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0693A - 用于汽车的轮盖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轮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0693A
CN1640693A CNA2004101032970A CN200410103297A CN1640693A CN 1640693 A CN1640693 A CN 1640693A CN A2004101032970 A CNA2004101032970 A CN A2004101032970A CN 200410103297 A CN200410103297 A CN 200410103297A CN 1640693 A CN1640693 A CN 1640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heel cap
holding element
air extracto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1032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8341C (zh
Inventor
中村孝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himoto Form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himoto Form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himoto Form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himoto Forming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0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0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83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83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7/00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 B60B7/06Fasten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7/00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 B60B7/06Fasten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B7/08Fasten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having gripping elements consisting of formations integral with the c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轮盖(10),其具有若干通气孔(15),这些通气孔沿圆周方向所处位置相对于路面轮(1)中辐孔(6)之间的实心部位(8)。啮合元件(12)自通气孔(15)的边缘部(16)朝向路面轮(1)的轮盘(2)凸出。盘锁部位(18)自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朝向通气孔(15)凸出,优选包括锁定突起(31、32),这些锁定突起可与辐孔(6)的外围部位(7)啮合,从而使保持件(24)与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啮合起来,驱使并固定盘锁部位(18)。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轮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的轮盖,其可拆卸地安装到汽车路面轮的轮盘上,起到保护和/或装饰目的。
背景技术
如图1(a)和1(b)所示,与轮盖一起使用的路面轮1包括一个安装到汽车轴的轮盘2,一个用来安装轮胎的轮缘3。轮盘2有一个位于中心部位的轴安装孔4,若干个将路面轮1固定到车轴的螺栓孔5,和若干个用来散热的辐孔6,这些螺栓孔排列在轴安装孔4的径向外侧的圆周方向上,这些辐孔排列在螺栓孔5的径向外侧的圆周方向上。轮盖可拆卸地安装到轮缘3,如图1(c)所示,以便从外侧遮盖路面轮1的轮盘2。
下面结合附图2(a)和2(b)来描述JP 2002-59702 A2中公开的传统轮盖的典型实施例。在此,轮盖10包括一个轮盖体11、一个啮合元件12和一个爪形的轮缘锁定部位13,轮盖体11由硬质合成树脂制成,啮合元件12一体地自轮盖体11的背面侧凸出,从而与轮缘3啮合,轮缘锁定部位13位于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与轮缘3的内表面啮合。通过偏移啮合元件12,轮盖10可拆卸地安装到路面轮上,以便啮合元件12的轮缘锁定部位13弹性地与轮缘3的内表面啮合。在此,通过环形保持件14的弹性,轮缘锁定部位13径向向外偏移抵靠轮缘3的内侧,以便稳定地将轮盖10维持到位,防止它在诸如行驾过程中产生振动时,从轮缘3中退出。
