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6369A - 分析装置和用于该分析装置的分析用盘片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和用于该分析装置的分析用盘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6369A
CN1656369A CNA038122189A CN03812218A CN1656369A CN 1656369 A CN1656369 A CN 1656369A CN A038122189 A CNA038122189 A CN A038122189A CN 03812218 A CN03812218 A CN 03812218A CN 1656369 A CN1656369 A CN 1656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zone
optical picking
read
analy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122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胁田次雄
浜本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6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01N35/0006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whereby the sample substrate is of the bio-disk type, i.e. having the format of an optical dis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51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inorganic
    • G01N33/552Glass or silic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光盘上配置了分析对象的分析用盘片,也能更正确地再生分析对象的图像的分析装置。设置对分析用盘片(201)上的径迹进行捕捉扫描的第2光拾取头(106b)及与其在盘片上相距一定距离(L)固定的第1光拾取头(106a),以与第2光拾取头(106b)的跟踪信号相同的信号外加于将第1光拾取头(106a)的光路朝分析用盘片的径向进行驱动的跟踪致动器,边对第2光拾取头(106b)各时间的所述径向的位置进行控制边对分析对象(110)的部分进行扫描读取。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和用于该分析装置的分析用盘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血液等分析对象安放在分析用的光盘上,将该分析对象进行扫描以获取图像的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如日本专利特表平10-504397号公报等所揭示的那样,有一种利用光盘的再生功能,在盘片上的某一部分设置需要试验的分析对象,对其扫描以取得分析对象的图像的方法。
通常,光盘101如图7、图8所示,在基盘101b的面上形成铝反射层的径迹(track)102,由该径迹上微细的凹凸的坑和槽沟103记录有信息。104是保护层。
图6所示的一般的光盘驱动器中,盘片电动机105边将光盘101朝箭头C方向旋转边利用来自光拾取头的激光Ph从径迹102上进行读取。光拾取头106与由进给电动机108驱动的进给丝杆109螺合,伺服控制电路107为了根据光拾取头106的再生输出追踪径迹102进行扫描,驱动进给电动机108使光拾取头106朝径向移动。另外,伺服控制电路107驱动盘片电动机105(CLV控制),以检测记录于径迹102的地址信息,使线速度恒定。
更详细地说,激光Ph对光盘101的照射位置构成为,不仅通过进给电动机108的驱动,而且通过设置在光拾取头106的内部的跟踪致动器(未图示)使激光Ph的光路相对于光盘101的面根据需要朝左右方向(径向)进行驱动,在跟踪控制的同时对径迹102正确地进行扫描。
这里,分析用盘片的情况下,与音频用和视频用CD的情况下不同,而且如图7、图8所示,分析对象110配置在光盘101上,使用以往的光盘驱动器技术的分析装置利用光拾取头106对该分析对象110进行读取,经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1处理后得到分析对象110的图像。
利用写入该盘片的径迹内的编码信号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存在分析对象110通过时因聚焦和跟踪的伺服紊乱而不能很好地取得地址信息的担忧。
分析对象110的部分不管怎样因存在分析对象110,在该部分不可能存在坑和槽沟。即使存在也因分析对象110的影响,坑和槽沟的信号明显难以读取。它们相当于光盘所说的DEFECT(缺陷)的部分,相对于盘片的旋转伺服、跟踪伺服、聚焦伺服在通过该处期间不能正常工作。其结果,经过该分析对象110的部分时盘片的旋转发生紊乱,经过分析对象110的部分后经常发生落到相邻的径迹上的问题。尽管有仅对DEFECT部分将各伺服以保持状态进行保持的处理方法,但还是处在无法控制的状态,故不可靠,配置的分析对象数越多,该不稳定区域进一步增加,更加容易受到伺服紊乱的影响。