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9388A -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9388A
CN1699388A CN 200510071045 CN200510071045A CN1699388A CN 1699388 A CN1699388 A CN 1699388A CN 200510071045 CN200510071045 CN 200510071045 CN 200510071045 A CN200510071045 A CN 200510071045A CN 1699388 A CN1699388 A CN 1699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resin
resin
add
volum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10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4290C (zh
Inventor
罗燕燕
索建政
朱青
龚韬
张薇薇
王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pharmaceut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710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4290C/zh
Publication of CN1699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9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42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42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其原料为地黄、草石蚕、地笋等植物,产品中总糖占96%以上,其中水苏糖含量62-71%,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功能性低聚糖为75-90%,占总糖的比例为79-92%。其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对提取液用壳聚糖和活性炭配合澄清脱色,1-4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配合进行脱盐。可以将其制成口服液、固体粉末、颗粒剂等剂型。

Description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棉籽糖族低聚糖,在自然界中常存的有三聚糖棉籽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四聚糖水苏糖(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五聚糖毛蕊花糖(半乳糖-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五聚糖以上的低聚糖,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少量衍生物如蜜二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三糖(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等,这些糖均为功能性低聚糖。棉籽糖族低聚糖,主要存在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唇形科水苏属植物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 Miq.)的根茎、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ez)的根茎中,并且水苏糖为其主要低聚糖成分,因此可从这些植物当中提取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
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的功能国内外研究报道很多,其具有双歧杆菌增殖作用,治疗和预防多种原因所致菌群失调、减少肠内毒素,治疗腹泻、便秘、保护肝脏、治疗肝性脑病等功能。
由于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广泛的治疗保健作用,因此对其制备生产方法的研究较多。但目前的澄清方法存在一定不足:醇沉法有效成分损失大、不经济;单纯通过调整PH澄清,效果并不好;无机酸、无机碱、硅藻土、酸性白土澄清法,反复多次地进行沉降过滤,使生产操作过程繁杂,费时;醋酸铝和草酸澄清,可能会有铝残留,铝是导致尿毒症、痴呆的有害成分。而目前报道凡有脱色步骤的,多采用澄清之后,滤过,滤液加活性炭脱色,再滤过,即澄清和脱色分为两个步骤进行,至少进行两次过滤。并且过滤困难,耗时,有时有活性炭残留,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技术采用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进一步脱色、脱盐;但目前未见以多组阴阳离子树脂柱配合使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提取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提取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低聚糖提取物,总糖占96%以上,其中水苏糖含量62-71%,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为75-90%,占总糖的比例为79-92%。
上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可以有三种:
1、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用水煎提取,也可以用醇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提取物(该提取物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浓缩为浓缩糖液,加热至60-80℃,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先加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植物原料重量的6-10%(w/w),或浓缩糖液体积的1.5-2.5%(w/v),搅拌使充分吸附,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然后加入壳聚糖溶液,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10%(v/v),搅拌使分散均匀,分层为浅黄色的上清液和黑色的活性炭层,滤过上清液得到澄清的脱色糖液;再按照现有技术采用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进一步脱色、脱盐,即得。
上述过程也可先加壳聚糖溶液,再加活性炭,澄清效果同样很好。
活性炭的用量优选为植物原料重量的8%,或浓缩糖液体积的2%(w/v),壳聚糖溶液的用量优选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4%(v/v),进一步优选3%(v/v)。
壳聚糖溶液方法:壳聚糖澄清剂溶液:0.5-1.5g壳聚糖加入pH范围在2.5-3.5的弱酸溶液100ml中,溶胀24小时,备用。优选配制成1%的溶液使用。
也可以将上述植物原料2种或多种合并,同时提取棉籽糖族低聚糖,然后将提取液进行本申请的脱色-澄清处理,或将2种或多种原料的提取液合并,进行本申请的脱色-澄清处理;壳聚糖、粉末状活性炭的用量采用常规澄清、脱色过程中的通常用量即可。
