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8884A - 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8884A
CN1578884A CNA028216830A CN02821683A CN1578884A CN 1578884 A CN1578884 A CN 1578884A CN A028216830 A CNA028216830 A CN A028216830A CN 02821683 A CN02821683 A CN 02821683A CN 1578884 A CN1578884 A CN 1578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allet
track
damping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16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3248C (zh
Inventor
川岛满次
中村彻人
菊池巧
河野保
田野信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317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13012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317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13013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102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849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8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8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32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32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inertia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1Decoupling of vibrations by means of point-of-contact supports, e.g. ball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该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对于连接着配线设备的减震对象物,能发挥稳定的减震性能,同时,对于已有的减震对象物,不必停止减震对象物的使用,就可以设置减震装置。本发明中,设有可供连接在减震对象物上的配线设备穿过的开口部或穿过区域。地震时,配线设备不接触减震装置,能发挥稳定的减震性能。

Description

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0-14472号公报揭示了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中,在固定于减震对象物上的上基板与固定在地面上的下基板之间,通过大约90度的角度、井形地配置着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轨道上滚动的辊。
该已往的减震装置中,辊因左右方向的振动而在轨道上上升,吸收了左右方向的振动后,辊在自重(减震对象物的荷重等)的作用下,在轨道上下降。借助辊的上下移动变位,吸收并衰减振动(地震动等)。
但是,当减震对象物是服务器等的计算机类机器时,在减震对象物上,往往连接着从地面延设的通迅、电器线路等的配线设备,在上述已往的减震装置中,必须把该配线设备插设在轨道与辊之间。
因此,对于连接着配线设备的减震对象物,即使要采用上述已往的减震装置,由于配线设备在减震装置的左右移动范围内与减震装置接触,从而降低减震性能,导致不能使用。另外,由于轨道和辊固定地配制成两层构造,使得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的设置空间变高,利用该设置空间设置配线设备比较困难,另外,在美术品等的展示台中,照明等的电缆配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另外,在已有的减震对象物上设置已往的减震装置时,要暂时停止减震对象的使用,暂时切断配线设备,在设置了减震装置后再重新连接配线设备。
因此,对已有的减震对象物安装减震装置是比较困难的,实际的减震对象物是用锚具等刚性地固定在地面上。
但是,为了防止减震对象物被地震等的振动倾倒,必须设置吸收振动的减震装置。
另外,辊在轨道上朝左右方向滚动而吸收地震动,为了充分发挥减震性能,必须确保辊的滚动距离,需要一定的轨道长度。这样,减震装置的外形尺寸被轨道长度限制,不容易设计成为小于两根轨道的轨道长度尺寸以下的外形尺寸,缺乏广泛使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该减震装置对于连接着配线设备的减震对象物,能发挥稳定的减震性能,并且,对于已有的减震对象物,不必停止减震对象物的使用就可以设置减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是,设有可供连接在减震对象物上的配线设备穿过的开口部或穿过区域。
在地震时,配线设备不接触减震装置,可发挥稳定的减震性能。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1)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组装状态的一部分去除掉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设置状态的中央纵断面图。
图4是图2所示设置状态的与图3正交的中央纵断面图。
图5是表示图3、图4动作的简略图,(A)表示通常时,(B)表示减震时。
图6是表示图3、图4动作的简略图,是表示在减震时开口部的位置关系的简略平面图。
图7是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2)的简略断面图。
图8是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3)的简略断面图。
图9是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4)的简略断面图。
图10是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5)的简略平面。
图11是图10所示设置状态的中央纵断面图。
图12是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设置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14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6)的立体图。
图15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图12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图12的减震单元与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7是图12的侧面图。
图18是图12的侧面图。
图19是表示减震时的减震装置动作状况的侧面图。
图20是表示减震装置设置方法的平面图,(a)~(g)表示作业工序顺序。
图21是若干减震对象物中的减震装置的设置状况。
图22是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7)的立体图。
图23是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7)的设置方法的、从下方向看的平面图,(a)、(b)表示作业工序顺序。
图24是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8)的侧面图,是图20(f)的要部放大图。
图25是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9)的平面图,是卸掉了上架台的图。
图26是图25的侧面图。
图27是图25的要部A的放大立体图。
图28是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10)的立体图。
图29是将图28的一部分切除掉的平面图。
图30是图29的设置状态的中央纵断面图。
图31是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11)的平面图。
图32是图30的设置状态的中央纵断面图。
图33是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之实施形态(12)的平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在分别实施第1、第2及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说明本发明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图1~图11表示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
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分别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着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在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相向,把供第1辊滚动的第2轨道和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第2辊,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上架台及下架台的大约中央部,开设着配线用的开口部。
根据上述构造,将第1轨道、第1辊固定地配置,将第2轨道、第2辊可动地配置,这样,可降低设置空间,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架台相向,安装兼有加强作用的第2轨道和第2辊,可提高耐震性能,防止因振动而扭转变形。因此,上架台、下架台上的开口部备有保护部件,配线等的电缆材可不与各辊、轨道干扰地穿过配线用开口部。另外,开口部除了方形外,也可以是圆形或其它多边形,可供连接在电子类机器上的配线设备通过。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在上架台的开口部和下架台的开口部,设置着支承在上述一方或双方开口部上的保护部件。
