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0860A - 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0860A
CN1710860A CNA200510077542XA CN200510077542A CN1710860A CN 1710860 A CN1710860 A CN 1710860A CN A200510077542X A CNA200510077542X A CN A200510077542XA CN 200510077542 A CN200510077542 A CN 200510077542A CN 1710860 A CN1710860 A CN 1710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ata
lower layer
data unit
serial number
upp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75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5761C (zh
Inventor
文盛郁
石井美波
中村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10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0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57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576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84Reactions to storage capacity overflow
    • H04L49/9089Reactions to storage capacity overflow replacing packets in a storage arrangement, e.g. pushout
    • H04L49/9094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e.g. simultaneous reading/writing from/to the storag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Abstract

发送装置,具备有: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其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和通信部,其发送下位层数据单位。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发送装置使用共同的线路,进行组播发送或广播发送多媒体内容的被称作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的服务。(例如3GPPTSG-RAN,“TS25.346 V6.0.0 Introduc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MBMS)in Radio acess network(RAN)”2004年3月)。此时,没有被接收装置所接收而丢失的数据包,因每个接收装置而异。因此,在MBMS中,要进行:发送装置将全部的多媒体内容多次发送的重复发送、或发送装置和各个接收装置利用专用信道个别地确立线路,来对每个接收装置中丢失的数据包进行再发送、再接收的P t P repair(Ponit to point repair)。
这种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是由IP层进行。IP层上的数据包,被分割成在比IP层更低级的RLC(Radio Link Control)层上的多个数据单位。即,上位层数据包被分割成为多个下位层数据单位。
然而,在以前的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中,即使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在上位层数据包中所包含的一部分下位层数据单位时,废弃属于该上位层数据包的全部下位数据单位废弃,而重新接收属于该上位层数据包的全部下位层数据单位。这时,在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中,将不能保证再次能正确地接收上次正确地接收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因此,就存在接收质量衰减了的情况。为了维持接收质量,就必须再次尝试包含在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中接收失败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上位层数据包的接收,从而有增大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的处理负荷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接收质量的衰减和处理负荷的增加。
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发送装置,具备: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其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和通信部,其发送下位层数据单位。以前,之所以必须废弃属于接收失败的上位层数据包的全部下位层数据单位,而重新接收属于该上位层数据包的全部下位层数据单位,是接收装置不知道分割根据上位层数据序列所生成的上位层数据包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和上位层的数据序列之间的关系,故而不能判断为了复原上位层的数据序列所必要的丢失的下位层数据单位。
若用这样的发送装置,可以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且能够发送其下位层数据单位。因此,接收装置,通过利用该序列号码,就可以将上次正确地接收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和新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进行合成,来复原上位层数据序列。因此,就可以防止接收质量的衰减、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的处理负荷的增加。
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通信系统,具备有:发送装置,其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并发送该下位层数据单位;和接收装置,其接收下位层数据单位,并根据序列号码来合成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通信方法,具备有: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步骤;和发送下位层数据单位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构成;
图2是表示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协议栈;
图3是表示附以序列号码的例子;
图4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第1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第2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第2方法中的RLC-PDU的说明图;
图7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第4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服务器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了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站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附图1 10:移动站  20:基地站  30:无线控制站  10a:通信部  10c:合成部  10b:缓冲器  10d:输出部  50:服务器  50a:通信部  50b:发送缓冲器50c: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  50d:上位层数据包生成部  50e:内容数据库
附图2、3、4、5
I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
IP数据包,PDU号码,序列号码,
附图6序列号码数据
附图8 S101:IP数据包生成S102:RLC-PDU生成S103:广播发送/组播发送S104:重复发送/PtP repair
