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1227A - 电动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送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41227A CN1641227A CN 200410098393 CN200410098393A CN1641227A CN 1641227 A CN1641227 A CN 1641227A CN 200410098393 CN200410098393 CN 200410098393 CN 200410098393 A CN200410098393 A CN 200410098393A CN 1641227 A CN1641227 A CN 1641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port
- impeller
- brush
- carriag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能以简单的结构提高送风效率,同时可有效冷却电刷而长寿命的电动送风机。该电动送风机具备:叶轮(2);配置在叶轮(2)的吐出侧、具有多个涡旋状的静翼(17)的扩散器(3);配置在扩散器(3)的吐出侧、具备驱动叶轮(2)的换向器(10)以及电刷(11)的换向器马达(4);固定扩散器(3)的同时固定覆盖叶轮(3)的风扇外壳(6)的托架(7);固定在托架(7)上、覆盖换向器马达(4)的同时具有排出通过了换向器马达(4)的气流的第1排气孔(16)的马达外壳(8),在托架(7)上形成用于使气流不通过换向器马达(4)而排出的第2排气孔(21),使从第2排气孔(21)排出的气流接触到所述电刷(1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送风机,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例如配置在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内的、集尘室后方(下游侧)等处并具有产生向预定方向的气流的扩散器的电动送风机。
背景技术
这种电动送风机已知有在固定换向器马达的马达外壳和固定覆盖叶轮的风扇外壳的托架上分别形成排气孔、使来自叶轮的气流从马达外壳以及托架双方的排气孔排出的这样的形式。并且,利用该结构,通过减少介由排气损失多的换向器马达从马达外壳的排气孔排出的气流的同时、产生新的从排气损失少的托架的排气孔排出的气流,最小限度地抑制换向器马达的冷却效率的降低,同时提高送风效率(例如,参照特开平10-26099号公报)。
介由换向器马达从马达外壳的排气孔排出的气流具有冷却换向器马达、特别是与温度高的换向器接触的电刷的作用。但是,纸袋等集尘部被堵塞而使得送风效率下降,在夏季等周围温度高时使用的场合,电刷的冷却不充分,因与换向器接触而从电刷飞散的碳粉因高温而熔化附着在电刷周围,对电刷的向换向器方向的滑动性产生阻碍而使换向器马达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使送风效率提高,同时实现长寿命化的电动送风机。
作为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叶轮;配置在叶轮的吐出侧、具有多个涡旋状的静翼的扩散器;配置在扩散器的吐出侧、具备驱动叶轮的换向器以及电刷的换向器马达;固定扩散器的同时固定覆盖叶轮的风扇外壳的托架;固定在托架上、覆盖换向器马达的同时具有排出通过了换向器马达的气流的第1排气孔的马达外壳,在托架上形成用于使气流不通过换向器马达而被排出的第2排气孔,使从第2排气孔排出的气流接触到所述电刷。
在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案中,所述托架具有保持旋转自如地支撑换向器马达的转子的一侧的轴承的保持部和与保持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第2排气孔形成于连结部上。
另外,所述马达外壳和托架的固定位置也可以位于第2排气孔的附近。
另外,也可以:所述第2排气孔从叶轮的旋转轴方向看来形成在相对于电刷的位置偏向叶轮的逆转方向侧的位置。
采用本发明1的结构,由于利用通过第1排气孔的空气和从第2排气孔排出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刷,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送风效率,同时能够起到有效地冷却电刷而提高电动送风机的寿命等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2的结构,由于第2排气孔形成于具有足够强度的托架的连结部,所以能够起到防止因形成第2排气孔而使托架的强度降低等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3的结构,由于在第2排气孔的附近固定有马达外壳和托架,所以能够起到防止因形成第2排气孔而使托架的强度降低等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4的结构,由于伴随叶轮的旋转从第2排气孔向叶轮的旋转方向侧斜向排出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刷,所以能够起到提高电动送风机的冷却效率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面所见的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电动送风机的剖面图。
图2是该电动送风机的托架的俯视图。
图3是该电动送风机的马达外壳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第2排气孔和电刷支座的位置关系的、该电动送风机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第2排气孔和电刷支座的位置关系的、该电动送风机的侧视图。
图6是该电动送风机的取下风扇外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1-电动送风机,2-叶轮,3-扩散器(diffuser),4-换向器马达,6-风扇外壳,7-托架,8-马达外壳,10-换向器,11-电刷,16-第1排气孔,17-静翼,21-第2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电动送风机的优选方式。
