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5489B -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5489B
CN109525489B CN201710849047.9A CN201710849047A CN109525489B CN 109525489 B CN109525489 B CN 109525489B CN 201710849047 A CN201710849047 A CN 201710849047A CN 109525489 B CN109525489 B CN 109525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nt
network
router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490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5489A (zh
Inventor
陈择华
苏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xintong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xintong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xintong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xintong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490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5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5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5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5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5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该融合网关包括智能控制电路、路由器以及第一通信接口,智能控制电路与路由器通过第一物理通道连接,路由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连接前端网络;智能控制电路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待发送数据,并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路由器;路由器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传输至前端网络。利用上述融合网关可以构建多个用于传输不同类型或不同来源的网络数据的数据传输信道,实现通过一根网线对多个网络类型或多个来源的数据进行传输。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融合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通常需要对客户提供多种网络通信服务,但目前的融合网关尚未实现对除公网、IPTV专网以外的局域网进行融合通信,即不能通过同一根网线对公网、IPTV专网以及公网、IPTV专网之外的局域网进行融合通信。仅具备公网和IPTV专网的数据传输的融合网关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对多种网络或多种来源的数据同时在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利用一根网线实现多个不同数据来源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网关,该融合网关包括:
智能控制电路、路由器以及第一通信端口,所述智能控制电路与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一物理通道连接,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连接前端网络;
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用于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其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待发送数据,并通过对应的所述虚拟通道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所述路由器;
所述路由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其中,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属于至少两种数据来源的数据,所述同一数据来源的数据对应一个所述虚拟通道;或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属于至少两种数据来源,所述同一数据来源的数据对应一个所述虚拟通道。
其中,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为公网、专网及局域网中的至少两种网络数据;
所述路由器具体用于采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方式将接收到的不同网络类型或不同来源的多个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其中,所述来源为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路由器还用于通过其建立的无线信道转发公网类型的待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控制电路之间还通过第二物理通道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通道为所述路由器传输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对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分别建立对应的多个逻辑网口;
对所述多个逻辑网口分别配置与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的类别对应的IP地址或VLAN编号,以形成所述多个虚拟通道,所述多个虚拟通道相互独立;
其中,对所述逻辑网口分别配置的IP地址处于相同网段,且互不相同,所述逻辑网口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1。
其中,所述路由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接收前端网络传输的数据,并通过对应的虚拟通道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智能控制电路;
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提供至其连接的相应设备或其内部的相应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融合网关为机顶盒,且所述机顶盒还包括: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智能控制电路和所述路由器供电。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融合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融合网关包括控制模块、路由模块以及第一通信端口,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路由模块通过一第一物理通道连接,所述路由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连接前端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所述多个虚拟通道相互独立,其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至少一个待发送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应的所述虚拟通道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所述路由模块;
