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5435A - 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5435A
CN1685435A CNA038232391A CN03823239A CN1685435A CN 1685435 A CN1685435 A CN 1685435A CN A038232391 A CNA038232391 A CN A038232391A CN 03823239 A CN03823239 A CN 03823239A CN 1685435 A CN1685435 A CN 1685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yback
address
fi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32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望月辉彦
内海义博
漆原利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85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06F3/0613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through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根据FAT方法连续地、无延迟地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流数据的再现设备与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针对文件再现信息的DRAM包括由CPU所生成的文件再现信息。文件再现信息是用于根据FAT再现所生成的文件A的文件再现信息。文件再现信息包括簇的簇地址,其用于按使用这些地址的次序记录相应的文件。在关于文件A的文件再现信息中,记录构成文件A的文件A-1至A-18的簇地址CL1、CL2、CL3、…、CL329以及CL330,而且,在记录了簇地址CL330之后,记录EOF。可以把本发明应用于硬盘记录器。

Description

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放装置与方法、其中使用的记录介质、以及其程序,其适合于在依据FAT(文件分配表)方案回放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时所使用。
背景技术
迄今,作为一种把数据文件记录在诸如硬盘的信息记录介质上、或对其加以回放的格式,FAT方案已广为人知。作为一种标准,在安装了诸如MS-DOS和WINDOWS(注册商标)的OS(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中,支持FAT方案。因此,可以认为,FAT方案是最广泛使用的文件格式方案。
以下描述FAT方法。如图1中所示,依据FAT方案,把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划分成称为“扇区”的物理记录单元。每个扇区具有预定的容量(例如,512个字节),并且向其赋予扇区地址。以扇区为单位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存取。
把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划分由多个扇区(例如,64个扇区)形成的称为“簇”的逻辑记录单元。向每个簇赋予簇地址。以簇为单位从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读取以及向信息记录介质写入。
更具体地讲,当要记录的文件的大小大于一个簇的容量时,把文件划分成多个簇,然后加以记录。相反,当要记录的文件的大小小于或和等于一个簇的容量时,仅把所涉及的文件记录在一个簇中。
在记录区的预定的地址处,记录在读出和写入文件时将参考和更新的文件分配表(以下将其称为“FAT”),并且记录目录项。
在FAT中,提供了相应于信息记录介质的所有簇中每个的空间。因此,信息记录介质的容量越大,FAT的大小也就越大。每个FAT空间安排了FAT地址。
在FAT地址0的空间中,记录了表示簇地址CL0的簇为空还是被使用的信息。当存在跟随记录于簇地址CL0的簇中的数据的数据时,作为表示其被使用的信息,记录其中记录了所跟随的数据的簇的簇地址。当不存在跟随记录于簇地址CL0的簇中的数据的数据(即,文件结束于记录在簇地址CL0的簇中所记录的数据)时,则作为结束标记,记录EOF。
类似地,在FAT地址1、2、3、...的空间中,分别记录指示簇地址CL1、CL2、CL3、...的簇为空或者被使用的信息。
在目录项中,针对每一文件,记录文件名、扩展名、属性、保留区、文件创建时间、文件创建日期、最后存取日期、更新日期、其中涉及文件的开始部分的数据的簇的簇地址(以下将其称为“开始簇地址”)以及文件大小。
把其中记录了FAT的簇的簇地址、以及其中记录了目录项的簇的簇地址包括在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头一个扇区中的管理信息中。在管理信息中,还包括信息记录介质的容量、以及指示一个簇由多少扇区形成的信息。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目录项和FAT。例如,如图2中所示,假设把文件A划分成文件A-1至A-18,并且把这些文件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相应的簇地址CL1、CL2、CL3、CL5、CL6、CL110、CL112、CL113、CL114、CL115、CL116、CL119、CL320、CL323、CL324、CL328、CL329以及CL330中。
在这一情况下,在目录项中,作为文件A的开始簇地址,记录簇地址CL1。
另一方面,在FAT中,如图3中所示,在FAT地址1的空间中,记录簇地址CL2;在FAT地址2的空间中,记录簇地址CL3;以及在FAT地址3的空间中,记录簇地址CL5。尽管以下省略了描述,但最终,在FAT地址330的空间中,记录了EOF。
接下来,将针对传统读取装置,描述在图2中所示的状态下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文件A的过程。
首先,参考信息记录介质的目录项,然后读取文件A的开始簇地址(在这一情况下,簇地址CL1)。
接下来,把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FAT复制于包括在读取装置中的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中。由于信息记录介质的容量很大,所以当FAT的大小大于并入在读取装置中的存储器的大小时,把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上的一部分FAT复制于读取装置内的存储器中,该部分包括相应于其中记录了文件A(文件A-1)的开始的簇的簇地址的空间(以下将其称为“部分FAT”)。
