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8757A - 多功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8757A
CN1728757A CNA2005100876276A CN200510087627A CN1728757A CN 1728757 A CN1728757 A CN 1728757A CN A2005100876276 A CNA2005100876276 A CN A2005100876276A CN 200510087627 A CN200510087627 A CN 200510087627A CN 1728757 A CN1728757 A CN 1728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ainboard
multifunctional equipment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daught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76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8757B (zh
Inventor
笠松大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8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28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5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perator in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signals betwee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apparatus, e.g. arrangements of signal lin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设备包括配置成控制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和配置成与主板连接的子板。子板执行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获得表示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还获得多功能设备的每个型号固有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然后,当加电多功能设备时,基于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多功能设备的型号。另外,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基于功能信息,控制多功能设备的主板和子板以便正确地运行。

Description

多功能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4年7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18757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多功能设备(MFD),更具体地说,涉及配置成能自动地生成而不是由用户输入用于主板和配电盘(panel board)的组合的适当设定值的MFD。
背景技术
具有多个功能,诸如传真设备的功能的多功能设备(MFD)已经被认知。由于最近客户对于增加功能的需求,已经产生从低级型号到高级型号的多种型号。在多种型号中,分别提供对应于型号的等级的操作面板。每个MFD中的操作面板受连接到主板并受其控制的配电盘控制。
如果在一个型号中,主板和配电板的组合不适当,操作面板会不正确地操作。在最糟的情况下,操作面板会根本不工作。在日本临时专利申请(No.HEI10-311984)中,公开了允许各种操作面板的正确实现的配置。提供根据公开文献,为确保LCD(液晶显示器)和连接LCD和LCD驱动电路的连接板的适当组合,表示由LCD面板、LCD驱动电路和连接板的LCD设备的型号的位置调整标记的配置。通过使用标记,用户可视地识别型号,因此抑制由于用于不同型号的面板,产生缺陷产品。
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将MFDs的各种型号设计成受相同控制程序控制以便降低产品成本。为了保证能够使用公用程序来驱动各种型号,公用程序识别连接到主板的配电盘的型号是必要的。传统上,如参考图12所示,主板和配电盘间的对应关系由操作者手工输入。
图12表示示例说明输入有关MFD的主板和配电盘的组合的设定值的传统采用的过程的流程图。当通电MFD时,执行图12所示的过程。在S101,过程判断是否已经将MFD的操作模式设置成维修模式。如果过程确定操作模式设置成维修模式(S101:是),过程将由用户输入的型号信息(例如表示MFD的型号的信息)写入内置在MFD中的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通过该操作,由于型号信息存储在EEPROM中,如果下次加电MFD,以及不将操作模式设置成维修模式(S101:否),过程从EEPROM检索所存储的型号信息(S103)。然后,在S104,过程基于所检索的型号信息,识别操作面板的型号,以及设置对应于所识别的操作面板的型号的键矩阵。在S104中,在键矩阵的设定值后,过程进入备用模式。根据步骤S103和S104的结果,正确地解释操作面板的操作,其对应于操作面板型号,从而MFD正确地操作。
由用户手动输入的型号信息通常由多个数字(例如四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代码。输入用于每个MFD的数字代码非常麻烦。另外,由于由用户输入数字代码,出现导致缺陷产品的输入错误。然而,就手动输入数字代码来说,仍然存在错误输入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改进的MFD,其中,不要求由用户输入数据,能产生有关主板和配电盘的适当组合的设定值。
基于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多功能设备,具有配置成控制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子板,配置成与主板连接,子板执行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功能信息存储,配置成存储允许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主板和子板的组合对多功能设备的每种型号,适当地运行的功能信息;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表示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对多功能设备的每种型号,主板特别包括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型号识别系统,配置成当加电多功能设备时,基于由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由主板第二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多功能设备的型号;功能信息获得系统,获得对应于由型号识别系统获得的型号的功能信息;以及功能控制系统,控制所识别的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主板和子板,以便基于由功能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功能信息,正确地运行。
在下面的说明书阐述了各种在元件之间的各种连接。可以理解,除了特别说明,这些通常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并且该说明书不是对这方面的限制。本发明的各个发面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例如可存储在包括但是不局限于RAM、ROM、闪存、EEPROM、CD-介质、DVD-介质、临时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永久存储器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中执行。
上述构造的MFD可以包括主要控制对应于MFD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以及连接到主板并根据从主板传送的指令操作的子板,可以执行外围控制。允许主板和子板的组合,对MFD的每个型号确定其组合以便适当地操作的功能信息存储在功能信息存储系统中。
当加电MFD时,基于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MFD的型号。然后,通过功能信息获得系统,从功能信息存储系统获得对应于由此识别的型号的型号信息。
基于用于该型号的由此获得的功能信息,控制主板和子板以便正常操作。
如上,不依赖用户,基于主板的种类和子板固有的信息,能识别主板和子板间的关系。因此,自动执行很必要的设定,以及主板和子板正常操作。由于能进行产生主板和子板间的对应关系,能避免在传统的设备中所需的麻烦工作。另外,由于自动执行设定,也能避免由于用户错误出现误差。此外,基于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主板第二识别信息的组合,识别MFD的型号,可区分型号的数量可以增加,并且尽管型号的数量繁多,但是可以准确地识别各种型号。
主板可以包括型号识别电路,配置成输出型号固有的电压;以及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由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由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是由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的电压的AD转换值。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对MFD的每个型号的主板固有的第二识别信息,引用由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因此,基于硬件结构,能识别型号,即能基于硬件结构,产生主板和子板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能避免用户输入数据的麻烦工作,因此,能避免由于用户错误输入的误操作。另外,由于使用AD转换值,能以高分辨率检测型号识别电路的输出电压。因此,能以高分辨率实现型号的识别。
