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1016A - 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1016A
CN1771016A CN200480009649.4A CN200480009649A CN1771016A CN 1771016 A CN1771016 A CN 1771016A CN 200480009649 A CN200480009649 A CN 200480009649A CN 1771016 A CN1771016 A CN 1771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ssage
air bag
air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96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川光久
阿部功一
小川洋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082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339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71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1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4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ne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61H2205/062Shou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摩装置,其包括使用者设有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载腿台(8),腿部支承部件(15、16)上设有使小腿定位的小腿承载槽(15a、16a)且能够沿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回转;并设有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沿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回转的气囊(27、28)。并且,该按摩装置设有在小腿承载槽(15a、16a)上的气囊(19~22);使气囊(19~22)进行动作并通过气囊(19~22)对小腿实施按摩的空气给排气装置(35);对气囊(27、28)及空气给排气装置(35)进行动作控制的运算控制电路(36);该运算控制电路(36),使气囊(27、28)进行动作以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沿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回转,同时使空气给排气装置(35)进行动作并通过气囊(19~22)实现对小腿进行按摩。

Description

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在其按摩部承载台上装有施疗机构(按摩机构)可以对使用者的被施疗(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座椅式按摩装置上将设有小腿承载槽的载腿台装设在椅子座席的前侧下部,并可以上下回转。上述载腿台通过台体驱动装置能够做上下方向任意角度的回转或停止,同时,在小腿承载槽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装设有气囊,该气囊依靠空气给排气装置进行膨胀或收缩,从而实现通过气囊对放置在小腿承载槽上的使用者的小腿部位实施按摩。
显而易见,这种形态的载腿台上,包括装设在椅子座席前侧下部并可上下回转的载腿台主体及其腿部支承部件。前述腿部支承部件与载腿台主体连结装设、并设有小腿承载槽且其沿小腿承载槽的圆周方向可做回转调整。(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载腿台、通过腿部支承部件沿小腿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调整,可依照使用者的意愿任意调整小腿承载槽的倾角,利用小腿部位的气囊来实现变换按摩部位。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33951号公报(第4实施例、段落号0062)
然而,设有这种载腿台的按摩装置,在按使用者的意愿任意调整小腿承载槽的倾角之后,只能对固定位置进行重复按摩的动作。
基于这种状况,目前的气囊在膨胀工作时就只能对小腿圆周方向上的各部位做局部性的按摩,难以进行全方位的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装置,使其能够连续对被按摩体的圆周方向上的各个部位都能有效地实施按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按摩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装置,包括:装设了支承部件的按摩部位承载台,在该支承部件上设有承载使用者按摩部位的承载槽,支承部件能够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设有回转装置,使上述支承部件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设有按摩机构,其设置在上述承载槽内;设有按摩机构动作装置,使上述按摩机构进行工作并通过上述按摩机构对上述被按摩部位实施按摩;设有控制装置,对上述回转装置以及上述按摩机构动作装置进行动作控制。
上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上述回转装置,使支承部件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动作的同时使按摩机构动作装置作出动作,从而通过上述按摩机构对上述被按摩部位实施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按摩装置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座椅的正面图。
图3是图1所示载腿台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载腿台的作用说明图。
图5是图3所示回转装置的气囊的安装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图3所示载腿台主体和腿部支承部件之间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支承架和定位支承部件配置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1、图2所示的座椅与按摩装置之间关系作用说明图。
图9是相对图8所示的座椅、其按摩装置载腿台的作用说明图。
图10是相对图8所示的座椅、其按摩装置载腿台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相对图8所示的座椅、其按摩装置载腿台的作用说明图。
图12是图1~图12的按摩装置的控制电路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运算控制电路对按摩装置进行工作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基本揉捏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按摩装置的变形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按摩装置的正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遥控器的放大说明图。
图18是图16所示按摩装置的控制电路图。
图19是通过图18所示的控制电路对按摩装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20是通过图18所示控制电路对按摩装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构成]
如图1、图2所示,在座椅1的前侧下部装设了本发明涉及的按摩装置2。作为座椅1,无论是车载座椅、还是家庭用椅,或是在座席及靠背上设有按摩装置的椅子均可适用本按摩装置。
本发明的按摩装置2,作为以小腿为被按摩部位而实施按摩的腿部按摩装置在下面进行说明,当然,也可把臂部作为被按摩部位,用于臂部按摩。
(座椅1)
如图8~图11所示,这种座椅1,包括装设在框架3(详细图示略)的两侧部位兼作扶手使用的侧位支承部件4,4;包括座席5,夹设在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位且由框架3支承;设有靠背6,位于座席5的后侧部位且装设在框架3上。并且,侧位支承部件4,从座席5以下的部分作为底座4a使用,座席5以上部分作为扶手4b使用,并且在框架3的前端部下面装有向斜下方延伸的囊袋支承板7。
(按摩装置2)
(载腿台)
该按摩装置2设有用于承载按摩部位(按摩部承载台)的载腿台8。这个载腿台8、设有图3、图4所表示的板状的载腿台主体9,设有图6中表示的旋臂10,旋臂10被固定在载腿台主体9的左右两侧部位的端角下部(请参照图8~图11)。该各旋臂10,图6中向下方(图8中向后方)突出,使其位于座席5的前端部下方,借助支承轴11、由底座4a支承并可自由回转(参照图2,图8~图11)。
而且,这个载腿台8设有一对支撑架12、12,如图6所示的那样、将一对支撑架12、12(参照图7)的基端部分别装设在载腿台主体9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的前缘部和后缘部(对应于图8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包括图7所示的位于支撑架12、12之间的囊支撑部件13。
囊支撑部件13,包括两侧壁13a和13a,其基端部如图3、图4所示、被固定在载腿台主体9上,包括与两侧壁13a和13a的前端连体形成的顶壁13b。另外,侧壁13a和13a,其间距从底端随着向顶壁13b方向进伸而逐渐变窄、呈“八”字状倾斜着。
再有,该载腿台8上设有支承轴14,支承轴14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架12和12的前端部位;设有腿部支承部件15和16,装设在支承轴14的两侧;设有枢纽17和18,将腿部支承部件15和16链固在支承轴14上并可自由回转;该腿部支承部件15和16上设有如图6所示的、呈前后(在图1、图2中呈上下)方向的小腿承载槽15a和16a。
(按摩机构)
并且,按摩装置2设有气囊19和20,正如图3、图4所表示的那样,装设在用于配置按摩部位的承载槽、也就是小腿承载槽15a的相对的侧壁面15a1和15a2上,作为按摩机构用于揉捏按摩;包括气囊21和22,装设在小腿承载槽16a的对称的侧壁面16a1和16a2上,作为按摩机构用于揉捏按摩。由于这种气囊19~22带有一定程度的保形性,所以凭借其自身的弹力就可以保持贴附在侧壁15a1、15a2、16a1、16a2上。
再有,本实施例中,气囊19和20的连体部通过螺栓23及螺母24固定在小腿承载槽15a的底部上,气囊21和22的连体部通过螺栓25及螺母26固定在小腿承载槽16a的底部上。该气囊19和20虽然是连成一体的,但也可以把它们分开形成单独的个体、分别安装在小腿承载槽15a上,在这一点上对于气囊21和22来说也是同样的。
