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4272A - 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4272A
CN1784272A CN200480012518.1A CN200480012518A CN1784272A CN 1784272 A CN1784272 A CN 1784272A CN 200480012518 A CN200480012518 A CN 200480012518A CN 1784272 A CN1784272 A CN 1784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ylindrical shell
foreign body
mention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25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4272B (zh
Inventor
天野武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MAGNETIO OREDRESSING CO Ltd
Nippon Magnetic Dress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MAGNETIO OREDRES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MAGNETIO OREDRES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MAGNETIO OREDRESS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4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4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1/00Magnetic separation
    • B03C1/02Magnetic separation acting directly on the substance being separated
    • B03C1/10Magnetic separation acting directly on the substance being separated with cylindrical material carriers
    • B03C1/14Magnetic separation acting directly on the substance being separated with cylindrical material carriers with non-movable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1/00Magnetic separation
    • B03C1/02Magnetic separation acting directly on the substance being separated
    • B03C1/28Magnetic plugs and dipsticks
    • B03C1/288Magnetic plugs and dipsticks disposed at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a recipient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当将液体从下侧供给至筒体的内部时,液体滞留于筒体内,磁性异物磁吸附至磁性球体上。仅通过将清洗液从上侧供给至筒体内,而使磁性异物与清洗液一起从筒体的下侧的开口部排出。在转移位置上,将清洗液中的磁性异物从清洗液中转移至转移侧磁选机的外周面上。

Description

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被磁化了的磁性体将混入液体中的磁性异物除去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公知的有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的除去方法,首先,将多个磁性球体填充到于外周面上卷绕有励磁线圈的筒体内部。其次,从上侧的开口部将金属加工机械的废油等供给至筒体内,其后,对励磁线圈进行通电而对磁性球体进行磁化。由此,将废油等中含有的切屑等磁性异物吸附至磁性球体上。
当继续预定时间的废油等的供给后,磁性球体上的磁性异物的附着量就会过剩,从而磁性球体对磁性异物的吸附效率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暂时停止油等的供给,从筒体的上侧的开口部供给空气,而将筒体内的废油等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
接着,将励磁线圈的通电断开而进行消磁,从筒体下侧的开口部供给清洗液(有机用剂)。此时,使预先插入于筒体内的搅拌棒振动。其结果是,一边通过振动将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振落,一边利用清洗液将其从筒体上侧的开口部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5-21231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提及的将磁性异物从液体中去除的方法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点:
(1)将废油等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因此,废油等在放置有磁性球体的筒体内的滞留时间过短。其结果是,混入废油等中的磁性异物,还没有充分吸附于磁化了的磁性球体上,就直接通过筒体下侧的开口部排出。
(2)还有,由于将废油等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故大部分磁性异物吸附至存在于筒体上部内的磁性球体上。因此,在磁性球体消磁的清洗中,通过从下侧的开口部供给的清洗液,使附着于筒体上部的磁性球体上的大量磁性异物由于自重而沉落下来。其结果是,使磁性异物散落于筒体的整个空间,清洗效率低下。
(3)进而,以往使用后的清洗液,通过鼓型的磁力分选机只将磁性异物从清洗液中吸附出来,从而进行回收。具体的是,作为磁力分选机,采用将圆筒鼓的下部配置于使用过的清洗液的贮液槽的液面下的磁力分选机,使用该磁力分选机,利用磁力将磁性异物吸附于圆筒鼓的外周面上后,通过刮具将磁性异物从圆筒鼓的外周面刮落。
但是,由于圆筒鼓的下部浸渍在使用后的清洗液中,故大量的清洗液会与磁性异物一起被刮具刮落。其结果是,减少了清洗液的回收量,增加了废弃物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其可使液体在筒体内部的滞留时间变长,由此可提高去除混入于液体中的磁性异物的效率,还可提高磁性体的清洗效率,并且可同时实现清洗液回收量的增加和废弃物量的减少。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其可缩短液体以及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中排出的时间。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其可有效地将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除去。