所述路由模块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公开的融合网关包括能控制电路、路由器以及通信接口,智能控制电路与路由器通过第一物理通道连接,路由器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前端网络;智能控制电路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待发送数据,并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路由器;路由器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前端网络。利用上述融合网关可以构建多个用于传输不同类型或不同来源的网络数据的数据传输信道,实现通过一根网线对多个网络类型或多个来源的数据进行传输。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融合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融合网关、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融合网关100包括智能控制电路101、路由器102以及第一通信端口103。智能控制电路101包括第二通信端口1011,路由器102包括第三通信端口1021,第二通信端口1011和第三通信端口1021通过一数据线连接,以形成一用于传输多个网络数据的第一物理通道104;路由器102还包括第四通信端口1022,第四通信端口1022与第一通信端口103连接,第一通信端口103用于与前端网络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电路101用于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第一物理通道104的多个虚拟通道(图中未画出),其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待发送数据,并通过对应的虚拟通道将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第一物理通道104,经过第一物理通道104传输至路由器102。路由器102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103传输至前端网络。其中,第一物理通道104可以是通过路由、桥接或中继等方式建立连接的。
本实施例通过智能控制电路101建立多个虚拟通道,多个虚拟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相互独立,实现了多路数据的并行传输,进而实现通过一根网线对多个网络类型或多个来源的数据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电路101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将多个虚拟通道的数据传输至路由器102,即智能控制电路101将多个虚拟通道传输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在不同时隙或不同频段通过第二通信端口1011发送路由器102;路由器102再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将智能控制电路101发送来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即路由器102再将接受到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在不同时隙或不同频段通过第四通信端口1022传输至前端网络。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电路101建立的多个虚拟通道对应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属于至少两种数据来源的数据,同一种数据来源的数据对应一个虚拟通道,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数据来源指应用程序,即多个待发送数据属于至少两个应用程序,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不同业务类型的应用,例如,宽带应用、局域网应用或专网应用。
其中,应用程序可以是智能控制电路101内部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与该智能控制电路101连接的外部设备或外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换言之,智能控制电路101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可以是转发外部设备发送的多个待发送数据,也可以是其内部应用程序在启用时产生的相应的多个待发送数据。
进一步,智能控制电路101建立的多个虚拟通道对应的多个待发送数据还可以属于公网、专网及局域网中的至少两种网络数据,同一网络数据对应一个虚拟通道。
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电路101转发外部设备的多个待发送数据或其内部应用程序产生多个待发送数据后,智能控制电路101根据多个待发送数据的来源数量和/或网络类型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对应的多个逻辑网口(图中未画出),并对多个逻辑网口分配与多个待发送数据的类型对应的IP地址或VLAN编号,该VLAN编号可以为虚拟VLAN编号,以形成多个虚拟通道。其中,多个待发送数据可以属于同一网络类型,但不属于同一应用程序,例如,用户同时开启了智能控制电路101内部的浏览器应用以及社交软件应用,这两种应用程序均属于公网类型,但却是两种数据来源,此时智能控制电路101为浏览器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产生的数据分别建立相应的虚拟通道,浏览器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各自的虚拟通道的数据传输的相互独立的。此外,多个待发送数据也可以根据数据不同网络类型,用户同时开启了智能控制电路101内部的IPTV专网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此时IPTV专网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产生的数据是属于不同网络类型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根据目前融合网关100可以承载的最大通信信道的数量为32个,而融合网关100中路由器102占据了其中一个通信信道,因此,智能控制电路101可以建立的虚拟通道的数量需要小于或等于31。但需要说明的是,若融合网关100的最大承载的通信信道的数量增加,则智能控制电路101可以建立的虚拟通道的数量也可随之增加,即融合网关100中路由器102和智能控制电路101两者的通信信道的总和小于或等于融合网关100的最大承载的通信信道即可。
本实施例通过智能控制电路101建立多个虚拟通道,为多个虚拟通道分配相应的VLAN编号、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数据等协议参数,提供给予智能控制电路101连接的各个设备或其内部的应用程序使用,使智能控制电路101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分别利用相应的虚拟通道进行传输,能够使多个待发送数据独立、并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融合网关100可以为机顶盒。此外,融合网关100还包括电源装置(图中未画出),该电源装置直接为路由器102供电,电源装置通过路由器102为智能控制电路101供电。本实施例中,若关闭了智能控制电路101,路由器102仍可继续工作,换言之,即使关闭了智能控制电路101,融合网关100仍可以通过路由器102提供公网类型的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路由器102还用于通过第一通信端口转发前端网络传输的数据,并通过对应的虚拟通道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电路101。
