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8007A - 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8007A CN1698007A CN 200480000397 CN200480000397A CN1698007A CN 1698007 A CN1698007 A CN 1698007A CN 200480000397 CN200480000397 CN 200480000397 CN 200480000397 A CN200480000397 A CN 200480000397A CN 1698007 A CN1698007 A CN 16980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unit
- optical
- optics
- optical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光学单元的制造装置(100)具备具有保持多个光学部件的多个保持单元并且配置在多个光学部件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上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和在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一部分能够插通形成于光学部件用壳体上的开口的状态下保持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放置台(20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根据图像信息用光调制装置把从光源出射的光束调制后形成光学像,并且放大投射该光学像的投影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2-31843号公报))。
该投影机具备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由使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在光调制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中重叠的透镜;把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分离为3个色光(R,G,B)的分色镜以及把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导向光调制装置的反射镜等光学部件;和把这些光学部件收容配置在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照明光轴上的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壳体构成。
该光学部件用壳体是通过注射成型等的成型制造的合成树脂制的成型品,在内侧面上形成与各个光学部件接合的沟槽。
而且,在制造该光学装置时,通过使各个光学部件从上方滑动进行收容配置,使得与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沟槽接合来实施。即,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内侧面上形成的沟槽成为光学部件的外形位置基准。
然而,在上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虽然能够容易地进行光学部件相对于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收容配置,但是需要高精度地形成在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内侧面上形成的沟槽。因此,需要以复杂形状而且高精度地制造在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成型中使用的模具,存在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制造成本增加,进而光学装置的制造成本也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谋求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容易地制造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为了制造具备配置在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路上的多个光学部件以及在内部设定上述光束的照明光轴而且把上述光学部件收容配置在上述照明光轴上的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光学装置,把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在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内的预定位置上,其特征是具备保持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多个保持单元,上述多个保持单元配置在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
本发明中,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具备保持单元,通过该保持单元保持光学部件,把多个光学部件定位在设计上的预定位置。由此,光学部件用壳体在内部具有外形位置基准面,与需要高精度地制造的以往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相比较,不需要那样高的精度。从而,能够降低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制造成本,进而能够降低光学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能够通过保持单元容易地实施多个光学部件的定位,能够容易地实施光学装置的制造。
在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中,优选上述多个保持单元的至少某一个具有与上述光学部件的外周端部触接,成为该光学部件的外形位置基准面的支撑面。
如果依据本发明,则由于多个保持单元的至少某一个具有成为光学部件的外形位基准面的支撑面,因此通过把光学部件的外周触接到支撑面上,能够容易地实施光学部件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中,优选在上述支撑面上形成能够吸附上述光学部件的外周端部的吸气用孔。
如果依据本发明,则由于在支撑面上形成吸气用孔,因此通过经由吸气用孔吸气,能够使光学部件的外周端部可靠地触接在支撑面上,能够把光学部件高精度的定位。
另外,例如在从光学部件的上方保持该光学部件的情况下,光学部件定位夹具通过经由吸气用孔吸气能够可靠地保持光学部件。
在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中,优选具备变更上述多个保持单元的至少某一个的位置,调整由该保持单元保持的光学部件的姿势的姿势调整单元。
如果依据本发明,则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由于具备姿势调整单元,因此在多个光学部件没有在设计上的预定位置定位的情况下,或者,多个光学部件中存在需要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等的情况下,能够操作姿势调整单元实施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
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制造具备配置在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路上的多个光学部件以及在内部设定上述光束的照明光轴而且把上述光学部件收容配置在上述照明光轴上的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具有朝向内部贯通的至少一个开口,具备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在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一部分能够插通上述开口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
这里,作为光学部件用壳体,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结构,例如,能够例示具有容器型形状的结构,具有多个开口的中空形形状的结构等。
如果依据本发明,则由于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具备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和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因此能够享受与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在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优选具备把光束导入到上述光学装置的光束照射装置和检测从上述光束照射装置出射而且经过了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光学像检测装置。
这里,作为光束照射装置,能够使用与搭载了光学装置的光学设备内部的电源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
另外,作为光学像检测装置,例如能够采用直接检测经过了多个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结构,另外,还可以采用把经过了多个光学部件的光学像在屏幕上放大投射,检测在该屏幕上投影的光学像的结构。另外,作为光学像检测装置,能够采用例如CCD(电荷耦合器件),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的拍摄元件。
在本发明中,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由于具备光束照射装置,不需要使用例如光学设备内的光源装置。即,在光学设备中,不需要使用用于驱动光源装置的电源以及灯驱动电路,也不需要使用冷却电源以及灯驱动电路驱动时的该光源、灯驱动电路以及光源装置的冷却机构。另外,通过根据光学像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敏度调整光束照射装置的照度,能够由光学像检测装置适宜地检测光学像。
另外,由于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具备光学像检测装置,因此根据由该光学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学像,能够容易地判定多个光学部件是否定位在设计上的预定位置上。这里,作为光学像检测装置,如果采用直接检测经过了多个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结构,则与检测在屏幕上投影的光学像的结构相比较,不需要使用屏幕,能够谋求制造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能够把上述光学部件进行位置调整,具备驱动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夹具驱动单元以及控制上述夹具驱动单元的控制单元,上述控制单元优选具备取入由上述光学像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图像使之变换为图像信号的图像取入单元,根据从上述图像取入单元输出的图像信号取得图像的亮度值的亮度值取得单元和根据由上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亮度值计算上述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的运算处理单元。
这里,作为控制单元,例如能够采用具备读入并执行控制程序的CPU(中央处理器)等的PC(个人计算机)。另外,作为图像取入单元,能够采用输入从拍摄单元输出的信号,使之变换为PC用的图像信号的视频捕捉器等。
在本发明中,图像取入单元取入由光学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图像使之变换为图像信号。亮度值取得单元从经过图像取入单元取入的图像信号取得图像的亮度值。运算处理单元根据由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亮度值计算出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而且,控制单元根据由运算处理单元计算出的位置调整量,驱动控制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实施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由此,在多个光学部件没有定位在设计上的预定位置的情况下,或者,多个光学部件中存在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等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由光学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学像驱动控制光学部件定位夹具,把光学部件进行位置调整。另外,与通过目视实施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消除由目视产生的调整精度的不确定性,能够相对于光学部件用壳体把光学部件适宜地定位。
在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上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上述夹具驱动单元,使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驱动,来移动上述光学部件,移动经过了上述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照明区,具备根据由上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亮度值取得上述照明区的边界点的边界点取得单元,上述运算处理单元根据由上述边界点取得单元取得的照明区的边界点计算上述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
如果依据本发明,则控制单元通过驱动控制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使光学部件移动,使经过了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照明区移动。而且,由光学像检测装置检测照明区的端部图像。然后,边界点取得单元根据由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亮度值取得照明区的边界点。而且,运算处理单元根据由边界点取得单元取得的照明区的边界点计算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由此,通过取得照明区的边界位置能够容易地识别多个光学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偏移,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光学部件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优选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构成为能够从下方保持上述光学部件,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具有放置固定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同时放置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放置面。
在本发明中,光学部件定位夹具构成为能够从下方保持光学部件。另外,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构成为具有放置固定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同时放置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放置面。由此,相对于光学部件的制造装置能够容易地从上方设置多个光学部件以及光学部件用壳体,能够更容易地实施光学装置的制造。
在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优选在上述放置面上形成把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定位在相对于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预定位置的定位单元。
在本发明中,在放置面上形成设置光学部件用壳体时的定位单元。由此,能够把光学部件用壳体适宜地设置在相对于多个光学部件的预定位置,能够高精度地制造光学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投影机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2是模式地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内部构造的平面图。
图3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光学系统的图。
图4是从上方观看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容器型构件的斜视图。
