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988A - 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0988A
CN1550988A CNA2004100430453A CN200410043045A CN1550988A CN 1550988 A CN1550988 A CN 1550988A CN A2004100430453 A CNA2004100430453 A CN A2004100430453A CN 200410043045 A CN200410043045 A CN 200410043045A CN 1550988 A CN1550988 A CN 1550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verting unit
data source
data item
lpi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30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3899C (zh
Inventor
托马斯·迈克尔·塞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computing System AG
Original Assignee
Supercomputing System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computing System AG filed Critical Supercomputing System AG
Publication of CN1550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8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8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passive fault-masking of the redundant circuits
    • G06F11/18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passive fault-masking of the redundant circuits by voting, the voting not being performed by the redundant components
    • G06F11/18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passive fault-masking of the redundant circuits by voting, the voting not being performed by the redundant components where the redundant components implement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9/00Safety arrangements
    • G05B9/02Safety arrangements electric
    • G05B9/03Safety arrangements electric with multiple-channel loop, i.e. redundant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包含几个计算机(P0、P1、P2),该计算机冗余工作并以从传感器(S0、S1、S2)和输入装置(V0、V1)得到的标记为基础控制致动器(A0、A1、A2)。由每台计算机发射的每个数据项通过不同的通讯路径同时发送到每个致动器,这样在正常操作中,每个致动器通过不同的路径接收每个数据项。甚至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该系统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不需要数据项的任何改线发送,这使得系统更容易设计、分析和测试,从而提高了它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例如可应用于控制交通工具或其它危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人类生活的许多应用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们的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一个错误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包括损伤或灾难。这种计算机系统的实例除了用在医疗系统中外,也用在交通工具制导或控制系统,例如火车制导系统或飞机控制系统。
电子计算机典型的“故障间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04小时,而这个时间对于危险的应用来说高得不能接受。因此,使用几台并行的计算机、通过冗杂的操作提高系统可靠性已经是惯用做法。
传统的冗余系统一般采用多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在一个网络中起着数据源的作用。这个网络包括许多通信链路,每条通信链路将一台计算机和数据接收器相连接,数据接收器例如是一个飞机上副翼的致动器。计算机生成包含控制副翼运行的数据项。副翼接收所有数据项并将其组合,例如通过确定一个中间值生成一个容错的数据项。
这种系统不能在发生故障的通信链路上传递数据项。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曾经提出应用额外的通信链路使计算机互连。如果发现一给定的计算机和数据接收器间的通信链路出现故障,从给定的计算机发出的数据项则改线发送给其它的计算机和一条可替换的通信链路。由于这种系统可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和接收器,甚至还包括大量的通信链路,在一条通信链路发生故障再改线发送数据项的必要步骤可能变得相当复杂。而且,为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改线发送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测试会变得十分复杂和昂贵,否则就不能实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上面提及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比较易于执行、分析和测试,同时能保持低的故障危险。
