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8434A - 具备双面显示式监视器的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备双面显示式监视器的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8434A
CN1638434A CNA2004101046988A CN200410104698A CN1638434A CN 1638434 A CN1638434 A CN 1638434A CN A2004101046988 A CNA2004101046988 A CN A2004101046988A CN 200410104698 A CN200410104698 A CN 200410104698A CN 1638434 A CN1638434 A CN 1638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ndow
light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1046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1306C (zh
Inventor
西野利晴
小林君平
荒井则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8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8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3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30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用来从与被摄体相反侧以及从上述被摄体侧都可以观看监视图像,而且易于使用,并且构造简单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在与摄像机主体的设置了摄像镜头的前面相反侧的上述摄像机主体(1)后面,设置第2显示窗(3);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设置第1显示窗(4),使之与上述第2显示窗(3)对应;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配置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12),使其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使另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4)相对;从与被摄体相反侧以及从上述被摄体侧都可以观看上述监视图像,而且构造简单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Description

具备双面显示式监视器的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可从显示器件的双面进行观看的监视器(monitor)和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数字摄像机等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从与被摄体相反侧和上述被摄体侧都可以观看监视图像的摄像设备已为众所周知。
这种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的构成为,具备:设备主体,在后面设置显示窗,并在内部配置液晶显示器件等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使之与上述显示窗相对;摄像部件,内置具有摄像镜头的电子摄像装置,使上述摄像镜头的物镜侧突出到外部。并且将上述摄像部件用枢轴支撑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可以转动成下述两种状态,一种是将上述物镜侧朝向上述设备主体前方的状态,另一种是将上述物镜侧朝向上述设备主体后方的状态(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特开2000-92367号公报
但是,由于上述以往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以及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都将其监视图像显示到设备主体后面的显示窗上,因而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不得不转动上述摄像部件,成为将其物镜侧朝向上述设备主体前方的状态,并且在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不得不转动上述摄像部件,成为将其物镜侧朝向上述设备主体后方的状态,操作比较麻烦。
而且,由于以往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在设备主体内设置监视图像显示器件,在与上述设备主体不同部分的摄像部件中设置具有摄像镜头的电子摄像装置,并且将上述摄像部件用枢轴支撑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因而构造复杂并且制造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用来从与被摄体相反侧以及从上述被摄体侧都可以观看监视图像,而且易于使用,并且构造简单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具备:
设备主体,用来至少收存对显示器件进行驱动的电子线路,并在设备主体的一面形成第1显示窗,在与该一面相对的另一面形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第2显示窗;
显示器件,配置于上述设备主体内,使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使该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通过电子线路被驱动,显示多个图像,可以从上述一面侧和另一面侧分别观看图像。
在本发明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设备主体在其一个表面上具备摄像镜头,用来使图像成像于电子摄像器件上;并且上述显示器件也可以是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利用对从一面所入射光的透射进行控制而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显示第1图像,并且利用对从上述另一面所入射光的透射进行控制而从一面出射的光,来显示第2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设备主体一面或另一面的任一方设置显示窗遮蔽板,可以从上述显示窗避开,用来反射从上述第1显示窗或第2显示窗入射并透过了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的光;并且还可以在第1显示窗和第2显示窗的至少一方以及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该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分别透射从与上述一个显示窗相对一侧的面和与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相对一侧的面所入射的光。
上述显示器件也可以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对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1图像,对从上述另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2图像,并且通过反射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对从上述一面出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控制,而从上述一面侧利用反射光来反射显示第1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具备:设备主体,至少收存对显示器件进行驱动的电子线路和电子摄像装置,并在设备主体的前面形成第1显示窗,在与该设备主体前面相对的后面形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第2显示窗;
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配置于上述设备主体内,使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使该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并且在上述一面和另一面上显示由上述电子摄像装置所拍摄到的图像,可以从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和后面观看上述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也可以是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设置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并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并且优选的是,在设备主体的后面设置显示窗遮蔽板,可以从第1显示窗避开,用来对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反射从与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光。
优选的是,上述显示窗遮蔽板的设置为,可以滑动成与第1显示窗对应的关闭状态以及避开到上述第1显示窗侧方的打开状态,还有上述显示窗遮板由漫射反射板构成,用来对透过了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的光进行扩散反射。再者,优选的是,在第2显示窗和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并且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
在本发明的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中,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也可以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具备: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反射膜,用来对入射到该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上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偏光板,分别设置于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利用对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而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1图像,利用对从上述另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而从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2图像,并且通过反射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对从上述一面出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控制,而在上述一面侧反射显示利用反射光的第1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监视图像显示器件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在一个基板的基板面和该基板内面的上述电极之间设置反射膜,分别与上述多个象素部分对应;并利用上述多个象素内与上述反射膜对应的区域,形成反射显示部,用来将从另一基板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通过上述反射膜进行反射,向上述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出射;并利用不与上述反射膜对应的其它区域,形成透射显示部,用来透射从上述一个基板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向上述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出射;并且使设置了上述反射膜一侧的基板,与第1显示窗相对进行配置。