本发明的电动送风机1由以下部件构成:从外部吸引空气的叶轮2;配置在叶轮2的吐出侧、对从叶轮2吐出的空气进行整流的略筒状的扩散器3;配置在扩散器3的吐出侧、以比扩散器3的外径更小的直径形成的同时驱动叶轮的换向器马达4;覆盖叶轮2的同时在上方具有空气流入口5的风扇外壳6;固定扩散器3的同时,在周围边缘部固定风扇外壳6的托架7;固定在托架7上的同时,覆盖换向器马达4的马达外壳8(参照图1)。
驱动叶轮2的换向器马达4由固定在马达外壳8内的未图示出的定子;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定子的内侧的转子9;与转子9相连、配置在转子9的下游侧的换向器10;与换向器10接触的电刷11;滑动自如地保持电刷11的电刷支座12构成。另外,转子9的两侧被一对轴承13旋转自如地支撑。一对轴承13的一方被形成于马达外壳8上的马达外壳侧保持部14保持着。一对轴承13的另一方被形成于托架7上的托架侧保持部15保持着。在马达外壳8上形成有用于排出通过了换向器马达4的空气的第1排气孔16(参照图1)。
扩散器3形成略圆筒状,具有由朝向上游侧突出形成涡漩状的静翼17构成的多个空气流路18,被螺钉19固定在托架7上。扩散器3的静翼17相互重叠的空气流路18为了对空气流进行减速使动压回复为静压,如图6所示从正面看去朝向下游侧扩展成大致扇形。图6中箭头表示叶轮2的旋转方向,从上方(图1中为左侧)看去叶轮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托架7为略圆板状的形状,在中央形成保持轴承13的托架侧保持部15。在托架侧保持部15的两侧形成有从托架7的外周边缘连通托架侧保持部15的同时、加强托架侧保持部15的连结部20。在连结部20的外周侧形成有一对第2排气孔21。在与第2排气孔21对应的位置的马达外壳8上形成有与第2排气孔21连通的缺口部22。第2排气孔21从叶轮2的旋转方向(电动送风机1的上下方向)看去形成于大致与电刷支座12对应的位置。并且,详细地说,第2排气孔21形成于相对于电刷支座12稍微偏向叶轮2的逆转方向侧的位置,以使得从第2排气孔21朝向叶轮2的旋转方向侧斜向送出的风接触到电刷支座12。在第2排气孔21的附近配置了用于把马达外壳8固定在托架7上的螺钉23(参照图4、图5)。
在这样所构成的电动送风机1中,如图1箭头所示的电动送风机1外的空气因叶轮2的驱动而从风扇外壳6的空气流入口5流入电动送风机1内,介由扩散器3把风送到马达外壳8内,同时介由第2排气孔21把风送到马达外壳8外。
介由扩散器3被送到马达外壳8内的空气在通过换向器马达4时夺去换向器马达4的热量介由形成于马达外壳8上的第1排气孔16把气排到马达外壳8外。结果,换向器马达4被冷却。然而,通过换向器马达4的空气量减少从形成于托架7的第2排气孔21排到马达外壳8外的空气的量。这样的话,就会担心换向器马达4的温度、尤其是温度易于上升的电刷11的温度(通常100℃~120℃)异常上升而导致电动送风机1的寿命降低。
对此,在本发明方式中,由于第2排气孔21形成在与电刷支座12对应的位置,从第2排气孔21排到马达外壳8外的空气不通过换向器马达4而接触到电刷支座12使电刷支座12冷却。并且,伴随着电刷支座12的冷却,电刷11也被冷却。这样一来,由于能够利用通过第1排气孔16的空气和从第2排气孔21排出的空气有效地冷却电刷11,所以能够防止因电刷11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电动送风机1的寿命降低。
另外,通过新产生从排气损失少的托架7的第2排气孔21排出的气流,能够使送风效率提高。另外,由于第2排气孔21形成于强度足够的托架侧保持部15的连结部20上,所以能够防止因形成第2排气孔21而导致的托架7的强度的下降。并且,在第2排气孔21的附近,由于配置了用于把马达外壳8固定在托架7上的螺钉23,所以还能够通过螺钉23固定来进一步防止因形成第2排气孔21而导致的托架7的强度的下降。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由于第2排气孔21形成在相对于电刷支座12偏向叶轮2的逆转方向的位置,所以能够使伴随着叶轮2的旋转从第2排气孔21斜向叶轮2的旋转方向侧排出的空气有效地接触电刷支座12,从而能够提高电刷11的冷却效率。
还有,虽然第2排气孔21形成于连结部20上,但并不限定于此结构。也可以:把第2排气孔21形成在托架7的任意位置,同时在与第2排气孔21对应的位置配置电刷支座12。
另外,虽然把马达外壳8固定在托架7上的螺钉23配置在第2排气孔21的附近,但并不限定于此结构。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用螺钉23把马达外壳8固定在托架7上。
另外,虽然用螺钉23固定马达外壳8和托架7,但也可以不使用螺钉23,而利用铆钉铆接,或翻边铆接等固定方法来固定。
Claims (4)
1.一种电动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叶轮,配置在叶轮的吐出侧、具有多个涡旋状的静翼的扩散器,配置在扩散器的吐出侧、具备驱动叶轮的换向器以及电刷的换向器马达,固定扩散器的同时、固定覆盖叶轮的风扇外壳的托架,固定在托架上、覆盖换向器马达的同时具有排出通过了换向器马达的气流的第1排气孔的马达外壳;
在所述托架上形成用于将气流不通过换向器马达而排出的第2排气孔,从第2排气孔排出的气流接触到所述电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对旋转自如地支撑换向器马达的转子的一侧的轴承进行保持的保持部和与保持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第2排气孔形成在连结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壳和托架的固定位置位于第2排气孔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排气孔,从叶轮的旋转轴方向看,形成在相对于电刷的位置偏向叶轮的逆转方向侧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08582A JP2005201157A (ja) | 2004-01-16 | 2004-01-16 | 電動送風機 |
JP2004008582 | 2004-01-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1227A true CN1641227A (zh) | 2005-07-20 |
Family
ID=3482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98393 Pending CN1641227A (zh) | 2004-01-16 | 2004-12-09 | 电动送风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5201157A (zh) |
