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611B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611B
CN101627611B CN200880002114.2A CN200880002114A CN101627611B CN 101627611 B CN101627611 B CN 101627611B CN 200880002114 A CN200880002114 A CN 200880002114A CN 101627611 B CN101627611 B CN 101627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u
rlc
entity
control inform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21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7611A (zh
Inventor
千成德
李英大
朴成埈
李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2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于AM RLC实体之间传输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特别是,当接收侧AM RLC实体连接到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时,该接收侧AM RLC实体根据控制信息的内容经由这些逻辑信道中的一个特定信道发送控制信息,以允许发送侧快速地执行重传,从而增加了数据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在下行链路方向上提供快速数据服务给用户,网络必须满足一些要求。例如,第一种需求为数据传输速率。在物理层中实际上所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好要很高。第二种需求为数据重传速率。当一些用户数据无法成功传输到用户设备(UE)时,最好能快速地重传该数据。
第一需求由物理层支持,而第二需求由作为上层协议层的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或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层所支持。达到第二需求需要两种功能。第一功能为快速地决定在接收侧未正确接收的是何数据,而第二功能即尽可能快速地将指示该接收侧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的信息传输到该发送侧。
在一个例子中,当在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中使用E-DCH(增强专用信道,“EnhancedDedicated Channel”)及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 RepeatRequest”)时,一个数据块(该发送侧在另一个数据块之后开始传输该数据块)可以比之前传输的另一个数据块更早地成功到达该接收侧。因此,该接收侧使用一种重新排序功能,以使得根据该数据传输顺序使用HARQ功能而不会造成错误。数据块可能会以与发送侧期望的不同顺序抵达该接收侧,除非使用该重新排序功能。
图1为根据该数据传输顺序而发生错误的示例。
请参照图1,其考虑了会发生在重置过程中的错误。首先,假设“Y”为数据传输期间由发送侧RLC实体所使用的HFN(超帧号,“HyperFrame Number”)值,而“X”为由接收侧RLC实体所使用的HFN值。
在图1中,该发送侧RLC实体与接收侧RLC实体可分别表示为TX RLC及RX RLC。
首先,TX RLC在利用“Y”的HFN来加密PDU(协议数据单元)1之后将其传输到下层实体(S10)。在接收到PDU 1之前,RX RLC可初始化重置过程来根据内部状况发送重置PDU(S11)。根据通用重置过程,TX RLC接收由RX RLC传输的重置PDU,并处理接收到的重置PDU,并且响应于该重置PDU而传输重置ACK(确认)PDU(S12)。在此,设置为“Z”的HFNI(超帧号指示符)包含在要被传输的重置ACK PDU中。由于重置程序,RX RLC将发送侧HFN设置为“X”,并且将接收侧HFN设置为“Z”。
RX RLC在接收PDU 1之前可接收该重置ACK PDU,其在由该下层实体处执行的HARQ过程中要比PDU 1晚一点传输(S12,S13)。如果由该发送侧传输的RLC PDU的接收顺序在下层实体中根据该方式而发生改变,则会发生以下的问题。
RX RLC在接收到该重置ACK PDU之后将设定接收侧HFN为“Z”,然后PDU 1在该重置ACK PDU之后到达该RX RLC,因此该RXRLC将利用“Z”来解密PDU 1。因此,RX RLC不能正确地解密PDU 1,因为TX RLC利用HFN值“Y”加密了PDU 1。
同时,最好能快速地传输接收状态信息,从而增加数据传输速率。即使当接收侧RLC实体确定其已经无法接收到某个RLC PDU,并立即传输其状态信息到下层实体,如果在该发送侧与接收侧的下层实体中已经发生了数据传输延迟时,或者其需要执行重新排序时,则无法在该接收侧与发送侧RLC实体之间快速地传输该状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其无法增加该数据传输速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其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由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设备来实现,该设备包括第一协议实体,其从上层接收数据,并产生第一控制信息及第二控制信息;及第二协议实体,其经由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连接到该第一协议实体,其中该第一控制信息经由该第一信道传输,而该第二控制信息经由该第二信道传输。
该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是与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这里,该第一控制信息可包括重置(RESET)控制信息和移动接收窗口(MRW)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该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是与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这里,该第二控制信息可包括确认控制信息,以通知是否该数据已由接收侧成功地接收到。
该第二信道可被设置为仅传输该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信道还可被设置为不传输该第一控制信息及该数据。
该数据可经由该第一信道传输。
该第一协议实体可以是确认模式无线链路控制(AM RLC)实体,且该第二协议可以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
该第一信道与该第二信道可映射到位于该MAC实体和物理层之间的E-DCH上。
该上层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及广播/多播控制(BMC)层中的一个。
该第一控制信息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及第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该第一时间信息可关联于用于处理该第一控制信息的开始时间,而该第二时间信息可关联于允许处理该第一控制信息的最大时间。
可通过使用包含在该数据中的连接帧号(CFN)、系统讯帧号(SFN)、序列号(SN)当中的至少一项以及定时器的值来配置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
该第二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符,其表示是否要通过第二控制信息的重新排序。
该第一控制信息及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接收侧RLC实体可尽可能快速地传输控制信息到发送侧。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该发送侧可尽可能快速地开始重传RLC PDU,从而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增加数据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包括的附图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它们被结合在此并构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数据传输顺序而发生错误的示例。
图2是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图3是在UMTS中使用的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图4是DCH与E-DCH的结构。
图5是支持E-DCH所必需的位于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处的MAC-es子层的结构。
图6是支持E-DCH所必需的位于节点B处的MAC-e子层的结构。
图7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形式及特征相关的优选实施例。附图所提供的以下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具体实施例,而非根据本发明所能实施的唯一具体实施例。
