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2629A -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2629A
CN1762629A CN 200410086920 CN200410086920A CN1762629A CN 1762629 A CN1762629 A CN 1762629A CN 200410086920 CN200410086920 CN 200410086920 CN 200410086920 A CN200410086920 A CN 200410086920A CN 1762629 A CN1762629 A CN 1762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time
wire
zinc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69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平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TOK WIRERO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TOK WIRE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TOK WIRE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TOK WIREROP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869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62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762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26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其中铜和锌电镀层被电镀在钢丝帘线的周围并且在这两种电镀层之间拉制形成黄铜层,以及制造它的方法。铜电镀层、黄铜层和锌电镀层被以如下方式涂覆在钢丝帘线的周围:铜电镀层的截面积是焊条涂层总截面积的7-15%,并且黄铜层和锌电镀层的厚度分别是0.1-1μm和2-15μm。该方法包括将棒材第一次酸洗和涂电镀层;第一次拉制电镀过的棒材;热处理第一次拉制过的棒材;将热处理过的棒材第二次酸洗和涂电镀层;第二次拉制经过第二次酸洗的棒材;第三次酸洗经过第二次拉制的棒材;在第三次酸洗过的棒材周围电镀铜;将电镀过铜的棒材退火;第四次酸洗退火后的棒材;在第四次酸洗后的棒材周围电镀锌;第三次拉制电镀过锌的棒材;并且校正第三次拉制后的棒材。焊条钢丝的优点在于高温下金属丝断裂的频率被降低了,加工精度被提高了,并且所有的电镀层通过黄铜层变稳定了,因此,改善了放电加工能力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更特别地,本发明属于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其中铜和锌电镀层顺序地电镀在钢丝帘线的外表面,并且然后适当地拉制,通过在铜和锌电镀层的交界面之间的机械扩散形成黄铜层,从而,提高放电加工能力和耐用性并且同时降低焊条钢丝的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对于不同的金属加工方法,切割加工可能经常被分到机械和电气加工。在机械加工中,使用带锯将金属棒、金属板或类似物沿直线简单地切割形成闭环或剪切机刀片,并且不可能切割具有复杂形状的物质,换句话说,不能曲线地切割物质。
另一方面,在电气切割加工中,使用电源被施加到其上的、具有细长直径的金属丝,将金属切割成复杂的形状。具体而言,当金属丝接近金属的将被切割的部分时出现放电,从而产生放电热量。然后,当金属丝在金属将被切割的部分持续地移动时,金属被放电热量熔化并且被切割。
参考图1,将详细地说明用于通过放电热量切割金属的金属丝放电加工过程的机构和工序。
如图1所示,从输送卷轴(R)上解开的焊条钢丝12被定位穿过在加工开始之前形成的起始孔(h),以便将焊条钢丝穿过目标材料11开始定位,并且焊条钢丝12的一端被固定到缠绕卷轴(R’)上,从而准备放电加工。
焊条钢丝12的输送和缠绕卷轴(R,R’)旋转来开始放电加工,并且将合适的张应力施加到在两个卷轴(R,R’)之间延伸的、并且相对于目标材料11垂直地移动的焊条钢丝12上,以便焊条钢丝12和目标物体的切割面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来保持切割面放电加工的精度。负电压(-)和正电压(+)被分别施加到从输送卷轴(R)向缠绕卷轴(R’)移动的焊条钢丝12上和金属制造的目标材料11上,并且在焊条钢丝12和目标材料11之间提供作为绝缘油而用于放电加工的溶液。因此,在焊条钢丝12和目标材料11之间出现电火花放电,并且目标材料靠近焊条钢丝的部分被由火花放电导致的瞬间放电的热量熔化,从而完成切割。
