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6362A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16362A CN1716362A CNA2005100844970A CN200510084497A CN1716362A CN 1716362 A CN1716362 A CN 1716362A CN A2005100844970 A CNA2005100844970 A CN A2005100844970A CN 200510084497 A CN200510084497 A CN 200510084497A CN 1716362 A CN1716362 A CN 17163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se
- sustain
- discharge
- voltage
- sustain pul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09 compa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FAUWLCCQOEICZ-UHFFFAOYSA-N helium xenon Chemical compound [He].[Xe] AFAUWLCCQOEI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4 ne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ne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e]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HFWLQOLQAFLGT-UHFFFAOYSA-N neon xenon Chemical compound [Ne].[Xe] RHFWLQOLQAFL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4 xen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FHNFHKCVQCLJFQ-UHFFFAOYSA-N xen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Xe] FHNFHKCVQCLJF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 G09G3/294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with special waveforms to increase luminous efficienc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8—Use of a frame buffer in a display terminal, inclusive of the display pane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面板显示装置,包括在一对基板间矩阵形地配置多个放电电池的气体放电面板,和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施加写入脉冲写入图像、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施加维持脉冲进行放电维持的驱动电路,在放电维持期间所述气体放电面板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进一步在刚好各维持脉冲的后缘处,向所述放电电池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的脉冲。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1116477.8、申请日为2001年3月13日的原案申请的分案申请,该原案的在先申请号为JP00-68707、优先权日为2000年3月13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计算机和电视等的图像显示的气体放电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特别是由积累在绝缘体层内的电荷写入图像、由放电维持发光的AC型PDP。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计算机和电视等中的显示装置中,最初的所谓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下面记载为PDP)的气体放电面板作为在大型化中能够实现薄型化轻重量而引起注意。
该PDP通过矩阵形状排列的放电电池选择地发光来显示图像。
PDP是在不相同的,可分为直流型(DC型)和交流型(AC型),当前,主要是适用于大型化AC型。
AC型PDP中,因为各放电电池仅表现为原来的开灯或关灯两个阶段,所以使用将1帧(1个半帧)分割成多个子帧(子半帧)、在各子帧中组合开灯/关灯后表现中间阶段的帧内时分割阶段显示方式。
因此,在各子帧中,通过ADS(Address Display-period Separation)来进行图像显示。即,如图25所示,各子帧由相当于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放电维持期间、消除期间的一串构成,在写入期间中,在应开灯的放电电池中存储壁电荷后写入图像,在放电维持期间,向整个放电电池施加交流的维持脉冲。此时施加的维持脉冲电压设定在存储壁电荷的放电电池中放电和在此之外的电池中不放电的范围(通常为150-200V的范围)内。
其发光原理上基本与荧光洒相同,通过施加维持脉冲后产生通常的辉光放电,由Xe产生紫外线(Xe共鸣线、波长147nm),虽然激励荧光体发光,但是因为放电能量的紫外线的变换效率和荧光体中的可视光的变换效率变差,所以难以得到高的荧光灯的辉度。
另外,与其它的显示相同,尽管PDP对于高精细化有要求(例如,在近年来正在被实用化的高清晰度电视中,全文中的象素数高精细至1920×1080),但在如此高精细的PDP中,发光效率更容易变低。
在此背景下,期望提高PDP中的发光效率(相对于投入的电量的发光量)。对于该课题,开发了例如通过改进PDP的构造来提高发光效率的技术和回收未用于紫外线发光的电流(无效电流)的技术,也期望降低无效电流的发生的技术。
另外,如图25所示,一般使用矩形波作为维持脉冲。因为该矩形波与三角函数波的波形相比,上升具有跃变,基本上,如果在维持脉冲中使用矩形波,因为能够在从上升开始的较短时间内开始放电,所以能够显示比较稳定的图像。
但是,在施加维持脉冲时,开始所谓的从该上升起被延迟的放电的「放电延迟」以某种程度的概率产生。特别是在放电维持期间,容易产生施加在前端的维持脉冲中的放电延迟。
该「放电延迟」是使显示的图像的画质低下的原因。即,在PDP中配置数量众多的放电电池,上述的「放电延迟」以某种程度的概率产生,在其中应开灯的放电电池的一部分中发生「放电延迟」,产生不好的开灯,并降低了显示图像的画质,因此期望有改善其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驱动启动PDP的气体放电面板时,通过抑制无效电流的产生来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在放电维持期间抑制放电延迟的发生来提高画质。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在施加维持脉冲的时候,由形成的从峰值时间起经过相对于该上升所需的时间的3倍时间至上升终止时止的电流波形来规定维持脉冲的波形。
另外,为了形成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流波形,在施加维持脉冲的时候,在该维持脉冲中加入下面第1至第3的任一特征。
第1特征是首先在维持脉冲的前缘(脉冲的上升)中,短时间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脉冲。
第2特征是在离维持脉冲的前缘(脉冲的上升)的一定期间内,在在此之后施加的电压与绝对值中,将高电压设定为施加所得的波形。
第3特征是恰好在维持脉冲的后缘(脉冲的下降)中,施加与此极性相反的脉冲。
形成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流波形时,与施加一般的波形的维持脉站相比,因为抑制了无效电流,所以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在维持脉冲中加入上述第1-第3的特征时,提高了上述发光效率,达到下面的各效果。
向维持脉冲中加入第1特征时,在最初施加反极性的脉冲时,从一侧的电极向其它电极移动电子,在其到达其它电极之前,开始施加维持脉冲,以将其引回该一侧的电极中。
据此,在最初电子往复运动的放电空间内,因为生成很多有助于发光的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发光效率。
另外,在带电粒子往复的电极间,形成放电火种,因为通过该火种以较高概率开始放电(EVOLUTION OF DISCHARGE),所以也能抑制作为第二个目的的放电延迟。
而且,为了确实得到上述效果,反极性脉冲的电压相对于维持脉冲电压,最好将电压绝对值设定在1.0倍以上,进一步地,最好是相对于维持脉冲电压,将电压绝对值设定在1.5倍以上。
另外,在施加反极性脉冲期间,最好将该时间设定在100ns以下。
特别地,相对于维持脉冲电压的电压绝对值变为1.0倍以上的时间最好设定在100ns以下,最佳是期望在50ns以下。
在维持脉冲中加入第2特征时,因为在离各维持脉冲的上升一定期间内施加高的电压,所以确实开始放电,从而抑制了放电延迟。
