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7773A -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7773A
CN1607773A CN 200310104533 CN200310104533A CN1607773A CN 1607773 A CN1607773 A CN 1607773A CN 200310104533 CN200310104533 CN 200310104533 CN 200310104533 A CN200310104533 A CN 200310104533A CN 1607773 A CN1607773 A CN 1607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ixed
position regi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45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6616C (zh
Inventor
邵汝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 2003101045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76616C/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RU2006115787/09A priority patent/RU2369984C2/ru
Priority to PCT/CN2004/001092 priority patent/WO2005039207A1/zh
Priority to MXPA06004115A priority patent/MXPA06004115A/es
Priority to BRPI0415598-0A priority patent/BRPI0415598A/pt
Publication of CN1607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7773A/zh
Priority to HK05109085A priority patent/HK1077140A1/xx
Priority to ZA200603851A priority patent/ZA200603851B/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6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6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建立保存着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当固定用户终端发起呼叫时,根据所述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进行相应的呼叫处理。本发明中,由于针对固定通信网络的用户也拥有了类似移动通信网络的HLR一样的集中数据库,从而可以有效屏蔽各端局业务提供能力的差异性,为固定网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同时,本发明还使得固定通信网络具备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特征,即固定用户终端也可以象移动用户一样实现本网漫游、跨局迁移等业务功能。另外,本发明还将固定、移动通信网络用户数据融合起来,为固定、移动用户提供融合的业务。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是通过统一的HLR(位置归属寄存器),集中管理移动用户信息,从而实现对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同时还作为移动用户的鉴权中心,作为保存移动用户用于鉴权和加密的数据的实体。正是由于HLR中保存了移动用户的归属位置信息,从而使得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终端的可移动,且可有效地屏蔽端局业务实现能力的差异性,为网络提供统一的业务。
然而,在固定通信网络中,用户的权限数据和新业务数据则保存在端局交换机中,由端局直接访问本局数据库获取相应的信息,完成相关的呼叫处理功能。因此,导致用户号码必须与端局绑定,即数据绑定在端局,而无法实现用户在本地网漫游以及跨局迁移等;同时由于业务由端局提供,且端局机型种类较多,各端局机型的业务提供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现有的固定通信网络难以提供或推广全网统一的业务;并且,上述固定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存放方式也带来智能业务在端局难以触发的问题。
虽然,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拥有统一的位置归属寄存器(HLR),作为集中管理移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并作为移动用户的鉴权中心,保存移动用户用于鉴权和加密的数据。但是,如图1所示,移动交换中心MSC与HLR通过MAP(移动应用部分)相连,用户的位置信息,新业务的信息保存在HLR中,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关口局GMSC通过MAP协议与HLR进行交互,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新业务信息,完成用户的基本呼叫功能。显然,由于移动HLR定位于为移动通信网络服务,通过MAP协议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MAP协议是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固定网交换机均不支持上述协议,因此无法应用于固定通信网络。
在固定通信网络中,无接入码的智能业务由端局完成触发。其中的主叫类智能业务需要由主叫端局进行触发,主叫侧的智能业务如固定预付费业务,触发方式是由主叫端局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码,送到SSP进行业务触发;但目前网上端局交换机种类很多,无法自动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码,因此难以实现上述的业务触发。其中的被叫类智能业务由被叫端局进行触发,被叫侧的智能业务可以包括同振业务、彩铃业务、一号通业务及广域CENTREX等,其中所述的同振业务是指用户可以登记一定数量的同振号码,当该用户有呼入时,所有的同振号码可以同时振铃或者顺序振铃,以便于及时找到被叫用户;所述的彩铃业务是指固定网用户可以定制本话机呼叫接续阶段的各种信号音,比如在振铃阶段主叫方听回铃音时,可以定制各种语音取代回铃音,使主叫方用户听定制的语音;所述的一号通业务,即通用个人号码是指用户拥有一个个人号码,当用户漫游时,通过拨号登记,从而使到该个人号码的呼叫会自动接续到登记号码上;所述的广域CENTREX是指在将固网交换机上一部分用户虚拟成一个用户群,群内可以短号互拨,以实现用户交换机的功能。