用于放电加工的溶液作为引入放电的媒介,冷却焊条钢丝和目标材料,并且将熔化的金属从焊条钢丝和目标材料去除。
另外,在加工与火花放电的出现一起开始之后,目标材料在其上定位的工作台相对于焊条钢丝在各个方向被移动,以便沿目标材料移动的轨迹将目标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在如上所述的放电加工中,预先确定的张应力被施加到从输送卷轴向缠绕卷轴移动的焊条钢丝,并且焊条钢丝的抗张强度被降低,因为焊条钢丝通过放电热量被加热到大约300℃或更高的高温,并且从而,焊条钢丝在放电加工过程中可能经常断裂。
因此,焊条钢丝必须具有极好的高温强度来防止断裂,具有尽可能小的直径来提高加工精度,并具有合理的价格因为它是一次性的。但是,传统的焊条钢丝的缺点在于它与目标材料的接触面积大,并且在高速放电加工过程中经常断裂。
换句话说有必要允许大电流流过钢丝焊条来提高加工速度。此外,由于当焊条的电阻较高时钢丝焊条很容易被热断裂,所以钢丝焊条必须具有极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来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但是,具有高机械强度的一般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较低,反之,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较低。
因此,处理被改进了,在改进了的处理当中,具有高导电性的材料被电镀在具有高机械强度的芯线的周围,以便确保不同的物理特性并存。考虑到这一点,下面将给出对传统的焊条钢丝的说明。
通常,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是由直径为0.03-0.04mm的金属丝制作的,例如铜丝、黄铜丝、或镀锌黄铜丝。特别地,直径小于等于0.1mm的钨丝或钼丝是被使用的很好的金属丝。
但是,铜丝的缺点是因为铜丝的抗张强度在由放电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热导致的高温下迅速下降,所以施加到焊条钢丝的张力必须减小。因此,目标材料的切割面精度很差,焊条钢丝易于断裂,并且放电加工的速度降低了。
在具有极好的可拉伸性和强度,包含65%Cu-35%Zn,并且直径为0.07-0.3mm的黄铜丝的情况下,直径为0.2-0.3mm的黄铜丝占焊条钢丝总市场的80%或更高。在室温下,黄铜丝具有的抗张强度大约是铜丝抗张强度的两倍高,但是在放电加工过程中具有和铜丝相似的高温性能。至于镀锌黄铜丝,放电稳定性通过在镀锌黄铜丝表面的电镀锌层被改善,但是,因为高温强度被电镀锌层降低了,所以当加工速度增加时,镀锌黄铜丝易于断裂。
此外,钨丝和钼丝虽然因为极好的高温强度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它们的问题在于昂贵并且两者的可拉伸性都差,从而,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提出了在钢丝帘线的周围电镀具有极好的导电性的铜或黄铜的方法来避免上述在高温出现的问题并保证经济效果。参考图2a和2b,将说明具有在用做芯线的钢丝帘线的表面周围形成电镀层的结构的传统的焊条钢丝。
图2a是用于放电加工的金属丝的截面图,其中黄铜22被电镀在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21上,如日本专利NO.昭53-80899所公开的;图2b是用于放电加工的金属丝的截面图,其中铜23被电镀在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21上,并且而后,锌含量大约为40-50%的黄铜22被电镀在所得到的钢丝帘线上,如韩国专利拟定公开号92-7689所公开的。
如图2a和2b所示的传统的焊条钢丝,图2a中的焊条钢丝的问题在于熔化的铜颗粒熔合到目标材料的切割面上,图2b中的焊条钢丝的缺点是因为黄铜层的锌含量为40-50%,它包含β-相合金,具有的结构可加工性差,因此可拉伸性较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其中,相对较低的沸点材料例如锌被电镀在镀铜钢丝帘线的周围,来避免由蒸发潜热引起的焊条钢丝的冷却效应,并避免出现由于钢丝帘线表面的锌氧化物引起的金属丝断裂,并且与普通的黄铜丝或用黄铜作芯线的镀锌黄铜丝相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条钢丝,其中分别具有所需的导电性和放电稳定性的两种材料被如此分层电镀在芯线的外表面,以便在这两种材料的交界面之间形成合金层,从而提高在这两种电镀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并提高所有电镀层的强度,导致放电加工均衡和稳定,以及将金属丝断裂的可能性最小化。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铜和锌电镀层并且通过控制最后的拉制缩小率实现。
