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3747A - 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3747A
CN1743747A CNA2005100930162A CN200510093016A CN1743747A CN 1743747 A CN1743747 A CN 1743747A CN A2005100930162 A CNA2005100930162 A CN A2005100930162A CN 200510093016 A CN200510093016 A CN 200510093016A CN 1743747 A CN1743747 A CN 1743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cleaner
brush
clean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30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5807C (zh
Inventor
织田正人
角馆润
滨野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Gener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Gener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General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Gener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3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3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8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80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在具有空气过滤器的自动清洁功能的空气调节器中,可以可靠地去除长期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可以使去除的灰尘不飞散到周围而保存。在配置在室内机单元内部的过滤器清洁部(300)的内部,将由相对设置的与空气过滤器(5)的一个面接触的上刷(344a)、(344b),和与空气过滤器(5)的另一面接触的下刷(322a)、(322b)构成的清洁单元(300A)、(300B),分别配置在过滤器清洁部(300)的过滤器出入口(350a)、(350b)。另外,将具有过滤片(51)和框架(52)的空气过滤器(5)的纵梁(54)和横梁(55),设置在过滤片(51)的背面(热交换器(3)侧)。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自动清洁脏污的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清洁功能的空气调节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可以使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不向周围飞散而可靠地被去除的过滤器清洁功能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单元)上,安装有用于防止灰尘从空气吸入口向内部流入的防尘用空气过滤器。一般此空气过滤器是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室内机单元上,使用者可根据使用时间适当地对它进行清洁。
但是,因为空气调节器一般都设置在室内的高处,所以拆下空气过滤器的操作很麻烦,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妇女来说更加困难。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自动进行空气过滤器的清洁作业的空气调节器。
作为它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使空气过滤器可以移动,并且在室内机单元内设置使清洁刷内置于集尘箱内的空气过滤器清洁部,通过使空气过滤器通过此集尘箱内,自动地进行空气过滤器的清洁。
由此,可以不需人工而清洁空气过滤器,但这是使空气过滤器通过集尘箱内,通过清洁刷把附着在它上面的灰尘扫落的结构。在这里,为了防止扫落的灰尘随空气过滤器的移动而从集尘箱里被带出来,在集尘箱的过滤器进出口处设有刮板。此刮板检测空气过滤器的移动,在空气过滤器向正方向移动时打开,在空气过滤器向反方向移动时关闭,但该开闭结构复杂。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使用过滤器与清洁刷的接触阻力小的过滤器与框架整体成型的特殊过滤器,但在将空气过滤器做成整体成型品的情况下,成型成本增加。此外,由于空气过滤器变厚,所以容易增加通风阻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现有方式的设置网片的空气过滤器,但在使用网片的情况下,清洁刷容易被网片挂住而使接触阻力变得过大。因此,为了使过滤器移动,必须用高转矩的电动机。
此外,专利文献1中,在室内机单元内部具有过滤器清洁部,该过滤器清洁部具有装有清洁刷的集尘箱,在此集尘箱里设置2个清洁过滤器的表面侧(空气吸入口侧)的清洁刷,和1个清洁背面侧(热交换器侧)的清洁刷,即,在总计3个位置设置清洁刷。
由此,通过使过滤器通过集尘箱内,向室内机单元的内外方向往复移动,而用集尘箱内的清洁刷扫落附着在过滤器上的灰尘,扫落下来的灰尘可以保存在集尘箱内。
但是,现有的过滤器清洁部随着过滤器多次在清洁部内往复移动,清洁刷的毛尖变成了倾斜,其扫除的效果会逐年降低。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8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能可靠地去除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并可以使除去的灰尘不飞散到周围而可靠地保存起来的清洁过滤器功能的空气调节器,以及具有即使长时间使用,回收能力也不降低的过滤器清洁功能的空气调节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所示的几个特征。首先,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具备在上述空气吸入口内侧配置空气过滤器的室内机壳体,在上述室内机壳体内,设有具备围住上述空气过滤器一部分的正反两面的清洁盒的过滤器清洁部,和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或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任一个移动的清洁时驱动装置,通过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和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相对移动,来清洁上述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清洁部具有配置在上述清洁盒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的第1清洁单元,和配置在上述清洁盒的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的第2清洁单元,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的之间设置灰尘回收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中,包含与上述空气过滤器接触的清洁刷,上述各个清洁刷均为倾斜安装在上述灰尘回收部侧的倾斜刷。