图5是从下方观看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容器型构件的斜视图。
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总体斜视图。
图7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8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第1定位夹具的构造的斜视图。
图9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第1支撑架的光学部件的保持构造的图。
图10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第2定位夹具的构造的斜视图。
图11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第2支撑架的光学部件的保持构造的图。
图12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第3定位夹具的构造的斜视图。
图13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的构造的模式图。
图14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15是模式地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构造的框图。
图16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8用于说明对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光学部件的设置方法的图。
图19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制造装置上设置了容器型构件以及光学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出把由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把由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4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的亮度值变化曲线的取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5是放大地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亮度值变化曲线的一部分的图。
图26是示出把由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用于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8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把由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0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把由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2是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把由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像检测装置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用于说明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35是示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图35的处理步骤S441的状态的图。
图37是示出图35的处理步骤S450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
(1)投影机的构造
图1是示出投影机1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投影机1根据图像信息把从光源出射的光束调制,在屏幕等投射面上放大投射。该投影机1如图1所示具备俯视呈L形的作为光学装置的光学单元2和与该光学单元2的一端连接的投射透镜3。
另外,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投影机1构成为除去光学单元2以及投射透镜3以外,还具备把光束导入到光学单元2的光源装置,把从外部供给的电力提供到投影机1的构成构件上的电源单元,驱动控制光学单元2的后述的液晶面板的控制基板,和具有向投影机1的构成构件中送入冷却空气的冷却扇的冷却单元等。
进而,由光学单元2、投射透镜3的一部分、电源单元、控制基板和冷却单元等的构成投影机1的各种部件如图1中用虚线所示那样,收容在外壳20的内部。投射透镜3以经过该外壳20的开口能够向外部投射图像的状态配置。
光学单元2在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的控制下,根据来自外部的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该光学单元2的具体结构在后面叙述,而如图1所示,具备具有形成为容器型的容器型构件25A以及阻塞该容器型构件25A的开口部分的盖型构件25B的光学部件用壳体25,以及收容配置在该光学部件用壳体25内的多个光学部件。
投射透镜3如图1所示,经过法兰3A与光学单元2的一端连接,放大投射由光学单元2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了的光学像。该投射透镜3构成为在圆筒形的镜筒内收容了多个透镜的组透镜,具备能够变更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的控制杆3B,构成为能够进行投射图像的聚焦调整以及倍率调整。
(2)光学单元2的构造
(2-1)光学系统的结构
图2是示出光学单元2的内部构造的斜视图。具体地讲,图2是卸下了图1中的光学单元2的盖型构件25B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光学系统的图。
构成投影机1的光学部件如图2所示,由积分照明光学系统21、色分离光学系统22、中继光学系统23、把光调制装置以及色合成光学装置构成为一体的电光装置24构成。而且,如图3所示,向这些光学部件,从设置在光学单元2的俯视呈L形的另一端的光源装置4导入光束。
光学装置4如图3所示,由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和反射器42等构成。而且,从光源灯41出射的放射形的光束由反射器42反射成为大致平行的光束,出射到外部。作为该光源灯41,例如能够采用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卤素灯等。另外,作为反射器42,例如能够采用抛物面镜、椭圆面镜等。
积分照明光学系统21是用于使从光学装置4出射的光束在照明光轴正交面内的照度均匀的光学系统。该积分照明光学系统21如图2或图3所示,构成为具备第1透镜阵列211、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以及重叠透镜214。
第1透镜阵列211具备从照明光轴方向观看具有大致矩形轮廓的小透镜矩阵形地排列的结构。各个小透镜把从光源装置4(图3)出射的光束分割为部分光束,向照明光轴方向出射。
第2透镜阵列212是与第1透镜阵列211大致相同的结构,具备小透镜矩阵形地排列的结构。该第2透镜阵列212与重叠透镜214一起,起到使第1阵列透镜211的各个小透镜的图像在电光装置24的后述的液晶面板的图像形成区中成像的作用。
偏振变换元件213把来自第2透镜阵列212的光变换为大致一种偏振光,由此,提高了电光装置24中的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讲,由偏振变换元件213变换为大致一种偏振光的各部分光束最终由重叠透镜214几乎全部重叠到电光装置24的后述的液晶面板的图像形成区上。在使用了调制偏振光类型的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中,由于仅能够利用一种偏振光,因此只利用了来自发生随机偏振光的光源装置4的光束的大约一半。因此,通过使用偏振变换元件213把从光源装置4出射的光束变换为大致一种偏振光,提高了电光装置24中的光的利用效率。另外,这种偏电光变换元件213例如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介绍。
色分离光学系统22具备两片分色镜221、222和反射镜223。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21出射的多个部分光束由两片分色镜221、222分离为红(R),绿(G),蓝(B)3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系统23具备入射侧透镜231,中继透镜233,反射镜232、234。该中继光学系统23具有把由色分离光学系统22分离了的作为色光的蓝色光导入到电光装置24的后述的液晶面板的作用。
这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22的分色镜221中,透射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21出射的光束中的绿色光成分和蓝色光成分,反射红色光成分。由分色镜221反射了的红色光由反射镜223反射,通过场透镜224,到达红色用的液晶面板241R(图3)。该场透镜224把从第2透镜阵列212出射的各部分光束变换为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设置在其它液晶面板241G、241B(图3)的光入射侧的场透镜224也相同。
另外,在透射了分色镜221的蓝色光和绿色光中,绿色光由分色镜222反射,通过场透镜224,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241G(图3)。另一方面,蓝色光透射分色镜222,通过中继光学系统23,进而通过场透镜224,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241B(图示)。
另外,之所以在蓝色光中使用中继光学系统23,是由于蓝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它色光的光路长度长,因此为了防止由光的发散等引起的光的利用率降低。即,是为了把入射到入射侧透镜231的部分光束原样不变地传送到场透镜224中。另外,在中继光学系统23中,采用通过3种色光中的蓝色光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通过红色光的结构。
电光装置24根据图像信息把入射的光束调制后形成彩色图像。该电光装置24如图3所示,具备入射由光由色分离光学系统22分离了的各色光的3个入射侧偏振板242,配置在各个入射侧偏振板242后部的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241R、241G、241B以及出射侧偏电光板243,和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244。
液晶面板241R、241G、241B是例如把多晶硅TFT: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使用的,在相对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内密封封入液晶。而且,该液晶面板241R、241G、241B根据图像信息把经过入射侧偏振板242入射的光束调制后出射。另外,该液晶面板241R、241G、241B由具有成为该液晶面板241R、241G、241B的图像形成区的开口的未图示的保持框架收容保持。
入射侧偏振板242仅透射由色分离光学系统22分离了的各色光中的具有一定方向的偏振光,吸收其它的光束,在蓝宝石玻璃等基板上粘贴了偏振光膜。
另外,出射侧偏振板243也与入射侧偏振板242大致相同构成,仅透射从液晶面板241R、241G、241B出射的光束中的预定方向的偏振光,吸收其它的光束,透射的偏振光的偏振光轴设定为相对于入射侧偏振板242中的透射的偏振光的偏振光轴正交。
十字分色棱镜244把从出射侧偏振板243出射并且按照各色光调制了的光学像合成后生成彩色图像。在该十字分色棱镜244中,沿着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大致X形地设置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通过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合成3个色光。
另外,该十字分色棱镜244固定在未图示的台座上。另外,在十字分色棱镜244的3个光束入射端面中,分别固定了液晶面板241R、241G、241B和3个出射侧偏振板213,构成为一个单元。以下,为了方便把使十字分色棱镜244、上述台座、液晶面板241R、241G、241B和出射侧偏振板243构成为一体的部件称为「棱镜单元」。在该台座的下表面上形成对于容器型构件25A的未图示的定位突起。
另外,作为光电光装置24,除去液晶面板241R、241G、241B,入射侧偏振板242,出射侧偏振板243以及十字分色棱镜244以外,还可以采用在入射侧偏振板242与出射侧偏振板243之间,配置修正在液晶面板241R、241G、241B中形成的光学像的视野角的视野角修正板的结构。通过设置这样的视野角修正板,扩大了投射图像的视野角,而且提高了投射图像的对比度。
(2-2)光学部件用壳体25的构造
光学部件用壳体25如图1或图2所示,具备收容构成上述光学系统21、22、23的各种光学部件和电光装置24的容器型构件25A,阻塞该容器型构件25A的上表面的开口部分的盖型构件25B,和把光学部件214、223、232~234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的预定位置的固定构件25C。
图4是从上方观看容器型构件25A的斜视图。图5是从下方观看容器型构件25A的斜视图。
容器型构件25A是通过把铝平板进行板金加工形成的,如图1至图5所示,具备收容构成光学系统21、22、23(图2,图3)的各种光学部件和电光装置24的部件收容单元251和设置了投射透镜3的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
部件收容单元251如图4或图5所示,通过拉伸加工形成为容器型,上方一侧开口。而且,在该部件收容单元251的一端设置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在另一端,形成用于把从光源装置4出射的光束导入的开口251H和支撑光学部件211的外周的支撑单元251I。
在该部件收容单元251中,在侧面上如图4所示,根据光学部件211~214、221、222、231、233(图2,图3)的位置,形成多个孔251A。这些孔251A的一部分通过向内侧掀起容器型构件25A的侧面的一部分形成。被掀起的侧面的一部分作为支撑光学部件212、213、221、222、231的外周的支撑单元251B发挥作用。另外,在侧面上,根据光学部件223、232、234(图2,图3)的位置,形成朝向内部贯通的多个圆形的孔251C。
在该部件收容单元251中,在底面上如图5所示,形成能够插通构成后述的制造装置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一部分的多个孔251D,以及用于把棱镜单元定位固定的定位孔251E。这些多个孔251D中设置在定位孔251E附近的孔251D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是掀起底面的一部分形成的,被掀起的底面的一部分作为支撑光学部件221、222、224、231、242的外周的支撑单元251F发挥作用。另外,在该部件收容单元251中,在底面的背面上,如图5所示,形成用于把容器型构件25A设置在后述的制造装置的预定位置的4个定位孔251G。
另外,在该部件收容单元251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上端部分中形成具有螺纹槽的多个内缘翻边孔。
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如图4或图5所示,通过弯曲加工等形成为使得部件收容单元251中的一端侧的侧面向前方一侧延伸,经过法兰3A从左右两侧支撑投射透镜3。在该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中,形成用于固定投射透镜3的螺纹孔252A,通过经由该螺纹孔252A把未图示的固定螺栓拧入到形成在投射透镜3的法兰3A上的未图示的螺纹孔中,在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中设置投射透镜3。
盖型构件25B与上述的容器型构件25A相同,是通过把铝平板进行板金加工形成的,与容器型构件25A的上端部分连接。该盖型部件25B如图1所示,形成为俯视呈的F形,把收容在容器型构件25A的部件收容单元251中的电光装置24的上方一侧开口,阻塞其它的部件收容单元251的开口部分。另外,在该盖型构件25B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形成多个孔,经过该孔和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上的未图示的内缘翻边孔,用螺栓等对于容器型构件25A固定盖型构件25B。
这里,在上述容器型构件25A的部件收容单元251的内表面以及盖型构件25B的下表面上,实施黑色氧化铝处理。
固定构件25C如图1或图2所示,具备把重叠透镜214和中继透镜233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的预定位置的第1固定构件253和把反射镜223、232、234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的预定位置的第2固定部件254。