更特别地,上述目的能够通过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实现,其包括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和电镀在芯线表面周围的电镀层,其中铜电镀层、黄铜层、和锌电镀层被顺序地分层电镀在芯线表面的周围。
同样,上述目的可以通过生产用于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的方法实现,其包括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包括:第一次酸洗和电镀作为原料的棒材,以便从棒材的表面去除氧化皮并且改善可拉伸性;第一次拉制电镀过的棒材;将经第一次拉制的棒材进行热处理;第二次酸洗和电镀热处理过的棒材;第二次拉制经第二次酸洗的棒材;第三次酸洗经第二次拉制的棒材;使用硫酸铜溶液在第三次酸洗过的棒材表面周围电镀铜;将电镀过铜的棒材退火;第四次酸洗经过退火的棒材;在硫酸锌电镀槽中,在第四次酸洗过的棒材周围电镀锌;第三次拉制电镀过锌的棒材;并且在具有惰性气体环境的炉子中将张力施加至第三次拉制过的棒材来校正机械特性和平直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认识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其它优点,其中:
图1阐明了金属丝放电加工;
图2a和2b是传统的焊条钢丝的截面图,其中图2a是焊条钢丝的截面图,其中黄铜被电镀在芯线外表面周围,以及图2b是焊条钢丝的截面图,其中铜和黄铜被分层电镀在芯线外表面的周围;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焊条钢丝的截面图;以及
图4是阐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焊条钢丝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的特征在于:在铜和锌电镀层被电镀在用做芯线的钢丝帘线的外表面之后,被电镀的芯线最后以适当的缩小率进行拉制,通过在拉制过程中产生的热和耐压强度来促使在两种电镀层之间的交界面的扩散,从而,形成黄铜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焊条钢丝具有铜、黄铜和锌三层顺序地层积在芯线表面的结构,并且每一层具有各自的功能。具体而言,铜电镀层在其内有效地传递电流,锌电镀层提高放电稳定性,以及黄铜层作为扩散层,增加铜和锌之间的粘结强度,来防止锌电镀层的剥落,从而防止降低放电稳定性并且提高所有电镀层的强度。
特别地,锌电镀层同时提高了放电加工速度并且降低了伺服电压来抑制金属丝断裂。在这点上,锌具有非常低的气化能量,这显著地影响金属颗粒从目标材料上剥落,并且从而,放电加工速度提高以及焊条钢丝通过锌的气化潜热被冷却,从而抑制了焊条钢丝的断裂。
至于铜电镀层,采用了电流特性,特别是电流的集肤效应,即当电流流过导体时电流在导体的外表面流过。因此,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用来承受施加到焊条钢丝的张应力,而铜电镀层作为电流在其内流过的导体。因此,铜电镀层的厚度必须适当地确定以便将集肤效应最佳化。
此外,由于集肤效应,覆盖在铜电镀层表面的黄铜层和锌电镀层的厚度必须在所需范围之内。当它们太厚时,流过黄铜层和锌电镀层(具有比铜电镀层高的电阻)的电流量增加,导致电流效率降低并且由于电阻热出现金属丝断裂。当仅仅考虑电流效率,黄铜层和锌电镀层的厚度被控制得过薄时,放电加工能力被降低。
因此,在铜和锌被分别以20-50μm和20-45μm的厚度电镀到芯线的表面之后,本发明的焊条钢丝被进行最后的拉制过程,以便铜电镀层的截面积是焊条涂层总截面积的7-15%,并且黄铜层和锌电镀层的厚度分别是0.1-1μm和2-15μm。
对每一层覆盖层的厚度有限制的原因如下。对于铜电镀层而言,当铜电镀层的截面积小于焊条钢丝的总截面积的7%时,流过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的电流量增加,导致流过铜电镀层的电流量减小,从而导致电流效率和放电加工能力降低,反之,当铜导电层的截面积大于15%时,焊条钢丝的生产力因为过多的电镀层而下降,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及焊条钢丝的抗张强度下降,从而,增加了金属丝断裂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黄铜层而言,当其最小厚度小于0.1μm时,很难期待铜和锌电镀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所有覆盖层的强度的改善。当厚度大于1μm时,铜和锌电镀层变少,并且从而,电流效率和放电稳定性降低。对于锌电镀层而言,当其厚度小于2μm时,电流变得不稳定,并且从而,对放电稳定性的改善不显著,出现了放电性能不充分,并且加工精确度降低。另一方面,当厚度大于15μm时,放电加工能力因为电流效率下降而降低,由于高温强度降低容易出现金属丝断裂,生产成本增加,并且可拉伸性降低。