但是,由于在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有爪形轮缘锁定部位13,它为轮盖10相对路面轮1获得保持力,所以如图2(a)所示的传统的轮盖10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问题。更具体地,当通常经由注塑过程来制造这样的轮盖10时,爪形的轮缘锁定部位13会形成凹槽。这样,如图2(b)所示,用于制造这样轮盖10的注塑模具40不能够仅仅由静止模板41和移动模板42形成,其中移动模板42可在箭头x所示的轴向上移动,靠近或远离静止模板41。另外每个轮缘锁定部位13需要一个滑动模具元件43,该滑动模具元件必须能够在箭头y所示的径向上移动,靠近或远离静止模板41,其结果是注塑模具系统整体尺寸变大,结构变得复杂。另外,为了防止在振动时产生噪声,安装轮盖10时,在轮盖10的外围部位和路面轮1的相对外围部位之间留有间隙s。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滑动模具元件43,间隙s将形成于显而易见的位置,从而影响了轮盖10的外观。此外,根据轮盖体的直径大小,一个普通的轮盖一般有6到12个轮缘锁定部位13。轮缘锁定部位13必须尺寸大且结构必须复杂,以便环形保持件14能够稳定地啮合。因此,形成这样多个轮缘锁定部位13不仅增加了轮盖10的重量,而且还要求有相应数量的滑动模具元件43,即6到12个滑动模具元件13。其结果是,注塑模具系统整体的尺寸变大,结构变复杂,从而增加了轮盖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3(a)和3(b)来描述JP 2001-225603 A2中公开的传统轮盖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此,轮盖10也包括一个轮盖体11和通气孔15,轮盖体11由硬质合成树脂制成,通气孔1靠近并5沿轮盖体11的外围部位排布对齐。圆锥壁17自通气孔15的边缘部位16沿着与轮盖体11的背面基本垂直的方向凸出。啮合元件12自圆锥壁17的一部分延伸,爪形盘锁部位18自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凸出,并在通气孔15之间的桥部19上折向相邻的通气孔15,以便能够与位于路面轮1的轮盘2内的辐孔6的外围部位7啮合。轮盖10可拆卸地安装到路面轮1上,如下所述。首先,将轮盖体11面向路面轮1的轮盘2放置,以便通气孔15基本上与轮盘2上的辐孔6重合。接着,将啮合元件12偏移,并将盘锁部位18插入到位于路面轮1的轮盘2内的辐孔6中。最后,将啮合元件12弹性地与路面轮1啮合,同时盘锁部位18与辐孔6的外围部位7啮合。
但是,在图3(a)和3(b)所示的轮盖10中,自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凸出的爪形盘锁部位18折叠在桥部19上,因此在通过注塑制造轮盖时也会产生凹槽。因此,仍然需要如图2(b)所示的滑动模具元件43,其结果是注塑模具系统尺寸变大,结构变得复杂。而且,轮盖与路面轮的啮合仅仅通过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盘锁部位18实现,而该部位在车辆行使时可能发生热变形,其结果是轮盖10在行使时易于脱落。
此外,JP 2000-6602 A2(或US 6247760 B1)公开了有轮辐形轮盘的轮盖。在此,啮合元件位于轮盖体的背面上,以便与路面轮的轮辐部啮合。但是,在安装结构和包括需要滑动模具元件来形成啮合爪在内的相关问题上,该轮盖基本上都与图3(a)和3(b)中所示的轮盖相同。另外,由于轮盖通过金属钩与金属路面轮啮合,在长期使用或反复安装和拆卸时,路面轮的表面层会慢慢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轮盖,其易于以低廉的成本制造,且不需要滑动模具元件。根据本发明的轮盖重量轻、相对路面轮有足够的固定力,在轮盖和路面轮之间有难以察觉的间隙,以避免降低外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轮盖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汽车的路面轮上,所述路面轮具有带辐孔的轮盘,其中轮盖包括:一个有若干通气孔的轮盖体,这些通气孔沿圆周方向排布的位置相对于轮盘内辐孔之间所述路面轮的位置;一个啮合元件,当轮盖在使用时,它自所述通气孔的外围部位朝向轮盘凸出;以及一个盘锁部位,它自所述啮合元件的尖端部位朝向通气孔凸出,以与轮盘的所述辐孔的外围部位啮合。
具有本发明所述新颖结构的车辆轮盖,其制造成本低廉,不需要滑动模具元件,其重量轻,相对路面轮有足够大的固定力,并且在轮盖和路面轮之间有难以察觉的间隙,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对外观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所述的轮盖与路面轮结合起来使用,该路面轮包括一个固定到车辆轴的轮盘、用来安装轮胎的轮缘,其中轮盘有若干辐孔。轮盘和轮缘可以是分开的元件,在使用时组装到一起,或者它们也可以形成为一体。轮盘内的辐孔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根据需要或希望也可选用其它不同的形状。例如,轮盘可以是轮辐形的,其中辐孔形成在辐条之间。尽管也可以采用其它布置,辐孔一般沿圆周方向形成于中心部的轴安装孔的外围部位中。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轮盖最好包括一体注塑而成的产品,该产品由硬度高、挠曲弹性大的硬质树脂制造而成,如ABS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者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共聚物的聚合物合金。
