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8654A - 棒材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棒材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8654A
CN1638654A CNA038045346A CN03804534A CN1638654A CN 1638654 A CN1638654 A CN 1638654A CN A038045346 A CNA038045346 A CN A038045346A CN 03804534 A CN03804534 A CN 03804534A CN 1638654 A CN1638654 A CN 1638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otating cylinder
receiving
receiving sli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45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9480C (zh
Inventor
冈本浩
堀川昌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638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8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94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4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CMACHINES FOR MAKING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00Making cigarettes; Making tipping materials for, or attaching filters or mouthpieces to,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47Attaching filters or mouthpieces to cigars or cigarettes, e.g. inserting filters into cigarettes or their mouthpieces
    • A24C5/478Transport means for filter- or cigarette-rods in view of their assemb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CMACHINES FOR MAKING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00Making cigarettes; Making tipping materials for, or attaching filters or mouthpieces to,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32Separating, ordering, counting or examining cigarettes; Regulating the feeding of tobacco according to rod or cigarette condition
    • A24C5/322Transporting cigarettes during manufacturing
    • A24C5/327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cigarette transport drum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Cigar And Cigarette Tobacco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过滤嘴香烟制造机的接收装置,其具有能转动的接收转筒(2),接收转筒(2)其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可接收香烟棒(CR)的接收槽(6)。被接收在接收槽(6)内的香烟棒(CR)在接收槽(6)内向前移动进入接收槽(6)的制动区域。在制动区域香烟棒(CR)受到由吸引的制动力并停止。在接收转筒(2)的外侧配置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该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用光学方法检测香烟棒(CR)的后端部,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香烟棒的停止位置是否在容许区域内,根据该判断结果控制器(38)调整对香烟棒(CR)的制动力,控制香烟棒(CR)的停止位置。然后推杆(26)在接收槽(6)内把香烟棒(CR)从停止位置推回至规定位置。

Description

棒材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材接收装置,特别地涉及适用于在过滤嘴香烟制造机中接收香烟棒的棒材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嘴香烟制造机具有规定的输送路径,在该输送路径上供给香烟棒。香烟棒沿输送路径被输送,在该输送过程中被均分切断,形成两根香烟。
然后,在输送路径上,形成在两根香烟之间配置滤嘴芯棒的香烟/过滤嘴组件。用纸片卷贴香烟/过滤嘴组件,形成双过滤嘴香烟,然后,把双过滤嘴香烟从中央切断过滤嘴,成为一支支过滤嘴香烟。
一般,过滤嘴香烟制造机具有转筒列,该转筒列形成所述的输送路径。更详细地,转筒列包括多个带槽转筒,这些带槽转筒以相互邻接状态配置成一列。位于转筒列始端的带槽转筒称为接收转筒,该接收转筒,例如公开在特开平10-14556号公报中。
该公报中所述的接收转筒在其外周面上有多个接收槽,这些接收槽在接收转筒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伴随接收转筒的转动,接收槽依次通过接收位置,该接收位置在接收转筒的转动方向上看,确定为规定的转角位置。
当接收槽通过接收位置时,香烟棒被送入接收槽内,香烟棒在接收槽被接收,被接收的香烟棒在接收槽内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香烟棒受到制动机构的制动力,停止在接收槽内的规定位置。