(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回转装置)
并且,按摩装置2还设有气囊27,如侧图3~图5所表示的那样、装设在定位支承部件13的侧壁13a、13a的一例与腿部支承部件15的侧壁15a1之间,作为回转装置使用(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包括气囊28,装设在定位支承部件13的侧壁13a、13a的另一侧与底部支承部件16的侧壁16a1之间,作为回转装置使用(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气囊27和28使用作为固定装置的螺丝B装设在定位支承部件13的顶壁13b上。另外,气囊27和28分别设计成2个以上的重叠设置也可以,这种状态下可大幅增加腿部支承部件15和16的回转幅度。
而且,气囊27和28通过充气使其达到最大幅度的膨胀,如图4所示、就可以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进行回转,小腿承载槽15a和16a形成相互倾斜的状态,直至达到相对的位置。
(外罩)
同时,按摩装置2设有外罩29,用于覆盖载腿台主体9以及安装在这个载腿台主体9上的各种部件,并且可以自由伸缩。
上述外罩29沿着小腿承载槽15a和16a设置,将气囊19、20稳定在小腿承载槽15a的对称的侧壁面15a1和15a2上,同样,将气囊21、22稳定在小腿承载槽16a的对称的侧壁面16a1和16a2上。
(载腿台8的升降振动装置)
再有,按摩装置2设有升降驱动装置30,正如图8~图11所示的那样,装设在载腿台主体9与囊袋支承板7之间,作为驱动装置用于台体的升降振动。上述升降驱动装置30,以多个气囊31、32、33、34重叠装设在囊袋支承板7的前面。
此外,按摩装置2设有图12(a)表示的空气给排气装置35和运算控制电路36;设有图1及图12(b)表示的遥控器37。
(空气给排气装置35)
这种空气给排气装置35设有空气压缩机38,如图12(a)所示,用作空气供给源、由运算控制电路36进行动作控制;包括空气给排气阀39、40、41。这种空气给排气阀39、40、41分别有未图示的第1空气口、第2空气口、第3空气口。并且,空气给排气阀39、40、41的第1空气口借助通气软管39h、40h、41h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吐出口(无图示)相连接。
再有,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空气口(无图示),借助通气软管19h~22h与气囊19~22连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空气口(无图示)借助通气软管42与气囊27、28相连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空气口(无图示)借助通气软管43与升降驱动装置30的气囊31~34相连接。而且,使各空气给排气阀39,40,41的第3空气口对大气开放。
如图5所示,在气囊27、28上分别设有软管连接导管27a和28a,其接近囊支承部件13的顶部13e侧并贯通侧壁13a、13a。上述软管连接导管27a和28a,将气囊27、28固定在顶部13b的侧面,也就是其侧壁13a、13a上。同时,上述软管连接导管27a和28a上还连接有通气软管42。
此外,在空气给排气阀39、40、41上可装有空气流出口的一个向大气开放的三向转换电磁阀或回转阀等,上述电磁阀或回转阀为具有众所周知的构造的阀。
并且,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并使空气压缩机38介于通气软管39h、空气给排气阀39、以及通气软管19h~22h与气囊19~22相连通,据此,就可以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提供给气囊19~22。接着,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并使气囊19~22介由通气软管19h~22h、以及空气给排气阀39与大气连通,据此,就可以使气囊19~22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
同样,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其与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并使空气压缩机38、介由通气软管40h、空气给排气阀40、以及通气软管42,42与气囊27、28相连通,据此,就可以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提供给气囊27、28。接着,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并使气囊27、28介于通气软管42和42、以及空气给排气阀40与大气连通,据此,就可以使气囊27、28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
进而,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并使空气压缩机38、介于通气软管41h、空气给排气阀41、以及通气软管43与气囊31~34相连通,据此,就可以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提供给气囊31~34。接着,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并使气囊31~34介由通气软管43以及空气给排气阀41与大气连通,据此,就可以使气囊31~34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并且,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还可以阻断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空气口和第1、第3空气口的连通。
(遥控器37)
遥控器37上设有电源开关44、载腿台驱动用(载腿台振动用)的上升开关45U及调节开关45L,按摩程序用的程序开关46、停止开关47、速度提升用的开关48以及速度减慢用开关49。各开关44~49都与运算控制电路36相连接。
[作用]
下面,针对这种椅子1上设置的按摩装置2的作用进行说明。
(1)载腿台8的升降(上下移动)操作。
在这种构成中,在不使用时载腿台8如图8所示应与垂直轴呈0°状态(小腿承载槽15a、16a应延伸到垂直方向,前侧呈开放状态)。
这种位置时,使用者在椅子上就座后,使左右两腿分别按小腿承载槽15a、16a的位置从外罩29的上方放置,然后操纵遥控器37的电源开关44、使其置于ON的状态,使运算控制电路36开始工作。
这种状态下,按下遥控器37上设置的载腿台驱动用的上升开关45U,运算控制电路36就会使空气压缩机38启动。并且此刻,运算控制电路36开始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并使空气压缩机38的吐出口和气囊31~34相连通,据此,就可以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介于通气软管41h、空气给排气阀41以及通气软管43进行供气,使气囊31~34充气膨胀。
该气囊31~34,只有一直按下上升开关45U才会使其膨胀,如从图8所示的状态开始、向图9~图11的样子随意使其膨胀。这种状态下、载腿台8以支承轴11为中心,从图8中相对于垂直轴0°的状态开始、直至图9~图11所示的相对于垂直轴约90°(接近水平)的范围内可随意地使其上升振动。
反之,当按动遥控器37上设置的载腿台驱动用的下降开关45L时,运算控制电路36就会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并且此刻,运算控制电路36开始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气囊31~34与大气连通,使气囊31~34中的空气介由通气软管43以及空气给排气阀41向大气排放并使气囊31~34收缩。
该气囊31~34只有一直按下降开关45L时才收缩,从图11所示的状态,向图10~图8所示的状态使其任意收缩。据此,载腿台8以支承轴11为中心,相对于图11所示的垂直轴,从90°(接近水平)的状态开始、到图10~图8所示的相对于垂直轴的0°的范围内可随意地使其上升振动。
(2)程序按摩
而且,运算控制电路36,当按动遥控器37上设置的程序按摩用的开关46时,就按照如图13所示的流程图对空气压缩机36以及空气给排气阀39、40、41进行动作控制。此时,对应流程图步骤,在右侧表示出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及载腿台8的状态进行说明。
步骤S1
即、运算控制电路36,当按下开关46一启动,就按照步骤S1、对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以及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并介由该空气给排气阀40使气囊27、28与大气连通,通过使气囊27、28中的空气排出,如右侧图示那样、腿部支承部件15、16呈无角度状态,实施步骤2。
步骤S2
该步骤S2中,实施图14的步骤S10~步骤S23所表示的基本揉捏动作。
(基本揉捏动作)
步骤S10
该步骤S10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提供给上述起揉捏作用的气囊19~22,使气囊19~22膨胀。据此,使用者的左侧小腿被气囊19、20挟裹按压的同时,使用者的右侧小腿被气囊21、22挟裹按压。按压一旦结束,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11。
步骤S11
该步骤S11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气囊19~22中的空气象上述那样向大气排出,使气囊19~22收缩。据此,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即被解除,同时,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同步被解除。该动作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12。
步骤S12
在该步骤S11中,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按设定时间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底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使该气囊27、28仅按设定量(例如全部膨胀量的一半)进行膨胀。之后,运算控制电路36进一步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空气口相对于第1、第3空气口被遮断,使气囊27、28与空气压缩机38以及大气之间的连通呈被遮断状态。
通过该气囊27、28的膨胀,使支承使用者小腿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按最大振动量的约一半的幅度进行回转,而后,开始实施步骤S13。
步骤S13
在该步骤S13,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揉捏用的气囊19~22,使气囊19~22进行膨胀。
据此,使用者左侧小腿在与步骤S10不同位置上被气囊19、20挟裹按压,同时,使用者右侧小腿在与步骤S10不同位置上被气囊21、22挟裹按压。该按压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14。
