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7828A - 多带宽准直器 - Google Patents

多带宽准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7828A
CN1777828A CNA2004800110735A CN200480011073A CN1777828A CN 1777828 A CN1777828 A CN 1777828A CN A2004800110735 A CNA2004800110735 A CN A2004800110735A CN 200480011073 A CN200480011073 A CN 200480011073A CN 1777828 A CN1777828 A CN 1777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llimating apparatus
nanometers
wavelength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10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G·曼恩
N·沙什德哈
R·加福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777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7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87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index gradi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62Optical details of coupling light into, or out of, or between fibre ends, e.g. special fibre end shapes or associated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在多个波长处的准直器(100)包括:光纤(100)以及梯度折射率透镜(106),该透镜被放置在相对于该光纤的末端距离固定的位置处。一方面,在红外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该梯度折射率透镜在所选节距处的色差小于0.01。另一方面,在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该梯度折射率透镜在所选节距处的色差小于0.035。

Description

多带宽准直器
有关申请的交叉参照
本申请要求于2003年4月25日提交申请的、序列号为60/465,83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发明背景
一种光纤末端带有透镜的组件被称为“准直器”,用于将自光纤末端出来的光线变为基本上平行的光束。该透镜可以是梯度折射率(GRIN)、折射或衍射透镜。此处,焦点在包括GRIN透镜的准直器上。GRIN透镜的折射率从透镜的轴向透镜的外部边界逐渐变化。在GRIN透镜中,光线遵循正弦路径,其轨道是根据节距来定义的。一个节距等于光穿越一个正弦周期并且可以表达如下:
P = L A 2 π · · · ( 1 )
其中,P是节距,
Figure A20048001107300042
是折射率梯度参数,L是透镜的长度。
通过将光纤末端放置在离透镜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来装配准直器。光纤到透镜的距离由GRIN透镜的后焦距(BFL)来决定,可表达如下:
BFL = 1 N 0 A cot ( L A ) · · · ( 2 )
其中,N0是透镜轴上的折射率, 是折射率梯度参数,L是透镜的长度。N0都是波长的函数。N0和波长的依赖关系可表达如下:
N 0 = B + C λ 2 · · · ( 3 )
其中B和C是取决于透镜材料的常数。
Figure A20048001107300051
和波长的依赖关系可表达如下:
A ( λ ) = [ K 0 + K 1 λ 2 + K 2 λ 4 ] 2 · · · ( 4 )
其中K0、K1和K2是取决于透镜材料的常数。
在理想情况中,光纤到透镜的距离是这样的,可使准直器在使用时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通常的做法是调节准直器使其在特定的设计波长处有效地工作。然而,GRIN透镜的BFL因色散的缘故随波长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如果被调节成在某一特定的设计波长处有效地工作的准直器被用于除了设计波长以外的某一波长处,则在BFL方面将会出现偏移。如果光纤到透镜的距离没有被调节成补偿这种偏移,则准直器可能会有过量的插入损耗,尤其是当设计波长与工作波长偏差较大时。可以理解,针对每个工作波长重新调节光纤到透镜的距离会使在多带宽应用中准直器的使用变得很复杂。
从前述中可以看到,需要这样一种准直器,它能够在多个波长处有效地工作同时又不需要在每个波长处重新调节光纤到透镜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个波长处使用的准直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器包括光纤以及梯度折射率透镜,该透镜放置在相对于光纤末端某一固定的距离处。一方面,在红外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梯度折射率透镜在所选节距处具有小于0.01的色差。另一方面,在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梯度折射率透镜在所选节距处具有小于0.035的色差。
从下面的描述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将会更明显地看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包括梯度折射率透镜的准直器的各种实施例,该梯度折射率透镜具有减少的色差。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GRIN透镜在波长等于980纳米和1550纳米处有效焦距(EFL)与长度的函数关系。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GRIN透镜在波长980纳米和1550纳米之间EFL的差值(ΔEFL)与长度的函数关系。
图2C示出了纵向色差周期性地随长度而变化。