这个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方法和系统解决。
因此,根据本发明,数据由转换组件的输出端供给接收器通信链路。转换组件有几个输入端,每个输入端都与一个数据源或另一个输出端相连。转换组件通过至少两条不同的接收器通信链路将每个数据源与每个数据接收器相连接。整个系统适于通过至少两条不同的接收器通信链路中的每一条通信链路将每个数据项从任一给定数据源发送给任一给定数据接收器,这样给定的数据接收器通过至少两条接收器通信链路接收到相同的数据项。
在正常的操作中,每个数据接收器通过独立的通信链路接收每个数据项至少两次。尽管这需要额外增加频带宽度,但它有这样的优点,就是如果通信链路中出现故障无需改线发送数据项,也就是说,当出现故障时信息流不必非得重新调整,这使得系统更加可靠,并且更易于分析和测试。这样很容易预知系统能够处理哪些类型的故障,而不需要测试出潜在故障所有可能的组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转换组件被分为多个转换单元,其中每一个转换单元通过至少两条转换通信链路与其它的转换单元连接,并且其中任一数据接收器与至少两个不同的转换单元连接。以这种方式细分的转换组件,使得系统在任意一个转换单元出现故障时仍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也就是一个转换单元归属于每一个数据源,更优选的是,每一个转换单元的一个输入端与它的数据源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个同步传送方案应用于冗余的时间窗属于每一个数据源的情况。在每一个时间窗口,转换组件将的有的接收器通信链路与附加时间窗的数据源连接。这又会导致所需频带宽度增大,但是它有助于保持系统简单。除了这些,它还可以防止有缺陷的数据源连续阻塞接收器通信链路,这是因为每个数据只有在它的数据窗口中源可以通过通信链路。如果转换组件被分为上面提及的互相连接的转换单元,可以应用相同的方案防止转换通信链路的堵塞。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个特殊的密钥属于(attributed to)每一个数据源。由每个数据源发送的数据项被相应的密钥进行数字标记,并且当数据项在数据接收器中的接收时检查该标记。利用这样的标记方案则为检查出不可靠的信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控制交通工具的方向和/或速度。在优选的应用中,它用于控制飞机。
其它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在阅读下面详细描述的说明书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更好的理解,同时除了前面阐明的那些目的之外的目的也会变得更清楚。该说明书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容错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
图2表示一个数据源的一个转换单元。
图3是数据通讯的时间表。
图4A、4B、4C是数据接收器接收到的冗杂数据项表。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控制的飞机。
图6是图1的简化图解。
图7是本发明可选择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系统由三台冗杂的计算机P0、P1和P2运行,这三台计算机处理从三个传感器S0、S1和S2以及两台输入装置V0和V1发出的标记,并控制三个致动器A0、A1和A2。一个转换单元SU0、SU1或SU2属于每台计算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此处所示的系统可以控制交通工具,其中传感器S0、S1和S2例如测量交通工具的位置、姿态和/或速度,输入装置V0和V1是由使用者操作的控制器,A0、A1和A2是控制交通工具动力和操纵机构的致动器。
基于可靠性的原因,至少有两个冗余的传感器用来测量计算机P0、P1和P2用的每个参数,并且所提供的输入装置LV0、LV1是双倍的。
计算机P0、P1和P2根据由传感器S0、S1和S2和输入装置LV0、LV1提供的输入量以及储存在计算机中的状态变量生成控制致动器A1、A2和A3的命令。计算机P0、P1和P2独立地工作。它们是冗余的,即在系统不出现故障时,由计算机生成的命令完全相同,因此是冗余的。命令以数据项的形式传送给致动器A0、A1和A2。后面的数据项与已经接收到的冗余的数据项组合以确定一个纠错数据项。这一点会在下面更加详细的描述。
必须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来说,部件的相应数目会比在图1中示出的数目大的多。但是,本系统的构造可以很容易地按比例满足任何复杂系统的需要。
下面,对这个构造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本说明书中,每台计算机P0、P1和P2(或者,更准确的说,它的输出端与转换单元连接)被看作是发送数据项的“数据源”,这些数据项由致动器A0、A1和A2接收。每个致动器A0、A1和A2被看作是接收数据项的“数据接收器”。
多个通信链路用来连接系统的各个部分。输入通信链路LS0、LS1、LS2、LV0和LV1将每个传感器S0、S1和S2以及每个输入装置V0和V1连接到每台计算机P0、P1和P2上。转换通信链路LPiPj将各个转换单元SU0、SU1、SU2互相连接起来(此处i和j是介于0和转换单元数减1之间的整数)。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将每个转换单元SUi和数据接收器Ak连接(此处k是介于0和致动器数减1之间的整数)。每个数据接收器Ak与至少两条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连接,这些接收器通信链路通向不同的转换单元SUi。
每条转换通信链路LPiPj是点到点的连接,并且将一个转换单元SUi的一个输出端与另一个转换单元SUj的输入端连接。类似的,每条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是将转换单元SUi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到一个致动器Ak之间的点到点的连接。
