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4908A - 冷却储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却储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4908A
CN1654908A CN 200410094680 CN200410094680A CN1654908A CN 1654908 A CN1654908 A CN 1654908A CN 200410094680 CN200410094680 CN 200410094680 CN 200410094680 A CN200410094680 A CN 200410094680A CN 1654908 A CN1654908 A CN 1654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ld air
heat insulating
insulating box
cool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46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7396C (zh
Inventor
玉山弘司
佐藤淳
中村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4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4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73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73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却贮藏库,能把压缩机、冷凝器、冷却箱等一体化的冷却单元无障碍地安装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以便进行恰当的冷气循环,包括:设置有收容在冷却箱内构成的冷却室内的冷却器和鼓风机、以及压缩机和冷凝器等并被一体化的冷却单元;形成在作为机械室的顶棚的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并与贮藏室内和机械室内连通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设置在上述冷却单元的两侧上部的一对悬臂导轨;和设置在位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的两侧的隔热箱体的底壁上的一对支持导轨;并设置顶压机构,该顶压机构在上述悬臂导轨支持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状态,冷却室的排出侧和吸入侧与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下侧相对应,而在上述状态下向上述底壁方向顶起冷却单元。

Description

冷却储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压缩机和冷却器构成一体的冷却单元组装在内部构成贮藏室的隔热箱体的下方的冷却贮藏库。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低温陈列橱使用的这种冷却储存库在隔热箱体内构成的贮藏室的下方构成机械室,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形成与机械室内连通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上面具有开口的冷却箱以当接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的方式设置在机械室内,同时在该冷却箱内配设构成冷却单元的冷却器和冷却器用鼓风机。并且贮藏室内和冷却箱通过冷气吸入口和冷气排出口连通。另外在机械室的冷却箱的下侧设置在装备在底面上移动用的小脚轮的安装座上与上述冷却器一起构成冷却单元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器用鼓风机等,并构成公知的制冷剂回路。
另外,冷却箱设置在安装座上部,与隔热箱体的底壁可自由装拆地形成。利用小脚轮使冷却箱、冷却器、冷却器用鼓风机、压缩机和冷凝器等连同安装座一起能在机械室内可自由地收纳/退出,冷却单元可从隔热箱体上分离。
(参照专利文件1)
专利文件1:特开2000-105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以前的结构中,因为从冷却箱的上面开口、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之间产生的间隙发生冷气漏泄,所以在将安装座收纳在机械室内后,必需将冷却器和冷却器用鼓风机配设的冷却箱举起后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因此存在冷却单元的安装作业烦琐的问题。另外,这时冷却箱必需固定在与形成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的冷气吸入口和冷气排出口对应的位置上,从而存在定位困难并又引起作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冷却贮藏库,是通过在隔热箱体内构成的贮藏室的下方构成机械室形成的,包括:设置有收容在冷却箱内构成的冷却室内的冷却器和鼓风机、以及压缩机和冷凝器等并被一体化的冷却单元;形成在作为上述机械室的顶棚的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并与上述贮藏室内和机械室内连通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分别设置在上述冷却单元的两侧上上部的一对悬臂导轨;和设置在位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的两侧的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的一对支持导轨;并设置顶压机构,该顶压机构在上述悬臂导轨支持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状态下,上述冷却室的排出侧和吸入侧分别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下侧相对应,而在该状态下向上述底壁方向顶起上述冷却单元。