特别是,在该一定期间内,如果施加放电电池的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高电压,则该效果显著。
这里,在离维持脉冲前端一定期间内,在这之后施加的维持电压与绝对值相比,最好施加50V以上的高电压。
另外,一般施加高电压时,虽然容易引起绝缘体层的绝缘破坏和电力消耗的增大,但如果将施加高电压(放电电池的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电压)时间设定在100ns以下或者10ns以下的短期间内,则能够回避绝缘体层的绝缘破坏和电力消耗的增大。
向维持脉冲中加入第3特征时,在维持脉冲下降之后,抑制了由放电电池中残留的离子引起的无效电流。
即,在脉冲下降之后,因为残留在放电电池中的离子的活性低,无助于发光,虽然在其到达电极时,产生无效电流后,成为发光效率低下的原因,但如果在维持脉冲中加入第3特征,则因为抑制了该无效电流,所以在这点上,有助于提高发光效率的方面大。
在这里,该反极性脉冲的电压绝对值的最高值最好在50V以上。
另外,施加该反极性脉冲时间为100ns以下,最好是10ns以下。
因此,在1个放电维持期间中,通常向各放电电池连续施加极性切换的多个维持脉冲。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应该向该连接的维持脉冲适用上述波形的特征,也可以仅向一部分维持脉冲适用上述波形的特征。但是,在此情况下,至少在放电维持期间内,对于前端的维持脉冲应该适用上述波形的特征。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将通过下面的描述并结合说明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的附图变得明显。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交流面放电型PDP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上述PDP的电极矩阵的图;
图3是表示在上述PDP驱动时的帧分割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1中向各电极施加脉冲的定时的图表;
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的PDP驱动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扫描驱动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图5中的数据驱动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8是说明维持脉冲施加时的电流载体的动作的图;
图9是说明在维持脉冲施加中形成的电流波形的图;
图10是说明在维持脉冲施加中形成的电流波形和发光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维持脉冲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和已有的使用矩形波维持脉冲的一个例子。
图12是说明维持脉冲施加时的电流载体的动作的图;
图13是形成实施例1中的维持脉冲的特征的脉冲合成电路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由上述脉冲合成电路合成脉冲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在实施例2中的放电维持期间中,向各电极中施加脉冲的状态的定时图表;
图16是表示实施例3的向各电极施加脉冲的定时的图表;
图17是表示实施例3的维持脉冲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和已有的使用矩形波维持脉冲的一个例子。
图18是说明维持脉冲施加时的电流载体的动作的图;
图19是形成实施例3中的维持脉冲的特征的脉冲合成电路的框图;
图20是表示由上述脉冲合成电路合成脉冲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3的一个变形例子中的维持脉冲的特征的图;
图22是表示在实施例4中,在放电维持期间内向各电极施加脉冲的定时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23是表示在实施例4中,在放电维持期间内向各电极施加脉冲的定时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24是表示在实施例4中,在放电维持期间内向各电极施加脉冲的定时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25是表示已有例子中向各电极施加脉冲的定时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对显示装置的整体的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的PDP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该PDP显示装置由交流面放电型(AC型)PDP和驱动装置构成。图1是该PDP的示意图。
在该PDP中,前面基板11和背面基板12相互平行地保留间隙地相对配置,其外缘被密封。
在前面基板11的相对面上相互平行地形成条状的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该电极组19a、19b用由铅类形成的绝缘体层17覆盖,绝缘体层17的表面用由MgO形成的保护层18覆盖。在背面基板12的相对面上,设置条状的数据电极组14和用铅类覆盖表面而形成的绝缘体层13,其上配置有与数据电极组14平行的隔板15。前面基板11和背面基板12的间隙由隔板15以100-200μm的间隔分隔,以封入放电电池。放电电池的封入压力为面板内部相对于外部压力(大气压)的负压,通常设定在1×104-7×104Pa的范围内,设定为8×104Pa的高压力对于得到高发光效率是有利的。
图2是表示上述PDP的电极矩阵的图。电极组19a、19b和数据电极组14被相互垂直地配置,前面基板11和背面基板12之间的空间中电极交叉地形成放电电池。相邻的放电电池之间用隔板15隔开,因为遮断了向邻接的放电电池的放电扩散,所以能够进行显像度高的显示。
在单色显示用PDP中,使用作为放电气体的以氖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时在可视区内发光来显示,在图1的颜色显示用PDP中,在放电电池的内壁上形成由三原色为赤(R)、绿(G)青(B)的荧光体形成的荧光体层16,使用作为放电气体的以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氖-氙和氦-氙),通过将伴随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变换成荧光体层16中的各色可视光来进行颜色显示。
该PDP使用帧内时分割状态显示方式来驱动。
图3是表示表现256阶调时的1帧的分割方法的图,横方向表示时间,斜线部分表示放电维持期间。
例如,在图3所示的分割方法的例子中,1帧由8个子帧构成,各子帧的放电维持期间的比设定为1、2、4、8、16、32、64、128,通过这8个二进制位的组合来表现256阶调。并且,在NTSC方式的电视图像中,因为由1秒钟60帧来构成图像,所以将1帧的时间设定为16.7ms。
在各子帧中,通过ADS方式来显示PDP中的图像。即,各子帧由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放电维持期间、消除期间等一串的序列构成。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1个子帧中的向各电极施加脉冲时的定时图表。
在初始化期间,通过在扫描电极组19a的整体中施加初始化脉冲来初始化整个放电电池的状态。
在写入期间,通过向扫描电极组19a中顺序施加扫描脉冲,向数据电极组14中的选择的电极中施加数据脉冲,在所谓的开灯的放电电波中存储壁电荷,写入1画面大小的象素信息。
在放电维持期间,通过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交换极性地施加维持脉冲,壁电荷通过存储的放电电池引起放电后进行规定时间发光。
如图4所示,各维持脉冲不是单纯的矩形波,而是具有特有的波形,这点将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在消除期间中,通过在扫描电极组19a或维持电极组19b中施加幅度窄的脉冲,消除放电电池的壁电荷。
(对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驱动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
该驱动装置100包括处理从外部图像输出器输入的图像数据的预处理机101、存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帧存储器102、在每个帧和每个子帧中生成同步脉冲的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在扫描电极组19a中施加脉冲的扫描驱动器104,在维持电极组19b中施加脉冲的保持驱动器105和在数据电极组14中施加脉冲的数据驱动器106。
预处理机101从输入的图像数据中抽出每帧的图像数据(帧图像数据),由抽出的帧图像数据作成各子帧的图像数据(子帧图像数据)后存储在帧存储器102中。另外,从存储在帧存储器102中的当前子帧图像数据向1线数据驱动器106输出数据的同时,测出来自输入图像数据的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等同步信号,并在同步脉冲生成部103中发送帧和子帧中的同步信号。
帧存储器102能够分割每个帧中的各子帧图像数据后存储。