具体地,制动机构包括在接收槽的底部开口的多个吸引孔和向这些吸引孔供给吸引压的吸引源,吸引压制动在接收槽内向前移动的香烟棒。
然后,由推杆把接收槽内的香烟棒推回到规定的位置,在该规定的位置上定位。结果,可靠地实施把香烟棒从接收转筒转送到下一个带槽转筒、即向移送转筒输送香烟棒,在输送路径上输送香烟棒。
然而,每一个香烟棒的送出速度和自身重量既使有微小的变动,也会造成香烟棒在接收槽内通过制动机构停止的停止位置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接收槽内,当香烟棒大幅度超过规定位置停止时,不仅香烟棒的滑动距离加长,而且,从停止位置到规定位置推回香烟棒的距离也加长。这种情况下,香烟棒在接收槽的内面上摩擦,容易使香烟棒卷纸起皱。
相反,在接收槽内,当香烟棒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前停止时,推杆就不能把香烟棒推回规定位置。结果,就不能从接收转筒向移送转筒转送香烟棒、即在输送路径上不能转送香烟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接收槽内能够不损伤棒材进行接收,并且能够稳定地输送棒材的棒材接收装置。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棒材接收装置,具有:接收转筒,其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始端部且能够在一个方向转动,其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在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的多个接收槽和确定在圆周方向的规定位置上且供给所述棒材的接收位置,当伴随着所述接收转筒的转动所述各接收槽通过所述接收位置时,所述接收槽接受所述棒材,同时容许在所述接收槽内接收的所述棒材向前移动;制动机构,其能够在所述接收槽内使所述棒材停止向前移动,其包括分别确定在所述各接收槽的底部,当所述棒材进入时通过由所述吸引产生的规定的制动力制动所述棒材的制动区;检测机构,其检测在所述接收槽内停止的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容许区域内,输出检测结果;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调整所述制动机构的所述制动力,控制所述棒材的停止位置;定位机构,其在所述接收槽内所述棒材停止后,在所述输送路径上所述棒材从所述停止位置在与所述向前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回到规定位置。
根据所述接收装置,当棒材的停止位置偏离容许区域时,通过检测机构检测该情况。并且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增加或者减少制动器对棒材的制动力。具体地,在棒材的停止位置超过容许区域而停止的情况下,增加制动力,与此相对在棒材的停止位置在容许区域前停止的没达到的情况下,减少制动力,结果,棒材在接收槽内的停止位置自动返回容许区域内。
如此若棒材的停止位置保持在容许区域内,棒材在接收槽内滑动的距离和推回距离缩短,减少棒材的损伤,另外,对棒材的定位可有效地进行、保证稳定输送棒材。
具体地,检测机构包括:配置在接收转筒的外侧,用光学方法检测棒材的一对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在棒材向前移动方向上相互离开,并且规定所述容许区域。
理想的是这些位置传感器配置成应该分别检测棒材的同一侧的端部。
在此,当一对位置传感器都不能检测的后端部时,棒材处于超过容许区域的状态,与此相对,当一对位置传感器都检测到棒材后端部时,棒材处于没到达容许区域的状态。
另外,当在棒材的向前移动方向看,仅前侧的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棒材的后端部时,棒材停止在容许区域内,此时,保持制动力。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读入来自一对位置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读入机构;根据读入的传感器信号判断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容许区域内的判断机构;根据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输出用于把棒材排除到输送路径外的排除信号的机构;对所述判断结果进行取样并分类的取样机构;每当取样数达到规定值时,根据取样机构的分类结果增加或减少对所述棒材的制动力的调整机构。具体地,取样机构把判定结果分类成从容许区域向一方向偏离的组和从容许区域向另一方向偏离的组。
此时,控制机构在通过调整制动力使棒材的停止位置返回容许区域内之前连续输出制动棒材的排除信号。
另外,检测机构还包括:配置在接收转筒的外侧,用光学方法检测棒材的一对中间传感器,该一对中间传感器在棒材的所述向前移动方向上相互离开,并且确定棒材在容许区域内应该停止的目标区域。
此时,控制机构包括:读入每对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的信号的读入机构;根据来自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判断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容许区域内的第一判断机构;根据第一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输出用于把棒材排除到输送路径外的排除信号的机构;根据来自一对中间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目标区域内的第二判断机构;对第一和第二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进行取样并分类的取样机构;每当取样数达到规定值时,根据取样机构的分类结果增加或者减少对棒材的制动力的调整机构。
在此的取样机构能够把第一和第二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分成从所述目标区域向一方向偏离的组和从目标区域向另一方向偏离的组。
根据所述控制机构,当棒材的停止位置有偏离容许区域的趋势时,调整对棒材的制动力,使棒材的停止位置返回到目标区域内,结果棒材的停止位置被极其精密地控制,大幅度减少从输送路径排除的棒材的根数。
制动机构的制动区域具有在接收槽的底部开口且接受供给的吸引压的多个吸引孔,这些吸引孔分布在棒料的向前移动方向。
