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5766A - 轻型建筑面板 - Google Patents

轻型建筑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5766A
CN1515766A CNA031044883A CN03104488A CN1515766A CN 1515766 A CN1515766 A CN 1515766A CN A031044883 A CNA031044883 A CN A031044883A CN 03104488 A CN03104488 A CN 03104488A CN 1515766 A CN1515766 A CN 1515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panel
light building
panel
millimeters
thin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044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吉尔·朱潘西克
�������ֿ�
马詹·贾克
达里加·巴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mo doo
Original Assignee
Trimo do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mo doo filed Critical Trimo doo
Publication of CN1515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5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2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 E04C2/28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insulating
    • E04C2/29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insulating composed of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sheet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题是轻型建筑面板、用于连续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过程和设备。轻型建筑面板包括矿物填料,由许多矿物填料薄片-通常是矿物纤维制成、布置成拼花状外观和粘接于通常由金属板片制成的上部和下部屏蔽层。其制作过程包括始自金属板片和矿物填料带条之制备的几个阶段,并继之以在一双带装置中组装面板而把带条切分成为各别的面板以告结束。用于制作面板的设备是一种实现轻型建筑面板制作过程的设备。

Description

轻型建筑面板
本申请是1999年2月2日提出的国际申请(国际申请号PCT/SI99/00002),并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申请号为99803613.7、发明名称为轻型建筑面板,用于连续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方法和设备、申请人为特里莫公司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型建筑面板;连续加工方法;生产线;连接工艺;以及建筑面板的集中生产。
背景技术
轻型建筑板件,亦即用在建筑中取得热和水隔绝层或者用在分隔各壁部的功能中的面板之用户都很好地了解使用聚胺酯填料的一些解决办法。不过,由于要求防火能力,这些面板都代之以使用不同种类填料,比如矿物纤维的那些面板。为了本申请的目的,绝缘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所知的一些用语,即矿物填料、矿物纤维、岩石纤维和玻璃纤维在说明同一材料时必须予以采用。此外,用户根据趋势和规定要求不同的填料(比如矿物纤维)其他优点,诸如较好的防火能力、隔音能力、制作期间的生态优点,以及各种纳入材料的重新循环能力。满足以上各种要求的填料,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均知,设置在外壳之内,比较准确地说,以不同方式设置在建筑面板两个外导之间。比如:
(a)在最终目标处的夹层结构-在正面上组装按照组装模式的要求制出轮廓的各金属板片、间隔器、矿物纤维面板和制出轮廓的各金属薄板的制出轮廓的面层;不过,在水平或高达6°的倾斜屋顶上,此设计包括深度地制出轮廓的各金属板片、由不渗透材料制成的蒸汽屏障、刚硬矿物纤维面板和挠性带条(比如沥青、金属或塑料薄板)的终层;这一类型的著名范例是所谓Hoesch系统。
(b)远离最终目标的夹层结构-通过利用人力或半自动过程组装先前制出轮廓的各金属板片和矿物纤维以便使用粘接剂装接在模具之中,这是一种相当简单和间断的过程,比如所谓Paroc系统,阐明在SI 9110235A之中;这是过程的其特征在于阶梯式的散布、胶接在一起的各薄片、把预先成形的填料切割成所需的长度、以粘接剂涂敷各金属板片和间断地把涂以粘接剂的各金属板片压紧到填料上。
(c)远离最终目标的夹层设计,使用连续的过程,包括把矿物纤维切割成各薄片和使纤维细丝取向为垂直于已制出轮廓的各金属板片(广泛应用并从申请人的参照建筑中获知,以及在几次博览会上展示给公众);为人熟知的连续过程的特征主要在于使用直线滑动导引装置作侧面导引,导致外侧各薄片的散布(缺乏对齐)在随后生成品中热损失增大;采用这一系统制成的产品由于其拼花状外观而可以被认出,从而当前的技术予见不了由于过程的不精确性或系统误差所造成的对可能的散布的调节;
(d)在矿物纤维制造厂家处制造经过适当设计的矿物纤维面板,可以不作切割地组装远离最终目标的夹层结构;岩石纤维公司的各种实验是为人所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在制作防火轻型建筑面板期间繁冗地更换浅色或无色的不同材料层会造成多次延搁;
建筑面板的轮廓不能使所述面板的制作具有薄层粘接剂并因而缺乏其防火能力,所述面板制作得在着色或无色的各层之一或多层的外壳中带有一或多种填料;
如何在制作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过程中在不使生产线停止的情况下进行工具和进入材料的更换;
以传统方式建立的防火轻型建筑构件系统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就其承受在其上例如在使用所述面板建造的屋顶上踩踏能力而言机械性能不良的轻型建筑面板;
轻型建筑面板填料薄片的劣质切割不允许薄层粘接剂的出现;
各种杂质,特别是在轻型建筑面板填料表面上的纤维碎末或纤维团块,会阻止填料的原本纤维本身之间或各填料之间与一或多个外壳壁部的有效熔合;
在连续生产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现有系统中薄片的厚度和数量不允许生产几种模数宽度;
现有的薄片整理系统由于存在各填料的允差而考虑各薄片缺乏对齐的自动补偿;
现有系统要求在各个单独阶段切割和铣切侧面边缘,导致多组工具用于不同的厚度;
由于两相邻轻型建筑面板在其装配期间的不精确对齐而造成热量损失;
现有的系统予见到使用滑动导引装置导引各薄片,由于摩擦和随之而来的成员中的热量损失而导致各外侧薄片的滞后;
为各种聚胺酯填料研制出了轻型建筑面板的现有标定系统,因此各种填料对于每一厚度要求不同的侧面链条或间隔器;
人力捆装成品;
设备各个零件的周期性调节和同步化;
表面上各粘接剂层的厚度不均。
本发明的主题是轻型建筑面板、加工过程和用于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设备,并如下所示解决了上述各种技术问题。
防火轻型建筑面板,即本发明的主题,包括至少三层:上部金属板片,主要是矿物纤维的中央(中间)填料,以及下部金属板片。上和下层二者都制出轮廓。两个外层(即上和下层)以永久方式,比如用适当的粘接剂,连接于中层。
轻型建筑面板,即本发明的主题,包括至少三层:两个外层,亦即其上和下层,至少一层由金属板片制成,而另一层或是由金属板片或是由另类材料(比如沥青带条、纸张、铝材、塑料等),以及中层填料,最好是矿物纤维。上和下两层都可以制出轮廓。
任一外层轮廓包括至少通过弯折外层材料而制成的侧面边缘,所述侧面边缘限制填料的横向(即垂直于所述面板的作业方向)移动和为所述面板提供强度。