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中,各个清洁刷包含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上刷,和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另一个表面接触的下刷,上述上刷和上述下刷以夹着上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式相对设置。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2或3中,在上述清洁盒内,设置把上述上刷和上述下刷中的至少一个推压向上述空气过滤器侧的推压装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3或4中,上述清洁盒具有以可开闭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底盖和顶盖,被包含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中的2个下刷分别被支撑在底盖侧,被包含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中的2个上刷分别被支撑在顶盖侧。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5中,上述一边的上刷被支撑在第1转动臂上,该第1转动臂被轴支撑在上述顶盖上,上述另一边的上刷被支撑在第2转动臂上,第2转动臂被轴支撑在上述顶盖上。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6中,上述第1转动臂相对于上述顶盖的轴支撑点配置在上述另一边的上刷侧,上述第2转动臂相对于上述顶盖的轴支撑点配置在上述一边的上刷侧。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4中,使用对应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而选择性地动作的推压凸轮作为上述推压装置。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具备沿上述空气吸入口内表面侧配置空气过滤器的室内机壳体,在上述室内机壳体内,设有过滤器清洁部,该过滤器清洁部在围住上述空气过滤器的一部分的清洁盒内设置有分别与其正面和背面接触的清洁刷,以及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或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任一个移动的清洁时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驱动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和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相对移动,由上述清洁刷清洁上述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过滤器中使用由框架支撑的网眼状的过滤片,在包含在上述框架中的支撑上述过滤片的周缘的主框架,和支撑上述过滤片的灰尘捕捉面的梁框架中,上述梁框架配置在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至少背面侧。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9中,上述梁框架包含大体平行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纵梁,和大体垂直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横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纵梁和/或上述横梁的形成方式为,在剖面形状上,其高度从顶部开始,随着朝向宽度方向而逐渐减小。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9中,上述梁框架包括大体平行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纵梁,和大体垂直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横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横梁消除剖面三角形,该三角形包含相对于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以规定的角度缓慢倾斜的倾斜面,和大体垂直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而直立的直立面。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9、10或11中,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背面侧接触的清洁刷,在与上述梁框架相对的部分上设置框架脱退槽。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0、11或12中,上述横梁设置在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始端侧和/或末端侧附近。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9至13的任一项中,在上述清洁盒内,将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表面侧接触的上刷,和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背面侧接触的下刷,以夹着上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式相对设置而成的清洁单元,分别配置在上述清洁盒的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和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上述控制装置驱动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向指定方向移动、停止以后,使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逆转以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向相反方向移动一些。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4中,在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始端侧,设置与上述清洁单元的宽度大体相同的平坦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得到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将上述空气调节器的过滤器清洁部取出后状态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打开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进一步打开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顶盖的刷台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推压装置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清洁刷的变形例的斜视图。
