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4359A - 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4359A
CN1714359A CNA028300459A CN02830045A CN1714359A CN 1714359 A CN1714359 A CN 1714359A CN A028300459 A CNA028300459 A CN A028300459A CN 02830045 A CN02830045 A CN 02830045A CN 1714359 A CN1714359 A CN 1714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d
parameter
mentioned
dynamic evaluatio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300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宏卫
冈崎茂生
望月裕
大古殿滋
小西圭介
久保田之康
奥村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tsu Group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nts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tsu Inc filed Critical Dentsu Inc
Publication of CN1714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4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4Market segment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模型格式记忆部记忆表现品牌知识创造循环过程的模型格式。在模型格式中,确定了通过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多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获得的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对象品牌参数取得部取得对于评价对象品牌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模型生成部按照模型格式的确定,配置对于对象品牌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从而,生成、输出对象品牌的模型。多个动态评价参数是,接触、察觉、社会化、实感、明确化以及统括的6个参数。通过本模型,表现了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的同时表现了适当的参数。

Description

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提供关于评价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来提供对品牌构筑有用的信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品牌对企业来讲是很重要的资产,在很多情况下品牌具有巨大的价值。准确地评价品牌、构筑强大的品牌,不言而喻,对企业来讲是很重要的课题。
于是,以往,利用计算机,将品牌的分析结果作为品牌评价的信息而提供。例如,以图表的形式示出差别性(Differentiation)、适当性(Relevance)、尊重(Esteem)、认知(Knowledge)这样的多个参数。
然而,以往提供的评价信息,通常是表现作为品牌构筑的结果的现在的品牌价值的信息,即,是表示现在的品牌的状态的静态(static)的信息。
与此相对,如果能够提供表示品牌的动态(dynamic)的评价信息,那么那样的信息对研究如何构筑强大的品牌是十分有用的。
关于这一点,″Branding Capabilities in Creating Knowledge″(阿久津聪、野中郁次郎,Diamon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August 2001,173-186页,株式会社ダィャモンド社,日本)提出了表现品牌构筑的动态过程的模型。品牌构筑的模型通过品牌知识创造的过程表现。在该过程中,循环着对品牌的形式知和沉默知。形式知,是指用语言及文章等可以明确地表现出来的知识。沉默知,是指很难用语言及文章表现出来的主观性知识,例如,想法、视角、秘诀、构想、思维模型。
此外,″MARKETING RESEARCH″(David A.Aaker等,SeventhEdition,John Wiley & Sons,Inc.)或者″The Knowledge-CreatingCompany″(Nonaka等,May 1995,Oxford University Press)也公开了知识创造理论,与本发明相关。
本发明人,以上述文献的知识创造理论为基础,在研究了实用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的提供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信息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以制成有用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为目的,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将作为统计性手法的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与品牌知识创造理论相结合。
用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表现品牌构筑的模型时,就会产生将什么样的评价参数配置到循环过程中的问题。评价参数,需要准确地表现循环过程的同时,还需要有助于研究怎样构筑品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循环过程的状态容易把握的评价参数是有效的。