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是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其包括:励磁工序,对设置于在内部收纳有多个磁性体的筒体的外周的励磁线圈通电,对上述磁性体进行励磁,所述筒体在上端形成有上侧的开口部,在下端形成有下侧的开口部;磁吸附工序,与励磁同时地或在励磁之后,将混入有磁性异物的液体从上述下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使磁性异物磁吸附在上述被励磁了的磁性体上;排液工序,在磁吸附后停止上述液体的供给,将上述筒体内的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清洗工序,在排液后,对上述磁性体进行消磁,将清洗液从上述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将附着在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洗掉,将清洗后的清洗液从上述下侧的开口部排出;吸附输送工序,利用磁力从清洗后的清洗液中将该清洗液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转移工序,当磁性异物被该输送部件输送而到达接近转移部件的外周面的转移位置时,利用上述输送部件与转移部件之间的磁梯度,使磁性异物转移并吸附至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脱离工序,通过该转移部件将磁性异物输送至脱离位置,使该磁性异物从转移部件的外周面脱离。
根据上述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通过励磁线圈对筒体内的各磁性体进行励磁,维持该状态,将混入有磁性异物的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由此,与以往的将液体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的情况相比,液体在筒体内的滞留时间变长。其结果是,液体中的磁性异物磁吸附至各磁性体上的量也增加,从而提高了磁性体的去除效率。
清洗时,停止液体的供给,将筒体内的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其后,停止向励磁线圈的通电,对磁性体进行消磁。保持这种状态,将清洗液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到筒体内,而将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从下侧的开口部洗掉。
这样,从下侧的开口部供给液体,故如上所述与以往相比液体更长时间滞留于筒体内部。因此,可消除磁性异物被偏向吸附至存在于筒体上部的磁性体上的可能。因此,可使磁性异物大致均匀地磁吸附至筒体内的所有磁性体上。由此,不仅可将清洗液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还可高效地将处理后的磁性异物与清洗液一起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此时,磁性异物的自重与以往相反会对磁性异物的排出有所帮助。基于以上原因,可提高磁性体的清洗效率。
而且,清洗后,利用磁力将用过的清洗液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其后,磁性异物通过输送部件到达转移位置,在这里,利用输送部件与转移部件之间的磁梯度,从清洗后的清洗液中将磁性异物转移并吸附至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即,清洗液残留于输送部件的外周面,在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仅仅附着清洗液附着量较少的磁性异物。由此,通过随后从输送部件回收清洗液,使得其回收量比以往增加。并且,在脱离工序中,不是像以往那样将附着有大量清洗液的磁性异物废弃,而是将清洗液附着量较少的磁性异物废弃,故可减少废弃物的废弃量。这样,可同时实现清洗液回收量的增加和废弃物量的减少。
并不对筒体的构成材料、大小作限定。但是,筒体的材料,由于在其外周设置励磁线圈,故优选的是不锈钢、铝等非磁性材料。
筒体形状,只要在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有开口部,则不作限定。可列举出例如俯视为圆形、椭圆形以及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等。
作为磁性体的材料,可以采用例如铁、镍、钴及它们的合金。
还有,不对磁性体的形状作限定。可列举出例如球形以及4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等。磁性体为球形时,不限定其直径。其直径根据所处理的液体的种类有所不同,例如为3.2~32mm。磁性体可以密实地填充于筒体内,也可以疏松地收纳以产生一定的间隙。收纳磁性体的筒体内的区域为构成磁回路的区域。
作为处理的液体,例如可采用水、使油乳化了的水(轧制油)、含有氢氧化钠的水、油(包括来自金属加工机械的废油)等。处理后的液体从筒体内的排出例如可从上侧的开口部进行。另外,也可以在筒体的上部或中间部设置排出管,从该处进行排出。进而,也可以暂时停止液体向筒体内的供给,而批量地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
作为混入于液体中的磁性异物,列举有例如由金属加工机械排出的切屑等。作为材料,列举有与上述磁性体相同的材料。
作为清洗液,可列举出例如第2石油类、第3石油类等石油类清洗油、乙醇等有机溶剂、碱性溶液或其中至少一种与热水的混合液等。例如,利用有机溶剂的清洗液清洗磁性体时,有机溶剂将附着于磁性体上的油分溶解,从而提高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的去除效率。
也可以将清洗液与压缩空气一起吹入筒体内。由此,使得清洗液毫无遗漏地浸透到收纳于筒体内的多个磁性体的间隙中,以进一步提高磁性体的清洗效果。压缩空气的压力优选的是0.5kg/cm2以上。
清洗后的清洗液,在将所混入的磁性异物分离后,只抽出液体成分便可再使用。
通过输送部件及转移部件进行的磁性异物的输送,可通过旋转移动输送部件及转移部件来实现,也可通过直线移动或曲线移动来实现。
并不限定利用磁力而将磁性异物吸附至输送部件外周面及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机构。例如,可采用辊式磁力分选机构、鼓式磁力分选机构。另外,还可以采用各种磁力传送机等。
所谓辊式磁力分选机构,备有:旋转鼓,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固定磁板,其收纳于旋转鼓中,与旋转鼓的轴线垂直的截面形状呈大致C字形状。鼓式磁力分选机构中的输送部件为旋转鼓。
