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6270A - 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6270A
CN1756270A CNA2005101054033A CN200510105403A CN1756270A CN 1756270 A CN1756270 A CN 1756270A CN A2005101054033 A CNA2005101054033 A CN A2005101054033A CN 200510105403 A CN200510105403 A CN 200510105403A CN 1756270 A CN1756270 A CN 1756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lens
electronic equipment
secondar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54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6270B (zh
Inventor
熊谷敬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6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6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6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62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03Built-in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拍摄物体图像的相机,其布置在所述设备的主体中;第一光源,其与所述相机的闪光关联发射第一光;第二光源,其发射用于指示与各种功能相关的状态的第二光;单个透镜,其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和容纳部分,其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

Description

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设备和电子设备,更具体而言,涉及设置有多个光源的发光器件和设置有该发光器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移动终端之类的电子设备可以指示呼叫到达,并包括设置有闪光功能的内置相机。出于此用途,在上述移动终端中,用于闪光的光源和用于呼叫到达的光源布置在多个位置处。在另一方面,对于移动电子设备,非常需要小型化和成本缩减。
由于用于闪光和用于呼叫到达的光源分别具有各个不同的用途,所以优选的是准备适于各个用途的光源并将其布置在适于各个用途的位置处。图10至13是示出其中上述光源布置在多个位置处的移动终端的视图。图10是示出布置在移动终端外壳中的多个光源的平面图。图11是图10所示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线III-III所取的剖视图,且图13是沿着图10中的线IV-IV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11和12所示,移动终端100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之间设置有相机单元112和电路衬底107。如图11所示,在电路衬底107上,用于呼叫到达的LED108和用于闪光的LED109相对于显示屏110对称地安装。
如图12所示,透镜106借助圆筒形透镜支撑部分105布置在后壳体102中。如图13所示,透镜103借助圆筒形透镜支撑部分104布置在后壳体102中。此处,分别来自用于呼叫到达的LED108和来自用于闪光的LED109的光分离地照射通过透镜103和透镜106。
在图10的示例中,在各个光源需要安装区域的同时,也需要诸如透镜之类的部件。因此,在移动终端小型化变得困难的同时,也增加了部件的数量。
同时,在传统移动终端中,已经提出了一种具有下述光源的类型,其光源起到用于呼叫到达和闪光两者的上述光源的作用(参考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3-333155)。例如,在根据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3-333155的发明中,采用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附带地提及,在用于呼叫到达和用于闪光的光源之间,用途是不同的。因此在其之间的发光量(light volume)、光颜色、发光位置、照射角等是不同的。在根据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3-333155等的发明中,其因而需要相对于每个用途调节光强等。
发明内容
考虑到传统结构的前述和其他示例性问题、缺点和劣势,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其设置具有简单结构的多个光源。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特征,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光源,发射第二光的第二光源,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和容纳部分,其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特征,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布置在所述设备的主体中的拍摄物体图像的相机,与所述相机的闪光关联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光源,发射用于指示与各种功能相关的状态的第二光的第二光源,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和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容纳部分。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特征,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置有拍摄物体图像的相机的第一外壳,通过打开/关闭单元附装到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与所述相机的闪光关联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光源,发射用于指示与各种功能相关的状态的第二光的第二光源,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和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容纳部分。
根据本发明,容纳部分支撑朝向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因此,可以设置具有简单结构的多个光源。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布置在移动终端的外壳中的多个光源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主体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所取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主体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是解释从图3所示的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的视图。