根据上述构造,穿过开口部的配线被保护部件保护,可确保通气性。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保护部件是由具有通气孔的支承板构成。
根据上述构造,借助上架台、下架台的开口部全面上的透气孔,可确保通气性。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下架台的开口部比上架台的开口部大。
根据上述构造,在减震时,当上架台和下架台移动时,可确保上架台的开口部与下架台的开口部重叠的开口部,确保保护部件穿过的配线等的开口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减震装置中,保护部件是由弹性部件构成的。
根据上述构造,在减震时,作为弹性部件的保护部件产生弹性变形,缓冲保护穿过内部的配线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减震装置中,保护部件是由非弹性部件构成的。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保护部件是由非弹性部件形成的,所以,可以保护配线设备不受力学性干扰,同时,可以阻断从配线设备发出的电磁波等。
另外,本发明的减震装置中,设有带通气风扇的空调设备。
根据上述构造,借助空调设备具有的通气风扇,可强制地对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的空间排气。
另外,本发明的减震装置中,通气风扇设置在支承板上。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使从上架台或下架台的开口部导入的空气通气,由于通气风扇设置在设有保护部件的支承板上,所以,通气风扇的设置不妨碍减震装置的减震动作。另外,由于一体地组装在支承板上,所以,在该设置方法中,不受减震装置的构造或配置区域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
图1~图6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1)。
该实施形态(1)中,设置着减震对象物P的地面F上,可穿过通讯、电气线路等的配设设备C,该地面F例如是活动构造的地板,或者是板构造的地面,设置在固定于地面F的台座B上。配线设备C从地面F延设并连接在减震对象物P上。另外,配线设备C是若干个通讯、电气线路等的集合体,其粗细、形状没有限制。这里所说的减震对象物P是服务器等的计算机类机器,可以连接配线设备C。
该实施形态(1),由上架台1、下架台2、第1轨道3、第2轨道4、第1辊5、第2辊6作为主要部件构成。
上架台1是面对减震对象物P的比较厚的平板状板材,形成为长边是W2、短边是W1的长方形。在上架台1的大约中央部,形成边长为W3的正方形配线用开口部7a。在上架台1的下面,沿着长边方向,通过块状的轴承部8安装着每侧2个共计4个第1辊5。上架台1的上面,与减震对象物P相接地固定着。
轴承部8的固定面8a,与上架台1相接地固定着。第1辊5从与轴承部8的固定面8a相邻的侧面突出。
下架台2是面对地面F的比较厚的平板状板材,形成为与上架台1大约一致的长方形。在下架台2的中央部,设有边长为W4的正方形配线用开口部7b。开口部7b比开口部7a大。在下架台2的上面,沿着短边方向,安装着每侧2根共计4根长度为L的第1轨道3。第1轨道3朝左右方向直线地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其配设区域部分地重叠,形成重叠区间D。在每侧平行地配置着2根第1轨道3。下架台2的下面,与台座B相接地固定着。
安装在上架台1上的第1辊5,在第2轨道4上行走,该第2轨道4刻设在方柱形的轨道用框架9上。该第2轨道4,沿着单侧2个的第1辊5行走的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刻设成朝上下方向弯曲的形状,排列在一直线上。
第2辊6在安装在下架台2上的第1轨道3上行走,该第2辊6安装在方柱形的辊用框架10上。单侧2根的第1轨道3相互错开,设有重叠区间D。该第2辊6与第1轨3对应,从一侧的2个辊用框架10突出,其突出长度各不相同,分别是d1、d2。第2辊6设置在辊用框架10的侧面,从上方看时,第1轨道3被辊用框架10遮蔽。减震动作时,在第1轨道3上滚动的第2辊6的滚动距离S,是第1轨道3长度L的约1/2。
上述的轨道用框架9、辊用框架10各设有2根,组装成井形,与第2轨道4、第2辊6一起构成为台车状,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
另外,该实施形态(1)中,在上架台1的配线用开口部7a,通过支承板11支承着保护部件12。在支承板11的中央部设有安装孔11a,在该安装孔11a内嵌合着保护部件12。在该安装孔11a的周围,交错地穿设着多个长孔形的通气孔11b,支承板11被安装框架11c包围着,安装框架11c用螺丝13固定在上架台1上。
保护部件12是由螺旋弹簧形成的弹性体,形成为可变形的圆锥筒形,在从上部缩径的下端部附近,设有最小径部12a,在最小径部12a下方的下端部,设有直径比最小径部12a大的扩开部12b。保护部件12的上部,嵌合在支承板11的安装孔11a内,扩开部12b对着下架台2的配线用开口部7b,成为自由状态,位于第1轨道3、第2轨道4、第1辊5、第2辊6之间。
该实施形态(1),与已往的减震装置同样地,当产生了左右方向的振动时,第1辊5、第2辊6在第1轨道3、第2轨道4上行走并上升;当左右方向的振动消失时,第1辊5、第2辊6在自重(减震对象物P的荷重等)作用下,在第1轨道3、第2轨道4上行走并下降。因此,借助第1辊5、第2辊6的上下移动变位,吸收并衰减左右方向的振动能量。
该振动能量的吸收衰减动作中,由于上架台是由面对减震对象物P的比较厚的板材形成,安装着兼有加强作用的第1辊5、轴承部8,下架台2是由面对地面F的比较厚的板材形成,安装着兼有加强作用的第1轨道3,所以,耐震强度高,可防止扭转变形。因此,可长期地发挥有效的减震功能,可以将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开口部7a、7b形成为最大限度的大小。
另外,如图2所示,2根第1轨道3,在其配设区域内,设有重叠区间D。这样,因左右方向的振动而滚动的一侧的2个第2辊6的滚动距离,在重叠区间D内重叠,所以,重叠区间D的振动能量,作为被衰减后的左右方向的振动,传递到上架台1。因此,可提高对振动能量的吸收衰减作用。
另外,不必缩短第2辊6的滚动距离,可以缩小第1轨道3的配设区域,不降低减震性能,可以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另外,由于构成为台车状的第2轨道4、第2辊6、轨道用框架9、辊用框架10,可动地配置在上架1与下架2之间,与安装在上架台1、下架台2上的固定配置着的第1辊5、轴承部8、第1轨道3分割配置,所以,可减小上架台1、下架台2的间隔即设置空间。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设置在地面F上。
另外,由于第1辊5和第2辊6,相对于第2轨道4、第1轨道3的长度方向,从铅直方向突出,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减小上架台1与下架台2的间隔即设置空间。另外,第1辊5,通过具有固定在上架台1上的固定面8a的轴承部8,从与固定面8a相邻的侧面侧突出,所以,可以减小上架台1与下架台2的间隔即设置空间,同时,可以在第2轨道4上稳定地滚动。
因此,可以利用下架台2与地面F之间的空间,把配设在地面下的、与展示台或电子机器等连接的配线设备C,引入下架台的下面。然后,使引入的配线设备C,通过下架台2的配线用开口部7b和保护部件12(上架台1的配线用开口部7a),连接到电子类机器等的减震对象物P上。因此,不必将配线设备C设置得过长,在减震时,不会妨碍各轨道、辊的减震动作。
上述振动能量吸收衰减动作中的保护部件12,因上架台1、下架台2的变位,其最小径部12a与配线设备C相接,使整体弹性变形,缓冲保护配线设备C。另外,保护部件12的扩开部12b,使保护部件12的弹性变形容易。由于保护部件12的扩开部12b相对于下架台2是自由状态,所以,保护部件12的弹性变形量增大。
根据该实施形态(1),借助保护部件12的内部和支承板11的通气孔11b,可确保减震对象物P侧和地面F侧的通气A。因此,可以使供给电子机器等减震对象物P的冷却空气,从地面F或地面F的下部(地下)流通。
如图6所示,在减震时,例如第1辊5在第2轨道4上朝X方向滚动,其滚动距离是S1;第2辊6在第1轨道3上朝Y方向滚动,其滚动距离是S2。这时,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开口部7a、7b重叠的开口部,形成为边长为W5、W6的长方形,可切实地使与地面F及减震对象物P连接着的电缆等配线穿过,不妨碍减震动作中的第1轨道3、第2轨道4、第1辊5、第6辊6。因此,不降低减震性能,不损伤与减震对象物P连接着的电缆等的配线。
另外,由于开口部7b比开口部7a大,所以,在减震时即使上架台1移动,也能确保由开口部7a和开口部7b重叠而成的、边长为W5、W6的长方形开口部7c,可以切实地使穿过保护部件内的配线设备通过。
图7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2)。
该实施形态(2)中,把实施形态(1)中的保护部件12形成为直筒状,支承在上架台1和下架台2二者上。保护部件12由不具备弹性力的铝箔等纸类形成,这样,保护部件12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可以阻断从配线设备C产生的电磁波。
根据该实施形态(2),把配线设备C与第1轨道3、第2轨道4、第1辊5、第2辊6等完全隔离,可以防止配线设备C被第1轨道3、第2轨道4、第1辊5、第2辊6产生的磨耗屑污染。
另外,由于保护部件是由铝箔等纸类形成,可以容易形成为筒状,同时,可保护配线设备C不受力学性干扰,可阻断从配线设备C产生的电磁波等。
该实施形态(2)的其它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形态(1)相同。
图8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3)。
该实施形态(3)中,在上述实施形态(1)的保护部件12的中间部,设置了上述实施形态(1)的最小径部12a。
根据该实施形态(3),当上架台1、下架台2变位时,最小径部12a与配线设备C相接,切实地使保护部件12弹性变形,可切实地缓冲保护配线设备C。
该实施形态(3)的其它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形态(1)基本相同。
图9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4)。
该实施形态(4)中,把上述实施形态(1)的配线设备C,可动地配设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从组装成台车状的轨道用框架9的下部穿插到外部。