为了获得这样的评价参数,本发明人着眼于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将多个变数向相似性高的变数群集约。因此,在品牌知识通过循环过程被创造的假设下,准备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多个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因子分析获得多个指标群。从而,确定分别对应于那些多个指标群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这样获得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使用表现品牌创造的循环过程的模型格式。该模型格式确定了像上述那样通过因子分析所获得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而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取得对于评价对象品牌的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具体的值。所取得的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模型格式的确定的位置上。这样,生成、示出了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示出的模型表示品牌构筑的循环过程在对象品牌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该模型明确地表示出为促进对象品牌的知识创造过程的循环所应关注的动态评价参数。因此,该模型可以有助于为促进对象品牌的创造过程的循环的研究,即为了强化品牌的研究。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如下的四个单元:第一,记忆表现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的模型格式的信息的模型格式记忆单元,该模型格式确定分别与通过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多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而获得的多个指标群相对应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第二,取得对于评价对象品牌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对象品牌参数取得单元;第三,通过参照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由对象品牌参数取得单元取得的对于对象品牌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模型生成单元;第四、输出由模型生成单元生成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的输出单元。上述装置能够提供本发明的有用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
优选,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对品牌的“接触”(Contact)程度的接触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Cognition)程度的察觉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Interaction)程度的社会化参数以及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Coherence)程度的实感参数。这些参数的配置,以模型格式按上述的顺序确定在循环路径上。
上述模型显示了包括“察觉”和“实感”的循环的重要性,尤其是显示了过程不只是停留于实感而要反复发生“察觉”的动态循环的重要性。通过将对象品牌的评价值应用于这样的模型,可以知道在对象品牌中上述动态循环过程是否正在适当地发挥作用。因此,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对促进对象品牌的构筑十分有用的判断资料。
优选,多个动态评价参数还包括表示成为从对品牌的“接触”向“察觉”转移契机的“明确化”(Characterization)的明确化参数以及表示品牌的“社会化”直至“实感”时所出现的“统括”(Alignment)的统括参数。模型格式与从接触参数向察觉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明确化参数的配置的同时,与从社会化参数向实感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统括参数的配置。
上述模型以适当的配置具有适当地表示对品牌知识创造过程的循环的促进作用的大小的明确化参数以及统括参数,因此,十分有助于促进品牌的构筑。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品牌信息处理装置的形态。本发明的其他形态,例如,是品牌信息处理方法、使计算机进行该方法的程序以及记录该程序的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装置中使用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形成图2的模型的因子分析结果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循环作用的图。
图5是,表示为了获得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动态评价参数所使用的问题项目一览表的图。
图6是,另一个表示为了获得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动态评价参数所使用的问题项目一览表的图。
图7是,表示在品牌评价中指定对象者的属性的选项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1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出示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图1的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示出了本实施形态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图1的信息处理装置10由计算机构成,可以采用通用计算机,也可以采用专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10具有CPU、RAM、ROM等计算机的基本的构成。而且,信息处理装置10进行为实现本发明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处理的程序。该程序安装在计算机里。
如图1所示,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10设置有输入装置12以及输出装置14。输入装置12例如是键盘以及指示设备。另外,输出装置14例如是显示器以及打印机。
图1的信息处理装置10是单独的计算机。但是,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功能也可以分散到多台计算机。
另外,图1的信息处理装置10也可以通过网络等的通信手段与其他计算机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的通信功能可以作为输入装置12以及输出装置14发挥作用。
信息处理装置10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计算机连接。在这种情况下,WWW服务器可以作为输入装置12以及输出装置14发挥作用。