步骤S14
在该步骤S14,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气囊19~22中的空气象上述那样向大气排出,使气囊19~22收缩。据此,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即被解除,同时,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同步被解除。该动作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15。
步骤S15
在该步骤S15,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按设定时间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使该气囊27、28最大限度进行膨胀。之后,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隔断第2空气口与第1、第3空气口的连通,形成隔断气囊27、28与空气压缩机38以及大气之间的连通状态。
通过该气囊27、28的膨胀,使支承使用者左侧小腿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使其进行最大的回旋振动,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小腿承载槽15a、16a以倾斜状态形成对置后,实施步骤16。
步骤S16
在该步骤S16,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揉捏用的气囊19~22,使气囊19~22进行膨胀。
据此,使用者左侧小腿在与步骤S10,S13仍然不同位置上被气囊19、20挟裹按压,同时,使用者右侧小腿在与步骤S10、S13仍然不同位置上被气囊21、22挟裹按压。该按压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17。
步骤S17
在该步骤S17,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气囊19~22中的空气象上述那样向大气排出,使气囊19~22收缩。据此,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即被解除,同时,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同步被解除。该动作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18。
步骤S18
在该步骤S18,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的空气按最大量的一半排出,使气囊27、28只收缩一半。之后,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隔断第2空气口与第1、第3空气口的连通,形成隔断气囊27、28与空气压缩机38以及大气之间的连通状态。
通过该气囊27、28的收缩,使支承使用者左侧小腿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使其按最大振动量的约一半向现状回归的方向回转并停止,然后实施步骤S19。
步骤S19
在该步骤S19,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动作的同时,对空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揉捏用的气囊19~22,使气囊19~22进行膨胀。
据此,使用者左侧小腿在与步骤S13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被气囊19、20挟裹按压,同时,使用者右侧小腿在与步骤S13大致相同位置上被气囊21、22挟裹按压。该按压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20。
步骤S20
在该步骤S20,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气囊19~22中的空气象上述那样向大气排出,使气囊19~22收缩。据此,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即被解除,同时,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同步被解除。该动作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21。
步骤S21
在该步骤S21,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的空气大部分向大气排出,使气囊27、28收缩到最小。
通过该气囊27、28的收缩,使支承使用者左侧小腿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回转,回归到步骤S1所表示的初期位置后,实施步骤S22。
步骤S22
在该步骤S22,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揉捏用的气囊19~22,使气囊19~22进行膨胀。
据此,使用者左侧小腿在与步骤S10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被气囊19、20挟裹按压,同时,使用者右侧小腿在与步骤S10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被气囊21、22挟裹按压。该按压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23。
步骤S23
在该步骤S23,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气囊19~22中的空气象上述那样向大气排出,使气囊19~22收缩。据此,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即被解除,同时,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同步被解除。该动作结束后,运算控制电路36就开始实施步骤S3。
步骤S3
在该步骤S3,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此间如右侧的(b)所表示的那样,无论载腿台8在垂直方向呈延伸状态、还是(a)表示的位于水平状态,都会象上述那样使升降振动用的气囊31~34中的空气排出到大气,使载腿台8如(c)所表示的那样朝向垂直方向,开始实施步骤S4。
步骤S4
在该步骤S3,运算控制电路36使步骤S10~步骤S23的基本揉捏动作实施后,实施步骤S5。
步骤S5
在该步骤S 3,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压缩机38进行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象上述那样向升降振动用的气囊31~34供给空气、使气囊31~34进行膨胀,使载腿台8向上回转振动直到如(d)所示达到水平,并进入步骤S6。
步骤S6
该步骤S6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判断程序按摩行程动作是否结束。根据判断,如果程序按摩动作尚未结束,就进入实施步骤S7。如果步骤S1~步骤S5的按摩照所设定的次数实施后程序按摩动作结束的话,就进入步骤S8。
步骤S7
该步骤S7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判断停止按钮47是否被按动。然后停止按钮47如果没有被按动就进入步骤S8,如果被按动就进入步骤S8。
步骤S8
再者,在步骤S1,步骤S2的基本揉捏动作(包括步骤S10~步骤S23的各项处理动作),~步骤S5的各项处理动作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在各项动作直到结束的过程中、随时在判断着停止按钮47是否被按动了。并且,一旦判断出停止按钮47被按动了,就会进入该步骤S8。
该步骤S8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动作的同时,使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介于空气给排气阀40与大气连通,通过使气囊27、28中的空气排出,如右侧图示那样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呈现不带角度的状态,准备实施步骤S9。
另外、此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来自于气囊19~22中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排向大气,并通过使气囊19~22收缩,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即被解除,同时,使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同步也可以解除。
步骤S9
该步骤S9阶段,运算控制电路36判断电源按钮44是否被按动了。并且电源按钮44如果没有被按动就返回步骤S1进行循环,如果被按动的话就结束程序。
从该步骤S9经由步骤S1进入到步骤S2的基本揉捏动作的情况下,载腿台8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其后,经由步骤S3实施步骤S4的基本揉捏动作时,载腿台8就变成朝向垂直方向的状态了。因此,该步骤S2的揉捏动作与步骤S4的基本揉捏动作比较起来,由气囊19~22对使用者小腿进行的按摩部位会产生小腿上下方向位置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进行步骤S2的揉捏动作时,气囊19~22对使用者小腿进行的按摩部位比较起进行步骤S4的揉捏动作时气囊19~22对使用者小腿进行的按摩部位来,还要向小腿的下方移动。并且,由于气囊19~22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扩展(面积),所以,按摩部位也有部分相同。
正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按摩装置,包括按摩部承载台(载腿台8),该载腿台8不仅装设有为使用者的被按摩部位(小腿)设置的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而且还装设有可以沿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9)的圆周方向自由回转的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设有回转装置(气囊27、28),可以使上述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沿着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回转。此外,该按摩装置设有在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上的施疗(按摩)机构(气囊19~22);设有施疗机构动作装置(空气给排气装置35),使上述施疗(按摩)机构(气囊19~22)产生动作,并通过上述施疗(按摩)机构(气囊19~22)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小腿)实施按摩;设有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其(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回转装置(气囊27、28)以及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空气给排气装置35)进行动作控制。进而,该按摩装置的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使上述回转装置(气囊27、28)进行动作,并使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沿着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回转,在使其进行回转动作的同时使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空气给排气装置35)进行动作,从而通过上述施疗(按摩)机构(气囊19~22)实现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小腿)的按摩。
