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1725A -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 Google Patents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1725A
CN1711725A CNA2003801027711A CN200380102771A CN1711725A CN 1711725 A CN1711725 A CN 1711725A CN A2003801027711 A CNA2003801027711 A CN A2003801027711A CN 200380102771 A CN200380102771 A CN 200380102771A CN 1711725 A CN1711725 A CN 1711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pdu
mac
container
cell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27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赫尔曼恩
P·尼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71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1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9Arrangements for ran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mot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如果相同逻辑信道的太多数据分组被包含在单个被丢失的容器中,则电信系统中的数据发射可能变得危险。根据本发明的可仿效实施例,可以通过单个容器只容纳相同逻辑信道的最大数目的数据分组来避免这个问题。有利地,这可以提供稳定和有效的发射。

Description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组发射。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把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把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的通信系统、发射站和软件程序产品。
一个数据分组发射方法在以下三个文档中被描述,这三个文档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3 GPP TS 25.308 V5.2.0(2002/03),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BPA);总体描述;阶段2(版本5),和3 GPP TS 25.321V5.2.0(2002/09),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MAC协议规范(版本5),和3 GPP TS 25.433 V5.2.0(2002/09),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UTRAN Iub接口NBAP信令(版本5)。特别地,上述文档描述了一种用于基于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重发协议在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下称为“HS-DSCH”)上发射高速数据的方法,该协议允许软结合刚被接收的重发软比特与较早发射或重发的软比特。重发协议与肯定应答和否定应答协作,肯定应答向发射端指示接收分组的无误差解码,而否定应答则由于解码存在误差而向发射端指示需要重发分组。
当经由HS-DSCH发射数据时,在HARQ重发协议的顶端上存在另一个与本发明相关的协议,即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协议。
关于无线电链路控制协议(RLC协议)的细节、例如应答模式(AM)和无应答模式(UM)的数据发射,3 GPP TS 25.322 V5.2.0(2002-09)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RLC协议负责如下处理:
执行把RLC SDU(服务数据单元,即从RLC层之上的下一个较高层接收的数据单元)分割成段,其作为RLC PDU(协议数据单元,即由RLC层交递到下一个较低层的数据单元,在此下一个较低层是MAC层)的一部分被发送,并且如果适用,则把不同的RLC SDU或不同的RLC SDU的段连接成RLC PDU,和
(如果照此配置),则接收器指示发射机来控制RLC PDU的重发,因为RLC PDU没有被正确接收。
如果数据经由HS-DSCH被发射,则这些数据此外总是由HARQ协议之上的RLC协议实体来处理,并且这个RLC协议实体然后可以被配置用于
应答模式(AM)的数据发射,或
无应答模式(UM)的数据发射。
“应答模式数据”也缩写为AMD,“无应答模式数据”被缩写为UMD。术语UM RLC PDU被用来标识RLC实体产生的RLC PDU,RLC实体被配置用于UM,AM RLC PDU因此被定义。
在UMD和AMD发射中,RLC PDU都具有序列号,其中UM规定7个比特而AM规定12个比特以用于编码序列号。这对应于从0到127变动的UM序列号范围,和从0到4095变动的AM序列号范围。如果被配置用于AMD发射,则RLC协议把RLC SDU分割成RLC PDU(和如果适用则把RLC SDU连接成RLC PDC),和
通过执行重发来提高数据发射的可靠性。如果被配置用于UMD发射,则RLC协议只执行分割,以及如果适用,则执行连接。
在发射端(从图1可见)上,如果必须区分逻辑信道,则RLC PDU还由MAC层(位于SRNC上,服务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处理,或更确切地说是由可以添加MAC报头的MAC-d层来处理。这个MAC报头标识发射RLC PDU的逻辑信道。MAC-d PDU(即MAC-d层产生的协议数据单元)然后被交托给位于UMTS的节点B上的MAC-hs层。在此,去往相同的移动站的一个或多个MAC-d PDU被编译成一个MAC-hs PDU。这些MAC-d PDU可能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即具有不同的MAC报头。从而,MAC-hs PDU多路复用不同逻辑信道的MAC-d PDU,然而被运往相同的接收移动站。与之相反,一个MAC-d PDU总是恰好包含一个RLC PDU。
通常,所考虑的协议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在相关文献中被定义为数据单元,其由这个所考虑的协议层从下一个较高的协议层接收。所考虑的协议层处理SDU,在RLC协议的情况下这例如意指SOU被分割成段。作为协议处理的结果,SDU被变换成一个或多个PDU(协议数据单元),其在RLC协议的情况下则例如包含被分段的SDU的每一段。这些段都具有一个RLC报头,该RLC报头至少包含一个序列号,然后形成一个RLC PDU的有效负载或内容。通常,所考虑的协议层的PDU被定义为数据单元,它被所考虑的协议层转交到下一个较低的协议层。
