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1464A - 分时双工的动态链接适应 - Google Patents

分时双工的动态链接适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1464A
CN1541464A CNA028156625A CN02815662A CN1541464A CN 1541464 A CN1541464 A CN 1541464A CN A028156625 A CNA028156625 A CN A028156625A CN 02815662 A CN02815662 A CN 02815662A CN 1541464 A CN1541464 A CN 1541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order
subscriber equipment
tfci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56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爱达德·莱尔
E��˹̩��
史蒂芬·E·泰利
艾力拉·莱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029,7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068618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152,10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98545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41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1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Amplifier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设备(UE)系统,其是借着加入或改变控制信息以通知一个接收器:目前活动的是那些时隙及编码、以及应该避免的是那些时隙,用以实现想要得到的动态链接适应。这个用户设备(UE)是提供同步化功能,用以使这个接收器能够知道这个用户设备(UE)已经使用过那些时隙及编码,用以将这些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映射至物理信道上。这个用户设备(UE)是试着避免那些经历传输困难的时隙、并同时试着应用那些未尝经历传输困难的时隙。

Description

分时双工的动态链接适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无线通信的领域。特别是,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分时双工(TDD)的通信系统,其是在用户设备(UE)及一个基站(BS)间的传输上使用动态链接适应,用以进行改变传播条件的调整。
背景技术
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是能够传输宽广范围的服务,其涵盖有高数据速率的服务(诸如:视频及网际网络下载),以及低数据速率的服务(诸如:语音)。请参考图1,多个用户服务是表示为个别数据串流。这些个别数据串流指定给传输信道A、B、C,用以使这些数据串流能够加以编码及多任务处理。各个传输信道A、B、C是指定有一个特定的编码速率及一个特定的传输时间间隔(TTI)。这个编码速率是决定物理层传输位的数目、而这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则是定义欲传输数据块的传送时间。举例来说,这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可以是10、20、40、或80ms。
多个传输信道A、B、C是一个合并多任务于一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由于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是由多个传输信道A、B、C所组合,因此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将会具有多个不同的编码速率及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
举例来说,传输信道A是可以具有一个20ms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且传输信道B是可以具有一个40ms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因此,传输信道A在第一个20ms中的格式化动作及传输信道A在第二个20ms中的格式化动作便可能会改变。相对地,由于传输信道B是具有一个40ms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因此在40ms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期间内,各个20ms周期的格式化动作(亦即:位数目)便是完全相同的。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传输信道A、B、C均会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基础下,利用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TTI)以映射至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这个传输功率是根据应用在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TTI)中的传输格式组合,用以进行最终的决定。
另外,熟习此技艺者应当注意的是,各个个别数据串流将会具有一个关连的数据速率、且各个物理信道将会具有一个关连的数据速率。虽然这些数据速率会彼此关连,但这些数据速率确实是不同的数据速率。
一旦建立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TTI),则本发明必须要决定:将会传输多少个位的数据、以及在一个给定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中将会支持那些传输信道。这个步骤乃是借着这个数据的格式化动作以决定。
