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3456A - 向复曲面环上缠绕筒形套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向复曲面环上缠绕筒形套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3456A
CN1733456A CNA2005100889007A CN200510088900A CN1733456A CN 1733456 A CN1733456 A CN 1733456A CN A2005100889007 A CNA2005100889007 A CN A2005100889007A CN 200510088900 A CN200510088900 A CN 200510088900A CN 1733456 A CN1733456 A CN 1733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curved surface
cylindrical sleeve
fabric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89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4122C (zh
Inventor
S·拉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filed Critical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Publication of CN1733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3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41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412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2Fitting the bead-rings or bead-cores; Folding the textile layers around the rings or co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Gyroscopes (AREA)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轴线为XX′的筒形套(C)的装置(D),所述筒形套的末端(E)从而接合在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自身之间,以围绕所述复曲面环(R)上大致为圆形的径向区域至少一个完整的圈,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缠绕织物(T),该缠绕织物由在一组同心缠绕头(10,10′)的外表面上轴向自由滑动的套组成,该缠绕头(10,10′)具有的外部轮廓包括:背部(104),该背部(104)构成轴线为XX′的大致为柱形的表面、与前述柱形表面相连的轴线为XX′的凸起前环形表面(102)、位于凸起环形表面(102)后方的轴线为XX′的凹陷环形表面(103),该缠绕头(10,10′)与该末端相连,从而当该缠绕织物(T)大致顺应所述缠绕头(10,10′)的凸起环形表面(102)和凹陷环形表面(103)的径向轮廓时,该缠绕织物(T)形成S形的圈。

Description

向复曲面环上缠绕筒形套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的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特殊胎圈的胎坯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通常包括由侧壁延伸的胎圈,侧壁与胎冠相连,胎冠的径向外侧覆盖有胎面。
这种轮胎包括在侧壁中延伸并在胎圈中固定的胎体加强件,所述的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组大致相互平行并包覆至少一层橡胶混合物的加强元件组成。“组”表示两层橡胶混合物之间的通过涂胶压光加强元件预先形成的一个帘布层、或由包覆在橡胶混合物中的多个加强元件形成的合成物。加强元件可以由钢丝或纤维或金属帘线构成。
与轮胎安装轮辋相邻的胎圈,包括与轮胎旋转轴线同心的胎圈加强环。该加强环用于固定胎体加强件。其通常由胎圈钢丝组成,包覆有橡胶混合物的胎圈钢丝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合成结构。胎圈钢丝为一个由单个或多个加强元件组成的部件,布置成使所述结构具有足够的周向延伸刚度,以承受由于轮胎充气在胎体加强件中产生的力。所述胎圈钢丝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不是圆形。
无论胎圈钢丝是否具有圆形截面,该胎圈钢丝通常都包覆至少一层橡胶混合物,以获得具有圆形截面的复曲面环。
在大多数普通轮胎中,通过局部围绕所述环连接以形成径向向上延伸的卷边,以及通过至少一层橡胶混合物与胎体加强件连接,将胎体加强件固定在每个胎圈加强环上。
这样形成的结构(胎体加强件、卷边和连接混合物)具有很高的弯曲刚度。但是,由于所述末端的位置处于或多或少强烈弯曲的区域,这种结构在卷边的末端对破裂很敏感。
为了降低这种敏感度,试图将胎体加强件的末端置于弯曲区域外,通过将其置于轮胎侧壁中,甚至置于胎冠下。
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出改进轮胎胎圈结构的原因,这种胎圈结构中位于轮胎弯曲区域中(或更普遍地在运动区域中)的胎体加强件没有卷边末端。
在这种解决办法中,胎体加强件的卷边部分地或完全包围胎圈加强环。