附图9 S201:IP数据包接收S202:保存S203:再接收S204:合成
具体实施方式
(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具备有:服务器50、核心网络40、无线控制站30、基站20和移动站10。服务器50,通过核心网络40、无线控制站30、基站20,向移动站10发送内容。例如,服务器50,可以向多个基站20覆盖的小区60内存在的多个移动站10、或向在一个基站20覆盖的小区60内存在的多个移动站10,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同一内容。服务器50,可以向多个移动站10利用共通的线路来进行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这样,在通信系统100中,服务器50为发送作为数据序列的内容的发送装置,移动站10为接收数据序列的接收装置。
服务器50,具备有:通信部50a、发送缓冲器50b、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上位层数据包生成部50d和内容数据库50e。内容数据库50e,存储服务器50发送的数据序列的内容。例如,内容数据库50e保存多媒体内容。
上位层数据包生成部50d,生成上位层数据包。通信系统100,可以使用如图2所示的协议栈。协议栈,从下位依次由物理层、MAC(Medium AccessControl)层、RLC(Radio Link Control)层、IP(Internet Protocol)层构成。
上位层数据包生成部50d,从内容数据库50e中得到数据序列(内容)。上位数据包生成部50d,生成包含数据序列的一个和或多个上位层数据包。上位数据包生成部50d,作为上位层数据包生成IP数据包。上位层数据包生成部50d,将生成的上位层数据包输入到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中。
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生成附以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在下位层数据单位中,根据下位层的协议栈,具有下位层数据包、帧、数据单位、纠错码单位、传输块等。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作为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RLC-PDU(Radio Link Control-protocol Data Unit)。
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从上位层数据包生成部50d中取得上位层数据包。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将由一个或多个上位层数据包构成的上位层的数据序列分割成为多个下位层的数据单位。例如,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在上位层的数据序列的长度是1500字节,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长度为50字节的情况时,可将一个数据序列分割成30个下位层数据单位。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给分割过的多个下位层数据单位附以序列号码。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将包含生成的多个下位层数据单位的上位层数据存储到发送缓冲器50b中。
发送缓冲器50b,保存上位层数据包(IP数据包)。通信部50a,发送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通信部50a,从发送缓冲器50b中获得上位层数据包(IP数据包),向移动站10发送。这样,通信部50a,作为包含多个下位层数据单位的上位层数据包来发送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通信部50a,通过核心网络40、无线控制站30、基站20,向多个移动站10,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构成数据序列(内容)的多个下位层数据单位。
而且,通信部50a,进行多次发送数据序列(内容)的重复发送、和在通信部50a和各个移动站10a之间建立专用信道、来再次发送每个移动站10接收失败的上位层数据包的P t P repair(Ponit to point repair)。通信部50a,在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中,发送上位层数据包(IP数据包)。数据序列(内容)从上位层(IP层)依次地被映射到下位层(物理层)、并被发送。
移动站10,具备有:通信部10a、缓冲器10b、合成部10c和输出部10d。通信部10a,接收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例如,通信部10a,接收服务器50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的上位层数据包(IP数据包)。这样,通信部10a,作为包含多个下位层数据单位的上位层数据包来接收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通信部10a,将接收到的上位层的数据包保存在缓冲器10b中。缓冲器10b,保存通信部10a接收到的上位层数据包(IP数据包)。
通信部10a,利用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Ponit to point repair)再次接收接收失败的上位层数据包。这时,通行部10a,最好是省略已正确接收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再次接收,而仅再次接收接收失败的下位层数据单位。通信部10a,通过序列号码来判断接收失败的下位层数据单位,来再次接收付与了该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通信部10a,将再次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输入到合成部10c中。
合成部10c,根据序列号码来合成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合成部10c,最好合成成功接收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和再次接收到的以前接收失败的下位层的数据单位。在移动站10中,不废弃丢失部分下位层数据单位的上位层数据包,而保存在缓冲器10b中。合成部10c,从通信部10a中获得接收失败、而再次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合成部10c,通过合成缓冲器10b保存的部分丢失的上位层数据包和再次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复原上位层数据包,来复原上位层的数据序列(内容)。合成部10c,将复原过的上位层的数据序列(内容)输出到输出部10d中。
这样一来,移动站10,就可以省略对于一次接收成功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再次接收,仅仅接收接收失败、丢失的下位层数据单位,来复原上位层的数据序列。由此,就可以进一步减轻移动站10的处理负荷。
这样一来,服务器50,作为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的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发送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发送装置来工作。另外,移动站10,作为接收下位层数据单位、根据序列号码来合成该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接收装置来工作。
接下来,用图3~图7对付与了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包的生成,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3~图5中,作为上位层数据包使用IP数据包,作为下位层数据单位使用RLC-PDU。数据序列(内容)利用两个IP包1,2来发送。再者,IP数据包1,2被2次重复发送。各IP数据包1,2,分别被分割成X个RLC-PDU。即,IP数据包1,被分割成RLC-PDU11,12~1X,IP数据包2被分割成RLC-PDU21,22~2X。一个IP数据包1,2中所包含的RLC-PDU11~1X,21~2X依次附以从1到X的PDU号码。
这里,如图3所示,序列号码的最大值,比为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所必要的值还小的时,尽管上位层数据序列是相同,也要给RLC-PDU付与不同的序列号码。图3的情况是,为了识别通过2个IP数据包1,2构成的上位层数据序列所必要的RLC-PDU的序列号码的最大值为2×X,但实际的序列号码的最大值是X+1。因此,在最初的发送时的IP数据包中的PDU号码1的RLC-PDU11的序列号码为1,但是在重复发送时的IP数据包1中的PDU号码1的RLC-PDU11的序列号码为X。结果,移动站10,即使重复发送时能正确接收到上次未能正确接收到的RLC-PDU,也不能判断出RLC-PDU和上位层数据包的关系。
