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4736A -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4736A
CN1784736A CNA2004800120012A CN200480012001A CN1784736A CN 1784736 A CN1784736 A CN 1784736A CN A2004800120012 A CNA2004800120012 A CN A2004800120012A CN 200480012001 A CN200480012001 A CN 200480012001A CN 1784736 A CN1784736 A CN 1784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read
regene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2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孝典
中津悦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4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具备:从第1媒体读出编码内容的第1媒体管理部;将读出的编码内容译码后输出译码内容的译码器;至少接收译码器输出的译码数据后输出的控制部;再生控制部输出的译码内容的显示部;在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第2媒体上时,在再生显示部中的译码内容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编码内容,记录到第2媒体上的第2媒体管理部。这样,能够缩短向其它记录媒体复制完毕的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包含图象及声音等再生对象的内容记录到光盘、磁盘等记录媒体上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将磁盘作为记录媒体的磁盘驱动器或使用将大容量的可改写型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盘)作为记录媒体的光盘装置,记录、再生内容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已广为人知。
在近几年来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还开发出用1台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能够在磁盘和光盘等不同种类的记录媒体上记录内容和再生记录内容的复合型的装置。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1-344898号公报中,记述着在将内容记录到某个记录媒体上的同时,还将相同的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该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将相同的内容记录到装置内的所有的记录媒体上。然后,需要将被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复制到其它记录媒体上时,从表面上看,能够瞬时完成向所有的记录媒体进行的记录。
近几年的复合型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在将被某个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复制到其它记录媒体上时,使用户在不再生视听内容的状态下,选择记录哪些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由于装置内的所有记录媒体都记录相同的内容,所以用户不能取舍选择想复制的内容或其一部分。
并且,使用现有技术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将被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复制到其它记录媒体上时,不仅内容的记录动作,而且再生视听动作也必须停止。这样,正在进行再生视听中的用户,必须暂时结束其再生视听,所以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在结束内容的视听再生之后开始向其它记录媒体记录内容后,到记录完毕为止的等待时间就要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具有多个记录媒体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缩短用户等待在其它记录媒体上进行的记录完毕的等待时间。例如一边继续再生视听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一边将该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
本发明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将第1媒体记录的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第2媒体上。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具备:根据读出的指令信号,从所述第1媒体读出所述编码内容的第1媒体管理部;将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所述编码内容译码,输出译码内容的译码器;是生成所述读出指令信号、控制所述编码内容的读出的控制部,至少接收所述译码器输出的译码数据后输出的控制部;再生所述控制部输出的译码内容的显示部;在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时,在所述显示部中的所述译码内容的再生过程中,接收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的第2媒体管理部。由此达到上述目的。
只要没有指定复制所述编码内容的范围,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从头到尾复制到所述第2媒体上。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还可以具备在所述显示部中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接收用户开始复制的开始指令及有关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的接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生成指令所述编码内容的读出位置及读出开始的读出指令信号;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根据所述读出指令信号,从指令的读出位置起,读出所述编码内容。
所述接收部,可以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作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特定的位置特定指令。
所述接收部,还可以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现在正在再生的位置,作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特定的位置特定指令。
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控制部,生成指令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进而在所述未再生部分的读出结束后生成指令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然后根据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所述译码器,将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译码后,作为所述译码内容输出;所述控制部,接收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然后,接收读出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
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所述控制部,生成指令只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数据量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在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进行的读出结束后,生成指令只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数据量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反复生成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及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直到所述未再生部分及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所有的读出结束为止;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根据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所述译码器,将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译码后,作为所述译码内容输出;所述控制部,可以接收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然后,接收读出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还具有将所述译码内容编码的编码器;所述译码器,根据表示所述第1媒体记录的所述编码内容的第1属性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输出所述译码内容;所述编码器,可以在不能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所述编码内容时,将所述译码内容编码后,生成具有与所述第1属性不同的第2属性的编码内容,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
所述控制部根据复制的对象——所述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中向所述第2媒体的复制尚未完毕的部分的数据量和写入所述第2媒体的写入速率,计算复制所需的复制时间;所述显示部,可以根据所述复制时间,显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
所述控制部进而计算将再生中的所述编码内容再生到最后所需的再生剩余时间,可以将所述再生剩余时间及所述复制时间中较长的一方,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显示。
采用本发明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将第1媒体记录的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第2媒体上。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包括:生成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读出的指令信号,从所述第1媒体读出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将读出的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生成译码内容的步骤;再生生成的所述译码内容的步骤;在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时,在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的步骤。由此达到上述目的。
所述记录步骤,只要没有指定复制所述编码内容的范围,就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从头到尾复制到所述第2媒体上。
还包括在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开始复制的开始指令及有关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的步骤,和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生成指令所述编码内容的读出位置及读出开始的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所述读出步骤,可以是根据所述读出指令信号,从指令的读出位置起,读出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
接收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的步骤,可以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作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特定的位置特定指令。
接收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的步骤,可以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现在正在再生的位置,作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特定的位置特定指令。
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还包括:生成指令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步骤,在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后、生成指令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在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后、根据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步骤;生成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是将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译码后生成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的步骤,可以是记录读出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步骤。