另外,接收转筒还包括帮助所述棒材在接收槽内向前移动的辅助机构,该辅助机构在接收槽内产生在棒材向前移动方向上流动的空气流。该空气流稳定棒材向前移动,防止棒材在接收槽内卡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过滤嘴香烟制造机的接收转筒和移送转筒的正面图;
图2是图1的接收转筒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在接收转筒的配置一对位置传感器和吸引制动力的调整回路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使用一对位置传感器的取样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根据图4的取样程序的执行结果执行的吸引制动力的调整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5的调整程序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每对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的布置图;
图8是举例表示由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检测出的香烟棒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9是表示使用中间传感器的取样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根据图9的取样程序的执行结果执行的吸引制动力的调整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每对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过滤嘴香烟制造机中的转筒列的始端部分,转筒列包括多个带槽转筒,这些带槽转筒以互相邻接的状态配置成一列,相邻的带槽转筒互相逆向转动,由此,转筒列形成香烟棒的输送路径。
转筒列的始端部分包括两个带槽转筒、即接收转筒2和移送转筒4接收转筒2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多个接收槽6,这些接收槽6在接收转筒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各接收槽6在接收转筒2的轴线方向上延伸,具有在接收转筒2的一个端面开口的入口和闭塞端。
随着接收转筒2的转动各接收槽6依次通过接收位置P。接收位置P在接收转筒2的圆周方向看,规定在时钟12点的位置,接收转筒2在图1看,在箭头C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接收槽6通过接收位置P时,香烟棒CR(以下,简称为棒CR)由接收槽6的入口侧向接收槽6内送入,接收槽6能够接收棒CR。
更详细地,棒CR通过香烟制造机的送料器(未图示)向接收转筒2被间歇地送出,棒CR的送出方向和棒CR的轴线方向一致。另外,接收槽6的入口部分的槽宽向入口扩展,并且在送出棒CR时,由送料器给予棒CR接收转筒2的转动方向的运动分量。结果,接收槽6能够可靠地接收棒CR。
在接收槽6内被接收的棒CR由接收槽6引导并朝接收槽6的闭塞端向前移动。在该向前移动过程中,当棒CR进入接收槽6的制动区域时,棒CR在制动区域受到吸引压、即制动力,停止向前移动。制动区域位于接收槽6的闭塞端一侧。
在具体说明制动区域时,首先,简单说明接收转筒2的结构。
如图2所示,接收转筒2在驱动轴8的外侧分别具有固定轴套10、控制套筒12和转筒罩14,这些固定轴套10、控制套筒12和转筒罩14从驱动轴8一侧依次同轴配置。
在转筒罩14的外周面形成接收槽6,转筒罩14通过连结圆盘连结在驱动轴8上。由此,转筒罩14和驱动轴8一体地转动。与此相对,固定轴套和控制套筒12相互连结,与驱动轴8和转筒罩14的转动无关,不能转动。
在转筒罩14的外侧配置圆弧形的罩盖17,该罩盖17覆盖转筒罩14的外周的一部分。具体地如图1可知,在转筒罩14的转动方向看,罩盖17从紧靠接收位置P的跟前位置沿接收转筒2的外周延伸,覆盖接收转筒14的外周的约1/4。
伴随着转筒罩14的转动,当接收槽6进入罩盖17的内侧时,接收槽6通过罩盖17形成隧洞。
上述的制动区包括多个吸引孔18,这些吸引孔18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沿接收槽6的方向上。吸引孔18一端在接收槽6的底部开口,另一端在转筒罩14的内周面上开口。
在控制套筒12上,在其轴方向看,在与制动区相对应的区域上形成吸引槽20,该吸引槽20在转筒罩14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形成吸引区S1。具体地,吸引区S1在转筒罩14的转动方向C上看,具有位于罩盖17的内侧且在接收位置P的下游的始端和位于罩壳17的外侧的终端。
由此,随着接收转筒14的转动,当接收槽6进入吸引区S1时,接收槽6的吸引孔18连通吸引槽20。
固定轴套10内形成吸引通路22,该吸引通路22在固定轴套10的轴线方向上延伸。吸引通道22其一端连通控制套筒12的吸引槽20,吸引通道22的另一端在接收转筒2的外侧连接在作为负压源的风机上。风机通过吸引通路24排出吸引槽20内的空气,由此,在吸引槽20内形成规定的负压、即吸引压,并且时常保持该吸引压。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前所述当接收了的棒CR的接收槽6进入罩盖17内的吸引区S1时,接收槽6的吸引孔18连通吸引槽20,从吸引槽20向吸引孔18供给吸引压。因此,当在接收槽6内向前移动的棒CR进入制动区域、即吸引孔18分布区域时,棒CR受到来自吸引孔18的吸引压被制动,在达到接收槽6的闭塞端前停止。
在棒CR通过吸引区S1过程中,由于上述的接收槽6由罩盖17形成隧洞状,所以来自吸引孔18的吸引压对棒CR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棒CR的制动效果。
如上所述,因为吸引区S1也延伸至罩盖17的外侧,随着转筒罩14的转动,棒CR即使从罩盖17的内侧脱出,也被接收槽6的制动区域吸引,即被吸引孔18吸引,稳定保持在接收槽6内。
另外,如图2所示,在罩盖17上形成吸出孔24,该吸出孔24位于接收槽6的闭塞端附近,在转筒罩14的转动方向看,从接收位置P贯通规定的转角范围在罩盖17的圆周方向延伸。吸出孔24通过连接路径连接在风机等吸引源上,当接收槽6进入罩盖17的内侧时,吸引源排出隧洞状的接收槽6内的空气。由此,在接收槽6内产生由入口向闭塞端的空气流,该空气流有助棒CR在接收槽6内向前移动。但是,空气流引起棒CR向前移动的前进力不如吸引孔18的吸引压强,即不如制动棒CR的制动力强。