所以,服务器50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利用从下述的第1方法到第4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来以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RLC-PDU。
(第1方法)
如图4所示,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在上位层数据序列是相同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序列上,付与同一序列的序列号码。具体来说,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在由2个IP数据包1,2构成的上位层数据序列构成的RLC-PDU11~1X,21~2X上,在最初的发送时和重复发送时付与同一序列的序列号码1~X,X+1~X-1。
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这样,通过在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序列上,在最初的发送时和由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的再发送时,付与同一序列的序列号码,也能识别出上位层的数据序列是由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的再发送的数据序列。
这样一来,移动站10,就能容易判断出:付与了同一序列的序列号码1~X-1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序列、RLC-PDU11~2X,属于同一的上位层的数据序列。另外,移动站10,根据序列号码,还能容易识别出: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1)是再发送的数据序列。因此,可进一步减轻移动站10的处理负荷。
(第2方法)
如图5所示,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根据上位层数据序列的长度来变更序列号码的长度,把序列号码付与在下位层数据单位上。图4中,序列号码的最大值是X+1。这时,通过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序列号码,不能够唯一确定在上位层数据序列中的与序列号码对应的部分信息。例如,给IP数据包1中包含的RLC-PDU11和IP数据包2中包含的RLC-PDU22两者都付与序列号码1。RLC-PDU11和RLC-PDU22为同一序列号码,但是该部分的上位层数据序列中的信息是不同的。
于是,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根据上位层数据序列的长度变更序列号码的长度,在相同的数据序列中包含的各个RLC-PDU中付与不同的序列号码。具体来说,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变更序列号码的长度以使序列号码的最大值为构成数据序列的RLC-PDU的数目以上。
图5的情况,因为构成上位层数据序列的RLC-PDU的数是2×X,所以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变更序列号码的长度以使序列号码的最大值为2×X的数量以上。当将序列号码的长度设定为n比特的时候,用2表示序列号码的最大值。由此,下位层单位生成部50c,求取满足2≥2×X条件的序列号码的长度n。这样一来,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对序列号码的长度进行扩张。
接下来,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根据扩张了的序列号码的长度,生成序列号码,付与RLC-PDU。具体来说,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如图5所示,给构成由两个IP数据包1、2构成的上位层数据数列的RLC-PDU11~1X,21~2X,付与序列号码1~X,X+1~2×X。
这样扩张了序列号码时,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可以生成设定了如图6所示的扩张过的序列号码的RLC-PDU。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在表示通常的序列号码的区域之后设定扩张比特E(Extension bit)。设定了扩张比特E时,序列号码的区域被扩张到下一个规定比特为止。而后,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通过不设定下一个扩张比特E,可以结束序列号码的区域的扩张,以下可设定数据。
据此,通过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序列号码,就能够唯一确定在上位层数据序列中的与序列号码对应的部分信息。例如图5中,只给构成数据序列的IP数据包1,2中包含的RLC-PDU11,付与序列号码1。由此,通过序列号码1,就可以唯一确定与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1对应的部分信息。因此,就可更容易实现由移动站10所进行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合成,能进一步减轻处理负荷。
(第3方法)
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根据上位层数据序列的长度,变更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长度,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如图3所示,在构成上位层数据序列的RLC-PDU的数量比序列号码的最大值还大时,即使上位层数据序列是同一个,也给RLC-PDU付与不同的序列号码。
于是,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将上位层数据序列分割成序列号码的最大值以下的数量的下位层数据单位。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根据上位层数据单位序列的长度和序列号码的长度,变更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长度。具体来说,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上位层数据序列的长度,除以利用序列号码的长度所确定的序列号码的最大值,来确定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长度。
例如,上位层数据序列的长度为1600字节,序列号码的长度为5比特,而序列号码的最大值为32时,则1600字节/32=50字节。由此,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将RLC-PDU的长度确定为50字节以上。而后,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用确定了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的长度来分割上位层数据序列,付与序列号码,由此,来生成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
据此,服务器50,通过调整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长度,就能够容易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因此,可进一步减轻服务器50的处理负荷。
(第4方法)
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付与包含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数据序列识别区域、和表示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顺序的顺序区域的序列号码。具体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如图7所示,生成设定了包含数据序列识别区域3a和顺序区域3b的两个区域的序列号码3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例如,序列号码3,可以将其上位比特用于数据识别区域3a,将其下位比特用于顺序区域3b。
在数据序列识别区域3a中,例如,可以设定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识别符。作为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识别符,可以使用在每个数据序列上付与的识别符、和表示是重复发送和P t P repair的再发送的数据序列的识别符。根据每个数据序列付与的识别符,就可以从该识别符直接识别出上位层数据序列。根据表示再发送数据序列的识别符,通过判断为数据序列与以前所发送的数据序列相同的,就可以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