具体而言,帧存储器102为具有2个1帧大小的存储区域(存储8个子帧图像)的2端口帧存储器,能够交替进行在一侧的存储区域中写入帧图像数据的同时从其它存储区域中读出写入其中的帧图像数据的动作。
同时脉冲生成部103参照从预处理机101向帧和子帧中发送来的同步信号,生成指示上升的初始化脉冲、扫描脉冲、维持脉冲、消除脉冲的划线的触发信号后,向各驱动器104-106发送。
扫描驱动器104对应于从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发送的触发信号,生成初始化脉冲、扫描脉冲、维持脉冲、消除脉冲后施加。
图6是表示扫描驱动器104的构成的框图。
初始化脉冲、维持脉冲、消除脉冲在整个扫描电极19a中共用后被施加。
为此,如图6所示,在扫描驱动器104中,包括用于发生各脉冲的3个脉冲发生器(初始化脉冲发生器111、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消除脉冲发生器113)。因此,这3个脉冲发生器以浮动接地的方式串联连接,通过对应于来自同步脉冲发生部103的触发信号动作,初始化脉冲、维持脉冲、消除脉冲之一施加于扫描电极组19a中。
另外,扫描驱动器104为了顺序地向扫描电极19a1、19a2…19aN中施加扫描脉冲,如图6所示,它具有扫描脉冲发生器114和与其连接的多路复用器115,对应于来自同步脉冲发生器103的触发信号,在扫描脉冲发生器114中发生脉冲的同时,在多路复用器115中切换后输出,在各扫描电极19a中分别设置扫描脉冲发生电路。
因此,为了在扫描电极组19a上择一地施加从上述3个脉冲发生器111-113的输出和从扫描脉冲发生器114的输出,设置开关SW1和SW2。
保持驱动器105具有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生成对应于来自同步脉冲生成部103的触发信号的维持脉冲后施加于维持电极组19b。
数据驱动器106基于相当于串联输入的1线的子字段信息,并联地向数据电极组141-14M输出数据脉冲。
图7是表示数据驱动器106的构成的框图。
数据驱动器106包括以扫描线分割取得子帧图像数据的第1门闩电路存储其的第2门闩电路、发生数据脉冲的数据脉冲发生器123、设置在各数据电极141-14M端口处的AND门1241-124M。
在第1门闩121中,在CLK信号中同步从预处理器101顺序传送的子帧图像数据后顺序取得数位,锁存1扫描线的子帧图像数据(表示各个数据电极141-14M是否施加数据脉冲的信息),向第2门闩电路122移动此信息。第2门闩电路122响应于从同步脉冲生成部103送来的触发信号,打开AND门1241-124M中的对应于施加数据脉冲的数据电极的门。因此,在数据脉冲发生器123中,与此同步后发生数据脉冲。由此,向对应于打开的AND门的数据电极施加数据脉冲。
在这样的驱动装置100中,如下所示,通过8次返回由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放电维持期间、消除期间等一系列构成的1子帧的动作,以进行1帧的图像显示。另外,虚拟轮廓对策用子帧的数量也可设定得比8个多。
在初始化期间,扫描驱动器104的开关SW1为ON,SW2为OFF,在初始化脉冲发生器111中,通过向整个扫描电极19a施加初始化脉冲,在全部放电电池中进行初始化放电,在各放电电池中存储壁电荷。这里,通过在各放电电池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壁电压,能够提前下一写入期间的写入放电的上升。
在写入期间,扫描驱动器104的开关SW2为ON,SW1为OFF,对应于第1行的扫描电极19a1-最后行的扫描电极19aN顺序施加由扫描脉冲发生器104发生的负电压扫描脉冲。因此,在此与定时相结合,数据驱动器106在对应于所谓的数据电极141-14M中的开灯的放电电池中通过施加正电压的数据脉冲后进行写入放电,并在该放电电池中存储壁电荷。由此,通过在所谓的开灯的放电电池的绝缘体层的表面上存储壁电荷,能够写入1画面的潜像。
扫描脉冲和数据脉冲的脉冲幅度(写入脉冲幅度)期望仅设定为能够以高速驱动那么短,但写入脉冲幅度太短容易产生写入的不好。另外,由于电路的制约,有必要将脉冲幅度设定为通常的1.0μsec以上。
在放电维持期间中,扫描驱动器104的开关SW1为ON,SW2为OFF,交替地反复由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一定长度(例如1-5μsec)的放电脉冲的动作和由维持驱动器105的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一定长度放电脉冲的动作。
由此,在写入期间存储壁电荷的放电电池中,通过将绝缘体层表面的电位提升至放电开始电压来产生放电,在该放电电池内,伴随该维持放电发射紫外线,通过由荧光体层将它变换为可视光而生成对应于荧光体层的颜色的可视光的发光。
在消除期间,扫描驱动器104的开关SW1为ON,SW2为OFF,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来自消除脉冲发生器113的幅度窄的消除脉冲,通过发生不完全放电来消除各放电电池中的壁电荷。
(放电维持期间的脉冲波形)
首先简要地说明放电维持期间的施加于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的维持脉冲的波形的特征和其效果。
在本发明中,当施加维持脉冲时,根据形成的具有为从峰值时间经过至其峰值的上升所需的时间的3倍时间直至上升终止等特征的电流波形来调整维持脉冲的波形。
即,在施加维持脉冲时,在从峰值经过为到上升所需时间的3倍的时间中,通过调整电流变小来抑制无效电流,以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在施加维持脉冲时,通过施加下面的第1-第3的任一特征来得到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流波形。
第1特征是首先在维持脉冲的前缘(脉冲的上升)中,短时间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脉冲。
第2特征是在离维持脉冲的前缘(脉冲的上升)的一定期间内,在在此之后施加的电压与绝对值中,将高电压设定为施加所得的波形。
第3特征是恰好在维持脉冲的后缘(脉冲的下降)中,施加与此极性相反的脉冲。
另外,在施加维持脉冲时,通过施加上述第1-第3的任一特征,得到具有上述特征(根据形成的具有为从峰值时间经过至其峰值的上升所需的时间的3倍时间直至上升终止)的电流波形已在实验上确认。
下面说明发生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流波形的抑制无效电流的理由。
关于放电空间中产生发光的机构,在此通过向扫描电极19a施加维持脉冲时的例子来考察。
向电极19a施加正的维持脉冲(+V)时,如图8(a)所示,在放电空间20中,产生从电极19a指向电极19b的电场E。因此,在刚开始施加脉冲(初期)时,在放电空间20中,发生从一个电极19b向另一电极(19a)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的电子,如图8(b)所示,该电子撞击中性气体粒子(Xe),同时产生来自气体粒子的电子(e)和离子(Xe+)。因此,发生的电子向电极19a移动,撞击其它气体而开始放电,而且放电很强。另一方面,发生的正离子,如图8(b)所示,向电极19b移动。
这里,因为不能放电空间中的电子(e)和离子(Xe+)或电流载体,所以在放电空间20中生成的电子或离子在到达电极19a或电极19b时,在电极19a和电极19b之间产生电流。
因此,比较电子和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时,由于它们的质量不同,所以离子比电子的移动速度大(两者的速度在位数程度上不同)。
为此,如图9(a)所示,在刚开始施加维持脉冲的早的时刻,主要通过电子到达电极19a来显示电流(电子电流)的峰值,之后,在比较迟的时刻时,通过离子到达电极来显示电流(离子电流)的峰值。
这里,虽然考虑了放电空间内高速移动的电子的早的时刻时的电流有助于增大发光,但因为考虑到低速移动的离子的迟的时刻的电流对发光的作用小,所以如果抑制迟的时刻的电流,就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如上所述,在施加维持脉冲的时候,附加上述第1-第3特征时,因为知道能够形成具有「从峰值时间起经过相对于该上升所需的时间的3倍时间至上升终止时止」的特征的电流波形,所以「电子电流」也能够具有该波形的特征。
因此,在形成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流波形时,抑制了无助于发光的「离子电流」,从而提高了发光效率。
上述内容已从下面的实验结果得到验证。
图9(b)表示由驱动电路向交流型气体放电面板的显示电极间施加矩形脉冲时观测到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如图9(c)所示,在连接驱动电路和显示电极的配线中,通过组合电压计和电流计(current probe)来进行测定。
图9(b)的电流波形与将图9(a)所示的两个电流波形合起来的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上述说明。
另外,图10(a)为由驱动电路向交流型气体放电面板的显示电极间施加脉冲时所观测到的电流波形和发光辉度波形。在图10(a)的电流波形中,可以看见早的时刻的尖的峰值A1、迟的时刻的缓的峰值A2。与此相对,在发光辉度波形中,虽然看见早的时刻的尖的峰值B1,但看不见迟的时刻的缓的峰值B2。并且,该发光辉度波形与图9(a)的电子电流的波形相似。
另外,图10(b)为从上述图9(b)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和图10(a)的发光辉度波形推导出的发光效率的波形。该发光效率波形表示施加维持脉冲时的发光效率的变化(相对于在微小时间中所用电力的发光辉度的比率的变化)。