按照这种构成,一边使腿部支承机构15、16回转、一边对使用者的被施疗部位(小腿)实施按摩,所以能够使使用者的被施疗部位(小腿)的按摩部位在被施疗部位(小腿)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
还有,本实施例中,虽说使用气囊19~22作为施疗机构,但施疗机构并非只限于气囊19~22。比如说使用振子(振动器)一类的驱动装置来作为实施动作的指压机构也可以。这种情况下,使用把气囊或驱动马达的旋转变换成往复运动的机械性驱动装置来对小腿进行按压的构成也可以。
并且,本实施例中,作为回转装置使用的是气囊27、28,但并非限定于此。举例来说,作为回转装置即可以使用例如螺线管、气缸或是液压缸等的操作机构,还可以使用驱动马达和减速机构组合而成的机械构造。
不过,本实施例中,由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回转装置(气囊27和28)产生的回转动作和施疗机构(气囊19~22)的动作(气囊19~22的场合指膨胀、收缩)虽说是交互进行的,但也未必受此制约。比如说,该回转动作与施疗机构的动作随机地进行也可。
这里所说的回转动作,还包括了连续性回转及间歇性回转的所有的回转动作。而且,即使是间歇性的回转,由于该间歇性回转要连续产生数回,所以,这种状态的间歇性回转的连续如果是在一系列动作中,就可以作为连续动作。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2的按摩装置中,上述施疗机构是安装在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对称的侧壁15a1与15a2的至少一方(侧壁16a1和16a2的至少一方)上的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上述施疗机构的动作装置(气囊19~22)是对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进行空气给排气,使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膨胀-收缩的空气给排气装置35。还有,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回转装置(气囊27、28)进行控制,使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处在排气状态(使其呈收缩状态)时进行上述回转动作,同样,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处在给气状态(使其呈膨胀状态)时,使其停止回转动作,因此,使上述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沿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进行间歇性的回转,同时,由上述气囊19~22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小腿)实施间歇性按摩。
按照这种构成,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在没有按压使用者小腿的情况下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回转,所以对使用者的小腿不会施加负荷,可使小腿的按摩部位在小腿的圆周方向上进行变换。
(变形实施例1)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按摩装置中,如上所述,把安装在上述承载槽(小腿承载槽15a(16a)对称的侧壁15a1与15a2的至少一方(侧壁16a1和16a2的至少一方)上的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作为上述施疗机构(按摩机构);同时,把对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进行空气给排气,使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膨胀-收缩的空气给排气装置35作为上述施疗机构的动作装置(气囊19~22)。还有,在此基础上,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回转装置(气囊27、28)进行控制,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在给气状态(使其呈膨胀状态)时,使其进行上述回转动作,据此,仍可以由上述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小腿)进行按摩。
按照这种构成,与上述情况相反,由气囊19或20(气囊21或22)对使用者的小腿形成挟持的状态,腿部支承部件15、16就在小腿承载槽15a,16a的圆周方向上进行回转动作,所以可以在对小腿进行揉捏动作的基础上施以对小腿的搓拿动作。
(变形实施例2)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第1、第2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上,上述按摩部位承载台是装设在座椅1的座席5的前侧下部并可上下回转的载腿台8,还装设有台驱动装置30用以上下驱动上述载腿台8。同时,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驱动上述台驱动装置30,在上下驱动载腿台8的过程中得以实施上述按摩。
按照这种构成,上下振动使用者小腿的同时可以让使用者小腿的按摩部位向着小腿的伸展方向移动,与此同时,随着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回转对使用者的小腿进行按摩,因而可以使得使用者小腿的按摩部位在小腿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变换。
(变形实施例3)
按以上说明,上述的按摩装置2,装设在座椅1的座席部的前侧下方,实现了对使用者的左右小腿的按摩同时进行,不过不仅如此,进而既可以分别实施左右小腿的按摩又可以交互实施对左右小腿的按摩。
而且,上述的按摩装置2,还可适宜在座椅的座席及靠背的人体接触面上装设了气囊的按摩椅上使用。
再有,将上面所说的按摩装置2的左右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当作臂部支承部件,分别装设在载臂台并使其能够沿圆周方向回转,同时,将这2个载臂台分别装设在椅子左右的扶手上并且以其后部为中心能够进行上下驱动动,使左右臂部通过左右的臂部支承部件按照与上述同样的动作来实施按摩也可。
而且,包括上述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载腿台及包括臂部支承部件(与腿部支承部件15、16构造相同)的载臂台,还可以用于垫式按摩装置。
(变形实施例4)
按照以上所说的实施例(2)的按摩程序,使载腿台8如图13(c)所示,在朝向垂直方向的状态下,来实施步骤S10~步骤S23的基本揉捏动作,但也未必就限定于此。
例如,随着载腿台8的上升回转和下降回转(比上升回转少)交互反复地进行、最终使载腿台8从朝向下方的状态往上方直到水平的状态回转,或者是,随着载腿台8的下降回转和上升回转(比下降回转少)交互反复进行的同时,使载腿台8从水平状态向下方回转直到处于朝向下方的状态也行。
也就是说,把只按设定量X1向上方驱动载腿台8,使其实施S10~步骤S23的基本揉捏动作(按摩),之后,再只按比设定量X1少的设定量X2向下方驱动载腿台8使其实施步骤S10~步骤S23的基本揉捏动作(按摩)的动作作为上升振动揉捏动作时,也可在载腿台8如图13(c)所示由垂直状态向图13(d)的水平状态回转的范围内实施该上升振动揉捏动作。并且,与此相反地还可以使其进行下降振动揉捏动作。
下面,针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为便于叙述,将所涉及的回转角度设定为θi(i=0,1,2,3,…n),该回转角度是指以支承轴11为旋转中心的载腿台8的前侧下端角部C的回转角。即,载腿台8、如图13(c)所示、以垂直状态朝向下方的时候,从其最下端的回转角θ0开始、直到载腿台8、如图13(d)所示、呈水平状态时,其最上端的回转角θn的范围,并按设定角度Δθ将其分割n次来加以说明。
(i)伴随载腿台8的上升振动动作的按摩
(回转角θ3,θ1阶段的按摩)
首先,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开始动作,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空气给排气装置)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如上述那样对升降振动用的气囊31~34按设定量供给空气,使气囊31~34按设定量膨胀,使载腿台8按设定角度、例如从回转角θ0开始到回转角θ3的位置,只以3Δθ角度使其向上作回转振动。在该位置上,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空气口与第1、第3空气口的连通隔断,并使载腿台8在回转角θ3的位置上停止。
另一方面,运算控制电路36在载腿台8位于回转角θ3的状态下,使其实施上述图14表示的步骤S10~步骤S23的基本动作,通过气囊19、20挟裹着使用者的左侧小腿进行按摩,同时通过气囊21、22对使用者的右侧小腿进行挟裹按摩。
接着,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空气给排气装置)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1、第2空气口的连通隔断,同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使升降振动用的气囊31~34与大气连通,将气囊31~34中的设定量的空气排到大气,使载腿台8从回转角θ3到回转角θ1,只按2Δθ角度向下作回转振动。
在这个位置上,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1的第2空气口与第1、第3空气口的连通隔断,同时使载腿台8在回转角θ1的位置上停止。然后,运算控制电路36在载腿台8位于回转角θ3的状态下,使其实施上述图14表示的步骤S10~步骤S23的基本动作,并通过气囊19、20挟裹着使用者的左侧小腿进行按摩,同时通过气囊21、22对使用者的右侧小腿进行挟裹按摩。
依此类推,运算控制电路36使载腿台8只按3Δθ角度进行上升振动、且在该位置上进行按摩,之后,使载腿台8只按2Δθ角度进行下降振动、在该位置上进行小腿按摩,并且,运算控制电路36控制载腿台8在回到大致水平的回转角θn的过程中反复实施该动作。
