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7966A -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7966A
CN1547966A CNA03116921XA CN03116921A CN1547966A CN 1547966 A CN1547966 A CN 1547966A CN A03116921X A CNA03116921X A CN A03116921XA CN 03116921 A CN03116921 A CN 03116921A CN 1547966 A CN1547966 A CN 1547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ialic acid
beverage
virus
multifunctional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6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8603C (zh
Inventor
邱从平
刘明霞
韩孝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1169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8603C/zh
Publication of CN1547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7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6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6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饮料技术领域。该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其除包含有一般饮料常用的食用甜味剂、食用酸味剂及水外,其特征在于饮料包含有质量百分比0.01%-1%的食品级唾液酸或唾液酸衍生物和质量百分比0.2-6%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混合物。并且可以含有人参、生姜、鼠尾草、蘑菇、黄芪、金银花、大蒜、西洋参或茶叶的提取物。这些提取物与燕窝酸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感冒病毒及其它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长期饮用饮品不但可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还可提高肠道对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能力,提高大脑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及智力发展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饮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冒属于常见病,是影响每一个消费者日常生活的疾病。人体免疫系统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病毒的侵害,最常见的就是感冒病毒。各种不同的感冒病毒高达200种之多。感冒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由于感冒使机体抗病力下降而易于导致其他疾病,如并发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化脓性鼻炎、急性心肌炎以及风湿热、肾炎等症,慢性病患者则可因感冒而使病情恶化,儿童和老人由于身体的稚嫩或虚弱,更易于患感冒且有一定的危险。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50万到100万的人死于感冒,几百万人因感冒住院。
通常所说的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都可发生,而且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也不一样。普通感冒病例的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全呼吸道的炎症,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的鼻、咽、喉、副鼻窦的炎症,又可引起下呼吸道的急性支气管炎。普通感冒和流感也都可以继发(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副鼻窦炎、细菌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等。某些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风湿病的患者,在患重症感冒或流感以后也往往导致这些原有疾病的发作或加重。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1918年至1919年在全球肆虐的由″西班牙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导致50多万美国人死亡,全球因该病毒而死亡的人数约在2000-5000万之间。WHO(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和十分之一的儿童会感染上流感。流感的流行常发生于晚秋或初冬,人群中的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并经空气飞沫传染、传播的。在老年人、免疫能力较低和某些人群中,流行性感冒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流感的快速传播以及对各国公共卫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它已成为全球联网监测和报告的传染病。自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全球性抗感冒专门组织到今,已经在83个国家与地区建立起111个感冒监控研究中心,对全世界每年约6-12亿的感冒病人进行抽样以对感冒病毒进行鉴定及开发感冒疫苗。根据这些研究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可能出现的感冒病毒进行预测并开发相应的疫苗。在生产抗感冒疫苗的有关国家对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结果进行核查后,生产抗感冒疫苗的单位大约需要经过6个月去放大、生产、并将其产品送出。再过约三个月,有关医疗部门可将约2亿剂量单位的抗感冒疫苗注射给需要的个人。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结果准确性还不错,其收效亦十分有限。其实,由于对感冒病毒的完全鉴定十分耗时且耗资巨大,只有非常有限的感冒病毒被进行完全鉴定。更重要的是,对可能出现的感冒病毒进行预测并不十分可靠。许多动物感冒病毒可跨越动物种界感染人类,如1997年爆发的H5N1香港感冒病毒源于鸟类,在18位感染者中有6人死亡。因此,世界抗感冒组织普遍认为:跨越动物种界感染人类的不可预测感冒病毒的感染对人类健康具巨大的危险性。