2、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用水煎提取,也可以用醇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提取物(该提取物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浓缩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经过常规脱色和/或澄清后,得到上清液,采用阴阳树脂配合进行处理,阴树脂为D280型或D290型,阳树脂为D061型或D001SS型,阴阳树脂体积比为2∶1-4∶1;组合顺序为:阴树脂至阳树脂,或阳树脂至阴树脂,1-4组阴阳离子树脂柱串联使用,浓缩糖液经过树脂柱的流速为每小时树脂总体积的0.4-1.0倍,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即得。
本发明选用的D280或D290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与D061或D001SS型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组合。
3、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用水煎提取,也可以用醇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提取物,浓缩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先加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植物原料重量的6-10%,或浓缩糖液体积的1.5-2.5%,搅拌使充分吸附,优选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10%,搅拌使分散均匀,分层为浅黄色的上清液和黑色的活性炭层,滤过上清液得到澄清的脱色糖液;经过脱色-澄清后的上清液,采用阴阳树脂配合进行处理,阴树脂为D280型或D290型,阳树脂为D061型或D001SS型,阴阳树脂体积比为2∶1-4∶1;组合顺序为:阴树脂至阳树脂,或阳树脂至阴树脂,1-4组阴阳离子树脂柱串联使用,浓缩糖液经过树脂柱的流速为每小时树脂总体积的0.4-1.0倍,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即得。
上述过程也可先加壳聚糖溶液,再加活性炭,澄清效果同样很好。
本发明三种方法的特征在于:
1)澄清、脱色,将壳聚糖为主要成分的絮凝剂与活性炭吸附剂组合使用,使固液相快速分离,一步完成脱色和澄清工艺,提高了脱色澄清的速度和效率。
2)脱色澄清糖液进一步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配合进行脱色及脱盐,1-4组阴阳树脂串联使用,提高了纯化效率和树脂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选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其无毒、安全性好,利于环保,并且具有突出的絮凝效果。
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
本发明在糖液澄清和脱色步骤中,试用了以下不同的组合方法。实验方法为:选择相对密度1.05的水煎煮干地黄块根制备的低聚糖提取液,各取100ml,在70℃条件下,按表中要求分别加入絮凝剂、活性炭后,立即倒入100ml量瓶中,记录固液相分离时间,滤纸过滤时间,将固液相分离时间及滤纸过滤时间作为评判澄清效果的标准。滤液测定吸收值,与原液吸收值比较,计算脱色率。比较不同的组合产生的效果,评判各种方法。
固液分离时间:将加入絮凝剂、活性炭的糖液,倒入100ml量瓶中后,瞬间可见到黑色的活性炭层开始下沉,液体立即分为界限清晰的两部分,上层为清亮的浅黄色溶液,下层为黑色的活性炭混悬液,随着活性炭的沉降,上层不断扩大,下层不断降低,直至活性炭完全沉降,活性炭层层高降为最低。此时,上层为清亮的浅黄色溶液,下层为黑色的活性炭层,固液相达到完全分离。因此,固液相分离时间,即为从活性炭开始下降至活性炭层层高不再降低的时间。
                        表1各种澄清方法结果比较
NO   方法分类     澄清、脱色方法 脱色率(%)   完成固液分离时间(分) 滤纸过滤时间(分)     综合评价效果
1234567   单用澄清剂单用澄清剂单用粉末状活性炭单用粉末状活性炭澄清和脱色分为二步进行澄清和脱色组合为一步澄清和脱色组合为一步   只加入糖液体积3%的壳聚糖溶液,不加活性炭。加入3%壳聚糖溶液和1-2.5%阳离子聚电解质,不加活性炭。只加入2g粉末状活性炭,不加澄清剂。1)加入2g粉末状活性炭,离心过滤除炭;2)再用滤纸过滤。1)  先加3%壳聚糖溶液,滤过;2)  再加粉末状活性炭2g,滤过。先加活性炭2g,再加3%壳聚糖溶液,滤过。先加3%壳聚糖溶液,再加粉末状活性炭2g,滤过。 <2%<2%<78%<78%>80%>80%>80% 13分13分未见固液分离未见固液分离1)第一步沉降13分2)第二步沉降6分6分6分 65-180分40-180分200分1)离心过滤除炭2)离心后滤纸过滤6分。1)第一次滤过60-180分;2)第二次滤过6分3)合计66-186分1)滤纸过滤需时3-18分7分 沉淀物的颗粒较小,且较松散,过滤速度较慢。二者联用,可使细小的絮状沉淀交联,形成较大的絮状沉淀,过滤较上者快,但仍不够理想。只有脱色效果,活性炭悬浮在液体中,未见固液分离。活性炭悬浮在液体中,未见固液分离,活性炭全部靠离心除去,离心负担很重。离心后滤纸滤过很快。1)  只加壳聚糖后沉淀物的颗粒较小,且较松散,过滤速度仍较慢。2)滤液加炭后固液分离6分钟完成,滤液清亮,但两步烦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澄清及脱色效果,蛋白质、胶质、色素等杂质和活性炭、壳聚糖聚集为一体共同沉降,沉降于瞬间发生,固液分离6分钟完成,滤过容易,滤液清亮。效果同N06,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澄清及脱色效果。
上述实验表明,从滤过速度可以看到活性炭与壳聚糖同时组合使用,只要在一定比例内(NO6、NO7),无论先加炭还是先加澄清剂,滤过速度比非组合使用的快达10-30倍,澄清效果最优,另外在脱色方面也有相加作用。
将壳聚糖絮凝剂与活性炭吸附剂在一个步骤中组合使用,一次滤过,不仅省却了多次加热、多次沉降、反复过滤的繁杂过程,使脱色、澄清工艺合并为一步完成;而且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絮凝澄清效果和速度,这种联合使用方法产生的沉淀物有非常好的沉降性能和滤过性能,瞬间即开始沉降,经大生产试验,6-10分钟内可完成全部沉降过程,上清液的滤过也变得十分容易,可以采用管式离心机过滤、或板框过滤、或砂滤棒滤过、或中空纤维滤过。该法使澄清脱色步骤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使用活性炭,不加壳聚糖的方法;或单独使用壳聚糖,不加活性炭的方法;或壳聚糖与阴离子聚电解质并用,不加活性炭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无法与本发明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中,活性炭与壳聚糖发生了协同作用,使活性炭的吸附脱色功能与壳聚糖的絮凝澄清功能均得以发挥。
下述实验例及实施例仅用于解释但不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验例2关于脱色-脱盐步骤中离子交换树脂种类及使用条件的优化
在脱盐步骤中,以有机阴离子杂质及无机离子的除去为主要目标,在广泛粗筛树脂的基础上,重点将2种强碱性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2种弱碱性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和2种大孔吸附树脂作为筛选对象,比较研究了他们对这类杂质的交换吸附量,确定了纯化低聚糖工艺中采用D280型或D290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操作条件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阳离子交换树脂也做了筛选,确定了采用D061型或D001SS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阴阳树脂用量配比、组合顺序、组合组数、糖液流速也进行了考察。