优选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是光缆,这是为了剩余系统的可靠数据传输和安全的电流保护,这是因为在许多应用中致动器可能操纵高功率的设备。其它的通信链路可以是光纤、电线或无线链接或其它。
转换单元SU0、SU1或SU2的构造在图2中示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转换单元SUi有三个输入端I0-I2和五个输出端O0-O4。一个转换开关(多路标记分离器)S0-S4提供给每个输出端,这样每个输出端Oi可以有选择的连接到输入端Ij的任一端。
每个输入端I0和I2都与一条转换通信链路LPjLPi、LPj’LPi连接,用来从两个其它的转换单元SUj和SUj’接收数据项。输入端I1与归属于转换单元的数据源连接。
每个输出端O0和O4都与一条转换通信链路LPiLPj、LPiLPj’连接,用来向两个其它的转换单元SUj和SUj’发送数据项。输出端O1和O2与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和LPiAk’连接,用来向接收器Ak和Ak’发送数据项。输出端O3与归属于转换单元的计算机的一个数据输入端连接。
一个转换控制台10用来根据来自时钟单元的标记设定转换开关Si。
每个转换单元SU0、SU1或SU2都装有它自己的时钟单元11和它自己的控制台10,从而能够自主的设定转换。时钟单元11保持同步。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保持时钟单元同步的各种容错方法是熟知的,其中一些方法在卡奈尔(Cornell)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Fred.B.Schneider于1987年8月在“拜占庭式时钟同步理解协议”(“Understanding Protocols for Byzantine ClockSynchronization”)中描述过。优选的,时钟单元11与由数据源加在每一个数据项或者至少一部分数据项上添加的时间标记同步,其中每个转换单元抽取从不同的数据源传递来的数据项的时间标志,并由此确定一个总的时间,例如,通过找出在同一时间接收到的时间标志的中间值和通过计算出相对于它自己的时钟的偏差来确定一个总的时间。
如图3所示,为了调整系统中的通讯,一个时间窗属于每个数据源,其中优选的是窗口等长并以规则周期重复。不等长的数据窗口也可以用,尤其是在数据源中之一具有更多的数据需要传输的时候。在一个给定的时间窗口,转换单元SUi以这种方式设定转换开关,以使所有转换开关通信链路LPiPj以及所有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都与窗口所属于的数据源连接。
这些从图3中可以看到并将在下面进一步解释,额外的时间窗口可以用于从致动器Ai的传输。
数据源也是同步的,例如通过它们附加在数据转换开关的时钟单元,并且数据源只在它们的数据窗口范围内传递数据项,其中,每个数据窗口的最前端和后端保持不用,以解决同步错配和标记延迟的问题。
图3中窗口的长度主要取决于待传输数据的数量和传输一条消息所允许的最大的延迟时间。对于绝大多数的交通工具控制系统来说,发现大约10ms的窗口长度是合适的。
为了在同一时间完全把通信链路归结于单独的数据源而采用固定的计时方案,这样会产生提高频带宽度的要求。但是,在许多应用中,目前可得到的通信链路为支持这种协定提供了充足的频带宽度。
从上面的描述中越来越清晰的看到,每个数据源Pi将它的所有数据项同时传递给所有数据接收器Ak,每个数据接收器通过至少两条不同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jAk同时接收每个数据项。因此,在正常操作中,数据接收器至少两次从每个数据源接收每个数据项,因为所有数据源都生成冗余的数据项,所以数据接收器通过网络中不同的路径接收到每个数据项的六种冗余版本的一组数据。
图4A、4B和4C中对数据接收器A0进行了说明。数据接收器试图接收一组中所有六条数据项并且例如通过下面描述以核实一个校验和或数字标记,能够确定它们的实际完整性。在传输中没有任何错误时,如图4A所示,每个数据项被标记“ok”。如果通信链路LP1P0出现一个故障,如图4B所示,只有五个数据项是有效的。即使除了这个故障,通信链路LP2A0出错,两个数据项仍然是有效的,如图4C所示。
从接收到的冗余的有效数据项中,数据接收器利用已知的交换-恒定技术(中值、大多数...)生成一个纠错数据项。例如,如果数据项规定了一个数字参数,那么由有效数据项给定的参数的中间值就被确定了。
如上所述,数据项可以包括一个数字标记。为了生成一个数字标记(和选择的,加密),一个特殊的密钥归属于每个数据源P0、P1或P2。利用这个特殊的密钥,每个数据源产生一个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数字标记,即,一个取决于数据项中待传输的消息和这个密钥的标记值,其中用于生成标记的运算法则是,如果利用特定的密钥或者不用密钥生成一特定的标记值,就能证明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利用基于不对称的密钥的标记方案。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可用于本发明上下文中的标记方案可能比那些通常用于数据通讯中的标记配置更简单和具有较小的防干扰能力,这是因为本发明中的标记配置主要用于必须防止系统故障而不是防止故意干扰。
当一个数据接收器从一个给定的数据源接收到一条消息时,它通过检验标记是否与数据源的密钥相匹配从而检验数据项的有效性。否则,数据项会被标记为无效。
本系统的一个应用在图5中示意性的表示出来。此图示出了一架垂直升降的飞机20,例如在WO 01/30652中披露的那样,该飞机装有多个可倾斜的驱动部件21,每个驱动部件包含一个电动风扇。驱动部件21为飞机提供姿态控制、提升和前进的推力。每个驱动部件21包含一个驱动控制元件,该驱动控制元件控制驱动部件的倾斜角度和推力。每个控制元件从上述数据接收器Aj、Ai中的一个接收它的设置信息。除此之外,姿态传感器Sm、Sn和其它类型的传感器与输入装置V0和V1一起安装在飞机中,其目的是将输入数据提供给计算机Pi。
为了讨论本发明的很多变型中的一些改进,现在我们参考图6,该图示意性的表示出图1中的实施例。
从图6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每个数据接收器Ak通过冗余的路径从所有数据源Pi接收数据,即使用于一个给定的接收器Ak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的数目(即2)比数据源的数目(即3)少。这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转换单元SUi允许每个数据源Pi使用一个给定数据接收器的两条接收器通信链路。