按以上所描述的方式,把FAT复制并入在读取装置的存储器中,接下来,从簇地址CL1的簇开始读取文件A-1。然后,在读取文件A-1的同时,参考所并入的存储器的FAT的FAT地址1,并且检测其中记录了文件A-2的簇的簇地址(在这一情况下,簇地址CL2)。在完成了对文件A-1的读取之后,从簇地址CL2的簇开始读取文件A-2。接下来类似地,也读取文件A-3至A-18。
因此,如以上所描的,当读取一个文件时,将频繁地参考FAT。所以,为了使这一参考所需的时间尽可能地短,将参考复制于并入读取装置的存储器的FAT。
此处,假设按图2中所示的状态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文件A为通过诸如MPEF-2(移动画面专家组2)方法加以编码的AV(音频与视频)信号的流数据。当在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这一流数据的同时考虑对其的回放(进行诸如译码的处理、把所获取的视频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以及输出声音)时,例如,如果不快速地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该流数据,则可能中断视频图像,也可能发生图像丢失和声音丢失现象。
首先,考虑按正常速度进行回放的情况。在正常回放的情况下,如图4中所示,仅需要通过正向追踪FAT,简单地检测其中记录了下一个数据的簇的簇地址,以及从所检测的簇地址的簇读取数据。在进行正常回放时,当因信息记录介质的FAT的大小很大仅可以把部分FAT复制于所并入的存储器时,会出现问题。
例如,假设记录了包括图4中所示的FAT中的FAT地址0至9和不包括FAT地址110的一部分FAT。在这一情况下,根据记录在FAT地址6的空间中的簇地址CL110,从簇地址CL110的簇读取文件A-6。与此同时,即使试图检测下一个簇地址,也不把包括相应于簇地址CL110的FAT地址CL110的一部分FAT复制于存储器中。因此,产生需要从信息记录介质把该部分FAT复制于所并入的存储器。由于这样的原因,即使当执行正常回放时,在数据的读取方面,也可能出现延迟问题。
接下来,考虑进行快速正向回放的情况。在进行快速正向回放的情况下,如图5中所示,必须通过正向追踪FAT,检测其中记录了下一个数据的簇的簇地址,并且以相应于快速正向速度的方式一次多个簇(在图5的情况中,一次4个簇)地读取数据。
当进行快速正向回放时,由于快速正向回放所出现的问题是,必须多次、以高于正常回放期间的速度搜寻下一个簇地址。而且,还存在与以上所描述的正常回放时的问题一样的问题。由于这样的原因,当进行快速正向回放时,也存在着数据读取方面出现延迟的问题。
以下,考虑其中进行快速反向回放的情况。当进行快速反向回放时,如图6中所示,必须通过反向追踪FAT,检测其中记录了下一个数据的簇的簇地址,并且以相应于快速反向速度的方式一次多个簇(在图6的情况中,为一次4个簇)地读取数据。
因为与正向追踪FAT相比,反向追踪FAT较为困难,所以当进行快速反向回放时,会出现问题。例如,为了从簇地址CL3正向追踪簇地址CL5,仅需要参考FAT地址3的空间。相比之下,为了从簇地址CL5反向追踪簇地址CL3,必须针对FAT的每一空间进行搜寻,以指定在其处记录了簇地址CL3的FAT地址。
而且,当进行快速反向回放时,也存在与进行以上所描述的正常回放情况下的问题一样的问题,以及与进行以上所描述的快速正向回放情况下的问题一样的问题。由于这样的原因,当进行快速反向回放时,也存在着数据读取方面出现延迟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情况,进行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依据FAT方案连续地、无延迟地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AV信号等的流数据。
本发明的回放装置包括:指定装置,用于指定将回放的数据文件;存储装置,用于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装置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生成装置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读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指示装置,用于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在正常回放期间,指示装置可以正向逐一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在快速正向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正向按每预定单元记录区地址的数目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在快速反向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反向按每预定单元记录区地址的数目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本发明的回放方法包括一个指定步骤,指定将回放的数据文件;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读取步骤,根据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程序包括一个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数据文件;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读取步骤,根据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本发明的程序可以使计算机执行一个处理过程,该处理过程包括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读取步骤,根据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在本发明的回放装置与方法、以及程序中,读取和存储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根据所存储的第一表,生成一个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指定的数据文件。然后,通过参考第二表,指示将要读取的单元记录区地址。根据这一指示,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数据文件。
回放装置可以为独立的装置,也可以为运行记录/回放装置的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物理记录单元的扇区和作为其逻辑记录单元的簇;
图2示出了其中把文件划分成多个簇,并加以记录的状态;
图3示出了相应于图2所示状态的FAT的示例;
图4说明了其中通过参考FAT进行正常回放的情况;
图5说明了其中通过参考FAT进行快速正向回放的情况;
图6说明了其中通过参考FAT进行快速反向回放的情况;
图7是一个方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V回放装置的配置实例;
图8示出了根据图3中所示的FAT所生成的文件回放信息;
