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1971A - 散热器、带有该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带有该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1971A
CN1551971A CNA028174461A CN02817446A CN1551971A CN 1551971 A CN1551971 A CN 1551971A CN A028174461 A CNA028174461 A CN A028174461A CN 02817446 A CN02817446 A CN 02817446A CN 1551971 A CN1551971 A CN 1551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d
radiating part
radiator
fin
operat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74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6224C (zh
Inventor
太田圭一郎
丸笠茂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551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1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62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2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散热器(1),具备具有受热部(3)及散热部(4)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2)、和被设置在散热部(4)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5)。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3)经由位于受热部(3)旁侧的散热部下部区域(4a)到达位于比受热部(3)更高位置的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方式,设置工作流体回路(61),在其内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形成热管部。而且,被设置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平均流路截面积,被制成为比被设置在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平均流路截面积小。因此,在散热部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中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少,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性能。

Description

散热器、带有该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更详细地说是涉及适合用于对NC机床(数控机床)等工作机械上的伺服放大器等控制设备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的热管式的散热器。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带有上述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散热器,已知的是如图13及14所示,具备具有吸收从发热元件发出的热的受热部(103)及与受热部(103)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103)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104)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102)、和被设置在散热部(104)的两面或一面的散热片(105),在散热器本体(102)内,以从受热部(103)经由位于受热部(103)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104a)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103)更高的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104b)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161),同时在该回路(161)中封入工作流体(图示略),由此在散热器本体(102)中形成热管部(参照特开平8-186210号公报)。
上述散热器(101)的工作流体回路(161),具有例如图14所示那样的图案,流路截面积不论其位置如何都大致相同。通过吸收从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被设置在受热部(10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B)内的工作流体蒸发而成为气态。该气态工作流体,经过被设置在散热部下部区域(10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A)的一部分,向被设置在散热部上部区域(104b)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C)流动,在此经由散热片(105)进行和空气的热交换,从而凝结而成为液态。液态工作流体,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散热部下部区域(10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A)的另一部分,向受热部(10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B)进行回流。但是,上述散热器(101)的情况下,在其结构上,在散热部下部区域(10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A)中,也会积存有液态工作流体。
发明内容
可是,虽然在散热部下部区域(10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A)中存在积存有液态工作流体的部分,但是因为对散热完全没有帮助,所以是结构上的浪费。而且,为确保液态工作流体的液面水平在规定的高度,所以必须将工作流体的封入量多封入与上述工作流体回路部分(161A)中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相当的程度。
另外,如图13所示,因为散热片(105)覆盖散热部(104)的两面或一面的几乎全部而设置,所以在散热部下部区域(104a)也存在有散热片(105)。可是,存在于散热部下部区域(104a)的散热片(105),几乎对散热没有帮助,除了在结构上造成浪费以外,反而还成为使在散热片(105)之间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增大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散热性能的低下。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涉及用于在工作机械的控制装置上的发热元件的冷却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目的在于消除以在散热部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中产生的液态工作流体的滞留为起因的结构上的浪费、工作流体封入量的增大、空气的压力损失的增大这些问题点,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性能。
本发明的第1项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中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被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平均流路截面积,被制成为比被设置在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平均流路截面积更小。
这样,如果将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平均流路截面积,制成为比设置在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平均流路截面积更小,则和以往技术相比,因为在前者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少,所以结构上浪费少,进而能够减少工作流体的封入量。
在本发明的第1项的散热器中,有的情况为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被设置在比设置于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更高的位置。
这样,如果将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设置在比设置于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更高的位置,则因为在前者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得更少,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强上述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1项的散热器中,也有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被制成为向受热部下斜的情况。
