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3199A -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3199A
CN1533199A CNA031191746A CN03119174A CN1533199A CN 1533199 A CN1533199 A CN 1533199A CN A031191746 A CNA031191746 A CN A031191746A CN 03119174 A CN03119174 A CN 03119174A CN 1533199 A CN1533199 A CN 1533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user terminal
correlation peak
value
correlated resu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91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5485C (zh
Inventor
峰 李
李峰
徐铁铸
张立宝
冉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B031191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75485C/zh
Priority to PCT/CN2004/000218 priority patent/WO2004084564A1/zh
Priority to EP04721451.5A priority patent/EP1605710B1/en
Publication of CN1533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3199A/zh
Priority to US11/230,297 priority patent/US755495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54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54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55Setting of lock conditions, e.g.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54Setting of search window, i.e. range of code offsets to be search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由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用户终端采用一组共N个正交或准正交的伪随机序列码作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包括:基站将接收到的同一时刻的随机接入信号顺序与每个伪随机序列码作相关操作,获得相应的相关结果窗;找出相关结果窗中的最大相关峰值点、进而划分出相关峰值窗、两边的前后边窗;给定一个或多个门限,与相关峰值窗中或者与相关峰值窗及前后边窗中相应的相关结果进行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比较判断,当满足条件时,确定上述步骤中参与对应的相关结果窗相关操作的伪随机序列码是该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所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从而检测出随机接入的每个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UE)随机接入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基站应用该方法可以检测出随机接入的一个用户终端或同时检测出随机接入的多个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图1中示出一个由一个基站(BS)和n个(n为正整数)用户终端(UE01、UE02、…、UEn)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该至少由一个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组成的、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能实现多个用户终端上行链路(指从用户终端UE到基站BS的无线链路,图中的1001、1002、…、100n)的同步,将会极大地改善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图中的2001、2002、…、200n表示从基站到各个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
参见图2,在上行同步的CDMA系统中,各用户终端的上行同步一般是通过下述步骤建立起来的:(1)各用户终端在上行链路发送特定的上行同步随机接入信号;(2)在基站端通过对各上行同步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得到各用户终端的上行定时信息,基站再通过特定的下行信道(FACH)向各用户终端传递定时同步调整命令(信息);(3)各用户终端根据这个命令调整自己的定时,在特定的接入信道(RACH)上接入。
由于存在允许多个用户终端同时接入的情况,各用户终端的上行同步随机接入信号通常采用正交或准正交的伪随机序列码(PN)。在采用伪随机序列码实现多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伪随机序列码的正交性,在移动信道的环境下,基站可以通过检测各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同步信号来检测用户终端同时接入的情况。
在图1所示的由至少一个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将一组(N个)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 m1, m2Λ  mN(向量)分配给该基站,其中的一个正交伪随机序列码会被该组用户终端中的一个用户终端所选择。该组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满足如下的相关特性关系:
Figure A0311917400081
式中·表示点乘,该组(N个)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中任意两个不同(i≠j)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向量的点乘结果为0或近似为0;该组(N个)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中任意两个相同(i=j)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向量的点乘结果为一常量L。
用户终端发出的上行同步随机接入信号中包含有伪随机序列码,从理论上分析,基站利用伪随机序列码所具有的相关特性,可以采用直接序列卷积(线性相关)或采用匹配滤波等多种成熟的相关操作方法,并同时结合一系列相应的判断条件,来检测出各用户终端的上行同步信号。
但是,在上行同步信号中采用正交或准正交的伪随机序列码的情况下,在某些移动信道的条件下,由于多径干扰严重,不同正交码之间难以达到完全的正交性,导致不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多个用户终端发出的上行同步信号,从而不能可靠检测出多个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情况,而且还增加了检测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实现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同时检测。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由至少一个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基站和该组用户终端采用一组共N个正交或准正交的伪随机序列码用作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N为正整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基站将接收到的同一时刻的包含有接入用户终端所选伪随机序列码信息的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信号与基站本地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一个伪随机序列码作相关操作,获得对应的相关结果窗;