第1固定构件253是能够插通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的侧面的孔251A的四方柱形的构件,由透射紫外线光的合成树脂(丙烯酸类材料)构成。另外,在该第1固定部件253中,在四方柱形的一个端面上,形成未图示的剖面大致V形的沟槽部分。而且,这些第1固定构件253经过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的侧面的孔251A,通过未图示的沟槽部分触接到重叠透镜214或者中继透镜233的外周端部,从左右方向把这些光学部件214、233夹在中间。这时,在第1固定构件253与容器型构件25A的孔251A之间,以及第1固定构件253的未图示的沟槽部分与光学部件214、233的外周端部之间,充填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通过使该粘接剂硬化,相对于光学部件用壳体25保持固定光学部件214、233。
第2固定构件254由透射紫外线光的合成树脂(丙稀酸类材料)构成,具备矩形框架254A和从该矩形框架254A的一个端面的四角部分与该端面正交突出的圆柱形的4个销(省略图示)。而且,该第2固定部件254经过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的侧面的孔251C,插通未图示的销,该销的顶端触接反射镜223、232、234的反射面的背面。这时,在未图示的销与反射镜223、232、234的反射面的背面之间,以及未图示的销的外周与孔251C之间,充填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通过使该粘接剂硬化,相对于光学部件用壳体25保持固定反射镜223、232、234。
另外,第1固定部件253以及第2固定部件254除去丙烯酸类材料以外,也能够用透射紫外线光的其它合成树脂构成,除此以外,还能够用光学玻璃、水晶、蓝宝石、石英等构成。
(3)光学单元2的制造装置的构造
图6是示出实施形态的光学单元2的制造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总体斜视图。以下,说明制造装置100的构造。
制造装置100是在相对于光学部件用壳体25(图1)的预定位置上定位固定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和242的装置。该制造装置100如图6所示,具备作为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的放置台200,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光学像检测装置400,作为光束照射装置的调整用光源装置500以及控制装置600。
(3-1)放置台200的构造
放置台200放置固定光学单元2(图1),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光学像检测装置400以及调整用光源装置500。该放置台200如图6所示,具备第1放置台210,第2放置台220和第3放置台230。
第1放置台210形成的在四个角具有腿210A的桌子形,通过作为放置面的上表面210B放置固定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以及第2放置台22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该第1放置台210的下方,设置由控制装置600驱动控制的真空泵以及紫外线照射装置等。
第2放置台220与第1放置台210相同,形成为四个角具有腿220A的桌子形,通过作为放置面的上表面220B放置光学单元2的容器型构件25A以及调整用光源装置500。该第2放置台220具有多个开口220C,在放置固定在第1放置台210上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一部分插通了该多个开口220C的状态下,放置固定在第1放置面台210上。
在该第2装置台220中,在上表面220B上,形成作为用于把光学单元2的容器型构件25A放置在预定位置的作为定位单元的定位突起220D。而且,通过把该定位突起220D与形成在上述容器型构件25A的底面的定位孔251G(图5)接合,把容器型构件25A放置在预定位置。
另外,在该第2放置台220中,在上表面220B上,形成用于把调整用光学装置500设置在预定位置的矩形框架形的光源装置设置单元220E。在该光源装置设置单元220E中安装加载单元220F,由该加载单元220F把调整用光源装置500加载固定在光源装置设定单元220E中。
第3放置台230与第2放置台220连接,用上表面放置光学像检测装置400。该第3放置台230的一端固定在第2放置台220的下表面上,另一端用腿230A支撑。
(3-2)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构造
图7是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在第1放置台210上设置在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和242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上,支撑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和242的同时,实施具有光轴的光学部件212~214、223和233的位置调整。该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从类似的构造出发,如图7所示,能够大致分为实施光学部件211~213、221~223、232和234的定位的第1定位夹具310,实施光学部件214、224、231、233的定位的第2定位夹具320,和实施光学部件242的定位的第3定位夹具330。另外,以下使用把从光源装置4(图3)出射的光束的照明光轴作为Z轴,把与该Z轴正交的方向作为X轴以及Y轴的XYZ直角坐标系,说明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
(3-2-1)第1定位夹具310的构造
图8是示出第1定位夹具310的构造的斜视图。另外,如上所述,实施第1透镜阵列211,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分色镜221、222,反射镜223、232、234的定位的第1定位夹具310由于构造类似,因此以下仅对于实施第2透镜阵列212的定位的第1定位夹具310进行说明。实施第2透镜阵列212以外的光学部件211、212、221~223、232和234的定位的第1定位夹具310也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
第1定位夹具310如图8所示,具备基部311,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和第1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14。
基部311具有俯视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使得U字形端缘朝向Z轴方向那样,固定在与第1放置台210上的第2透镜阵列212相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在基部311中,在俯视呈U字形的内侧,沿着U字形端缘形成与Z轴移动单元312接合的未图示的接合槽。
Z轴移动单元312具有与基部311的U字形端缘正交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形状,与形成在基部311上的未图示的接合槽接合,构成为相对于基部311沿着Z轴方向可自由移动。另外,该Z轴移动单元312还具有作为X轴移动单元313的导轨的作用。
X轴移动单元313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同时,X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俯视呈T字形的形状,在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端部的下表面上,形成与Z轴移动单元312接合的未图示的接合槽,构成为相对于Z轴移动单元312沿着X轴方向可自由移动。
第1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14形成为使得与X轴移动单元313的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端部连接,从该端部沿着Y轴方向延伸,支撑第2透镜阵列212。该第1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14如图8所示,具备基部315,移动单元316,和作为保持单元的第1托架317。
基部315具有俯视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使得U字形端缘沿着Z轴方向延伸那样,固定在X轴移动单元313的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端部的上表面。另外,在该基部315中,在俯视呈U字形的内侧,形成沿着Y轴方向与移动单元316接合的未图示的接合槽。
移动单元316具有从基部315的U字形内观看侧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同时,延伸方向顶端部分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平面T字形的形状,构成为与形成在基部315上的未图示的接合槽接合,相对于基部315沿着Y轴方向可自由移动,而且沿着以Y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可自由转动。
即,本发明的姿势调整单元相当于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和Y轴移动单元316。
图9是示出第1托架317中的光学部件的保持构造的图。
第1托架317具有俯视呈U字形的形状,俯视呈U字形的基端部分固定在移动单元316的Y轴正方向端面上,用俯视呈U字形的顶端部分支撑第2透镜阵列212。在该第1托架317的顶端部分中,如图9所示,形成支撑第2透镜阵列212的下表面的第1支撑面317A,支撑第2透镜阵列212的侧面的第2支撑面317B,和支撑第2透镜阵列212的光束入射端面的第3支撑面317C。而且,这些第1支撑面317A、第2支撑面317B以及第3支撑面317C构成为第2透镜阵列212的外形位置基准面。
这里,在第1托架317的内部,如图9所示,沿着俯视呈U字形的端缘形成作为吸气用孔的导通孔317D,导通孔317D的一端分开为3路,连接第3支撑面317C,另一端连接第1托架317的下表面。而且,通过从另一端经过未图示的管路由设置在第1放置台210下方的未图示的真空泵吸气,能够把第2透镜阵列212吸附在第3支撑面317C上。通过这样吸附,用第1托架317保持第2透镜阵列212。
上述的第1定位夹具310中,在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和移动单元316中,固定未图示的步进电机,在这里没有图示的控制装置600的控制下,驱动步进电机,适宜地移动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以及移动单元316。另外,不限于这种控制装置600的控制,也可以通过使用者手动操作适宜地移动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以及移动单元316。
(3-2-2)第2定位夹具320的构造
图10是示出第2定位夹具320的构造的斜视图。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实施重叠透镜214,场透镜224,入射侧透镜231以及中继透镜233的定位的第2定位夹具320的构造类似,因此,以下仅对于实施中继透镜233的定位的第2定位夹具320进行说明。实施中继透镜233以外的光学部件214、224和231的定位的第2定位夹具也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
第2定位夹具320如图10所示,除去上述的第1定位夹具310的基部311,Z轴移动单元312以及具有与X轴移动单元313大致相同构造的基部321,Z轴移动单元322以及X轴移动单元323以外,还具备第2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24。另外,基部321、Z轴移动单元322以及X轴移动单元323的构造是与上述第2定位夹具310的基部311、Z轴移动单元312以及X轴移动单元313大致相同的构造省略其说明。
第2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24形成为与X轴移动单元323的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端部连接,从该端部沿着Y轴方向延伸,支撑中继透镜233。该第2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24如图10所示,具备基部325和作为保持单元的第2托架326。
基部325具有俯视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使得U字形端缘沿着Z轴方向延伸那样,固定在X轴移动单元323的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端部上。另外,在基部325中,在俯视呈大致U字形的内侧,沿着Y轴方向形成与第2托架326接合的未图示的接合槽。
第2托架326具有从基部325的U字形内侧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形状,构成为用顶端部分保持中继透镜233的同时,与形成在基部325上的未图示的接合槽接合,相对于基部325沿着Y轴方向自由移动。
即,本发明的姿势调整单元相当于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
该第2托架326如图10所示,具备第1支撑构件327和第2支撑部件328,这些第1支撑构件327以及第2支撑构件构成为一体。
第1支撑构件327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的形状,与第2支撑构件328相对的端面形成朝向Y轴正方向端部一侧厚度减小的锥形形状。而且,该形成为锥形的部分作为支撑中继透镜233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第1支撑面327A发挥作用。
第2支撑构件328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的形状,与第1支撑构件327相对的端面在Y轴正方向端部一侧形成与中继透镜233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凹洼。而且,该凹洼作为支撑中继透镜233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第2支撑面328A发挥作用。
图11是示出第2托架326中的光学部件的保持构造的图。
在第2托架326的第2支撑构件328的内部,如图11(A)所示,沿着Y轴方向并排形成2个作为吸气用孔的导通孔328B。而且,该导通孔328B如图11(B)所示,一端分开为2路,连接第2支撑面328A,另一端连接第2支撑构件328的下表面。而且,通过从另一端经由未图示的管路,由设置在第1放置台210下方的未图示的真空泵吸气,能够把中继透镜233吸附保持在第2支撑面328A上。通过这样吸附,用第2托架326保持中继透镜233。
在上述第2定位夹具320中,在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和第2托架326中,固定未图示的步进电机,在这里没有图示的控制装置600的控制下,驱动步进电机,适宜地移动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另外,不限于这种控制装置600的控制,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适宜地移动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
(3-2-3)第3定位夹具330的构造
图12是示出第3定位夹具330的构造的斜视图。
第3定位夹具330实施入射侧偏振板242的定位。即,该第3定位夹具330分别设置在第1放置台210中的与3个入射侧偏振板242相对应的位置上。该第3定位夹具330如图12所示,具备基部331和第3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32。
基部331是具有侧面呈L字形的形状的板体,构成为一个端部固定在与第1放置台210上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相对应的位置,另一个端部沿着X轴方向延伸。另外,在基部331中,在另一个端部上形成以由第3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32支撑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中心位置为中心的圆弧形的未图示的接合槽,与第3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32接合。
第3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32构成为保持入射侧偏振板242的同时,与基部331的未图示的接合槽接合,相对于基部331以Z轴为中心自由转动。该第3光学部件支撑单元332如图12所示,具备作为姿势调整单元的旋转单元333和作为保持单元的第3托架334。
旋转单元333形成为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具有与形成在基部331上的未图示的圆弧形接合槽相对应的未图示的接合单元。而且,该转动单元333构成为通过变更与基部331的接合状态,相对于基部331,以由第3托架334保持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中心位置为中心自由转动。
第3托架334具有俯视呈U字形的形状,俯视呈U字形的基端部分固定在旋转单元333的Y轴正方向端面上,由俯视呈U字形的顶端部分支撑入射侧偏振板242。
该第3托架334的构造是与上述的第1定位夹具310的第1托架317大致相同的构造,省略了图示,但是具有与第1托架317的第1支撑面317A、第2支撑面317B以及第3支撑面317C相对应的第1支撑面、第2支撑面以及第3支撑面。
另外,在第3托架334的内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与第1托架317相同,形成了作为吸气用孔的导通孔,导通孔的一端分开为3路,与第3支撑面连接,另一端连接第3托架334的下表面。而且,从另一端通过经由未图示的管路由设置在第1放置台210下方的未图示的真空泵吸气,能够把入射侧偏振板242吸附到第3支撑面上。通过这样地吸附,由第3托架334保持入射侧偏振板242。
