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9761A - 萤光灯和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萤光灯和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9761A
CN1619761A CN200410103893.9A CN200410103893A CN1619761A CN 1619761 A CN1619761 A CN 1619761A CN 200410103893 A CN200410103893 A CN 200410103893A CN 1619761 A CN1619761 A CN 1619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lamp
bulb
glass bulb
bet value
particu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1038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泉昌裕
依藤孝
直木庄司
西原义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9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9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2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europium
    • C09K11/7737Phosphates
    • C09K11/7738Phosphates with alkaline earth metals
    • C09K11/7739Phosphates with alkaline earth metals with halog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6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77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83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rare earth metals one of which being europium
    • C09K11/7784Chalcogenides
    • C09K11/7787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8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colour or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 H01J61/42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colour or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by transforming th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by luminescence
    • H01J61/4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uminescent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指定荧光膜和构成该荧光膜的荧光体微粒和胶粘剂微粒的材料,谋求提高开始时光通量上升特性和荧光体膜沉积强度的萤光灯和安装该萤光灯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9)安装了一种萤光灯(L1),所述荧光灯(L1)具有下列部件,即玻璃灯泡(1)、设在该玻璃灯泡(1)内的电极(5)、由封入上述玻璃灯泡(1)内的稀有气体及每一单位灯泡内表面积封入量为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包含荧光体微粒和BET值60m2/g以上的γ-氧化铝微粒与BET值40m2/g以下的α-氧化铝微粒工厂的胶粘剂微粒,并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表面形成的荧光体膜(6)。

Description

萤光灯和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玻璃灯泡内部形成的荧光膜以及对构成该荧光体膜的萤光体和氧化铝胶粘剂进行改善的萤光灯、和、安装该萤光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萤光灯是一种如下所述的光源:在内部形成荧光膜的管形玻璃灯泡内封入作为放电介质的由水银和氩等稀有气体组成的放电介质,并主要利用放电产生的水银原子的发光光谱中的254nm等波长的光作为萤光体的激发光源。
而且,这样的萤光灯,在灯泡制成后,经过在仓库和销售店等的保管等,然后安装在各自器具和机器上,并将其点亮,会产生在照明初期灯泡中央部位的亮度比灯泡边缘低(暗)的现象,即,会产生亮度分布不均匀,灯泡的光通量上升特性不好的现象。
另外,长时间不开启安装在器具和机器中的萤光灯,而将其放置,在这样的状态下,尤其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再次点亮荧光灯的时候,会不如初期而在点亮的灯泡内会产生亮度的不均。