B.在该相关结果窗中寻找出最大相关峰值点;
C.根据相关峰值点位置,在该相关结果窗中划分出相关峰值窗,或在该相关结果窗中划分出相关峰值窗及相关峰值窗两边的前后边窗;
D.选择一个或多个门限,与该相关峰值窗中或者与该相关峰值窗及前后边窗中相应的相关结果进行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比较判断,当满足条件时,确定步骤A参与相关操作的伪随机序列码是该时刻一接入用户终端所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
所述步骤A,是从伪随机序列码组中任一个伪随机序列码开始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信号作相关操作的;所述步骤D,当满足条件或不满足条件时,均返回步骤A,从伪随机序列码组中选择不同于当前操作的伪随机序列码的另一个伪随机序列码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信号作相关操作,直至全部操作完N个伪随机序列码。
所述步骤A中,伪随机序列码组中伪随机序列码的个数N是至少为1的可变个数或者固定个数。
所述步骤A中的相关操作,包括:
1)基站对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终端的接入信号进行傅里哀变换;
2)基站对本地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伪随机序列码进行傅里哀变换,获得傅里哀变换结果:
3)基站用步骤1)获得的傅里哀变换结果与步骤2)获得的傅里哀变换结果,通过点乘运算求得相关操作结果,并对该相关操作结果进行反傅里哀变换;
所述步骤A中获得相关结果窗,包括:对步骤3)获得的反傅里哀变换结果中的每个元素取范数,由范数导出相关结果窗。
所述的取范数包括功率形式或绝对幅值形式的由范数导出的相关结果。
所述步骤3)中求相关操作结果,是在相关器中进行包括直接序列相关或匹配滤波相关的相关运算。
所述步骤B中,当得到的是功率形式的相关结果窗时,在该相关功率窗中找出功率最大的点作为相关峰值点;当得到的是绝对幅值形式的相关结果窗时,在该相关绝对幅值窗中找出绝对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相关峰值点。
所述步骤C,包括:1)通过仿真过程给出相关峰值窗窗长;2)通过仿真过程给出最大相关峰值点两侧窗长与相关峰值窗窗长间的关系;3)通过仿真过程给出前后边窗的窗长;4)根据步骤1)与步骤2)的结果,划分出含有最大相关峰值点的相关峰值窗位置;5)根据步骤3)与步骤4)的结果,划分出前后边窗位置。所述步骤2)中,最大相关峰值点一侧的窗长是相关峰值窗窗长的1/3,最大相关峰值点另一侧的窗长是相关峰值窗窗长的2/3;所述步骤3)中给出的前后边窗的窗长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所述的步骤D,包括:
d11)分别计算相关峰值窗两边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并分别求得相关峰值点上峰值与该两平均值或总值和/或有效平均值和/或有效总值的差值;
d1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差值相对应的门限;
d13)当上述两差值同时大于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和/或者
d21)分别计算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分别计算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求得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总值、有效平均值、有效总值与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总值、有效平均值、有效总值的对应差值;
d2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差值相对应的门限;
d23)当差值大于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和/或者
d31)计算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
d3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该平均值或总值或有效平均值或有效总值相对应的门限;
d33)当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或总值或有效平均值或有效总值大于各自的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和/或
d41)分别计算相关峰值窗两边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
d4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该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有效平均值和/或有效总值相对应的门限;
d43)当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或总值或有效总值或有效平均值大于各自的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
所述的步骤d13或d23或d33或d43后,在判定满足条件后,进一步执行:
d51)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门限;
d52)统计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中超过该门限的相关点的个数;
d53)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与该个数相对应的门限;
d54)当统计的个数小于个数门限时,进一步判定为满足条件,否则判定为不满足条件;或者
d61)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门限;
d62)统计相关结果窗中除去峰值窗以外剩余部分相关结果中超过该门限的相关点的个数;
d63)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与该个数相对应的门限;
d64)当步骤d62统计的个数小于步骤d63的个数门限时,进一步判定为满足条件,否则判定为不满足条件;或者
d71)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门限;
d72)求出最大相关峰值点值与相关结果窗中相关峰值窗外的各相关结果点值的差值;
d74)统计差值小于步骤d71门限值的相关结果点的个数;
d75)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与该个数相对应的门限;
d76)当统计的个数小于个数门限时,进一步判定为满足条件,否则判定为不满足条件。
本发明是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检测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新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该基站和该组用户终端设备分配有一组(N个)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各用户终端随机地选择该组伪随机序列码中的一个作随机接入;该基站利用该组伪随机序列码的正交性,采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出每个随机接入的用户终端所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从而实现基站对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同时检测。
