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9731A - 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9731A
CN1699731A CN 200510066334 CN200510066334A CN1699731A CN 1699731 A CN1699731 A CN 1699731A CN 200510066334 CN200510066334 CN 200510066334 CN 200510066334 A CN200510066334 A CN 200510066334A CN 1699731 A CN1699731 A CN 1699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piston
cylinder
transmission device
type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63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永生
昼田健吾
山之内忠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U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RU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UTA CORP filed Critical HIRU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9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9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2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 F15B15/06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for mechanically converting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o non- rectilinear movement
    • F15B15/065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for mechanically converting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o non- rectilinear movement the motor being of the rack-and-pinio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tu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缸组合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使动力高效地由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由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不使惯性力削弱,以最优效的传动方式进行动力传动。以能保持惯性力的齿条齿轮传动装置为基础,加上在活塞内设置2对双组汽缸和齿条传动装置之间不懈啮合的3个双向旋转齿轮以及一方向传动的离合器轴承构成的动力传动机构,替代现有旋转式发动机的棱圆形转子,以90度(直角)最优效地接受爆发力(膨胀力),并消除活塞发动机的曲轴机构因爆炸以外的工序引起的传动力中立及制动现象,防止削减惯性力,进而解决旋转式发动机、涡轮机密闭性差的问题,通过活塞汽缸完善的密闭性、以最优的条件将爆发力转化为动力。

Description

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动力高效地由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由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不使惯性力削弱,以最优效的传动方式进行动力传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传动方式作为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靠一般性的曲轴来动作的往复式(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式发动机最为普遍。首先,目前的旋转式发动机,将其接受内部爆发力的转子作成三角棱圆形状(三角形のぉむすび形),这种形状的转子在接受爆发力时,不可能在90度范围内最优效地接受,而且在制作时要达到完全的密封性需要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同时,要使其密封性维持在最佳状态也是非常困难的。再有,目前的带曲轴的往复式发动机的工作是经由爆发形、排气、吸气、压缩4道程序将爆发力转变成了旋转运动的,不过,爆发力最优效地传送给旋转体的是活塞杆从45度左右到90度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此阶段,活塞杆的速度最高,且能够最高效地将动力传送给旋转体。在其它阶段的工作中,每次的间歇(中立)或制动都造成被连续旋转体的惯性力的削弱,这种制动力使得被旋转体所带有的充足的惯性力、其效率性因前行运动、每经过4个周期就造成显著地削弱。