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优选的实施例中,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吸入口形成为前部向后方降低倾斜的倾斜壁。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2优选的实施例中,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吸入口形成为前、后两壁向内侧降低倾斜的倾斜壁。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3优选的实施例中,顶压机构设置在支持导轨上并抵接在悬臂导轨上,同时连动地顶起该悬臂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4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顶压机构装备具有通过上端部的回转轴可自由回转地安装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预定长度的顶压臂,该顶压臂具有距上述回转轴的半径变化并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的凸轮面,并且通过回转使距上述回转轴的半径变大的部分的上述的凸轮面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来顶起上述悬臂导轨。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5优选的实施例中,顶压臂分别安装在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并且连接在连动用的环臂上。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6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机械室的底部上设置引导构件,在上述冷却单元的底部碰上该引导构件的状态下,上述悬臂导轨应该位于上述支持导轨的上侧。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7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设置在上述冷却单元顶起的状态阻止上述冷却单元向上述悬臂导轨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挡块。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8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冷气吸入口的贮藏室侧安装用于防止来自上述冷气排出口的冷气短路的吸入口罩盖。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9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形成多个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并安装分别与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对应的多个上述冷气单元。
因为本发明的冷却贮藏库,是通过在隔热体内构成的贮藏室的下方构成机械室形成的,设置有在冷却箱内构成的冷却室内收容的冷却器,鼓风机、压缩机和冷凝器等并一体化的冷却单元;形成在作为上述机械室的顶棚的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并与上述贮藏室内和机械室内连通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分别设置在上述冷却单元的两侧上上部的一对悬臂导轨;和设置在位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的两侧的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的一对支持导轨;并设置顶压机构,该顶压机构在上述悬臂导轨支持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状态下,上述冷却室的排出侧和吸入侧分别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下侧相对应,而在该状态下向上述底壁方向顶起上述冷却单元。所以可以通过该顶压机构将冷却单元顶升到隔热箱体侧,并将冷却箱顶升到隔热箱体的底壁侧。
因此,可以将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却箱等一体化的冷却单元无障碍地安装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构成将与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通过鼓风机从冷气排出口排出到贮藏室内并从冷气吸入口到冷却室内吸入冷气循环,从而能冷却贮藏室。特别是因为是在冷却单元的两侧上部设置一对悬臂导轨并使该悬臂导轨支持在隔热箱体的底壁的支持导轨上的结构,并且因为通过悬臂导轨的端部载置在支持导轨上使其滑动,所以也使冷却单元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按照本发明的第1优选的实施例,在上述发明中,因为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吸入口被形成为前部向后方降低倾斜的倾斜壁,所以可以通过该倾斜壁将隔热箱体内的前侧冷气有效地引导到冷却室内。
按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上述发明中,因为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吸入口形成为前部向内侧降低倾斜的倾斜壁,所以可以使形成在冷却箱上的冷气吸入口缩小,借此可以使冷却单元小型化。