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了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的正交性,基站通过对同一时刻用户终端发送的接入信号(向量 sig,该信号包含有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或被指定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伪随机序列码)与该伪随机序列码组中每个伪随机序列码进行相关操作(共N次相关操作),并对N次相关操作结果中各次操作的最大相关峰值点、或者对N次相关操作结果中各次操作的最大相关峰值点及其前后边窗中的相关峰值点、和/或者这些相关峰值点的某一窗口范围内的平均值、总值、有效总值、平均有效值,和/或者相应的差值,与通过仿真过程获得的门限比较;和/或者统计相关结果中超过某一门限值的点的个数,与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门限作比较,检测出该时刻同时随机接入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相关窗的计算方法、相关峰值窗以及前后边窗的选取方法,来检测出一个或同时检测出多个随机选择或被指定的伪随机序列码作随机接入的用户终端,实现单个或多个用户终端同时随机接入的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给出的检测方法,只要选择合适的相关器,给定合理的一个或多个检测门限,就可以利用各用户终端接入信号中可能存在的多径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采用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很自然的可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同时随机接入的同时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由一个基站和n个用户终端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实施例流程框图;
图4是相关窗中相关峰值窗、前后边窗的划分以及与给定门限的条件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由至少一个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拥有一组(N个)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 m1, m2Λ  mN,某一个用户终端将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伪随机序列码作接入。当一用户终端从该组伪随机序列码中随机选择一个码,比如 mx作接入时,基站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sig,该信号包含有该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 mx码信息。若在某一时刻,同时有若干个用户终端从该组伪随机序列码中各随机选择一个码(若干个 mx)作接入时,基站将接收到由这些用户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sig,该信号包含有各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各码信息(若干个 mx)。本发明就是一个根据伪随机序列码的正交性,基站通过将该伪随机序列码组 m1, m2Λ  mN中的每个伪随机序列码与接收信号 sig作相关操作,根据对相关峰的检测,最终得出在信号 sig中包含的 mx信息的过程。
为了利用伪随机序列码的正交性检测随机接入终端,首先,需要基站对每个伪随机序列码 mi(i=1-N)与接收信号 sig作相关,得出相关结果 cori,是一个相关结果窗。相关操作可以采用任何相关器,如匹配滤波、直接序列卷积等。然后需要在相关结果窗 cori中找出最大的相关峰值点peak,并根据仿真结果给定一门限T,比较该门限T与该最大的相关峰值点peak,或比较该门限T与该最大相关峰值点的某一窗口范围内的平均值,判断接收信号 sig中是否含有伪随机序列码 mi
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信号 sig中可能存在有多径信号干扰以及其他干扰,为了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性,还可以给出一个以上的比较门限,进行多个条件的判断:如与最大相关峰值点、或者和最大相关峰值点及最大相关峰值点以外的其他相关峰值点、或者这些相关峰值点的某一窗口范围内的平均值作比较,以及通过统计相关结果中超过某一门限值的点的个数进行判断等。
采用本发明给出的检测方法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检测出最多N(N为正交或准正交伪随机序列码组中伪随机序列码的个数)个同时接入的终端设备。
参见图3,图中示出基站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一个实施过程。通过采用本发明给出的检测方法可以确定出在同一时刻各接入终端所选的伪随机序列码。本实施例应用于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采用匹配滤波作相关操作,根据相关操作结果检测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
步骤301,基站对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终端的包含各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的接入信号 sig进行傅里哀(FFT)变换:
                   SIG=FFT( sig)
步骤302、303,基站对本地正交伪随机序列码组(共N个)中的各伪随机序列码进行傅里哀(FFT)变换,从第一个码开始(i=1):
                 Mi=FFT( mi),(i=1~N)
步骤304,基站采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对上述步骤经过FFT变换的信号 Mi与SIG信号(均为序列信号)进行相关操作,即进行点乘运算,获得相关操作结果 Ki(向量):
K i ‾ = M i ‾ · SIG ‾
步骤305,对上述相关操作结果(进行反傅里哀(IFFT)变换,获得结果 ki(向量):
k i ‾ = IFFT ( K i ‾ )
步骤306,对向量 ki中的每个元素取范数: Pi=‖ ki‖,其中‖ ki‖表示对向量 ki中的每个元素取范数,获得包括功率或绝对幅值形式(但并不仅限于此)的相关结果窗,式中 Pi为功率形式的相关结果窗(以下仅以功率形式的相关结果窗说明,绝对幅值形式的相关结果窗具有同样的处理过程);
步骤307,确定相关功率(或绝对幅值)窗(Pi window) Pi中的峰值点(peak)大小及位置,峰值窗Lp(L1+L2)大小及位置,前后边窗Ls1、Ls2的大小及位置等,结合图4说明具体的确定过程:
1)通过仿真手段给定峰值窗的窗长Lp,该长度的设定应该以能包含信号sig几条主要的多径为尺度,和通过仿真手段给定该峰值窗以外的前后边窗的窗长Ls1和Ls2;
2)在相关功率窗 Pi中查找出最大的功率点,也就是峰值点Peak,再以此峰值点Peak为基础,根据仿真得到的峰值窗的窗长Lp、式Lp=L1+L2、L1=Lp/3及L2=2Lp/3(针对多径延迟的特性设计)的仿真关系,和前后边窗的窗长Ls1和Ls2(Ls1与Ls2可相等或不相等),确定出峰值窗的始末位置A、B和前后边窗的始末位置C、D;
步骤308,对前后边窗中包含的功率点分别求和,并分别除以各自的窗长Ls1和Ls2,计算出前后边窗的平均功率值Pave1和Pave2;
步骤309,进行条件1的判定:给定第一门限值T1,根据如下条件1,判断:
            peak-Pave1>T1,同时
            peak-Pave2>T1
如果条件1不成立,则表明用户终端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 mx不是 mi,转步骤313,使i=i+1,如果条件1成立,则继续执行步骤310,进行条件2的判定;
步骤310、311,进行条件2的判定:
给定第二门限值T2(T2<T1)和第三门限值Nt,设Pk为功率窗Pi中峰值窗(窗长Lp)以外的功率点(值),计算出满足条件peak-Pk<T2的Pk的个数Nf,如果Nf<Nt成立,则判定满足条件2,同时可以在步骤312中确定出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 mx就是 mi, mx= mi;否则判定信号 sig中不含有伪随机序列码,转步骤313执行,使i=i+1。
实施时,也可仅做条件1的判定,当条件1成立时就可确定出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 mx就是 mi,但其准确性肯定低于条件1与条件2的双重判定;
步骤313、314,使i=i+1,并判断i是否小于等于N,在i大于N时,表示已对N个伪随机序列码都进行了相关操作,在i小于等于N时,则返回步骤303对下一个(i+1)伪随机序列码进行如步骤所示的操作。