图9是设置在上述室内机单元内的空气过滤器的斜视图。
图10是图9的A-A向剖面图
图11为图9的B-B向剖面图。
图12是说明整理过滤器清洁部内刷子的毛尖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横梁的结构及其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得到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该室内机单元1具有通过未图示的安装配件安装到墙壁上的底板100,和以从底板100的上面到正面覆盖的方式安装于底板100上的上面板200,这些均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组成。
底板100包含沿着墙壁平行的背面板110,和以从背面板110的下端向正面伸出的方式形成的下面板120,整体形成剖面L字形。
该底板100中收容作为送风扇的横流式风扇2、热交换器单元3及去水盘(drain pan)4等。在底板100的两端设置左右一对支撑热交换器单元3的侧板(未图示),热交换器单元3横挂在这两个侧板之间。
在本例中,热交换器单元3是将3个热交换器单元31~33组合成大体λ形进行连接而构成,以覆盖横流式风扇2的上部的方式安装。
正面侧热交换器单元31、32和背面侧热交换器单元33,其顶部通过连接板34连接。连接板34还具有使吸入的空气不绕过热交换器3的封堵板的功能。在底板100一边的侧板旁边,设置收容用于驱动室内机单元1的各种电源装置和电子部件等的电器箱(未图示)。
在背面板110上形成接水部111,该接水部111接住由背面侧热交换器单元32生成的冷凝水,在接水部111的背面的下部,设置收容各种配管和电线等的收容部112。
在下面板120上形成用于利用横流式风扇2的送风作用将空气向室内送出的空气吹出121。在本例中,在空气吹出口121上,除了用于改变空气吹出方向的上下风向板及左右风向板之外,也可以设置例如在快速制热或快速制冷运转时,朝向地面方向打开的扩散器(均未图示)。
在底板100上,以覆盖热交换器单元3的方式安装上面板200。上面板200通过设置在后端侧的未图示的卡爪,固定在底板100的背面板110的上端,前端朝向下面板120的前端侧而悬挂成拱形。
由本例,在上面板200上空气吸入口210被设置成几乎覆盖全部表面。空气吸入口210可以形成条状,其开口面积优选比热交换器单元3的上部投影面积大。
在本例中,在上面板200的正面,设置由向室内机单元外移动的空气过滤器推开的开关板220。开关板220被轴支撑,可以以上端侧为中心转动,在空气过滤器5向正方向移动时(向室内机单元外排出的移动时),另一端侧被空气过滤器5推起,由此空气过滤器5被引出至室内机单元外。
如图2所示,在上面板200的正面还设置有作为过滤器驱动装置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与驱动电动机连接的驱动齿轮6的一部分,在上面板200的一部分上露出。驱动电动机由控制装置控制。
在上面板200的内侧(热交换器3侧),沿着空气吸入口210,配置用于捕捉空气中灰尘的空气过滤器5。在空气过滤器5的背面侧(热交换器3侧),设置与上述驱动齿轮6啮合的齿条传动机构(未图示),通过此齿条传动机构和驱动齿轮6的配合使空气过滤器5往复移动。
在本例中,空气过滤器5使用在合成树脂制造的框架上贴合网状的过滤片而成的空气过滤器,但也可以是在空气调节器中使用的一般的空气过滤器。
在上面板200和开关板220之间,设置去除附着在空气过滤器5上的灰尘的过滤器清洁部300。在本例中,在室内机单元1上设置两片空气过滤器5,相应地在两个部位设置过滤器清洁部300,但因为各个过滤器清洁部300都是相同的构造,所以只对其中一个进行说明。
参照图3及图4,过滤器清洁部300具有由安装于上面板200侧的底盖310和覆盖此底盖310的顶盖330组成的集尘箱。在用合成树脂制作集尘箱的情况下,优选使此树脂材料含有防霉剂和抗菌剂等。
底盖310和顶盖330如图4所示,一端侧通过铰链部301相连接,另一端可以开闭。如图2所示,在顶盖330的两端设有与底盖310配合的滑动式闭锁杆302。
底盖310形成具有内部可以贮存灰尘的贮存空间311的细长围栅器皿状。底盖310具有至少比空气过滤器5的宽度更长的长度。在底盖310的内部设置与空气过滤器5的背面侧(热交换器侧)接触的一对第1清洁部320a、320b。
在底盖310的底部一体地形成刷台321a、321b,第1清洁部320a、320b实质上是由植入设置在上述刷台321a、321b上的下刷322a、322b构成。在第1清洁部320a、320b之间配置有作为灰尘回收部的贮存空间311的一部分。
下刷322a、322b彼此向相对的方向倾斜安装。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一个下刷322a向左斜上方倾斜,另一个下刷322b向右斜上方倾斜。
参照图4,第1清洁部320a、320b(下刷322a、322b)各自沿着底盖310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两个部位上。另外在本例中,第1清洁部320a、320b是被用于使它们之间的空气过滤器5的未图示的框架撤出的脱退槽312分成2部分(共计4部分),但也可以沿底盖320的长度方向的1片。
其次,顶盖330以堵住下盖310的开口部周缘的方式安装,形成至少比空气过滤器5的宽度更长的箱体,在内部具有中空的贮存空间331。
在顶盖330的连接端侧的两侧面上设置轴承板311、311,通过设置在此轴承板311、311上的转动轴被轴支撑在下盖310上的轴承孔(图中均没有表示)中,从而以可以开闭的方式被支撑。
在顶盖330的贮存空间331内,设置与空气过滤器5的表面(空气吸入口210侧的表面)接触而去除灰尘的第2清洁部340a、340b。如图3所示,第2清洁部340a、340b设置在与上述第1清洁部320a、320b相对的位置上,以分别将空气过滤器5夹在中间。
第2清洁部340a、340b设置有:臂部(转动臂)341a、341b,它分别具有一端被支撑在顶盖330上可以旋转的转动轴342a、342b;刷台343a、343b,它被安装在此臂部341a、341b的自由端侧;以及上刷344a、344b,它被设置在此刷台343a、343b上。
如图3所示,一个臂部341a从顶盖330的上表面朝向敞开面(下表面)而形成大致L字形,其一端侧具有转动轴342a。在此臂部341a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刷台343a。
另一个臂部341b也同样地从顶盖330的上表面朝向敞开面(下表面)而形成大致L字形,其一端侧具有转动轴342b。在此臂部341b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刷台343b。
如图3所示,各个臂部341a、341b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分别轴支撑在顶盖330的上表面。也就是说,臂部341a的转动轴342a设置在第2清洁部340b的刷台343b的上部侧,臂部341b的转动轴342b设置在第2清洁部340a的刷台343a的上部侧。