这样,如果将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制成为向受热部下斜,则因为在前述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得更少,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强上述的效果。另外,还能够更快速地进行从设置在散热部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向设置在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液态工作流体的回流。
本发明的第2项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中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散热片的下端被设置在比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下端更高、且与该区域的上端持平或比其更低的位置。
这样,如果将散热片的下端,设置在比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下端高、且与该区域的上端持平或比其低的位置,则在具有无助于散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散热部下部区域的至少下部,不存在散热片,因此,在结构上浪费少,除了可以抑制成本以外,还能够有助于散热器的轻量化。另外,能够降低在散热片之间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由此能够提高散热性能。进而,随着空气的压力损失的下降,可以将散热片的叶片间距设定为比以往的散热器的叶片间距小,由此能够实现散热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第3项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中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间距,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间距更大。
这样,如果将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间距,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间距大,则因为在具有无助于散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散热部下部区域存在的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变小,所以结构上浪费少,除了能够抑制成本以外,还能够有助于散热器的轻量化。另外,能够降低在散热片间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由此能够提高散热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3项的散热器中,进而还有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更低的情况。
如果在上述叶片间距之外,还进一步将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更低,则因为在具有无助于散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散热部下部区域存在的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变得更小,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强上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4项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中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低。
这样,如果将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低,则因为在拥有无助于散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散热部下部区域存在的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变小,所以结构上浪费少,除了能够抑制成本以外,还能够有助于散热器的轻量化。另外,能够降低在散热片间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由此能提高散热性能。
在本发明的上述第1~第4项的散热器中,有散热器本体由辊轧结合板(ロ一ルボンドパネル)构成,工作流体回路由向辊轧结合板的至少一面侧突出而形成的管状鼓出部构成的情况。另外,也有散热器本体由接合2张金属板而形成的层合板(合ぉせ板)构成,并在至少一方的金属板的接合面上设置工作流体回路形成用凹部的情况。当然,散热器本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方式。
在本发明的上述第1~第4项的散热器中,有散热片由通过与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相接合的平板状基部和在基部的外面与基部一体形成的多个散热片部组成的金属挤压成形材质叶片单元的前述叶片部构成的情况。另外,也有散热片由与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直接或经由平板状基部部件接合的波形板状叶片部件构成的情况。当然,散热片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方式。
本发明还包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热元件,并安装有本发明的上述散热器以能够用其受热部吸收从发热元件发出的热。作为控制装置,例如,可列举有具备晶闸管、晶体管等发热元件的伺服放大器。
进而,本发明还包括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上述控制装置。作为工作机械,例如可列举有NC机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立体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散热器的水平断面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散热器的垂直断面图。
图4是表示具备安装有图1的散热器的伺服放大器的NC机床的概略的垂直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与图3相当的散热器的垂直断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是与图3相当的散热器的的垂直断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立体仰视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散热器的水平断面图。
图9是沿图8的IX-IX线的散热器的垂直断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立体仰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XI-XI线的散热器的水平断面图。
图12是沿图11的XII-XII线的散热器的垂直断面图。
图13是分解表示以往的散热器的立体俯视图。
图14是表示以往的散热器的垂直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散热器(1),具备拥有受热部(3)及与受热部(3)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3)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4)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2)、和被设置在散热部(4)的两面的散热片(5)。在散热器本体(2)内,以从受热部(3)经由位于受热部(3)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4a)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3)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4b)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61),同时在该回路(61)中封入工作流体(图示略),由此在散热器本体(2)中形成热管部(6)。而且,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平均流路截面积,被制成为比设置在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平均流路截面积更小。散热器本体(2),由辊轧结合板(20)构成,工作流体回路(61)由仿佛向辊轧结合板(20)的两面侧突出那样地形成的管状鼓出部构成。散热片(5),通过由分别与散热部(3)的两面相接合的平板状基部(501)和在基部(501)的外面与基部(501)一体形成的多个叶片部(502)构成的2个铝(包括铝合金。下同)挤压成形材质叶片单元(50)的前述叶片部(502)构成。
