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5247B -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5247B
CN1785247B CN 200410093844 CN200410093844A CN1785247B CN 1785247 B CN1785247 B CN 1785247B CN 200410093844 CN200410093844 CN 200410093844 CN 200410093844 A CN200410093844 A CN 200410093844A CN 1785247 B CN1785247 B CN 1785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vant
salviae miltiorrhizae
starch
xylitol
borneolum synthetic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38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5247A (zh
Inventor
李永强
郑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938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5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78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5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5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5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本法通过利用纯天然程度高且自身就是很好的矫味剂作为制备崩解剂的主要辅料,克服了目前口服崩解片所用辅料纯天然程度不高、以及在制剂过程中需要通过额外添加矫味剂改变口味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以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病种,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也成为药物开发的热点。中药治疗这些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以丹参为主要原料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均有着确切的疗效,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颗粒等,是山丹参、三七和冰片经提取或加工制成,由于疗效确切此类制剂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药物,但这几种制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复方丹参片的提取和制剂的工艺较为落后,丹参的提取物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脂溶性的丹参酮,其生物活性低于水溶性的丹参素,而且复方丹参片中的三七是原药材粉末未经提取,直接压片,所以存在溶出慢,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复方丹参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样是生物活性较低的丹参酮,而且颗粒剂的服用不方便。复方丹参滴丸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丹参素,是以PEG材料为载体,在熔融状态下与主药形成固体分散体,再滴加到液体石蜡中冷凝收缩制成滴丸,由于主药高度分散在水性载体PEG中,所以复方丹参滴丸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片,可以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抢救,但固体分散体长时间贮存,会出现析出药物结晶、溶出度降低等老化现象,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而申请日2003.7.2,专利申请号为03148531.6的专利中所提到的崩解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制剂形式,但所用的崩解剂和填充剂也存在目前常用一些辅料所面临的问题。
1、辅料纯天然程度不高:目前,滴丸基质辅料多为化学合成品,天然程度较低,新的替代基质辅料的寻找、特别是天然程度高的替代基质辅料的寻找及其制备工艺的确定,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目前常见可能的天然基质辅料替代品所需的制备条件非常苛刻,因此,寻找纯天然程度高,且适于替代现有崩解剂的基质辅料是非常艰辛的一项工作。
2、口感差及起效速度慢的缺点:目前中药及其制剂的口感较差是其一大特点,人们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对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味道的恐惧甚至远远胜于对疾病的恐惧,更有甚者,一些患者因为不能克服中药或其制剂的不良口味或气味而放弃中药的治疗,如将药物制成胶囊剂或糖衣片剂虽可改善口感,减少刺激,但崩解速度却延长,不利于药物迅速起效,对某些疾病,特别是需药物迅速起效的疾病不适,崩解剂虽然克服了崩界速度的缺陷、但需要通过添加矫味剂的方式改变了口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根据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气血关系理论及现代医学对各种中药研究所发现的新的药理作用,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培本扶正为主,“通”不得伤正,“补”不得留滞,标本兼治。按照该方法生产的药品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既有近期疗效,又有远期疗效,并最终达到治愈目的,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产生。本发明所选用的基质辅料是通过大量的试验所得到的,具有分子量小,易溶于水,溶散速度更快,纯天然程度高,毒副作用更低,且能降低药物刺激性气味,口腔含服时具有改善口腔酸碱度,改善口腔气味的特点,本发明所用基质辅料为食品轿味剂,服用口感好、患者易接受的特点,是未来基质辅料发展的方向。
口腔崩解片可方便部分患者用药,如吞咽困难者(尤其是老人、儿童),或特殊不能得到水的环境下的病人用药。该剂型与普通片剂相比,可提供一种新的服用方法。其特点为:不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也无需咀嚼,药物置于口中,迅速崩解后,在口腔内通过粘膜吸收,迅速起效,也可以借助几个吞咽动作入胃迅速起效。
对于本发明作为心血管系统用药除了具有上述口腔崩解片共同的优点外,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本发明所选用的辅料纯天然程度高,毒副作用低,是未来辅料发展的方向。
2、本发明所用辅料自身能起到矫味剂的作用,无需在额外添加矫味剂改变口感的问题,利用该辅料制成的崩解剂外观美观、口味好,增加患者服用的顺应性。
本发明的崩解片的制备工艺可以采用目前常见的崩解剂制备工艺制备,如冷冻干燥法、固态溶液法、喷雾干燥法和直接压片法,本发明可以采用前述四种方法制备,但前三种方法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本发明优选采用简便易行的直接压片法。
本发明的处方由丹参、三七、冰片、增塑性基质、填充剂等构成。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及其辅料的选择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