根据示例来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被应用于欧洲IMT-2000通信系统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中。
图2表示UMTS的网络结构。
UMTS系统主要包括用户设备(UE)、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络(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和核心网(CN)。UTRAN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且每一个RNS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由该RNC管理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节点B)。节点B与一个或多个小区相关联。
图3是在UMTS中使用的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在UE及UTRAN中存在的一对无线接口协议负责在无线接口中传输数据。现在将说明每个无线接口协议层。首先是作为第一层的PHY层,其用于使用多种无线传输技术在无线接口中传输数据。PHY层经由传输信道连接到作为上层的MAC层。根据该信道是否共享将传输信道分类为专用传输信道和共用传输信道。
第二层包括MAC、RLC、PDCP及BMC层。MAC层执行将多个逻辑信道映射到多个传输信道,其还执行将多个逻辑信道映射和复用到单个传输信道。MAC层经由逻辑信道连接到作为上层的RLC层。逻辑信道根据传输信息的类型,主要被分类为用于传输控制平面信息的控制信道,和用于传输用户平面信息的业务信道。
根据MAC层所管理的传输信道的类型,将MAC层再划分成MAC-b子层、MAC-d子层、MAC-c/sh子层、MAC-hs子层以及MAC-e子层。MAC-b子层负责管理广播信道(BCH),该信道是负责广播系统信息的传输信道。MAC-d子层负责管理专用信道(DCH),该信道是特定UE专用的传输信道。MAC-c/sh子层管理与其它UE共享的共用传输信道,例如前向接入信道(FA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SCH)。为了支持高速的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数据传输,MAC-hs子层管理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该信道是高速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传输信道,而MAC-e子层管理增强的专用信道(E-DCH),该信道是高速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传输信道。
RLC层负责保证每个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的QoS(服务质量),并根据该QoS传输数据。RLC层包括用于每个RB的一个或两个独立的RLC实体,以确保该RB的QoS,并且其提供了三种模式,即透明模式(TM,“Transparent mode”)、未确认模式(UM,“Unacknowledgedmode”),和确认模式(AM,“Acknowledged mode”),以支持多种QoS。将在以下RLC层的更详细说明中描述每种RLC的模式。RLC层用于调整数据的大小,以使其适合于下层,从而在无线接口中传输该数据。为此,RLC层还具有用来划分和/或连接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的功能。
位于RLC层之上的PDCP层允许数据使用IP(因特网协议)分组,例如IPv4或IPv6,其能够利用相当小的频宽在无线接口上有效率地进行传输。为此,PDCP层执行报头压缩功能,其仅允许在该数据的报头中传输必要的信息,从而增加在无线接口上的传输效率。PDCP层仅存在于分组服务领域中,因为报头压缩是PDCP层的基本功能。为每一个RB提供一个PDCP实体,从而为每个分组服务提供有效的报头压缩功能。
第二层还包括RLC层之上的广播/多播控制(BMC)。BMC层用于调度小区广播消息,并执行向位于特定小区中的UE的广播。
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为第三层中的最低层,其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RRC层负责控制与无线承载(RB)的配置、再配置及释放相关的第一与第二层的参数,及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RB是由无线接口协议的第一和第二层提供的逻辑路径,用于在UE和UTRAN之间的数据传输。RB的配置通常为一种用于定义提供特定服务所需要的无线接口协议层与信道的特性,并用于设定它们各自的特定参数与操作方法。
以下是与本发明相关的RLC层的更加详细的说明。
RLC层的基本功能是保证每个RB的QoS,并根据该QoS传输数据。第二层的所有层会影响RB业务的QoS,因为RB服务由第二层提供给该无线接口协议的上层。特别是,RLC层对该QoS有很大影响。RLC层对每个RB具有一个独立的RLC实体,从而保证该RB的QoS。如上所述,RLC层提供三种RLC模式,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从而支持多种QoS。
三种RLC模式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且亦具有不同的特定功能,因为三种RLC模式支持不同的QoS。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些操作模式来描述RLC实体。
第一种模式被称为透明模式(TM)。在此模式中,不会加入开销到RLC SDU(服务数据单元),SDU是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且RLC实体透明地发送SDU到下层。同时,在此模式中的RLC实体被称为TM RLC实体。
由于此特性,TM RLC实体在该用户及控制平面中执行以下的功能。因为在TM RLC实体中的数据处理时间很短,在用户平面中,TMRLC实体主要负责传输实时性电路数据,例如语音或电路业务(CS)域的串行数据。因为在控制平面中TM RLC实体内不存在开销,在控制平面上,TM RLC实体主要负责在该上行链路中由未指定的UE传输RRC消息,并用于传输要广播给在该下行链路中的小区当中所有的UE的RRC消息。
不同于透明模式,在其中加入开销的模式被称为非透明模式。非透明模式有两种。
也就是说,第二种是未确认模式(UM),其中不确认接收到所传输的数据,而第三种是确认模式(AM),其中确认接收到所传输的数据。同时,在未确认模式中的RLC实体被称为UM RLC实体,而在确认模式中的RLC实体被称为AM RLC实体。
UM RLC实体通过将包含有序列号(SN)的报头加入到PDU中来传输每个PDU,从而允许该接收侧确定在传输期间丢失了哪一个PDU。由于此功能,在用户平面上,UM RLC实体主要负责传输广播/多播数据,或传输实时性分组数据,例如语音(如VoIP),或分组业务(PS)域的串行数据。在控制平面中,UM RLC实体主要负责传输RRC消息,其用于传输不需要接收确认的RRC消息给到小区中特定的UE或特定的UE组。
AM为非透明模式中的一种,其与UM类似。AM实体通过将包含SN的报头加入到PDU来构建PDU,而AM RLC实体与UM RLC实体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接收侧确认接收到由发送侧传输的PDU。在AMRLC实体中接收侧的确认的目的是请求该发送侧重传该接收侧尚未接收到的PDU。
重传为AM的最重要特征。也就是说,AM的目的在于通过重传来保证无错误的数据传输。为此,在用户平面上,AM RLC实体主要负责传输非实时性分组数据,例如PS领域的TCP/IP数据。在控制平面中,AM RLC主要负责传输RRC消息,其传输需要接收确认的RRC消息到小区中特定的UE。
在比较这些RLC模式的方向性时,TM及UM用于单向通信,而AM用于双向通信,因为其有来自该接收侧的反馈。优选的,AM RLC实体使用专用的逻辑信道,因为这种双向通信通常用于点对点通信。结构性的差异在于UM RLC实体和TM RLC实体可被配置为传输RLC实体或接收RLC实体,而AM RLC实体由发送侧与接收侧构成。
AM RLC实体由于其具有重传功能而较为复杂。对于重传管理,AM RLC实体除了传输及接收缓冲器之外,还包括重传缓冲器。
AM RLC实体使用用于流程控制的传输窗口及接收窗口,并可执行多种功能,例如“轮询”功能,即发送侧请求来自同类的RLC实体的接收侧的状态信息,“状态报告”功能,即接收侧反馈其数据接收状态到同类RLC实体的发送侧,“状态PDU”功能,即承载状态信息,以及“稍带”(Piggyback)功能,即将状态PDU插入到数据PDU中,以此增加数据传输的效率。
AM RLC实体还具有“重置PDU”功能,在操作期间侦测到严重错误时使用该功能,该AM RLC实体请求对应AM RLC实体重新配置所有的操作及参数,以及“重置ACK PDU”功能,其用于确认重置PDU。为了支持这些功能,AM RLC实体可包括多种协议参数、状态变量和定时器。例如状态信息报告或状态PDU及该AM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重置PDU都可被称为控制PDU,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PDU可被称为数据PDU。
也就是说,在AM中使用的RLC PDU可主要分成两类,第一类为数据DPU,而第二类为控制PDU。控制PDU可包括状态PDU、稍带式状态PDU、重置PDU和/或重置ACK PDU。
现在将详细参照在AM RLC实体中使用的RLC PDU的结构。表1表示数据PDU的示例性结构。
表1
如表1所示,数据PDU可包括D/C(数据/控制)、序列号(SN)、P(轮询位)、HE(头延伸类型,Header Extension Type)、长度指示符(LI)、E(延伸位)、数据和/或PAD(填充)字段。
D/C字段包括指示相对应的AM RLC PDU是否为数据PDU或控制PDU的信息。序列号字段包括每个RLC PDU的序列号的信息。P字段为轮询位,其包括指示该接收侧是否传输状态PDU的信息。HE字段提供在该报头的结尾处,并包括指示在下一字段中包括的信息是否为长度指示符或数据信息的信息。