参考阐明了本发明的焊条钢丝截面图的图3,将给出本发明的焊条钢丝的结构和物理性能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焊条钢丝3具有如下结构:铜电镀层32、黄铜层33和具有极佳的导电性的锌电镀层34顺序地层压和电镀在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31的外表面上,使得在高温下保持抗张强度。
这时,黄铜层32通过扩散过程而不是电镀过程而形成。当层包括55-80%重量份的铜和20-45%重量份的锌时,该层被认为是黄铜层。当层包括偏离上述范围的成分时,该层被认为是铜电镀层或锌电镀层。
参见图4的流程图,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焊条钢丝的生产,其中如上所述,在芯线的表面形成三层电镀层。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焊条钢丝3的方法包括将棒材进行第一次酸洗和涂镀层,来从作为原料的棒材的表面去除氧化皮并且提高可拉伸性(401);将电镀过的棒材进行第一次拉制(402);热处理(退火和铅淬火)经第一次拉制的棒材来控制经第一次拉制过的棒材的机械性能(403);对经热处理的棒材进行第二次酸洗和涂镀层,来从热处理过的棒材的外表面去除氧化物并且提高可拉伸性(404);将经过第二次酸洗和涂镀层的棒材进行第二次拉制(405);将经过第二次拉制的棒材进行第三次酸洗,来从经第二次拉制的棒材外表面去除在第二次拉制过程中生成的剩余物,并且提高电镀效率(406);根据电镀过程,在硫酸铜溶液中,在所得到的棒材的外表面电镀铜(407);将电镀过铜的棒材进行退火,来控制被第二次拉制变硬的棒材的机械特性(408);将经过退火的棒材进行第四次酸洗,来去除经退火的棒材的外表面的氧化物,并且提高电镀效率(409);在硫酸锌电镀槽中,在经第四次酸洗的棒材的外表面电镀锌(410);将电镀锌的棒材进行第三次拉制,来形成黄铜层并且控制焊条钢丝的直径(411);并且在具有惰性气体环境的炉子中为第三次拉制后的棒材提供张力,来校正经第三次拉制的棒材的机械性能和平直度(412)。
由于在该方法中采用的热处理、酸洗程序和电镀程序在金属加工领域是经常实施的,因此,它们的操作条件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被省略了。第三次拉制是通过扩散形成黄铜层的步骤。既然这样,对拉制缩小率的适当的控制是本发明的特征。
换句话说,第三次拉制在拉制缩小率为90-98%下被实施。当拉制缩小率小于90%时,很难形成黄铜层。当拉制缩小率大于98%时,过大的黄铜层被形成,导致拉制负载突然增加。这导致拉制可加工性降低,从而增加了锌电镀层的消除。
在黄铜层由第三次拉制形成的情况下,在棒材的结构中形成点阵缺陷,在拉制模具和材料之间生成摩擦热,并且通过剪切变形、借助压缩应力出现了强制的塑性流动,压缩应力是由于在拉制过程中引起的棒材变形而形成的,因此,通过在铜和锌的电镀层的交界面之间出现的扩散形成黄铜层。
换句话说,在第三次拉制过程中,借助热和压缩应力下的塑性流动而形成的界面间的扩散在铜和锌的扩散层的形成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必要控制方程式1中的形状因数(Δ)来增加在第三次拉制过程中的压缩应力,该形状因数还与拉制模具弧度以及模具与目标棒材之间的接触长度相关,以及与足够的拉制缩小率有关。
方程式1
Δ = α γ × [ 1 + ( 1 - r ) 1 / 2 ] 2
其中,r是缩小率,α是模具弧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次拉制过程中,当模具弧度被控制在8-11°之间时,形状因数保持在1.6-2.8之间。通常,形状因数在拉制过程中为2.5-3.0。当模具弧度小且缩小率大时,出现流体静应力,导致大的压缩应力施加到所有的变形部分。
因此,在锌电镀层形成根据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最外层的情况下,构成最外层的材料不局限于锌,镉以及锡和铝中的任何一种可以用来取代锌。镉具有几乎与锌相同的放电加工能力以及与铜-锌相图相同的黄铜类型的合金相图;锡和铝当与铜形成合金时具有青铜类型的相图。在这种情况下,在两种电镀层的交界面之间形成铜-镉合金层、铜-锡合金层、或铜-铝合金层,而不是黄铜层。
通过下面的用于阐明而提出的、但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而构造的范例和对比范例,可以获得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范例