1、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静态交换吸附平衡实验:将各树脂(湿重5.0g)分别装入三角瓶内,并分别装入供试液50ml(经过上述脱色澄清步骤的浓缩糖液,下同),室温下恒速振荡(100转/分),测定不同时刻供试液的吸收值,直至达到交换吸附平衡。同时测定原液在同波长下的吸收值。用吸收值计算各时刻每克树脂的工作交换吸附量q。q=(C0-C)×V/G。式中C0及C分别为原液及各时刻溶液的光吸收值,  V为供试液体积,G为树脂重量。结果见表2。
        表2 3种树脂对杂质不同时刻交换吸附量/g树脂
树脂型号     0.5h     1.5h     2.5h     3.5h     24h
 D280     12.7     14.3     14.5     14.7     16.1
 D290     12.1     13.5     13.9     14.1     15.3
 D392     7.5     10.7     11.6     13.8     15.2
结果分析及结论:
从表中各树脂的工作交换吸附量来看,在同等条件下,D280、D29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杂质交换吸附能力均强,交换吸附速度均快,其中以D280更快,两者明显优于D392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因此选择D280、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优选D28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本筛选试验采用静态交换的方法,以PH值为指标,考察各种阳离子树脂交换速度。方法为:取预处理好的上述树脂5ml,装入三角瓶内,并加入经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的供试液50ml,立即于搅拌状态下测定不同时刻的PH值,共测定60分钟。4种树脂顺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5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速度的测定(PH值)
    树脂型号时间(分)     D061   D072     D001SS   D151
    0     9.908   9.908     9.908   9.908
    5     4.350   4.539     4.599   5.552
    10     3.672   4.060     3.967   5.240
    15     3.249   3.761     3.451   5.065
    20     2.887   3.576     3.042   4.876
    60     2.343   2.657     2.412   4.314
结果分析及结论:
从表可见,4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速度是不同的,放有D151树脂的溶液在同一时刻PH值较高,不可用,其余3种均可选用;放有D061、D001SS、D072树脂的溶液在同一时刻PH值较低,即从树脂交换到溶液中的氢离子数量最多,交换速度快,因此可选此三种树脂,优选D061、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
3、树脂串联组数对单位体积树脂低聚糖产率的影响
用一种阴树脂和一种阳树脂按一定比例组合,总体积为100ml,作为1组树脂;然后串联同样的1组树脂,成为2组树脂;同法串联组成3组、4组树脂柱,将浓缩糖液通过树脂柱,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糖液,并减压浓缩、干燥制成抽松物,称重。计算单位体积树脂低聚糖的产量,即每克树脂产生低聚糖的量,见表4。
            表4不同组数树脂组合的效果比较
    组数   阴阳树脂总体积(ml)     低聚糖/树脂体积(g/ml)
    1     100     0.05
    2     200     0.22
    3     300     0.38
    4     400     0.44
由表中可见,随着树脂柱串联组数的增加,树脂对低聚糖的产率在提高,因此,树脂柱串联优选2-4组,更优选3或4组。
实施例1:
干地黄片15kg,水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2,80℃保温下加浓缩液体积2%的粉末状活性炭,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2%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至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中空纤维滤过(孔径0.2μ)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2%、电导率35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1,柱总体积为60升,流速为每小时0.5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实施例2:
干地黄片3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4,70℃保温下加原料量9%的粉状活性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4%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至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砂滤棒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3.5%、电导率40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5∶1,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0.6个柱总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0的浓缩液,灌装10ml/支。
实施例3:
干地黄片3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0℃保温下加原料量8%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6%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4%、电导率43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3∶1,组装3组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0.7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挤压式干法制粒成颗粒剂,包装为3g/袋。
实施例4:
鲜地黄1500g,切片,20%乙醇提取2次,每次4倍,回流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6,65℃保温下加原料量7%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8%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砂滤棒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5%、电导率4800μS/cm;按照常规方法、脱色、脱盐,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40,灌装100ml/瓶。
实施例5:
干地黄片3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7,经过初步的脱色和/或澄清后,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6%、电导率54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4∶1,组装4组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1.0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挤压式干法制粒,包装,5g/袋。
实施例6:
干地黄片3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7,65℃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10%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6%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放置60分钟,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6%、电导率5500μS/cm;按照常规方法、脱色、脱盐,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
实施例7:
草石蚕鲜品1500g,洗净,压榨提取得600ml,再加水2000ml,榨汁1800ml,合并榨汁2400ml,测定相对密度1.02,70℃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5%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9%的粉状活性炭,搅拌20分钟,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3%、电导率41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5∶1,组装2组柱,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0.6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30的浓缩液,灌装100ml/瓶。
实施例8:
地笋干片4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0℃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6%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8%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4%、电导率48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3∶1,组装3组柱,柱总体积为600ml,流速为每小时0.7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实施例9:
地笋干片3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6,65℃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7%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令其沉降,滤除沉淀,然后加原料量7%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放置2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5%、电导率50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072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4∶1,组装4组柱,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1.0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
实施例10:
草石蚕干片200g和干地黄片100g,水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3,80℃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4%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10%的粉末状活性炭,搅拌25分钟,放置令沉降并冷却至室温,倾出上清液,经管式离心机离心,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2%、电导率37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1,柱总体积为500ml,流速为每小时0.5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挤压式干法制粒,包装,5g/袋。
实施例11:
干地黄片300g,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7,经过初步的脱色和/或澄清后,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6%、电导率54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3∶1,组装2组柱,流速为每小时0.6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挤压式干法制粒,包装。
实施例12:
干地黄片15kg,水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2,80℃保温下加浓缩液体积2%的粉末状活性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8%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至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中空纤维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2%、电导率35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1,柱总体积为60升,流速为每小时0.5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以上实施例产品质量如下(按干品计算):
    NNO     总糖(%)     水苏糖(%)   功能性低聚糖总量(%)   功能性低聚糖/总糖比例(%)
    11     96.01     64.65     76.28     79.46
    22     96.12     64.30     79.35     82.55
    33     96.10     63.21     78.69     81.88
    44     96.20     62.11     76.67     79.70
    55     96.37     63.65     75.82     78.68
    66     96.00     67.60     82.28     85.71
    77     96.07     71.00     82.00     85.35
    88     96.10     68.01     88.89     92.50
    99     97.10     69.00     90.12     92.81
    110     97.50     66.08     87.40     89.64
本申请所述的脱色-澄清方法和脱色-除盐方法,不仅可以结合使用,用于棉籽糖族低聚糖提取物的纯化;也可以分别与其他的纯化方法组合,用于棉籽糖族低聚糖提取物的纯化;或分别单独使用,仅作为棉籽糖族低聚糖提取物脱色-澄清或脱色-脱盐的方法。

Claims (16)

