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7473A -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7473A
CN1917473A CNA200610100909XA CN200610100909A CN1917473A CN 1917473 A CN1917473 A CN 1917473A CN A200610100909X A CNA200610100909X A CN A200610100909XA CN 200610100909 A CN200610100909 A CN 200610100909A CN 1917473 A CN1917473 A CN 1917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tp
transmission
udp
communication network
rtp grou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09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8744C (zh
Inventor
刘清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009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8744C/zh
Publication of CN1917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7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87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874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使得A接口IP传输的效率得以提高。本发明中,将至少两个MS的RTP分组承载在一个UDP包中进行传输,通过在每个RTP分组中设置标识,来表示该RTP分组在该UDP包中所属的MS。通过预先在控制信令的相关信息元素中设置第一字段,以该第一字段的值区分UDP包内承载的不同MS的RTP分组,并通过将RTP分组内的标识设置为该第一字段的值,来表示该RTP分组所属的MS,保证了传输的双方区分UDP包内不同MS的RTP分组的一致性。发送端减少或禁止发送MS的1/8速率帧,并由接收端产生舒适噪声。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数据的传输。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能够满足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IMT-2000/FPLMTS系统标准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不同系统间的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率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根据这一标准,目前世界上已提出了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简称“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 SCDMA,简称“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虽然这些方案不甚相同,但是由于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高容量、高服务质量和保密性好等优点,全世界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技术已经达成共识。
目前的CDMA系统基本上以处理话音业务为主,而随着英特网业务的蓬勃发展,单纯的通话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很多用户希望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更多的功能,如在需要时能通过手机进入互联网查询或发送信息、组织可视电话会议、进行远程诊断等,这就要求CDMA系统能提供数据业务。与专业的移动数据网的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简称“CDPD”)相比,在CDMA系统中提供数据业务具有无线覆盖范围大、运营商投资少、用户可兼顾语音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特点。
随着网络的不断IP化,CDMA系统中的核心网(Core Net,简称“CN”)采用了承载和控制分离的原则,CN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Center,简称“MSC”)分离为移动交换中心仿真(Mobile Switching CenterEmulation,简称“MSCe”)和媒体网关(Medium Gateway,简称“MGW”),MSCe完成控制面的功能,MGW完成业务面的功能。IP化后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与MSC之间的信令接口A接口称为A1p/A2p接口,A1p接口是BSC与MSCe之间的信令接口,A2p接口是BSC与MGW之间的业务接口。同时声码器从BSC移到媒体网关MGW,如图1所示。
目前,根据3GPP2互操作规范(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简称“IOS”)5.0的规定,业务面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简称“RTP”)进行承载,A2p接口协议栈如表1所示。
  User Traffic(用户业务)
  RTP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IP
  Link Layer(链路层)
  Physical Layer(物理层)
           表1
由于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一个业务面的数据包只承载一个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的数据,因此,可根据A2p接口两端的传输IP地址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 Protocol,简称“UDP”)端口号来唯一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MS。A2p接口两端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通过A1p信令在建立呼叫时确定。
通过A1p信令建立呼叫的流程如图2所示。
在步骤210中,由MS发起源消息,BSC向MSCe发送CM业务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有业务类型、被叫号码、用户标识、BSC侧业务面IP地址、BSC侧业务面UDP端口号和承载格式等。
接着,在步骤220中,MSCe向MGW发送建立承载的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BSC侧业务面的IP地址、BSC侧业务面UDP端口号和其他承载参数,指示MGW建立主叫侧承载。
接着,在步骤230中,MGW建立承载后,返回建立承载的响应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MGW侧业务面的IP地址、MGW侧业务面的UDP端口号。
