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7729A - 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27729A CN1727729A CN 200510085555 CN200510085555A CN1727729A CN 1727729 A CN1727729 A CN 1727729A CN 200510085555 CN200510085555 CN 200510085555 CN 200510085555 A CN200510085555 A CN 200510085555A CN 1727729 A CN1727729 A CN 17277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wheel hub
- fixed tray
- impeller
- weld s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包括轮毂和碗状外壳,碗状外壳通过一环形焊缝被连接到轮毂的外周部分上。外壳的内周面被装配到轮毂的外周面上,并且通过在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进行激光焊接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焊缝。从而可以以较少的热量输入在轮毂和外壳之间形成环形焊缝,并且无需任何技能就能精确地目检出所述焊缝是否良好。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数据
本发明基于申请号为JP2004-216927和JP2004-216928的日本在先申请,在此引用这两个在先申请的全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例如泵叶轮和涡轮叶轮,这种叶轮包括:轮毂;碗状外壳,该碗状外壳通过环形焊缝被连接到轮毂的外周部分上;和多个叶片,这些叶片从外壳的内周面伸出。
背景技术
这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是已知的,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2001-108059中就公开了这种叶轮。
在传统的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中,广泛采用MIG焊接和TIG焊接来把轮毂焊接到外壳上。然而,MI6焊接需要一个工序来消除在焊接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飞溅;并且MIG焊接和TIG焊接两者都需要大量的热量输入来把轮毂的整个周边焊接到外壳上,从而在操作中经常产生热变形,并且在这种情况中,需要一个消除变形的工序。此外,在对焊接进行目检以判断焊缝是否良好时是需要技能的。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2003-214523中公开了一种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方法,其中,在碗状外壳的内表面上以环形方式设置若干叶片;用于沿径向固定这些叶片内端的环形固定盘(retainerplate)通过焊接被临时地固定于外壳的内表面上;在进行临时固定之后,把这些叶片和固定盘钎焊到外壳的内表面上;在钎焊之后,把一轮毂焊接到外壳的中部。
然而,在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传统方法中,通常采用点焊和凸焊将固定盘临时地固定到外壳的内表面上。在每种焊接中,外壳和固定盘都需要被强有力地相互挤压,所产生的压力会引起外壳和固定盘的变形。尤其在凸焊中,形成在外壳和固定盘的相对置的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的突起所产生的变形可能会向周围扩展,从而造成周围变形。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质量和生产率的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这种叶轮能够以相对较少的热量输入形成环形焊缝,并且无需任何技能就能精确地目检出焊缝是否良好。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方法,其中,通过焊接就能容易地把固定盘临时固定到外壳上,而不会使外壳和固定盘产生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这种叶轮包括:轮毂;碗状外壳,该碗状外壳通过环形焊缝与轮毂的外周部分相连;和多个叶片,这些叶片从外壳的内周面伸出;其中,外壳的内周面被装配到轮毂的外周面上,并且通过在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进行激光焊接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焊缝。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它包括:轮毂;碗状外壳,该碗状外壳通过环形焊缝与轮毂的外周部分相连;和多个叶片,这些叶片从外壳的内周面伸出;其中,形成在外壳的内周端的圆筒形凸台的内周面被装配到轮毂的外周面上,并且通过在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进行激光焊接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焊缝。