MAC-hs PDU从一个或多个MAC-d PDU被产生并包含这些MAC-d PDU和MAC-hs报头,该MAC-hs报头至少包括一个序列号(所谓的TSN,发射序列号),该序列号在UMTS中利用对应于0到63的序列号范围的6比特进行编码。MAC-hs PDU还由物理层处理。通常,物理层在HS-DSCH环境中处理的数据单元被称作传送块,即,MAC-hs PDU也是一个传送块,而形成传送块(即在此为MAC-hs PDU)的比特数被称作传送块容量。类型MAC-hs PDU的传送块的物理层处理如下:
物理层添加(24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和,然后对传送块比特(MAC-hs PDU类型的)和CRC比特应用速率1/3turbo编码,即添加由turbo编码产生的奇偶比特,这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3GPP TS25.212 V5.2.0(2002-09)(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多路复用和信道编码(FDD)(版本5))中被描述,其由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此外采用如在TS 25.212 V5.2.0中描述那样的速率匹配,其把速率1/3turbo编码器的输出比特数调整为可以经由空中接口在2ms内被发射的比特数。可以经由空中接口在2ms内被发射的比特数取决于信道化编码的选择数(可以使用1到15,并且它们都具有16的扩展因子)以及取决于所选择的调制方案,其可以是QPSK(四相相移键控)或16QAM(正交调幅)。例如可以用16QAM在2ms内发射的比特数可以比用QPSK发射的比特数大两倍。
速率匹配例如可以意指凿孔(pucturing),即删除由速率1/3增强编码器输出的比特序列中的预定义比特,以使所得出的比特数恰好适合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在2ms内被发送的比特数。接收端得知被凿孔比特的位置,然后在解码处理中例如认为它们是零值比特。
如果必须采用凿孔,则前向差错保护(FEC)必定变得比不凿孔更弱。例如如果一个或多个附加信道化编码被用于通过空中接口发射,则可以避免凿孔。
TS 25.212 V5.2.0描述了MAC-hs类型传送块的另外一些物理层处理步骤,其在本发明范围中是不重要的。
2ms的时间也被称作HS-D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因为它等于(MAC-hs类型)传送块由物理层通过无线电接口传送的周期,所以它也对应于(MAC-hs类型)传送块到达物理层的间隔时间,即在MAC层和物理层之间数据的连续传送之间的时间。换言之,物理层在2ms的TTI内处理比特容器,即MAC-hs PDU比特,并且在2ms之后准备处理下一个比特容器。原则上由于CRC的附加和借助于turbo编码的信道编码,其后通过空中接口发送的比特数大于容器的比特数。如果可以由物理层通过空中接口在2ms的TTI内发射的比特数X针对不同容量(即不同比特数)的两个容器被保持不变,其中容器容量比X小24(对应于24个CRC比特),则较小容器的前向纠错强于较大容器的前向纠错,例如因为应用于较小容器的凿孔更少。同样,如果规定尺寸为S的容器在物理层处理之后一次以X个比特(X>S+24)通过空中接口被发射而一次以Y>X个比特通过空中接口被发射,如果Y个比特被用于通过空中接口发射,则FEC通常是较强的。
在下面,术语“容器”(container)连同UMTS表示MAC-hs PDU的比特,即MAC-hs PDU类型的传送块的比特。
节点B负责服务于几个经由HS-DSCH接收数据的UE。为了这个目的,在节点B上存在一个在MAC-hs层中执行的调度程序功能。这个调度程序例如决定到MAC-hs PDU的哪个UE,和MAC-hs PDU是否必须被重发,或MAC-hs PDU的重发或发射是否必须被中断。
如果相同逻辑信道或连接的太多UM RLC-PDU(无应答模式无线电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包含在单个MAC-hs PDU中并且连续的MAC-hs PDU丢失使得相同逻辑信道的多于127个的连续MAC-d PDU并由此由相同RLC实体发送的多于127个的连续UM RLC PDU被丢失,则在UMTS版本5中通过HS-DSCH的UM数据发射可能变得很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用于加密(在发射端上)和解密(在接收端上)算法的时变输入或COUNT-C失去同步,即与用于在发送端上的加密的COUNT-C值不同的COUNT-C值被用于在接收端上的解密,所以随后的全部RLC PDU的译码都可能失败。更详细地,涉及时变输入的同步失去的原因如下:COUNT-C值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表示COUNT-C的25个最高有效比特的HFN(超帧号)和UM RLC PDU的7比特序列号,其被发送(其中COUNT-C作为加密引擎的时变输入被用来加密UM RLC PDU的有效负载比特)或者被接收(其中COUNT-C作为解密引擎的时变输入被用来解密UM RLC PDU的有效负载比特)。如果RLC序列号绕回或翻转,即如果前一个被处理的RLCPDU的RLC序列号是127而当前处理的RLC PDU的RLC序列号是0,则COUNT-C的HFN(在发射和接收端上)都被递增。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数据分组发射。
根据在权利要求1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可仿效实施例,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的方法而实现,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把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的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其中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最大数目。
由于所描述的解决方案,可以例如在UMTS中实现这个目的而无需为UM数据发射改变RLC协议,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以显著地体现此改进。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数据分组的方法,其中,在一个容器内只发射相同逻辑信道或连接的最大数目的数据分组。这并不排斥容器携带其它连接的数据分组,对于该容器来说对这些其它连接的数据分组的最大数目没有这种限制,并且必须在把数据分组放入容器时注意到这点。
如果给出的逻辑信道或连接的最大数目的数据分组到达一个容器,则所考虑的逻辑信道或连接的可能剩余的数据分组被放进另一个稍后将被发送的容器中。