接着,在步骤240中,MSCe发起主叫侧的指配过程,向BSC发送指配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MGW侧业务面的IP地址和MGW侧业务面的UDP端口号,请求BSC为发起呼叫的MS建立空中信道资源。
接着,在步骤250中,当MS进入为它分配的空中业务信道后,BSC向MSCe返回指配完成消息,表示A2p的连接建立完毕。
在步骤260中,当A2p的连接建立完毕后,BSC和MGW可以发送业务数据包,如UDP包。BSC发送的业务面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分别为MGW侧业务面IP地址和UDP端口号,MGW发送的业务面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分别为BSC侧业务面IP地址和UDP端口号。BSC与MGW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面数据包中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MS。
被叫侧的流程与主叫侧的流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A接口的IP传输效率比较低,对传输带宽的要求比较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业务面的UDP包只承载一个MS的RTP分组数据,而对语音业务而言,为了保证语音业务的时延要求,一般一个UDP包只承载一个语音帧。以RTP分组中的净荷数据只包含经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器(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r,简称“EVRC”)编码语音帧为例,承载该RTP分组的UDP包的传输开销为,RTP部分占12字节,UDP部分占8字节,IP部分占20字节,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edia AccessControl,简称“MAC”)部分占18字节,开销字节总共达到58字节;而EVRC每个语音帧长为20ms,共包含四种速率帧格式:全速率(171Bit,填充5Bit,共22字节)、1/2速率(80Bit,10字节)、1/4速率(40Bit,5字节)和1/8速率(16Bit,2字节),因此,按照语音激活因子40%(全速率29%,1/2速率11%,1/8速率60%,业界常用模型,随后的计算都以激活因子0.4计算)计算,平均净荷大小为22*29%+10*11%+2*60%=8.68。也就是说,传输效率为8.68/(8.68+58)=13%。由此可见,A接口的传输效率比较低,也因而导致了对传输带宽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即使通过一个RTP分组承载多个EVRC语音帧来提高传输效率,但也相应的增加了传输时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使得A接口IP传输的效率得以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发送端将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承载在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包中发送,并在每个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分别设置用于指示该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所属用户终端的标识;
接收端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端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时,根据各个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的所述标识分解出该用户数据报协议包内各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
其中,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通过基站控制器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A接口进行传输。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标识通过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中实时传输协议头部信息的同步贡献源标识符字段的指定字节表示。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指定字节为所述同步贡献源标识符字段的最低字节。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
预先在控制信令的信息元素“A2p Bearer Session-Level Parameters”与“A2p Bearer Format-Specific Parameters”中设置第一字段,以该第一字段的值区分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内承载的不同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
所述发送端通过将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的所述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字段的值,表示该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所属的用户终端。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减少或禁止发送所述用户终端的1/8速率帧,并由所述接收端产生舒适噪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通信网络包含非点到点的以太网以及点到点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E1/T1网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包含发送端与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内包含设置模块,用于在每个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分别设置用于表示该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所属用户终端的标识;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设置模块输出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承载在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包中进行发送;
所述接收端内包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以及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解出所述接收模块收到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包内各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