散热器本体(2),如图3所示,从正面看呈左右反向的L字形,向图3的左方突出的正方形状部分为受热部(3),余下的纵长方形状部分为散热部(4)。工作流体回路(61),遍布散热器本体(2)的大致全体而设置,并具有如图3所示的格子状的图案。工作流体回路(61)的流路截面,如图2所示,呈大致6边形,在向散热器本体(2)的两面侧突出的部分,设置有接合叶片单元(50)的基部(501)的平坦面(610A)。散热部下部领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被设置在与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大致相同高度区域。从而,当热管部(6)工作时,在该部分(61A)中,会积存有回流途中的液态工作流体。液态工作流体,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之中,在位于图3的右端的垂直流路(611)及位于最下部的水平流路(612)中流动得最多,其次,在前述垂直流路(611)的左侧相邻的垂直流路(613)及前述水平流路(612)的上方的水平流路(614)中流动得较多。在位于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左上的弯曲流路(615)中,主要为流动有从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向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C)的气态工作流体,几乎不会流动有液态工作流体。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实质上起到作为液态工作流体的回流路的功能的前述2条垂直流路(611)(613)及前述2条水平流路(612)(614)的流路截面积,被制成为比构成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小,其结果,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平均流路截面积,就小于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平均流路截面积。
叶片单元(50),它们的基部(501)具有和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部(4)大致相同的大小。多个叶片部(502)是从各自的基部(501)的外面与其相对呈直角地突出且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并沿基部(501)的宽度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地配置。叶片单元(50)的基部(501),通常通过钎焊而与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部(4)相接合。
图4是表示将上述散热器(1)安装在NC机床(7)的伺服放大器上之后的状态的图。伺服放大器(8),其内部具有晶闸管等发热元件(81),并被收容在NC机床(7)的外壳(71)内。散热器(1)被安装在伺服放大器上以使散热器本体(2)的受热部(3)能够吸收从发热元件(81)发出的热,且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部(4)及散热片(5)被配置在伺服放大器(8)的外面。散热片(5)可接触到来自配置于其下方的风扇(9)的风。
随着伺服放大器(8)的工作而从发热元件(81)发出的大量的热,传递到散热器本体(2)的受热部(3),通过该热而使设置在受热部(3)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内的液态工作流体蒸发,成为气态。气态工作流体,经过设置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一部分,向设置在散热部上部区域(4b)中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C)流动,在该部分(61C)中经由散热片(5)进行与空气的热交换,从而凝结而成液态。液态工作流体,借助重力的作用而下降,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另一部分中滞留后,回流到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
本发明的散热器(1)的情况,依照上面所述,因为设置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平均流路截面积,被制成为比设置在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平均流路截面积更小,所以与图13及图14所示的以往技术相比,因为在前者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中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少,所以结构上浪费较少,进而能够减少工作流体的封入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该实施方式的散热器(11),如图5所示,设置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底部(616),被设置在比受热部(3)中所设置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底部(617)更高的位置。依据该散热器(11),因为在前者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中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得更少,所以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更能进一步增强上述的效果。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该实施方式的散热器(12),如图6所示,在散热部下部区域(4a)所设置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的底部(618),被制成为向着受热部(3)下斜坡。依据该散热器(12),因为在前述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中积存的液态工作流体的量变得更少,所以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更能进一步增强上述的效果。另外,该散热器(12)的情况,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从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A)向受热部(3)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61B)的液态工作流体的回流。
图7-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这些图所表示的散热器(13),具备具有受热部(3)及与受热部(3)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3)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4)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2)、和被设置在散热部(4)的两面的散热片(5A)。在散热器本体(2)内,以从受热部(3)经由位于受热部(3)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4a)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3)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4b)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61),同时在该回路(61)中封入工作流体(图示略),由此在散热器本体(2)中形成热管部(6)。而且,如图9所示,散热片(5A)的下端(500),被设置在比散热部的下部区域(4a)的下端(401)高且比该区域(4a)的上端(402)低的位置。
散热器本体(2),与图1~3所示的散热器(1)的散热器本体(2)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对于工作流体回路(61),与图13及14所示的以往的散热器的工作流体回路大致相同(参照图9)。当然,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工作流体回路(61),制成为与图1~3、5、6所示的各散热器(1)(11)(12)的工作流体回路(61)相同的结构。
散热片(5A),由通过平板状基部部件(501A)而与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部(4)的各面相接合的波形板状的叶片部件(502A)(波纹状叶片)构成。基部部件(501A)向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部(4)的接合、及叶片部件(502A)向基部部件(501A)的接合,通常通过钎焊进行。基部部件(501A),例如,由在铝板的两面包覆钎料而成的钎焊板构成。叶片部件(502A),例如,由通过轧制成型法形成为波形的铝板构成。波形板形的叶片部件(502A),以其峰部和谷部沿水平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各谷部与基部部件(501A)的外面相接合。
上述散热器(13),例如,与图4所示的同样地,被安装在NC机床的伺服放大器上,用于冷却伺服放大器内部的晶闸管等发热元件。