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还包括:生成指令只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数据量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第1数据量的未再生部分的步骤,在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后、生成指令只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数据量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反复进行生成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及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直到所述未再生部分及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所有的读出结束为止的步骤;生成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是将读出的所述第1数据量的未再生部分译码后生成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的步骤,可以是记录读出的所述第2数据量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步骤。
所述内容记录再生方法,还包括:在不能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所述编码内容时,根据表示所述编码内容的第1属性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输出旨在记录的译码内容的步骤;将所述旨在记录的译码内容编码后,生成具有与所述第1属性不同的第2属性的编码内容的步骤;所述记录步骤,可以将具有所述第2属性的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
所述内容记录再生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复制的对象——所述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中向所述第2媒体的复制尚未完毕的部分的数据量和写入所述第2媒体的写入速率,计算复制所需的复制时间的步骤;根据所述复制时间,显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的步骤。
所述计算步骤进而计算将再生中的所述编码内容再生到最后所需的再生剩余时间,所述显示步骤,可以将所述再生剩余时间及所述复制时间中较长的一方,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显示。
采用本发明的内容记录再生程序,可以在将第1媒体记录的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第2媒体上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实施。内容记录再生程序包括:生成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读出的指令信号,从所述第1媒体读出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将读出的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生成译码内容的步骤;再生生成的所述译码内容的步骤;在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的步骤。由此达到上述目的。这种内容记录再生程序,可以在记录媒体上记录。
采用本发明后,对内容再生记录装置下达在再生视听的过程中将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的指令时,控制部一边优先进行旨在再生视听内容的数据读出,一边在不再生视听内容的期间读出内容记录开始时刻中的视听完毕部分的数据。然后,在再生视听中使用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数据的同时,还在向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中使用,在不进行为了再生视听内容而读出数据的期间,则将读出的数据原封不动地记录到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上。这样,可以在继续再生视听的状态下,将内容记录到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上。另外,还可以缩短从再生视听完毕到记录完毕的等待时间。
用户对采用本发明的内容再生记录装置下达在再生视听的过程中将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的指令时,控制部一边优先进行旨在再生视听内容的数据读出,一边在不进行旨在再生视听内容的数据读出的期间,从内容的前头开始读出数据。然后,在不进行旨在再生视听内容而读出数据的空闲时间,将读出的数据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这样,可以在继续再生视听的状态下,将内容记录到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上。另外,在记录供体、记录受体双方的记录媒体的能力都非常高时,还可以在再生视听的过程中使内容的记录完毕。
用户对采用本发明的内容再生记录装置下达在再生视听的过程中将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的指令时,控制部保持内容的前头读出位置、记录开始时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位置、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的写入前头位置,根据这些信息,在再生视听中使用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数据。控制部同时在记录中也使用该数据,在再生视听完毕后,进行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的记录。这样,即使是写入能力、读出能力较低的记录媒体,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也能够在继续再生视听内容的状态下,将内容记录到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上。这时,从再生视听完毕到记录完毕的等待时间,就成为从再生视听开始到记录开始为止的经过时间。
用户对采用本发明的内容再生记录装置下达在再生视听的过程中将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的指令时,控制部按照内容的容量和压缩·编码方式、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的种类和空闲容量,将内容再编码后记录到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上。这样,即使存在内容的压缩·编码方式及种类不同的记录媒体,也能将被一个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记录到别的记录媒体上。
采用本发明后,可以获得旨在利用计算机处理被多个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的程序。利用该程序后,即使是普通的计算机,也能够实现上述的内容的记录处理。进而即使是现有技术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也可以通过更新成该程序,实现上述的内容的记录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进行的内容的复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
图4是表示一边继续再生视听内容,一边将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内容记录再生装置接收中断指令时的第1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内容记录再生装置接收中断指令时的第2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从暂停再生视听的状态开始恢复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内容记录再生装置接收中断指令时的第3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通常速度的再生视听被快进跳过的数据的图形。
图10是表示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
图11是表示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
图13是表示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
图16是表示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处理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对多个编码的数据流进行译码的译码器3的结构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讲述采用本发明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结构的方框图。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包括:第1记录媒体10、第2记录媒体11、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译码器14、控制部15、显示部16及指令接收部17。
如图1所示,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是能够在2种记录媒体上记录内容的复合型的装置。在这里,所谓“内容”,是指广播节目、电影、音乐等成为视听对象的信息的内容。在本说明书中,“内容”不仅包括作为图象显示、作为声音等输出、能够被人们感知的信息的内容,而且还包括被电子方法、电磁方法及其它不能被人们感知的方法变换的信息的内容。例如,内容可以采取被显示器显示的图象、被扬声器输出的声音、被MPEG-2(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Phase 2)等信息压缩方式压缩·编码的图象数据及/或声音数据的形态。此外,在内容采取数据的形态时,在内容上还附加表示压缩·编码方法、位速率等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再生内容的装置,可以根据属性信息的内容,对内容进行译码,再生该内容。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特征之一,是即使在再生内容的过程中,也能将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复制(拷贝)到第2记录媒体11上。此外,在没有指定进行复制的范围(包括停止复制等的指令)时,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原则上将内容从头到尾复制。下面,讲述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然后讲述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与上述特征相关的动作。
首先,第1记录媒体10是可以随机存取的记录媒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是磁性记录媒体——硬盘。在硬盘中,成为用户视听的对象的内容A被采用MPEG-2等编码方式编码后记录着。此外,在第1记录媒体10的概念中,不仅包括记录着内容A的硬盘本身,还可以包括具有使存取臂在硬盘上的指定位置移动、在该位置记录数据、从该位置读出数据的机构的硬盘驱动器。
第2记录媒体11是可以随机存取的记录媒体,在这里假设是光记录媒体——可改写型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盘)。和第1记录媒体10一样,在第2记录媒体11的概念中,也不仅包括记录着内容的DVD本身,还可以包括具有使存取臂在DVD上的指定位置移动、在该位置记录数据、从该位置读出数据的机构的DVD驱动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第1记录媒体10及第2记录媒体11记录的内容的压缩·编码的方式相同。例如,第1记录媒体10是硬盘、第2记录媒体11是可改写型DVD时,记录的内容的编码的方式是MPEG-2 PS(Program Stream)。在别的示例中,第1记录媒体10是硬盘、第2记录媒体11是是BD(Blu-rag Disc)时,记录的内容的编码的方式是MPEG-2TS(Transport Stream)。但这是为了方便起见的假设,也可以将采用MPEG-2 TS记录的所谓HD广播的内容变换成MPEG-2 PS后,记录到DVD上。
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管理来自第1记录媒体10的数据的读出位置。另外,在将数据写入第1记录媒体10之际,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还能够管理写入位置。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从控制部15接收读出指令信号,根据该信号,从第1记录媒体10上的所定位置读出内容A。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将读出的内容A向译码器14及控制部15输出。
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管理将数据写入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位置。来自第1记录媒体10的数据的读出位置。另外,在从第2记录媒体11读出数据之际,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还能够管理读出位置。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从控制部15接收写入指令信号以及内容,根据该信号,将接收的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的所定位置。
此外,在以下的讲述中,有时还表述为“控制15进行内容A的读出或写入”。这是为了避免叙述的冗长而采用的表述,实际上是记录媒体管理部12或13进行读出或写入处理。
译码器14根据属性信息,将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的内容A译码,输出译码后的内容(以下称作“译码内容”)。属性信息附加给被编码的内容(以下称作“编码内容”),例如表示内容的压缩·编码方法、位速率。译码器14例如作为MPEG2的译码器电路、作为硬件安装。此外,译码器14假定是具有普通译码处理功能的接收编码的1条数据流后进行译码的译码器。但是例如也可以如后文参照图17讲述的那样,采用进行多条编码的数据流的译码的结构。
控制部15控制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控制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更具体地说,控制部15生成内容A的读出指令、指定在第1记录媒体10上的读出位置等的读出指令信号,发送给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使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读出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而且,控制部15还根据读出指令信号,接收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读出的编码内容A及译码器14输出的译码内容。控制部15将接收的内容,发送给显示部16或发送给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进而,控制部15根据指令接收部17接收的来自用户的指令,进行将内容从第1记录媒体10向第2记录媒体11上复制。控制部15的与复制处理有关的动作,将在后文中与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动作一并讲述。
在这里,讲述控制部15如何特定读出位置(地址),以便从硬盘读出数据。
内容A的数据流,很少从头到尾连续记录在硬盘上,通常被分割成所定的数据单位,记录在隔三跳四的区域。各数据单位则被连续记录。为了提高效率,读出数据时以各数据单位进行为宜。这个所谓的“数据单位”,例如在数据流为MPEG-2PS时,与视频目标单元(VOBU)对应。
