音编码信息那样的语音编码信息时,UTRAN需要使修改无线接入载体以匹配数据的相对重要性。每个无线载体可以按照不同数据字段的相对重要性和特性来优化。
正如在3GPP标准文件3GPP TS 23.107(参考文献[3])中规定的那样,当前存在4种不同的QoS类型,称为传统类、交互类和背景类。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对PDP上下文激活请求的修改、以包括对含有多个子流的无线载体的请求,每个子流无线载体提供不同的QoS。如何为每个子流提供无线接入载体的一个例子是为每个子流无线接入载体提供不等差错保护(UEP)。在如下的部分中对此作更详细说明。
PDP上下文激活
图6示意地图解语音数据的三种不同类别的QoS参数的控制面通信的设备配置。该配置包括用户设备(UE)352、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14、服务全局分组无线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306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300。
用户设备352是一个含有至少一个UMTS用户身份模块的用户设备。被称为UMTS会话管理器412的应用程序负责与SGSN 430协商,以便访问无线资源。访问是利用分组数据协议(PDP)转交的。为了使用户能够传输数据,必须在UE 352、SGSN 306和GGSN 300中激活“PDP上下文”。PDD上下文激活由用户设备352上的应用程序启动,类似于登录到所需的目的地网络上。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14控制无线资源的使用和完整性。它提供可以划分成4个不同层的功能:无线资源控制(RRC)层422、无线链路控制(RLC)层424、媒体访问控制(MAC)层426和物理层428。
无线资源控制层422在控制面内与SGSN 306协商,以便取决于来自SGSN的RAB建立请求建立对无线资源的访问。无线链路控制层424为用户数据建立连接,而不是控制经过的数据。媒体访问控制层426确定如何发送每个数据流的数据。例如,负责为数据流分配和管理专用信道或共享信道(使带宽浪费较少)。无线接入载体(RAB)子流由MAC 426指定。物理层428负责将数据转换成将穿过传输媒体的电或模拟脉冲流和监视数据传输。物理层428负责例如将适当的编解码器应用于输出数据流。例如,可以通过物理层428将不同纠错编码级别应用于由MAC 426定义的RAB子流的每一个。
SGSN 306从UE 352接收规定用户应用程序为所需数据链路请求的QoS的PDP下文激活请求消息。SGSN 306按照规定的QoS参数与RNC 314协商有关无线接入。SGSN 306为每个相关注册用户存储用于分组交换服务的预约信息和位置信息。利用称为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部分(RANAP)协议的信令协议将QoS信息从SGSN 306传递到RNC 314。
RANAP是用于核心网络(即,SGSN 306)与UTRAN之间的接口的无线网络层信令协议。UTRAN是UMTS网络包括RNC和节点B的部分。RANAP管理RNC 314和SGSN 306之间的分组交换数据的信令。它也能够管理RNC314和移动交换中心(未示出)之间的电路交换数据的信令。RANAP能够执行的一般功能是:推动诸如寻呼之类来自核心网络的一般UTRAN过程;在协议级上分离每个UE,以便移动专用信令管理;传输非访问信令;进行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重新定位;和请求和管理各种类型的UTRAN无线接入载体(RAB)。根据本技术,RANAP由SGSN用于在RNC 314中按照包括在PDP上下文激活请求中的QoS数据请求建立无线接入载体子流。
GGSN 300起UMTS无线分组主干网和外部分组数据电信网络之间的接口作用,也就是说,它提供数据网络和IP网络之间的接口。GGSN通过Si接口接收的分组被转发到负责的SGSN 306。为了这个目的,GGSN 300将用户简况的当前SGSN地址存储在位置寄存器中。GGSN 300还为它拥有至少一个激活PDP上下文的每个用户存储预约信息和路由信息。
图7是提供图6的配置的控制面通信序列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510中,UE 352的用户应用程序通过UMTS会话管理器412启动PDP上下文请求激活。上下文激活过程本身要求分配无线资源。在步骤512中,UE 410将“激活PDP上下文”请求发送到SGSN 306。包括在PDP上下文请求中的信息元含有为A位规定QoS参数的必需字段并含有为B位和C位规定独立QoS参数的两个附加可选字段。PDP上下文激活消息另外还包括请求连通的外部网络的访问点名称、用户身份信息和IP配置信息。在步骤514中,SGSN 306接收PDP上下文请求并从预约记录中确认用户。如果请求有效,那么,SGSN306将包括所请求的访问点名称的询问发送到域名服务器(未示出)。在步骤516中,域名服务器利用供应的访问点名称信息确定将提供与外部网络的所需连通的至少一个GGSN 300的地址。将所选GGSN 300的IP地址供应给SGSN 306。在步骤518中,SGSN利用供应的GGSN IP地址请求利用GPRS隧道传输协议与GGSN 300的虚拟连接信道。连接隧道是可以发送密封用户数据的预定虚拟通信信道。在步骤522中,GGSN接收连接隧道请求并建立请求的隧道,并且将要传递的IP地址返回到UE 352。于是,在UE 352和GGSN 300之间建立了虚拟连接。GGSN 300存在连接隧道和到外部网络的物理接口之间的进一步联系。于是,允许在UE 352和外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
图8是示意地图解为了根据语音数据的A位、B位和C位的不同QoS要求分配无线资源,SGSN 306和RNC 314之间进行的控制面协商的流程图。在步骤530中,一旦接收到分别规定A、B和C位的三组独立QoS参数的PDP上下文信息元,SGSN 306就将RANAP请求发送到请求建立无线接入载体的RNC 314,以便进行用户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传递。在步骤532中,RNC 314的无线资源控制层422接收RANAP请求并将该请求传递给媒体访问控制层426。在步骤534中,MAC层分别建立A位、B位和C位的三个独立RAB子流。每个子流都是预定的。针对三个语音类别的每一个,RANAP规定所选的子流的类别。最后,在步骤536中,为三个子流的每一个分开配置物理层参数。尤其,将不同级别的差错保护应用于三个子流的每一个。
为了支持不等差错保护(即,将不同级别的差错保护应用于不同类别的语音数据位),应该分开为每个类别的语音位(A位、B位和C位)配置多个QoS参数。RAB指定过程由SGSN 306根据PDP上下文请求中的信息初始化。然后,RNC 314根据QoS参数建立UMTS无线接入载体。每个PDP上下文请求只能分配单个RAB,但单个RAB被细分成一个或多个RAB协调子流。下表1列出了与QoS相关联的多个RAB服务属性以及它们的相应RAB服务属性值。该表给出了宽带自适应多速率编码的RAB参数(正如[2]的表5.1给出的那样)。根据本技术,相同的预定RAB参数可以像用于电路交换语音那样用于分组交换语音。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RAB子流与A位相关联,而第二RAB子流与B位相关联。第一RAB子流的漏检位错率是10-6,而第二RAB子流的漏检位错率是10-3。这反映了应用于A位的纠错级别高于应用于B位的纠错级别。服务数据单元(SDU)格式是这样的,对于五种预定语音编解码数据帧类型(1到5)的每一种,将不同个数的位分配给每种语音数据类型A、B和C。对于W-AMR,在表2中列出了每种帧类型的位分配的例子。这个数据集取自参考文献[3]。RAB子流的个数和诸如漏检位错率和错误SDU的传递之类的、它们的相关属性是SGSN 430在RAB建立的步骤中根据PDP上下文请求的信息元定义的。利用如图6所示的RANAP无线接入载体建立请求将RAB子流属性发送到RNC 314。一种RAB子流组合(RFC)的所有子流中的总位数应该对应于表2中为相应通用宽带AMR编解码模式(与帧类型相关联)规定的A、B和C位的位分配的总和。取自参考文献[2]的表3为根据数据的相对重要性设置每个RAB子流中的位数提供了向导。
图12示意地图解像在参考文献[5]中规定的那样为单个无线接入载体规定QoS参数的已知QoS信息元的结构。信息元包括规定与给定无线接入载体相关联的各种QoS参数的13个八位字节数据。