一边的刷台343a下表面侧为平坦的刷面,在该刷面上设置一个上刷344a。另一边刷台343b也一样,下面为平坦的刷面,在该刷面上设置另一个上刷344b。
在本例中,如图4所示,一个刷台343a以沿顶盖330的长度方向被分割成2个的方式配置,如图5所示,它们分别被设置成以转动轴342a为中心开闭。
此外,另一个刷台343b由沿顶盖33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1片板体构成,同样如图5所示,被设置成以转动轴342b为中心开闭。
各个上刷344a、344b也和上述下刷322a、322b一样,彼此向相对的方向倾斜安装。也就是说,一个上刷344a向左斜下方倾斜,另一个上刷344b向右斜下方倾斜。
参照图3及图5,由本例,在顶盖330和各个刷台343a、343b之间,设置作为推压装置的压缩弹簧345a、345b,总是将刷台343a、343b压向空气过滤器5的方向(在图3中是向下方向)。
压缩弹簧345a、345b分别装在圆筒形的保持部346中,该保持部346的设置在顶盖330上的上表面侧(相对于刷台343a、343b的两侧),一部分切有豁口。压缩弹簧345a、345b通过设置在刷台343a、343b背面侧(倾斜刷的反侧)的凸缘347,把刷台343a、343b推压向空气过滤器5的方向。
由顶盖330和底盖310组成的集尘箱的两端部,成为用于引入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出入口350a、350b。第1清洁部320a的下刷322a和第2清洁部340a的上刷344a组成一对,作为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350a侧的清洁单元300A使用,第1清洁部320b的下刷322b和第2清洁部340b的上刷344b组成一对,作为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350b侧的清洁单元300B使用。
在本例中,第1清洁部320Aa、320b是固定式的,但是也可以做成弹簧弹力式的,此外同样也可以使用对第2清洁部340a、340b所采用的可变杠杆机构。另外,在本例中,上刷344a、344b及下刷322a、322b是由很多线状的刷子捆在一起构成的,但除此以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用将翼状板刷沿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并排而成的刷子。
下面参照图6(a)~(c),对过滤器清洁部30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空气过滤器5总是其一部分放在过滤器清洁部300内,而图6(a)表示空气过滤器5如图1所示被引入室内机单元1内,并且覆盖上面板200的空气吸入口时的状态。
空气过滤器5在图6(a)的状态下,例如当从遥控器发出清洁过滤器指示信号时,则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空气过滤器5开始向图6(b)的向左箭头指示的正方向(排出方向)移动。这时,过滤器出入口350a成为“入口侧”,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350b成为“出口侧”。
在向该正方向移动时,空气过滤器5相对于入口350a侧的清洁单元300A中的下刷322a和上刷344a,以顺着其倾斜方向,即所谓顺刷毛方向移动。
可动侧的上刷344a受到压缩弹簧345a的弹力而贴紧在空气过滤器5上,但由于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是顺刷毛方向,以及与支撑上刷344a的臂部341a的转动轴342a的轴位置的关系,对空气过滤器5贴得更紧。
通过用下刷322a和上刷344a擦拭空气过滤器5,附着在空气过滤器5上的灰尘因各个刷子而脱落并汇集在一起。并且刷子的毛尖扎进过滤器的网眼中,把积存在过滤器网眼中的灰尘扫出。
另一方面,由于出350b侧的清洁单元300B中的下刷322b和上刷344b,与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相反,即所谓逆刷毛方向,所以由于可动侧的上刷344b与支撑它的臂部341b的转动轴342b的轴位置的关系,虽然要从空气过滤器5抬起,但该抬起被压缩弹簧345b阻止。
由此,由入口350a侧的清洁单元300A未扫干净而残留的灰尘通过出口350b侧的清洁单元300B被扫落到灰尘回收部311中,并且过滤器清洁单元300的集尘箱里积存的灰尘不会由空气过滤器5带到室内。
当空气过滤器5向正方向移动结束时,未图示的电动机反转,这次空气过滤器5开始向图6(c)的向右的箭头所示的反方向(收容方向)移动。这时,过滤器出入口350b成为“入口侧”,过滤器出入口350a成为“出口侧”。
在此空气过滤器5向反方向移动时,入口350b侧的清洁单元300B进行与上述向正方向移动时的清洁单元300A同样的动作,出口350a侧的清洁单元300A进行与上述向反方向移动时的清洁单元300B同样的动作。因此,过滤器清洁部300的集尘箱里积存的灰尘也不会由空气过滤器5带到室内机单元1内。
由此,在清洁残留在空气过滤器5上的灰尘的同时,通过利用与空气过滤器5的接触阻力使刷振动,可以使夹在刷子之间的灰尘落到集尘箱内,就可以实施所谓的自我清洁。
在过滤器清洁部300内积满灰尘的情况下,可以打开上面板200,取出并打开过滤器清洁部300,用吸尘器等吸出里面积存的灰尘以回收。
此外,也可以把上刷344a、344b做成和下刷322a、322b一样的固定刷,本发明也包含这种方式,但如上述例子所述,通过把上刷344a、344b做成受到压缩弹簧345a、345b的弹力而可动,则因为可以降低成为逆刷毛侧的上刷与空气过滤器5的摩擦阻力,所以可以减轻电动机的负荷。此外,也可以把下刷侧做成可动而固定上刷侧,或者将下刷及上刷都做成可动的。
作为别的例子,如图7所示,也可以使用推压凸轮360作为对上刷的推压装置。由于此推压凸轮360是在空气过滤器5向正方向移动时,更可靠地扫落灰尘的装置,所以如图7所示,优选设置在一边的清洁单元300A侧(更优选在上刷340a一侧),但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在另一边的清洁单元300B侧。以下的说明是推压凸轮360设置在一边的清洁单元300A侧的情况,对于另一边的清洁单元300B与上述例子相同。
如图7所示,推压凸轮360被配置在顶盖310内与一边的清洁单元300A中的上刷344a相对的位置上,其转动用未图示的控制部件根据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进行控制。
图7(a)和图6(a)相同,表示空气过滤器5如图1那样被拉进室内机单元1里,并且覆盖住上面板200的空气吸入口时的状态。在此初始状态中,推压凸轮360转动至远离上刷344a的位置,以不对上刷344a和下刷322a施加多余的负荷。
当发出清洁指示信号,空气过滤器5开始按图7(b)的箭头指示的正方向移动时,推压凸轮36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约90°,从而将上刷344a压在空气过滤器5上。由此,空气过滤器5通过比压缩弹簧345a的弹力更大的力夹在上刷344a和下刷322a之间。
如图7(c)所示,保持此状态使空气过滤器5移动到最后,在用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到其最后端时,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停止,如图7(d)所示,推压凸轮360按逆时针旋转约90°,返回到图7(a)的位置。在此状态下,空气过滤器5向反方向移动,被拉入室内机单元1内。向反方向移动时的动作与上述例子相同。
