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5405A -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5405A
CN1705405A CNA2005100740844A CN200510074084A CN1705405A CN 1705405 A CN1705405 A CN 1705405A CN A2005100740844 A CNA2005100740844 A CN A2005100740844A CN 200510074084 A CN200510074084 A CN 200510074084A CN 1705405 A CN1705405 A CN 1705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rt
bridge devic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4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9178C (zh
Inventor
渡边义和
水越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5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91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91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能够以较短时间、利用具有一个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与无线电网桥设备中的分组传送部分和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相连以实现操作,如同设置在无线电网桥设备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直接与移动通信终端相连那样。因此,即使当将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多个终端中时,通过使用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代替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应用程序可以执行控制,如同所有无线电通信部分在同一终端中相连那样。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handover)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能够借助于无线LAN(局域网)等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具有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的设备是已知的。每个无线电通信部分执行将其自身连接到不同基站以减少其中不能执行通信的时间段的处理。当移动通信终端从一个基站向另一基站移动时(切换)产生此时间段。
图12是传统通信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而图13是在传统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参见图12,传统通信系统的实例包括固定网络101、通过线缆与固定网络101相连的基站102和103、以及能够与基站102和103无线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104。
此外,移动通信终端104包括信息处理部分111和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和113。
信息处理部分111通过无线电通信部分112控制与基站102的连接,并通过无线电通信部分113控制与基站103的连接。
参见图13,在移动通信终端104中的信息处理部分111包括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121和122以及切换控制部分123。
切换控制部分123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121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并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122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113。
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121和122是能够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和113的软件,并提供针对系统中其它应用程序的接口,以执行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和113的状态设置或状态获得、或执行利用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和113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切换控制部分123是用于在基站102和103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软件,并提供针对系统中其它应用程序的虚拟通信接口。切换控制部分123使用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121和122,持续地监视和控制两个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和113的状态,并从无线电通信部分112和113中选择具有最佳通信质量的无线电通信部分,以与基站102或103进行通信。
当切换控制部分123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的、对数据的传输或接收的请求时,其利用为进行通信而选择的无线电通信部分来处理该请求。
切换控制部分123对除为进行通信而选择的无线电通信部分之外的无线电通信部分进行控制,以搜索邻近的基站并与预先作为切换目的地的候选基站相连。
例如,当选择了与基站102相连的无线电通信部分112进行通信时,切换控制部分123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113,以搜索基站,然后,将无线电通信部分113与作为搜索结果、查找到的基站103相连。
当无线电通信部分113的连接状态变得比无线电通信部分112的更有利时,切换控制部分123切换到无线电通信部分113,作为用于进行通信的无线电通信部分,并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112,以搜索基站等,从而进行从基站102到基站103的切换。
因此,通过向移动通信终端104提供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并执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将切换所需的时间减少到非常短的时间。
相反,当仅提供一个无线电通信部分时,当搜索基站的同时或在处理对基站的连接期间不能进行通信,因此,在切换时出现其中不能通信的时间。
根据此类现有技术的另一实例,已经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当无线电移动终端正选择用于通信的基站时,其接收相邻基站的各个控制信号,并确定在预定时间内发现的基站中具有最大电场强度的基站,或确定具有超过预定理想电场强度的电场强度的基站。一旦发现电场强度超过预定理想电场强度的基站,则立即终止搜索,即使预定时间仍未过去,并将该基站选择为用于进行通信的基站(参见专利文档1)。
根据此类现有技术的另一实例,已经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移动台16在无线电装置17的接收电平降低之前,利用无线电装置18,与小区13中的基站14协商,因此,预先获得基站14的信道。然后,当无线电装置17的接收电平已经降低时,使用开关19执行从基站12的信道到基站14的信道的转换(参见专利文档2)。
[专利文档1]日本专利待审公开NO.11-18133(段落0008、0018-0021和图4)
[专利文档2]日本专利待审公开NO.11-27720(段落0020和图2)
尽管需要在具有上述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计算板上安装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如无线LAN卡,但由于具有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接口的计算板的种类很少,问题在于:满足所需规范的板很少且难以小型化。
此外,即使当能够将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安装在计算板上时,彼此非常接近地设置无线电通信部分,由于无线电波相互干扰的影响,造成通信质量恶化的问题。
在前述专利文档1和2中,没有公开关于本发明的特征配置,在本发明中,将每个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不同终端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能够以较短的时间、使用具有一个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且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对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信息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能够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系统由包括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包括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无线电网桥设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步骤,执行对移动通信终端中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信息处理。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上述结构,使利用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的切换能够利用具有一个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移动通信终端实现。
