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0268A - 分集接收调谐器 - Google Patents

分集接收调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0268A
CN1610268A CNA2004100877039A CN200410087703A CN1610268A CN 1610268 A CN1610268 A CN 1610268A CN A2004100877039 A CNA2004100877039 A CN A2004100877039A CN 200410087703 A CN200410087703 A CN 200410087703A CN 1610268 A CN1610268 A CN 1610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er
diversity reception
voltage
circuit
receiv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77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岩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0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0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 H04B7/0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selecting best antenna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具有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该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并通过使用从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该调谐器通过使用从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了便宜的、能始终使用来自那时可提供最佳接收的那个天线的接收信号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Description

分集接收调谐器
这个非临时申请要求按35U.S.C.§119(a)对2003年10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03-364979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包括在此。
                        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分集接收的调谐器。
2.相关技术描述
作为传统调谐器的一个例子,将描述用于在从不同电视广播站发送的多个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来接收所期望节目的调谐器。图5示出了传统调谐器结构的例子。图5所示的调谐器1包括RF输入端子1a、带通滤波器(BPF)1b、RF放大器1c、带通滤波器(BPF)1d、PLL电路1e、压控振荡电路(VCO)1f、混频电路1g和IF输出端子1h。天线3连接到RF输入端子1a,IF输出端子1h连接到解调电路4。
通过天线3接收多个接收信号,并馈送到RF输入端子1a。在这些接收信号中,仅仅用户期望接收的一个信号由带通滤波器1b选择,而带通滤波器1b的过滤特性根据由PLL电路1e产生的调谐电压而变化。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1b所选择的期望接收信号被RF放大器1c放大。
其后,从RF放大器1c输出的信号中,通过带通滤波器1d进一步选择用户期望接收的一个信号,带通滤波器1d的过滤特性根据由PLL电路1e产生的调谐电压而变化。这样所选择的接收信号被馈送到混频电路1g。混频电路1g也接收通过压控振荡电路1f振荡的本机振荡信号。在此,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根据由PLL电路1e产生的调谐电压而变化。
混频电路1g通过混频所期望接收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频率变换,结果是期望接收的信号下变换成中频(IF)信号,然后输出中频信号到IF输出端子1h。中频信号的频率由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和期望接收的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值来决定。PLL电路1e为不同的期望接收信道产生不同的调谐电压。因此,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与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成比例变化,所以从混频电路1g输出的中频信号总是具有恒定频率。
从IF输出端子1h馈送到解调电路4的中频信号被解调电路4解调。例如,在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情况下,用作解调电路4的是对中频信号执行数字解调以获得诸如传输流的数字信号的解调电路。相形之下,在接收模拟电视广播的情况下,用作解调电路4的是对中频信号执行模拟解调以获得诸如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的解调电路。
在车载电视机、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收音机、移动电话等中,改变它们天线的位置和方向常常导致接收状况显著变化。为此,在车载电视机、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收音机、移动电话等中,通常使用接收设备(分集接收设备),替代图5中所示的接收设备,前者使用多个天线,通过选择那时可提供最佳接收的天线来应付接收状况的变化。
图6中示出了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的结构的例子。在图6中,图5中也能找到的相同的电路模块用相同的标号标识,且它们的详细说明将不再重复。这个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100配置第一调谐器1和一个第二调谐器2。
第二调谐器2具有与第一调谐器1相同的构成。具体地说,第二调谐器2包括RF输入端子2a、带通滤波器(BPF)2b、RF放大器2c、带通滤波器(BPF)2d、PLL电路2e、压控振荡电路(VCO)2f、混频电路2g和IF输出端子2h,且这些是分别与RF输入端子1a、带通滤波器(BPF)1b、RF放大器1c、带通滤波器(BPF)1d、PLL电路1e、压控振荡电路(VCO)1f、混频电路1g和IF输出端子1h相同的组件。
第一调谐器1的RF输入端子1a连接到天线3,第二调谐器2的RF输入端子2a连接到天线5。第一调谐器1的IF输出端子1h连接到解调电路4,第二调谐器2的IF输出端子2h连接到解调电路6。比较器7比较分别从解调电路4和6输出的已解调信号,以选择并输出这些已解调信号中具有较高品质的那个解调信号(具体地说,在已解调信号是模拟信号情况下,具有较高S/N比的那个解调信号;在已解调信号是数字信号情况下,具有较低比特误码率的那个解调信号)。
在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100中,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选择相同的广播。换句话说,PLL电路1e和2e产生相同的调谐电压,且压控振荡电路1f和2f振荡相同的本机振荡信号。因此,非常自然地,分别从解调电路4和6输出的已解调信号具有相同的内容。
例如,当用天线3的接收状况恶化时,因此通过处理由天线3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已解调信号的品质恶化。尽管那样,只要用天线5的接收状况未遭恶化,则通过处理由天线5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已解调信号的品质是好的。因此,比较器7放弃通过处理由天线3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已解调信号,选择通过处理由天线5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已解调信号。这样,在作为整体的接收设备中获得的已解调信号可保持优良品质。
如上所述,分集接收是防止作为整体的接收设备中接收状况恶化的一种接收方法,即使当具有多个天线的一部分的接收状况恶化时,只要这些天线中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状况是优良的。