如上所述,目前的往复式(活塞式)发动机由于是曲轴机构,虽说动力的被传送体具有惯性力,但膨胀(爆炸)工作之外、作为间歇或制动造成的功率损失是可观的、振动也很大。而不削减惯性力的涡轮机和旋转式发动机,其轮翼或棱圆状转子既不能以90度接受爆炸力且气密性也差。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不仅有不削减惯性力的、无曲轴的、气密性优良的汽缸组,最主要的是在动力的传送率方面可以消除涡轮机、旋转式发动机所存在的缺陷,使动力高效地由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由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不使惯性力削弱,以最优效的传动装置进行动力传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包括由活塞内置式汽缸和安装在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上的齿轮传动装置构成汽缸部,再以同样方式构成一组汽缸,以这样的两组汽缸作为1对,进而再以上述方式同样将两组汽缸构成1对,含有2对双组汽缸,上述汽缸中交互吸入高压流体,使上述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含有动力传动机构,与上述齿条传动装置分别啮合并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包括向上述2对双组汽缸供给高压流体的供给管线的转换阀(8方向或4方向分为2组),通过这种转换阀的动作转换高压流体的导管。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4个齿条传动装置保持不懈地与这中间的3个双向旋转齿轮啮合,含有一方向传动的离合器轴承,与齿条传动装置啮合并使齿条传动装置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只向1个方向的旋转,含有传导旋转的动力轴,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又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能够将其动力传动力连续地向负荷体供给。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在汽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活塞的中央部位贯穿成椭圆形孔,在其椭圆形孔的内侧(上下面)规定范围内突出形成齿条传动装置的齿形,为与其啮合,将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突出形成齿形的小齿轮连接在主动轴上,随着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活塞内部的齿条传动装置的啮合面通过旋转凸轮得以顺滑地维系转换,使小齿轮能够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又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将其动力连续地向负荷供给。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不带有曲轴机构,装置本身易带有惯性力,能够将稳定的动力传动向负荷体供给。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由于是以动力发生机构作为汽缸、活塞机构,所以和现有的旋转式发动机的转子比较起来,其动力传动一般以90度(垂直)来保持上述动力传动机构的最优效率。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比较起目前的原动装置的活塞发动机及旋转式发动机来说,部件数量少、小巧简约且振动小。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动力传动装置构造简单,而且,目前的旋转式发动机等所用的部件、机构依旧能够利用,对于2周期、4周期的仍可适用,还能采用燃料直接喷射方式象汽油、轻油、灯油、酒精等各种燃料均可使用。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结合上述动力传动装置,能够供给更大的原动力。
前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中与涡轮机构造不同、是以汽缸组为基本构造的,即使是低压流体及低燃费用仍可保持充分稳定的动力传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是在以齿条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附加新型的动力传动机构构成的,是一种优效地将直线运动向旋转运动、或将旋转运动向直线运动转变的装置。其中含有活塞内置式汽缸和安装在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上的齿轮传动装置并以此构成汽缸部,再以同样方式构成一组汽缸,以这样的两组汽缸作为1对,进而再以上述方式同样将两组汽缸构成1对,含有2组汽缸为1对的2对汽缸组(2对双组汽缸),在上述汽缸中交互吸入高压流体,使上述活塞做往复运动,含有动力传动机构,与上述齿条传动装置分别啮合并旋转。