丹参48%~97%、三七2%~50%、冰片0.2%~3%、适量辅料制成,其中辅料包括填充剂和增塑性基质,所说的填充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来源的天然辅料:赤藓糖醇、山梨醇、果糖、D-核糖酸-γ-内酯、阿拉伯醇、海藻糖、D-核糖、低熔点琼脂糖、虫胶、木糖醇、棉子糖、葡萄糖、苹果酸、枸橼酸、异麦芽醇、乳糖醇、麦芽糖等,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所说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来源的天然辅料:淀粉、预胶化淀粉、变性淀粉、羟丙基淀粉、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右旋糖酐、甲壳素、田箐胶、卡拉胶、印度胶、红藻胶、西黄蓍胶、角叉菜胶、罗望子胶、果胶、黄原胶、海藻酸及其盐、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分用量及其辅料的选择为丹参63.0%~94%、三七4.0%~35.0%、冰片0.5%~2.0%、适量辅料制成,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淀粉、预胶化淀粉、阿拉伯胶、海藻酸、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分用量及其辅料的选择为丹参75.2%~90%、三七9%~23.5%、冰片0.5%~1.3%、适量辅料制成,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淀粉、预胶化淀粉、阿拉伯胶、海藻酸、糊精、环糊精、乳糖。
更进一步优选的本法药物组分用量及其辅料为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适量辅料制成,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木糖醇、乳糖醇;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淀粉、阿拉伯胶。
最佳的本法药物组分用量及其辅料为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辅料为木糖醇与淀粉、乳糖醇与淀粉、木糖醇与阿拉伯胶。
本法发明中低熔点基质辅料与增塑性基质辅料的重量之比为1∶0~1∶1.5;优选为1∶0.1~1∶0.9;最佳为1∶0.1~1∶0.5。具体到各组合而言,本发明最佳的基质辅料为木糖醇和淀粉,木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或为乳糖醇和淀粉,乳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或为木糖醇和阿拉伯胶,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重量之比为1∶0.2~1∶0.4。
本发明药物中基质辅料与药物的用量比可以是制剂学上允许的范围,这里所述的药物可以是原药材也可以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物,为了适应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中基质辅料与药物的配比范围指的是辅料与药物提取浸膏的重量配比,基质辅料与药物提取物的重量之比为1∶0.1~1∶1;优选的基质辅料与药物提取浸膏的重量之比为1∶0.1~1∶0.6;最佳的基质辅料与药物的提取浸膏重量之比为1∶0.2~1∶0.4。
上述敷料中还可以含有化学合成辅料和动物来源辅料,其中填充剂包括苯基乙二醇、十六醇、十八醇、硬脂酸钠、硬脂酸甘油酯、棕榈酸甘油酯、尿素、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其中增塑性基质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泊洛沙姆、明胶。
此外本发明药物也可以选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药物配比,选用的常见的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羧甲淀粉钠(CMS-Na)、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聚维酮)等;常见的填充剂微晶纤维素等;常见的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等;常见的矫味剂甜菊甙、阿斯巴甜、香精、麦芽糖醇、糖精钠、蛋白糖、蔗糖和薄荷脑等为辅料。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木糖醇是一种最安全的甜味剂,世界各国在食品和口腔用品等领域广泛使用,木糖醇进入细胞内无需胰岛素的帮助、在糖利用障碍时也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具有强大抑制酮体生成的作用、能促进肝糖元的生成、直接渗入组织参加代谢、能纠正蛋白质、脂肪和类固醇的代谢异常;木糖是体内代谢中间产物,机体对它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临床实践证明:口服最高耐受量每日可达220g,每日静脉滴注可达100g。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口服25700mg/Kg,静注6400mg/Kg,大鼠静注6200mg/Kg。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萃取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口服液;也可以按照申请日2003.7.2,专利申请号为03148531.6的专利文件的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方法制备本发明药物;也可以将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药粉碎,将原料药粉碎成分与辅料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制成,但由于本发明为口腔崩解片,要求崩解的时间很短,所以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压片的压力应小一些,由于粉木的流动性较差,为保证片重差异符合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本发明采用具有自动填充功能或振荡装置的压片机。
以便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口腔崩解片作出的技术要求如下:
1、应在口腔内迅速崩解、无沙砾感、口感良好、容易吞咽,对口腔粘膜无刺激性。质量标准中性状项下应规定:在口腔内迅速崩解、无沙砾感、口感良好。
2、建立合适的崩解时限测定方法和限度,并订入标准。
3、对难溶性药物应建立合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和限度。
4、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通则要求。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口腔崩解片的技术要求,本发明的崩解度测定方法定为:取本品一片置盛有5ml37℃水10ml的烧杯中,以30转/分的速度搅拌,应在40秒之内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经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加热提取2~4次,滤过,合并滤液,并将滤液适当浓缩;
步骤二: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静置,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三:将所得浸膏与冰片及辅料混和均匀后,制成制剂。
优选的步骤一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60~100℃,浓缩至药液体积与药材重量比为1升:0.7~1.3千克,步骤二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使醇沉溶液的醇浓度达到50~85%,步骤二所述静置时间为4~24小时,步骤二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15~1.45。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二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使醇沉溶液的醇浓度达到69~71%,步骤二所述静置时间为8~12小时,步骤二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2~1.40。
步骤三所述制剂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优选制成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软膏剂、硬膏剂、喷雾剂、滴丸剂制剂形式;最佳制成崩解剂。
本发明药物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以上各组成中的单味中药,尤其是佐药、使药或佐药与使药,可以单独或同时被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功效的中药替换,替换后中药制剂及其药物作用不变。