如果为每个数据项提供可选择的路径,那么与每个数据接收器连接的接收器通信链路最小数目是2。为了提高可靠性,可以为每个数据接收器提供两条以上的接收器通信链路。
在图6的实施例中,每个转换单元SUi被连接用于与另外两个转换单元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在转换单元之间提供了可选择的路径。为了提高可靠性,这个数目可以大于2,但是每个转换单元也可以只有一条单独的转换通信链路。
在图6的实旋例中,一个转换单元SUi附加于每一台计算机Pi。优选的,每台计算机和每个转换单元位置上彼此接近,使它们可以共享一些机械或电子部件。但是,优选的是转换单元可以独立于归属于它的计算机而运行,即计算机在它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转换单元应仍能继续运行。
计算机和与它相连接的转换单元的近距离放置是优选的但不是必需的。转换单元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但是,如果计算机和它的转换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大,介于它们之间的通信链路出现故障的危险就会增加。在那种情况下建议在计算机和转换单元之间提供额外的冗余的通信链路。
图7示出了有四台计算机Pi和仅有两个转换单元SUi的实施例。在此,每个转换单元有四个输入端和六个输出端,各个转换S有四个可能的位置。此外,转换开关根据当前窗口所属于的数据源而被定位,这样该数据源的标记被发送到所有接收器通信链路和转换通信链路。
必须注意的是,在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只描述和展示了部件间最重要的一些通信链路。除了这些,网络还可以包括更多的通信链路,例如从致动器回到计算机或回到一个独立的监控部件。类似的,转换单元除了包括连接到接收器通信链路和转换通信链路的转换开关外,还可以包括为其它类型的接收器输送数据的额外的转换开关,例如转换开关S3就是为计算机的输入端输送数据项。
例如,如果希望致动器A0、A1、A2能够把反馈信息传递给计算机P0、P1、P2,那么介于转换单元SUi和致动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能是双向的。例如,一条反馈链LAiPk可能由每个致动器通向与之连接的两个转换单元,如图1中致动器A1的虚线部分所示。到每个转换单元中的转换开关S0-S4的输入端的数目可以相应的增加2个,这样输入端可以在属于致动器的时间窗内将反馈链LAiPk连接到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见图3)。换句话说,致动器A0、A1、A2也可以作为数据源。但是,与计算机P0、P1和P2相比,它们通常不是冗余的数据源,但是它们能通过冗余的路径把数据传输到选定的接收器中。
此处所用的术语“系统”应理解为指定的一种装置,该装置包含数据源和数据接收器,同时还包含连接它们的网络,但是它常常用作指定一种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Claims (17)

1.一种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多个冗余的数据源(P0、P1、P2),用于生成至少部分冗余的数据项,
多个数据接收器(A0、A1、A2),用于接收冗余的数据项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容错数据项;
一个转换组件(SU0、SU1、SU2),该转换组件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每个输入端与一个数据源(P0、P1、P2)或一个输出端连接,每个输出端与一个输入端或一个数据接收器(A0、A1、A2)连接,每个数据接收器(A0、A1、A2)通过独立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与至少两个输出端连接,
其中该转换组件(SU0、SU1、SU2)适合于通过至少两条不同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将任何一个所说数据源(P0、P1、P2)与每个所说数据接收器(A0、A1、A2)连接,该计算机控制系统适合于通过至少两条不同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中的每一条将每个数据项从任一给定数据源(P0、P1、P2)传递给任一给定数据接收器(A0、A1、A2),这样给定的数据接收器通过至少两条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接收到相同的数据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条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将恰好一个输出端连接到恰好一个接收器。
3.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用于每个数据接收器(A0、A1、A2)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的数目小于数据源(P0、P1、P2)的数目,特别是,其中用于每个数据接收器(A0、A1、A2)的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的数目是2。
4.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转换组件(SU0、SU1、SU2)分为多个转换单元,每个转换单元的每个输入端或者与一个数据源(P0、P1、P2)连接,或者通过一条转换通信链路(LPiPj)与另一个转换单元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每个转换单元通过至少两条转换通信链路(LPiPj)与其它转换单元连接,每条转换通信链路(LPiPj)将一个输出端与一个输入端连接,每介数据接收器(A0、A1、A2)通过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与至少两个不同的转换单元(SU0、SU1、SU2)连接,特别的,对于每个转换单元来说,每个输出端能够与每个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两条转换通信链路(LPiLPj)附连到每个转换单元(SUi)的输入端上和/或恰好两条转换通信链路(LPiLPj)附连到每个转换单元(SUi)的输出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转换单元(SUi)的数目与数据源(P0、P1、P2)的数目相当,每个转换单元属于一个数据源(P0、P1、P2),每个转换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它属于的数据源(P0、P1、P2)上,特别是,转换单元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到它属于的数据源(P0、P1、P2)上。