在上述第3定位夹具330中,在旋转单元333中固定未图示的步进电机,在这里没有图示的控制装置600的控制下,驱动步进电机,适宜地旋转单元333。另外,不限于这种控制装置600的控制,也可以通过使用者手动操作适宜地旋转单元333。
(3-3)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构造
图13是示出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构造的模式图。
光学像检测装置400设置在上述第3放置台230上,检测从后述的调整用光源装置500出射而且经过了光学单元2的光学像。该光学像检测装置400如图13所示,具备聚光透镜410和拍摄单元420。
聚光透镜410由多个透镜群构成,把从光学单元2的十字分色棱镜244(图3)的光束出射端面出射的光学像,即在光学单元2的各个液晶面板241R、241G、241B中形成的光学像聚光到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内部。
拍摄单元420具备形成在聚光透镜410的后焦点位置的图像平面421,把该图像平面421上的图像分解为红、蓝、绿3色的分色棱镜422,和设置在该分色棱镜422的光束出射端面的,成像出射的各个色光的3个CCD423R、423G、423B。
另外,作为拍摄单元420,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图14所示的结构。具体地讲,分色棱镜422由3个棱镜构成。在这3个棱镜之间,形成蓝色光反射膜以及绿色光反射膜。由此,入射到3个棱镜的光束分解为R、G、B的各色光。另外,这里,在3个棱镜之间形成蓝色光反射膜以及绿色光反射膜,但不限于这种情况,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形成蓝色光反射膜以及红色光反射膜,或者红色光反射膜以及绿色光反射膜的结构。
而且,3个CCD423R、423G、423B与控制装置600电连接,由该CCD423R、423G、423B拍摄的每个色光的图像信号(R、G、B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600。
(3-4)调整用光源装置500的构造
调整用光源装置500如果参照图20,则与上述的投影机1的光源装置4相同,由未图示的电源灯以及反射器构成,设置在形成于第2放置台220上的光源装置设置单元220E上。而且,该调整用光源装置500通过设置在第1放置台210下方的未图示的电源装置以及从电源驱动电路经过电缆供给的电力,向设置于第2放置台220上的光学单元2内照射光束。
(3-5)由控制装置600进行的控制构造
图15是模式地示出了由控制装置600进行的控制构造的框图。
控制单元600由具备了CPU(中央处理单元)以及硬盘的计算机构成,执行各种程序控制制造装置100整体。该控制单元600如图15所示,具备操作单元610,显示单元620和控制单元630。
操作单元610具有例如用键盘以及鼠标等输入操作的未图示的各种操作按钮。通过实施该操作按钮等的输入操作,使控制装置600适宜工作的同时,例如对于显示单元620所显示的信息,实施控制装置600的工作内容的设定等。而且,通过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单元610的输入操作,从操作单元610向控制单元630输出适宜的预定操作信号。
另外,作为该操作单元610,不限于操作按钮的操作输入,例如还能够采用通过触摸面板的输入操作或者声音的输入操作等设定输入各种条件的结构。
显示单元620由控制单元630控制,显示预定的图像。例如,通过由控制单元630处理了的图像的显示或者操作单元610的输入操作,设定输入或者更新保存在控制单元630的后述的存储器中的信息时,适宜地显示从控制单元630输出的存储器内的数据。该显示单元620使用例如液晶或有机EL(场致发光),PDP(等离子显示屏),CRT(阴极射线管)等。
控制单元630构成为在控制CPU的OS(操作系统)上展开的程序,根据来自操作单元610的操作信号的输入,取入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图像并实施图像处理,根据所处理的图像驱动控制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该控制单元630如图15所示,具备图像取入单元631,图像处理单元632,驱动控制单元633和存储器634。
图像取入单元631例如由视频捕捉器等构成,输入从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3个CCD423R、423G、423B输出的R、G、B信号,把输入的R、G、B信号变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
图像处理单元632读入从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与读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的图像处理,把预定的信号的输出到驱动控制单元633。该图像处理单元632如图15所示,具备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和运算处理单元632E。
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取得与读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的亮度值,把该取得的亮度值与对应于该亮度值的坐标值(平面位置(X,Y))建立关联关系,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信息,根据读出的坐标值,取得表示预定直线上(X方向或者Y方向)的亮度值变化的亮度值变化曲线。
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从由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12B取得的亮度值变化曲线计算亮度值变化部分的近似直线。
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根据由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计算出的近似直线,取得包含在与读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中的照明区的边界点,以及包含在与读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中的各个液晶面板241R、241G、241B的图像形成区的边界点。而且,把取得的边界点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信息,根据读出的边界点(照明区,图像形成区)或者亮度值,计算各个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而且,把计算出的位置调整量变换为预定的信号,输出到驱动控制单元633。
驱动控制单元633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以及从图像处理单元632输出的信号,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夹具驱动单元300A,使夹具驱动单元300A驱动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
存储器634保存预定的控制程序的同时,还保存从图像处理单元632输出的信息。
(4)光学单元2的制造方法
其次,参照图6、图15以及图16说明由上述制造装置100进行的光学单元2的制造方法。
图16是说明光学单元2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操作者操作控制装置600的操作单元610,调出适应所制造的光学单元2的标准的预定的程序。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程序,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使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移动到设计上的预定位置含义的控制信号。而且,由夹具驱动单元300A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移动第1定位夹具310中的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以及移动单元316,和第2定位夹具320中的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以及第3定位夹具330中的转动单元333,把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配置在设计上的预定位置(处理步骤S1)。
接着,在制造装置100的第2放置台220上设置容器型构件25A(处理步骤S2)。
具体地讲,操作者使容器型构件25A移动,把从第2放置台220的上表面突出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一部分插通到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的底面上的孔251D中。进而,在形成于容器型构件25A的底面的定位孔251G中接合形成在第2放置台220的上表面的定位突起220D,把容器型构件25A设置在第2放置台220的预定位置。
(4-1)不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的定位固定
在处理步骤S2以后,把不需要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232、234定位固定在相对于容器型构件25A的预定位置(处理步骤S3)。具体地讲根据图17所示的流程实施。
首先,操作者在第1透镜阵列211,分色镜221、222,3个场透镜224以及入射侧透镜231的外周部分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处理步骤S31)。处理步骤S31仅是对于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所需要的工序。对于反射镜232、234不需要处理步骤S31。
而且,把涂敷了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第1透镜阵列211,分色镜221、222,3个场透镜224以及入射侧透镜231和没有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反射镜232、23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中(处理步骤S32)。
图18是用于说明光学部件向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设置方法的图。该图18示出反射镜232对于第1定位夹具310的的托架317的设置方法。另外,其它的第1透镜阵列211,分色镜221、222,3个场透镜224,入射侧透镜231,反射镜234也能够大致同样地设置在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中,在这里省略说明。
具体地讲,操作者如图18(A)所示,使反射镜232外周端部触接到相对应的第1定位夹具310的第1托架317的第1支撑面317A、第2支撑面317B以及第3支撑面317C那样,把反射镜232设置在第1托架317上。这时,操作者操作制造装置100的操作单元610,向控制单元630输出表示驱动未图示的真空泵含义的操作信号。控制单元630一输入操作信号,就驱动未图示的真空泵,使第1定位夹具310中的导通孔317D吸气。而且,反射镜232如图18(B)所示,被吸附在第1托架317的第3支撑面317C上,由第1托架317保持。
在该状态下,第1透镜阵列211,分色镜221、222,3个场透镜224,入射侧透镜231以及反射镜232、234是被定位在相对于容器型构件25A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的状态。另外,第1透镜阵列211,分色镜221、222,3个场透镜224以及入射侧透镜231的外周部分通过涂敷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触接到容器型构件25A中的部件收容单元251的支撑单元251B、251F、251I上(图4)。
处理步骤S32以后,在第2固定构件254中的未图示的销的顶端以及该销的外周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而且,经过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侧面的孔251C(图4、图5)插通涂敷了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第2固定构件254的未图示的销,把该销的顶端触接到反射镜232、234的反射面的背面(处理步骤S33)。处理步骤S33是仅在反射镜232、234的定位工序中所需要的工序。对于其它的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不需要处理步骤S33。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了不需要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232、234的定位以后,向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上照射紫外线,把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232、234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中(处理步骤S34)。
具体地讲,操作者操作制造装置100的操作单元610,把表示驱动未图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含义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630。控制单元630一输入操作信号,就驱动未图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而且,从容器型构件25A的上方,向第1透镜阵列211,分色镜221、222,3个场透镜224以及入射侧透镜231的各个外周部分与部件收容单元251的各个支撑单元251B、251F、251I(图4)之间充填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上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另外,从容器型构件25A的侧方向第2固定构件254照射紫外线。所照射的紫外线透射矩形框架254A的同时,也透射未图示的销,使该销的外周与孔251C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进而,使该销的顶端与反射镜232、234的反射面的背面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通过进行以上的工序,不需要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232、234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上。
(4-2)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的定位固定
在处理步骤S3以后,把需要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212~214、223、233、242定位固定在相对于容器型构件25A的预定位置(处理步骤S4)。具体地讲,根据图19所示的流程实施。
首先,操作者把形成在该台座上的定位突起嵌合到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的底面上的定位孔251E中,用未图示的螺栓等在容器型构件25A上定位固定棱镜单元(处理步骤S41)。
处理步骤S41以后,操作者在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以及入射侧偏振板242的外周部分上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处理步骤S42)。处理步骤S42仅是对于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入射侧偏振板242所需要的工序。对于重叠透镜214、反射镜223和中继透镜233不需要处理步骤S42。
然后,把涂敷了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以及入射侧偏振板242,与没有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重叠透镜214、中继透镜233以及反射镜22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中(处理步骤S43)。这里,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以及入射侧偏振板242外周部分通过涂敷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触接到容器型构件25A中的部件收容单元251的支撑单元251B、251F(图4)。这些光学部件212~214、233、242向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设置方法能够大致同样地按照上述的处理步骤S32实施,这里省略说明。
处理步骤S43以后,在第1固定构件253中的未图示的沟槽以及外周的各个部分上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然后,把涂敷了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第1固定构件253插通到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侧面的孔251C中,把未图示的沟槽触接到重叠透镜214以及中继透镜233的各自的左右的外周部分上。另外,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33相同,把涂敷了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第2固定构件254设置在反射镜223上(处理步骤S44)。处理步骤S44仅是在重叠透镜214、中继透镜233和反射镜223的位置定位工序中所需要的工序。对于第2透镜阵列212、偏振变换元件213和入射侧偏振板242不需要处理步骤S44。