按照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因为上述顶压机构设置在上述支持导轨上并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同时连动地顶起该悬臂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所以能使悬臂导轨支持在支持导轨上,并在使冷却室的排出侧和吸入侧分别与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侧对应的状态,同时顶压冷却单元的两侧的两端部,并使顶压作业顺利地进行,同时还使冷却箱与隔热箱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
按照本发明的第4优选实施例,因为上述顶压机构装备具有通过上端部的回转轴可自由回转地安装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预定长度的顶压臂,该顶压臂具有距上述回转轴的半径变化并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的凸轮面,并且通过回转使距上述的回转轴的半径变大的部分的凸轮面抵接在悬臂导轨上,来顶起上述悬臂导轨,所以能利用顶压臂的凸轮面的回转和杠杆的原理很容易顶起重量体积大的冷却单元。
按照本发明的第5优选实施例,因为上述顶压臂分别安装在上述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并连接在连动用的环臂上,所以可以使位于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顶压臂与环臂连动,并且同时顺利地顶起冷却单元的两端侧的两端部。
按照本发明的第6优选实施例,因为在上述机械室的底部上设置导轨零件,在上述冷却单元的底部碰上该引导构件的状态,上述悬臂导轨位于上述支持导轨的上侧,所以能使冷却单元定位和使悬臂导轨支持在支持导轨上的作业同时进行,使冷却单元的作业变得更容易。
按照本发明的第7优选实施例,因为在上述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设置在上述冷却单元被顶起的状态阻止上述冷却单元向上述悬臂导轨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挡块,所以可以在进行冷却单元的正确定位,并且还可以防止安装后的前、后的偏差。
按照本发明的第8优选实施例,因为在上述冷气吸入口的贮藏室侧安装用于防止来自上述冷气排出口的冷气短路的吸入口罩盖,所以可以通过抑制来自冷气排出口的冷气短路,进行良好地冷却整个贮藏室。
按照本发明的第9优选实施例,因为在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形成多个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并安装多个分别与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对应的上述冷气单元,并且还能利用将贮藏室内区划为不同的冷却单元将贮藏室内冷却到不同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却贮藏库的正面图。
图2是冷却贮藏库的下部透视正面图。
图3是冷却贮藏库的纵剖视侧视图。
图4是冷却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冷却贮藏库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吸入口盖的立体图。
图7是冷却贮藏库下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底壁的透视图。
图9是紧贴固定机构结构零件的立体图。
图10是从经过图9的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1是降下顶压机构的状态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2是升起顶压机构的状态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3是图11的纵剖视正面图。
图14是图12的纵剖视正面图。
图15是左右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引导构件的剖视图。
图17是引导构件的平面图。
图18是引导构件的侧视图。
图19是冷却单元收纳时的侧视图。
图20是冷却单元收纳时的正面图。
图21是降下顶压机构的状态的冷却贮藏库下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22是升起顶压机构的状态的冷却贮藏库下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23是另一实施例的冷却贮藏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课题而提出的,把提供具有下述结构的能冷却贮藏室内的冷却贮藏库作为目的:将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却箱等一体化的冷却单元无障碍地安装在隔热箱体的底壁上,构成通过鼓风机将与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从冷气排出口排出到贮藏室内并从冷气吸入口吸入到冷却室内的冷气循环。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冷却贮藏库1的正面图,图2是同一冷却贮藏库1的下面部透视正面图。图3是同一冷却储藏库1的纵剖视图,图4是冷却单元R的立体图,图5是将冷却单元拉出到前方状态的冷却贮藏库1的纵剖视侧视图。
实施例的冷却储藏库1的本体2由在前面开口的矩形状的隔热箱体2构成。该隔热箱体2由前面有开口的钢板制的外箱3,在前面有开口的内箱4和在所述内外箱3、4之间发泡充填的隔热件5构成。并且在隔热箱体2内形成在前面开口的贮藏室6,该贮藏室6的前面开口通过可透视内部的玻璃门7、7开闭自由地关闭。这两个玻璃门7、7形成为能左右自由滑动的拉门。另外在贮藏室6中的搁板支承9上架设用于载置食品等的多层格的架11…。