进一步,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融合网关200还包括宽带通信端口105,路由器102还包括第五通信端口1023,路由器102通过第五通信端口1023与该宽带通信端口105连接,路由器102可通过该宽带通信端口105转发外接设备的公网类型的待发送数据,此外,由于路由器102具备WiFi芯片,因此路由器102还可以通过其建立的无线信道转发公网类型的待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中,宽带通信端口105为LAN口,且宽带通信端口105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
进一步,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融合网关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融合网关300的路由器102还包括第六通信端口1024,智能控制电路101还包括第七通信端口1012,第六通信端口1024和第七通信端口1012通过另一数据线连接,形成路由器102和智能控制电路101之间的第二物理通道106,智能控制电路101通过第二物理通道106为路由器102传输相应的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前端网络的接入方式,路由器102依据智能控制电路101发送的配置参数向前端网络发送连接请求。目前主要的前端网络接入方式包括PPPOE拨号方式、DHCP方式、静态IP方式等,其中DHCP方式至少可包括DHCP+方式和IPOE方式。
对图1至图3所示的融合网关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做出相应的应用举例:
若要使用融合网关100,200,300的宽带WiFi功能,融合网关100,200,300的路由器102通过第一通信端口103向前端网络发送连接请求,并建立宽带连接,同时启用WiFi信号和LAN网口105的连接准备,更新路由器102内的DHCP服务参数,此时的工作方式类似于典型的无线路由器102。
若使用IPTV应用,则由智能控制电路101通过路由器102和第一通信端口103向前端网络发起IPTV拨号请求,IPTV应用的数据通过第一物理通道104传输至路由器102,在通过路由器102从第一通信端口103发送至前端网络,通过相应协议建立专网连接及认证,实现IPTV应用的数据传输专属通道。
若使用局域网服务,即为数据类型为局域网IP数据,则由智能控制电路101通过路由器102和第一通信端口103向前端网络发起IP数据请求并建立独立的IP数据通道,在协议服务管理程序的分配、管理和维护下实现局域网服务的应用。
若使用浏览器等互联网应用,则由浏览器等网络应用通过路由器102和第一通信端口103获取相应的DHCP协议参数,通过路由器102进行NAT转换后进行互联网的访问,这时的工作方式类似典型的路由设备。
进一步,由于图1至图3所示的融合网关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均可以支持公网、专网以及局域网同时在线使用,因此本发明还公开了通信系统实施例。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交换机402、第二交换机403、融合网关401和光猫(Optical NetworkUnit,ONU)404。第二交换机403包括与融合网关401连接的第一通信端口、与光猫404的第一通信端口连接的第二通信端口、以及与第一交换机402的第一通信端口连接的第三通信接口;光猫404包括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用于连接公网的第二通信端口和/或用于连接专网的第三通信端口;第一交换机402包括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用于连接局域网的第二通信端口(图中均为标出通信端口)。
换言之,融合网关401连接于第二交换机403,第二交换机403还分别连接于光猫404和第一交换机402,光猫404连接于公网和专网405,第一交换机402连接于局域网406。
本实施例中,第一交换机402可以为核心交换机,第二交换机403可以为楼层交换机。由于融合网关401可以支持公网、专网以及局域网同时在线,因此融合网关401向第二交换机403发送的数据至少是公网数据、专网数据以及局域网数据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是,融合网关401通过一根网线将公网数据、专网数据以及局域网数据传输至第二交换机403。第二交换机403接收到融合网关401发送的数据后,根据相应的指令或端口信息,将公网数据和/或专网数据发送至光猫404,将局域网数据发送至第一交换机402。
换言之,融合网关401根据待发送的数据的类型,将自身的IP地址、端口的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以及待发送的数据等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二交换机403,第二交换机403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相应处理,获取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端口的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等信息,进而根据端口的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选择对应的端口,通过选择的端口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光猫404或第一交换机402,以实现公网数据、专网数据以及局域网数据的传输。例如,融合网关401待发送的数据为局域网数据,此时融合网关401则将同时自身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和端口的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都封装在要发送的数据包内,并将封装好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二交换机403,其中,该端口的MAC地址指向第二交换机403的端口中连接第一交换机402的端口;第二交换机403在接收到融合网关401发送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获取了相应的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根据该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将该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与第一交换机402连接的端口发送至第一交换机402,即局域网数据的传输路径如图4中带箭头的实线所示。
同理,若融合网关401待发送的数据为公网数据和/或专网数据时,被封装入数据包的MAC地址则指向第二交换机403的端口中连接光猫404的端口,此时,第二交换机403则会根据该MAC地址和/或VLAN编号,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与光猫404连接的端口发送至光猫404,通过光猫404与专网和/或公网建立数据传输信道,即公网数据和专网数据的传输路径如图4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公网数据和专网数据的传输不需要经过第一交换机402。值得注意的是,图4中融合网关401与第二交换机403之间的带箭头的实线和带箭头的虚线是用来表明公网数据、专网数据以及局域网数据各自的传输路径,并不表示具有两条物理网线,例如图4中融合网关401与第二交换机403之间包含了公网数据、专网数据以及局域网数据的传输路径,但公网数据、专网数据以及局域网数据是利用同一根物理网线进行传输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交换机402与局域网之间还包括解码器(图中未画出),用于对局域网数据进行解码。
进一步,如图5所示,在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还包括与第一交换机402连接的局域网服务器407,用于将局域网的IP地址分配给通过第二交换机403与第一交换机402连接的融合网关401。本实施例中,局域网数据的传输采用局域网服务器407与融合网关401之间的交互方向,数据传输采用单独通道双向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