根据该实施形态(4),能通过上架台1和下架台2之间,把配线设备C连接到地面F或减震对象物P上,利用可动地配置着的轨道用框架9、辊用框架10与下架台2之间形成的空间,配设配线设备。因此,从减震对象物P或地面F延设的配线设备C,即使不穿过上架1和下架台2的开口部7a、7b也能配设,所以,对于减震对象物P和地面F的设计规格提供了广泛使用性。
另外,由于从减震对象物P或地面F延设的配线设备C,即使不穿过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开口部7a、7b也能配设,所以,可以不设置上架台1、下架台2的开口部7a、7b的一方或双方。该实施形态(4)的其它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形态(1)基本相同。
图10、图11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5)。
该实施形态(5)中,在上述实施形态(1)的支承板11上,设置了空调设备H。
空调设备H由通气用风扇20和驱动该通气用风扇20的图未示小型马达构成。小型马达设置在通气用风扇20的内部。
通气用风扇20是由方形的安装框21和若干片旋转叶片22通过轴23组装而成的。
该构造的通气用风扇20,在安装着保护部件12的支承板11的边缘部设有4个。通气用风扇20,利用可动地配设着的轨道用框架9和辊用框架10形成的较大空间,设置在支承板11的下面侧。
根据该实施形态(5),通常,当减震对象物P是展示台或服务器、计算机等电子类机器等时,由于从电子类机器和配线设备C发热,所以,要从地面F或地面F的下部(地下)导入冷却空气I,通向减震对象物P。因此,从地面F供给的冷却空气I,由空调设备H强制地导向减震对象物P,使减震对象物P保护良好的状态。另外,即使在减震对象物P上设置了空冷器等的冷却设备,也可以把从减震对象物P排出的冷却空气I强制地通过地面F。
空调设备H也可以将穿过保护部件12内的空气或冷却空气强制地排出,也可以把减震对象物P与地面F之间的空气强制地排出或吸入。
另外,由于空调设备H固定在设有开口部7a的支承板11的边缘部,所以,不必在上架1或下架2上安排设置场所,可以按照配线设备C的设计进行配设。另外,空调设备C也可以不设置在支承板11上,而设置在下架台2的开口部7b的边缘部,空调设备H的配设区域不妨碍减震动作时的上架台1、下架台2、轨道用框架9、辊用框架10的移动。该实施形态(5)的其它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形态(1)基本相同。
除了上述的实施形态外,也可以用橡胶材形成保护部件12。这时的橡胶材可以做成为橡胶筒状或波纹筒状。
另外,配线设备C可以采用金属电缆或光缆等,穿过保护部件12内侧。
另外,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开口部7a、7b的形状不限于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等。
另外,空调设备H的通气用风扇20,也可以采用用于电脑中的用于冷却中央计算处理装置(CPU)的小型冷却器。
下面,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图2、图6中,上架台1和下架台2形成为长方形,其外形尺寸是,W2=约900m,W1=约700mm。第1轨道3的轨道长度L=约400mm,配设在下架台2上。
如本发明所示,组装成井形的轨道用框架9和辊用框架1C,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借助该轨道用框架9和辊用框架10,开口部7的最大尺寸可形成为W3=约450mm,这样大尺寸的开口部7,可以使穿过开口部7的电缆等的配线不影响减震性能。
另外,形成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的空间,其高度约为80mm,把通常尺寸高度为2000mm的服务器架(减震对象物P)固定在上架台1上时,距离地面F的设置高度是2100mm。
另外,为了确保第2辊6、第1辊5在第1轨道3及第2轨道4上滚动的滚动距离,充分发挥减震性能,必须把轨道长度形成为约400m以上。因此,当2根第1轨道配设在一直线上时,上架台1和下架2的外形尺寸W1和W2中,W1最小应为约800mm以上。而把2根第1轨道相互错开地平行配设,设置重叠区间D=约100mm时,则可以确保在第1轨道3上滚动的第2辊6的滚动距离,同时可缩小W1,可以将W1做成为约800mm以下(约W1=700mm)。
另外,减震时,第1辊5、第2辊6在各轨道上滚动的滚动距离D,当上述轨道长度L=约400mm时,D=约195mm。减震时,能确保的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重叠开口部的尺寸是,W5=W6=约200mm。因此,穿过开口部7的配线设备得到充分保护。
图12~图27表示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
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分别正交于左右方向地配设着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减震装置分割为若干个减震单元,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轨道和辊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着,同时,在大约中央,形成上下方向的插通部,在从地面提起的减震对象物与地面的上下间隙内的配线设备等的周围,组合着若干个减震单元,在插通部内配置着配线设备等。
根据上述构造,把减震装置分割为若干个减震单元,减震单元不与连接在减震对象物上的配线设备干扰,该减震单元配设在从地面上提起的减震对象物与地面的上下间隙内的配线设备等的周围。另外,若干个减震单元,在大约中央形成可穿过配线设备等的插通部,配线设备等配置在该插通部内。这样,对于连接着配线设备等的已有减震对象物,可以后安装,同时,对于新设置的减震对象物,借助分割为若干减震单元的减震装置,也可以不与配线设备干扰。
另外,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由于轨道和辊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所以,在大约中央的上下方向,可形成插通部。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若干个减震单元,从分割方向的侧面,借助连接部件使上架台相互连接和下架台相互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减震单元的上架台相互间、以及下架台相互间,分别借助连接部件连成为一体。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若干个减震单元的上架台和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借助减震对象物的自重分别定位连接着。
根据上述构造,即使不采用连接部件,也能借助减震对象物的自重压力,稳定地定位连接,设置减震单元时,可以不用螺栓等将上架台、下架台固定在减震对象物、地面上。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当减震单元是分割成2个时,在分割方向,设有一对辊道和辊,在非分割方向,设有2对轨道和辊。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在非分割方向设有2对轨道和辊,在分割方向设有一对轨道和辊,所以,可进行减震装置的分割,可形成插通部地配置减震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配线设备等的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根据上述构造,在地震时,可以防止配线设备等与移动的上架台和下架台的插通部干扰。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根据上述构造,保持了若干减震单元的减震动作方向的同一性,若干个减震单元进行减震动作时,辊不会从配设在分割方向的轨道上脱离。
另外,本发明的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是,该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分别与左右方向正交地配置着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用于使振动衰减,该减震装置被分割为若干个减震单元,同时,把若干个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在大约中央形成上下方向的插通部,在把减震对象物从地面上提起后,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的上下间隙内的配线设备周围,组合若干个减震单元,把配线设备等配置在插通部内,再从若干个减震单元的分割方向侧面,将上架台相互连接和下架台相互连接,将减震对家物载置在若干个减震单元的各上架台上,将各下架台载置在地面上。
根据上述方法,对于连接着配线设备等并载置在上架台上的已有减震对象物,可以从地面上提起减震对象物后,把分割为若干个减震单元的减震装置,配置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的上下间隙内的配线设备周围。另外,由于从减震单元的侧面,将上架台相互连接和下架台相互连接,可以不与配线设备干扰地设置减震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
图12~图21表示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向的实施形态(6)。
该实施形态(6)中,也同样地,设置着减震对象物P的地面F,可以穿设通讯、电气线路等的配线设备C,例如,该地面F是活动地板构造的地面,或者是板构造的地面。配线设备C从地面F延设,连接在减震对象物P上。另外,配线设备C是若干个通讯、电气线路等的集合体,其粗细、形状没有限制。这里所说的减震对象物P是服务器等的计算机类机器,可以连接配线设备C。
减震装置100,由分割减震装置的若干个减震单元110构成。
减震单元110,由上架台1、下架台2、左右方向正交配置着的第1轨道3、第2轨道4、第1辊5、第2辊6作为主要部件构成。配设着2台减震单元111、112。
如图13所示,若干个减震单元110,由连接部件120连接。该连接部件120由把上架台1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件121、和把下架台2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件122构成。
上架台1是把面对减震对象物P的比较厚的平板形成为大约箱形的板材,其长边为W11,短边为W12,高度(厚度)为W12a。沿着上架台1的下面的短边W12,安装着第1轨道3。另外,上架台1的形状没有限制,只要是能设置第1轨道3的板状部件即可供第1辊5滚动的。