(ii)伴随载腿台8的下降振动动作的按摩
另外,在载腿台8进行下降振动动作时,使载腿台8只按3Δθ角度进行下降振动、且在该位置上进行小腿按摩,之后,使载腿台8只按2Δθ角度进行上升振动、在该位置上进行小腿按摩,并且,运算控制电路36控制载腿台8在达到大致垂直向下的回转角θ0的过程中反复实施该动作。
通过进行(i)那样的上升振动揉捏动作,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就可从小腿的下部向上部发生变化,所以,使小腿的按摩重点由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按摩感觉不至于单调,可提高按摩效果。而且,通过进行(ii)那样的下降振动揉捏动作,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就会从小腿的上部向下部发生变化,所以,使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由上部向下部移动的过程中,能使按摩感觉不至于单调,提高按摩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使在只按设定量向上方或向下方的单方向驱动上述载腿台8并实施上述按摩之后,再只按少于设定量的幅度向与上述单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载腿台8,并实施上述按摩的动作在设定的范围内反复进行。
按照这种构成,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就可在小腿的伸长方向上变化,从而实现对小腿腿肚整体(全面)的按摩,同时,按摩不至于单调,提高按摩效果。
(iii)其他
而且,这样的载腿台8在上升或下降振动时向回转角θi行进时所发生的移动动作和停止动作,既可以由气囊31~34的空气供给量也就是空气供给时间来决定并实施,又可以通过传感器(例如,旋转编码器及微型开关、或是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组成的光敏器件)对载腿台8的回转角进行检出并实施。
(变形实施例5)
以上所说的实施例(2)的按摩程序中,通过气囊27、28的膨胀,使得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向闭合方向回转后,再通过气囊27、28的收缩,使得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向展开方向回转的同时,腿部支承部件15、16向闭合方向和展开方向所做的回转动作是分为2次进行的,但也未必限定于此。
例如,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按设定量向闭合方向回转后、再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按比该设定量少的量向展开方向回转,如果将上述回转动作作为基本的开闭动作,在反复进行上述基本开闭动作的同时实施对小腿的按摩,最终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从最大的展开状态(180°的状态)向所设定的角度回转也可以。
而且,与此相反地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按设定量向展开方向回转后、再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按比该设定量少的量向闭合方向回转,并将上述回转动作作为基本的开闭动作,在反复进行上述基本开闭动作的同时实施对小腿的按摩,最终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从所设定的角度的状态向最大的展开状态(180°的状态)回转也可以。
接下来,针对上述动作的控制进行说明。
(基本动作)
(A)通过气囊27、28,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进行闭合动作
运算控制电路36,只按设定时间在使空气压缩机38进行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使气囊27、28只按一定量膨胀。此后,运算控制电路36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隔断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空气口与第1、第3空气口的连通,使得气囊27、28和空气压缩机38以及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形成隔断的状态。
通过该气囊27、28的膨胀,使支承使用者小腿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只按一定量向闭合方向回转。
(B)通过气囊27、28,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进行展开动作
并且,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40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腿部支承部件振动用的气囊27、28的空气只按设定时间排出,使气囊27、28只按一定量收缩。此后,运算控制电路36再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第2空气口与第1、第3空气口之间的连通隔断,使得气囊27、28和空气压缩机38以及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形成隔断的状态。
通过该气囊27、28的收缩,使支承使用者左侧小腿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以支承轴14为中心只按一定量向展开方向回转。
(C)通过气囊19~22所做的小腿按摩动作
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进行动作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1、第2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提供给揉捏用的气囊19~22,并使气囊19~22膨胀。据此,使用者左侧小腿受到气囊19、20的挟裹按压、进行按摩的同时,使用者右侧小腿受到气囊21、22的挟裹按压、并进行按摩。
另一方面,运算控制电路36,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该空气给排气阀39的第2、第3空气口连通,将来自于气囊19~22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排出,使气囊19~22收缩。据此,挟裹使用者左侧小腿的气囊19、20的挟持力(按摩力)即被解除,同时,使挟裹使用者右侧小腿的气囊21、22的挟持力也同步解除。
(利用(A)~(B)基本动作的控制)
在该变形实施例5中,按设定量(设定角度)使(A)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进行闭合动作,再使(C)的按摩动作实施之后,使(B)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展开动作,只按照比设定量(设定角度)少的量进行动作,并实施(C)的按摩动作。这样的,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动作以及按摩动作,在设定范围内、也就是腿部支承部件15、16从最大的展开状态(180°的状态)到腿部支承部件15、16所设定的角度的范围内反复进行。
此后,使(B)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展开动作按设定量(设定角度)进行,再使(C)的按摩动作实施之后,使(A)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闭合动作,只按照比设定量(设定角度)少的量进行动作,并实施(C)的按摩动作。这样的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动作以及按摩动作,在设定范围内、也就是腿部支承部件15、16从所设定角度的状态到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最大的展开状态(180°的状态)的范围内反复进行。
这种形态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控制,可以按照与变形实施例4的载腿台8的反复控制相同的方式进行。
通过实施这种方式的动作,可使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所以,在能够使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在圆周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按摩就不至于感到单调,同时按摩效果得以提高。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在使上述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沿圆周进行单向回转并实施上述按摩之后,使上述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比上述设定量少的量、朝着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转并实施上述按摩,并使上述动作在设定范围内反复实施。
按照这种构成,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所以,在能够使小腿腿肚的按摩重点在圆周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按摩就不至于感到单调,同时按摩效果得以提高。
(变形实施例6)
(a)腿部支承部件15、16之间的闭合动作1
上述的图14的步骤S12中,通过气囊27的膨胀,使得腿部支承部件15、16在相互闭合的方向上(向角度小的方向)以支承轴14为中心只按设定量进行回转。
(b)按摩动作1
之后,在步骤S13、S14,通过气囊19~22的膨胀、收缩,实施对小腿的按摩动作。
(c)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闭合动作2
进而,在步骤S15中,通过使气囊27进一步的膨胀,使得腿部支承部件15、16在进一步相互闭合的方向上(向角度变小的方向)以支承轴14为中心只按设定量进行回转。
(d)按摩动作2
之后,在步骤S16、S17,通过气囊19~22的膨胀、收缩,实施对小腿的按摩动作。
(e)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展开动作1
另一方面,在图14的步骤S18中,通过气囊27的收缩,使得腿部支承部件15、16在相互展开的方向上(向角度变大的方向)以支承轴14为中心只按设定量进行回转。
(f)按摩动作3
之后,在步骤S19、S20,通过气囊19~22的膨胀、收缩,实施对小腿的按摩动作。
(g)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展开动作2
进而,在步骤S21中,通过使气囊27进一步的收缩,使得腿部支承部件15、16在进一步相互展开的方向上(向角度变大的方向)以支承轴14为中心只按设定量进行回转。
(f)按摩动作4
之后,在步骤S16、S17,通过气囊19~22的膨胀、收缩,实施对小腿的按摩动作。