在以上那样的工序以后,所有的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设置(临时定位)在容器型构件25A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上。
图20是示出在制造装置100中设置了容器型构件25A以及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的状态的图。
接着,操作者操作控制装置600的操作单元610,调出光学部件212~214、233、242进行位置调整的预定的程序。然后,控制装置600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预定的程序,如以下所示那样实施位置调整。
首先,控制装置600点亮调整用光源装置500的光源灯,使光束导入到光学单元2内(处理步骤S45)。另外,控制装置600驱动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检测被导入到光学单元2中的形成在液晶面板241R、241G、241B上的光学像(处理步骤S46)。而且,如果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检测出光学像,则由该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3个CCD423R、423G、423B拍摄的图像被分解为红、绿、蓝的3色,作为R、G、B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630。控制装置60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入3个R、G、B信号,把这些R、G、B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图像处理单元632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形成拍摄图像。
图21是示出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600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该图21中,700示出拍摄图像,701示出液晶面板241R、241G、241B的图像形成区,702(702R、702G、702B)示出经过光学部件到达各个液晶面板241R、241G、241B的照明区。
实际上,有时在图21所示的各个照明区702R、702G、702B中发生显示影或者照明区702的照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这是由光学部件211~214、223,233的相对位置的位置偏移产生的。以下,根据拍摄图像700,把光学部件211~214、223、233的相对位置调整到最佳的位置。
(4-2-1)第2透镜阵列212以及偏振变换元件213的位置调整
在处理步骤S46以后,控制装置600根据由G色光用CCD423G(图13,图14)拍摄的光学像,实施第2透镜阵列212以及偏振变换元件213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47)。具体地讲,根据图22所示的流程实施。
首先,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把预定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夹具驱动单元300A,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然后,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重叠透镜214的第2定位夹具320的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移动,使重叠透镜214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仅移动预定量(处理步骤S471)。这时,伴随着重叠透镜214的移动,通过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表面张力,把持重叠透镜214的第1固定构件253也随之移动。
而且,控制单元63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入从图像检测装置400的G色光用CCD423(图13,图14)输出的G信号,把该输入的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处理步骤S472)。
图23是示出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600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处理步骤S471中,使重叠透镜214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仅移动了预定量的结果,如图23所示,照明区702G移动,成为该照明区702G的左上角部分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内侧的状态。
接着,控制装置600的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在处理步骤S472中分为0~255的256个色调,取得图像取入单元631取入的拍摄图像700的亮度值,把取得的亮度值和与该亮度值对应的坐标值(平面位置(X,Y))建立关联关系,保存在存储器634中(处理步骤S473)。
在处理步骤S473以后,控制装置600的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信息,取得表示预定的X坐标上以及Y坐标上的亮度值的变化的亮度值变化曲线(处理步骤S474)。
具体地讲,图24是示出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的亮度值变化曲线的取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例如如图24(A)所示,从存储器634读出预定的X坐标(Y坐标)的扫描线800X(800Y)上的亮度值(色调)以及与该亮度值相对应的坐标值。而且,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如图24(B)所示,把纵轴作为相对应的亮度值的色调,把横轴作为扫描线800X(800Y)上的坐标值进行绘图,取得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
这里,在图24(B)中,为了简化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的说明,以图24(A)所示的XB(YB)的位置为基点,示出至图像形成区701的右侧端部(下侧端部)限前的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
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如图24(B)所示,在照明区702G的边界部分,从照明区702G的外侧朝向内侧,取得为曲柄形或者S形。另外,虽然在图24(B)中省略,但是在图24(A)所示的XA(YA)~XB(YB)中取得的亮度值变化曲线以及从图24(A)所示的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到外侧取得的亮度值变化曲线也同样在图像形成区701的边界部分成为曲柄形。
在处理步骤S474以后,控制装置600的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把由亮度值变化曲线取得单元632B取得的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中的亮度值的变化部分近似为直线,计算该近似直线(处理步骤S475)。
图25是放大地示出图24(B)中的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地讲,图25是示出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进行的近似直线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例如,如图25所示,取得预先设定的作为基准的亮度基准值的亮度基准直线Y1与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的交点A的坐标。另外,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在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上,取得在交点A的前后仅离开预定坐标X(Y)的点B、C。而且,近似直线计算单元632C把取得的点B、C之间的亮度值变化部分近似为直线,计算该变化部分近似直线901。
另外,图25与图24(B)相同,示出以图24(A)所示的XB(YB)的位置为基点,至图像形成区701的右侧端部(下侧端部)前面的亮度值变化曲线900X(900Y),在图24(A)所示的XA(YA)~XB(YB)中取得的亮度值变化曲线以及在图24(A)所示的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到外侧取得的亮度值变化曲线的近似直线也同样计算。
在处理步骤S475以后,控制装置600的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取得照明区702G的边界点以及图像形成区701的边界点(处理步骤S476)。而且,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把取得的边界点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具体地讲,图25是示出由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进行的边界点取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取得在处理步骤S483中计算出的变化部分近似直线901与255色调线Y2的交点G。另外,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取得从所取得的交点G向照明区702G的中心一侧仅偏移了预定坐标值X(在取得Y方向的边界点时是预定坐标值Y)的坐标值中的成为照明区702G上的基准的点E。进而,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取得成为拍摄图像700的大致中心的照明区702G上的点F。进而,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把所取得的点E、F之间的照明区702G近似为直线,计算该照明区近似直线902。而且,边界点取得单元632D取得在处理步骤S483中计算出的变化部分近似直线901与计算出的照明区近似直线902的交点H。这样取得的交点H是照明区702G的边界点(X方向或者Y方向)。
另外,在图像形成区701中,作为边界点取得左侧端部以及上侧端部的边界点,作为其它的边界点,在移动重叠透镜214以后取得右侧端部以及下侧端部的边界点。在该图像形成区701的边界点的取得过程中,当取得上述交点G时,仅是在使用比255色调线Y2低的色调线这一点不同,其它部分能够与上述照明区的边界点H同样取得,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为了取得图像形成区701的边界点,实施处理步骤S473~S476的处理,而也可以预先设定好设计上的图像形成区701的位置,即,预先设定好图像形成区701的边界点。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省略处理步骤S473~S476中的关于图像形成区701的处理。
在处理步骤S476以后,控制装置600的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照明区702G的边界点,根据被读出的边界点,计算第2透镜阵列212的位置调整量(处理步骤S477)。而且,运算处理单元632E把计算出的位置调整量保存在存储器634中。具体地讲,运算处理单元632E例如像以下那样计算位置调整量。
运算处理单元632E把读出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边界点与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最佳X方向以及Y方向的边界位置进行比较,计算X方向以及Y方向的相对于设计上的最佳边界位置的偏差。这里,在处理步骤S476中计算出的边界点与设计上的最佳边界位置上产生偏差是由于第2透镜阵列212从相对于第1透镜阵列211的预定位置偏移。即,计算出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偏差相当于第2透镜阵列212的X方向位置调整量以及Y方向位置调整量。
在处理步骤S477以后,驱动控制单元633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第2透镜阵列212的X方向位置调整量和Y方向位置调整量,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使第2透镜阵列212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仅移动所读出的位置调整量含义的控制信号。而且,夹具驱动单元300A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使未图示的步进电机驱动,使保持第2透镜阵列212的第2定位夹具320的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移动,使第2透镜阵列212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仅移动在处理步骤S485中计算出的位置调整量(处理步骤S478)。
其次,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如以下所示实施偏振变换元件213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479)。
首先,控制单元63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入从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G色光用CCD423G(图13,图14)输出的G信号,把该输入的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处理步骤S479A)。
图26是示出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600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接着,控制装置600的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取得在处理步骤S479A中图像取入单元631取入的拍摄图像700中的图26所示的预定区域703内的亮度值(处理步骤S479B)。而且,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把所取得的亮度值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在处理步骤S479B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亮度值,平均化以后,与保持偏振变换元件213的第1定位夹具310中的X轴移动单元313的X轴方向的位置建立关联关系,保存在存储器634中(处理步骤S479C)。
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从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亮度值,判定上述处理步骤S479A~S479C是否实施了预定次数(处理步骤S479D)。这里,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63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而且,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第1定位夹具310的X轴移动单元313移动,使偏振变换元件213沿着X轴方向移动预定量(处理步骤S479E)。然后再次,实施上述处理步骤S479A~S479C。
如以上那样,使控制单元630反复实施预定次数控制夹具驱动单元300A,使保持偏振变换元件213的第1定位夹具310的X轴移动单元313移动,使偏振变换元件213沿着X轴方向移动预定量,取得预定区域703中的亮度值,这样的操作。
通过这样的操作,如图27所示,能够取得偏振变换元件213的X轴方向位置与亮度值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处理步骤S479D中,在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即,如果实施了预定次数的上述操作,则控制单元630的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与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偏振变换元件213的X轴方向位置相对应的亮度值,对于偏振变换元件213的X轴方向位置,计算亮度值的峰值位置(处理步骤S479F)。即,该计算出的峰值位置成为相对于第1透镜阵列211以及第2透镜阵列212的偏振变换元件213的最佳位置。