作为用于磁力分选的磁铁可采用永久磁铁。磁铁的N极面以及S极面的磁通密度为例如1000G(0.1特斯拉)以上。
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根据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通过供给至上述筒体内的压缩空气进行上述排液工序中的上述筒体内部的液体的排出、和上述清洗工序中的清洗后的清洗液的排出。
根据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将压缩空气供给(鼓风)到筒体内部而分别强制进行排液工序中的液体排出和清洗工序中的清洗后的清洗液的排出。由此,可以缩短从筒体排出液体以及清洗后的清洗液的排出时间。
压缩空气的供给量为0.3kg/cm2以上,优选的是0.5~3.0kg/cm2。不足0.3kg/cm2时,从筒体内排出液体的时间以及排出清洗后的清洗液的时间变长。
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根据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在上述清洗工序中,边使上述筒体振动,边对吸附于各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进行清洗。
根据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在清洗工序中,伴随着筒体的振动,边使各磁性体振动,边清洗。由此,可将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有效地除去。
并不限定使筒体振动的方法。例如,可以将振动器安装于筒体上。另外,也可采用超声波振动的方法。
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为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其具有:筒体,其在上端形成有上侧的开口部,在下端形成有下侧的开口部;多个磁性体,其收纳于该筒体的内部;励磁线圈,其设置于上述筒体的外周,对上述筒体内的磁性体进行励磁;液体供给机构,其从上述下侧的开口部将混入有磁性异物的液体供给至上述筒体内;处理液排出机构,其将磁性异物被除去了的处理过的液体从前述筒体排出,其中所述磁性异物是通过由上述励磁线圈进行的励磁磁吸附至磁性体上而被除去的;液体排出机构,其将上述筒体内的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将清洗液从上述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上述筒体内;输送部件,其在被供以清洗后的清洗液的磁力分选位置上,利用磁力将该清洗后的清洗液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其外周面上,并且可将该被吸附的磁性异物从磁力分选位置输送至转移位置;转移部件,当磁性异物通过该输送部件而到达转移位置时,利用其与上述输送部件之间的磁梯度,将该磁性异物从输送部件的外周面转移并吸附至其外周面上;该转移部件可以将吸附于其外周面的磁性异物从转移吸附位置输送至另外的脱离位置上,使得磁性异物可从其外周面上脱离。
根据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通过励磁线圈对筒体内的各磁性体进行励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液体供给机构将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由此,使液体在筒体内的滞留时间变长,从而提高液体中磁性异物的去除效率。通过处理液排出机构将磁性异物磁吸附在磁性体上而被除去了的处理过的液体排出。
在清洗时停止液体的供给,并且对磁性体进行消磁。筒体内的液体通过液体排出机构在消磁前(励磁中)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其后,将清洗液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而将附着于磁性体的磁性异物洗掉。将使用过(清洗后)的清洗液从下侧的开口部向筒体外部排出。
由此,通过从下侧的开口部供给液体,其在筒体内的滞留时间与以往相比变长了。因此,可使磁性异物大致均匀地附着在筒体内的所有磁性体上。由此,在对磁性体消磁后,只将清洗液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便可高效地将处理后的磁性异物与清洗液一起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其结果是,可提高磁性体的清洗效果。
还有,在磁力分选位置上,利用磁力将清洗后的清洗液中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其后,通过输送部件将磁性异物从磁力分选位置输送至转移位置上。在那里,利用输送部件与转移部件之间的磁梯度,从附着于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清洗液中将磁性异物转移并吸附至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即,在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残留有清洗液,而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只附着有清洗液附着量较少的磁性异物。由此,之后从输送部件回收清洗液,其回收量比以往增多。并且,在脱离工序中,并不是像以往那样把附着有大量的清洗液的磁性异物废弃,而是将清洗液附着量较少的磁性异物废弃,故可减少废弃物的废弃量。这样,可同时实现清洗液回收量的增加和废弃物的废弃量(废弃物量)的减少。
作为液体供给机构,可采用例如离心泵、扩散泵、涡壳泵、往复泵、叶轮泵等各种泵。
作为处理液排出机构,可采用例如与筒体上端部连通的排出处理过的液体的排出管。
作为液体排出机构,可采用例如与筒体下端部连通的液体排出管。
作为清洗液供给机构,可采用与液体供给机构相同类型的泵等。
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是根据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液体从上述筒体内的排出、和清洗后的清洗液从上述筒体内的排出,是通过从压缩空气发生机构向上述筒体内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的。
根据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通过将由压缩空气机构产生的压缩空气向筒体内供给而分别强制进行液体从筒体内的排出和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内的排出。由此,可缩短液体以及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排出的时间。
作为压缩空气发生机构,可采用例如压缩机等。