在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中优选的是,在位于上述第2显示窗侧的上述基板和偏光板之间设置扩散层,用来对透射光进行扩散反射;并且优选的是,在第2显示窗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
在本发明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内具备转换装置,用来转换成从一面侧进行观看的表面显示以及从上述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侧进行观看的背面显示;驱动上述显示器件的电子线路具备图像反转装置,用来按照上述转换装置的动作来显示将图像的左右反转后的左右反转图像。
再者,本发明的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其特征为,具备:设备主体,用来至少收存对显示器件进行驱动的电子线路和电子摄像装置,并在设备主体的前面形成摄像镜头和第1显示窗,在与该设备主体前面相对的后面,形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第2显示窗;
半透射反射式显示器件,具备: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反射膜,用来对入射到该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上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偏光板,分别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并且配置于上述设备主体内,使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使该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对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1图像,对从上述另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2图像,并且通过反射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对从上述一面出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控制,而在上述一面侧反射显示利用反射光的第1图像;
面光源,设置于第1显示窗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用来朝向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半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
根据本发明,由于本发明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配置了在一面的表面和另一后面形成有第1显示窗和第2显示窗的设备主体,并配置了双面显示式显示器件,使之与上述第1显示窗和第2显示窗对应,因而从与被摄体相反侧和上述被摄体侧的双方都可以观看监视图像。
在本发明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中,作为电子设备可以使用具备电子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此时该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可以在设备主体的后面和前面双方的显示窗上分别显示图像。因此,可以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将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也就是使摄像镜头的物镜侧突出的面,朝向上述风景等被摄体侧,观看上述设备主体后面的第2显示窗上所显示的监视图像进行拍摄,并在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将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摄像镜头的物镜侧)朝向上述摄像者侧,观看该设备主体前面的第1显示窗上所显示的监视图像进行拍摄。
其次,作为显示器件可以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利用从各自的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进行显示。在作为显示器件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情况下,通过给任一方的显示窗配置显示窗遮蔽板,而可以进行反射显示,并且通过设置面光源,即使在外部光较弱的地方也能显示图像。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在收存电子摄像装置的设备主体后面设置第2显示窗,在上述设备主体内配置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使之与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和后面所设置的第1、第2显示窗对应,因而从与被摄体相反侧和上述被摄体侧都可以观看监视图像。
在本发明的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中,摄像设备适于使用具备电子摄像装置的数字电子摄像机。
还有,根据该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及数字电子摄像机,由于可以在设备主体的后面和前面双方的显示窗上分别显示监视图像,因而可以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将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也就是使摄像镜头的物镜侧突出的面,朝向上述风景等被摄体侧,观看上述设备主体后面的第2显示窗上所显示的监视图像进行拍摄,并在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将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摄像镜头入射端的突出面)朝向上述摄像者侧,观看该设备主体前面的第1显示窗上所显示的监视图像进行拍摄。
因此,该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及数字电子摄像机,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和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也只是将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也就是使摄像镜头入射端突出的面,朝向被摄体,就能够观看其监视图像对上述被摄体进行拍摄,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使用。
而且,由于该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及数字电子摄像机,将具有摄像镜头的电子摄像装置和监视图像显示器件的双方设置于设备主体内,因而构造简单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在本发明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及数字电子摄像机中,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例如可以是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设置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并且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由于使用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因而可以通过利用从上述第1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并通过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在将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作为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设置显示窗遮蔽板,可以滑动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关闭状态和避开到上述第1显示窗侧方的打开状态,用来对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反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光;由于按这种方法来构成,因而可以任意选择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通过显示窗遮板对透过了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光进行反射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该透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1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该反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所入射的光;并且在通过上述反射显示于上述第2显示窗上显示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可以通过上述显示窗遮蔽板来遮蔽上述第1显示窗。
