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6018A -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 Google Patents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6018A
CN1786018A CN 200510122291 CN200510122291A CN1786018A CN 1786018 A CN1786018 A CN 1786018A CN 200510122291 CN200510122291 CN 200510122291 CN 200510122291 A CN200510122291 A CN 200510122291A CN 1786018 A CN1786018 A CN 178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separation
virus inactivation
deoxidation
oxyphor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222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6018B (zh
Inventor
杨成民
李涛
张鸿辉
梁伟光
余蓉
李洪英
许丽丽
李燊
阮天助
由英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eh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EHE BIO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EHE BIO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EHE BIO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1222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6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78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6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6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60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红细胞代用品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0~4℃条件下,由天然红细胞经溶血处理得到初制溶血液,然后加入适量抗氧化剂调节溶液pH,再经物理脱氧与化学脱氧,充分脱除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的氧后,按与脱氧血红蛋白溶液重量/体积比为0.5~1%加入过量抗氧化剂,再按与脱氧血红蛋白溶液重量/体积比为2~3%加入糖类化合物作为保护剂的条件下,于60~80℃加热处理10~12小时,加热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作常规过滤和超滤膜处理并调节pH 7.0~7.4。

Description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特别是一种用于红细胞代用品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二)背景技术:
虽然传统的输血方式在医疗救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如血源短缺、病毒传播、免疫反应,以及过期血的处理等。在各种临床医疗和急救中,对输血的质和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研发和使用红细胞代用品已普遍受到重视。在各种血红蛋白氧载体中,都需要纯化的血红蛋白制品作为原料。纯化血红蛋白的各项理化指标对最终的血红蛋白氧载体的质量和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只有提供了足够数量,足够纯度的血红蛋白溶液,进一步的修饰、交联、微囊化等才有可能进行。可以说,要解决血红蛋白氧载体研制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是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血红蛋白主要有三个来源:(1)过期的人全血,经纯化的人血红蛋白无免疫源性,可以大量多次输入人体而不引起补体激活;然而过期的人血来源有限,血红蛋白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的限制成为基于血红蛋白的血液代用品的主要障碍。研制携氧血液代用品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血源不足问题。随着血库管理经验的提高,过期血液将会越来越少。1997年美国过期血液仅有4%~7%,即使这么少量的过期血液也不能完全利用。国际上还经常通过血库间疏通血液来进一步减小过期血液的数量。由于生产一个单位的血液代用品至少需要两个单位的过期人血,因此过期人血远远不能满足红细胞代用品产品的商业规模的生产。而且监测和灭毒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各种病毒的交叉感染。为了开辟新的血源和降低成本,杨成民等首先采用人脐带血为原料提取血红蛋白,仅在中国每年的新生儿超过2000万,以每个胎盘可以采血量150ml计算,来源十分可观。(2)来源广泛的动物血。Feola等人以牛血红蛋白为原料制备红细胞代用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动物血源可能存有引起免疫反应与传播人畜交叉感染疾病如疯牛病、口蹄疫的潜在危险。(3)基因重组人血红蛋白或人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人工红细胞等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物。但是这些技术由于工艺复杂,产率较低,成本过高等原因限制了它在红细胞代用品研发中的应用。目前,各类基于血红蛋白的血液代用品的制备主要还是以人和动物来源的血液为原料。