图6是解释从图3所示的第一光源出射的光的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出布置在移动终端的外壳中的多个光源的平面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II-II所取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示出光源单元的主体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在传统示例中布置在移动终端的外壳中的多个光源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移动终端的主体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线III-III所取的剖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0中的线IV-IV所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此后,基于图1至图6,将解释折叠类型的具有内置相机的移动终端10,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移动终端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移动终端10中,由图1中的虚线指示的第一外壳11和由图1中的实线指示的第二外壳12借助作为打开/关闭装置(打开/关闭单元)的铰件(未示出)彼此连接。例如,在第一外壳11中,布置了未示出的多个操作键、或未示出的话筒。在第二外壳12中,布置了相机单元22、第一显示屏24(参考图2)等。应注意的是,相对靠近第二外壳12中的铰件(在图1中,在右侧上)布置相机单元22。
如图3所示,第二外壳12包括第二显示屏(未示出)安装到其上的第一壳体13、和光源单元15安装到其上的第二壳体14。光源单元15布置在相机单元22的左侧(更靠近第二外壳12在纵向上的中心部)上。此外,在第二壳体14中,在分别与相机单元22的相机透镜(未示出)和光源单元15对应的位置中形成圆孔14A和14B。
此外,相机单元22和光源单元15布置在中心线L1上(见图1)。如图1所示,在第二外壳12的纵向上,中心线L1是第二外壳12的中心。即,相机单元22的相机透镜(未示出)以及光源单元15的光源16和17定位在相同的中心线L1上。此外,例如当由手持握移动终端10时,以光源单元15定位在相机单元22之上的方式,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相机单元22来拍摄图像。
如图2和图3所示,光源单元15设置有第一光源16和第二光源17。第一光源16和第二光源17安装在平面电路衬底18上并定位为彼此靠近。第一光源16是当相机拍摄图像时发射闪光的LED。对于第一光源16,采用例如白色发光二极管。
第二光源17是相对于各种功能用于状态指示的LED,例如用于提醒用户接收到通信的呼叫到达的LED。对于此LED,采用光量小于白色发光二极管的一种,例如,蓝色发光二极管或具有三种颜色R(红色)、G(绿色)、B(蓝色)的LED。应该注意的是,对每个光源16和17,可以应用除LED之外的任何构件,只要该构件发射具有预定光量的光。
此外,第一光源16大于第二光源17,且如图4所示,第一光源16的厚度(高度)H1厚于第二光源17的厚度H2。应该注意的是,电路衬底18和相机单元22嵌入在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之间。
如图2和3所示,基本棱角圆筒形的容纳框架19支撑在其插入在第二壳体14和电路衬底18之间的状态。作为容纳部分的容纳框架19具有矩形平面形状使得其包围第一光源16和第二光源17。此处,容纳框架19完全地包围第一光源16和第二光源17并从而形成中空闭合空间(导光空间)。
在容纳框架19的内周表面的相对上部(相对远离电路衬底18的部分)上,槽19A形成为其沿着容纳框架19的周界方向的方式。应该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附装部分19B以在容纳框架19上对称方式形成为一对,其每个上形成有孔。此处,容纳框架19借助附装部分19B等附装到第二壳体14。
透镜30设置有圆透镜部分30A和凸缘30B。凸缘30B从透镜30的外周界朝向其向外方向形成。此处,通过将透镜30的凸缘30B装配到容纳框架19的槽19A中,在容纳框架19上支撑透镜30。应该注意的是,透镜30由能够均匀导光的材料模制而成,此种材料的例子包括乳白材料和包含漫射作用物的材料。
如图3所示,透镜部分30A布置为其面对第一光源16的方式。而且,透镜部分30A布置为使透镜部分30A与第一光源16同心的方式。在另一方面,在透镜30上,在面对第二光源17的部分上形成台阶部分30C。
此外,在透镜30装配到第二壳体14的孔14B中的状态下,台阶部分30C面对第二壳体14的周界(遮挡部分),即界定孔14B的周界。因此,透镜30对应于光源16和17的透射区域仅为透镜部分30A,且不包括台阶部分30C。在另一个方面,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来自第二光源17的光可以对角地前往透镜30的透镜部分30A,并可以直接透射通过透镜部分30A(监控图4中的双点划线)的目的而构造第二光源17。
应该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透镜26装配到第二壳体14的孔14A中是为了使得其面对相机单元22的成像透镜(未示出)。
(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
首先,基于图5,将解释例如在呼叫到达的时机时和在其他时机时的光发射。当移动终端10接收到通信时,第二光源17的发光表面17A发光。当第二光源17发光时,来自第二光源17的光借助容纳框架19有效地导向透镜30的透镜部分30A。
此外,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为了使得来自第二光源17的光可以直接朝向透镜30的透镜部分30A(透射区域)出射的目的来布置第二光源17,所以来自第二光源17的光可以有效地朝向透镜部分30A照明。
具体地,来自第二光源17的光被对角地导向以前往透镜部分30A的透镜表面30D,并直接透射通过透镜部分30A。因此,即使从例如第二壳体14中的曲表面边缘部分,仍容易视觉地识别第二光源17的光发射。例如,即使当移动终端10以移动终端10折叠并且其包括铰件的侧部面对口袋等的开口的状态而持握在口袋等中时,来自第二光源17的光仍可以直接照射到透镜部分30A,从而有利于光发射的视觉识别。
应该注意的是,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台阶部分30C布置为使其与第二壳体14的周壁14C重叠的方式,不会通过面对第二光源17的台阶部分30C直接观察到第二光源17。因此,不会通过透镜30的台阶部分30C直接观察到在光发射期间的第二光源17,从而第二光源17不会呈现为如所谓的视球(eye ball)。
接下来,基于图6,将给出当嵌入在移动终端10中的相机拍摄图像时关于操作等的描述。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在移动终端10打开时,布置在第一外壳11中的图像拍摄键(未示出)被操作(按压)。当控制单元(CPU)(未示出)判断第一光源16需要闪光时,第一光源16发光。