还有,在开启萤光灯,并经过灯泡各部份温度大致平衡的10分钟左右后,亮度就会大致相同,从目测上看,这种现象就没有问题。
这种照明初期部分亮度降低的不便,如过去所述在灯泡内封入过量的水银的萤光灯的情况中没有被发现。但是,最近因为环境上的问题,在萤光灯内封入的水银量必需最小,还存在制成的萤光灯发生老化和试验照明时灯泡内蒸发的水银完全地被吸附在荧光膜上的问题,可以认为是由于照明开始之后供发光使用的水银量不足。
而且,作为其他因素,可以认为:由于玻璃灯泡的末端安装着接头,并在包装箱内位于外部,因此,温度的降低较快,灯泡内蒸发的水银聚集在灯泡边缘,从而引起了灯泡内的水银分布呈两端较多而中央较少的状态。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对前者的水银被吸附在荧光膜的问题进行改善的方法:通过使混合在用于形成荧光膜的荧光体微粒中的胶粘剂以α-氧化铝作为主要成分,能够解决该问题。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对后者灯泡内水银分布的改善的方法:通过控制形成荧光膜的微粒的比表面积(BET值)可以解决该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所述情况下,没有考虑α-氧化铝作为胶粘剂时的膜强度,在萤光灯的品质和生产率方面可能会产生问题。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的所述情况下,在灯泡内排气后,水·碳等杂质容易残留于用作比表面积抑制剂的氧化硼或氧化镁,由于这些残留成分的影响,会引起灯泡特性的降低的不便。
【专利文献1】特开2001-57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3438717号的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以知道:当使用γ氧化铝作为用于形成上述荧光膜的荧光体微粒中所混合的胶粘剂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上述光通量上升特性的降低,此外,使用α-氧化铝作为胶粘剂的情况下,灯泡内部的萤光体的沉积强度弱,由于灯泡内部的抽真空排气时和封入稀有气体时等的压力变化以及灯泡搬运时的冲击,在荧光膜上会产生破裂或剥落等现象,从而使灯泡发光特性和外观品质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指定荧光膜和构成该荧光膜的荧光体微粒和胶粘剂微粒的材料,提供开始时光通量上升特性和荧光体膜沉积强度得到提高的萤光灯和安装了该萤光灯的照明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权利要求1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下列部件:玻璃灯泡、在该玻璃灯泡内设置的电极、由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被封入的稀有气体以及灯泡平均内表面积封入量为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含有荧光体微粒以及BET值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和BET值40m2/g以下的胶粘剂微粒,且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表面形成的荧光膜。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萤光灯中,BET值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是γ-氧化铝微粒,BET值40m2/g以下的胶粘剂微粒是α-氧化铝微粒。
由于本发明的荧光膜是包含BET值(微粒的比表面积)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和BET值40m2/g以下的胶粘剂微粒的混合物,因此,不但不损害涂膜的沉积强度,还会加快水银的扩散,总光通量也能和过去只使用  -氧化铝作为胶粘剂微粒的情况相同。
作为上述BET值为40m2/g以下的物质,从品质、经济的观点出发,优选α-氧化铝(α-Al2O3),除此之外,含有选自三氧化二钇(Y2O3)、焦磷酸钙(Ca2P2O7)、焦磷酸锶(Sr2P2O7)、氧化锆(ZrO2)、氧化镧(La2O3)中的至少一种的物质,也起到与含有α-氧化铝的物质相同的作用。而且,这些物质的含量比率优选相对于荧光体微粒为5重量%以下。
此外,在上述胶粘剂中添加相对于荧光体微粒为1重量%以下的硼酸,也能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限定的水银封入量为灯泡平均内表面积0.009mg/cm2以下,该水银封入量是为了适用于封入必需最小量的水银的灯泡而确定的值,所述灯泡起到不具有出于环境上的考虑的过量水银的各种规格的萤光灯的功能。
而且,在本发明和以下各发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规定的限制,词汇的定义和技术上的含义按照如下所述。
构成放电容器的玻璃灯泡的材料,可以使用钠石灰玻璃和铅玻璃等软质玻璃、或硼硅酸玻璃、铝硅酸盐玻璃和石英玻璃等硬质玻璃。
另外,玻璃灯泡的形状可以是直管形、环形、U字形、W字形、WU字形等和连结多根直管状灯泡,即所谓的紧凑形。另外,,还可以采用下列灯泡:在管状的玻璃管和一端密闭的玻璃灯泡的开口端,封接金属管座和端盖而形成密封容器的灯泡、或者通过衬垫连结里外2张板材,或重叠雕刻有U字形等放电槽的重合板体和连结玻璃板而形成的平板形的灯泡等。而且,封接部位是使用管座和端盖等而封闭的,也可以是磨钝封接等这样的方式。而且,本发明可以发挥像,水银蒸气难以扩散的灯泡长度(大致和放电电路长度相等)较长的荧光灯那样的显著效果。作为灯泡长度,呈直线的状态下为600mm以上,优选为1000mm以上。