该实施方式的散热器(13)的情况,如上面所述,因为散热片(5A)的下端(500),被设置在比散热部的下部区域(4a)的下端(401)高且比该区域(4a)的上端(402)低的位置,所以如果和图13及14所示的以往技术相比,结构上浪费少,除了能够抑制成本以外,还能够有助于散热器的轻量化。另外,能够降低在散热片(5A)之间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能。进而,随着空气的压力损失的减小,能够使散热片(5A)的叶片间距(P)比以往的小,由此还能实现散热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图10~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如这些图所示的散热器(14),具备具有受热部(3)及与受热部(3)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3)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4)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2A)、和被设置在散热部(4)的一个面上的散热片(5B)。在散热器本体(2A)内,以从受热部(3)经由位于受热部(3)的旁侧的散热部下部区域(4a)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3)更高位置的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61),同时在该回路(61)中封入工作流体(图示略),由此在散热器本体(2A)形成热管部(6)。而且,如图10所示,位于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散热片(5B)的叶片间距(P1)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散热片(5B)的叶片间距(P2)大,同时位于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散热片(5B)的叶片高度(H1),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散热片(5B)的叶片高度(H2)低。
散热器本体(2A),如图11所示,由接合两张金属板(211)(212)而形成的层合板(21)构成,在一方的金属板(211)的接合面上设置工作流体回路形成用凹部(610B)。各金属板(211)(212),例如由铝板构成,在一方的铝板上,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前述凹部(610B)。2张金属板(211)(212)之间的接合,例如,通过钎焊或焊接等进行。散热器本体(2A)的工作流体回路(61),与图13及14中所示的以往的散热器的工作流体回路大致相同(参照图12)。当然,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工作流体回路(61),制成为与图1~3、5、6所示的各散热器(1)(11)(12)的工作流体回路(61)一样的结构。工作流体回路(61)的流路截面积,如图11所示,大致呈梯形,位于一方的金属板上的工作流体形成用凹部的底部,成为接合基部部件(501A)的平坦面(610A)。另外,也可以由接合3张以上的金属板而形成的层合板构成。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在中间的金属板上设置工作流体回路形成用切口部,同时在该切口部上配置工作流体回路形成用内侧叶片部件,可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工作流体回路。
散热片(5B),由通过平板状基部部件(510A)而与散热器本体(2A)的散热部(4)的一个面上相接合的2种波形板状叶片形部件(502B)(502C)构成。基部部件(501A)向散热器本体(2A)的散热部(4)的接合及叶片部件(502B)(502C)向基部部件(501A)的接合,通常通过钎焊进行。基部部件(501A),例如,由在铝板的两面上包覆钎料而成的钎焊板构成,具有与散热器本体(2A)的散热部(4)大致相同的大小。各叶片部件(502B)(502C),例如,由通过轧制成型法形成为波形的铝板构成。各叶片部件(502B)(502C),以其峰部和谷部沿水平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将各谷部接合在基部部件(501A)外面。下侧的叶片部件(502B)被接合在与位于基部部件(501A)的外面的散热部下部区域(4a)相对应的部分上,上侧的叶片部件(502C)被接合在与散热部上部区域(4b)相对应的部分上。下侧的叶片部件(502B)的叶片间距(P1)被制成为比上侧的叶片部件(502C)的叶片间距(P2)大。另外,下侧的叶片部件(502B)的叶片高度(H1),被制成为比上侧的叶片部件(502C)的叶片高度(H2)低。
上述散热器(14),例如,与图4所示的同样地,被安装在NC机床的伺服放大器上,用于冷却伺服放大器内部的晶闸管等发热元件。
该实施方式的散热器(14)的情形,如上面所述,因为位于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散热片(5B)的叶片间距(P1),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散热片(5B)的叶片间距(P2)大,同时位于散热部下部区域(4a)的散热片(5B)的叶片高度(H1),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上部区域(4b)的散热片(5B)的叶片高度(H2)低,所以若与图13及14所示的以往技术相比,在结构上浪费少,除了能够抑制成本以外,还能够有助于散热器的轻量化。另外,能降低在散热片(5B)之间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从而提高散热性能。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始终也只不过是例示,在不超出记载于申请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作适当的变动、或在此基础上实施本发明当然是可以的。

Claims (14)

1.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内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
被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平均流路截面积,被制成为比被设置在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平均流路截面积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被设置在比设置于受热部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更高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工作流体回路部分的底部,被制成为向受热部下斜。
4.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内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
散热片的下端,被设置在比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下端高、且与该区域的上端持平或比其更低的位置。
5.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及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内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
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间距,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间距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进而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低。
7.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具有受热部和与受热部的旁侧相连且上端比受热部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散热部的垂直板状散热器本体、和被设置在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散热片,且在散热器本体内,以从受热部经由位于受热部的旁侧的散热部的下部区域而到达位于比受热部更高位置的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方式,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同时在该回路内封入工作流体,由此在散热器本体上形成热管部,其特征在于,
位于散热部的下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被制成为比位于散热部的上部区域的散热片的叶片高度低。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本体由辊轧结合板构成,工作流体回路由向辊轧结合板的至少一面侧突出的那样地形成的管状鼓出部构成。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本体由接合2张金属板而形成的层合板构成,在至少一方的金属板的接合面上设置有工作流体回路形成用凹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片通过由与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相接合的平板状基部和在基部的外面与基部一体形成的多个叶片部构成的金属挤压成形材质叶片单元的上述叶片部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片由与散热部的至少一个面直接或经由平板状基部部件接合的波形板状叶片部件构成。