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是据第4或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在上述筒体上设置有在各磁性体的清洗时使筒体振动的振动机构。
根据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各磁性体的清洗时,随着筒体的振动边使各磁性体振动,边进行清洗。由此,可有效地除去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
作为振动机构,可采用例如振动器、超声波发生装置等。
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是根据第4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上述输送部件以及转移部件分别具有:非磁性体制的圆筒鼓,磁性异物载置于其外周面上;旋转机构,其使该圆筒鼓沿圆周方向旋转;永久磁铁,其在上述圆筒鼓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固定在上述圆筒鼓的内部空间中的、与上述磁力分选位置对置的部分上;作用于上述转移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磁力比作用于上述输送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磁力更大。
根据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磁力分选位置上,利用磁力将清洗后的清洗液中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输送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其后,通过输送部件的圆筒鼓将磁性异物从磁力分选位置输送至转移位置上。在那里,利用输送部件与转移部件之间的磁梯度,从附着于输送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清洗液中将磁性异物转移并吸附至转移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
圆筒鼓的材料只要是非磁性体即不作限定。例如,可采用奥氏体类不锈钢等。
圆筒鼓的转速,根据相对于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被分选物的磁力大小而不同。例如,在将磁力的调整范围设为3000~5000G时,鼓转速最大为100m/min。若超过100m/min,则在材料为奥氏体类不锈钢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由涡流损耗引起的发热和由涡流电阻损耗引起的电动机电容增大。
也可以使将磁力分选后的磁性物刮落的刮具抵接在圆筒鼓的外周面中的、磁力分选位置的下游。
作为永久磁铁的材料,可采用例如钕、钐等稀土类金属等。
永久磁铁的N极面和S极面的磁通密度为例如1000(0.1特斯拉)~5000G(0.5特斯拉)。若不到1000G,则吸附力不足。
永久磁铁至少配置于圆筒鼓的内部空间中与磁力分选位置对置的部分即可。例如,在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被分选物的输送路径中,在从被分选物的投下位置起到磁力分选位置(或比其稍靠下游处)为止的整个范围内都可配置永久磁铁。
发明效果
根据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以及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从下侧的开口部将液体供给至筒体内,故使液体在筒体内的滞留时间比以往长。其结果是,液体中的磁性异物磁吸附到各磁性体上的量也增加,从而提高了磁性体的去除效率。并且,可消除供给液体时磁性异物偏向吸附于筒体上部内的磁性体上的可能,而可使磁性异物大致均匀地附着至筒体内的所有磁性体上。因此,在清洗时仅通过将清洗液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便可高效地将从磁性体上洗掉的磁性异物与清洗液一起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其结果,可以提高磁性体的清洗效率。
而且,清洗后的清洗液中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利用磁力吸附至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之后通过输送部件到达转移位置,再从清洗液中转移并吸附至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其结果是,可同时实现清洗液回收量的增加和废弃物的废弃量的减少。
特别是根据第2及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通过由压缩空气发生机构产生的压缩空气分别强制进行液体从筒体内的排出和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内的排出。由此,可缩短液体以及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中排出的时间。
另外,根据第3技术方案以及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在各磁性体的清洗时,伴随着筒体的振动而边使各磁性体振动,边进行清洗。由此,可有效地除去附着于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的筒体周围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包含输送部件以及转移部件的局部剖视图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转移部件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转移部件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输送部件与转移部件之间的磁通密度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
11    筒体
12    磁性球体(磁性体)
13    励磁线圈
14    汲浆泵(液体供给机构)
16    供给泵(清洗液供给机构)
17    振动器(振动机构)
27    废油排出管(液体排出机构)
41    输送侧磁选机(输送部件)
42    转移侧磁选机(转移部件)
45    第1圆筒鼓
48    第2圆筒鼓
50    马达(旋转机构)
52    永久磁铁