另外,在盘片的旋转伺服控制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光盘上配置了分析对象的分析用盘片,也能更正确地再生分析对象的图像的分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对配置分析对象的分析用盘片照射检测光,以读取所述分析对象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可安放一种分析用盘片,该分析用盘片将配置有所述分析对象的第1读取区域和没有配置所述分析对象的第2读取区域记录在分析用盘片的不同直径的范围内,并且设置将检测光对安放的所述分析用盘片的第1读取区域进行照射,对来自第1读取区域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的第1光拾取头;以及将检测光对安放的所述分析用盘片的第2读取区域进行照射,从来自第2读取区域的检测光检测径迹信息的第2光拾取头,形成能够实施进给(traverse)驱动以使第1光拾取头与第2光拾取头在分析用盘片的径向上的间隔保持恒定地使第1、第2光拾取头朝径向成一整体地移动的结构,而且形成向第2光拾取头的跟踪致动器供给跟踪信号以在分析用盘片的径向驱动第2光拾取头的光路,对径迹进行跟踪(trace),同时以与第2光拾取头的跟踪信号相同的信号施加于将第1光拾取头的光路朝分析用盘片的径向驱动的第1光拾取头的跟踪致动器以读取分析对象的结构。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拾取头具有读取分析用盘片的读取位置的图像的功能,但不具有读取径迹信息的功能。
另外,其特征在于,两个光拾取头同时具有读取分析用盘片的读取位置的图像的功能和读取径迹信息的功能,形成能够将从分析用盘片读取径迹信息的一光拾取头作为第2光拾取头,另一光拾取头作为第1光拾取头,自动进行切换的结构。
另外,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读取第1读取区域的第1光拾取头。
本发明的分析用盘片,在不同的直径范围内形成第1读取区域和第2读取区域,其特征在于,第2读取区域内以光学方式记录有可用光拾取头进行跟踪的编码的信号,但没有配置分析对象,在第1读取区域内配置了分析对象但没有以光学方式记录可用光拾取头跟踪的编码的信号。
本发明的分析用盘片,在不同的直径范围内形成第1读取区域和第2读取区域,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2读取区域内以光学方式记录有可用光拾取头跟踪的编码的信号,分析对象仅配置在第1、第2读取区域中的第1读取区域内。
另外,本发明的分析用盘片,其特征在于,第2读取区域的宽度设定得比第1读取区域的宽度大。
另外,本发明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这样的结构,即能够将对来自没有配置所述分析对象的第2读取区域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的第2光拾取头正确聚焦在径迹上所需的聚焦电压作为基准,将该基准电压加上偏置电压后的电压施加于对来自配置所述分析对象的第1读取区域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的第1光拾取头的聚焦致动器,以对分析对象进行跟踪取得图像,改变所述偏置电压,以改变第1光拾取头的聚焦位置,反复对所述分析对象进行跟踪,以立体地取得分析对象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分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光拾取头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分析用盘片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分析用盘片的沿第2读取区域的径迹方向的剖视图和沿第1读取区域的径迹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分析装置的聚焦控制的具体例的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光盘驱动装置构成的分析装置的构成图。
图7是表示同一以往的光盘的具有剖切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沿同一分析盘片的径迹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不过,与已有技术例所示的图6~图8相同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
本实施形态1中分析用盘片的构造和分析装置的构造与以往不同。
如图3、图4所示,分析用盘片201的不同直径的范围内形成第1读取区域112和第2读取区域113。第1读取区域112的径向宽度为W1,第2读取区域113的径向宽度为W2的情况下,W2≥W1。
如图4(b)所示,分析对象110配置在基盘201b与保护膜204之间,第1读取区域112中没有形成图4(a)所示的第2读取区域113中所形成的径迹102。第2读取区域113内没有配置分析对象110。分析用盘片201在基盘201b的面上形成铝反射层的上述径迹102,由该径迹102上的微细的凹凸的坑和槽沟103记录信息。
如图1和图2所示,安放了该分析用盘片201的分析装置设有第1、第2光拾取头106a、106b。
第1光拾取头106a对安装好的分析用盘片201的第1读取区域112照射激光Ph并对来自第1读取区域112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第2光拾取头106b对安装好的分析用盘片201的第2读取区域113照射激光Ph并对来自第2读取区域113的径迹信息进行检测。
为了在将从第1光拾取头106a照射的激光Ph和从第2光拾取头106b照射的激光Ph在分析用盘片201的径向的间隔L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将第1、第2光拾取头106a、106b朝径向一体移动,比如将第1光拾取头106a和第2光拾取头106b沿着由进给电动机108驱动的进给丝杆109的长度方向(与分析用盘片201的径向相同)排列,同时通过块114连接,仅第2光拾取头106b与进给丝杆109螺合。