其中,所述标识通过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中,实时传输协议头部信息的同步贡献源标识符字段的指定字节表示。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还包含过滤模块,用于将需要发送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中1/8速率帧全部或部分滤除,将剩余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输出到所述设置模块;
所述接收端还包含噪声生成模块,用于在未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1/8速率帧时,生成舒适噪声。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将至少两个MS的RTP分组承载在一个UDP包中进行传输,通过在每个RTP分组中设置标识,来表示该RTP分组在该UDP包中所属的MS。大大提高了A接口的IP传输的效率。比如说,在一个UDP包中承载16个MS的RTP分组,则无论对于以太网而言,还是对于基于IP的E1/T1网络而言,平均每个MS在一个UDP包中的头部开销仅为原来的1/16,因此大大提高了IP的传输效率,也因而降低了对传输带宽的要求,从而减小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并且,由于减少了IP传输网络上转发的UDP包数,降低了对路由器处理能力的要求。通过多个MS的RTP分组复用在一个UDP包中,已大大提高了IP的传输效率,因此可以不再使用头压缩算法,因而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
由于一个UDP包中承载的是多个MS的RTP分组,而并非一个MS的多个RTP分组,因此,并不会增大MS的数据传输时延。
由于RTP分组中RTP头部信息的同步贡献源标识符(SSRC)是随机生成的,只需满足不同的流使用不同ID的要求即可,因此利用该SSRC中的指定字节来表示用于区分MS的标识,无需改变现有的RTP标准,较好地兼容了现有技术。
通过预先在控制信令的信息元素“A2p Bearer Session-Level Parameters”与“A2p Bearer Format-Specific Parameters”中设置第一字段,以该第一字段的值区分UDP包内承载的不同MS的RTP分组,并通过将RTP分组内的标识设置为该第一字段的值,来表示该RTP分组所属的MS,保证了传输的双方区分UDP包内不同MS的RTP分组的一致性。
发送端减少或禁止发送MS的1/8速率帧,并由接收端产生舒适噪声,在进一步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用户不产生断线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A接口IP化的网络模型;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中通过A1p信令建立呼叫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呼叫建立流程协商标识的流程图;
图5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在一个UDP包中承载多个MS的RTP分组。由于目前通过A2p接口传输的UDP包仅承载一个MS的RTP分组,因此根据该UDP包的IP地址与UDP端口号即可唯一识别该UDP包所属的MS,而在本发明中,由于一个UDP包中承载了多个MS的RTP分组,因此,需在该UDP包内的各个RTP分组中设置用于表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以便在接收端中,可根据该标识分解出该UDP包内的各MS的RTP分组。
以上对本发明的核心进行了简单说明,下面根据该原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网络可为任何的IP组网,包括非点到点的以太网以及点到点的基于IP的E1/T1网络。
如图3所示,在步骤310中,发送端在各RTP分组中设置用于表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
具体地说,如果一个UDP包中需要承载多个MS的RTP分组,则仅根据该UDP包的IP地址与UDP端口号无法识别出该UDP包内各RTP分组所属的MS。因此,UDP包的传输双方需要对如何区分该UDP包内各个不同MS的RTP分组进行协商,其协商过程可通过A1p信令在建立呼叫时确定。
如图4所示,在步骤410中,BSC在向MSCe发送的CM业务请求消息中,除了需携带BSC侧业务面IP地址、BSC侧业务面UDP端口号外,还需携带用于区分UDP包内各个不同MS的RTP分组的第一字段值。比如说,在A接口消息的信息元素“A2p Bearer Session-Level Parameters”中,设置一个会话连接参考字段,如表2所示,以该字段的值区分该UDP包内的不同MS的RTP分组。
  7   6   5   4   3   2   1   0   字节
                        A1p元素标识符   0
                           长度   1
保留字 最大帧数   会话IP地址类型 会话IP地址标志 2
  MSB                  会话IP地址 i
  。。。
LSB j
  MSB                 会话UDP端口号   j+1
  LSB   j+2
                         会话连接参考   j+3
                       表2
需要说明的是,BSC可对已经使用IP地址和UDP端口号的UDP包是否已承载了最大可承载的MS数进行判断,比如说,一个UDP包最多可承载16个不同MS的RTP分组,如果该UDP包目前只承载了10个的MS的RTP分组,那么,BSC将需发送的其他MS的RTP分组优先分配到该UDP包中,并将与该MS相对应的会话连接参考字段设置为尚未被使用的一个值。
在步骤420中,MSCe接收到该CM业务请求消息后,向MGW发送的建立承载的请求消息中,也将携带该会话连接参考字段。类似地,在步骤430中,MGW在建立承载后,向MSCe返回的建立承载的响应消息中,除了携带MGW侧业务面的IP地址、MGW侧业务面的UDP端口号外,也将携带MGW侧业务面的会话连接参考字段,该字段的值用于区分UDP包内的不同MS的RTP分组。
在步骤440中,MSCe将该MGW侧业务面的会话连接参考字段携带在向BSC发送的指配请求消息中,使得传输UDP包的双方对如何区分该UDP包内各MS的RTP分组达成一致。
类似地,也需在A接口消息的信息元素“A2p Bearer Format-SpecificParameters”中设置第一字段,以使BSC与MGW对如何区分该UDP包内各MS的RTP分组达成一致。
由于UDP包的传输双方对如何区分该UDP包内各个不同MS的RTP分组已达成了共识,因此,UDP包的发送端可在各个RTP分组中设置用于指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针对上述案例,如果会话连接参考字段值为00000001时,表示MS 1的数据,那么,发送端则需将MS 1的RTP分组中的用于指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设置为00000001。
发送端可通过RTP分组中RTP头部信息的SSRC字段的指定字节来表示用于指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指定字节为SSRC字段的最低字节。比如说,发送端将MS 1的RTP分组中RTP头部信息的SSRC字段的最低字节设置为00000001,来表示该RTP分组为MS 1的数据,该SSRC字段的其他三个字节仍然按原来的方法生成。