在处理步骤S479F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保持偏振变换元件213的第1定位夹具310的X轴移动单元313的当前的X轴方向位置与计算出的峰值位置的偏差(处理步骤S479G)。而且,把该偏差保存在存储器634中。即,计算出的偏差相当于偏振变换元件213的位置调整量。
在处理步骤S479G以后,驱动控制单元633根据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偏差,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而且,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偏振变换元件213的第1定位夹具310的X轴移动单元313移动,使偏振变换元件213移动到最佳位置(处理步骤S479H)。
通过实施以上的处理步骤S47,使照明区702中的照度分布均匀。
(4-2-2)重叠透镜214的位置调整
在处理步骤S47中,实施了第2透镜阵列212以及偏振变换元件213的位置调整以后,控制装置600根据由G色光用CCD423G(图13,图14)拍摄的光学像,实施重叠透镜214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48)。具体地讲,根据图28所示的流程实施。
首先,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然后,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重叠透镜214的第2定位夹具320的X轴移动单元323移动,使重叠透镜214沿着X方向仅移动预定量XG1(图29(A))(处理步骤S481)。
而且,控制单元63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入从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G色光用CCD423G(图13,图14)输出的G信号,把该输入的信号变化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处理步骤S482)。
图29是示出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600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处理步骤S481中,使重叠透镜214沿着X方向仅移动预定量XG1的结果,如图29(A)的点划线所示,照明区702G移动,成为该照明区702G的右侧端部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内侧的状态。
接着,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通过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72~S475大致相同的工序,取得照明区702G的右侧端部中的边界点(处理步骤S483)。而且,把取得的边界点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在处理步骤S483以后,控制装置600的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在处理步骤S483中取得的边界点与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最佳边界位置的偏差XG2(处理步骤S484)。另外,在处理步骤S477中,由于把第2透镜阵列212进行了位置调整,因此图29(A)的实线以及虚线所示的照明区702G中的左侧端部的边界点位于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最佳边界位置。
在处理步骤S484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根据处理步骤S481中的重叠透镜214的移动量XG1以及处理步骤S484中的偏差XG2,如图29(A)所示那样,计算照明区702G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XG。另外,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内的图像形成区701中的左侧端部以及右侧端部中的各个边界点,计算这些边界点的偏差XA(图29(A))。该偏差XA相当于图像形成区701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而且,运算处理单元632E根据计算出的照明区702的宽度尺寸XG以及图像形成区701的宽度尺寸XA,计算照明区702G的X方向的照明宽余量(MARGIN)AX(图29(B))(处理步骤S485)。具体地讲,运算处理单元632E从照明区702G的宽度尺寸XG减去图像形成区701的宽度尺寸XA,通过把相减后的值用2除,计算照明宽余量AX(图29(B))。即,把照明区702G的左右的照明宽余量取为相同。
在处理步骤S485中,在计算出了照明宽余量AX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照明区702G的右侧端部中的边界点以及图像形成区701的右侧端部中的边界点。另外,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所读出的各个边界点之间的偏差XG3(图29(A)),根据该计算出的偏差XG3和在处理步骤S485中计算出的照明宽余量AX,计算重叠透镜214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量(处理步骤S486)。而且,运算处理单元632E把该计算出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量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重叠透镜214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量,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与读出的位置调整量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而且,夹具驱动单元300A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重叠透镜214的第2定位夹具320的X轴移动单元323移动,使重叠透镜214沿着X方向仅移动由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出的位置调整量(处理步骤S487)。在该状态下,如图29(B)所示,照明区702G的左右照明宽余量AX成为相互相等。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了重叠透镜214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后,实施重叠透镜214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488)。
该重叠透镜214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能够按照与上述X方向的位置调整中的顺序(处理步骤S481~S487)大致同样地实施。
具体地讲,如果参照图29(C)、(D),则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81相同,使重叠透镜214沿着Y方向仅移动预定量YG1,使得照明区702G的下侧端部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
另外,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82~S484相同,取得照明区702G的下侧端部中的边界点,计算该取得的边界点与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最佳边界位置的偏差YG2。
进而,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85相同,根据重叠透镜214的移动量YG1以及偏差YG2,计算照明区702G的Y方向的宽度尺寸YG的同时,从图像形成区701的下侧端部以及上侧端部中的各个边界点计算图像形成区701的Y方向的宽度尺寸YA。而且,根据计算出的照明区702G的宽度尺寸YG以及图像形成区701的宽度尺寸YA,计算照明区702G的Y方向的照明宽余量AY。
进而再次,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86相同,根据照明区702G的下侧端部的边界点与图像形成区701的下侧端部的边界点的偏差YG3以及照明宽余量AY,计算重叠透镜214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量。
而且,根据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87同样计算出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量,沿着Y方向把重叠透镜214进行位置调整。
在该状态下,如图29(D)所示,照明区702G的左右照明宽余量AX成为相互相等的同时,照明区702G的上下的照明宽余量AY也成为相互相等。
(4-2-3)中继透镜233的位置调整。
在处理步骤S48中,在实施了重叠透镜214的位置调整以后,控制装置600根据由B色光用CCD423B(图13,图14)拍摄的光学像,实施中继透镜233的位置调整,把B色光的照明区定位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14B的图像形成区的预定位置(处理步骤S49)。具体地讲,按照图30所示的流程实施。
首先,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而且,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中继透镜233的第2定位夹具620的X轴移动单元323移动,使中继透镜233沿着X方向仅移动预定量XB1(图31(A))(处理步骤S491)。另外,伴随着中继透镜233的位置调整,通过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表面张力,把持重叠透镜233的第1固定构件253也随之移动。
而且,控制单元63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入从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B色光用CCD423B(图13,图14)输出的B信号,把该输入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处理步骤S492)。
图31是示出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600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处理步骤S491中,使中继透镜233沿着X方向仅移动了预定量XB1的结果,如图31(A)的点划线所示,照明区702B移动,成为该照明区702B的左侧端部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的状态。
接着,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通过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72~S475大致相同的工序,取得照明区702B的左侧端部中的边界点(处理步骤S493)。而且,把取得的边界点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处理步骤S493以后,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根据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取得了照明区702B的两侧端部的边界点(处理步骤S494)。
在处理步骤S494中,如果判定为「否」,即,判定为仅取得了照明区702B中的一方端部的边界点的情况下,返回到处理步骤S491,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使保持中继透镜233的第2定位夹具620的X轴移动单元323沿着与上述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中继透镜233沿着X方向仅移动预定量XB2(图31(A))。
而且,在处理步骤S492中,控制单元63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如上所述,取入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图像。
使中继透镜233沿着X方向仅移动了预定量XB2的结果,如图31(A)的双点划线所示,照明区702B移动,成为该照明区702B的右侧端部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的状态。
然后再次,在处理步骤S493中,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如上述那样,取得照明区702B的右侧端部的边界点,把取得的边界点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另一方面,在处理步骤S494中,在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取得了照明区702B中的两侧端部(左右)的边界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0的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照明区702B的左侧端部的边界点以及右侧端部的边界点,计算这些边界点之间的偏差XB3(处理步骤S495)。
处理步骤S495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根据处理步骤S491中的中继透镜233的移动量XB2以及处理步骤S495中计算出的偏差XB3,如图31(A)所示,计算照明区702B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XB。另外,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图像形成区701的左侧端部以及右侧端部的各个边界点,计算这些边界点的偏差XA(图31(A))。该偏差XA相当于图像形成区701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而且,运算处理单元632E与上述的处理处理步骤S485相同,根据计算出的照明区702B的宽度尺寸XB以及图像形成区701的宽度尺寸XA,计算照明区702B的X方向的照明宽余量AX(图31(B))(处理步骤S496)。
在处理步骤S496中,当计算出照明宽余量AX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照明区702B的右侧端部的边界点以及图像形成区701的右侧端部的边界点。另外,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读出的各个边界点之间的偏差XB4(图31(A)),根据该计算出的偏差XB4和在处理步骤S496中计算出的照明宽余量AX,计算中继透镜233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量(处理步骤S497)。而且,运算处理单元632E把该计算出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量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处理步骤S497以后,控制装置60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中继透镜233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量,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与读出的位置调整量对应的控制信号。而且,夹具驱动单元300A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中继透镜233的第2定位夹具320的X轴移动单元323移动,使中继透镜233沿着X方向仅移动由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出的位置调整量(处理步骤S498)。在该状态下,如图31(B)所示,照明区702B的左右的照明宽余量AX成为相互相等。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了中继透镜233中的X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后,实施中继透镜233中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499)。该中继透镜233中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能够按照上述X方向的位置调整中的顺序(处理步骤S491~S498)大致同样地实施。
具体地讲,参照图31(C)、(D),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91~S494相同,使得照明区702B的上侧端部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那样,使中继透镜233沿着Y方向仅移动预定量YB1,取得照明区702B的上侧端部的边界点。另外,使得照明区702B的下侧端部进入到图像形成区701的内侧那样,使中继透镜233沿着Y方向仅移动预定量YB2,取得照明区702B的下侧端部的边界点。
另外,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95相同,取得照明区702B的上侧端部以及下侧端部的各个边界点之间的偏差YB3。
进而,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96相同,计算照明区702B的Y方向的宽度尺寸YB的同时,计算图像形成区701的Y方向的宽度尺寸YA,根据宽度尺寸YB、YA,计算照明区702B的Y方向的照明宽余量AY。