一个传输格式组合(TFC)是基于最小的传输时间间隔(TTI)而应用在各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基本上,这个步骤是为各个传输信道指定:在一个给定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中将要传输多少个位的数据、以及在这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中将会并存有那些传输信道。
一个传输格式组合(TFC)集合是所有可能传输格式组合(TFC)的集合。倘若这些传播条件无法使这个用户设备(UE)能够支持这个传输格式组合(TFC)集合内的所有可能传输格式组合(TFC),则本发明便必须产生一个缩小集合的传输格式组合(TFC),以包括这个用户设备(UE)能够支持的所有传输格式组合(TFC)。这个缩小集合是称做一个传输格式组合(TFC)次集合。传输格式组合(TFC)的选定乃是用来决定各个传输信道A、B、C的那些数据及多少数据将会映射至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程序。一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是一个特定传输格式组合(TFC)的一个指针、并且是传输至这个接收器以通知这个接收器:目前活动的是那些传输信道。基于这些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的接收,这个接收器便可以解译出:有哪些物理信道及那些时隙已经被使用过了。因此,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便是在这个传输器及这个接收器间提供协调的载具,用以使这个接收器能够知道:有哪些物理传输信道已经被使用过了。
在分时双工(TDD)中,这个用户设备(UE)通常是基于其丛这个基站所接收的一个信号干扰比(SIR)目标,用以计算得到所需要的传输功率。在知道这个选定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后,这个用户设备(UE)便可以计算所需要的传输功率。倘若这个射频(RF)传播条件是最佳化,则本发明便会选定一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用以使各个时隙中能够传输最大数目的位元。然而,当射频(RF)传播条件恶化、且这个用户设备(UE)计算得到一个比这个用户设备(UE)为传输所有想要信息所需要的最大可允许功率还要高的功率时,则本发明便需要选定一个不同集合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其是这个用户设备(UE)的最大可允许功率所能支持者。最终,这个步骤便可以降低这个物理层所需要支持的数据数量、并且亦可以降低所需要的功率需求。
总而言的,这个系统是基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基础以选择:在各个时隙中将会活动的是那些传输信道、以及将会传输多少数据。这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选定程序是考虑物理传输困难,(最大可允许功率为一的情况),并降低特定期间的物理传输需求。
等到这些多个传输信道A、B、C被组合到单一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后,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随后便加以分段,并且这些分段是个别地映射至多个物理信道。在分时双工(TDD)的通信系统中,这些物理信道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时隙中、并且亦可以在各个时隙中应用多个不同的编码。虽然在下行链接的一个时隙中至多只能具有十六个可能的编码,本发明通常会在一个特定时隙的一个下行链接中具有八个编码(举例来说)。在上行链接中,在一个特定时隙中很少会有两个以上的编码。在任何事件中,本发明均会有多个物理信道,其分别经由多个时隙中的多个编码加以定义。并且,物理信道的数目亦可能会变动。
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分时双工(TDD)模式中,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是按照顺序地指定这些时隙及这些编码,用以映射至这些物理信道。举例来说,第一个时隙是选做映射用。首先,第一个时隙的第一个编码加以指定,然后,第一个时隙的其余编码按照顺序地指定,直到最后一个编码指定完成以后。一旦第一个时隙的所有编码均指定完成以后,便进入第二个时隙。这个映射程序按照第二个时隙中各个编码的顺序重复执行,直到所有的编码均指定完成以后。
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架构下,一个特定用户设备(UE)的这个映射程序表示于图2A的范例中,其是具有十二个时隙(S1至S12)、在每个时隙中具有八个编码(0至7)、以及欲设置/架构的十二个整体编码(A1至A12)。为介绍目的,这些表示为”阴影”的编码及时隙是被认定为:无法设置给目前这个用户设备(UE),因为这些编码及时隙已经设置给其它的用户设备(UE)。时隙S4至S7的可设置部分将会自时隙S4开始按照顺序地指定、且各个时隙中的编码0至4亦将会按照顺序地指定。假设:十二个编码将会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映射,则这个结果将会是图2A所示的一个映射,其中,编码A1首先指定,且编码A12最后指定。
虽然图2A所示的传统技术程序能够提供一个选项,用以将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数据映射到这些物理信道,但是倘若在单一个时隙内遭遇到传输问题时(例如:当想要的传输功率超过这个最大可允许的用户设备(UE)功率时),这种程序还是会产生某些缺点。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分时双工(TDD)标准中,按照顺序地指定时隙及编码,用以将这个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映射到这些物理信道的程序会在发生一个传输问题时,将这些问题过度夸大。通过介绍,由于在一个传输问题发生时、分配/配置时隙是按照顺序方式,这个传输问题通常是发生在先前的一个或几个时隙中。当这个系统侦测到一个问题时(举例来说:当想要的传输功率超过一个特定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最大可允许用户设备(UE)功率时),这个系统通常会选择新的传输格式组合(TFC),用以使所有时隙的数据需求能够降低。由于这个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分时双工(TDD)标准是按照顺序地指定时隙,倘若这个传输问题是发生在最前面几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则这个系统将会仍旧将数据封装于先前的时隙(发生问题的时隙)、并将最后几个时隙(没有传输问题的时隙)保留为相对空白。