对由子板控制的每个子设备,提供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配置成获得子板特别包括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子设备识别信息,配置成当加电多功能设备时,基于由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识别子设备;一致性判断系统,配置成由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的子设备是否与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多功能设备的识别型号的子设备相符,以及其中,如果一致性判断系统确定由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的子设备与由型号识别系统的多功能设备的识别型号的子设备相符,功能信息获得系统从功能信息存储系统,获得对应于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当加电MFD时,基于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识别子设备。然后,判断由此识别的子设备是否与将用在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中的子设备一致。如果它们彼此相符,从功能信息存储系统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然后,控制主板和子板正常地操作。由于通过基于从子板获得的信息,识别子设备,判断基于来自主板的信息的型号是否正确,可以精确地检查主板和子板间的关系。因此,能有效地抑制由于主板和子板间的不适当使用的误操作。
子板可以包括子设备识别电路,配置成输出由子板控制的子设备固有的电压;以及子板电压读取系统,配置成读取由子设备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由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由子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的电压的AD转换值。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子板固有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由输出受子板控制的子设备固有的电压的子设备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因此,基于硬件结构,能识别子设备,从而自动地判断基于从主板获得的信息识别的型号是否正确。因此,能避免由于人为错误的MFD的误操作。另外,由于AD值用作第一识别信息的子板,能以高分辨率获得识别信息。因此,能以高精度实现子设备的识别。
多功能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子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识别子板的种类的子板第二识别信息。子设备识别系统当加电多功能设备时,基于由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和由子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二识别信息,可以识别子设备。
根据上述结构,当加电MFD时,基于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和子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子设备。由于基于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和子板第二识别信息的组合,识别子设备,可区分的子设备的数量增加,以及即使应当识别各种子设备,也能以高精度完成。
多功能设备进一步包括错误通知系统,配置成当由一致性判断系统确定由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的子设备和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子设备不同时,通知出现错误。
根据上述结构,当通知错误时,用户能意识到MFD不能正确地操作。因此,用户能重新执行主板和子板间的关联,或作为制造商来立即修复MFD。
子设备可以包括替代型号存储系统,配置成如果基于型号识别系统,不能识别型号,如果由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子设备,存储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替代型号;以及型号替代系统,当由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子设备时,如果基于型号识别信息,不能识别型号,将在替代型号存储系统中存储的型号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
根据上述结构,当由型号识别的子设备不能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时,将在替代型号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替代型号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替代型号可以是在对应于所识别的子设备的型号中,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在这种情况下,能减少MFD的基本功能不工作的可能性。如果基本功能可用,能相对容易地执行重新设置操作。
多功能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替代型号存储系统,如果不能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型号,存储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替代型号,以及替代系统,如果不能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型号,将在替代型号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替代型号替代为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不能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MFD的型号,可以将在替代型号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替代型号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替代型号可以是具有最大产品号的MFD的型号。在这种情况下,能减少MFD的基本功能不工作的可能性。如果基本功能可用,能相对容易地执行重新设置操作。
主板可以包括型号识别电路,配置成输出型号固有的电压;以及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由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由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是由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的电压的AD转换值。在替代型号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替代型号是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如果由于由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的AD转换值不定,型号识别系统不能识别该型号,替代系统将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主板第二识别信息,使用由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如果AD转换值不定,以及型号识别系统不能识别该型号,可以将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的替代型号用作由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因此,即使当电压的AD转换值不定时,不能识别型号,通过使用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能降低功能基本不工作的可能性。如果基本功能可用,能相对容易地执行重新设置操作。
子设备可以是操作面板,通过它,能指示与型号相应的操作;以及其中,功能信息可以包括有关操作面板的设定值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允许主板和子板的组合正确操作的功能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输入对应于该型号的指令的操作面板的设定值。由能由主板自动地设置在型号中,可以不同的操作面板的设定值,能避免由用户的设定值错误的误操作。
子设备可以是包括配置成显示对应于该型号的表示的显示单元和配置成输出对应于该型号的通知的通知单元的至少一个的操作面板;以及功能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和通知单元的至少一个的设定值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许主板和子板的组合正确操作的功能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和/或通知单元的设定值。由于能由主板自动地设置在型号中,可以不同的操作面板的设定值,能避免由于用户的设定值错误的显示单元/通知单元的误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执行用于多功能设备的功能设定值的方法,多功能设备包括配置成控制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和配置成与主板连接,子板执行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的子板。