因此,图10(c)将图10(b)的发光效率波形和上述图9(a)的电子电流波形重合。参见图10(c),电子电流波形的峰值与发光效率波形的峰值重合,据此,在电子电流流动时期,可得到高的发光效率。
即,与图10(c)相比,在施加维持脉冲时,如果形成接近「电子电流」的峰值波形的电流波形,因为在发光效率高的时期集中投入电力,所以可得到高的发光效率。
根据上述第1-第3的各个特征和效果,通过下面的实施例1-4来具体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电维持期间中,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交替地施加正的维持脉冲,领先于各维持脉冲的上升,短时间地施加反极性脉冲。
下面,详细说明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维持脉冲的情况。因为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维持脉冲的情况是相同的,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首先,在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正的维持脉冲时,领先于该上升后短时间地施加负极性脉冲,之后,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维持电压Vs)。
这里,维持电压Vs的值为在寻址时,在存储壁电荷的放电电池中放电,在不存储壁电荷的放电电池中不放电的范围内设定的电压值,依赖于PDP的面板设计(放电电池的大小和电极幅度、绝缘体层的厚度)。
一般而言,该维持电压Vs设定在比放电电池的放电开始电压低的电压内(放电开始电压-50V-放电开始电压的范围),但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能够设定得比一般值还低)。
并且,PDP中的放电开始电压可通过下面来测定。
用眼睛看不到PDP,从面板驱动装置增加施加于PDP的电压,读取在PDP的放电电池的一个或规定个数(例如3个)以上开灯开始时的施加电压,将其记录为放电开始电压。
(本实施例的效果的说明)
图11(a)是本实施例的维持脉冲波形的一个例子,虽然维持脉冲的基本部分是矩形波,但在施加维持脉冲时,领先于维持脉冲的上升短时间地施加反极性脉冲。另一方面,图11(b)为维持脉冲为一般的矩形波的例子。
图11(b)的使用单纯的矩形波的情况下,向放电电池施加维持脉冲的时候,最初在放电空间中发生的高速电子从无助于发光的一侧电极处到达另一电极的比例多。
与此相对,向电极19a施加正的维持脉冲时,如图11(a)所示,在向维持脉冲的上升短时间施加负脉冲(-V)时,伴随着该负脉冲施加,如图12(a)所示,在放电空间20中,产生从电极19b指向电极19a的电场E。因此,在放电空间20内,产生从电极19a向电极19b快速移动的电子。此后,如图12(b)所示,在向电极19a施加正电压时,上述电子向电极19a的方向被吸引,被吸收在电极19a上的绝缘体层中。
在该放电空间中进行电子往复时,因为与气体粒子的撞击频度大,所以多地生成有助于发光的励起原子等。因此,与图11(b)的施加单纯矩形波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发光效率。
另外,在施加由一般的矩形波形成的维持脉冲的情况下,通过上升处的电压下降来生成放电延迟。该放电延迟通过在维持脉冲上升时较快地流出电流来引起电压下降,另外认为电位是因为至上升为止的时间增加而发生的。
与此相对,如果在刚开始施加维持脉冲之前施加反极性脉冲,由于上述电子的往复运动而更频繁地引起与气体粒子的撞击,因为确实地形成了种火,所以能够较高概率地开始放电,并抑制了放电延迟。
为此,即使将维持电压Vs设定得比较低,也能确实地放电。即,图11(a)的维持电压Vs比图11(b)的维持电压设定得低,即使如此设定,也不能使放电延迟变大,从而有可能进行好的图像显示。
在因此将维持电压设定得低时,因为能够降低「离子电流」,所以从这点来说也比以前提高了发光效率。
为了得到如此效果,在领先上升(图11(a)中的以Ta表示的期间)施加的负脉冲的电压值(图11(a)中以Vmin表示的电压)与维持电压Vs或放电开始电压相比,最好在同等以上的大小设定电压绝对值,最佳是将电压绝对值设定为1.5倍以上。
在领先上升后施加的负脉冲的期间(图11(a)中以T表示的期间)内,将其变长时,由在该期间内流动的电流产生所谓的消耗电力增大。特别是,在该期间Tb中,维持电压Vs(或放电开始电压)比电压绝对值大的期间(图11(a)中以Tc表示的期间)变长时,虽然通过在该期间中流动的电流增大了消耗电力,但通过短时间地设定它,消耗电力的增大也可稍稍地抑制。
从上述观点可知,在将施加的反极性脉冲的电压Vmin的绝对值设定得大时,必须考虑将该施加时间设定得短。另外,一般而言,该期间Tc最好被设定在100ns以下。
例如,扫描电极19a和维持电极19b的间隙为60μm,在向扫描电极19a施加下极性的维持脉冲时,在领先该上升后由电压Vmin(-400V)施加负脉冲时,如果向向扫描电极19a施加在从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负电压后在100ns以内转换成的正电压,则通过施加负脉冲来替换在放电空间中发生的带电粒子到达扫描电极19a(或维持电极19b)以前的极性,因为在对侧的维持电极19b(或扫描电极19a)的方向被回引,所以在该期间产生的电流很少。另外,据此,通过电极间往复走动带电粒子,因为形成种火,所以施加正极性的脉冲时的电压Vs为200V时确实放电,则放电延迟不会变大。
另外,在施加负脉冲的期间中,如果将电压绝对值在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时间设定为50ns以下,则在该期间流动的电流能够为0。
(相对维持脉冲增加反极性脉冲的电路)
为了相对于维持脉冲施加反极性脉冲,在每个图5、6所示的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和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中,使用如图13所示的脉冲合成电路。
图13是形成该脉冲波形的脉冲合成电路的框图。
该脉冲合成电路包括第1脉冲发生器131和第2脉冲发生器132。
第1脉冲发生器131产生负电压脉冲,第2脉冲发生器132产生正电压脉冲,由第1脉冲发生器131产生的第1脉冲为幅度较窄的脉冲,由第2脉冲发生器132产生的第2脉冲为幅度较宽的矩形波。
因此,第2脉冲的上升的定时设定与第1脉冲的下降基本一致。
第1、第2脉冲发生器131、132以浮动接地的方式串联地连接,并且第1、第2脉冲的输出电压被相加。
因此,在该脉冲合成电路中,响应从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发送来的触发信号,各脉冲发生器如下述动作,共同产生脉冲时,合成产生的脉冲后输出。
图14是表示由上述脉冲合成电路合成第1脉冲、第2脉冲的状态的图。
首先,从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向第1脉冲发生器131发送触发信号后,由第1脉冲发生器131开始第1脉冲。该第1脉冲在短时间内停止。与此基本同时,由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向第2脉冲发生器132发送触发信号后,由第2脉冲发生器132开始第2脉冲,因此,在不久输出第2脉冲的电压后停止。
另外,作为图13的脉冲合成电路的变形,并联地连接第1脉冲发生器131和第2脉冲发生器132,输出第1脉冲、第2脉冲之中大的一方的电压,合成同样的波形。
(反极性脉冲的上升的倾斜)
因此,在领先维持脉冲施加反极性脉冲时,该反极性脉冲的上升部分中的倾斜变大,即,在极短时间内由大的电压变化幅度来变化施加电压,流动与之伴随的大的电流,从而有发光效率低下的倾向。
因此,为了确保高的发光效率,考虑将该反极性脉冲的上升部分的倾斜设定为一定程度变缓。即,在该上升部分中,在绝对值超过维持电压Vs的范围内变缓倾斜,从而不会损害抑制放电延迟的效果。
在考虑该点时,在图11(a)所示的脉冲波形中,在反极性脉冲的上升部件的前半部分内将倾斜设定得缓和后抑制了电流,在后半部分中,最好将倾斜变大。
在调整反极性脉冲的上升时的倾斜中,要调整第1脉冲的上升的倾斜,则通过调整第1脉冲发生器131中的RLC电路的时间常数而能够调整它。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电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施加的维持脉冲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因此,在上述实施例1中,表示的是在放电维持期间,在瞬间仅向一方的电极组施加电压的实例,即在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维持脉冲时不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电压,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电压时不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电压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双方施加脉冲,通过该组合,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形成维持脉冲和反极性脉冲。
图15是表示在放电维持期间,通过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和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向各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相互间反极性的矩形脉冲,从而导致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状态的定时图表,另外,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生成的电位差波形(维持脉冲)具有上述特征。