更具体地,由于本发明并未将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一个终端中的计算板上,并且代替地将各个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不同设备中,因此在选择用于安装设备的计算板时限制更少,易于获得满足所需规范的计算板,还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由于可以将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不同位置,能够避免由于无线电通信部分中无线电波的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此外,可以根据无线电基站的位置或移动单元的形状将每个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移动单元内适当的位置处,从而利于无线电通信部分与无线电基站之间的连接的进行。
此外,由于用于控制在另一终端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提供了对应用程序的完全相同的接口,作为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终端自身中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因此即使当将无线电通信部分单独设置在多个终端中时,仍可以使用传统切换控制软件,而无需进行修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移动通信终端2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对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控制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传统通信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传统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1中,以与图12中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与图12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以下省略对这些组件的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固定网络101、通过线缆与固定网络101相连的基站102和103、以及通过无线连接与基站102和103相连的移动单元1。
移动单元1包括移动通信终端2和无线电网桥设备3。
移动通信终端2包括无线电通信部分21、信息处理部分22和有线通信部分23。无线电网桥设备3包括无线电通信部分31、信息处理部分32和有线通信部分33。
在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21能够进行与基站102的无线连接,且在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能够进行与基站103的无线连接。此外,移动通信终端2和无线电网桥设备3可以通过其各自有线通信部分23和33彼此进行通信。
接下来,将描述移动通信终端2的结构。图2是移动通信终端2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2中,以与图1中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与图1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以下省略对这些组件的描述。
在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信息处理部分22包括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切换控制部分43和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
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是能够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21的软件,并提供针对系统中其它应用程序的接口,以执行无线电通信部分21的状态设置或状态获得,或执行利用无线电通信部分21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同样地,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提供执行有线通信部分23的状态设置或状态获得的接口,或执行利用有线通信部分23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接口。
与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类似,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提供针对系统中其它应用程序的接口,以执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状态设置或状态获得,或执行利用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此接口与正常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所提供的接口完全相同。
然而,与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不同的是,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实际上不具有作为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控制对象的无线电通信部分。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的控制对象是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
当发送和接收来自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21的数据时,切换控制部分43使用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并当发送和接收来自无线电网桥设备3内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数据时,使用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
由于切换控制部分43不直接使用无线电网桥设备3内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提供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有线通信部分23和稍后描述的分组传送部分52,作为将切换控制部分43与无线电通信部分31相连的装置。
当切换控制部分43使用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21时,其可以直接利用传统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来执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因此,在切换控制部分43中不存在与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稍后描述的分组传送部分52相对应的设备。针对稍后描述的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前述情况同样适用。
接下来,描述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结构。图3是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3中,以与图1中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与图1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以下省略对这些组件的描述。
在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信息处理部分32包括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51、分组传送部分52、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和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
在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与在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分组传输部分52和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相连,以允许操作,如同将设置在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与移动通信终端2直接相连那样。因此,即使当将无线电通信部分分离地设置在多个终端中,通过使用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代替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应用程序可以执行控制,如同所有的无线电通信部分在相同终端中相连那样。