第1轨道3由平行配置的轨道3a、3b构成。轨道3a、3b的轨道长度为W12,与上架台1的短边W12一致,朝左右方向直线地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一侧的2个辊5a、5b分别在轨道3a、3b上滚动。轨道3a、3b的设置间距离为W19。轨道3a、3b的弯曲面朝下,设置在上架台1上,载置在第1辊5上。
第1辊5设置在后述的台车90上,与轨道3a、3b的设置间距离同样地,辊a、5b的设置间距离是W9。第1轨道3的2根轨道3a、3b平行地设置着,所以,辊5a、5b从台车9突出的长度相同。
下架台2是把面对地面F的比较厚的平板形成为大约箱形的板材,其长边为W11,短边为W14,高度(厚度)为W14a。沿着下架台2的上面的长边W11,安装着第2轨道4。与上架台1同样地,其形成没有限制,上架台1的短边W12与下架台2的短边W14的关系是W12>W14。
第2轨道4是将一侧的2根轨道4a、4b作为一组,该2根轨道4a、4b沿左右方向直线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在一侧有2根,共计配设着4根轨道。各轨道长度是L1,第2辊6在各轨道上滚动。2组的设置间距离是W21。与第1轨道3正交地配置着。
第2辊6与第1辊5同样地,由辊6a、6b构成。该辊6a、6b安装在后述的柱状台车90上,与一侧的2根轨道4a、4b对应。一侧的2个辊6a、6b从台车90突出的长度相同。
台车90形成为柱状,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着在第2轨道4上滚动的第2辊6,沿着短边方向,设置着在第1轨道3上滚动的第1辊5,该台车90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
第1辊5a、5b位于第1轨道3a、3b上的大约中央部,辊的设置间距离是W19。第2辊6a、6b与第1辊5同样地,其设置间距离是W18。因此,第1辊5和第2辊6在减震动作时,分别在轨道长度范围内在轨道上滚动,其滚动距离分别为轨道长度约1/2。
因此,各减震单元111、112,以第1轨道3的设置方向作为分割方向,设有一对第1轨3和第1辊5。把与第1轨道3正交的第2轨道4的设置方向作为分割方向,设有2对第2轨道4和第2辊6。
如图16所示,连接部件121是方形,其长边为W112,短边为W113,长度为W15,与设在各上架台1的连接部130上的抵接片1d和边部1c相接。在上架台1的边部1c,设有定位销1e,穿设着供连接螺丝123穿过的连接孔1f。连接部件121上,穿设着与定位销1e对应的定位孔121a,也穿设着供连接螺丝123穿过的通孔121b。
连接部件122与连接部件121同样地是方形,其长边是W114,短边是W115,长度是W15,与设在下架台2的连接部130上的抵接片2d和边部2c相接。在下架台2的边部2c,设有定位销2e,穿设着供连接螺丝124穿过的连接孔2f。连接部件122上,也穿设着与定位销2e对应的定位孔122a,也穿设着供连接螺丝124穿过的通孔122b。
在连接螺丝123、124上,设有供六角螺丝(レンジ)插入的六角孔123a、124a。各连接孔121b、122b,与连接螺丝123、124对应,与连接螺丝123、124的螺丝头部对应地,形成121c、122c。
用连接部件121、122将减震单元111、112连接起来,形成减震装置100。这时,减震单元111、112的各上架台1间的距离是W16,下架台2间的距离是W17。由减震单元111、112和连接部件121、122包围的开口部7a、7b的开口面积是K1、K2,K1<K2。
下面,参照图20,说明减震装置100的设置方法。
如图20(a)所示,减震对象物P上连接着从地面延设的配线设备C。在图20(a)状态的已有减震对象物P的两侧,设置爪千斤顶(jack)150等的提升器具,该爪千斤顶150具有爪部151。这里所述的提升器具,虽然是采用爪千斤顶150,但是并不限定是千斤顶,只要能把减震对象物P从地面F上举起,形成上下间隙Y者均可,也可以采用把减震对象物P吊起,形成上下间隙Y的器具。
用千斤顶150把减震对象物P举起,确保用于插入减震单元111、112的上下间隙Y,即确保比减震单元111、112的高度W大的上下间隙Y。确保了上下间隙Y后,把临时支承台160插入上下间隙Y,在配线设备的附近稳定地支承着减震对象物P,取出爪千斤顶150。(图20(b))。
在由临时支承台160支承着的上下间隙Y内,插入减震单元111。使减震对象物P的端部P1位于减震单元111的上架台1的大约中央附近。(图20(c))。然后,也同样地配设减震单元112,使减震对象物P的端部P2位于减震单元112的上架台1的大约中央附近(图20(d))。这样配设的减震单元111和112,不接触配线设备C,形成配线设备C的插通部Z,可以很容易电配设在减震对象物P上。在由减震单元111、112组合而形成的插通部Z内,配置着配线设备C。
当减震单元111和112的配设完成后,撤去临时支承台160。为了撤去临时支承台160,要用爪千斤顶150。把减震对象物P举起。设置爪千斤顶150时,要把爪部151配设在减震单元111及112所在部位以外的例如减震单元111、112的相邻减震对象物P的底边部,减震对象物P被爪千斤顶150稳定支承住后,从上下间隙Y中撤去临时支承台160。(图20(e))。
临时支承台160撤去以后,为了把减震单元111、112正确地配置在预先决定的位置,要进行最后的定位调节。然后,借助爪千斤顶150,使减震对象物P慢慢地下降,把减震对象物P载置到减震单元111、112的各上架台1的上面。(图20(f))。
确认了减震对象物P已稳定地载置在减震单元111、112上后,把连接部件121、122连接在减震单元111、112的上架台1和下架台2上,这样,减震装置100的设置便完成了。
下面,说明设置的减震装置100在地震等时的减震动作。
如图17所示,朝左右方向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的第1轨道3a、3b,第1辊5a、5b位于第1轨道3的大约中央部30a。这时,例如如图19所示,地面F因地震等而朝D方向移动时,用连接部件121连接着的、载置着减震对象物P的各上架台1,朝E方向移动。
配设在上架台1上的第1轨道3a、3b,随着地面F的D方向移动,在第1辊5a、5b上滚动或滑移,轨道端部30c开始移动而位于第1辊5a、5b处。第1辊5a、5b具有从中央部30a到端部30c范围的行程长度(轨道长度的约1/2)。因此,借助朝E方向移动的第1轨道3,减震对象物P也朝E方向水平地移动最大距离(1/2)×W12。
例如,第1轨道3a在第1辊5a上,以最大行程长度的振幅朝E方向移动。这时,第1轨道3a的一端部30c位于第1辊5a上。然后,第1轨道3a开始朝D方向移动,第1轨道3a、3b的另一端部30b附近位于第1辊5a、5b上。因此,与左右方向的振动对应地,第1轨道3借助弯曲部在第1辊5上升降,当左右方向的振动消失时,第1轨道3在自重(减震对象物P的荷重等)作用下下降。借助第1轨道3的上下移动变位,吸收并衰减左右方向的振动。
第2轨道4和第2辊6,与第1轨道和第1辊5的位置关系相反,借助第2辊6的上下移动变位,吸收并衰减左右方向的振动。
根据该实施形态(6),减震单元111、112组合形成插通部Z,该插通部Z供配线设备C沿减震对象物P大约中央的上下方向穿过,减震单元111、112设置在配线设备C的周围,该配线设备C位于从地面F举起的减震对象物P与地面F间的上下间隙Y内。这样,由于通过插通部Z使配线设备C穿过,所以,可以对已有的减震对象物P进行后安装。因此,减震装置100对于已连接着配线设备C的已有减震对象物P,能够不切断配线设备C、不停止减震对象物P的使用地设置在减震对象物P上。连接部件121、122在减震单元111、121配置后分别将减震单元连接,所以,不与配线设备C干扰。
另外,将减震装置分割后的减震单元111、112,各设有一对第1轨道3和第1辊5,设有2对与第1轨道3正交的第2轨道4和第2辊6,所以,可以实现减震装置的单元化,无论减震对象物是新设的还是已有的,都能适用,具有使用广泛性。
由于减震单元111、112的配设间隔W16(W17)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可根据减震对象物P的形状、大小、设置状况,采用各种长短的连接部件120,这样,对各种减震对象物P都能设置减震单元,可提供适用于新设或已有减震对象物P的减震装置100。
例如,如图21所示,当已有的若干个减震对象物P并排排列时,1台减震单元110配置在2台减震对象物P上。已往,对于1台减震对象物P是设置1台减震装置,但是,本发明对于2台减震对象物P配置3台减震单元110即可,台数减少,可降低减震装置100的成本。另外,通过变更连接部件120的长度,可以自由地调节减震单元110间的距离(插通部Z的区域),同时,也可以用1根连接部件120连接若干台减震单元110。
由于减震装置100是由单元化了的减震单元111、112、连接部件121、122构成的,所以,各减震单元110的自重小,可容易地进行搬运、搬入等,可降低搬运、搬入的成本。
由于下架台2的开口部7b,具有比上架台1的开口部7a大的开口面积,所以,地面F侧的插通部Z的区域,可以比减震对象物P侧的插通部Z的区域大。这样,在减震动作时,上架台1移动时与下架台2的开口部7b重叠的区域增大,不干扰连接在减震对象物P上的配线设备C。
各减震单元111、112,其上架台1相互间和下架台2相互间连接着,所以,后安装作业容易。另外,由于在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侧面连接着连接部件120,所以,很容易进行连接部件120的设置作业,同时,不影响减震动作,可发挥稳定的减震性能。
另外,减震单元110不必固定在减震对象物P和地面F上,配设在配线设备C等的周围,该配线设备C在从地面举起的减震对象物P与地面F的上下间隙Y内,减震对象物P和地面F是独立的,所以,不受设置状况的限制。
该振动能量的吸收衰减动作中,在与减震对象物P相接的上架台1上,由于安装了兼有加强作用的第1轨道3,所以,耐震强度高,可防止扭转变形。因此,可长期有效地发挥减震功能。
图22、图2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7)。
该实施形态(7)中,在把减震单元110插入上下间隙Y之前,先将前述实施形态(6)的若干个减震单元110并排设置,组合形成为可供配线设备C导入的间隔。用连接部件120连接形成了插通部Z的、并排设置的若干个减震单元110一方侧的侧面131,组合成为大约コ字形,从未用连接部件120连接的另一方侧的侧面132,把若干个减震单元110插入上下间隙Y内。另外,减震单元110、连接部件120以及其它构造,与实施形态(6)相同。
该实施形态(7)的减震装置100中,若干个减震单元110和配线设备C的位置关系明确,可以预先调节位置而不与配线设备C干扰。所以,减震单元110的配置容易,同时,对于连接着若干配线设备C的减震对象物P,只要预先形成若干个插通部Z,就可以对配线设备C没有任何影响地一次设置成功。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实施形态(6)相同。
下面,参照图23,说明实施形态(7)的减震装置100的设置。