图9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AV回放装置的回放预处理过程;
图10说明了其中通过参考文件回放信息进行正常回放的情况;
图11说明了其中通过参考文件回放信息进行快速正向回放的情况;和
图12说明了其中通过参考文件回放信息进行快速反向回放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AV回放装置。
把AV回放装置设计成:甚至在正常回放、快速正向回放、还是在快速反向回放的情况下,都能够依据FAT方案连续地、无延迟地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8(图7)上的AV信号的流数据。
在AV回放装置的信息记录介质8上,按图2中所示状态的记录了作为AV信号的流数据的文件A。而且,在信息记录介质8上,还记录了图3中所示状态的FAT,其包括关于图2中所示状态下所记录的文件A的信息。
图7示出了AV回放装置的配置示例。CPU(中央处理器)1经由CPU总线4控制驱动器2,以读取存储在由诸如磁盘、光盘、光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形成的一个记录介质3上的控制程序,并且响应读取控制程序和经由CPU总线4从操作输入部分5所输入的用户操作信息,控制视频回放装置每一部分的操作的开始与结束。
而且,CPU 1还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8复制于工作的DRAM 6的FAT(或部分FAT)生成文件回放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以下,把用于生成文件回放信息的过程称为回放预处理过程。
另外,在回放期间,CPU 1通过参考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的文件回放信息检测把将读取的数据写入其中的簇的簇地址,并且经由CPU总线4把簇地址与所读取的命令一起传送于读取部分9。
把CPU 1和每一部分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于CPU总线4。通过握手方法、使用使能信号而不是由CPU 1加以控制或不需要CPU总线4的干预,直接在各部分之间进行流数据等的通信。
操作输入部分5由诸如操作按钮的用户接口形成。操作输入部分5由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用于接通/关闭电源的操作、用于指定将加以回放的文件的操作、用于指示正常回放的操作、用于指示快速正向回放的操作、用于指示快速反向回放的操作等),并且将其作为操作信息,经由CPU总线4输出于CPU 1。
工作DRAM 6是一种存储器,其中,临时复制了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8上的FAT。当CPU 1根据所复制的FAT生成文件回放信息时,工作DRAM 6还用作工作区。当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8上的FAT的大小大于工作DRAM 6的大小时,把部分FAT复制于工作DRAM 6中。
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存储CPU 1所生成的文件回放信息。
在此,描述文件回放信息。图8示出了根据图3中所示的FAT所生成的回放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
在文件回放信息中,把用于记录相应文件的簇的簇地址按使用它们的次序顺序地加以记录。例如,如图8中所示,在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记录了在其处记录形成文件A的文件A-1至A-18的簇地址CL1、CL2、CL3、...、CL329、CL330。在簇地址CL330之后,记录了EOF。
以下,考虑用于存储文件回放信息的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的大小。在作为一种FAT方案的FAT 32方案中,把一个文件的最大尺寸限制为4千兆字节。当扇区具有512个字节时,一个簇具有64个扇区,并且由4个字节表示簇地址,把4千兆字节的文件划分成122071(=4×19512×64)个簇,并且加以记录。从而,以这样的方式所生成的相应于4千兆字节文件的文件回放信息成为大约为480(=122071×4)千字节长。
因此,为了能够记录相应于4千兆字节文件的文件回放信息,如果使用了针对其大小大于或等于500千字节的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则处理所有文件是可能的。
对于文件回访信息,取代分别地提供工作DRAM 6和DRAM 7,可以提供单一的DRAM,以致于能够将其划分成相应于DRAM 6的工作区和相应于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的区域,并使用单一的DRAM。
返回来参照图7,信息记录介质8由根据FAT方案格式化的硬盘形成,在其预定的记录区中,除了AV信号的文件外,还记录目录项和FAT。信息记录介质8可以为固定的,也可以为能够从AV回放装置上加以拆卸的。
根据经由CPU总线4从CPU 1所输入的读取命令,读取部分9从由信息记录介质8的、由CPU 1所指定的簇地址读取形成目录项的数据、FAT(或部分FAT)、或AV信号的文件。CPU 1参考所读取的目录项。把所读取的FAT(或部分FAT)存储在工作DRAM 6中。把形成所读取的AV信号的文件的数据缓存在缓冲部分10的DRAM 11中。
把缓冲部分10并入DRAM 11。作为流数据,缓冲部分10把缓存在DRAM 11中的、形成AV信号的文件的数据提供于DEMUX部分12。而且,缓冲部分10请求CPU 1读取数据,以维持把预定数量的数据缓存在DRAM 11中的状态。此处,作为提供缓冲部分10的结果,即使当延迟对AV信号的数据的读取时,也能够补偿延迟。
DEMUX部分12把视频编码数据和音频编码数据与从缓冲部分10所提供的流数据相分离,并且将它们输出于译码部分13。译码部分13对视频编码数据和音频编码数据进行译码,并且把所获取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输出于基带处理部分14。
基带处理部分14对从译码部分13所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预处理(例如,转换成NTSC格式的处理),并且将其输出到显示部分15。另外,基带处理部分14还执行针对从译码部分13所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过滤过程,并且将其输出到扬声器(未示出)等。显示部分15显示从基带部分14所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视频。
现在,将参照图9描述AV回放装置的回放预处理。当用户指定将回放的文件(例如,指定文件A)时,开始这一回放预处理。
在步骤S1中,CPU 1控制读取部分9,以读取信息记录介质8的目录项,以及获取文件A的开始簇地址(在这一情况下,簇地址CL1)。在执行步骤S1的过程中之前,可以把信息记录介质8的目录项复制在工作DRAM 6中,以致于从工作DRAM 6的目录项获取文件A的开始簇地址。