即对于被叫侧的智能业务的触发是由落地端局(即被叫端局)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送到SSP(业务交换节点)进行业务触发,业务触发后,SSP再将呼叫重新接续到落地端局;然而,被叫端局通常无法将呼叫接续到SSP,即使被叫端局将呼叫接续到SSP,SSP在完成业务处理后需要将该呼叫再接续到落地端局,落地端局又会将呼叫触发到SSP,这样导致呼叫循环触发,浪费话路,且可能导致呼叫不能最终落地,因此,现有技术无法防止呼叫再次触发到SSP。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从而使得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可以实现本网漫游及跨局迁移等业务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包括:
A、建立保存着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B、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发起呼叫时,根据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进行相应的呼叫处理。
所述的步骤A包括:
建立保存着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所述的步骤A包括:
建立保存着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以及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和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所述的用户信息包括:
固定用户终端和移动用户终端的路由信息和签约信息,所述的签约信息包括用户的真实号码信息、固定预付费业务签约信息、同振业务签约信息、彩铃业务签约信息,一号通业务签约信息,广域CENTREX(中心局交换业务)签约信息。
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分别与PSTN、PLMN、3G及PHS网络互联,即各个网络的交换机与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并且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还与SCP(业务控制点)共享数据。
所述的各个网络的交换机与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为:各个网络的交换机与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间通过ISUP(综合业务服务网用户部分)接口、基于INAP(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接口及MAP(移动应用部分)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的步骤B包括:
B1、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向交换机发起呼叫;
B2、交换机将所述的呼叫接续到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B3、根据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的真实号码,并返回给交换机;
B4、交换机以所述的真实号码发起呼叫。
所述的步骤B3包括:
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发起呼叫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号码在其保存的用户信息中确定用户的真实号码,并返回给交换机。
所述的步骤B3还包括:
B31、根据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的智能业务接入号码,并将所述的智能业务接入号码插入到被叫用户号码中;
B32、将所述的呼叫接续到SSP(业务交换节点)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
所述的智能业务包括:固定预付费业务、同振业务和彩铃业务,一号通业务,广域CENTREX(中心局交换业务)。
由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由于针对固定通信网络的用户也拥有了象移动通信网络的HLR一样的集中数据库,所述的数据库的存在可以有效屏蔽各端局业务提供能力的差异性,为固定网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同时,也使得固定通信网络具备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特征,即固定用户终端也可以象移动用户一样实现本网漫游、跨局迁移等业务功能;而且,还可以使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结合,开展包括固定移动混合放号,PHS用户向3G网络的不改号迁移,综合CENTREX(中心交换局业务),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等综合业务。另外,本发明中被叫侧的智能业务也是统一由主叫端局查询HLR后进行触发,因而避免了被叫端局触发存在的多次触发到SSP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组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基于ISUP信令的业务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基于INAP信令的业务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综合业务的实现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针对固定用户终端建立了集中保存管理固定通信网络中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即综合HLR,所述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路由信息以及智能业务的签约信息等,从而使固定通信网络的用户终端具备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终端的特征,如可漫游、可跨局不改号迁移等,并可通过HLR解决全网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同时,所述的综合HLR还可以作为PHS网络,PLMN网络以及3G网络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为未来的综合运营商提供固定、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业务。