另外,在推压凸轮360也设置在另一边的清洁单元300B侧的情况下,在空气过滤器5向反方向移动时,此推压凸轮360推压清洁单元300B侧的上刷344b。
此外作为另一例子,由于推压凸轮360的推压力可以用旋转角调整,所以也可以取代压缩弹簧345a、345b而只使用推压凸轮360。也就是说,在上刷344a、344b中,利用推压凸轮360对成为空气过滤器5的入口侧的上刷施加更大的力,而对于成为出口侧的上刷,减小由推压凸轮360产生的推压力。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是如图1所示使空气滤器5相对于过滤器清洁部300移动的方式,但也可以是固定空气过滤器5的位置,使过滤器清洁部300侧沿该空气过滤器5移动的方式。
其次,如图9所示,空气过滤器5具有捕捉灰尘的网眼状的过滤片51,和支撑过滤片51的框架52。另外,在本例中空气过滤器5设置2片以覆盖热交换器3。
过滤片51由用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制的片体构成,优选进行防霉处理、抗菌处理以及为防止刷子引起静电的防导电处理等。在本例中,过滤片51是用聚丙烯树脂制成的,但是材质和网孔等可对应于规格进行任意地改变。
框架52由具有约为空气吸入口210开口面积的一半面积的矩形主框架52构成,在主框架52的中央沿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图9中的箭头方向)平行地形成梁框架53。
如图10的A-A向剖面图所示,梁框架53沿主框架52的过滤器移动方向平行地架设,其背面侧(图3中的右侧表面侧)形成与设置在室内机单元1侧的驱动齿轮(未图示)相啮合的齿条56。
过滤片51铺设在主框架52和梁框架53围住的两个部位的开口部(过滤面)上。在本例中过滤片51利用与框架51嵌镶成型的方法一体地形成。此外,也可以把过滤片52粘贴在框架51上。
在主框架52和梁框架53围住的过滤面上,设置有支撑过滤片51的纵梁54和横梁55。纵梁54沿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形成,横梁55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形成。
纵梁54和横梁55都形成于过滤片54的背面侧(图9中的纸背侧)。如图11的B-B向剖面图所示,纵梁54的形成方式为,表面侧(过滤片51的相反侧)的剖面形状为,其高度从顶部开始向两侧逐渐减少。在本例中,纵梁54形成顶部高度为1.5mm的剖面半圆锥状(凸曲面状)。
如图13(a)所示,横梁55形成剖面三角形,该三角形包括相对于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方向(图中的箭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缓慢倾斜的倾斜面551,和大体垂直于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而直立的直立面552。
由此,在向正方向移动时(参照图13(a)),堆积在清洁单元300A的入口侧的灰尘可以由直立面552拉入集尘箱内部,在向反方向移动时(参照图13(b)),沿倾斜面551被拉回,由此可以很顺利地将空气过滤器5收容到壳体内。
从空气过滤器5的后端(图9中的右上侧)以规定的间隔(在本例中为过滤面51宽度的1/3左右)形成横梁55。也就是说,横梁55是用于加固空气过滤器5的加固件,尤其是通过设置在移动时承受变形应力的端部,可以有效地对空气过滤器5进行加固。空气过滤器5的始端侧是指向正方向(在图9中的左下侧)移动时的前端侧,后端侧是其末端侧。
由此,不仅因为在过滤片51的表面侧上(空气吸入口210侧)什么都没有,所以可以高效地捕捉灰尘,而且可以通过后述的过滤器清洁部300可靠地回收捕捉到的灰尘。
在本例中,纵梁54及横梁55仅设置在空气过滤器5的背面侧,但有时这种情况存在表面外观不太好的问题。所以,也可以在表面侧形成高度为不影响回收的程度(相对于背面的顶部为1.5mm,使表面侧为0.2mm左右)的梁。
再参照图9,在空气过滤器5上设置平坦部57,平坦部57用于整理设置于过滤器清洁部300内的清洁刷322、344的毛尖。平坦部57在主框架51的端侧(图9中的左下侧),沿过滤面以平板状形成。
平坦部57的形成方式为,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后述的过滤器清洁部300内的清洁刷322、344的刷宽更长一些。该平坦部57也是在框架51成型时通过整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的。
在图3中,底盖310形成具有内部可以贮存灰尘的贮存空间311的围栅器皿状,至少比空气过滤器5的宽度更长。
在底盖310的内部(底部)设置有一对与空气过滤器5背面侧(热交换器侧)接触的第1清洁部320a、320b。第1清洁部320a、320b设置在和底盖310的底部一体地形成的刷台321a、321b上,在第1清洁部320a、320b之间形成贮存空间311的一部分。
刷台321a、321b是以使底盖310底部的一部分向顶盖320凸出的状态整体成型的,随着该刷台321a、321b的形成,底盖310的底面(图3中的下表面)凹陷。
在本例中刷台321a、321b是整体成型的,但也可以安装另外的部件。此外,也可以在它们之间设置压缩弹簧等推压装置,强制性地将第1清洁部320a、320b推压向空气过滤器5。
第1清洁部320a、320b以规定的植入密度设置刷毛,刷毛由倾斜刷构成,以规定角度倾斜地与空气过滤器5接触。第1清洁部320a、320b以将贮存空间311夹在中间,向相对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一边的下刷322a设置为向左斜上方向倾斜,另一边的下刷322b设置为向右斜上方向倾斜。
如图9所示,第1清洁部320a、320b优选被脱退槽311分成2部分(共计4部分),该脱退槽311用于撤出位于它们之间的空气过滤器5的纵梁54。由此,可以可靠地清洁纵梁54附近的过滤片51。此外,也可以是沿底盖320的长度方向的1片。
为了去除附着在空气过滤器5表面(空气吸入口210侧)上的灰尘,在顶盖330的贮存空间331内设置一对与空气过滤器5接触的第2清洁部340a、340b。如图3所示,第2清洁部340a、340b设置在与第1清洁部320a、320b相对的位置上,以分别将空气过滤器5夹在中间。
第2清洁部340a、340b上设置有:臂部(转动臂)341a、341b,它分别具有一端被轴支撑在顶盖330上可以旋转的转动轴342a、342b;以及刷台343a、343b,它被安装在此臂部341a、341b的自由端侧。
如图3所示,各个臂部341a、341b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分别轴支撑在顶盖330的上表面。也就是说,臂部341a的转动轴342a设置在第2清洁部340b的刷台343b的上部侧,臂部341b的转动轴342b设置在第1清洁部340a的刷台343a的上部侧。
一边的刷台343a的下表面侧为平坦的刷面,在该刷面上设置刷毛。另一边的刷台343b也一样,下面侧为平坦的刷面,沿着该刷面设置刷毛。
上刷344a、344b都以规定的植入密度设置刷毛,刷毛由倾斜刷构成,以规定角度倾斜地与空气过滤器5接触。上刷344a、344b以将贮存空间311夹在中间,向相对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也就是说,一边的上刷344a设置为向左斜下方向倾斜,另一边的上刷344b设置为向右斜下方向倾斜。
参照图3,在顶盖330和各个刷台343a、343b之间,设置作为推压装置的压缩弹簧345a、345b,总是从刷台343a、343b向空气过滤器5的方向(在图3中的向下方向)进行推压。