这样,在将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作为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于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设置上述显示窗遮蔽板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第2显示窗和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还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由于按这种方法来构成,因而可以除利用上述外部光的透射显示及反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的照明光的反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并且除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的照明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另外,在本发明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及数字电子摄像机中,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也可以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设置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并且在一个基板的基板面和该基板内面的上述电极之间设置反射膜,分别与上述多个象素部分对应;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利用上述多个象素内与上述反射膜对应的区域形成反射显示部,用来通过上述反射膜来反射从另一基板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向上述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出射,并利用其它区域形成透射显示部,用来透射从上述一个基板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向上述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出射。
在那种情况下,优选的是,配置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使设置了上述反射膜一侧的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由于按这种方法来构成,因而可以任意选择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对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通过反射膜来反射从与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液晶层的光的反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该透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1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该反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通过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示。
另外,在这样将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作为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配置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使设置了上述反射膜一侧的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第2显示窗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由于按这种方法来构成,因而可以除利用上述外部光的透射显示及反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的照明光的反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并且除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的照明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在本发明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及数字电子摄像机中优选的是,设置转换装置,用来转换成从一面侧进行观看的表面显示以及从上述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侧进行观看的背面显示;并且具备图像反转装置,用来按照上述转换装置的动作来显示将图像的左右反转后的左右反转图像;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从摄像设备的前后观看总是端正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示例的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前面及后面看到的附图。
图2是从上述数字摄像机后面看到的附图。
图3是上述数字摄像机的遮蔽板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上述数字摄像机的遮蔽板打开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示例的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遮蔽板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第2实施示例的数字摄像机遮蔽板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示例的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遮蔽板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图9是第3实施示例的数字摄像机遮蔽板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图10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一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表示出将本发明使用于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中的第1实施示例,图1及图2是从上述数字摄像机的前面及后面看到的附图,图3及图4是上述数字摄像机的遮蔽板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的剖面图。
本实施示例的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如图1~图4所示,具备:薄型设备主体(下面,称为摄像机主体)1,具有相互平行的前表面1a和后表面1b;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像镜头2,并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表面1a上设置上述摄像镜头2;第2显示窗3,设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后表面1b上;第1显示窗4,设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表面1a上,使之与上述第2显示窗3对应;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12,配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使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使另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4相对;显示窗遮蔽板24,设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
还有,上述电子摄像装置包括:上述摄像镜头2;CCD(固体摄像元器件),使之与利用该摄像镜头2的成像面相对配置(未图示);电子线路;该电子摄像装置设置为,使上述摄像镜头2的物镜侧突出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前面一侧的上端部。
上述第1显示窗4和第2显示窗3实质上是具有相同面积的矩形窗口,这些显示窗4、3位于上述摄像镜头2的下方。还有,虽然在图中进行了省略,但是在上述第1显示窗4和第2显示窗3上分别装有透明的玻璃板。
另外,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设置频闪发光部5及取景器6等,在后面设置上述取景器6的目镜部7、摄像/重放转换开关8及摄像模式选择键9等,在上面设置快门按钮10等,在下面设置与个人计算机和打印机等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及存储卡插入部(都未图示)等。
再者,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上,在其前后面和上面的任一面如上面设置图像反转键11,用来使上述图像显示器件12显示将左右反转后的图像。
上述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12具有与上述第1及第2显示窗4、3的大致整个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并且在本实施示例中,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下面,将该监视图像显示器件12称为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
图5是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一部分的剖面图,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构成为,设置透明电极16、17,用来在夹住液晶层13而相对的一对透明基板14、15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按横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及纵向(画面的上下方向)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并且在上述一对基板14、15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23、23。
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是有源阵列液晶显示器件,该有源阵列液晶显示器件在一个基板如图中下方的基板(下面,称为后基板)14的内面,设置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电极16、与这些象素电极16分别连接的多个TFT18以及未图示的多个栅极线路和数据布线,并且在另一基板也就是图中上方的基板(下面,称为前基板)15的内面,设置一片薄膜状的对置电极17;上述对置电极17形成于红、绿、蓝3种颜色的滤色器19R、19G及19B之上,这些滤色器设置于上述前基板15的内面,使之分别与上述多个象素116对应。
还有,虽然在图1中简略表示出上述TFT18,但是该TFT18包括:栅电极,形成于上述后基板14的基板面上;栅极绝缘膜,覆盖该栅电极进行设置;i型半导体膜,形成于上述栅极绝缘膜之上,使之与上述栅电极相对;源电极及漏电极,经由n型半导体膜形成于上述i型半导体膜的两侧部之上;保护绝缘膜,用来覆盖它们;上述栅电极与上述栅极线路形成一体,漏电极与上述数据布线连接,源电极与上述象素电极16连接。
再者,在上述一对基板14、15的内面分别设置覆盖上述电极16、17的取向膜20、21。
还有,上述一对基板14、15经由框状的密封材料(未图示)进行接合,该框状的密封材料用来包围上述多个象素116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在上述一对基板14、15间由上述密封材料所包围的区域,设置液晶层13。
还有,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例如是常亮模式的TN(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上述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在上述一对基板14、15间实质上以90度的扭曲角进行扭曲取向,并且上述一对基板14、15外面的偏光板22、23实质上使各自的透射轴正交进行配置。