下文中,以“BW”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所使用的L2地址,并以“BE”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有线通信部分33所使用的L2地址。
为移动通信终端2的有线通信部分23的接口的L2地址设置BW,而不是由设备初始化的地址。将从此接口发送过来的数据的源地址设置为BW。
通过为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有线通信部分23的L2地址、和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L2地址设置相同的地址,基站102和103或固定网络101不需要知道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有线通信终端(有线通信部分23)之间的差别。
当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有线通信终端(有线通信部分23)的L2地址不同时,更高层协议(如在IP(因特网协议)的情况下为APR(执行IP地址和L2地址之间的转换的协议))将不会按原样操作,而需要进行某些形式的修改。
然而,当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L2地址与有线通信终端(有线通信部分23)的相同时,当从更高层协议观察时,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有线通信终端(有线通信部分23)是相同的,因此,能够使用现有协议,而不必进行任何种类的修改。
在此连接中,术语“L2地址”中的“L2”用作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七层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层2)的缩写。L2地址位于网络层(层3)之下,并用作当在相同网络内进行通信时的地址。
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有线通信部分33不仅接收目的地L2地址为BE的数据,而且还接收在所连接的有线网线上发送和接收的所有数据。
接着,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对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一个示例。首先,描述图2中所示的对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切换控制部分43的操作。
参见图2,切换控制部分43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21,并通过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控制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
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和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是能够执行对无线电通信部分21和31的控制的软件,并提供针对系统中其它应用程序的接口,以执行无线电通信部分21和31的状态设置或状态获得,或者执行利用无线电通信部分21和31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切换控制部分43是用于以较短的时间进行基站102和103之间的切换的软件,并提供针对系统中其它应用程序的虚拟通信接口。
切换控制部分43使用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1和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持续地监视和控制两个无线电通信部分21和31的状态,并从无线电通信部分21和31中选择具有最佳通信质量的无线电通信部分,以与基站102或103进行通信。
当切换控制部分43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的、对数据的传输或接收的请求时,其利用为进行通信而选择的无线电通信部分来处理该请求。
切换控制部分43对除为进行通信而选择的无线电通信部分之外的无线电通信部分进行控制,以搜索邻近的基站并与预先作为切换目的地的候选基站相连。
例如,当选择了与基站102相连的无线电通信部分21进行通信时,切换控制部分43通过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31以搜索基站,然后,将其连接到作为搜索结果、查找到的基站103相连。
当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连接状态变得比无线电通信部分21的连接状态更有利时,切换控制部分43切换到无线电通信部分31,作为用于进行通信的无线电通信部分,并控制无线电通信部分21以搜索基站等,从而进行从基站102到基站103的切换。
接着,将描述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操作。图4到7是示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在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分组传送部分52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51和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接收到达无线电通信部分31和有线通信部分33处的分组。
参见图4,当从有线通信部分33接收到分组时(步骤S1),如果所接收的数据的源L2地址是BW且目的地L2地址不是BE时(步骤S2中的是),则分组传送部分52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51、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按照原样发送该数据,而不改变源和目的地L2地址(步骤S3)。
那些源L2地址是BW且目的地L2地址不是BE的数据是切换控制部分43发送到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有线通信部分33的数据。切换控制部分43将其发送到有线通信部分33,以便从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对其进行传输。这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通过切换控制部分43连接到基站103,并选择其用于进行通信。
相反,当所接收的数据的源L2地址不是BW或目的地L2地址是BE时(步骤S2中的否),分组传送部分52对这些分组进行内部处理(步骤S4)。
接着,参见图5,当分组传送部分52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接收到分组时(步骤S11),其通过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从有线通信部分33按照原样发送所接收到的数据(步骤S12)。
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接收到分组的事实表明: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与基站103相连并由切换控制部分43选择来进行通信。
参见图6,当从应用程序接收到发送分组的请求时(步骤S21),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从有线通信部分23发送分组(步骤S22)。此时,分组的目的地L2地址是由应用程序指定的地址,且源L2地址是BW。由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有线通信部分33接收分组(步骤S23),然后,由分组传送部分52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进行发送(步骤S24)。
参见图7,当从应用程序接收到接收分组的请求时(步骤S31),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利用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从有线通信部分23执行分组的接收(步骤S32),并将所接收的分组传递给应用程序(步骤S33)。
接着,描述对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控制。图8是对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参见图8,当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的请求以设置或获得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状态时(步骤S41),将包含请求内容的分组(请求分组)从有线通信部分23发送到无线电网桥设备3(步骤S42)。
由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有线通信部分33接收请求分组(步骤S43),并经由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传递给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步骤S44)。
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解译请求分组中的请求内容,并且在根据请求设置或获得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状态之后(步骤S45),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利用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从有线通信部分33向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包括结果的分组(响应分组)(步骤S46)。
由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有线通信部分23接收响应分组(步骤S47)并经由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传递给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步骤S48)。
