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6183A - 一种交联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联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6183A
CN1696183A CN 200310110981 CN200310110981A CN1696183A CN 1696183 A CN1696183 A CN 1696183A CN 200310110981 CN200310110981 CN 200310110981 CN 200310110981 A CN200310110981 A CN 200310110981A CN 1696183 A CN1696183 A CN 1696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ch
polyphenol
crosslinked
plant
l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09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操
牛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3101109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96183A/zh
Publication of CN1696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同时公开了植物多酚或含有植物多酚的淀粉交联剂,还公开了用植物多酚用交联剂制备的交联淀粉。使用0.1%至10%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可以提高淀粉品质,取代化学合成交联剂,用于绿色食品和其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交联剂的淀粉制品。

Description

一种交联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的应用,以及从植物多酚得到的用于制备交联淀粉的天然交联剂,还涉及以植物多酚为交联剂制备的纯天然交联淀粉淀,属于淀粉加工领域。
现有技术
淀粉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石油工业、纺织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但是作为原淀粉的应用有其局限,淀粉的工业应用及以及用于粘合剂的淀粉一般使用变性淀粉,在国外,即使食用淀粉也多使用变性淀粉,在淀粉工业发达国家,几乎原淀粉全部被加工成变性淀粉使用。变性淀粉有许多种类,一般分为:酸变性淀粉、氧化淀粉、糊精、醚化淀粉、预糊化淀粉、酯化淀粉、交联淀粉、接枝淀粉,这些变性淀粉或是用物理变性(γ射线、超高频辐射处理淀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挤压变性淀粉),或是用化学方法(用各种化学试剂如酸、氧化剂、交联剂、酯化剂、醚化剂、接枝共聚剂等处理),或是用添加酶法处理淀粉得到的变性淀粉。
淀粉的变性处理是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有些情况下,先后进行二次或多次变性,得复合变性淀粉,具有更好的性质。交联常与氧化、酯化、醚化复合变性。
淀粉的变性原理是:由于组成淀粉分子的脱水葡萄糖单位在C2,C3和C6碳原子都有游离羟基,经很低程度的酸化,酯化、氧化、交联和其它化学反应能改变许多糊的性质,如糊化性、稳定性、凝抗性、成膜性和其它等。
交联淀粉是变性淀粉中重要的一类,是在原淀粉中添加交联剂处理而制成的变性淀粉。一般应用具有2个或2个以上官能团的交联剂,如甲醛、环氧氯丙烷、三编磷酸钠等与淀粉起反应,能在二个不同淀粉分子间生成醚化或酯化键,强度超过氢键,因此淀粉分子间被较强键联结起来,增强了淀粉颗粒的稳定性,增强了颗粒强度,提高了热、酸、剪力影响抵抗性,膨胀性降低,糊化温度高,受热难被糊化,减少或避免粘度降低。淀粉分子间被较强键联结起来,称为交联,其产品称为交联淀粉。
交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性质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糊化温度提高、耐热性增加、抗剪切能力提高、耐酸性,粘度下降,糊的透明度下降、易凝沉。
交联的效果很大,很低程度的交联,便能使变性淀粉颗粒的膨胀糊化性质大幅度改善,交联剂的用量在淀粉重0.1%以下即有很好效果。高程度交联能使淀粉颗粒的稳定性增高,在沸水中受热也不会糊化。交联对于粘玉米、马铃薯、木薯等淀粉的影响尤其显著,因这类淀粉的糊粘度和胶粘性都大稳定,但经交联后能改变糊的性质近似普通玉米淀粉。
交联淀粉在医药工业、造纸工业、石油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如用于食品增稠剂、外科手套中代替滑石粉、造纸工业中用作打浆施胶剂,瓦楞纸和纸箱纸的胶粘剂等。
交联剂在淀粉粘合剂的中的作用是,粘合剂糊化后加入硼砂或硼酸或其他交联剂,可以使短链的氧化淀粉以其羟基或羟基与硼原子或其他交联剂原子(或分子)形成络合物,通过这些不规则的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具有交联增粘作用,有利于提高初粘力和加快干燥速度,另外还起到防腐、防渗及终止反应作用。
在粉丝、米线和米粉等食品中,交联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也为公众明显感知。在淀粉中添加氯氧化磷(POCl3)或多偏磷酸盐及链状羧酸或明矾(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可以使淀粉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使粉丝、米线和米粉韧性大、耐煮、不混汤、久炒不断条,不粘糊,并且可以增强其口感更好。其原理是作为交联剂的明矾将淀粉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大分子链,提高淀粉凝胶的强度,降低淀粉分子在热处理时膨胀能力,提高糊化温度,降低其粘度和粘连,使米粉韧性增加,降低其粘度和粘连,煮后不糊汤,有嚼劲。甲醛作为一种淀粉交联剂可制成甲醛交联淀粉,一些人竟然将甲醛添加到食品中,使米线(米粉)韧性增加,降低其粘度和粘连,煮后不糊汤,有嚼劲,以牟利。
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淀粉交联剂主要有氯氧化磷、多偏磷酸盐及链状羧酸、明矾(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等,其他的作为非食品添加剂的淀粉交联剂主要有硼砂、甲醛、环氧氯丙烷、表氯醇、丙烯醛等。
但是,化学合成添加剂作为淀粉交联剂,在食品中有一定的不良作用,长期食用含化学合成交联剂的淀粉,对身体有损害,尤其是明矾中含有的铝离子会影响对铁、钙等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食铝过量会导致慢性中毒,可导致人的思维和记忆力衰退,智力降低,中青年早衰,老年人痴呆。随着食品标准的提高,食品中添加化学合成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限制,即使是A级绿色食品,就不得添加明矾。在我国淀粉食品出口时,由于化学添加剂的原因受到技术壁垒限制的事例屡见不鲜。
到此为止,在淀粉制品中尤其是食用淀粉制品中还没有一种价格便宜的天然交联剂,因此,研究天然无毒的淀粉交联剂显得特别重要。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是天然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分子量大于500的植物多酚称为植物鞣质或植物单宁,其结构已有充分的鉴定和研究。从化学结构上看,植物多酚(鞣质或宁单)可分为水解类和缩合类两大类型,前者是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与葡萄糖或多元酚主要通过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如五倍子鞣质;后者是以黄烷-3-醇为基本结构单元的缩合物,如落叶松树皮中所含多酚。水解类多酚的特点是遇酸、碱或酶易水解,同时生成小分子量的产物;而缩合类多酚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易于发生分子间的缩合,产生大分子产物。植物多酚由于其自身的多酚羟基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化学和生理活性。
植物多酚的种类较多,但是作为提取物形态的多酚种类则较少,一些植物多酚及其小分子提取物如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茶儿茶素等可作药物,一些大分子的单宁如杨梅栲胶、梌柑栲胶、黑荆树栲胶、橡椀栲胶、马占相思栲胶、单宁酸等可作为制革工业鞣皮剂、锅炉除垢、防垢剂、钻井泥浆处理剂、矿石浮选剂、金属防腐、防锈剂、废水处理。
总之,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植物多酚用于淀粉交联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可用作淀粉交联剂,尤其是食用淀粉交联剂的天然化合物,提出植物多酚或植物多酚提取物的一种新的应用,即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这样的应用在淀粉食品中可以取代其他化学合成交联剂和明矾的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制备交联淀粉的植物多酚或含有植物多酚的天然交联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用植物多酚作交联剂制备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