实施时,对于条件1的判定,还可以有多种,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来替换步骤308、309。
如,计算的Pave1、Pave2可以是前后边窗中相关功率的总功率、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功率、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功率,相应的门限T1通过仿真过程也随之作调整,上述各项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即一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的判定;
又如,可以先分别求出峰值窗中相关功率的总功率、平均功率、有效总功率、有效平均功率分别与前后边窗中相关功率的总功率、平均功率、有效总功率、有效平均功率的差值,通过仿真过程调整相应的门限T1,将上述差值与相应的门限进行比较,大于门限时为满足条件,上述各项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即一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的判定;
又如,仅计算峰值窗内相关功率的平均值、相关功率的总值、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功率、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功率,并通过仿真过程调整相应的门限,将上述平均功率、总功率、有效平均功率、有效总功率分别与相应的门限比较,大于门限时为满足条件,上述各项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即一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的判定;
又如,仅计算前后边窗内相关功率的平均值、相关功率的总值、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功率、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功率,并通过仿真过程调整相应的门限,将上述平均功率、总功率、有效平均功率、有效总功率分别与相应的门限比较,大于门限时为满足条件,上述各项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即一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的判定。
所涉及的有效值,是去除了干扰后的值,可利用在整个相关窗中去除相关峰值窗和两个边窗后剩下的相关部分计算整个相关窗的平均干扰值、总干扰值,从而可获得相应功率窗中的有效总值、有效平均值。
实施时,对于条件1的判定,还可以有多种,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来替换步骤308、309。
实施时,对于条件2的判定,也可以有多种,可选择其中之一或选择其中几个执行,来替换步骤310、311。
如先统计相关峰值窗中超过某一门限(通过仿真过程获得)的相关功率点的个数,再与设定的个数门限(通过仿真过程获得)比较,当相关功率点的个数小于个数门限时,为满足条件;
又如,先统计整个相关结果窗中除去峰值窗以外剩余部分相关结果中超过某一门限(通过仿真过程获得)的相关功率点的个数,再与设定的个数门限(通过仿真过程获得)比较,当相关功率点的个数小于该个数门限时,为满足条件。
通过上述的检测方法可以确定出各用户终端随机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从而检测出同时接入的用户终端,进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基站与各用户终端的连接,实现各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同时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很容易获得系统允许的、基站可以同时检测出的最多N个随机接入的用户终端,实现了多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检测。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由至少一个基站和一组用户终端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基站和该组用户终端采用一组共N个正交或准正交的伪随机序列码用作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N为正整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基站将接收到的同一时刻的包含有接入用户终端所选伪随机序列码信息的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信号与基站本地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一个伪随机序列码作相关操作,获得对应的相关结果窗;
B.在该相关结果窗中寻找出最大相关峰值点;
C.根据相关峰值点位置,在该相关结果窗中划分出相关峰值窗,或在该相关结果窗中划分出相关峰值窗及相关峰值窗两边的前后边窗;
D.选择一个或多个门限,与该相关峰值窗中或者与该相关峰值窗及前后边窗中相应的相关结果进行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比较判断,当满足条件时,确定步骤A参与相关操作的伪随机序列码是该时刻一接入用户终端所选择的伪随机序列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是从伪随机序列码组中任一个伪随机序列码开始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信号作相关操作的;所述步骤D,当满足条件或不满足条件时,均返回步骤A,从伪随机序列码组中选择不同于当前操作的伪随机序列码的另一个伪随机序列码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信号作相关操作,直至全部操作完N个伪随机序列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码组中伪随机序列码的个数N是至少为1的可变个数或者固定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相关操作,包括:
1)基站对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终端的接入信号进行傅里哀变换;
2)基站对本地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伪随机序列码进行傅里哀变换,获得傅里哀变换结果:
3)基站用步骤1)获得的傅里哀变换结果与步骤2)获得的傅里哀变换结果,通过点乘运算求得相关操作结果,并对该相关操作结果进行反傅里哀变换;
所述步骤A中获得相关结果窗,包括:对步骤3)获得的反傅里哀变换结果中的每个元素取范数,由范数导出相关结果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范数包括功率形式或绝对幅值形式的由范数导出的相关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求相关操作结果,是在相关器中进行包括直接序列相关或匹配滤波相关的相关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当得到的是功率形式的相关结果窗时,在该相关功率窗中找出功率最大的点作为相关峰值点;当得到的是绝对幅值形式的相关结果窗时,在该相关绝对幅值窗中找出绝对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相关峰值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1)通过仿真过程给出相关峰值窗窗长;2)通过仿真过程给出最大相关峰值点两侧窗长与相关峰值窗窗长间的关系;3)通过仿真过程给出前后边窗的窗长;4)根据步骤1)与步骤2)的结果,划分出含有最大相关峰值点的相关峰值窗位置;5)根据步骤3)与步骤4)的结果,划分出前后边窗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最大相关峰值点一侧的窗长是相关峰值窗窗长的1/3,最大相关峰值点另一侧的窗长是相关峰值窗窗长的2/3;所述步骤3)中给出的前后边窗的窗长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包括:
d11)分别计算相关峰值窗两边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并分别求得相关峰值点上峰值与该两平均值或总值和/或有效平均值和/或有效总值的差值;