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在成为上述第一个发明要点的汽缸组合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中,向2对双组汽缸供给高压流体的供给管线上装有切换阀,通过操作切换阀得以导控高压流体的流通管线。
再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作为上述第一个发明要点的汽缸组合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的动力传动机构,能够理想地连续性地进行动力传动,其中上述4个齿条传动装置经常与中间的3个双向旋转齿轮啮合,含有单向传动离合器轴承,与齿条传动装置啮合并使齿条传动装置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只向1个方向的回转单向传动,含有动力轴(主动轴),向负荷传导旋转力,可连续提供动力传导。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构成是在其汽缸内作直线运动的活塞的中央部位贯穿成椭圆形孔,在其椭圆形孔内侧的(上下面)规定范围内突出形成齿条传动装置的齿形,以能与其相应啮合的状态将按规定角度形成齿形的小齿轮安装在主动轴上,这样的小齿轮随着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依靠旋转凸轮的机构维系其沿着活塞内部的齿条传动装置的啮合面做顺滑地变换,从而实现向一个方向做连续性的旋转。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能够使动力自如地由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由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不使惯性力削弱,以最优效的动力传动方式、将稳定的动力在向负荷传动的过程中产生优良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说明图。
1:第1汽缸                2:第2汽缸
3:第3汽缸                4:第4汽缸
5:动力轴                 6:飞轮
7:流体转换阀             8:阀动机构
9:压力源                 11:第1活塞
11’:第1活塞杆           12:第2活塞
12’:第2活塞杆           13:第3活塞
13’:第3活塞杆           14:第4活塞
14’:第4活塞杆           21:第1齿条传动装置
22:第2齿条传动装置       23:第3齿条传动装置
24:第4齿条传动装置
31:第1离合器轴承(单方向传动)
32:第2离合器轴承(单方向传动)
33:第3离合器轴承(单方向传动)
34:第4离合器轴承(单方向传动)
41:第1双向旋转齿轮       41’:轴
42:第2双向旋转齿轮       42’:轴
43:第3双向旋转齿轮       43’:轴
51:第1吸气阀             51’:第1排气阀
32:第2吸气阀             52’:第2排气阀
53:第3吸气阀             53’:第3排气阀
54:第4吸气阀             54’:第4排气阀
61:第1汽缸室             62:第2汽缸室
63:第3汽缸室             64:第4汽缸室
70:汽缸                  71:活塞
72:椭圆构件              73:齿条传动装置
74:齿条传动装置          75:小齿轮
76:小齿轮齿形            77:旋转凸轮
78: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和图2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状态,1为第一汽缸,在该第1汽缸内装有第1活塞11,在该第1活塞11上连结有第1活塞杆11’。21是固定在上述第1活塞杆11’上的第1齿条传动装置,该第1齿条传动装置的侧面的齿与后述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1双向旋转齿轮41相啮合。
图1中的2表示的是第2汽缸,在该第2汽缸内装有第2活塞12,在该第2活塞12上连结有第2活塞杆12’。22是固定在上述第2活塞杆12’上的第2齿条传动装置,该第2齿条传动装置的侧面的齿分别与后述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1、第2双向旋转齿轮41、42啮合。
图1中的3表示的是第3汽缸,在该第3汽缸内装有第3活塞13,在该第3活塞13上连结有第3活塞杆13’。23是固定在上述第3活塞杆13’上的第3齿条传动装置,该第3齿条传动装置的侧面的齿分别与后述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2、第3双向旋转齿轮42、43啮合。
图1中的4表示的是第4汽缸,在该第4汽缸内装有第4活塞14,在该第4活塞14上连结有第4活塞杆14’。24是固定在上述第4活塞杆14’上的第4齿条传动装置,该第4齿条传动装置的侧面的齿与后述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3双向旋转齿轮43啮合。