第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淀粉指所有淀粉,主要有薯类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豆类淀粉、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大麦淀粉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应用的淀粉可以是原粮(未作磨粉等加工),也可以是原淀粉,也可以是交联淀粉和其他变性淀粉,也可以是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还可以是含有淀粉的制成品,还可以是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也就是说,植物多酚作交联剂,可应用于原粮中淀粉的交联,可应用于原淀粉的交联,可应用于交联淀粉的再交联,可应用于其他变性淀粉的交联(结果是复合变性),可应用于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的交联,还可应用于含有淀粉的制成品中淀粉的交联,还可以应用于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中淀粉的交联。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可以在淀粉加工过程任意可能的工序和环节中添加并与淀粉交联;也可以在任何加工工序前添加植物多酚与淀粉交联,还可以在加工工序完成后的成品中添加与多酚交联,也可以在淀粉食品烹饪过程中或/和烹饪后添加。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可以向淀粉中添加一次交联,也可以向淀粉中添加多次交联。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可单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可以植物多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非多酚交联剂配合使用,还可以与其他非交联剂辅料合用。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交联剂可以与其他淀粉变性剂如氧化剂、酯化剂、醚化剂等合用,使淀粉复合变性而制成复合变性淀粉,如氧化交联淀粉、交联酯化淀粉、交联醚化淀粉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可以是任何植物多酚,用作食用淀粉优选为茶叶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物葡萄原花青素,松树皮提取物松树原花青素,苹果提取物苹果多酚、儿茶提取物儿茶素。
优选的用作食用淀粉交联剂的植物多酚可以是植物多酚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酚、苹果多酚、儿茶素各自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所述的植物多酚的单体优选为茶儿茶素单体、葡萄原花青素单体、松树原花青素单体、苹果多酚单体、儿茶素单体;所述植物多酚聚合物或/和衍生物优选为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苹果花青素、儿茶色素。
用作非食用淀粉的交联剂的植物多酚除了可选择上述植物多酚,还可选择其他植物多酚,优选杨梅栲胶单宁、梌柑栲胶单宁、黑荆树栲胶单宁、橡椀栲胶单宁、马占相思栲胶单宁、单宁酸。可以是这些单宁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的含量为0.01%至100%,优选为0.1%至99%。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在淀粉中的使用量为0.001至99%,优选为0.05至30%,更优选为0.1%至10%。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所述植物多酚除了是植物多酚提取物单体或/和植物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也可以是含有植物多酚的原植物,所述原植物主要有:葡萄籽、葡萄皮、松树皮、茶叶、苹果、儿茶、杨梅树皮、梌柑树、黑荆树、橡椀树、马占相思树。使用原植物时,可以直接向淀粉中添加,也可以将原植物进行加工(如简单水提)添加到淀粉中。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可以以植物多酚为主活性组份,还可以包括加入一种或几种选自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使用的剂型,如片剂、粉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植物多酚制备的交联淀粉可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工业、粘胶剂和其他使用淀粉的行业。的淀粉制品。
第二,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用于制备交联淀粉的植物多酚交联剂。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所述植物多酚可以交联的淀粉是所有淀粉,主要有薯类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豆类淀粉、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大麦淀粉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用于交联的淀粉可以是原粮(未作磨粉等加工),也可以是原淀粉,也可以是交联淀粉和其他变性淀粉,也可以是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还可以是含有淀粉的制成品,还可以是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也就是说,植物多酚作交联剂,可用于原粮中淀粉的交联,可用于原淀粉的交联,可用于交联淀粉的再交联,可用于其他变性淀粉的交联(结果是复合变性),可用于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的交联,还可用于含有淀粉的制成品中淀粉的交联,还可以用于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中淀粉的交联。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植物多酚可以在淀粉加工过程任意可能的工序和环节中添加并与淀粉交联;也可以在任何加工工序前添加植物多酚与淀粉交联,还可以在加工工序完成后的成品中添加与多酚交联,也可以在淀粉食品烹饪过程中或/和烹饪后添加。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植物多酚可以向淀粉中添加一次交联,也可以向淀粉中添加多次交联。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植物多酚可单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可以植物多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非多酚交联剂配合使用,还可以与其他非交联剂辅料合用。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植物多酚交联剂可以与其他淀粉变性剂如氧化剂、酯化剂、醚化剂等合用,使淀粉复合变性而制成复合变性淀粉,如氧化交联淀粉、交联酯化淀粉、交联醚化淀粉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所述植物多酚可以是任何植物多酚,用作食用淀粉的交联剂优选为茶叶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物葡萄原花青素,松树皮提取物松树原花青素,苹果提取物苹果多酚、儿茶提取物儿茶素。
优选的用于食用淀粉交联剂的植物多酚可以是植物多酚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酚、苹果多酚、儿茶素各自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所述的植物多酚的单体优选为茶儿茶素单体、葡萄原花青素单体、松树原花青素单体、苹果多酚单体、儿茶素单体;所述植物多酚聚合物或/和衍生物优选为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苹果花青素、儿茶色素。
用作非食用淀粉交联剂的植物多酚除了可选择上述多酚,还可选择其他植物多酚,优选杨梅栲胶单宁、梌柑栲胶单宁、黑荆树栲胶单宁、橡椀栲胶单宁、马占相思栲胶单宁、单宁酸。可以是这些单宁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中植物多酚的含量为0.01%至100%,优选为0.1%至99%。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其中植物多酚在淀粉中的使用量为0.001至99%,优选为0.05至30%,更优选为0.1%至10%。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所述植物多酚除了可以是植物多酚提取物单体或/和植物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也可以是含有植物多酚的原植物,所述原植物主要有:葡萄籽、葡萄皮、松树皮、茶叶、苹果、儿茶、杨梅树皮、梌柑树、黑荆树、橡椀树、马占相思树。使用原植物时,可以直接向淀粉中添加,也可以将原植物进行加工添加到淀粉中。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的应用,可以以植物多酚为主活性组份,还可以包括加入一种或几种选自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使用的剂型,如片剂、粉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剂,所述植物多酚制备的交联淀粉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学、纺织、石油等工业、粘胶剂和其他使用淀粉的行业的淀粉制品。