d1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差值相对应的门限;
d13)当上述两差值同时大于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包括:
d21)分别计算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分别计算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求得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总值、有效平均值、有效总值与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总值、有效平均值、有效总值的对应差值;
d2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差值相对应的门限;
d23)当差值大于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包括:
d31)计算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
d3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该平均值或总值或有效平均值或有效总值相对应的门限;
d33)当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或总值或有效平均值或有效总值大于各自的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包括:
d41)分别计算相关峰值窗两边前后边窗内相关结果的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平均值和/或去除了干扰后的有效总值;
d42)通过仿真过程设置与该平均值和/或总值和/或有效平均值和/或有效总值相对应的门限;
d43)当相关结果的平均值或总值或有效总值或有效平均值大于各自的门限时,判定满足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或13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13或d23或d33或d43后,在判定满足条件后,进一步执行:
d51)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门限;
d52)统计相关峰值窗内相关结果中超过该门限的相关点的个数;
d53)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与该个数相对应的门限;
d54)当步骤d52中统计的个数小于步骤d53的个数门限时,进一步判定为满足条件,否则判定为不满足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或13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13或d23或d33或d43后,在判定满足条件后,进一步执行:
d61)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门限;
d62)统计相关结果窗中除去峰值窗以外剩余部分相关结果中超过该门限的相关点的个数;
d63)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与该个数相对应的门限;
d64)当步骤d62统计的个数小于步骤d63的个数门限时,进一步判定为满足条件,否则判定为不满足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或13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13或d23或d33或d43后,在判定满足条件后,进一步执行:
d71)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门限;
d72)求出最大相关峰值点值与相关结果窗中相关峰值窗外的各相关结果点值的差值;
d74)统计差值小于步骤d71门限值的相关结果点的个数;
d75)通过仿真过程给定一个与该个数相对应的门限;
d76)当统计的个数小于个数门限时,进一步判定为满足条件,否则判定为不满足条件。
CNB031191746A 2003-03-18 2003-03-18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7548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91746A CN1275485C (zh) 2003-03-18 2003-03-18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PCT/CN2004/000218 WO2004084564A1 (fr) 2003-03-18 2004-03-18 Procede de detection d'un acces aleatoire d'un equipement utilisateur
EP04721451.5A EP1605710B1 (en) 2003-03-18 2004-03-18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random access of user equipment
US11/230,297 US7554955B2 (en) 2003-03-18 2005-09-19 Method for detecting random access of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91746A CN1275485C (zh) 2003-03-18 2003-03-18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3199A true CN1533199A (zh) 2004-09-29
CN1275485C CN1275485C (zh) 2006-09-13

Family

ID=32997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917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5485C (zh) 2003-03-18 2003-03-18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54955B2 (zh)
EP (1) EP1605710B1 (zh)
CN (1) CN1275485C (zh)
WO (1) WO2004084564A1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1660C (zh) * 2005-11-29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检测方法
CN100441045C (zh) * 2005-08-17 2008-12-0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CN101155163B (zh) * 2006-09-29 2010-05-1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系统、发射端设备以及接收端设备
CN101141142B (zh) * 2007-08-0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上行同步检测漏检的方法
CN101938440A (zh) * 2009-06-3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fdm系统的随机接入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1003263A1 (zh) * 2009-07-06 2011-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1335986B (zh) * 2007-06-28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CN101248593B (zh) * 2005-12-05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用户接入率的随机接入检测冲突后处理的方法
CN101282575B (zh) * 2007-04-02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07347B (zh) * 2006-08-29 2012-02-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中接入突发的检测