在隔热箱体2的底面上安装具有预定高度的底座角铁12,该底座角铁12的两侧面连同隔热箱体2的两侧面一起被装饰板13覆盖。借此在隔热箱体2的下方形成机械室21。另外在构成该机械室21底部的底座角铁12的前下边上安装下面将详细描述的引导构件62、62。而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以贯通隔热件5的状态分别在前后形成冷气吸入口14和冷气排出口15。该冷气吸入口14如图3所示作为前缘部和后缘部向内侧降低倾斜形成的倾斜壁14A。
在作为机械室21的顶壁7的隔热箱体2的底壁2A的下面抵接地设置上面具有开口的冷却箱22。在该冷却箱22内部形成冷却室23并配设构成冷却装置的冷却器24,其前侧配置冷却器用鼓风机25。另外,在该冷却箱22的上面开口上由如图4所示那样的隔板26形成冷却箱22侧的冷气入口27和冷气排出口28。这两个冷气吸入口27和冷气排出口28分别与形成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的上述冷气吸口14和冷气排出口15相对应。并且在该冷却箱22开口缘上安装与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下面紧贴抵接的密封件29。后面将就将冷却箱22的上面紧贴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下面固定的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另外,在隔热箱体2的背壁2B的内侧安装构成与形成在底壁2A上的冷气排出口15和贮藏6的上部连通的通风道30的隔板31。在隔板31上形成图中未示出的用于供给从冷却器用鼓风机25排出的冷气的多个开口。借此向贮藏室6内进行有效的冷气供给,另外,也可以在隔板31上形成把上述支承板9与搁板11锁定在一起的锁定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与形成有冷气吸入口14的位置对应地安装如图6所示的吸入口盖40。该吸入口盖40是在下方开放的矩形状的钢板制的构件,除去后端面、上面后部和两侧面后部之外遍及前面、上面、两侧面形成多个吸入孔41。从而可以抑制来自吸入口盖40的后部的冷气吸入。因此能抑制从形成在冷气吸入口14的后方的冷气排出口15排出的冷气直接从冷气吸入口14吸入的冷气短路,能良好地冷却整个贮藏室6。另外,通过该吸入口40可以防止在贮藏室6内载置的商品等掉落在冷气吸口14内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机械21内收纳构成冷单元R的底部的安装座32,同时在该安装座32上设置与上述冷却气24一起构成冷却装置的压缩机33(仅在图4中示出)、冷凝器34、冷凝器用鼓风机35和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箱等。另外,在机械室21的前面安装可开闭的面板36,并隐蔽机械室21。另外在该面板36上对应冷藏凝器34的前方形成多个通气孔37。
因此,冷却箱22内的冷却器24通过制冷剂配管与安装在安装座32上的压缩机33和冷凝器34等连接构成公知的制冷剂回路。另外,冷却箱22被分别设置在与该冷却箱22的下面四角处对应的位置上的冷却箱支持件38…可自由装拆地保持。借此由冷却箱22、冷却器24、冷却器用鼓风机25、压缩机33和冷凝器34等构成的冷却单元R能连同安装座32一起收纳在机械室21内或从机械室21内退出,能从隔热箱2上分离。
接着参照图7至图14说明如上所述的冷却箱22的隔热箱体2底壁2A下面上的紧贴固定机构。图7是冷却贮藏库1的下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是透视图7的底壁2A的图,图9是紧贴固定机构构成零件的立体图,图10是从不同的方向看图9的立体图,图11是降下顶压机构55的状态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12是起起顶压机构55状态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13是图11纵剖视正面图,图14是图12的纵剖视正面图。
冷却箱22的底壁2A下面上的紧贴固定机构由一对悬臂导轨45、45和一对支持导轨51、51以及顶压机构55构成。悬臂导轨45、45是固定在冷却单元R的两侧上部,即冷却箱22的两侧上部的导轨零件,呈现出如图9所示的在下方开放的断面大致コ字状。在位于冷却箱22侧的悬臂导轨45的侧面45A上形成多个螺纹孔45B,该悬臂导轨45通过螺钉46(只在图13、图14中示出)固定在冷却箱22上。
支持导轨51、51是固定在位于冷气吸入口14和冷气排出口15的两侧的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下面的导轨零件,而呈现出如图9所示的在下方开放的断面大致コ字状,位于与冷却箱22相反侧的支持导轨51的侧面51A上端只比位于冷却箱22侧的侧面51B上端高的预定的尺寸,同时向外方形成大致折曲成直角的安装面51C。在安装面51C上形成多个螺纹孔51D,支持导轨51通过螺钉52(只在图13、图14中示出)固定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下面。这时,支持导轨51、51在支持上述悬臂导轨45、45的状态下,冷却室23的冷气吸入口27和冷气排出口28分别安装在与贮藏室6的冷气吸入口14和冷气排出口15的下侧对应的位置上。
另外,在位于冷却箱22侧的侧面51B上形成用于安装顶压机构55的多个,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后端部形成2个螺纹孔51E。另外,在该支持导轨51的前端和后端从侧面51A朝侧面51B分别形成挡块53、54。
在本实施例中,顶压机构55由在各支持导轨51的前后两端上各安装2个的顶压臂56、56,和用于使安装在前后的顶压臂56、56连动回转的环臂57构成。顶压臂56是具有预定长度的臂零件,在上端部形成可将回转轴58插入的轴孔56A,该轴孔56A与形成在支持导轨51上的螺纹孔51E通过回转轴58可自由回转地联系在一起。
另外,顶压臂56的上端形成以回转轴58为中心可回转自由的凸轮面56B,该凸轮面56B在把悬臂架45支持在支持导轨51上的状态,抵接在悬臂导轨45的上壁上。另外,该凸轮面56B跟随该顶压臂56以回转轴58为中心向前方回转,其距回转轴的半径逐渐变大地形成。因此,如图11和由13所示那样,在把顶压臂56变成垂直状态并在把悬臂导轨45支持在支持导轨51上后,使顶压臂56以回转轴58为中心向前方回转并变成水平状态,所以如图12和图14所示那样,抵接在凸轮面56B上的悬臂导轨45以凸轮面56B的半径增加量成比例地向上方顶起。