文献EP 1 066 992说明了一种结构,其中胎体加强件卷边的末端部分地包围胎圈加强环,从而其末端位于所述加强环径向外部。
这些轮胎另一种结构的特征为,胎体加强件缠绕胎圈的加强环,从而所述加强件的末端被接合在胎圈加强环和胎体加强件自身之间,以形成胎圈所述加强环至少一个完整的圈。这种特殊的布置还具有使胎圈加强环的胎体加强件的机械固定达到最佳的优点。
然而,由于胎体加强件的加强元件的回复弹性,该回复弹性通常由术语“柔韧性”表示,使得该元件难以具有显著的弯曲率,所以制造这种结构非常困难。
本发明的目标涉及:
-工业上制造这种轮胎的装置,
-关于使用该装置的方法的各要素。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EP 1 024 033的文献公开了一种与上文说明的类型接近的轮胎制造方法。该文献公开了将筒形套末端接合在轮辋加强环和胎体加强件之间的可能性。但该方法具有如下的局限性,在实现该方法的过程中,不可能使所述胎体加强件围绕胎圈加强环形成一个完整的圈;圈的数量在所述胎圈加强环的内径上计量,所述胎体加强件组通过的次数减去一个单位作为所述数量。
而且,为了克服由金属线束组成的加强元件的“柔韧性”,EP 1 024033中提出通过强烈碾压将要剧烈弯曲的区域,使所述加强件破裂。尽管如此,由于金属加强元件所承受的局部塑性变形会降低其耐用性,因此应当尽可能避免这样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一种轮胎制造装置和实现所述装置的方法,其中轮胎包括胎圈,至少一个胎圈中的胎体加强件缠绕胎圈的加强环,从而所述胎体加强件的末端被接合在胎圈加强环和胎体加强件自身之间,以在胎圈的所述加强环上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圈。
更概括地说,胎体加强件可以被比作筒形套,而胎圈加强环可以比作复曲面环。
在这些情况下,本发明涉及向内径大致与筒形套的内径相等的复曲面环上缠绕轴线为XX′的筒形套,从而所述筒形套的末端可以接合在复曲面环和筒形套自身之间,以围绕所述复曲面环上大致圆形径向的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圈。
该装置包括一缠绕织物,也由可在缠绕头同心装置的外表面轴向自由滑动的套组成,其中缠绕头具有:一个背部,构成轴线为XX′的大致为柱形的表面,一个轴线为XX′的凸起环形表面与上述表面相连,以及一个轴线为XX′的凹陷环形表面,该凹陷环形表面位于凸起环形表面的后面,且与凸起环形表面相连。
由缠绕织物构成的套的两个末端固定到两个轴线为XX′的同心圆形固定板的边界上,且位于缠绕头的两侧。
当其被压向由缠绕头装置形成的表面时,缠绕织物形成S形的环。这种缠绕头表面的特殊形式使缠绕织物形成一个环,该环构成固定复曲面环和筒形套的环形空间。
根据该装置,筒形套围绕复曲面环的缠绕由缠绕织物相对于缠绕头的相对轴向运动来驱动,该缠绕头将复曲面环和筒形套固定到由所述复曲面环和缠绕于其上的所述筒形套组成的组件圆周的一部分上。
缠绕织物围绕复曲面环的相对运动由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缠绕头的轴向运动所引起,所述运动拉动由所述复曲面环和缠绕于其上的所述筒形套组成的组件在相同轴向运动。该运动也可以是固定板相对于缠绕头的轴向运动的结果。
这种装置使得可以制造包括胎圈的轮胎,至少一个胎圈中的胎体加强件缠绕胎圈加强环,从而所述胎体加强件的末端接合在胎圈加强环和胎体加强件自身之间,以使所述胎圈加强环至少形成一个完整的圈,而不需要预先使胎体加强件变形。
下面的说明将给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和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附图非限制性地表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和2表示了一个轮胎的示意剖视图,该轮胎具有可以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制造的结构,
-图3和4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装置的功能原理的剖视图,
-图5表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剖视图,
-图6至11表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方法的原理步骤。
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数字或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的轴线沿着XX′,且提到的在该方向上的附图标记和运动被称为轴向。径向为垂直于轴线XX′的方向,且提到的在该方向上的附图标记和运动被称为径向。
图1和2表示了一个装在轮辋J上的轮胎的示意剖视图,其中胎体加强件缠绕在胎圈加强环R上,从而所述胎体加强件的末端C缠绕在胎圈R复曲面加强环和胎体加强件C自身之间,以使所述胎圈加强环至少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不用说,该方法还使可以制造这样的轮胎,其中胎体加强件C围绕胎圈R加强环形成不到一个完整的圈。
胎圈R的复曲面加强环自身由至少一根胎圈钢丝(也就是说形成一个连续的周向结构并具有很大的拉伸刚度至少一根帘线、或一个线束、或多根帘线的组件、或多个线束)所组成,该胎圈钢丝具有一个子午线区域,该子午线区域具体地但非排他地呈圆形或方形。
从而,图1表示一个通过胎圈的截面,胎圈的胎圈加强环为圆形截面的胎圈钢丝;图2表示一个通过轮胎的截面,该轮胎具有的胎圈钢丝其截面大致为方形,并被包覆在外部形状大致为圆形的外轮廓中。
然而,为了便于实现该方法,优先选择具有圆形截面的胎圈钢丝。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功能原理如图3和4所示,其中处于子午线截面中的缠绕织物T,由其两个末端P1和P2在固定板(未示出)的边界上固定。