在步骤S2中,CPU 1把步骤S1的过程中所获取的文件A的开始簇地址CL1记录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所生成的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的开始处。
在步骤S3中,CPU 1控制读取部分9,以把包括相应于文件A的开始处的簇地址CL1的FAT地址1的部分FAT从信息记录介质8复制至工作DRAM6。在这一情况下,假设该部分FAT包括FAT地址0至9,而不包括FAT地址110,并且复制随后的地址。
在步骤S4中,CPU 1通过参考工作DRAM 6的部分FAT,获取开始簇地址CL1之后的下一个簇地址。在这一情况下,参考部分FAT的FAT地址1,并且获取簇地址的CL2。
在步骤S5中,CPU 1把步骤S4的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记录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在这一情况下,把簇地址CL2记录在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
在步骤S6中,CPU 1判断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是下一个簇地址还是EOF。当断定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是下一个簇地址时,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7。相反,当断定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是EOF时,则完成了回放预处理。
在这一情况下,由于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为下一个簇地址CL2,所以过程前进到步骤7。
在步骤S7中,CPU 1判断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是否存在相应于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下一个簇地址的FAT地址。当断定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存在相应于下一个簇地址的FAT地址时,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4,并且再次执行步骤S4和随后步骤的处理,相反,当断定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不存在相应于下一个簇地址的FAT地址时,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8。
在这一情况下,由于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存在相应于下一个簇地址CL2的FAT地址2,所以过程返回到步骤S4,并且再次执行步骤S4和随后步骤的处理。
第二次在步骤S4中,获取下一个簇地址CL3。在步骤S5中,把簇地址CL3记录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在步骤S6中,由于断定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是下一个簇地址CL3,所以过程前进到步骤S7。在步骤S7中,由于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存在相应于下一个簇地址CL3的FAT地址3,所以过程返回到步骤S4,并且再次执行步骤S4和随后步骤的处理。
以下,类似地重复步骤S4至S7的处理三次。在这一期间,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记录簇地址CL5至CL110。
第五次在步骤S7的过程中,由于断定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不存在相应于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下一个簇地址CL110的FAT地址110,所以过程前进到步骤S8。
在步骤S8中,CPU 1控制读取部分9,以把包括相应于下一个簇地址的FAT地址1的部分FAT从信息记录介质8复制至工作DRAM 6。在这一情况下,假设该部分FAT包括FAT地址110至119,而不包括FAT地址320,并且复制随后的地址。
此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4,并且重复步骤S4至S7的处理七次。在这一期间,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记录簇地址CL112至CL320。
在随后的步骤S7的过程中,由于工作DRAM 6的部分FAT中不存在相应于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下一个簇地址CL320的FAT地址320,所以过程前进到步骤S8。
第二次在步骤S8中,假设复制了包括FAT地址320至330的部分FAT。
此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4,并且重复以上所描述的步骤S4至S7的处理五次。在这一期间,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记录簇地址CL323至CL330。
在随后的步骤S4中,参考部分FAT的FAT地址330的空间,以获取EOF。在步骤S5中,把EOF记录在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在这一阶段,在DRAM 7中完成了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在步骤S6中,由于在步骤S5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为EOF,所以完成了回放预处理。从而完成了对回放预处理过程的描述。
回放预处理的开始计时可以在指示了将加以回放的文件之后指定何时正常回放、快速正向回放、或快速反向回放时,还不是按以上所描述的方式指定回放文件时的时间。
当关闭电源时,或者当指定另一个文件并且开始执行回放预处理时,会擦除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中曾经生成的文件回放信息。因此,为了防止这一擦除,可以把文件回放信息存储在任何非易失存储器中或信息记录介质8中。
接下来,将考虑参考针对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的文件回放信息的回放。
首先,考虑按正常速度进行回放的情况。当指示进行正常回放时,如图10中的箭头所指示的,CPU 1从上向下正向读取针对每簇地址的文件回放信息,并且把所读取的簇地址随读取命令一起通告读取部分9。在文件A的文件回放信息中,按回放的正方向记录其中记录了形成文件A的文件A-1至A-18的所有簇的簇地址。因此,不会出现使用参照图4所描述的部分FAT时的问题。