形成荧光膜的萤光体,可以使用已知的各种荧光体,例如,对于一般照明用的萤光灯,可以使用3波长发光形的稀土类萤光体和卤素磷酸盐荧光体等。根据其他萤光灯的用途和等级,可以使用任意的萤光体。特别的,三波长发光形的稀土类萤光体容易吸附水银蒸气,由于水银蒸气难以扩散,因此,本发明的效果能得以显著地发挥。
另外,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如下种类的荧光灯:在灯泡内部和荧光体膜之间形成由氧化铝等保护膜和透明导电膜等构成的透明导电膜或者再加上反射涂层的萤光灯。
另外,在灯泡内封入的作为放电介质的稀有气体,可以使用氩(Ar)、氖(Ne)、氪(Kr)、氙(Xe)和氮(N)等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在灯泡内封入的水银的形态,也可以是液态水银,为了定量地封入少量的水银,能以颗粒状(粒)的形式封入与锌(Zn)、铅(Pb)、锡(Sn)、铋(Bi)、铟(ln)等的至少一种汞齐形成金属而构成的汞齐。而且,在板状体上形成的水银合金GEMED1S(商品名)等可以作为水银封入介质来使用。
另外,水银通过管座的排气管而被封入灯泡,或通过容纳和安装在排气管内、管座面、导线中或者盖上接头等,而使得从外面看是隐匿的情况下,还可以使水银装配在荧光膜等上。
另外,电极可以使用由线圈状的灯丝构成的热阴极形和冷阴极形等,安装场所可以是灯泡内,也可以在灯泡的外面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萤光灯用于启辉器型萤光灯、快速启动型萤光灯、高输出萤光灯和各种用途的萤光灯。
本发明权利要求3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部件:玻璃灯泡、在该玻璃灯泡内设立的电极、由在上述玻璃灯泡内封入的稀有气体以及灯泡平均内表面积封入量是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和、含有荧光体微粒以及胶粘剂微粒,且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表面形成的BET值为1.2-1.7m2/g的荧光膜。另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记载的萤光灯中,胶粘剂微粒由γ-氧化铝微粒和α-氧化铝微粒的混合物构成。
因为本发明控制了荧光膜的BET值(微粒的比表面积),从而能防止照明初期由水银吸附在荧光体膜上而引起灯泡光通量上升的恶化,而且,起到了使荧光膜具有足够的沉积强度等作用。
即,如果该荧光膜的BET值不满1.2m2/g,胶粘剂微粒的粘合力不足,从而会产生由荧光体膜的沉积强度不足而发生荧光膜剥落等不便,另外,相反,如果BET值超过1.7m2/g,在照明初期,由于水银吸附在荧光膜上而产生不便,如果考虑到分散等,特别优选1.4-1.6m2/g左右。
本发明权利要求5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部件:玻璃灯泡、在该玻璃灯泡内设立的电极、由在上述玻璃灯泡内封入的稀有气体以及灯泡平均内表面积封入量是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含有由BET值60m2/g以上的γ-氧化铝微粒、BET值40m2/g以下的α-氧化铝微粒构成的胶粘剂微粒和荧光体微粒,且在上述玻璃灯泡内部形成的BET值是1.2-1.7m2/g的荧光膜。
因为本发明控制了荧光膜和由氧化铝微粒构成的胶粘剂的BET值(微粒的比表面积),加倍地起到了上述权利要求1和2中记载的作用。
特别的,权利要求5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为胶粘剂微粒由γ-氧化铝微粒和α-氧化铝微粒的混合物构成。通过使用γ-氧化铝和α-氧化铝的混合物作为胶粘剂,抑制了灯泡光通量上升特性的降低,同时也能提高萤光体的沉积强度。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的特征在于:在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记载的萤光灯中,胶粘剂微粒的平均BET值为40-80m2/g。
因为本发明控制了全部胶粘剂微粒的平均BET值(微粒的比表面积),能防止由于在照明初期水银吸附在荧光体膜上引起的灯泡光通量上升的恶化,而且,能起到使荧光体膜具有足够的沉积强度等作用。
即,当该总胶粘剂微粒的平均BET值不满40m2/g,会产生由荧光体膜的沉积强度不足而发生荧光膜剥落等不便,另外,相反,如果BET值超过80m2/g,在照明初期会产生由水银吸附在荧光膜上而引起的不便,如果考虑到分散,优选为50~70m2/g左右。
本发明权利要求7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记载的萤光灯中,添加相对于荧光体微粒为3.0重量%以下的胶粘剂微粒。
因为本发明控制了作为胶粘剂的总胶粘剂微粒的添加量,能起到防止在照明初期由水银吸附在荧光体膜上而带来的灯泡光通量上升的恶化的作用。
如果该总胶粘剂微粒的添加量超过3.0%质量比,在照明初期,存在由水银吸附在荧光体上而引起的不便,优选添加1-2.5质量%左右。
本发明权利要求8,其特征在于:在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萤光灯中,添加相对于荧光体微粒为1.5质量%以下的、作为BET值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的γ-氧化铝微粒。