第三,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植物多酚作交联剂制得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所述与植物多酚交联的淀粉指所有淀粉,主要有薯类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豆类淀粉、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大麦淀粉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与植物多酚交联的淀粉可以是原粮(未作磨粉等加工),也可以是原淀粉,也可以是交联淀粉和其他变性淀粉,也可以是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还可以是含有淀粉的制成品,还可以是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也就是说,植物多酚交联淀粉,可以是植物多酚与原粮中淀粉交联而成,也可以是植物多酚与原淀粉交联而成,也可以是植物多酚与交联淀粉再交联而成,也可以是植物多酚与其他变性淀粉交联(结果是复合变性)而成,也可以是植物多酚与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交联而成,还可以是植物多酚与含有淀粉的制成品中淀粉的交联而成,还可以是植物多酚与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中淀粉的交联而成。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植物多酚可以在淀粉加工过程任意可能的工序和环节中添加并与淀粉交联制成;也可以在任何加工工序前添加植物多酚与淀粉交联制成,还可以在加工工序完成后的成品中添加与多酚交联制成,也可以在淀粉食品烹饪过程中或/和烹饪后添加植物多酚与淀粉食品交联而成。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植物多酚可以向淀粉中添加一次交联而成,也可以向淀粉中添加多次交联而成。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用作交联剂的植物多酚可单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可以植物多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非多酚交联剂配合使用,还可以与其他非交联剂辅料合用。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用作交联剂的植物多酚可以与其他淀粉变性剂如氧化剂、酯化剂、醚化剂等合用,使淀粉复合变性而制成复合变性淀粉,如氧化交联淀粉、交联酯化淀粉、交联醚化淀粉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与淀粉交联的植物多酚可以是任何植物多酚,用作食用淀粉优选为茶叶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物葡萄原花青素,松树皮提取物松树原花青素,苹果提取物苹果多酚、儿茶提取物儿茶素。
优选的用于食用淀粉的交联剂的植物多酚可以是植物多酚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酚、苹果多酚、儿茶素各自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所述的植物多酚的单体优选为茶儿茶素单体、葡萄原花青素单体、松树原花青素单体、苹果多酚单体、儿茶素单体;所述植物多酚聚合物或/和衍生物优选为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苹果花青素、儿茶色素。
用作非食用淀粉的交联剂的植物多酚除了可选择上述植物多酚,还可选择其他植物多酚,优选杨梅栲胶单宁、梌柑栲胶单宁、黑荆树栲胶单宁、橡椀栲胶单宁、马占相思栲胶单宁、单宁酸,可以是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使用的与淀粉交联的植物多酚的含量为0.01%至100%,优选为0.1%至99%。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在制备过程中,植物多酚在淀粉中的使用量为0.001至99%,优选为0.05至30%,更优选为0.1%至10%。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植物多酚除了是植物多酚提取物单体或/和植物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也可以是含有植物多酚的原植物,所述原植物主要有:葡萄籽、葡萄皮、松树皮、茶叶、苹果、儿茶、杨梅树皮、梌柑树、黑荆树、橡椀树、马占相思树。使用原植物时,可以直接向淀粉中添加,也可以将原植物进行加工添加到淀粉中。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以植物多酚为交联剂的主活性组份,还可以包括加入一种或几种选自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使用的剂型,如片剂、粉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交联淀粉,可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工业、粘胶剂和其他使用淀粉的行业。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是天然多酚,是一类多元酚化合物,分子量大于500的称为植物鞣质或植物单宁。植物多酚可分为水解类和缩合类,前者是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与葡萄糖或多元酚主要通过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后者是以黄烷-3-醇为基本结构单元的缩合物。水解类多酚的特点是遇酸、碱或酶易水解,同时生成小分子量的产物;而缩合类多酚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易于发生分子间的缩合,产生大分子产物。植物多酚(鞣质)由于其自身的多酚羟基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化学和生理活性。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可以是所有植物多酚,优选为茶叶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物葡萄原花青素,松树皮提取物松树原花青素,苹果提取物苹果多酚、儿茶提取物儿茶素。
本发明优选的植物多酚可以是植物多酚提取物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酚、苹果多酚、儿茶素各自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所述的植物多酚的单体优选为茶儿茶素单体、葡萄原花青素单体、松树原花青素单体、苹果多酚单体、儿茶素单体;所述植物多酚聚合物或/和衍生物优选为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苹果花青素、儿茶色素。
茶儿茶素是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的混合物,含有多种多酚成分,属于酚羟基天然酚类化合物。茶儿茶素是茶叶中多酚的主体成分,约为茶叶中多酚的70-85%,现已有从茶叶中或从茶叶多酚中提取的茶儿茶素的产品。主要单体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脂、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
儿茶素是中药儿茶的主要成分,其功效与茶儿茶素相似,并已有儿茶素提取物商品。
葡萄原花青素(Grape Procyanidins)也称葡萄多酚,松树原花青素(PineProcyanidins)也称松树多酚,属于酚羟基天然酚类化合物。原花青素(Procyanidins,简称PC,其它曾用过的英文名有proanthocyanidins,leucoanthocyanidins,pycnogenol),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原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类物质并称之为原花青素。一般而言,多酚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产生花青素(cyanidins),因此,通常将这类可产生花青素的多酚化合物命名为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四聚体称为低聚体(procyanidolic oligomers,简称OPC),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procyanidolic polymers,简称PPC)。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或/和植物多酚提取物包括原花青素。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还包括植物多酚提取物和其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优选的有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酚、苹果多酚、儿茶素各自的聚合物和衍生物。
植物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是由植物多酚提取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所获得的。典型的是茶色素(Tea pigment)、儿茶色素、葡萄花青素(Grapecyanidins)、松树花青素(Pain cyanidins)、苹果花青素(Apple cyanidins)。
茶色素通常是茶儿茶素经氧化后获得,包括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茶多酚和儿茶素溶液漫热时或在酶、酸、碱的作用下,自身可氧化缩合成不同程度的缩合产物;儿茶色素由儿茶素氧化后获得;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和苹果花青素通常由葡萄多酚(或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多酚(或松树原花青素)和苹果多酚(苹果原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生成。
这些植物多酚的提取物及其聚合物、衍生物的制取方法有多种,并有多种报道,属于已知技术和成熟工艺,并已有商品出售。
用这些方法和用其他方法得到的植物多酚提取物和其聚合物、衍生物可作为淀粉交联剂。
以下是属于公知技术和成熟技术植物多酚的制取工艺:
1、制备工艺一(吸附浓缩法):
(1)准备:将含植物多酚的干燥植物原料粉碎至30-60目;
(2)浸提:用30%浓度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加入原料中,充分搅拌,浸提10小时,静置,沉淀充分后抽出上清液,保存。再用提取液提取沉淀物,共提取3次。合并所得溶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