图13示意地图解根据本技术的PDP上下文信息元,其为第一无线接入载体规定QoS参数并含有为区别RAB子流规定不同QoS参数的两个附加可选数据字段。可以看出,图12的现有标准QoS信息元中八位字节5的备用位5-8在根据本技术的修正QoS信息元中已经用作可选QoS信息位。修正QoS信息元包括两个附加可选字段。可选字段1占用信息元的八位字节14-22。八位字节14-22具有与八位字节5到八位字节14相同的格式。可选字段2占用信息元的八位字节23-31。八位字节23-31也具有与八位字节5到八位字节14相同的格式。如果八位字节5的位8被设置成等于0,表示不存在可选数据字段1或可选数据字段2。但是,如果八位字节5的位8被设置成等于1,表示在信息元中至少存在可选数据字段1和可能存在可选数据字段2。QoS可选字段1可以用于为A位的RAB子流规定QoS参数,而QoS可选字段2可以用于为B位的RAB子流规定QoS参数。
用户面修改
在为IP分组的有效负荷内的每个数据字段建立了无线接入载体之后,图14提供了GGSN 300、SGSN 306、RNC 314和UE 352内适应于方便向和/或从UE传递这些IP的协议栈的例示。
GGSN 300、SGSN 306和RNC 314在链路层上包括传递用户数据(GTP_U)和信令数据(GTP_C)两者的GPRS隧道传输协议(GTP)GTP_D在GGSN、SGSN和RNC之间隧道传输用户数据。传输协议通过GGSN、SGSN和RNC携带GTP数据单元。对于示例实施例,这些穿过Iu-ps接口的数据被称为Iu-ps帧。图15示意地图解Iu-ps帧的结构。Iu-ps帧包括RAB子流组合索引(RFCI)部分830、IP/UDP/RTP首标部分832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语音数据的VoIP有效负荷834。传输协议包括利用因特网协议将Iu-ps帧从GGSN传递到UE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在如图14所示的要素中,GTP_U利用低层协议在SGSN和RNC之间传递Iu-ps帧,低层协议为熟悉GRPS/UMTS结构的那些人员所知,并且公开在参考文献[1]中,因此,这里不再重复这些协议。但是,将已经用在图14中代表在RNC和UE中传递IP分组的协议和层的缩写总结如下:
对于RNC:
层800是利用因特网协议传递具有分组形式的数据的IP传输层;
层803是将用户数据报协议用于传输IP分组的控制协议层;
层804是GTP_U协议;
层806是诸如在无线接入载体上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之类,将网络级协议映射到链路层协议的分组数据收敛协议(PDCP)层。PDCP能够进行IP首标压缩和解压。首标压缩方法专用于使用的特定网络层、传输层和上层协议例如RTP/UDP/IP。
层808是将数据从PDCP层映射到无线接入载体的RLC层;
层810是将数据从每个无线接入载体映射到UTRAN物理无线信道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对于UE:
层812PHY表示物理层,包括根据来自RNC的UTRAN、经由节点B设备提供的、在物理无线信道上的传输;
层814是与RNC中的那个对应的MAC层;
层816是与RNC中的RLC子层对应的RLC;
层818是与RNC中的PDCP层对应的PDCP子层。
返回到GGSN 300,GGSN 300从如图4和5所示的外部网络接收IP分组,并且通过GTP_U将它转发给SGSN。SGSN 306中的IP处理子层824分析IP分组数据字段,以识别存在于不同不等重要数据字段之中的位数。对于来自AMR语音编解码的数据帧的例子,该分析根据A、B和C字段内的预定位数提供这些字段中的位数。从存在于不同字段之中的位数当中,IP处理子层生成向数据帧代表一组预定数据格式的其它网络单元SGSN、RNC和UE的每一个提供指示的RFCI字段。根据这个信息,不同不等重要数据字段可以被映射到适当无线接入载体。
IP子层824分析IP有效负荷。RNC中的PDCP压缩IP数据分组中的首标。一旦SGSN了解了位格式,它就能够生成RFCI,然后,生成Iu-ps格式。
IP处理子层824从RFCI和SDU中形成Iu-ps帧。因此,Iu-ps帧具有通过RNC的IP传输层800,UDP层802到GTP_U层804,可以通过SGSN 306发送到RNC 314的形式。在RNC的PDPC层806内,在通过RLC和MAC层将SDU内的其余数据传输到UE之前,PDPC 806除去IP首标和UDP/RTP字段。0-字节首标压缩按照RFC 3243进行。
通过无线接入载体中的不同子流,即,RAB子流A、RAB子流B和RAB子流C发送对于AMR-帧包括A、B和C位的、来自不同字段的数据,每个不同子流提供与来自每个字段的数据的重要性和特性匹配的不同QoS。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为了传递来自IP分组的数据,在RNC的结构内不需要改变的优点,IP分组含有带有不等重要性的不同字段的数据。于是,由于RNC可以检测配有SDU的RFCI,可以使有效负荷数据与适当载体匹配。
在UE上,在传递的数据已经经过PHY层812、MAC层814和RLC层之后,PDCP层将IP/UDP/RTP重新应用于数据,以便遵从IP协议的IP分组可以经过诸如SIP应用程序之类的应用层352。
总之,利用表示在图16和17中的如下操作使包括例如AMR语音帧的IP分组穿过移动电线网络。
图16示意地图解通过GGSN的用户面协议栈对数据分组执行的处理。如图16所示,在GGSN中,在IP处理层824中接收包含IP首标852、UDP/RTP字段854和提供AMR-WB语音编码帧856的数据字段的IP分组850。然后,按照如下操作,像箭头858所表示的那样处理接收的IP分组:
IP处理子层824像箭头862所表示的那样分析AMR语音编解码字段856。作为分析结果,识别出A、B和C数据字段的每一个中的位数,从中可以生成识别AMR语音编解码帧的RFCI 866。像箭头864所表示的那样,IP处理层生成附在VoIP分组上形成Iu-ps帧中的分立字段866的RFCI。
然后,如箭头868所示,GGSN的IP处理层824(参见图14)从AMR语音帧的A、B和C位中形成Iu-ps帧的其余部分。
然后,通过包括GTP_U的各种协议层,按照IP协议将Iu-ps帧从SGSN306传输到RNC 314。
当在RNC 314中在GTP_U协议层804上接收到Iu-ps帧时,在通过节点B设备经由无线接入接口传递到UE 352之前,将Iu-ps帧传递给PDCP加以处理。
图17示意地图解通过RNC的用户面协议栈对数据分组执行的处理。如处理步骤870所示,RNC的PDCP层806接收Iu-ps帧,然后,如箭头872所示,在将SDU的其余部分传递到RLC层之前,RNC的PDCP层806除去IP/UDP/RTP首标860。然后,如箭头874所示,RLC层808利用RFCI 866分离A、B和C数据字段。如箭头876所示,分别通过MAC层810中的无线接入载体RAB A、RAB B和RAB C将A、B和C数据字段传输到UE 812。
在UE 352内,在通过PHY层812和MAC层814传输之后,在RLC层816中重新形成AMR语音帧。然后,PDCP层818重新生成传递给UE的应用层820的IP/UDP/RTP首标。
本发明的各种进一步的方面和特征定义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可以对这里所述的实施例作各种的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文献
[1]R.Steele,C-C Lee and P.Gould,″GSM,cdma One and 3GSystems″,published by Wiley International ISBN 0 471 491853
[2]3GPP TS 26.202 V5.1.0(2000-09)
[3]3GPP TS 23.107
[4]3GPP TS 26.201 V1.1.0(2000-12)
[5]3GPP TS 24.008
附录1
IP语音(VoIP)涉及分组中的语音数据的传递。分组是附在规定应该如何路由分组的首标上的数字用户数据的分立单元。分组在长度和持续时间两个方面都可以改变。与之相比,基于电话的业务是电路交换的,而不是分组交换的,并且每个数据单元具有固定长度和固定持续时间。语音数据的分组交换是由像多应用软件所需求的那样的一体化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愿望激发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一体化为通信信道带宽的更有效利用创造条件。电路交换电话系统通常使用时分多路复用方案(TDM)来分配带宽。在这样的TDM方案中,即使用户没有说话,也在固定信道化时隙中连续地将带宽分配给电话用户。考虑到正常对话语音模式的大约50%是无声的(由于轮流说话,暂停下来考虑一个概念等),连续带宽分配的TDM方法是不经济的。VoIP是由于分组交换,使带宽在对话的有效部分期间只用在需要的时候,但在对话的无声部分期间分配给其它用户的方案的例子。这种更有效带宽分配方案被称为统计TDM(STDM)。分组交换语音的其它优点是基于分组语音信道的位速率可行地可以是4.8到8千位每秒,而电路交换TDM信道要求64千位每秒的数据速率。