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得表示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多功能设备的每个型号固有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当加电多功能设备时,基于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多功能设备的型号;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以及基于功能信息,控制多功能设备的主板和子板以便正确地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使计算机执行用于多功能设备的功能设定值,多功能设备包括配置成控制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和配置成与主板连接,子板执行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的子板。该指令使计算机获得表示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多功能设备的每个型号固有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当加电多功能设备时,基于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多功能设备的型号;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以及基于功能信息,控制多功能设备的主板和子板以便正确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MDF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其中,主板在第一种类范围中;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MFD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其中主板在第二种类范围中;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MFD的两种操作面板的平面图;
图4示意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在功能表存储器中存储的功能表的结构;
图5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主板的四个种类和来自主板种类识别电路的输出间的关系的表;
图5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主板的四个种类、由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以及MFD的型号中的关系的表;
图5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主板和操作面板的组合的表;
图6A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主板的四个种类和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的输出间的关系的表;
图6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配电盘的四个种类、面板识别电路的输出的AD转换值和操作面板间中的关系的表;
图7表示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板执行的主过程的流程图;
图8表示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由配电盘执行的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图9表示示例说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配电盘执行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的流程图;
图10表示示例说明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主板执行的主过程的流程图;
图11表示示例说明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配电盘执行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的流程图;
图12表示示例说明根据传统的MFD,手动设置主板和配电盘间的对应关系的设定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考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和2,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MFD(多功能设备)1的结构。图1和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Ds的框图。特别地,图1表示电子结构的框图,其中,主板M1用作主板M,而图2表示电子结构的框图,其中,主板M2用作主板。
MFD构造成在单个设备中实现多个功能(包括传真功能、使用电话线100的语音通信功能以及打印机功能)。
如图1所示,MFD1包括主板M(M1)、配电盘P(P1)、扫描仪单元22、打印机单元24、调制解调器单元26、线路控制单元28、并行接口(I/F)40、USB(通用串行总线)I/F42、LAN(局域网)I/F44、面板I/F46、操作单元34、LCD36和扬声器单元38。操作面板CP具有操作单元34、LCD36和扬声器单元38。
主板M是用来控制MFD1的整个功能的板。存在对应于MFD1的主板M的多个型号(例如具有基本功能的通用型号,用于无绳操作的型号等等)。作为主板M的这些型号的例子,图1表示主板M1,以及图2表示主板M2。
如图1所示,主板M(主板M1)具有控制MFD1的整体操作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2、存储由CPU12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和固定值数据的ROM(只读存储器)14、临时存储用于各种操作所需的数据和程序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6、存储各种数据和由用户设定的设定值参数的非易失的EEPROM18、配置成识别主板M的种类的主板种类识别单元62、配置成识别MFD1的型号的型号识别单元64、连接到型号识别电路64和将由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值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66,以及ASIC(专用集成电路)52。
ROM14存储功能表存储器14a和替代型号存储器14b。功能表存储器14a存储表示主板M和连接到MFD1中的主板M的配电盘P的适当组合的功能表,用于MFD1的每个型号。特别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D1中,基于主板M和配电盘P的硬件信息,获得在功能表存储器14a中存储的功能信息中,对应于MFD1的型号的功能表。因此,即使公用程序用于多个型号,可以使操作面板CP的各个单元(即,操作单元34、LCD36和扬声器单元38)适当地操作。将参考图4,详细地描述在功能表存储器14a中存储的功能表。
替代型号存储器14b是存储如果基于主板M和基板P的硬件信息,不能识别该型号所使用的替代型号的存储器。替代型号存储器14b将具有最大产量的型号存储为替代型号。如参考图7,稍后所述,当基于与主板M和配电盘P的硬件信息,识别型号时,通过使用在替代型号存储器14b中存储的、具有最大产量的型号的配置,至少能使用操作面板CP的基本功能。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基于有关配电盘P的硬件信息,识别操作面板CP,但不能识别主板M,从对应于参考替代型号存储器14b识别的操作面板CP的型号中,选择具有最大产量的型号,能降低基本功能将不工作的概率。应注意到,如果能使用基本功能,能相对容易地执行重设置操作。
受主板M控制的扫描仪单元22扫描在预定扫描位置(未示出)设置的原图(original set)以便俘获原图的图像以及在CPU12的控制下,生成表示所俘获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扫描仪单元22具有原图进给马达(未示出)。
打印机单元24包括在CPU12的控制下,在预定供纸位置(未示出)处设置的记录纸上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单元24包括供纸马达(未示出)、将墨水滴喷到记录低上的打印头(未示出),以及移动安装打印头的托架(未示出)的托架马达(未示出)。
调制解调器26在CPU12的控制下,调制由扫描仪单元22生成的图像数据以便生成能经线路控制单元28,传送到电话线网络100的图像数据,以及还解调经网络控制单元28,从电话线网络100接收的图像信号,以便生成图像数据。
网络控制单元28从电话线100接收各种信号/向电话线网络100传送各种信号。另外,网络控制单元28在CPU12的控制下,设置用作从电话线100接收/向电话线100传送的信号的目的地/原点的传输路径。
作为传输路径,当操作单元34被操作以便传送图像(即传真数据)时,或当从电话线100接收图像信号(即传真数据)时,设置通向调制解调器26的路径。
当已经完成由调制解调器26输出图像信号时,或当已经完成从电话线网络100接收图像信号时,释放如上设置的传输路径,此后,通过传输路径,不能传送图像信号。
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至少包括DC(直流)电源单元(未示出)、在DC电源单元和提供给CPU12的端口A12a间提供的第一电阻单元(未示出)、在DC电源单元和提供给CPU12的端口B12b间提供的第二电阻单元(未示出),以及接地单元(未示出)。根据该电路的结构,对端口A12a和端口B12b的每一个,将输出信号设置成ON(高电平)或OFF(低电平)。当制造主板M时,确定输出信号(ON/OFF)的设定值。根据第一实施例,如参考图5A-5C所示,根据主板M(M1至M4的一个)的种类(四个种类的一个),确定到端口A12a和端口B12b的输出信号的组合。
型号识别电路64配置成输出各个型号固有的电压。型号识别电路64包括DC电源单元(未示出)、接地单元(未示出)、固定电阻单元(未示出)和在接地单元和DC电源单元间串联提供的可变电阻单元(未示出),以及将电压从第一电阻单元和可变电阻单元间的点,输出到AD转换器66。通过改变可变电阻单元的电阻值,能调整输出到AD转换器64的电压,以及对每个型号,设置该电阻值。由于每个型号固有的电压输出到AD转换器66,通过读取输入到AD转换器66的电压的AD值,能识别MFD1的型号。
如图1所示,通过主总线54,能互连CPU12、ROM14、RAM16、EEPROM16、AD转换器66、ASIC52和调制解调器26。
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与提供给CPU12的两个端口,端口A12a和端口B12b相连。
ASIC52与扫描仪单元22、打印机单元24、经并行电缆,与外部打印机相连的并行I/F40、能连接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等的USBI/F42、经LAN电缆,MFD1能连接到LAN的LAN I/F44、用于与配电盘P相连的接口的面板I/F46,以及连接到电话线网络100的网络控制单元28。另外,网络控制单元28和调制解调器26通过如上所述的传输线路相连。