该长度指示符字段包括指示当不同SDU的边界包括在该数据PDU的数据部分中时不同SDU的边界的信息。E字段指示包括在下一字段中的信息是否为长度指示符。数据字段包括要被传输的用户数据。PAD字段为填充区域,其在RLC PDU中并未用到。
当AM RLC实体要传输用户数据、稍带的状态信息中至少一项时使用数据PDU,其以稍带的方式连接数据传输和轮询位。该用户数据部分被定义成以8位为单位。也就是说,该用户数据部分包括8位的倍数。该数据PDU的报头包括20个八位的序列号。该数据PDU的报头可包括长度指示符。
现在将参照控制PDU的示例性结构。控制PDU可被划分成状态PDU、稍带式状态PDU、重置PDU、重置ACK PDU等。表2表示状态PDU结构的示例。
表2
Figure G2008800021142D00121
如表2所示,该状态PDU可包括D/C、PDU类型、SUFIk(Super字段)和/或PAD字段。D/C字段包括指示对应的RLC PDU是否为数据PDU或控制PDU的信息,如上述表1所述。PDU类型字段包括指示该控制PDU的类型的信息。PDU类型字段可用于指示相对应的PDU是否为重置PDU或状态PDU。
SUFIk字段包括指示哪一个RLC PDU已经到达用户数据的接收侧或其他,哪一个RLC PDU尚未到达该接收侧的信息或其他。SUFI包括三个部分:类型、长度和数值。也就是说,状态PDU可包括不同类型的SUFI。当状态PDU的长度(或大小)可变时,其被限制为小于逻辑信道的最大RLC PDU的大小,通过该逻辑信道该状态PDU被传输。SUFI字段还可包括指示哪一个RLC SDU已经被删除,且将不会再由用户数据的发送侧传输的信息。
可在当用户数据填入该数据PDU之后留下的空间大到足以包括控制信息时来使用稍带式状态PDU。也就是说,控制信息可包含在该数据PDU的一部分中,其位于用户数据填入之后所剩余的那一部分。在此,该控制信息部分可称为稍带式状态PDU。
表3表示稍带式状态PDU的示例性结构。
表3
Figure G2008800021142D00131
如表3所示,该稍带式状态PDU的结构类似于该状态PDU,其区别在于用保留位(R2)字段来代替D/C字段。因为该稍带式状态PDU在数据PDU内传输,如上所述,因为该稍带式状态PDU不包括独立的D/C字段,因此可用R2字段取代D/C字段。R2字段可以不包括信息,但在需要时也可包括信息。
当该PDU类型字段包括信息时,其指示该控制PDU的类型,如同表1与表2的例子,优选的,PDU类型字段包括特定固定值,因为该稍带式状态PDU通常与数据PDU一起被发送。例如,当对应的RLCPDU为稍带式状态PDU时,包括在其PDU类型字段中的数值可固定为“000”。
表4为该重置PDU和重置ACK PDU的示例结构。
表4
Figure G2008800021142D00132
如表4所示,该重置PDU和重置ACK PDU可包括D/C、PDU类型、RSN(重置序列号)、R1(保留1)、HFNI和/或PAD字段。D/C、PDU类型和/或PAD字段的描述可以参照表1到3的说明。
RSN字段包括相关于重置过程的序列号的信息。包含在RSN字段中的序列号可包括1-位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重置PDU而传输该重置ACK PDU。该传输的重置ACK PDU包括与包括在该接收到的重置PDU中相同的RSN值,以此使其可能决定该传输的重置ACK PDU要响应的是哪个重置PDU。也就是说,RSN值用于将每个重置PDU与相对应的重置ACK PDU相关联。
例如,当该发送侧已经传输重置PDU,并且RSN值被设为“1”,该发送侧在将RSN值设为“1”时仅将重置ACK PDU识别为其期望的重置ACK PDU。也就是说,当接收重置ACK PDU且RSN值设为“1”之外的数值时,该发送侧判定该接收到的重置ACK PDU是错误的,并可丢弃或忽略该接收到的重置ACK PDU。优选的,RSN字段的数值在每次重置过程开始时加一。
优选的,该保留位(R1)字段用于该重置PDU/重置ACK PDU,并被固定于特定值。例如,R1字段可被编码,或利用固定值“000”传输。
当加密并传输包含在相应的RLC PDU中的一些数值时,HFNI字段包括与加密相关的信息。优选的,该发送侧将HFNI字段值设置为在该发送侧中使用的最大HFN值。HFN值用于依照以下的方式进行加密。每次该发送侧传输RLC PDU时,该发送侧可使用HFN值而非SN值来加密RLC PDU的一部分。该接收侧可使用与在发送侧所使用的相同的HFN值来解密接收到的RLC PDU。如果该接收及发送侧不具有相同的HFN值,在解码程序中会发生问题,因此使其很难继续通信。
因此,优选的,该传输及接收侧在重置程序期间交换它们的HFN值,以此使得它们的HFN值相同。因此,该传输及接收侧可经由包含在该重置PDU和该重置ACK PDU中的HFNI字段传输它们的HFN值。
现在将参照RLC实体中的重置程序。当传输重置PDU时启动该重置程序。以下的说明是示例性的,其中用户数据的接收侧启动该重置程序,虽然该传输及接收侧的任一侧可启动该重置程序。
该接收侧传输重置PDU到该发送侧。当接收到包含错误序列号的状态PDU,或无法传输预定次数的特定PDU时,执行重传程序。当该发送侧已经接收到由该接收侧传输的重置PDU时,该发送侧停止传输RLC PDU和状态PDU。然后,当已经接收到RLC PDU、状态PDU或稍带式状态PDU时,可忽略所接收到的RLC PDU、状态PDU或稍带式的状态PDU。
在该发送侧中可配置并使用至少两个参数,以此执行该重置程序。例如,VR(RST)被设置为第一参数,并在每一次执行该重置程序时加一。而MaxRST被设置为第二参数,并用作最大值,超过该最大值后在重置程序期间无法传输重置PDU。也就是说,当重置PDU传输已经执行超过MaxRST的值时,立即终止该重置程序,且通知上层已经发生不可修正的错误。
现在将参照如何使用VR(RST)和MaxRST值来执行重置过程。发送侧接收重置PDU,并将VR(RST)值加一。然后该发送侧比较增加的VR(RST)值与该MaxRST值。如果比较结果为该增加的VR(RST)值大于MaxRST值,该发送侧传输指示此状况的信息到作为上层的RRC层。如果增加的VR(RST)值小于MaxRST值,该发送侧传输重置ACK PDU到该接收侧。
当接收重置PDU时以下述方法操作接收侧。首先,该接收侧比较在上一个重置程序中使用的RSN值(其是被最近执行的)与包括在当前接收到的重置PDU中的RSN值。如果比较结果为其RSN值相等,该接收侧以与先前传输的重置ACK PDU相同的数值重传重置ACKPDU。
然后如果当前接收到的重置PDU是在相应的RLC实体被建立或重新建立之后所接收到的第一个重置PDU,或者如果该比较结果为当前接收到的重置PDU的RSN值不同于最近接收到的该重置PDU时,该接收侧即构建并传输新的重置ACK PDU。
然后该接收侧重置状态变量并停止定时器。然后该接收侧忽略已经接收到的RLC PDU,并忽略在相应的重置程序之前已经传输的RLCSDU。然后该接收侧重置其接收及传输方向的个别HFN值。例如,该接收侧可经由在重置ACK PDU中的HFNI字段传输高于先前的HFN值的HFN值。优选的,如上所述,该接收侧通过将最高的HFN值填入该HFNI字段来传输在其传输方向上使用的最高HFN值。
该发送侧在当等待接收重置ACK PDU而直到传输重置PDU而接收到该重置ACK PDU之后,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操作。首先,该发送侧比较包括在该接收的重置ACK PDU中的RSN值与包括在其先前传输的重置PDU中的RSN值。如果比较结果为该RSN值相等,该发送侧执行以下的过程。否则,该发送侧丢弃该接收到的重置ACK PDU。
该发送侧重置将其接收方向的HFN值重置为接收到的重置ACKPDU中包括的HFNI字段中的HFN值。然后该发送侧重置状态变量并停止定时器。然后该发送侧忽略已经接收到的RLC PDU,并忽略在该重置之前已经传输的RLC SDU。
然后该发送侧根据其接收方向的重置HFN值来重置其传输方向的HFN值。也就是说,该发送侧根据以上示例将该HFN值加一。在执行此重置程序之后,该传输和接收侧的HFN值相等,因此可以通过相同的HFN值执行加密及解密程序。
现在将参照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在3GPP中,目前正在研究来改进UMTS网络,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其代表性的系统为HSDPA。已经引进许多新的技术来实施HSDPA。这些技术之一为HARQ。
HARQ方法是一种重传方法,其在观念上不同于在RLC层中执行的分组重传方法。HARQ方法是与物理层关联使用的,其结合重传的数据与先前接收到的数据,以保证较高的恢复能力。也就是说,此方法储存已经传输失败的分组,而不会丢弃这些分组,并在解码之前的步骤中结合这些分组与重传的分组以恢复这些分组。
HARQ块提供在节点B的MAC-hs子层,以此更有效率地支持HARQ功能。HARQ块包括HARQ实体,其管理支持HARQ功能的UE的HARQ操作。优选的,为每个UE提供一个HARQ实体。在每个HARQ实体中提供多个HARQ程序。每个HARQ程序负责控制HARQ操作,并用于传输特定数据。
虽然每个HARQ程序可由多个数据共享,其在单一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中仅可处理一个数据。当程序已经成功地传输数据时,该程序即被清空,如此其可用于传输另一个数据。但是,当程序已经无法传输数据时,该程序存储该数据,直到该数据被成功地传输或被丢弃。
以下将详细说明在节点B的MAC-hs处的数据传输。节点B重新构建从RNC接收到的多个数据,以产生MAC-hs PDU,并将MAC-hsPDU分配到各个HARQ程序。自HARQ程序传输的MAC-hs PDU可以一次成功地传递到UE,也可能不成功。
例如,假设将先前产生的MAC-hs PDU“1”分配到HARQ程序“A”,而将在稍晚产生的MAC-hs PDU“2”分配到HARQ程序“B ”。HARQ程序彼此独立操作,虽然它们无法同时执行传输。因此,HARQ程序“A”会重复地无法传输数据,而HARQ程序“B”可比HARQ程序“A”要更早地成功传输数据,如此UE会接收到并处理稍晚产生的包括在稍晚时由节点B接收到的数据中的MAC-hs PDU“2”,其早于先前产生的MAC-hs PDU“1”。也就是说,因为一个HARQ程序(HARQ程序“A”)的原因,MAC-hs PDU可脱离他们在节点B处的产生顺序,从而被传递到UE。这表示包括在MAC-hs PDU中的RLC PDU不会依序传递到RLC层(或实体)。
图4为DCH与E-DCH的结构。