由上述材料制成的上部外层实现上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功能,而由上述材料制成的下部外层实现下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功能。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各用语上部外层和/或上层和/或上部金属板片指的是上部外面屏蔽和/或成形装置,而各用语下部外层和/或下层和/或下部金属板片指的是下部外面屏蔽和/或成形装置。
厂家发送着色的金属薄板,最好是可以敷以塑料薄层的成卷钢材或铝材。采用各解绕滚筒抻直金属板片并通过当今技术中所公知的补偿回路、切割剪床和引向成型工具的各滚轮,后者都设置在所谓制槽机之内。本申请中解绕一词指的是抻直原先缠绕起来的带条等。
在制槽机中制成的特定产品的轮廓取决于几种因素,特别是材料的有效利用、顾客喜好的适当设计和合格质量的顶边制作。取决于这些因素,可以考虑到材料机械特性(比如弹性模数)而确定各滚轮的尺寸和材料利用与成品(面板)强度之间的比值。
成型工具设置在制槽机之内,后者利用特定的几对成型工具或利用一些盒具,其特征在于几对成型工具安置在特定台架(“盒具”)上,后者使得可能快速和简易地更换成型工具。
在制作期间更换材料是利用双解绕滚筒、带有双心轴或者双托架的解绕滚筒以及单解绕滚筒来实现的,所有这些解决办法,对于带聚胺酯填料轻型建筑面板制作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来说,都是已知的。材料供入量的控制必须是能够加速新的材料以补偿为更换所述材料而损失的时间。
在制作防火轻型建筑面板制作过程中更换出自不同材料的着色或无色薄层而又把生产中断保持在最低限度的技术问题之新的解决办法,体现在以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与使得可能快速更换工具和材料的技术的结合之中。
在解决以粘接剂薄薄地涂敷外壳的问题(这对面板防火能力最为重要)的防火轻型建筑面板制作过程中,由不同材料着色或无色各层形成的一或多个外壳之中一或多种填料组成的面板,其轮廓制作的新的解决办法的其特征在于确定轮廓。所谈到的轮廓应当或是梯形的,或是直线的,或是其组合。
关于面板防火能力的新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采用密度至少为115公斤/米3的特定矿物纤维填料显示出来的。具体地说,密度在115公斤/米3与135公斤/米3之间的矿物纤维填料用于具有适当机械特性(比如承载能力、压力强度)的防火轻型建筑面板,而密度在135公斤/米3与165公斤/米3之间的矿物纤维填料用于可踩的平坦屋顶轻型建筑面板,这种屋顶应当不带永久变形地承受使用期间的和局部受压场合下通常载荷(可踩踏性)。
采用新的技术解决办法,可以予见到产生长度范围在2000毫米与14000毫米之间而厚度范围从60毫米到200毫米的防火轻型建筑面板。这些厚度可以采用提出的方法和设备来达到,从而可以使用以高达1200毫米各段供应的矿物面板。同时,设备可以调节到基于所供应的矿物纤维面板厚度范围在70与76毫米之间而制作宽度在800毫米与1200毫米之间的最终面板,并采取偶数的薄片。比如,厚度为72毫米的14个薄片可保证制成的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宽度为1000毫米。
所供应的矿物纤维面板必须切分成为许多薄片,而后在轻型建筑面板组装之前接合在拼花状系统之中,这一点在当前技术中已为人所知,特别是由本申请人所配备的建筑之中。这一加工过程包括把矿物纤维面板切分成为许多薄片、使这些薄片转动90°,组成薄片的各组集和把其组集之内的各薄片重新排列成拼花状组件。一种纵向和一种侧向力量施加于这一拼花状组件上以构成用于进一步制作轻型建筑面板的连续的薄片带条。
由于切割期间出现的不精确性或由于薄片材料的性质所致,可能在拼花状排列中出现凹凸不平之处,特别是,可能出现一或多块薄片的错移而导致相邻各薄片叠置状况的改变。这些都可以通过设置一反馈回路-用于嵌入一具有适当长度的校正薄片-来予以克服,通过嵌入校正薄片,拼花状排列得以恢复。
此新颖解决办法还保证了生产薄片期间的切割质量,以致粘接剂层在矿物填料装接于其他各层的过程中施加于矿物填料。
此外,这一用于铣切和修边(切割)矿物填料的系统可以予见到保证在一单独阶段中铣切和修边薄片带条的每一边缘并无论薄片带条的厚度而使用同样一组工具。