配电盘P经面板I/F46连接到主板M。配电盘P是根据由主板M发出的命令,控制具有操作单元34、LCD36和扬声器单元8的操作面板CP的板。根据操作面板CP的种类来分类配电盘P(例如具有单线表示LCD36的操作面板CP的组、具有双线LCD36的操作面板CP的组)如参考图6稍后所述,对面板P,存在四种面板P1-P4。在图1中,示出了配电板P1。
如图1所示,配电盘P包括控制操作面板CP的各个部件(例如操作单元34、LCD36和扬声器单元38)的操作的CPU12、存储由CPU112执行的程序和固定值数据的ROM114、临时存储由CPU112执行的过程的数据/程序的RAM112、识别配电盘P的种类的配电盘种类识别单元162、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的面板识别电路164、对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值执行AD(模数)转换的AD转换器166以及输入/输出端口142。
ROM114具有功能表存储器114a。功能表存储器114a配置成存储与在主板M的功能表存储器14a存储的功能表类似的功能表。因此,在功能表存储器114a中存储的功能表包含对MFD1的每个型号,正确地进行主板M和配电盘P的组合所需的功能信息。当功能表114a符合MFD 1的型号时,受配电盘P控制的CP的每个部件(即操作单元34、LCD36和扬声器单元38)正确地操作。
受配电盘P控制的操作单元34包括多个输入键(例如按钮和开关)以便执行MFD1的各种功能。LCD36显示有关MFD1操作的各种信息。扬声器单元38包括扬声器和用于扬声器的驱动电路。
配电盘种类识别单元162至少包括DC(直流)电源单元(未示出)、在DC电源单元和提供给CPU112的端口C112a间提供的第三电阻单元(未示出)、在DC电源单元和提供给CPU112的端口D112b间提供的第四电阻单元(未示出),以及接地单元(未示出)。根据端口中的布线结构,将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的输出信号设置成ON(高电平)或OFF(低电平)。当制造配电盘P时,确定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的输出信号的ON/OFF设定值。根据第一实施例,如参考图6稍后所述,根据配电盘P的四个种类(即,配电盘P1-P4),将ON/OFF信号的预定组合分别施加到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的ON/OFF的组合。即,施加到端口C和D112a、112b的ON/OFF信号的四个不同信号分别对应于四个种类P1-P4。
面板识别电路164配置成输出对应于操作面板CP的型号的特定电压。面板识别电路164至少包括DC电源单元(未示出)、接地单元(未示出)、固定电阻单元(未示出)和在接地单元和DC电源单元间串联提供的可变电阻单元(未示出)。在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单元间的点,将电压值输到AD转换器166。通过改变可变电阻单元的电阻值,能调整输出到AD转换器166的电压,以及对操作面板CP的每个型号,设置该电压值。由于不同电压输出到用于操作面板CP的各个型号的AD转换器,变得可以基于电压的AD值,确定操作面板CP的型号。
如图1所示,CPU112、ROM114、RAM116、AD转换器166连接到还与操作单元34、LCD36、扬声器单元38和面板I/F46的输入/输出端口。
图2表示MFD1的框图,其中,将主板M2用作主板M。图2所示的MFD1(即主板M1)具有实现无绳功能的电路。
如图2所示,主板M2除具有图1所示的MFD1的结构外,还具有连接到ASIC52的主板I/F48。主板I/F48是连接具有天线50a的基座主体板50的接口。通过使用天线50a,实现与外部无绳(无线)听筒(未示出)的无线通信。应注意到在图2中,为简洁起见,省略配电盘P的结构,以及其可以具有与图1所示类似的结构。
由于图2所示的主板M2以及图1所示的主板M1不同种类,可以基于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输出到CPU12的端口A12a和端口B12b的信号的ON/OFF状态的组合,识别种类。
接着,参考图3A和3B,将详细地描述MFD1的操作面板CP。图3A和3B是不同型号的操作面板的平面图。图3A表示操作面板CPa,以及图3B表示操作面板CPb。
如图3A和3B所示,操作面板CP(CPa或CPb)具有构成操作单元34的各种键34a-34g以及LCD36。如上所述,扬声器38也包括在操作面板CP(Cpa或CPb)中,然而,在图3A和3B中,为简洁起见,省略它。
根据第一实施例,输入键34a是电源按钮。如果当断电MFD1时,按下键34a,将电力供给MFD1,而如果当加电MFD1时,按下键34a,使MFD1断电。
输入键34b是箭头键以及还用作菜单设定值,允许用户从在LCD36上显示的列表中,选择功能或设定值。
输入键34c是模式选择键,通过该键,用户能选择可操作功能的一个(例如传真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介质打印功能等等)。
输入键34d是十个键,当MFD1在FAX模式中操作和/或输入设定值时,用来输入目的站的电话号码。
输入键34e是按压以指示各个操作模式中的特定功能(例如FAX模式中的挂机功能)的设定值按钮。
输入键34f是如果按钮在各个操作模式的一个中操作期间被按压,指示系统停止当前操作的停止按钮。
输入键34g是操作以开始FAX模式和COPY模式中的每个功能的操作的开始按钮。
LCD36显示与MFD1有关的各种信息。在LCD36上,当执行功能设定操作中的各种设置时,显示设定值。另外,当MFD1处于待机状态时,可以在LCD36上显示当前设定值,作为备用信息。
如图3A和3B所示,在输入键34a-34g的排列中,操作面板CPa和CPb不同,以及具有各种类型的LCD36。
特别地,如图3A所示,配置操作面板CPa以便在操作面板CPa的左手侧未端,提供输入键34a,以及在输入键34a的左手侧,排列输入键34b。在图3A中的输入键34b下,排列输入键34g,以及在输入键34g的左手侧,放置输入键34f。
在操作面板CPa的下中央部分,在图3A中,输入键34c允许选择四种模式。在输入键34c以及位于输入键34c上的LCD36上的左手侧,放置输入键34d。在输入键34d的左手侧,放置输入键34e。操作面板CPa上的LCD36是单行显示型LCD。
操作面板CPa配置成在操作面板CPb的右手侧末端部分上提供输入键34g。在输入键34g上,在图3B中,提供输入键34f。在输入键34g的左手侧,提供输入键34b,以及在输入键34b下,在图3B中,提供部分输入键34e。在操作面板CPb的下中央部分,放置用于设置三种模式的输入键34c。在输入键34c和位于输入键34c上的LCD36的左手侧,放置输入键34d。在输入键34d的左手侧,放置其余的输入键34e,以及在输入键34e上,提供输入键34a。操作面板CPb的LCD36是双行显示型LCD。
如上参考操作面板CPa和CPb所述,对不同的操作面板CP,输入键34a-34g的排列和/或LCD36的显示是不同的。为用于控制MFD1的整体操作的程序正确地识别操作面板CP的类型,根据第一实施例,从功能表存储器14a和114a,检索对应于CP的类型(或功能型号)的功能表,如参考图7-9所述的流程图所述。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功能表。图4示意性表示在功能表存储器14b和114b中存储的功能表的例子。通过控制操作面板CP的配电盘P和主板M的特定组合,确定MFD1的型号。对每个型号,定义一个功能表。如图4所示,功能表存储键矩阵的设定值、LCD的行数等等,其是用于允许对应于功能表的操作面板CP正确地运行的设定值。
根据在图7所示、由主板M执行的主过程中确定的型号,选择功能表。因此,选择适合于MFD1的型号、对应于操作面板CP的功能表,即使MFD1具有各种型号,能使用公用的控制程序,以及操作面板CP适当地运行。
接着,参考图5A-5C,将描述主板M的种类的识别和MFD1的型号的识别。图5A表示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和主板M的类型(例如主板M1-M4)的组合的关系。如图5A所示,为第一种类的主板M(见图1)的主板M1配置成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分别向CPU12的端口A12a和端口B12b输出表示OFF和OFF的信号。因此,在图7所示的过程中,如果在端口A12a和端口B12b检测到OFF和OFF状态,将主板M的种类确定为主板M1(见图1)。
类似地,如果在CPU12的端口A12a和端口B12b处检测到ON和OFF状态,将主板M的种类确定为主板M2(见图2)。如果在CPU12的端口A12a和端口B12b处检测到OFF和ON状态,将主板M的种类确定为主板M3。如果在CPU12的端口A12a和端口B12b处检测到ON和ON状态,将主板M的种类确定为主板M4。如上,以及如图5所示,基于连接到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两个端口12a和12b的ON/OFF状态的组合,识别主板的种类(即主板M1至主板M4的一个)。
图5B表示基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信号、由型号识别电路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以及MFD1的型号识别的四个种类的主板M1-M4间的关系。如图5B所示,当基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然后基于由型号识别电路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确定主板M的种类时,识别MFD1的型号。
在图5B中,由型号识别电路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的范围从0至3FF。根据第一实施例,将从0至3FF的范围划分成16阶。因此,基于由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输出的信号的状态以及由模式识别电路64输出的电压的AD值,能识别64个型号(即型号1至型号64)。由于使用由型号识别电路64输出的电压的AD值,能以相当高的分辨率检测由型号识别电路64输出的电压。因此,能以高精度进行型号的识别。
图5C表示用于16个型号的每一个的主板M和操作面板CP(即配电盘P)的组合。为简洁起见,省略用于型号16-64的组合。如图5B所示,型号1至型号16的每一个采用主板M1。因此,如图5C所示,在型号1-16中,分别连接对应于型号1-16的主板M1和操作面板CP(即配电盘P)。例如,在型号6中,将主板M 1用作主板M,以及面板18用作操作面板CP。面板18如图6B所示,是稍后所述的种类为配电盘P2的配电盘P。