在顺序区域3b中,可以设定表示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顺序的值。表示顺序的值,在最初发送时和利用重复发送或P t P repair的再发送时,可以做成同一个值。另外,在表示顺序的值的首端,如果付与表示上位层的数据序列的开始的值,后续的值在最初发送时和再发送时无需做成同一个值。
据此,移动站10,根据数据序列识别区域3a,可容易地判断属于同一上位层数据序列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轻接收装置的处理负荷。另外,在数据识别范围3a上设定了表示是再发送的数据序列的识别符时,移动站10,根据表示再发送的识别符,也能很容易识别出接受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是再发送的数据序列。从而,可以进一步减轻移动站的处理负荷。
(通信方法)
接下来,对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图8表示了服务器50的动作过程。服务器50,由数据序列(内容)生成IP数据包(S101)。服务器50,利用上述第1方法~第3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RLC-PDU(S102)。服务器50,将包含有已生成的多个RLC-PDU的IP数据包,广播发送和组播发送到移动站10(S103)。服务器50,对于在步骤(S103)中发送的IP数据包,进行重复发送或P t P repair。
图9表示了移动站10的动作过程。移动站10,从服务器50接收广播发送和组播发送的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RLC-PDU(S201)。移动站10,将接收到的IP数据包保存到缓冲器10b中。移动站10,连没有接收到的IP数据包也不废弃地将全部的RLC-PDU保存到缓冲器10b中(S202)。
接着,移动站10,从服务器50利用重复发送或P t P repair发送的IP数据包中,仅再次接收接收失败的RLC-PDU(S203)。移动站10,将在步骤(S201)中接收成功的RLC-PDU和在步骤(S203)中再次接收到的RLC-PDU,根据序列号码进行合成,来复原上位层数据序列(S204)。
根据这样的通信系统100、服务器50、移动站10及通信方法,服务器50,就可以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内容)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且能够发送该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因此,移动站10,通过利用该序列号码,就可以将上次正确接收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和新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RLC-PDU)进行合成,来复原上位层数据序列。因此,就可以防止接收质量的衰减、移动站10和服务器50的处理负荷的增加。
再者,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种种变更。例如,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50c,如果能够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其生成方法就不受上述第1~第4方法所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有:
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其生成付与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和
通信部,其发送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在上述上位层数据序列为同一的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序列上,附以同一序列的上述序列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根据上述上位层的数据序列的长度,来变更上述序列号码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根据上述上位层的数据序列的长度,来变更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附以包含识别上述上位层数据序列的数据序列识别区域和表示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的顺序的顺序区域的上述序列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生成部,附以识别上述上位层的数据序列是再发送的数据序列的上述序列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通信部,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
发送装置,其生成附以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并发送该下位层数据单位;和
接收装置,其接收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并根据上述序列号码来合成该接收到的下位层数据单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装置,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步骤:
生成附以了识别上位层数据序列的序列号码的下位层数据单位的步骤;和
发送该下位层数据单位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广播发送或组播发送上述下位层数据单位。
CNB200510077542XA 2004-06-18 2005-06-17 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04057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1668A JP4499489B2 (ja) 2004-06-18 2004-06-18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4181668 2004-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0860A true CN1710860A (zh) 2005-12-21
CN100405761C CN100405761C (zh) 2008-07-23

Family

ID=3493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7542XA Active CN100405761C (zh) 2004-06-18 2005-06-17 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85755A1 (zh)
EP (1) EP1608130B1 (zh)
JP (1) JP4499489B2 (zh)
KR (1) KR100672920B1 (zh)
CN (1) CN100405761C (zh)
DE (1) DE60200500420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0197B2 (en) 2006-03-10 2012-05-29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lephone and communication mode setting method
WO2007111320A1 (ja) * 2006-03-28 2007-10-04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ノード、基地局及び方法
US20070297369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fra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159862B2 (ja) * 2010-11-10 2013-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Dsrc車載器
JP6088859B2 (ja) * 2013-03-12 2017-03-01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1100178A1 (ja) * 2019-11-21 2021-05-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6111D0 (en) * 1991-03-22 1991-05-08 Plessey Telecomm Connectionless switching for an atm switch