图6所示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100配置二个调谐器。这使得调谐器100比图5所示的传统调谐器的生产更昂贵。在分集接收中,使用天线数量越多,所获得的接收状况越好的。然而,增加天线数量,有必要配置同样多的调谐器,因此天线数量越多,生产调谐器就变得越昂贵。
另一方面,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H10-84297揭示了配置了单个调谐器和用于控制该调谐器和多个天线间互相连接的开关的分集接收调谐器。这个结构使得此调谐器比图6所示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100生产更便宜。然而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H10-54297中揭示的这个分集接收调谐器中,不能同时比较用不同天线的接收状况。不利地,这使得难于始终使用那时可提供最佳接收的那个天线。
                             概述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便宜的、能够总是使用来自此刻提供最近接收的任何一个天线的接收信号的分集接收调谐器,并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和配有这种分集接收调谐器的电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标,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分集接收调谐器配置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并通过使用从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该调谐器通过使用从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标,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分集接收调谐器配置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并通过使用从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该调谐器具有用由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并通过使用从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标,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分集接收调谐器配置如上所述结构的分集接收调谐器中的一个。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标,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电子装置配置如上所述结构的分集接收设备。
                            附图简述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结构的电路图;
图2A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结构的电路图;
图2B是示出图2A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修改例子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传统调谐器的结构的例子的电路图;和
图6是示出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的结构的例子的电路图。
                         较佳实施例详述
下文中,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例子,将描述用于在多个从不同电视广播站发送的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来接收期望节目的调谐器。
首先,将给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结构示于图1。在图1中,和在图6中也找到的一样的电路模块用相同的标号标识,且它们的详细说明将不再重复。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1配置第一调谐器1’和第二调谐器2’。
在此的第一调谐器1’,与包括在图6中所示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100中的第一调谐器1相比,进一步包括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1i和调谐电压输出端子1j。处理通过天线3接收的信号来产生被输出到解调电路4的中频信号。此外,通过压控振荡电路1f振荡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1i输出到第二调谐器2’,由PLL电路1e产生的调谐电压经由天线电压输出端子1j输出到第二调谐器2’。此外,第一调谐器1’封闭在一个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在此的第二调谐器2’,与包括在图6中所示传统分集接收调谐器100中的第二调谐器2相比,缺少PLL电路2e和压控振荡电路2f,但替换地包括本机振荡信号输入端子2i和调谐电压输入端子2j。从第一调谐器1’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本机振荡信号输入端子2i馈送到混频电路2g,从第一调谐器1’输出的调谐电压经由调谐电压输入端子2j馈送到带通滤波器2b和带通滤波器2d。
第一调谐器1’的RF输入端子1a连接到天线3,第二调谐器2’的RF输入端子2a连接到天线5。第一调谐器1’的IF输出端子1h连接到解调电路4,第二调谐器2’的IF输出端子2h连接到解调电路6。比较器7比较分别从解调电路4和6输出的已解调信号,以选择并输出这些已解调信号中具较高品质的那个解调信号(具体地说,在已解调信号是模拟信号情况下,具有较高S/N比的那个解调信号;在已解调信号是数字信号情况下,具有较低比特误码率的那个解调信号)。
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中本机振荡信号是相同的,所以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选择相同的广播。这允许分集接收。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1中,PLL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它们是调谐器的所有组件中最昂贵的,仅仅配置在第一调谐器1’。这样的结构比每个调谐器配置PLL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的生产更便宜。然而,因为为多个天线中的每个配置一个调谐器,所以可能始终使用来自可提供最佳接收状况的那个天线的接收信号。
此外,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中的调谐电压是相同的,所以带通滤波器1b和2b之间和带通滤波器1d和2d之间特性产生较少差异,导致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之间特性较少差异。另外,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要求相等的时间来选择站。当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要求相等的时间来选择站时,当选择一个站时,没有必要逐一校验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的状态。这允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站的选择。
此外,因为第一和第二调谐器1’和2’处理同一所期望的接收信号,所以即使当每个调谐器没有封闭在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然而为了使调谐器之间的干扰最小化,最好把每个调谐器封闭在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当第一调谐器1’封闭在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并另外配置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1i和调谐电压输出端子1j时,它既能被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一部分,也能在没有使用分集接收的情况下本身用作调谐器。换句话说,没有必要制成作为专门设计用于分集接收的第一调谐器1’,但只要略微修改传统调谐器1(见图5),就可获得既能被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一部分,又能本身作为调谐器的通用调谐器。这带来设计效率的提高和其他的好处。