压缩弹簧345a、345b分别被装在设置在顶盖330的一部分上的圆筒状的弹簧支架(未图示)中。通过压缩弹簧345a、345b与刷台343a、343b的背面侧(倾斜刷的反侧)的一部分相接触,把刷台343a、343b推压向空气过滤器5的方向。
由此,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350a的下刷322a和上刷344a组成一对,作为清洁单元300A使用,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350b的下刷322b和上刷344b组成一对,作为清洁单元300B使用。
在本例中,第1清洁部320a、320b是固定式的,但同样也可以采用在第2清洁部340a、340b中使用的可变杠杆机构。由此更能提高捕捉灰尘的能力。
此外,本例中各个清洁部320、340是由很多线状的刷子捆在一起而构成,但除此以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用将翼状的板刷沿前进方向并排而成的刷子。
可动侧的上刷344a受到压缩弹簧345a的弹力而贴紧在空气过滤器5上,但由于空气过滤器5的移动是顺刷毛方向,以及与支撑上刷344a的臂部341a的转动轴342a的轴位置的关系,对空气过滤器5贴得更紧。由此,空气过滤器5被下刷322a和上刷344a强力擦拭,扫掉附着在空气过滤器5上的绝大部分灰尘。
由此,用入口350a侧的清洁单元300A未扫干净而残留的灰尘通过出口350b侧的清洁单元300B扫落,并且积存在过滤器清洁部300的集尘箱内的灰尘不会被空气过滤器5带到室内。
此外,通过把空气过滤器5的框架52设置在从过滤面看的背面侧(热交换器3侧),由于上表面侧(空气吸入口210侧)没有造成障碍的东西,所以利用上刷344a、344b可以可靠地捕捉积蓄在空气过滤器5上面的灰尘。
当结束空气过滤器5的清洁时,控制部向驱动电动机发出指令,退回至空气过滤器5的端部碰到过滤器清洁部350。如图12(a)所示,当空气过滤器5完全被拉回到室内机单元1内时,由于清洁单元300A的上刷344a和下刷322a是逆刷毛的,所以通过与空气过滤器5的接触,成为向移动方向反转的状态。
因为如果刷子在这个状态下长期放置,刷毛就会总保持弯曲的状态,所以会降低刷的清洁效果。所以控制部使空气过滤器5从停止位置稍微向出口350b侧滑动一定的量。
由此,如图12(b)所示,通过把空气过滤器5向顺刷毛方向(图面中向左的方向)拉回一定的量,使清洁单元300A的上刷344a和下刷322a的毛尖恢复到正常的倾斜位置。
这时,通过在另一边的清洁单元300B的上刷344b和下刷322b之间设置形成平滑面的平坦部57,由于不受过滤面引起的摩擦的影响,而仅仅是简单的滑动,所以毛尖不会反转,一直保持正常的倾斜位置。
发明的效果
由技术方案1和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通过分别设置包括相对配置在清洁盒的各个过滤器出入口处的上刷和下刷的清洁单元,可以可靠地防止因空气过滤器的出入而把已经去除的灰尘再次带出到清洁盒外。
由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各个清洁单元上的上刷和上述下刷都是向灰尘回收部侧(过滤器出入口侧的相反侧)倾斜安装的倾斜刷,所以通过入口侧的刷子未能完全扫净的一部分灰尘可以通过出口侧的刷子扫落。
由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因为上刷和下刷中的至少一个利用推压装置推压向空气过滤器侧,所以相对于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是顺刷毛的刷子,与空气过滤器的接触更紧,并可以抑制逆刷毛的刷子从空气过滤器的抬起。
由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清洁盒由可以开闭地组合的顶盖和底盖构成,下刷被支撑在底盖侧,上刷被支撑在顶盖侧,由此,可以容易地进行清洁盒相对于空气过滤器的装拆。
由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因为一边的上刷和另一边的上刷分别通过第1转动臂和第2转动臂支撑在顶盖上,所以在打开清洁盒去除回收的灰尘时,可以把顶盖移动到不碍事的位置,从而可以彻底地清洁清洁盒内部。
由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第1转动臂对顶盖的轴支撑点配置在另一边的上刷侧,与之相对,第2转动臂对顶盖的轴支撑点配置在一边的上刷侧,所以在通过转动臂将刷子支撑到顶盖上的情况下,可以使清洁盒的宽度更窄。
由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作为刷子的推压手段,使用对应于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而选择性动作的推压凸轮,由此,可以更适度地控制空气过滤器对刷子的压力。
由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因为通过在过滤片的背面侧(热交换器侧)形成框架,在最容易积存灰尘的过滤面侧(空气吸入口测)只露出过滤面,所以不仅可以有效地捕捉灰尘,而且灰尘由过滤器清洁部的回收也不会不均匀。
由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通过使背面侧的框架形成剖面半圆锥体形,在用过滤器清洁部清洁过滤器时,可以将由清洁刷引起的阻力抑制到最小限度,也可以可靠地回收附着在过滤器背面侧上的灰尘。
由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在向正方向移动时,利用直立面,可以把堆积在清洁刷的入口侧的灰尘拉进集尘箱内部,在向反方向移动时,通过沿倾斜面拉入,可以顺利地将空气过滤器回收到壳体内。
由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通过在清洁刷的一部分上设置梁框架(更优选纵梁)的脱退槽,因为纵梁不影响清洁刷的清洁范围,所以可以更可靠地清洁空气过滤器5。
由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移动过滤器时最承受负荷的过滤器的始端侧和/或末端侧设置横梁,可以把过滤器上产生的歪扭和弯曲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灰尘的捕捉性。
由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由于在清洁结束后清洁刷弯向倾斜方向的相反侧,所以通过使空气过滤器向相反方向移动一定的量,可以使弯向相反方向的倾斜刷的毛尖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从而即使长期使用,对灰尘捕捉力也不会降低。
由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空气过滤器的始端侧设置平坦面,在把空气过滤器拉回时,可以防止另一边的倾斜刷弯向相反方向。
工业实用性
以上,以室外机和室内机分离的分离型的壁挂式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单元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具有空气过滤器的空气调节器上,包括落地式空气调节器,将室内机和室外机装在一个壳体里的整体型空气调节器,另外从热源上说,包括燃气式空气调节器、热水循环式空气调节器等。