进而,当从记录介质读取对信息处理必要的数据时,读取功能可以作为输入装置12发挥作用。另外,当向记录介质写入处理结果时,写入功能可以作为输出装置14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为了实现品牌评价的信息处理的功能,具有模型格式记忆部20、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对象品牌指定接收部24、属性指定接收部26、动态评价参数计算部28、模型生成部30以及模型输出处理部32。
在这些要素中,模型格式记忆部20记忆了模型格式的信息,模型格式与本实施形态的特征所在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相对应。
图2示出了本实施形态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表现了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由此可使品牌构筑的流程可视化。而且,在循环过程上,配置有6个动态评价参数。这些参数的配置作为模型格式记忆在模型格式记忆部20中。
图2的模型,如下所述,通过将作为统计手法的因子分析技术与品牌知识创造理论相结合而制成。
根据品牌知识创造理论,品牌构筑模型以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来表现。但是,要想做出实用的模型,就产生了在循环过程上配置什么样的评价参数的问题。评价参数需要准确地表示循环过程,同时也需要有助于研究如何构筑品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循环过程的状态容易把握的评价参数是很有效的。
于是,为了获得适当的评价参数,本发明人着眼于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能够将多个变数向近似性高的变数群集约的统计解析技术。
作为具体的例子,以品牌知识创造要在循环过程上进行为前提,设定被认为适合用于动态评价的20个指标。20个指标如下所示:
(1)产品、服务接触机会测定指标
(2)品牌经验增加测定指标
(3)品牌信息接触测定指标
(4)企业意志感知度测定指标
(5)品牌性格表现可能度测定指标
(6)品牌特征明确化测定指标
(7)品牌意图感知度测定指标
(8)新形象感知度测定指标
(9)魅力感知度测定指标
(10)形象唤起度测定指标
(11)新兴趣唤起度指标
(12)话题机会测定指标
(13)评价认知测定指标
(14)关心者增加认识测定指标
(15)特定心情感知度测定指标
(16)品牌本身组织性测定指标
(17)选择标准规定力测定指标
(18)品牌世界感感知度测定指标
(19)品牌深远感感知度测定指标
(20)品牌凝聚感感知度测定指标
准备了分别与这些指标对应的20个问题。各个问题被制成为能够获得表示各种指标程度的回答。这20个问题提供给消费者,收集消费者的回答。对多个品牌的每一个,向消费者提出问题,并收集答案。
对这样获得的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以多个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提取潜在变数背后的共同因子(要素)的分析手法,如上所述,能够将多个变数向近似性高的变数群集约。典型地,从对多个问题的回答中,求出多个因子的特征值(eigenvalue)。而且,采用具有大的特征值的因子。因子分析是众所周知的技术,例如记载在“マ一ケティングベ一シックス”(社团法人日本营销协会,第二版,2001年3月,93-119页,特别是112-115页)。
图3示出了因子分析的结果。如图所示,20个指标分为6个指标群。在6个指标群的每一群中设定有动态指标参数。各个动态指标参数有象征各个指标群的名称。动态指标参数是,如图所示,“接触”、“明确化”、“察觉”、“社会化”、“统括”以及“实感”。
这6个参数配置在以知识创造理论为基础的模型上。根据知识创造理论,如上所述,品牌知识创造形成循环过程。在该过程中的适当的位置上配置各个参数。其结果,得到了图2的模型。
图2的模型,作为整体可以说明如下。参照图2,根据从知识创造理论获得的启发,试着研究一下实际在消费者、顾客中形成品牌知识的过程。首先,无论是实际使用产品、利用服务还是接触信息,不言而喻关于该品牌的广义的“接触”成为起点。通过“接触”发生作为沉默知的品牌知识原型。但是,没有留在记忆、印象里的“接触”并不会转换到具有持续性的新的知识。能够从“接触”生成知识的关键,需要莫种“察觉”。引起“察觉”的,大多是在接触时感觉到的意义上的“新奇性”,但作为其前提,需要产品、服务的性格对顾客、消费者来说是已经明确的,并且通过产品、服务的具体价值可以认识品牌价值的端绪。
对“新奇性”的认识本身是个人心理上的东西,但当遇到对“新奇性”的认识成为与他人之间的话题或者由媒体等介绍同样看法这样的机会,其结果认识到对该品牌的关注度的提高,则品牌知识就会通过社会、他人这样的过滤器成为超越个人性认识的共有知识。这也意味着个人自身的沉默知转换成能够由集团、社会共有的形式知。所谓好的品牌大多数的情况下获得了作为“社会存在”的地位,而其原动力在于该品牌的知识的社会化。
品牌知识的特点是,刚刚面世时,具有与其商品特点紧密联系的特点,但是经过顺利的过程发展后,会逐渐地从具体的特点“升华”,变为带有自律性的价值。而且,作为具有整体上的一贯性、统一性的知识集合的“品牌世界”会建立。
这样的品牌构筑过程,通过品牌不断地提供超出顾客、消费者期待的新的价值循环下去。而且,通过根据过程理论使品牌构筑的动态可视化,能够克服以往的“品牌资产论”仅仅能够静态地评价过去积累的品牌资产的这种局限。
其次,对图2的模型中的各种参数的意思进行说明如下。
“接触”
是成为“品牌知识的具体化、更新”的端绪、对于关于对品牌的商品、服务的信息的接触、使用或利用等经验的多少的认识分数。
“明确化”
是品牌的特征、性格、包含在品牌内的企业思想等明确起来的认识的分数,成为新的察觉的契机。
“察觉”
是从品牌感觉到至今没有的要素、形象,引起兴趣的认识的分数。“察觉”分数的高低成为更新品牌知识的原动力。
“社会化”
是品牌已成为与他人谈论的话题的认识、是否感觉到了社会关注的提高的分数,是反映品牌的“社会存在性”的项目。
“统括”
是是否感觉到超越有关个别商品、服务的知识,而关于品牌本身的知识具有抽象化的自律性价值的分数。
“实感”
是关于是否对从该品牌感受到独特的世界观或凝聚的分数,是显示品牌本身的价值的确立程度及品牌价值与对象者自身的价值观的符合度的,但同时也是暗示品牌僵硬化的风险的指标。
在图4中,上述模型附有对循环作用的说明。如图4所示,“接触”是与品牌的接触、经验,“察觉”是从品牌得到的新的发现,“社会化”是对品牌的社会关注的提高,“实感”是对品牌的深厚的信赖。而且,“明确化”是品牌特征的明确化,“统括”是品牌自律性价值的生成。
“接触”、“察觉”、“社会化”、“实感”,如图所示,按这样的顺序循环。对于该循环,“明确化”在“接触”和“察觉”之间起作用,并促进循环。另外,“统括化”在“社会化”和“实感”之间起作用。
在上述循环中,可以理解为“察觉”和“实感”相当于沉默知,“社会化”则相当于形式知。因此,根据图示的模型,沉默知和形式知按照品牌知识创造理论进行循环。
本模型的循环适当地进行,则可以构筑强大的品牌。另外,已经强大的品牌可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为了进行这样的循环,在得到实感后,向新的察觉的过程成为必须。也就是说,只有反复发生新的察觉,才能强化品牌。