因此,这个系统便会使这个问题更加恶化,因为在没有一个问题的时隙中的数据速率需求会被降低、并且具有一个问题的时隙亦仍旧会与数据一起封装。这种方法乃是无线资源的一种没有效率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分时双工(TDD)的用户设备(UE),其是利用加入或改变控制数据以通知这个接收器:目前活动的是那些时隙及编码、以及应该避免的是那些时隙,用以实现想要得到的动态链接适应。如此,这个用户设备(UE)便可以提供同步化功能,用以使这个接收器能够知道这个用户设备(UE)已经使用过那些时隙及编码,用以将这些编码过的合成传输信道(CCTrCH)映射至物理信道上。这个用户设备(UE)是试着避免那些经历传输困难的时隙、并同时试着应用那些未尝经历传输困难的时隙。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于一个物理信道的个别数据串流的一个方块图。
图2A是一种传统技术编码映射程序的结果。
图2B是一种传统技术数据组丛发。
图3A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一的一个控制字段。
图3B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二的一个控制字段。
图3C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中间字段的一个控制字段。
图3D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同时位于两个字段的一个控制字段。
图3E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时隙分配/架构的一个范例。
图4A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经过调整的第一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
图4B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经过调整的第二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
图4C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同时经过调整的两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
图4D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时隙分配/架构的一个范例。
图5A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一的一个编码位模式。
图5B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二的一个编码位模式。
图5C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中间字段的一个编码位模式。
图5D是第三实施例不具有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一的一个编码位模式。
图5E是第三实施例不具有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二的一个编码位模式。
图5F是第三实施例不具有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中间字段的一个编码位模式。
图5G是在第三实施例中、时隙分配/配置的一个范例。
图6A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一的一个干扰信息字段。
图6B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数据字段二的一个干扰信息字段。
图6C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组丛发结构,其具有位于中间字段的一个干扰信息字段。
图6D是在第四实施例中、时隙分配/配置的一个范例。
图7A是第五实施例的数据组丛发结构。
图7B是在第五实施例中、时隙分配/配置的一个范例。
图8A是第六实施例的数据组丛发结构。
图8B是在第六实施例中、时隙分配/配置的一个范例。
图8C是在一个替代的第五实施例中、时隙分配/配置的一个范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参考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文中,类似的编号是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请参考图2B,其是表示一种传统技术的数据组丛发。这种数据组丛发是包括有两个数据字段,其是利用一个中间字段加以分隔,并且,这个中间字段更跟随着一个看守期间(GP)。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是在这个组丛发的一个或两个数据字段内进行传输。编码过的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位数目是取决于可能获得支持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数目。由于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是在这些数据字段内进行传输,因此用来传输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的各个位便可以降低用户数据位的数目。因此,本发明便可以限制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位的数目。
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相邻于这个中间字段的位置是能够得到最佳的可能传输,因为来自这个中间字段的干扰均可以删除、并且这个信道预测对于相邻于这个中间字段的位亦相当可靠。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应当了解,这些数据字段亦同时包括有用户数据及物理控制字段,虽然这些字段并不会在后面加以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是包括有六个不同的实施例以执移动态链接适应。第一个实施例,如图3A至图3E所示,包括:加入一个新的控制字段至这个数据组丛发,用以指示正在活动的是哪些特定时隙、以及应该避免的那些时隙。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一个控制字段可以加入至数据字段一。图3B是表示这个控制字段加入至数据字段二。或者,图3C是表示这个控制字段元为这个中间字段的某部分。图3D是表示这个控制字段同时加入至数据字段一及数据字段二。虽然这个(些)控制字段在图式中是加入至这些数据字段内的一个特定位置,但是,这个(些)控制字段实际上亦可以放置在这些数据字段元的任何部分。