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按照对多个象素116的液晶层13的外加电场,来控制从其一面所入射光的透射,在另一面上显示图像,并按照给上述多个象素116的液晶层13的外加电场,来控制从上述另一面所入射光的透射,在上述一面上显示图像;任一面上所显示的图像都是利用红、绿、蓝3种颜色的光的全彩色图像,这3种颜色的光是通过与上述多个象素116分别对应的滤色器19R、19G及19B来着色的。
其次,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配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使其一面例如前面(前方偏光板23的外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4相对,并使另一面也就是后面(后方偏光板22的外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且与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所设置的显示器件驱动电路B连接。
还有,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设置由CCD驱动部、数据写入部以及上述摄像数据的输出部等构成的摄像数据处理电路C,该CCD驱动部用来驱动上述电子摄像装置的CCD,该数据写入部用来将来自上述CCD的摄像数据写入内置存储器及装卸式图像存储器中;并且上述显示器件驱动电路B与该摄像数据处理电路C连接。
另外,设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前面的显示窗遮蔽板24由用来对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散射反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的散射反射板构成,例如由在高反射率金属板的表面施以散射反射处理后的反射板,或是在分散光散射粒子后的透明树脂板一面上设置有反射膜的反射板构成。
该显示窗遮蔽板24嵌装于横向长的遮蔽板引导部25中,可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该遮蔽板引导部25是使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凹陷成与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板厚度相同程度的深度来形成的;并且该显示窗遮蔽板24能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滑动移动,成为与设置于上述摄像机主体1前面的第1显示窗4对应的关闭状态(图1及图3的状态)以及退避到上述第1显示窗4侧方的状态(图4的状态)。
还有,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是一种具有比上述第1显示窗4稍大面积的矩形板,并且在其外面也就是向外部突出的面上实施了装饰涂染。
由于上述数字摄像机在摄像机主体1内设置电子摄像装置,使其摄像镜头2的入射端从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向外部突出,并且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后面设置第2显示窗3,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设置第1显示窗4,使之与上述第2显示窗3对应,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配置作为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的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使其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使另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4相对,因而从与被摄体相反侧和上述被摄体侧都可以观看监视图像。
其次,由于该数字摄像机能够在摄像机主体1的后面和前面双方的显示窗3、4上分别显示监视图像,因而可以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将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也就是摄像镜头2物镜侧的面,朝向上述风景等被摄体侧,观看上述摄像机主体1后面的第2显示窗3上所显示的监视图像进行拍摄,并且在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将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摄像镜头2的物镜侧)朝向上述摄像者侧,观看该摄像机主体1前面的第1显示窗4上所显示的监视图像进行拍摄。
因此,该数字摄像机在拍摄风景等被摄体时和拍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时,只要将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也就是摄像镜头2物镜侧的面朝向被摄体,就能够观看其监视图像对上述被摄体进行拍摄,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
还有,由于被上述第2显示窗3显示的图像是从其一面侧看到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显示后的图像,并且被上述第1显示窗4所显示的图像是从其另一面侧看到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显示后的图像,因而如果在显示上述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采用与显示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相同的写入方法对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进行驱动,则被上述第1显示窗4所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成为左右反转后的图像。
因此,在该数字摄像机中,由于在摄像机主体1上设置图像反转键11,并构成显示器件驱动电路B,以便按照上述图像反转键11的操作在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写入将左右反转后的图像数据,因而使上述第1显示窗4显示左右反转的非正常的监视图像。
而且,由于该数字摄像机将具有摄像镜头2的电子摄像装置和显示监视图像的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双方,设置于摄像机主体1内,因而构造简单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另外,由于上述数字摄像机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作为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12,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设置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13而相对的一对基板14、15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并且在上述一对基板14、15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22、23,因而可以通过利用从上述第1显示窗4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并通过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再者,由于上述数字摄像机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设置有显示窗遮蔽板24,可以滑动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4对应的关闭状态以及退避到上述第1显示窗侧方的打开状态,用来在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反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因而可以任意选择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通过显示窗遮蔽板24对透过了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进行反射的显示)的任一种,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该透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1显示窗4所入射的外部光,该反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外部光。
也就是说,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在关闭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或者打开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下,都可以进行显示,并且在关闭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下于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从上述第2显示窗3入射并透过了透射式显示器件12的光如图3中用箭头线101所示,由显示窗遮蔽板24进行反射,其反射光再透过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
还有,在本实施示例中,由于将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作为散射反射板,因而可以通过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来散射反射从上述第2显示窗3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并在上述第2显示窗3显示亮度分布均匀且视角宽的监视图像。
另外,在打开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从上述第1显示窗4入射并透过了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如图4中用箭头线102所示,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在打开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下进行显示,此时从上述第2显示窗3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如图4中用箭头虚线103所示,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
其次,由于上述数字摄像机具备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因而可以在通过上述反射显示于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利用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来遮蔽上述第1显示窗4。
图6及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使用于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中的第2实施示例的上述数字摄像机遮蔽板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的剖面图。