利用SSRC字段的指定字节来表示用于指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这是因为,在RTP的头部信息中(如表3所示),V占2比特,标识RTP版本;P占1比特,如果该比特被设置,表示在分组末尾包含一个或多个填充字节,填充的最后一个字节指示有多少填充字节(包括自身);X占1比特,如果该比特被设置,表示固定头后跟一个扩展头;CC占4比特,表示固定头后跟的贡献源标识符(Contributing Source Identifiers,简称“CSRC”)的数目;PT占7比特,表示RTP净荷的类型;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占16比特,表示RTP分组的序列号,每发送一个RTP分组序列号加1;TimeStamp(时间戳)占32比特,表示RTP分组第一个字节对应的采样时刻;SSRC占32比特,表示RTP分组的同步源,随机选择,但要满足相同的RTP会话中SSRC不重复;CSRC占32比特,数目由CC字段确定,表示RTP净荷的贡献源,CSRC由混音器插入,设置为贡献源的SSRC。
  0                   00                   7   0     18     5   1                     36                     1
  V=2   P   X   CC   M   PT   Sequence Number(序列号)
                       TimeStamp(时间戳)
                            SSRC
                            CSRC
                             表3
由此可见,在RTP头部的信息中,只有SSRC是随机生成的,只需满足不同的流使用不同ID的要求即可,因此利用该SSRC中的指定字节来表示用于区分MS的标识,无需改变现有的RTP标准,较好地兼容了现有技术。当然,也可以通过在RTP头部信息中增加新的字段来表示用于指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
接着,进入步骤320,发送端将各RTP分组承载到一个UDP包中发送。具体地说,发送端在设置完用于指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后,将每个MS的RTP分组按四字节对齐填充,也就是说,每个MS的RTP分组的头一个字节都在四字节的边界上。然后,将这些不同MS的RTP分组放到一个UDP包中发送。比如说,将16个MS的RTP分组按四字节对齐填充后,放到一个UDP包中发送。平均每个MS在一个UDP包中的头部开销仅为原来的1/16,因此大大提高了IP的传输效率,也因而降低了对传输带宽的要求,从而减小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而且,由于一个UDP包中承载的是多个MS的RTP分组,而并非一个MS的多个RTP分组,因此,并不会增大MS的数据传输时延。
并且,由于原来发送这些MS的RTP分组需要16个UDP包,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则需一个UDP包,因此大大减少了IP传输网络上转发的UDP包数,从而降低了对路由器处理能力的要求。而且,由于已将16个MS的RTP分组复用在一个UDP包中,大大提高了IP的传输效率,因此可以不再使用头压缩算法,因而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
接着,进入步骤330,接收端接收UDP包。
接着,进入步骤340,接收端从所接收到的UDP包中分解出各MS的RTP分组。具体地说,接收端接收到该UDP包后,获取第一个RTP分组的头信息,根据净荷类型PT可以知道该RTP分组的长度,从而可以找到下一个RTP分组的头。由于RTP分组中RTP头部信息的SSRC字段的最低字节指示了该RTP分组所属的MS。针对上述案例,接收端从该UDP包中获取到第一个RTP分组后,发现该RTP头部信息的SSRC字段的最低字节为00000001,则判定该RTP分组为MS 1的分组数据。依次类推,接收端可从该UDP包中分解出各个MS的RTP分组。接收端在确定了RTP分组所对应的MS后,在对应的空口业务信道中将该RTP分组的净荷(即语音编码数据)发送给该MS。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发送端直接将各MS的RTP分组复用在一个UDP包中,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端在复用前,先判断是否有需发送的1/8速率帧,如果有,则禁止或减少1/8速率帧的发送,以进一步提高A接口的IP传输效率。
比如说,发送端完全停止1/8速率帧的发送,那么,假设一个UDP包承载16个MS的RTP分组,则对于非点到点的以太网而言,该UDP包从MAC层到UDP层的总开销为18(MAC)+20(IP)+8(UDP)=46字节,每个MS的平均开销为46/16=2.875字节。经4字节填充对齐后,每个RTP分组的全速率帧占22+2(填充字节)=24字节,1/2速率帧占10+2(填充字节)=12字节,1/4速率帧占5+3(填充字节)=8字节,1/8速率帧占2+2(填充字节)=4字节,由于1/8速率帧不发送,RTP头的长度为12字节,因此,传输效率为:平均净荷大小22*29%+10*11%+2*60%=8.68,除以平均包长2.875(MAC到UDP开销)+(12+24)*29%(全速率帧加上RTP头)+(12+12)*11%(1/2速率帧加上RTP头)=15.955字节,即8.68/15.955=54.4%,相较现有技术中的13%,提高了4倍,每个呼叫的平均传输带宽为15.955*50(帧长20ms,每秒50个帧)*8=6.4Kbps。
而对基于IP的E1/T1网络而言,由于基于IP的E1/T1网络不使用MAC协议,链路层使用点到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简称“PPP”)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简称“HDLC”)封装,HDLC封装到UDP层的开销字节为:6(PPP/HDLC)+20(IP)+8(UDP)=34字节,平均到每个MS后为34/16=2.125字节。平均包长为2.125+(12+24)*29%(全速率帧加上RTP头)+(12+12)*11%(1/2速率帧加上RTP头)=15.205字节。每个呼叫的平均传输带宽为15.205*50(帧长20ms,每秒50个帧)*8=6.1Kbps。每个E1可以提供64K/6.1K*30=314路呼叫。E1链路负荷按80%计算,也可以支持314*0.8=250路呼叫。
当然,发送端也可以不完全禁止1/8速率帧的发送,比如说,如果本需发送5帧1/8速率帧,那么,发送端可随机地选择其中的一帧或两帧进行发送。
如果接收端没有收到1/8速率帧,则在本接收端生成舒适噪声,以保证用户不产生断线的感觉。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如图5所示,包含发送端与接收端。
在发送端中进一步包含过滤模块、设置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过滤模块用于将需要发送的RTP分组中1/8速率帧全部或部分滤除,将剩余的RTP分组输出到设置模块,设置模块用于在每个RTP分组内分别设置用于表示该RTP分组所属MS的标识,该标识通过RTP分组中,RTP头部信息的SSRC的指定字节表示,发送模块用于将该设置模块输出的至少两个MS的RTP分组承载在一个UDP包中进行发送。