另外,接收转筒2在每个接收槽6内都具有棒状的推杆26,各推杆26从所对应的接收槽6的闭塞端向入口突出。各推杆26通过凸轮机构的动作从图2所示的停止位置推出至接收槽6的入口侧的工作位置,然后从该工作位置引入至停止位置。即,各推杆26能够在停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在图2中没有具体表示凸轮机构,例如凸轮机构包括包围转筒罩14的固定的环状凸轮和连接各推杆26的凸轮随动件,凸轮随动件在环状凸轮的凸轮槽内被导向。
接收槽6伴随转筒罩14的转动通过图1中的转角范围M时,凸轮机构使推杆26进行一个往返运动。转角范围M在转筒罩14的转动方向看,处于紧靠吸引区S1的下游侧的位置。
由此,棒CR从吸引区S1脱出后,即解除对棒CR的吸引保持后,推杆26进行往返运动。结果,在接收槽6内已处于停止状态的棒CR通过推杆26推出,推回到接收槽6的入口侧的规定位置。即,推杆26的往返行程把接收槽6内的棒CR定位在规定位置。
如图1中所示,由圆弧形的导向板28覆盖转筒罩14的外周的一部分。该导向板28在转角范围M延伸,在接收槽6通过转角范围M的过程中防止棒CR从接收槽6脱落。
再如图1中所示,接收转筒2除吸引区S1还具有吸引区S2,该吸引区S2在转筒罩14的圆周方向看,从转角范围M延伸到紧靠移送转筒4的前方位置(即,紧靠接收转筒2和移送转筒4之间的转接点的前方位置)。
吸引区S2和吸引区S1同样地由在控制套筒12上形成的吸引槽(未图示)确定,该吸引槽在与吸引槽20分离的状态连通吸气通路22。
由此,通过转角范围M后被定位在规定位置上的棒CR由来自吸引区S2的吸引压保持在接收槽6内,然后稳定地向移送转筒4输送。
然后,到达移送转筒4的棒CR从接收转筒2转送到移送转筒4上,然后随着移送转筒4的转动,再在移送转筒4内输送。
移送转筒4和接收转筒4同样地在其外周具有能够转动的转筒罩,在该转筒罩的外面形成能够接收棒CR的输送槽30。这些输送槽30在移送转筒4的圆周方向上以具有与接收槽6间距相同的间距配置。另外,移送转筒4的转筒罩具有和接收转筒2的转筒罩14相同的圆周速度,在图1中箭头CC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由此,接收槽6和输送槽30在接收转筒2和移送转筒4之间的转接点依次啮合的同时,接收转筒2和移送转筒4互相逆向转动。
如图1所示地,移送转筒4具有和接收转筒2的吸引区域S1、S2相同的吸引区域S3。该吸引区域S3从移送转筒4和接收转筒2之间的转接点沿移送转筒4的转动方向CC延伸至紧靠邻接移送转筒4的下一个带槽转筒的转接点的前方位置。由此,当接收转筒2上的棒CR到达移送转筒4时,棒CR通过吸引,从接收槽6被送到输送槽30内,然后,随着转筒4的转动,在转筒4上被输送向下一个带槽的转筒。另外,当接收槽6通过接收转筒2和移送转筒4之间的转接点时,接收槽6的吸引孔18连通控制套筒12的大气开放槽(未图示),接收槽6对棒CR的吸引力被解除。
另外,棒CR在依次邻接下一个带槽转筒的带槽转筒上、即输送路径上被输送,然后供给滚动部(未图示)。在该输送过程中,如前所述棒CR被均分切断,形成单个香烟,然后,在这些香烟之间供给滤嘴芯棒,形成香烟/过滤嘴组件。然后,在香烟/过滤嘴组件通过滚动部时,把纸片卷贴在香烟/过滤嘴组件上,制成双过滤嘴香烟。然后,从该嘴滤芯棒的中央切断双过滤嘴香烟,制成一根根过滤嘴香烟。
参照图3,表示有连接在上述的吸引通路22上的风机32,风机32由电机34驱动。电机34通过变频器36电连接在控制器38的输出侧。
而控制器38的输入侧电连接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例如是反射型的光传感器,如图3所示,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沿接收槽6的纵向并列配置在接收转筒2的外周面的附近。
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位于接收槽6的入口侧的一部分,检测在接收槽6内处于停止状态的棒CR的后端部。具体地,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在罩盖17的内侧的吸引区S1内的检测位置D(参照图1)检测棒CR的后端部,分别把传感器信号SE、SS传输给控制器38。在此,当接收槽6通过检测位置D时,接收槽6的棒CR处于其向前移动完全停止状态。
控制器38根据传感器信号SE、SS通过变频器36控制电机34的转速,结果,可改变风机32的转动速度。风机32的转速决定从接收转筒2内的吸引槽20通过吸引通路22排出的空气量、即吸引槽20内的吸引压。由此,通过风机32的转速控制对棒CR的制动力。
具体地说明,控制器38按照图4和图5分别所示的取样程序和制动调整程序控制制动力。以下详细说明这些程序。
取样程序
首先,控制器38进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1),在初始化处理中,分别把取样记数器C、超过记数器NE和没达到记数器NS的值设为零。
然后,判断是否是检测时间,具体地,判断接收棒CR的接收槽6是否到达检测位置D(步骤S2)。在此的判断结果为否(No)时,控制器38返回执行步骤S2。
当步骤S2的判断结果为是(YES)时,控制器38读入来自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的传感器信号SE、SS(步骤S3),然后依次判断传感器信号SE、SS是否都为OFF(步骤S4)、传感器信号SE、SS是否都为ON(步骤S5)。
在此,当步骤S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位置传感器40、42都检测不到棒CR的后端部,这说明接收槽6内的香烟棒位于图3中CRE所示的双点划线的停止位置。此时,棒CRE由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之间的距离规定的容许区域还向接收槽6的闭塞端侧向前移动,处于超过容许区域的状态。当处于这样的状态时,控制器38把超过计数器NE的值累加1(步骤S6)后,输出排除信号(步骤S7)。
然后,控制器38把取样计数器C的值累加1(步骤S8),判断取样计数器C的值是否达到规定的取样数C1(例如100)(步骤S9)。
当步骤S9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S2及其以后的步骤。
而当步骤S5的结果为是时,位置传感器40、42都检测到棒CR的后端部。这说明接收槽6内的香烟棒位于图3中CRS所示的点划线的停止位置。此时,棒CRS停止在容许区域跟前,处于没达到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控制器38把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累加1(步骤S10)后,输出排除信号(步骤S11)。然后,经过步骤S8执行步骤S9的判断。
当步骤S4、S5的判断结果都为否时,超过计数器NE和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都不增加值。