进而,再次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97相同,根据照明区702B的下侧端部中的边界点与图像形成区701的下侧端部的边界点之间的偏差YB4以及照明区702B的Y方向的照明宽余量AY,计算中继透镜233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量。
而且,与上述的处理步骤S498相同,根据计算出的Y方向的位置调整量,把中继透镜233沿着Y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在该状态下,如图31(D)所示,照明区702B的左右照明宽余量AX成为相互相等的同时,照明区702B的上下照明宽余量AY也相互相等,上述的G色光用的照明区702G与B色光用的照明区702B成为大致一致的状态。
(4-2-4)反射镜223的位置调整
在处理步骤S49中,实施了中继透镜233的位置调整以后,控制装置600根据由R色光用CCD423R(图13,图14)拍摄的光学像,实施反射镜223的位置调整,把R色光的照明区定位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41R的图像形成区的预定位置(处理步骤S50)。
另外,反射镜223的位置调整,除去控制装置600驱动控制保持反射镜223的第1定位夹具310以及根据R色光的照明区702R(图21)实施位置调整以外,能够与中继透镜233的位置调整同样地实施,因此省略说明。另外,伴随着反射镜223的位置调整,通过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表面张力,触接在反射镜223上的第2固定构件254也随之移动。
(4-2-5)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位置调整
在处理步骤S47~S50中,实施重叠透镜214、中继透镜233以及反射镜223的位置调整,使G色光、B色光以及R色光的照明区一致以后,控制装置600实施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51)。具体地讲,按照图32所示的流程实施。
另外,这里使用未图示的预定的图形发生装置,发生使液晶面板241R、241G、241B上成为全部遮光区(暗部分,黑色)的图形,使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全部为黑色的拍摄图像700。
首先,控制单元630的图像取入单元631输入从光学像检测装置400输出的R、G、B信号,把该输入的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632(处理步骤S511)。
图33是示出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拍摄的光学像取入到控制装置600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接着,控制装置600的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取得各个R、G、B色光中的拍摄图像700的大致中央部分的区域704(图33)内的亮度值(处理步骤S512)。而且,亮度值取得单元632A把所取得的各个R、G、B色光的亮度值保存在存储器634中。
处理步骤S512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各个R、G、B色光的亮度值,分别进行平均。而且,把平均了的亮度值与保持对应于各个R、G、B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第3定位夹具330的转动单元333的旋转角度位置建立关联关系,保存在存储器634中(处理步骤S513)。
控制装置600的控制单元630从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亮度值,判定是否把上述处理步骤S511~S513实施了预定次数(处理步骤S514)。这里,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630的驱动控制单元633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而且,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第2定位夹具310的转动单元333旋转,使入射侧偏振板242以照明光轴为中心旋转预定角度(处理步骤S515)。然后再次实施上述处理步骤S511~S513。
如以上那样,使控制单元630反复实施预定次数控制夹具驱动单元300A使保持入射侧偏振板242的第3定位夹具330的转动单元333旋转,使入射侧偏振板242旋转预定角度,取得预定区域704中的亮度值的操作。
通过这样的操作,如图34所示,能够取得入射侧偏振板242的姿势位置与拍摄图像700的亮度值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处理步骤S523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如果上述操作实施了预定次数,则控制单元630的运算处理单元632E读出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与各个R、G、B相对应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姿势位置所对应亮度值,对于每一个R、G、B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姿势位置计算亮度值的峰值位置(处理步骤S516)。即,该计算出的峰值位置成为R、G、B色光用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相对于液晶面板241R、241G、241B以及出射侧偏振板243的最佳位置。
在处理步骤S516以后,运算处理单元632E计算保持各个R、G、B色光用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第3定位夹具330的转动单元333的当前旋转角度位置与计算出的各个峰值位置的偏差(处理步骤S517)。而且,把这些偏差保存在存储器634中。即,该计算出的偏差相当于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位置调整量。
处理步骤S517以后,驱动控制单元633根据保存在存储器634中的偏差,向夹具驱动单元30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驱动夹具驱动单元300A。而且,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使保持各个R、G、B色光用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第3定位夹具330的转动单元333转动,使各个入射侧偏振板242转动到最佳位置(处理步骤S518)。
另外,在各个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位置调整中,既可以像上述那样大致同时调整所有的入射侧偏振板242的位置,也可以一个一个的顺序地调整各个偏振板的位置。在顺序地调整的情况下,该顺序没有特别限定。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了需要位置调整的光学部件212~214、223、233的定位以后,向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上照射紫外线,把光学部件212~214、223、233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上(处理步骤S52)。
具体地讲,控制装置600在实施了光学部件212~214、223、233的定位以后,驱动未图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而且,从容器型构件25A的上方,向第2透镜阵列212以及偏振变换元件213的各个外周部分与部件收容单元251的各个支撑单元251B、251F(图4)之间充填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上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另外,从容器型构件25A的侧面朝向第1固定构件253照射紫外线。所照射的紫外线透射第1固定构件253,使充填在该第1固件253的未图示的沟槽与重叠透镜214、中继透镜233的各个外周部分之间以及第1固定构件253的外周与孔251A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
进而,从容器型构件25A的侧面朝向第2固定构件254照射紫外线。所照射的紫外线透射矩形框架254A的同时,也透射未图示的销,使该销的外周与孔251C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进而,使该销的顶端与反射镜233的反射面背面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
而且,在把所有的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定位固定到容器型构件251的部件收容单元251中以后,通过把盖型构件25B用螺栓等连接到容器型构件25A上(处理步骤S5)制造光学单元2。
(5)实施形态的效果
(5-1)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由具有第1托架317的第1定位夹具310,具有第2托架326的第2定位夹具320,和具有第3托架324的第3定位夹具330构成,放置固定在第1放置台210中的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由此,可以不需要高精度地制造光学部件用壳体25,能够降低光学部件用壳体25的制造成本进而能够降低光学单元2的制造成本。
(5-2)构成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第1托架317、第2托架326以及第3托架334由于具有成为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的外形位置基准面的第1支撑面317A、327A,第2支撑面317B、328A,第3支撑面317C,因此通过把光学部件11~214、221~224、231~234、242的外周触接到这些支撑面317A、317B、317C,327A和328A上,能够容易地实施光学部件11~214、221~224、231~234、242的定位。
(5-3)在构成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第1托架317、第2托架326以及第3托架334的内部,分别形成导通孔317D、328B。而且,这些导通孔317D、328B的一端分别连接第3支撑面317C以及第2支撑面328A。由此,通过用真空泵沿着导通孔317D、328B吸气,能够使光学部件11~214、221~224、231~234、242的外周端部分别触接到第3支撑面317C以及第2支撑面328A,能够高精度地把光学部件11~214、221~224、231~234、242定位。
(5-4)第1定位夹具310具有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以及移动单元316,第2定位夹具320具有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2托架326,第2定位夹具330具有转动单元333。由此,操作这些姿势调整单元312、313、316、322、323、326、333,能够容易地实施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212~214、223、233、242的位置调整。
(5-5)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30通过具有姿势调整单元312、313、316、322、323、326、333,能够根据成为制造对象的光学单元2的设计上的标准,把第1托架317、第2托架326以及第3托架334配置在适宜的位置。从而,能够在各种光学单元的制造中使用。
(5-6)光学单元2的制造装置100具备光学像检测装置400。而且,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直接检测从调整用光源装置500出射并且在光学单元2内的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中形成的光学像。由此,能够把在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中形成的光学像放大投射到屏幕上,与检测投影在屏幕上的光学像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小制造装置100的体积。另外,由于不需要屏幕,因此能够使制造装置100廉价。
(5-7)制造装置100由于具备调整用光源装置500,不需要使用投影机1内的光源装置4。即,不需要使用投影机1具备的用于驱动光源装置4的电源以及灯驱动电路,也不需要使用冷却电源以及灯驱动电路驱动时的该电源、灯驱动电路以及光源装置的冷却机构。另外,由于能够根据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的检测灵敏度,把调整用光源装置600的照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适宜地检测出光学像。
(5-8)构成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第1托架317、第2托架326以及第3托架334构成为能够分别从下方保持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另外,放置台200在第1放置台210的上表面210B上放置固定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的同时,在第2放置台220的上表面220B上放置光学单元2的容器型构件25A。由此,能够相对于制造装置100容易地从上方设置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容器型构件25A,能够更容易地实施光学单元2的制造。
(5-9)在第2放置台220的上表面220B上,形成用于把容器型构件25A放置在预定位置的定位突起220D。而且,通过把该定位突起220D与形成在容器型构件25A底面的定位孔251G接合,把容器型构件25A放置在第2放置台220的预定位置上。由此,能够把容器型构件25A适宜地设置在相对于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的预定位置,能够高精度地制造光学单元2。
(6)实施形态的变形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包括能够达到本发明目的的其它结构等的以下所示那样的变形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实施处理步骤S31~S33、S41~S51时,光学像检测装置400直接检测经过了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的光学像,而并不限于这种方法。例如,也可以把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检测出的光学像输出到监视器等中,目视确认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光学像的同时,实施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另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制造装置100具备屏幕,把经过了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的光学像用投射透镜3放大投射,在屏幕上投影的结构。在具备该屏幕的结构中,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制造光学单元。
图35是说明光学单元2的制造方法中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的定位固定的工序(处理步骤S40)的流程图,图36是示出图35的处理步骤S441的状态的图,图37是示出图35的处理步骤S450的状态的图。
在本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中,如图35所示,在实施到上述图19的处理步骤S44以后,如图36所示,把投射透镜3定位固定在容器型构件25A中的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中(处理步骤S441)。另外,既可以在处理步骤S2以后,预先把投射透镜3定位固定在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中,也可以在棱镜单元的定位固定的工序(处理步骤S41)以后,把投射透镜3定位固定在投射透镜设置单元252中。
然后,从调整用光源装置500照射光束(处理步骤S450),如图37所示,把由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以及棱镜单元形成的光学像经过投射透镜3放大投射,在屏幕101上投影。而且,从屏幕101的背面一侧由光学像检测装置400检测屏幕101上的投影图像,实施上述图19所示的处理步骤S46~S52以及图16所示的处理步骤S5。另外,也可以在屏幕101上投影了光学像以后,目视确认所投影的光学像的同时,操作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实施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212~214、223、233、242的位置调整。