DCH与E-DCH都是传输信道,其专用于单一UE。特别是,用于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到UTRAN的E-DCH可以使用比DCH要高的速率传输上行链路数据。为了以高速率传输数据,E-DCH可使用的技术可以例如是混合ARQ(HARQ)、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及节点B控制的调度。
对于E-DCH,节点B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到UE,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控制该UE的E-DCH传输。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HARQ的确认信息(ACK/NACK)、AMC的信道质量信息及E-DCH传输开始时间、传输时间间隔分配信息及用于节点B控制的调度的E-DCH传输速率分配信息等。
另一方面,UE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到节点B。该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UE缓冲器状态信息、UE功率状态信息及节点B控制的调度的E-DCH传输速率请求信息等。可经由物理控制信道来传输E-D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物理控制信道可例如是增强专用的物理控制信道(E-DPCCH)。
对于E-DCH,在MAC-d及MAC-e之间定义MAC-d流。在此,专用的逻辑信道可映射到MAC-d流,MAC-d流可映射到传输信道“E-DCH”,而传输信道“E-DCH”可依此映射到物理信道“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另一方面,该专用的逻辑信道可直接映射到该传输信道“DCH”。在此,该传输信道“DCH”可映射到物理信道“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
如以上在该协议层结构的说明中所解释的,图4所示的MAC-d子层负责管理该专用信道(DCH),其为专用于特定UE的传输信道,且MAC-e子层负责该增强的专用信道(E-DCH),其为用于高速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传输信道。
图5是MAC-es子层的结构。
MAC-es子层是位于RNC中的层,其用于支持E-DCH。MAC-es子层将从MAC-e子层接收的MAC-es PDU重新排序。特别是,当一个或多个节点B用于E-DCH时,由节点B成功接收到的MAC-e PDU被分解成MAC-es PDU。MAC-es PDU最后在MAC-es子层中重新排序。然后MAC-es子层将MAC-es PDU分解成为MAC-d PDU或RLC PDU,并将MAC-d PDU或RLC PDU传输到上层。
图6是MAC-e子层的结构。
位于节点B中的MAC-e子层,其是支持E-DCH所必需的,其实际上管理与E-DCH的无线协议层相关的控制,实际上控制MAC-e PDU的传输,并负责调度和HARQ。MAC-e子层将成功接收到的MAC-ePDU分段成MAC-es PDU,并将MAC-es PDU转传到MAC-es子层。
现在将参照一种方法,其中已经接收到用户数据的RLC实体尽可能快速地传输控制信息(例如状态信息)到该发送侧,且该发送侧尽可能快速地开始重传RLC PDU,从而增加该数据传输速率。
图7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该具体实施例,在单一RLC实体中设定多个逻辑信道,以此允许RX RLC实体快速地传输控制信息(例如状态信息)到数据的发送侧。在此实施例中,因为RX RLC实体可使用多个信道来发送RLCPDU,该RLC实体根据要被传输的RLC PDU的特性和内容选择性地使用多个逻辑信道来传输RLC PDU。在此,RLC PDU可以是用于传输状态信息到该发送侧的状态PDU。也就是说,传输状态信息的RLC实体可选择一个逻辑信道,该逻辑信道可在连接至该发送侧RLC实体的多个逻辑信道当中最为快速地传输状态信息,并可经由所选择的逻辑信道传输状态信息。RLC实体最好是上述的AM RLC实体。
如图7所示,首先,TX RLC实体发送RLC PDU(S70)。当在RX RLC实体处接收到RLC PDU时,RX RLC(实体)检查该接收到的RLCPDU(S71)。如果该检查结果为一些RLC PDU并未成功接收到,或一些RLC PDU尚未到达其缓冲器,RX RLC实体构建指示是否已经成功接收到数据的状态信息(S72)。然后RX RLC实体经由多个预设的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来传输该构建的控制信息(S73,S74)。在此,RX RLC实体可使用状态PDU来传输该状态信息。当在TX RLC实体处接收该状态信息时,该TX RLC实体处理该状态信息,并在需要时重传相应的RLCPDU(S76)。
根据该方式提供的多个信道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传输控制信息的数据速率,可经由根据该控制信息类型而选择的合适的信道来传输该控制信息。
图8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发明该具体实施例建议控制信息可分类成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及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而两个控制信息可使用不同消息传输。也就是说,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与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不会在单一消息中一起传输。
依此方法,虽然可经由相同的信道来传输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与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优选的是使用不同的信道来传输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与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是AM RLC实体所提供的,当接收该RLC PDU或RLC SDU时关联于所接收到的RLC PDU或RLC SDU的控制信息。更具体的,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是由接收侧AM RLC实体所产生的控制信息,其指示例如哪些AM RLC PDU已经成功地由该接收侧AM RLC实体接收到,且哪些AM RLC PDU并未被成功地接收。
也就是说,当接收侧AM RLC实体从该发送侧接收AM RLC PDU之后,提供控制信息来指示哪些AM RLC PDU已经被成功地接收及哪些AM RLC PDU并未被成功地接收,该控制信息可分类为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是AM RLC实体所提供的关于传输RLCPDU或RLC SDU的控制信息。更具体的,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是由发送侧AM RLC实体产生的控制信息,其指示哪些AM RLC PDU已经被发送侧AM RLC实体丢弃,和哪些AM RLC PDU将不再由该发送侧AM RLC实体传输。
也就是说,当发送侧RLC实体提供控制信息来指示哪些AM RLCPDU已经被该发送侧AM RLC实体所丢弃,而哪些AM RLC PDU将不再由其传输,该控制信息可分类为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例如,优选的,相关于上述重置程序的控制信息被处理成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也就是说,该重置PDU或重置ACK PDU可归类为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优选的,和移动接收窗口(MRW)程序相关的控制信息被归类为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在此,MRW程序可被描述成在当该发送侧已经丢弃一些RLCSDU且将不会再传输它们时该发送侧通知该接收侧的程序。传输窗口可调整为此程序的结果。也就是说,当该发送侧决定删除一些RLCSDU,并不再传输它们到该接收侧时,该发送侧使用MRW SUFI通知该接收侧该决定。当成功地接收到MRW SUFI时,该接收侧根据该MRW SUFI的内容执行操作,然后传一MRW ACK SUFI到该发送侧,以通知该发送侧该MRW程序已经成功地完成。也就是说,该MRWSUFI或MRW ACK SUFI可归类为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请参照图8,如图7所示,TX RLC实体传输RLC PDU到RX RLC实体(S80)。当该RX RLC实体并未成功地接收或没有接收到一些RLCPDU(S81)时,RX RLC实体构建控制信息(S82)。根据以上的分类方法,该控制信息被归类为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因为其是与接收的数据(即RLC PDU或RLC SDU)相关的控制信息。
RX RLC实体构建并传输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到TX RLC实体。在此,在TX RLC实体中配置多个信道。优选的,多个信道中的一些信道被配置成专用于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如此仅有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经由这些信道传输。也就是说,至少一个逻辑信道被只用来发送控制信息。在此实施例中,这些专用信道之外的逻辑信道可被配置为仅用于传输实际的用户数据,或可被配置为用于同时传输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