缠绕头10在轴向上位于P1和P2中间,并可以在D1方向上轴向移动。其由包含下列部分的外表面构成:
-一个大致为线性的背部104,其形成轴线为XX′的柱形表面,
-一个与上述表面相连的凸起部分102,形成一个轴线为XX′的环形表面,且位于周向靠近P2的缠绕头前方,
-及一个凹陷部分103,形成一个轴线为XX′的凹陷环形表面,与凸起表面相连且位于凸起表面后方。
为了清楚起见,轴线XX′在图3和4中没有示出,但在下列图中被清楚地示出:
缠绕头的主体部分101与控制缠绕头10运动的机构(未示出)相连。
当缠绕织物T被置于与缠绕头的背部104、凸起部分102和凹陷部分103这些表面接触时,缠绕织物T可以在这些表面上自由滑动。在这种结构中,缠绕织物T成S形,并形成一个封闭了环形空间L的环B。
为了实现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筒形套C,必须将这两个部件引入所述环形空间L中。
通过使缠绕头10和由复曲面环R与筒形套C形成的组件在轴向D1运动,缠绕织物T沿着方向G1在缠绕头的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于是,缠绕织物T围绕复曲面环R作圆周运动,该运动致使筒形套C的末端E围绕所述复曲面环R进行缠绕。
通过确定缠绕头在轴向运动的长度,可以精确地调节筒形套围绕胎圈复曲面环缠绕的圈数。
可以观察到,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是通过筒形套C表面在复曲面环R外表面上的滑动来实现的。为此,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这两个表面之间的摩擦是必要的。
因而,作为例子,可以使用硬脂酸盐粉末或用螺旋形金属或纤维丝围绕复曲面环,或在复曲面环外采用热塑性材料套。在后一种情况中,而且如果是在轮胎中,将作如下布置:将这种热塑性材料一体地布置在胎圈结构中,并在硫化步骤中与相邻的橡胶结合。
而且,通过使制成部分筒形套的材料采用比制成筒形套主体的材料具有较小的“柔韧性”,使筒形套主体的末端轴向向外延伸,可以进一步便于筒形套的缠绕和其末端E在复曲面环下的接合。通过形成便于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的初始区域,这种延伸用于驱动筒形套主体的末端。优选地,其由可变形加强材料组成,该可变形加强材料亦即:具有很大的可挠曲性或者可顺应弯曲的材料。
还应该注意到,为了确保缠绕织物T由于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导致的驱动令人满意,优选地,通过在支撑固定点P1和P2的各固定板上施加方向相反的轴向力,使织物T受拉伸。
然而,缠绕织物T的这种拉伸可能会造成复曲面环的径向压缩,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会造成环形空间L从由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所组成的组件中脱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必须设计凸起102和凹陷103的相应形状,使织物至少能围绕由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所组成的组件的圆周的一半;当缠绕织物T包围超过所述组件圆周上最宽的部分时,该装置的功能会更加容易地得以实现。
支撑缠绕织物T的末端的固定点P1和P2的固定板的直径必须被调节为:使固定点P1位于与背部104大致相同的直径上,而固定点P2位于与复曲面环R内径大致相同的直径上。这种布置的目的是:使固定点P1和P2之间的轴向距离在缠绕头10轴向运动的过程中基本不变。实际上,支撑固定点P1和P2的固定板需要被选择成其直径略小于复曲面环R的内径,使得可以将由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组成的组件轴向引入所述空间L中。
缠绕织物T由具有合适轴向弹性的材料组成,且实际中,使弹性尽可能低,且其周向弹性使其直径能从与复曲面环R的内径相等变到与由背部104的表面构成的柱形直径相等,而不会遭受任何退化。这是因为缠绕织物在缠绕头10轴向运动过程中,必须能按照缠绕头10的轴向轮廓进行变形,而不产生任何折叠。
应该注意到,上述装置D使得能够实现筒形套C的缠绕,筒形套C的直径大致与复曲面环R的内径相等。在这些情况下,缠绕头10,10′布置成使形成背部(104)的柱形表面位于缠绕头10,10′上距离轴线XX′径向最远的部分。
然而,完全有可能设想这样实现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使筒形套的外径与复曲面环的外径大致相同。从而有必要使缠绕头的朝向倒转,并使其配置成形成背部104的柱形表面位于缠绕头10,10′上径向靠近轴线XX′的部分。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D的截面图。
轴线为XX′的轴2通过法兰1与一个框架(未示出)相连,该框架带有一个中心为轴线XX′的独特的圆形盘组件。
装置D包括两个固定板3和4,及两个移动板6和9。从法兰1开始,轴向依次布置有移动板6,然后是固定板3,移动板9,最后为轴向距离法兰1最远的固定板4。移动板6和9通过分别为60和90滑动环在轴2上滑动。
缠绕织物T形成一个套,其两个轴向末端P1和P2固定在两个圆形固定板4和6的边界上,固定板4和6的直径分别与复曲面环R的内径和由缠绕头背部104形成的柱形直径大致相同。
固定板3带有允许移动板6轴向运动的第一组气缸5,5′。该第一组气缸的目的为在拉伸于板6和7之间的缠绕织物T上维持恒定的轴向拉力。
第二套气缸7,7′位于固定板3上,并允许移动板9的轴向运动。
移动板9在其周围带有一套缠绕头10,10′,该套缠绕头由具有如上所述的环形表面104,102,和103的一组圆周片断所组成。
缠绕头10,10′可以在两个位置径向运动,包括称为打开位置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处允许筒形套C和复曲面环R引入和抽出,以及称为封闭位置的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处,凹陷部分布置成将由筒形套C和复曲面环R形成的组件封闭在环形空间L中。