反复执行上述的取样程序,当步骤S9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器38把超过计数器NE和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都保存在存储器(未图示)内(步骤S12)。
制动调整程序
控制器38并列执行制动调整程序和取样程序。控制器38在制动调整程序中判断在存储器内是否保存了超过计数器NE和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即判断是否执行了上述步骤S12(步骤S13)。这里的判断结果只要保持为否,制动调整程序的执行实际上就处于待机状态。
然而,当步骤S1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器38就依次判断超过计数器NE的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X1(例如C1的12%)(步骤S14)和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Y1(例如C1的12%)(步骤S15)。
当步骤S1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说明棒CR的每个取样数C1中的超过容许区域的棒CR的数目多。在这样的状态,控制器38向变频器36输出变更频率的指令,变频器36使电机36的电机转数上升规定值ΔR1(步骤S16)。结果,由风机32供给到吸引槽20内的吸引压即对棒CR的吸引制动力增加(步骤S17)。
与此相对,当步骤S15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说明每个取样数C1中的停止在容许区域跟前的棒CR的数多。在这样的状态下,控制器38向变频器36输出变更频率的指令,变频器36使电机36的电机转数下降规定值ΔR1(步骤S18)。结果,对棒CR的吸引制动力减少(步骤S18)。
当如上述增加或减少吸引制动力时,棒CR的停止位置就向容许区域变化。由此,棒CR的停止位置即使在任意方向偏离容许区域,通过反复执行步骤S17或步骤S19都能够使棒CR的停止位置收入到容许区域内,使棒CR的后端定位于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之间。
这样,把棒CR的停止位置保持在容许区域内,然后,棒CR通过上述的推杆26从停止位置的往返运动被准确地推回直至规定位置,定位在规定位置。结果,能可靠地从接收转筒2向移送转筒4转送棒CR。另外,在接收槽6内棒CR的滑动距离和推回距离也都适当,不会发生棒CR卷纸起皱。
另外,由推杆26对棒CR定位,只有在棒CR的停止位置在容许区域内或者在超过容许区域的状态才有作用,在棒CR的停止位置没达到容许区域时无效。
但是,如上述说明可知,即使棒CR的停止位置超过容许区域或者达不到容许区域的任一种状态下,控制器38对该棒CR都输出排除信号。
这样的排除信号被供给配置在接收转筒2下流侧的排除装置(未图示)。排除装置根据来自控制器38的排除信号能够把停止位置偏离容许区域的不良的棒CR或者由该不良的棒CR成形的双过滤嘴香烟或者一根根过滤嘴香烟排除到输送路径的外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4、S15把超过计数器NE和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分别和阈值X1、Y1比较,然而步骤S14、S15也可置换成图6所示的步骤S141、S151。在这些步骤S141中判断从超过计数器NE的值中减去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的差值是否大于α(例如C1的3%),然后,在步骤S151中判断从没达到计数器NS的值中减去超过计数器NE的值的差值是否大于β(例如C1的3%)。控制器38根据在这样的步骤S141、S151中的比较结果也能够判断棒CR的停止位置是否相对容许区域向某一方向偏离。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只用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检测棒CR的停止位置,然而,除这些位置传感器40、42之外,还能够追加一对中间传感器44、46,该一对中间传感器44、46和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同样,也是反射型光传感器。
如图7所示一对中间传感器44、46配置在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之间(容许区域),该中间传感器44、46之间确定应该使棒CR停止的目标范围,中间传感器44、46也检测棒CR的后端部,把检测结果作为成传感器信号SET、SST输出。
此时,控制器38分别根据每对位置传感器40、42和中间传感器44、46传来的传感器信号,把棒CR的停止位置分成图8的(a)~(e)所示的五种状态,然后精确调整棒CR的吸引制动力。
更详细地,控制器38并列执行图9和图10中分别表示的取样程序和制动调整程序。
取样程序
首先,在取样程序中控制器38也执行初始化处理,在该初始化处理中把取样计数器C、超过趋势计数器NET和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分别设为零(步骤S21)。
然后,控制器38在检测时间(步骤S22)分别读入来自由上述4个传感器40~46传来的传感器信号SE、SET、SST、SS(步骤S23)。
控制器38依次判断:传感器信号SE、SET、SST、SS是否全都是OFF(步骤S24);传感器信号SE是否是ON并且传感器信号SET、SST、SS是否是OFF(步骤S25);传感器信号SE、SET、SST是否是ON并且传感器信号SS是否是OFF(步骤S26);传感器信号SE、SET、SST、SS是否全部是ON(步骤S27)。
当步骤S2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棒CR的停止位置如图8中的(a)所示,棒CR以超过容许区域的状态停止。在该状态下,控制器38把超过趋势计数器NET的值累加1,然后输出排除信号(步骤S28)。
当步骤S25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棒CR的停止位置如图8中的(b)所示,棒CR的停止位置在容许区域内,但是棒CR处于超过目标范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控制器38也在超过趋势计数器NET的值上累加1(步骤S29)。
在步骤S26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棒CR的停止位置如图8中的(d)所示处于容许区域内,但是棒CR处于没达到目标范围的状态,在该状态,控制器38在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上加1(步骤S30)。