12.一种带有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热元件,并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以能够由其受热部吸收从发热元件发出的热。
13.一种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有散热器的控制装置。
CNB028174461A 2001-09-05 2002-08-26 散热器、带有该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2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8688/2001 2001-09-05
JP2001268688 2001-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971A true CN1551971A (zh) 2004-12-01
CN1316224C CN1316224C (zh) 2007-05-16

Family

ID=1909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744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224C (zh) 2001-09-05 2002-08-26 散热器、带有该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424532A4 (zh)
JP (1) JP4272988B2 (zh)
KR (1) KR20040031038A (zh)
CN (1) CN1316224C (zh)
WO (1) WO200302330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2937A (zh) * 2010-12-31 2011-04-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曲面板式热管采暖散热器
CN101473432B (zh) * 2006-06-14 2011-1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散热装置以及冷却器
CN105757883A (zh) * 2016-03-03 2016-07-13 芜湖日升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车间的散热系统
CN110868838A (zh) * 2019-10-12 2020-03-06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均温板散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4435B2 (ja) * 2004-03-04 2011-07-13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平板状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863085A3 (en) * 2006-06-01 2008-03-05 Abb Research Ltd.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pow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WO2011035943A2 (en) * 2009-09-28 2011-03-31 Abb Research Ltd Cooling module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11258874A (ja) * 2010-06-11 2011-12-22 Showa Denko Kk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781Y2 (ja) * 1987-01-19 1995-04-10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保冷コンテナ
EP0409179B1 (en) * 1989-07-19 1995-01-18 Showa Aluminum Corporation Heat pipe
JP3093442B2 (ja) * 1992-04-28 2000-10-03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式ヒートシンク
US5755278A (en) * 1993-12-08 1998-05-26 Fanuc, Ltd. Heat sink attached to a heat plate
JPH08178560A (ja) * 1994-12-27 1996-07-12 Showa Alum Corp 放熱器
JP3386267B2 (ja) * 1994-12-27 2003-03-1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放熱器
JPH09119787A (ja) * 1995-10-25 1997-05-06 Showa Alum Corp 放熱器
TW346566B (en) * 1996-08-29 1998-12-01 Showa Aluminiun Co Ltd Radiato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O1999039145A1 (fr) * 1998-01-30 1999-08-05 Hitachi, Ltd.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type caloduc,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plaque de refroidissement destinee au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type caloduc
JP2001165585A (ja) * 1999-12-06 2001-06-2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平面型ヒートパイ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432B (zh) * 2006-06-14 2011-1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散热装置以及冷却器
CN102022937A (zh) * 2010-12-31 2011-04-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曲面板式热管采暖散热器
CN105757883A (zh) * 2016-03-03 2016-07-13 芜湖日升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车间的散热系统
CN110868838A (zh) * 2019-10-12 2020-03-06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均温板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3023307A1 (ja) 2004-12-24
KR20040031038A (ko) 2004-04-09
JP4272988B2 (ja) 2009-06-03
EP1424532A1 (en) 2004-06-02
CN1316224C (zh) 2007-05-16
EP1424532A4 (en) 2011-12-14
WO2003023307A1 (en) 200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466C (zh) 电子器件的散热装置
JP3158983B2 (ja) Lsiパッケージ冷却用コルゲート型放熱フィン
US4804041A (en) Heat-exchanger of plate fin type
EP3332172B1 (en) Heat sink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eat sink
CN1870251A (zh) 散热装置
US7080680B2 (en) Heat sink, control device having the heat sink and machine tool provided with the device
CN1076946C (zh) 冷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551971A (zh) 散热器、带有该散热器的控制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工作机械
CN1084961A (zh) 叠层型热交换器
CN101141866A (zh) 散热装置
CN101048056A (zh) 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具有散热器的电子设备
CN1284958C (zh) 带有钎焊板件的热交换器
CN2478166Y (zh) 散热器结构
CN217428571U (zh) 一种散热器及功率模块
EP0203458B1 (en) Heat-exchanger of plate fin type
CN1735784A (zh) 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
CN1728367A (zh) 具有导引风管的散热模组
CN1777355A (zh) 液冷式柱形热管散热器
JP2685918B2 (ja) ヒートパイプ式冷却器
KR100477480B1 (ko) 열교환기
JPH08172150A (ja) 放熱器
CN2518144Y (zh) 整体式高效率散热器
JP3421883B2 (ja) 放熱器
CN218336990U (zh) 一种车载控制器
CN218920810U (zh) 一种冲压成型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