本实施示例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在上述第1实施示例的数字摄像机中还配置了面光源26,其它结构则与第1实施示例相同,该面光源配置于摄像机主体1后面的第2显示窗3和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间,用来朝向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的面和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
上述面光源26由矩形的透明板构成,该矩形透明板具有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至少显示区域的整个区域对应的面积;并且包括:导光板27,在其一个端面形成使光入射的入射端面,在2个板面的一个上形成使光出射的出射面,在另一板面上形成将从上述入射端面所入射的光从上述出射面出射的反射面;多个固体发光器件28,沿着上述入射端面的长度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进行配置,使之与上述导光板27的入射端面相对,用来朝向上述导光板27的端面出射白色光。
还有,虽然在图中进行了省略,但是在上述导光板27的反射面上,遍及其整个区域以下述间距设置出沿着与上述入射端面长度方向(导光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多个细长沟槽部,上述间距是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象素116的排列间距(100~200μm)相同的程度或者比其更小。
另外,上述固体发光器件28例如是采用透明树脂对发出红色光的红色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绿色光的绿色LED以及发出蓝色光的蓝色LED进行模制成形后的器件,用来出射白色光,该白色光是使这些LED所发出的红、绿、绿3种颜色的光混合后的光。
该面光源26是一种通过上述导光板27引导来自上述固体发光器件28的出射光、并从其出射面的整个区域以均匀的强度分布进行出射的光源,用来将从上述固体发光器件28出射并在上述导光板27上从其入射端面所入射的光,在上述导光板27的出射面及反射面上通过内面反射和与作为外部空气的空气层之间的交界面上的全反射,进行内面反射,同时引导到上述导光板27内,将在该过程中按下述方向所内面反射的光从上述出射面出射,上述方向是因上述反射面的多个细长沟槽部而使对上述出射面法线的角度变小的方向。
另外,上述导光板27用来透射从其出射面所入射的光从反射面出射,并透射从上述反射面所入射的光从上述出射面出射。
上述面光源26配置于上述第2显示窗3和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间,使上述导光板27的出射面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相对,并使上述导光板27的反射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且与摄像机主体1内所设置且未图示的光源驱动电路连接。
还有,在本实施示例中构成上述光源驱动电路,以便在电子摄像装置的CCD的受光强度达到预定的设定强度以下时,使上述面光源26的固体发光器件28点亮;对于利用上述外部光的显示来说,在是不能获得充足亮度的显示的亮度时,自动从上述面光源26出射照明光。
由于本实施示例的数字摄像机在上述第2显示窗3和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间配置有上述面光源26,因而可以除上述第1实施示例中利用从第1显示窗4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以及利用从上述2显示窗3所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26的照明光的反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并且除第1实施示例中利用从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26的照明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在本实施示例的数字摄像机中,上述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外部光的反射显示,是在关闭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也就是由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遮蔽住第1显示窗4的状态下进行的,此时从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光如图6中用箭头线104所示,透过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入射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并且透过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由显示窗遮蔽板24所反射的光,再透过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和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
另外,上述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是在打开上述显示遮蔽板24的状态下进行的,此时从上述第1显示窗4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如图7中用箭头线105所示,透过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
再者,上述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照明光的反射显示是在关闭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由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遮蔽住第1显示窗4的状态)下进行的,此时从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出射面所出射的照明光如图6中用箭头线106所示,入射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并且透过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由显示窗遮蔽板24所反射的光,再透过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并透过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
另一方面,在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显示在利用外部光和利用上述照明光时,都在打开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下通过透射显示来进行。
其次,在利用外部光来显示上述摄像者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从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光如图7中用箭头虚线106所示,透过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入射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并且透过了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从上述第1显示窗4出射。
另外,在利用照明光来显示上述摄像者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从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出射面所出射的光如图7中用箭头虚线107所示,入射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并且透过了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光从上述第1显示窗4出射。
图8及图9是表示将本发明使用于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中的第3实施示例的上述数字摄像机遮蔽板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的剖面图。
本实施示例的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作为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具备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在摄像机主体1后面的第2显示窗3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间配置面光源26,用来朝向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的面和与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相对的面所入射的光,并且在上述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设置非反射性的显示窗遮蔽板45;其它结构则与第1及第2实施示例相同。
图10是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一部分的剖面图,该半透射反射式显示器件12的构成为,设置透明电极33、34,用来在夹住液晶层30而相对的一对透明基板31、32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按横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及纵向(画面的上下方向)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117;并且在一个基板例如图中下方的基板(下面,称为后基板)31的基板面和该基板内面的电极33之间设置反射膜37,分别与上述多个象素117部分对应;在上述一对基板31、32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42、43;利用上述多个象素117内与上述反射膜37对应的区域来形成反射显示部117a,用来将从另一基板也就是前基板32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通过上述反射膜37进行反射,向上述前基板32的外面侧出射;利用其它区域来形成透射显示部117b,用来透射从上述后基板31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向上述前基板32的外面侧出射。
在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中,上述反射膜37除上述多个凹部以外形成于透明的凹凸面薄膜36的膜面上,该透明的凹凸面薄膜是该在上述后基板31的基板面上至少遍及上述多个象素117的排列区域所设置的。
上述凹凸面薄膜36在透明薄膜的膜面上,按照与这些象素117内多个地方对应的间隔来形成具有上述象素117宽度(下面,称为象素宽度)1/10以下例如上述象素宽度1/50~1/10的宽度的多个凹部,使之与上述多个象素117分别对应;上述多个凹部例如是沿上述象素117的纵向方向(画面的上下方向)的细长形状,是具有与下述区域对应的长度的缝隙状凹部,该区域是除上述象素117的纵向方向两端部以外的区域,并且在与上述多个象素117对应的区域,分别按照与该凹部的宽度相同程度的间隔相互平行地形成。