缠绕头的个数,最基本地应大于2或者等于2,该个数由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的径向运动所需的振幅决定。实际上,看起来用三个圆周片断已经足以构成环形表面。
应该注意到,在封闭位置,凸起环形表面的形状适合容纳缠绕织物T以及缠绕有筒形套C的复曲面环R。有必要提供具有足够内部容积的形状,以适应当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圈数增多时,该组件增大的尺寸。
缠绕头10,10′的径向运动由位于板9上的一组气缸8,8′控制。
为了防止缠绕头10,10′在封闭位置的径向运动,板9上还具有一个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包括一组气缸11,11′,当缠绕头位于封闭位置时,气缸11,11′控制锁止针12,12′进入孔13,13′的轴向运动,其中孔13,13′与锁止针12,12′轴向对正。
一个自动控制器控制这些不同部件的运动,通过上述装置D使用方法的不同阶段的说明,该控制器的功能将易于理解。
该方法的第一部分包括制造筒形套。
在轮胎的情况中,该套可以非限定性地由胎体加强件和胎圈加强环组成。该操作发生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传统成形鼓上,该操作包括:
-在成形鼓的柱形表面上放置一个帘布层形式的胎体加强件C,该胎体加强件C具有两个轴向末端,并且至少包括一个由包覆有橡胶混合物的多个加强元件所组成的组,
-将与胎圈加强件C同心的胎圈R的加强复曲面环滑动到成形鼓上,并使它们相对于由胎体加强件C构成的筒形套末端E相隔有适当的距离;筒形套的部分在轴向上位于构成所述套的中间部分的所述胎圈R的复曲面加强环之间。
-将这样制成的筒形套从成形鼓上抽出。
胎体加强件也可以由与圆周方向成小于或等于90°夹角的加强元件组成。
该方法的第二部分使用如上所述的缠绕装置D,并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6和7中所示,将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的两个末端E之一提供并引入到缠绕装置D中,将所组成的组件设置在由缠绕织物T构成的环形空间L中,
-通过驱动气缸8,8′(见图8),径向降低缠绕头10,10′,使缠绕织物10围绕由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组成的组件,超过所述组件周边的一半,从而缠绕头形成基本连续的柱形104、凸起102,和凹陷103环形表面,
-如图8所述,通过驱动气缸11,11′锁止缠绕头10,10′,位于这些部件旁边的箭头示出了运动的方向,
-如图9所示,通过驱动气缸5,5′使缠绕织物T承受拉力,使板6轴向运动超出固定有缠绕织物T的边界P1。
然后进行适当的缠绕操作,其包括:
-通过在气缸7,7′作用下轴向移动板9,沿指向筒形套中间部分的轴线方向D1移动一组缠绕头10,10′(见图10),从而,缠绕织物T相对于凹陷环形表面103的围绕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的相对运动,导致筒形套C的末端E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筒形套C缠绕复曲面环R的长度直接取决于缠绕头10,10′轴向运动的幅度。所述筒形套的末端E可以接合在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自身之间,使所述筒形套C至少形成一个完整的圈。
一旦第一末端的缠绕完成,则必须:
-如图11所示,通过驱动气缸5和5′,释放施加在缠绕织物T上的拉力,并且在释放针12,12′并驱动气缸11,11′后,通过驱动气缸8,8′,径向升高该组缠绕头10,10′。
-抽出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的筒形套C,且如有必要,将轴向相对的套末端E引入缠绕装置,使其经历相同的操作。
在胎坯情况中,所述胎坯仍然必须在传统成形装置上成形,然后在模具中硫化,以获得具有期望结构的轮胎。
如前所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制造缠绕的步骤使用若干鼓以制造胎坯,以更好地表现与进行适当缠绕相关的步骤的特征。然而,完全有可能通过进行必要的改进,将包括胎体加强件和胎圈复曲面环的筒形套固定到所谓的成形鼓上、以及将缠绕装置设置得更靠近套的末端以继续缠绕操作,从而将该装置结合到现有的方法中。

Claims (20)

1.用于围绕内径与筒形套(C)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复曲面环(R)缠绕轴线为XX′的筒形套(C)的末端(E)的装置(D),所述筒形套的末端(E)从而被接合在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自身之间,以围绕所述复曲面环(R)上大致为圆形的径向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圈,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缠绕织物(T),该缠绕织物由在一组同心缠绕头(10,10′)的外表面上轴向自由滑动的套构成,该缠绕头(10,10′)具有的外部轮廓包括:构成轴线为XX′的大致为柱形的表面的背部(104),与前述表面相连的轴线为XX′的凸起前环形表面(102),以及位于凸起环形表面(102)后方且轴线为XX′的凹陷环形表面(103),该缠绕头(10,10′)与该末端相连,从而当所述缠绕织物(T)大致顺应所述缠绕头(10,10′)的凸起环形表面(102)和凹陷环形表面(103)的径向轮廓时,该缠绕织物(T)形成S形的