内置上述活塞的第1汽缸、第2汽缸、第3汽缸、第4汽缸构成了2对双组汽缸。
图1中的51表示的是在第1汽缸1上装备的第1吸气阀、51’为第1排气阀,52是在该第2汽缸2上装备的第2吸气阀、52’为第2排气阀,53是在第3汽缸3上装备的第3吸气阀、53’为第3排气阀,54是在第4汽缸4上装备的第4吸气阀、54’为第4排气阀,分别与后述的转换流体的流体转换阀7相连结,并在上述各活塞杆的端部装有各个阀的转换杆,上述各汽缸的头(顶)部装有阀门转换机构8,且与该活塞杆的往复运动联动操作转换阀门,成为对上述各个吸气阀、排气阀进行转换的机构。
还有,上述各汽缸上虽然分别安装了吸气阀和排气阀,但用一个阀门进行吸气、排气的转换也可以。
图1中的7表示的是流体转换阀,它有8个口,与上述各汽缸上所装有的吸气阀、排气阀分别以管子连接。该流体转换阀7的第1个口与第1吸气阀51连接,第2个口与第1排气阀51’连接,第3个口与第2吸气阀52连接,第4个口与第2排气阀52’连接,第5个口与第3吸气阀53连接,第6个口与第3排气阀53’连接,第7个口与第4吸气阀54连接,第8个口与第4排气阀54’连接。压力源9中蓄存的高压流体(如水蒸汽、压缩空气等)向该流体转换阀7的主吸入口供给后,通过与上述阀门转换机构的联动、转换分配管路向上述各口供给。
图1中41表示的是动力传动机构的第1双向旋转齿轮由轴41’支承,该第1双向旋转齿轮41与上述第1齿条传动装置21和第2齿条传动装置22的侧面的齿分别啮合、并迎合着该第1、第2齿条传动装置的动作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42表示的是第2双向旋转齿轮、由轴42’支承,该第2双向旋转齿轮42与上述第2齿条传动装置22和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的侧面的齿分别啮合、并迎合着该第2、第3齿条传动装置的动作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43表示的是第3双向旋转齿轮、由轴43’支承,该第3双向旋转齿轮43与上述第3齿条传动装置23和第4齿条传动装置24的侧面的齿分别啮合、并迎合着该第3、第4齿条传动装置的动作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该第1、2、3双向旋转齿轮41、42、43分别配置在上述第1、2、3、4齿条传动装置21、22、23、24的中间,与上述各齿条传动装置啮合并联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将各汽缸内产生的活塞的直线运动力优效地、平均地传动给后述的离合器轴承,发挥出动力传动机构的重要功能。
图1中31表示的是动力传动机构的第1离合器轴承由动力轴5支承,是单方向传动旋转力的离合器轴承,该第1离合器轴承31与上述第1齿条传动装置21的齿啮合,32是第2离合器轴承、由动力轴5支承,与上述第2齿条传动装置22的齿啮合,33是第3离合器轴承、由动力轴5支承,与上述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的齿啮合,34是第4离合器轴承、由动力轴5支承,与上述第4齿条传动装置24的齿啮合,上述各离合器轴承将上述各齿条传动装置往复直线运动变换为一个方向的旋转,并使上述各汽缸内产生的活塞的直线运动力变换成旋转动力传动给上述动力轴5,并向图中未表示的例如向发电机的负荷体供给。
图1中6表示的是飞轮、安装在上述动力轴5上,使上述旋转动力具有惯性力、向图中未表示的例如向发电机等的负荷(体)供给稳定的旋转动力。总体来说,由于装置本身就是容易带有惯性力的、且不削弱所产生的惯性力的机构,所以,即使没有飞轮仍能够供给稳定的旋转动力。
下面就操作程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通过流体转换阀7和阀门转换机构8的操作,打开第1汽缸1的第1吸气阀51和第3汽缸3的第3吸气阀53,蓄存在压力源9的高压流体(例如水蒸气、空气、油等)通过管路分别向第1汽缸室61和第3汽缸63供给,在该高压流体的作用下,第1活塞11和第3活塞13,如图1所示、被推向下方(箭头方向),向下移动。因此,当第1活塞11和第3活塞13,被推向下方时,与第1活塞11相连结的第1齿条传动装置21的和与第3活塞13相连结的第3齿条传动装置23就向下方做直线移动与齿条传动装置21、23相啮合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1双向旋转齿轮41、第2双向旋转齿轮42、及第3双向旋转齿轮43、将分别向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在此状态下,该齿条传动装置21、23所具有的传动力就会均等地传动给成为下面的动力传动机构的、向一方向旋转传动的第1离合器轴承31和第3离合器轴承33,然后再由动力轴5将其旋转动力传动给图中未表示的负荷。