还有,在图10中为了方便,夸大表示出上述凹凸面薄膜36的多个凹部的宽度和间隔,但是上述象素宽度是100~250μm,并且上述凹凸面薄膜36的多个凹部的宽度和间隔是10μm以下例如5~10μm的范围,因此与1个象素117对应的上述凹部数目是10以上(10~25)。
还有,上述反射膜37在上述凹凸面薄膜36的膜面上,除上述多个凹部以外,通过进行蒸镀或电镀来形成铝系列合金等的高反射率金属膜。
另外,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是一种有源阵列液晶显示器件,该有源阵列液晶显示器件在上述后基板31的内面设置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电极33、与这些象素电极33分别连接的多个TFT35以及未图示的多个栅极线路和数据布线,并且在上述前基板32的内面设置一片薄膜状的对置电极34;上述多个象素电极33、TFT35以及栅极线路和数据布线形成于覆盖上述凹凸面薄膜36及反射膜37的透明平坦化绝缘膜38之上;上述对置电极34形成于红、绿、蓝3种颜色的滤色器39R、39G、39B之上,这些滤色器设置于上述前基板32的内面,使之与上述多个象素117分别对应。
再者,在上述一对基板31、32的内面各自覆盖上述电极33、34设置有取向膜40、41。
还有,上述一对基板31、32经由框状的密封材料(未图示)进行接合,该框状的密封材料用来包围上述多个象素117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并且在上述一对基板31、32间由上述密封材料所包围的区域,设置有液晶层30。
另外,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例如是常时亮态模式的TN型液晶显示器件,上述液晶层30的液晶分子在上述一对基板31、32间实质上以90度的扭曲角进行扭曲取向,上述一对基板31、32外面的偏光板42、43实质上使各自的透射轴正交进行配置。
再者,在与设置了上述反射膜37一侧相反侧的前基板32和配置于该前基板32外面的前方偏光板43之间,设置光扩散层44,该光扩散层由将光扩散粒子分散的透明粘接材料构成。
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在其前面通过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的任一种来显示图像,该透射显示按照给上述多个象素117液晶层30的外加电场,来控制从后面所入射的光之中向上述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所入射光的透射,该反射显示通过后基板31内面的反射膜37,来反射从上述前面所入射的光之中向上述多个象素1 17的反射显示部117a入射并透过了液晶层30的光,并按照给上述多个象素1 17的液晶层30的外加电场来控制其反射光向前面的出射;在后面通过透射显示来显示图像,该透射显示按照给上述多个象素117的液晶层30的外加电场,来控制从前面所入射的光之中向上述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所入射光的透射;被任一面所显示的图像都是利用红、绿、蓝3种颜色的光的全彩色图像,这3种颜色的光是通过与上述多个象素117分别对应的滤色器39R、39G及39B来着色的。
还有,在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前面显示的图像的反射显示是利用一片偏光板的显示,该一片偏光板在前方偏光板43同时作为偏光器和检光器。
其次,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配置于摄像机主体1内,使其前面(前方偏光板43的外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使另一面也就是设置了上述反射膜37一侧的面(后方偏光板42的外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4相对;并且与上述摄像机主体1内所设置的显示器件驱动电路B连接。
还有,上述显示器件驱动电路B与上述第1实施示例相同,其构成为按照图像反转键11的操作,在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写入将左右反转后的图像数据。
另外,上述面光源26的结构与上述第2实施示例的面光源26相同,该面光源26配置于上述第2显示窗3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间,使导光板27的出射面与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显示器件12相对,并使上述导光板27的反射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3相对;并且与摄像机主体1内所设置且未图示的光源驱动电路连接。
由于本实施示例的数字摄像机作为监视图像显示器件使用下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并将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配置为,使设置了上述反射膜37一侧的面(后方偏光板42的外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4相对。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设置透明电极33、34,该透明电极33、34在夹住液晶层30而相对的一对透明基板31、32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117;并且在后基板31的基板面和该基板内面的电极33之间设置反射膜37,分别与上述多个象素117部分对应;在上述一对基板31、32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42、43;利用上述多个象素117内与上述反射膜37对应的区域,形成反射显示部117a,该反射显示部用来通过上述反射膜37来反射从前基板32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向上述前基板32的外面侧出射;利用其它区域,形成透射显示部117b,该透射显示部用来透射从上述后基板31的外面侧所入射的光,向上述前基板32的外面侧出射;因而可以任意选择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的任一种,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该透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1显示窗所入射的外部光,该反射显示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外部光,也就是说该反射显示通过反射膜37对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反射从与第2显示窗3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液晶层30的光;并且通过利用从上述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还有,在本实施示例中如上所述,由于在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后基板3的基板面上设置凹凸面薄膜36,该凹凸面薄膜36将具有下述长度的缝隙状多个凹部按照与其宽度相同程度的间隔相互平行地形成,上述长度对应于除上述象素117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并在该凹凸面薄膜36的膜面上除上述多个凹部以外形成有反射膜37;因而可以使上述多个象素117的反射显示部117a的总面积也就是反射显示的开口率,比上述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的总面积也就是透射显示的开口率更大,并充分确保上述反射显示的明亮度。
再者,由于该数字摄像机在上述第2显示窗3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间配置上述面光源26,因而可以除利用上述外部光的透射显示及反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26的照明光的反射显示,来显示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并且除利用上述外部光的透射显示之外,还通过利用来自上述面光源26的照明光的透射显示,来显示在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
也就是说,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外部光的反射显示如图8中用箭头线108所示,是使下述光透过上述导光板27并从上述第1显示窗3出射来进行的,上述光是从上述第2显示窗3入射并透过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入射到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的光之中、透过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多个象素117的反射显示部117a的液晶层30并如图10中用箭头线所示通过反射膜37所反射的。
另外,上述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照明光的反射显示如图8中用箭头线109所示,是使下述光透过上述导光板27并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来进行的,上述光是从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出射面出射并入射到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的光中,透过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多个象素117的反射显示部117a的液晶层30并如图10中用箭头线所示通过反射膜37所反射的。
由于上述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外部光的反射显示及利用照明光的反射显示是通过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反射膜37将入射光反射来进行的,因而该反射显示在关闭上述显示窗遮蔽板45的状态以及打开的状态下,都可以进行,而如同图8那样通过关闭上述显示窗遮蔽板45,可以用上述显示窗遮蔽板45遮蔽第1显示窗4。
还有,在本实施示例中,由于将上述显示窗遮蔽板45作为非反射性遮蔽板,因而即使在关闭该显示窗遮蔽板45的状态下进行上述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反射显示,也没有通过上述显示窗遮蔽板45来反射下述透过光的状况,上述透过光是从上述第2显示窗3或上述面光源26入射到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的光之中、透过了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的光,因此可以在上述第1显示窗3上显示优质的监视图像。
另外,在上述第2显示窗3上显示的风景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利用外部光的透射显示是在打开上述显示窗遮蔽板45的状态下进行的,此时使下述光透过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并如图9中用箭头线110所示从上述第2显示窗3出射,上述光是从第1显示窗4入射、并如图10中用箭头线所示透过了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的光。
另一方面,在第1显示窗4上显示的摄像者等被摄体监视图像的显示在利用外部光时和利用上述照明光时,都在打开上述显示窗遮蔽板24的状态下通过透射显示来进行。
还有,在利用外部光来显示上述摄像者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从第2显示窗3所入射的光如图9中用箭头虚线111所示,透过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入射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并如图10中用箭头虚线所示透过了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的光,从上述第1显示窗4出射。