传统电路交换电话网络往往具有不容易改变的硬连线结构(64kb/s TDM结构)。例如,尽管在5-8kb/s范围内运行的窄带宽编解码器几年来已经适应电话网络的刚性,但电话交换器和其它部件不能利用这些。编解码器(编码器/解码器)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样本,以便在分组网络上传输。VoIP是支持改变和允许在服务级上提供更大灵活性的基础设施。例如,利用VoIP,有可能协议数据速率、使用的编码技术、IP地址、端口号和诸如最大延迟之类的QoS要求。
因特网协议(IP)支持因特网上的数据分组通信。因特网被设计成无连接系统,这意味着在源和目的地主机之间没有固定路径。于是,IP业务路由是无状态的,因为没有固定连接,所以不保持有关给定连接的数据表。这与在被呼叫方和呼叫方之间建立了面向连接的固定路径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差别很大。这样的固定连接被设计成支持语音的实时短延迟要求。为数据设计的而不是为语音业务设计的因特网是“最有效”传递网络。这意味着,如果在尝试传递数据期间出现问题(例如,由于网络拥塞或由噪声引起的数据恶化),或如果不能找到目的主机,分组可能被放弃。
对于要以实时模式从数字信号转换回到模拟信号的分组语音数据,语音分组的双向延迟应该不变,一般说来,应该小于300ms(微秒),使用户在对话过程中觉察不到任何不自然延迟。但是,标准(非语音)数据分组可以在整个网络上异步传递,无需考虑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时序排列。与标准数据业务相比,语音分组呈现出高的容错性。具体地说,可以丢失高达5%的语音数据分组,而不会严重影响语音再现的保真度。由最低位速率语音编解码器生成的语音分组的尺寸非常短,通常不超过10-30个字节(对应于10-30ms的持续时间)。附在语音分组上的典型IP首标大约20个字节长。小语音数据分组的使用具有在路由器中缩短处理延迟的优点。
因特网上的大多数用户业务是与传输控制协议(TCP)首标一起传输的,因为TCP对包括错误检验、数据接收的确认、丢失或错误数据的重新发送和流控制管理的数据完整性操作提供综合支持。但是,综合TCP支持特征引入了400-500ms的总延迟,这是语音所要求的实时性能不能接受的。此外,TCP在语音业务方面存在当网络拥塞时,延迟分组发送的缺点。由于这个原因,称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不同协议用于语音业务。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这意味着在在网络节点之间传递任何数据之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必须在双向通信信道的建立方面相互协作。随后,经过局部网络发送的数据的每个分组接受确认,并且发送设备记录状态信息,以保证无差错地接收每个数据分组。
相反,UDP是无连接协议,这意味着发送设备不用将数据正在途中通知接收设备地发送单向数据分组。在接收到每个数据分组的时候,接收设备不将状态信息返回到发送设备。尽管作为面向连接的协议的TCP比UDP更可靠,但通过TCP进行的附加错误检验和流控制意味着它比UDP慢。并且即使网络拥塞,UDP也继续发送分组。
图1示意地图解VoIP协议栈的结构。这提供了VoIP如何利用其它因特网协议运行的例示。协议栈包括物理层110、数据链路层120、因特网协议(IP)层130、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层140、实时协议(RTP)层150和语音层160。
物理层110定义信号的媒体和物理方面(例如,电压)。它还定义计时和同步操作和物理连接器。数据的纠错编码是物理层过程。数据链路层120支持在一条数据链路上传递业务。依赖于在这一层上应用的特定协议,可以进行纠错和重新发送。IP层130负责如何创建和在整个网络上传输数据分组(有时称为数据报)。IP在发送数据时执行一组任务和在接收数据时执行另一组任务。在发送数据的时候,IP层确定目的地地址是本地的(即,在同一网络上)还是远程的。IP对于本地目的地,可以开始直接通信,但如果目的地是远程的,则必须通过网关(路由器)进行通信。在目的地接收到数据的时候,网络节点IP核实数据分组在传递过程中是否已经恶化,并且核实数据是否已经传递到正确目的地。然后,IP检验IP数据报内数据字段的内容,以确定源IP已经发送了什么指令。这些指令通常完成诸如将数据传递到协议栈中的下一个更高层(在这种情况下,为UDP层140)之类的一些功能。图3(如下所述)例示了IP数据分组的结构。
UDP层140主要为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服务,以便发送和接收IP业务。UDP数据报包含目的地端口号和源端口号。目的地端口号由UDP和接收设备的操作系统用于将业务传递给适当接收者(例如,适当应用程序)。链接UDP端口号和IP地址以形成“套接字”。链接地址在整个因特网上必须是唯一的,并且一对套接字标识每个端点连接。如果不访问端口号,一些基于VoIP的呼叫处理协议不能有效起作用。例如,通常用于呼叫建立和拆除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具体起支持在在分组电话呼叫期间使用的应用程序之间传递端口号的作用。图2(如下所述)例示了UDP数据分组的结构。
RTP层150提供支持实时业务,即,在目的地应用程序上要求时间敏感再现的业务的功能。RTP层150提供的服务包括有效负荷类型识别(例如,音频业务)、序列编号、时间标记和传递监视。如果由基层网络提供,RTP支持通过多播分配对多个目的地的数据传递。RTP序列号使接收器可以重构原始分组序列。序列号也可以用于确定分组的适当位置。RTP既不提供任何确保按时传递的机制,也不提供其它QoS保证。提供这样的保证依赖于相当低的层。尽管语音数据原则上直接位于IP之上,或者位于IP然后UDP之上,但从技术上,最佳的选择是如图1的协议栈所示,即,语音位于IP,然后UDP,然后RTP之上。
图2示意地图解包括首标250和数据有效负荷260的UDP数据报的结构。数据报首标250包括4个16-位字段:源端口字段252、目的地端口字段254、长度字段256和检验和字段258。源端口字段252通常保存发送设备的适当UDP端口号。在提供的情况下,源端口字段值被接收设备用作返回地址。有效源端口字段值的提供是可选的。目的地端口字段254规定有关应该将数据报传递给它的接收设备的UDP端口地址。长度字段256规定UDP数据报以八位字节为单位的总长度(首标加有效负荷)。检验和字段258用于确立数据报在传递期间是否恶化。数据有效负荷260的长度是可变的。UDP提供了发送尺寸长达64千字节(IP允许的最大分组尺寸)的消息的手段。UDP首标250不包括源或目的地IP地址,只包括UDP端口地址,但是,检验和数据包括使接收设备可以确定UDP数据报是否已经被不正确传递的目的地IP地址信息。
图3示意地图解包括首标270和数据有效负荷296的IP数据报的结构。IP数据报首标270包括12个不同字段,它们的长度是4、8、16或32位。源网络设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上的IP构成IP首标270和目的地上的IP检查IP首标的内容,以确定对IP数据报的数据有效负荷做些什么。数量相当大的信息包含在包括源主机和目的地主机的IP地址的IP首标中。版本字段272指示正在使用IP的哪个版本。因特网首标长度(IHL)字段274包含规定IP首标以32-位字为单位的长度的4位。通常,首标包含20个字节,在这种情况下,IHL值将是5。注意,首标长度不是固定的。服务类型字段(TOS)276使源IP可以指定诸如低或正常延迟、正常或高吞吐量和正常或高可靠性之类的特殊路由信息。范围从最低优先值0到最高优先值7的优先值指示数据报的相对重要性。优先值用于通过使路由器、服务器和主机节点能够确定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舍弃数据报的顺序,实现网络中的流控制和拥塞机制。总长度字段278规定IP数据报(即,首标加有效负荷)以八位字节为单位的总长度。数据报的最大可能长度是216个字节。标识字段280包含通过源IP指定给IP数据报的递增序号。标志字段282指示数据的碎化可能性。“不碎化(DF)”标志规定是否允许碎化。更多碎片(MF)标志表示相关数据报是碎片。当MF=0时,不再有碎片或数据未曾被碎化。碎片偏移字段284是指定给在IP目的地上用于按正确顺序重新组装接收碎片的每个相继碎片的数值。存活时间字段指示IP数据报在被舍弃之前可以生存的以秒为单位或以路由器跳段为单位的时间量。一旦经过网络,每个路由器就检查这个字段,并且使这个字段减少例如数据报在路由器内部延迟的秒数。当这个字段达到0值时,舍弃该数据报。协议字段288保存IP应该将数据有效负荷传递给它的协议地址:协议地址1对应于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协议地址6对应于传输控制协议(TCP);以及协议地址17对应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首标检验和字段290包含用于核实首标的有效性的16-位值。随着存活时间字段286不同减少,在每个路由器中重新计算首标检验和值。对用户数据流不进行检验。源IP地址字段292由目的地IP用于将响应发送到源IP。目的地IP地址字段294由目的地IP用于核实是否已经传递到正确目的地。IP数据有效负荷字段296包含指定传递到TCP或UDP的、可能数千个字节的数量可变数据。