其次,考虑进行快速正向回放的情况。当指示进行快速正向回放时,如图11中的箭头所指示的,CPU 1从上向下以正向按每几个文件回放信息的簇读取簇地址,并且把所读取的簇地址随读取命令一起通告读取部分9。按以上所描述的方式从上向下以正向按每几个簇(在图11的情况中,每四个簇地址)从文件回放信息简单地读取簇地址,不是CPU 1的负担。因此,不会出现使用参照图5所描述的部分FAT时的问题。
接下来,考虑进行快速反向回放的情况。当指示进行快速反向回放时,如图12中的箭头所指示的,CPU 1从下向上以反向几个簇从文件回放信息读取簇地址,并且把所读取的簇地址随读取命令一起通告读取部分9。同样,按以上所描述的方式从下向上以反向几个簇(在图12的情况中,每四个簇地址)从文件回放信息简单地读取簇地址,不是CPU 1的负担。因此,不会出现使用参照图6所描述的部分FAT时的问题。
因此,如果参考文件回放信息的DRAM 7的文件回放信息,在针对任何回放读取数据中不会出现任何延迟。从而,在回放视频与音频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中断和丢失现象。
除了作为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的AV回放装置之外,还可把本发明应用于具有记录功能的AV记录/回放装置。
不仅可把本发明应用于回放AV信号的流数据的装置,而且还可以将其应用于读取其它流数据的装置。
可把本发明应用于把任何一种数据记录在通过FAT方案格式化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装置。
尽管可以通过硬件执行以上所描述的多个过程,但也可以通过软件执行这些过程。当通过软件执行这多个过程时,把形成该软件的程序从记录介质(例如,图7的记录介质3)安装在并入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例如,图7的CPU 1)中,或安装在能够通过安装各种类型的程序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计算机中。
记录介质由一种包装介质形成,例如,这种包装介质由其中记录了程序的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紧致盘-只读存储器))或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包括MD(小型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形成,记录介质的分布独立于计算机向用户提供程序。另外,记录介质也可以由其中记录了程序的ROM、硬盘驱动器等形成,通过将它们预先并入计算机向用户加以提供。
在本说明书中,可以根据写入次序,按时间顺序执行写入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程序的步骤,然而它们没有必要按时间顺序执行,并且可以并行或单独地执行。
产业可利用性
如此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能够依据FAT方案连续地、无延迟地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流数据。而且,根据本发明,当以各种速度回放依据FAT方案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AV信号等的流数据时,不可能在视频和音频中不出现中断和丢失现象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该回放装置包括:
指定装置,用于指定将回放的数据文件;
存储装置,用于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装置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
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生成装置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装置,用于每次在正常回放时间、快速正向回放时间、以及快速反向回放时间,根据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文件;以及
指示装置,用于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装置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放装置,其中,在正常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正向逐一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放装置,其中,在快速正向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正向按每预定单元记录区地址的数目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放装置,其中,在快速反向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反向按每预定单元记录区地址的数目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5.一种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的回放方法,所述回放方法包括:
指定步骤,指定将回放的数据文件;
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表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
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步骤,根据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文件;以及
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6.一种记录介质,具有记录在其上的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的计算机可读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
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所指定的数据文件;
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步骤,根据每次在正常回放时间、快速正向回放时间、以及快速反向回放时间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文件;以及
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所述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所述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7.一种使能计算机控制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而执行处理过程的程序,该处理过程包括:
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存储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所指定的数据文件;
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步骤,根据每次在正常回放时间、快速正向回放时间、以及快速反向回放时间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文件;以及
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所述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Claims (7)

1.一种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所述回放装置包括:
指定装置,用于指定将回放的数据文件;
存储装置,用于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装置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装置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
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生成装置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
指示装置,用于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放装置,其中,在正常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正向逐一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放装置,其中,在快速正向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正向按每预定单元记录区地址的数目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放装置,其中,在快速反向回放期间,所述指示装置可以反向按每预定单元记录区地址的数目读取记录在所述第二表中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并且可以向所述读取装置指示单元记录区地址。
5.一种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的回放方法,该回放方法包括:
指定步骤,指定将回放的数据文件;
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
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步骤,根据所述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
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6.一种记录介质,具有记录在其上的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的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该程序包括:
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所述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数据文件;
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步骤,根据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
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7.一种使能计算机控制用于回放以分布方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回放装置而执行处理过程的程序,所述处理过程包括:
存储步骤,读取和存储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表;
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存储步骤中记录的所述第一表,生成第二表,其中正向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单元记录区地址,该单元记录区地址用于记录指定步骤中所指定的所述数据文件;
保持步骤,保持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第二表;
读取步骤,根据所指定的单元记录区地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所述数据;以及
指示步骤,向所述读取步骤指示将通过参考保持步骤中所保持的第二表而读取的所述单元记录区地址。
CNA038232391A 2002-08-13 2003-07-02 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Pending CN16854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35764A JP2004078409A (ja) 2002-08-13 2002-08-13 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35764/2002 2002-08-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5435A true CN1685435A (zh) 2005-10-19

Family

ID=3188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232391A Pending CN1685435A (zh) 2002-08-13 2003-07-02 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59542A1 (zh)
JP (1) JP2004078409A (zh)
KR (1) KR20050055707A (zh)
CN (1) CN1685435A (zh)
WO (1) WO200401732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124B (zh) * 2006-01-25 2010-06-23 索尼株式会社 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读取方法