在图3A至图3D所示的任何替代实施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控制字段均是用来识别这个接收器应该寻找正确数据的那些时隙。在这个控制字段中的数据可以包括:”活动”时隙(其具有正确的数据)、可以包括:”非活动”时隙(其具有不正确的数据且应该加以避免)、亦可以同时包括:活动的时隙及非活动的时隙。这些活动或非活动时隙是可以个别地识别、或者这个识别器是可以包括一个位字符串,其中,一个”1”是表示一个活动时隙、且一个”0”是表示一个非活动时隙。应该注意的是,这个控制字段元是可以包括一个分别描绘的控制字段、亦或可以仅仅落在这些数据字段的一个部分。
请参考图3E,其是表示利用第一个实施例方法的时隙分配/配置。在这个范例中,假设:图3A至图3D所示的控制字段表示:时隙S4、S6、及S7为活动的、且时隙S5为非活动的。因此,时隙S5应该避免不用、且编码A1至A12是分配/配置在时隙S4、S6、及S7中。这种方法能够使这个系统避免发生一个”冲突”的时隙,诸如:时隙S5(在这个范例中),其将无法在未大幅增加用户设备(UE)功率输出的情况下,精确地支持一个通信活动。
请参考图4A至图4D,其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的一个或两个字段是经由延伸及/或调整以具有额外的数据,用以表示:那些时隙是活动的、以及那些时隙是非活动的。图4A是表示这个第一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其是经由延伸及/或调整以包括这个额外数据;图4B是表示这个第二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其是经由延伸及/或调整以包括这个额外数据;且图4C是表示这两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其均经由延伸及/或调整以包括这个额外数据。
请参考图4D,其是表示利用第二个实施例方法的时隙分配/配置。在这个范例中,假设:图4A至图4C所示的控制字段是表示:时隙S6为非活动的、且时隙S4、S5、S7为活动的。因此,这些编码的分配/配置便应该避免时隙S6、并且时隙S4、S5、S7亦应该按照顺序地利用这些编码进行分配/配置。亦即:首先填入时隙S4、随后再依序接着时隙S5及S7。
请参考图5A至图5F,其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一个特定的编码位模式是加入至这个数据组丛发内的一个或两个数据字段、亦或是加入至这个数据组丛发内的中间字段,举例来说:图5A所示是加入至数据字段一、图5B所示是加入至数据字段二、图5C是加入至中间字段。借着将这个特定编码模式包括在这个数据组丛发内,这个传输器便可以表示:这些时隙是非活动时隙(亦即:欲避免的时隙)。当这个接收器在这个数据组丛发中侦测到这个特定位模式时,与这个时隙关连的讯息便可以抛弃或是忽略。
图5D至图5F是类似于图5A至图5C,除了这个数据组丛发并未包括这些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以外。如图5D所示,这个编码位模式是可以包括在数据字段一的任何位置。或者,如图5E所示,这个编码位模式亦可以包括在数据字段二内。或者,如图5F所示,这个编码位模式亦可以包括在中间字段内。虽然位在数据字段一或数据字段二的这个编码位模式最好能够在位置上相邻于这个中间字段,但是这并不是本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的要求。另外,这个编码位模式亦可以加以最小化,如图5A至图5D及图5F所示、或者是可以包括图5E所示的大部分或所有数据字段。
这个位模式的长度必须要使本实施例能够使用一种高增益的编码方法、并且使这个位模式能够在降低功率的情况下被完整接收到。如是,举例来说,倘若使用一个二五六芯片序列,则这些功率需求便需要,相对于一个扩散因子十六地,降低十二分贝。在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我们亦可以使用一个不需要信道预测的类同步(Golay)序列。
图5G是表示利用第三个实施例方法的时隙分配/配置。在这个范例中,假设:图5F所示的数据组丛发是表示:时隙S6已指定为非活动的。如是,与时隙S6关连的这个数据组丛发便会包括这个特定的编码位模式。因此,时隙S4、S5、S7便会按照顺序地进行分配/架构、且时隙S6便会加以避免。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是以递减干扰的顺序排列所有活动时隙、然后再根据这些干扰位准以进行信道分配/配置。
较佳者,这个传输器会在各个时隙中周期性执行干扰量测,用以得到干扰的数量、并将这个信息传送至这个接收器。当这些时隙基于这个干扰位准加以排列后,首先是填入最有最少干扰的这些时隙、具有最大干扰的这些时隙则是最后填入。这个干扰信息(或排列)是可以在这个数据组丛发的一个字段中、由这个传输器传输至这个接收器,或者是另外产生一个新的字段,举例来说:如图6A所示的数据字段一、图6B所示的数据字段二、或图6C所示的中间字段。
用来排列这些时隙的量测均是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能轻易了解,诸如:在一个第三代移动通信(3G)系统中,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无线网络服务器(RNS)、以及B节点间发送的信道品质(CQ)测量。这个B节点亦可以使用较高层的信号发送,只要确认能够优先处理这个信道分配/架构。
图6D是表示利用第四个实施例方法的时隙分配/配置。在这个范例中,假设:时隙S6是具有最少数量的干扰、时隙S5是具有第二少数量的干扰、时隙S7是具有第三少数量的干扰、且时隙S4是具有最大数量的干扰。因此,本实施例便会依照下列顺序填入这些时隙:S6、S5、S7、S4,如图6D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是能够在所有时隙内产生一个平均的数据分布。在这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A,首先是选择一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然后在这些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中传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用以在所有时隙内将这个数据速率平均地降低至这个冲突时隙能够支持这个数据传输的水准。这个实施例是已知最容易的解决方法,因为传输的这些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是与传统技术中的那些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相同。然而,这个系统亦必须分配/配置时隙及编码,用以使这个数据能够平均地分布在所有时隙中。