A     压缩空气发生装置(压缩空气发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以及图2中,附图标记10指本发明实施例1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以下称为除去装置),该除去装置10备有:筒体11,其在上端形成有上侧的开口部,在下端形成有下侧的开口部,为不锈钢制成,具有圆筒形状;多个钢制的磁性球体(磁性体)12,其收纳于筒体11的内部;励磁线圈13,其设置于筒体11的外周,对筒体11内的磁性球体12进行励磁;汲浆泵(液体供给机构)14,其从下侧的开口部将混入有切屑(磁性异物)的废油(液体)供给至筒体11内部;处理后油排出管35,其将处理过的油从筒体11内排出;废油排出管(液体排出机构)27,其将筒体11内的含有切屑的废油排出;供给泵(清洗液供给机构)16,其将清洗液从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11内部;压缩空气发生装置(压缩空气发生机构)A,其将压缩空气供给至筒体11内部;振动器(振动机构)17,其在清洗磁性球体12时使筒体11振动;输送侧磁选机(输送部件)41,其在被供以清洗后的清洗液的磁力分选位置上,利用磁力将清洗后的清洗液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其外周面上,并且可将该被吸附的磁性异物从磁力分选位置输送至转移位置;转移侧磁选机(转移部件)42,其当通过输送侧磁选机41将磁性异物送达转移位置时,利用其与输送侧磁选机41之间的磁梯度,将该磁性异物从输送侧磁选机41的外周面转移并吸附至其外周面上。
以下对各构成体进行详细说明。
筒体11的下端部朝向下方逐渐变尖细。在筒体11的下端部上收纳有处于张开状态的金属网18以防止磁性球体12落下。在筒体11的外周,以预定的间距沿筒体11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级(可以是1级,也可以是数十级)励磁线圈13。将直流电流供给励磁线圈13,对筒体11内的磁性球体12进行磁化。在励磁线圈13的侧面设置有使发热了的励磁线圈13冷却的冷却风机19。在筒体11的周壁中的、各励磁线圈13之间的部分上配置有将清洗液以10kg/cm2喷射到筒体11内的多个喷射喷嘴20。不过也可以省略各喷射喷嘴20。
振动器17安装于筒体11的下端部,使整个筒体11振动。另外,也可以将连接于振动发生装置的振动棒插入筒体11内部以代替振动器17,直接使磁性体12振动。
磁性体12的直径为12.7mm。将磁性体12密实地填充于筒体11内部。筒体11中的填充磁性球体12的区域是在外周上卷绕励磁线圈13而构成磁回路的部分。
通过第一阀21和汲浆泵14,将废油贮存槽22中的废油向筒体11内供给的废油管23与筒体11的下端部连通。在废油管23中途分别连通有:清洗液排出管25,其将清洗筒体11内部后的清洗液排出;和上述废油排出管27,其将残留于筒体11内的废油排出。在清洗液排出管25上设置有第二阀24,在废油排出管27上设置有第三阀26。而且,将清洗液排出管25的下游侧的端部配置于设置在上述输送侧磁选机41的正下方的清洗液贮存槽59的液面上。
在筒体11的上端部连通有:清洗液供给管30,其通过第四阀28以及供给泵16将清洗液贮存槽59内的清洗液供给至筒体11内;压缩空气供给管33,其通过第五阀31以及单向阀32将由压缩空气发生装置A产生的压缩空气供给至筒体11内;以及处理后油排出管35,其通过第六阀34将在筒体11中除去了切屑的处理过的油排出外部。清洗液供给管30的上游侧的端部配置于清洗液贮存槽59的液面下。
以下,参照图3~图6,对输送侧磁选机41以及转移侧磁选机42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首先说明输送侧磁选机41。
如图3所示,输送侧磁选机41,在由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而以中央的固定轴41a为中心旋转的第一圆筒鼓45的内侧,于大致四分之三圆周(如图3中呈大致C字形状)上通过磁铁安装盘43固定配置有多个第一磁铁44。
转移侧磁选机42具有:第二圆筒鼓48,其在与第一圆筒鼓45之间隔开间隙46,通过固定轴47而使轴线与第一圆筒鼓45平行地配置;和马达50,其通过驱动带49驱动第二圆筒鼓48,为驱动源的一例。如图3~图5所示,第二圆筒鼓48被向与第一圆筒鼓45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在第二圆筒鼓48的内部,通过磁铁安装盘51,分别以固定状态配置有2个第二磁铁52。各第二磁铁52,将在通过第一磁铁44的磁力而被吸附于第一圆筒鼓45上的状态下移动的切屑(磁吸附物)吸附至第一磁铁44组的终端附近。该终端位置为第一圆筒鼓45的上方。
以下对转移侧磁选机42进行详细说明。
固定轴47,其两侧由未图示的固定轴承支承,并设置成可对第二磁铁52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第二磁铁52,于磁铁安装盘51上(图4及图5)沿轴向排列固定有多个单位磁铁,并配置成圆弧状,使得沿圆周方向相邻的磁铁交替成为N极、S极。磁铁的材质可任意,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稀土类磁铁的钕类磁铁。第一圆筒鼓45的结构也可任意设定。不过配置成,构成各第一磁铁44的在轴向上相邻的单位磁铁交替成为N极、S极、N极…。而且,在第一磁铁44组的起始端位置的外侧设置有将使用过的清洗液供给至第一圆筒鼓45的外周面的流槽58(图3)。另外,在第一圆筒鼓45的外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与鼓轴线平行的突条状的耙搂部件60。各耙搂部件60为不锈钢制,通过熔接等固定于第一圆筒鼓45上。在第二圆筒鼓48的外周面上,同样熔接有耙搂部件60。
第二圆筒鼓48为SUS304等不锈钢制成,在侧板53、54的中央分别形成有穿过固定轴47的孔。第二圆筒鼓48,通过防尘型轴承53a、54a安装于固定轴47上。三角皮带轮57与第二圆筒鼓48为同一轴心,通过管53b安装于侧板53上。三角皮带轮57通过驱动带49而与固定于马达50的输出轴上的皮带轮连结。马达50的旋转力通过驱动带49而传递至第二圆筒鼓48。另外,作为其他的动力传递机构,可采用例如链轮与链条的组合。
刮具70的前端部被推抵在第二圆筒鼓48的外周面中的、与间隙46相反一侧附近的端部上。由此,可通过刮具70将附着于第二圆筒鼓48的外周面上的切屑刮落。
而且,作为第一圆筒鼓45的驱动方式,尽管未图示,但例如可与第二圆筒鼓48同样地采用马达、驱动带、三角皮带轮的组合。第一、第二圆筒鼓45、48,也可以使用三角皮带轮来调整减速比,而将同一马达作为驱动源。
在第二圆筒鼓48的内部,如图5所示配置有备用的磁铁安装盘61.由此,可以将磁铁52追加到磁铁安装盘61上而调整安装角度。
下面对如图1及图2所示采用除去装置10从废油中除去切屑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运转冷却风机19,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励磁线圈13对筒体内的磁性球体12进行励磁。因而,使励磁线圈13变成电磁铁。
其次,打开第一阀21和第六阀34。由此,通过废油管23,将由汲浆泵14导出的废油贮存槽22中的废油(含有切屑)从下方缓缓向筒体11内部供给。其结果是,废油连续地在筒体11内向上方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将废油中所含有的切屑分别磁吸附至磁化了的多个磁性球体12上。通过处理后油排出管35,将这样除去切屑后的处理过的油从筒体11的上端部排出到外部。
当继续运行了一定时间后,大量的切屑等吸附至各磁性球体12上。在这种情况下,关闭第一阀21以及第六阀34而停止废油的供给。其后,打开第三阀26以及第五阀31,将由压缩空气发生装置A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供给管33从上方供给至筒体11内部(鼓风)。由此,通过废油排出管27,将残留于筒体11内的废油从筒体11的下部排出到外部。另外,在上述鼓风前打开阀28a,将温水从筒体11的上部供给至筒体11内部,可增加从废油管27排出的残余废油的量。