通过将容易吸附水银蒸气的BET值60m2/g以上γ-氧化铝的添加量控制在相对于荧光体微粒为1.5%质量比以下,可以抑制γ-氧化铝吸附水银,可以加快灯泡内水银蒸气的扩散,从而能防止由水银暂时不足引起的光通量上升的延迟。而且,为了确保荧光膜的强度,γ-氧化铝微粒优选为0.3质量%以上。
而且,BET值为40m2/g以下的α-氧化铝的添加量与上述相同地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
本发明权利要求9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照明装置主体、在该装置主体中设置的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记载的萤光灯和该萤光灯的点灯电路装置。
照明装置,由于安装了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5中记载作用的萤光灯,因此,在开灯时,可以进行光通量上升特性提高的优异的照明,这种光通量上升特性呈现出灯泡整个长度范围大致均匀的亮度。
照明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从天花板垂下或安装在墙面上,也可以是外露式安装荧光灯、在装置主体中也可以覆盖球形灯、灯罩、反射帽等灯而安装调光板。。
另外,照明装置不限于主体中安装1个萤光灯,例如,相同规格的灯泡或灯泡功率不同的多个萤光灯也可以安装在同一照明装置中。
此外,本发明向萤光灯供电的照明电路装置,可以使用电磁式镇流器电路装置和高频照明电路装置等,照明电路装置也可以在装置主体内,也可以与照明装置相独立的装置。
还有,照明装置(以器具等为代表)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适用于各种照明器具。
【发明的效果】
利用权利要求1-7的发明,在封入水银量为必要最低限度的、环境上优越的灯泡中,可以提高开灯之后在灯泡整个长度范围大致呈现均匀的亮度分布的光通量上升特性,同时抑制了荧光体膜裂纹破裂现象的发生,并可以提供外观品质提高的萤光灯。
利用权利要求8的发明,抑制γ-氧化铝吸附水银,加速了灯泡内水银蒸气的扩散,能提供光通量上升特性提高的萤光灯。
利用权利要求9的发明,通过安装上述权利要求1-5记载效果的萤光灯,能提供开灯时灯泡整个长度范围大致呈现均匀的亮度分布的光通量上升特性提高的、能进行优越照明的照明器具等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直管形萤光灯实施例的部分切口剖面正面图。
【图2】沿图1中a-a线切断部份的放大端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圆环形萤光灯实施例的轮廓正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U形萤光灯实施例的轮廓正面图。
【图5】表示本发明照明器具(照明装置)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符号的说明】
L1:直管形荧光灯
L2:圆环形萤光灯
L3:U形萤光灯
1:玻璃灯泡
5:电极
6:荧光膜
8:照明装置(照明器具)
91: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直管形萤光灯L1的部份切口剖面正面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切断的部份放大端视图。
在图1中,1是钠石灰玻璃构成的直管状玻璃灯泡,2,2是由铅玻璃构成的管座,3,3是上述玻璃灯泡1和管座2的封接部件,并与上述灯泡1和管座2构成密封容器。
4是由将连结于上述管座2,2的导线5,5的钨丝卷曲而呈线圈状灯丝构成的电极,6是灯泡1内部形成的荧光膜。
该荧光体膜6是这样制得的:将BET值60m2/g以上、优选100-150m2/g,例如约120m2/g的γ-氧化铝微粒,以相对于上述荧光体微粒的总质量的1.5质量%以下,例如约1.0质量%的量和BET值40m2/g以下、优选5-30m2/g,例如约20m2/g的α-氧化铝微粒,以相对于上述荧光体微粒的总质量的1.5质量%以下,例如约1.0质量%的量混合到3波长形的稀土族萤光体和连续波长发光形的卤素磷酸盐荧光体等BET值是0.8-1.2m2/g,例如约1.0m2/g的荧光体微粒中,并将在聚环氧乙烷PEO中悬浮的溶液涂抹在灯泡1的内部,干燥后,进行焙烧而形成。
另外,在灯泡1内,作为放电介质,封入相对于灯泡内表面积(cm2)为0.009mg以下的水银和约320Pa的Ar-Ne的混合稀有气体。而且,图中的7是覆盖在封接部件3上而设置的接头。
上述结构的萤光灯L1,制作后在仓库等保管后安装在运送的器具上而照明,即使经过数月照明之后,开灯后,也不能目测观察到灯泡1中央亮度的降低,同时没有上述荧光膜6剥离的现象,可以确认光通量上升特性和外表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水银吸附在荧光体微粒上而被氧化,没有和玻璃灯泡1的钠反应,能大幅度抑制水银的消耗量,能将萤光灯的封入水银量为必需最小量。
另外,表1中示出了对在形成荧光膜的荧光体微粒中添加上述BET值60m2/g以上的γ-氧化铝微粒以及BET值40m2/g以下α-氧化铝微粒的荧光体微粒(固体组分)相对于总质量的添加比率%、相对于灯泡内表面积的水银封入量(mg/cm2)进行各种改变的灯泡(1)~(7)的光通量上升特性和膜沉积强度。
试验灯泡是直管形FL40SS的萤光灯,总光通量是在稳定照明时(额定照明60分种后)测量的各灯泡(1)~(7)的相对值(总光通量最高的灯泡值定为100%。),光通量上升特性是在相对于稳定照明时的照明开始60秒后的光通量比。
【表1】