本发明中,首先,为固定用户终端提供了集中的数据库,即综合HLR,用于保存用户的路由信息,业务签约信息,使固定用户能够跨局漫游,同时为固定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其次,所述的针对固定用户终端的集中的数据库同时兼容移动HLR的功能,成为综合HLR,即同时为PSTN、PHS、PLMN以及3G网络提供统一的数据库,用于保存移动用户及固定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相应的业务签约信息等,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可以为:用户的真实号码、固定预付费业务签约信息、同振业务签约信息、彩铃业务签约信息,一号通业务签约信息,广域CENTREX(中心局交换业务)签约信息等,从而可以发展固定、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混合放号业务,综合CENTREX(中心局交换业务),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等相关业务;最后,综合HLR还提供基于固定通信网络的ISUP(ISDN用户部分)接口、INAP(智能网应用规程)信令接口,通过ISUP、INAP协议直接与固定通信网络的交换机进行对接。另外,综合HLR提供基于移动网的MAP信令接口,与PHS网络,3G网络互通,从而使得综合HLR中保存的数据可以与智能网的SCP(业务控制点)共享,以便于开展相应的智能业务,实现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
本发明中,所有的呼叫均首先发送到综合HLR,在综合HLR获取用户终端的真实号码,并根据真实号码进行呼叫的接续处理。因此,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混合放号、固定网NP(号码流动)及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等。
所述的混合放号是指对通信网络中的用户号码统一进行管理,每个用户将拥有两个号码,一个是向外公布的逻辑号码(如移动用户持有的手机号码),一个是决定用户归属地的物理号码,用户的物理号码可以根据需要跨局迁移,改动,但逻辑号码不变,由于综合HLR的存在,使得针对各个用户发放的用户号码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制发放,如不仅可以在固定用户间实现混合放号,还可以在固定、移动用户间实现混合放号,同时,也实现了固定网NP的功能,即固定通信网络的用户号码不再仅限于固定的物理位置使用,而可以如移动用户一样,当改变物理位置时,所持有的用户号码保持不变,且可以正常开展通信业务,为固定用户终端应用通信网络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所述的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的实现过程为:在综合HLR中保存着用户的智能业务签约信息,对于拥有智能业务权限的用户呼叫,综合HLR进行智能业务签约信息分析后,自动在被叫号码前加插相应的智能业务接入码,将呼叫路由到SSP(业务交换点),完成相应的智能业务的触发。因此,本发明中被叫侧的智能业务均为统一由主叫端局查询综合HLR后进行触发,因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被叫端局实现智能业务触发所存在的可能多次触发到SSP,导致呼叫无法落地的问题。
前面对本发明作了简要的描述,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建立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即综合HLR),所述的综合HLR中分别保存着各个网络的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路由信息、业务签约信息等;
所述的各个网络包括固定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具体可以分别为:PSTN、PLMN、3G及PHS网络等:
步骤32:综合HLR分别与PSTN,PLMN,3G,PHS网络互连,即各个网络的交换机分别与综合HLR进行信息交互,以获取相应的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所获取的用户信息可以为用户的真实号码、智能业务接入号码等;
步骤33:各个网络的交换机根据获取的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完成相应的呼叫的接续处理。
本发明中,固定通信网络实现上述业务处理过程可以采用两种方案:基于ISUP信令的方案和基于INAP信令的方案。
其中基于ISUP信令的业务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端局1(主叫用户所在的端局)的主叫用户发起呼叫,并将呼叫发送到综合HLR,即向综合HLR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
步骤42:综合HLR进行主叫号码查询和分析后,如果该发起呼叫的用户登记了相应的业务需要变换主叫号码,则通过ACM(地址全消息)将变换的主叫号码返回给端局1的交换机;
步骤43:同时综合HLR进行被叫号码查询和分析后,如果该发起呼叫用户登记了相应的业务需要进行被叫号码变换,则还通过REL(释放消息)向端局发送释放端局与综合HLR间的链路,并将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一并返回,以便于端局交换机利用REL消息重新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并重新进行选路;
步骤44:端局1收到REL消息后,向HLR发送RLC(释放完成消息),拆除端局1连接到综合HLR的中继电路;
步骤45:端局1交换机根据从综合HLR获取的信息向端局2(被叫用户所在的端局)发送IAM;
步骤46:端局2收到端局1发来的IAM后,向端局1返回ACM。
端局根据HLR返回的主被叫号码,重新发起新的呼叫,具体的呼叫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依据的主被叫号码发生了变化。
其中基于INAP信令的业务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在固定网端局上对于用户发起的呼叫,并通过SSP触发了相应的智能业务,则由SSP将主、被叫号码通过InitiaIDP(启动检测点)上报给综合HLR;
步骤52:综合HLR配置相应的事件检测点,并请求SSP将检测到的相应的监测点事件上报给综合HLR;
步骤53:综合HLR向SSP下发连接操作;
步骤54:SSP监测到相应的监测点事件后向综合HLR上报,例如监测到主叫试呼,收集信息或分析信息等监测点事件后则向综合HLR上报;
步骤55:综合HLR收到上报的监测点事件后通过SSP拆除相应的连接。
其中如果步骤52、54、55均未执行,则步骤53中的连接操作通过综合HLR向SSP下发结束对话的操作下发。
本发明中综合HLR的设置,还可以在固定、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综合业务,所述的综合业务即将固定、移动用户集中到一个虚拟的用户群中,并在该用户群中实现各种方式的呼叫处理,包括综合CENTREX,固定、移动通信网络用户混合放号,PHS用户(如小灵通用户)不改号的迁移为3G用户等等。现以固定交换局的用户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发起呼叫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LS(固网端局)、MS(汇接局)、GW(关口局)、TS(长途局)等固定交换局通过IAM将呼叫递交到综合HLR,即通信网络中用户发起呼叫时,交换局首先将呼叫递交到综合HLR,IAM中携带着被叫用户的DN(移动用户号码);