在图15的实例中,与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正电压(V2)的矩形波的定时相吻合,领先于该上升后短时间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正电压的矩形波脉冲(V1)。因此,在与向该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的脉冲的下降基本同时时,向扫描电极组19a的正电压的矩形波变为上升。导致向扫描电极组19a与维持电极组19b之间在刚在正的脉冲上升之前的短时间内施加负电压(-V1),之后,施加正的维持电压V2后变为下降。
另一方面,在与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的正电压(V2)的矩形波的定时相吻合时,领先于该前缘,向扫描电极组19a短时间施加正电压的矩形波脉冲(V1)。导致在向该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的脉冲的下降基本同时时,向维持电极组19b的正电压的矩形波变为上升。
因此,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在负的维持脉冲的前缘正前的短时间内施加正的脉冲(-V1),之后,施加负电压(-V2)。
因此,在本图例中,因为向各电极组19a、19b施加的脉冲都是矩形波,所以没必要使用实施例1中使用的脉冲合成电路。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电维持期间,交替地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施加正的维持脉冲,但刚好在各维持脉冲前缘后的短时间内,施加比通常电压绝对值高的电压,并且刚好在维持脉冲的后缘处施加反极性脉冲。
(说明本实施例的维持脉冲波形的效果)
图17(a)是本实施例3的维持脉冲波形的一个例子,在正的维持脉冲中,基本部分为矩形波,从该前缘起在一定期间内施加比在此之后施加的电压高的电压(第2的特征),并且,刚好在维持脉冲下降后在施加负脉冲(第3的特征)。另一方面,图17(b)是一般的矩形波维持脉冲的一个例子。
上述第2的特征和第3特征也可分别单独增加,分别达到以下的效果。
增加第2的特征时的效果:
图17(b)中,在施加由单纯的矩形波形成的维持脉冲的情况下,通过上升时的电压下降,容易生成放电延迟,与此相对应,在图17(a)中,在离开维持脉冲前缘一定期间内施加高电压时,因为抑制了上述电压下降,所以能够避免放电开始延迟变大。
为此,即使将维持电压Vs设定得比较低,也能确实地放电。即,图17(a)的波形与图17(b)的波形相比,虽然通常的维持电压Vs被设定得较低,但即使使用该波形也不能变大放电延迟,从而有可能很好地进行图像显示。
由此,在将维持电压Vs设定得低时,在能降低「离子电流」的点上可提高发光效率。
为了得到这种效果,刚好在上升(图17(a)中以Ta表示的期间)开始之后施加的电压值(图17(a)中以Vmax表示的电压最高值)最好设定在放电开始电压以上,或还比「通常的维持电压」(图17(a)中以Vs表示的电压值)高50V以上。
施加高电压期间(施加图17(a)中以Tb表示的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电压的期间),使其变长时,即使在不应开灯的放电电池中也引起绝缘破坏而发生放电,通过该期间内流动的电流,增大了消耗电力,通过将其设定为短时间,则能避免绝缘体的绝缘破坏。
从此观点可知,尽管将刚好在开始上升之后施加的电压值Vmax设定得高,也必需缩短该施加时间Tb。另外,一般而言,将该时间Tb设定在100ns以下,能够稍稍地抑制在该期间流动的电流,进一步而言,如果将该时间设定在10ns以下,则在该期间内流动的电流基本上为0。
并且,为了得到更显著的效果,也可以将在刚开始上升之后时施加的电压值Vmax设定为较高的400V,在此情况下,因为有必要将施加高电压的时间Tb设定得短(10-20ns或在此以下),所以要求有至高电压时能够开始跃变的电路性能。
增加第3的特征时的效果:
在图17(a)的维持脉冲波形中,加入上述第2的特征,在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正的维持脉冲时,刚好在上升之后的短时间内,短时间施加反极性(负)脉冲。
如图18(a)所示,向电极19a施加正的维持脉冲时,通过从电极19a指向19b的电场,在放电空间20中产生的离子向电极(正离子时为电极19b)移动。
因此,即使维持脉冲在下降之后,也残留相对侧的电极中指向放电空间内的离子,因为上述的离子无助于发光,所以其到达电极19b时变为无效电流。
与此相对,如果刚好在维持脉冲下降(图17(a)中以Tc表示的时间点)之后施加负脉冲,如图18(b)所示,通过从电极19b指向电极19a的电场E,指向电极19b的移动的放电空间20内的离子未到达电极19b而被强制地返回。因此抑制了无效电流的发生。
刚好在维持脉冲下降之后施加的反极性(负)脉冲的电压值(图11(a)中以Vmin表示的电压值)中,绝对值为最高50V以上,并且,期望将该施加时间设定在100ns以下,进一步期望缩短至10ns以下。
并且,在维持脉冲中加入第3的特征的情况下,与以前相比,因为消除了放电的后半部分,在放电终止时存储的壁电荷量不少。因此,在放电终止时存储的壁电荷量不少时,接着施加反极性的维持脉冲时,可能稳定后开始放电。
因此,在向维持脉冲中仅加入第3的特征时,为了确保稳定后的放电,则期望将维持电压Vs设定得高。
(向维持脉冲加入特征的电路)
由此,在上升时和下降时,为了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施加作为维持脉冲的保持波形,在如图5、6所示的各个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和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中,使用如图19所示的脉冲合成电路。
图19是产生如此波形的脉冲的脉冲合成电路的框图。
该脉冲合成电路由响应触发信号产生脉冲的第1脉冲发生器231,第2脉冲发生器231、第3脉冲发生器233等构成。
第1脉冲发生器231和第2脉冲发生器232产生正电压脉冲,第2脉冲的电压设定为「维持电压Vs」。
由第1脉冲发生器231产生的第1脉冲为幅度较窄的脉冲。另一方面,由第2脉冲发生器232产生的第2脉冲为幅度较宽的矩形波。
第3脉冲发生器233产生负电压的幅度窄的第3脉冲,该第3脉冲的上升的定时设定得与第2脉冲的下降一致。
第1-第3脉冲发生器231-233以浮动接地的方式串联地连接,第1-第3脉冲的输出电压相加。
因此,在该脉冲合成电路中,响应由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发送来的触发信号,各脉冲发生器如下述动作,在共同产生脉冲时合成产生的脉冲后输出。
图20是表示由上述脉冲合成电路合成第1脉冲-第3脉冲的状态的图。
首先,从同步脉冲生成部103向第1脉冲发生器231和第2脉冲发生器232发送触发信号后,无论是由第1脉冲发生器231产生的第1脉冲还是由第2脉冲发生器232产生的第2脉冲基本上同时开始。因此,在刚开始该上升之后,输出第1脉冲的电压与第2脉冲的电压相加的高电压。
因为第1脉冲在短时间内下降,所以第1脉冲下降后,仅输出第2脉冲。
因此,在下降时组合第2脉冲,从同步脉冲发生器103向第3脉冲发生器233发送触发信号,在第3脉冲发生器中提高负电压的第3脉冲。因此,该第3脉冲在短时间内下降。之后,刚好在第2脉冲的下降后短时间输出负脉冲。
因此,能够合成图17(a)所示的波形。
并且,在图19的脉冲合成电路中,进行将第1脉冲发生器231-第3脉冲发生器233的各输出电压相加的合成,作为该合成电路的变形,并联地连接第1脉冲发生器231-第3脉冲发生器233,根据第1脉冲-第3脉冲之中电压最大值来进行脉冲合成。
但是在该情况下,因为有必要将由第1脉冲发生器231产生的第1脉冲的电压值设定得比第2脉冲高50V以上,所以在第1脉冲发生器231中,在必须在相当高电压下产生同期短的脉冲这点上,较高的电路技术是必要的。
(维持脉冲的上升的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在施加维持脉冲的时候,在刚开始上升的短时间内短时间施加比通常的维持电压高的电压的情况下,在刚开始上升的短时间内,因为产生比通常的维持电压大的电压变化幅度,所以流动与此相伴的大电流,导致发光效率降低。
因此,为了确保高发光效率,有必要将上升部分的倾斜设定为一定程度的缓慢。但是,在上升部分中,在超过通常维持电压的高电压的范围内减缓倾斜时,会损害抑制放电延迟的效果。
考虑这点时,根据图17(a)所示的脉冲波形,能够在上升部分的前半部分中缓慢地设定倾斜后抑制电流,在后半部分增大倾斜。
另外,在反极性施加的脉冲的下降(图17(a)中的Td)中也一样,不流动大的电流,一定程度缓慢地设定该倾斜。
在调整维持脉冲的上升时Ta中的倾斜时,调整第1脉冲的上升的倾斜,也可调整第1脉冲和第2脉冲两者的上升的倾斜,通过高速第1脉冲发生器231和第2脉冲发生器232中的RCL电路的时间常数,能够调整第1脉冲和第2脉冲的上升的倾斜。
另外,在调整反极性脉冲的下降时Td的倾斜时,通过调整第3脉冲发生器的RCL电路的时间常数来调整第3脉冲的下降的倾斜。
(本实施例的变形例)
并且,在上述图17(a)中,表示在各维持脉冲的上升时间Ta时,至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高电压时施加电压一直上升的波形,使用在上升时,暂时至通常的维持电压附近上升,稍延迟后至高电压上升的波形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也可能是图21所示的变形例。