作为原料的5.5mm的硬钢棒材被第二次拉制来生成多个具有1.2mm直径的棒材,在每根棒材的外表面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铜和锌的电镀层,并且将所得到的棒材进行第三次拉制(缩小率为95.7%)和校正处理来形成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具有0.25mm直径、用于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在下面对焊条钢丝的制造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具有盐酸浓度23%(在10-30%范围内)的分批式槽中,使用盐酸将作为原料的5.5mm的棒材进行60秒钟酸洗,来去除在其表面形成的铁氧化皮,用磷酸盐涂镀层10分钟,用生石灰中和5分钟,并且使用具有金属丝缩小率84%(在80-90%的范围内)的金属丝拉制机以如下方式进行第二次拉制:模具弧度为13°(在11-15°的范围内)、形状因数保持在2.5-3.0的范围内、拉制速度为300-700米/分钟、并且棒材最后的直径为1.2mm。
在第一次拉制过的棒材具有了加工性能以便该棒材被拉制成良好的金属丝,并且棒材经受在1000℃(在920-1100℃的范围内)下的串联退火处理以便控制机械性能之后,铅淬火处理在520℃(在490-570℃范围内)下被实施50秒钟(在30-100秒的范围内)。在盐酸浓度为24%(在20-30%的范围内)和温度为34℃(在30-40℃的范围内)的串联酸洗装置中,从热处理过的棒材的表面去除氧化物并增加可拉伸性,在氧化皮被去除之后,使用硼砂对所得到的棒材进行处理,并且而后,使用具有金属丝缩小率70%(在67-75%的范围内)的金属丝拉制机以如下方式进行第二次拉制:模具弧度为13°(在11-15°范围内),形状因数保持在2.5-3.0范围内,拉制速度为300-700米/分钟,并且棒材最后的直径为1.2mm。
采用硫酸的电解酸洗程序在电流强度为23A/dm2(在15-30A/dm2的范围内)的条件下实施,以及而后使用水和超声波实施水洗程序,以便从棒材的表面去除在第二次拉制过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并增加电镀效率。随后,使用焦磷酸铜实施触击电镀作为预处理程序,并且电流强度被控制在30-80A/dm2,以便当实施硫酸铜电镀时,镀层厚度被设定为20-50μm。
在电镀铜和清洗过程完成之后,在电流强度条件为25-60A/dm2下实施电镀锌,以便硫酸锌电镀层的厚度为20-45μm。铜和锌在其上被顺序地电镀的棒材被第三次拉制来控制最后的直径,同时形成黄铜层,以及经第三次拉制过的棒材的机械性质和平直度被校正,同时在具有惰性气体环境的炉子中将张力施加到棒材。
对比范例
范例的工序是重复的,但是根据对比范例的焊条钢丝的电镀层的厚度与根据本发明的焊条钢丝的电镀层的厚度范围不同。
每种具有50mm厚度的目标材料(SKD11)使用根据范例和对比范例的焊条钢丝和传统的黄铜丝被切割成每块为30mm×40mm尺寸的矩形板。放电加工条件和结果在表1和2中描述。
表1
  施加的电压   停顿时间   平均加工电压   峰值电流   Sb指数   焊条钢丝的张力   焊条钢丝的速度
  220A   12秒   5Vav   10A   13   900kgf   2.2mm/min
*Sb指数是通过在放电机中使用稳定电路将放电周期分成16阶段获得的
表2
  电镀层效率(%)   锌/黄铜(μm)的厚度   焊条钢丝的抗张强度(kgf)   加工速度(mm/min)   加工精度   金属丝断裂频率
  Ex.1   7   2/0.2   110   1.8-2.3   B   B
  Ex.2   7   4/0.3   110   1.8-2.5   B   A
  Ex.3   10   3/0.3   110   1.8-2.5   A   A
  Ex.4   10   5/0.4   109   1.8-2.5   A   A
  Ex.5   12   7/0.6   108   1.8-2.5   A   A
  Ex.6   12   10/1   107   1.8-2.5   A   A
  Ex.7   14   8/0.7   107   1.8-2.5   A   A
  Ex.7   14   10/1   106   1.8-2.3   A   B
  Co.Ex.1   5   2/0.2   110   1.8-2.0   C   C
  Co.Ex.2   7   14/1.4   106   1.8-2.5   B   C
  Co.Ex.3   10   1/0.1   110   1.8-2.3   C   B
  Co.Ex.4   10   12/1   106   1.8-2.0   B   C
  Co.Ex.5   17   5/0.2   107   1.8-2.3   C   B
  黄铜丝   -   -   110   1.8-2.5   B   A
*加工精确度根据切割板的尺寸误差范围被分成A(小于0.01mm),B(0.01-0.04mm),以及C(大于或等于0.04mm)。
*金属丝断裂频率被分成A:无金属丝断裂,B:金属丝在2.3mm/min断裂,和C:金属丝在2.0mm/min断裂,不考虑在目标材料的加工速度范围内的加速度。