第1、第2光拾取头106a、106b上分别设有将透镜115朝聚焦方向驱动的聚焦致动器(未图示)和将透镜115相对于分析用盘片201的面朝左右方向(径向)驱动的跟踪致动器116a、116b。
块114的长度设定为来自第1光拾取头106a的激光Ph能对第1读取区域112照射,来自第2光拾取头106b的激光Ph能对第2读取区域113照射的长度。
而且,第1、第2光拾取头106a、106b分别进行聚焦控制,同时第2光拾取头106b对径迹102进行扫描。伺服控制电路107构成为将与施加于第2光拾取头106b的跟踪致动器116b的跟踪电压相同的信号施加于第1光拾取头106a的跟踪致动器116a上。
由此,伺服控制电路107对进给电动机108和跟踪致动器116b进行驱动,以使第2光拾取头106b边进行聚焦控制边对第2读取区域113的径迹102进行扫描。由此,与第2光拾取头106b一体地朝分析用盘片201的径向进行移动的第1光拾取头106a的第1读取区域112的读取位置也在分析用盘片201的径向移动。
因为在第2读取区域113内没有设置分析对象110,故第2光拾取头106b通过进给电动机108和跟踪致动器116b的驱动,能正确地对径迹102径向扫描。另外,根据第2光拾取头106b对径迹扫描收集到的正确的地址信息,伺服控制电路107能进行稳定的CLV控制,以使盘片电动机105的线速度为恒定,第1光拾取头106a通过第2光拾取头106b的跟踪电压,在分析用盘片201的径向的位置得到正确控制的情况下从稳定的CLV控制中的分析用盘片201读取分析对象110的图像。
不过,本实施形态中,是以单一的第1光拾取头106a读取分析对象110的,只要具备设置多个读取第1读取区域112的光拾取头,并使它们与第2光拾取头106b平行移动这样的条件,光拾取头个数的增加就可提高图像取得的效率。
第1、第2光拾取头106a、106b都可同时具有读取分析用盘片201的分析对象的图像的功能和读取径迹信息的功能,但第1光拾取头106a也可构成为具有读取分析用盘片的分析对象的图像的功能而不具备读取径迹信息的功能。
另外,上述说明中,是将第2读取区域113设置在的分析用盘片的内周侧,将第1读取区域112设置在外周侧,但也可将第1读取区域112设置在的分析用盘片的内周侧,将第2读取区域113设置在外周侧,本实施形态1中,需要设定第2读取区域113设置在分析用盘片201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哪一方、并确定用于伺服控制电路107计算跟踪电压的输入信息从2个光拾取头的哪一个接收。
实施形态2
上述实施形态1中,需要设定第2读取区域113设置在分析用盘片201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哪一方,但如补充对从2个光拾取头的哪一个检测到对径迹进行扫描后的地址信息等进行判断的手段,假设检测到地址信息等的光拾取头是第2光拾取头106b,则另一方作为第1光拾取头106a自动进行切换,通过将伺服控制电路107等如此构成,就可自动地进行处理。
本实施形态2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第1读取区域112内没有设置径迹102,但实施形态1的情况下第1、第2读取区域112、113双方都设置了径迹102,仅第2驱动区域113没有设置分析对象110,如此构成的分析用盘片也可期待相同的动作。
实施形态3
上述各实施形态中,通过将光拾取头分成第1光拾取头106a和第2光拾取头106b,可立体地取得分析对象110的图像。
即,相对于将第2光拾取头106b的聚焦位置自动地控制在径迹102的坑和槽沟上,而将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位置变更在分析对象110的上部或下部,从通过重复扫描得到的图像差,取得分析对象110的立体图像。
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形态3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为了取得径迹的信号,如图5(a)所示,第2光拾取头106b的聚焦位置需要在光盘镜面的坑和槽沟103上。
相比之下,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位置因为不需要取得径迹信息,故可设定在任意的聚焦位置进行扫描。
利用这一特点,将第1光拾取头106a的正确聚焦位置故意分阶段地偏移,重复取得数据,能立体地取得分析对象110的图像。
具体地说,将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位置通过将施加于第2光拾取头106b的聚焦致动器的聚焦电压分阶段偏移后的电压施加于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致动器。
比如,假设第2光拾取头106b为了聚焦在盘片的径迹上需要聚焦电压+1.5伏,光拾取头的各特性即聚焦移动距离/聚焦外加电压为300μm/V。
该情况下,对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致动器外加+1伏,先进行扫描取得数据,相同部分的下一次扫描时外加+1.1伏取得数据,这样将外加于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线圈的外加电压以0.1伏的间隔依次重复增加,直到聚焦电压增加到+2.0伏取得数据,该情况下,意味着对光盘的分析对象110的300μm的厚度以10分割的分辨率进行扫描。图5(b)表示第1读取区域112的分析对象110是立体的例子。虚线是改变外加于第1光拾取头106a的聚焦致动器的聚焦电压时的各个正确聚焦位置。
这样,对于分析对象110在厚度方向形状的不同也可取得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光盘上配置了分析对象的分析用盘片,也可不受分析对象影响地将光拾取头正确地跟踪控制,且对分析用盘片的旋转控制也可不受分析对象影响地稳定地进行控制,可抽取分析对象的鲜明的图像。