与前述实施形态(6)的设置同样地,在减震对象物P与地面F之间,用千斤顶150等形成上下间隙Y。把用连接部件120连接着一方侧侧面的若干个减震单元110,从未连接侧面132插入该上下间隙Y。(图23(a))。这时,配线设备C被导向配置间隔R的未连接侧面132,不与若干个减震单元110干扰。由于一方侧未用连接部件120连接,对于各减震单元110不必进行位置调节,已插入了上下间隙Y的若干个减震单元110,用连接部件120连接另一方侧的侧面132,这样,减震装置100的设置便完成。(图23(b))。
图2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8)。
该实施形态(8)中,在插入了上下间隙Y后,不用连接部件120连接各减震单元110,而是利用减震对象物P的自重,在减震对象物P与地面F之间,使减震单元111和减震单元112定位连接。另外,减震单元110、连接部件120以及其它的构造,与实施形态(6)相同。
借助减震对象物P的自重G,减震单元111及112的各下架台2上,受到来自地面F的反力G1。因此,借助减震对象物P的自重G和来自地面F的反力G1,减震对象物P与各上架台1密接,地面F与各下架台2密接。
因此,配置着的减震单元111、112,借助减震对象物P的自重G,即使不用连接部件121、122将上架台1和下架2连接,也与用连接部件121、122连接时同样地,减震单元111及112的各上架台1和下架台2分别形成为一体,使减震对象物P减震。这样,可容易地进行若干个减震单元110的定位,与减震对象物P及地面F无关地,各减震单元110在其设置位置被定位连接。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实施形态(6)相同。
图25~图2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9)。
该实施形态(9)的减震装置中,用辊连接部件200,把前述实施形态(6)~(8)中配设在减震单元111上的第1辊5a、和配设在减震单元112上的第1辊5a连接起来,同样地,也用辊连接部件200把各第1辊5b连接起来。
辊连接部件200由断面为大约L字形的平板状长条材做成。辊连接部件200由连接部200a和延伸部200b构成。连接部200a与第1辊5相接并连接。延伸部200b从连接部200a朝铅直方向延伸。在连接部200a上,穿设着用于连接第1辊5的连接孔201。
在辊连接部件200与第1辊5之间,配设着突出部件205,从第1辊5突出的长度为d9,不妨碍第1辊5a、5b的减震动作。在突出部件205上设有连接螺栓125,该连接螺栓125上形成有螺纹,该连接螺栓125能穿过辊连接部件200的连接孔201。另外,该突出部件205也可以与第1辊5形成为一体。
如图27所示,使设在第1辊5上的突出部件205的连接螺栓125,穿过辊连接部件200的连接孔201,用螺合在该连接螺栓125上的螺母126,将第1辊5和辊连接部件固定住,这样,减震单元111的第1辊5a和减震单元112的第1辊5a被连接起来。减震单元111的第1辊5b和减震单元112的第1辊5b也同样地连接。
该实施形态(9)中,减震单元111、112的各减震动作方向以及辊的移动距离(滚动距离)相同,可防止因减震单元111、112的各自减震动作而产生的上架台1和下架台2的错位(例如,因上架台1相对于下架台2在水平方向旋转而产生的错位)。因此,减震单元111、112中,可防止第1辊5脱离沿分割方向配设着的第3轨道,可发挥稳定的减震性能。
另外,辊连接部件200,与前述实施形态(6)中的连接部件120同样地,在把减震单元111、112设置到减震对象物P上后,可容易地从减震单元111、112的侧面安装,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如图21所示,即使并排设置若干个减震对象物P时,与连接部件120同样地,可用一根辊连接部件200连接若干台减震单元110。另外,在把减震单元111、112设置到减震对象物P上后,可容易地后安装辊连接部件200,提高作业效率。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实施形态(6)~(8)相同。
除了上述的实施形态以外,也可以在连接部件120上设置长度调节机构等,可容易地进行设置时的长度调节,可自由地调节减震单元110间的距离。
另外,也可以在减震单元110或连接部件120上安装排气用风扇等的空调设备,强制地使地面F和减震对象物P通气,确保减震对象物P的运用良好。
另外,连接部件120与若干个减震单元的连接,只要将上架台1相互连接和将下架台2相互连接即可,不受上述连接方法的限制。
下面,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2)
减震单元111、112的各上架台1、下架台2的外形尺寸是,上架台1是W12=约400mm、长度方向尺寸W11约890mm的长方形。下架台2是W14=约300mm、长度方向尺寸W11约890mm的长方形。第1轨道3的轨道长度约为400mm,配设在上架台1上。
与图20的设置方法同样地,设置该构造的减震单元111、112。减震对象物P的外形尺寸是约700mm的正方形箱型,在减震对象物P的下面侧,连接着从地面F延设的配线设备C。
使减震单元111、112的上架台1的大约中央,位于减震对象物P的端部后,用长度约1100mm的连接部件121、122,把各减震单元的上架台1相互和下架台2相互的侧面连接。这样,不必切断减震对象物P与配线设备C的连接,就可以设置减震装置。另外,减震单元110的高度W极薄,约为100mm,对于已有的减震对象物P很容易设置。
图28~图33表示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
本发明的减震装置,通过大约90度的角度,呈井形地配置朝左右方向直线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轨道上滚动的辊,其特征在于,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在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相向,供第1辊滚动的第2轨道和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第2辊,配设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第1轨道是2根作为一组,平行地配设着,其配设区域部分地重叠。
根据上述构造,2根第1轨道的一部分重叠地平行配置着,这样,可确保在轨道上滚动的辊的滚动距离,同时可充分地发挥减震性能。因此,由于2根第1轨道有重叠的区间,所以,减震装置的外形尺寸可相应地缩小,缩小部分相当于重叠区间长度部分。另外,由于将轨道、辊固定地、可动地分割配置,所以,可降低设置空间,使上架台和下架台面对着减震对象物和地面,通过安装着兼有加强作用的第1轨道,第1辊可提高耐震性,防止扭转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第2辊,是把从辊用框架突出的长度不同的2个辊作为一组,相对于第1轨道的长度方向从铅直方向配设,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各第2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根据上述构造,2个作为一组配置着的第2辊,当在第1轨道的2根轨道重叠的区间滚动时,由于2个辊的各滚动区间重叠,所以,在减震动作中,传递到减震对象物的振动减小。
另外,由于第2辊不设置在第1轨道与辊用框架之间,所以,可降低设置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第2轨道是2根作为一组,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地平行配设着。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2根第2轨道是一部分重叠地平行配设着,所以,确保在第2轨道上滚动的第1辊的滚动距离,可充分发挥减震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第1辊,是把从轴承部突出的长度不同的2个辊作为一组,相对于第2轨道的长度方向,从铅直方向配设,在第2轨道上滚动的第1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根据上述构造,2个辊作为一组配置着的第1辊,在第2轨道的2根轨道重叠的区间内滚动时,由于2个辊的各滚动区间重叠,所以,在减震动作中,传递到减震对象物的振动减小。
另外,第1辊不被第2轨道和轴承部挟住,而是从轴承部的侧面侧突出,所以,可降低设置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减震装置中,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根据上述构造,可提高轨道强度,提高耐震性,防止振动引起的扭转变形。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减震装置的实施形态。
该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是上述实施第1及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与第1、第2轨道的重叠区间有关的实施形态。
图28~图30,表示本发明减震装置实施形态(10)。
该实施形态(10),地面F与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相同,是实施上述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与2根轨道的重叠区间有关的实施形态。
该实施形态(10)的减震装置100,与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基本相同的构造,只说明其不同的部分。由于是与2根轨道的重叠区间有关的实施形态,所以,虽然图示的减震装置100中,在上架台1、下架台2上未形成供配线设备C穿过的开口部7,但是它也适用于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
该实施形态(10)的减震装置100的第1辊5,其一侧2个辊5a、5b的设置间距离是R2,共计有4个,从与轴承部8的固定面8a相邻的侧面侧突出。
第1轨道3,把朝左右方向直线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的一侧2根轨道3a、3b作为一组,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具有重叠区间D1地平行配设着。一侧2根共计4根轨道的轨道长度分别是L1,第2辊6在各轨道上滚动。
第2辊6由辊6a、6b构成,该辊6a、6b与一侧的2根轨道3a、3b对应,该2根轨道3a、3b的配设区域部分重叠地平行配设着,具有重叠区间D1。一侧的2个辊6a、6b,从辊用框架10突出的长度分别为d1、d2。
第2轨道4由配设在同一基轴上的轨道4a、4b构成,该轨道4a、4b的轨道长度是L2,朝左右方向延伸并朝上下弯曲,一侧2个辊5a、5b在轨道4a、4b上滚动。并且,由于2根轨道4a、4b平行地设置在同一基轴上,所以,第1辊的从轴承部8突出的长度相同。