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解译从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接收到的响应分组的内容,并向应用程序通知针对原始请求的结果(步骤S49)。
根据第一实施例,由于当装配具有多个无线电通信部分以便以较短的时间执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的移动通信终端时、并未将所有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上,以及将一个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具有网桥功能的不同终端上,增加了对部分进行选择的灵活度并能够选择针对所需规范定制的灵活系统结构。
此外,当将无线电通信部分设置在另一终端上时,使用了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使在另一终端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能够以与作为移动通信终端自身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相同的方式得到控制。因此,能够使用传统切换控制软件,无需进行修改,保持了终端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实施例2]
图9是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9中,以与图1中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与图1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以下省略对这些组件的描述。
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在于:在移动单元4中设置了两个无线电网桥设备(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5),以及在移动通信终端2中的有线通信部分23、33和63与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5通过通信中继器71相连。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此实施例中的无线电网桥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0是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10中,以与图2中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与图2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以下省略对这些组件的描述。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在于:在信息处理部分24中设置了两个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和45)。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由于在此实施例中两个无线电网桥设备相连,设置了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和45以分别与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5相对应。
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将最多三个无线电基站(即,102到104)与移动单元4相连。因此,当将无线电基站彼此相对邻近地设置时,通过以较高连接状态在无线电基站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实现比第一实施例中更好的通信质量。
接下来,将描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操作。在下文中,以“BW1”来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无线电通信部分31所使用的L2地址,并以“BE1”来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有线通信部分33所使用的L2地址。同样地,以“BW2”来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无线电通信部分61所使用的L2地址,并以“BE2”来表示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有线通信部分63所使用的L2地址。此外,假设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与无线电网桥设备3相关联,而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5与无线电网桥设备5相关联。
每个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5的分组传送部分52(参见图3)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51和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来执行对到达无线电通信部分31和61和有线通信部分33和63的分组的接收。
当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分组传送部分52从有线通信部分33接收到分组时(图4中的步骤S1),并当所接收的数据的源L2地址是BW1且目的地L2地址不是BE1时(步骤S2中的是),分组传送部分52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51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按照原样发送该数据,而无需改变源和目的地L2地址(步骤S3)。
相反,当所接收的数据的源L2地址不是BW1或目的地L2地址是BE1时(步骤S2中的否),分组传送部分52内部处理该分组(步骤S4)。
当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分组传送部分52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接收到分组时(图5中的步骤S11),分组传送部分52通过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从有线通信部分33按照原样发送所接收到的数据(步骤S12)。
当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的分组传送部分52从有线通信部分63接收到分组时(图4中的步骤S1),并当所接收的数据的源L2地址是BW2且目的地L2地址不是BE2时(步骤S2中的是),分组传送部分52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51从无线电通信部分61按照原样发送该数据,而无需改变源和目的地L2地址(步骤S3)。
相反,当所接收的数据的源L2地址不是BW2或目的地L2地址是BE2时(步骤S2中的否),分组传送部分52内部处理该分组(步骤S4)。
当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的分组传送部分52从无线电通信部分61接收到分组时(图5中的步骤S11),分组传送部分52通过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从有线通信部分63按照原样发送所接收到的数据(步骤S12)。
当从应用程序接收到发送分组的请求时(图6中的步骤S21),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从有线通信部分33和63发送分组(步骤S22)。此时,分组的目的地L2地址是由应用程序指定的地址,且当从无线电网桥设备3发送分组时,分组的源L2地址设置为BW1,当从无线电网桥设备5发送时分组的源L2地址设置为BW2。分别由无线电网桥设备3和5中的有线通信部分33和63接收分组(步骤S23),并由分组传送部分52从无线电通信部分31和61进行发送(步骤S24)。
当从应用程序接收到接收分组的请求时(图7中的步骤S31),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和45利用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从有线通信部分23分别进行对具有目的地BW1和BW2的分组的接收(步骤S32),并将所接收的分组传递给应用程序(步骤S33)。
接着,描述对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控制。当移动通信终端6中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从应用程序接收到请求以设置或获得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状态时(图8中的步骤S41),将包含请求内容的分组(请求分组)从有线通信部分23发送到无线电网桥设备3(步骤S42)。
由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有线通信部分33接收请求分组(步骤S43),并经由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传递给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步骤S44)。
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解译请求分组中的请求内容,在根据请求设置或获得无线电通信部分31的状态之后(步骤S45),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利用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从有线通信部分33向移动通信终端6发送包括结果的分组(响应分组)(步骤S46)。