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由缠绕织物(T)产生的S形圈(B)构成一个环形空间(L),用于夹住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的末端(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缠绕织物(T)在圆周方向基本上为有弹性的,而在轴向XX′上基本上无弹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缠绕头(10,10′)布置成使形成背部(104)的柱形表面位于所述缠绕头(10,10′)上距离轴线XX′径向最远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缠绕织物(T)围绕由复曲面环(R)和缠绕于复曲面环(R)上的筒形套(C)组成的组件,且缠绕织物(T)围绕过超过一半所述组件的圆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由缠绕织物(T)构成的套(C)的两个末端(P1,P2)固定到两个同心圆形固定板(4,6)的边界上,所述同心圆形固定板布置在轴线为XX′的轴(2)上,且位于缠绕头(10,10′)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固定板(4,6)包括机构(5,5′),该机构使得在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的适当缠绕操作中,保持缠绕织物(T)上的轴向拉力恒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是由缠绕织物(T)相对于缠绕头(10,10′)表面的相对轴向循环运动所导致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缠绕织物(T)在缠绕头(10,10′)表面上的相对轴向运动是由所述缠绕头在固定板(4,6)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导致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缠绕织物(T)在缠绕头(10,10′)表面上的相对轴向运动是由固定板(4,6)的轴向运动所导致的。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固定板(4,6)的直径被调节成使固定点P1位于与缠绕头(10,10′)的背部(104)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上,而固定点P2位于与复曲面环(R)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直径上。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支撑板(9)包括机构(8,8′),该机构使得缠绕头(10,10′)可以径向运动,从而将由复曲面环(R)和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的筒形套(C)组成的组件轴向引入环形空间(L)中。
13.将轴线为XX′的筒形套(C)的末端(E)围绕内径与筒形套(C)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复曲面环(R)进行缠绕的方法,所述筒形套的末端(E)从而被接合在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自身之间,以围绕所述复曲面环(R)上大致为圆形的径向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套(C)的末端(E)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是由缠绕织物(T)夹住由复曲面环(R)和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的筒形套(C)组成的组件的部分圆周的运动所导致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打开位置布置装置(D),该装置(D)包括一个由套构成的缠绕织物(T),该套由其两个端点(P1,P2)固定到两个直径不同的固定板(4,6)上,所述缠绕织物(T)在一组同心缠绕头(10,10′)的外表面上轴向自由滑动,该缠绕头(10,10′)包括一个外部轮廓,该外部轮廓包括:构成大致为柱形的表面XX′的背部(104),与前述表面相连的轴线为XX′的凸起前环形表面(102),以及位于凸起环形表面(102)后方的轴线为XX′的凹陷环形表面(103),该凹陷环形表面(103)与凸起环形表面(102)相连,从而当通过适当的装置(8,8′)径向提升所述缠绕头(10,10′),使所述缠绕织物(T)大致顺应所述缠绕头(10,10′)的径向轮廓时,该缠绕织物(T)形成S形的圈(B),
-将筒形套的一个末端(E)上的复曲面环(R)引入由缠绕织物产生的环(B)所构成的环形空间(L)中,
-径向降低一套同心的缠绕头,从而使缠绕织物(2)围绕由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组成的组件,且缠绕织物(T)围绕超过一半所述组件的圆周,
-通过适当的装置(5,5′)使缠绕织物(T)承受轴向拉力,
-沿指向筒形套(C)中间部分的轴线方向(D)移动一组缠绕头(10,10′),从而缠绕织物(T)相对于凸起环形表面(103)的相对运动引起筒形套末端(E)围绕复曲面环(R)的缠绕,从而末端(E)接合在复曲面环(R)和所述筒形套(C)自身之间,以围绕所述复曲面环(R)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圈,
-释放施加在缠绕织物(T)上的拉力,并径向提升该组缠绕头(10,10′),