另外,构成凸轮面56的顶压臂56的上端和前面形成水平面,在把顶压臂56变成大致垂直和大致水平状态时,可稳定地保持悬臂导轨45。即,在把顶压臂56变成大致水平状态时,使悬臂导轨45从支持导轨51离开,就可以只用顶压臂56的凸轮面56B保持,可以稳定地将顶压悬臂导轨45保持在已顶起的状态。
另外,在该顶压臂56的后端上,如图10所示那样,例如在悬臂导轨45侧大致垂直折曲后,再形成在向后方大致垂直折曲的环状臂安装部56C。在环状臂安装部56C上形成螺纹孔56D,通过螺钉60、60跨过前后的顶压臂56、56的环状安装部56C,56C固定环状臂57。
借此,因为前后的顶压臂56、56经环状臂57连接,所以可以通过操作前方的顶压臂56使后面的顶压臂56连动并使操作顺利。
接着参考图15至图18说明设在机械室21底部上的引导构件62。图15是表示左右引导构件62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引导构件62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引导构件62的平面图,图18是表示引导构件62的侧视图。引导构件62是构成机械室21的底部的支座角铁12的前下边,分别设置在与冷却单元R的安装座32的两侧端对应的位置上,引导构件62由钢板制的板状部件构成。该引导构件62由固定在构成机械室21的底部的支座角铁12的前下边上的安装面62A、通过把该安装面62A的侧端大致垂直折曲形成的倾斜面62B、通过把该倾斜面62B的侧端弯曲成大致直角形成的支持面62C、和把该支持面62C的侧端大致垂直折曲形成的引导面62D构成。
在安装面62A上前、后形成用于通过螺钉固定在支座角铁上的螺钉孔62E。倾斜面62B的上端从从前方向后方变高地倾斜形成。支持面62C伴随该倾斜面62B的形成从前方向后方变高地倾斜形成。另外,该支持面62C的斜度应该以能在把载置在前端的冷却单元R沿着支持面62C顶起时使安装在冷却单元R上的悬臂导轨45的后端变成与固定在隔热箱体2上的支持导轨51的前端一致的高度的方式形成。
下面,根据以上的构成,参照图19至图22说明在冷却单元R的机械室21内的收纳和冷却箱22固定动作。首先如图19所示那样,将冷却单元R的安装座32的两后端载置在固定在底座角铁12上的各引导构件32上。另外,因为这时可以通过只将安装座32的一部分抬起少许的高度就能将冷却单元R载置在引导构件32上,所以可以减轻组装作业的负担。
然后将冷却单元R沿着引导构件32的支持面62C移动到碰障碍停止,就可以将冷却单元R收容在机械室21内。这时因为支持面62C从前方向后方变高地倾斜形成,所以可以使安装在冷却单元R上的悬臂导轨45的后端顺利定位在固定在隔热箱体2上的支持导轨51的前部上侧。借此,只通过使冷却单元R沿引导构件32向后方滑动就能同时进行冷却单元R的定位和使悬臂导轨45支持在支持导轨51上的作业,从而可以容易进行冷却单元R的安装作业。
使冷却单元R向后方滑动,直到冷却单元R侧的悬臂导轨45的后端抵接在形成在隔热箱体2侧的支持导轨51的后端上的挡块54为止(参照图21)。借此可以使形成在冷却单元R的冷却箱22上的冷气吸入口27、把冷气排出口28与形成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的冷气吸入口14、冷气排出口15的下侧对应地进行正确的定位。可以抑制由安装作业简化和冷却箱22的固定后的前、后偏差引起的冷气泄漏。
另外,可以在冷却箱22的冷气吸入口27和冷气排出口28处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的冷气吸入口14和冷气排出口15的下侧的状态,使构成如上所述的顶压机构55的左右的顶压臂56向前方回转成大致直角。这时因为左右的顶压臂56、56分别通过设置在后方的顶压臂56、56和环形臂57连接,所以能通过同时操作左右的顶压臂56、56,使四个顶压臂56…回转。
因此支持在支持导轨51上的悬臂导轨45如上述那样随着距顶压臂56的凸轮面56B的回转轴58的半径的变动量成比例地向上方顶起(参照图22)。因此安装有悬臂导轨45的冷却箱22也被向上方顶起,可以使冷却箱22的上面开口抵接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下面上。这时,因为在冷却箱22的开口缘上安装如上所述的密封件29,所以可以通过密封件29的伸缩使冷却箱22的上面开口紧贴地顶压在底壁2A上。
因此将压缩机33、冷凝器34、冷却箱22等一体化的冷却单元R无防碍地安装在隔热箱2的底壁2A上,并构成把与冷却气24热交换的冷气通过鼓风机25从冷气排出口15排出到贮藏室6内,再从冷气吸入口14吸入到冷却室23内的冷气循环,从而能冷却贮藏室6内。特别是因为使安装在冷却单元R的两侧上部的悬臂导轨45的端部载置滑动在安装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的支持导轨51上,所以也使冷却单元R的安装作业变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中,因为形成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的冷气吸入口14形成为前后缘部向内侧降低倾斜的倾斜壁14A,所以可以有效地将贮藏室6前侧的冷气引导到冷却室23内。另外,因为可以对贮藏室6侧,将冷却室23侧的冷气吸入口14缩小,所以可以把与该冷气吸入口14连通的冷却箱22侧的冷气吸入口27也缩小,可以使冷却单元全体小型化。
另外,构成顶压机构55的顶压臂56具有能通过环状臂57连动顶起悬臂导轨45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结构,所以可以使悬臂导轨支持在支持导轨51上,可以在使冷却室23的冷气排出口28和冷气吸入口27与隔热箱体2的冷气吸入口14和冷气排出口15的下侧对应的状态,同时顶起冷却单元R的两侧的两端部,使顶压作业顺利进行,并且还使冷却箱22与隔热箱体2间的密封性良好。
特别是,在本实施中,因为把顶压机构55变成下述的顶压悬臂导轨的机构,即具有距顶压臂55的回转轴58的半径变化并抵接在悬臂导轨45上的凸轮面56B,通过回转使离回转轴58的半径变大的部分的凸轮面56B抵接在悬臂导轨45上,顶起悬臂导轨45,所以可以利用顶压臂56的凸轮面56B的回转和杠杆原理容易地顶起重量大的冷却单元R。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通过顶压臂56向上方顶起冷却箱22的状态,通过形成在支持导轨51的前端上的挡块53限制悬臂导轨45的前端的前后移动,所以可以进一步进行稳定地安装。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就在如上所述那样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形成一对冷气吸入口14、冷气排出口15并安装与它们对应的冷却单元R的冷却贮藏库1进行详细描述的,但是本发明也适合于下述的情况:除此以外,还像如图23所示贮藏库100的那样通过隔壁101把隔热体2内的贮藏室106、106区划成两室,设置两个与各冷藏室106、106对应的冷却单元R。也就是说,在隔热箱体2的底壁2A上形成与各贮藏室106、106对应的冷气吸入口114、114和冷气排出口115、115,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地安装与这些冷气吸入口和冷气排出口对应的冷却单元R、R。另外,虽然在有关场合是表示把隔热箱体2内区划成两室,并设置两台冷却单元R的例子,但本发明不受此限制。