尽管轮盖也可以为其它不同的形状,可轮盖体最好为圆形,以便从路面轮的外侧遮盖轮盘,或者还可以形成为遮盖轮缘的至少一部分。啮合元件最好朝向通气孔倾斜凸出,以增加弹簧弹性,并易于形成用来锁定保持件的凹入部位。但是,啮合元件可以以直角或其它倾斜角凸出。盘锁部位可与轮盘内辐孔的外围部位啮合,并朝向相对于通气孔之间桥部一侧上的通气孔凸出,而不需要从啮合元件的尖端部位折叠。盘锁部位最好包括一个第一锁定突起和一个第二锁定突起,第一锁定突起在辐孔的外围部位与背面侧啮合,第二锁定突起在辐孔的外围部位与外面侧啮合,其中第一和第二锁定突起相互之间偏移设置,并且没有相互对齐。
轮盖最好包括一个保持件,用来将盘锁部位朝向通气孔偏移,以增强轮盖的固定性。保持件最好由具有弹性的线性材料制成,如不锈钢线等,尽管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和/或形状。保持件最好与一对啮合元件关联,该对啮合元件在位于通气孔之间的桥部的相对侧上相邻,从而使这些啮合元件通过保持件而彼此朝向各自的通气孔偏离开来。啮合元件最好具有一个用来锁定保持件的保持件锁定部位,其中保持件锁定部位在第一和第二锁定突起之间的背面上有凹入形状。此外,轮盖体最好有一个用来固定保持件的保持部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法,用来制造具有上述新颖特征的轮盖。因此根据本发明,该方法包括:将树脂注入到一个模腔中,该模腔设置在注塑模具的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之间,注塑模具在轮盖体的外围部位和盘锁部位的尖端有分离面。为了能够通过注塑成型简单地形成倾斜的啮合元件,注塑模具的模腔最好在相应的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的倾斜模型面之间包括一腔室部位,该部位用于倾斜的啮合元件。在此,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中的一个最好有倾斜的模型面,该模型面的一部分朝向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中另外一个的相对面凸出,并偏离紧靠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中另外一个的相对面以便形成用于锁定轮盖保持件的凹入部位,该保持件用来将所述盘锁部位朝向通气孔偏移。
采用该方法,可使用具有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的注塑模具,通过注塑过程来制造本发明所述的轮盖,其制造成本低廉,且不需要现有技术中所需的滑动模具元件。通过在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的倾斜模型面之间形成用于制造倾斜啮合元件的模腔部位,可以轻易地通过注塑形成所述的倾斜啮合元件。此外,通过使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的倾斜模型面的一部分相互连接,可简单地仅用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来形成用于锁定保持件的凹入部位。
上述方法保证可使用具有简单构造的注塑模具系统,通过简单的操作,高产出、低成本地制造出根据本发明的轮盖。
本发明所述的轮盖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路面轮上,这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布置轮盖体使其朝向轮盘,以便通气孔基本上与轮盘内的辐孔之间的路面轮的实心部位重合;偏移啮合元件并将盘锁部位插入到轮盘内的辐孔中;将啮合元件的盘锁部位与辐孔的外围部位弹性地啮合起来。
由于仅仅需要偏移啮合元件并将盘锁部位锁定到辐孔的外围部位,轮盖的安装工作将简单而迅速。在轮盖安装好的状态下,盘锁部位锁定到辐孔的外围部位,啮合元件在弹性啮合状态中安装。这样,由于有了较大的相对路面轮的固定力,轮盖稳定地维持在其安装好的状态。由于轮盖体可以遮盖轮缘的外围部位,即使轮盖体和轮缘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也难以察觉,安装好的轮盖的外观也不会明显地受到影响。
当轮盖内有保持件,用于将盘锁部位朝向通气孔偏移时,每一个保持件都由保持件固定部位固定并锁定到保持件锁定部位,从而朝向通气孔偏移盘锁部件。没有必要使用现有技术中要求的较大的保持件,从而减小了啮合元件的厚度,减轻了轮盖的重量。保持件偏移盘锁部位,以便将盘锁部位的锁定面向辐孔的外围部位挤压。这样就可能增强锁定力,从而增强了轮盖的固定力。如果保持件偏移盘锁部位,就会使一对在通气孔之间桥部相对侧上彼此相邻的啮合元件由保持件朝向各自的通气孔彼此分开,这样就可能获得更高的挤压效率,从而有助于减轻重量,增强固定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图1(a)是汽车车轮的正视图,该车轮适合与本发明所述的轮盖一起使用,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A-A的截面图,图1(c)是正视图;
图2(a)是传统轮盖的截面图,图2(b)是一个注塑模具的截面图,该模具用于制造轮盖;
图3(a)是透视图,显示了另一种传统轮盖的背面,图3(b)是截面图,显示了安装到位的轮盖;