1、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总糖含量为96%以上,其中水苏糖含量62-71%,棉籽糖族低聚糖含量为75-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水煎或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提取物浓缩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先加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植物原料重量的6-10%,或浓缩糖液体积的1.5-2.5%,搅拌使充分吸附,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然后加入壳聚糖溶液,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10%,搅拌使分散均匀,分层为浅黄色的上清液和黑色的活性炭层,滤过上清液得到澄清的脱色糖液;再按照现有技术采用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进一步脱色、脱盐,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水煎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提取物浓缩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浓缩糖液中先加入壳聚糖溶液,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10%,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再加粉末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植物原料重量的6-10%,或浓缩糖液体积的1.5-2.5%,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搅拌使充分吸附;分离上清液,得脱色澄清糖液;再按照现有技术采用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进一步脱色、脱盐,即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鲜地黄切片,20%乙醇提取2次,回流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6,65℃保温下加原料量7%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8%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砂滤棒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5%、电导率4800μS/cm;再按照常规方法脱色-脱盐,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40,即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干地黄片,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7,65℃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10%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6%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放置60分钟,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6%、电导率5500μS/cm;按照常规方法、脱色、脱盐,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水煎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提取物,浓缩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经过常规脱色和/或澄清后,采用阴阳树脂配合进行处理,阴树脂为D280型或D290型,阳树脂为D061型或D001SS型,阴阳树脂体积比为2∶1-4∶1;组合顺序为:阴树脂至阳树脂,或阳树脂至阴树脂,1-4组阴阳离子树脂柱串联使用;提取液经过树脂柱的流速为每小时树脂总体积的0.4-1.0倍,收集流出液,即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干地黄片经过初步的脱色和/或澄清后,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4∶1,组装4组柱,流速为每小时1.0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挤压式干法制粒,包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干地黄片经过初步的脱色和/或澄清后,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3∶1,组装2组柱,流速为每小时0.6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粉,挤压式干法制粒,包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水煎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提取物,浓缩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先加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植物原料重量的6-10%,或浓缩糖液体积的1.5-2.5%,搅拌使充分吸附,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10%,搅拌使分散均匀,分层为浅黄色的上清液和黑色的活性炭层,滤过上清液得到澄清的脱色糖液;经过脱色-澄清后的上清液,采用阴阳树脂配合进行处理,阴树脂为D280型或D290型,阳树脂为D061型或D001SS型,阴阳树脂体积比为2∶1-4∶1;组合顺序为:阴树脂至阳树脂,或阳树脂至阴树脂,1-4组阴阳离子树脂柱串联使用,浓缩糖液经过树脂柱的流速为每小时树脂总体积的0.4-1.0倍,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即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将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植物原料,水煎或低浓度醇提取,或压榨提取,得到含有棉籽糖族低聚糖的提取物,必要时浓缩,浓缩程度以利于实际操作为宜,为浓缩糖液,浓缩糖液的密度在1.02-1.07范围内,先加入壳聚糖溶液,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浓缩糖液体积的2-10%,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再加粉末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植物原料重量的6-10%,或浓缩糖液体积的1.5-2.5%,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搅拌使充分吸附;分离上清液,得脱色澄清糖液;经过脱色-澄清后的上清液,采用阴阳树脂配合进行处理,阴树脂为D280型或D290型,阳树脂为D061型或D001SS型,阴阳树脂体积比为2∶1-4∶1;组合顺序为:阴树脂至阳树脂,或阳树脂至阴树脂,1-4组阴阳离子树脂柱串联使用,浓缩糖液经过树脂柱的流速为每小时树脂总体积的0.4-1.0倍,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即得。