Claims (19)

1.一种为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提供设施的电信系统,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系统包括:
网关支持节点,用于为在用户设备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接口;和
服务支持节点,用于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网关支持节点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分组通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为向和从用户设备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无线访问载体,其中
移动用户设备用于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服务支持节点,上下文请求数据代表对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虚拟通信信道的请求,请求数据规定主组服务质量参数和代表对不同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每组服务质量参数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和
服务支持节点响应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以便通过服务支持节点建立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虚拟通信信道,包括按照用于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数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每一组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服务支持节点用于响应建立的虚拟通信信道,
将基于无线访问网络应用部分协议的无线访问请求数据传递到无线网络控制器,并且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与无线资源控制层组合在一起,利用媒体访问控制层为不同数据类型之一的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的每一个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无线资源控制层用于
在媒体访问控制层中按照服务质量参数建立无线访问载体,和
在媒体访问控制层中的无线访问载体内为不同数据类型的每一种建立无线访问载体中的子流。
4.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因特网分组的有效负载数据包括由编码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形成的数据帧,数据帧提供数种不同数据类型。
5.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按照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激活过程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网关支持节点。
6.一种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方法,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方法包括:
为在用户设备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接口;
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接口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分组通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为向和从用户设备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无线访问载体;
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接口,上下文请求数据代表对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虚拟通信信道的请求,请求数据包括规定主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数据字段和代表对不同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每组服务质量参数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和
响应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在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虚拟通信信道,
包括按照用于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数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每一组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虚拟通信信道包括
将基于无线访问网络应用部分协议的无线访问请求数据传递到无线网络控制器;和
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媒体访问控制层为不同数据类型之一的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的每一个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媒体访问控制层包括
在媒体访问控制层中按照主要服务质量参数建立主要无线访问载体;和
在媒体访问控制层中的主要无线访问载体内为不同数据类型的每一种建立无线访问载体作为子流。
9.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因特网分组的有效负载数据包括由编码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形成的数据帧,数据帧提供数种不同数据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所述5到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激活过程传递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
11.一种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服务支持节点,因特网分组数据包括首标和有效负载数据,其中,有效负载数据包括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服务支持节点包括:
因特网协议通信层;和
用户数据隧道传输层,用于为在用户设备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接口,其中,服务支持节点响应来自移动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
通过服务支持节点在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虚拟通信信道;和