另外,当步骤S27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棒CR的停止位置如图8中的(e)所示,棒CR在没达到容许区域的状态下停止,在该状态,控制器38在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上加1,然后输出排除信号(步骤S31)。
另一方面,当步骤S24~S27的判断结果全部为否时,棒CR的停止位置在图8中的(c)所示的目标范围内。
然后,控制器38在取样计数器C的值上加1(步骤S32),然后,判断取样计数器C的值是否达到规定取样数C2(例如100)(步骤S33)。当在此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执行步骤S22及其以后的步骤。
经过反复执行上述的取样程序,当步骤S3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器38把超过趋势计数器NET和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保存在存储器(未图示)内(步骤S34)。
制动调整程序
制动调整程序在保存超过趋势计数器NET和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之前处于待机状态(步骤S35)。
然后,当步骤S35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器38依次判断超过趋势计数器NET的值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X2(例如C2的6%)(步骤S36)和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Y2(例如C2的6%)(步骤S37)。
当步骤S36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因为棒CR处于超过目标范围停止的状态,由此,在此时控制器38通过变频器36把电机34的转数提高ΔR2(步S38),增加对棒CR的吸引制动力(步骤S39)。
与此相对,当步骤S37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棒CR处于没达到目标范围的停止趋势,因此,在此的控制器38通过变频器36把电机34的电机转数降低ΔR2(步骤S40),减少对棒CR的吸引制动力(步骤S41)。
由此,控制器38通过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S39或步骤S41,能够把棒CR的停止位置保持在容许区域内的目标范围内。
根据图10的制动调整程序,因为控制器38根据超过趋势计数器NET或者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增加或者减少吸引制动力,由此,和图5的程序相比能够不导致过量排除棒CR,调整吸引制动力。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图10的制动调整程序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比较超过趋势计数器NET的值和没达到趋势计数器NST的值的结果调整吸引制动力。
按照图7和图8所示的每对位置传感器40、42和中间传感器44、46的配置,这些传感器都检测棒CR的后端部。但是,如果分别在棒CR的两端侧各配置一个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就能够分别检测棒CR的前端部和后端部。
当包括上述推杆26和凸轮机构的棒CR的推回机构、即棒CR的定位机构安装在接收转筒2上时,至少位置传感器42也可以不配置在接收转筒2上而配置在移送转筒4上。
与此相对,当棒CR的定位机构不配置在接收转筒2上而配置在移送转筒4上时,如图11所示,一对中间传感器44、46在接收转筒2侧应该检测棒CR的两端而配置,与此相对应,一对位置传感器40、42在移送转筒4侧配置成应该检测棒CR的后端部。此时,棒CR被位置传感器40、42检测后,由定位机构的推杆推回到规定位置。由此,当实施本发明时,不限制位置传感器40、42和中间传感器44、46的配置。
另外,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也不局限于反射型光传感器,能够使用各种光传感器,另外吸引制动力的调整,除可改变风机的转速外,也可以调整风机和吸引槽之间的电磁节流阀的开度,对吸引制动力的调整方式也不限制。
最后,本发明的棒材接收装置不仅应用于过滤嘴香烟制造机,也能够应用于输送处理棒材的各种设备中。

Claims (9)

1.一种接收装置,其接收沿其轴线方向送出的棒材,并且把所接收的棒材在和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转筒,其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始端部且能够在一个方向转动,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在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的多个接收槽和确定在圆周方向的规定位置上且供给所述棒材的接收位置,当伴随着所述接收转筒的转动所述各接收槽通过所述接收位置时,所述接收槽接受所述棒材,同时容许在所述接收槽内接收的所述棒材向前移动;制动机构,其能够在所述接收槽内使所述棒材停止向前移动,其包括分别确定在所述各接收槽的底部,当所述棒材进入时通过由吸引产生的规定的制动力制动所述棒材的制动区;检测机构,其检测在所述接收槽内停止的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容许区域内,并输出检测结果;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调整所述制动机构的所述制动力,控制所述棒材的停止位置;定位机构,其在所述接收槽内所述棒材停止后,在所述输送路径上所述棒材从所述停止位置在与所述向前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回到规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配置在所述接收转筒的外侧,用光学方法检测所述棒材的一对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在所述棒材的所述向前移动方向上相互离开,并且规定所述容许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位