图2D示出了横向色差周期性地随长度而变化。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及现有技术的透镜折射率梯度参数
Figure A20048001107300061
与透镜波长相互依赖的曲线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及现有技术的透镜在某一波长范围内后焦距(BFL)的变化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及现有技术的透镜BFL离最佳值的偏移量与所测量的插入损耗之间的函数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参照一些较佳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阐明了大量具体的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细节中的某些或全部来实施本发明。在其它示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并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特征和/或过程步骤。参照附图及下面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GRIN透镜的准直器,该GRIN透镜被放置在光纤的末端处。该准直器可被调节在某一特定设计波长处,然后在包括该设计波长的很宽的波长范围内都可以有效地工作而不需要重新调节光纤和透镜之间的距离。该准直器特别适用于红外光谱区,但是也可以用于近红外以及可见光谱区。本发明部分地基于这样的发现:当具有较低色差的GRIN透镜被包括在准直器中时,该GRIN透镜可以使该准直器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工作时都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而不需要重新调节光纤到透镜的距离。在98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已经实现了小于0.42dB的插入损耗。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准直器100。准直器100包括被插入套管104的光纤102以及与光纤末端108有一定距离的GRIN透镜106。在光纤末端108和GRIN透镜106的表面110之间的距离(d),即光纤到透镜的距离,是由GRIN透镜106的BFL决定的,该关系已由上文中的公式(2)给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纤102是单模光纤。或者,光纤102可以是多模光纤或其它特制光纤。图1B-1D示出了准直器100的可选的实施例。在图1B中,光纤116被熔合到GRIN透镜106,即光纤到透镜的距离是零。在图1C中,准直器100包括在光纤120的末端处形成的透镜118,即有透镜的光纤,以及与透镜118有一定距离的GRIN透镜106。在图1D中,准直器100包括在光纤124和GRIN透镜106之间插入的无芯棒122。该无芯棒122是用熔融二氧化硅或其它合适的透镜/光纤材料制造的。
回到图1A,GRIN透镜106具有芯112,芯102可以用覆层114来包住或用不着覆层。GRIN透镜106的芯112具有这样的折射率剖面,它沿径向朝着透镜的光轴不断增加。根据本发明,GRIN透镜106具有较低的色差,这允许准直器100被用于较宽的波长范围而不需要重新调节光纤到透镜的距离(d)。色差通常被定义为:在两个波长之间的有效焦距与在C-线(波长为656纳米)、F-线(波长为486纳米)、以及D-线(波长589纳米)处的有效焦距的比率中的变化,其中C-线、F-线以及D-线与Franunhoffer光相对应。然而,该准直器的主要应用是在红外光谱区,而不是可见光谱区。除了在该定义中将使用红外波长之外,针对红外光谱区的色差定义将与针对可见光谱区的色差定义很相似。
GRIN透镜具有这样的径向折射率分布,使得该折射率从透镜的中心轴逐渐减小,所依据的表达式如下:
N = N 0 ( 1 - A 2 r 2 ) · · · ( 5 )
其中,N是距离中心轴为r处的折射率,N0是中心轴处的折射率,A是一个波长相关的常数(参看公式(4)中关于A的定义)。GRIN透镜的有效焦距(EFL)由下式给出:
EFL = 1 N 0 A sin ( L A ) · · · ( 6 )
其中,L是透镜的长度。既然常数A取决于波长,那么该透镜将会有针对不同波长的不同EFL。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GRIN透镜在980纳米和1550纳米处的EFL。图2B示出了EFL在980纳米和1550纳米之间的差值(ΔEFL)。EFL和ΔEFL作为透镜长度的函数周期性地变化。该差值在与大小为0.25的节距相对应的长度处最小,在与大小为0.5、1.0、1.5等的节距相对应的长度处渐进地增大到无穷大。由于这种关系曲线,色差必须被指定在某一特定的节距。
色差通常被表达成纵向或横向色差。纵向色差是用来量度将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到同一平面上缺乏能力(inability)的程度,数学上表达如下:
Figure A20048001107300081
其中,EFL1是在第一波长处的有效焦距,EFL2是在第二波长处的有效焦距,EFL1/2是在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之间的某一波长处的有效焦距。对于红外光谱区,第一波长可以是1550纳米,第二波长可以是980纳米,在第一和第二波长之间的波长可以是1310纳米。这些波长通常用于通讯中。在公式(7)中使用这些波长时,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为GRIN透镜长度的函数的纵向色差是如何变化的。
当斜入射的光线导致焦点侧移时,横向色差是很明显的,从而使波长分离。这可以表达如下:
其中h是透镜的主平面和末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并可被表达为:
h = 1 N 0 A × tan ( L A 2 ) · · · ( 9 )
同样,当在公式(9)中使用之前的红外波长时,图2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横向色差作为GRIN透镜长度的函数是如何变化的。
纵向和横向色差都是由于,当不同波长的光穿过透镜时它们具有不同的节距长度。通过将公式(7)和(8)中所使用的EFL和h表达成节距(P)的函数而不是长度的函数,可以去除上述这种对长度的依赖性。表达式如下:
EFL = 1 N 0 A sin ( 2 πP ) · · · ( 9 )