轨道用框架9、辊用框架10各有2根,组装成井形,与第2轨道4、第2辊6共同构成台车状,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
第1辊5a、5b位于第2轨道4a、4b上的约中央部,辊的设置间距离是R2。第2辊6a、6b与第1辊5同样地配置着,其设置间距离是R1。因此,第1辊5和第2辊6,在减震动作时,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在轨道长度范围内滚动,其滚动距离是各轨道长度的约1/2,也就是行程S1、S2。
该构造的减震装置100的第1轨道3,不是将2根轨道相连地配设在一直线上,而是将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间D1,所以,长方形减震装置的外形尺寸可以缩小,缩小部分相当于重叠区间D1的长度部分,其短边长度W1=L1+L1-D1。
另外,可缩小相当于重叠区间D1长度部分的减震装置100,供第2辊5滚动的第1轨道3的轨道长度不缩小,而减震装置100的外形缩小,所以,确保了在减震动作中使减震装置充分发挥减震性能的各轨道长度L1,确保了在轨道上滚动的辊的滚动距离。
因此,减震装置100不受第1轨道3的轨道长度限制,可提供与减震对象物P的形状、大小对应的减震装置100。
另外,轨道用框架9和辊用框架10组装成井形,可动地安装在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所以,第1辊5a、5b很容易地从与轴承部8的固定面8a相邻的侧面侧垂直于第2轨道长度方向地突出,与把第1辊5a、5b设置在固定面8a的相反侧面时相比,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缩小的部分相当于第1辊5a、5b的辊宽度,可降低减震对象物P的重心。因此,减震对象物P能更加稳定地固定在上架台1的上面。
另外,从辊用框架10突出的第2辊6a、6b也同样地,垂直于第1轨长度方向地突出,所以,上架台1与下架台2之间的距离更加缩小,能够更降低减震对象物P的重心。
与具有重叠区间D1的第1轨道3a、3b对应地、第2辊6a、6b从辊用框架10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分别是d1、d2。这样,减震对象物P的自重不象已往的减震装置那样支承在一直线上,而是支承在2根直线上,所以,在减震装置100的较大范围内分散支承着,可得到更稳定的减震性能。
如图30所示,地震时的减震动作,与上述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同样,但是,2根第1轨道3a、3b平行地配设着,在配设区域内设有重叠区间D1。
因此,因左右方向的振动而滚动的第2辊6a、6b的行程长度S1,在重叠区间D1重叠,其重叠距离为D1,重叠距离D1部分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后的左右方向的振动,传递到上架台1,所以,更加提高振动能量的吸收衰减作用。
图31和图3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1)。
该实施形态(11)中,使上述实施形态(10)中的2根第2轨道的配设区域一部分重叠,与第1轨道同样地,形成轨道的重叠区间D2。
该实施形态(11)的第2轨道4由轨道4a、4b构成。轨道4a、4b的长度分别是L2,2根作为一组,平行地配设着,朝左右方向直线地延伸并朝上下方向弯曲,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间D2。一侧的2个辊5a、5b在轨道4a、4b上滚动。轨道4a、4b一体地形成在柱状的辊用框架上。
第1辊5与一侧的2根轨道4a、4b对应,轨道4a、4b的配设区域一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间D2,第1辊5在一侧有2个,它们从轴承部8突出的长度不相同。各辊5a和辊5b,从与轴承部8的固定面8a相邻的侧面侧突出的长度分别是d3、d4。
该实施形态(11)中,减震装置100的外形尺寸是,长边方向的外形尺寸是W2=L2+L2-D2,这样,可以缩小外形尺寸而不减低减震性能,可提供小型化的减震装置100。
因此,减震装置100不受各轨道长度的限制,可提供与减震对象物P的形状、大小对应的、适用性广泛的减震装置100。
第2轨道4、第1辊5中,与具有重叠区域的第2轨道4对应地、第1辊5a、5b的突出长度是d3、d4,所以,减震对象物P的自重荷载被分散,可得到更稳定的减震性能。
另外,2根第2轨道4a、4b,由于一体地形成在柱状的轨道用框架9上,所以,可防止减震动作时的扭转变形,同时,在其成形工序中,可以很容易而低价地用NC工作机械制作。
如图32所示,2根第2轨道4a、4b,在配设区域内有重叠区间D2,所以,因左右方向的振动而滚动的第1辊5a、5b的行程长度S2,在重叠区间重叠,其重叠距离为D2,相当于重叠距离D2的被衰减后的左右方向的振动,传递到上架台1,所以,更加提高振动能量的吸收衰减作用。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形态(10)相同。
图3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2)。
该实施形态(12)中,使上述实施第2发明最佳形态中的减震装置100的、一侧2根第2轨道4的配设区域一部分重叠,形成轨道重叠区间D1。
第2辊6与一侧2根轨道4a、4b对应,该轨道4a、4b的配设区域一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间D1,第2辊6在一侧有2个,它们从台车9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各辊6a、6b从台车9的设置面突出的长度分别是d1、d2。
该实施形态(12)中,减震装置100的外形尺寸缩小,其长边方向的外形尺寸W11=L1+L1-D1,这样,缩小外形尺寸而不降低减震性能,可提供小型化的减震装置100。
另外,与上述实施形态(11)同样地,在地震时,第2辊6a、6b在从中央部附近到一端部侧的范围内,以距离T2的行程长度(轨道长度的1/2)朝左右方向移动。
这时,因左右方向的振动而滚动的第2辊6a、6b的行程长度T2,在重叠区间D1重叠,相当于重叠距离D1的被衰减后的左右方向的振动,传递到上架台1,所以,提高振动的吸收衰减作用。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形态(11)相同。
上述实施第1至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减震装置并不限定于各形态中的装置,也可以把各形态中的装置组合起来,构成减震装置。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实施第1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本发明减震装置,由于固定地、可动地分割配置轨道和辊,所以,可减低设置空间。由于在上架台、下架台的大约中央部设置配线用开口部,所以,可以使连接在电子类机器上的配线设备通过。由于在开口部备有保护部件,所以,可防止配线设备损伤。另外,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架台,是相向的板状,安装着兼有加强作用的轨道和辊,提高耐震性,可防止振动引起的扭转变形。
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本发明减震装置,由于在从地面提起的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有上下间隙,配线设备在该上下间隙内,在配线设备的周围配设若干个减震单元,所以,用该若干个减震单元的组合形成插通部,配线设备通过插通部插入,可以很容易地设置在减震对象物上,尤其是对于已有的减震对象物,也可以后安装。
另外,实施第2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本发明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中,不干扰从地面延设并连接到减震对象物上的配线设备,可将分割了减震装置的减震单元设置在上下间隙内,所以,对于已有的减震对象物也能很容易地设置。
另外,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本发明减震装置,第1轨道是2根作为一组,其配设区域一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间,所以,减震装置的外形尺寸可以缩小,缩小的部分相当于重叠区间的长度。虽然缩小了减震装置的外形尺寸,但并不减小供第2辊5滚动的第1轨道的长度,确保了在减震动作中使减震装置充分发挥性能的第1轨道的长度,确保了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第2辊的滚动距离。因此,减震装置不受第1轨道长度的限制,可提供与减震对象物的形状、大小对应的减震装置。
另外,实施第3发明的最佳形态中的本发明减震装置,因左右方向的振动而滚动的第2辊的行程长度,在第1轨道的重叠区间重叠,相当于重叠距离的振动能量衰减后的左右方向的振动,传递到上架台,所以,更加提高振动能量吸收衰减作用。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于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间相向,在上架台上安装着一部分辊,在下架台上安装着一部分轨道,其余的辊和轨道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上架台和下架台的大约中央部,开设配线用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架台的开口部和下架台的开口部,设置支承在一方或双方上述开口部上的保护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具有通气孔的支承板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架台的开口部比上架台的开口部大。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弹性部件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非弹性部件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5.一种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减震装置被分割成若干个减震单元,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轨道和辊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在大约中央组合有上下方向的插通部,在固定于减震对象物的上架台上、和固定于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上,安装着轨道,辊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从地面被提起的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的上下间隙内,有配线设备,若干个减震单元组合在该配线设备的周围,配线设备等配置在插通部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减震装置,从分割方向的侧面,用连接部件将上架台相互间和下架台相互间连接起来。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于个减震单元的上架台和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借助减震对象物的自重分别被定位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单元是分割成2个时,在分割方向,设有一对轨道和辊,在非分割方向,设有两对轨道和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单元是分割为2个时,在分割方向,设有一对轨道和辊,在非分割方向,设有两对轨道和辊。