7.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冗余时间窗属于每个数据源(P0、P1、P2),在每个时间窗内,转换组件(SU0、SU1、SU2)将所有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连接到起因于时间窗的数据源(P0、P1、P2)上,而剩余的数据源(P0、P1、P2)与接收器通信链路(LPiAk)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和权利要求4-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在每个时间窗内,转换组件(SU0、SU1、SU2)将所有的转换通信链路(LPiPj)连接到起因于时间窗的数据源(P0、P1、P2)上,而剩余的数据源(P0、P1、P2)与转换通信链路(LPiPj)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至少部分数据项带有时间标记,每个转换单元(SUi)包含一个由时间标记同步的时钟(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每个转换单元(SUi)适于组合多个接收到的带有时间标记的数据项,以确定一个时基,特别是通过确定来自不同的数据源(P0、P1、P2)的数据项的时间标记的中间值而实现。
11.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一个特殊的密钥属于每个数据源(P0、P1、P2),并且每个数据源(P0、P1、P2)适于为每个数据项生成一个数字标记,该数据项是利用它的特殊的密钥传送的,数据接收器(A0、A1、A2)适于在收到数据项时校验标记的有效性。
12.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该数据接收器(A0、A1、A2)适于校验每个接收到的数据项的有效性,并且适于仅利用一组冗杂的数据项中那些有效的数据项,特别是,它确定这组冗杂的数据项中那些有效的数据项的中间值或大多数值。
13.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该数据接收器(A0、A1、A2)包括致动器。
14.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为从该数据接收器到该转换组件传输数据的反馈链(LAiPk)。
15.一种交通工具,包含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数据接收器(A0、A1、A2)控制交通工具的动力和操纵机构。
16.一种飞机,包含权利要求1至14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包含至少一个枢轴驱动部件(21),该枢轴驱动部件提供姿态控制以及产生向上和向前的推力;以及一个控制倾斜角度的动力和该驱动部件的推力的驱动控制部件,其中该控制部件由该数据接收器(A0、A1、A2)中的一个控制,特别是,该驱动部件由电动机驱动。
CNB2004100430453A 2003-01-23 2004-01-20 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8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001308.0 2003-01-23
EP03001308A EP1443399B1 (en) 2003-01-23 2003-01-23 Fault tolerant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988A true CN1550988A (zh) 2004-12-01
CN100363899C CN100363899C (zh) 2008-01-23

Family

ID=3260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304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899C (zh) 2003-01-23 2004-01-20 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263630B2 (zh)
EP (1) EP1443399B1 (zh)
JP (1) JP4309296B2 (zh)
CN (1) CN100363899C (zh)
AT (1) ATE431944T1 (zh)
AU (1) AU2004200226B2 (zh)
CA (1) CA2455478A1 (zh)
DE (1) DE60327687D1 (zh)
HK (1) HK1069890A1 (zh)
RU (1) RU2333528C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6835B (zh) * 2009-05-31 2010-12-0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满足拜占庭协议的两轮通信方法
CN101969288A (zh) * 2009-07-27 2011-02-09 帕克-汉尼芬公司 双电机致动器
CN101341376B (zh) * 2005-12-19 2012-02-08 西门子公司 监视系统、尤指振荡监视系统以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CN101329580B (zh) * 2005-06-10 2012-02-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控制装置的任务管理装置和方法