接下来,将给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结构示于图2A。在图2A中,也在随后将描述的图2B中,在图1中也能找到的电路模块用相同的标号标识,它们的详细说明将不再重复。
近年来,高频电路制造为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使得具有集成一起的混频电路、PLL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的IC芯片,以及具有集成一起的混频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的IC芯片相当普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2包括那二种类型的IC芯片各一种,和另外的谐振电路8和电容器9。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2配置第一调谐器IC芯片P1。这是一个具有混频电路1g、PLL电路1e和压控振荡电路1f集成在一起的IC芯片,并具有谐振电路连接端子1k。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2进一步配置第二调谐器IC芯片P2。这是一个具有混频电路2g和压控振荡电路2f集成在一起的IC芯片,并具有谐振电路连接端子2k。
谐振电路8由线圈、可变电容元件(一般为二极管)和电容器组成,并适用于确定压控振荡电路的调谐频率。
谐振电路连接端子1k直接连接到谐振电路8,谐振电路连接端子2k通过小电容电容器9与谐振电路8松散地耦合。替代电容器9,可以使用松散地耦合谐振电路连接端子2k和谐振电路8的任何其他元件。或者,谐振电路连接端子1k可松散地耦合谐振电路8,谐振电路连接端子2k直接连接谐振电路8。
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和第二调谐器中的本机振荡信号具有相同的振荡频率,所以第一和第二调谐器选择同一广播。这允许使分集接收成为可能。此外,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2中,调谐器的所有组件中最昂贵的PLL电路仅仅配置在第一调谐器中。这样的结构比每个调谐器配置PLL电路的生产费用更少。此外,因为为多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配置一个调谐器,所以可始终使用来自可提供最佳接收状况的那个天线的接收信号。
此外,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和第二调谐器中的调谐电压是相同的,所以带通滤波器1b和2b之间和带通滤波器1d和2d之间特性产生较少差异,导致第一和第二调谐器之间特性较少差异。另外,第一和第二调谐器要求相等的时间来选择站。当第一和第二调谐器要求相等的时间来选择站时,在选择一个站时,没有必要逐一校验第一和第二调谐器的状态。这允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站的选择。
此外,因为第一和第二调谐器处理同一所期望的接收信号,所以即使当每个调谐器没有封闭在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然而为了最小化调谐器之间的干扰,最好把每个调谐器封闭在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当第一调谐器封闭在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并另外地配置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1i和谐振电路连接端子1k时,则它既能被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一部分,也能在没有使用分集接收的情况下本身用作调谐器。换句话说,没有必要制成作为专门设计用于分集接收的第一调谐器,但只要略微修改传统调谐器1(见图5)就可获得既能被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一部分,又能本身作为调谐器的通用调谐器。这带来设计效率的提高和其他好处。
此外,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2使用通用IC芯片。这有助于实现较不太贵的和更通用的电路结构。此外,取代为每个压控振荡电路配置谐振电路,在压控振荡电路1f和2f之间共享单一谐振电路8。这有助于减少组件数量并因此有助于实现更加便宜的电路结构。
在使用包括既没有PLL电路也没有压控振荡电路的IC芯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图2B中所示的电路结构,来构建分集接收调谐器102’。
接下来,将给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结构示于图3。在图3中,在图1中也能找到的电路模块用相同的标号标识,它们的详细说明将不再重复。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3,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0相比,进一步包括缓冲放大器10。缓冲放大器10的输入侧连接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1i,缓冲放大器10的输出侧连接本机振荡信号输入端子2i。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能抑制中频信号和其他信号从第二调谐器2’泄漏到第一调谐器1’。此外,也可使相位噪声的恶化和其他问题最小化,这些问题是因为第二调谐器2’的混频电路2g运行时,使混频电路2g的阻抗和其他恒量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影响第一调谐器1’的压控振荡电路1f所造成的。在此,通过使用放大系数小于1的缓冲电路替代使用缓冲放大器(放大系数为1或1以上的缓冲电路),可以获得相同的好处。
此外,因为缓冲放大器10是具有放大系数为1或1以上的缓冲电路,第一调谐器1’的压控振荡电路振荡的本机振荡信号能用稳定电平被馈送到第二调谐器2’。
接下来,将给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的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示于图4。在图4中,在图1也能找到的电路模块用相同的标号标识,且它们的详细说明将不再重复。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4,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集接收调谐器100相比,进一步包括球形线圈11和第三调谐器(没有图示出来)。第三调谐器具有与第二调谐器2’相同的结构。
球形线圈11的中心抽头连接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1i,球形线圈11的一端连接本机振荡信号输入端子2i,球形线圈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调谐器中配置的本机振荡信号输入端子。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保持第二调谐器2’和第三调谐器之间的隔离。这进一步有助于减少第二调谐器2’和第三调谐器之间的干扰。另一方面,第一调谐器1’和第二调谐器2’之间不产生隔离,第一调谐器1’和第三调谐器之间也不产生隔离。因此,本机振荡信号从第一调谐器1’馈送到第二调谐器2’和第三调谐器中的每个。在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配置成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调谐器的情况下,增加球形线圈的数量来保持除了第一调谐器1’以外的调谐器之间的隔离是可行的。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被配置成包括四个调谐器的情况下,增加另一个球形线圈,球形线圈11的另一端连接所增加的球形线圈的中心抽头,使本机振荡信号分开进入线圈的数量增加到3。
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都是涉及第一和第二调谐器是单变换类型的情况。然而,也可把第一和第二调谐器用作需要二个或二个以上本机振荡信号的双变换调谐器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调谐器配置二个或二个以上压控振荡电路,而第二调谐器不配置压控振荡电路,却从第一调谐器接收由配置在其中的压控振荡电路振荡的本机振荡信号。