20.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4.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发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9.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30.一种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减震装置的构成为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将该减震装置分割成若干个减震单元,把若干个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在大约中央形成上下方向的插通部,把减震对象物从地面上提起后,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的上下间隙内的配线设备周围,组合若干个减震单元,由此将配线设备等配置在插通部内,并且,从若干个减震单元的分割方向侧面,将上架台和下架台相互连接,将减震对象物载置在若干减震单元的各上架台上,将各下架台载置在地面上。
31.一种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于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间相向,在上架台上安装着一部分辊,在下架台上安装着一部分辊轨道,其余的辊和轨道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供第1辊滚动的第2轨道和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第2辊,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第1轨道是2根为一组,平行配置着,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辊从辊用框架突出的长度不相同的2个作为一组,垂直于第1轨道长度方向地配设着,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各第2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33.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轨道是2根作为一组,平行地配设着,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34.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辊从轴承部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的2个作为一组,垂直于第2轨道长度方向地配设着,在第2轨道上滚动的各第1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辊从轴承部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的2个作为一组,垂直于第2轨道长度方向地配设着,在第2轨道上滚动的各第1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36.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Claims (39)

1.一种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于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间相向,把供第1辊滚动的第2轨道和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第2辊,可动地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上架台和下架台的大约中央部,开设配线用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架台的开口部和下架台的开口部,设置支承在一方或双方上述开口部上的保护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具有通气孔的支承板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架台的开口部比上架台的开口部大。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弹性部件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非弹性部件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气用风扇的空调设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用风扇设在支承板上。
15.一种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减震装置被分割成若干个减震单元,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轨道和辊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在大约中央组合有上下方向的插通部,在从地面被提起的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的上下间隙内,有配线设备,若干个减震单元组合在该配线设备的周围,配线设备等配置在插通部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减震装置,从分割方向的侧面,用连接部件将上架台相互间和下架台相互间连接起来。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减震单元的上架台和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之间,借助减震对象物的自重分别被定位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单元是分割成2个时,在分割方向,设有一对轨道和辊,在非分割方向,设有两对轨道和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单元是分割为2个时,在分割方向,设有一对轨道和辊,在非分割方向,设有两对轨道和辊。
20.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线设备等插通部,在上下方向的靠地面侧扩大。
24.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 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 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 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29.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若干减震单元分割方向的各辊,从侧面用辊连接部件连接着。
30.一种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的减震装置,被分割成若干个减震单元,把若干个减震单元沿分割方向配置时,在大约中央形成上下方向的插通部,把减震对象物从地面上提起后,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的上下间隙内的配线设备周围,通过组合若干个减震单元,将配线设备等配置在插通部内,并且,从若干个减震单元的分割方向侧面,将上架台相互向和下架台相互连接,减震对象物被载置在若干减震单元的各上架台上,各下架台载置在地面上。
31.一种减震装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在左右方向分别正交地配置朝上下方向弯曲的轨道和在该轨道上行走的辊,使振动衰减,其特征在于,使固定在减震对象物上的上架台、和固定于设置着减震对象物的地面上的下架台,在减震对象物与地面间相向,供第1辊滚动的第2轨道和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第2辊,配置在上架台与下架台之间,第1轨道是2根为一组,平行配置着,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辊是2个作为一组,它们从辊用框架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垂直于第1轨道长度方向地配设着,在第1轨道上滚动的各第2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33.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轨道是2根作为一组,平行地配设着,其配设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34.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辊是2个作为一组,它们从轴承部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垂直于第2轨道长度方向地配设着,在第2轨道上滚动的各第1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辊是2个作为一组,它们从轴承部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垂直于第2轨道长度方向地配设着,在第2轨道上滚动的各第1辊的滚动区间,一部分重叠。