在该变形实施例6中,把(a)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闭合动作1所用的闭合动作时间设定为t 1,(c)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闭合动作2所用的闭合动作时间设定为t 2,(e)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展开动作1所用的展开动作时间设定为t 3,(g)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展开动作2所用的展开动作时间设定为t 4,时间t 1~t4可以任意设定。
例如,闭合动作时间t 1设定为2秒,闭合动作时间t 2设定为3秒,展开动作时间t 3设定为1秒,展开动作时间t 4设定为4秒。这样的时间t 1~t 4,使用随机数表等通过运算控制电路36随机实行。
通过这样随机设定时间t1~t4,气囊19、20对左侧小腿圆周方向的按摩位置以及气囊21、22对右侧小腿圆周方向的按摩位置就可以随意变换。
据此,就不会出现在左右小腿的圆周方向上相同位置的按摩,每次重复进行上述(a)~(f)的按摩动作时,都能在小腿圆周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所以,在避免按摩出现乏味的同时,可以实现对小腿圆周方向上的所有位置进行按摩。
再有就是,将完全闭合的动作时间T1(t1+t2)和完全展开的动作时间T2(t3+t4)设定成相等的时间最好。
另外,按摩动作1~4的按摩时间也可以任意设定。并且,各按摩动作1~4的环节中,气囊19~22的膨胀、收缩次数及膨胀、收缩量也可以任意设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上述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为左右一对邻接设置,并且上述一对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承载槽(腿承载槽15a、16a)相互平行设置。而且,上述回转装置(气囊27、28),可以沿着上述一对承载槽(腿承载槽15a、16a)的开放端之间的相互接近-离开的方向上回转驱动上述一对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并使上述一对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实施开闭动作。还有,为了使上述一对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时间为随机,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回转装置(气囊27、28)进行动作控制。
按照这种构成,由于设定上述一对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时间(t 1~t 4)为随机,所以,施疗机构(气囊19、20)在左侧小腿圆周方向上的按摩位置、以及施疗机构(气囊21、22)在右侧小腿圆周方向上的按摩位置、都能够任意变换。
据此,由于不会出现对左右小腿圆周方向上同一位置的按摩,所以,每当一对支承部件(腿部支承部件15、16)进行开闭以及施疗机构(气囊19、20)反复实施按摩动作的时候,就能够实现在小腿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上进行按摩,不仅能够避免按摩产生乏味感还能够对小腿圆周方向上所有的位置实施按摩。
[发明实施例2]
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对于在座席5和靠背6没有安装气囊的座椅1来说,适宜装设按摩装置2,但也未必限定于此。例如,图16所示,在座席5和靠背6的人体接触面上安装气囊的气囊式座椅1’(小腿以外的大腿及上身用的按摩装置)上装设适用于小腿用的按摩装置2,这种构成也很好。接下来,就针对装设有该小腿用按摩装置2的气囊式按摩椅1’进行说明。不过,在说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以及相同部分的时候,标注了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过的符号,省略其一部分相关说明进行说明。
在图16中,在座席5的人体接触面(上面)的前侧装设了大腿用气囊100;在座席5的人体接触面(上面)的后部位装设了大腿用气囊101。
并且,在靠背6的人体接触面(前面)的下端部位、装设了位于左右两侧的腰部用气囊102、102;在靠背6的人体接触面(前面)的左右方向的正中部位装设了上下延伸形、脊梁用气囊103;并且,在靠背6的人体接触面(前面)、位于脊梁用气囊103的上下方向正中央的左右两侧部位装设了脊背用气囊104、104。
进而,在靠背6的人体接触面(前面)的上部,也就是位于脊梁用气囊103的上方、装设了左右延伸形、肩部用气囊105;同时,在肩部用气囊105的上方装设了脖颈用气囊106、106。
不过,肩部用气囊105可以省略掉,通过脖颈用气囊106、106就可以进行肩部和脖颈部位的按摩了。但为了便于本实施例的说明,对分别具有肩部用气囊105及脖颈用气囊106、106的类型,进行说明。
该形态的气囊100~106,如图18所示,是介由回转阀107(空气分配装置、空气给排气装置35的一部分)以及通气软管100h~106h与通气软管19h相连接,并且,通气软管19h与空气压缩机38的空气吐出口(无图示)相连。
还有,图18中的运算控制电路36与图16、图17中的遥控器108相连接。该遥控器108上设有如图17、图18所表示的电源开关109,启动开关110,停止开关111,腿同时程序用开关112,舒缓程序用开关113,以及可转换按摩强度的强度转换开关114。
此外,该遥控器108上还设有颈肩按摩用开关115,重点按摩用开关116,按摩装置2的双向振动用开关117,靠背倾斜开关118,以及使靠背由倾斜到直立状态的调整开关119。
再加上,遥控器108上设有开关120,使按摩装置2的载腿台8向上方回转调整;开关121,使载腿台8向下方回转调整;开关122,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向闭合方向回转调整;开关123,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向展开方向回转调整;以及开关124,上下方向调整转换肩部按摩位置。
继而,当按动按摩装置2的双向振动开关117时,运算控制电路36就会启动空气压缩机38,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31~34膨胀-收缩,在使载腿台8朝上下方向回转振动,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27、28膨胀-收缩,一方面对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19~22膨胀-收缩,从而通过气囊19~22实现对小腿腿肚的按摩。该种按摩形式,即可以通过上述的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方式来进行,还可以使用上述其他各变形例中的控制方式来进行。
并且,通过对开关120的操作,运算控制电路36就会启动空气压缩机38,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31~34进行膨胀;或者是通过对开关121的操作,使空气压缩机38停止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1进行动作控制,就可以使气囊31~34进行排气并收缩。据此,载腿台8就会上下方向进行回转振动,从而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得以调整。
再者,通过对开关122的操作,运算控制电路36在启动空气压缩机38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27、28进行膨胀;或者是通过操作开关123,使空气压缩机38的动作停止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40进行动作控制,就可以使气囊27、28排出空气并收缩。据此,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就得到开闭调整,从而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角度得以调整。
而且,根据上述那样对载腿台8进行的位置调整,以及对腿部支承部件15、16彼此之间的角度的位置调整,当按动启动开关110时,运算控制电路36,就会按其调整的位置,启动空气压缩机38的同时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19~22进行膨胀-收缩,通过气囊19~22对小腿腿肚实施按摩。
[作用]
下面,针对该种形态的按摩椅1’(按摩装置)的运算控制电路36所控制的腿部同时按摩程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种形态的设计中,运算控制电路36如上述那样对空气给排气阀39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19~22膨胀-收缩,并通过该气囊19~22实现对小腿腿肚的(腿部按摩)按摩。
并且,运算控制电路36对回转阀107进行动作控制,使气囊100~106进行顺序地、间歇性地膨胀-收缩。继而就可以实现、通过气囊100的膨胀-收缩,对大腿进行按摩;通过气囊101的膨胀-收缩,对臀部(屁股)进行按摩;通过气囊102的膨胀-收缩,对腰部进行按摩;通过气囊103的膨胀-收缩,对脊梁进行按摩;通过气囊104的膨胀-收缩,对脊背进行按摩;通过气囊105的膨胀-收缩,对肩部进行按摩;通过气囊106的膨胀-收缩,对颈部进行按摩。
不仅如此,运算控制电路36在对大腿、臀部(屁股)、腰部、脊梁、脊背、肩部、颈部等按此顺序间歇性地实施按摩的时候,也同时进行腿部的按摩。另外,运算控制电路36在对大腿、臀部(屁股)、腰部、脊梁、脊背、肩部、颈部等按此顺序间歇性地实施按摩的过程中,还对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控制按如下方式进行。
即,使遥控器108的电源开关109处于ON的位置,然后,将腿部综合开关112置于ON,当把启动开关110按向ON时,随即就开始了如图19所表示的按摩控制动作。
(A)按摩控制I
继而,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各个气囊进行膨胀-收缩的控制,按照步骤S200,使大腿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然后,按照步骤S201,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行闭合,接着,按照步骤S202,使臀部(屁股)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03,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一步闭合。
接着,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各个气囊进行膨胀-收缩控制,按照步骤S204,使腰部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05,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行展开,接着,按照步骤S206,使脊梁部位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07,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一步展开。