置传感器配置成应该分别检测所述棒材的同一侧的端部,分别输出传感器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读入来自所述一对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的读入机构;根据读入的传感器信号判断所述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所述容许区域内的判断机构;根据所述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输出用于把所述棒材排除到所述输送路径外的排除信号的机构;对所述判断结果进行取样并分类的取样机构;每当取样数达到规定值时,根据所述取样机构的分类结果增加或者减少对所述棒材的制动力的调整机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接收转筒外侧,用光学方法检测所述棒材的一对中间传感器,该一对中间传感器在所述棒材的所述向前移动方向上相互离开,并且在所述容许区域内确定所述棒材应该停止的目标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读入来自所述每对位置传感器和中间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的读入机构;根据来自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所述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所述容许区域内的第一判断机构;根据所述第一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输出用于把所述棒材排除到所述输送路径外的排除信号的机构;根据来自所述一对中间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判断所述棒材的停止位置是否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判断机构;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进行取样并分类的取样机构;每当取样数达到规定值时,根据所述取样机构的分类结果增加或者减少对所述棒材的制动力的调整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的所述制动区域具有在所述接收槽的底部开口并受到供给的吸引压的多个吸引孔,这些吸引孔分布在所述棒材的向前移动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转筒还包括帮助所述棒材在所述接收槽内向前移动的辅助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在所述接收槽内产生在所述棒材向前移动方向上流动的空气流。
CNB038045346A 2002-02-27 2003-02-07 棒材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94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1663/2002 2002-02-27
JP2002051663 2002-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654A true CN1638654A (zh) 2005-07-13
CN1319480C CN1319480C (zh) 2007-06-06

Family

ID=2776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453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9480C (zh) 2002-02-27 2003-02-07 棒材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23987B2 (zh)
EP (1) EP1479305A1 (zh)
JP (1) JP3982701B2 (zh)
CN (1) CN1319480C (zh)
AU (1) AU2003211503A1 (zh)
WO (1) WO200307188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4557A (zh) * 2013-10-17 2015-04-29 豪尼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烟草加工行业的棒形制品的切割
CN105768206A (zh) * 2015-01-09 2016-07-20 豪尼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用于端面地检查在烟草加工工业的机器中的横轴向地传送的杆状的物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6063586A (zh) * 2015-04-24 2016-11-02 虹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烟草加工业的成条机和用于制造多分段棒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8337A1 (de) * 2005-02-19 2006-08-31 Hauni Maschinenbau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ieren stabförmiger Artikel
US7809462B2 (en) * 2007-05-16 2010-10-05 Johansson Ola M Power savings method for rotating pulp and paper machinery
GB201419197D0 (en) * 2014-10-29 2014-12-10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 A rod article distribution apparatus
CN107467714B (zh) * 2016-06-07 2020-08-25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卷的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及烟卷的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3449A (en) * 1984-07-18 1989-11-28 Brown & Williamson Tobacco Corporation Device for making grooves in cigarette filters