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文献中指出的工艺往往将两者分开进行,如先分离纯化再进行病毒灭活,或先病毒灭活再进行分离纯化,由此延长了工艺路线耗费的时间,使血红蛋白氧化、变性的几率增加。文献报道的工艺路线大都都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如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超滤和用丙烯葡聚糖凝胶柱S-100处理,然后经高压液相柱层析,最后通过亲合层析进行纯化,这样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血红蛋白。但是层析的方法操作工序较繁琐,设备造价高,血红蛋白产品回收率低,并且层析的方法对病毒的清除效率并不高,还需要联合其他的病毒灭活操作才能保证血红蛋白溶液中病毒灭活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公认的病毒灭活方法包括巴斯德消毒法、终产品干热法、蒸汽加热、有机溶剂/去污剂(S/D)法、酸性PH法、纳米膜过滤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如文献报道S/D法对包膜病毒灭活效果很好,但是不能灭活非包膜病毒。加热法是最早研究应用的血液病毒灭活的方法。当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病学研究确定AIDS可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并发现其病原体HIV后,卫生主管部门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可用于血液制品处理的病毒灭活技术,以提高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自1984年开始,巴氏消毒法(60℃,液态加热10小时)已成功应用于白蛋白制品的生产并得到各国主管部门法定认可。加热法相对比较简单,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不复杂,易于消毒、灭菌、除热原等处理,并且加热法允许在制品灌装封口后再加热,这样可以防止加热灭活病毒后的样品再次被病毒污染,因此在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中受到广泛重视。早期获得药政当局批准的病毒灭活制品也均为热处理制品。已有文献报道,使血红蛋白处于脱氧状态能提高其对加热温度的耐受性。为此,曾有人将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取代血红蛋白中所有的氧,然后经巴斯德消毒灭活病毒以及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阳离子柱层析处理,得到高纯度的血红蛋白制品。由于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比氧约大150倍,因此用一氧化碳替换血红蛋白中结合的氧,将氧合血红蛋白转变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较为容易,但是处理后使已结合的一氧化碳再与血红蛋白解离则较为困难,且增加了操作成本。另有资料报道,血红蛋白在通入氮气、氩气等无氧惰性气体或真空条件下,也可使血红蛋白中所结合的氧充分释放后,再加入谷胱甘肽等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并在保持脱氧状态下加热数小时至数天,以使非血红蛋白类的蛋白质成分变性沉淀除去,同时灭活病毒,得到无基质血红蛋白。该文献虽对有关脱氧、加热及病毒灭活等条件的研究作了说明,但在其研究中使用的多数抗氧化剂毒性较大,并未解决加入过量无毒抗氧化剂的关键技术,而且上述方法所得的血红蛋白纯度低于99%,而且得率也仅仅只有80%左右。杨成民等于2001年发表专利(专利号CN01108643.2)指出在50~60℃加热,可以有效地分离纯化血红蛋白,但是该工艺得率仅为80%,而且也无法达到病毒灭活的目的,所以必须进一步改进其工艺,以期使工艺路线更为合理,得到的纯化血红蛋白质量与收率更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它是一种操作简便、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且安全有效的用于红细胞代用品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该工艺在对血红蛋白溶液进行病毒灭活的同时,使得杂蛋白热变性沉淀除去,一举两得,得到的血红蛋白制品不仅可以达到高纯度要求,而且得率高,可以满足规模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在0~4℃条件下,由天然红细胞经溶血处理得到初制溶血液;
(2)加入抗氧化剂调节溶液PH值;
(3)经物理脱氧与化学脱氧,充分脱除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的氧;
(4)加入保护剂后,进行加热处理,加热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
(5)作常规过滤和超滤膜处理并调节PH 7.0~7.4。
上述步骤(1)中所用的天然红细胞来源于人胎盘血或过期的库存人血。
上述步骤(2)中加入适量抗氧化剂调节溶液的PH值至6.00~6.50。
上述步骤(3)中的物理脱氧方法为减压真空抽气脱氧与惰性气体鼓泡式脱氧。
上述步骤(3)中化学脱氧方法包括加入的过量抗氧化剂,其过量抗氧化剂取维生素C、谷胱甘肽类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
上述步骤(3)按与脱氧血红蛋白溶液重量/体积比为0.5~1%的量加入过量抗氧化剂溶液。
上述步骤(3)中加入的过量抗氧化剂溶液PH值取6.00~6.50。
上述步骤(4)中加入保护剂后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70℃,加热处理的时间为10~12小时。
上述步骤(4)中加入的保护剂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类含有5~6个碳原子的糖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上述步骤(4)中加入的保护剂浓度为2~3%(W/V)。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已有文献报道,在血红蛋白处理过程中加入具有还原作用的抗氧化剂对维持其脱氧状态是有益的,能够提高血红蛋白的耐热性,防止或减少热变性造成的损失,增加血红蛋白的得率。为此,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加入过量的抗氧化剂。例如,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是按液重量/体积比为0.5~1%的量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溶液,由于维生素C溶液本身是显示酸性,因此在加入前应当先用稀碱溶液调节其PH至6.00~6.50。经过实验证实,在此PH范围内维生素C结构没有改变,保持了抗氧化活性,同时对血红蛋白溶液的体系PH值没有太大影响(加入过量维生素C溶液后,体系PH变化在0.02以内)。而使用过量未调节PH的维生素C溶液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由于体系PH值显著下降,造成大量血红蛋白变性,回收率极低。使用过量调节了PH值的抗氧化剂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保证血红蛋白处于脱氧状态,避免加热过程中混入的少量氧气造成血红蛋白重新结合上氧而变性沉淀。同时,由于维生素C安全可靠,在后续纯化步骤中也很容易清除,质量控制及检测工作的难度大大降低。实验结果显示,未加入过量维生素C的血红蛋白溶液,回收率在85%左右,高铁血红蛋白含量高于2%;而使用过量抗氧化剂维生素C后,血红蛋白的回收率高于90%,提高了至少5个百分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低于2%,纯度检测结果显示其纯度>99%。本发明的核心内容在于加入了过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完整的红细胞中既有血红蛋白,还包含了一系列的还原酶系统,如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NADPH等,经纯化的血红蛋白失去了红细胞膜和细胞内还原酶系统的保护很容易被氧化。