进而,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各个气囊进行膨胀-收缩控制,按照步骤S208,使脊背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09,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行闭合,接着,按照步骤S210,使肩部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11,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一步闭合,并按照步骤S212,接着对颈部和小腿腿肚同步进行按摩。
(B)按摩控制II
在实施了这类形式的步骤S200~步骤S222的按摩控制之后,实施步骤S223~步骤S235的按摩控制。
即,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各个气囊进行膨胀-收缩的控制,按照步骤S213,使大腿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然后,按照步骤S214,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行展开,接着,按照步骤S215,使臀部(屁股)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16,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一步展开。
接着,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各个气囊进行膨胀-收缩控制,按照步骤S217,使腰部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18,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行闭合,接着,按照步骤S219,使脊梁部位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20,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一步闭合。
进而,运算控制电路36对上述各个气囊进行膨胀-收缩控制,按照步骤S221,使脊背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22,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行展开,接着,按照步骤S223,使肩部和小腿腿肚的按摩同步进行、之后,按照步骤S224,使按摩装置2的腿部支承部件15、16只按设定量进一步展开,并按照步骤S225,接着对颈部和小腿腿肚同步进行按摩。
(C)反复按摩控制
然后,当使腿同时开关112处于ON的位置、并将启动开关110置于ON时,运算控制电路36就对上述同步按摩程序的按摩控制I,按摩控制II反复实施。此时,如果按动停止开关111,按摩控制即刻停止。当然,使这种形式的同步按摩程序的按摩控制I,按摩控制II,按设定次数反复实施之后再结束也是可以的。
这种形式的按摩控制I和按摩控制II,在对大腿、臀部(屁股)、腰部、脊梁、脊背、肩部、颈部等各个部分的按摩实施完毕之后,由于其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控制呈相反状态,所以,按摩过程不至于单调,按摩效果显著。
此外,当利用同步按摩程序的按摩控制I和按摩控制II时,还可以与本发明实施例1的按摩装置2的控制、或是上述各变形例中的按摩装置2的控制组合进行。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上述施疗部位承载台是和座椅(按摩椅1’)组合利用的载腿台8,在上述载腿台8设有的支承部件15、16的承载槽(腿部承载槽15a、15b)上装设有腿肚用施疗机构(气囊19~22),用来对作为上述施疗部位的小腿腿肚实施按摩;并在上述座椅的人体接触面上装设有座椅用施疗机构(气囊100~106),用来对上述使用者的上述腿肚以上的部位实施按摩。并且,该按摩装置的上述控制装置(运算控制电路36),使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空气给排气装置35)启动后,通过上述腿肚用施疗机构(气囊19~22),对上述小腿腿肚实施按摩的同时,通过上述座椅用施疗机构(气囊100~106),来对上述使用者的上述腿肚以上的部位实施按摩。
按照这种构成,由于可以对使用者的小腿和小腿以上的部位的一部分同步进行按摩,所以按摩效果增大。不仅如此,在使这种按摩间歇性反复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组合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动作,同步按摩之后,能够使腿部支承部件15、16自动开闭,并实现使小腿的按摩重点沿着小腿的圆周方向自动变换,从而提高按摩效果。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为使上述腿肚用施疗机构(气囊19~22)和上述座椅用施疗机构(气囊100~106)同步动作,设有开关112。
按照这种构成,通过开关112的操作,就可以对使用者的小腿和小腿以上部位的一部分部位同步进行按摩。再有,如果不对该开关112进行操作的话,也可以以各种状态(发明实施例1及变形例)只实施按摩装置2的按摩,或者使按摩装置2的动作停止,进行小腿以外的按摩。不过,在按摩装置2实施按摩的情况下,按本发明实施例2所说明的那样,在对载腿台8的上下回转调整以及腿部支承部件15、16的开闭调整作出之后,就可以在该调整位置通过气囊19~22来实施只对小腿的按摩。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由于一边使支承部件回转,一边对使用者的被施疗部位实施按摩,所以,使用者的被施疗部位的按摩位置可以在被施疗部位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变换。

Claims (9)

1、一种按摩装置,包括:施疗部位承载台,该施疗部位承载台上设有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上设有固定使用者被施疗部位的承载槽且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可以回转;回转装置,可使上述支承部件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施疗机构,装设于上述承载槽上;施疗机构动作装置,使上述施疗机构进行动作、并通过上述施疗机构使上述被施疗部位得到按摩;控制装置,对上述回转装置以及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进行动作控制,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其使上述回转装置进行动作、并使支承部件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的回转动作的同时,使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进行动作,并通过上述施疗机构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实施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施疗机构,也就是气囊,其装设在上述承载槽的相对的至少一边的侧壁上;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也就是空气给排气装置,其对上述气囊进行空气给排气,并使上述气囊进行膨胀-收缩的同时,
上述控制装置,其对上述回转装置进行控制,当上述气囊呈排气状态时使其进行回转动作、并且当上述气囊呈给气状态时,使上述回转动作停止,据此,一边使上述支承部件沿上述承载槽的圆周方向进行间歇性回转,一边通过上述气囊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实施间歇性按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施疗机构,也就是气囊,其装设在上述承载槽的相对的至少一边的侧壁上;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也就是空气给排气装置,对上述气囊进行空气给排气,并使上述气囊进行膨胀-收缩的同时,
上述控制装置,其对上述回转装置进行控制,当上述气囊呈给气状态时,通过使其进行回转动作,并利用上述气囊对上述被施疗部位实施间歇性按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施疗部位承载台是指装设在椅子座席的前侧下部并能上下回转的载腿台,其装设有上下驱动上述载腿台的台体驱动装置,同时,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台体驱动装置进行动作,一边对上述载腿台上下驱动、一边使其实施上述按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其对上述载腿台只按设定量向上或向下进行单向驱动,并使其进行按摩,之后,对上述载腿台只按少于上述设定量的量使其向与上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同时使其实施上述按摩,并且使其所做的动作在设定范围内反复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其对上述支承部件只按设定量在圆周方向上进行单向驱动并使其进行上述按摩;之后,对上述支承部件按少于上述设定量的量使其向与上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同时使其实施上述按摩,并且使其所做的动作在设定范围内反复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件为一对左右邻接设置,并且上述一对支承部件的承载槽相互平行;上述回转装置对上述一对支承部件在上述一对承载槽的开放端彼此之间的相互接近-离开的方向上进行回转驱动,使上述一对支承部件实施开闭动作;同时,为了使上述一对支承部件的开闭时间为随机,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回转装置进行动作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施疗部位承载台是和座椅组合利用的载腿台,在上述载腿台上设置的支承部件的承载槽上装设有腿肚用施疗机构,用来对作为上述施疗部位的小腿腿肚实施按摩;并在上述座椅的人体接触面上装设有座椅用施疗机构,用来对上述使用者的上述腿肚以上的部位实施按摩,同时,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施疗机构动作装置进行动作,通过上述腿肚用施疗机构,对上述小腿腿肚实施按摩的同时,通过上述座椅用施疗机构,来对上述使用者的上述腿肚以上的部位实施按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同步动作开关,其使上述腿肚用施疗机构和上述座椅用施疗机构同步进行动作。
CN200480009649.4A 2003-04-11 2004-04-09 按摩装置 Pending CN17710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8212/2003 2003-04-11
JP2003108212A JP4233913B2 (ja) 2002-12-13 2003-04-11 マッサー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1016A true CN1771016A (zh) 2006-05-10