在接收端中进一步包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UDP包;分解模块,用于根据各RTP分组内由RTP头部信息的SSRC的指定字节所表示的标识分解出该接收模块收到的UDP包内各个MS的RTP分组,以及噪声生成模块,用于在未收到MS的1/8速率帧时,生成舒适噪声,以保证用户不产生断线的感觉。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发送端将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承载在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包中发送,并在每个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分别设置用于指示该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所属用户终端的标识;
接收端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端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时,根据各个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的所述标识分解出该用户数据报协议包内各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通过基站控制器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A接口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通过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中实时传输协议头部信息的同步贡献源标识符字段的指定字节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字节为所述同步贡献源标识符字段的最低字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预先在控制信令的信息元素“A2p Bearer Session-Level Parameters”与“A2p Bearer Format-Specific Parameters”中设置第一字段,以该第一字段的值区分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内承载的不同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
所述发送端通过将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的所述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字段的值,表示该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所属的用户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减少或禁止发送所述用户终端的1/8速率帧,并由所述接收端产生舒适噪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含非点到点的以太网以及点到点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E1/T1网络。
8.一种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包含发送端与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内包含设置模块,用于在每个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内分别设置用于表示该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所属用户终端的标识;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设置模块输出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承载在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包中进行发送;
所述接收端内包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包;以及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解出所述接收模块收到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包内各个用户终端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通过所述实时传输协议分组中,实时传输协议头部信息的同步贡献源标识符字段的指定字节表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还包含过滤模块,用于将需要发送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中1/8速率帧全部或部分滤除,将剩余的实时传输协议分组输出到所述设置模块;
所述接收端还包含噪声生成模块,用于在未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1/8速率帧时,生成舒适噪声。
CNB200610100909XA 2006-07-27 2006-07-27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74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0909XA CN100428744C (zh) 2006-07-27 2006-07-27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0909XA CN100428744C (zh) 2006-07-27 2006-07-27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7473A true CN1917473A (zh) 2007-02-21
CN100428744C CN100428744C (zh) 2008-10-22

Family

ID=3773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09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744C (zh) 2006-07-27 2006-07-27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8744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082A (zh) * 2010-11-03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69527A (zh) * 2010-11-04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723968A (zh) * 2012-05-30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空口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60286B (zh) * 2007-07-31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帧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316379B (zh) * 2007-06-01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a接口ip化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19014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传输协议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130616A (zh) * 2018-11-01 2020-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控制方法及卫星地面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4964B2 (ja) * 2002-07-04 2008-03-19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パケット交換型電話会議の管理方法、サーバ、及び端末装置