举例说明,当融合网关401有待发送的局域网数据时,融合网关401向局域网服务器407发送携带在局域网中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以及第二交换机403中指向与第一交换机402连接的端口的MAC地址的数据包;局域网服务器407接收到该数据包,并进行相应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应答信息封装成应答数据包并反馈回融合网关401,其中应答数据包内至少包含有融合网关401需要连接的局域网的目标IP地址;融合网关401接收到局域网服务器407反馈回的应答数据包,并对该应答数据包进行处理,进而获取需要连接的局域网的目标IP地址,从而建立融合网关401与对应局域网的目标建立数据传输的通信线程,值得注意的是,融合网关401与局域网的目标之间的通信线程是单独线程,融合网关401与局域网的目标之间的通信为单独通道双向通信。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融合网关401与局域网的目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的通信线程后,局域网服务器407会对该通信线程进行监测和管控,即对该通信线程进行监听和管控,当检测到该通信线程发生异常时,局域网服务器407会断开融合网关401与局域网的目标之间的通信线程。本实施例中,通信线程发生异常可以是通信线程中突然出现数据中断等情况。
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第二交换机403和融合网关401的数量均可为多个,第一交换机402分别连接于多个第二交换机403,且每个第二交换机403均连接至少一个融合网关401。
本实施例中,每个融合网关401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均不相同。根据TCP/IP协议,IP地址可以分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五大类别。本实施例中,遵循私有网络地址分配的方式对该通信系统中的融合网关401进行IP地址分配。IP地址由网络号与主机号构成,每类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的位数均不相同,A类、B类和C类的IP地址的构成如下表:
由此,可以看到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的位数均不相同,而每类IP地址的网络号决定了该类IP地址的可分配IP地址数,如表2所示:
类别 最大网络数 第一个可用网络号 最后一个可用网络号 可分配IP地址数
A类 126(27-2) 1 126 16777210
B类 16383(214-1) 128.1 191.255 655
C类 2097151(221-1) 192.0.1 223.255.255 254
由此,可以看到A类IP地址的可分配IP地址数为16777210个,B类IP地址的可分配IP地址数为655个,C类IP地址的可分配IP地址数为254个。因此,本实施例中,需要确定该通信系统600中所包含的融合网关401的数量,根据融合网关401的数量确定需用的IP地址类别,其中,必须遵循融合网关401的数量小于IP地址的可分配IP地址数。此外,该通信系统600中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与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必须在同一个广播域内。
举例说明,假设该通信系统中的融合网关401的数量为450个,根据表2中每类IP地址可分批的IP地址数量,254<450<655,因此选用B类IP地址对整个通信系统进行IP地址的设置。此时,继续确定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广播域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广播域范围必须能够覆盖450个IP地址,根据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主机位数与其广播域范围之间的关系:
2主机位数-2=广播域范围;
确定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主机位数需要大于8,例如,令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主机位数为9,则此时局域网服务器407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45.0,其IP地址为172.0.0.1/23,对应设置的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可以为172.0.x+1.1/23,172.0.x+2.1/23……;若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主机位数为10,则此时局域网服务器407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其IP地址为172.0.0.1/22,对应设置的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可以为172.0.x+1.1/22,172.0.x+2.1/22……,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融合网关401和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分配方法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IP地址分配方式,例如静态指定IP的方式,但仍需满足同一通信系统中的所有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均不相同,且所有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均在局域网服务器407的IP地址的广播域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有融合网关401均可通过NAT转换进行公网数据的传输,局域网内融合网关401不会通过IP协议直接进行公网数据的传输,也就意味着在局域网内的IP地址无需在公网内进行解析,使得整个局域网成为一个封闭的内部网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IP地址的部署可以突破私有网络地址分配文档的限制,在封闭的内部网络环境中可以使用RFC文档中的公网IP地址进行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的部署,能够使得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的选择范围和灵活性更大。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设置好融合网关401的IP地址之后,采用静态IP分配方式或动态IP分配方式,即可以利用设置好的IP地址,对该通信系统中的每个融合网关401分配固定的IP地址;或通过DHCP服务器408对该通信系统的每个融合网关401动态的分配IP地址,此时,第一交换机402需要再连接一个DHCP服务器408,如图7所示,利用DHCP服务器408以对通过第二交换机403与第一交换机402连接的所有融合网关401动态的分配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
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通过一交换机令公网、专网以及局域网分别利用不同的传输通道以及通信协议进行传输,而交换机可连接多个融合网关,且连接的多个融合网关的IP地址互不相同,使交换机连接的多个融合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互相不受影响。
进一步,基于图1至图3所示的融合网关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融合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实施例。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控制模块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
本实施例中,融合网关包括控制模块、路由模块以及第一通信端口,控制模块与路由模块通过一第一物理通道连接,路由模块通过第一通信端口连接前端网络。