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干地黄片,水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2,80℃保温下加浓缩液体积2%的粉末状活性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8%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至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中空纤维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2%、电导率35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1,柱总体积为60升,流速为每小时0.5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干地黄片,水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2,80℃保温下加浓缩液体积2%的粉末状活性炭,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2%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至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中空纤维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2%、电导率35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1,柱总体积为60升,流速为每小时0.5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干地黄片,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4,70℃保温下加原料量9%的粉状活性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4%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冷却至40℃以下,经管式离心机离心,砂滤棒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3.5%、电导率40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61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5∶1,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0.6个柱总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0的浓缩液,灌装10ml/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草石蚕鲜品1500g洗净,压榨提取得600ml,再加水2000ml,榨汁1800ml,合并榨汁2400ml,测定相对密度1.02,70℃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5%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9%的粉状活性炭,搅拌20分钟,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3%、电导率41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5∶1,组装2组柱,柱总体积为400ml,流速为每小时0.6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30的浓缩液。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地笋干片水提取3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0℃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6%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8%的粉状活性炭,搅拌15分钟,放置10分钟令沉降,倾出上清液,板框滤过,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4%、电导率48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3∶1,组装3组柱,柱总体积为600ml,流速为每小时0.7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草石蚕干片和干地黄片,水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药材量去离子水,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3,80℃保温下加入浓缩液体积4%的壳聚糖溶液,搅拌使分散均匀,然后加原料量10%的粉末状活性炭,搅拌25分钟,放置令沉降并冷却至室温,倾出上清液,经管式离心机离心,得到脱色的澄清液体,其糖浓度12%、电导率3700μS/cm;糖液于室温下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柱顺序为D-001SS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阴阳离子柱体积比为2∶1,柱总体积为500ml,流速为每小时0.5个总柱体积,收集电导率10μs/cm以下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成粉。
CNB2005100710459A 2005-05-23 2005-05-23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29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10459A CN100354290C (zh) 2005-05-23 2005-05-23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10459A CN100354290C (zh) 2005-05-23 2005-05-23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9388A true CN1699388A (zh) 2005-11-23
CN100354290C CN100354290C (zh) 2007-12-12

Family

ID=3547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104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290C (zh) 2005-05-23 2005-05-23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4290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7765C (zh) * 2007-01-16 2009-02-04 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水苏糖的生产方法及利用地黄生产水苏糖和梓醇的方法
CN100537583C (zh) * 2005-12-30 2009-09-0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生地低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33676B (zh) * 2009-06-04 2011-06-08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用工业色谱分离技术制备高纯水苏糖的方法
CN102028801B (zh) * 2009-09-30 2013-03-2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生地低聚糖经肺给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31744A (zh) * 2013-02-04 2013-06-0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高纯植物源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