本模型的循环包括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是品牌知识的具体化,其与“明确化”相关,通过提出新的价值来促进察觉。另一个是“品牌知识的集约、自律化”,其与“统括”相关,关系于能否获得对品牌价值的信赖。本模型成为用于判断应该优先哪一个方向的资料,从而成为用于判断为了构筑强大的品牌该怎么办的有用的资料。
回到图1,对用于处理上述模型的本实施形态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上述图2的模型表现基于多个品牌的分析所获得的品牌构筑过程的概念。通过图1的信息处理装置10获得、示出该品牌构筑过程在评价对象的特定的品牌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在图1中,如上所述,模型格式记忆部20记忆了模型格式。模型格式表现了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而且,在模型格式中确定了图2所示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模型格式预先输入并记忆信息处理装置10中。
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记忆了用于获得对对象品牌的动态评价参数值的基础信息。该基础信息能够通过如下操作得到。
参照图5及图6,在本实施形态中,准备了20个问题。这20个问题,如图所示,分别对应于用于制作动态评价模型格式的20个指标。这20个问题和评价对象的品牌出示给回答者,并且以是或否的方式得到回答。回答者为顾客以及消费者。而且,回答者是多个,并且越多越好。这样得到的回答信息成为用于求得动态评价参数的基础信息。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考虑了回答者的属性信息。也就是说,各个回答者的回答与回答者的属性一并记忆。因此,在以后的处理中,能够只处理符合所希望的属性的回答者的信息。在图7中示出了可以选择的属性。另外,尽管在图7中未示出,但是本实施形态的装置也可以将职业作为属性信息指定。
另外,图5及图6所示的20个问题,如上所述,对应于作为动态模型制作阶段的因子分析的对象的20个指标。本来在因子分析的阶段中,与图5及图6大概相同的20个问题是用于得到因子分析对象的20个指标的数据的。在考虑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调整因子分析阶段的20个问题,其结果,得到了图5及图6所示的20个问题。
回到图1,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记忆有对上述图5及图6的问题的回答的信息。多个回答者的回答信息从输入装置12输入,以数据库形式记忆在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中。
对象品牌指定接收部24,在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记忆多个品牌的信息时,接收应该成为模型生成的对象的品牌的指定。这种指定由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2输入。
属性指定接收部26接收属性的指定。该指定也由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2输入。可指定的属性,如上所述,在图7中作为例子示出。表示图7的选项的画面显示在输出装置14上,属性由操作者用输入装置12进行选择,该选择作为属性的指定由属性指定接收部26接收。
动态评价参数计算部28是本发明的对象品牌参数取得单元的形态之一,也是取得本发明的接触参数、察觉参数、社会化参数、实感参数、明确化参数以及统括参数的单元的形态之一。
动态评价参数计算部28从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读出对象品牌的回答信息。这时,读取在对象品牌指定接收部24指定的品牌回答信息。另外,读取符合属性指定接收部26指定的属性的对象者的回答。
而且,动态评价参数计算部28,如下那样,根据读出的回答信息,计算动态评价参数的值。
参照图5及图6,各个动态评价参数与多个问题相对应。动态评价参数是相对于整个对象人数,对相应问题回答“是”的人数的比例(用%表示)。回答“是”的人为对多个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回答是的人。对象者数和回答“是”的人数从回答信息获得,将回答“是”的人数除以对象者数,由此求得参数的值。这样的处理可以说是对于构成各个参数的多个问题的回答“是”的“or合并”。
动态评价参数的计算式表示如下。
动态评价参数=(回答“是”的人数/对象者数)×100(%)
式中,对象者数:符合指定属性的回答者的数
回答“是”的人数:对象者中,对与动态评价参数有关的多个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回答“是”的人数
例如,如图所示,接触参数与(1)-(3)3个问题相对应。回答“是”的人是对(1)-(3)的至少一个回答为“是”的人。相对于对象者数的回答“是”的人数的比例就是接触参数的值。
动态评价参数计算部28,按照上述处理,计算出接触参数、察觉参数、社会化参数、实感参数、明确化参数以及统括参数。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上述参数计算的算法可以变形。也可以更改对回答“是”的人的定义。例如,回答“是”的人也可以是对各种参数的2个或2个以上的问题回答了“是”的人。
模型生成部30使用由动态评价参数计算部28计算出的动态评价参数,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在这里,模型生成部30参照记忆在模型格式记忆部20的模型格式。如已说明的那样,模型格式表现了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尤其是规定了各种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按照该规定,模型生成部30将各个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由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上。由此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模型。
模型输出处理部32作为本发明的输出单元发挥作用,用输出装置14将由模型生成部30生成的动态评价模型输出。在本实施形态中,输出装置14为显示器及打印机。因此,品牌动态评价模型被显示在显示器上或者用打印机打印。
另外,如已说明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信息处理装置10也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等的网络。而且,品牌评价模型也可以使用与网络的通信功能,向网络输出。
图8例示了对象品牌的动态评价模型。如图所示,6个动态参数被贴在与在图2动态评价模型中象征循环过程的6个特征项目相对应的位置。为了便于视觉上的掌握,以圆形图表的形式表示各个参数的值(%)。