Claims (8)

1.一种分析装置,对配置分析对象的分析用盘片照射检测光,以读取所述分析对象的状态,其特征在于,
可安放一种分析用盘片,该分析用盘片将配置有所述分析对象的第1读取区域和没有配置所述分析对象的第2读取区域记录在分析用盘片的不同直径的范围内,
并且设置
将检测光对安放的所述分析用盘片的第1读取区域进行照射,对来自第1读取区域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的第1光拾取头;以及
将检测光对安放的所述分析用盘片的第2读取区域进行照射,从来自第2读取区域的检测光检测径迹信息的第2光拾取头,
形成能够实施进给(traverse)驱动以使第1光拾取头与第2光拾取头在分析用盘片的径向上的间隔保持恒定地使第1、第2光拾取头朝径向成一整体地移动的结构,
而且形成向第2光拾取头的跟踪致动器供给跟踪信号以在分析用盘片的径向驱动第2光拾取头的光路,对径迹进行跟踪(trace),同时以与第2光拾取头的跟踪信号相同的信号施加于将第1光拾取头的光路朝分析用盘片的径向驱动的第1光拾取头的跟踪致动器以读取分析对象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光拾取头具有读取分析用盘片的读取位置的图像的功能,但不具有读取径迹信息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光拾取头同时具有读取分析用盘片的读取位置的图像的功能和读取径迹信息的功能,
形成能够将从分析用盘片读取径迹信息的一光拾取头作为第2光拾取头,另一光拾取头作为第1光拾取头,自动进行切换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读取第1读取区域的第1光拾取头。
5.一种分析用盘片,在不同的直径范围内形成第1读取区域和第2读取区域,其特征在于,
第2读取区域内以光学方式记录有可用光拾取头进行跟踪的编码的信号,但没有配置分析对象,
在第1读取区域内配置了分析对象但没有以光学方式记录可用光拾取头跟踪的编码的信号。
6.一种分析用盘片,在不同的直径范围内形成第1读取区域和第2读取区域,其特征在于,
在第1、第2读取区域内以光学方式记录有可用光拾取头跟踪的编码的信号,分析对象仅配置在第1、第2读取区域中的第1读取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用盘片,其特征在于,将第2读取区域的宽度设定得比第1读取区域的宽度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这样的结构,即能够将对来自没有配置所述分析对象的第2读取区域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的第2光拾取头正确聚焦在径迹上所需的聚焦电压作为基准,将该基准电压加上偏置电压后的电压施加于对来自配置所述分析对象的第1读取区域的检测光进行检测的第1光拾取头的聚焦致动器,以对分析对象进行跟踪取得图像,改变所述偏置电压,以改变第1光拾取头的聚焦位置,反复对所述分析对象进行跟踪,以立体地取得分析对象的图像。
CNA038122189A 2002-05-30 2003-05-23 分析装置和用于该分析装置的分析用盘片 Pending CN16563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56532 2002-05-30
JP156532/2002 2002-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6369A true CN1656369A (zh) 2005-08-17

Family

ID=29706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122189A Pending CN1656369A (zh) 2002-05-30 2003-05-23 分析装置和用于该分析装置的分析用盘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53886B2 (zh)
EP (1) EP1512959A1 (zh)
JP (1) JPWO2003102556A1 (zh)
CN (1) CN1656369A (zh)
WO (1) WO20031025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4593A1 (de) * 2005-03-31 2006-10-05 Leica Microsystems Semiconductor Gmbh Vorrichtung zur Inspektion eines scheibenförmigen Objekts
KR101579162B1 (ko) * 2009-04-01 2015-12-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크 이미지 획득 방법 및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ES2525267B1 (es) * 2014-02-05 2015-10-08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 Sistema y método de análisis de muestr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1371A (en) * 1990-06-18 1992-06-09 Bernoulli Optical Systems Company Optical servo system for magnetic disk
GB9418981D0 (en) * 1994-09-21 1994-11-09 Univ Glasgow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nalysis of samples