为了从各数据单位的前头起读出数据,只保持在那以前读出的位置是不够的,需要采用其它方法取得各单位的前头地址。因此,控制部15利用内容A的数据流的管理信息,特定各单位的前头地址。
在上述的MPEG-2PS中,作为具有1个以上的VOBU的数据序列,规定视频目标(VOB)。例如,作为录制的1个节目(内容)而生成VOB。
存放数据流的文件及管理信息文件,在以DVD视频记录形式被DVD-RAM记录时,分别为“VR_MOVIE.VRO”文件及“VR_MANGR.IFO”文件。在管理信息文件“VR_MANGR.IFO”中,以VOB单位规定管理信息。例如,在与现在正在视听的内容(VOB)对应的管理信息中,记述着该内容包含的各VOBU的前头部分的地址和该VOBU的数据尺寸。
采用上述的管理信息后,控制部15更新表示直到哪个VOBU为止是读出完毕的信息,根据该信息,参照VOB后,就可以切实特定下一个VOBU的前头位置。管理信息记录在和存放数据流的文件不同的别的管理信息文件内,可以预先读出后存放到缓冲器等中。
此外,数据流被硬盘记录时,也可以不必具有与上述文件相同的文件结构。因为不需要考虑在其它装置中的再生互换性。所以,如果存在能够用数据流的所定的数据单位特定地址的管理信息,就能够按照同样的原理,从数据单位的前头起再生。例如,即使利用管理数据流的再生时间和地址的管理信息,也可以特定数据的存放地址。
接着,显示部16将控制部15输出的译码内容,作为图象等再生显示。这样,用户可以视听。显示部16还能进而显示与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复制动作相关的显示,例如“从现在正在再生视听的位置起复制到DVD上吗?”、“是”、“不是”等给用户的提示。此外,显示部16未必只是显示图象的器件,还包括输出内容所包含的声音的扬声器等。
指令接收部17是为了从用户那儿接收开始复制内容的指令及有关复制的开始位置的指令而在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本体部中设置的操作按钮或接收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的受光部。所谓“有关复制的开始位置的指令”,是从现在正在再生视听的位置起开始复制还是从前头开始复制等特定复制的开始位置的指令。
例如,显示部16显示“从现在正在再生视听的位置起向DVD上复制吗?”这一提示后,用户可以使用遥控器等选择“是”,加以确定。指令接收部17将接收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等后选择及确定的指令及复制开始位置的相关指令,通知控制部15,控制部15可以同时接收向DVD的内容的复制开始指令和从现在正在再生视听的位置起开始复制的指令。其结果,控制部15可以根据数据流的管理信息,检素、取得为了特定开始复制而必要的现在正在再生视听的位置的数据流的读出位置(地址)。此外,数据流的地址检素,既可以由控制部15进行,还可以由第1记录媒体10进行。只要最终由控制部15取得该地址,对第1记录媒体10指示地址就行。
归根结底,指令接收部17,除了现在正在视听的内容的位置以为,例如还能接收从内容的前头位置起开始复制这一指令。另外,指令接收部17还可以不必同时接收开始复制的指令和复制的开始位置的有关指令,先接收开始复制的指令,然后接收选择复制内容的信息及复制的开始位置的有关指令。
内容的复制处理
下面,参照图2,讲述采用图1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内容的复制处理。图2是表示内容的复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201中,指令接收部17接收用户的开始复制的指令后,将该指令通知控制部15,在步骤202中,控制部15判定用户是否正在视听内容。该判定例如根据译码器14现在输出译码的内容,控制部15是否将该输出传输过显示部16来进行。用户正在视听内容时,进入步骤203,不是正在视听时,进入步骤204。
首先,用户不在视听内容时,在步骤204中,用户从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中选择要复制的内容。接着,在步骤205中,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开始复制。具体地说,首先,在步骤206中,控制部15向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发出指令,读出成为复制对象的内容,在步骤207中,通过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做媒介,将读出的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在步骤208中,控制部15判定选择的内容的全部或指定的范围的复制是否结束。没有结束时,反复进行从步骤206起的处理,直到结束为止。结束时,结束复制处理。
接着,用户正在视听内容时,控制部15在显示部16上显示询问用户是从正在再生视听中的内容A的前头记录、还是从现在正在再生视听的位置记录之意的提示,接收用户进行哪种复制的指令。在步骤203中,控制部判定是不是从正在再生视听中的内容A的前头复制的指令,在应该从前头复制时,在步骤209中进行记录处理,在除此以为的指令时,进行从步骤210起的处理。步骤209中进行的记录处理,作为所谓子程序实现,在本发明书中,将在后文参照图3及图4讲述。
步骤210,意味着从视听的中途开始复制。用户使用操作按钮或遥控器等输入从现在正在视听的位置开始记录之意的指令时,指令接收部17接受该指令后,就通知控制部15。于是,从视听的中途开始复制处理。控制部15对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下达从现在的读出位置读出第1记录媒体10中的内容A,以及对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下达将读出的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的指令。在步骤211中,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根据来自控制部15的指令,继续从第1记录媒体10中读出旨在视听的内容A。然后,控制部15及显示部16通过译码器14再生译码内容,在步骤212中,用户继续视听。与该处理并列进行,在步骤213中,控制部15将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读出的编码内容,发送给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在第2记录媒体11上记录该内容。然后,在步骤214中,接收用户停止复制的指令或判定视听是否结束。然后反复进行从步骤211起的处理,直到接收到停止复制的指令或视听结束为止。有停止复制的指令或视听结束后,就结束复制处理。
接着,参照图3及图4,讲述步骤209中的记录处理。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一边再生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一边将该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图3是表示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容易理解,假设在第1记录媒体10上,从位置RP_S到RP_E之间连续记录内容A。内容A,在此刻,有关从位置RP_S到RP0的部分,视听结束,将该时刻作为基准时刻(0)。以后,将内容A的在基准时刻以前再生视听完毕的部分,称作“视听完毕部分”;将内容A的在基准时刻以后进行再生视听的部分,称作“未视听部分”。
下面,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讲述。在时刻0中,从未视听部分的位置RP0起,只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α的未视听部分,在为了再生视听而进行处理的同时,还被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接着,再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α的未视听部分,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
可是,随后从位置RP_S起,只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β的未视听部分,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该处理的意义如下。即:内容A的再生视听按照从第1记录媒体10中读出数据、对读出的数据进行译码、将译码后的数据作为再生图象显示这一系列的流程进行。从第1记录媒体10中读出数据并非始终进行,读出一定量的数据后,直到下一个存取时刻为止,什么动作也不做。因此,着眼于该什么动作也不做的时间(空闲时间),在空闲时间中,进行旨在记录视听完毕部分的读出。此外,向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写入位置,是在确保所有的数据写入第2记录媒体11中时内容的连续性的前提下决定。后文将对此更详细地讲述。
现在,参照图1及图4讲述上述的处理。图4是表示一边继续再生视听内容,一边将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401中,控制部15从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取得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前头读出位置RP_S和最终读出位置RP_E。进而,在步骤402中,控制部15取得记录开始时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0的信息。接着,在步骤403中,控制部15从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取得第2记录媒体11可能写入的内容的前头位置WP_S。控制部15全部保持取得的这些信息。
在这里,控制部15根据下列公式(1),导出对于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的写入位置WP的初始值。
         WP=WP_S+(RP0-RP_S)    …(1)
控制部15将对于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将对于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A的写入位置WP通知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RP的初始值是RP0。
在步骤404中,控制部15判定从现在的读出位置RP进行的内容A的读出现在是否停止,判定即现在是不是空闲时间。
正如步骤404的处理所意味的那样,为了再生视听内容A的未视听部分的处理和为了记录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的处理,按照是否读出内容A进行适当的切换。特别是在内容A被按照MPEG-2标准的编码方式可变长编码后记录时,单位时间的数据量出现离差。因此,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未视听部分和为了记录而读出视听完毕部分,并非交替进行,对此请务必注意。
在切换为了再生视听未视听部分的处理和为了记录视听完毕部分的处理之际,控制部15需要切换对于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和对于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A的写入位置WP。关于未视听部分的第1记录媒体10中的读出位置及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写入位置,分别是RP_W和WP_W。另一方面,关于视听完毕部分的第1记录媒体10中的读出位置及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写入位置,分别是RP_D和WP_D。这些位置,由控制部15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及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
在步骤404中,现在没有停止读出时,在步骤405中,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从现在的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将读出的内容A用译码器14译码后,用显示部16视听。在步骤406中,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从写入位置WP起,依次将在步骤405中读出的内容A写入第2记录媒体11。然后,在步骤407中,读出位置RP及写入位置WP,如下列公式(2)、(3)所示,被作为新的读出位置或写入位置而得到更新。
           RP←RP+α    …(2)
           WP←WP+α    …(3)
在这些公式中,右边的值意味着作为左边的新值得到更新。在本说明书中,在以后记述的公式中,“←”的含义也和这一样。在步骤408中,控制部15将更新的RP、WP的值,分别作为RP_W、WP_W保存。上述处理,反复进行到RP=RP_E为止,即再生视听进行到内容A的最后而结束为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404中,如果是停止从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的期间,控制部15就判断是不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未视听部分的空闲时间。
在随后的步骤409中,控制部15将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将对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的写入位置WP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3。读出位置RP是第1记录媒体10上存在视听完毕部分的位置RP_D。在初次读出视听完毕部分时,设定为RP_D=RP_S。另一方面,写入位置WP是第2记录媒体11上记录视听完毕部分的位置WP_D。在初次读出视听完毕部分时,设定为WP_D=WP_S。
在步骤410中,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从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后,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就将读出的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位置WP。在步骤411中,RP、W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β,被按照下列公式(4)、(5)那样地更新。
               RP←RP+β    …(4)
               WP←WP+β    …(5)
在步骤412中,控制部15将更新的RP、WP的值,分别作为RP_D、WP_D保存。
然后,在步骤413中,控制部15根据第1记录媒体10上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判断是否达到内容A的读出结束位置RP_E。达到时,结束记录处理。未达到时,进入步骤414。接着在步骤414中,控制部15判定视听是否完毕。视听完毕时,进入步骤415;没有完毕时,进入步骤416。步骤415的处理,表示虽然视听完毕,但内容A的复制却没有完毕。
在步骤415中,控制部15判定读出位置RP是不是RP0。所谓“RP0”,表示复制处理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的最后的位置。读出位置RP是RP0时,结束记录处理;不是RP0时,再次反复进行从步骤410起的处理。在步骤416中,控制部15使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返回RP_W,设定为未视听部分的读出位置。同时,控制部15使对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的写入位置WP返回WP_W,设定为未视听部分的写入位置。