在该变形例中,在正的维持脉冲中,从其前缘在一定时间内下降地施加比施加的电压高的电压(第2的特征),并且,在刚好在下降之后施加负的脉冲(第3的特征)时,与上述图17(a)相同,维持电压Vs的期间变短,刚好在下降后施加的负脉冲的施加时间变长,该波形变得不同。即,在图19的例子中,刚好在维持脉冲的下降之后,在短时间施加负电压Vmin后,较长时间施加小的负电压。
即使在使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也能同样提高发光效率。
并且,该变形例的波形在使用小容量电源(驱动电路)时会自然产生,另外,通过电路的组合,也会有偶然发生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表示的是通过与刚好在各维持脉冲的前缘之后施加高电压(第2的特征)一起在刚好后缘处施加反极性脉冲(第3的特征)而得到的两个特征的效果的实例,但向维持脉冲仅加入一个特征也能得到相当的效果。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电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施加的电压波形的特征与上述实施例3相同
但是,在实施例3中,表示的是在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维持脉冲时不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电压,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维持脉冲时不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电压的实例,但在本实施例中,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两者施加脉冲,通过该组合,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施加的电压波形中形成上述第2和第3的特征。
即,在图22-图24的各定时图表中,在放电维持期间,通过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和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在各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中,暂时地部分重叠地施加脉冲,因此,虽然表示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状态,但即便如此,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产生的电位差波形仍具有上述第2、第3的特征。
在图22的实例中,与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的正电压的矩形波脉冲(V1)的定时吻合,在维持电极组19b中,施加与该矩形波脉冲的上升基本同时上升的短周期的负脉冲(-V2)和与该矩形波脉冲的下降基本同时的短周期的正脉冲(V3)。因此,在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在刚好上升之后的短时间内施加正的高电压(V1+V2),之后不久施加正的维持电压V1,刚好在该下降之后,短时间施加负的脉冲(-V3)。
另一方面,与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正的矩形波脉冲(V1)的定时吻合,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与该矩形波脉冲的上升基本同时上升的短周期的负脉冲(-V2)和与该矩形波脉冲的下降基本同时下降的短周期的正脉冲(V3)。
因此,在刚好上升之后的短时间内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施加负的高电压-(V1+V2),之后不久施加负的维持电压V1,在刚好该下降之后,短时间施加正脉冲(V3)。
在本图的实例中,因为向各电极组19a、19b施加的脉冲都是矩形波,所以没必要使用实施例1中使用的脉冲合成电路。
在图23的实例中,对于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时间上重叠地施加周期基本相等电压值不同的矩形波脉冲。
对扫描电极组19a施加高电压11(相当于电压Vmax)的脉冲,施加短时间延迟上升和下降的定时后,对维持电极组19b施加低电压V12(相当于电压Vmax-Vs),之后不久,施加正的维持电压(V11-V12),在刚好下降之后,短时间施加负脉冲(-V12)。
另一方面,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高电压V1的脉冲时,在短时间延迟上升和下降的定时后,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低电压V2的脉冲。因此,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之间在刚好上升之后的短时间内施加负的高电压(-V11),之后不久,施加负的维持电压(V12-V11),刚好在该下降之后短时间施加正脉冲(V12)。
在本图的实例中,不必要向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和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施加上述图22的短的时间周期的脉冲,因为产生时间周期较长的脉冲,所以要求至高电压跃变上升的电路性能,没有减少对电路的负担。
在图24的实例中,在t1时间点-t3时间点的期间内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正的高电压,在t3时间点时电压下降,在t3时间点-t4时间点的期间内施加正的维持电压V22。
另一方面,从上述t2时间点稍延迟的t2时间点起至上述t3时间点止的期间内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正脉冲V23。这里,设定V23=V21-V22。另外,在t4时间点-t5时间点的短的期间内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正脉冲V24。
因此,由电极19a和电极19b之间的电位差可知,形成在该上升的短时间(t1时间点t2时间点)中施加正的高电压V21,在此之后的期间(t2时间点-t4时间点)中,施加正的维持电压V22(=V21-V23),在下降后的短时间(t4时间点-t5时间点)内短时间施加负脉冲(-V24)的波形。
在t6时间点-t10时间点中,与上述t1时间点-t5时间点一样,交替向扫描电极组19a和维持电极组19b施加。因此,在电极19a-电极19b之间,反极性地形成相同的波形。
在本图的实例中,向各电极19a、19b施加高电压V21的期间不是短时间,并且因为不是图12中的长时间,所以维持脉冲发生器112a和维持脉冲发生器112b中的负担比较多。
并且,在本实例中,因为设定V21=V22+V23,所以没有在t3时间点的电极19a-电极19b之间的电位差变化,因此没必要必须如此设定,即使在t3时间点电极19a-电极19b之间的电位差多少变化,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1-4的变化)
在上述实施例1-4中,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全部维持脉冲中加入特征以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为主要目的的情况下,没必要必须在放电维持期间向全部维持脉冲加入特征,向部分维持脉冲加入即可。
但是,一般而言,在放电维持期间连续地施加多个维持脉冲的时候,特别容易在前面的维持脉冲施加时产生放电延迟,因为在前面的维持脉冲中如果开始放电,而即使在2次下降的维持脉冲中也容易开始放电,则为了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应该至少向前面的维持脉冲加入上述特征。
例如,向前面的维持脉冲加入上述特征的2次下降的维持脉冲中,也可以使用与以前相同的单纯的矩形波。
或者,在向扫描电极组19a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的情况下加入上述特征,在向维持电极组19b施加正的维持脉冲时也可以使用与以前相同的单纯矩形波。
在这种情况下,与向应该的维持脉冲加入特征的情况相比,提高发光效率的效果时也变差,由放电延迟的抑制而达到基本同等的效果。
虽然通过上述实施例举例说明交流面放电型的PDP,但即使适用于对向放电型的PDP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一般而言,如果是通过施加写入脉冲写入图像,通过向多个放电电池施加维持脉冲以进行放电维持的面板显示装置,同样地实施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虽然通过参照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充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改变和变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这种改变和变更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否则它们将被认为包括在其中。
Claims (7)