采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激光焊接,能够以较少的热量输入形成环形焊缝,并且轮毂能以液体密封方式被牢固地连接到外壳上,同时可避免外壳产生热变形。此外,激光焊接不会造成任何飞溅,从而无需采用消除飞溅的步骤。因此,本发明非常有助于改进泵叶轮的质量和生产率。
此外,由于所形成的焊缝从外壳和轮毂的安装部分的一轴向端延伸到另一端,在安装部分的另一端上形成环形变色部分,因此,任何人只需目检是否具有所述变色部分就能容易且可靠地判断出由激光焊接所产生的焊缝是否良好,从而有助于确保高质量。
此外,采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外壳的凸台进行延伸,以确保相对轮毂而言具有足够的安装深度,从而即使外壳较薄,也能确保所述焊缝深度足够大。因此,通过由激光焊接所形成的环形焊缝,能有效地增大外壳和轮毂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碗状外壳的内表面上以环状方式设置多个叶片;通过焊接把一环形固定盘临时固定到外壳的内表面上,以便沿径向固定住这些叶片的内端;把这些叶片和固定盘钎焊到外壳的内表面上;和把一轮毂焊接到外壳的中部;其中,所述焊接是这样来执行的,即,把固定盘叠放到外壳的内表面上,并且从固定盘侧施加一激光束,从而在固定盘和外壳之间形成一焊缝。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当通过激光焊接在外壳和固定盘之间形成焊缝以便把固定盘临时地固定到外壳上时,仅仅使外壳和固定盘的平坦相对置的表面相互重叠,而无需象传统的点焊或凸焊那样使它们强有力地相互挤压。这样就有利于进行焊接操作,而且还可避免外壳和固定盘发生变形,从而有助于提高叶轮的质量和生产率。
除了第三特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焊缝是环绕着轮毂以环形方式被形成的,这些叶片和固定盘在焊缝的径向向外的位置处被钎焊到外壳的内表面上。
采用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当把叶片和固定盘钎焊到外壳上时,用于临时固定的环形焊缝能阻挡熔化的钎焊材料泄漏到外壳的内周面上,从而在钎焊之后把外壳焊接到轮毂上时,能可靠地防止钎焊材料流出从而混合到熔化部分内,从而能实现良好的焊接。
除了第三特征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外壳的周向内端形成朝固定盘突出的圆筒形凸台,通过形成为点状的焊缝把该凸台焊接到轮毂上。
采用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当这些叶片和固定盘被钎焊到外壳上时,即使熔化的钎焊材料在环绕着所述焊缝点的同时通过在外壳和固定盘之间,该熔化的钎焊材料也会被外壳的凸台的外周面所阻挡,而不会到达凸台的内周面。因此,呈点状分布的焊缝足以对固定盘进行临时固定,从而能提高临时固定的操作效率。在随后进行的把外壳的凸台焊接到轮毂的过程中,在钎焊之后把外壳焊接到了轮毂上时,能可靠地防止钎焊材料流出和混入到熔化部分内,从而能进行优良的焊接。
所述流体传动装置相当于下面将要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矩转换器T,且所述叶轮相当于泵叶轮2和涡轮叶轮3。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矩转换器的上半部分的侧向纵剖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2-2剖取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3-3剖取的剖视图。
图4表示泵叶轮的制造过程。
图5是沿图1中的线5-5剖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线6-6剖取的剖视图。
图7表示涡轮叶轮的制造过程。
图8表示与图3相应的泵叶轮的变型。
图9表示与图6相应的涡轮叶轮的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作为流体传动装置的转矩转换器T包括:泵叶轮2;涡轮叶轮3,其被设置成面对着泵叶轮2;和定子叶轮4,其插在泵叶轮2和涡轮叶轮3的内周部分之间。在这三个叶轮2,3,4之间限定一循环回路6,该循环回路6通过工作油来传递动力。
传动罩5通过焊接被整体地连接到泵叶轮2的外周部分上,以便罩住涡轮叶轮3的外侧。启动齿圈7被焊接到传动罩5的外周面上。驱动盘8被连接到发动机上的曲轴1上,该驱动盘8通过螺栓9被固定到齿圈7上。止推滚针轴承17被插在涡轮叶轮3的轮毂3h与传动罩5之间。