h = 1 N 0 A × tan ( πP ) · · · ( 10 )
如果纵向和色差都被表达成节距的函数而不再是长度的函数,则它们在某一波长范围内相等并接近常数值。下面的表格1示出了在可见光波长范围(656/486纳米)和红外波长范围(1550/980纳米)中针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GRIN透镜A和现有技术的GRIN透镜B上述的常数值将会是多少。透镜A是由银含量很高的硼硅酸盐玻璃制造的。透镜B是由铊基玻璃制造的。如表格1所示,尽管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中透镜A和透镜B的色差还稍微具有可比性,但是在红外波长范围中两个透镜的色差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适合用在本发明的准直器中的GRIN透镜在红外光谱区中的色差小于0.01,例如在98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该透镜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中的色差小于0.035,例如在486纳米到656纳米的波长范围。
                                                           表格1
           色差(纵向/横向)
    1550/980纳米     656/486纳米
    透镜A     0.0081     0.0334
    透镜B(现有技术)     0.0141     0.0484
色差对节距(ΔP/P)的依赖关系可定义为:
ΔP P = P 2 - P 1 P 1 / 2 · · · ( 10 )
其中,P1是在第一波长处的节距,P2是在第二波长处的节距,P1/2是在第一和第二波长之间的某一波长处的节距。对于98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P1是在1550纳米处的节距,P2是在980纳米处的节距,P1/2是在1310纳米处的节距。对于486纳米到656纳米的波长范围,P1是在656纳米处的节距,P2是在486纳米处的节距,P1/2是在587纳米处的节距。表格2比较了透镜A(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和透镜B(现有技术)在上述两个波长范围中的ΔP/P。表格2示出了与现有技术的透镜B相比透镜A具有较低的ΔP/P。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适合用在本发明的准直器中的GRIN透镜在红外光谱区中的ΔP/P小于0.005,例如在98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该透镜在可见光谱范围中的ΔP/P小于0.025,例如在486纳米到656纳米的波长范围。
                                                    表格2
          ΔP/P
  透镜A   透镜B
  656/486纳米   0.0238   0.0396
  1550/980纳米   0.0048   0.0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色差较低的GRIN透镜106是由银含量很高的硼硅酸盐玻璃制造的。具有下面的组分范围的玻璃定量混合物可以用于GRIN透镜:15-60wt%SiO2、10-30wt%Al2O3、30-50wt%Ag2O以及10-45wt%B2O3。该玻璃定量混合物可包括其它可选的组分。Ag2O的含量越高,GRIN透镜的折射率就越大。具有下面的组分范围的玻璃定量混合物已经予以GRIN透镜所期望的结果:34.89-35.31wt%SiO2、16.47-16.73wt%Al2O3、34.55-34.85wt%Ag2O以及13.95-14.25wt%B2O3。PCT公开文本WO 02/14233A1的内容引用在此作为参考,它描述了一种适合于制造银含量很高的硼硅酸盐玻璃。
如上文中的公式(2)所示,GRIN透镜的BFL是折射率梯度参数
Figure A20048001107300102
的函数。图3比较了对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镜A以及现有技术的透镜B和C而言 作为波长的函数是如何变化的。制造透镜A所用的玻璃定量混合物具有下面的组分范围:34.89-35.31wt%SiO2、16.47-16.73wt%Al2O3、34.55-34.85wt%Ag2O以及13.95-14.25wt%B2O3。现有技术的透镜B和C是由含铊的碱石灰玻璃制造的。透镜A、B和C具有大小为1.8的聚焦力。从图3中可以看到,与现有技术的透镜B、C相比,对于透镜A,
Figure A20048001107300112
作为波长的函数变化的幅度较小。
在下面的表格3中示出了透镜A和透镜B的色散常数B、C、K0、K1和K2。表格3示出了透镜A和现有技术的透镜B在1310纳米和1550纳米处n0
Figure A20048001107300113
以及BFL的值。
                                                       表格3
Figure A20048001107300114
假设包括现有技术的透镜B的准直器被设计为在1550纳米处有效地工作。这个准直器的光纤到透镜的距离将会是0.2423毫米,透镜节距为0.23。如果这个相同的准直器被用在1310纳米处,则如表格3所示,该透镜的长度原来在1550纳米处产生的节距为0.23而现在在1310纳米处将会产生大小为0.23066的节距。0.23066的节距对应的BFL为0.2335,这与1550纳米处的BFL相差8.9微米。如果包括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镜A的准直器被设计为在1550纳米处有效地工作,则该准直器的光纤到透镜的距离将会是0.2723毫米而节距为0.23。如果这个相同的准直器被用在1310纳米处,则如上面的表格3所示,透镜的长度原来在1550纳米处产生的节距为0.23而现在在1310纳米处将会产生大小为0.23028的节距。0.23028的节距对应的BFL是0.2680,与1550纳米处的BFL相差4.3微米,这与包括现有技术透镜B的准直器所对应的BFL偏移小了一半。这种BFL偏移的减小量表明,与现有技术透镜B相比,透镜A具有较低的色差。
使用Zemax光线追踪程序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镜A和现有技术透镜B的准直器的性能建立模型。图4示出了被设计成在1550纳米处有效工作的准直器在不同波长处的BFL差值。在这种系统中,在1310纳米处,现有技术透镜B对应的BFL差值为9.4微米而透镜A对应的则为3.4微米。这验证了上面表格3中的计算并表明所观察到的性能差异可以比上面的示例所示的要大许多。下面的表格4在各种波长范围中将包括透镜A和现有技术透镜B的准直器的BFL与模型预测相比较。在测量误差之内(~3微米),该数据示出了在包括透镜A的准直器的BFL与包括现有技术透镜B的准直器的BFL之间存在可测量的差异。特别地,与透镜B相比,由于透镜A的色差较低,透镜A导致了非常小的BFL变化。