流感作为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已纳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从2001年开始,卫生部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流感监测合作项目,在全国23个省区设立了流感监测点,为我国预防与控制流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性感冒病毒是一種带蛋白质外壳的单链RNA病毒(Orthomyxoviridae),主要分为A、B、C三型。A型感冒病毒可感染人类及其它动物,其遗传物质RNA中的8个片断含有10个蛋白质的序列信息。B型感冒病毒只感染人类而不感染其它动物,其遗传物质RNA中的8个片断含有11个蛋白质的序列信息。C型感冒病毒也只感染人类,其遗传物质RNA中的7个片断含8个蛋白质的序列信息。其中A型最容易造成全球的大流行。流感病毒的基因变异率非常高,因此每一年发生的流感的病毒株,或病毒血清型往往是不同的。如A型流感病毒时常会随着时间改变其抗原性,或甚至是一季数变,每隔一段时间即可出现新的变异抗原病毒,使得大多数的人对目前正在流行的感冒病毒都无法具有效抗体,从而会有重复感染(感冒始终不癒)发生。英国威尔士大学普通类型感冒研究中心通过10年耗资500万英镑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感冒无特效药,而大多数抗病毒药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两种重要抗原(Antigen)为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简称HA)与唾液酸酶(Nauraminidase,也称神经胺酸酶,简称NA),血球凝集素与唾液酸酶是感冒病毒表面两种对吸附与进入宿主细胞所必须的物质,也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外来感染物的关键物质。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突变率很高,每年所累积的点突变就足以造成其所支配的蛋白质产生抗原性的变化(称为抗原性的微变,Antigenic drift)。抗原性的微变是点突变的累积,所以其抗原的变异性较小,因此所引起的流行规模也较小。可是当不同基因型的感冒病毒同时存在时,病毒的遗传物质RNA极易产生整段交换(称为遗传组合,Re-assortment。)。当这种遗传基因重组发生在与人体免疫反应相关的抗原基因(如HA或NA)时,会造成抗原性的巨变(Antigenic shift)而产生新的感冒基因型(亚型)。所以,各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粒子表面抗原HA及NA的遗传变异是对病毒进行亚型分类的标准。由于大多数人对新的亚型抗原没有免疫能力,这就可能会引起世界性的全面流行(Pandemic)。
因此,流行性感冒病毒粒子表面的两种抗原蛋白(HA与NA)与人体免疫反应直接有关,而且不同类型的感冒病毒其表面抗原蛋白的结构都不一样。因病毒本身没有遗传物质复制的功能,所以它必须进入机体细胞内并与宿主细胞进行整合后才可进行繁殖。病毒入侵的整个过程可分为:1)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2)病毒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3)病毒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并制作装配更多新的病毒粒子;4)宿主细胞破裂并释放大量新的病毒粒子于体液中。但并非所以的病毒都可以入侵所有种类的细胞。病毒表面蛋白质,特别是HA与NA的结构决定病毒粒子是否可以吸附在特定的细胞表面。特定细胞的免疫能力是根据其表面最外层的含有唾液酸的多糖物质的结构而定的,这些多糖物质的结构对熟悉的抗原具免疫反应,从而可以阻止病毒粒子在细胞表面的吸附。
根据感冒病毒入侵的机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家对阻止感冒病毒粒子在细胞表面的吸附进行研究并开发了以唾液酸衍生物为主的抗感冒药物。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之一HA为受体阻滞剂,是流感病毒粒子表面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质,介导病毒粒子与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的唾液酸寡聚糖结合,使病毒粒子进入宿主细胞。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唾液酸寡聚糖是病毒感染所必需的,由此设计唾液酸寡聚糖的类似物作为流感病毒受体阻滞剂。目前已设计合成了双价唾液酸糖苷、唾液酸糖苷多聚体和唾液酸糖苷脂质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唾液酸糖苷类似物有:甘氨酸氨苄基-α-糖苷-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的糖苷取代物和4-0-羟基取代物、苯甲酰-α-糖苷-5N-硫乙酰神经氨酸及其多聚体。以唾液酸及以唾液酸为母体的抗感冒药物在国外已应用于临床(其中Amantadine和Rimantadin两种药物只对A型感冒病毒有效;Zanamivir和Oseltamivir对A型和B型感冒病毒都有效),其主要机理是抑制感冒病毒粒子在细胞表面吸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唾液酸酶及血球凝集素的活性。但由于这些药的机理是阻止感冒病毒粒子进入细胞,所以必须在感染早期使用才可使恢复期缩短约一天(因为这些药物不能杀死病毒)。又由于这些药物是唾液酸的衍生物,在人体内没有天然存在,所以使用后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当新的流感病毒亚型产生时,免疫疫苗必须重新配制,而事实上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在不断产生。因此,开发新型抗感冒药物或预防感冒的产品对防止/防治突发性流感的爆发及保障世界人民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大量地走进人民的生活家庭,传统意义的饮料主要是用来解渴或消暑,虽然厂家也开发了一些功能性饮料如专利申请号为02139660.4的“消暑、排石饮料”、专利申请号为01124084.9的“六味降糖茶”,它们不足之处在于功能比较单一,主要用来排石或降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消费对象比较少,市场比较狭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该产品从设计原理上模拟母初乳提供给婴儿的可阻止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的机理进行研制,含有母初乳特有的生物多糖如唾液酸或其衍生物及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长期饮用该饮品不但可起到预防病毒感染抗感冒的作用,特别是抗流行性感冒,还可提高肠道对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能力,提高大脑学习能力,特别对于学生长期饮用该饮品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及智力发展水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其除包含有一般饮料常用的食用甜味剂、食用酸味剂及水外,其特征在于饮料包含有质量百分比0.01%-1%的食品级唾液酸或唾液酸衍生物和质量百分比0.2-6%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混合物。
上述的食品级唾液酸或唾液酸衍生物优选含量为质量百分比0.06%-0.3%,研究发现,在唾液酸或唾液酸衍生物的含量低于0.06%时产品将不具有阻止病毒粒子在细胞表面吸附的功能,而当其含量超过0.3%时造价太高没有必要。
上述发明中的一重要方面是所指的唾液酸包括神经氨酸在内的各种结构形式的唾液酸。使用在该发明中的唾液酸包括从蛋黄或乳清中提取的食品级唾液酸,包括游离形式或连接于蛋白质、糖脂的末端的形式存在的不同结构的唾液酸。游离形式的唾液酸的测定可按照Hayakawa等的分光测定法进行(Hayakawa K,et al.J Chromatogr.1993,620:25-31)。游离形式及总唾液酸的测定也可按照本公司(宁波名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氧化分光测定法进行(宁波名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唾液酸鉴定报告,2002年1月)。