这样,进行将内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的处理。因为按照公式(1)决定写入第2记录媒体11的开始位置,所以能够在复制结束时刻,以与再生的顺序平行的状态记录内容。
在上述记录处理中,最好将旨在再生视听内容A的未视听部分的处理,比旨在记录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的处理优先实施。因为旨在再生视听未视听部分的处理,要求实时性。在优先实施旨在再生视听未视听部分的处理时,为了记录视听完毕部分,有时需要读出第1记录媒体10的视听完毕部分,或在向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完毕之前进行旨在再生视听的从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或者有时需要在向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完毕之前,进行旨在再生视听的向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在这些时候,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或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将该情况通知控制部15。收到通知后,控制部15就中断一系列的动作,在旨在再生视听的处理完毕后,再实施那些处理。
下面,更具体地设定条件,分析利用未视听部分的读出处理的空闲时间,进行视听完毕部分的读出之际的条件。将记录内容A的第1记录媒体10定为硬盘,将第2记录媒体11定为改写型DVD。硬盘采用美国SeagateTechnology公司的商品名称为Barracuda 7200.7的产品。该硬盘的性能如下:
一次读出的数据的尺寸:128K字节
最大传输速度:85.37Mbps
持续传输速度:32~58Mbps(平均40Mbps左右)
最大寻找时间:25msec
平均寻找时间:8.5msec
转数:7200rpm
平均等待旋转时间:4.16msec
下面,分析将内容A从具有上述性能的硬盘拷贝(复制)到DVD上时的等待时间。例如,在BS数字广播等中使用的HD(High Definition)广播的位速率是28.8Mbps,将该HD广播作为成为视听对象的内容。
首先,为了确保1秒钟28.8M比特,需要在35.56msec以内从硬盘读出128K字节(=1024k比特)的数据。另一方面,一下子从硬盘读出128K字节的数据的时间,平均为15.94msec。这样,到下一次读出为止的等待时间就约为19.6msec。因此,至少可以再一次读出128K字节的数据。所以如果在该等待时间中,为了记录而读出视听完毕部分,那么在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未视听部分后的空闲时间中,就完全可以为了记录而读出视听完毕部分。由于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未视听部分,是从连续的区域读出的,所以寻找时间被缩短。这样,可以说在实用上,几乎所有的读出处理都能够满足上述条件。
特定是在上述示例中,使用HD广播等位速率高的控制流,从往DVD上复制的角度上看,被认为在实用上大多处理的是模拟地面波等使用的位速率为9~10Mbps左右的SD(Standard Defintion)广播的数据流。如果是SD广播的数据流,那么从硬盘读出数据的空闲时间就约为86.5msec,成为好几倍。因此,如果是SD广播,那么实际上即使是读出需要37.42msec的最坏情况连续出现时,也能足以对付。
下面,讲述用户新输入指令时的处理。在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中,设置着接收来自用户的指令后尽管处在该处理状况也要强制性地实行的处理。在后文中,将来自用户的指令,称作“中断指令”;将根据中断指令实施的处理,称作“中断处理”。下面,讲述3种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1)
图5是表示接收中断指令时的第1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第1中断处理,是在将停止再生视听、断开电源或取出记录媒体的指令作为中断指令时实施。
首先,在步骤501中,控制部15从用户那儿接收上述中断指令后,就开始中断处理。在步骤502中,控制部15判断现在是否正在进行记录处理。没有进行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514,在步骤514中,如果不是在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A,就立即断开电源或排出记录媒体。如果是在再生视听内容A,就在结束再生视听后,断开电源或排出记录媒体。然后结束该中断处理。
正在进行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503。在步骤503中,控制部15在显示部16中显示正在实施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进而还显示表示是继续进行记录处理还是在记录的中途结束之意的提示。用户根据该显示,再输入指令。
在步骤504中,用户选择在中途结束,指令接收部17接收该选择指令时,进入步骤505;没有选择在中途结束时,进入步骤510。
在步骤505中,控制部15停止记录处理,在步骤506中,在显示部16中显示中断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然后,在步骤507中,控制部15在显示部16中显示使用户选择是否消除记录中途的内容之意的提示。在步骤508中,用户选择消除记录中途的内容时,进入步骤509。在步骤509中,消除记录中途的内容,停止步骤514的再生视听,断开电源或排出记录媒体。没有选择消除记录中途的内容时,进入步骤512。在步骤512中,控制部15结束记录处理,在步骤513中,在显示部16中显示到此刻为止记录的内容都记录完毕之意的提示。然后,停止步骤514的再生视听,断开电源或排出记录媒体。
另一方面,控制部15向显示部16输出在步骤510中继续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在步骤511中结束再生视听。然后,在上述的步骤512中,将内容A记录到最后为止,在记录完毕的时刻,进入步骤513,在显示部显示表示该情况的提示。
中断处理(2)
图6是表示接收中断指令时的第2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第2中断处理,是在将记录过程中暂时停止再生视听的指令作为中断指令时实施。
首先,在步骤601中,控制部15从用户那儿接收暂时停止再生视听的指令后,就开始中断处理。在步骤602中,控制部15判断现在是否正在进行记录处理。没有进行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617。然后在步骤617中,如果不是在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A时,就保持该状态;如果是在再生视听内容A时,就暂时停止再生视听。
正在进行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603。在步骤603中,控制部15在显示部16中显示正在实施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进而还显示表示是在中途结束记录处理还是继续保持暂停状态之意的提示。用户根据该显示,再输入指令。
在步骤604中,用户输入暂时停止记录处理的指令,指令接收部17接收到该选择指令时,进入步骤605;没有输入暂时停止之意时,进入步骤607。
在步骤605中,控制部15暂时停止记录处理,在步骤606中,在显示部16中显示暂时停止记录处理,在步骤617中,将再生视听置于暂停状态。
另一方面,步骤607、步骤610~614的处理,和图5的步骤504~509的处理相同。因此不再赘述。在步骤615中,将记录处理在该时刻结束。将到此为止写入的内容的数据照样保存。在步骤616中,显示部显示表示记录完毕的提示。然后在步骤617中,停止再生视听。
步骤607的判定结果根据用户的指令继续记录处理时,在步骤608中将继续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向显示部16输出,在步骤609中照样继续记录处理。然后进入步骤617,停止再生视听。但是记录处理照样继续。这时,为了再生视听而对内容A的读出成为停止状态,所以在记录处理开始的时刻将已经再生视听完毕的视听完毕部分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该记录完毕后,接着记录未视听部分。
下面,参照图7,讲述从图6的步骤617中的暂停再生视听的状态开始的恢复处理。图7是表示从暂停再生视听的状态开始恢复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701中,控制部15被指令接收部17通知接收到用户再开始再生视听的指令(恢复指令)后,就在步骤702中,控制部15判定记录处理是否处于暂停状态。不是暂停状态时,进入步骤703;是暂停状态时,进入步骤704。在步骤703中,控制部15只再开始再生视听。另一方面,在步骤704中,控制部15在显示部16中显示通知再开始记录处理以意的提示,在开始再生视听的同时,还在步骤706中开始记录处理。
中断处理(3)
图8是表示接收中断指令时的第3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第1中断处理,是在将记录过程中的再生视听的快进、快退、反向再生、低速再生及反向低速再生的指令作为中断指令时实施。
首先,在步骤801中,控制部15从用户那儿接收上述中断指令后,就开始中断处理。然后在步骤802中,控制部15判断现在是否正在进行记录处理。没有进行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803;正在进行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805。在步骤803中,如果是在再生视听内容A的过程中,就实施遵照该指令的处理。然后接收停止等的指令、或只在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后,就在步骤804中停止该处理,结束中断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805中,控制部15在显示部16上显示进行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进而显示表示是在中途结束记录处理还是置于暂停状态或是继续记录处理的提示。用户根据该显示,进一步输入指令。
在步骤806中,控制部15被指令接收部17通知接收到用户暂停记录处理的指令后,进入步骤807;在指令接收部17接收到该指令以为的指令时,进入步骤814。
在步骤807中,控制部15暂停记录处理,在步骤808中,在显示部16上显示该情况。然后,在步骤809及810中,控制部15进行和有关上述的步骤803及804中讲述的内容相同的处理,完毕后,进入步骤811。在步骤811中,控制部15解除暂停记录处理,在步骤812中,在显示部16上显示表示该意的提示,在步骤813中,再开始记录处理。然后,结束中断处理。
在步骤814中,在用户选择中途结束、指令接收部17接收到该选择指令时,进入步骤819,在没有选择中途结束时,进入步骤815。
在步骤819中,控制部15停止记录处理,在步骤820中,通过显示部16做媒介,显示中断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然后,在步骤821中,控制部15通过显示部16做媒介,显示表示是否消去记录中途的内容的提示,进入步骤822。在步骤822中,用户选择消去内容,通过指令接收部17做媒介,将该指令通知控制部15后,进入步骤823,在没有选择消去内容时,进入步骤824。在步骤823中,控制部15指令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将记录到中途的内容消去。在步骤824中,控制部15结束记录处理,在步骤825中,作为到此刻为止记录的部分记录完毕,在显示部16上显示表示记录完毕之意的提示。然后,在步骤826及827中,控制部15进行和有关上述的步骤803及804中讲述的内容相同的处理。然后,结束中断处理。
在步骤815中,控制部15通过显示部16做媒介,显示继续进行记录处理之意的提示,在步骤816中,继续进行记录处理。而且然后,与记录处理无关,在步骤817及818中,进行与指令接收部17接收的指令相应的动作。这时,在动作完毕后,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内容A,有时和到此为止记录的内容A重复。这时,既可以用相同的数据重写,也可以不记录。
例如,上述步骤817的处理,在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过程中、而且在进行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上的处理的期间实施。因此,来自用户的中断指令是快进再生处理时,存在通常速度的再生视听被跳过的数据。图9是表示通常速度的再生视听被快进跳过的数据的图形。由于快进再生使用比通常速度的再生所需的数据少的数据进行再生,所以存在不为再生所利用的数据。因此,在被跳过处,在开始记录时刻的再生完毕数据的记录完毕后,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因此,控制部15保持再生视听被跳过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相关信息。
此外,上述各处理,在与视听同时记录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内容时实施。在这些时候以外,为了再生视听而对内容A的读出和为了记录而对内容A的读出,完全独立进行,所以在进行上述那种特殊的操作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判定等,只要实施指令部17接收的指令就行。
此外,在实施中断处理(1)~(3)中的某一个时,还往往进而进行别的中断处理。例如,在实施中断处理(3)时,又输入取出记录媒体的中断指令后,就实施中断处理(1)。另外,在后文讲述的采用第2~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处理中,也能分别实施上述的中断处理(1)~(3)。
以上,讲述了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如上所述,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控制部15,一边优先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一边在不读出内容A的未视听部分的期间,读出内容A的发出开始记录的指令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这样,能够在继续进行再生视听内容A的状态下,将再生过程中的内容A复制到第2记录媒体上。在记录为了再生视听的内容A时,平行记录视听完毕部分,所以能够缩短视听结束后的直到记录完毕为止的等待时间。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内容A的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数据尺寸定为α,将内容A的为了记录而读出的数据尺寸定为β,但这些值,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例如,在采用MDEG-2标准之类可变长编码方式将内容代码时,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往往随着内容被再生视听的场面而出现很大的变动。因此,这时上述α及β都是可变的。
(第2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在不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旨在再生视听的未视听部分的期间,读出内容A的视听完毕部分,写入第2记录媒体11。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与图1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结构相同,进行与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不同的处理。具体地说,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在不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旨在再生视听的未视听部分的期间,从内容A的前头读出数据,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的数据,只被再生视听使利用,而向第2记录媒体11上的记录,则在以后重新读出时进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第1记录媒体10及第2记录媒体11记录的内容的压缩·编码方式相同。