在图8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中,当动态评价参数的值平衡时,即循环路径上的动态评价参数的值比较接近时,可以认为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处于适当的状态。当平衡良好并且参数的值较大时,可以说构筑、维持着强大的品牌。
相反,当动态评价参数不平衡时,有阻碍用于品牌知识创造的过程的循环的趋势,因此有可能品牌构筑过程没有处于适当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从整体来看参数的值较大,但是阻碍了循环,所以也有可能会阻碍品牌的发展。因此,为了构筑强大的的品牌,需要考虑使平衡变得良好的对策。
例如,当察觉参数的值相对较低时,可以考虑实施用于明确化的对策。以此,可以促进从接触向察觉的发展,察觉参数的值变大,循环状态变得良好。这样的对策例如是报纸、杂志、交通广告以及网上广告。通过这样的对策,提出了新的价值,品牌特征明确化,察觉的程度会变大。
另外,例如当实感参数的值相对较低时,可以考虑实施用于促进统括的对策。以此,可以促进从社会化向实感的发展,实感参数的值变大,循环状态变得良好。这样的对策,例如是电视以及各种活动。通过这样的对策,获得了对于价值的信赖,生成了品牌的自律价值,实感的程度会变大。
另外,图8的模型也可以用于竞争企业之间的品牌的比较。生成本公司和竞争公司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然后,比较两个模型的形式。在某参数的值比竞争公司的同一的参数的值小的情况下,为了强化本公司品牌,有时候采取使该参数的值变大的对策是很有效的。考虑这一点,由模型判断出应该优先“品牌知识的具体化”(明确化)和“品牌知识的集约、自律化”(统括)的哪一个的方向。通过这样做,本模型也可以作为通过企业之间的品牌比较的战略研究的判断资料使用。
图9是表示图1中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指定对象品牌(S10),并且指定对象者的属性(S11)。然后,从对象品牌回答信息记忆部22读出与指定属性相对应的对象者对对象品牌的回答信息(S14)。其次,根据回答信息,计算出6个动态评价参数,从而取得6个动态评价参数(S16)。此后,将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记忆在模型格式记忆部20的模型格式中的指定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动态评价模型(S18)。所生成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从输出装置14输出(S2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生成、输出良好的动态评价模型。在该动态评价模型的生成过程中,如图2所示,准备了确定通过因子分析所决定的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的模型格式。而且,如图8所示,在该模型格式中配置对象品牌的具体的动态评价参数。
这样得到的动态评价模型,准确地表现了在品牌构筑中可以见到的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由于使用了因子分析,因此可以准确地表现过程状态的同时,使用者可以很容易把握过程的状态。当使用本模型时,典型地,研究模型中的参数之间的平衡,还有在竞争品牌之间比较模型。通过这样做,本模型成为十分有助于构筑强大品牌的判断资料。
另外,在本发明中,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所示,包括接触参数、察觉参数、社会化参数以及实感参数,而这些参数的配置,用模型格式按上述的顺序确定在循环路径上。
在上述模型中,“察觉”及“实感”相当于沉默知,而“社会化”相当于形式知。上述模型显示了包括“察觉”和“实感”在内的动态循环的重要性,尤其是显示了依靠反复发生新的“察觉”的循环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经过社会化的实感不是品牌构筑的最终目的。从实感,经过新的接触,发生新的察觉,就可以强化品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新的察觉,就不会促进知识创造的过程,其结果,也有可能品牌的成长停滞,品牌变弱。通过将对象品牌的评价值适用于本模型,能够知道在对象品牌中上述循环过程是否正在适当地发挥作用。因此,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十分有利于促进对象品牌的构筑的判断资料。
另外,在本发明中,多个评价参数还包括明确化参数以及统括参数。模型格式与从接触参数向察觉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明确化参数的配置的同时,与从社会化参数向实感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统括参数的配置。
上述模型将明确化参数及统括参数配置在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些参数的大小显示了引起察觉及实感的作用的大小。因此,本模型通过具有这些参数,能够表示是否充分地促进了过程的循环。本模型能够容易把握过程循环的状态,十分有助于促进品牌的构筑。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形态的形态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以附上的权利要求覆盖处于本发明的真实的基本宗旨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形例。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能够生成、输出品牌的动态评价信息,有助于对品牌构筑的战略研究。

Claims (14)

1.一种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模型格式记忆单元,记忆表现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的模型格式的信息,所说的模型格式确定分别与通过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多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而获得的多个指标群相对应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
对象品牌参数取得单元,取得对于评价对象品牌的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
模型生成单元,通过参照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由对象品牌参数取得单元取得的对于对象品牌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以及