因此,即使在发射或解码期间丢失一个以上的MAC-hs PDU,在接收端仍然可能继续解码和解密在这个逻辑信道上发射的数据。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2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预置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在第二数目的第二容器中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二数目大于或等于最小数目。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总是提供最小数目的容器,在该容器中多个第一数据分组被发射。一方面,确保了第一数据分组在最小数目的第二容器当中被分发,而另一方面确保了每个容器可以只包括最大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3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多个第二数据分组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多个第一数据分组和第二数据分组中的每个数据分组都具有连接信息,其指示相应的数据分组是第一数据分组还是第二数据分组可以被推导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每个数据分组可以被标记上它所属于的逻辑信道号。有利地,这可以产生相应数据分组的有效标识。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4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中的每个数据分组是包含未编码的连接信息的编码数据分组,其中,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的第三数据分组的连续数据分组号被提供来编码第三数据分组,从而产生包含连接信息的编码后的第三数据分组。编码也可以意指借助于加密算法来加密。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每个数据分组都借助于对应的连续数据分组号被编码。因此,每个编码数据分组都包含关于其序列号的信息和关于该数据分组是第一数据分组还是第二数据分组的信息。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5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第一容器用容器序列号来标记。此外,第一容器具有第一容器容量,其中,第一容器容量受第一容器内部的数据分组数量的影响并且其中第一容器的差错保护受第一容器内部的数据分组数量的影响。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第一容器的差错保护可以通过降低第一容器内部的数据分组数量而被降低,从而使容器容量被减小。因此,最小化容器容量可以最小化差错保护,并且因此使得不指示差错的第一容器发射的可能性增加。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6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发射站由网络单元来配置,其中网络单元基于一般条件来确定最大数目。网络单元把第一信号发射到发射站,其中,第一信号包含关于第一容器内部的数据分组的最大数量的信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信道条件可以由网络单元记录,并且网络单元可以基于所记录的信道条件来计算第一容器的最大容量。在网络单元已经计算出第一容器的最大容量之后,关于该最大容量的信息被包括在其后被发射到发射站的第一信号中。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7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发射站读取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的第四数据分组的连接信息,并且依赖于接收到的连接信息而判断第四数据分组是否是第一数据分组。如果发射站得出第四数据分组实际上是第一数据分组的结论,意味着它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如果产生的第一数目小于且等于最大数目,则发射站把第一数据分组添加到第一容器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如果第四数据分组是第一数据分组并且第一容器包含比最大数量少的第一数据分组,则第四数据分组只被添加到第一容器中。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第四数据分组包含在接收到该第四数据分组时由发射站读取的连接信息。通过使用这个连接信息,发射站可以决定数据分组是否将被添加到第一容器中。附加通信是不需要的。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8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网络单元基于一般条件来确定最大数目和最小数目。在那之后,网络单元把第二信号发射到发射站,其中,第二信号包含关于最大数目和最小数目的信息。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可仿效实施例,信道条件的变化可以由网络单元检测,网络单元然后作为对一般条件的改变的反应而设置将被包括在第一容器中的第一数据分组的最大数目,和设置多个第一数据分组被分发到其中的第二容器的最小数目。因此,改变信道条件可以改变容器容量和每个容器内部相同连接的数据分组数量,从而使数据分组的发射得到改善。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9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本方法被应用于通过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UMTS的数据发射。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10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一种通信系统被提供,其用于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通信系统适于执行或在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把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一数据分组或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和其中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数目。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11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提供了一个用于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的发射站,其中,发射站适于在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把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此外,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数目。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12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把多个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的软件程序产品,其中,在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把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此外,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数目。