输出轴10与曲轴1同轴布置,该输出轴10被设置在转矩转换器T的中部。输出轴10利用花键被装配到涡轮叶轮3的轮毂3h上,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传动罩5的轮毂5h的内周面上,且在它们之间插入轴承衬套16。输出轴10是图中未示出的多级传动机构的主轴。
圆筒形定子轴12被设置在输出轴10的外周边周围,并且支撑着定子叶轮4的轮毂4h,并且在它们之间插设有飞轮11。轴承衬套15插设在输出轴10和定子轴12之间,以便允许轴10和12产生相对转动。定子轴12的外端不可转动地支撑在传动箱14上。
止推滚针轴承18和18′插设在定子叶轮4的轮毂4h、泵叶轮2的轮毂2h以及涡轮叶轮3的轮毂3h之间。
辅助机械驱动轴20与泵叶轮2的轮毂2h相连接,该辅助机械驱动轴20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定子轴12的外周边周围,以便驱动油泵21,该油泵用于把工作油提供给转矩转换器T。
在涡轮叶轮3和传动罩5之间形成离合器腔室22,用于容纳锁定离合器L,该锁定离合器L能够使涡轮叶轮3和传动罩5相互直接连接。离合器活塞25是该锁定离合器L的主要元件,该离合器活塞25被设置在离合器腔室22内,从而把离合器腔室22分成位于涡轮叶轮3侧的内腔室22a和位于传动罩5侧的外腔室22b。离合器活塞25在其外周部分的侧壁上具有环形摩擦衬里25a,该环形摩擦衬里面对着传动罩5的内表面。离合器活塞25被可滑动地支撑在涡轮叶轮3的轮毂3h的外周面上,以便沿轴向在连接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连接位置处,摩擦衬里25a被挤压在传动罩5的内表面上,而在所述断开位置处,摩擦衬里25a与内壁间隔开。
转矩阻尼器D也设置在离合器腔室22内,用于把离合器活塞25和涡轮叶轮3以缓冲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输出轴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油路30,以便通过侧孔26和止推滚针轴承17与离合器腔室22的外腔室22b相连通。此外,在辅助机械驱动轴20和定子轴12之间设置第二油路31,以便通过止推滚针轴承18,18′和飞轮11与循环回路6的内周部分相连通。第一油路30和第二油路31通过锁定控制阀32交替地与油泵21的排放侧和油箱33连接。
因此,在发动机的空转或极低的操作状态下,锁定控制阀32由电子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控制,以便把第一油路30与油泵21的排出口相连,另一方面,把第二油路31与油箱33相连。因此,从发动机的曲轴1输出的转矩通过驱动盘8和传动罩5被传递给泵叶轮2,从而使泵叶轮2转动,且当油泵21也被驱动时,由油泵21排出的工作油从锁定控制阀32依次经第一油路30、横向孔26、止推滚针轴承17和离合器腔室22的外腔室22b和内腔室22a流入到循环回路6内,从而充满该回路6,然后,经止推滚针轴承18和18′流入到第二油路31内,然后通过锁定控制阀32流回到油箱33。
另一方面,在离合器腔室22内,外腔室22b中的压力高于内腔室22a中的压力,这是由于上述工作油的流动造成的,在外腔室22b和内腔室22a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离合器活塞25缩回,从而离开传动罩5的内壁。这样,锁定离合器L就处于关闭状态,以便允许泵叶轮2和涡轮叶轮3产生相对转动。因此,当泵叶轮2由曲轴1转动驱动时,充填在循环回路6中的工作油就在循环回路6内按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把泵叶轮2的转动转矩传递给涡轮叶轮3,从而驱动输出轴10。
如果在这个时候,泵叶轮2和涡轮叶轮3之间发生转矩增大作用,那么随之产生的反作用力施加到定子叶轮4上,从而通过飞轮11的锁定作用把定子叶轮4固定住。
当转矩增大作用结束时,由于定子叶轮4接收到的转矩的反向转动,导致定子叶轮4与泵叶轮2和涡轮叶轮3沿相同的方向一起转动,同时飞轮11空转动。
当转矩转换器T处于这样一种连接状态时,由电子控制单元来改变锁定控制阀32的操作。于是,与前面的情况相反,从油泵21排出的工作油通过第二油路31从锁定控制阀32流入循环回路6内,从而充满该回路6,然后,流到离合器腔室22的内腔室22a,从而也充满内腔室22a。另一方面,由于离合器腔室22的外腔室22b通过第一油路31和锁定控制阀32通向油箱33,因此,该离合器腔室22的内腔室22a中的压力要高于外腔室22b中的压力。这些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把离合器活塞25压到传动罩5侧,并且把摩擦衬里25a压到传动罩5的内壁上,从而使锁定离合器L进入连接状态。然后,从曲轴1传递到泵叶轮2的转动转矩以机械方式从传动罩5经离合器活塞25、多个第一动力传递爪33、阻尼弹簧32和多个第二动力传递爪34被传递到涡轮叶轮3,从而使泵叶轮2和涡轮叶轮3进入直接连接状态,于是,就能将曲轴1的输出转矩有效地传递到输出轴10,以减小油耗。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4来描述泵叶轮2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泵叶轮2包括:碗状的环形外壳2s;大量的叶片2b,被钎焊在外壳2s内表面上的适当位置处;环形固定盘2r,被钎焊到外壳2s的内表面上,用于沿径向固定叶片2b的内端;芯部2c,该芯部把全部叶片2b的中部相互连接起来;和轮毂2h,该轮毂被装配在外壳2s和固定盘2r的内周面上,并且该轮毂通过由激光焊接所形成的环形焊缝40连接到所述内周面上。