输出单元,输出由上述模型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述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对品牌的“接触”程度的接触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程度的察觉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程度的社会化参数;以及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程度的实感参数,这些参数的配置以上述模型格式按上述顺序确定在循环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成为从对品牌的“接触”向“察觉”转移契机的“明确化”的明确化参数以及表示品牌的“社会化”直至“实感”时所出现的“统括”的统括参数,
上述模型格式与从接触参数向察觉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明确化参数的配置的同时,与从社会化参数向实感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统括参数的配置。
4.一种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取得表现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的模型格式的信息的步骤,所说的模型格式确定分别与通过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多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而获得的多个指标群相对应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
取得对于评价对象品牌的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步骤;
通过参照上述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对于上述对象品牌的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步骤;以及
输出所生成的上述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多种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对品牌的“接触”程度的接触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程度的察觉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程度的社会化参数;以及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程度的实感参数,这些参数的配置用上述模型格式按上述顺序确定在循环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成为从对品牌的“接触”向“察觉”转移契机的“明确化”的明确化参数以及表示品牌的“社会化”直至“实感”时所出现的“统括”的统括参数,
上述模型格式与从接触参数向察觉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明确化参数的配置的同时,与从社会化参数向实感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统括参数的配置。
7.一种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取得表现品牌知识创造的循环过程的模型格式的信息,所说的模型格式确定分别与通过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多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而获得的多个指标群相对应的多个动态评价参数的配置;
取得对于评价对象品牌的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
通过参照上述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对于上述对象品牌的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以及
输出所生成的上述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程序,其中,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对品牌的“接触”程度的接触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程度的察觉参数;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程度的社会化参数;以及表示相当于对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程度的实感参数,这些参数的配置用上述模型格式按上述顺序确定在循环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程序,其中,上述多个动态评价参数包括,表示成为从对品牌的“接触”向“察觉”转移契机的“明确化”的明确化参数以及表示品牌的“社会化”直至“实感”时所出现的“统括”的统括参数,
上述模型格式与从接触参数向察觉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明确化参数的配置的同时,与从社会化参数向实感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统括参数的配置。
10.一种记录有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序的,在计算机上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11.一种品牌动态评价信息装置,具有:
取得表示对品牌的“接触”程度的接触参数的单元;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程度的察觉参数的单元;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程度的社会化参数的单元;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程度的实感参数的单元;
模型格式记忆单元,记忆将上述接触参数、上述察觉参数、上述社会化参数以及上述实感参数的配置,在循环路径上按顺序被配置的那样确定的模型格式的信息;
模型生成单元,通过参照上述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所取得的上述接触参数、上述察觉参数、上述社会化参数以及上述实感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以及