试验灯泡No          氧化铝含量(重量%)          水银封入量(mg/cm2)每单位光流量   膜强度    总光流量%
  γ-氧化铝   α-氧化铝 0.005(mg/cm2) 0.016(mg/cm2)
灯泡(1)     2%     0%     50%     80%     ○   100%
灯泡(2)     1.5%     0.5%     70%     90%     ○   100%
灯泡(3)     1.0%     1.0%     90%     90%     ○   100%
灯泡(4)     0.5%     1.5%     90%     90%     △   100%
灯泡(5)     0%     2%     90%     90%     ×   98%
灯泡(6)     0%     3%     90%     90%     △   96%
灯泡(7)     0%     5%     90%     90%     △   95%
从上述表1可以明显看出,封入0.016mg/cm2的较多多水银的、作比较用的灯泡,不管荧光体膜含有的氧化铝微粒的种类(γ、α),光通量上升比为80%以上,由于封入过量的水银,因此在环境上不优选。
另外,封入0.005mg/cm2的水银,荧光体膜中含有γ-氧化铝微粒作为氧化铝的灯泡,只含有2质量%的γ-氧化铝微粒时(灯泡(1)),光通量上升特性为50%,是不优选的。
另外,不含有γ-氧化铝微粒、只含有2质量%以上的α-氧化铝微粒的灯泡(5)-(7),其总光通量和膜的沉积强度差,是不优选的。
另外,封入0.005mg/cm2的水银,荧光体膜中含有0.5-1.5重量%的γ-氧化铝微粒、0.5-1.5重量%的α-氧化铝微粒作为氧化铝的灯泡(2)-(4),其总光通量和光通量上升特性高,膜的沉积强度强,是优选的。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荧光体膜中含有的氧化铝,通过混合添加0.5-1.5重量%的、BET值为60m2/g以上的γ-氧化铝微粒与0.5-1.5重量%的、BET值为40m2/g以下的α-氧化铝微粒,总光通量和光通量上升特性高,膜的沉积强度强,是优选的。
另外,图3和图4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萤光灯,图3是将玻璃灯泡1弯曲成圆环状的环形萤光灯L2,图4是将玻璃灯泡1弯曲成大致呈U形的U形萤光灯L3,与图1所示灯泡L1相同部份用相同符号表示,其说明省略。
该萤光灯L2、L3也形成含有和上述实施例的直管形萤光灯L1同样的γ-氧化铝微粒和α-氧化铝微粒的荧光体膜6,它们除了灯泡1的外形和接头7以外,是和上述直管形萤光灯L1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并呈现出和上述实施例的直管形萤光灯L1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荧光体膜6是这样形成的:混合荧光体微粒、γ-氧化铝微粒和α-氧化铝微粒,本发明也可以在荧光体微粒的表面上覆盖由上述构成的γ-氧化铝微粒和α-氧化铝微粒得到的氧化铝微粒混合细粉末,用PEO等悬浊液涂抹使该荧光体微粒悬浮于PEO等,并涂布所得悬浮液,并进行焙烧,而形成荧光膜6。
使用覆盖该氧化铝微粒的荧光体微粒而形成的荧光体膜6,抑制了与水银的氧化反应,起到了防止水银吸附的作用,在照明过程中水银的消耗少。
附带说一下,FL40SS的灯泡照明12000小时后水银的消耗率%如下,覆盖30%左右的荧光体微粒表面的情况为70%左右,同样的覆盖50%左右的情况为50%左右,同样的覆盖70%左右的情况为40%左右,同样的覆盖90%左右的情况的消耗停留在30%左右,能提供光通量等发光特性降低少的萤光灯。
另外,使用上述萤光体而形成荧光体膜6的情况,可以使水银的封入量为0.007mg/cm2以下,这样就能得到在环境上优选的萤光灯。
还有,本发明中,具有内径为25mm以上的玻璃灯泡1、灯泡长为1000mm以上的萤光灯具有特别明显的效果。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凝集在内径大、全长长的灯泡1边缘的水银需要花费时间扩散至灯泡1整个内部,。另外,特别是将形成上述荧光体膜的荧光体悬浮液作为可溶性溶液情况,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而且,图5表示使用本发明直管形堂光灯泡L1的照明装置(照明器具)8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91是装置主体,包含将器具8安装至建筑物等的安装工具、内部电源连接机构和镇流器等的照明电路92。在该主体91的下方设立灯罩93,在该内部中安装的插座95,95,…上安装2支直管形萤光灯L1,L1的接头7,7,安装灯泡L1,L1。另外,图中94是反射板。
该萤光灯L1,L1可以通过电源连接机构、镇流器等照明电路92、图中未示出的软线和插座95,95供电,而进行稳定照明。
而且,在该照明装置(照明器具)8中安装的萤光灯L1,L1,在照明初期没有亮度降低部份,能进行形成均匀发光的照明。
【实施例】
在直管形FL40SS萤光灯的灯泡1内部,以约30∶约31∶约39的比率(Wt%)混合蓝色萤光体(Sr,Ba,Ca)10(PO4)6Cl12:Eu和绿色萤光体LaPO4:Ce,Tb和红色萤光体Y2O3:Eu,从而制备约60kg、3波长发光形的稀土族萤光体,添加约1%浓度的PEO水溶液约90L(公升)、BET值约125m2/g的γ-氧化铝微粒约600g(相对于荧光体微粒总质量为约1质量%)和BET值约10m2/g的α-氧化铝微粒约600g(相对于荧光体微粒总质量为约1质量%),从而制成荧光体悬浮液。
然后,长约1200mm、外径约29mm的玻璃管内部预先涂抹约50mg/根左右的氧化铝微粒而形成保护膜,以3-4g/根的量将充分搅拌上述荧光体悬浮液涂抹到预先形成的保护膜上,待该涂布膜干燥后,烘烤形成荧光体膜6。之后,经过灯泡1和安装的密封工序、抽气工序和焊接接头工序而制成萤光灯。