控制模块转发外部设备的多个待发送数据或其内部应用程序产生多个待发送数据后,控制模块根据多个待发送数据的的来源数量和/或网络类型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对应的多个逻辑网口,并对多个逻辑网口分配与多个待发送数据的类型对应的IP地址和/或VLAN编号,以形成多个虚拟通道。其中,多个待发送数据可以属于同一网络类型,但不属于同一应用程序,例如,用户同时开启了控制模块内部的浏览器应用以及社交软件应用,这两种应用程序均属于公网类型,但却是两种数据来源,此时控制模块为浏览器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产生的数据分别建立相应的虚拟通道,浏览器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各自的虚拟通道的数据传输的相互独立的。此外,多个待发送数据也可以根据不同网络类型,用户同时开启了控制模块内部的IPTV专网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此时IPTV专网应用和社交软件应用产生的数据是属于不同网络类型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根据目前融合网关可以承载的最大通信信道的数量为32个,而融合网关中路由模块占据了其中一个通信信道,因此,控制模块可以建立的虚拟通道的数量需要小于或等于31。但需要说明的是,若融合网关的最大承载的通信信道的数量增加,则控制模块可以建立的虚拟通道的数量也可随之增加,即融合网关中路由模块和控制模块两者的通信信道的总和小于或等于融合网关的最大承载的通信信道即可。
S102、控制模块通过对应的虚拟通道将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路由模块。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将多个虚拟通道的数据传输至路由模块,即控制模块将多个虚拟通道传输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在不同时隙或不同频段通过第二通信端口发送路由模块。
S103、路由模块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本实施例中,路由模块再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将控制模块发送来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即路由模块将接受到的多个待发送数据在不同时隙或不同频段通过第四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融合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电路、路由器以及第一通信端口,所述智能控制电路与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一物理通道和第二物理通道连接,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连接前端网络;
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用于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其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待发送数据,并通过对应的所述虚拟通道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所述路由器;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通道为所述路由器传输配置参数;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至其连接的相应设备或其内部的相应应用程序;还用于对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分别建立对应的多个逻辑网口,对所述多个逻辑网口分别配置与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的类别对应的IP地址或VLAN编号,以形成所述多个虚拟通道,所述多个虚拟通道相互独立,其中,对所述逻辑网口分别配置的IP地址处于相同网段,且互不相同,所述逻辑网口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1;
所述路由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且用于通过其建立的无线信道转发公网类型的待发送数据;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接收前端网络传输的数据,并通过对应的虚拟通道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智能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属于至少两种数据来源的数据,同一数据来源的数据对应一个所述虚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为公网、专网及局域网中的至少两种网络数据;
所述路由器具体用于采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方式将接收到的不同网络类型或不同来源的多个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融合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为应用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网关为机顶盒,且所述机顶盒还包括: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智能控制电路和所述路由器供电。
6.一种融合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网关包括控制模块、路由模块以及第一通信端口,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路由模块通过一第一物理通道和一第二物理通道连接,所述路由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连接前端网络;智能控制电路用于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其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待发送数据,并通过对应的所述虚拟通道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路由器;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通道为所述路由器传输配置参数;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至其连接的相应设备或其内部的相应应用程序;还用于对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分别建立对应的多个逻辑网口,对所述多个逻辑网口分别配置与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的类别对应的IP地址或VLAN编号,以形成所述多个虚拟通道,所述多个虚拟通道相互独立,其中,对所述逻辑网口分别配置的IP地址处于相同网段,且互不相同,所述逻辑网口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1;所述路由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且用于通过其建立的无线信道转发公网类型的待发送数据;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端口接收前端网络传输的数据,并通过对应的虚拟通道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为多个待发送数据建立共享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多个虚拟通道,所述多个虚拟通道相互独立,其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至少一个待发送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应的所述虚拟通道将所述多个待发送数据传输至所述路由模块;且通过所述第二物理通道将配置参数传输至所述路由模块;
所述路由模块接收所述配置参数以及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传输至前端网络。