在外壳2s上,设置有大量的沿周边布置的定位槽41,每条定位槽41与径向设置在每个叶片2b内端上的定位突起42相接合。
另一方面,固定盘2r被设置成能把全部叶片2b的每个定位突起42压向在其外周边处的定位槽41。固定盘2r也设置有定位槽43,各叶片2b与这些定位槽43相接合。
在每个叶片2b上,在与芯部2c相对的边缘上形成有定位突起44,在芯部2c上穿有定位孔45,所述定位突起44与定位孔45相接合。
为了把叶片2b和固定盘2r钎焊到外壳2s上,首先,如图4A所示,在外壳2s上,把叶片2b和固定盘2r固定入位。然后,在外壳2s和固定盘2r围绕它们的轴线进行转动的同时,从激光焊炬W1将激光束B1施加到固定盘2r内周端附近的外表面上,以形成环形焊缝46,使得该焊缝熔化并从固定盘2r的外表面延伸到外壳2s的壁内,以环绕着所述轮毂2h。固定盘2r通过该焊缝46被临时地固定到外壳2s上。
在这种临时固定之后,如图4B所示,在环形焊缝46的外周侧上,熔化的钎焊材料47渗入到外壳2s和叶片2b以及固定盘2r之间,从而执行钎焊。这样,叶片2b沿着固定盘2r被牢固地连接到外壳2s上。在这个时候,利用环形焊缝46就能可靠地阻挡熔化的钎焊材料47泄漏到外壳2s和固定盘2r的内周端上。
在通过激光焊接形成焊缝46过程中,外壳2s和固定盘2r的平坦对置表面仅被重叠,而且不会象传统的点焊或凸焊那样将它们强有力地相互挤压。于是,这可以有利于进行焊接操作,并且还可以避免外壳和固定盘发生变形。此外,由于每条焊缝46是起始于固定盘3r,并终止于外壳3的壁内,因此,在外壳3s的外表面上不会显现出焊接痕迹,从而具有美观的外表。
在钎焊之后,固定盘2r和外壳2s的内周面被同时钻眼,以便形成装配孔48,该装配孔装配到轮毂2h的外周面上。轮毂2h的外周面被装配到装配孔48,并且在外壳2s、固定盘2r和轮毂2h围绕它们的轴线进行转动时,利用激光焊炬W2将激光束B2从外壳2s外侧朝着外壳2s和固定盘2r的装配部分施加到轮毂2h上,从而形成环形焊缝40,使得该焊缝40熔化并从装配部分的轴向端部延伸到另一端,如图4C所示。因此,在装配部分中,在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形成环形焊缝40,于是就以液体密封的方式牢固地把外壳2s和固定盘2r连接到轮毂2h上。
如上所述,因为通过用于临时固定的环形焊缝46可以防止用于把叶片2b和固定盘2r连接到外壳2s上的钎焊材料47泄漏到装配孔48侧,因此,在装配部分被激光焊接时,能可靠地防止钎焊材料47流出、混入到熔化部分内而发生混合。因此,可以形成良好的焊缝40,以提高外壳2s/固定盘2r和轮毂2h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过采用激光焊接,能以较少的热量输入形成所述环形焊缝40,46,从而避免了外壳2s发生热变形,并且由于不会产生飞溅现象,因此无需采用消除飞溅的工序。因此,本发明能大大改善泵叶轮2的质量和生产率。
此外,由于环形焊缝40是这样形成的,即,利用激光束B2使焊缝40熔化,并且使焊缝40从外壳2s和固定盘2r的装配部分的一轴向端部延伸到另一端,并到达轮毂2h,因此,在装配部分的另一端,即固定盘2r的外表面形成环形的变色部分。这样,任何人只需通过目检是否具有所述变色部分,就能容易且可靠地判断激光焊接是否良好,因此有助于确保高质量。
为了把外壳2s和轮毂2h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TIG或MIG焊接来形成环形焊缝140,如图8所示。
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7来描述涡轮叶轮3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涡轮叶轮3在结构上类似于泵叶轮2,该涡轮叶轮3包括:碗状环形外壳3s;多个叶片3b,被钎焊在外壳3s内表面上的合适位置处;固定盘3r,被钎焊到外壳3s的内表面上,用于沿径向固定叶片3b的内端;芯部3c,该芯部把全部叶片3b的中部相互连接起来;轮毂3h,该轮毂被装配在外壳3s的内周面上,并通过由激光焊接所形成的环形焊缝40连接到所述内周面上。然而,由于外壳3s是薄的,它不象泵叶轮2的外壳2s一样,因此事先模制沿着涡轮叶轮3的轴向向内突出的圆筒形凸台49,以便在内周端处弯曲,从而确保相对于轮毂3h具有足够的装配深度。
由于涡轮叶轮3的外壳3s、叶片3b和固定盘3r的定位结构与泵叶轮2的定位结构相同,因此,在附图中,与泵叶轮2相对应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此对这些部分将不再描述。
为了把叶片3b和固定盘3r钎焊到外壳3s上,首先,如图7A所示,在外壳3s上,把叶片3b和固定盘3r设置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在外壳3s和固定盘3r围绕它们的轴线进行转动的同时,由激光焊炬W1将激光束B1施加到固定盘3r内周端附近的外表面上,以形成多个焊缝点46′,使得该焊缝点46′熔化并从固定盘3r的外表面延伸到外壳3s的壁内。固定盘3r通过这些焊缝点46′被临时地固定到外壳3s上。