CN103593407A (zh) * 2013-10-17 2014-02-19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的存储以及回放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1068A (ja) * 2003-02-07 2004-08-26 Sony Corp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再生制御方法
KR100678888B1 (ko) * 2004-07-19 2007-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를 기록하고 읽는 장치 및 방법
JP5265113B2 (ja) * 2005-03-04 2013-08-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010211880A (ja) * 2009-03-11 2010-09-24 Sharp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2388706A1 (en) * 2010-05-21 2011-11-23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streaming and storage
US9507670B2 (en) * 2010-06-14 2016-11-29 Veeam Software Ag Selective processing of file system objects for image level backups
CN102387347A (zh) * 2011-10-19 2012-03-21 何进波 基于ip-san直存技术的视频存储及即时回放系统
US10157103B2 (en) 2015-10-20 2018-12-18 Veeam Software Ag Efficient processing of file system objects for image level backu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2834A (en) * 1995-02-24 1999-12-14 Hitachi, Ltd. Optical disk having table relating sector address and time and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0354224A (ja) * 1999-01-01 2000-12-19 Hitachi Ltd 画像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0276851A (ja) * 1999-03-23 2000-10-06 Toshiba Video Products Japan Kk デジタルデータ再生装置
JP2002149453A (ja) * 2000-11-08 2002-05-24 Nec Corp 情報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TW554268B (en) * 2001-12-28 2003-09-21 Via Tech Inc Data storage security method
JP3852693B2 (ja) * 2002-03-19 2006-1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124B (zh) * 2006-01-25 2010-06-23 索尼株式会社 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读取方法
CN103593407A (zh) * 2013-10-17 2014-02-19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的存储以及回放方法
CN103593407B (zh) * 2013-10-17 2017-01-04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的存储以及回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17323A1 (ja) 2004-02-26
KR20050055707A (ko) 2005-06-13
US20050259542A1 (en) 2005-11-24
JP2004078409A (ja) 2004-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754C (zh) 数据记录、数据再现、数据记录/再现设备与方法
CN1320461C (zh) 记录设备和方法
CN1303606C (zh) 对图像虚拟删除管理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方法
CN1909091A (zh) 信息记录的方法和装置
CN1714398A (zh) 合并影像数据文件的合并装置和方法
CN1264163C (zh) 信息处理方法
CN1337702A (zh) 记录数据、记录/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盘形记录介质
CN1685435A (zh) 回放装置与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CN100351812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CN1763729A (zh) 用于闪速存储器的数据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175346C (zh) 发送数据的设备
CN1765128A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945548A (zh) 用于数据存储装置的功能测试方法和功能测试设备
CN1090787C (zh) 扩展总线接口电路及包含其的数字记录和重放装置
CN1581337A (zh) 记录设备
CN101060601A (zh) 记录再现设备和再现设备
CN1272207A (zh) 在/从盘形记录载体上记录/再现和/或编辑实时信息
CN1184630C (zh) 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574055A (zh) 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管理方法
CN1261944C (zh) 记录再生盘控制装置和使用该控制装置的盘装置
CN1131519C (zh) 信息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相应的外部电子装置
CN1820244A (zh) 存储装置和存储系统
CN1258073A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分配媒体
CN1643597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和程序
CN1823382A (zh) 用于记录数字音频/视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