接着,如图6A和6B所示,将描述识别配电盘P的种类和识别MFD1的型号。图6A表示配电盘P的四个种类(配电盘P1-P4)和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输出间的关系。如图6A所示,当配电盘P是第一种类配电盘(见图1)时,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将OFF信号输出到CPU112的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因此,如图9所示的流程图中所示,当在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处检测到OFF状态时,将配电盘P的种类识别为配电盘P1(见图1)。
类似地,当在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处分别检测到ON和OF状态时,将配电盘P的种类确定为配电盘P2(未示出)。当在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处分别检测到OFF和ON状态时,将配电盘P的种类确定为配电盘P3(未示出)。当在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处分别检测到ON和ON状态时,将配电盘P的种类确定为配电盘P4(未示出)。
如图6A所示,根据连接到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两个端口112a和112b的ON/OFF状态,能区分配电盘P(即配电盘P1-P4)的四个种类。
图6A表示基于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输出信号的状态、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以及MFD1的操作面板PC识别的配电盘P的四种种类(即,配电盘P1-P4)间的关系。如图6B所示,当基于由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输出的信号的状态,识别配电盘P的种类(即配电盘P1至P4)时,基于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AC值,确定操作面板的型号。
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的范围从0至3FF,以及在第一实施例中,将该范围划分成16阶。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基于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输出信号的状态,以及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能区分64种操作面板PC的型号(即面板1至面板64)。另外,通过引用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能以分辨率检测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从而以高精度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
接着,参考流程图,将描述对应于功能表的功能表的选择,以及对应于功能型号的功能表的设定值。
图7是示例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在MFD1的主板M上执行的主过程的流程图。当操作输入键34a,加电MFD1时,开始主过程。图7所示的过程存储为ROM14中的一部分程序。
在主过程中,控制检测端口A12a和端口B12b的ON/OFF状态,以及识别主板M的种类(S1)。然后,控制读取由AD转换器66输出的值(S2)。在S3,控制判断基于在S1中识别的主板M1的种类和在S2中识别的AD值,是否识别型号。如果识别该型号(S3:是),控制将MFD1的型号设置为所识别的型号(S4)。
如果在S2中识别的AD值不定以及未识别型号(S3:否),控制将MFD1的模式设置在替代型号存储器14b中存储的、为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S5)。
在执行S4或S5后,控制将操作面板型号识别信号和表示所识别的型号的型号信息传送到配电盘P(S6),以及判断是否通过配电盘P,输入表示操作面板CP的型号的信息(在下文中,称为操作面板型号信息)(S7)。
在S6,控制将操作面板型号识别指示信号传送到配电盘P。因此,在配电盘P中,执行如下所述的操作面板型号识别过程(图9)。在该过程中,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以及将有关所识别的操作面板CP的操作面板型号信息传送到主板M。
在S7,控制判断是否接收到操作面板型号信息。如果还未从配电盘P接收操作面板型号信息(S7:否),控制等待从配电盘P接收操作面板型号信息。如果接收到操作面板型号信息(S7:是),控制判断在S4或S5中识别的MFD1的型号是否对应于由从配电盘P接收的操作面板型号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S8)。例如,如果在S4或S5中识别的型号是型号8,以及由操作面板型号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是面板51,控制确定两者相互对应(见图5C)。
如果在S4或S5中所识别的MFD1的型号对应于由操作面板型号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S8:是),控制从功能表存储器14a选择对应于所识别的MFD1的型号的功能表(S9),以及根据所选择的功能表,执行初始化(S10)。在执行S10后,控制将表示所选择的功能表的功能表信息传送到配电盘P(S11),然后,主板M在待机状态中操作。
如果在S4或S5中所识别的MFD1的型号不对应于由操作面板型号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S8:否),控制将错误信号传送到配电盘P(S12),以及结束该主过程。根据S12的执行结果,由配电盘P执行错误过程(见图8),以及通过操作面板CP的LCD36和/或扬声器单元38,通知错误状态。
因此,如果在S4或S5中识别的型号不对应于由从配电盘P接收的操作面板型号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通知用户出现错误状况。因此,用户能通过重新主板M和/或配电盘P,或询问MFD1的制造商来修复该错误状况,立即处理该错误状况。
接着,将参考图8,描述当配电盘P通过面板I/F46,从主板接收信号时,将执行的过程。应注意到图8所示的过程存储在ROM114中,作为控制程序的一部分。
图8表示示例说明将由配电盘P执行的接收过程的流程图。当配电盘P从主板M接收信号或信息时,开始该接收过程。
在S21中,控制识别由主板M接收的信号或信息表示什么。如果从主板M接收的信号或信息是在主板,根据S6的执行结果接收的操作面板型号识别指示信号或型号信息,控制进入S2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执行操作面板型号识别过程,将稍后所述,以便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然后,控制结束接收过程。
如果从主板M接收的信号或信息表示由主板执行S11的结果接收的功能表类型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功能表信息,控制从功能表存储器114a选择对应于在由主板M执行的主过程(见图7)中识别的型号的功能表(S23),以及根据由此选择的功能表(S24),执行操作面板CP的初始设置(S24)。例如,在S24中,根据功能表的键矩阵设定值,以及根据LCD的行数的设定值,键矩阵对应于操作面板CP的操作单元34的排列,执行LCD36的显示设定值。在执行S24后,控制结束接收过程。
如果从主板M接收的信号或信息是由主板M执行S12的结果接收的错误信号(S21:错误信号),执行例如LCD36上的错误显示的错误通知操作、通知用户错误状况、扬声器单元38的告警(S25)。
如果在由主板M的主过程中识别的MFD1的型号不对应于在面板型号识别过程中识别的操作面板CP的型号(见图9),通知用户出现错误状况。因此,用户能识别根据主板M和配电盘P的组合的误操作的结果,MFD1不能正确地操作。因此,用户能通过重新设置主板M和配电盘P的组合,或询问制造商来修复MFD1的错误状况,立即处理该错误状况。在执行S25后,控制结束接收过程。
如果从主板M接收的信号或信息是其他信号或信息(S21:其他),例如,除根据S12的执行结果,由主板M传送的错误信号外的错误信号,控制执行对应于所接收的信号或信息的过程(S26)以及结束接收过程。
接着,参考图9,将描述在图8的S22中执行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在面板型号识别过程中,控制检测端口C112a和端口D112b的ON/OFF状态以便识别配电盘P的种类(S41)。然后,在S42中,控制获得通过AD转换器166输出的值。在执行S42后,控制基于在S41中识别的配电盘P的种类和在S42中获得的AD转换值,判断是否能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S43)。如果能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S43:是),控制将操作面板CP的型号设置成从在S41中识别的配电盘P的种类和在S42中获得的AD转换值识别的模式(S44)。
如果由于在S42中获得的AD转换值不定,不能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S43:否),控制将根据在主板M中执行的主过程中,执行S6的结果,对应于输入到配电盘P的MFD1的型号的操作面板CP的型号设置为操作面板CP的型号(S45)。
在执行S44或S45后,控制将在S44或S45中识别的操作面板CP的型号传送到主板M(S46)。然后,通过主板M,执行主过程(见图7)的S8。在执行S46后,控制结束面板型号识别操作
第二实施例
接着,参考图10和11,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表的设置。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如果在执行S1和S2后,未识别MFD1的型号,将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用作替代型号。在第二实施例中,即使在S1和S2后,未识别MFD1的型号,如果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基于操作面板CP的识别型号,识别MFD1的型号。
在下述描述中,将用相同的标记/步骤号来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和步骤,以及为简洁起见,将省略其描述。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由配电板P执行的接收过程与第一实施例(图8)相同,将省略其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替代型号存储器14b中,作为替代型号,存储在对应于操作面板CP的每个型号的型号中,具有最大产品号的一个以及具有所有型号的最大产品号的型号。