为了清除切割和铣切的残余,并为了在最终组装产品之前清除其他来源的杂质,薄片带条的表面使用一抽吸系统予以清洁。在此之后,一薄薄的粘接剂涂层(层)施加于适当的薄片带条表面,以便在组装过程中把它装接于各外层。粘接剂及其涂敷三者的特性对于获得防火能力(在此词对于轻型建筑面板制作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的意义之内)都是重要的。粘接剂应当以薄膜或细滴形式,或者通过将其喷涂在薄片带条上面,而均匀地予以涂敷。
薄片带条应当确当地送入两个外层之间。在此新颖方法中,采用所述薄片带条从侧面送入。然后,在一双带装置中组装两个外层和矿物填料,不过,由于先前的过程可能已经损害了相邻各薄片的对齐关系,所以在组装之前薄片带条必须使之对齐。
在双带装置之内,各个外层和矿物填料被组装成为一连续的轻型建筑面板带条,以便一当从双带装置之中出来,就被切分成为具有适当长度的各轻型建筑面板。适当时,制作一种檐边。然后,各轻型建筑面板加以检查,并采用新颖装放方法予以装放以便运输。
这种加工过程,即本发明的主题,可以用装入或连接于控制盘的微处理机予以控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主题借助于以下提出的各实施例和通过所附各图进一步地予以说明,从而各图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并提供:
图1表明一部设备的布局,此设备具有一上层展卷滚筒1、一下层展卷滚筒2、一下层制槽机3、一上层制槽机3、一矿物填料肋材的嵌装装置5、矿物填料切割器6、矿物填料整理和嵌装装置7、一予热室8、粘接剂涂加装置9、挠性带材展卷机10、一双带装置11、一带锯12、一上侧链条13、一下侧链条16、一卸载系统19、一包装装置20。
图2表明一种屋顶建筑面板型材,带有一上部金属板片21、一矿物填料22、一下部金属板片23和一粘接层29。
图3表明与上部金属板片21、矿物填料22、下部金属板片23和粘接层29互相连接之前和期间两个互相连接的屋顶建筑面板型材。
图4表明一种正面建筑面板型材,具有上部金属板片21、矿物填料22、下部金属板片24和粘接层29。
图5表明与上部金属板片21、矿物填料22、下部金属板件23和粘接层29互相连接之前和期间两个互相连接的正面建筑面板型材。
图6表明屋顶面板下部金属板片23的细节。
图7表明屋顶和/或正面面板的上部板片21的细节。
图8表明一种波状屋顶建筑面板型材,具有矿物填料22、下部金属板片25和粘接层29。
图9表明两个互相连接的波状屋顶建筑面板型材,具有矿物填料22和下部金属板片25。
图10表明使用密封带30密封正面建筑面板。
图11表明使用密封带30密封屋顶建筑面板。
图12表明把宽度为L和L1的矿物填料面板切分成宽度为h6和h2的各薄片的两项实施例,为此画出各薄片26、一组圆锯33和各个矿物填料面板81。
图13表明在一给进装置32上滑向一组n个圆锯33的矿物填料面板81和一包括各薄片26的面板,一吸头39可从面板的表面清除矿物纤维的颗粒、碎块和/或灰尘。
图14表明连同所述组圆锯33的一堆积台,以及堆积台82。
图15表明在一方向变换台83中薄片方向的变换。
图16表明用一整理给进装置84分离成各个薄片26或其各组并利用一转盘85使各薄片26围绕中心转动基本上一个直角。
图17表明一重组装置87,具有偶数26a和奇数26b薄片、一薄片集合86、一侧面导带88、薄片带条89和一横向滚轮90。
图18表明一面板,由作为薄片带条一部分的各矿物填料薄片构成,后者错移开来以便偶数26a和奇数26b薄片在纵向上叠置在一起。
图19表明一面板,由作为包括偶数26a和奇数26b薄片的薄片带条的一部分之许多薄片26和校正薄片28构成。
图20表明作为薄片带条一部分的一矿物填料36面板36,在一给进装置上朝向圆锯35滑动以便修边(切割);比朝向铣刀37滑动以便铣切作为薄片带条一部分的矿物填料面板36的边缘;以及吸头39,用于清除矿物纤维的部分、颗粒和/或团块。
图21表明用于屋顶22a面板或正面22b面板的矿物填料,带有铣出的边缘38以便更好地配合金属板片。
图22表明薄片带条进入双带装置11;表明侧面导带88、薄片带条89、横向滚轮90和可自由转动的侧面导引滚轮92,其形状配合薄片带条89边缘的形状。
图23表明予热室8、粘接剂涂敷装置9与双带装置11之间的连接状况。
图24表明使用下部掺混头41把粘接涂层涂敷到薄片带条89的下部表面上。