图10是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一边再生被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一边将该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中。
下面,按照时间的先后讲述。在时间0中,未视听部分被从未视听部分的位置RP0只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γ,被视听再生利用。该未视听部分的数据,未被第2记录媒体11记录,然后再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未视听部分被照原样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所以在这一点上,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不同。接着,未视听部分再只被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γ,成为视听再生的对象。该数据也没有被照原样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接着,视听完毕部分从位置RP_S只被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δ,被第2记录媒体11记录。视听完毕部分的读出,利用未视听部分只被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γ后的到下一个存取的时刻为止的空闲时间读出。读出的数据,被第2记录媒体11的位置WP_S记录。以后,控制部15在未视听部分读出后的空闲时间,从内容A前头的视听完毕部分起,依次从第1记录媒体10中读出,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这样,内容A被第2记录媒体11复制。
下面,参照图1及图11,讲述上述处理。图11是表示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一边继续再生视听内容A,一边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该处理是在图2的步骤204中实施的处理,可以替代图4的记录处理后实施。
步骤1101~1104,由于与图4的步骤401~403相同,所以不再赘述。经过步骤1101~1104的处理后,控制部15取得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前头读出位置RP_S、最终读出位置RP_E、记录开始时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0、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内容可写入前头位置WP_S的信息。
在步骤1105中,为了再生视听而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未视听部分时,控制部15将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译码器14将从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位置RP读出的内容A译码,显示部16显示译码后的内容A,进行再生视听。RP的初始值为RP0时,在随后的步骤1106中,R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γ,按照下列公式(6)更新。
            RP←RP+γ    …(6)
在步骤1107中,控制部15将更新后的RP的值作为RP_W保存。
另一方面,在步骤1104中,如果是停止从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的期间,那么控制部15判定是没有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未视听部分的空闲时间,进入步骤1108。
在步骤1108中,控制部15将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将对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A的写入位置WP通知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RP、WP的初始值分别为RP_S、WP_S。在步骤1109中,内容A被从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位置RP读出,读出的内容A被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位置WP记录。在步骤1110中,RP、W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δ,按照下列公式(7)、(8)更新。
         RP←RP+δ    …(7)
         WP←WP+δ    …(8)
在步骤1111中,控制部15将更新后的RP的值作为RP_D保存。
然后,在步骤1112中,根据第1记录媒体10上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控制部15判断是否到达内容A的读出结束位置RP_E。到达时,结束记录处理。未到达时,进入步骤1113。接着在步骤1113中,控制部15判定视听是否完毕。视听完毕时,进入步骤1115;没有完毕时,进入步骤1114。步骤1115的处理,表示虽然视听完毕,但内容A的复制却没有完毕。在步骤1115中,控制部15判定读出位置RP是不是内容A的最后的位置RP_E。读出位置RP是RP_E时,结束记录处理;不是RP_E时,再次反复进行从步骤1109起的处理。在步骤1114中,控制部15使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返回RP_W,设定为未视听部分的读出位置。
在上述的步骤1104中,进行旨在再生视听内容A的处理和旨在记录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的处理的切换判断。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两个处理也不是交替地进行,而是根据该判断,适当切换成某个处理。在切换之际,控制部15将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设定成RP_W及RP_D中的某一个,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此外,在两者的处理之间,优先进行要求实时性的内容A的再生视听。因此,在需要在为了记录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而从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完毕之前,进行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内容A时,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将该情况通知控制部15,中断一系列的动作,在旨在再生视听的读出完毕后,再实施同样的处理。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后,能够在继续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状态下,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一边优先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一边将不进行为了再生视听内容A而读出数据的期间,用于读出内容A。内容A被从前头依次读出,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这样,能够在继续再生视听内容A的状态下,将该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还能够和再生视听同时,平行记录正在再生视听的部分的数据以外的数据。因此,能够从视听的期间开始进行数据的记录,所以能够缩短从视听结束后到记录完毕为止的等待时间。特别是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数据的速度及向第2记录媒体11写入数据的速度非常快时,还能够在内容A的再生视听过程中完成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将内容A的为了再生视听而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的数据尺寸定为γ,将内容A的为了记录而读出的数据尺寸定为δ,但这些值,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另外这些值还可以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在采用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在不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旨在再生视听的未视听部分的期间,读出被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写入第2记录媒体11。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与图1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结构相同,进行与采用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不同的处理。具体地说,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读出被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数据,一边在再生视听中利用,一边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中。然后,在不进行该数据读出的期间,也不进行其它数据的读出。内容A的再生视听结束后,然后从内容A的前头起进行读出,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第1记录媒体10及第2记录媒体11记录的内容的压缩·编码方式相同。
图12是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时序的图形。
下面,按照时间的先后讲述。在时间0中,未视听部分被从未视听部分的位置RP0只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ε,在为了再生视听而被处理的同时,该读出的数据还被第2记录媒体11记录。以后,未视听部分也从第1记录媒体10一次又一次地只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ε,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该处理继续进行到内容A的最后。到达内容A的最后的位置RP_E后,从随后的内容A的前头位置RP_S起,依次一次又一次地只读出一定的数据量ζ,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的位置WP_S以后。控制部15将该处理继续进行到内容A的在下达记录开始指令的时刻中再生视听的数据位置RP0为止。这样,内容A被第2记录媒体11复制。
下面,参照图1及图13,讲述上述处理。图13是表示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在图2的步骤209中实施的处理,可以替代图4的记录处理后实施。
首先,步骤1301~1303,由于与图4的步骤401~403相同,所以不再赘述。经过这些处理后,控制部15取得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前头读出位置RP_S、最终读出位置RP_E、记录开始时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0、第2记录媒体11中的内容可写入前头位置WP_S的信息。
在步骤1304中,控制部15按照下列公式(9),推导出对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的写入位置WP的初始值。
           WP=WP_S+(RP0-RP_S)    …(9)
控制部15将对第2记录媒体11而言的内容的写入位置WP通知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在步骤1305中,控制部15从第1记录媒体10的现在的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读出的内容A被译码器14译码,显示部16再生视听。进而将读出的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位置WP以后。在步骤1306中,控制部15判断现在的读出位置RP是否到达读出结束位置RP_E。未到达时,进入步骤1307;到达时,进入步骤1308。在步骤1307中,控制部15使现在的读出位置RP及现在的写入位置WP只前进为了再生视听而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ε。就是说,控制部15按照下列公式(10)、(11),更新现在的读出位置RP及现在的的写入位置WP。
           RP←RP+ε    …(10)
         WP←WP十ε    …(11)
该处理后返回步骤1305。
步骤1308,意味着内容A的再生视听完毕。内容A的再生视听完毕后,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将该情况通知控制部15。在步骤1309及步骤1310中,接收通知的控制部15分别使来自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位置RP向RP_S移动,向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位置WP向WP_S移动。控制部15分别将更新后的RP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WP通知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3。在步骤1311中,控制部15从第1记录媒体10的读出位置RP读出内容A,将读出的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的写入位置WP以后。在步骤1312中,控制部15判定现在的读出位置RP是否到达开始读出的位置RP0。没有到达,进入步骤1313;到达时,结束处理。
在步骤1313中,使RP、W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ζ,按照下列公式(12)、(13),进行更新。
          RP←RP+ζ    …(12)
          WP←WP+ζ    …(13)
该处理后返回步骤1311。