图10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主板M执行的主过程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过程存储为将由主板M执行的程序的一部分并存储在ROM14中。
在图10所示的主过程中,执行步骤S1-S3,其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如果在S3中,识别MFD1的型号(S3:是),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执行S4和S6。如果未识别型号(S3:否),控制跳过S4,以及进入S6。
如果从配电盘P接收操作面板信息(S7:是),控制判断是否已经识别MFD1的型号(S61)。如果已经识别型号(S61:是),控制进入S64。如果未识别型号(S61:否),控制判断在从配电盘P接收的面板型号信息中,是否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S61)。
如果已经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S62:是),控制引入替代型号存储器14b,以及将MFD1的型号设置为在对应于所识别的操作面板CP的型号中,具有最大产品号的MFD的型号(S63)。在执行S63后,控制进入S64。当执行S63时,即使在S3中还没有识别MFD1的型号,如果在稍后所述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图11)中,识别操作面板CP,能基于所识别的操作面板CP,识别MFD1的型号。在这种情况下,在对应于操作面板CP的型号中,将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设置为MFD1的型号,能降低基本功能根本不运行的可能性。如果至少基本功能可用,此后,能相对容易地执行重新设置。
如果还没有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S62:否),控制跳过S63,以及进入S64。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继续进入未识别MFD1的型号和操作面板CP的型号。
在S64,控制判断是否已经识别MFD1的型号和操作面板CP的型号。如果已经识别MFD1的型号和操作面板CP的型号(S64:是),控制判断对应于在S4或S63中识别的MFD1的型号的操作面板CP是否对应于由从配电盘P接收的操作面板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S65)。
如果对应于在S4或S63中识别的MFD1的型号的操作面板CP对应于由从配电盘P接收的操作面板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控制执行S9-S11,以及进入在待机状态中操作。
如果未识别MFD1的型号和操作面板CP的型号的至少一个(S64:否),控制将具有在替代型号存储器14b中存储的最大产品号的型号设置为MFD1的型号(S66),以及进入S9。由于如果未识别MFD1的型号或操作面板CP的型号的至少一个,将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设置为MFD1的型号,能降低基本功能不运行的可能性。如果基本功能可用,能使麻烦的重新设置工作更容易。
如果对应于在S4或S63中识别的MFD1的型号的操作面板CP不对应于由从配电盘P接收的操作面板型号信息表示的操作面板CP(S65,否),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控制执行S9,以及结束主过程。
图11表示示例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由配电盘P执行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存储为由配电盘P执行的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并存储在ROM114中。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执行S41-S43。
如果识别操作面板CP(S43:是),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执行S44和S46,以及控制结束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面板型号识别过程。
如果未识别操作面板CP(S43:否),控制判断结合来自主板M的操作面板型号识别指令输入的型号信息中,是否识别MFD1的型号(S81)。如果已经识别MFD1的型号(S81:是),控制将操作面板CP的型号设置成对应于MFD1的型号的操作面板CP(S82)。在执行S82后,控制进入S46。
如果未识别MFD1的型号(S81:否),控制跳过S82,以及进入S46。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MFD1中,如果对应于基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信号和型号识别电路66的输出的AD转换值识别的MFD的型号的操作面板CP对应于基于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输出状态和面板识别电路166的输出的AD转换值识别的操作面板CP,获得并设置对应于所识别的MFD 1的型号的功能表。
因此,可以确定用于控制MFD1的整个操作的主板M和基于主板M的指示,控制操作面板CP的操作的配电盘P是否彼此精确对应。因此,能有效地防止由于主板M和配电盘P的不适当组合的误操作。
在上述MFD1中,基于硬件结构,识别主板M和配电盘P,以及选择和设置允许操作面板CP正确操作的功能表。根据这一MFD,能通过抑制各种MFDs的制造成本的单个程序,控制各种型号。
当识别主板M和配电盘P时,引用由型号识别电路和面板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由于使用AD转换值,使相互区分多个MFDs和操作面板的型号。
应注意到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实施例,以及本发明不需要限制上述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做出各种改进。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状态和由型号识别电路66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识别MFD的型号。
另一方面,基于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输出状态和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识别操作面板CP。另外,当对应于所识别的MFD的型号的操作面板和所识别的操作面板彼此相符时,检索和设置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表。
代替上述结构,可以省略基于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的输出状态和由面板识别电路164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识别操作面板CP是可能的,以及根据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状态和型号识别电路64的输出的AD值,识别对应于MFD1的型号的功能表,从而可以设置由此获得的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在配电盘P上提供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和面板识别电路164,其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施加到端口A12a和端口Bb的ON/OFF信号,确定主板M的种类。这可以修改成将分别表示ON/OFF状态的至少两个信号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施加到提供给CPU12的相应的端口号。根据这种结构,可区分的种类数增加,因此,能增加可识别的MFD1的型号的数量。类似地,能将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配置成输出二个以上的ON/OFF信号,以及可以将CPU12配置成具有相应的端口数以便分别检测二个以上的ON/OFF信号。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电盘P的CPU112基于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和面板识别电路164的输出,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该结构可以修改成将配电盘种类识别电路162和面板识别电路164的输出输入到主板M的CPU12的预定端口,以及当正执行主板M的主过程(见图7或10)时,可以识别操作面板CP。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2,主板M和配电盘P的可能组合的一部分。主板M不需要限制到主板M1(见图1),但也能使用主板M2-M4的一个。配电盘P不需要限制到配电盘P1,但能用配电盘P2-P4的一个替换。同样应用于图2所示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例中,即使基于主板种类识别电路62的输出信号和AD转换器66的输出,不能识别MFD1的型号,如果基于从配电盘P接收的操作面板信息,已经识别操作面板CP的型号,基于所识别的操作面板的型号,识别MFD1的型号。即,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图10的步骤S61-S63。
代替上述结构,可以省略步骤S61-S63,以及如果未识别MFD1的型号,也未识别操作面板,将具有所有MFDs的最大产品号的型号选择为MFD1的型号。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省略S61-S63,以及如果未识别MFD1的型号,也未识别操作面板,可以将错误信号传送到配电盘P。

Claims (14)

1.一种多功能设备,包括:
主板,配置成控制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
子板,配置成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子板执行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
功能信息存储系统,配置成存储允许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所述主板和子板的组合,对所述多功能设备的每种型号适当地运行的功能信息;