CN (1) | CN164122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8630B (zh) * | 2008-06-17 | 2013-05-08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鼓风机及具备该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
CN103536248A (zh) * | 2012-07-12 | 2014-01-29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吸尘器 |
CN107614888A (zh) * | 2015-05-29 | 2018-01-1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
WO2021098343A1 (zh) * | 2019-11-18 | 2021-05-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及吸尘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31455B2 (ja) * | 2012-01-16 | 2016-06-08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気掃除機 |
-
2004
- 2004-01-16 JP JP2004008582A patent/JP2005201157A/ja active Pending
- 2004-12-09 CN CN 200410098393 patent/CN164122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8630B (zh) * | 2008-06-17 | 2013-05-08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鼓风机及具备该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
CN103536248A (zh) * | 2012-07-12 | 2014-01-29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吸尘器 |
CN107614888A (zh) * | 2015-05-29 | 2018-01-1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
CN107614888B (zh) * | 2015-05-29 | 2019-08-06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
WO2021098343A1 (zh) * | 2019-11-18 | 2021-05-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及吸尘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5201157A (ja) | 2005-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72012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441170A (zh) | 风扇和罩组件 | |
JP3861008B2 (ja) |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 |
JP4867596B2 (ja) |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 |
JP4389998B2 (ja) | 遠心式多翼ファン | |
JP2013170505A (ja) | 二重反転式送風機 | |
KR20080054153A (ko) | 터보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 |
JP6840243B2 (ja) |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及び手乾燥装置 | |
CN1641227A (zh) | 电动送风机 | |
JP4505885B2 (ja) | 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並びに空気清浄機 | |
WO2018193530A1 (ja) |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及び手乾燥装置 | |
JP5659406B2 (ja) |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 | |
WO2008147981A2 (en) | Centrifugal air blower | |
JP2002048085A (ja) | 多連型多翼送風機用羽根車、多連型多翼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
CN110494654B (zh) | 远心风扇、成型用模具及流体输送装置 | |
CN109026765A (zh) | 用于离心风机的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 |
JPH059352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H11125198A (ja) | 電動送風機 | |
CN207513883U (zh) | 车用空调蒸发侧风机结构及车用空调 | |
JP2011064096A (ja) |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 |
KR20220045783A (ko) | 흡입력이 강화된 이중팬 | |
KR100635910B1 (ko) | 소음 저감형 모터 | |
KR20060089870A (ko) | 터보팬 | |
JP2002285996A (ja) | 多翼送風ファン | |
CN215890526U (zh) | 一种贯流风机及吹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