响应包括代表主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数据字段和代表对不同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的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每组服务质量参数是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所要求的,
按照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每组服务质量参数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支持节点,该服务支持节点包括
无线访问网络应用部分协议层,其中,服务支持节点用于响应通过用户数据隧道传输层建立的虚拟通信信道,
将利用无线访问网络应用部分协议层的无线访问请求数据传递到无线网络控制器,以便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照各组服务质量参数,为不同数据类型的每一种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13.一种在服务支持节点和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之间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每个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
无线资源层,用于控制传递数据分组的无线资源;和
无线链路控制层,用于控制媒体访问控制层,以便为通过无线访问接口将数据分组传递到移动用户设备提供无线访问载体,无线链路控制层提供受无线资源层控制的无线资源,其中,无线资源层响应利用无线访问网络应用部分协议层的无线访问请求数据控制无线链路控制层,以便利用媒体访问控制层,按照各组服务质量参数,为不同数据类型的每一种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14.一种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移动用户设备,每个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用户设备用于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服务支持节点,上下文请求数据代表对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虚拟通信信道的请求,其中,请求数据包括规定主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数据字段和代表对提供不同服务质量参数的多个无线访问载体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无线访问载体的每一个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
15.一种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当被装到数据处理器上时,该计算机程序将数据处理器配置成执行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方法,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方法包括:
为在用户设备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接口;
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接口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分组通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为向和从用户设备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无线访问载体;
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接口,上下文请求数据代表对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虚拟通信信道的请求,请求数据包括规定主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数据字段和代表对各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每组服务质量参数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和
响应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在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虚拟通信信道,
包括按照用于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每组服务质量参数建立无线访问载体。
16.一种含有代表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信息信号记录在上面的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17.一种向和/或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设备,因特网分组数据携带数种不同数据类型,该设备包括:
为在用户设备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接口的装置;
利用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接口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分组通信的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为向和从用户设备传递数据分组提供无线访问载体;
将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传递到接口的装置,上下文请求数据代表对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虚拟通信信道的请求,请求数据包括规定主组服务质量参数的数据字段和代表对不同组服务质量参数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其它数据字段,每组服务质量参数是为数据分组中的不同数据类型之一提供的;和
响应上下文应用请求数据,在网关支持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虚拟通信信道,
包括按照用于传递不同数据类型的每组服务质量参数建立无线访问载体的装置。
18.基本上如本文参照附图所述的电信系统、网关支持节点、服务支持节点、无线网络控制器或移动用户设备。
19.基本上如本文参照附图所述的传递因特网分组数据的方法。
CNA2004800071001A 2003-03-17 2004-03-08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7884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306061A GB2399713A (en) 2003-03-17 2003-03-17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GB0306061.3 2003-03-1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3560XA Division CN102348240A (zh) 2003-03-17 2004-03-08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8465A true CN1788465A (zh) 2006-06-14

Family

ID=995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071001A Pending CN1788465A (zh) 2003-03-17 2004-03-08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CN201110223560XA Pending CN102348240A (zh) 2003-03-17 2004-03-08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3560XA Pending CN102348240A (zh) 2003-03-17 2004-03-08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分组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58240B2 (zh)