同时文献报道和本发明人的实验结果证实,仅仅通过通入惰性气体和/或抽真空脱氧,而不加入抗氧化剂,血红蛋白加热处理后得率较低,因而本发明在优选合适的抗氧化剂的品种及其用量上做了大量研究。抗氧化剂在促使血红蛋白保持脱氧构象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抗氧化剂起作用的机理不同,效果也不同。常用的抗氧化剂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个含巯基的三肽,其还原作用主要由巯基提供,捕获未成对电子的能力很强,能够直接清除氧自由基,虽说在红细胞内可以起到保护血红蛋白的作用,但是在纯化血红蛋白溶液中,它会促使高铁血红蛋白生成。连二亚硫酸盐也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但是只要有少量氧存在,它就会生成NaHSO3,亚硫酸根会破坏血红蛋白的稳定性,造成变性沉淀。同时溶液也会显酸性,改变整个加热体系的PH值。有资料显示,即使是在无氧环境,连二亚硫酸钠在PH低于7.6时也不稳定。因此配制连二亚硫酸钠溶液时,要保证无氧和使用微碱性的缓冲液,限制了其应用。实验中,我们考虑到使用的抗氧化剂必须无毒、易于除去、对Hb无不良影响等因素,因此选择了维生素C,它的2,3位碳位的烯醇结构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酸性条件能被一些氧化性物质选择性地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见附图1。因此它既可以清除Hb溶液中残留的氧,也可以还原MetHb,转变成有携氧功能的二价铁Hb。
过量维生素C加入的另一个作用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近年医学的发展进步;使缺血再灌注损伤愈益受到重视。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引起的更为剧烈的损伤称为再灌注损伤,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失血性休克和各种外科手术中,例如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就存在缺血肢体和器官的再灌注问题,又如动脉搭桥术后、溶栓疗法之后,休克治疗之后均可能发生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因而研究渐多,已成为一个医学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要对可能发生的输血再灌注损伤提起足够的重视。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是生成大量活性氧化物,血红蛋白携带的分子氧重新进入以前缺血的心肌细胞后逐步被还原生成氧自由基。除分子氧被还原外其他途径也可产生氧自由基,其中包括酶类(例如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环氧合酶)和儿茶酚胺的氧化。再灌注可使中性粒细胞激活和聚集,后者也可刺激活性氧化物的生成。氧自由基可与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产生脂质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损伤细胞。同时氧自由基可刺激内皮系统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后者可进一步促进中性粒细胞聚集,增加氧自由基的生成,加重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还可抑制一氧化氮从而加重内皮损伤和微血管功能障碍。除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外同时还存在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酶的相对缺乏从而进一步加重自由基介导的心脏功能障碍。综合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理,人们认为用抗氧化剂来治疗减轻再灌注损伤是合理的,有效的。维生素C作为强抗氧化剂,能够直接与氧自由基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因此对人体清除氧自由基有积极的作用,从而阻断再灌注损伤的重要诱因,避免血红蛋白输入人体缺血器官造成的损伤。
维生素C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物质,其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保护体内酶活性;对铅化物、砷化物、苯以及细菌毒素等具有解毒作用;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并参与铁蛋白的合成;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羟脯氨酸的过程,防止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促进心肌利用葡萄糖及心肌糖原的合成,有扩张冠状动脉的效应等。因此维生素C的加入不仅不会造成毒副作用,反而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利。但是由于维生素C本身酸性比较强,1%的维生素C溶液PH值约为2.5,如果直接加入会造成血红蛋白溶液PH值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其稳定。因此,在总结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将维生素C溶解在注射用水中,并用稀碱调节其PH值至6.00~6.50(血红蛋白加热体系的PH范围),因而即使是加入过量的维生素C,也不会对体系的PH值造成改变。以维生素C溶液作为抗氧化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在100℃以内对热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在60~70℃加热时不会发生结构改变而丧失其抗氧化活性。
文献报道和本发明人的实验结果证实,血红蛋白在加热过程中保持何种状态,将直接影响到血红蛋白变性与否。血红蛋白如果不经过脱氧处理,在加热时会很不稳定,绝大部分都会变性沉淀,因此在用加热的方法制备纯化血红蛋白溶液的过程中,需要对血红蛋白进行预处理。有文献报道用一氧化碳取代血红蛋白中结合的氧,如日本、美国。因为血红蛋白对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氧高得多,所以用一氧化碳处理,可以使血红蛋白在很短时间内充分脱氧,形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热稳定性高,加热处理时不会造成血红蛋白变性。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氧化碳气体属于剧毒气体,稍有不慎,就可能威胁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如果使用量大的话,其管理也有困难。此外,加热处理后,需要将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转换成氧合血红蛋白,普遍采用的是光照下通氧处理,光照时会产生热量,促使血红蛋白变性,所以时间不宜过长,这进一步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另有文献报道将血红蛋白转换为脱氧血红蛋白的形式。脱氧血红蛋白也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加热时稳定,不用使用有害气体,使用的设备也相对简单,易于扩大生产。在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中,主要是使血红蛋白中所结合的氧充分脱除。例如,采用不含氧的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或使用二氧化碳等与血红蛋白没有亲和力的气体以鼓泡的方式,结合真空泵抽气脱氧的方式,两种方式交替使用3次以上,以使得结合氧、溶解氧等各种形式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的氧能够充分释放并被移走,直至氧分压降到0毫米汞柱为止。