上述发明中的一重要方面是所指的唾液酸泛指下面提到的式-1中所示的分子结构通式,包括式-2所示的神经氨酸(NANA)。本发明中所指的唾液酸衍生物为式-1中所示的分子结构通式中R4、R5、R7、R8、R9被其它基团所取代的物质,其中R可以是:-H、-CH3、-COOH、-CNH、-SH及其它任何基团(包括糖苷基)。这些唾液酸可以游离型及结合型的形式存在,结合型的唾液酸指的是与蛋白质、脂肪、及其它糖类共价结合形式存在的唾液酸复合物。
上述发明中的一重要方面是配方中同时包含有质量百分比0.2%-6%的多种具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物质,包括乳铁传递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质水解片断的混合物。生物活性蛋白质与多肽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优化含量为0.5-5%,其含量低于0.5%时产品将不具有明显的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而当其含量超过5%时不但造价太高,而且使产品的粘度超出饮料的范围。
上述的饮料含有质量百分比0.1-3%的植物提取物,该植物包括有人参、生姜、鼠尾草、蘑菇、黄芪、金银花、大蒜、西洋参或茶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配伍使用,它充分利用中医的精髓,利用天然植物的精华,进行科学配伍,使中西合壁,治养结合,达到辨证施治效果,所以抗感冒效果更好。植物提取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其中个别成份同时具有抑制感冒病毒的效果。
上述的植物提取物含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2-1.6%,含量低于0.2%时产品将不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而当其含量超过1.6%时不但造价太高,而且对产品的感官质量有负面影响(但可以作为抗感冒口服液)。上述所提的范围是植物提取物固体或溶缩汁。
上述的饮料控制酸度在PH3-7值,酸度优选在PH3.6-6.6之间,使唾液酸在饮料中更加稳定,不容易破坏,同时使饮料口感更加解渴消暑,帮助消化吸收。
上述的调节酸度可使用一般的食用酸味剂,优选食品级磷酸盐或磷酸或烟酸或柠檬酸或枸橼酸或酒石酸或苹果酸。磷酸盐优选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它提供人体不但有磷质,帮助大脑的发育,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而且提供人体一种钙质,帮助骨骼发育和身高成长。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氢二钠或磷酸二氢钠作缓冲剂,酸度调节直接通过配方中的食用酸味剂的含量来实现,一般不需要在生产过程进行调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唾液酸(Sialic acid)也称燕窝酸,一般以游离形式或连接于细胞膜蛋白及糖脂的末端的形式存在。唾液酸为神经氨酸,参与细胞表面多种生理功能,具有抗病毒、抵抗细菌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在调节人体生理、生化功能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燕窝酸是中国传统美食精品燕窝的主要成份,也是母乳中对婴儿提供早期生长及大脑发育所必须的重要组份之一(Wang B,et al.Am J Clin Nutr 74:510-5,2001)。母乳中的唾液酸联接于特定蛋白质上,为婴儿早期生长提供免疫力,提高肠道对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能力。新西兰的科学家们曾对1025名受试儿童进行从出生到高中为期18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唾液酸还可提高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为此,许多科学家建议在喂养婴儿的牛奶中应该添加唾液酸(Martin A.et al.,Biochimie 1998,80:75-86)。由于其在生物学研究及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作用,唾液酸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生物学及生物制药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唾液酸最早发现于1936年,是一种含有羧基的酰基化九碳糖,也称糖酸,其分子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根据R4、R5、R7、R8、及R9被不同的取代基所取代后的不同组合,目前已知的分布于各种细胞中的唾液酸共有约40种。
式-1唾液酸的分子结构通式
Figure A0311692100081
在正常人体血清中,唾液酸的总溶度(游离式及结合式)为2-3毫摩尔/升(约为600-900mg/ml),其中游离唾液酸的溶度只有约0.5-1微摩尔/升。研究发现,动物脑组织中含有相当高溶度的唾液酸(Sugiyama,N.et al.Life Science 1989,44:1247-1250;Brunngraber EG.,et al.Neurobiology 1975,18:2086-2092)。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唾液酸为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亦称NANA),其R5取代基为CH3,R4、R7、R8、R9取代基为H,其分子结构式如式-2所示。
式-2唾液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神经氨酸)的分子结构式
Figure A0311692100082
本发明通过对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长期研究后发现,将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唾液酸及其衍生物进行科学配方制作成模拟母初乳的关键组成的新型多功能饮料,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粒子进入人体细胞。本发明在对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唾液酸及其衍生物(游离型及结合型)进行计算后发现增加/提高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溶度可有效地抑制(或阻止)感冒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由于新生婴儿在哺乳期的抗病毒侵染能力与其从母乳中吸取的高含量唾液酸有关,本发明制作的抗流行性感冒饮料从某种程度上模拟母乳的抗病毒侵染机理。另外结合了中医的精髓,采用了植物的天然精华进行科学地组方,对感冒进行治疗和培养人体自身抵抗力进行结合,提高了疗效。酸度调节合理,提高了饮料产品中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性,同时还使最终产品具有优良的风味以适合于所有年龄组的消费者,还为人体提供了磷质和钙质,特别适合青少年的成长需求,结合唾液酸本身具有提高肠道对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能力,所以对于学生长期饮用该饮品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及智力发展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优点有:1)模拟母初乳的关键组成并综合目前国际上抗感冒药物的抗感冒机理发明一种可长期饮用的抗病毒感染产品;2)该产品含有可产业化规模生产的食品级唾液酸,且在人体内天然存在,不具有任何负作用,并通过调节体液的唾液酸动态平衡来阻断感冒病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3)该产品含有多种具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物质,包括乳铁传递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质水解片断的混合物,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4)该产品含有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植物提取物。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生产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配方设计及制作过程:
(1)在温度为45-85℃的8.6千克热水中加入1千克食品级燕窝酸(WPI-SA100)进行混合均匀,其燕窝酸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其中80%为具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物质,包括乳铁传递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质水解片断的混合物,WPI-SA100为名谛公司与美国一企业联合生产的食品级燕窝酸与活性蛋白混合物。
(2)把混合好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包装好,在室下冷却后放到4℃冰箱中储藏。
(3)将9.6千克沙糖溶于88千克热水中,其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并过滤,然后与步骤2中的物料浓缩液混合,再加混合磷酸盐0.6千克,这里磷酸盐选用磷酸二氢钙为佳,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质量百分比1%含量的食品级燕窝酸1.6千克、植物西洋参提取物0.2千克、酸味剂柠檬酸0.3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12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06-0.4千克、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为121℃下3-20秒,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制作过程:
(1)将8.9千克沙糖溶于90公斤热水,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后,过滤,加混合磷酸盐0.67千克,磷酸盐选用磷酸氢钙,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质量百分比1%含量的食品级燕窝酸1.8千克,香菇提取物0.2千克,茶叶提取物0.1千克,酸味剂柠檬酸0.5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14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2千克,混合均匀。
(2)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与上述物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2)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121℃3-20秒,然后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根据另一配方的制作过程:
(1)将4千克沙糖与7千克玉米糖浆(DE 42)溶于90千克热水,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过滤后加混合磷酸盐0.6千克,选用磷酸钾、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的混合物,它们之间的配比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百分比1%含量的食品级燕窝酸1.6千克,大蒜提取物0.2千克,西洋参提取物0.2千克,酸味剂柠檬酸0.6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15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2千克,混合均匀。
(2)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与上述物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2)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121℃下杀菌3-20秒,然后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4:
本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配方设计及制作过程:
(1)在温度为45-85℃的8.6千克热水中加入1千克食品级燕窝酸(WPI-SA100),其燕窝酸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进行混合均匀。
(2)把混合好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包装好,在室下冷却后放到4℃冰箱中储藏。
(3)将9.8千克沙糖溶于90千克热水中,其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并过滤,然后与步骤2中的物料浓缩液混合,再加混合磷酸盐0.6千克,这里磷酸盐选用磷酸二氢钙为佳,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质量百分比1%含量的食品级燕窝酸3千克、植物茶叶提取物0.2千克、金银花0.1千克,酸味剂柠檬酸0.5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2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2千克、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为121℃下3-20秒,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5:
本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配方设计及制作过程:
(1)在温度为45-85℃的17.2千克热水中加入2千克食品级燕窝酸(WPI-SA100),其燕窝酸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进行混合均匀。
(2)把混合好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包装好,在室下冷却后放到4℃冰箱中储藏。
(3)将9.8千克沙糖溶于81.4千克热水中,其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并过滤,然后与步骤2中的物料浓缩液混合,再加混合磷酸盐0.6千克,这里磷酸盐选用磷酸二氢钙为佳,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质量百分比1%含量的食品级燕窝酸1千克、植物茶叶提取物0.1千克、大蒜提取物0.05千克,酸味剂柠檬酸或苹果酸0.3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2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2千克、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为121℃下3-20秒,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6:
本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配方设计及制作过程:
(1)在温度为45-85℃的25.8千克热水中加入3千克食品级燕窝酸(WPI-SA100),其燕窝酸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进行混合均匀。