在进行这种临时固定之后,如图7B所示,熔化的钎焊材料47渗入到外壳3s和叶片3b以及固定盘3r之间,从而执行钎焊。这样,叶片3b就与固定盘3r一起被牢固地连接到外壳3s上。
在进行钎焊过程中,熔化的钎焊材料47绕着焊缝点46′,从而到达固定盘3r在外壳3s和固定盘3r之间的内周端,于是就把固定盘3r钎焊到该内周端上,这样就增大了钎焊强度。因此,可以减小固定盘3r的厚度,从而也就可减小它的重量。此外,绕着所述焊缝点46′从而到达凸台49之外周面的熔化钎焊材料47不能升到凸台49的外周面,从而不能到达凸台49的内周面。因此,焊缝点46′足以临时性地对固定盘3r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临时固定操作的效率。
此外,在这种情况中,在通过激光焊接形成焊缝点46′的过程中,仅仅将外壳3s和固定盘3r的平坦对置表面仅重叠,这可以有助于进行焊接操作,并且还可以避免外壳和固定盘发生变形,从而有助于提高叶轮的质量和生产率。此外,由于每个焊缝点46′起始于固定盘3r,并终止于外壳3s的壁内,因此在外壳3s的外表面上不会显现出焊接痕迹,从而具有美观的外表。
在钎焊之后,外壳3s的凸台49被装配到轮毂3h的外周面上,然后,在外壳3s、固定盘3r和轮毂3h围绕它们的轴线进行转动时,利用激光焊炬W2从外壳3s外侧朝着凸台49和轮毂3h的装配部分施加激光束B2,从而形成环形焊缝40,使得该焊缝40熔化并从装配部分的一轴向端部延伸到另一端,即如图7C所示在装配部分上的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利用该环形焊缝40,把外壳3s和轮毂3h以液体密封方式牢固地连接到轮毂2h上。
如上所述,由于用于把固定盘3r连接到外壳3s上的钎焊材料47被外壳3s的凸台49的外周面所阻挡而不能到达凸台49的内周面,从而在装配部分被激光焊接时,能可靠地防止钎焊材料47流出、混入到熔化部分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焊缝40,以便提高外壳3s的凸台49和轮毂3h之间的连接强度。
此外,由于外壳3s的凸台49延伸以确保相对于轮毂3h而言具有足够的轴向装配深度,因此,尽管外壳3s较薄,但焊缝40的深度足够大,可增强外壳3s和轮毂3h之间的连接。
当然,在这种涡轮叶轮3中,通过激光焊接,需要较少的热量输入来形成所述焊缝点46′和环形焊缝40,从而避免了外壳3s发生热变形,并且由于不会产生飞溅现象,因此无需采用消除飞溅的工序。因此,本发明非常有助于改善涡轮叶轮3的质量和生产率。
此外,环形焊缝40这样形成,即,利用激光束B2使焊缝40熔化,并且使焊缝40从外壳3s的凸台的装配部分的一轴向端部延伸到另一端并到达轮毂3h,并且在这种情况中,在装配部分的另一端上,即固定盘3r的外表面形成一环形的变色部分。因此,任何人只需通过目检是否具有所述变色部分,就能容易且可靠地判断激光焊接是否良好,从而有助于确保高质量。
为了把外壳3s连接到轮毂3h上,可以通过TIG或MIG焊接来形成环形焊缝140,如图9所示。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题的情况下可以在设计方面作出各种改变。上述实施例中的泵叶轮2的结构可适用于涡轮叶轮,并且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叶轮3的结构也可适用于泵叶轮。本发明也可应用到用于流体接合的泵叶轮和涡轮叶轮。
Claims (5)
1、一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包括:
轮毂;
碗状外壳,该碗状外壳通过环形焊缝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部分相连;和
多个叶片,这些叶片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伸出;
其中,所述外壳的内周面装配到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上,并且通过在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进行激光焊接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焊缝。
2、一种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包括:
轮毂;
碗状外壳,该碗状外壳通过环形焊缝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部分相连;和
多个叶片,这些叶片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伸出;
其中,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内周端的圆筒形凸台的内周面装配到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上,并且通过在装配深度的整个长度上进行激光焊接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焊缝。