US9008866B2 (en) 2009-01-28 2015-04-14 Airbus Operations S.A.S. Electronic circuit for determining an item of data representing a parameter of the air and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circuit
CN106054852A (zh) * 2015-04-16 2016-10-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式故障沉默和故障运转系统中的可量容错的构造
CN109634096A (zh) * 2017-10-06 2019-04-16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均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5973B2 (en) 2003-02-15 2011-09-13 Gulfstream Aerospac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craft cabin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control
DE102004049558A1 (de) * 2004-10-12 2006-04-27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Kraftfahrzeugbeleuchtung
US7337044B2 (en) * 2004-11-10 2008-02-26 Thales Canada Inc. Dual/triplex flight control architecture
US20060176823A1 (en) * 2005-02-10 2006-08-10 Barajas Leandro G Smart actuator topology
JP2009523658A (ja) * 2006-01-17 2009-06-25 ガルフストリーム・エアロスペース・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分散型飛行制御システムのバックアップ制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BRPI0706593A2 (pt) * 2006-01-17 2011-04-05 Gulfstream Aerospace Corp sistema e método para um sistema de controle de backup integrado
FR2907234B1 (fr) * 2006-10-13 2009-01-16 Thales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identification d'un capteur principal defaillant appartenant a une chaine de commande
SE530628C3 (sv) * 2006-12-12 2008-08-19 Scania Cv Ab Ledstyrsystem
US8948960B2 (en) * 2007-11-30 2015-02-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rbitrating sensor and actuator signals in a multi-channel control system
US8255732B2 (en) * 2008-05-28 2012-08-2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elf-stabilizing byzantine-fault-tolerant clock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R2941912B1 (fr) * 2009-02-10 2011-02-18 Airbus France Systeme de commande de vol et aeronef le comportant
JP4956603B2 (ja) * 2009-12-04 2012-06-20 株式会社東芝 分散システムおよび論理時間調整方法
EP2442229A1 (en) * 2010-07-28 2012-04-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igh reliability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 and controller unit
FR2992122B1 (fr) * 2012-06-15 2014-06-27 Thales Sa Dispositif de conversion securise de commandes numeriques en signaux analogiques de puissance pour aeronef
KR101704787B1 (ko) * 2014-12-31 2017-02-22 주식회사 효성 제어기의 이중화 시스템
WO2016160501A1 (en) * 2015-03-27 2016-10-06 Astronautic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uxiliary security system for aircraft black box system
US9764853B2 (en) * 2015-04-01 2017-09-19 The Boeing Company Motionless flight control surface skew detection system
US10025344B2 (en) 2015-04-21 2018-07-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Nasa Self-stabilizing distributed symmetric-fault tolerant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US10328872B2 (en) * 2016-06-29 2019-06-2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Methodology for simplification of aircraft harnessing in multi-redundant control systems