这样进行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的处理。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能够在继续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的状态下,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在再生视听利用第1记录媒体10记录的内容A,同时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然后,控制部15在内容A的再生视听结束后,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记录开始时的视听完毕部分,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1上,因此,即使是从记录媒体的读出能力及向记录媒体的写入能力都比较低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也能够缩短从内容A的再生视听结束后到记录完毕为止的等待时间。
(第4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的结构的方框图。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包括:第1记录媒体1460、第2记录媒体1461、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462、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463、译码器1464、编码器1465、控制部1466、显示部1467及指令接收部1468。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与图1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的不同之处是,具有将被译码器1464译码的内容编码的编码器1465。除此以外的构成要素,与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具有的同名的构成要素,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因此,在这里,省略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的其它构成要素的讲述,与下文要讲述的图16的讲述相关,讲述各构成要素的功能。
图15是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向记录媒体存取之际的存取的时序的图形。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一边优先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一边在不为了再生视听内容A而读出数据的期间,读出内容A的在开始记录的指令下达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后进行记录。就是说,进行和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同样的记录处理。但是,在将读出的数据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上之际,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的控制部1466判定能不能原封不动地记录数据,按照其结果变更旨在记录的处理。具体地说,实施原封不动地记录数据的处理,或实施先将读出的内容A译码再就其代码成具有可以记录的属性的内容后记录的处理。所谓“可以记录的属性”,是指具有第2记录媒体1461的空闲容量以下的数据量,以及具有可以在第2记录媒体1461上记录的压缩·编码方式等。它们按照第2记录媒体1461的种类、其空闲余量等决定。
例如,假设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是数据量为3京字节、位速率为15兆比特/秒的MPEG-2 TS,第2记录媒体1461的空闲容量是4京字节以上的DVD-RAM,如果只着眼于数据量,就可以认为能够原封不动地复制。可是,实际上由于位速率超过DVD标准的最大位速率(10.08兆比特/秒),压缩编码方式也不是DVD标准的MPEG-2 PS,所以不能够原封不动地复制。因此,控制部1466判断内容A是否具有可以在第2记录媒体1461上记录的属性,进而在变换成具有可以记录的属性的内容之际,不仅需要考虑复制受体——第2记录媒体1461的空闲容量、种类、压缩编码方式等,而且还需要考虑复制供体——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的数据量、种类、压缩编码方式等。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根据图2的流程图进行复制,在步骤209中,进行和第2实施方式类似的处理。图2的流程图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经讲述,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其说明。但是,控制部1466从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462获取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的压缩·编码方式、内容A的前头读出位置、现在的读出位置、最终的读出位置的信息,还从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463获取第2记录媒体1461的种类、空闲容量和其前头可写入位置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控制部1466能够判定是否将内容A原封不动地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上。具体地说,情况如下。
首先,假设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的前头读出位置为RP_S、最终的读出位置为RP_E、记录开始时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为RP0,第2记录媒体1461中的内容的可写入前头位置为WP_S以及可写入最终位置为WP_E。内容A的容量C1根据下式求出:
          C1=RP_E-RP_S    …(14)
可以写入第2记录媒体1461的区域的容量C2,则根据下式求出:
          C2=WP_E-WP_S    …(15)
在这里,只有在C1≤C2时,而且内容A的压缩·编码方式和根据第2记录媒体1461的种类决定的第2记录媒体1461的可记录的压缩·编码方式相等时,判定可以将内容A原封不动地记录到第1记录媒体1460上。
可以将内容A原封不动地记录时,控制部1466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462将从第1记录媒体1460读出的内容A不进行译码地交给第2记录媒体1461,以及通知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463将从第1记录媒体1460读出的内容A不进行译码地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其它处理,和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根据流程图的处理(图11)相同。因此,下面讲述与图2的步骤209对应的记录处理中不能原封不动地记录内容A时的处理。
图16是表示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处理装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步骤1601~1608的处理,与图11的步骤1101~1108的处理相同。因此,讲述步骤1609以后的处理。此外,在步骤1106中,使未视听部分的现在的读出位置RP只增加数据量γ,而在步骤1606中,将该数据量η作为讲述。现在的读出位置R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η,按照下述公式(16)进行更新。
          RP←RP+η    …(16)
经过步骤1601~1603的处理后,控制部1466取得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的前头读出位置RP_S、最终的读出位置RP_E、记录开始时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0、第2记录媒体1461中的内容的可写入前头位置WP_S的信息。
在不能原封不动地将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第1记录媒体1460没有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内容A时,在步骤1609中,控制部1466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462将读出的内容A译码后交给第2记录媒体1461,以及通知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463将读出的内容A代码后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然后控制部1466将编码参数通知编码器1465。在这里,编码参数例如是压缩·编码方法、位速率等。从第1记录媒体1460读出的内容A,用译码器1464译码后,在显示部1467中显示、再生。然后在步骤1610中,编码器1465根据控制部1466通知的编码参数,将译码后的内容编码,通过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1463做媒介,写入第2记录媒体1461的现在写入位置WP以后。
例如:第1记录媒体1460是HDD、被记录的内容A是用MPEG-2 TS压缩·编码、第2记录媒体1461是DVD时,内容A被由MPEG-2 TS变换成MPEG-2 PS后记录。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即使被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是MPEG-2 PS,在容量大于第2记录媒体1461的空闲容量时,为了能够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也需要先用译码器1464译码,然后用编码器1465编码,从而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此外,向第2记录媒体1461的数据记录处理,是与第2实施方式相关讲述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1611中,现在的读出位置R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ι,现在的写入位置WP,只前进一次读出的数据尺寸κ。现在的读出位置RP及现在的写入位置WP,按照下述公式(17)、(18)进行更新。
        RP←RP+ι    …(17)
        WP←WP+κ    …(18)
在步骤1612中,将被更新的RP的值,分别作为RP_D保存。
以后的步骤1613~1616,分别与图11所示的步骤1112~1115的处理相同。因此,以下的讲述省略。图16的记录处理就这样进行。
此外,在省略讲述的步骤1604中,与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1一样,一边适当切换为了再生视听内容A而进行的处理和为了记录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而进行的处理,一边进行。在切换两者的处理之际,控制部1466将对第1记录媒体10而言的内容A的读出位置RP设定成RP_W及RP_D中的某一个,通知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462。此外,在两者的处理之间,优先进行要求实时性的内容A的再生视听。因此,在需要进行为了记录记录开始时刻的视听完毕部分而读出,或者在该记录完毕之前为了再生视听而读出内容A时,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462就将该情况通知控制部1466,中断一系列的动作,在旨在再生视听的读出完毕后,再实施中断的处理。
以上,讲述了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如上所述,控制部1466可以在继续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的状态下,将该内容A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上。进而,还一边优先再生视听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一边在不读出内容A的未视听部分的期间,读出内容A的记录开始指令下达时刻视听完毕的部分。这样,能够在继续再生视听内容A的状态下,将再生之中的内容A复制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上。由于在记录旨在再生视听的内容A的期间,平行记录视听完毕部分,所以能够缩短视听结束后直到记录完毕的等待时间。
而且,控制部1466根据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的容量和压缩·编码方式、第2记录媒体1461的种类和空闲容量,判定能否将第1记录媒体1460记录的内容A原封不动地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然后,在能够记录时,原封不动地记录;在不能够记录时,译码器1464将内容A译码,再由编码器1465再度编码后进行记录。这时,编码器1465将其编码成可以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的容量、压缩·编码方式。因此,被第1记录媒体1460及第2记录媒体1461记录的内容A的压缩·编码方式,能够任意决定。
此外,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2,将为了再生视听内容A而从第1记录媒体1460读出的数据尺寸定为η、将为了记录内容A而读出的数据尺寸定为ι、将记录到第2记录媒体1461中的数据尺寸定为κ,但这些值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相互之间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
以上,讲述了采用本发明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第1~第4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译码器,作为具有对编码的1条数据流进行译码的普通的译码处理功能。可是,还可以对编码的多条数据流进行译码。下面,讲述将根据MPEG标准编码的2条数据流作为译码的对象的情况。另外,在第1~第3实施方式的译码器3及第4实施方式的译码器1464中,以译码器3为例进行讲述。
MPEG数据流的译码处理,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a)取得参数,(b)由16×16象素组成的构成要素——宏程序段的译码以及(c)动作补偿。(a)的“参数”,是构成视频的图象的译码所需的信息,有按照各视频取得的参数和用一次的频度对多个视频取得的参数或用数据流一次取得的参数。在MPEG标准中,只将从前一个图象到现在的图象的移动量(变化量)作为信息,进行编码,从而减少了必要的信息量。译码时,将移动量与前一个图象的译码结果(下面称作“预测参照图象”)相加,再加上残差,从而可以得到现在的图象(译码图象)。此外,残差可以通过(b)的“宏程序段的译码”获得。将这种处理,称作“动作补偿”。
图17是表示对多个编码的数据流进行译码的译码器3的结构的图形。译码器3接收多个编码的数据流和关于这些数据流的参数(输入信息),将特定的数据流编码后输出。所谓“输入信息”,是表示对再生视听用或记录用的哪个控制流进行译码的信息。此外,多个编码的数据流,分别被可识别地隔行扫描后,被作为一条数据流输入。
译码器3包括译码处理部31和内部存储器32。译码处理部31对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输入的数据流进行译码处理。内部存储器32保持与输入的数据流关联获得的参数及预测参照图象。