(3)吸附纯化:将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柱进行液相分离;
(4)分别用20%、40%、60%、80%、100%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
(5)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较小体积,同时回收乙醇;
(6)向浓缩液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7)分离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干燥,得到植物多酚提取物。
2、制备工艺二(有机溶剂法):
(1)准备:将含植物多酚的干燥植物原料粉碎,30至60目为适度;
(2)浸提:用30%浓度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加入原料中,充分搅拌,浸提10小时,静置,沉淀充分后抽出上清液,保存。再用提取液提取沉淀物,共提取3次。合并所得溶液,减压浓缩提取液;
(3)向浓缩液中添加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60%以上,使多糖和树胶等大分子完全沉淀;
(4)萃取:减压减压回收乙醇后,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溶液,然后充分静置,分离,保留萃取相,重复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同时回收乙酸乙酯;
(5)除去色素和生物碱:加入2倍体积的三氯甲烷,不断搅拌,除去色素和生物碱(如含生物碱),静置分层,分出水相;
(6)纯化:将提取物溶于水,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用三氯甲烷处理,重复2次,回收三氯甲烷,减压或真空干燥,根据原植物的不同,可得淡黄色至浅棕色的植物多酚提取物。
检测:用紫外分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花青素的含量,质谱法测定分子量。
此外,对于一些富含多酚的植物也可以直接用水煮沸或加温提取,如:
1、将5公斤葡萄籽粉碎成40-60目,加水15-20公斤,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滤渣加入15-20公斤水中,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2-5公斤,分装,每瓶200毫升,制成葡萄原花青素淀粉交联剂。
2、将5公斤松树皮、5公斤茶叶、5公斤葡萄籽粉碎成40-60目,粉末混合,加水45-60公斤,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滤渣加入45-60公斤水中,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6-30公斤,分装,每瓶500毫升,制成松树原花青素、茶儿茶素和葡萄原花青素混合多酚淀粉交联剂的液体制剂。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在加工交联淀粉时,其方法是为常规交联淀粉生产工艺,只是化学交联剂为植物多酚取代。
附图1至附图4是本发明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流程图。附图1是湿法制备交联淀粉工艺流程图,附图2是干法制备交联淀粉工艺流程图,附图3是交联粉丝、粉条淀粉的工艺流程图。附图4是交联米线淀粉的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交联淀粉制备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如:
1、湿法:将淀粉分散在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生成交联淀粉。典型的生产工艺见附图1。
2、干法:淀粉在含少量水(通常在20%左右)或少量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与交联剂反应生成交联淀粉的。典型的生产工艺见附图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常规生产方法的基础上,植物多酚作为交联剂可以在淀粉制品和成品生产的任何适合的环节添加,这些环节包括生产的全过程和选料准备及成品加工完成后处理,如粉丝、粉条的制备,见附图3;米线的制备,见附图4。
以上粉丝、粉条、米线的制备,添加多酚的次数可一次,也可多次,可在一个环节,也可以多个环节。
以上只是粉丝(条)和米线(粉、丝)等食品的实例,本发明的多酚交联剂的应用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上应用,本发明的多酚交联剂适用于任何淀粉加工的全过程,包括食品和非食品。
发明效果:
发明效果1(用于食用淀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结合试验例对发明效果予以说明:
(1)材料和设备
材料:试验组和对照组分三组:
1组:试验组:马铃薯淀粉,葡萄原花青素;
     对照组:马铃薯淀粉。
2组:试验组:玉米淀粉,松树原花青素、苹果多酚。
     试验组:玉米淀粉。
3组:试验组:木薯淀粉,茶儿茶素;
     对照组:木薯淀粉。
其他辅料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各组均不使用其他交联剂。
设备:自熟式粉丝机,不锈钢容器,离心脱水机,盛粉丝容器等。
(2)理化指标测试方法:
交联淀粉交联度的检测方法用行业标准确定的测定方法:
A、溶胀法和沉降法测定溶胀性、粘度(室温干燥的交联淀粉与15倍水混合,搅拌加热到92-95℃,测定其膨胀体积、粘度和沉降后体积,以表示交联度的大小);
B、粉丝(条)质量检测:
a)将10g干粉丝、面条加入100ml沸水中煮沸5分钟,立即将熟粉丝捞出,凉5分钟称重,以表示粉丝的吸水膨胀率;
b)容器中剩余物烘干称重,以表示粉丝在煮沸过程中的损失率;
c)随机测定20根截成10cm长的熟粉丝延伸到12cm和14cm不拉断的百分率,以表示粉丝煮熟后的韧性。
(3)配方和工艺
A、交联淀粉的制备
试验组:分别将0.2公斤葡萄原花青素(1组)、0.1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2公斤苹果多酚(2组)、0.2公斤茶儿茶素(3组)分别溶于15-20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各组相应的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2至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干燥或调湿。
对照组:分别将各组相应的淀粉(与试验组同数量)按常规方法湿润或调浆。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用辅料,也不加食盐,以不受辅料干扰,温度相同。
对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取样100克用以测试交联度。
B、粉丝(条)的制备
相应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按常规工艺制成粉丝(条)。粉丝(条)调成适当的湿度,拌匀,机制粉丝机压丝(条),经2-3小时凝沉老化,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为成品。
(4)效果比较
A、交联淀粉与原淀粉溶胶物性对照
将抽取的试验组和对照的样品作适当温和处理,目的是使对照组和试验组含水量相同。
将含水量相同的各组交联淀粉和原淀粉分别配成相同浓度的淀粉乳,搅拌加热到95℃,立即测定其粘度(NDJ-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和溶胶体积,静置3小时后又测定溶液体积。
淀粉交联前后的测试结果对照见附图5、附图6和附图7。附图5为马铃薯淀粉交联前后比较;附图6为玉米淀粉交联前后比较;附图7为木薯淀粉交联前后比较。
附图中:横坐标表示淀粉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2种情况;纵坐标表示测定的粘度或体积;
从附图5可以看出,原淀粉的粘度达到3300厘泊,交联淀粉几乎无粘度(即不糊化,放置会发生沉降),只稍有膨胀,这是多酚交联淀粉后变得高度抗糊化所致。从附图6可以看出,原淀粉的粘度约2400厘泊,而交联淀粉几乎无粘度(即不糊化,放置会发生沉降),只稍有膨胀,这也是多酚交联淀粉后变得高度抗糊化所致。从附图7可以看出,原淀粉的粘度高达3800厘泊,而交联淀粉几乎无粘度(即不糊化,放置会发生沉降),只稍有膨胀,这同样是多酚交联淀粉后变得高度抗糊化所致。
B、交联淀粉粉丝的物理特性
分别将各组原淀粉和交联处理淀粉制作的粉丝,烹煮后进行增重率、煮失率和延展性等指标的测定和比较,见表1。
表1  粉丝的物理特性对照
                  名称项目       次数  增重率(%)  煮失率(%)         韧性(%)
延长到12cm 延长到14cm
马铃薯淀粉 交联淀粉粉丝   1   146   2.2   87   21
  2   147   2.1   88   22
  平均   146.5   2.15   87.5   21.5
原淀粉粉丝   1   138   5.9   24   0
  2   140   6.1   23   0
  平均   139   6   23.5   0
玉米淀粉 交联淀粉粉丝   1   150   1.9   93   35
  2   152   1.8   94   37
  平均   151   1.85   93.5   36
原淀粉粉丝   1   145   2.8   78   15
  2   144   3   79   14
  平均   144.5   2.9   78.5   14.5
木薯淀粉   交联淀粉粉丝   1   145   2.6   84   20
  2   144   2.4   86   19
  平均   145.5   2.5   85   19.5
原淀粉粉丝   1   135   6.2   21   0
  2   137   6.4   23   0
  3   136   6.3   22   0
从表1看出,交联淀粉粉丝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原淀粉粉丝,比原淀粉粉丝的烹煮特性有明显改善。
发明效果2(用于淀粉粘合剂):
(1)材料及配方
试验组:
玉米淀粉:150-250g;95%硗碱(糊化剂)18-25g;杨梅栲胶单宁(交联剂)5-10g;磷酸三丁脂(消泡剂):适量;10%次氯酸钠(氧化剂)40-55g;27.5%双氧水(氧化剂)5-10g;高锰酸钾(氧化剂)3-5g。