CN201710849047.9A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Active CN109525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9047.9A CN109525489B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9047.9A CN109525489B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5489A CN109525489A (zh) 2019-03-26
CN109525489B true CN109525489B (zh) 2024-05-14

Family

ID=65768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49047.9A Active CN109525489B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5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3823B (zh) * 2021-01-29 2023-04-14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电路组网的方法
CN113037819B (zh) * 2021-02-26 2022-09-23 杭州雾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算力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64661B (zh) * 2021-06-11 2022-06-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676401B (zh) * 2021-08-20 2024-03-01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赛事场控装置
CN114422875B (zh) * 2021-12-29 2024-03-15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信息采集终端
CN114640557A (zh) * 2022-03-18 2022-06-17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网关以及云网络系统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607A (en) * 1988-09-30 1993-08-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forming virtual, annular networks in a time-division multiplex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CN1471275A (zh) * 2002-07-23 2004-01-28 ��Ϊ�������޹�˾ 用虚拟路由器构建的企业外部虚拟专网系统及方法
US6853637B1 (en) * 1999-05-29 2005-02-08 3Com Corporation Converged home gateway
CN101192909A (zh) * 2006-11-22 2008-06-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一条adsl实现宽带上网和iptv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62439A (zh) * 2008-04-21 2008-09-10 湖北融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业务路由器
CN101640825A (zh) * 2009-08-19 2010-02-03 刘文祥 三网融合
CN102006503A (zh) * 2010-11-05 2011-04-0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融合ip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3139065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上海博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sec的数据连接方法
CN103297423A (zh) * 2013-05-03 2013-09-11 安斌 一个通信方法及设备、系统
CN203301520U (zh) * 2012-12-14 2013-11-20 陕西天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
CN203416281U (zh) * 2013-05-03 2014-01-29 安斌 一个拨号控制设备、网络流量处理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716181A (zh) * 2013-12-13 2014-04-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关设备路由模式下lan_wan虚拟通道的实现方法
CN103986948A (zh) * 2014-05-15 2014-08-13 广西师范大学 三网融合双模智能机顶盒
CN104378276A (zh) * 2013-08-15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机顶盒支持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07045A (zh) * 2015-10-19 2016-03-16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安全隔离的路由器虚拟化方法
CN105681879A (zh) * 2016-02-25 2016-06-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专网网络中实现机顶盒点播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3083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通道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371925A (zh) * 2016-08-31 2017-02-01 北京中测安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大数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64736A (zh) * 2014-10-30 2017-02-22 环球互连及数据中心公司 用于基于云的服务交换的实时配置和管理的互连平台
CN10693731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和收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9713A (en) * 2003-03-17 2004-09-22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607A (en) * 1988-09-30 1993-08-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forming virtual, annular networks in a time-division multiplex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US6853637B1 (en) * 1999-05-29 2005-02-08 3Com Corporation Converged home gateway
CN1471275A (zh) * 2002-07-23 2004-01-28 ��Ϊ�������޹�˾ 用虚拟路由器构建的企业外部虚拟专网系统及方法
CN101192909A (zh) * 2006-11-22 2008-06-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一条adsl实现宽带上网和iptv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62439A (zh) * 2008-04-21 2008-09-10 湖北融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业务路由器