本发明的可仿效实施例的要点在于,在一个容器内只发射相同逻辑信道或相同连接的最大数目的数据分组。因此,在通过HS-DSCH在UMTS中发射UM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导致一个或多个MAC-hs PDU丢失的多于一个的MAC-hs PDU的错误发射不会导致无法解码或解密逻辑信道的数据分组。应当注意,MAC-hs PDU的丢失可能有两个原因:由于达到了最大的重发数量,MAC-hs PDU的发射必须被发射端中断,或尽管接收端发送否定应答,即期望重发,然而发射端错误地假设它接收了针对MAC-hs PDU的肯定应答消息。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参考在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而变得明显并被阐明。
本发明的可仿效实施例将在下面通过参考附图被描述:
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示出一个示意图,表示在不同协议层之间的数据流。
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仿效实施列示出一个示意图,表示一个协议体系结构,该协议体系结构示出协议层在不同网络元件上的位置。
图3示出用于加密和解密的流加密算法的输入参数,特别是用于发射机端(当加密时)和接收端(当解密时)的时变输入参数COUNT-C的结构。
图4示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示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1中示意性表示的协议体系结构可以被应用于在UMTS中通过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的数据发射。
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下简称“RNC”)上的RLC协议中,已经从RLC层之上的下一个较高层接收的数据分组或无线电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以下简称“RLC SDU”)被分段成预选大小的数据分组。然后可以为数据分组配置一个RLC报头并且然后将构成RLC PDU(无线电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内容。RLC PDU在第一编译中被编译并且作为MAC-d SDU输入MAC-d层。在那之后,在第二处理步骤之后所输入的MAC-d PDU(有或没有MAC报头)是较低的协议层。在数据通过HS-DSCH在UMTS中发射的情况下,较低的协议层可以是节点B上的MAC-hs层,如例如在图1和2中所示的那样。
MAC-hs层或子层处理接收到的MAC-d PDU,每个MAC-d PDU包含一个RLC-PDU,然后根据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构造一个MAC-hs PDU,它也包含一个MAC-hs报头。在那之后,MAC-hs PDU可以通过HS-DSCH被发射,即在物理层中的附加处理之后经由空中接口或无线电接口被发射。
MAC-hs层可以基于信道估计来决定可以被选择用于下一个MAC-hsPDU的传送块容量或容器的容量,下一个MAC-hs PDU将通过无线电接口或空中接口在HS-DSCH上被发射。对于给出的RLC-PDU大小,它被转化为对应的MAC-d PDU大小,因为一个MAC-d PDU只包含一个RLC PDU,所以MAC-hs PDU可以根据容器容量而包含多个MAC-d PDU(并因此包含多个RLC-PDU)。考虑由定义RLC PDU大小的所谓RLC大小给出的、不具有RLC PDU报头的比特数的分割大小。MRC-d PDU的大小由RLC大小、RLC PDU报头大小和MAC报头大小之和产生。对于不同于HS-DSCH的其它信道,MAC-d PDU的大小可以等同于容器容量。但是在HS-DSCH的情况下这种一致性不被给出,因为MAC-hs PDU的大小对应于容器容量。
在AM数据发射的情况下,RLC PDU的大小只可以通过发射机端和接收机端上的RLC设备的耗时重新配置来改变(100到200毫秒)。在UM数据发射的情况下,RLC PDU的大小可以无需重新配置而被改变。
在为UMTS无线电传送网络的UTRAN中的RLC协议在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中被实现。如图2所示,RNC通常可以通过DRNC(漂移RNC)被连接到节点B上。这意指必须通过两个接口,即SRNC(服务RNC)和DRNC之间的Iur和DRNC和节点B之间的Iub,其示意性地在图2中被描述。此外,从RNC到节点B的数据发射大约花费往返时间的一半。往返时间是数据从RNC发射到UE(诸如移动站之类的用户设备)之后到在RNC中接收到回答之前经过的时间。往返时间在最坏情况下通常大约是100毫秒。这意指SRNC和节点B之间的发射需要50毫秒。因此,甚至在UM数据发射的情况下,RLC PDU的大小也不能被快速地改变。从节点B到SRNC的控制消息可以向SRNC上的RLC设备报告:从现在开始,例如大小是之前已经发射的RLC PDU大小两倍的RLC PDU也许是可能的,在RLC PDU可能在50毫秒之后到达RLC设备。在那之后可能花费额外的50毫秒。对于被封装到MAC-d PDU中的RLC PDU来说,它在到达MAC-hs之前的大小较大。因为传输信道可以彻底地更快地改变,所以传送块容量或容器容量应该按照当前的信道条件被显著更快地改变和调整。否则,MAC-hs层上的重发数量可能突然地增加,这是由于传送块容量太大。
因此,RLC PDU的大小可以被选择得足够小(对于AM和UM),RLC PDU可能被结合在最小的传送块或容器中,这可用于在最坏的信道条件下的发射。只有那样才有可能在非常糟糕的信道条件下在最小的容器中发射数据,因此也有可能提供最可靠的差错保护。
根据如上所述的TS 25.321v5.2.0标准,70个最小容量的传送块可以被包含在一个最大容量的传送块中。如果选择了RLC PDU的大小以致RLC PDU可以在最小容量的传送块或容器中被发射,则在很好的信道条件下多至约70个RLC PDU可以在单个MAC-hs PDU中被发射。同时,纠错编码提供的差错保护对于大容器容量来说相当低,因此错误发射的风险相当高。MAC-hs层级上的重发必须用相同的最大传送块大小来执行(至少在所谓的追赶结合的情况下)。这又导致了不成功发射的高风险,其意指节点B上在MAC-hs中的调度程序可能不得不中断发射。如果在两个连续发射中都出现这种情况,则可能丢失140个RLC PDU。