随着上述的操作,第2齿条传动装置22根据与第1齿条传动装置21相啮合的动力传动机构的双向旋转齿轮41、及与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相啮合的双向旋转齿轮42的旋转,就会作出与第1齿条传动装置21和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的动作反向的如图1所示的向上方向(箭头方向)的直线移动;同时、第4齿条传动装置24根据与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相啮合的双向旋转齿轮43的旋转、作出与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的动作反向的如图1所示的向上方向(箭头方向)的直线移动。(此时,一方向传动的第2离合器轴承32和第4离合器轴承34,作出与上述第1离合器轴承31和第3离合器轴承33相反的逆旋转,由于是空转,所以没有动力传动。)接着,与该第2齿条传动装置22相连结的第2活塞12以及与该第4齿条传动装置24相连结的第4活塞14分别被推向上方,同时,响应着安装在第2活塞杆12’上的阀门转换杆和安装在第4活塞杆14’上的阀门转换杆的动态,通过对阀门转换机构8的操作,第2汽缸2的第2排气阀52’和第4汽缸4的第4排气阀54’打开,填充在第2汽缸室62和第4汽缸室64中的流体(如水蒸气、空气、油等)经由管路通过流体转换阀7从排出口向外排出。其后,通过对阀门转换机构8的操作,第1汽缸1的第1吸气阀51和第3汽缸3的第3吸气阀53闭合,并且,第2汽缸的第2排气阀52’和第4汽缸的第4排气阀54’也同时闭合,如此联动,流体转换阀7的高压流体经路也在相应地转换,也就是说,向与上述相反的经路转换、并使高压流体畅通。
高压流体的经路一旦转换,图1所示的第2汽缸2的第2吸气阀52和第4汽缸4的第4吸气阀54打开,压力源9的高压流体(例如水蒸气、空气、油等)就通过管路分别向第2汽缸室62和第4汽缸室64供给,在该高压流体的作用下,第2活塞12和第4活塞14,如图1所示、被推向下方(反箭头方向),向下移动。接着,该第2汽缸12和第4汽缸14被推向下方,于是,与第2汽缸12相连结的第2齿条传动装置22和与第4汽缸14相连结的第4齿条传动装置24向下方作出直线移动,与该齿条传动装置22、24相啮合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1双向旋转齿轮41、第2双向旋转齿轮42以及第3双向旋转齿轮43、相应地分别向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此状态下,该齿条传动装置22、24所具有的传动力就会均等地传动给成为下面的动力传动机构的、向一方向旋转传动的第2离合器轴承32和第4离合器轴承34,然后再由动力轴5将其旋转动力传动给图中未表示的负荷。
随着上述的操作,第1齿条传动装置21根据与第2齿条传动装置22相啮合的动力传动机构的双向旋转齿轮41的旋转、就会作出与第2齿条传动装置22的动作反向的;又、第3齿条传动装置23根据与第2齿条传动装置22相啮合的双向旋转齿轮42以及与第4齿条传动装置24相啮合的双向旋转齿轮43的旋转、分别作出与第2齿条传动装置22和第4齿条传动装置24的动作反向的如图1所示的向上方向(反箭头方向)的直线移动。(此时,一方向传动的第1离合器轴承31和第3离合器轴承33,就会作出与上述第2离合器轴承32和第4离合器轴承34相反的逆旋转,由于是空转,所以没有动力传动。)接着,与该第1齿条传动装置21相连结的第1活塞11以及与该第3齿条传动装置23相连结的第3活塞13分别被推向上方、同时,对应安装在第1活塞杆11’上的阀门转换杆和安装在第3活塞杆13’上的阀门转换杆的动态,通过对阀门转换机构8的操作,第1汽缸1的第1排气阀51’和第3汽缸3的第3排气阀53’打开,填充在第1汽缸室614和第3汽缸室63中的流体(如水蒸气、空气、油等)经由管路通过流体转换阀7从排出口向外排出。其后,通过对阀门转换机构8的操作,上述第1排气阀51’和第3排气阀53’闭合,一系列操作完成后,返回上述项[0018],重复操作。
按照上述实施例1,压力源9的高压流体是经由流体转换阀7、通过与活塞的动作联动的阀门转换杆以及阀门转换机构8的操作进行转换,使活塞进行联动操作,将其直线运动力通过齿条传动装置、双向旋转齿轮以及一方向传动的离合器轴承,改变成旋转动力提供给负荷。
如此形态的装置,不仅将直线运动力转变成旋转动力,反过来,还能够达成使旋转动力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转变为直线动力且向负荷体实施传动。
如此形态的构成,基本上是齿条传动装置、双向旋转齿轮及一方向传动的离合器轴承的齿轮的一部分之间相互捏合着的动力传动装置。在这种状态下,活塞在往路与复路的变换之际所产生的齿轮的不连续时间,哪怕说只有一点点,每次产生的且不必要的振动就会造成冲击重负而损伤材料(部件),这曾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不过,使用双向旋转齿轮使齿条传动装置保持接续就完全能够消除不连续时间。
这种形态的构成,例如当负荷体的动作需要很大的动力时,由于流体转换阀7的转换与汽缸的动作是联动的,因此形成间歇而出现不能向负荷体提供稳定旋转力的现象。为此,如果需要很大的负荷时,将阀门转换杆和限制开关组合在一起,阀门转换杆在操纵了限制开关的瞬间、流体转换阀7就能够应时进行转换,由此动力传动机构得以顺畅旋转、实现向负荷体供给稳定的旋转动力。
下面是实施例2,与上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基本相同,但设计更为简约。其特征在于:含有椭圆形的孔72,按活塞的形状如图3所表示的那样在活塞71的中央部位贯穿成的,含有在其椭圆形孔的内侧(如图所示的上下面)突出形成齿条传动装置73、74的齿形,含有与椭圆形的孔72垂直交叉那样配置在汽缸70的中心部位的主动轴78,含有并且为了与活塞71的中央部位的齿条传动装置73、74啮合,固定在主动轴78上的同时能够旋转的、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突出形成的齿形76的小齿轮75和旋转凸轮77。活塞71在到达汽缸70的两端部位时,交替进行吸入、排出来自外部的(例如水蒸汽、空气、油等)压力流体,并受其压力的作用,以主动轴78为中心开始往复的直线运动。这种往复的直线运动是通过与齿条传动装置73、74啮合着的小齿轮75向连续旋转运动变换,并将其旋转动力传动给主动轴78,从而达成向图中未表示的例如象发电机等的负荷体的供给。再反过来,主动轴78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75来维系,将其旋转运动经齿条传动装置73、74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以此构成了将其旋转动力转变成直线运动力提供给负荷体的供给状态。