CN102647384A (zh) * 2012-02-29 2012-08-22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减少误报的搜索窗和尖峰抑制
CN101682419B (zh) * 2008-03-17 2013-02-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发射机
CN101766040B (zh) * 2007-06-11 2013-07-10 维尔塞特公司 准同步预留请求
CN101582716B (zh) * 2008-05-13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3687046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5010631A1 (zh) * 2013-07-24 2015-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882388A (zh) * 2017-05-10 2018-11-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基站
CN109639315A (zh) * 2018-12-20 2019-04-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伪随机序列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1817B1 (ko) * 2006-05-03 2012-06-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CN101137189B (zh) * 2006-08-28 2010-04-2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d通信系统中上行接入试探序列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US8169992B2 (en) 2007-08-08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JP5250335B2 (ja) * 2008-08-08 2013-07-3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信号検出機能を備えた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ランダムアクセス信号検出方法
FR2943192B1 (fr) * 2009-03-13 2011-06-03 St Wireless Sa Procede d'affectation d'un doigt (finger) pour un recepteur de type rateau (rake) en mode de veille,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US8781050B2 (en) * 2009-12-17 2014-07-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symbol timing
US9743288B2 (en) * 2012-12-21 2017-08-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between narrowband and broadband mobile devices
BR112017007862A2 (pt) * 2014-11-04 2018-01-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para habilitar melhores transmissões em acesso aleatório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ões por rádi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primeiro nó de red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 portad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47C (zh) * 1996-03-05 2002-02-27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方法,发射机,接收机和扩展码同步法
DE19723090C2 (de) * 1997-06-02 2003-09-25 Siemens Ag Verfahren, Mobilstation und Basisstation zum Verbindungsaufbau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6442189B1 (en) * 1998-01-14 2002-08-27 Lg Electronics, Inc. Binary code phase offset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 binary code phas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y using the phase offset
JP2001021637A (ja) * 1999-07-07 2001-0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位置測定装置および位置測定方法
KR100674806B1 (ko) * 1999-12-31 2007-01-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물리계층 충돌 감지 장치
EP1212853B1 (en) * 2000-06-02 2005-08-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selecting rach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66958B1 (en) * 2000-09-12 2002-10-15 Interstate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 Division Of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Parallel frequency searching in an acquisition correlator
DE10065238A1 (de) 2000-12-27 2002-07-04 Alcatel Sa Funkbetriebenes Telekommunikatonssystem
US7206298B2 (en) * 2001-09-06 2007-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ducting searches amidst asynchronous cell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43634B2 (en) * 2007-03-07 2012-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1045C (zh) * 2005-08-17 2008-12-0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CN100401660C (zh) * 2005-11-29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检测方法
CN101248593B (zh) * 2005-12-05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用户接入率的随机接入检测冲突后处理的方法
CN101507347B (zh) * 2006-08-29 2012-02-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中接入突发的检测
CN101155163B (zh) * 2006-09-29 2010-05-1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系统、发射端设备以及接收端设备
CN101282575B (zh) * 2007-04-02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CN101766040B (zh) * 2007-06-11 2013-07-10 维尔塞特公司 准同步预留请求