本发明的药物在使用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1-3次,每日各生药用量以国家药典用药量为准,不超过药典规定量。
本发明所制备的崩解片,除了具有常规崩解片的优点,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给药方便、高效、速效外,其最大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选用辅料纯天然程度高: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基质辅料来源于天然植物或以天然植物来源的基质辅料为主,最佳选用的基质辅料为木糖醇与淀粉或乳糖醇与淀粉或木糖醇与阿拉伯胶,此基质辅料具有纯天然程度高,毒副作用低,崩界快,起效快,是一种基质辅料,可以用来替代目前的化学合成基质辅料,可以满足人们要求回归自然、服用低毒、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药物的问题。
2、改善崩解剂口味的问题:以此种基质辅料制成的本发明药物崩解剂,特别是口服崩解片的口感好,更易为患者接受。
3、更高的安全性:本发明所选用的基质不仅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营养剂,而且也可作药用,但未见其作为药物基质辅料用,因此,就基质而言绝对安全、无毒副作用,且适宜工业化大生产。
本发明药物是经过大量试验证实的,具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减轻自由基对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细胞损伤、抗血管通透性、血管通透性增强微循环障碍、肝脏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均有疗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本发明(以下成为复方丹参崩解片)的崩解速度、口感定性试验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试验例1:复方丹参崩解片(选用实验例1方法制备)的体内、体外崩解速度试验
本发明丹参崩解片与按照专利申请号为03148531.6的专利文件中的制剂实施例3制成的崩解片(以下简称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进行比较,考察复方丹参崩解片崩解速度与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的差异,考察其制备工艺是否成熟,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
1.试验用药:本发明复方丹参崩解剂,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
2.方法和结果:
崩解测定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口腔崩解片的技术要求,本发明的崩解度测定方法定为:取本品一片置盛有5ml 37℃水10ml的烧杯中,以30转/分的速度搅拌,应在40秒之内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表1复方丹参崩解片各项指标检查结果
Figure DEST_PATH_GA20183272200410093844101D00011
表2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各项指标检查结果
Figure G04193844120041231D000071
试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崩解片的崩解速度比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快,口感与按照专利申请号为03148531.6的专利文件中的制剂实施例3制成的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相当,说明此基质辅料可替代目前制备崩解片所用的辅料,以该基质辅料制备崩解片可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取丹参45g、三七8g、冰片0.5g、木糖醇12g、淀粉3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5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2倍量90%乙醇,静置20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5~1.25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压片,制成200片,即得。
实施例2:
(a):取丹参150g、三七20g、冰片1.5g、乳糖醇83g、淀粉17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4倍量85~95%乙醇,静置36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70~8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乳糖醇与淀粉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3:
(a):取丹参100g、三七15g、冰片0.8g、木糖醇37.5g、阿拉伯胶12.5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4倍量85~90%乙醇,静置1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40~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中,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4
(a):取丹参80g、三七14g、冰片1.2g、木糖醇30.7、阿拉伯胶8.3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3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0~7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中,充分混合,压片,制成500片,即得。
实施例5
(a):取丹参115g、三七20g、冰片1.0g、木糖醇36g、预胶化淀粉4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2~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1~3倍量90~97%乙醇,静置18~30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0~7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水浴融化的木糖醇和预胶化淀粉混合物中,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6
(a):取丹参40g、三七17.6g、冰片1g、山梨醇15.5、淀粉4.5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2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山梨醇和淀粉混合物中,搅匀,压片,制成300片,即得。
实施例7
(a):取丹参90g、三七17.6g、冰片1g、木糖醇14.6g、卡拉胶5.4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2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5~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1.35的稠膏(1);
(c):取冰片粉碎,将(1)和粉碎的冰片加入木糖醇和卡拉胶混合物中,搅匀,压片,制成500片,即得。
实施例8
(a):取丹参90g、三七17.6g、冰片1g、乳糖醇16g、淀粉4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2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5~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1.35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乳糖醇与淀粉的混合物中,压片,制成500片,即得
实施例9