如果这140个丢失的RLC PDU是相同逻辑信道的连续RLC PDU,意指它们被发射到相同的RLC设备或RLC实体,则接收端上的RLC设备或RLC实体可能在UM情况下不能注意到140个RLC PDU已经丢失。根据定义更准确地断定丢失了140-128=12个RLC PDU,这是因为在UM情况下只有128个不同的序列号(根据如上所述的TS25.322v5.2.0,第11.2.6章)。对于UM RLC设备或UM RLC实体来说不可能存在其它结论。从而,发射和接收端上的RLC设备可以根据加密/解密机制被去同步:接收端上的RLC设备没有注意到,RLC序列号中的绕回或翻转已经出现在发射端上,因此HFN在发射端上而不是在接收端上递增,从而使得从那时起在接收端上使用与发送端加密所用的不同的COUNT-C(在解密处理中用作时变输入)。更详细地,这是因为以下的原因:对于UMD发射,如图3中所示的HFN(超帧号)表示COUNT-C的25个最高有效比特,其是加密与解密算法的时变输入参数。COUNT-C的剩余的最低有效位比特由UMRLC PDU的7比特序列号给出,其被发射(其中COUNT-C被用作加密引擎的时变输入以加密UM RLC PDU的有效负载比特)或接收(其中COUNT-C被用作解密引擎的时变输入以解密UM RLC PDU的有效负载比特)。如果RLC序列号绕回或翻转,即如果由所考虑的UM RLC实体处理的前一UMRLC PDU的RLC序列号是127(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对应于所有等于“1”的序列号比特),并且当前处理的UM RLC PDU的RLC序列号是0(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对应于所有等于“0”的序列号比特),则COUNT-C的HFN(在发射和接收端上)递增。
这可能导致在接收端上在丢失的RLC PDU之后的所有RLC PDU的解码都传递无意义的数据。编码/解码算法的依赖于时间的输入参数COUNT-C在发射端上包含递增的HFN值和RLC-PDU序列号,而在接收端上,COUNT-C值包含不递增的HFN值和RLC-PDU序列号。
与之相反,对于AM数据发射,由于AM RLC PDU的序列号较长(12比特,对应于从0到4095的范围),所以HFN递增同步的丢失是很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它将意指大约4096/70,即大约59个MAC-hs PDU不得不被丢失,其包含相同逻辑信道的至少4096个AM RLC PDU。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连续的MAC-hs PDU完全丢失可能不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上的RLC设备失去同步的必要条件。丢失相同逻辑信道或连接的128个连续RLC PDU对于失去同步来说可能足够了。取决于调度程序的填充算法,其决定哪些MAC-hs PDU被填充那些数据,连续的128个RLC PDU可以例如在两个不连续的MAC-hs PDU之间被分发。
为了避免多于一个的MAC-hs PDU的丢失可能导致在接收端上相同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不能被进一步解密,节点B中的调度程序被指示只包括UM中相同逻辑信道的最大数目的MAC-d PDU或小于MAC-hs PDU中的最大数目。
图3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UM RLC-PDU 1、2、3、4具有相同的第一逻辑信道或第一连接,而UM RLC-PDU 5、6、7、8具有第二逻辑信道或第二连接。在第一处理步骤中,UM RLC-PDU1、2、3、4、5、6、7、8被交付给MAC-d层10,产生MAC-d SDU11、12、13、14、15、16、17、18。应当注意,为了清楚起见,在图4中PDU和对应的SDU的参考数字没有区别。MAC-dSDU 11、12、13、14具有相同的第一逻辑信道或第一连接并且MAC-d SDU15、16、17、18具有相同的第二逻辑信道或第二连接。在那之后,在第二处理步骤中,MAC-d SDU 11、12、13、14、15、16、17、18在MAC-d层中被处理,在MAC-d层中,它们得到一个MAC报头,该MAC报头对于MAC-d SDU 11、12、13、14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属于第一逻辑信道,和属于第二逻辑信道的MAC-d SDU 15、16、17、18得到另一个MAC报头。这个处理产生用于第一逻辑信道的MAC-d PDU11、12、13、14和用于第二逻辑信道的MAC-d PDU 15、16、17、18,然后它们被交付给MAC-hs层33。该层33位于UMTS系统当前体系结构中的节点B(参见图2),但是它也可以位于另一个网络部件上。在MAC-hs层中,MAC-d PDU 11、12、13、14、15、16、17、18根据定义都变成MAC-hs SDU。他们的处理包括构造一个容器或MAC-hs PDU,其包含这些MAC-hs PDU并具有MAC-hs报头。将在MAC-hs PDU中被发送的MAC-d PDU的选择在MAC-hs层中被完成,并且进行该选择的实体可以例如是MAC-hs层中的调度程序。现在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可仿效实施例的方法,只有相同逻辑信道的最大数目(在图4中描述的情况下,最大数目是2)的MAC-d PDU被容纳在容器20、29中。另外,容器可以包括其它不限制最大数目的逻辑信道的MAC-d PDU,例如携带AM RLC PDU的逻辑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MAC-hs PDU或容器20、29的数目可以大于或等于最小数目,换言之不小于最小数目。在图4中假设这个最小数目是2。在那之后,MAC-hs PDU可以经由通信链路32从发射站30被发射到接收站31(如在图5中可见的那样)。
应当注意,将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作为MAC-hs PDU或容器的一部分)的包含在MAC-d PDU中的每个数据分组或RLC PDU被提供了连续的数据分组号并且借助于MAC-d PDU的MAC报头而包括连接信息,以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分组属于第一逻辑信道还是第二逻辑信道(或换言之由第一逻辑信道还是第二逻辑信道携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仿效实施例中,选择将被放入MAC-hs PDU的MAC-d PDU并位于节点B上MAC-hs层中的实体运行一个计数器,通过它来对UM逻辑信道的MAC-d PDU进行计数,并将其放在MAC-hs PDU中。当从MAC-d层接收到MAC-d PDU时,这个实体(例如调度程序)读取MAC-dPDU的MAC报头。根据MAC报头,如果这个MAC-d PDU属于所考虑的UM逻辑信道,则例如调度程序的这个实体只把MAC-d PDU放入MAC-hs PDU,并且如果这个UM逻辑信道的计数器不超过值M1,则该MAC-hs PDU必须在未来被发送。如果将超过M1,例如调度程序的实体则认为用于在MAC-hs PDU中发射的MAC-d PDU将迟些被发送。如果有相对较好的信道条件以使得可以期待MAC-hs PDU的丢失概率例如不超过值0.001,则可以借助于最小数目M2如下改变机制:实体识别所考虑的UM逻辑信道的128个接下来将被发送的MAC-d PDU。对于这些MAC-d PDU,实体确定它们至少在M2个不同的MAC-hs PDU中被发送,其中,这些MAC-hs PDU可能包括其它逻辑信道的其它MAC-d PDU。实体用来确定接下来将被发送的128个MAC-d PDU的窗口可滑动:如果M2=5并且实体已经例如在UM逻辑信道LCI上发送
TSN为21的MAC-hs PDU中的头60个MAC-d PDU
TSN为23的MAC-hs PDU中接下来的40个MAC-d PDU
TSN为24的MAC-hs PDU中接下来的20个MAC-d PDU
TSN为27的MAC-hs PDU中接下来的7个MAC-d PDU
TSN为29的MAC-hs PDU中接下来的一个MAC-d PDU,
则实体可能执行下列操作:
如果针对TSN为27的MAC-hs PDU的肯定应答消息被接收,而针对其它MAC-hs PDU的应答仍然悬而未决,则实体假设TSN为27的MAC-hs PDU已在接收端被无差错地解码。从而,它可以使将被发射的LC1的接下来128个连续MAC-d PDU的窗口前进使得其包含一个被包含在TSN为29的MAC-hs PDU中的MAC-d PDU,以及接下来的127个连续MAC-d PDU,因此它已经可以编译将稍后被发射的额外MAC-hs PDU。然而这仅仅适用于以下情况,即由于良好的信道条件,尽管接收端发送了否定应答,然而发射端检测到针对被发送的MAC-hs PDU的肯定应答的风险极低。上述策略可以被修改用于更坏的信道条件,使得窗口只有当针对超过一个发射中的MAC-hs PDU的肯定应答被接收时才被提前,因为发射端错误地检测到两个或更多的肯定应答的风险比错误地检测到一个肯定应答的风险低得多,即接收端实际上发送了否定应答。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功能,例如在UMTS中,节点B上MAC-hs层中的实体必须知道它所处理的每个MAC-d PDU的连接信息,实体决定在一个MAC-hs PDU内发送哪些MAC-d PDU(这个实体可以是调度程序),和决定该连接携带UM还是AM RLC PDU,因此这个实体可以把MAC-d PDU和不同的连接联系起来从而针对一个MAC-hs PDU确定是否达到了相同逻辑信道的MAC-d PDU的最大允许数目。在UMTS的情况下,连接信息(即逻辑信道身份)被包含在MAC-hs PDU的MAC报头中。从而,用于选择将在相同的MAC-hs PDU中被发送的MAC-d PDU的实体必须知道哪个逻辑信道携带UM RLC PDU。这可以例如通过向这个实体提供所有携带UM RLCPDU的逻辑信道的列表来实现。同样可以通过提供所有携带AM RLC PDU的逻辑信道的列表来实现,因为对于发射AM RLC PDU或UM RLC PDU的逻辑信道来说,只可能经由HS-DSCH来配置发射。此外,这个实体(例如调度程序)必须知道相同逻辑信道的数据分组的最大数目,该数据分组将被包含在对应的容器20、29中。对于携带UM RLC PDU的每个逻辑信道(也用UM逻辑信道表示)来说,这个最大数目可能是不同的,或者可能对于所有的UM逻辑信道来说都是相同的。该最大数目或每个逻辑信道的最大数目以及UM逻辑信道列表可以被实体用以决定在节点B上的MAC-hs PDU内发送哪些MAC-d PDU,如下:
当建立一个其中的数据将经由HS-DSCH携带的UM逻辑信道时,SRNC经由RNSAP程序通知DRNC这些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DRNC然后通过NBAP程序将这些信息转发到节点B。最适合于此的RNSAP程序和NBAP程序具有相同的名字,被称作
-无线电链路建立程序(从SRNC发送到DRNC或从DRNC发送到节点B的对应消息被称作“无线电链路建立”)
-同步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程序(在RNSAP的情况下从SRNC发送到DRNC的对应消息,或在NBAP的情况下从DRNC发送到节点B的对应消息被称作“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
RNSAP(无线电网络系统应用部分)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3GPPTS 25.423 V5.3.0(2002-09)中被描述(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UTRAN Iur接口RNSAP信令(版本5))。
NBAP(节点B应用部分)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3GPP TS 25.433V5.2.0(2002-09)中被描述(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UTRAN Iub接口NBAP信令(版本5))。这两个规范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应当注意,每个容器可以用容器序列号来标记而且每个容器可以包括不同的容器容量,其中,每个容器的容器容量受各个容器内部的数据分组数量的影响。当然,容器的差错保护受容器内部数据分组数量的影响。
此外,应当注意,网络、即例如MAC-hs层中的调度程序确定相同逻辑信道的应当被添加到各自的容器中的数据分组的最大数目,和基于信道条件来确定必须添加相同逻辑信道的数据分组的容器的最小数目。
应当注意,如果可以被添加到相同容器的相同物理信道的数据分组的最大数目被设置为无限高,则将被添加到容器中的相同逻辑信道的MAC-d PDU数不受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可仿效实施例的方法同时可以适用于AM数据发射。
图5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仿效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网络单元的发射站30、接收站31和计算机34。计算机被用于执行软件程序产品,该软件程序产品执行从发射站30到接收站31的数据分组发射。从发射站30到接收站31的数据分组发射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接32来执行。图4中描述的传输系统适宜执行把容器中相同逻辑信道或连接的第一数目的数据分组从发射站30发射到接收站31,其中,第一数目小于且等于最大数目。这个最大数目可以基于信道条件由网络单元来确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把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的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其中,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数目。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预置数量的第一数据分组在第二数目的第二容器中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二数目大于或等于最小数目。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多个第二数据分组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其中,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中的每个数据分组都设置有连接信息,其指示对应的数据分组是第一数据分组还是第二数据分组。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中的每个数据分组都是包含连接信息的编码数据分组;并且其中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的第三数据分组的连续数据分组号被用来编码第三数据分组,从而产生一个包含连接信息的被编码的第三数据分组。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容器用容器序列号来标记;其中,第一容器具有第一容器容量;其中,第一容器容量受第一容器内部数据分组数量的影响;并且其中第一容器的差错保护受第一容器内部数据分组数量的影响。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发射站由网络单元来配置;其中,网络单元基于信道条件确定该最大数目;其中,网络单元把第一信号发射到发射站;并且其中第一信号包含关于该最大数目的信息。