JPH04351039A (ja) * 1991-05-28 1992-12-04 Nec Corp セル組立方式
WO1998029987A1 (fr) * 1996-12-26 1998-07-09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FI106504B (fi) * 1998-10-06 2001-02-15 Nokia Networks Oy Datan segmentointimenetelmä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ES2264584T3 (es) * 1998-10-30 2007-01-0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Transporte de datos.
US6772215B1 (en) * 1999-04-09 2004-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inimizing feedback responses in ARQ protocols
US6654422B1 (en) * 1999-05-14 2003-11-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fficient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using variable length sequence numbers
KR20000075358A (ko) * 1999-05-27 2000-12-15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링크프로토콜에 따른 가변길이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2001057583A (ja) * 1999-08-17 2001-0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
US6493559B1 (en) * 2000-01-07 2002-12-1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SMSCB messages during GPRS/EDGE data transfer mode
JP2001211145A (ja) * 2000-01-25 2001-08-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KR100640921B1 (ko) * 2000-06-29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의 생성 및 전송 방법
JP2002246989A (ja) 2001-02-16 2002-08-30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デジタル移動通信評価装置
SE0100739D0 (sv) * 2001-02-28 2001-0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system of retransmission
US7197024B2 (en) 2001-06-27 2007-03-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layered protocol with delimiter of payload
KR20030035449A (ko) * 2001-10-31 2003-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100886537B1 (ko) * 2002-03-15 2009-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위한 데이터 패킷 제어장치 및방법
US20040027999A1 (en) * 2002-08-08 2004-02-12 Lorenzo Casaccia Broadcast message segmen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241098B (en) 2002-08-09 2005-10-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sharing a common memory
EP1526701A1 (en) 2003-10-22 2005-04-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nd for recovering data packe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85755A1 (en) 2005-12-29
DE602005004203D1 (de) 2008-02-21
DE602005004203T2 (de) 2009-01-02
EP1608130B1 (en) 2008-01-09
EP1608130A1 (en) 2005-12-21
JP2006005786A (ja) 2006-01-05
KR100672920B1 (ko) 2007-01-22
CN100405761C (zh) 2008-07-23
JP4499489B2 (ja) 2010-07-07
KR20060048400A (ko) 200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1725C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协议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246990C (zh) 在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物理层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基站
KR101374680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피드백 메시지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CN1174588C (zh) 分组接收装置和分组传输方法
CN105812098A (zh) 用于提供不等错误保护和捆绑文件传递服务的通用文件传递方法
CN1968073A (zh) 用于分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261487A (zh) 用于选择性重发协议的序列号码范围扩展方法和系统
JP2010516188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をマルチキャストする方法および機器
CN1354931A (zh)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CN101802797A (zh) 生成和传达源标识信息以实现可靠的通信
CN1682481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播消息分段
CN1154305C (zh) 推动无线链路控制层数据发送窗口快速滑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710860A (zh) 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593051A (zh) 扩展标题压缩
CN1711725A (zh)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CN1610301A (zh) 从无线网络控制器提供分组数据到基站的方法
CN1859037A (zh) 一种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分组数据单元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360775A (zh) 发射和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9814A (zh)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封包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633771A (zh) 半可靠的arq方法及其装置
CN1745533A (zh) Arq系统中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684466A (zh)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系统中恢复报头解压的方法
CN1610339A (zh) 传送和恢复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34965A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507286A (zh) 用于MIPv6的鲁棒性头标压缩/解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