而且,上述荧发光膜6的BET值是约1.2m2/g,而且,在灯泡1内封入的水银量是约0.005mg/cm2,除了该水银量和荧光体膜6以外,其他以与目前的灯泡相同的构成而形成。而且,各BET值是对不从萤光灯上剥下保护膜而只是剥下荧光体膜的粉末样品加以分析、测量的。
该3波长发光形萤光灯与作为FL40SSEX-N/37的天白色的色温约5000K、色度偏差+0.0002的目前灯泡相比,显示出毫不逊色的发光特性,同时,在室温的仓库中放置该萤光灯约3个月后进行照明,在荧光体膜6上没有发生剥离的同时,开灯后的光通量上升特性也没有降低。

Claims (9)

1.一种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玻璃灯泡、
设在该玻璃灯泡内的电极、
由封入上述玻璃灯泡内的稀有气体以及灯泡每单位内表面积封入量是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以及
包含荧光体微粒和BET值为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以及BET值为40m2/g以下的胶粘剂微粒,并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表面形成的荧光体膜。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BET值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是γ-氧化铝微粒,BET值40m2/g以下的胶粘剂微粒是α-氧化铝微粒。
3.一种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玻璃灯泡、
设在该玻璃灯泡内的电极、
由封入上述玻璃灯泡内的稀有气体及每单位灯泡内表面积的封入量是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以及
包含荧光体微粒、胶粘剂微粒,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表面形成的BET值为1.2~1.7m2/g的荧光膜。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胶粘剂微粒是由γ-氧化铝微粒和α-氧化铝微粒的混合物构成的。
5.一种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玻璃灯泡、
设在该玻璃灯泡内的电极、
由封入上述玻璃灯泡内的稀有气体及每单位灯泡内表面积封入量是0.009mg/cm2以下的水银构成的放电介质、以及
含有由BET值为60m2/g以上的γ-氧化铝微粒和BET值为40m2/g以下的α-氧化铝微粒构成的胶粘剂微粒以及荧光体微粒,在上述玻璃灯泡内表面形成的BET值是1.2~1.7m2/g的荧光膜。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胶粘剂微粒的平均BET值为40~80m2/g。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添加相对于荧光体微粒的比例为3.0质量%以下的胶粘剂微粒。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萤光灯,其特征在于:作为BET值为60m2/g以上的胶粘剂微粒,添加相对于荧光体微粒的比例为1.5质量%以下的γ-氧化铝微粒。
9.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照明装置主体、
在该装置主体中设置的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记载的萤光灯、以及
该萤光灯的点灯电路装置。
CN200410103893.9A 2003-09-24 2004-09-24 萤光灯和照明装置 Pending CN16197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31779 2003-09-24
JP2003331779 2003-09-24
JP2003433956 2003-12-26
JP2003433956 2003-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761A true CN1619761A (zh) 2005-05-25

Family

ID=3431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103893.9A Pending CN1619761A (zh) 2003-09-24 2004-09-24 萤光灯和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62397A1 (zh)
CN (1) CN16197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7559B (zh) * 2009-07-23 2015-08-21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Ultraviolet discharge lamp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7448B2 (ja) * 2004-07-30 2008-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蛍光ランプ、照明装置及び蛍光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KR20070094040A (ko) * 2006-03-16 2007-09-20 삼성코닝 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백 라이트 유닛