根据第五个实施例方法可以得到图7B所示的时隙分配/配置。如图中所示,这些编码的分配乃是要让这个数据能够平均地分布在所有时隙中。这个实施例亦具有额外的优点,亦即:不需要新的字段、以及不需要在这个传输器及这个接收器间执行同步活动,用以产生活动时隙或非活动时隙的通知,因为所有时隙均是活动的。
如图8A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中,这个非活动时隙及其后所有时隙均不会用来传送任何信息。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是用来传递应该使用那些时隙。然而,当这个用户设备(UE)计算得知:最大可允许功率将会在一个特定时隙(诸如:时隙S5)中超过标准时,则这个时隙及其后所有时隙便不会被拿来使用。
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果便是图8B所示的时隙分配/配置。在这个范例中,假设:时隙S5即是这个非活动时隙。因此,由于这些冲突时隙及其后所有时隙均会被抛弃,因此仅有时隙S4能够提供使用、并且也仅有编码A1至A5能够提供进行分配/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这个非活动时隙仍然能够提供使用,尽管只具有较少容量。如图8C所示,这个时隙是可以指定较少的编码,用以降低这个时隙的负担。
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一个总括说明是表示于下列表一中。
应该注意的是,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缺点是: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的位置、及活动及非活动时隙的控制信息(以下称为”时隙信息”)。由于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通常仅会存在于特定的时隙中,因此本发明有可能会具有一个通信,其总共使用五个时隙、却仅指定时隙2(或时隙1及4)去具有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及/或这个时隙信息。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及这个时隙信息是在这个数据的处理中、同步这个传输器及这个接收器所需要者。然而,本发明亦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例子,其中,只有那些具有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或这个时隙信息的时隙才会变成那些超过这个最大可允许传输功率的时隙。
根据本发明的前四个实施例及参考图3A至图6D的说明,倘若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或这个时隙信息仅会出现在指定为非活动的时隙中,则这个通信便会失败。
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当数据损耗是一个较大考量时,将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及这个时隙信息放置在至少两个时隙、以及尽可能地放置在各个使用过的时隙中。这个步骤将可以确保:当这个接收器接收到一个时隙时,这个接收器亦会同时接收到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及这个时隙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及第六个实施例及参考图7A至图8C的说明,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并不会发生。根据第五个实施例,虽然这个数据速率会被降低,但是所有时隙却仍会被持续使用、并且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及这个时隙信息亦可以随时取得。第六个实施例则会在第一个时隙中随时保有这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及这个时隙信息。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已参考上行链接详细说明如上,但是本发明亦同样可以适用于下行链接;另外,将这些实施例教义同时应用在上行链接及下行链接中亦是可以预期的、且应该是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虽然本发明是以较佳实施例加以说明,然而熟悉此技术的人员亦应该能够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任何其它变动,本发明的范围是定义于权利要求中。
实施例 图式 总括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3A至图3E 加入一个新控制字段至一个或两个数据字段或中间字段中,用以表示活动及/或非活动时隙。
第二实施例 图4A至图4D 调整一个或两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以表示活动及/或非活动时隙。
第三实施例 图5F至图 加入一个编码位模式至所有非活动时隙。
5G
第四实施例 图6A至图6D 以干扰递减顺序排列时隙;并且首先使用具有最少干扰的那些时隙。
第五实施例 图7A至图7B 选择一个传输格式组合(TFC)以使冲突时隙可支持一个较低的数据速率,并且平均所有时隙的资源分配。
第六实施例 图8A至图8B 决定各个特定时隙的最大功率。资源单元将不会应用在超过最大可允许功率的时隙及其后所有时隙上。

Claims (21)

1.一种用户设备(UE),其通过选定及应用多个可利用时隙的至少一时隙及多个编码的至少一编码,用以支持使用一无线混合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格式的一通信,该用户设备(UE)是包括:
用以计算各个可利用时隙传输数据所需要的功率的装置;
用以决定各个时隙的所述计算功率是否超过一临界值的装置;