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都涉及配置二个调谐器的分集接收调谐器情况。然而也可能提供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调谐器的分集接收调谐器。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第一调谐器配置PLL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其他的调谐器不配置其中任何一种电路。分集接收调谐器配置的调谐器的数量越多,费用降低的效果越大。尽管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调谐器的数量越多,从第一调谐器分配到其他每个调谐器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电平越低,而在第三实施例中缓冲放大器(具有一倍或一倍以上放大系数)的配置有助于补偿由于其分配而造成的本机振荡信号电平的降低。
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都涉及四条调谐电压输出线是从PLL电路1e引出的情况。然而也可能从PLL电路1e仅仅引出一条调谐电压输出线,然后分支成四条分别连接到带通滤波器1b、带通滤波器1d、压控振荡电路1f和调谐电压输出端子1j的线路。这有助于缩短铺设在第一调谐器中的调谐电压输出线的总线长,因此有利于使第一调谐器,以至使分集接收调谐器整体更加紧凑。
通过把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调谐器应用到包括分集接收调谐器和从分集接收调谐器的输出信号产生已解调信号的解调器的分集接收设备,可实现便宜的、能从那时可提供最佳接收的那个天线始终接收接收信号的分集接收设备。在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每个调谐器被封闭在单独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替换地也可把每个调谐器连同解调电路和/或任何其他与它连接的附加电路一起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它们作为整体被电子屏蔽。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包含比较器功能的解调电路,以替代解调电路4、解调电路6和比较器7。在这种情况下,包含比较器功能的解调电路配置成这样的电路,该电路接收分别从第一和第二调谐器输出的中频信号,然后选择那些信号具有较高品质的任何一个,再解调所选择的中频信号来产生和输出已解调信号。
此外,通过把根据本发明的分集接收设备应用到具有分集接收设备和基于分集接收设备的输出信号的输出图像、声音等输出设备的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机或移动电话),可能实现能输出具有降低的噪声和误码的图像、声音等电子装置。

Claims (30)

1、一种分集接收调谐器,包括:
一个第一调谐器;和
至少一个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第一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和
其中,所述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缓冲电路,
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所述缓冲电路被馈送给所述调谐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进一步包括:
至少二个如所述调谐器这样的调谐器;和
至少一个球形线圈,
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所述球形线圈被馈送给所述调谐器,所述球形线圈产生所述调谐器间的隔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安装在一个IC芯片上,且所述至少一个调谐器各自安装在独立的IC芯片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具有用于从接收信号中选择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选择器,和
其中,配置在所述选择器中的滤波器中至少一个具有用由所述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它的滤波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包括:
一个第一调谐器;和
至少一个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第一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和
其中,所述调谐器具有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安装在IC芯片上,且所述至少一个调谐器各自安装在独立的IC芯片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具有用于从接收信号中选择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选择器,和
其中,配置在所述选择器中的滤波器中至少一个具有用由所述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它的滤波特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11、一种分集接收设备,包括:
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包括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
其中,所述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第一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和
其中,所述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缓冲电路,和
其中,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所述缓冲电路馈送给所述调谐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二个如所述调谐器这样的调谐器和至少一个球形线圈,
其中,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所述球形线圈馈送给所述调谐器,所述球形线圈产生所述调谐器间的隔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安装在IC芯片上,且所述至少一个调谐器各自安装在独立的IC芯片上。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具有用于从接收信号中选择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选择器,和
其中,配置在所述选择器中的滤波器中至少一个具有用由所述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它的滤波特性。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17、一种分集接收设备,包括:
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包括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
其中,所述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第一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和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安装在IC芯片上,且所述至少一个调谐器各自安装在独立的IC芯片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具有用于从接收信号中选择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选择器,和