7.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发射站读取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分组的第四数据分组的连接信息;其中,发射站根据该连接信息来判断第四数据分组是否是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如果第四数据分组是第一数据分组并且所产生的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该最大数目,则发射站把第一数据分组添加到第一容器中。
8.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网络单元基于信道条件确定最大数目和最小数目;其中,网络单元把第二信号发射到发射站;其中,第二信号包含关于最大数目和最小数目的信息。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被应用于在UMTS中通过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
10.通信系统,用于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该通信系统适合于执行在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把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其中,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数目。
11.发射站,用于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该发射站适合于执行在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把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其中,第一数目小于且等于最大数目。
12.软件程序产品,用于执行把多个数据分组从发射站发射到接收站,其中,在多个第二容器的第一容器中,多个第一数据分组的第一数目的第一数据分组从发射站被发射到接收站;其中,第一数据分组是第一连接的数据分组;并且其中,第一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数目。
CNA2003801027711A 2002-11-08 2003-11-07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Pending CN17117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52535.8 2002-11-08
DE10252535A DE10252535A1 (de) 2002-11-08 2002-11-08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verschiedener Verbindungen an einen Empfäng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1725A true CN1711725A (zh) 2005-12-21

Family

ID=3218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27711A Pending CN1711725A (zh) 2002-11-08 2003-11-07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37652A1 (zh)
EP (1) EP1563651B1 (zh)
JP (1) JP2006506000A (zh)
KR (1) KR20050073619A (zh)
CN (1) CN1711725A (zh)
AT (1) ATE341882T1 (zh)
AU (1) AU2003276516A1 (zh)
DE (2) DE10252535A1 (zh)
TW (2) TW200417206A (zh)
WO (1) WO20040430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48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2857B2 (en) 2002-10-29 2006-05-09 Qualcom, Incorporated Uplink pilot and signaling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US8611283B2 (en) 2004-01-28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a single channel to provide acknowledgement and assignment messages
US8891349B2 (en) 2004-07-23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optimizing portions of a frame
KR101141650B1 (ko) * 2004-09-30 2012-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매체접속제어 계층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통신용단말
US7453849B2 (en) * 2004-12-22 2008-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implicit deassignment of resources
US8238923B2 (en) * 2004-12-22 2012-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using shared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1115B2 (en) 2004-12-22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C-CDMA multiplexing in an orthogonal uplink
JP2006217100A (ja) * 2005-02-02 2006-08-17 Nec Corp 復号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821975B2 (en) * 2005-06-10 2010-10-26 Motorola, Inc. Establishing radio link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MX2009007348A (es) * 2007-01-08 2009-08-3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odo y aparato para multidifusion con informacion de retroalimentacion.