                                                                 表格4
 波长(nm)   1550-1310   1310-980   1550-980
  A  ZemaxΔBFL(μm)   3   10   13
  A  测量的ΔBFL(μm)   0   13   13
  B  ZemaxΔBFL(μm)   8   22   34
  B  测量的ΔBFL(μm)   7.5   22   30
准直器的性能对BFL的差值非常敏感。针对透镜A和现有技术透镜B,图5示出了测得的插入损耗值与BFL偏离最佳值的偏移量的关系。在这个示例中,准直器被调节到1550纳米处。9μm的偏移量(透镜B)会引起大于0.4dB的插入损耗,而4.5μm的偏移量(透镜A)会引起小于0.2dB的插入损耗。这便是全部的损耗,这表明使用透镜A的准直器或使用具有与透镜A相似的色差的透镜的准直器将会在131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小于0.2dB的损耗。如果该准直器被调节到该波长范围的一个末端,即1310纳米处或1550纳米处,则对于透镜A来说在另一末端处的插入损耗将会是0.4dB。如果该准直器被调节到该波长范围的中间,则在前述的波长范围内插入损耗将会小于0.2dB。对0.25节距透镜的计算也表明在透镜A和现有技术透镜B之间存在相似的性能差异。
图4也揭示了如果包括透镜A的准直器被调节到1550纳米处,则在980纳米处光纤相对于透镜的偏移误差将会小于15微米。然而,如果这个相同的准直器被调节到整个的980到1625纳米波长范围的中间时,即在1302纳米处,则在该波长范围的两端(980纳米和1652纳米),偏移误差将会是15微米的一半(或7.5微米)。分析图5,可以看到7.5微米的偏移误差将会导致准直器在980或1625纳米处的插入损耗的最大值约为0.38dB,即,在整个980到1625纳米的工作范围内该准直器将会呈现出小于0.42dB的插入损耗。
带有诸如现有技术透镜B这样的高色差透镜的准直器可以在1550纳米处达到最佳,或者对于双重波长范围,可以在该范围中间的某一波长处达到最佳。例如对于1310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准直器可以在1430纳米处达到最佳。然而,在1430纳米处达到最佳的准直器将会在1310纳米和1550纳米处性能有所下降。带有诸如根据本发明的透镜A这样的低色差透镜的准直器可以在某一波长范围的中间达到最佳,例如在1430纳米处,而且这种设计在1430纳米以及该波长范围的末端处都会有效地工作,该波长范围的末端即1310纳米和1550纳米。
根据本发明的透镜具有减小的色差,其优势在于可以使准直器用于1310纳米和1550纳米处的双波带应用,还可以用于980纳米到1625纳米的多带宽应用。较低的透镜色差导致在某一波长范围内透镜的BFL偏离最佳位置的变化量减小了,从而改善了性能,例如在该波长范围内该准直器具有更低的插入损耗。因为根据本发明的准直器可用于多波长,所以降低了存货等级并改善了库存状况,通过储备一种产品来维持部件管理,而不再储备两个或更多工作在1310纳米和1550纳米或整个980-1625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多个带宽处的那些产品。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尽管本文中的数字所示出的都是透镜在1310纳米和1550纳米处的光学性质,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工作波长,其它波长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所有这些对本发明所作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方案之内。
尽管已经结合数目有限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是那些受益于本发明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设计出其它实施例而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用在多个波长处的准直器,它包括:
光纤;以及
梯度折射率透镜,该透镜被放置在相对于所述光纤的一个末端距离固定的位置处,在红外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在所选节距处的色差小于0.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具有小于0.005的节距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谱区的所选范围是980纳米到1550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所述梯度透镜在所选节距处的色差小于0.03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具有小于0.025的节距变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是486纳米到656纳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包含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包含30-50wt%的Ag2O。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98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所述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大约小于0.42d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1310纳米到155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所述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大约小于0.2dB。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的所述末端形成一个透镜,并且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被放置在相对于在所述光纤的末端形成的所述透镜距离固定的位置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进一步包括被插入所述光纤的所述末端与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之间的无芯棒。