1.一种面板显示装置,包括在一对基板间矩阵形地配置多个放电电池的气体放电面板,和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施加写入脉冲写入图像、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施加维持脉冲进行放电维持的驱动电路,在放电维持期间所述气体放电面板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进一步在刚好各维持脉冲的后缘处,向所述放电电池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的脉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向放电电池施加反极性的脉冲的时间为100ns以下。
3.一种面板显示装置,包括在一对基板间配置多个放电电池的气体放电面板,和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中被选择的电池施加写入脉冲写入图像、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一边转换极性一边连续地施加多个维持脉冲、在对应的放电电池中进行放电维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进一步向放电电池连续地施加的维持脉冲的至少前面部分中,刚好在维持脉冲的后缘处,向所述放电电池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的脉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向放电电池施加反极性的脉冲的时间为100ns以下。
5.一种面板显示装置,包括在一对基板的相对面内配置了由绝缘体覆盖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气体放电面板,和通过在所述绝缘体中存储壁电荷写入图像、在所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通过施加维持脉冲、以在存储的壁电荷处进行放电维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进一步刚好在各维持脉冲的后缘处内,向所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的脉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相对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通过暂时地部分重叠施加同极性的脉冲,在所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形成所述反极性的脉冲。
7.一种驱动方法,重复在一对基板间配置的多个放电电池的气体放电面板中,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施加写入脉冲写入图像的写入步骤,和通过向所述多个放电电池施加多个维持脉冲、以进行放电维持的步骤,在放电维持期间,在所述气体放电面板上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放电维持步骤中,刚好在各维持脉冲的后缘,向所述放电电池施加与该维持脉冲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的脉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068707 | 2000-03-13 | ||
JP68707/00 | 2000-03-13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164778A Division CN1251163C (zh) | 2000-03-13 | 2001-03-13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6362A true CN1716362A (zh) | 2006-01-04 |
CN100454366C CN100454366C (zh) | 2009-01-21 |
Family
ID=1858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449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4366C (zh) | 2000-03-13 | 2001-03-13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B20051008450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221C (zh) | 2000-03-13 | 2001-03-13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B011164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1163C (zh) | 2000-03-13 | 2001-03-13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450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221C (zh) | 2000-03-13 | 2001-03-13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B011164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1163C (zh) | 2000-03-13 | 2001-03-13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76851B2 (zh) |
KR (1) | KR20010091998A (zh) |
CN (3) | CN100454366C (zh) |
TW (1) | TW5072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40685B2 (ja) * | 2001-12-14 | 2008-08-2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GB2410607B (en) * | 2001-12-14 | 2005-11-09 | Hitachi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US20050140591A1 (en) * | 2002-04-09 | 2005-06-30 | Holtslag Antonius H.M.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
KR100499374B1 (ko) * | 2003-06-12 | 2005-07-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에너지 회수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
KR100560493B1 (ko) * | 2003-10-24 | 2006-03-1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
CN100464362C (zh) * | 2003-12-01 | 2009-02-25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双放电中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维持放电波形的方法 |
US20060022904A1 (en) * | 2004-07-29 | 2006-02-02 | Lg Electronics Inc.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pplying sustain puls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TWI319558B (en) * | 2004-11-19 | 2010-01-11 | Lg Electronics Inc |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KR100625574B1 (ko) | 2004-12-14 | 2006-09-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
KR100747168B1 (ko) * | 2005-02-18 | 2007-08-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KR100740150B1 (ko) * | 2005-09-07 | 2007-07-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0775841B1 (ko) * | 2006-05-12 | 2007-11-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
JP2008158366A (ja) * | 2006-12-26 | 2008-07-10 | Hitachi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49381B1 (en) * | 1983-12-09 | 1995-08-02 | Fujitsu Limited | Method for driving a gas discharge display panel |