试验表明,在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中,对滤除沉淀物的粗制脱氧状态血红蛋白溶液在加入如葡萄糖、蔗糖等多羟基化合物作为保护剂的条件下再进行加热处理,对于减少血红蛋白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回收率,是有显著意义和重要作用的。但是保护剂加入的量也应当有限制,因为保护剂在保护血红蛋白的同时,也会保护要灭活的病毒。试验结果表明,按与脱氧血红蛋白溶液重量/体积比为2~3%加入保护剂,能起到很好的血红蛋白保护效果,而对病毒灭活效果没有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加热处理,使粗制溶血液中的非血红蛋白类蛋白质变性沉淀而被除去,是目前此类制备方法中必要的措施。有文献报道在加入保护剂的前提下,在50~60℃温度范围内加热可得到满意的纯化效果。在本发明方法中,将加热的温度提升到60℃以上,仍能够得到满意的纯化效果;同时,参照经典巴斯德消毒的条件,在60~70℃温度下加热10小时以上,也能够获得满意的病毒灭活效果。试验结果证实,在本发明的条件下,在血红蛋白被纯化的同时,经血液制品传播的主要脂质包膜病毒HIV、HBV、HCV以及非脂质包膜病毒HAV等都能够很好地灭活。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操作过程及其技术条件的难度和要求都大大简化,生产所需要的设备也相对简单,所以生产成本大大降低;2、以前需要两步进行的纯化步骤与病毒灭活步骤在本发明中整合到一起,使整个制备过程所需的时间周期由目前的24~72小时缩短为约12~15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3、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虽然加热的温度提高了,但制备过程所需时间周期大为缩短,并采取了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损失和提高收率的相应措施,在保证血红蛋白不变性的前提下使得病毒灭活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最终得到的血红蛋白收率在90%左右,高于目前报道的水平,纯度达到99%以上,与目前报道的国际水平相当,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低于2%,其它常规检测,如ABO血型检测,内毒素含量检测等均合格;4、。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涉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中维生素C的还原机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涉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中纯化前后样品的SDS-PAGE对比结果图。
1,3--Purified Hb;2,4--Hb before purification
Marker为SDS-PAGE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分子量如图所示
附图3为本发明所涉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中纯化血红蛋白HPLC图谱。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构成:将采集的胎盘血,在4℃的低温条件下,按常规方法用无热原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离心后,得到压积红细胞,再以渗透压为15毫渗摩尔及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溶血处理,得到粗制的溶血液。在粗制溶血液中按10万单位/1000毫升的量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常规的抑菌药物并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3%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调节溶血液PH6.00。混合溶液先用真空泵抽气,待溶液表面的真空度降到0,保持该状态15分钟;然后通入不含氧的高纯氮气体,流量为每分钟2L,持续15分钟。重复上述脱氧步骤3次,使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的结合氧和溶解氧充分释放脱除并被移走,至其氧分压为0毫米汞柱为止。再按重量/体积比为0.5%的量加入预先用稀碱(如碳酸钠)调节PH为6.00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在脱氧处理后的血红蛋白处理液中按重量/体积比3%的量加入葡萄糖溶液作为保护剂并充分混合均匀后,于60℃加热12小时,使得血红蛋白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得到灭活,同时非血红蛋白类蛋白质等成分变性沉淀。冷却至4℃并保证在此温度范围下,按重量/体积比为0.1%的量加入活性炭或白陶土等医用吸附剂,充分混合后保持0.5小时,然后按照常规方式以4000转/分钟做离心沉淀后,再以切向流方式过滤,最大限度除尽血红蛋白溶液中沉淀的杂质成分。用碳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钠等弱碱将滤液调整至PH7.4后,以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超滤膜按常规方式进行超滤处理,再经除菌过滤,即可得到经巴氏消毒法消毒的、高纯度的血红蛋白溶液。
用于检测其纯度的HPLC图谱及SDS-PAGE扫描图谱分别如图2、3所示。
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血红蛋白主要指标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检测项目   本发明方法所得制品   现有文献报道水平
  血红蛋白浓度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得率血红蛋白纯度PH值特征吸收光谱肉眼可见颗粒物总磷脂含量内毒素水平细菌热原   7~14%<1%>90%>99%7.0~7.4正常无<1PPM<2EU/ml合格合格   7~14%1~2%80~85%>99%7.0~7.4正常无<2PPM<2EU/ml合格合格