13.一种用在多个波长处的准直器,它包括:
光纤;以及
梯度折射率透镜,该透镜被放置在相对于所述光纤的一个末端距离固定的位置处,在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在所选节距处的色差小于0.03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内,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具有小于0.025的节距变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谱区的所选范围是486纳米到656纳米。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包含银。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折射率透镜包含30-50wt%的Ag2O。
CNA2004800110735A 2003-04-25 2004-04-23 多带宽准直器 Pending CN17778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6583003P 2003-04-25 2003-04-25
US60/465,830 2003-04-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7828A true CN1777828A (zh) 2006-05-24

Family

ID=3341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10735A Pending CN1777828A (zh) 2003-04-25 2004-04-23 多带宽准直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90271B2 (zh)
EP (1) EP1618419A1 (zh)
JP (1) JP2006524845A (zh)
KR (1) KR20060015533A (zh)
CN (1) CN1777828A (zh)
TW (1) TWI261695B (zh)
WO (1) WO20040974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0742A (zh) * 2012-04-11 2015-04-15 蒂科电子荷兰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grin 光纤的波长不敏感扩展光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4768B2 (en) * 2002-03-18 2013-12-24 Raytheon Company Miniaturized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GRIN lens optically coupled to SSID
DE102005023351A1 (de) * 2005-05-17 2006-11-30 Micro-Epsilon Messtechnik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messen von Oberflächen
JP4653034B2 (ja) * 2006-07-20 2011-03-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双方向光空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光送受信装置
US7835074B2 (en) 2007-06-05 2010-11-16 Sterling Lc Mini-scope for multi-directional imaging
US20090287048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Sterling 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within a living body
US20090326321A1 (en) * 2008-06-18 2009-12-31 Jacobsen Stephen C Miniaturized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GRIN Lenses Optically Coupled to Multiple SSIDs
JP5596027B2 (ja) * 2008-06-18 2014-09-24 レイセオン カンパニー カテーテル
US8486735B2 (en) 2008-07-30 2013-07-16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mental wavelength variation to analyze tissue
US9060704B2 (en) 2008-11-04 2015-06-23 Sarcos 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velength shifted imaging
WO2011041728A2 (en) 2009-10-01 2011-04-07 Jacobsen Stephen C Needle delivered imaging device
US9144664B2 (en) 2009-10-01 2015-09-29 Sarcos 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movement of a micro-catheter
WO2011041730A2 (en) 2009-10-01 2011-04-07 Jacobsen Stephen C Light diffusion apparatus
US8828028B2 (en) 2009-11-03 2014-09-09 Raytheon Company Sutur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osing a planar opening