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第三阀26以及第五阀31,中止从压缩空气发生装置A压送压缩空气。这里,也可将残留液作为处理过的油使用。但是,由于有在残留液中含有铁成分等较多的倾向,因此,在特别的情况下为极力防止混入磁性异物,优选的是,不将残留液作为处理过的油使用,而将其收回废油贮存槽22中再进行磁选。
其后,瞬间将预定大小的电流流入励磁线圈13中而进行逆励磁、消磁。其次,通过振动器17将振动赋予筒体11,在筒体11中对磁性球体12进行搅拌。并且,打开第二阀24以及第四阀28,运行供给泵16,从清洗液贮存槽59经清洗液供给管30,将清洗液供给至筒体11内部。此时,也可以运行未图示的多个喷射泵,将部分清洗液从配置于筒体11周壁上的多个喷射喷嘴20喷射至筒体11内部。其时,运行压缩空气发生装置A,通过未图示的管,将清洗液与1kg/cm2以上的压缩空气一起喷射。从喷射喷嘴20喷射的清洗液无遗漏地浸透磁性球体12之间,并随着超声波的作用而使附着于磁性球体上的含有切屑的油分溶解、脱离。
从上方流入筒体11内的清洗液将筒体11内的切屑以及油分从筒体11的下部冲出外部。通过清洗液排出管25,将所冲出的使用过的清洗液供给到输送侧磁选机41的流槽58。
另一方面,利用由振动器17实现的筒体11的振动而搅拌磁性球体12,使多个磁性球体12旋转、碰撞而相互接触。由此,可以使磁性球体12的整个表面都受到从喷射喷嘴20喷射的清洗液的清洗。因此,将附着于磁性球体12上的油分以及切屑完全除去。其后,经预定时间后,大致完全地将筒体11内的切屑除去。
下面,参照图3至图6,对输送侧磁选机41以及转移侧磁选机42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使第一圆筒鼓45旋转。第一圆筒鼓45的旋转速度可任意,但这里设为5m/min左右。另外,第二圆筒鼓48的旋转速度为第一圆筒鼓45旋转速度的1/4至3倍,这里设为5m/min左右。
如图3所示,通过流槽58而供给到第一圆筒鼓45的圆周面上的使用过的清洗液中的切屑,通过第一磁铁44的磁力而被吸附至第一圆筒鼓45的表面上。切屑在吸附于第一圆筒鼓45上的状态下旋转,在配置有多个的第一磁铁44组的旋转方向的终端附近,在第一圆筒鼓45的表面上边滑动边滞留下来。此时,配置成沿轴线方向相邻的第一磁铁44交替成为N极、S极。因此,切屑与此相配合地平滑旋转。
在第一磁铁44组的旋转方向的终端附近滞留的切屑,由耙搂部件60耙搂起来,分别以一定量聚集。
以下,使用图6对通过转移侧磁选机42使切屑从第一圆筒鼓45向第二圆筒鼓48移动的经过进行说明。
图6的数值是在第一圆筒鼓45与第二圆筒鼓48之间的间隙46的各测定点上测定磁通密度所得的数值,其单位为高斯(Gauss)。以在纵横方向上区划为格子状的区的上部标注的字母D~M列、和在右侧纵向排列的1-16行,表示坐标。例如,(M,1)点的磁通密度为30高斯。
被吸附于第一圆筒鼓45的表面而旋转并移动的切屑从(L,16)附近向上方移动。此时,磁通密度从2200高斯缓缓降低。其次,比较横向上的磁通密度的变化发现,在第16行的(I,16)~(M,16)的范围内,为900~2200高斯,图6的右侧较大,而在第10行的范围内,为2900~900高斯,图6的左侧较大。并且,在9~6行中,图6左侧与右侧的磁通密度之差继续扩大。即,由耙搂部件60从(L,16)附近向上方运送的切屑,从运送至(L,10)附近时起便缓缓向图6左侧的第二圆筒鼓48吸引,最终向第二圆筒鼓48表面转移。
此时,在两个鼓45、48之间的间隙46为不会将耙搂部件60夹入的15mm~50mm即可。当切屑在间隙46中移动时,附着于切屑表面的使用过的清洗液几乎全部都在此处落下,而大致只有切屑被吸附于第二圆筒鼓48上。此时,切屑的移动距离为15mm~50mm,较大,使得使用过的清洗液落下的效果也更好。
在切屑到达第二圆筒鼓48中的、与间隙46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第二圆筒鼓48的大致四分之一圆周的旋转位置)时,通过刮具70将切屑从第二圆筒鼓48的外周面上刮落,并排出到外部。
经一定时间的清洗后,关闭第四阀28,停止供给泵16的运转。其后,打开第五阀31,通过压缩空气供给管33,将来自压缩空气发生装置A的压缩空气从筒体11的上部供给至筒体11的内部。由此,通过清洗液排出管25,从筒体11的下部将残留于筒体11中的清洗后的液体供给到输送侧磁选机41的流槽58。经一定时间后,关闭第二阀24以及第五阀31。
其后,再次运行冷却风机19,通过励磁线圈13对筒体11内的磁性球体12进行励磁,并且打开第一阀21和第六阀34,通过汲浆泵14将废油贮存槽22内的废油从下方缓缓供给至筒体11内部。
这样,将废油从下方供给至筒体11内部,故可使废油比以往更长时间地滞留于筒体11中。其结果是,使废油中的切屑被磁吸附于各磁性球体12上的量也增加,从而提高磁性球体12的去除效率。并且,在供给废油时,可消除切屑偏向吸附于筒体11上部中的磁性球体12上的可能,而可使切屑大致均匀地附着至筒体11内的所有磁性球体12上。由此,清洗时仅将清洗液从上方供给至筒体11的内部,便可使从磁性球体12清洗下来的切屑与清洗液一起从筒体11的下方高效地排出。其结果是可提高磁性球体12的清洗效果。
还有,通过由压缩空气发生装置A产生的压缩空气可分别强制进行液体从筒体11内的排出以及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11内的排出。由此,可缩短液体和清洗后的清洗液从筒体11排出的时间。
进而,在对各磁性球体12进行清洗时,随着筒体11的振动而边使各磁性体12振动边清洗。由此,可有效地除去附着于磁性球体12上的切屑。
进而还有,如前所述利用磁力将使用后的清洗液所含有的切屑吸附至第一圆筒鼓45的外周面上后,在转移位置上,利用输送侧磁选机41与转移磁选机42之间的磁梯度,使切屑从清洗后的清洗液中转移并吸附至第二圆筒鼓48的外周面上。即,在第一圆筒鼓45的外周面上残留有清洗液,而第二圆筒鼓48的外周面上只附着有清洗液的附着量较少的切屑。由此,通过之后利用自重使清洗液从第一圆筒鼓45的外周面落到清洗液贮存槽59中而回收,使其回收量比以往增加。并且,通过刮具70而回收的废弃物并非如以往那样附着有大量清洗液的切屑,而是清洗液的附着量较少的切屑,因此可减少废弃物的废弃量。其结果是,可同时实现清洗液回收量的增加和废弃物量的减少。

Claims (7)

1.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其包括:
励磁工序,对设置于在内部收纳有多个磁性体的筒体的外周的励磁线圈通电,对上述磁性体进行励磁,所述筒体在上端形成有上侧的开口部,在下端形成有下侧的开口部;
磁吸附工序,与励磁同时地或在励磁之后,将混入有磁性异物的液体从上述下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使磁性异物磁吸附在上述被励磁了的磁性体上;
排液工序,在磁吸附后停止上述液体的供给,将上述筒体内的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
清洗工序,在排液后,对上述磁性体进行消磁,将清洗液从上述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筒体内,将附着在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洗掉,将清洗后的清洗液从上述下侧的开口部排出;