(a):取丹参90g、三七17.6g、冰片1g、木糖醇14g、阿拉伯胶6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2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5~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1.35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中,压片,制成300片,即得。
实施例10
(a):取丹参41.06g、三七8.03g、冰片0.46g、木糖醇12g、阿拉伯胶8g备用;
(b):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0.9~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32~1.40的浸膏;
(c):取上述浸膏和冰片,与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混和均匀,压片,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11
(a):取丹参59.36g、三七6.38g、冰片0.34g、乳糖醇11g、阿拉伯胶9g备用;
(b):取丹参、三七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2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在55~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1.35的稠膏(1);
(c):取冰片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得溶液(2);将(1)(2)加入的乳糖醇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中,压片,制成200片,即得。
实施例12
(a):取丹参41.06g、三七8.03g、冰片0.46g、乳糖醇15g、阿拉伯胶2g备用;
(b):.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0.9~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32~1.40的浸膏。
(c):取上述浸膏和冰片,与重量之比为1∶0.2~1∶0.4的乳糖醇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13:
(a):取按实施例8方法制备得到的浸膏7g,冰片0.1g、木糖醇18.5g、淀粉1.5g备用;
(b):将木糖醇和淀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浸膏及冰片,混合物在7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压片,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13:
(a):取按实施例3方法得到的丹参浸膏8g、三七浸膏6.5g、冰片1.2g、木糖醇16.5g、阿拉伯胶3.5g备用;
(b)将木糖醇与阿拉伯胶混合,混合物在55~85℃加热熔融,加入上述浸膏、冰片,搅拌均匀,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14:
(a):取按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丹参浸膏20.5、三七浸膏12.5g、冰片3.2g、乳糖醇20g、阿拉伯胶3.5g备用;
(b)将乳糖醇与阿拉伯胶混合,混合物在55~85℃加热熔融,加入上述浸膏、冰片,搅拌均匀,制成200片,即得。
实施例15
(a):取按实施例7方法得到的丹参浸膏30g、三七浸膏5.5g、冰片0.5g、木糖醇16.5g、淀粉3.5g备用;
(b)将木糖醇与淀粉混合,混合物在60~85℃加热熔融,加入上述浸膏、冰片,搅拌均匀,制成300片,即得。
实施例16
(a):取按实施例4方法得到的丹参浸膏15g、三七浸膏4.65g、冰片0.85g、木糖醇15.5g、阿拉伯胶4.5g备用;
(b):将木糖醇与阿拉伯胶混合,混合物在65~85℃加热熔融,加入上述浸膏、冰片,搅拌均匀,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17
(a):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粗粉,加(8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水提液过滤,弃去药渣;将水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95%乙醇调整溶液含醇量为60%,静置,冷藏24小时,倾取上清液,并将沉淀抽滤,滤液与上清液合并,弃去沉淀,将滤液与上清液合并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稀盐酸调整溶液pH至酸性(pH3-4),用水饱和的乙酸乙酯萃取(三次),保留乙酸乙酯层,再用乙酸乙酯饱和的水洗(三次),合并各次的乙酸乙酯层,回收乙酸乙酯至干,干燥,即得备用丹参粗提物;
(b):取β-环糊精与冰片的投料比为7.4∶1,称取一定量的β-环糊精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然后加入冰片乙醇溶液,在42r/min下球磨1小时,包合物低温真空干燥24小时,研碎过80目筛的粗包合物,将粗包合物用乙酸乙酯洗涤3次后晾干,即得备用疏松状白色包合物粉末;
(c):取上述丹参提取物5g、冰片包合物8g、市售三七总皂甙20g,40g乳糖醇、5g阿拉伯胶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18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10g、冰片包合物50g,市售三七总皂甙40g、乳糖醇160g、阿拉伯胶28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19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20g、冰片包10g,市售三七总皂甙50g、木糖醇135g、淀粉40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19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10g、冰片包合物25g,市售三七总皂甙30g、乳糖醇200g、淀粉52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20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20g、冰片16g、市售三七总皂甙40g、木糖醇114g、阿拉伯胶64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21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10g、冰片包合物25g、市售三七总皂甙20g、木糖醇350g、淀粉75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22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10g、冰片包合物30g,市售三七总皂甙20g、乳糖醇360g、海藻酸25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23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20g、冰片16g、市售三七总皂甙40g、木糖醇108g、琼脂30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24
取按照实施例17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物10g、冰片包合物20g、市售三七总皂甙10g、木糖醇200g、淀粉55g,充分混合,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Claims (11)