如果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比在该控制信息之前传输的数据块更早地到达该同级的(peer)RLC实体时,如上所述,在数据接收及解码程序中会发生问题。但是,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与传输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RLC实体所要传输的用户数据并不相关。
因此,即使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要比由已经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RLC实体传输的该用户数据要更早地到达该同级的RLC实体,在传输用户数据时也不会发生问题。因此,如果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并不高度相关于到达的顺序,专用于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独立信道可被配置来提高该传输/接收数据速率及处理速率。
以下为配置专用于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信道的示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在AM RLC实体中已经配置了两个逻辑信道。但是,明显地,在配置三个以上的信道时也可应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
在一种配置专用于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方法中,根据以上假设,AM RLC实体连接至两个逻辑信道,且两个逻辑信道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数据和除了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之外的控制信息,而第二逻辑信道仅用于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AM RLC实体(即RX RLC实体)从同级的AM RLC实体(即TXRLC实体)接收RLC PDU,并当该RX RLC实体已经检测到其并未成功接收到一些RLC PDU或一些RLC PDU并未到达其缓冲器时,构建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ACK/NACK信息)(S80-S82)。
然后RX RLC实体经由已经配置成仅用于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第二逻辑信道,来传输所构建的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到TXRLC实体(S87)。在此,RX RLC实体可使用特定RLC PDU来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TX RLC实体可立即处理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并执行相关的程序(S88)。特别是,TX RLC实体在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指示该RLC PDU并未被成功接收到时将重传RLCPDU(S89)。也就是说,当在RLC PDU的控制信息中接收该NACK信息时,该TX RLC处理在该控制信息中的NACK信息,并在需要时重传该RLC PDU。
在上述过程中,RX RLC实体不仅可以向该TX RLC实体传输相关于所接收数据的控制信息,还可以传输用户数据,以及相关于由TXRLC实体传输的用户数据的控制信息。RX RLC实体可额外地构建,并传输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到TX RLC实体。在此,RX RLC实体可经由两个逻辑信道中的未被配置成仅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逻辑信道(即第一逻辑信道)传输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在另一种配置专用于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信道的方法中,AMRLC实体如以上假设地连接至两个逻辑信道,而该两个逻辑信道的第二个被配置成不用于传输用户数据和除了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之外的控制信息。
AM RLC实体(即RX RLC实体)从该同级的AM RLC实体(即TXRLC实体)接收RLC PDU,并当该RX RLC实体已经检测到其并未成功接收到一些RLC PDU或一些RLC PDU并未到达其缓冲器时构建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S80-S82)。RX RLC实体可选择两个配置的(第一及第二)逻辑信道中的一个,并经由所选择的信道传输该构建的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在此,RX RLC实体可使用特定RLC PDU来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在此实施例中,优选的,该RX RLC实体经由第二逻辑信道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S87)。
在此实施例中,RX RLC实体还可额外地构建,并传输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到TX RLC实体。在此,RX RLC实体可经由两个配置的逻辑信道中的未禁止传输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即第一逻辑信道)来传输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
在此过程中,当接收到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时,TX RLC实体能够立即处理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并执行相关的程序(S88)。特别是,TX RLC实体在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是控制信息中的指示该RLC PDU并未被成功接收的NACK信息时,即重传RLC PDU(S89)。
根据上述方法分别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和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使其有可能根据该控制信息的特性独立地配置传输/接收方法、处理的顺序、速率等,从而达到高效的通信。
图9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连同关于处理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开始时间的第一时间信息一起传输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该第一时间信息为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要被处理的时间。
RLC实体(即TX RLC实体)在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要被处理时,连同期望时间的信息一起传输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可独立地传输第一时间信息,且优选的,在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中传输该第一时间信息。
特别是,TX RLC实体构建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其中包括关于何时要处理该控制信息的时间信息(S90),并传输包括第一时间信息的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到RX RLC实体(S91)。RX RLC实体接收控制信息。如果该接收的控制信息包括该第一时间信息,RX RLC实体在由该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处理该控制信息(S93)。
第一时间信息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在TX RLC实体处产生的时间信息;控制信息要在RX RLC实体处被处理的时间信息;连接帧号(CFN),其是每个UE设定的时间基准;系统帧号(SFN),其是小区的时间基准;包括在用户数据(即RLC PDU)中的序列号信息,其为RLC实体已经在控制信息被传输之前立即传输;及包括在用户数据(即RLC PDU)中的序列号信息,其中将在传输该控制信息之后,传输RLC实体。
如果第一时间信息为控制信息被产生的时间信息或是控制信息要被处理的时间信息时,RX RLC实体在由第一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来处理该控制信息。
如果第一时间信息为SFN或CFN,则RX RLC实体在对应于SFN或CFN的时间来处理该控制信息。如果该第一时间信息为包括在RLCPDU中的序列号信息时,其为该RX RLC实体最后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序列号,其在该控制信息被传输之前立即传输,已经接收到该控制信息的RX RLC实体可在处理该RLC PDU之后处理该控制信息。如果第一时间信息为包括在RLC PDU中的序列号信息时,其为RLC实体在传输控制信息之后将要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序列号,RX RLC实体可在处理RLC PDU之前立即处理该控制信息。