水:1000g。
对照组:
玉米淀粉:150-250g;95%硗碱(糊化剂)18-25g;磷酸三丁脂(消泡剂):适量;10%次氯酸钠(氧化剂)40-55g;27.5%双氧水(氧化剂)5-10g;高锰酸钾(氧化剂)3-5g。
水:1000g。
(2)制作工艺:
A.在1000ml烧瓶中加入水,再加淀粉搅拌均匀;
B.将次氯酸钠或双氧水或高锰酸钾加入烧瓶中搅拌2-20分钟;
C.将硗碱用3-5倍冷水溶解,加入烧瓶中,搅拌2-35分钟;
D.将植物单宁用3-5倍开水溶解加入烧瓶中,搅拌2-15分钟(对照组无此工序);
E.加温55-60℃,持续15分钟-60分钟(也可不加温)。
F.加入适量消泡剂搅拌2-3分钟即成。
(3)测试对比:见表2。
表2  淀粉粘合剂测试对照
  粘合剂种类检测结果与要求测试项目 植物多酚交联淀粉粘合剂(试验组) 普通淀粉粘合剂(未交联)(对照组)
  含碱时(以NaOH计)%   1.12   1.6
  粘度(25℃涂-4杯)S   45.2   40.1
  比重(g/ml)   1.078   1.045
  施胶量(g/平方米)   80-100   80-100
  粘合速度   初粘   1.5分钟   6分钟
  全粘   10分钟   18分钟
  破坏纤维   46秒   5分钟
  粘合强度N/cm2 GB6543-6548   7.90   5.79
  边压强度N/m GB6543-6548   7215   6970
用多酚作交联剂制作的淀粉粘合剂,有关理化指标均优于规定的普通淀粉粘合剂要求,更优于未用交联剂的粘合剂。工艺简单,可加温可不加温,从投料到制成成品时间短,粘干燥快、强度高,不吸潮、不泛潮、不泛碱,不跑楞。可广泛应用于瓦楞纸箱,食品包装用瓦楞纸箱,果蔬类包装用瓦楞纸箱和中、高档商品包装的瓦楞纸箱的粘合。
本发明的优选多酚用作淀粉交联剂,尤其是食用淀粉交联剂的生物适应性
本发明优选的用于食用淀粉的植物多酚茶儿茶素、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苹果多酚、儿茶素已在许多国家有相当充分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并已有多种药物和保健品商品,说明应用这类多酚是相当安全的。
不少国家对小分子量多酚,主要是茶儿茶素、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和苹果多酚进行了深入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证实这类多酚使用相当安全。如中国对茶儿茶素的急性和慢性毒理研究结果是:大鼠和小鼠口服茶儿茶素的LD50为2499mg/Kg,动物长期服用茶儿茶素未出现体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不少国家对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和苹果多酚的毒理研究结果是:大鼠和小鼠口服原花青素的LD50均在4000mg/Kg以上,无任何副作用且耐受良好。无致畸、致突变作用。在生殖方面,服用原花青素的雌性动物在生育前后均十分安全。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扩大了天然植物多酚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开发价值。用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制备的淀粉交联剂,以及以天然植物多酚作为淀粉交联剂制备的交联淀粉,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工业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葡萄原花青素交联剂制取
(1)准备:将10公斤干燥葡萄籽粉碎至30-60目;
(2)浸提:用3至5倍30%浓度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加入原料中,充分搅拌,浸提10小时,静置,沉淀充分后抽出上清液,保存。再用提取液提取沉淀物,共提取3次。合并所得溶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
(3)吸附纯化:将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柱进行液相分离;
(4)分别用20%、40%、60%、80%、100%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
(5)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较小体积,同时回收乙醇;
(6)向浓缩液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7)分离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干燥,得到葡萄原花青素提取物2公斤。
(8)将葡萄原花青素粉末用铝塑复合包装分装20包,每包100克。制成可用于淀粉交联剂植物多酚交联剂。
实施例2
松树原花青素交联剂制取
(1)准备:将10公斤干燥松树皮粉碎至30-60目;
(2)浸提:用3至5倍30%浓度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加入原料中,充分搅拌,浸提10小时,静置,沉淀充分后抽出上清液,保存。再用提取液提取沉淀物,共提取3次。合并所得溶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
(3)吸附纯化:将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柱进行液相分离;
(4)分别用20%、40%、60%、80%、100%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
(5)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较小体积,同时回收乙醇;
(6)向浓缩液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7)分离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干燥,得到松树原花青素提取物2公斤。
(8)将松树原花青素粉末用铝塑复合包装分装20包,每包100克。制成可用于淀粉交联剂植物多酚交联剂。
实施例3
茶儿茶素淀粉交联剂的制取
(1)准备:将10公斤茶叶(绿茶)粉碎,40至60目;
(2)浸提:用30%浓度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加入绿茶粉末中,充分搅拌,浸提10小时,静置,沉淀充分后抽出上清液,保存。再用提取液提取沉淀物,共提取3次。合并所得溶液,减压浓缩提取液;
(3)向浓缩液中添加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60%以上,使多糖和树胶等大分子完全沉淀;
(4)萃取:减压减压回收乙醇后,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溶液,然后充分静置,分离,保留萃取相,重复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同时回收乙酸乙酯;
(5)除去色素和生物碱:加入2倍体积的三氯甲烷,不断搅拌,除去色素和生物碱,静置分层,分出水相;
(6)纯化:将提取物溶于水,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用三氯甲烷处理,重复2次,回收三氯甲烷,减压或真空干燥,可得淡黄色至浅棕色的茶儿茶素提取物。
将茶儿茶素粉末用铝塑复合包装分装20包,每包100克。制成可用于淀粉交联剂植物多酚交联剂。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的方法得到的植物多酚粉末,分别溶于多酚重量2倍的蒸馏水中搅拌混匀,装瓶,每瓶装500毫克,灭菌,分别制得葡萄原花青素淀粉交联剂、松树原花青素交联剂和茶儿茶素淀粉交联剂的液体制剂。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和2的方法得到的葡萄原花青素和松树原花青素粉末按1比2的比例混合,用铝塑复合包装分装,每包100克。制成可用于淀粉交联剂的混合植物多酚交联剂。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3的方法得到的植物多酚粉末按等重混合,溶于多酚重量2倍的蒸馏水中搅拌混匀,装瓶,每瓶装500毫克,灭菌,制得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和茶儿茶素的混合多酚淀粉交联剂的液体制剂。
实施例7
多酚交联剂的简易制取
将5公斤葡萄籽粉碎成40-60目,加水15-20公斤,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滤渣加入15-20公斤水中,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2-5公斤,分装,每瓶200毫升,制成葡萄原花青素淀粉交联剂。
实施例8
多酚交联剂的简易制取
将5公斤松树皮、5公斤茶叶、5公斤葡萄籽粉碎成40-60目,粉末混合,加水45-60公斤,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滤渣加入45-60公斤水中,煮沸,持续15-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6-30公斤,分装,每瓶500毫升,制成松树原花青素、茶儿茶素和葡萄原花青素混合多酚淀粉交联剂的液体制剂。
实施例9
交联淀粉和/或交联粉丝(条)的制备
将0.2公斤葡萄原花青素溶于15-20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马铃薯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30分钟至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淀粉成品,也可调浆后直接上粉丝(条)自熟机压制成粉丝(条),经2-3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0
交联淀粉和/或交联粉丝(条)的制备
分别将0.15公斤松树原花青素溶于15-20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红薯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30分钟至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淀粉成品,也可调浆后直接上粉丝(条)自熟机压制成粉丝(条)。经2-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1