(2)把混合好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包装好,在室下冷却后放到4℃冰箱中储藏。
(3)将9.8千克沙糖溶于72.8千克热水中,其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并过滤,然后与步骤2中的物料浓缩液混合,再加混合磷酸盐0.6千克,这里磷酸盐选用磷酸二氢钙为佳,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质量百分比1%含量的食品级燕窝酸1千克、植物茶叶提取物0.5千克、香菇提取物0.25千克,酸味剂柠檬酸或酒石酸0.3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2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2千克、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为121℃下3-20秒,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7:
本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配方设计及制作过程:
(1)在温度为45-85℃的75千克热水中加入9千克食品级燕窝酸(WPI-SA100),其燕窝酸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进行混合均匀。
(2)把混合好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包装好,在室下冷却后放到4℃冰箱中储藏。
(3)将9.8千克沙糖溶于25千克热水中,其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并过滤,然后与步骤2中的物料浓缩液混合,再加混合磷酸盐0.8千克,这里磷酸盐选用磷酸二氢钙为佳,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植物茶叶提取物2千克、香菇提取物1千克,酸味剂柠檬酸或苹果酸0.3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2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2千克、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为121℃下3-20秒,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实施例8:
本例子阐述了″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的配方设计及制作过程:
(1)在温度为45-85℃的2.58千克热水中加入0.3千克食品级燕窝酸(WPI-SA100),其燕窝酸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进行混合均匀。
(2)把混合好的燕窝酸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浓缩液包装好,在室下冷却后放到4℃冰箱中储藏。
(3)将9千克沙糖溶于95千克热水中,其温度为65-100℃,混合均匀,并过滤,然后与步骤2中的物料浓缩液混合,再加混合磷酸盐0.4千克,这里磷酸盐选用磷酸二氢钙为佳,当然也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来做缓冲剂,植物茶叶提取物0.1千克、金银花提取物0.05千克,作为酸味剂的柠檬酸0.6千克、调味剂食用香精0.3千克、稳定剂食用胶0.3千克、混合均匀。
(4)将步骤(3)中的饮料通过一高温瞬时灭菌器,一般控制其温度为121℃下3-20秒,冷却至20摄氏度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品。

Claims (10)

1、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其除包含有一般饮料常用的食用甜味剂、食用酸味剂及水外,其特征在于饮料包含有质量百分比0.01%-1%的食品级唾液酸或唾液酸衍生物和质量百分比0.2-6%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级唾液酸或唾液酸衍生物优选含量为质量百分比0.0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级唾液酸是从天然燕窝直接使用或提取的,也可以是从乳清或蛋黄原料中提取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级唾液酸包括游离式唾液酸或与其它多糖或/和蛋白质以公价结合形式存在的唾液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含有质量百分比0.1-3%的植物提取物,该植物包括有人参、生姜、鼠尾草、蘑菇、黄芪、金银花、大蒜、西洋参或茶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配伍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含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2-1.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调节酸度在PH值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酸度优选在PH值3.6-6.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酸度优选食品级磷酸盐或磷酸或烟酸或柠檬酸或枸橼酸或酒石酸或苹果酸,磷酸盐优选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多肽混合物含量为百分比0.5-5%,其包括乳铁传递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质水解片段的混合物。
CN 03116921 2003-05-14 2003-05-14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60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16921 CN1248603C (zh) 2003-05-14 2003-05-14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16921 CN1248603C (zh) 2003-05-14 2003-05-14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7966A true CN1547966A (zh) 2004-11-24
CN1248603C CN1248603C (zh) 2006-04-05

Family

ID=3432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169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603C (zh) 2003-05-14 2003-05-14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8603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6139A1 (en) * 2008-05-08 2009-11-11 Nestec S.A. Sialic acid to support brain health in the elderly
EP2116140A1 (en) * 2008-05-08 2009-11-11 Nestec S.A. Sialic acid to support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elderly
CN1899593B (zh) * 2006-07-17 2012-07-11 刘树平 一种治疗感冒的冲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8434444A (zh) * 2018-04-23 2018-08-24 杭州索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滴剂、片剂和粉剂型的n-乙酰神经氨酸抗病毒组合物