图4(a)和4(b)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轮盖分别沿图1(c)中的线B-B和C-C的截面图;
图5(a)、5(b)和5(c)是分别沿图4(a)中的线D-D、E-E和F-F的截面图;
图6(a)和6(b)是透视图,分别显示图4(a)和4(b)的轮盖的背面;
图7(a)是一个啮合元件的透视图,图7(b)显示了其背面,图7(c)是沿图7(b)中的线G-G的截面图;
图8(a)是一个截面图,显示了注塑模具的外围部分,图8(b)是与图7(b)中的截面G-G对应的截面图;
图9(a)是一个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修改实施例的轮盖的背面的一部分,图9(b)是显示轮盖背面的视图;
图10是与图4(a)中的截面D-D对应的截面图,显示了本发明另一种修改实施例的轮盖。
需要理解的是,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或功能等效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结合图1(a)到1(c)所述,与根据本发明的轮盖一起使用的路面轮1包括安装到车轴的轮盘2,以及用来安装轮胎的轮缘3。轮盘2有位于其中心部分的轴安装孔4,若干个将路面轮1固定到车轴的螺栓孔5,和若干个用来散热的辐孔6,所述螺栓孔排列在轴安装孔4的径向外侧的圆周方向上,所述辐孔排列在螺栓孔5的径向外侧的圆周方向上。轮盖10可拆卸地安装于路面轮1,从而从路面轮1的外侧遮盖轮盘2和轮缘3。
轮盖10的轮盖体11形成有若干通气孔15,这些通气孔沿轮盖体11的外围部位分布,处于面向辐孔6之间的路面轮1的实心部位8的位置。圆锥壁17从通气孔15的边缘部位16在背面上凸出,并向通气孔15的中部倾斜。啮合元件12从圆锥壁17的开口端22的一部分朝向轮盘2凸出,以及盘锁部位18以曲柄形式从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朝向通气孔15凸出,以便与轮盘2内辐孔6的外围部位7啮合在一起。这样的轮盖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产品,适于由硬度高、挠曲弹性大的硬质树脂制成,如ABS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者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共聚物的聚合物合金。
根据所示实施方式的轮盖10与图3(a)和3(b)中显示的传统轮盖的不同点如下。对于传统的轮盖10而言,通气孔15和辐孔6的位置相互重合,盘锁部位18以某种形式凸出,即能够在通气孔15的相对侧上折叠到通气孔15之间的桥部19上,从而与辐孔6啮合在一起,并且由桥部19、圆锥壁17、啮合元件12和路面轮的实心部位8形成一闭合空间。相比较而言,就根据所示实施方式的轮盖10而言,通气孔15位于辐孔6之间面向轮盘2的实心部位8的位置处,盘锁部位18朝向通气孔15弯曲成曲柄形式从而啮合辐孔6,并且桥部19、圆锥壁17、啮合元件12和轮盘2的实心部位8形成了波浪形或者锯齿形的截面。
轮盖11的形状一般为圆形10,以便盖住轮盘2和轮缘3,并从视觉上将它们从路面轮1的外侧遮蔽起来。特别地,轮盖10外围部位处的环部21径向向外延伸在轮缘3的外围部位之上,从而使路面轮1和轮盖10之间的间隙s难以察觉。圆锥壁17的形成使得所述顶端在通气孔15的边缘部位16的整个圆周上变细。两个啮合元件12自圆锥壁17的开口端22的一部分的相对位置凸出,定位凸缘23从开口端22的另一部分延伸,以便与轮盘2内的辐孔6的外侧接触。两个保持件固定凸缘24用来固定保持件25,保持件自轮盖体11的桥部19的背面于啮合元件12之间的位置凸出。
啮合元件12在其与轮盘2啮合时可展现很高的弹性,并沿圆锥壁17的倾斜朝向通气孔15倾斜凸出。盘锁部位18在相对于桥部19的一侧上朝向通气孔15凸出,以便与辐孔6的外围部位7啮合。更为具体地,盘锁部位18有第一锁定突起31和第二锁定突起32,第一锁定突起在啮合元件12的凸出端部30一侧上与辐孔6的外围部位7的背面侧啮合,第二锁定突起在第一锁定突起31的底部一侧上与外围部位7的外面侧啮合,其中第一锁定突起31和第二锁定突起32的位置相互偏移且不对齐。锁定面33形成有槽,用来将外围部位7的端面锁定在两个锁定突起之间。锁定面33的曲面最好与外围部位7的曲面相同,以便增加啮合力。
在啮合元件12的第二锁定突起32中心部位中的背面上形成有通孔34,该通孔在通气孔15一侧的轴向上开口并且也在辐孔部位6一侧开口,以便形成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在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的两侧上形成有保持件调节凸缘36,该保持件调节凸缘与两个保持件固定凸缘24平行。附图标记37表示第一分割槽,它在与第二锁定突起32相应的位置分割第一锁定突起31,附图标记38表示第二分割槽,它在与第一锁定突起31相应的位置分割第二锁定突起32。通过这些分割槽37和38,第一锁定突起31和第二锁定突起32相互错开设置且彼此不对齐。
保持件25将盘锁部位18朝向通气孔15偏移,以增强轮盖10的固定能力,该保持件可以这样制造,即切割出预定长度的金属线,并基本上弯曲成V形,其中弯曲部位是平的。为了防止保持件25的切割面生锈,保持件25的制造材料最好为不锈钢,或者为适于电镀而有效防止生锈的材料,如锌镀、铝合金热浸涂镀、锌-铝-镁合金热浸涂镀等。该保持件25在其中心部位被固定在固定凸缘24、24之间,在两个端部该保持件25锁定在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内,该固定凸缘形成在轮盖11的桥部19上,该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在啮合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锁定突起31和32之间的锁定面33的背面上形成为凹入形式。这种情况下,位于通气孔15之间的桥部19相对侧上彼此相邻的成对啮合元件12相互之间偏移开,从而能够被打开。