交联淀粉和/或交联粉丝(条)的制备
分别将0.5公斤茶色素溶于15-20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玉米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2至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剂淀粉成品,也可调浆后直接上粉丝(条)自熟机压制成粉丝(条)。经2-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2
交联淀粉和/或交联粉丝(条)的制备
将0.2公斤葡萄原花青素、0.2公斤苹果多酚、0.2公斤松树原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马铃薯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1至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淀粉成品,也可调浆后直接上粉丝(条)自熟机压制成粉丝(条)。经2-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3
交联淀粉和/或交联粉丝(条)的制备
将0.2公斤葡萄花青素、0.2公斤苹果多酚、0.2公斤松树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淀粉(6公斤马铃薯淀粉,4公斤玉米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30分钟至10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淀粉成品,也可调浆后直接上粉丝(条)自熟机压制成粉丝(条)。经2-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4
交联淀粉和/或交联粉丝(条)的制备
将0.1公斤葡萄花青素、0.2公斤茶儿茶素、0.2公斤松树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大米淀粉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1至10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淀粉成品,也可调浆后直接上粉丝(条)自熟机压制成米粉粉丝(条)。
实施例15
交联小麦面条和/或交联面条的制备
将0.1公斤苹果多酚、0.2公斤茶儿茶素、0.2公斤松树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小麦面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1-10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可干燥制成交联淀粉成品,也可润湿揉制后直接用面条机压制成面条。
实施例16
交联粉丝的制备
将0.1公斤茶儿茶素、0.2公斤葡萄原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马铃薯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30分钟-1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甩干备用。将交联淀粉与马铃薯原淀粉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交联淀粉不需干燥,测出甩干后的含水量,再折算成干淀粉),按适当的比例加入少量食盐等辅料,调湿,拌匀,粉丝(条)机压制,经2-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7
交联米线(粉条)的制备
大米100公斤浸泡、磨浆,过滤沉淀;茶叶3-5公斤加水100公斤煎汁,将米浆加入茶叶汁中交联,约1-5小时,沥干至适当湿度,米粉机压制成粉丝或粉条。
实施例18
交联粉丝的制备
将0.2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2公斤葡萄原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红薯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1-1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甩干备用。将交联淀粉与红薯原淀粉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交联淀粉不需干燥,测出甩干后的含水量,再折算成干淀粉),按适当的比例加入少量食盐等辅料,调湿,拌匀,粉丝(条)机压制,经3-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19
交联马铃薯薯条的制备
马铃薯洗净,蒸熟或煮熟,去皮,捣泥,添加葡萄原花青素(或/和茶儿茶素)0.3%至1%,放置30分钟至5小时交联,压制成条,油炸。
实施例20
交联荞粉丝(条)的制备
荞麦粉70%,玉米淀粉29%、葡萄原花青素1%。工艺:加水混合,放置交联30分钟至5小时,粉丝机制粉丝冷却。
实施例21
交联面条的制备
将0.2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2公斤茶儿茶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分别边搅边倒入10公斤小麦面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1-1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甩干备用。将交联淀粉与小麦原淀粉(面粉)按1∶1的比例混合(交联淀粉不需干燥,测出甩干后的含水量,再折算成干淀粉),适当调湿,揉制,面条机压制面条。
实施例22
混合淀粉交联粉丝的制备
将0.2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2公斤苹果多酚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边搅边倒入10公斤红薯淀粉室温(或加温)下搅拌1-15小时交联。反应完成后,甩干备用。将交联红薯淀粉玉米原淀粉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交联淀粉不需干燥,测出甩干后的含水量,再折算成干淀粉),按适当的比例加入少量食盐等辅料,调湿,拌匀,粉丝(条)机压制,经2-4小时凝沉老化后,搓粉、整理、晾晒、包装即成。
实施例23
玉米原粮的交联
将0.2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1公斤苹果多酚、0.1公斤茶儿茶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倒入10公斤玉米原粮(未磨粉)室温(或加温)下1-15小时浸泡交联。反应完成后,晒干。可煮食,也可磨粉后进行深加工。
实施例24
大米原粮的交联
将0.1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1公斤苹果多酚、0.1公斤茶儿茶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倒入10公斤大米原粮(未磨粉)室温(或加温)下1-15小时浸泡交联。反应完成后,晒干。可煮食,也可磨粉后进行深加工。
实施例25
淀粉食品成品的交联
将0.1公斤松树原花青素0.1公斤茶儿茶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放入5-10公斤粉丝浸泡15至60分钟,然后(1)用浸泡液煮沸5-10分钟即可;(2)用清水煮沸5-10分钟。
实施例26
淀粉食品成品的交联
将0.2公斤松树原花青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加温沸腾,放入3-8公斤粉丝煮沸5-10分钟即可。
实施例27
淀粉食品成品的交联
将0.2公斤茶儿茶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放入10-15公斤大米浸泡5至60分钟,然后(1)用浸泡液煮熟;(2)用清水煮熟。
实施例28
淀粉食品成品的交联
将0.2公斤茶儿茶素溶于20-25公斤冷水中,(1)放入5-10公斤大米加温煮熟;(2)先将茶儿茶素溶液加温沸腾,再放入5-10公斤大米煮熟。
实施例29
淀粉食品成品的交联
将0.1公斤茶儿茶素(或/和葡萄原花青素或/和其他植物多酚)溶于5-10公斤任何已烹制好的任何汤中(也可在烹制汤的过程中添加植物多酚),然后将已烹饪熟的粉丝或/和米线(粉条)或/和面条放入汤中食用。
实施例30
淀粉粘合剂(商标胶)的制备
原料及配比:淀粉(工业级)300公斤,双氧水(工业级)30公斤,工业烧碱(NaOH)7公斤,盐酸,12公斤,尿素(工业级)20公斤,黑荆树栲胶单宁(交联剂)33公斤,水(去离子水)400公斤。
方法:在反应釜中加入淀粉和双氧水、植物多酚交联剂,再加入水,迅速搅匀后加入烧碱,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反应约2-3小时。待粘度达到要求后用盐酸调pH值为7.5~8,最后加入尿素搅匀后即得成品。
由于植物单宁交联剂含有羟基,易与淀粉反应形成羟基淀粉,羟基淀粉具有较好强抗碱能力,与多种其它水溶性胶料的相容性好,能抑制细菌和霉菌。低温抗浆性特好,产品在-15℃保存不凝胶。

Claims (10)

1、植物多酚在交联淀粉加工中作为作为交联剂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是向淀粉或淀粉制品中添加含有植物多酚的原植物和/或植物多酚提取物和/或植物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所述植物的提取物主要有:茶儿茶素、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儿茶素、栲胶单宁、单宁酸;所述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主要有:茶色素、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儿茶色素、聚合栲胶单宁;所述原植物主要有:葡萄籽、葡萄皮、松树皮、茶叶、苹果、儿茶、杨梅树皮、梌柑树、黑荆树、橡椀树、马占相思树。可以添加所述原植物或提取物或提取物的聚合物或衍生物的一种,也可以添加两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是应用多酚交联的淀粉是所有淀粉,淀粉可以是原粮,可以是原淀粉,可以是交联淀粉和其他变性淀粉,可以是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可以是含有淀粉的制成品,可以是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即植物多酚可应用于原粮中淀粉的交联,可应用于原淀粉的交联,可应用于交联淀粉的再交联,可应用于其他变性淀粉的交联,可应用于各种淀粉的混合淀粉的交联,可应用于含有淀粉的制成品中淀粉的交联,可以应用于含有变性淀粉的制品中淀粉的交联。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植物多酚可以在淀粉加工过程任意可能的工序和环节中添加与淀粉交联;也可以在任何加工工序前添加与淀粉交联,可以在加工工序完成后的成品中添加与淀粉交联,也可以在淀粉食品烹饪过程中或/和烹饪后添加。植物多酚可以向淀粉中添加一次交联,也可添加多次交联。