因此,可以根据贮藏室的容积安装冷却单元R的台数,并且也可以通过区划贮藏室并利用不同的冷却单元R将贮藏室内冷却到不同的温度。

Claims (10)

1.一种冷却贮藏库,是通过在隔热体内构成的贮藏室的下方构成机械室形成的,其特征在于:
包括:
设置有收容在冷却箱内构成的冷却室内的冷却器和鼓风机、以及压缩机和冷凝器等并被一体化的冷却单元;
形成在作为上述机械室的顶棚的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并与上述贮藏室内和机械室内连通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
分别设置在上述冷却单元的两侧上部的一对悬臂导轨;和
设置在位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的两侧的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的一对支持导轨;
并设置顶压机构,该顶压机构在上述悬臂导轨支持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状态下,上述冷却室的排出侧和吸入侧分别与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下侧相对应,同时在上述状态下向上述底壁方向顶起上述冷却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吸入口被形成为前部向后方降低倾斜的倾斜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吸入口形成为前、后两壁向内侧降低倾斜的倾斜壁。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上述顶压机构设置在上述支持导轨上并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同时连动地顶起该悬臂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上述顶压机构装备具有通过上端部的回转轴可自由回转地安装在上述支持导轨上的预定长度的顶压臂,该顶压臂具有距上述回转轴的半径变化并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的凸轮面,并且通过回转使距上述回转轴的半径变大的部分的上述凸轮面抵接在上述悬臂导轨上,来顶起上述悬臂导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上述顶压臂分别安装在上述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并连接在连动用的环臂上。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械室的底部上设置引导构件,在上述冷却单元的底部碰上该引导构件的状态下,上述悬臂导轨位于上述支持导轨的上侧。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持导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设置在顶起上述冷却单元的状态阻止向上述悬臂导轨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挡块。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气吸入口的贮藏室侧安装用于防止来自上述冷气排出口的冷气短路的吸入口罩盖。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冷却贮藏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隔热箱体的底壁上形成多个上述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并安装分别与各冷气排出口和冷气吸入口对应的多个上述冷气单元。
CNB2004100946804A 2004-02-12 2004-11-12 冷却储藏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73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5386/2004 2004-02-12
JP2004035386A JP4190436B2 (ja) 2004-02-12 2004-02-12 冷却貯蔵庫
JP035386/04 2004-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4908A true CN1654908A (zh) 2005-08-17
CN1307396C CN1307396C (zh) 2007-03-28

Family

ID=3490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468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7396C (zh) 2004-02-12 2004-11-12 冷却储藏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190436B2 (zh)
CN (1) CN1307396C (zh)
AU (1) AU2005200497B2 (zh)
SG (1) SG11469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7075A (zh) * 2012-01-24 2014-09-24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内部容器和支座的家用制冷器具