制造工序、制造装置100的结构中,上述所说明的各点以外的部分与前面说明过的实施形态相同。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采用了能够从下方保持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的结构,而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采用从上方保持的结构。即,采用由第2放置台220从下方支撑容器型构件25A的同时,由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从上方保持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的结构。另外,把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构成为从下方保持容器型构件25A的第2放置台220,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采用从上方保持容器型构件25A的结构。即,采用从上方保持容器型构件25A的同时,由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从下方保持光学部件211~214、221~224、231~234、242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第1定位夹具310作为姿势调整单元具有Z轴移动单元312、X轴移动单元313以及移动单元316,第2定位夹具320作为姿势调整单元具有Z轴移动单元322、X轴移动单元323以及第第2托架326,第3定位夹具330作为姿势调整单元具有转动单元333的结构,然而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即,光学部件定位夹具300可以构成为仅能够调整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212~214、223、233、242,而与不需要调整的光学部件211、221、222、224、231、232、234相对应的光学定位夹具300可以构成没有姿势调整单元。
另外,第1定位夹具310、第2定位夹具320以及第3定位夹具中的光学部件的姿势调整机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姿势调整构造。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仅举出了使用3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的例子,而本发明也能够适用在仅使用一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使用两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或者使用四个或四个以上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中。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液晶面板,但也能够使用应用了微反射镜的器件等的除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使用了光入射面与光出射面不同的透射型的光调制装置,但也能够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出射面相同的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仅举出了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射的前向类型的投影机的例子,而本发明也能够适用在从与观察屏幕的方向相反一侧进行投射的反向类型的投影机中。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在制造投影机中使用的光学装置时,由于能够谋求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容易制造,因此作为在制造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是有用的。
Claims (10)
1.一种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其用于制造具备配置在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路上的多个光学部件;在内部设定上述光束的照明光轴,把上述光学部件收容配置在上述照明光轴上的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光学装置,把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在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内的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多个保持单元,
上述多个保持单元配置在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设计上的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保持单元的至少某一个具有与上述光学部件的外周端部触接,成为该光学部件的外形位置基准面的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面上形成有能够吸附上述光学部件的外周端部的吸气用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变更上述多个保持单元的至少一个的位置,调整由该保持单元保持的光学部件的姿势的姿势调整单元。
5.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用于制造具备配置在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路上的多个光学部件;在内部设定上述光束的照明光轴,把上述光学部件收容配置在上述照明光轴上的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具有朝向内部贯通的至少一个开口,
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和
在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一部分能够插通上述开口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把光束导入到上述光学装置的光束照射装置;
检测从上述光束照射装置出射,经过了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光学像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构成为能够把上述光学部件进行位置调整,
具备驱动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的夹具驱动单元和控制上述夹具驱动单元的控制单元,
上述控制单元具备取入由上述光学像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图像变换为图像信号的图像取入单元;和根据从上述图像取入单元输出的图像信号取得图像的亮度值的亮度值取得单元;和根据由上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亮度值计算上述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的运算处理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上述夹具驱动单元,使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驱动,来使得上述光学部件移动,移动经过了上述光学部件的光学像的照明区,具备根据由上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亮度值取得上述照明区的边界点的边界点取得单元,
上述运算处理单元根据由上述边界点取得单元取得的照明区的边界点计算上述光学部件的位置调整量。
9.根据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构成为能够从下方保持上述光学部件,
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保持单元具有放置固定上述光学部件定位夹具并且放置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的放置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置面上形成把上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定位在相对于上述多个光学部件的预定位置的定位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063087 | 2003-03-10 | ||
JP063087/2003 | 2003-03-10 | ||
JP063121/2003 | 2003-03-10 | ||
JP114145/2003 | 2003-04-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8007A true CN1698007A (zh) | 2005-11-16 |
Family
ID=3535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80000920 Pending CN1701271A (zh) | 2003-03-10 | 2004-03-05 | 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
CN 200480000397 Pending CN1698007A (zh) | 2003-03-10 | 2004-03-05 | 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
CN 200480000633 Pending CN1698008A (zh) | 2003-03-10 | 2004-03-05 | 光学部件用框体及投影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80000920 Pending CN1701271A (zh) | 2003-03-10 | 2004-03-05 | 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80000633 Pending CN1698008A (zh) | 2003-03-10 | 2004-03-05 | 光学部件用框体及投影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70127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2777A (zh) * | 2015-12-01 | 2016-03-0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镜体检测的吸附夹具 |
CN106209097A (zh) * | 2015-05-28 | 2016-12-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量子干涉装置、振荡器 |
CN108214362A (zh) * | 2016-12-14 | 2018-06-29 | 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投影机的光机组装旋转平台定位夹具 |
CN109387951A (zh) * | 2018-12-07 | 2019-02-2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光学器件装校平台及单口径电光开关的装校工艺 |
CN112034668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激光投影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73384A1 (en) * | 2009-04-27 | 2010-10-28 | Ge Healthcare Bio-Sciences Ab | Method for aligning a lamp arc in an optical device |
CN114063376A (zh) * | 2020-07-31 | 2022-02-18 | 株式会社理光 | 光学系统、光源装置及图像投影装置 |
-
2004
- 2004-03-05 CN CN 200480000920 patent/CN1701271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3-05 CN CN 200480000397 patent/CN1698007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3-05 CN CN 200480000633 patent/CN169800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9097A (zh) * | 2015-05-28 | 2016-12-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量子干涉装置、振荡器 |
CN106209097B (zh) * | 2015-05-28 | 2021-08-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子器件、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和电子设备 |
CN105372777A (zh) * | 2015-12-01 | 2016-03-0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镜体检测的吸附夹具 |
CN108214362A (zh) * | 2016-12-14 | 2018-06-29 | 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投影机的光机组装旋转平台定位夹具 |
CN109387951A (zh) * | 2018-12-07 | 2019-02-2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光学器件装校平台及单口径电光开关的装校工艺 |
CN109387951B (zh) * | 2018-12-07 | 2023-09-22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一种单口径电光开关的装校工艺 |
CN112034668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激光投影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8008A (zh) | 2005-11-16 |
CN1701271A (zh) | 2005-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9962C (zh) | 背投投影机 | |
CN1299143C (zh) | 投影透镜制造装置/方法,用该方法制造的透镜及投影机 | |
CN2684234Y (zh) | 光学装置、光学单元和投影仪 | |
CN1906933A (zh) | 前投影型多投影显示器 | |
CN1749799A (zh) | 变焦透镜及包含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投影装置 | |
CN1991561A (zh) | 光学光阑装置、投影机、修正参数校正装置及方法 | |
CN1707347A (zh) | 防震装置 | |
CN1678050A (zh) |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
CN1752798A (zh) | 薄型光学投影系统和使用该光学投影系统的图像显示设备 | |
CN1667482A (zh) | 抗抖动装置 | |
CN1425150A (zh) | 手写数据输入装置及方法和个人认证装置及方法 | |
CN1906519A (zh) | 投影光学系统及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 |
CN1698009A (zh) |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 |
CN1670791A (zh) | 光调制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光调制方法及图像显示方法 | |
CN1875621A (zh) | 背面投影型多投影显示器 | |
CN1692655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记录图像显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 | |
CN1667497A (zh) |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
CN1324371C (zh) | 无机取向膜的形成方法、无机取向膜、电子设备用基板、液晶面板和电子仪器 | |
CN1231784C (zh) | 投射光学系统、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显示系统 | |
CN1698007A (zh) | 光学部件定位夹具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 |
CN1794058A (zh) |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 |
CN1585913A (zh) | 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而制造的光学装置、以及备有该光学装置的投影仪 | |
CN1928706A (zh) | 投影机 | |
CN1402044A (zh) | 图像显示光学系统以及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 |
CN1215318C (zh) | 照明光学元件检查装置及照明光学元件检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1116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