-抽出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的筒形套(C)。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复曲面环(R)包括充气胎圈的复曲面加强胎圈钢丝。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筒形套(C)包括轮胎胎体加强件。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一种用于减小复曲面环(R)和筒形套(C)之间接触面的摩擦的媒介,从而允许筒形套(C)围绕复曲面环(R)滑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减小摩擦的媒介为硬脂酸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小摩擦的媒介包括预先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的热塑性材料套。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小摩擦的媒介包括预先围绕复曲面环(R)缠绕的金属或纤维丝。
CN200510088900A 2004-08-02 2005-08-02 向复曲面环上缠绕筒形套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41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4/08556 2004-08-02
FR0408556A FR2873615A1 (fr) 2004-08-02 2004-08-02 Dispositif d'enroulage d'un manchon cylindrique autour d'un anneau torique
FR0408556 2004-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3456A true CN1733456A (zh) 2006-02-15
CN100594122C CN100594122C (zh) 2010-03-17

Family

ID=34950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8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4122C (zh) 2004-08-02 2005-08-02 向复曲面环上缠绕筒形套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29303B2 (zh)
EP (1) EP1623820B1 (zh)
JP (1) JP4767629B2 (zh)
CN (1) CN100594122C (zh)
AT (1) ATE358572T1 (zh)
BR (1) BRPI0503171A (zh)
DE (1) DE602005000804T2 (zh)
FR (1) FR28736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68372B (de) * 1964-11-06 1968-05-16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Reifenaufbaumaschine fuer das Flachbandverfahren
FR1485919A (fr) * 1965-08-12 1967-06-23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Machine pour la confection des pneumatiques
FR1490230A (fr) * 1965-09-15 1967-07-28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e pneumatiques de véhicules
GB1128635A (en) * 1965-09-15 1968-09-25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pneumatic vehicle tyres
GB1243187A (en) * 1967-12-01 1971-08-18 Dunlop Holding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pneumatic tyres
US4561919A (en) * 1981-08-28 1985-12-31 Gencorp Inc. Insulated bead for a radial steel ply tire
US4450025A (en) * 1983-01-31 1984-05-22 The General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apping a tire bead ring
IT1271479B (it) * 1993-10-11 1997-05-28 Pirelli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cappiatura di una struttura di rivestimento su un cerchietto per pneumatici di veicoli
US6408919B2 (en) * 1998-04-27 2002-06-2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Michelin & C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ires