但是,当第一时间信息为RLC PDU的序列号时,RLC PDU可能不会到达该接收侧。在这里,由于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第一时间信息与RLC PDU相联系在一起,如果未接收到RLC PDU的话,则在处理该控制信息时可能会发生问题。也就是说,要处理RLC状态信息的RLC实体仅在接收到RLC PDU之后,根据第一时间信息处理该RLC状态信息。因此,如果RLC PDU并未到达RLC实体处,RLC实体将不能够处理RLC状态信息,因此导致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该具体实施例,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可与第二时间信息一起传输,该第二时间信息与用于处理该第一控制信息所允许的最大时间有关。当传输诸如RLC状态信息的控制信息时,RLC实体传输该第二时间信息来指示其希望在该时间之内处理该RLC状态信息。也就是说,该第二时间信息指示完成控制信息等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时间信息的示例包括连接帧号(CFN),其为在每个UE处设定的时间基准,系统帧号(SFN),其为在一小区处的时间基准,和定时器值。
当第二时间信息是CFN或SFN时,如果该控制信息尚未在根据该处理时间信息的时间处理时,RLC实体在对应于做为该第二时间信息传输的CFN或SFN的时间处理控制信息。当第二时间信息是定时器值时,已经接收到该控制信息的RLC实体可使用定时器来完成该控制信息的处理,直到对应于第二时间信息的时限为止。
以下为定时器操作的更为详细的说明。当定时器值被用作该第二时间信息时,该定时器值指示例如必须要什么时间之内处理RLC状态信息的控制信息。在这里,当接收RLC状态信息时,RX RLC实体使用该定时器值来启动定时器。RX RLC实体在接收时关闭该定时器,当定时器运转时,相等于第一时间信息的数据与该RLC状态信息一起被接收。然后,当该定时器到期时,RX RLC实体处理该RLC状态信息。
如图9所示,如果在定时器到期之前已经在根据该第一时间信息指定时间处理了该控制信息(S93),该RX RLC实体关闭该定时器(S94)。例如,当包括在RLC状态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是RLC PDU的序列号时,已经接收到RLC PDU的RX RLC,将在处理该RLC PDU之前或之后处理该控制信息,并关闭该定时器。
但是,如10图所示,在根据第二时间信息直到定时器到期为止都未处理控制信息时,不管第一时间信息,该RX RLC实体将在该定时器到期时的当时处理该控制信息(S95,S96)。
第一时间信息或第二时间信息可被设置为对于每个控制信息都相同。因为每个控制信息,例如状态信息,其具有不同的内容,每个状态信息的处理时限,其为该同级的RLC在状态信息被产生及传输之后必须完成该状态信息的处理的时限,都可不同。
当传输包含第一时间信息的控制信息时,优选的,连同第二时间信息,如上述具体实施例所述,即使当该接收侧是以不同于该控制信息由该发送侧所传输的顺序而接收到该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的接收侧也可适当地处理该控制信息。在此例中,RLC实体,例如传输控制信息的RLC实体,其可连接至用于传输该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建议的RLC实体也可连接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道。
也就是说,虽然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单一信道可以连接至一个RLC实体,控制信息(例如RLC状态信息)的发送侧可经由该信道连同第一时间信息一起传输RLC状态信息。然后,即使在该发送侧传输RLCPDU到该接收侧的过程期间,这些RLC PDU的顺序已经改变,包含该第一时间信息的RLC状态信息的接收侧可利用该第一时间信息适当地处理RLC PDU和状态信息。
因此,传输该时间信息允许该RLC实体正确地操作,即使在该过程中仅有一个逻辑信道连接至该RLC实体。当RLC状态信息连同时间信息一起传输时,可经由用于相同原因的相同消息来传输发送侧相关的状态信息与接收侧相关的状态信息。
在上述例子中,当接收侧相关的状态信息包括在该控制信息(例如RLC状态信息)中时,该控制信息的接收侧在接收该控制信息之后立即处理该控制信息。当发送侧相关的状态信息包括在RLC状态信息中时,该接收侧在基于与该RLC状态信息一起被接收的第一时间信息而得的时间处理该RLC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已经接收到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RLC实体,可经由指示何时处理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信息来避免上述的错误。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二时间信息使用该定时器等,设定处理时限可防止所接收的控制信息被留着未处理。在该控制信息已经设定成在相对应于该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在预定处理时间基准中发生的问题,从而达到更有效率的通信。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当RLC实体连接至单一逻辑信道时,如果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比在该发送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之前传输的RLC PDU要更早地抵达该RLC实体,在下层实体处执行重新排序时会发生问题。
但是,即使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比该RLC PDU要更早到达该同级的RLC实体,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不会导致问题。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具体实施例,接收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的实体可以删去在其下层实体处的重新排序过程。为此,根据本发明,当RLC实体将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转移到下层实体以传输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时,可配置重新排序通过指示符(reordering passindicator),并将其连同该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发送到下层实体。
如图11所示,RX RLC实体配置表示是否要执行重新排序(即重新排序通过指示符)的信息,并且构建RLC PDU(S100),并将该RLC PDU连同该重新排序指示符传送到下层实体(即RX MAC实体)(S110)。当已经配置重新排序指示符时,RX MAC实体构建MAC PDU,其中包括和该重新排序指示符被一起接收的RLC PDU(S120)。
然后RX MAC实体传输该构建的MAC PDU到该同级的实体(即TX MAC实体)(S130)。在此,该RX MAC实体传输包括该RLC PDU必须立即发送到该上方层而不经过重新排序的指示符的MAC PDU。
当接收该MAC PDU时,TX MAC实体决定该MAC PDU是否包括该RLC PDU必须立即发送到该上方层而不经过重新排序的指示符(S140)。
如果MAC PDU并不包括该指示符,TX MAC实体在执行重新排序之后发送该RLC PDU到上层(即TX RLC实体)(S150,S170)。另一方面,如果MAC PDU包括RLC PDU必须立即发送到该上方层而不经过重新排序的指示符的话(S160),则该TX MAC实体立即发送相应于该指示符的RLC PDU到上层RLC实体而不执行重新排序(S170)。当接收该控制信息等,该上层RLC实体处理该控制信息(S180)。
重新排序指示符可被包括在要传输的控制信息中,如此仅在当其指示不要执行重新排序时才用于决定是否需要执行重新排序。
还可以配置特定的信息位,使得其永远包含在要被传输的控制信息中。例如,当配置一比特时,其在设定为“0”时指示要执行重新排序,然而在设定为“1”时可指示控制信息并不执行重新排序而发送到上层。
优选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该MAC PDU中可仅包括一个RLCPDU。更优选的是,接收侧相关的控制信息本身也包括在RLC PDU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可利用与此处所提出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式来实施本发明,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基本特性。因此上述的具体实施例在所有情况下都应视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必须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所决定,而非由以上的说明而定,且所有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和等同范围内的改变都包含在当中。
工业实用性
由以上的说明可以了解到,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其具有许多的优点。例如,接收侧RLC实体可尽可能快速地传输控制信息到发送侧。该发送侧也可尽可能快速地开始重传RLC PDU,从而在通信系统中增加数据传输速率。

Claims (10)