图25表明使用上部掺混头41和下部掺混头42把粘接涂层涂敷到薄片带条89的上部表面上,从而表明上部外层21、下部外层23,24、双弯弧半径R和非控制水平错移d。
图26表明双带装置11的横向截面,带有侧面链条上部链节13,14和侧面链条下部链节16,17,从而表明上层21、薄片带条89和下层23,24。
图27表明用于装接一挠性材料带条45-此带条从挠性材料解绕滚筒44上解绕并行经一予热挠性材料带条的系统46(可卸除的加热室46)-的一系统,带有冷却空气或气体吸入得以再生的系统,从而表明薄片带条89、上部掺混头41和双带装置41。
图28表明面板(成品)的装载(加垫),从而表明各垫板51;各垫板51之间的净距Lsve;面板长度Lpak,包括至少两张轻型建筑面板预定的装载允差;垫板51长度Lpad;整捆中垫板51的数量N;以及垫板边沿至面板边沿的距离Tpak。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弄直金属板片,应当采用至少2000公斤能力的解绕滚筒,使得能够使用宽度高达1.5米的金属板片而滚轮直径高达1.5米。
有待成型的金属板片在制槽机上予以成型,亦即,上部金属板片在上部制槽机4上,而下部金属板片在下部制槽机3上。
有待在上部制槽机4上成型的材料的厚度范围在:
0.4至0.9毫米的着色钢质金属板片;
0.4至0.8毫米的塑料涂敷钢质金属板片;
0.5至0.9毫米着色或无色铝质金属板片;
0.4至0.8毫米不锈钢;
0.3至0.7毫米表面处理钢;
0.4至0.9毫米铜质金属板片。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之中,有待在下部制槽机3上成型的材料的厚度范围:
0.5至1.1毫米的着色钢质金属板片;
0.5至0.9毫米的塑料涂敷钢质金属板片;
0.5至1.1毫米的着色或无色铝质金属板片;
0.4至0.8毫米的不锈钢;
0.3至0.7毫米的表面处理钢;
0.4至0.9毫米的铜质金属板片。
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之中,有待在下部制槽机3上成型的材料的厚度范围:
0.4至1.35毫米的着色钢质金属板片;
0.4至0.8毫米的塑料涂敷钢质金属板片;
0.5至1.35毫米的着色或无色铝质金属板片;
0.4至0.8毫米的不锈钢;
0.3至0.7毫米的表面处理钢;
0.4至0.9毫米的铜质金属板片。
可以快速更换工具和材料而又使过程中断保持到最低限度的综合技术见于以下综合技术之中:一上层解绕器2,以及一下层解绕器1;后者采用能够以低速在生产期间更换金属板片的双托架。工具放置在可以简单快速地予以更换的盒器里。正面面板盒器比如包括两件工具并使得可以在两个不同的预先选定的正面面板型材之间更换而不中断和不作另外更换。
为了允许以粘接剂薄层对外壳作或是一层或是多层涂敷(这对于面板的防火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型材应当或是梯形的、或是直线的,或是其组合。在用于屋顶的面板的制作实施例中,本申请人以示范方式提出一种包括上部21和下部23金属板片以及矿物填料22的面板,所有元件在其间使用粘接剂层29进行连接。所述面板的特点在于各下部肋板或突起-它们之间的周期距离范围从200到300毫米,以及各特殊端头。这些特点,以及两个相邻的互相连接的型材在附图2、3、6、7和10中可见。本申请人还以示范方式提出于面正面的优选实施例,即一种包括上部21和下部24金属板片以及矿物填料21的面板。由于(a)上和下层轮廓的对称性和(b)屋顶和正面面板二者上部轮廓之间的等同性所造成的节约和生产优化的新颖解决办法,在图4、5、7和11中可见。本申请人还提出波状屋顶面板的新颖解决办法,此面板包括或是聚胺酯或是聚胺酯与矿物组合的填料22,以及一下部金属板片25,这在图8、9中可以看出。后一实施例的特点在于通过交替地上下叠置各种材料而形成的材料组合。所附各图表明两个相邻的型材以部分搭接的方式互相连接的情况。各图还表明一些突起,其增加了面板的强度;以及一些端头,在配置突起的面板应当通过部分搭接而互相连接而无突起的情况下提供相邻面板之间互相连接的手段。此外,不同材料的各型材(各金属板片)通过涂敷粘接剂薄层29而装接于矿物填料。一如上述,这些型材的技术细节示于图2至9并由于它们的文字说明会过分复杂而借此纳入说明之中。本申请人以示范的方式把以适当长度切出的一薄片带条89看作矿物填料22,两种表述(矿物填料和薄片带条),为此申请的目的,都说明同一配置。