轮盖10可拆卸地安装到位,以便盖住轮盘2。为此,轮盖体11面向轮盘2布置,以便通气孔1 5基本上与路面轮1的轮盘2的位置重合,该位置相对于轮盘2中辐孔6之间的实心部位8。啮合元件12偏移,盘锁部位18插入到轮盘2里的辐孔6中,随着盘锁部位18锁定到辐孔6的外围部位7,使得啮合元件12弹性地啮合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定位凸缘23与轮盘2中的辐孔6的外侧接触,以调节安装位置,辐孔6的外围部位7与啮合元件12的第一锁定突起31和第二锁定突起32之间的锁定面33啮合从而将轮盖10安装到位。啮合元件12可以由定位凸缘23和第一锁定突起31锁定,而不需要第二锁定突起32。但是,如果第一锁定突起31和第二锁定突起32从两侧与外围部位7啮合,那么将能稳固地锁定,从而不需要提高其固定特性。
虽然在不使用保持件25的情况下也足以将轮盖10固定到位,但是当保持件25确实偏移盘锁部位18时,可以提高固定特性。当保持件25包含在轮盖10内时,保持件固定凸缘24固定保持件25的中心部位,并且保持件的两个端部锁定到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以便盘锁部位18朝向通气孔15偏移。保持件25还可以在安装轮盖10之前以图6(a)中的箭头a方向事先插入并安装到轮盖10。当啮合元件12偏移时,保持件25也同时受到挤压,以便能够将轮盖10安装到路面轮1上。
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形成在盘锁部位18的锁定面的后侧上,该位置在轮盖安装到位时与辐孔的外围部位7的端面相对。因此,即使轮盖10变热并且啮合元件12的轮盘侧因此变软也不会产生变形。此外,保持件25的尖端部位插入到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内,盘锁部位18被偏移紧靠轮盘2。因此,保持件25不会与车轮8直接接触,这意味着轮盖基本上不会产生噪声,不会有涂料、表面层或防锈层的脱落。保持件25由保持件固定凸缘24固定,并被类似地固定在保持件调节凸缘36之间,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脱落或分开。
对保持件25来说,仅需将成对的啮合元件12相互错开,从而将它们打开,因此就可以不需要使用较大的保持件,如传统的环形保持件14。其结果是,啮合元件12的厚度可以减小,并因此轮盖10的重量减轻。通过偏移盘锁部位18和保持件25,可将盘锁部位18挤压向辐孔6的外围部位,以增强锁定力,从而提高轮盖10的固定力。在所阐述的实施方式中,保持件25用来偏移通气孔15之间位于桥部19相对侧上相邻的成对啮合元件12,从而增加每一个保持件25的挤压效率,减少重量并提高固定力。保持件25也锁定到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从而能够简化其形状。
仅仅通过偏移啮合元件12以及将盘锁部位18锁定到辐孔6的外围部位7,就可以将轮盖10安装到位,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完成必需的工作。在安装状态下,盘锁部位18锁定到辐孔6的外围部位7,啮合元件12处于弹性啮合状态,从而使轮盖的安装状态是稳定的并且相对路面轮1的固定力很大。由于轮盖体11的环部21能够遮盖轮缘3的外围部位,即使轮盖体11和轮缘3之间形成有间隙s,该间隙s也难以察觉,安装好的轮盖在外观上也不会受影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轮盖10如此构造,使得啮合元件12在轮盘3侧上自轮盖体11的通气孔15的开口端22凸出,该轮盖体的这些通气孔15沿圆周方向分布,其位置与位于辐孔6之间的位置相对,盘锁部位18在通气孔15侧自啮合元件12的尖端部位凸出,以便锁定到位于轮盘2中的辐孔6的外围部位7。因而,可以不使用滑动模具43以低成本来制造车辆轮盖10,制造的车辆轮盖重量轻,相对路面轮1有较大的固定力,并且在轮盖10和路面轮1之间有难以察觉的间隙,从而增加装饰性。
上述轮盖10可以某种方式通过注塑过程来制造,下面将结合图8(a)和8(b)来描述这种方式。为此,需要使用注塑模具40,它包括有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但不需要滑动模具元件。注塑模具40在轮盖体11的周边部位和盘锁部位18的尖端部位有分离面45,如图8(a)和8(b)所示。可移动模板42可相对固定模板41移动,从而能够在箭头x所示的轴向上闭合或打开。树脂注入到限定在静止模板41和移动模板42之间的模腔46内。如图8(b)所示,用于啮合元件12的倾斜模腔46形成在注塑模具40的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的倾斜模型面之间,从而能够形成倾斜的啮合元件12。在这种情况下,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其中一个的倾斜模型面部分地朝向另一个模板的模型面凸出并与另一个模板的模型面接触,从而能够形成通孔34和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形成有模型面,可用来在箭头x所示轴向上形成第一分割槽37和第二分割槽38。可通过在箭头x的方向上闭合或打开可移动模板42形成这些槽。