36.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2根第2轨道一体地形成为柱状。
CNB028216830A 2001-10-29 2002-10-28 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232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1726/2001 2001-10-29
JP2001331726A JP2003130129A (ja) 2001-10-29 2001-10-29 免震装置
JP2001331727A JP2003130131A (ja) 2001-10-29 2001-10-29 ラック用免震装置
JP331727/2001 2001-10-29
JP195221/2002 2002-07-03
JP2002195221 2002-07-03
JP2002310233A JP2004084917A (ja) 2002-07-03 2002-10-24 免震装置及び免震装置の設置方法
JP310233/2002 2002-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8884A true CN1578884A (zh) 2005-02-09
CN1323248C CN1323248C (zh) 2007-06-27

Family

ID=2748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16830A Expired - Lifetime CN1323248C (zh) 2001-10-29 2002-10-28 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19258B1 (zh)
CN (1) CN1323248C (zh)
TW (1) TWI232089B (zh)
WO (1) WO200303830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484A (zh) * 2009-10-21 2012-07-11 坪田国弘 具有阻尼器类型的减振机构的隔震系统
CN103195862A (zh) * 2012-01-04 2013-07-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八点式圆形布置电气设备减震方法和减震系统
CN106051033A (zh) * 2016-06-27 2016-10-26 四川世诚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式滑动隔震平台机构
CN106195102A (zh) * 2016-08-10 2016-12-07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缩型双向滚轮式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
CN106246785A (zh) * 2016-08-10 2016-12-21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滚轮式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4443B1 (ko) * 2005-10-21 2007-07-03 한국전력공사 구조물 기초바닥 수직진동 흡수장치
TWI417467B (zh) * 2007-08-21 2013-12-01 Yu Guang Lai 滾動隔震裝置
TWI417469B (zh) * 2007-10-01 2013-12-01 Yu Guang Lai 懸吊式隔震裝置
KR101289555B1 (ko) * 2011-01-10 2013-07-24 (주) 상원티앤에스 내진기능을 구비한 함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72194A (en) * 1976-12-08 1978-06-27 Hitachi Cable Ltd Cable line with guide provided
JPH0438119Y2 (zh) * 1985-05-20 1992-09-07
JPH0343758Y2 (zh) * 1985-09-26 1991-09-12
JPS62288431A (ja) * 1986-06-06 1987-12-15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防振基礎用ステ−ジ
JP3833779B2 (ja) * 1997-05-16 2006-10-18 株式会社奥村組 免震装置
JP3323804B2 (ja) * 1998-03-20 2002-09-09 有限会社サンコー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免震装置用レール
JP2948571B1 (ja) * 1998-04-10 1999-09-13 株式会社インフニックス 免震台
JP3131831B2 (ja) * 1998-06-03 2001-02-05 有限会社サンコー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免震装置
JP3233915B2 (ja) * 1999-09-06 2001-12-04 有限会社サンコー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免震装置
JP4357085B2 (ja) * 2000-06-06 2009-11-04 株式会社昭電 免震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484A (zh) * 2009-10-21 2012-07-11 坪田国弘 具有阻尼器类型的减振机构的隔震系统
CN103195862A (zh) * 2012-01-04 2013-07-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八点式圆形布置电气设备减震方法和减震系统
CN103195862B (zh) * 2012-01-04 2015-04-29 国家电网公司 八点式圆形布置电气设备减震方法和减震系统
CN106051033A (zh) * 2016-06-27 2016-10-26 四川世诚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式滑动隔震平台机构
CN106051033B (zh) * 2016-06-27 2018-07-13 四川世诚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式滑动隔震平台机构
CN106195102A (zh) * 2016-08-10 2016-12-07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缩型双向滚轮式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
CN106246785A (zh) * 2016-08-10 2016-12-21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滚轮式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
CN106246785B (zh) * 2016-08-10 2018-02-27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滚轮式隔震装置的设计方法
CN106195102B (zh) * 2016-08-10 2018-03-02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缩型双向滚轮式隔震装置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40828A (ko) 2005-05-03
CN1323248C (zh) 2007-06-27
TW200300072A (en) 2003-05-16
WO2003038302A1 (fr) 2003-05-08
TWI232089B (en) 2005-05-11
KR100619258B1 (ko) 200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62C (zh) 能够缩短安装节拍时间的元件安装方法
CN1120123C (zh) 牵引型电梯设备
CN1204035C (zh) 电梯减振装置
CN1578884A (zh) 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
CN101036250A (zh)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CN1779906A (zh) 基板处理方法、基板处理系统及基板处理程序
CN1841592A (zh) 叠层电容器
CN1661650A (zh) 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的设备
CN1470445A (zh) 输送车、制造装置、及输送系统
CN1678439A (zh) 贴合基板的基板截断系统及基板截断方法
CN1167601C (zh) 电梯装置
CN1873423A (zh) 电子元件自动移载装置
CN1155635A (zh) 动态消震器
CN101061598A (zh) 将各蓄电池板连接成板叠并将这些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238570C (zh) 镀敷方法
CN1957149A (zh) 空间结构体
CN1212948A (zh) 电梯
CN1077965C (zh) 具有磁性弹簧的振动机构
CN1131167C (zh) 带有用导轨支撑的驱动装置的电梯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372785A (zh) 零件识别方法及装置和零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810563A (zh) 车身底板结构
CN1299069C (zh)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及室外单元的电气零件箱
CN1076315C (zh) 带紧急停止功能的电梯、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及所用制动瓦
CN1871098A (zh) 定位装置和具有该定位装置的夹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