用以从所述可利用时隙中移除超过该临界值的时隙以决定其余的时隙的装置;
用以发送所述其余时隙的一识别器至另一通信单元的装置;以及
用以使用所述其余时隙内的所述其余时隙及所述编码以支持该通信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以发送的装置更包括:
用以使用一数据组丛发的装置,所述数据组丛发包括第一及第二数据字段,由一中间字段间隔、并跟随一看守周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列出所述其余时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列出所述超过时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列出所述其余及超过时隙。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位于所述数据字段的至少一数据字段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是位于所述中间字段内。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丛发更包括两个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分别放置于所述中间字段之前及之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位于所述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的至少一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是按照顺序地分配。
11.一种用户设备(UE),其通过在一数据组丛发中传输时隙及编码分配信息,用以实现在分时双工通信格式中的动态链接适应,该数据组丛发是具有多个字段,其包括由一中间字段间隔的两个数据字段,该用户设备(UE)是包括:
用以在所述字段的至少一字段中传输欲使用时隙的一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以按照顺序地分配编码至所述使用时隙直到所有编码均已经指定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传输于所述数据字段的至少一字段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传输于所述中间字段内。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丛发更包括第一及第二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该第一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位于所述中间字段之前,且该第二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位于所述中间字段之后,因此,所述指示传输于所述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的至少一传输格式组合指针(TFCI)字段内。
15.一种用户设备(UE),其利用多个可利用时隙的至少一时隙及多个编码的至少一编码,用以在一无线混合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通信格式中,发送编码及时隙指定以支持一用户的一通信,该用户设备(UE)是包括:
用以计算各个可利用时隙传输数据所需要的功率的装置;
用以决定各个时隙的所述计算功率是否超过一预定临界值的装置;
用以在未超过该预定临界值的一第一集合时隙中,加载信息以支持该用户通信的装置:
用以在超过该预定临界值的一第二集合时隙中,加载一编码位模式的装置;
用以发送所述第一及第二集合时隙至另一通信单元的装置;以及
用以使用所述第一集合时隙的所述信息以支持该通信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使用所述多个编码的连续编码。
17.一种分时双工(TDD)的用户设备(UE),其通过传输多个时隙以在该用户设备(UE)及一第二单元间支持用户通信,各个时隙是能够支持至少一编码,因此,时隙及编码分配信息是利用多个数据组丛发进行通信,各个数据组丛发是具有多个字段,其包括由一中间字段间隔的二数据字段,该用户设备(UE)是包括:
用以决定在各个时隙内的干扰数量的装置;
用以根据所述干扰数量排定所述时隙的优先级的装置,其中,具有最少干扰数量的时隙是具有最高优先级;以及
用以根据所述优先级以分配编码至时隙的装置,因此,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时隙是最早加以分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时隙内,该分配装置是按照顺序地分配编码。
19.一种用户设备(UE),其是在一分时双工(TDD)通信格式中发送编码及时隙指定,该用户设备(UE)是利用多个可利用时隙的至少一时隙及各时隙多个编码的各个时隙的至少一编码,用以与至少一第二单元进行通信,该用户设备(UE)是包括:
用以计算各个可利用时隙传输数据所需要的功率的装置;
用以决定该计算功率是否超过一临界值的装置;
用以丛所述可利用时隙中移除超过该临界值的时隙以决定其余的时隙的装置;
用以发送所述其余时隙的一识别器的装置;以及
用以使用所述其余时隙以支持该通信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编码是包括多个编码,且其中,该使用装置是按照顺序地使用编码。
21.一种用户设备(UE),其通过在一数据组丛发中传输时隙及编码分配信息,用以在一分时双工(TDD)通信格式中实现动态链接适应,该数据组丛发是具有多个字段,其包括由一中间字段间隔的两个数据字段,该用户设备(UE)是包括:
用以决定非活动时隙及活动时隙的装置;
用以在所述字段的至少一字段中传输活动时隙的一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以按照顺序地分配编码至活动时隙,直到所有编码均已经分配的装置。
CNA028156625A 2001-08-10 2002-08-05 分时双工的动态链接适应 Pending CN15414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171001P 2001-08-10 2001-08-10
US60/311,710 2001-08-10
US10/029,706 US7068618B2 (en) 2001-08-10 2001-12-21 Dynamic link adap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US10/029,104 2001-12-21