从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在范例1和7中电镀层的厚度接近本发明的下限和上限,由于加工精度或加工速度的增加而出现金属丝断裂。特别地,可以认为在范例7中,即使加工精度极好,由于过大的电镀层导致的焊条钢丝的抗张强度的降低,金属丝断裂提高了。
此外,在对比范例中,焊条钢丝的电镀层的厚度范围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加工精度被降低并且金属丝断裂有随着加工速度的增加而提高的倾向。
总之,如果锌电镀层变薄,同时铜电镀效率不变,那么加工精度和目标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被降低。但是,如果锌电镀层的厚度增加,那么加工速度增加并且切割性能被提高。此外,当锌电镀层的厚度过厚,金属丝可能由于抗张强度的降低而断裂,并且因为厚度的增加而不能改善切割性能,导致焊条钢丝的生产成本增加。
如上所述,本发明有利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焊条钢丝因为使用钢丝帘线做芯线,所以具有高机械强度和弹性模数,并且从而,金属丝在高温下断裂的频率降低,加工精度提高,并且通过在铜和锌电镀层之间的黄铜层使所有的电镀层稳定,因此,提高了放电加工能力和稳定性。

Claims (4)

1.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包括作为芯线的钢丝帘线和电镀在芯线表面周围的电镀层,其中,铜电镀层、黄铜层和锌电镀层顺序地层压在芯线表面的周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条钢丝,其中,铜电镀层的截面积是焊条涂层总截面积的7-15%,并且黄铜层和锌电镀层的厚度分别是0.1-1μm和2-15μm。
3.制造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包括钢丝帘线作为芯线的焊条钢丝的方法,包括:
将作为原料的棒材进行第一次酸洗和涂电镀层,来去除棒材表面的氧化皮并改善可拉伸性;
第一次拉制电镀过的棒材;
热处理第一次拉制过的棒材;
将热处理过的棒材第二次酸洗和涂电镀层;
第二次拉制经过第二次酸洗的棒材;
第三次酸洗经过第二次拉制的棒材;
使用硫酸铜溶液在第三次酸洗过的棒材周围电镀铜;
将电镀过铜的棒材退火;
第四次酸洗退火后的棒材;
在硫酸锌电镀槽中,在第四次酸洗后的棒材周围电镀锌;
第三次拉制电镀过锌的棒材;并且
在具有惰性气体环境的炉子中将张力施加至第三次拉制过的棒材来校正机械特性和平直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次拉制以缩小率90-98%来实施。
CN 200410086920 2004-10-20 2004-10-20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762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6920 CN1762629A (zh) 2004-10-20 2004-10-20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6920 CN1762629A (zh) 2004-10-20 2004-10-20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2629A true CN1762629A (zh) 2006-04-26

Family

ID=36747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6920 Pending CN1762629A (zh) 2004-10-20 2004-10-20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6262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984A (zh) * 2013-09-09 2015-10-2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线放电加工用电极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39104A (zh) * 2016-03-30 2016-08-10 柏弥兰金属化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金属积层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0079699A (zh) * 2019-05-15 2019-08-02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铜基复合镀层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984A (zh) * 2013-09-09 2015-10-2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线放电加工用电极线及其制造方法