上述活塞71的中央部位(如图所示上下面)设置的齿条传动装置73、74,其齿形突出形成的范围以及与其啮合的上述小齿轮75的(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突出形成的齿形76的范围,就作为小齿轮75通过主动轴78进行左右(往复)反复半旋转状态(小齿轮的1/2圆周)的能够移动的距离范围。
上述旋转凸轮77,与小齿轮75同时固定在主动轴78上,当小齿轮的齿形76的两侧末端行至活塞71的齿条传动装置73、74的移动范围末端部位时,上述旋转凸轮77则以顺滑的动作来缓冲小齿轮的齿形76的冲击,保持转换面、维系与齿条传动装置73、74的啮合,使小齿轮75完成向一个方向的连续旋转。另外,活塞71的中央部位的椭圆形的孔72的两侧端部,小齿轮75响应旋转凸轮77而进行空转,小齿轮75的突出齿形76,为了便于与活塞71的齿条传动装置73、74的啮合面(如图所示上下面)的转换,故,齿形没有形成在外表面。
这种形态的构成,较比上述实施例1,其特征在于:汽缸个数、活塞、齿条传动装置等主要部件的数量均减一半,其装置本身也设计得小巧简约。
如果依照上述本发明的形态,对目前的带曲轴的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式发动机从其惯性力这一点来考察的话,不管是本发明的动力传动装置也好,其机械性损失除外,还是被旋转体是具有惯性性质的物体也好,除机械性损失、物理性损耗以外,一旦带上惯性,仅仅补偿上述损失倒还好办,可燃料费的高涨确是个不得了的事情。从不削减惯性力这个意义上来讲,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再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这种状态下的双方是互补的。再有,本发明的汽缸组动力传动装置,对现有的活基式发动机和旋转式发动机来说接受膨胀(爆发)的部分就是汽缸,所以,不仅能最优效地进行动力传动,又能使齿条传动装置、双向旋转齿轮、一方向传动离合器轴承以及小齿轮之间保持不懈地啮合,以及在90度的受力方面都是优秀的。
其他,作为本发明的优点,就是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制造简便。由于是汽缸组,象目前的活塞式发动机所使用的管子等其他部件都可以照常使用,当作外燃机利用也可以使用蒸汽等进行发电,2循环(冲程)4循环(冲程)都适用,而且还能采取燃料直喷方式不仅提高效率、而且不择燃料,就是说汽油以外的轻油、灯油、酒精等(以植物沤出的甲烷一沼气等)各种燃料都能适应,综合这些性能,将活塞运动优效地转变成旋转运动的同时还能使具有惯性的发电机转动产生优质效能,作为一项实施例,可以说对于多功能车和泵等来说是最恰当的构造。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主要包括:其主要由所组成,其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活塞内置式汽缸和安装在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上的齿轮传动装置构成汽缸部,再以同样方式构成一组汽缸,以这样的两组汽缸作为1对,进而再以上述方式同样将两组汽缸构成1对,含有2对双组汽缸,上述汽缸中交互吸入高压流体,使上述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含有动力传动机构,与上述齿条传动装置分别啮合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向上述2对双组汽缸供给高压流体的供给管线的转换阀(8方向或4方向分为2组),通过这种转换阀的动作转换高压流体的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4个齿条传动装置保持不懈地与这中间的3个双向旋转齿轮啮合,含有一方向传动的离合器轴承,与齿条传动装置啮合并使齿条传动装置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只向1个方向的旋转,含有传导旋转的动力轴,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又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能够将其动力传动力连续地向负荷体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汽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活塞的中央部位贯穿成椭圆形孔,在其椭圆形孔的内侧(上下面)规定范围内突出形成齿条传动装置的齿形,为与其啮合,将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突出形成齿形的小齿轮连接在主动轴上,随着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活塞内部的齿条传动装置的啮合面通过旋转凸轮得以顺滑地维系转换,使小齿轮能够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又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且将其动力连续地向负荷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不带有曲轴机构,装置本身易带有惯性力,能够将稳定的动力传动向负荷体供给。