US10/152,104 US6985457B2 (en) 2001-08-10 2002-05-21 Dynamic link adap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US10/152,104 2002-05-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1464A true CN1541464A (zh) 2004-10-27

Family

ID=273635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156625A Pending CN1541464A (zh) 2001-08-10 2002-08-05 分时双工的动态链接适应
CNU0224689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702562Y (zh) 2001-08-10 2002-08-12 采用无线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d/cdma)格式通信的时分双工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224689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702562Y (zh) 2001-08-10 2002-08-12 采用无线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d/cdma)格式通信的时分双工基站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EP (2) EP1421725B1 (zh)
JP (2) JP3971379B2 (zh)
KR (12) KR200294508Y1 (zh)
CN (2) CN1541464A (zh)
AT (1) ATE341869T1 (zh)
BR (1) BR0212181A (zh)
CA (1) CA2457539A1 (zh)
DE (5) DE60215192T2 (zh)
DK (1) DK1421725T3 (zh)
ES (1) ES2269747T3 (zh)
IL (1) IL160290A0 (zh)
MX (1) MXPA04001262A (zh)
NO (1) NO20040587L (zh)
TW (5) TW550896B (zh)
WO (1) WO20030153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006A (zh) * 2011-07-19 2012-01-18 上海博康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时隙的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4867B2 (en) * 2003-08-19 2009-07-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Enhanc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KR101042814B1 (ko) 2003-10-04 2011-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역방향 전용전송채널을 서비스하는 비동기 방식의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전송시구간을 가변적으로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TE350871T1 (de) * 2003-11-28 2007-01-15 Siemens Spa Italiana Verfahren zum optimieren der nutzung von funkressourcen während der zugriffsprozeduren in zellulare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sowie entsprechendes system
KR100985645B1 (ko) 2004-06-11 2010-10-05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트랜스포트 포맷 콤비네이션 선택 방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및 이동국
JPWO2007105765A1 (ja) * 2006-03-15 2009-07-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US8594678B2 (en) 2007-04-1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network for femto base stations
US9722765B2 (en) * 2013-10-17 2017-08-01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rocessing in TDD frames to enable power dissipation redu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7334A (en) * 1975-07-02 1977-02-08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igital local telephone office with telemetering line unit
JP3093243B2 (ja) * 1990-07-12 2000-10-03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9201879D0 (en) * 1992-01-29 1992-03-18 Millicom Holdings Uk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FI98426C (fi) * 1994-05-03 1997-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digitaalisen aikajakomonikäyttöön TDMA perustuvan solukkojärjestelmän ilmarajapinnassa