步骤62:综合HLR向移动端局VMSC(虚拟移动交换中心)发送PRN请求,请求提供漫游号码;
步骤63:移动端局VMSC向综合HLR发送PRN请求的响应,响应中提供了移动漫游号码;
步骤64:综合HLR通过REL消息将获得的移动漫游号码发送给固定端局、汇接局、关口局或长途局等固定交换局;
步骤65:固定交换局向GMSC(关口移动交换中心)发送IAM消息,消息中携带着获得的被叫用户的移动漫游号码;
步骤66:GMSC通过IAM消息将该呼叫路由到VMSC,并由VMSC进行后续的呼叫处理,具体的呼叫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
本发明的实现使得固定通信网络也拥有了象移动通信网络一样的集中数据库,即综合HLR,且综合HLR的存在可以有效屏蔽各端局业务提供能力的差异性,为固定网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从而使固定通信网络也具备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特征,即固定通信网络的用户也可以象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一样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实现跨局迁移;而且,由于综合HLR的设置,还可以实现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结合,开展固定移动混合放号,PHS用户向3G网络的不改号迁移,综合CENTREX,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等业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建立保存着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B、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发起呼叫时,根据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进行相应的呼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
建立保存着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
建立保存着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以及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和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信息包括:
固定用户终端和移动用户终端的路由信息和签约信息,所述的签约信息包括用户的真实号码信息、固定预付费业务签约信息、同振业务签约信息、彩铃业务签约信息,一号通业务签约信息,广域CENTREX(中心局交换业务)签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分别与PSTN、PLMN、3G及PHS网络互联,即各个网络的交换机与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并且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还与SCP(业务控制点)共享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网络的交换机与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为:各个网络的交换机与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间通过ISUP(综合业务服务网用户部分)接口、基于INAP(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接口及MAP(移动应用部分)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
B1、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固定用户终端向交换机发起呼叫;
B2、交换机将所述的呼叫接续到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
B3、根据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的真实号码,并返回给交换机;
B4、交换机以所述的真实号码发起呼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3包括:
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发起呼叫的固定用户终端的用户号码在其保存的用户信息中确定用户的真实号码,并返回给交换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3还包括:
B31、根据所述的综合归属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的智能业务接入号码,并将所述的智能业务接入号码插入到被叫用户号码中;
B32、将所述的呼叫接续到SSP(业务交换节点)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业务包括:固定预付费业务、同振业务和彩铃业务,一号通业务,广域CENTREX(中心局交换业务)。
CN 200310104533 2003-10-16 2003-10-16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7661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4533 CN1276616C (zh) 2003-10-16 2003-10-16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PCT/CN2004/001092 WO2005039207A1 (fr) 2003-10-16 2004-09-24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e gestion de mobilite de terminaux fixes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MXPA06004115A MXPA06004115A (es) 2003-10-16 2004-09-24 Metodo de implementacion de administracion de movilidad de terminales fijas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BRPI0415598-0A BRPI0415598A (pt) 2003-10-16 2004-09-24 método e sistema para a implementação de gerenciamento móvel de terminais fixos em rede de comunicação