CN111248373A (zh) * 2019-10-31 2020-06-09 成都图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燕窝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65755A (zh) * 2017-08-30 2020-08-21 应用生物实验室公司 用于防护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和刺激物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12568341A (zh) * 2019-12-30 2021-03-30 河北华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燕窝益生元复合饮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9593B (zh) * 2006-07-17 2012-07-11 刘树平 一种治疗感冒的冲剂及其配制方法
EP2116139A1 (en) * 2008-05-08 2009-11-11 Nestec S.A. Sialic acid to support brain health in the elderly
EP2116140A1 (en) * 2008-05-08 2009-11-11 Nestec S.A. Sialic acid to support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elderly
WO2009135858A1 (en) * 2008-05-08 2009-11-12 Nestec S.A. Sialic acid to support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elderly
RU2506087C2 (ru) * 2008-05-08 2014-02-10 Нестек С.А. Сиаловая кислота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имму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в пожилом возрасте
US9084805B2 (en) 2008-05-08 2015-07-21 Nestec S.A. Sialic acid to support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elderly
CN111565755A (zh) * 2017-08-30 2020-08-21 应用生物实验室公司 用于防护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和刺激物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8434444A (zh) * 2018-04-23 2018-08-24 杭州索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滴剂、片剂和粉剂型的n-乙酰神经氨酸抗病毒组合物
CN111248373A (zh) * 2019-10-31 2020-06-09 成都图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燕窝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8341A (zh) * 2019-12-30 2021-03-30 河北华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燕窝益生元复合饮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8603C (zh) 200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wburg et al. Human milk glycans protect infants against enteric pathogens
Liu et al. Effect of selenylation modification on immune-enhancing activity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olysaccharide
CN103125779B (zh) 一种肉鸡用生物中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47121C (zh) 一种含龙眼多糖和枸杞多糖保健液的制备方法
US20050031708A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zeolite compound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s
CN103284156A (zh) 一种保健品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701789A (zh) 含有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营养补充剂
CN105555150A (zh) 用于增强免疫的组合物
CN1248603C (zh) 一种抗病毒感染多功能饮料
CN104432035B (zh) 增强免疫力的保健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6516757A (ja) ニワトコ抽出物とラクトバチルス・ラムノーサスの菌株との組合せを含んでなる組成物
US20150157688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affecting cytokines and nf-kb
RU2521369C1 (ru) Препарат для стимуляции обменных процессов,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телят в ранний постнатальный период
CN106491659A (zh) 一种抗肠炎螺旋藻硒化藻胆蛋白多肽复合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KR101119538B1 (ko) 시알릭산-함유 유청 단백질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인플루엔자 바이러스 감염증의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7778332A (zh) 唾液酸低聚糖及其制造方法、生发和骨骼肌形成促进剂
CN1966019A (zh) 大山楂泡腾片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CN102028198A (zh) 一种用于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114080A (ja) アトピー性皮膚炎治療組成物
CN111195298A (zh)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和防治食物过敏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H07258093A (ja) 神経成長因子様剤
CN1836689A (zh) 苦荞螺旋藻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463749A (zh) 抗咽喉炎特异性复合IgY及其制剂
CN114886119B (zh) 3’-唾液酸乳糖在制备缓解食物过敏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CN1640408A (zh) 多功能抗病毒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