6、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是以动力发生机构作为汽缸、活塞机构,所以和现有的旋转式发动机的转子比较起来,其动力传动一般以90度(垂直)来保持上述动力传动机构的最优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比较起目前的原动装置的活塞发动机及旋转式发动机来说,部件数量少、小巧简约且振动小。
8、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装置构造简单,而且,目前的旋转式发动机等所用的部件、机构依旧能够利用,对于2周期、4周期的仍可适用,还能采用燃料直接喷射方式象汽油、轻油、灯油、酒精等各种燃料均可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结合上述动力传动装置,能够供给更大的原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涡轮机构造不同、是以汽缸组为基本构造的,即使是低压流体及低燃费用仍可保持充分稳定的动力传动。
CN 200510066334 2004-05-19 2005-04-22 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 Pending CN1699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35762 2004-05-19
KR1020040035762 2004-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9731A true CN1699731A (zh) 2005-11-23

Family

ID=3547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66334 Pending CN1699731A (zh) 2004-05-19 2005-04-22 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3886992B2 (zh)
KR (1) KR20050110566A (zh)
CN (1) CN1699731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1389C (zh) * 2007-04-09 2009-01-14 王志 一种将流体压力最终转换为机械旋转运动的装置
CN102209836A (zh) * 2008-11-10 2011-10-05 河锡奉 利用空气压的气缸驱动装置
CN102230422A (zh) * 2011-05-18 2011-11-02 郭革委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WO2011137649A1 (zh) * 2010-05-07 2011-11-10 Wu Weijian 一种活塞式动力机
CN102606300A (zh) * 2012-03-29 2012-07-25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可持续动力输出的伸缩气缸组合机构
CN102606299A (zh) * 2012-03-29 2012-07-25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双缸稳定输出动力系统
CN101451470B (zh) * 2008-12-30 2012-12-05 严卫东 可连续改变排量的内燃机
CN103075383A (zh) * 2013-02-04 2013-05-01 龚炳新 新型气缸及其传动机构
CN105351098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安里千 一种无曲轴的发动机传动装置
CN105569843A (zh) * 2015-12-24 2016-05-11 安里千 一种取代曲轴-连杆机构的发动机传动装置
CN115750083A (zh) * 2021-09-03 2023-03-07 安里千 一种轴颈滑槽-曲轴的传动机构
WO2023245054A1 (en) * 2022-06-15 2023-12-21 National Oilwell Varco, L.P. Long stroke parallel pump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1058A (ja) * 2006-08-28 2008-03-06 Mazda Motor Corp フリーピストンエンジン
KR20080069729A (ko) * 2007-01-24 2008-07-29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크랭크없는 왕복동 엔진
KR101336131B1 (ko) 2012-07-19 2013-12-05 홍진원 내연기관용 동력전달장치
CN103089313B (zh) * 2013-01-28 2015-02-18 冯袖幅 一种气能机