由移动通信终端6中的有线通信部分23接收响应分组(步骤S47)并经由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传递给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步骤S48)。
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2解译从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接收到的响应分组的内容,并向应用程序通知针对原始请求的结果(步骤S49)。
当移动通信终端6中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5从应用程序接收到请求以设置或获得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61的状态时(步骤S41),其将包含请求内容的分组(请求分组)从有线通信部分23发送到无线电网桥设备5(步骤S42)。
由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的有线通信部分63接收请求分组(步骤S43),并经由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传递给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步骤S44)。
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解译请求分组中的请求内容,并且在根据请求设置或获得无线电通信部分61的状态之后(步骤S45),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利用有线通信控制部分54、从有线通信部分63向移动通信终端6发送包括结果的分组(响应分组)(步骤S46)。
由移动通信终端6中的有线通信部分23接收响应分组(步骤S47)并经由有线通信控制部分44传递给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5(步骤S48)。
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45解译从无线电网桥设备5中的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53接收到的响应分组的内容,并向应用程序通知针对原始请求的结果(步骤S49)。
[实施例3]
图11是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11中,以与图1中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与图1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以下省略对这些组件的描述。
参见图11,第三实施例示出了当移动单元是火车7时,分别在火车7的前部和后部设置移动通信终端2和无线电网桥设备3的情况。
在此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2和无线电网络设备3的操作和内部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移动通信终端2和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无线电通信部分分别与设置在火车车厢外的外部的天线8和9相连。此外,移动通信终端2和无线电网桥设备3中的有线通信部分通过火车的内部网络10相连,实现了两个有线通信部分之间的通信。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在彼此远离的位置设置了两个无线电通信部分21和31,更易于使它们分别与分离的无线电基站102和103相连。尽管针对此实施例描述了其中设置一个无线电网桥设备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且本发明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中设置多个无线电网桥设备的情况。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其中设置一个或两个无线电网桥设备的情况,但是,同样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无线电网桥设备。此外,可以采用其中在无线电网桥设备中设置所有无线电通信部分而在移动通信终端中不设置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结构。此外,能够使用无线电通信方法代替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和无线电网桥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有线通信方法。另外,尽管对实施例3中的移动单元是火车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中移动单元是诸如飞机或汽车等其它运输工具的情况。

Claims (11)

1、一种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无线电网桥设备包括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且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用于执行对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信息处理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控制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以及通过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和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控制第一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之间的切换的切换控制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伪无线电通信控制部分与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无线电网桥设备中的通信部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位于所述无线电网桥设备中的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和所述无线电网络设备中的通信部分之间,其中,第二信息处理单元包括通过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进行分组传送的分组传送部分、以及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状态设置和状态获得的远程无线电控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无线电网桥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火车、飞机或汽车中设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无线电网桥设备。
7、一种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包含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包含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无线电网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步骤,执行对移动通信终端中第一无线电通信部分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信息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步骤包括切换控制步骤,控制第一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之间的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二信息处理步骤,执行对无线电网桥设备中信息的处理,其中,第二信息处理步骤包括通过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执行分组传送的分组传送步骤、以及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部分的状态设置和状态获得的远程无线电控制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无线电网桥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火车、飞机或汽车中设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无线电网桥设备。
CNB2005100740844A 2004-05-31 2005-05-31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1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0483A JP4151613B2 (ja) 2004-05-31 2004-05-31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04160483 2004-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5405A true CN1705405A (zh) 2005-12-07
CN100469178C CN100469178C (zh) 2009-03-11

Family

ID=3493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40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178C (zh) 2004-05-31 2005-05-31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266850A1 (zh)