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注塑模具40以低成本通过注塑过程容易地制造本发明所述的轮盖10,其中注塑模具40只包括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如图8(b)所示。通过在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的倾斜模型面之间形成用于倾斜啮合元件12的模腔46,倾斜啮合元件12可通过注塑过程容易地形成。啮合元件12相对可移动模板42前进方向的倾斜角最好在5°到60°的范围内。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的倾斜模型面的一部分凸出并接触,因此通孔34可仅仅通过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形成,且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也能够简单地形成。如果倾斜角过大,在轮盖安装好的情况下,容易看到啮合元件12,所以倾斜角最好小一些。另一方面,如果倾斜角不足,那么就需要加长啮合元件12以形成通孔34,这样将易于从外侧看到啮合元件12的锁定元件。因此,倾斜角最好在10°到30°的范围内。
在上述制造车辆轮盖10的方法中,轮盖10是通过注塑过程制造的,在该注塑过程中,树脂注入到位于注塑模具40的静止模板41和可移动模板42之间的模腔46内,该注塑模具在轮盖体11的周边部位和盘锁部位18的尖端部位有分离面45。因此,可使用具有简单构造的模具40,通过简单的操作,高产出、低成本地制造上述轮盖10。
图9(a)和9(b)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其中保持件固定凸缘24设置在自啮合元件12之间的位置径向向轮盖内偏移的位置。保持件25的安装方法基本上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
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其中保持件为环形(包括椭圆形)。通过偏移该环形保持件25,保持件25的外围部位将锁定到保持件锁定凹入部位35。
这些变更的实施方式也具有前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优点,前述实施方式是结合图4(a)到图7(c)进行说明的。
虽然结合示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实施方式作出各种变更。

Claims (11)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用于汽车路面轮上的轮盖,所述路面轮具有带辐孔的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盖包括:
一个有若干通气孔的轮盖体,这些通气孔沿圆周方向所处位置相对于轮盘内辐孔之间的所述路面轮的位置;
一个啮合元件,它自所述通气孔的外围部位朝向轮盘凸出;和
一个盘锁部位,它自所述啮合元件的尖端部位朝向通气孔凸出,从而与轮盘的所述辐孔的外围部位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元件朝向通气孔侧倾斜凸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盖,还包括一个保持件,其用来将所述盘锁部位朝向通气孔偏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盖,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啮合元件在通气孔之间的桥部的相对侧上相邻,从而通过所述保持件将这些啮合元件朝向各自的通气孔彼此分开。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锁部位包括一个第一锁定突起和一个第二锁定突起,所述第一锁定突起在所述辐孔的外围部位与背面侧啮合,所述第二锁定突起在所述辐孔的外围部位与外面侧啮合,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突起相互错开设置并且相互不对齐。
6.如权利要求3到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元件包括保持件锁定部位,用来锁定所述保持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锁定部位形成在所述盘锁部位的锁定面的背侧上,所在位置在轮盖紧固到路面轮上时与所述辐孔的外围部位的端面相对。
8.如权利要求3到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盖体包括保持件固定部位,用来固定所述保持件。
9.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轮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注入到注塑模具的静止模板和移动模板之间的模腔内,所述注塑模具在轮盖体的外围部位和盘锁部位的尖端部位有分离面,从而在所述模腔内注塑所述轮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塑模具的所述模腔在相应的所述静止模板和所述移动模板的倾斜模型面之间包括一腔室部分,用于倾斜的啮合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模板和所述可移动模板中的一个有倾斜模型面,该模型面的一部分紧靠所述静止模板和所述可移动模板中的另一个的相对表面,以便形成凹入部位,用于锁定所述轮盖的保持件,该保持件用来将所述盘锁部位朝向通气孔驱使。