其中,配置在所述选择器中的滤波器中至少一个具有用由所述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它的滤波特性。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2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设备包括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中,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包括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
其中,所述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第一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和
其中,所述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缓冲电路,和
其中,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所述缓冲电路馈送给所述调谐器。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二个如所述调谐器这样的调谐器和至少一个球形线圈,
其中,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经由所述球形线圈馈送给所述调谐器,所述球形线圈产生所述调谐器间的隔离。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安装在IC芯片上,且所述至少一个调谐器各自安装在独立的IC芯片上。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具有用于从接收信号中选择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选择器,和
其中,配置在所述选择器中的滤波器中至少一个具有用由所述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它的滤波特性。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27、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分集接收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接收设备包括分集接收调谐器,
其中,所述分集接收调谐器包括一个第一调谐器和至少一个调谐器,
其中,所述第一调谐器具有第一PLL电路和用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第一压控振荡电路,所述第一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和
其中,所述调谐器具有通过由所述第一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的压控振荡电路,所述调谐器通过使用从所述压控振荡电路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来执行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频率变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安装在IC芯片上,且所述至少一个调谐器各自安装在独立的IC芯片上。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具有用于从接收信号中选择所期望接收信号的选择器,和
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选择器中的滤波器中至少一个具有用由所述PLL电路产生的调谐电压来控制它的滤波特性。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和所述调谐器各自封闭在独立的机箱中,使其被电子屏蔽。
CNA2004100877039A 2003-10-24 2004-10-25 分集接收调谐器 Pending CN16102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4979 2003-10-24
JP2003364979A JP2005130279A (ja) 2003-10-24 2003-10-24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用チュー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0268A true CN1610268A (zh) 2005-04-27

Family

ID=3451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77039A Pending CN1610268A (zh) 2003-10-24 2004-10-25 分集接收调谐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90207A1 (zh)
JP (1) JP2005130279A (zh)
CN (1) CN16102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290B (zh) * 2006-01-17 2010-12-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分集接收用调谐器
CN101371461B (zh) * 2006-12-15 2012-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1253701B (zh) * 2005-06-30 2015-09-09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谐器的半导体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5676B2 (ja) 2005-09-09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KR100736051B1 (ko) * 2005-10-17 200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가적인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방법
US7548762B2 (en) * 2005-11-30 2009-06-16 Kyocer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uning a GPS antenna matching network
JP4735312B2 (ja) * 2006-02-14 2011-07-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4904906B2 (ja) * 2006-04-27 2012-03-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20100165212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Nick Cowley Signal source selection techniques
US9014648B2 (en) 2012-12-21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receiver with shared local oscillator signal in diversity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3941A (en) * 1971-10-28 1973-07-03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Diversity receiver suitable for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US4186347A (en) * 1978-10-31 1980-01-29 Nasa Radio frequency arraying method for receivers
US4863422A (en) * 1987-06-02 1989-09-05 Sharon Stanley Swab applicator for generation of heated medicament
US5198903A (en) * 1990-04-12 1993-03-30 Gemini Industries Inc. Television frequency converter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nd output terminal isolation