US7280562B2 (en) * 2003-02-18 2007-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packet lengths for high packet data rate communications
US7623553B2 (en) * 2003-11-03 2009-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305276C (zh) * 2004-01-15 2007-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处理实时媒体流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0438685C (zh) * 2004-09-20 2008-11-2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多用户/多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379B (zh) * 2007-06-01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a接口ip化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360286B (zh) * 2007-07-31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帧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990082A (zh) * 2010-11-03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0082B (zh) * 2010-11-03 2014-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69527A (zh) * 2010-11-04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723968A (zh) * 2012-05-30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空口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3968B (zh) * 2012-05-30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空口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9014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传输协议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519014B (zh) * 2013-09-27 2019-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传输协议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130616A (zh) * 2018-11-01 2020-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控制方法及卫星地面站
CN111130616B (zh) * 2018-11-01 2022-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控制方法及卫星地面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28744C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2097C (zh) 在通信系统中执行的编译码器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6477670B1 (en) Data link layer quality of service for UMTS
CN101347012B (zh) 使用共享补充扩展码的、结合基于ip的语音的无线通信网络
CN1788465A (zh)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CN100428744C (zh) 通信网络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781322A (zh) 传递因特网协议分组数据的电信设备和方法
US20050286536A1 (en) Reducing backhaul bandwidth
US848322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422484A (zh) 在无线接入网络中使用互联网协议(ip)
KR20060051908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무선 채널에서 음성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방법 및 장치
CN1189054C (zh)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非透明传输的方法
CN1835605A (zh) 实现iwf业务数据交互的方法
CN1889575A (zh) 在ip层实现头压缩及复用的方法
CN101068216A (zh) 上、下行传输方法及汇聚节点
CN101039254A (zh) 一种媒体数据重组方法以及组包服务器
CN1909513A (zh) 在串行链路上实现头压缩及复用的方法
CN1852596A (zh) 区分业务级别发送寻呼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612501A (zh) 利用复帧传送数据
CN101015222B (zh) Ims系统中多媒体业务的动态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606859A (zh) 用于在分组交换通信网络中传输语音信号的改进的硬件、终端与方法
CN1373939A (zh) 通过核心网的信息传输速率控制
CN1885830A (zh) 在无线分组网中传输基于网络承载的语音流的方法及网关
CN1960524A (zh) 码分多址数字集群系统中语音传输及呼叫信令交互方法
KR20060038296A (ko)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멀티플렉싱 장치 및 방법
CN101282283B (zh) 在cdma2000移动终端域中电路数据分组的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