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在确认模式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所述RLC实体从上层接收数据,并产生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和一个或者多个控制PDU;以及,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使用超帧号(HFN)被加密,并且每一个数据PDU包括相应的序列号;
第一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经由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连接至所述RLC实体;以及
第二MAC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所述第一MAC实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二MAC实体经由一个或者多个传输信道进一步与较低层连接,并且所述第二MAC实体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
其中经由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和第一控制PDU,并经由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传输第二控制PDU,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PDU包括包含超帧号指示符(HFNI)的重置PDU、包含HFNI的重置ACK PDU和稍带式状态PDU,所述HFNI被用于在所述设备和网络中所述超帧号(HFN)的同步,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PDU包括包含确认信息的状态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被映射到位于所述MAC实体和物理层之间的增强专用信道(E-DC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层可以是下列至少一项: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和广播/多播控制(BMC)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控制PDU包括指示符,其指示是否要对所述第二控制PDU进行重新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制PDU和所述第二控制PDU是上行链路控制PDU。
6.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由确认模式(AM)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上行链路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方法,其中,所述AM中的RLC实体被配置在用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RLC实体从上层接收数据;
由所述RLC实体产生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的至少一个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控制PDU,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使用超帧号(HFN)被加密,并且每一个数据PDU包括相应的序列号;以及
由所述RLC实体经由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的至少一个和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控制PDU传输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第二MAC实体连接;
所述第二MAC实体经由一个或者多个传输信道进一步与较低层连接,并且所述第二MAC实体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
其中经由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数据PDU和第一控制PDU,并经由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传输第二控制PDU,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PDU包括包含超帧号指示符(HFNI)的重置PDU、包含HFNI的重置ACK PDU和稍带式状态PDU,所述HFNI被用于在所述设备和网络中所述超帧号(HFN)的同步,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PDU包括包含确认信息的状态PD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被映射到位于所述MAC实体和物理层之间的增强专用信道(E-DC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层可以是下列至少一项: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和广播/多播控制(BMC)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PDU包括指示符,其指示是否要对所述第二控制PDU进行重新排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PDU和所述第二控制PDU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200880002114.2A 2007-01-10 2008-01-08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Active CN1016276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02952 2007-01-10
KR10-2007-0002952 2007-01-10
KR1020070002952A KR101430439B1 (ko) 2007-01-10 2007-01-10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PCT/KR2008/000103 WO2008084959A2 (en) 2007-01-10 2008-01-08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611A CN101627611A (zh) 2010-01-13
CN101627611B true CN101627611B (zh) 2014-01-29

Family

ID=3960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114.2A Active CN101627611B (zh) 2007-01-10 2008-01-08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300583B2 (zh)
EP (1) EP2105006B1 (zh)
JP (1) JP5069754B2 (zh)
KR (1) KR101430439B1 (zh)
CN (1) CN101627611B (zh)
ES (1) ES2404168T3 (zh)
TW (1) TWI434563B (zh)
WO (1) WO200808495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547031T3 (pl) 2007-03-15 2014-07-3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zmiany kolejności danych w systemie ulepszonego szybkiego dostępu do pakietów
JP2010093329A (ja) * 2008-10-03 2010-04-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通信制御装置
US8228851B2 (en) * 2008-11-03 2012-07-24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ption and an E-UTRA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CN102740402B (zh) * 2011-04-02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138905B (zh) * 2011-11-24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lc数据包传输的确认方法及rlc am实体发送方