US8774229B2 (en) 2007-01-12 2014-07-08 Wi-Lan, Inc. Multidiversity handoff in a wireless broadcast system
US7912057B2 (en) 2007-01-12 2011-03-22 Wi-Lan Inc. Convergence sublay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broadcasting system
US8548520B2 (en) 2007-01-26 2013-10-01 Wi-Lan Inc. Multiple network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226074A1 (en) 2007-03-15 2008-09-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phering packet uni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08259077A (ja) * 2007-04-06 2008-10-23 N-Crypt Lab Inc 送受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それらで実行される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8131029A1 (en) 2007-04-18 2008-10-30 Nextwave Broadband Inc.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for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US7903604B2 (en) 2007-04-18 2011-03-08 Wi-L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cheduler for a macro-diversity portion of a transmission
US8423789B1 (en) 2007-05-22 2013-04-1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Key generation techniques
SI2241046T1 (sl) 2008-02-08 2012-04-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ostopek in razporeditev v telekomunikacijskem sistemu
KR20110030470A (ko) * 2008-07-11 2011-03-23 알까뗄 루슨트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들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124425B2 (en) * 2009-06-30 2015-09-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iphering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US8724548B2 (en) * 2010-04-22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unter check procedure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GB2482497A (en) * 2010-08-03 2012-02-08 Icera Inc Adapt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for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WO2013169183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rame number discontinuities between radio nodes
KR102202894B1 (ko) * 2014-08-28 2021-0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 손실 관리 방법
EP3603138B1 (en) * 2017-03-24 2022-12-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windows with split bear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7810B2 (ja) * 2000-04-10 2004-03-15 ヒュンダイ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カム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広帯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ダウンリンクにおける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2/3方式のため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FI110563B (fi) * 2000-06-20 2003-02-14 Nokia Corp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FI110739B (fi) * 2000-10-18 2003-03-14 Nokia Corp Otsikkokenttien kompressoinnin määrittäminen datapakettiyhteydelle
US7310336B2 (en) * 2001-05-18 2007-12-18 Esa Malkamaki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with in-sequence delivery of packets
US20040054788A1 (en) * 2002-08-31 2004-03-18 Ouchi Norman Ken Work center subscription web server
US7307961B2 (en) * 2002-09-25 2007-12-11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Traffic modeling for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dimension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48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296841B2 (en) 2018-01-31 2022-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63651A1 (en) 2005-08-17
DE10252535A1 (de) 2004-05-27
EP1563651B1 (en) 2006-10-04
TW200420042A (en) 2004-10-01
KR20050073619A (ko) 2005-07-14
TW200417206A (en) 2004-09-01
AU2003276516A1 (en) 2004-06-07
DE60308892D1 (de) 2006-11-16
US20080137652A1 (en) 2008-06-12
JP2006506000A (ja) 2006-02-16
ATE341882T1 (de) 2006-10-15
WO2004043018A1 (en) 2004-05-21
DE60308892T2 (de) 200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1725A (zh) 单个容器中的数据分组发射
EP1685669B1 (en)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CN1711726A (zh) 数据分组在封装中的传输
CN102340832B (zh) 数据接收/发送方法以及用于接收/发送数据的装置
KR100915162B1 (ko) 수신 장치, 송신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KR100895026B1 (ko) 패킷의 순차적인 전달 기능을 갖는 혼성 자동 재송 요구기법
CN1864363B (zh) 用于数据流中数据单元的基于优先级调度的媒体接入控制
US7130295B2 (en) Data re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89804B2 (ja) 冗長戦略削減選択スキーム
US20030174662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EP159424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ate matching parameters for a transport channel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60136382A (ko) 데이터 패킷 전송 방법, 통신 시스템, 송신국, 수신국,소프트웨어 프로그램 제품
CN1658545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和改善该系统中数据处理速度的方法
CN101627611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451212A (zh) 对通信系统中发送加密的方法和装置
CN1682481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播消息分段
CN1977497A (zh) 避免服务数据单元(sdu)复制的无损无线链路控制实体(rlc)的重建
CN1852079A (zh)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US20040177306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918928A (zh) 用于在e-dch中执行tfci可靠性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JP471861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