CNB2004101032970A 2003-12-19 2004-12-17 用于汽车的轮盖及制造该轮盖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83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3479/2003 2003-12-19
JP2003423479A JP4442217B2 (ja) 2003-12-19 2003-12-19 車両用ホイールカバーおよび製造方法
JP423479/03 2003-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0693A true CN1640693A (zh) 2005-07-20
CN100398341C CN100398341C (zh) 2008-07-02

Family

ID=34510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329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8341C (zh) 2003-12-19 2004-12-17 用于汽车的轮盖及制造该轮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147289B2 (zh)
EP (1) EP1543996B1 (zh)
JP (1) JP4442217B2 (zh)
KR (1) KR20050062417A (zh)
CN (1) CN100398341C (zh)
CA (1) CA2490767A1 (zh)
DE (1) DE602004016106D1 (zh)
ES (1) ES2312933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4255B2 (en) * 2004-09-30 2008-01-01 Kuan Hsings Enterprise Corp. Structure of wheel rim cover
TWM289116U (en) * 2005-11-01 2006-04-01 Kuang Hsings Entpr Corp Wheel rim cover structure
US7510248B2 (en) * 2007-05-24 2009-03-31 Yen Ching Wang Wheel rim cover mounting structure
JP5225628B2 (ja) * 2007-07-17 2013-07-0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ホイール
FR2962366B1 (fr) 2010-07-12 2014-11-28 Tente Roulettes Polymeres Bruandet Roulette avec flasque
US20130278043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Yen-Ching Wang Automobile Wheel Rim Cover
JP6363551B2 (ja) * 2015-04-01 2018-07-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
WO2017104555A1 (ja) * 2015-12-16 2017-06-22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の製造方法及び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
DE102016216067A1 (de) * 2016-08-26 2018-03-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ad eines Fahrzeuges
US10005316B2 (en) * 2016-10-12 2018-06-26 Superior Crown Material Co., Ltd. Wheel disk structure
KR101949029B1 (ko) * 2017-08-08 2019-05-0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자동차용 휠
DE102018119327B4 (de) * 2018-08-08 2023-10-12 Demmel Ag Dekor-Zierblende an einer Kfz-Felge
FR3093673B1 (fr) * 2019-03-11 2022-04-15 Psa Automobiles Sa Enjoliveur pour jantes de roue de véhicules automobiles
US11787230B2 (en) * 2020-12-30 2023-10-17 Elizabeth Ann Tataru Vehicle wheel cover reten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4995E (en) * 1961-06-06 Air circulating wheel structure