吸附输送工序,利用磁力从清洗后的清洗液中将该清洗液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输送部件的外周面上;
转移工序,当磁性异物被该输送部件输送而到达接近转移部件的外周面的转移位置时,利用上述输送部件与转移部件之间的磁梯度,使磁性异物转移并吸附至转移部件的外周面上;
脱离工序,通过该转移部件将磁性异物输送至脱离位置,使该磁性异物从转移部件的外周面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通过供给至上述筒体内的压缩空气进行上述排液工序中的上述筒体内部的液体的排出、和上述清洗工序中的清洗后的清洗液的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在上述清洗工序中,边使上述筒体振动,边对吸附于各磁性体上的磁性异物进行清洗。
4.一种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其具有:
筒体,其在上端形成有上侧的开口部,在下端形成有下侧的开口部;
多个磁性体,其收纳于该筒体的内部;
励磁线圈,其设置于上述筒体的外周,对上述筒体内的磁性体进行励磁;
液体供给机构,其从上述下侧的开口部将混入有磁性异物的液体供给至上述筒体内;
处理液排出机构,其将磁性异物被除去了的处理过的液体从前述筒体排出,其中所述磁性异物是通过由上述励磁线圈进行的励磁磁吸附至磁性体上而被除去的;
液体排出机构,其将上述筒体内的液体从下侧的开口部排出;
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将清洗液从上述上侧的开口部供给至上述筒体内;
输送部件,其在被供以清洗后的清洗液的磁力分选位置上,利用磁力将该清洗后的清洗液所含有的磁性异物吸附至其外周面上,并且可将该被吸附的磁性异物从磁力分选位置输送至转移位置;
转移部件,当磁性异物通过该输送部件而到达转移位置时,利用其与上述输送部件之间的磁梯度,将该磁性异物从输送部件的外周面转移并吸附至其外周面上;
该转移部件可以将吸附于其外周面的磁性异物从转移吸附位置输送至另外的脱离位置上,使得磁性异物可从其外周面上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液体从上述筒体内的排出、和清洗后的清洗液从上述筒体内的排出,是通过从压缩空气发生机构向上述筒体内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在上述筒体上设置有在各磁性体的清洗时使筒体振动的振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装置,上述输送部件以及转移部件分别具有:
非磁性体制的圆筒鼓,磁性异物载置于其外周面上;旋转机构,其使该圆筒鼓沿圆周方向旋转;永久磁铁,其在上述圆筒鼓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固定在上述圆筒鼓的内部空间中的、与上述磁力分选位置对置的部分上;
作用于上述转移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磁力比作用于上述输送部件的圆筒鼓的外周面上的磁力更大。
CN200480012518.1A 2003-11-21 2004-10-14 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784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93015 2003-11-21
JP393015/2003 2003-11-21
PCT/JP2004/015154 WO2005049214A1 (ja) 2003-11-21 2004-10-14 液体からの磁性異物の除去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4272A true CN1784272A (zh) 2006-06-07
CN1784272B CN1784272B (zh) 2010-07-21

Family

ID=3461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2518.1A Active CN1784272B (zh) 2003-11-21 2004-10-14 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694373B2 (zh)
KR (2) KR20050049310A (zh)
CN (1) CN1784272B (zh)
TW (1) TW200517184A (zh)
WO (1) WO200504921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111A (zh) * 2008-04-03 2011-04-13 爱尔发加热有限公司 颗粒分离器
CN103056032A (zh) * 2013-01-28 2013-04-24 唐山晶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泥分离的连线机及磁泥分离方法
CN104258989A (zh) * 2014-10-15 2015-01-07 赵宽学 快捷清洗电磁除铁机
CN104353549A (zh) * 2014-11-18 2015-02-18 崔雷 一种电磁除铁机
CN104923395A (zh) * 2015-04-17 2015-09-23 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离及转移磁性颗粒的电磁电动一体化装置
CN104437850B (zh) * 2014-12-02 2016-06-22 崔雷 电磁式磁选机
CN106470765A (zh) * 2014-06-16 2017-03-01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选别装置及选别方法
CN107922628A (zh) * 2015-08-12 2018-04-17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树脂粉粒群、树脂膜、间隔体、分选装置以及分选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25565B1 (ko) * 2002-04-01 2008-04-2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자기판을 이용한 고로수재내 철분 분리장치
JP4718332B2 (ja) * 2006-01-06 2011-07-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金属異物除去方法
CN102553716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大连佳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多种高速在线材料分选机
JP5863567B2 (ja) * 2012-05-25 2016-02-16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スラリー輸送方法