Claims (15)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具备在上述空气吸入口内侧配置空气过滤器的室内机壳体,在上述室内机壳体内,设有具备围住上述空气过滤器一部分的正反两面的清洁盒的过滤器清洁部,和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或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任一个移动的清洁时驱动装置,通过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和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相对移动,来清洁上述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器清洁部具有配置在上述清洁盒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的第1清洁单元,和配置在上述清洁盒的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的第2清洁单元,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之间设置灰尘回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中,包含与上述空气过滤器接触的清洁刷,上述各个清洁刷均为倾斜安装在上述灰尘回收部侧的倾斜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清洁刷包含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上刷,和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另一个表面接触的下刷,上述上刷和上述下刷以夹着上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式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清洁盒内,设置把上述上刷和上述下刷中的至少一个推压向上述空气过滤器侧的推压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清洁盒具有以可开闭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底盖和顶盖,被包含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中的2个下刷分别被支撑在底盖侧,被包含在上述各个清洁单元中的2个上刷分别被支撑在上述顶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边的上刷被支撑在第1转动臂上,该第1转动臂被轴支撑在上述顶盖上,上述另一边的上刷被支撑在第2转动臂上,该第2转动臂被轴支撑在上述顶盖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转动臂相对于上述顶盖的轴支撑点配置在上述另一边的上刷侧,上述第2转动臂相对于上述顶盖的轴支撑点配置在上述一边的上刷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使用对应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而选择性地动作的推压凸轮作为上述推压装置。
9.一种空气调节器,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具备沿上述空气吸入口内侧配置空气过滤器的室内机壳体,在上述室内机壳体内,设有过滤器清洁部,该过滤器清洁部在围住上述空气过滤器的一部分的清洁盒内设置有与其正面和背面的至少一面相接触的清洁刷,以及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或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的任一个移动的清洁时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驱动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和上述过滤器清洁部相对移动,由上述清洁刷清洁上述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中使用由框架支撑的过滤片,在包含在上述框架中的支撑上述过滤片的周缘的主框架,和支撑上述过滤片的灰尘捕捉面的梁框架中,上述梁框架配置在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至少背面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梁框架包含大体平行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纵梁,和大体垂直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横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纵梁和/或上述横梁的形成方式为,在剖面形状上,其高度从顶部开始,随着朝向宽度方向而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梁框架包括大体平行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纵梁,和大体垂直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横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横梁形成为剖面三角形,该三角形包含相对于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以规定的角度缓慢倾斜的倾斜面,和大体垂直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而直立的直立面。
12.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背面侧接触的清洁刷,在与上述梁框架相对的部分上设置框架脱退槽。
13.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梁设置在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始端侧和/或末端侧附近。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清洁盒内,将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表面侧接触的上刷,和与上述空气过滤器的背面侧接触的下刷,以夹着上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式相对设置而成的清洁单元,分别配置在上述清洁盒的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和另一边的过滤器出入口侧,上述控制装置驱动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向指定方向移动、停止以后,使上述清洁时驱动装置逆转以使上述空气过滤器向相反方向移动一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始端侧,设置与上述清洁单元的宽度大体相同的平坦面。
CN200510093016A 2004-09-02 2005-08-24 空气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8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5118 2004-09-02