CN105612395A (zh) * 2013-10-03 2016-05-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CN105910367A (zh) * 2016-06-16 2016-08-31 吴建平 一种经济型冷藏柜
CN108885048A (zh) * 2016-03-15 2018-11-23 开利公司 冷藏销售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4013B2 (ja) 2005-08-04 2013-08-2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複合素子
KR20200076418A (ko) 2018-12-19 2020-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044821B1 (ko) * 2019-06-18 2019-11-15 신농(주) 이동형 저온 저장고
EP4018138A4 (en) 2019-11-01 2023-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91199B2 (en) * 1993-09-14 1998-05-14 Skope Industries Limited Improvements in/or relating to a method of installing and operating a refrigeration unit in a refrigerated merchandiser and/or a refrigerated merchandiser employing said method
CN1098446C (zh) * 1993-11-29 2003-01-08 株式会社金星社 冰箱用的朝鲜泡菜罐的承载装置
JP2000245591A (ja) * 1999-02-26 2000-09-12 Sanden Corp ショーケース
JP2001124461A (ja) * 1999-10-27 2001-05-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2002081850A (ja) * 2000-09-05 2002-03-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
JP2002150939A (ja) * 2000-11-14 2002-05-24 Sony Corp 陰極線管のゴミ出し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7075A (zh) * 2012-01-24 2014-09-24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内部容器和支座的家用制冷器具
US9829240B2 (en) 2012-01-24 2017-11-28 BSH Hausgeräte GmbH Domestic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with an inner container and a base
CN105612395A (zh) * 2013-10-03 2016-05-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CN108885048A (zh) * 2016-03-15 2018-11-23 开利公司 冷藏销售柜
CN108885048B (zh) * 2016-03-15 2020-10-23 开利公司 冷藏销售柜
CN105910367A (zh) * 2016-06-16 2016-08-31 吴建平 一种经济型冷藏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90436B2 (ja) 2008-12-03
AU2005200497B2 (en) 2009-12-17
JP2005226910A (ja) 2005-08-25
AU2005200497A1 (en) 2005-09-01
CN1307396C (zh) 2007-03-28
SG114698A1 (en) 2005-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6938B2 (en) Recessed refrigerator
US7251954B2 (en) Modular refrigeration unit and refrigerator
JP4190451B2 (ja) 冷却貯蔵庫
CN1702410A (zh) 冷却贮存柜
CN1654908A (zh) 冷却储藏库
CN1892155A (zh) 冰箱
CN1111702C (zh) 具有用于改变冷气排放位置的排放件的冰箱
WO2020173353A1 (zh) 大容积冰箱
WO2023011133A1 (zh) 制冷设备
CN101042275A (zh) 冷却贮藏库
KR101482126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09002596A (ja) 冷却ユニット
CN102207349B (zh) 冷藏柜
JP3989143B2 (ja) 冷蔵庫
CN1095977C (zh) 具有冷空气扩散片的冰箱
CN100498153C (zh) 冰箱机械室的冷却结构
WO2008079137A1 (en) Refrigerated case
JP200229987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架収容箱
KR101195883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02735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19713730U (zh) 制冷设备
JP2003176972A (ja) 貯蔵庫
CN219390182U (zh) 制冷设备
CN219390227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体
JPH04110376U (ja) 貯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