RU2006115787/09A RU2369984C2 (ru) 2003-10-16 2004-09-24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тационарными терминалами в сети связи
HK05109085A HK1077140A1 (en) 2003-10-16 2005-10-14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obile management of fixedtermi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ZA200603851A ZA200603851B (en) 2003-10-16 2006-05-15 Method of implementing mobile management of fixed terminal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4533 CN1276616C (zh) 2003-10-16 2003-10-16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7773A true CN1607773A (zh) 2005-04-20
CN1276616C CN1276616C (zh) 2006-09-20

Family

ID=3443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4533 Expired - Lifetime CN1276616C (zh) 2003-10-16 2003-10-16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CN (1) CN1276616C (zh)
BR (1) BRPI0415598A (zh)
HK (1) HK1077140A1 (zh)
MX (1) MXPA06004115A (zh)
RU (1) RU2369984C2 (zh)
WO (1) WO2005039207A1 (zh)
ZA (1) ZA2006038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6859C (zh) * 2005-12-21 2009-12-30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固网终端移动化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1683C (zh) * 2007-01-18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用业务系统及装置、网络接入系统和业务处理方法
DK2443850T3 (en) * 2009-06-18 2015-11-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47110A1 (de) * 1995-12-16 1997-06-19 Sel Alcatel Ag Mobilfunksystem mit leitungsgebundenen Teilnehmeranschlüssen
WO1999038342A1 (en) * 1998-01-26 1999-07-29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inging wired telephones and wireless telephones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6859C (zh) * 2005-12-21 2009-12-30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固网终端移动化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PA06004115A (es) 2007-01-26
RU2369984C2 (ru) 2009-10-10
BRPI0415598A (pt) 2007-01-02
WO2005039207A1 (fr) 2005-04-28
CN1276616C (zh) 2006-09-20
HK1077140A1 (en) 2006-02-03
ZA200603851B (en) 2007-04-25
RU2006115787A (ru) 2007-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248955B2 (en)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CN1223207C (zh) 电信系统中的号码可移植性业务
CN1288935C (zh) 一种实现主叫用户收听自制回铃音的方法
CN1180598C (zh) 无线固定电信网中电话用户“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863252A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39364A (zh) 集团总机业务计费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293716C (zh) Cdma网络中显示主叫号码的方法
CN1419394A (zh) 移动电话用户“漫游本地号码”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798208A (zh) 一种实现彩铃的方法及其网络系统
CN1167285C (zh) 基于移动智能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CN1735268A (zh) 实现混合放号的方法及通信网络系统
CN1213624C (zh) 基于扩展补充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CN1929519A (zh) 一种遇忙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791158A (zh) 基于虚拟终端的全球呼叫终端漏话提示方法
CN1327664A (zh) 智能网业务的触发
CN1538779A (zh) 一种实现智能用户漫游时发起呼叫的方法
CN1276616C (zh)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CN1300997C (zh) 一种实现定制回铃音的方法
CN1309238C (zh) 利用虚拟总机设备为集团提供虚拟总机号码业务的方法
CN1802870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
CN100550939C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振铃业务的方法
CN1780338A (zh) 用户同时加入多个移动虚拟专用网集团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968513A (zh) 呼叫控制方法
CN1859494A (zh) 集团彩铃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652554A (zh) 一种实现酒店业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1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