FR2777826A1 (fr) * 1998-04-27 1999-10-29 Michelin & Ci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neumatiques et tambour d'assemblage permettant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DE60020418T2 (de) 1999-01-28 2006-03-16 Bridgestone Corp. Luftreifen
US6802351B1 (en) 1999-07-02 2004-10-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s
JP4410892B2 (ja) * 2000-01-14 2010-02-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491079B2 (en) * 2000-01-14 2002-12-1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with turnup portion wrapped along outer peripheral face of bead co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94122C (zh) 2010-03-17
DE602005000804T2 (de) 2008-01-10
DE602005000804D1 (de) 2007-05-16
EP1623820A1 (fr) 2006-02-08
EP1623820B1 (fr) 2007-04-04
BRPI0503171A (pt) 2006-03-14
JP2006051823A (ja) 2006-02-23
ATE358572T1 (de) 2007-04-15
US7429303B2 (en) 2008-09-30
FR2873615A1 (fr) 2006-02-03
JP4767629B2 (ja) 2011-09-07
US20060021694A1 (en) 2006-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7088B (zh) 轮胎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CN1733455A (zh) 具有旋转胎跟下部夹具的成形鼓
US7491285B2 (en) Method for molding bead portion of green tire and bead portion molding device
CN1772464A (zh)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792623A (zh) 高胎冠单段式轮胎成型鼓
CN1792622A (zh) 使用高胎冠单段式轮胎成型鼓制造轮胎的方法
RU2004135568A (ru) Барабан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шин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выгибания вверх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евулканизованных шин
CN1207158C (zh) 具有改进胎边的飞机轮胎
CN1365314A (zh) 轮胎装配设备
CN100572038C (zh) 制造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CN1274484C (zh) 制造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572C (zh) 不带轮胎边线的气胎
CN1207159C (zh) 具有改进的胎体加强件固定结构的轮胎
CN1211221C (zh) 具有改进的胎体加强件固定结构的轮胎
CN1193871C (zh) 生产轮胎的装置和方法
CN1733456A (zh) 向复曲面环上缠绕筒形套的装置
CN1119233C (zh) 装配鼓轮和轮胎的制造方法
CN1655957A (zh) 漏气保用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49727C (zh) 用于形成车轮充气轮胎的方法
CN1750923A (zh)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与装置
CN101076444A (zh) 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329547A (zh) 带有改进的胎边结构的车轮轮胎
JP2000225653A5 (zh)
JP2007022045A (ja) タイヤ製造用シェーピングブラダー及びタイヤ製造方法
CN1681671A (zh) 具有加强结构非线性固定的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HELIN TECHNIQUE S.A.

Effective date: 201211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8

Address after: Swiss Lagrange - Puckett

Patentee after: Michelin Research &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mpagnie General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ddress before: Swiss Lagrange - Puckett

Patentee before: Michelin Research &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Michelin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