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表示所述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
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所述主板特别包括的所述多功能设备的每种型号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
型号识别系统,配置成当加电所述多功能设备时,基于由所述主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由所述主板第二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
功能信息获得系统,获得对应于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获得的型号的功能信息;以及
功能控制系统,控制所识别的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主板和子板,以便基于由所述功能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功能信息,正确地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所述主板包括:
型号识别电路,配置成输出所述型号固有的电压;以及
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由所述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
其中,由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是由所述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的电压的AD转换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对由所述子板控制的每个子设备,提供:
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配置成获得所述子板特别包括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
子设备识别信息,配置成当加电所述多功能设备时,基于由所述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子设备;
一致性判断系统,配置成判断由所述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的子设备是否与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多功能设备的识别型号的子设备相符,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一致性判断系统确定由所述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的子设备与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的多功能设备的识别型号的子设备相符,则所述功能信息获得系统从功能信息存储系统获得对应于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所述子板包括:
子设备识别电路,配置成输出由所述子板控制的子设备固有的电压;以及
子板电压读取系统,配置成读取由所述子设备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以及
其中,由所述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由所述子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的电压的AD转换值。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进一步包括子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识别所述子板的种类的子板第二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子设备识别系统当加电所述多功能设备时,基于由所述子板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一识别信息和由所述子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子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子设备。
6.如权利要求3至5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进一步包括错误通知系统,配置成当由所述一致性判断系统确定由所述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的子设备和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子设备不同时,通知出现错误。
7.如权利要求3至6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所述子设备包括:
替代型号存储系统,配置成如果基于型号识别信息,不能识别型号,如果由所述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所述子设备,存储用作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替代型号;以及
型号替代系统,当由所述子设备识别系统识别所述子设备时,如果基于型号识别信息,不能识别型号,将在所述替代型号存储系统中存储的型号用作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
8.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进一步包括:
替代型号存储系统,如果不能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所述型号,存储用作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的替代型号;以及
替代系统,如果不能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所述型号,将在所述替代型号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替代型号替代为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所述主板包括:
型号识别电路,配置成输出所述型号固有的电压;以及
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由所述型号识别电路输出的电压的AD转换值,
其中,由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系统获得的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是由所述主板电压读取系统读取的电压的AD转换值,
其中,在所述替代型号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替代型号是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以及
其中,如果由于由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获得的AD转换值不定,所述型号识别系统不能识别该型号,所述替代系统将具有最大产品号的型号用作由所述型号识别系统识别的型号。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所述子设备是操作面板,通过它,能指示与所述型号相应的操作;以及
其中,所述功能信息包括有关所述操作面板的设定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功能设备,
其中,所述子设备是包括配置成显示对应于该型号的指示的显示单元和配置成输出对应于该型号的通知的通知单元的至少一个的操作面板;以及
其中,所述功能信息包括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通知单元的至少一个的设定信息。
12.一种执行用于多功能设备的功能设定的方法,所述多功能设备包括配置成控制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和配置成与所述主板连接的子板,所述子板执行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得表示所述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
获得所述多功能设备的每个型号固有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
当加电所述多功能设备时,基于所述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
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功能信息,控制所述多功能设备的主板和子板以便正确地运行。
13.一种具有存储在其上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使计算机执行用于多功能设备的功能设定,所述多功能设备包括配置成控制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和配置成与所述主板连接的子板,所述子板执行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获得表示所述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
获得所述多功能设备的每个型号固有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
当加电所述多功能设备时,基于所述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
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功能信息,控制所述多功能设备的主板和子板以便正确地运行。
14.一种系统,用于执行多功能设备的功能设定,该多功能设备包括配置成控制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功能的主板和配置成与所述主板连接的子板,所述子板执行对应于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外围控制,所述系统包括:
获得表示所述主板的种类的主板第一识别信息的装置;
获得所述多功能设备的每个型号固有的主板第二识别信息的装置;