US2175044A (en) * 1935-04-18 1939-10-03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Vehicle wheel
US2212039A (en) * 1936-03-13 1940-08-20 Lyon George Albert Ornamental wheel disk construction
US2717179A (en) * 1952-06-04 1955-09-06 Eaton Mfg Co Covers for vehicle wheels
US2885038A (en) * 1954-01-14 1959-05-05 Lyon George Albert Air circulating wheel structure
DE7613382U1 (de) * 1976-04-26 1976-08-26 Kronprinz Ag Fahrzeugrad mit einer einteiligen Radzierblende
DE2952000A1 (de) * 1979-12-21 1981-07-02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Radkappe fuer fahrzeugraeder
FR2481197A1 (fr) * 1980-04-29 1981-10-30 Peugeot Aciers Et Outillage Enjoliveur de roue de vehicule
CN2191113Y (zh) * 1993-09-10 1995-03-08 徐东扶 专门用于金属类轮盖的卡掣装置
JP3821954B2 (ja) 1998-06-23 2006-09-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ホイールカバー
JP2001225603A (ja) 2000-02-15 2001-08-21 Toyoda Gosei Co Ltd キャップ付きタイヤホイール
JP3796525B2 (ja) 2000-08-16 2006-07-12 株式会社アルティア橋本 ホイールカバーの取付け爪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47289B2 (en) 2006-12-12
EP1543996A3 (en) 2007-03-07
ES2312933T3 (es) 2009-03-01
CN100398341C (zh) 2008-07-02
JP4442217B2 (ja) 2010-03-31
EP1543996B1 (en) 2008-08-27
US20050134107A1 (en) 2005-06-23
EP1543996A2 (en) 2005-06-22
JP2005178625A (ja) 2005-07-07
KR20050062417A (ko) 2005-06-23
DE602004016106D1 (de) 2008-10-09
CA2490767A1 (en) 2005-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0693A (zh) 用于汽车的轮盖
US9321303B2 (en) Road wheel ornament
US7416260B1 (en) Vehicle wheel cover ret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9707800B2 (en) Partial wheel cladding
CN1043864C (zh) 轮胎模子及轮胎的模压制造方法
US20050066922A1 (en) Drive for valve operating control systems in motor vehicles, preferably camshaft adjusters
US4563042A (en) Covering ring for a vehicle wheel
CN101208208A (zh) 装配式车轮的轮辐和包括这种轮辐的装配式车轮
CN1939615A (zh) 用于生产轮罩和包括此种轮罩的车轮的方法和设备
CN1861451A (zh) 轮口嵌条的固定结构
US7118702B2 (en) Tire mold
CN1078681A (zh) 轮胎模具以及轮胎模压方法
USRE29710E (en) Wheel and grease cap assembly
CN1703328A (zh) 具有延伸的外凸缘的轮缘
CN1863994A (zh) 内燃机一体式活塞的冷却通道盖
US20050212349A1 (en) Wheel ornamentation assembly
US6752469B1 (en) Composite wheel assembly
JP3907578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US7393062B1 (en) Vehicle wheel cover ret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6357901B1 (en) Snap-in roof marker lamp assembly
US20230150300A1 (en) Wheel Assembly
KR20050044414A (ko) 타이어용 몰드
JP3041008U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カバー
DE2818268A1 (de) Radzierblende mit speichen
CN2681926Y (zh) 具双阶交错磨耗警示结构的自行车轮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