US9585008B2 (en) 2013-04-19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out-of-standard cap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6018060A1 (ko) * 2014-07-30 2016-02-04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플러딩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25297B2 (en) 2015-01-28 2020-07-28 CCP hf.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virtual representation of a physical environment using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10726625B2 (en) * 2015-01-28 2020-07-28 CCP hf.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data regarding a 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9792587B (zh) 2016-09-29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业务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EP3677068B1 (en) * 2018-01-04 2023-06-07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ni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9339A (zh) * 2003-11-12 2006-12-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分组传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1001A (ja) 2000-08-03 2002-02-15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移動無線端末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EP1289328A1 (en) * 2001-08-28 2003-03-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 method of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EP1500220B1 (en) 2002-04-10 2008-01-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rq
KR100595645B1 (ko) * 2004-01-09 2006-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KR100889866B1 (ko) * 2004-06-14 2009-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프로토콜 계층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데이터 유닛 처리 방법
KR20050118591A (ko) * 2004-06-14 2005-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링크제어(rlc) 데이터처리방법
EP1881637B1 (en) 2004-06-15 2011-01-05 Panasonic Corporation Priority-hand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s
US7525908B2 (en) * 2004-09-24 2009-04-28 M-Stack Limited Data unit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s
BRPI0612473A2 (pt) 2005-05-04 2010-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método de atualização de janela de transmissão usando o mesmo
KR101084136B1 (ko) * 2005-05-06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송수신 단에서 상태정보를 포함하는pdu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KR101137327B1 (ko) * 2005-05-06 2012-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채널 스케쥴링을 위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상향링크 채널 스케쥴링 방법
US8363605B2 (en) * 2006-08-22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grant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9339A (zh) * 2003-11-12 2006-12-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分组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34563B (zh) 2014-04-11
US8300583B2 (en) 2012-10-30
ES2404168T3 (es) 2013-05-24
EP2105006A4 (en) 2010-11-03
WO2008084959A2 (en) 2008-07-17
EP2105006B1 (en) 2013-03-13
KR20080065823A (ko) 2008-07-15
JP2010514328A (ja) 2010-04-30
TW200836537A (en) 2008-09-01
CN101627611A (zh) 2010-01-13
EP2105006A2 (en) 2009-09-30
US20100008269A1 (en) 2010-01-14
WO2008084959A3 (en) 2009-09-11
KR101430439B1 (ko) 2014-08-18
JP5069754B2 (ja)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611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US87741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transmissions
KR10132647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블록 전송 방법
JP4318733B2 (ja) 処理時間情報を含む制御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の送受信方法
CN103490853B (zh) 一种用于产生和传送rlc pdu的方法和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EP1686716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with adaptive retransmission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data
KR10084073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 처리하는 방법 그 시스템 및 그 수신 장치
CN101151924B (zh)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下层数据块的方法以及设备
KR101266207B1 (ko) Rlc 재설정을 위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100273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76372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息传输
KR10121175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블록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JP6644912B2 (ja) 短レイテンシ高速再送信トリガ
CN101401342B (zh) 用于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失败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EP1881637A1 (en) Priority-hand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s
KR20060122933A (ko) 데이터 패킷들을 올바른 순서로 수신하도록 상기 데이터 패킷들을 순번과 연계시키는 방법
KR20080098436A (ko) 데이터 패킷들을 올바른 순서로 수신하도록 상기 데이터 패킷들에 순번을 배정하는 방법
TW20040069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 errors in a third generation cellular system
TW200833146A (en) Node B based segmentation/concatenation
CN110099448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065289A (ja) 短レイテンシ高速再送信トリガ
KR101432101B1 (ko) 실시간 서비스를 위한 수신 패킷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64950A (zh) 一种tti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