EP (1) EP1611715A1 (zh)
JP (1) JP4702852B2 (zh)
CN (2) CN1788465A (zh)
GB (2) GB2399713A (zh)
WO (1) WO200408450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4779A1 (fr) * 2007-06-19 2008-12-24 Zte Corporation Appareil et procédé d'encapsulation de données
CN110096341A (zh) * 2018-01-31 2019-08-06 辉达公司 执行资源的动态分区
CN112260881A (zh) * 2020-12-21 2021-01-22 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621B1 (en) 2000-10-13 2006-04-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ttaching a mobile equipment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399712A (en) * 2003-03-17 2004-09-22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data type packets
US20050226227A1 (en) * 2004-04-12 2005-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voice packe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voice service using packet network
US7898980B2 (en) 2004-09-30 2011-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voice service through radio channel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41034C (zh) * 2004-12-06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控制资源分配的方法
JP4703238B2 (ja) * 2004-12-15 2011-06-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網制御装置、無線lan中継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US20060221986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Micael Berg An Arrangement, a Functional Means and a Method in a Network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of Packet Data
US7756050B2 (en) * 2005-04-29 2010-07-13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to provide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and unequal error detection for internet protocol applications
US8054842B2 (en) * 2005-10-31 2011-11-08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service and internet service
JP4790438B2 (ja) * 2006-02-07 2011-10-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多重伝送方法
GB2436417B (en) * 2006-03-22 2008-02-20 Nec Technologies Radio access bearer transfer
JP4741410B2 (ja) * 2006-04-27 2011-08-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交換機、基地局装置、及び下り通信データ送信方法
WO2007130281A2 (en) * 2006-05-03 2007-1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multiple service bearers via efficient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s
KR101225081B1 (ko) * 2006-07-14 2013-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압축 av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전송 패킷 구조 및이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US8189628B2 (en) * 2006-08-14 2012-05-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pping multiple services into a single radio bearer in LTE and single tunnel GPRS
WO2008102442A1 (ja) * 2007-02-21 2008-08-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EP2144392A4 (en) * 2007-04-06 2013-10-16 Ntt Docomo Inc PACKAG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DEVICE
CN100574283C (zh) * 2007-06-12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传输方法及汇聚节点
CN101409951B (zh) * 2007-10-11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705935B2 (en) 2008-01-14 2017-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interworking between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switched multimedia services
US8780814B2 (en) 2008-04-04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bearer establishment in E-utran/EPS
JP2012524463A (ja) * 2009-04-17 2012-10-11 リサーチ イン モ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サービスクラス識別子拡張子の進化型パケットシステム品質のためのメカニズム
JP5521385B2 (ja) * 2009-04-27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R2945397B1 (fr) 2009-05-06 2011-05-06 St Ericsson Sa St Ericsson Ltd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paquets du type ip destines a etre vehicules sur un canal de communication d'un reseau sans fil, et equipement correspondant