Family

ID=3329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9649.4A Pending CN1771016A (zh) 2003-04-11 2004-04-09 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17643A1 (zh)
CN (1) CN1771016A (zh)
WO (1) WO200409146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2181A (zh) * 2010-03-26 2012-10-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03156752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摆动装置
CN112336579A (zh) * 2020-11-04 2021-02-09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椅的全身按摩舒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27188A1 (en) * 2003-05-26 2004-12-02 Family Co., Ltd. Chair-type massage machine with expandable leg massager
US7338458B2 (en) * 2005-01-06 2008-03-04 Wen-Hsu Hsien Air-pressure massaging device having an automatic adjustment function
JP2009508597A (ja) * 2005-09-23 2009-03-05 バスキュラー エンハンスメント テクノロジー 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 リミテッド 深部静脈血栓症を防ぐための装置
JP4710758B2 (ja) * 2006-08-28 2011-06-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238232B2 (ja) * 2007-11-29 2013-07-17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及び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US8378612B2 (en) * 2008-01-08 2013-02-19 Chichun Wu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assage device
US9072648B2 (en) 2011-03-01 2015-07-07 Fka Distributing Co., Llc Body massage apparatus
KR101662766B1 (ko) * 2014-12-24 2016-10-06 주식회사 세라젬 에어포켓 타입의 마사지장치
DE102015207649A1 (de) * 2015-04-27 2016-10-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icherheits- und Komfort-Rück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sass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ieser Vorrichtung
CN107848450B (zh) * 2015-07-10 2020-09-01 康斯博格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组件的腰部支撑系统
JP2017042282A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エア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9219427B (zh) * 2016-05-26 2021-11-05 亨特来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压迫治疗系统和方法
CN105997457B (zh) * 2016-07-16 2021-01-01 广东商旅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气囊
US10842708B2 (en) 2017-01-25 2020-11-24 Luraco, Inc. Massage apparatus for legs and feet and massage chair having the massage apparatus
US10724549B2 (en) 2017-05-11 2020-07-28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noise-reducing, enclosure device
US11179290B2 (en) 2017-05-11 2021-11-23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wireless charger, armrest sliding, hammering devices, and oxygen generation
US10639230B2 (en) * 2018-04-29 2020-05-05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fluid massage element for arm massaging
JP7189811B2 (ja) * 2019-03-08 2022-12-14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コントローラチェア
CN111888216A (zh) * 2020-08-06 2020-11-06 艾的平方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前臂大腿按摩机构的按摩椅及其工作方法
USD979270S1 (en) 2020-09-14 2023-02-28 Innovative Vending Solutions Llc Massage chair with kiosk display and partition
CN114947439B (zh) * 2022-07-06 2023-05-30 厦门均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10643A (en) * 1927-10-05 1929-04-23 Robert H Hassler Massage machine
US2219138A (en) * 1939-02-03 1940-10-22 Morrison Marguerite Massaging device
US2959167A (en) * 1959-02-11 1960-11-08 Leclabart Jean Massage appliance
JP3831563B2 (ja) * 1999-12-20 2006-10-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およびこのマッサージ装置を用いた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4405025B2 (ja) * 2000-01-27 2010-01-27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3828717B2 (ja) * 2000-05-29 2006-10-0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360645A (ja) * 2001-06-06 2002-12-17 Omron Corp マッサージ機
US6572568B2 (en) * 2001-08-28 2003-06-03 Shun-Tsai Huang Circularly rotating exerciser
JP4031304B2 (ja) * 2002-07-10 2008-01-09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2181A (zh) * 2010-03-26 2012-10-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02762181B (zh) * 2010-03-26 2014-1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03156752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摆动装置
CN112336579A (zh) * 2020-11-04 2021-02-09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椅的全身按摩舒展方法
CN112336579B (zh) * 2020-11-04 2023-10-03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17643A1 (en) 2006-09-28
WO2004091468A1 (ja) 2004-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1016A (zh) 按摩装置
CN100346758C (zh) 按摩装置及前臂按摩机
CN1638680A (zh) 通过浸泡制备饮料的设备
CN1266365A (zh) 定位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按摩机
CN1287886C (zh) 一种改进的两段变压吸附制富氧方法
CN1872016A (zh) 用于辅助肢体的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CN1697642A (zh) 按摩机、手用按摩具及按摩方法
CN1230133C (zh) 软内目镜镜片折叠装置和存贮盒
CN1258624C (zh) 洗衣机的漂洗控制方法
CN1297805A (zh) 有腿可动的机器人及其控制操纵的方法
CN101057811A (zh) 前臂按摩装置
CN1835701A (zh) 用于制备热饮料的设备
CN1859952A (zh) 用于去除身体脂肪及增强肌肉的健身设备
CN1883074A (zh) 燃料电池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292672A (zh) 按摩机
CN1397009A (zh) 带有利用储存能的尖端退除器的吸量管
CN1094558C (zh) 旋转运动机构及发动机
CN101052822A (zh) 发动机的振动消除装置以及冲程特性可变发动机
CN1142867C (zh) 电动订书机
CN1723321A (zh) 建筑机械用作业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1066591A (zh) 仿真功能机器人
CN1102977A (zh) 按摩器
CN1863978A (zh) 用于将竖直敞开板活节地连接于家具部件的合页总成
CN1780966A (zh) 便器冲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