JP2004255118A JP4656291B2 (ja) 2004-09-02 2004-09-02 空気調和機
JP2004256471 2004-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3747A true CN1743747A (zh) 2006-03-08
CN100575807C CN100575807C (zh) 2009-12-30

Family

ID=36139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93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807C (zh) 2004-09-02 2005-08-24 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56291B2 (zh)
CN (1) CN100575807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491B (zh) * 2006-08-31 2010-09-2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941099B (zh) * 2007-07-04 2013-01-23 百得有限公司 动力切割机
CN101821558B (zh) * 2008-11-13 2013-09-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6310818A (zh) * 2015-06-29 2017-01-11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其滤网除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7886A (ja) * 2006-08-31 2008-03-1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4952299B2 (ja) * 2007-02-28 2012-06-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KR101466294B1 (ko) * 2008-01-28 2014-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1412153B1 (ko) 2008-02-01 2014-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JP5517693B2 (ja) * 2010-03-26 2014-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ーの自動清掃装置、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清浄機
JP7293694B2 (ja) 2019-02-05 2023-06-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ショーケー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0328A (ja) * 2002-02-15 2003-08-27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3326123A (ja) * 2002-05-09 2003-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ア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送風装置
JP4110375B2 (ja) * 2002-06-27 2008-07-0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491B (zh) * 2006-08-31 2010-09-2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941099B (zh) * 2007-07-04 2013-01-23 百得有限公司 动力切割机
CN101821558B (zh) * 2008-11-13 2013-09-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6310818A (zh) * 2015-06-29 2017-01-11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其滤网除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56291B2 (ja) 2011-03-23
CN100575807C (zh) 2009-12-30
JP2006071182A (ja) 200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3747A (zh) 空气调节器
CN1289872C (zh) 空调
CN108393767B (zh) 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门板打磨机
CN1691913A (zh) 表面清洁设备
US20090183471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759278A (zh) 具备带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扫功能的室内单元的空气调和机
KR20060050921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5344632B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用全自动除尘装置的除尘机构
CN1228572C (zh) 送风装置
CN107470186B (zh) 一种电力设备除尘装置
CN1572209A (zh) 电动吸尘器
CN218655626U (zh) 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板的智能清扫装置
CN107865618A (zh) 一种环保型天花板除尘清洁机械臂
JP201307977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140624A (zh) 空调滤网清洁装置、空调以及空调滤网清洁方法
CN1275007C (zh) 空调机
CN209378620U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自动清洁滤网装置
CN101078553A (zh) 空调器的吸入格栅安装结构
CN208446079U (zh) 一种采棉机进气网的清理机构及采棉机
CN112984544A (zh) 一种高效率锅炉送风组件
CN218499467U (zh) 电控柜用除尘散热一体化结构
CN211177384U (zh) 一种工业控制柜空调用自动除尘装置
CN219130056U (zh) 一种用于磨砂机模具的清理装置
CN100339647C (zh) 具备带有空气过滤器的自动清扫功能的室内单元的空调机
CN2207791Y (zh) 自动鞋底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