CN103265583A (zh) * 2013-03-05 2013-08-28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水苏糖结晶的制备方法
CN105693783A (zh) * 2016-01-23 2016-06-22 内蒙古昶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棉子粕中提取高纯度棉子糖的制备方法
CN107383128A (zh) * 2017-08-01 2017-11-24 江南大学 一种甜菊糖苷水提取液的脱色方法
CN114028836A (zh) * 2021-09-26 2022-02-11 承创(常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植物提取物中色素及气味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8C (zh) * 1998-01-12 2003-12-10 济南三株药业有限公司 水苏糖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93544C (zh) * 1999-12-23 2002-10-30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水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CN1157399C (zh) * 2000-08-25 2004-07-14 陈梅英 水苏糖提取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7583C (zh) * 2005-12-30 2009-09-0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生地低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57765C (zh) * 2007-01-16 2009-02-04 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水苏糖的生产方法及利用地黄生产水苏糖和梓醇的方法
CN101633676B (zh) * 2009-06-04 2011-06-08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用工业色谱分离技术制备高纯水苏糖的方法
CN102028801B (zh) * 2009-09-30 2013-03-2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生地低聚糖经肺给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31744A (zh) * 2013-02-04 2013-06-0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高纯植物源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
CN103265583A (zh) * 2013-03-05 2013-08-28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水苏糖结晶的制备方法
CN103265583B (zh) * 2013-03-05 2016-01-13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水苏糖结晶的制备方法
CN105693783A (zh) * 2016-01-23 2016-06-22 内蒙古昶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棉子粕中提取高纯度棉子糖的制备方法
CN105693783B (zh) * 2016-01-23 2018-10-23 内蒙古昶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棉子粕中提取棉子糖的制备方法
CN107383128A (zh) * 2017-08-01 2017-11-24 江南大学 一种甜菊糖苷水提取液的脱色方法
CN107383128B (zh) * 2017-08-01 2019-06-18 江南大学 一种甜菊糖苷水提取液的脱色方法
CN114028836A (zh) * 2021-09-26 2022-02-11 承创(常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植物提取物中色素及气味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4290C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4290C (zh) 以水苏糖为主的棉籽糖族低聚糖及其生产方法
CN1291028C (zh)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副产咖啡碱和茶多糖的方法
CN101095724B (zh) 一种提取荷叶黄酮的工艺
CN103497106A (zh) 从绿咖啡豆提取绿原酸的方法
CN1785990A (zh) 树脂吸附法制备茶多酚的方法
CN101935278A (zh) 由杜仲叶提取、分离、纯化绿原酸的方法
CN108273291B (zh) 1+1澄清方法
CN1276926C (zh) 一种单宁酸的纯化方法
CN107011457B (zh) 一种从红薯废水中提取制备非淀粉多糖及小分子营养分子的方法
CN1132830C (zh) 高、低温豆粕提取蛋白、短肽、核酸、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的方法
CN109046264B (zh) 一种季铵盐改性甜菜粕生物吸附剂及制备与应用
CN106755613A (zh) 一种淀粉糖的纯化方法
CN102503804B (zh) 一种活性炭对丁二酸发酵液进行连续脱色的方法
CN110437290A (zh) 一种甜菊糖苷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
CN100390191C (zh) 黄芩中提取粗品黄芩苷的方法
CN1124598A (zh) 一种澄清型滇橄榄饮料
CN100363506C (zh) 蔗汁、糖浆提纯脱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糖工艺中的应用
CN107892688A (zh) 一种从黄柏中制备盐酸小檗碱的方法
CN104397508A (zh) 一种黄瓜清汁加工过程中脱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
CN102018835A (zh) 利用膜分离法分离中药仙茅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7262050A (zh) 一种甜菜粕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35656A (zh) 一种基于多糖纤维炭除胶技术的沙琪玛糖浆纯化工艺
CN109574924A (zh) 一种恩诺沙星残液回收利用方法
CN111057166B (zh) 一种制备菊粉的方法
CN104886697A (zh) 高果肉含量果汁一步脱苦降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PHARMACEUTI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10, No. 18, Songhua River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pharmaceut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66510, No. 18, Songhua River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