5、用于制备交联淀粉的交联剂,其特征是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从植物中提取的或植物中原有天然多酚。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交联剂,其特征是所述植物多酚是茶儿茶素、葡萄原花青素、松树原花青素、苹果多酚、儿茶素、栲胶单宁、单宁酸。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植物多酚交联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多酚是植物多酚和其提取物各自的单体或/和聚合物或/和衍生物,这些提取物单体主要是茶儿茶素单体、葡萄原花青素单体、松树原花青素单体、苹果多酚单体、儿茶素单体、栲胶单体、单宁酸单体;这些各自的聚合物和/或衍生物主要是茶色素、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苹果花青素、儿茶色素、栲胶单宁聚合物、单宁酸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的交联剂,其特征是所述植物多酚可单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植物多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非多酚交联剂配合使用,还可以与其他非交联剂辅料合用,还可以与其他淀粉变性剂如氧化剂、酯化剂、醚化剂等合用。可以植物多酚为主活性组份,还包括加入一种或几种选自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使用的剂型,如粉剂、片剂、颗粒剂、液体制剂、凝胶剂等。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交联剂,其特征是所述交联剂中植物多酚的含量为0.01%至100%,优选为0.1%至99%。植物多酚在淀粉中的使用量为0.001至99%,优选为0.05至30%,更优选为0.1%至10%。
10、一种交联淀粉,其特征是所述交联淀粉中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用作交联剂的植物多酚。
CN 200310110981 2003-11-19 2003-11-19 一种交联剂 Pending CN16961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0981 CN1696183A (zh) 2003-11-19 2003-11-19 一种交联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0981 CN1696183A (zh) 2003-11-19 2003-11-19 一种交联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183A true CN1696183A (zh) 2005-11-16

Family

ID=3534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0981 Pending CN1696183A (zh) 2003-11-19 2003-11-19 一种交联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6183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0543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天然产物提高可食膜机械强度的方法
CN104313597A (zh) * 2014-11-07 2015-01-28 合肥大安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绿茶提取物的水基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8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促消化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6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醋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51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芝麻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06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7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橙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50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巧克力口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07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香辣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4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奶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5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榴莲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9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柠檬酸爽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05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莴笋利尿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0056A (zh) * 2015-10-28 2016-02-10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南瓜藤清肺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6025A (zh) * 2015-10-28 2016-02-17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鸡枞菌健脾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6024A (zh) * 2015-10-28 2016-02-17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菊花除湿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4728A (zh) * 2015-10-28 2016-03-16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南瓜花清热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5404A (zh) * 2018-01-31 2018-06-22 张可池 一种低淀粉高弹性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038A (zh) * 2018-10-30 2019-02-22 浙江巨圣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不脱胶耐磨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4411A (zh) * 2018-11-19 2019-02-26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苹果提取液的钢筋阻锈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17521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多酚化合物交联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13087812A (zh) * 2021-04-23 2021-07-09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高流动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CN113512127A (zh) * 2021-04-23 2021-10-19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高流动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0543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天然产物提高可食膜机械强度的方法
CN104140543B (zh) * 2013-05-10 2017-06-1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天然产物提高可食膜机械强度的方法