KR940002291B1 (ko) * | 1991-09-28 | 1994-03-21 | 삼성전관 주식회사 | 평판형 표시장치의 구동 방법 |
JP3395399B2 (ja) * | 1994-09-09 | 2003-04-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駆動回路 |
JPH09297557A (ja) * | 1996-05-08 | 1997-11-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ガス放電表示装置 |
KR100406781B1 (ko) * | 1996-11-08 | 2004-03-2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방전장치의 구동방법 |
JPH10282896A (ja) * | 1997-04-07 | 1998-10-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表示装置 |
US6426732B1 (en) * | 1997-05-30 | 2002-07-30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energiz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
JP3324639B2 (ja) * | 1997-08-21 | 2002-09-1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JP3028075B2 (ja) * | 1997-05-30 | 2000-04-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JP3596846B2 (ja) * | 1997-07-22 | 2004-12-02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JPH11109914A (ja) * | 1997-10-03 | 1999-04-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US6369781B2 (en) | 1997-10-03 | 2002-04-0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
EP0962912A4 (en) | 1997-10-06 | 2000-12-20 | Technology Trade & Transfer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C GAS DISCHARGE DISPLAY PANEL |
JP4089759B2 (ja) * | 1997-10-09 | 2008-05-28 |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 Ac型pdpの駆動方法 |
JPH11212515A (ja) | 1998-01-21 | 1999-08-06 | Hitachi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3630290B2 (ja) * | 1998-09-28 | 2005-03-16 | パイオニア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
US6376995B1 (en) * | 1998-12-25 | 2002-04-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JP4293397B2 (ja) | 1999-06-30 | 2009-07-08 |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 発光効率を向上させた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 |
JP2001125537A (ja) | 1999-10-29 | 2001-05-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ガス放電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
2001
- 2001-03-12 TW TW090105744A patent/TW50723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3-13 CN CNB2005100844970A patent/CN1004543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13 CN CNB2005100845009A patent/CN10044422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13 CN CNB011164778A patent/CN125116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13 US US09/805,529 patent/US717685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13 KR KR1020010012788A patent/KR2001009199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10030632A1 (en) | 2001-10-18 |
CN1327252A (zh) | 2001-12-19 |
CN100444221C (zh) | 2008-12-17 |
TW507237B (en) | 2002-10-21 |
CN1251163C (zh) | 2006-04-12 |
CN1716363A (zh) | 2006-01-04 |
US7176851B2 (en) | 2007-02-13 |
KR20010091998A (ko) | 2001-10-23 |
CN100454366C (zh) | 2009-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5461C (zh) | 平面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41160C (zh) | 高分辨率高亮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70285C (zh) | 等离子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 |
CN1168059C (zh) | 阳极区ac等离子体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 |
CN1672185A (zh) |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51163C (zh) | 面板显示装置和气体放电面板的驱动方法 | |
CN1263069C (zh) | 显示装置和驱动显示面板的方法 | |
CN1535456A (zh) | 等离子体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881393A (zh) |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677462A (zh) |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554081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 |
CN100346376C (zh) |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1031946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650339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51164C (zh) | 可显示高质量图像的气体放电显示装置 | |
CN1855189A (zh) |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773583A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CN1527345A (zh) |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797511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 |
CN1845228A (zh) | 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和方法 | |
CN1129885C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551072A (zh) | 通过保持放电的矩阵触发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方法 | |
CN1776782A (zh) |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581409A (zh) |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 |
CN1551070A (zh) |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