EP (1) EP1603352B1 (zh)
JP (1) JP4151613B2 (zh)
CN (1) CN10046917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144B (zh) * 2006-05-17 2011-12-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操作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2417B2 (ja) * 2005-02-28 2008-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US8447292B2 (en) * 2006-10-31 2013-05-21 Gogo Llc Multi-link aircraft cellular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terrestrial cell sites
GB2463009B (en) * 2008-08-26 2010-12-08 Nomad Spectrum Ltd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WO2015058374A1 (en) 2013-10-23 2015-04-3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 controlled network selection between narrowband and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WO2017014645A1 (en) 2015-07-17 2017-01-26 Vitir As A centralized controlling system controlling interaction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radio-operated devices operating in a mesh network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8180B1 (en) * 1992-03-06 2002-06-18 Aircell, Inc. Ubiquitous mobile subscriber station
US5970408A (en) * 1997-05-02 1999-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control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a group of commonly-moving mobile transceiver units
JPH1118133A (ja) 1997-06-23 1999-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移動端末
JPH1127720A (ja) 1997-07-04 1999-01-29 Fujitsu Ltd ハンドオ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FI107979B (fi) * 1998-03-18 2001-10-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ja laite matkaviestinverkon palvelujen hyödyntämiseksi
US6526034B1 (en) * 1999-09-21 2003-02-25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mode subscriber unit for short range, high rate and long range, lower rate data communications
US6917808B1 (en) * 2000-04-28 2005-07-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Inter-frequency handoff evaluation method
JP3748373B2 (ja) 2000-09-29 2006-02-2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移動体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用携帯端末装置
US7340279B2 (en) * 2001-03-23 2008-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an adaptive antenna array
DE10208689C2 (de) * 2002-02-28 2003-11-27 Deutsch Zentr Luft & Raumfahrt Verfahren zum Anbinden von zur Kommunikation dienenden, einem kollektiv mobilen Benutzernetzwerk angehörenden Benutzer-Endgeräten
JP3912509B2 (ja) * 2002-06-24 2007-05-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切替方法、移動基地局、及び携帯端末機
US6766171B2 (en) * 2002-06-26 2004-07-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bi-directional soft handovers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without carrier control
JP4050565B2 (ja) 2002-07-24 2008-02-2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列車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144B (zh) * 2006-05-17 2011-12-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操作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03352A1 (en) 2005-12-07
US8611903B2 (en) 2013-12-17
US20050266850A1 (en) 2005-12-01
US20120140741A1 (en) 2012-06-07
JP2005341453A (ja) 2005-12-08
JP4151613B2 (ja) 2008-09-17
CN100469178C (zh) 2009-03-11
EP1603352B1 (en)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5835C (zh) 网络系统和网络构成方法
CN1179598C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CN1235422C (zh)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CN1104157C (zh) 能通过单一移动无线电话应付多种系统的移动电话系统
CN1244248C (zh) 在基于网际协议运行的电信网络中执行移动用户终端路由更新的方法
CN1245844C (zh) 路由器、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612570A (zh) 支持移动终端的移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185890C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770920A (zh) 宽带无线系统中使用异构相邻基站信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053268A (zh) 异类网络中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01040463A (zh) 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的双模式移动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700669A (zh) 用于对ieee802.11网络优化的快速切换方法
CN101048012A (zh) 一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确定路由的方法
CN1905399A (zh) 一种实现2g网络电调天线集中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761362A (zh) Ip网络上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过程
CN1764138A (zh) 无线网络装置和使用该无线网络装置的通信方法
CN142391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节点之间切换的方法
CN1705405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610324A (zh) 用于稳定切换的网络装置及使用其的切换方法
CN1993941A (zh) 新路径设置方法、移动终端、及路径管理设备
CN1859445A (zh) 一种移动终端ip地址分配方法
CN1756440A (zh) 通信业务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956417A (zh)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路由控制方法和路由器
CN1893716A (zh) 实现网络服务提供商发现的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1076195A (zh) 移动终端、网络、移动终端进行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