CN106354141B (zh) * 2016-11-02 2019-09-13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控制系统和方法
US10248430B2 (en) * 2016-12-16 2019-04-0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untime reconfigurable dissimilar processing platform
JP2019179964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Subaru 航空機
CN112368208A (zh) 2018-05-31 2021-02-12 杰欧比飞行有限公司 电动动力系统架构和使用该架构的容错vtol飞行器
US10710741B2 (en) 2018-07-02 2020-07-14 Joby Aer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speed determination
EP3853736A4 (en) 2018-09-17 2022-11-16 Joby Aero, Inc.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EP3626571B1 (en) * 2018-09-18 2022-08-1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a vehicle
US10983534B2 (en) 2018-12-07 2021-04-20 Joby Aero, Inc.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200331602A1 (en) 2018-12-07 2020-10-22 Joby Aero, Inc. Rotary airfoil and design method therefor
US10845823B2 (en) 2018-12-19 2020-11-24 Joby Aero, Inc.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CN116646641A (zh) 2019-04-23 2023-08-25 杰欧比飞行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US11230384B2 (en) 2019-04-23 2022-01-25 Joby Aero, Inc. Vehicle cabi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EP3959127A4 (en) 2019-04-25 2023-01-11 Joby Aero, Inc. VTOL AIRCRAFT
US11273906B2 (en) 2019-05-10 2022-03-1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Redundant fly-by-wire systems with fault resiliency
GB2585185B (en) * 2019-06-24 2021-12-08 Windracers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aircraft
US11673649B2 (en) 2020-06-05 2023-06-13 Joby Aero, Inc.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2630A (en) * 1981-05-28 1985-07-30 Marconi Avionics Limited Similar-redundant signal systems
WO1984000071A1 (en) * 1982-06-16 1984-01-05 Boeing Co Autopilot flight director system
JPS59212902A (ja) * 1983-05-18 1984-12-01 Hitachi Ltd 多重化制御装置
US5357425A (en) * 1991-02-13 1994-10-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real time system
US5648898A (en) * 1994-12-19 1997-07-15 Caterpillar Inc. Method for programming a vehicl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US6085350A (en) * 1998-03-04 2000-07-04 Motorola, Inc. Single event upset tolerant system and method
RU2250181C2 (ru) 1999-10-26 2005-04-20 Франц БУХЕР Воздушное судно и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воздушного судна
US6883065B1 (en) * 2001-11-15 2005-04-19 Xiotec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edunda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via storage area network back-end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580B (zh) * 2005-06-10 2012-02-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控制装置的任务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1341376B (zh) * 2005-12-19 2012-02-08 西门子公司 监视系统、尤指振荡监视系统以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US9008866B2 (en) 2009-01-28 2015-04-14 Airbus Operations S.A.S. Electronic circuit for determining an item of data representing a parameter of the air and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circuit