CN101640825A (zh) * 2009-08-19 2010-02-03 刘文祥 三网融合
CN102006503A (zh) * 2010-11-05 2011-04-0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融合ip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3139065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上海博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sec的数据连接方法
CN203301520U (zh) * 2012-12-14 2013-11-20 陕西天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
CN203416281U (zh) * 2013-05-03 2014-01-29 安斌 一个拨号控制设备、网络流量处理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297423A (zh) * 2013-05-03 2013-09-11 安斌 一个通信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4378276A (zh) * 2013-08-15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机顶盒支持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16181A (zh) * 2013-12-13 2014-04-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关设备路由模式下lan_wan虚拟通道的实现方法
CN103986948A (zh) * 2014-05-15 2014-08-13 广西师范大学 三网融合双模智能机顶盒
CN106464736A (zh) * 2014-10-30 2017-02-22 环球互连及数据中心公司 用于基于云的服务交换的实时配置和管理的互连平台
CN10633083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通道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407045A (zh) * 2015-10-19 2016-03-16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安全隔离的路由器虚拟化方法
CN10693731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和收发系统
CN105681879A (zh) * 2016-02-25 2016-06-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专网网络中实现机顶盒点播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71925A (zh) * 2016-08-31 2017-02-01 北京中测安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大数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柳吉昌 ; .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的生存发展.中国有线电视.2011,(06),全文. *
煤矿井下异构无线Mesh感知网络融合研究;石玲玲;李敬兆;;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0105(01);全文 *
移动多协议融合网关的建模;茅鑫杰;吴荣泉;;信息技术;20140225(02);全文 *
钱志毅 ; .DHCP_Option60在广电城域网中的应用.中国有线电视.2011,(06),第695-69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5489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5489B (zh)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EP2355408B1 (en) Automatically identify an edge-facing router
US704666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divergent networks using media access control communications
JP3953955B2 (ja)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EP147282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relating service providers to clients, in an access network, using dynamically allocated mac addresses
US8681695B1 (en) Single address prefix allocation within computer networks
US701635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IP addresse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241091B1 (en) Combining locally addressed devices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addressed devices on a single network
JP5214402B2 (ja)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パケット転送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装置
US20070127461A1 (en) Rout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58294B1 (en) Lin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ntroller
US8045566B2 (en) Automated router load balancing
US9083650B2 (en) Overlay network
CN101001264A (zh) L1vpn地址分配的方法、装置、网络边沿设备和编址服务器
KR101786620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에서 서브넷을 지원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5241957B2 (ja) 加入者装置をIPv6対応の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259633B (zh) 实现管理报文三层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04525585A (ja) データストリーム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及び方法
CN207530846U (zh) 一种融合网关
KR20040011936A (ko) 복수의 가상랜으로 구성된 이더넷 상에서의 스위칭 장치와이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CN114175583A (zh) 自愈网络中的系统资源管理
CN101686265A (zh) 网络设备、网络系统以及建立数据通讯的方法
CN106330648B (zh) 路由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7588890U (zh) 一种融合网关及通信系统
KR100535825B1 (ko) 랜구조의 에지망 내의 각 가입자의 댁내 호스트들에 할당될 아이피주소를 확장하면서 서로 서브넷이 다른 댁내 호스트들에 의한 라우팅 없는 상호 연동을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홈게이트웨이를 포함하는 인터넷 접속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