另外,在利用照明光来显示上述摄像者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下述透过光如图9中用箭头虚线112所示,从上述第2显示窗4出射,上述透过光是从上述面光源26的导光板27出射面出射并入射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上、并如图10中用箭头虚线所示透过了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之多个象素117的透射显示部117b的光。
再者,在本实施示例中,由于在与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12的设置了上述反射膜一侧相反侧的基板(前基板)32和配置于该前基板32外面的前方偏光板43之间,设置光扩散层44,因而在通过利用外部光的反射显示、利用照明光的反射显示以及利用外部光的透射显示的任一种在第2显示窗3上显示风景等被摄体的监视图像时,并且在通过利用外部光的透射显示以及利用照明光的透射显示的任一种在上述第1显示窗4显示摄像者自身等被摄体的图像时,都可以显示亮度分布均匀且视角宽的监视图像。
还有,上述第1~第3实施示例是将本发明使用于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中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于其它带监视器的摄像设备中,例如具备数字摄像功能和监视图像显示功能的移动电话等。

Claims (20)

1.一种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具备:
设备主体,用来至少收存对显示器件进行驱动的电子线路,并在设备主体的一面形成第1显示窗,在与该一面相对的另一面形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第2显示窗;
显示器件,配置于上述设备主体内,使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使该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通过电子线路被驱动,显示多个图像,可以从上述一面侧和另一面侧分别观看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
上述设备主体在其一个表面上具备摄像镜头,用来将图像成像于电子摄像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
上述显示器件是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对从一面入射的光的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显示第1图像,并且对从上述另一面入射的光的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一面出射的光来显示第2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
还在设备主体一面或另一面的任一方设置显示窗遮蔽板,可以从上述显示窗避开,用来反射从上述第1显示窗或第2显示窗入射并透过了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
在第1显示窗和第2显示窗的至少一方和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该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并且分别透射从与上述一个显示窗相对一侧的面和与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相对一侧的面入射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为:
上述显示器件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对从上述一面入射的光的一部分的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2图像,并且通过反射从上述一面入射的光的另一部分,对从上述一面出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控制,利用来自上述一面侧的反射光,来反射显示第1图像。
7.一种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具备:
设备主体,用来至少收存对显示器件进行驱动的电子线路和电子摄像装置,并在设备主体的前面形成摄像镜头和第1显示窗,在与该设备主体前面相对的后面形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第2显示窗;
双面显示式监视图像显示器件,配置于上述设备主体内,使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并使该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在上述一面和另一面上显示由上述电子摄像装置所拍摄到的图像,并可以从上述设备主体的前面和后面观看上述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监视图像显示器件是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设有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的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并且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分别配置偏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还在设备主体的后面设置显示窗遮蔽板,可以从第1窗口避开,用来对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反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入射并透过了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上述显示窗遮蔽板被设置为,可以滑动成与第1显示窗对应的关闭状态以及避开到上述第1显示窗侧方的打开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上述显示窗遮板由扩散反射板构成,用来对透过了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的光进行扩散反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还在第2显示窗和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并且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入射的光。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监视图像显示器件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具备: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反射膜,用来对入射到该监视图像显示器件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偏光板,分别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对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1图像,并对从上述另一面入射光的一部分的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2图像,并且通过反射从上述一面所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对从上述一面出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控制,而在上述一面侧反射显示利用反射光的第1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监视图像显示器件是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该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在一个基板的基板面和该基板内面的上述电极之间设置反射膜,分别与上述多个象素部分地对应;利用上述多个象素内与上述反射膜对应的区域形成反射显示部,用来将从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入射的光通过上述反射膜进行反射,向上述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出射;利用不与上述反射膜对应的其它区域形成透射显示部,用来透射从上述一个基板的外面侧入射的光,向上述另一基板的外面侧出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被配置为,使设置了上述反射膜一侧的基板与第1显示窗相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还在位于上述第2显示窗侧的上述基板和偏光板之间设置扩散层,用来使透射光扩散。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还在第2显示窗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配置面光源,用来朝向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入射的光。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设备主体在上述监视图像显示器件内具备转换装置,用来对从一面侧进行观看的表面显示以及从上述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侧进行观看的背面显示进行转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显示器件的摄像设备,其特征为:
驱动显示器件的电子线路具备图像反转装置,用来按照上述转换装置的动作来显示将图像的左右反转后的左右反转图像。
20.一种带监视器的数字摄像机,其特征为,具备:
设备主体,用来至少收存对显示器件进行驱动的电子线路和电子摄像装置,并在设备主体的前面形成摄像镜头和第1显示窗,在与该设备主体前面相对的后面形成与上述第1显示窗对应的第2显示窗;
半透射反射式显示器件,具备:电极,用来在夹住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所相向的内面,利用各自相互相对的区域形成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象素;反射膜,用来对入射到该监视图像显示器件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偏光板,分别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外面;并且该半透射反射式显示器件配置于上述设备主体内,使一面与上述第1显示窗相对,使该一面背侧的另一面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对从上述一面入射光的一部分的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另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1图像;对从上述另一面入射光的一部分的透射进行控制,利用从一面出射的光,来透射显示第2图像;并且反射从上述一面入射光的另一部分,通过对从上述一面出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控制,而在上述一面侧反射显示利用反射光的第1图像;