JP5511718B2 (ja) 2011-03-17 2014-06-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DE112012000168T5 (de) * 2011-06-16 2013-07-18 Fuji Electric Co., Ltd Lichtleitvorrichtung und Lichtleitverfahren
US8857220B2 (en) * 2012-02-23 2014-10-14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making a stub lens element and assemblies using same fo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pplications
US11360269B2 (en) * 2019-03-04 2022-06-14 Lumentum Operations Llc High-power all fiber telesco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927A (en) * 1982-03-24 1987-02-10 Dyonics, Inc. Chromatic aberration corrected gradient index lens system
JP3573575B2 (ja) * 1996-09-04 2004-10-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系
JP2001159702A (ja) * 1999-12-01 2001-06-12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屈折率分布型レンズ
AU2001273158A1 (en) * 2000-08-15 2002-02-25 Corning Incorporated High silver borosilicate glasses
US6542665B2 (en) * 2001-02-17 2003-04-0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GRIN fiber lenses
JP2003021704A (ja) * 2001-07-10 2003-01-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一組の屈折率分布型ロッドレンズ及び該レンズを備えたマイクロ化学システム
JP2003202450A (ja) * 2001-12-28 2003-07-1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コリメータアレイ
US6714354B2 (en) * 2002-08-14 2004-03-30 Corning Incorporated Grin lense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0742A (zh) * 2012-04-11 2015-04-15 蒂科电子荷兰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grin 光纤的波长不敏感扩展光束
CN111458805A (zh) * 2012-04-11 2020-07-28 康普亚洲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grin光纤的波长不敏感扩展光束
CN111458805B (zh) * 2012-04-11 2022-07-22 康普亚洲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grin光纤的波长不敏感扩展光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97479A1 (en) 2004-11-11
US20040240786A1 (en) 2004-12-02
KR20060015533A (ko) 2006-02-17
EP1618419A1 (en) 2006-01-25
US6990271B2 (en) 2006-01-24
JP2006524845A (ja) 2006-11-02
TW200513699A (en) 2005-04-16
TWI261695B (en) 2006-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7828A (zh) 多带宽准直器
CN1310048C (zh) 微结构光纤
CN1275061C (zh) 大功率扩束连接器及其使用和制备方法
CN1237359C (zh) 包含在单光纤光波导与多根单光纤光波导之间传导光的耦合装置的光学系统
CN1220898C (zh) 具备透镜功能的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CN1206552C (zh) 正色散低色散斜率的纤维
CN1125354C (zh) 使残余机械应力最大化的光纤及用它制造光纤光栅的方法
US9435917B2 (en) Laser-processed grin lenses and optical interface devices and assemblies using same
CN1186658C (zh) 光耦合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光学装置
CN1898586A (zh) 手征光纤内偏振器设备及方法
CN1497281A (zh) 用于光纤准直组件的对称双非球面透镜
CN101055331A (zh) 单模光纤
CN1891649A (zh) 低损耗光纤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
CN1942793A (zh) 具有改进的弯曲性能的光纤
CN1683982A (zh) 光纤型波长变换器
CN1856721A (zh) 带有多模尾纤的光纤透镜
US4744620A (en) Optical coupler
CN101046527A (zh) 扩展三角晶格式光子带隙光纤
CN1288523A (zh) 低斜率色散控制波导
CN1266499A (zh) 控制色散的光波导光纤
CN1781041A (zh) 光纤透镜及制造方法
CN1277763A (zh) 多模光纤链路色散补偿器
CN1357772A (zh) 光学装置及使用它的整体分光仪器
CN1182412C (zh) 大容量传输用低斜率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JP2024028836A (ja) 光学的に向上させられた高解像度イメージガイ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