Claims (10)

1、一种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在0~4℃条件下,由天然红细胞经溶血处理得到初制溶血液;
(2)加入抗氧化剂调节溶液PH值;
(3)经物理脱氧与化学脱氧,充分脱除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的氧;
(4)加入保护剂后,进行加热处理,加热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
(5)作常规过滤和超滤膜处理并调节PH7.0~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的天然红细胞来源于人胎盘血或过期的库存人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适量抗氧化剂调节溶液的PH值至6.00~6.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物理脱氧为减压真空抽气脱氧与惰性气体鼓泡式脱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化学脱氧方法包括加入的过量抗氧化剂,其过量抗氧化剂取维生素C、谷胱甘肽类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按与脱氧血红蛋白溶液重量/体积比为0.5~1%的量加入过量抗氧化剂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的过量抗氧化剂溶液PH值取6.00~6.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保护剂后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70℃,加热处理的时间为10~1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的保护剂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类含有5~6个碳原子的糖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的保护剂浓度为2~3%(W/V)。
CN 200510122291 2005-12-12 2005-12-12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6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22291 CN1786018B (zh) 2005-12-12 2005-12-12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22291 CN1786018B (zh) 2005-12-12 2005-12-12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6018A true CN1786018A (zh) 2006-06-14
CN1786018B CN1786018B (zh) 2011-06-22

Family

ID=3678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222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6018B (zh) 2005-12-12 2005-12-12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601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373B (zh) * 2009-06-12 2013-03-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一种血红蛋白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CN103341187A (zh) * 2012-06-28 2013-10-09 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灭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N105288627A (zh) * 2015-09-17 2016-02-03 协和同仁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携供氧功能的心脏停搏液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37699A (zh) * 2017-06-15 2017-09-08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一种天然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的脱氧方法和制备工艺
CN107624073A (zh) * 2015-04-28 2018-01-23 拜耳股份公司 用于在微反应器中连续病毒灭活的方法
CN108752468A (zh) * 2011-07-23 2018-11-06 萨斯托米德股份有限公司 伤口喷剂
CN112546206A (zh) * 2020-12-30 2021-03-26 云锦华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源性血红蛋白类氧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35860A (en) * 1989-06-26 1991-03-20 Barry A Scherr Antioxidant containing blood substitutes
CN1238380C (zh) * 2001-07-17 2006-01-25 杨成民 用于红细胞代用品的高纯度无热原无基质血红蛋白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373B (zh) * 2009-06-12 2013-03-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一种血红蛋白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CN108752468A (zh) * 2011-07-23 2018-11-06 萨斯托米德股份有限公司 伤口喷剂
CN108752468B (zh) * 2011-07-23 2023-06-30 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伤口喷剂
CN103341187A (zh) * 2012-06-28 2013-10-09 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灭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N103341187B (zh) * 2012-06-28 2016-06-22 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灭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N107624073A (zh) * 2015-04-28 2018-01-23 拜耳股份公司 用于在微反应器中连续病毒灭活的方法
CN107624073B (zh) * 2015-04-28 2020-05-22 拜耳股份公司 用于在微反应器中连续病毒灭活的方法