输出单元,输出由上述模型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述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品牌动态评价信息装置,具有:
取得表示成为从对品牌的“接触”向“察觉”转移契机的“明确化”的明确化参数的单元;和
取得表示品牌的“社会化”直至“实感”时所出现的“统括”的统括参数的单元,其中,
上述模型格式记忆单元的上述模型格式,与从接触参数向察觉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了明确化参数的配置的同时,与从社会化参数向实感参数的路径相关联地确定了统括参数的配置,
上述模型生成单元,将取得的上述明确化参数以及上述统括参数配置在以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上。
13.一种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取得表示对品牌的“接触”程度的接触参数的步骤;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程度的察觉参数的步骤;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程度的社会化参数的步骤;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程度的实感参数的步骤;
取得将上述接触参数、上述察觉参数、上述社会化参数以及上述实感参数的配置,在循环路径上按顺序被配置的那样确定的模型格式的信息的步骤;
通过参照上述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所取得的上述接触参数、上述察觉参数、上述社会化参数以及上述实感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步骤;以及
输出所生成的上述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的步骤。
14.一种用于品牌动态评价的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取得表示对品牌的“接触”程度的接触参数;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沉默知的“察觉”程度的察觉参数;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形式知的“社会化”程度的社会化参数;
取得表示相当于对上述对象品牌的另一个沉默知的“实感”程度的实感参数;
记忆将上述接触参数、上述察觉参数、上述社会化参数以及上述实感参数的配置,在循环路径上按顺序被配置的那样确定的模型格式的信息;
通过参照上述模型格式的信息,并将所取得的上述接触参数、上述察觉参数、上述社会化参数以及上述实感参数配置在由上述模型格式确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对象品牌的品牌动态评价模型;以及
输出所生成的上述品牌动态评价模型的信息。
CNA028300459A 2002-12-16 2002-12-16 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Pending CN17143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2/013125 WO2004055707A1 (ja) 2002-12-16 2002-12-16 ブランド動的評価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4359A true CN1714359A (zh) 2005-12-28

Family

ID=3258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300459A Pending CN1714359A (zh) 2002-12-16 2002-12-16 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49614A1 (zh)
JP (1) JPWO2004055707A1 (zh)
CN (1) CN1714359A (zh)
AU (1) AU2002368458A1 (zh)
WO (1) WO200405570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665A (zh) * 2015-06-16 2015-10-14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品牌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6294779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杭州来二去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品牌标签生成方法及系统
WO2017031633A1 (zh) * 2015-08-21 2017-03-02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0918B1 (en) * 2005-01-14 2012-04-17 Comsco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rand preference
US20080288331A1 (en) * 2007-05-18 2008-11-20 Scott Magid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sis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brand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US20080300960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W Ratings Corpor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90106087A1 (en) * 2007-10-17 2009-04-23 Google Inc. Contextual auction bidding
JP5180743B2 (ja) * 2008-09-03 2013-04-10 ニフティ株式会社 ブランド分析方法及び装置
US8954343B2 (en) * 2011-09-02 2015-02-10 Woofound, Inc. Person-to-person matching system
US10956969B2 (en) * 2011-09-02 2021-03-23 Woofound, Inc. Matching system for career and academic counseling