1.一种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48%~97%、三七2%~50%、冰片0.2%~3%、适量辅料制成,其中辅料是由填充剂和增塑性基质组成,所说的填充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来源的天然辅料:赤藓糖醇、山梨醇、阿拉伯醇、海藻糖、木糖醇、异麦芽醇、乳糖醇、麦芽糖;所说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来源的天然辅料:淀粉、预胶化淀粉、变性淀粉、羟丙基淀粉、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基质辅料与药物提取浸膏的重量之比为1∶0.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丹参63.0%~94%、三七4.0%~35.0%、冰片0.5%~2.0%、适量辅料制成,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淀粉、预胶化淀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丹参75.2%~90%、三七9%~23.5%、冰片0.5%~1.3%、适量辅料制成,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淀粉、预胶化淀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丹参82.87%、三七16.21%、冰片0.92%、适量辅料制成,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木糖醇、乳糖醇;其中的增塑性基质为淀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木糖醇和淀粉,木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崩解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乳糖醇和淀粉,乳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基质辅料与药物提取浸膏的重量之比为1∶0.1~1∶0.6。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基质辅料与药物提取浸膏的重量之比为1∶0.2~1∶0.4。
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采取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经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加热提取2~4次,滤过,合并滤液,并将滤液适当浓缩;
步骤二: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静置,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步骤三:将所得浸膏与冰片及辅料混和均匀后,制成制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60~100℃,浓缩至药液体积与药材重量比为1升∶0.7~1.3千克,步骤二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使醇沉溶液的醇浓度达到50~85%,步骤二所述静置时间为4~24小时,步骤二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15~1.45。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方丹参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使醇沉溶液的醇浓度达到69~71%,步骤二所述静置时间为8~12小时,步骤二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2~1.40。
CN 200410093844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785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3844 CN1785247B (zh)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3844 CN1785247B (zh)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247A CN1785247A (zh) 2006-06-14
CN1785247B true CN1785247B (zh) 2010-08-11

Family

ID=3678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93844 Active CN1785247B (zh)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5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4906B (zh) * 2006-12-08 2011-11-30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43156A1 (zh) * 2008-10-06 2010-04-22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546B (zh) * 2013-10-30 2015-04-15 界首市东亚淀粉出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变性淀粉的可再生钙片填充剂
CN103960568B (zh) * 2014-05-29 2016-05-25 延边长白山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参总皂苷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247A (zh) 200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5733B (zh) 一种健胃消食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
CN1824177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199347A (zh) 一种排铅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17B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7158C (zh) 藤茶素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0553615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CN103239507A (zh) 一种在口腔中快速崩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85247B (zh) 一种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329049C (zh) 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物
CN103655925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675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199623B (zh) 治疗高血压药物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745809A (zh) 六味地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0471C (zh) 滋肾养肺的中药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2534B (zh) 救必应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0455314C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CN100450504C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药物
CN100563635C (zh) 一种藿香正气滴丸
CN100553617C (zh)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药物
CN1473560A (zh) 中药或天然来源药用物质口腔速崩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1684C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CN1795901B (zh) 一种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药物
CN1785248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泡腾剂
CN100553620C (zh) 一种治疗胸痹的药物
CN100512825C (zh) 一种冰七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IANJIN TASLY PHARM.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ianshi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