US9849531B2 (en) 2013-09-09 2017-12-2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Electrode wire for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5839104A (zh) * 2016-03-30 2016-08-10 柏弥兰金属化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金属积层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839104B (zh) * 2016-03-30 2019-03-08 柏弥兰金属化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金属积层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0079699A (zh) * 2019-05-15 2019-08-02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铜基复合镀层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23326A1 (zh) 一种高精度锌基合金电极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2065B (zh) 用于放电加工的电极丝和用于制造该电极丝的方法
CN104805484B (zh) 一种Cu‑Ni/Ni‑Ag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
CN1236337A (zh) 放电加工用多孔性电极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0444B (zh) 用于钕铁硼磁钢防腐的电镀方法
CN103352381A (zh) 一种高强度钢绳的生产方法
CN104668679B (zh) 低硼氧单向走丝用切割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25499B (zh) 表层含碳的慢走丝电火花加工用电极丝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92715A1 (zh) 仿鱼鳞微织构电极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37768A (zh) 慢走丝电火花放电加工用电极丝及其制备方法
JP5231486B2 (ja) 放電加工用電極線
US11766728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extured and coated electrode wire
CN101261888B (zh) 复合线
CN104690381A (zh) 低镁氧单向走丝用切割线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023450A1 (en) Electrode wire for electro-discharge machi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270848A (zh) 一种单向走丝电火花加工用电极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1659B (zh) 高锌硅硼铁铜合金
CN1762629A (zh) 用于金属丝放电加工的焊条钢丝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159304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用電極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87804A (zh) 一种低碳钢绞线拉拔生产工艺
CN112222552A (zh) 一种伽马电极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4313B (zh) 银钯/锌白铜层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988456A (zh) 一种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
JPS6171925A (ja) 放電加工用複合電極線の製造法
KR20140100796A (ko) 방전가공용 전극선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