3、一种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方法,包括步骤:
在一碗状外壳的内表面上以环状方式设置多个叶片;
通过焊接把一环形固定盘临时固定到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以便沿径向固定这些叶片的内端;
把这些叶片和固定盘钎焊到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和
把一轮毂焊接到所述外壳的中部;
其中,所述焊接是这样来执行的,即,把固定盘叠放到外壳的内表面上,并且从固定盘侧施加激光束,从而在固定盘和外壳之间形成焊缝。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以环形方式形成以环绕着轮毂,并且在焊缝的径向向外的位置把这些叶片和固定盘钎焊到外壳的内表面上。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周向内端处形成一朝着固定盘突出的圆筒形凸台,并且通过形成为点状的焊缝把该凸台焊接到轮毂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16928 | 2004-07-26 | ||
JP2004216927 | 2004-07-26 | ||
JP2004216927A JP2006038054A (ja) | 2004-07-26 | 2004-07-26 | 流体伝動装置の羽根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7729A true CN1727729A (zh) | 2006-02-01 |
Family
ID=35903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85555 Pending CN1727729A (zh) | 2004-07-26 | 2005-07-25 | 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6038054A (zh) |
CN (1) | CN1727729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0546C (zh) * | 2006-08-03 | 2008-08-13 | 罗仙国 | 离心泵叶轮的制造方法 |
CN101614272B (zh) * | 2009-07-22 | 2011-04-06 | 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的改形方法 |
CN101410654B (zh) * | 2006-03-24 | 2012-03-21 |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 两件式的定子叶片 |
US8225917B2 (en) | 2006-08-24 | 2012-07-2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Fluid coupling and coupling method thereof |
CN104302951A (zh) * | 2012-05-15 | 2015-01-21 | 株式会社丰技研 | 流体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06235A (ja) * | 1992-09-25 | 1994-04-19 | Kawasaki Steel Corp | 角鋼管柱の製造方法 |
JP2003126978A (ja) * | 2001-10-18 | 2003-05-08 |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 レーザによる差厚材の突き合わせ溶接方法 |
JP4021241B2 (ja) * | 2002-05-21 | 2007-12-12 |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 流体伝動装置用羽根車 |
-
2004
- 2004-07-26 JP JP2004216927A patent/JP2006038054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7-25 CN CN 200510085555 patent/CN172772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0654B (zh) * | 2006-03-24 | 2012-03-21 |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 两件式的定子叶片 |
CN100410546C (zh) * | 2006-08-03 | 2008-08-13 | 罗仙国 | 离心泵叶轮的制造方法 |
US8225917B2 (en) | 2006-08-24 | 2012-07-2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Fluid coupling and coupl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506546B (zh) * | 2006-08-24 | 2013-02-0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流体传动装置及其接合方法 |