当第一光源16的发光表面16A发光时,来自在与透镜部分30A共同的光轴上的第一光源16的光借助容纳框架19被有效地导向透镜部分30A。因此,来自第一光源16的光直接照射物体(目标物体)。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设置容纳框架19,多个光源16和17可以设置有简单结构。容纳框架19支撑单个透镜30并容纳第一光源16和第二光源17,透镜30朝向第一光源16和第二光源17的光出射侧布置。
此外,在以光源单元15定位在相机单元22之上的方式持握移动终端10的情况下,即使在所谓(物体的)“影子”成像在例如物体后的墙上时,因为上述影子呈现在向下的方向上,所以拍摄的图像不会不自然。
应该注意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允许第二光源17以各种照射模式(例如,各种时间间隔、各种发射色彩,等等)发光来显示未读信件等的积累、已记录信息的接收、通话状态、电池状态等等。此外,在第一光源16在发光上光量不足时,可以允许第二光源17附加于第一光源16来发光。在另一方面,可以允许第一光源16代替第二光源17发光。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7和8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40是仅构造有单个外壳42的类型(参考图7)。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40的结构,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图7中与图1中的那些部件对应的部件,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此示例性实施例是其中布置在容纳框架19中的光源是多个(即例如三个)的示例。第二光源17A和17B作为一对相对于第一光源16对称布置。设立第二光源17A和17B以发射例如颜色分别不同的光。
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一个透镜30、用于闪光的第一光源16和用于指示与各种功能相关的状态的第二光源17(17A或17B)来照明。因此,与例如图10所示的传统情况相比,可以节省空间并减少部件数量。与光源单元15和相机单元22相关的其他结构和其他操作效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那些相同,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9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对于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50,由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9中与图1中的那些部件对应的部件,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50是其中挡光片(挡光装置)52装配到透镜30的台阶部分30C中的示例,挡光片由不同于第二壳体14的一片形成。此外,挡光片52具有与透镜30的透镜部分30A相同的平齐表面。
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透镜30中,代替设置台阶部分30C,用于挡光的构件(例如,带子)可以粘附到面对第二光源17的部分。与光源单元15和相机单元22相关的其他结构和其他操作效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那些相同,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发明中的组合模式可以是通过将在上述各个示例性实施例或其修改示例中的两个示例、或者两个或更多示例组合而获得的模式。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包括除了在每个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移动终端之外的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概念。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发明人的意图是即使权利要求在审查期间被修改了,仍保留所要求权利的发明的全部等同物。

Claims (20)

1.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光源;
发射第二光的第二光源;
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和
容纳部分,其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布置挡光部分从而可以为所述透镜挡光,且
其中所述挡光部分设定为面向所述第二光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透镜上设置有台阶部分,所述挡光部分的构件以其与所述透镜的所述台阶部分重叠的方式而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为白色发光二极管,且
其中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为其光量与所述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光量不同的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为使得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可以直接出射到所述透镜的透射区域的目的而布置所述第二光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表面布置为比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表面更靠近所述透镜的透射区域。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布置在所述设备的主体中的拍摄物体图像的相机;
与所述相机的闪光关联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光源;
发射用于指示与各种功能相关的状态的第二光的第二光源;
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和
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容纳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为白色发光二极管,且
其中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为其光量小于所述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光量的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为了得到使得在所述设备的所述主体被持握时,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相机之上的状态而布置所述透镜和所述相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布置挡光部分从而可以为所述透镜挡光,且