CN105288627A (zh) * 2015-09-17 2016-02-03 协和同仁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携供氧功能的心脏停搏液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37699A (zh) * 2017-06-15 2017-09-08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一种天然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的脱氧方法和制备工艺
CN107137699B (zh) * 2017-06-15 2021-02-09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一种天然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的脱氧方法和制备工艺
CN112546206A (zh) * 2020-12-30 2021-03-26 云锦华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源性血红蛋白类氧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6018B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6018B (zh) 高纯度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工艺
NL194909C (nl) Werkwijze voor de bereiding van gepolymeriseerd hemoglobine en celvrij vervangingsmiddel voor rode bloedlichaampjes op basis daarvan.
US11116868B2 (en) Wound spray
Ketcham et al. 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potential
JPS59137417A (ja) 人尿由来コロニ−形成刺激因子及びカリクレインの製造法
US20060127387A1 (en)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 C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sepsis and other conditions
Wong Conjugated Hemoglobin: Rightshifted Dextran-Hemoglobin as Blood Substitute
CN116514912A (zh) 抗皮肤氧化损伤的草菇多肽及其应用
CN116621934B (zh) 来源于草菇的抗皮肤氧化和抑制氧化应激的多肽及其应用
KR20040032802A (ko) 뇌졸중 치료를 위한 폴리에틸렌글리콜-헤모글로빈 결합체
JANEWAY Clinical use of blood derivatives
Bruning et al. Prothrombal: a new concentrate of human prothrombin complex for clinical use
JPH05504766A (ja) プリン誘導体及びグルタチオンで安定化されたポリヘモグロビン
WO1993017693A1 (en) Albumin-iodine preservation of blood, tissues and biological fluids
FR2472609A1 (fr) Procede pour separer la myeloperoxydase et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contenant de la myeloperoxydase
CN1108378C (zh) 一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产方法
CN1990039A (zh) 一种聚合血红蛋白修饰方法
CN1333296A (zh) 用于红细胞代用品的高纯度无热原无基质血红蛋白的制备方法
JP3437572B2 (ja) 改良された人工血液
Arefin et al. A Review on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Bromelain from Pineapple Stems: Bromelain Purification Methods
Arefin et al. A Review on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Bromelain from Pineapple Stems.
Ün et al. Artificial blood
Powanda Polyhemoglobin-superoxide dismutase-catalase blood substitute for ischemia-reperfusion in brain
BRAIN Science of Physiology
CN103387613A (zh) 一种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氧载体病毒灭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 F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EHE TONGREN TECHNOLOGY (TIANJIN)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JIN XIEHE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25

Address after: 300457 International Joint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s, 220 Dongting Road,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1301

Patentee after: Xieh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ourth Street 80, Tian 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5 building,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Xiehe Bio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ieh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ieh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Decision on Request for Restoration of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ieh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ieh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