CN101335986B (zh) * 2007-06-28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CN101141142B (zh) * 2007-08-0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上行同步检测漏检的方法
CN101682419B (zh) * 2008-03-17 2013-02-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发射机
CN101582716B (zh) * 2008-05-13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938440B (zh) * 2009-06-30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fdm系统的随机接入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938440A (zh) * 2009-06-3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fdm系统的随机接入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1003263A1 (zh) * 2009-07-06 2011-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2647384B (zh) * 2012-02-29 2015-04-2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减少误报的搜索窗和尖峰抑制
CN102647384A (zh) * 2012-02-29 2012-08-22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减少误报的搜索窗和尖峰抑制
CN103687046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687046B (zh) * 2012-09-26 2017-03-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92A (zh) * 2013-07-24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5010631A1 (zh) * 2013-07-24 2015-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92B (zh) * 2013-07-24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882388A (zh) * 2017-05-10 2018-11-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基站
CN108882388B (zh) * 2017-05-10 2021-06-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基站
CN109639315A (zh) * 2018-12-20 2019-04-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伪随机序列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39315B (zh) * 2018-12-20 2021-06-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伪随机序列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5485C (zh) 2006-09-13
EP1605710A1 (en) 2005-12-14
EP1605710A4 (en) 2010-01-13
EP1605710B1 (en) 2017-02-22
US7554955B2 (en) 2009-06-30
US20060050775A1 (en) 2006-03-09
WO2004084564A1 (fr) 2004-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5485C (zh)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CN1173509C (zh)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视与非可视信道的识别方法
CN1825992A (zh) 邻小区测量方法
CN1116382A (zh) 对码分多重访问和直接扩展频谱系统能连续作出决定的双停止最大似然探测系统
CN1671081A (zh) 向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分配辅助同步码的方法
CN1659795A (zh) 用于改进小区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157006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设备及为此使用的基站检测方法
CN1677886A (zh) 同步捕获电路及利用该电路的接收装置
CN1856945A (zh) 接收机的初始同步
CN1553586A (zh) Td-scdma系统中的下行同步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829117A (zh)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
CN1275489C (zh) 一种用于检测多用户终端随机接入冲突的方法
CN1168250C (zh) 用于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和用于移动站的通信方法
CN1863022A (zh) 一种码道检测的方法
CN1196289C (zh) 用于使接收机与发射机同步的方法
CN1124715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多径搜索方法及其装置
CN1510858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识别移动信号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595834A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初始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557056A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扩频码估计方法
CN1201514C (zh) 码分多址系统中三进制扩频序列编码的实现方法
CN1694380A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组网中小区码字资源的配置方法
CN1734956A (zh) 一种二维扩频码片级差分检测方法
CN1848697A (zh)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用于初始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829118A (zh)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同步控制方法
CN2824438Y (zh) 帧同步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510

Pledge (preservation): Pledge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004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13

Pledgee: CHINA DEVELOPMENT BANK

Pledgo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SHANGHAI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gistration number: 2007110000354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05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6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