其中所述挡光部分设定为面向所述第二光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透镜上设置有台阶部分,所述挡光部分的构件布置为其与所述透镜的所述台阶部分重叠的方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为了使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直接出射到所述透镜的透射区域的目的而布置所述第二光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为了使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朝向所述设备的所述主体的边缘部分出射的目的而布置所述第二光源。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置有拍摄物体图像的相机的第一外壳;
通过打开/关闭装置附装到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
与所述相机的闪光关联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光源;
发射用于指示与各种功能相关的状态的第二光的第二光源;
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出射侧布置的单个透镜;和
支撑所述透镜并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容纳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布置挡光部分从而可以为所述透镜挡光,且
其中所述挡光部分设定为面向所述第二光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透镜上设置有台阶部分,所述挡光部分的构件布置为其与所述透镜的所述台阶部分重叠的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为了使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直接出射到所述透镜的透射区域的目的而布置所述第二光源。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为了使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主体的边缘部分出射的目的而布置所述第二光源。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为白色发光二极管,其在所述相机拍摄图像时发光,且
其中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为其光量小于所述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光量的发光二极管。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为了使得所述设备的主体被持握时,可以是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相机上方的状态的目的而布置所述相机。
CN2005101054033A 2004-09-29 2005-09-26 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6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84379 2004-09-29
JP2004284379 2004-09-29
JP2004284379A JP4449679B2 (ja) 2004-09-29 2004-09-29 携帯型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6270A true CN1756270A (zh) 2006-04-05
CN1756270B CN1756270B (zh) 2010-09-29

Family

ID=3575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54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6270B (zh) 2004-09-29 2005-09-26 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95362B2 (zh)
EP (1) EP1662756B1 (zh)
JP (1) JP4449679B2 (zh)
CN (1) CN17562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247A (zh) * 2010-09-22 2012-04-11 苹果公司 用于小形状因数电子设备的光隔离保护盖
CN104849946A (zh) * 2015-06-10 2015-08-1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辅助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及终端
WO2020200074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4871B2 (en) * 2005-08-08 2007-10-23 Avago Technologies Ecb4 Ip (Singapore) Pte Ltd Light-emitting diode module for flash and auto-focus application
EP1962477A1 (en) * 2007-02-22 2008-08-27 Giga-Byte 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illumination structure
JP5051645B2 (ja) * 2007-12-27 2012-10-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機器のレンズ保持構造
US7888957B2 (en) 2008-10-06 2011-02-15 Cascade Microtech, Inc. Probing apparatus with impedance optimized interface
US8410806B2 (en) 2008-11-21 2013-04-02 Cascade Microtech, Inc. Replaceable coupon for a probing apparatus
JP5327119B2 (ja) * 2010-03-26 2013-10-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681304A (zh) * 2011-03-09 2012-09-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保护罩、应用其的相机模组和便携式电子装置
EP2739409A4 (en) 2011-08-05 2015-04-01 Gui Global Products Lt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DISPLAY SCREENS AND OBJECTIVES AND METHOD OF USE
US9739455B2 (en) * 2012-04-17 2017-08-22 Abl Ip Holding Llc LED light engines
CN103581364A (zh) * 2012-07-18 2014-02-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观件及电子装置壳体
US20200137906A9 (en) 2012-11-05 2020-04-30 Gui Global Products, Ltd.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employing a living hinge