CN101576835B (zh) * 2009-05-31 2010-12-0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满足拜占庭协议的两轮通信方法
CN101969288A (zh) * 2009-07-27 2011-02-09 帕克-汉尼芬公司 双电机致动器
CN101969288B (zh) * 2009-07-27 2015-07-15 帕克-汉尼芬公司 双电机致动器
CN106054852A (zh) * 2015-04-16 2016-10-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式故障沉默和故障运转系统中的可量容错的构造
CN106054852B (zh) * 2015-04-16 2019-03-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式故障沉默和故障运转系统中的可量容错的构造
CN109634096A (zh) * 2017-10-06 2019-04-16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均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31944T1 (de) 2009-06-15
DE60327687D1 (de) 2009-07-02
US7263630B2 (en) 2007-08-28
AU2004200226A1 (en) 2004-08-12
HK1069890A1 (en) 2005-06-03
RU2004102029A (ru) 2005-07-10
CA2455478A1 (en) 2004-07-23
CN100363899C (zh) 2008-01-23
EP1443399B1 (en) 2009-05-20
US20040195460A1 (en) 2004-10-07
EP1443399A1 (en) 2004-08-04
RU2333528C2 (ru) 2008-09-10
JP4309296B2 (ja) 2009-08-05
JP2004342077A (ja) 2004-12-02
AU2004200226B2 (en) 200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0988A (zh) 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
CN104054265B (zh) 容错功率半导体开关设备控制系统
CN1195813A (zh) 由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一个硬件元件报告错误的系统
US202303190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ssage redundancy
EP0530633A2 (en) Intelligent interconnects for broadband optical networking
US201000830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lane failover in a serial link
TW200602895A (en) Event ownership assigner with failover for multiple event server system
EP2192715A2 (en) System inclu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JP2005157521A (ja) 遠隔記憶装置の状態情報監視方法および記憶サブシステム
CN1863081A (zh) 基于智能平台管理接口的管理系统和方法
EP2795796B1 (en) Switching control system signalling techniques
US20080263232A1 (en) Selective connection device allowing connection of at least one peripheral to a target computer and a selective control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CN101056254A (zh) 一种网络存储设备的扩展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JP4079940B2 (ja) データ伝送方式及び方法
US20100208581A1 (en) Data transfer system,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data receiving device and data transfer method
CN1007021B (zh) 通过择多检测和校正误差的方法
CN1659519A (zh) 用于监控微控制器单元操作的方法和基片
CA31416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multi-threaded data transfer to multiple remote devices
KR100922725B1 (ko) 이더넷 물리계층에서 상태정보 시그널링에 의한 이더넷링크 이중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344432B (zh) 用于传输键盘、显示器和鼠标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159859C (zh) 复位总线及接口装置
US10355614B1 (en) Power converter apparatus with serialized drive and diagnostic signaling
CN1925415A (zh) 一种保护域两端保护组的倒换模式匹配校验方法与装置
KR100458829B1 (ko) 에이티엠 교환기에서의 자동 절체 장치
JP2001339425A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