CN101998510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信息码流的基站及方法
CN102056235B (zh) * 2009-11-09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10184678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Orb Optronix Inc Autom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acterizing light-emitting devices
US8594686B2 (en) * 2010-04-23 2013-11-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a broadcast group service
US9295089B2 (en) 2010-09-07 2016-03-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andwidth management, aggregation and internet protocol flow mobility across multiple-access technologies
RU2573253C2 (ru) * 2010-10-12 2016-01-2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вязи машинного типа через iu интерфейс в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2143479A (zh) * 2010-11-26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服务质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47610B (zh) * 2010-12-31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2142437A1 (en) 2011-04-13 2012-10-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or enforcing policies for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traffic among multiple accesses of a network
CN102893637A (zh) * 2011-05-18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设备故障的方法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设备
GB2491196B (en) * 2011-05-27 2015-05-27 Sca Ipla Holding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US8717880B2 (en) * 2011-07-28 2014-05-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Detecting abnormal bearer termination and dynamically restoring flows utilizing an alternative bearer
PL2742646T3 (pl) * 2011-09-30 2016-05-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posób, urządzenie i sieć komunikacyjna do dogłębnej analizy przyczyn
WO2013123467A1 (en) 2012-02-17 2013-08-22 Vid Scale, Inc. Hierarchical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to handle congestion and/or manage user quality of experience
EP2683211B1 (en) * 2012-07-02 2021-04-07 Alcatel Lucent Support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a packet mobile network
US9585054B2 (en) 2012-07-19 2017-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managing user plane congestion
TW201442527A (zh) 2013-01-11 2014-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使用者平面壅塞管理
CN104123364A (zh) * 2014-07-21 2014-10-29 上海迈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10129046B1 (en) * 2017-09-07 2018-11-13 Siemens Industry, Inc. Fault tolerant services for integrated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CN109525489B (zh) * 2017-09-18 2024-05-14 广东中信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0534A (en) * 1986-02-28 1990-04-24 At&T Bell Laboratories System for controllably eliminating bits from packet information field based on indicator in header and amount of data in packet buffer
CA1277750C (en) * 1986-02-28 1990-12-11 Harry William Adelmann Time stamping for packet system nodes
JPH07273740A (ja) * 1994-04-01 1995-10-20 Sony Corp デイジタル信号伝送装置
US6608832B2 (en) * 1997-09-25 2003-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mmon access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n external network with selectable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services
JPH11103425A (ja) * 1997-09-29 1999-04-13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
FI108192B (fi) * 1998-03-19 2001-11-30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alvelun laadun kontrolloimiseksi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20010041575A1 (en) * 1998-11-18 2001-11-15 Shahrokh Amirijoo Positioning of gprs mobiles using toa methodology
EP1179246B1 (en) * 1999-05-17 2012-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adio access bearer services
JP4284774B2 (ja) * 1999-09-07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EP1096742A1 (en) * 1999-10-25 2001-05-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FI109753B (fi) * 2000-01-14 2002-09-30 Nokia Corp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 jolla on parannettu vikasieto