KR101877891B1 (ko) * 2016-10-20 2018-07-12 조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성 이물질 제거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07110A (ja) * 1988-02-15 1989-08-21 Kawasaki Steel Corp 高勾配磁気分離装置のメディアの付着磁性体除去方法
CN1014495B (zh) * 1989-07-27 1991-10-30 湖南省醴陵市瓷土研究所 周期式、振动高梯度磁选机及分选瓷泥的工艺
JP3070091B2 (ja) * 1990-11-01 2000-07-24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磁気分離装置
JP2559313B2 (ja) * 1992-01-31 1996-12-04 日本磁力選鉱株式会社 圧延油からの鉄分除去方法
CN2189488Y (zh) * 1993-05-14 1995-02-15 刘新仔 一种湿式自动排渣磁选机
KR100293035B1 (ko) 1993-06-17 2001-06-15 니혼리껜가부시기가이샤 자기에너지를 이용한 동력발생장치
JP3115501B2 (ja) * 1994-06-15 2000-12-11 プレシジョン・システム・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分注機を利用した磁性体の脱着制御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って処理される各種装置
JP2002287502A (ja) * 2001-03-23 2002-10-03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ラ
JP3799390B2 (ja) * 2001-07-30 2006-07-19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磁性体を用いた浄化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111A (zh) * 2008-04-03 2011-04-13 爱尔发加热有限公司 颗粒分离器
CN102015111B (zh) * 2008-04-03 2015-02-11 爱尔发加热有限公司 颗粒分离器
CN103056032A (zh) * 2013-01-28 2013-04-24 唐山晶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泥分离的连线机及磁泥分离方法
CN103056032B (zh) * 2013-01-28 2015-05-20 唐山晶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泥分离的连线机及磁泥分离方法
CN106470765A (zh) * 2014-06-16 2017-03-01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选别装置及选别方法
CN104258989A (zh) * 2014-10-15 2015-01-07 赵宽学 快捷清洗电磁除铁机
CN104353549A (zh) * 2014-11-18 2015-02-18 崔雷 一种电磁除铁机
CN104353549B (zh) * 2014-11-18 2017-01-18 崔雷 一种电磁除铁机
CN104437850B (zh) * 2014-12-02 2016-06-22 崔雷 电磁式磁选机
CN104923395A (zh) * 2015-04-17 2015-09-23 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离及转移磁性颗粒的电磁电动一体化装置
CN107922628A (zh) * 2015-08-12 2018-04-17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树脂粉粒群、树脂膜、间隔体、分选装置以及分选方法
US11577430B2 (en) 2015-08-12 2023-02-14 Ube Industries, Ltd. Sort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4272B (zh) 2010-07-21
WO2005049214A1 (ja) 2005-06-02
JPWO2005049214A1 (ja) 2007-06-07
KR20050049310A (ko) 2005-05-25
TW200517184A (en) 2005-06-01
KR100773049B1 (ko) 2007-11-02
KR20060096179A (ko) 2006-09-08
JP4694373B2 (ja)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4272A (zh) 从液体中除去磁性异物的方法及装置
JP3261125B1 (ja) 摩砕機
EP1754573A1 (en) Blasting apparatus for outer surface of pipe
JP2003251218A (ja) 石炭と廃タイヤの混焼後の燃え殻選別装置
CN1608818A (zh) 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
KR101462169B1 (ko) 원료 처리 장치
CN1357417A (zh) 干冰清洗方法和干冰清洗装置
TWI689350B (zh) 磁選機
JP2011056482A (ja) 重金属汚染土壌の処理方法及び重金属汚染土壌の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138285A (ja) 連続式部品処理装置
CN1170644C (zh) 压实松散颗粒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JP4504408B2 (ja) スプリング含有物処理装置及びスプリング含有物処理方法
KR20120108424A (ko) 고철의 산화 녹 제거 장치
JP3710987B2 (ja) 選別コンベヤ
JP2007105653A (ja) 粉体処理装置
KR100883538B1 (ko) 유리 파쇄시스템
CN1191003C (zh) 使用脉冲激励处理电路载体的装置和方法
JPH09253579A (ja) 粒状物の搬送装置
CN213494273U (zh) 一种电磁选装置
JP3877491B2 (ja) 選別コンベヤ
JP4536438B2 (ja) 回転ドラム式沈砂分級機
JP3998449B2 (ja) 洗浄メディア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洗浄メディア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4415348B2 (ja) クーラント清浄装置
CN220939482U (zh) 一种泥沙处理装置
CN220719989U (zh) 一种除铁破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