JP3761240B2 (ja) * 1996-02-28 2006-03-2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検出装置
KR100209688B1 (ko) * 1997-04-12 1999-07-15 구자홍 근접장 광학현상을 이용한 광 저장장치 및이를 이용한 트랙킹 제어방법
JP2000173080A (ja) * 1998-12-10 2000-06-23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1004519A (ja) * 1999-06-18 2001-01-12 Ricoh Co Ltd プローブ型顕微鏡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WO2001053831A1 (fr) 2000-01-17 2001-07-26 Unitec Co., Ltd. Support integre, micro-recipient integre et membrane permeabl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d'utilisation correspondants
WO2002084302A2 (en) * 2000-11-08 2002-10-24 Burstein Technologies, Inc. Interactive system for analyzing biological samples and processing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WO2002039446A2 (en) * 2000-11-09 2002-05-16 Burstein Technologies, Inc. Disc driv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with bio-discs
EP1493014A2 (en) * 2001-04-11 2005-01-05 Burstei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arameter assays including analysis disc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US20020171838A1 (en) * 2001-05-16 2002-11-21 Pal Andrew Attila Variable sampling control for rendering pixelization of analysis results in a bio-disc assembly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heret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12959A1 (en) 2005-03-09
JPWO2003102556A1 (ja) 2005-09-29
US7253886B2 (en) 2007-08-07
WO2003102556A1 (fr) 2003-12-11
US20060039002A1 (en) 200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5C (zh) 光盘识别系统
CN1071917C (zh) 光拾波装置
CN1069778C (zh) 数字信号的记录和重放方法
CN100342438C (zh) 记录媒体及在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系统
CN1348181A (zh) 光盘驱动器和用于识别其上安装的光盘的方法
CN1224036C (zh) 判别反射率基本相同的光盘的方法
CN100347759C (zh) 光盘装置的最佳记录轨道偏差量计算方法
CN1680801A (zh) 分析装置及其中使用的分析用盘
CN1143284C (zh) 跟踪控制装置
CN1190778C (zh) 光盘设备
CN1656369A (zh) 分析装置和用于该分析装置的分析用盘片
US6999170B2 (en) Optical analysis apparatus and particle counting method
CN1116672C (zh) 光盘设备及光盘
CN1161756C (zh) 磁头装置的检查方法和磁头装置的检查装置
CN1713293A (zh) 用于补偿介质上的缺陷的设备、介质和方法
CN1755824A (zh) 盘区域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224022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倾斜控制方法及光学拾波器的控制装置
CN1169133C (zh) 光拾取器及光盘单元
CN1282178C (zh) 光读出装置
US73244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termining a type of disc
CN1286100C (zh) 光头、ld模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该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使用的衍射元件
CN1538407A (zh) 用于控制滑块的光盘设备和方法
CN1397942A (zh) 光盘驱动器
CN1725319A (zh) 补偿倾斜的方法和装置
CN1264143C (zh) 盘设备和盘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0817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