CN1201526C (zh) * 2000-04-07 2005-05-11 诺基亚有限公司 固定大小的协议数据单元经过透明无线链路控制的传输
JP2002171298A (ja) * 2000-09-21 2002-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送信信号マッピング方法
USH2051H1 (en) 2000-09-29 2002-11-05 Opuswave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classes
AU2002212932A1 (en) * 2000-11-06 2002-05-15 Telefonaktiebolager L M Ericsson (Publ) Media binding to coordinate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resources
GB0029424D0 (en) * 2000-12-02 2001-01-1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49353B2 (ja) * 2000-12-13 2003-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式およびトランスコーダ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3450295B2 (ja) * 2000-12-14 2003-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式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交換ノード
WO2002098007A1 (en) * 2001-05-25 2002-12-05 Semtech Corporation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145919B2 (en) * 2001-06-01 2006-12-05 Telefonaktien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different classes of data bits in a payload over a radio interface
KR100389819B1 (ko) * 2001-07-09 2003-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 전송방법
JP2003229798A (ja) * 2002-02-05 2003-08-15 Hitachi Ltd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
GB2399712A (en) * 2003-03-17 2004-09-22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data type packet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4779A1 (fr) * 2007-06-19 2008-12-24 Zte Corporation Appareil et procédé d'encapsulation de données
CN110096341A (zh) * 2018-01-31 2019-08-06 辉达公司 执行资源的动态分区
CN110096341B (zh) * 2018-01-31 2023-07-11 辉达公司 执行资源的动态分区
CN112260881A (zh) * 2020-12-21 2021-01-22 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0881B (zh) * 2020-12-21 2021-04-02 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306061D0 (en) 2003-04-23
EP1611715A1 (en) 2006-01-04
JP4702852B2 (ja) 2011-06-15
WO2004084500A8 (en) 2006-04-06
US7558240B2 (en) 2009-07-07
CN102348240A (zh) 2012-02-08
GB2399713A (en) 2004-09-22
GB0323961D0 (en) 2003-11-19
WO2004084500A1 (en) 2004-09-30
GB2399716A (en) 2004-09-22
JP2006522518A (ja) 2006-09-28
US20060268818A1 (en) 200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8465A (zh)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CN1781322A (zh) 传递因特网协议分组数据的电信设备和方法
JP2006522518A5 (zh)
CN197751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上传输的多媒体数据的报头压缩
CN1685674A (zh) 用于在网络中通知和许可QoS配置文件参数的方法、系统以及通信设备
CN1860737A (zh) 使用在wlan接入点与服务提供网络之间的网关节点在wlan接入点上到cdma/umts服务的接入
CN1470120A (zh) 在链路层采用信头压缩密钥的上下文标识
CN1526225A (zh) 无线电资源的动态分配
KR20100105569A (ko) 무선 패킷 네트워크에서 효율적인 멀티미디어 전달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060054662A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헤더 압축 장치 및 방법
CN100347978C (zh) 用于处理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中错误数据、将分组拆分并部分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694438A (zh) 配置网关的方法以及网络实体
CN1255978C (zh) 减少通信系统中传输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N1647456A (zh) 基于通信类型对无线接口的传输参数进行最佳化
CN1917473A (zh)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153372C (zh) 通过核心网的信息传输速率控制
KR100689473B1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로토콜 헤더 압축장치 및 방법
CN1136748C (zh) 面向分组的信息网络中具有实时需求的压缩信息的传输
CN1666489A (zh) 网络设备的会聚层与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777175A (zh) 移动通信中ip数据压缩的方法
US71491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ing in a protocol independent tandem free operation manner
CN1608359A (zh) Ims业务的无线电承载业务
CN1703885A (zh)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微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539222A (zh) 无线数据包数据内容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KR20060011678A (ko) 보이스 오버 아이피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실시간 전송 프로토콜 패킷과 실시간 전송제어 프로토콜 패킷의 구분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