KR101996300B1 (ko) * 2017-06-16 2019-07-0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CN111022125A (zh) * 2019-12-02 2020-04-17 闫传东 一种新型溂轮驱动式气动马达
KR102312150B1 (ko) 2020-07-15 2021-10-13 주식회사 피엠코리아 작동유체를 이용한 동력 발생 장치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1389C (zh) * 2007-04-09 2009-01-14 王志 一种将流体压力最终转换为机械旋转运动的装置
CN102209836A (zh) * 2008-11-10 2011-10-05 河锡奉 利用空气压的气缸驱动装置
CN102209836B (zh) * 2008-11-10 2014-04-16 河锡奉 利用空气压的气缸驱动装置
CN101451470B (zh) * 2008-12-30 2012-12-05 严卫东 可连续改变排量的内燃机
WO2011137649A1 (zh) * 2010-05-07 2011-11-10 Wu Weijian 一种活塞式动力机
CN102230422A (zh) * 2011-05-18 2011-11-02 郭革委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CN102606299A (zh) * 2012-03-29 2012-07-25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双缸稳定输出动力系统
CN102606300A (zh) * 2012-03-29 2012-07-25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可持续动力输出的伸缩气缸组合机构
CN103075383A (zh) * 2013-02-04 2013-05-01 龚炳新 新型气缸及其传动机构
CN105351098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安里千 一种无曲轴的发动机传动装置
CN105569843A (zh) * 2015-12-24 2016-05-11 安里千 一种取代曲轴-连杆机构的发动机传动装置
CN115750083A (zh) * 2021-09-03 2023-03-07 安里千 一种轴颈滑槽-曲轴的传动机构
WO2023245054A1 (en) * 2022-06-15 2023-12-21 National Oilwell Varco, L.P. Long stroke parallel pum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31098A (ja) 2005-12-02
JP3886992B2 (ja) 2007-02-28
JP2005330963A (ja) 2005-12-02
KR20050110566A (ko) 2005-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9731A (zh) 汽缸型旋转式动力传动装置
CN2821162Y (zh) 缸式气动发动机
AU2012101950A4 (en) Compressed air engine assembly with complementary compressed air circuit
CN202228184U (zh) 直线活塞推力内燃机
CN101709671B (zh) 对称摆杆式大扭矩输出发动机
WO2013060112A1 (zh) 二冲程空气动力发动机总成
CN1730923A (zh) 齿轮齿条内燃机
CN201208898Y (zh) 内燃机能量回收与增压装置
CN201581990U (zh) 四缸偏置式齿轮齿条发动机
CN202832781U (zh) 基于水平对置的双级活塞发动机
CN102230422A (zh)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CN1054292A (zh) 分缸压气燃烧旋转活塞内燃机
CN102840027A (zh) 弧缸摆式内燃机
WO2005111464A1 (ja) シリンダータイプロータリー動力伝達装置
CN1164860C (zh) 高效率发动机
CN201045324Y (zh) 液压杠杆发动机
CN202914138U (zh) 气体动力机
RU2228452C2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работы управляющего вала поршнев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пособ печкина)
CN1177132C (zh) 扇齿发动机
CN100510346C (zh) 环缸隔塞汽油发动机
CN101440746A (zh) 无级调速偏心摆动式内燃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202073638U (zh)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CN1164880C (zh) 双调节机械能量输出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1953415U (zh) 空气发动机
CN201196118Y (zh) 四方向控制机构立式齿轮齿条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