下面,适当参照图1予以讲述。首先,包含从第1记录媒体10读出内容A的数据流输入译码器3后,译码处理部31从该数据流取得为了译码的参数(输入信息),存放到内部存储器中。由于前头的图象是画面内被编码的图象(I图象),所以可以不需要预测参照图象地译码。译码处理部31将被译码的图象作为预测参照图象,在内部存储器32中保持。译码处理部31解析数据流的下一个数据,首先判定该数据是不是构成刚刚输入的控制流的数据。该判定根据从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12接收的信息进行。
接收的数据和先前的数据流是同一个数据流的数据时,使用上述的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将该编码数据译码。
另一方面,接收的数据和先前的数据流不是同一个数据流的数据时,将上述的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退避到内部存储器的其它区域。在这里,将最初输入的控制流作为为了再生视听的控制流,作为参数1及预测参照图象1退避。
在第4实施方式中讲述的译码器1464,在为了再生视听而进行译码处理的基础上,还为了记录而进行译码处理。所以,向译码器中,有时输入为了再生视听的内容A,有时输入为了记录而成为再编码对象的内容A。这些时候也能够相应地进行下达动作。
例如:为了记录,需要将输入的数据流译码时,对初次输入译码器的数据,能够不需要预测参照图象地译码。因为在MPEG标准中,控制流的前头是画面内编码图象,所以不需要预测参照图象。这时,译码处理部31将在那以前的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存放到内部存储器中。
接着,输入数据流的下一个数据,该数据是为了再生视听的数据时,译码处理部31将内部存储器32现在保持的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作为参数2和预测参照图象2退避到其它区域。然后,译码处理部31根据输入信息,取得下一个数据的译码所需的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置于内部存储器32中。此外,到那为止,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被作为参数1和预测参照图象1退避到内部存储器32中时,将这些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做为一组。译码器根据做为一组的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译码。以后反复进行这一处理。由以上的讲述可知:用单一的译码器对多个数据流进行译码时,需要给各控制流保持参数和旨在进行动作补偿的预测参照图象。因此,为了存放这些数据,译码器内部就需要有充裕的存储容量。
此外,预测参照图象的存储上的尺寸较大,逐一退避·复归导致译码器整体的性能下降。因此,实际上可以不进行逐一退避·复归,只要在从译码处理部31存取之际切换内部存储器32上的存放地址,与输入的数据流的切换对应即可。所谓“退避”及“复归”,也包含采用这种处理时。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将参数和预测参照图象的切换,作为每逢图象的译码完毕后进行的情况进行了讲述。但也可以在对图象进行译码过程中进行切换。这时,可以将表示产生切换时的状态、处理的进行状况的信息,和参数及预测参照图象一起退避·复归。
以上,讲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讲述了从发出开始/结束复制的指令时从被再生的内容A的位置(被再生的帧)起开始/结束复制的情况。可是,被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再生的数据流,在被按照MPEG标准编码时,还可以使被再生的内容A的位置前后移动。例如,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从紧靠指令开始复制的位置之前或之后存在的画面内编码帧(Intra帧)开始复制。因为必须将复制后的数据流的前头作为如Intra帧。
这样,特别是在从内容A的再生视听位置开始复制时,在再生被复制的内容时,能够避免前头帧未被译码。具体地说,采用MPEG-2标准时,以称作GOP(Group Of Picture)的、将从Intra帧开始的多枚帧归纳到一起的单位记录数据流。内容记录再生装置接收到开始复制的指令后,就从紧接着的GOP的前头开始复制;而接收到结束复制的指令后,则记录到现在正在复制的GOP的未尾为止。此外,在DVD标准中,GOP的周期约0.5秒。因此,每隔0.5秒插入Intra帧。
另外,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还计算到复制完毕为止的剩余时间,向用户提示。到复制完毕为止的剩余时间,利用“应该复制的数据的数据量”及“向第2记录媒体的写入速率”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讲述“应该复制的数据的数据量”。所谓“应该复制的数据”,是指复制对象——内容A中向第2记录媒体复制的未完毕部分的数据,开始复制前表示该内容A的全部数据量,复制过程中表示复制未完毕部分的数据量。控制写入处理的控制部15,以VOBU单位把握应该复制的数据,利用数据流的管理信息,可以得到该数据量。如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5相关的讲述那样,在VOB中记述着数据的读出单位——各VOBU的地址及其数据尺寸。因此,特定写入未完毕的各个UOBU,参照UOB计算出VOBU的数据尺寸的总和后,就能够得到应该复制的数据的数据量。
另一方面,“向第2记录媒体的写入速率”,是第2记录媒体容许的最大写入速率以及进行写入的硬件的最大写入速率中的较小的值(如果相同就是该值)。控制部能够从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取得第2记录媒体容许的最大写入速率的信息。此外,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被外置的DVD驱动器装置等设置,未必可以说是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要素时,控制部也能得到其速率的信息。其理由是;在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装入旨在控制通常那种外置的DVD驱动器装置的动作的驱动软件,控制部如果实施该驱动软件,就能够得到连接的外部的DVD驱动器装置的写入速率的信息。
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可以用向第2记录媒体的写入速率除应该复制的数据的数据量后获得。例如,设应该复制的数据的数据量为5兆字节(4000兆比特),向第2记录媒体的写入速率为每秒10兆比特,那么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就是400秒。在显示部显示计算出来的剩余时间后,用户可以知道到复制完毕的大致时刻,能够提高便利性。
但是,在采用第1实施方式等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中,为了视听而读出的数据,被写入第2记录媒体,所以复制不能在视听完毕之前完毕。因此,进行那种处理时,可以将下述的第1及第2预测时间中的至少一方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显示。就是说,第1预测时间是比较通过上述除法运算获得的时间和直到视听完毕为止的时间后,较长的那个时间。第2预测时间是通过上述除法运算获得的时间和直到视听完毕为止的时间之和。例如,采用第1、第2及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处理后,由于和再生视听平行,进行开始复制时的再生视听完毕部分的复制,所以可以将第1预测时间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显示。另一方面,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处理后,由于在再生视听完毕后,开始复制复制开始时的再生视听完毕部分,所以可以将第2预测时间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显示。为了不通过各实施方式的处理,计算出直到复制完毕的估计最长时间,可以采用第1及第2预测时间中的较长的那一个。此外,如果在记录内容A之际,使1个VOBU包含1个GOB地记录时,可以将应该再生的VOBU的数量及GOB的再生时间(约0.5秒)相乘后获得到视听完毕的时间。在再生视听被中断时,还可以将复制尚未完毕的数据的数据量除以第2记录媒体的写入速率,重新计算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后显示。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内容记录再生装置接收开始复制的指令时,以复制供体/复制受体双方都准备着记录媒体为前提进行了讲述。可是,因为还能设想没有准备记录媒体的情况,所以最好进行有无复制受体的记录媒体的判定处理。现在,假设将第1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A复制到第2记录媒体上。接受开始复制的指令后,控制部根据来自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的信息,判断是否插入复制受体的记录媒体。然后,在没有插入复制受体的记录媒体时,在显示部显示“没有插入媒体”的提示,结束处理。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可以根据众所周知的技术,判断复制受体插入的记录媒体是否能够记录。在插入不能记录的记录媒体时,在显示部显示“没有插入能够记录的媒体”的提示,结束处理。
在采用第1~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讲述中,对将第1记录媒体和第2记录媒体设定在同一个装置内的情况进行了讲述。但是,这些媒体,还可以是设置在作为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PC的外部,例如利用PC和IEEE1394接口后连接的外置的硬盘驱动器的硬盘以及改写型DVD驱动器的DVD。这时,从第1媒体读出内容A的数据的第1媒体管理部,是向外置的驱动器下达读出指令、接收读出的数据的控制器及/或连接接口部。第2媒体管理部也一样。
在采用第1~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的中,还可以根据计算机程序由图中未示出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实现第1记录媒体管理部、第2记录媒体管理部、译码器、编码器及控制部的部分或全部的功能。计算机程序使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进行附图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实施这种计算机程序后,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能够实现和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完全相同的动作,能够获得相同的结果。如果利用该程序,即使是普通的计算机,也能够实现上述的内容的记录处理。进而,即使是现有技术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装入该程序后,也能够实现上述的内容的记录处理。计算机程序可以记录到软盘等磁记录媒体、光盘等光记录媒体、IC卡、ROM盒等半导体记录媒体中,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线路做媒介发送。
采用本发明后,可以提供能够在再生视听某个记录媒体记录的内容的状态下,将该内容记录到其它记录媒体上,另外,还能够缩短从再生视听完毕到记录完毕的等待时间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在记录供体及记录受体双方的记录媒体的读出能力及写入能力都非常高时,还能使内容的记录在再生视听内容的期间完毕。另一方面,即使是写入能力、读出能力比较低的记录媒体,内容记录再生装置也能在继续再生视听内容的状态下,将内容记录到记录受体的记录媒体中。这时,从再生视听完毕到记录完毕的等待时间,成为从再生视听开始到记录开始的等待时间。
另外,采用本发明后,可以提供即使存在内容的压缩·编码方式及种类不同记录媒体,也能将一个记录媒体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别的记录媒体上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

Claims (20)

1、一种内容记录再生装置,是将第1媒体中记录的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第2媒体上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具备:
第1媒体管理部,其根据读出指令信号,从所述第1媒体中读出所述编码内容;
译码器,其将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并输出译码内容;
控制部,其生成所述读出指令信号,控制所述编码内容的读出,至少接收所述译码器输出的译码内容后输出;
显示部,其再生由所述控制部输出的译码内容;以及
第2媒体管理部,其当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时,在所述显示部中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接收由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只要没有指定复制所述编码内容的范围,就将所述编码内容从头到尾复制到所述第2媒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接收部,其在所述显示部中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接收来自用户的开始复制的开始指令及有关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生成指令所述编码内容的读出位置及读出开始的读出指令信号;
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根据所述读出指令信号,从所指令的读出位置起,读出所述编码内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特定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现在正在再生的位置,特定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控制部,生成指令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进而在所述未再生部分的读出结束后,生成指令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
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然后根据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译码器,将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译码后,作为所述译码内容输出;
所述控制部,接收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然后,接收读出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控制部,生成指令只读出第1数据量的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在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进行的读出结束后,生成指令只读出第2数据量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反复生成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及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直到所述未再生部分及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所有的读出结束为止;