CN104313597A (zh) * 2014-11-07 2015-01-28 合肥大安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绿茶提取物的水基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05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莴笋利尿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6025A (zh) * 2015-10-28 2016-02-17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鸡枞菌健脾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06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7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橙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50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巧克力口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807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香辣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4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奶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5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榴莲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9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柠檬酸爽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6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醋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0056A (zh) * 2015-10-28 2016-02-10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南瓜藤清肺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51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芝麻香味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6024A (zh) * 2015-10-28 2016-02-17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菊花除湿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4728A (zh) * 2015-10-28 2016-03-16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南瓜花清热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5948A (zh) * 2015-10-28 2016-02-03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一种促消化方便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5404A (zh) * 2018-01-31 2018-06-22 张可池 一种低淀粉高弹性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038A (zh) * 2018-10-30 2019-02-22 浙江巨圣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不脱胶耐磨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4411A (zh) * 2018-11-19 2019-02-26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苹果提取液的钢筋阻锈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17521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多酚化合物交联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13087812A (zh) * 2021-04-23 2021-07-09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高流动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CN113512127A (zh) * 2021-04-23 2021-10-19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高流动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CN113087812B (zh) * 2021-04-23 2022-10-21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高流动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6183A (zh) 一种交联剂
CN1229039C (zh) 脱水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4411727B (zh) 制备抑制的未预糊化粒状淀粉的方法
CN1875752A (zh) 具有提高的膳食纤维总量的面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654480A (zh) 可溶性的高支化葡萄糖聚合物
Lu et al.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mylose and phosphorus on rheological, thermal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potato starch and gel
CN101060790A (zh) 富大豆球蛋白和富β-伴大豆球蛋白的植物蛋白馏分
CN107047921A (zh) 一种利用各种酒糟制备蛋白粉和多肽粉的方法
AU2006293297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liquid koji having enhanced plant fiber degradation enzyme, liquid koji obtained by the method and use thereof
Miao et al. Effects of cold‐pressing conditions on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old‐pressed tigernut oil and starch isolated from press‐cake
CN1610699A (zh) 预胶凝化淀粉和它们的生产方法
Milán‐Noris et al. Physicochemic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digestion of isolated starches from pigmented chickpea (Cicer arietinum L.) cultivars
CN1100796C (zh) 获得精选果胶级分的方法、这样的级分及其用途
Ogunsua Changes in s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cassava tubers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AU2006225772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rocessed corn product
Bayati et al. The Effect of Starch Isolation Method o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Zagros Oak (Quercus brantii var. Persica) Starch
CN1034304A (zh) 被果糖天然甜化的谷物产品
JP4874191B2 (ja) 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Effect of peeling treatment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quinoa flour
KR20090016448A (ko) 보리 가공품 및 이의 가공 방법
Sadimantara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red rice varieties of wakawondu and wangkariri from North Buton, Indonesia
Igwe et al. Isolation of gum from the seeds of Delonix regia and evaluation of its interactions with cassava and maize starches
CN1120071A (zh) 淀粉水解物
JP2012214452A (ja) 抗酸化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健康食品
CN1651465A (zh) 糖基修饰改性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