CN101614272B (zh) * | 2009-07-22 | 2011-04-06 | 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的改形方法 |
CN104302951A (zh) * | 2012-05-15 | 2015-01-21 | 株式会社丰技研 | 流体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
CN104302951B (zh) * | 2012-05-15 | 2017-06-23 | 株式会社丰技研 | 流体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
US9702444B2 (en) | 2012-05-15 | 2017-07-11 | Yutaka Giken Co.,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038054A (ja) | 2006-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621799B1 (en) | Impeller for hydrodynamic clu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724900A (zh) | 具有锁止离合器的流体传动装置 | |
CN1727729A (zh) | 用于流体传动装置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930410A (zh) | 动力传动系统 | |
JP5303970B2 (ja) | キャリア組立体 | |
US7937937B2 (en) | Turbine and pump shells for torque convert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
US9702444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 |
US7958724B2 (en) | Torque converter blade | |
CN1818428A (zh) | 单向离合器的内圈支承结构 | |
CN102788131B (zh) | 液力驱动装置用叶轮的制造方法 | |
US7997072B2 (en) | Stamped pilot welded to a cover | |
JP2003336719A (ja) | 流体伝動装置用羽根車 | |
JP2007051752A (ja) | 流体式トルク伝達装置 | |
JP2003148588A (ja) | 流体伝動装置用羽根車 | |
JP2017040368A (ja)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コアリングの接合方法、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 |
US7770387B2 (en) | Autogenous seam weld for a torque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autogenously welding a torque converter | |
JP2006038055A (ja) | 流体伝動装置用羽根車の製造方法 | |
US20070292269A1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impeller hub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JP2003278878A (ja)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 |
JP2003322238A (ja) | リングギヤ付き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 |
JP3208949B2 (ja)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ブレード溶接方法 | |
JP2003214524A (ja)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 |
JP2000145922A (ja) | インペラーアッシー製造方法 | |
JPH07132388A (ja)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ブレード溶接方法 | |
JP4523514B2 (ja) | 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付き流体伝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