US9641734B2 (en) * 2012-11-09 2017-05-02 Blackberry Limited Barrier for a lens
CN106164767A (zh) 2014-01-10 2016-11-23 威智伦公司 用于减少内部反射的摄像机外壳
JP6575389B2 (ja) * 2016-02-17 2019-09-18 株式会社シグマ カメラアクセサリ
US10770632B2 (en) * 2018-03-09 2020-09-08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1010A1 (en) * 2001-08-09 2003-02-13 Krzysztof Sosniak Led lamp in minifuse shaped housing
US6786627B2 (en) * 2001-09-21 2004-09-0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Light generating module
US6682211B2 (en) * 2001-09-28 2004-01-27 Osram Sylvania Inc. Replaceable LED lamp capsule
JP4459671B2 (ja) 2002-03-19 2010-04-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JP3744872B2 (ja) 2002-03-27 2006-02-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
JP3948988B2 (ja) * 2002-03-27 2007-07-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
JP3856221B2 (ja) * 2002-05-15 2006-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04212831A (ja) * 2003-01-08 2004-07-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スタントカメラ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4317891A (ja) 2003-04-17 2004-11-11 Nec Saitama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型電子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247A (zh) * 2010-09-22 2012-04-11 苹果公司 用于小形状因数电子设备的光隔离保护盖
CN102411247B (zh) * 2010-09-22 2014-10-29 苹果公司 用于小形状因数电子设备的光隔离保护盖
CN104849946A (zh) * 2015-06-10 2015-08-1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辅助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及终端
CN104849946B (zh) * 2015-06-10 2017-11-2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辅助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及终端
WO2020200074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49679B2 (ja) 2010-04-14
US7195362B2 (en) 2007-03-27
EP1662756A1 (en) 2006-05-31
JP2006101158A (ja) 2006-04-13
US20060077649A1 (en) 2006-04-13
CN1756270B (zh) 2010-09-29
EP1662756B1 (en)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6270A (zh) 发光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279738C (zh) 带照相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KR100681568B1 (ko) 카메라 부착 휴대 전화 장치 및 카메라용 조명 장치
US7530709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light-transmitting frame
US7927028B2 (en) Protective cov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gital camera
US2010015714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ens module
KR101707861B1 (ko) 카메라가 장착된 휴대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근접촬영장치 및 그 근접촬영용 외장 광학모듈
US9081258B2 (en) Flash lens and flash module employing the same
EP1754997A1 (en) Illuminator, LED illuminator, and imaging device with illuminator
US20120176801A1 (en) Flash lens and flash module employing the same
CN1753200A (zh) Led器件
US20130169802A1 (en) Entrance Guard Device with Light-Uniformization Structure
CN1916485A (zh) 照明装置、led照明装置和带有照明装置的成像设备
JP2004233788A (ja) 発光装置
KR100695542B1 (ko) 휴대폰 카메라용 플래쉬 엘이디 렌즈
KR100526556B1 (ko) 발광 램프를 구비한 폴더형 휴대 단말기
CN113067970B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JP4459671B2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TW587193B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13067969B (zh) 摄像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188269A1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KR20050103728A (ko) 다기능 후레시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20070021052A (ko) 조명 장치, led 조명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를 갖는 화상형성 장치
CN1917584A (zh) 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1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6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