US5715528A (en) * 1996-02-08 1998-02-03 Ford Motor Company Converting capacitance to inductance in a floating resonant
US5809090A (en) * 1996-03-04 1998-09-15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diversity receiver system
JPH1070497A (ja) * 1996-08-27 1998-03-10 Saitama Nippon Denki Kk ダイバーシチ方式無線装置の受信信号合成方法
US5999793A (en) * 1997-06-18 1999-12-07 Lsi Logic Corporation Satellite receiver tuner chip with frequency synthesizer having an externally configurable charge pump
US5947986A (en) * 1997-07-21 1999-09-07 Lewis; Darrin R. Hygienic applicator
US5846215A (en) * 1997-12-11 1998-12-08 Chesebrough-Pond's Usa Co.,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Antibacterial swabs
JP3139440B2 (ja) * 1998-01-14 2001-02-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の受信回路異常検出装置
US6335952B1 (en) * 1998-07-24 2002-01-01 Gct Semiconductor, Inc. Single chip CMOS transmitter/receiver
US6449469B1 (en) * 1999-03-01 2002-09-10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witched directional antenna for automotive radio receivers
US6560299B1 (en) * 1999-07-30 2003-05-06 Christopher H Strolle Diversity receiver with joint signal processing
JP3226906B2 (ja) * 1999-09-24 2001-11-12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局部発振信号供給方法およびその回路
US6754508B1 (en) * 2001-01-25 2004-06-22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ultiple-band wireless transceiver with quadrature conversio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ircuits
US6901123B2 (en) * 2001-04-02 2005-05-31 Harris Corporation Multi-panel phased array antenna, employing combined baseband decision driven carrier demodulation
US6406451B1 (en) * 2001-05-24 2002-06-18 Zila, Inc. Dry handle swab assembly
JP2003018057A (ja) * 2001-07-05 2003-0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US6494856B1 (en) * 2001-09-12 2002-12-17 Unilever Home & Personal Care Usa,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Swab deliverable actives
EP1318641A3 (en) * 2001-12-10 2006-10-04 Alps Electric Co., Ltd. Carrier recovery with antenna diversity
EP2521272B1 (en) * 2002-06-24 2014-01-01 Broadcom Corporation Reduced-complexity antenna system using multiplexed receive chain processing
US7398068B2 (en) * 2003-05-05 2008-07-0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ual antenna system having one phase lock loop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701B (zh) * 2005-06-30 2015-09-09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谐器的半导体器件
CN101005290B (zh) * 2006-01-17 2010-12-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分集接收用调谐器
CN101371461B (zh) * 2006-12-15 2012-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90207A1 (en) 2005-04-28
JP2005130279A (ja) 2005-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964C (zh) 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调谐器
US7050016B2 (en) Matching unit and receiver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783894B (zh) 使用跟踪滤波器的低成本接收器
CN1111924C (zh) 接收装置
US7127217B2 (en) On-chip calibration signal generation for tunable filters for RF communic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714787B2 (en) Antenna, and wireless module, wireless unit and wireless apparatus having the antenna
US7738850B2 (en) Broadcasting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70042734A1 (en) Tuner and broadcasting signal receiver including the same
CN1922793A (zh) 天线装置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00341254C (zh) 能够接收多种广播电波的蜂窝电话
CN1860691A (zh) 宽带单转换调谐器集成电路
CN100561880C (zh) 天线模块、无线装置以及便携无线终端
US20090262034A1 (en) Antenna matching unit and high-frequency receiving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CN1610268A (zh) 分集接收调谐器
CN1183196A (zh) 用于多媒体应用的tv/fm接收机
CN1153360C (zh) 调谐装置
CN1622607A (zh) 双变换调谐器
CN1183874A (zh) 用于多媒体应用的电视/调频(tv/fm)接收机
CN1204696C (zh) 宽带调谐器
CN1091999C (zh)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US6891575B2 (en) Reduced noise digital tuner
CN101034906A (zh) 附带频率自动修正功能的可调谐接收装置
JP3904004B2 (ja) 整合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携帯受信装置
US6665022B1 (en) Input circuit of TV tuner
US20060038925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