JP3405801B2 (ja) * 1994-03-31 2003-05-1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ロッド部材の分離整列装置
JP3426694B2 (ja) * 1994-03-31 2003-07-1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装着機のフィルタプラグ供給装置
JP3368054B2 (ja) * 1994-07-22 2003-01-2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ロッド状部材の受け取り装置
JP3368148B2 (ja) * 1996-07-05 2003-01-2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ロッド部材の受け取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4557A (zh) * 2013-10-17 2015-04-29 豪尼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烟草加工行业的棒形制品的切割
CN105768206A (zh) * 2015-01-09 2016-07-20 豪尼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用于端面地检查在烟草加工工业的机器中的横轴向地传送的杆状的物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6063586A (zh) * 2015-04-24 2016-11-02 虹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烟草加工业的成条机和用于制造多分段棒的方法
CN106063586B (zh) * 2015-04-24 2020-08-07 虹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烟草加工业的成条机和用于制造多分段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82701B2 (ja) 2007-09-26
EP1479305A1 (en) 2004-11-24
US7123987B2 (en) 2006-10-17
JPWO2003071885A1 (ja) 2005-06-16
AU2003211503A1 (en) 2003-09-09
US20040221859A1 (en) 2004-11-11
CN1319480C (zh) 2007-06-06
WO2003071885A1 (fr) 200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7474B2 (en) Color sorting apparatus for granular objects with function to sorting out foreign magnetic metal matters
CN1319480C (zh) 棒材接收装置
US63970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of conveying speeds
CN101075106A (zh) 成像设备
US20030094403A1 (en) Color-based sorting apparatus
JP5622073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403882A (zh) 纸张处理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成像系统
CN1284711C (zh) 纸币配送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JP2009294656A (ja) 向上した性能のためのエアナイフの能動的な回転
EP2319784B1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3491C (zh) 液体填充机
CN1526626A (zh) 片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301074C (zh) 香烟制造机的印刷装置
US20150222771A1 (en) Reading apparatus
JP4332689B2 (ja) 粉粒体の異物検査方法及び異物検査装置
GB2102274A (en) Pneumatically feeding tobacco
CN208370902U (zh) 一种具有料位采集装置的卷烟厂松垛松靶机
US20230021541A1 (en) Combine, Grain Separation Method, Grain Separation System, Grain Separation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Grain Separation Program Is Recorded, Grain Inspection Method, Grain Inspection System, Grain Inspection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Grain Inspection Program Is Recorded
JP2008024485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2023144993A (ja) 送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6002C (zh) 文件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23144992A (ja) 送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S1232933U (es) Equipo para el cribado de piezas de carne cortada
JPH0451182A (ja) 光プリンタ装置における用紙排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22183193A (ja) 計数充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