当加电所述多功能设备时,基于所述主板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主板第二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多功能设备的型号的装置;
获得对应于所识别的型号的功能信息的装置;以及
基于所述功能信息,控制所述多功能设备的主板和子板以便正确地运行的装置。
CN2005100876276A 2004-07-27 2005-07-27 多功能设备 Active CN1728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8757 2004-07-27
JP2004218757A JP4293083B2 (ja) 2004-07-27 2004-07-27 多機能周辺装置
JP2004-218757 2004-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757A true CN1728757A (zh) 2006-02-01
CN1728757B CN1728757B (zh) 2010-08-25

Family

ID=3526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76276A Active CN1728757B (zh) 2004-07-27 2005-07-27 多功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94028B2 (zh)
EP (1) EP1622352B1 (zh)
JP (1) JP4293083B2 (zh)
CN (1) CN1728757B (zh)
DE (1) DE602005020719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9893A1 (zh) * 2017-12-04 2019-06-13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产品类别识别系统及照明灯具
CN111322821A (zh) * 2020-02-21 2020-06-2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板机型的识别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1447A1 (en) * 2008-06-10 2009-1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esenting multi-function devices behind a switch hierarchy as a single function device
JP5241374B2 (ja) * 2008-08-07 2013-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配信装置、配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298795B2 (ja) * 2008-11-18 2013-09-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30084092A (ko) * 2012-01-16 2013-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6953927B2 (ja) * 2016-10-27 2021-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操作装置
JP7251313B2 (ja) * 2019-05-24 2023-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9819B2 (ja) * 1993-06-25 2002-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US6204928B1 (en) * 1995-10-11 2001-03-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JP3407597B2 (ja) 1997-05-13 2003-05-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パネル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0917006A3 (en) 1997-11-17 2001-05-02 Xerox Corporation Input/output model for multifunction user interfaces
US6298421B1 (en) * 1998-01-12 2001-10-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ata storage device
US6633931B2 (en) * 2000-12-29 2003-10-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rd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put/output interface
JP4083505B2 (ja) * 2001-08-27 2008-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121333B2 (ja) 2001-08-27 2008-07-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279538B2 (ja) * 2002-10-30 2009-06-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機器設定方法、機器設定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40207864A1 (en) * 2003-04-18 2004-10-21 Combs Steven Donal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er controller
US20060070055A1 (en) * 2004-09-24 2006-03-30 Hodder Leonard B Method of updating printer firmware and printing device employing the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9893A1 (zh) * 2017-12-04 2019-06-13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产品类别识别系统及照明灯具
CN111322821A (zh) * 2020-02-21 2020-06-2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板机型的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757B (zh) 2010-08-25
EP1622352B1 (en) 2010-04-21
JP2006041909A (ja) 2006-02-09
EP1622352A1 (en) 2006-02-01
US7694028B2 (en) 2010-04-06
DE602005020719D1 (de) 2010-06-02
US20060026306A1 (en) 2006-02-02
JP4293083B2 (ja)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8757A (zh) 多功能设备
CN100338933C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控制程序、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182473C (zh) 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
CN101047767A (zh) 图像处理设备、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CN10103096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756288A (zh) 具有优先级操作模式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及其初始化方法
CN15234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鉴别方法
CN1573805A (zh) 根据打印参数的设置进行记录的记录设备和记录控制方法
CN1237733A (zh) 使用多台打印机的打印
CN1870711A (zh) 成像系统、处理控制器、成像设备和成像命令方法
CN1925534A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66800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个人信息管理方法
WO200902523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image input/out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CN1776571A (zh) 设备和遥控系统
CN1238997C (zh) 网络通信装置
CN107061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90178A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929540A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EP1970771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70778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功能键分配方法
CN1758209A (zh) 图像处理器及其状态变化的通知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691729A (zh) 图像数据通信系统、图像服务器、便携式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315088C (zh) 服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885255A (zh)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出系统和程序
CN1801852A (zh) 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