JP4428366B2 (ja) * 2006-07-25 2010-03-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蛍光ランプ、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20090079324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Istvan Deme Fluorescent lamp
DE102008054175A1 (de) * 2008-10-31 2010-05-06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Niederdruckentladungslampe
US20110095685A1 (en) * 2009-10-25 2011-04-28 Onn Fah Foo Quick-start Type Fluorescent Lamp
US20140124704A1 (en) * 2012-09-02 2014-05-08 Global Tungsten and Powders Corporation Brightness of y2o3:eu at reduced eu weight percentag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7559B (zh) * 2009-07-23 2015-08-21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Ultraviolet discharge lam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62397A1 (en) 2005-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48C (zh) 荧光体
CN1148729A (zh) 余辉性灯泡
CN101064236A (zh) 荧光灯、蓄光性荧光灯、发光装置以及蓄光性发光装置
CN1541402A (zh) 具有无汞气体填充物的低压气体放电灯
CN1879193A (zh) 具有无汞气体填充物的低压蒸气放电灯
CN101740305A (zh) 镧系元素氧化物在金属卤化物灯中作为氧分配剂
TWI374176B (en) Alkaline earth aluminate phosphor for a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and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N1398422A (zh) 荧光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它的信息显示装置
CN1619761A (zh) 萤光灯和照明装置
TW200819518A (en) Phosphor
JP2009074090A (ja) 真空紫外線励起発光素子用蛍光体
CN101273436A (zh) 带有含磷光体/氧化铝层的低汞耗荧光灯
CN1591767A (zh) 荧光灯
CN1136603C (zh) 荧光灯及灯泡型荧光灯
WO2006046213A1 (en) Low-mercury-consuming fluorescent lamps
JP4046542B2 (ja) 珪酸カルシウム・マグネシウム蛍光体、蛍光体ペースト組成物及び真空紫外線励起発光素子
CN1990409A (zh) 成膜用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所制的荧光灯及其制造方法
JP4146173B2 (ja) 2価金属珪酸塩蛍光体、蛍光体ペースト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真空紫外線励起発光素子
CN100416748C (zh) 低压汞蒸气荧光灯
JP6399472B2 (ja) 連続発光時に高い発光強度維持率を示す蛍光体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699070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low temperature lumen maintenance of an electrodeless lamp and electrodeless lamp with improved low temperature lumen maintenance
JP2007161904A (ja) 蛍光体材料、蛍光体ペースト、蛍光体膜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5209614A (ja)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0192254A (ja)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及びアルミン酸塩系蛍光体
JP2005154770A (ja) 真空紫外線を励起源とする発光素子用緑色蛍光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含む発光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