面光源,设置于第2显示窗和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之间,用来朝向上述半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出射照明光,透射从与上述第2显示窗相对的面和与上述半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件相对的面入射的光。
CNB2004101046988A 2003-12-25 2004-12-27 具备双面显示式监视器的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3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9356/2003 2003-12-25
JP2003429356A JP4254529B2 (ja) 2003-12-25 2003-12-25 モニタ付き撮像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434A true CN1638434A (zh) 2005-07-13
CN100531306C CN100531306C (zh) 2009-08-19

Family

ID=3469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469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306C (zh) 2003-12-25 2004-12-27 具备双面显示式监视器的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15130B2 (zh)
JP (1) JP4254529B2 (zh)
KR (1) KR100695456B1 (zh)
CN (1) CN100531306C (zh)
HK (1) HK108024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0064A (zh) * 2008-08-05 2011-06-15 伊斯曼柯达公司 用于捕捉和观察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685624A (zh) * 2012-09-06 2014-03-2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装置
CN104950517A (zh) * 2015-07-15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
CN108569989A (zh) * 2018-05-25 2018-09-25 中南大学 一种制备硫氨酯并联产2-巯基乙醇或o-烷硫基乙基黄原酸盐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7019B2 (ja) * 2006-08-02 2008-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表情評価装置
JP4670939B2 (ja) * 2008-11-05 2011-04-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JP4748204B2 (ja) * 2008-11-05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JP4697289B2 (ja) 2008-11-05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US8953120B2 (en) * 2011-01-07 2015-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3197370B (zh) 2013-04-07 2015-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制作方法
US11503189B2 (en) 2018-10-04 2022-11-15 Gopro, Inc. Camera and display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0233A (ja) 1991-12-02 1993-06-1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078188B2 (ja) 1994-11-29 2000-08-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930968B2 (ja) 1998-06-29 2007-06-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3815083B2 (ja) 1998-09-16 2006-08-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3546997B2 (ja) * 1999-12-24 2004-07-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1257911A (ja) 2000-03-10 2001-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
JP2001311939A (ja) 2000-04-28 2001-11-09 Rico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7173665B2 (en) 2001-03-30 2007-0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Fol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02320012A (ja) * 2001-04-20 2002-10-31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付き電子機器
KR100747683B1 (ko) 2001-06-21 2007-08-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양면표시 기능을 가지는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및 그 구동장치
JP4313560B2 (ja) * 2001-10-31 2009-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
US7292296B2 (en) * 2002-10-17 2007-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nd device including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0064A (zh) * 2008-08-05 2011-06-15 伊斯曼柯达公司 用于捕捉和观察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00064B (zh) * 2008-08-05 2014-03-12 高智83基金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捕捉和观察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685624A (zh) * 2012-09-06 2014-03-2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装置
US9357042B2 (en) 2012-09-06 2016-05-31 Htc Corporatio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950517A (zh) * 2015-07-15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
US10409109B2 (en) 2015-07-15 2019-09-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display
CN108569989A (zh) * 2018-05-25 2018-09-25 中南大学 一种制备硫氨酯并联产2-巯基乙醇或o-烷硫基乙基黄原酸盐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41063A1 (en) 2005-06-30
HK1080244A1 (en) 2006-04-21
HK1080244B (zh) 2010-01-15
KR100695456B1 (ko) 2007-03-15
JP2005191818A (ja) 2005-07-14
KR20050065339A (ko) 2005-06-29
US7515130B2 (en) 2009-04-07
JP4254529B2 (ja) 2009-04-15
CN100531306C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5285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275081C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TWI471646B (zh) 具有倒裝發光二極體的薄層背光
CN1924671A (zh) 面光源以及利用该面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279738C (zh) 带照相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0340136C (zh) 显示装置
CN101029998A (zh) 面光源及使用该面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258113C (zh)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839340A (zh)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834754A (zh) 双面显示装置及面光源装置
CN1444071A (zh) 液晶显示器
CN1538235A (zh) 光源装置和使用该光源装置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63961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00072A (zh) 照明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638434A (zh) 具备双面显示式监视器的摄像设备
CN101055359A (zh) 半穿透/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4627070B2 (ja) Led光源体、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231799C (zh) 着色层材料、滤色片基板及它们的应用
CN1967643A (zh) 控制多个光源的亮度值的显示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CN10106142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58116A (zh) 白光产生单元、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940605A (zh) 光导板、具有该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866112A (zh) 照明装置及利用它的显示装置
CN1661462A (zh) 照明装置和投影型显示装置
TW200819835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2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2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