DE19820736C1 (de) * 1998-05-08 1999-09-30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Basisstationssystem zur Kanalzuteil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006A (zh) * 2011-07-19 2012-01-18 上海博康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时隙的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2325006B (zh) * 2011-07-19 2014-04-30 博康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时隙的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71379B2 (ja) 2007-09-05
NO20040587L (no) 2004-04-26
EP1737153A2 (en) 2006-12-27
KR200293344Y1 (ko) 2002-10-31
DE20212376U1 (de) 2002-12-19
JP4171009B2 (ja) 2008-10-22
TW553559U (en) 2003-09-11
IL160290A0 (en) 2004-07-25
TW553558U (en) 2003-09-11
KR20030094162A (ko) 2003-12-11
ES2269747T3 (es) 2007-04-01
KR20030086552A (ko) 2003-11-10
TW565079U (en) 2003-12-01
EP1421725B1 (en) 2006-10-04
KR200294224Y1 (ko) 2002-11-04
WO2003015322A1 (en) 2003-02-20
KR20050089946A (ko) 2005-09-09
EP1421725A4 (en) 2004-11-10
KR100920089B1 (ko) 2009-10-16
CA2457539A1 (en) 2003-02-20
EP1421725A1 (en) 2004-05-26
KR200294508Y1 (ko) 2002-11-08
DE20212377U1 (de) 2002-12-19
DE20212379U1 (de) 2002-12-19
JP2004538715A (ja) 2004-12-24
DE60215192D1 (de) 2006-11-16
KR20050091645A (ko) 2005-09-15
DK1421725T3 (da) 2006-12-27
KR20030087594A (ko) 2003-11-14
KR20050090098A (ko) 2005-09-12
BR0212181A (pt) 2004-08-24
TW565078U (en) 2003-12-01
ATE341869T1 (de) 2006-10-15
KR200296456Y1 (ko) 2002-11-23
KR20030086567A (ko) 2003-11-10
DE20212378U1 (de) 2002-12-19
EP1737153A3 (en) 2007-02-14
JP2005354744A (ja) 2005-12-22
DE60215192T2 (de) 2007-08-23
CN2702562Y (zh) 2005-05-25
MXPA04001262A (es) 2004-05-27
KR100627083B1 (ko) 2006-09-28
TW550896B (en) 2003-09-01
KR20050109058A (ko) 200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3494B2 (en) Dynamic link adap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CN101854675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819479B (zh) 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505904A (zh) 扩频通信系统的时间复用传输方案
KR101035938B1 (ko) 물리적 채널 구성 신호화 절차
CN1301439A (zh) 在可变速率通信系统中分配最佳分组长度的方法
US708869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signaling allocation of a common channel
CN121137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KR20080016554A (ko) 강화된 업링크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407821A (zh) 具有逻辑信道和传送信道的网络
US6985457B2 (en) Dynamic link adap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JP4171009B2 (ja) 時分割複信方式(tdd)のための動的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
CN1171496C (zh) 用于在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地分配资源的方法
EP198129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7324477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80556C (zh) 一种动态分配共享控制信道的方法
EP16548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user data using traffic channels
EP1734775A1 (en) Back to back dynamic allocation
CN1248435C (zh) 在一个频道内测量蜂窝间干扰的方法
KR20110055016A (ko)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위한 전용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84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84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41027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