US8788307B2 (en) * 2011-09-02 2014-07-22 Woofound, Inc. System for using personality trait identification to match consumers with businesses
US10817888B2 (en) * 2012-05-23 2020-10-27 Woofou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sinesses to collect personality information from their customers
US11373198B2 (en) 2016-12-02 2022-06-28 Honda Motor Co., Ltd. Evaluation devic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program
JP2022054879A (ja) * 2020-09-28 2022-04-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関連表現抽出装置及び関連表現抽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6763A (ja) * 1999-08-18 2001-02-27 Yoko Ishino 製品概念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109175A (ja) * 2000-10-02 2002-04-12 Dentsu Inc ブランド力診断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2109183A (ja) * 2000-10-04 2002-04-12 Dentsu Inc ブランドおよびビークルの近縁性の評価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2352071A (ja) * 2001-05-25 2002-12-06 Masakazu Nakai 評価算定システ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665A (zh) * 2015-06-16 2015-10-14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品牌评估方法和装置
WO2017031633A1 (zh) * 2015-08-21 2017-03-02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6294779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杭州来二去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品牌标签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6294779B (zh) * 2016-08-12 2020-03-17 杭州一来二去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品牌标签生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4055707A1 (ja) 2006-04-20
AU2002368458A1 (en) 2004-07-09
US20060149614A1 (en) 2006-07-06
WO2004055707A1 (ja) 200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4359A (zh) 品牌动态评价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Sharma et al. A review of evolution of theories and models of technology adoption
CN1107261C (zh) 主页建立系统和设备
Gorschek et al. Requirements abstraction model
CN1650297A (zh) 定量用户偏好的系统
CN1310819A (zh) 为选定的应用数据生成并显示描述性注释的方法和工具
CN1378173A (zh) 网络设备管理装置、程序、信息存储媒体及网络设备管理方法
CN1774938A (zh) 控制和应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待机画面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JP2019506627A (ja) パケット化されたオーディオ信号の変調
CN1639754A (zh) 限定课程的动态组合
CN1384947A (zh) 其上记录有用于显示技能成绩等级的程序的介质,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109312C (zh) 具有代理功能的信息处理器
Decker et al. An internet‐bas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scanning in marketing planning
CN1383534A (zh) 利用通信网的学员个别学习计划书生成提供系统
CN1501267A (zh) 链接信息制作设备、方法、记录媒介及文件处理系统
Andriessen et al. Emerging mobile virtual work
CN1285044C (zh) 外围设备、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WO2006016208A2 (en) Personal support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 of user applications and interfaces
Rehm et al. DoGood: examining gamification, civic engagement,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Neydorf et al. Monochrome multitone image approximation on lowered dimension palette with sub-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CN1270680A (zh) 一种电脑化的编制报告的方法
CN1666198A (zh) 数据检索装置
JP7353696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36506C (zh) 多媒体标题播放装置
Pörtner et al. Data management strategy assessment for leverag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odels: DX-CMM and Camelot DM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