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根据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译码器,将所述第1媒体管理部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译码后,作为所述译码内容输出;
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然后,接收所读出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所述译码内容编码的编码器;
所述译码器,根据在所述第1媒体中记录的表示所述编码内容的第1属性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输出所述译码内容;
所述编码器,在不能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所述编码内容时,将所述译码内容编码,生成具有与所述第1属性不同的第2属性的编码内容后,向所述第2媒体管理部输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作为复制的对象的所述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向所述第2媒体的复制尚未完毕的部分的数据量和写入所述第2媒体的写入速率,计算复制所需的复制时间;
所述显示部,根据所述复制时间,显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计算将再生中的所述译码内容再生到最后所需的再生剩余时间,将所述再生剩余时间及所述复制时间中较长的一方,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来显示。
11、一种内容记录再生方法,是将第1媒体记录的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第2媒体上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包括:
生成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述读出的指令信号,从所述第1媒体读出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
将读出的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生成译码内容的步骤;
再生所生成的所述译码内容的步骤;以及
当可以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时,在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将所述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步骤,在只要没有指定复制所述编码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就将所述编码内容从头到尾复制到所述第2媒体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再生所述译码内容的过程中,接收来自用户的开始复制的开始指令及有关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生成指令所述编码内容的读出位置及读出开始的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
所述读出步骤,是根据所述读出指令信号,从所指令的读出位置起,读出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的步骤,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特定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位置特定指令的步骤,接收将所述编码内容的现在正在再生的位置,特定为复制的开始位置的位置特定指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内容记录再生方法,还包括:生成指令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的步骤;
在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后,生成指令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以及
在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后,根据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步骤,
生成所述译码内容的步骤,是将所读出的所述未再生部分译码后生成所述编码内容的步骤;
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的步骤,是记录所读出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内容,包含:与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到最后的位置对应的未再生部分、和从所述编码内容的前头位置到开始复制的所述位置为止的结束了再生的再生完毕部分;
所述内容记录再生方法,还包括:生成指令只读出第1数据量的所述未再生部分的第1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读出所述第1数据量的未再生部分的步骤;
在读出所述未再生部分后,生成指令只读出第2数据量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第2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以及
反复进行生成所述第1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及所述第2读出指令信号的步骤,直到所述未再生部分及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所有的读出结束为止的步骤,
生成所述译码内容的步骤,是将所读出的所述第1数据量的未再生部分译码后生成所述译码内容的步骤;
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的步骤,是记录所读出的所述第2数据量的所述再生完毕部分的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不能在所述第2媒体上记录所述编码内容时,根据表示所述编码内容的第1属性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编码内容译码后,输出用于记录的译码内容的步骤;和
将所述用于记录的译码内容编码后,生成具有与所述第1属性不同的第2属性的编码内容的步骤,
所述记录步骤,将具有所述第2属性的编码内容记录到所述第2媒体上。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作为复制的对象的所述编码内容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向所述第2媒体的复制尚未完毕的部分的数据量和写入所述第2媒体的写入速率,计算复制所需的复制时间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复制时间,显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还计算将再生中的所述译码内容再生到最后所需的再生剩余时间,
所述显示步骤,将所述再生剩余时间及所述复制时间中较长的一方,作为直到复制完毕的剩余时间来显示。
CNA2004800120012A 2003-05-13 2004-05-12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7847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33931 2003-05-13
JP133931/2003 2003-05-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4736A true CN1784736A (zh) 2006-06-07

Family

ID=3344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20012A Pending CN1784736A (zh) 2003-05-13 2004-05-12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10395A1 (zh)
JP (1) JPWO2004102561A1 (zh)
CN (1) CN1784736A (zh)
WO (1) WO20041025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26655A (ko) * 2003-09-09 2005-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기록 취소가 가능한 광기록재생장치 및 그의 기록취소 방법
JP4337692B2 (ja) * 2004-08-31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収録イベントの管理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6295811A (ja) * 2005-04-14 2006-10-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コンテンツ複写装置
US8620148B2 (en) * 2006-03-06 2013-12-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pressed coded data playback apparatus, and decoding/playback method of compressed coded data in the same apparatus
JP200727246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924633B2 (ja) * 2009-02-27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311113A1 (en) * 2010-02-10 2012-12-06 Nec Corporation Storage device
EP3086321B1 (en) * 2015-04-24 2022-07-06 ARRIS Enterprises LLC Designating partial recordings as personalized multimedia clips
US20180146021A1 (en) * 2016-11-21 2018-05-24 Arris Enterprises Llc Media Stream Bookmark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7073B2 (ja) * 1998-12-03 2000-11-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JP2001143369A (ja) * 1999-11-18 2001-05-2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2001256724A (ja) * 2000-03-14 2001-09-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EP1173015A3 (en) * 2000-07-13 2004-11-17 Sony Corporation Video sign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2109831A (ja) * 2000-09-29 2002-04-12 Toshiba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JP3607595B2 (ja) * 2000-11-08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415188B2 (en) * 2000-11-17 2008-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tion
JP3887555B2 (ja) * 2001-10-26 2007-02-2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10395A1 (en) 2007-05-17
JPWO2004102561A1 (ja) 2006-07-13
WO2004102561A1 (ja) 200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45C (zh) 图像传送方法、图象处理方法、图象处理装置和数据存储介质
CN1076506C (zh) 数据复制装置
CN1245022C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数据再生方法/设备
CN1225902C (zh)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CN1596446A (zh) 记录装置、记录程序和记录方法
CN1806447A (zh)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程序、记录图像编码程序的记录媒体、记录图像解码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01042914A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数据结构、再现装置及方法
CN1674663A (zh) Av数据记录装置及方法
CN1366776A (zh) 解码器、解码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992869A (zh) 重放设备、重放方法以及重放程序
CN1879410A (zh) 节目录制装置及节目录制方法
CN1147160C (zh) 信息记录系统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210952C (zh) 再生记录装置
CN1860784A (zh) 记录设备和方法、再现设备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
CN1124602C (zh) 记录装置、记录/复制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747544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生装置、再生方法、及程序
CN1784736A (zh) 内容记录再生装置及方法
CN1768529A (zh) 音频/视频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再现程序和记录程序
CN1848941A (zh) 图像再现、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电视接收机
CN1918909A (zh) 文件记录设备、文件记录方法、文件记录过程的程序、其中存储文件记录过程的程序的存储媒体、文件重放设备、文件重放方法、文件重放过程的程序、以及其中存储文件重放过程的程序的存储媒体
CN1173558C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918917A (zh) 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视频解码方法及装置、它们的程序及记录这些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69837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182527C (zh) 再生方法及再生装置
CN100343850C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