各突起和/或各肋板23,前一段中曾予以提及,具有梯形截面,两底边中较窄者的宽度范围在20与30毫米之间,梯形内角范围在23°与33°之间,以及高度范围在33与40毫米之间,从而达到特别节约的各项数值是:两底边中较窄者的宽度为25毫米,梯形内角为25°,以及高度为37毫米,全都出自外层的1250毫米总宽度。此中,梯形内角定义为由梯形的任一侧边与垂直于梯形两底边的直线所形成的角度。
其次,在优选实施例中,本申请人建议在两相邻面板之间于其下部接合处使用阻凝层(vapor barrier),所述阻凝层是采用标准材料的适当密封带条(比如O形圈)30而实现的。对于甚少需要的应用场合,可以通过在接合处叠置金属板片和纤维(wool)层而予以取代。
面板的制作采用这样一种过程,其中矿物填料经过预先处理并装接于外部各层。矿物填料在优选实施例中以宽度为L和长度为S的填料面板81的形式予以提供,从而填料是矿物纤维(mineral wool)。各面板81采用在此所述的技术切分成许多薄片26。各薄片26组装成包括许多相邻薄片的各组集86,所述各薄片沿着它们的各较长侧边邻接起来。这些薄片组集86然后以拼花状方式重新排列,而后连接成为拼花状排列的各薄片的连续块体89,此前所指的薄片带条89。
所述各面板81首先使用一套至少两只圆锯33切分成各薄片26,以致在出口处获得具有适当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各薄片。作为范例,对于宽度为1000毫米和厚度为500毫米的轻型建筑面板,一套9只圆锯33用以制作600毫米长、150毫米宽和72毫米厚的各薄片。然后,各组薄片加速送往聚积台82,而后送往方向变换台83。后者把各薄片移动的方向从长度方向变换为宽度方向并使各薄片易于移向整理给送器84,后者把各组薄片分离成各别薄片并把它们同步地给进到一转盘85上面,其方式是,所述转盘85的每一隔间由一个薄片26予以填充。各薄片朝向整理给送器84的运送是借助于传送带实现的,后者的速度大于整理给送器84的容放速度,从而实现各薄片26之间在其移动方向上的接触。用以从转盘85构成薄片各组集的薄片的实际数量取决于制成品的模件尺寸(modular size)。作为范例,对于1000毫米的模数(modulus),倘若面板81厚度是73毫米,薄片的数量是14。
从转盘85继续其行程的由至少两个薄片26构成的一组称作薄片的一个组集86。此组集的其特征在于,各薄片借助于诸如各导引管筒或类似物的各分离件分离开来并沿着各薄片的长度以相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各薄片在垂直于其移动方向的方向上(亦即横向上)基本上对齐。薄片组集86(a.k.a薄片组集)被输往只用于操作启动时的重新排列装置87。所述重新排列装置保证各薄片的重新排列以形成拼花状外观并由于各薄片沿长度方向连接起来而实现重新排列而在操作启动之后不再需要。重新排列装置设置在各分离器的端部处,而在重新排列装置之后各薄片不再分离,而是在各侧面被连接起来。采用至少一条侧向导带88把侧向力施加在各薄片86上,从而把分离的各薄片组集86转变成从上面观看时以其拼花状外观为特征在连续的薄片带条89。作为范例,如果各薄片是600毫米长,理想的重新排列会构成交替错移的部分叠置起来的各薄片,所述叠置段大致有300毫米,亦即薄片长度的一半。所述连续的薄片带条89应当借助于垂直于薄片带条89移动方向而设置的横向滚轮90在铅直方向对齐。所述侧面导带88借助于一部引擎或电气马达驱动,从而其速度大于薄片带条89的速度,确保各薄片间在长度方向上的装接和防止拼花状结构出现错乱。侧面导带88的速度超出薄片带条速度3%到20%。
由于在加工薄片26期间出现的不精确性或由于薄片材料的性质,拼花状排列可能出现不规则现象,特别是其一个或多个薄片的错移可能出现,导致改变相邻各薄片的叠置状况。这种新颖的解决办法提供了反馈回路以嵌入与薄片26相比长度不同的一种校正薄片28。这种嵌入恢复了前述的叠置状况,如果薄片26的错移超出由于规定允差所允许的错移的话。作为范例,如果薄片26长度是600毫米并需要叠置大约300毫米,而且如果散布性的允差是100毫米,则相邻各薄片26之间的叠置部分应当不超过400毫米而至少是200毫米。相邻各薄片之间的叠置状况会由于填料的机械特性和加工过程的工艺性质(比如不精确的切割等)而改变。作为范例,如果所述的叠置部分超过允差,比如,如果叠置部分超过400毫米或小于200毫米,则所发明的加工过程要求其一个或多个校正薄片28被嵌入两个沿长度方向相邻的薄片之间,比如校正薄片28的长度是100毫米,可以恢复范围从200毫米到400毫米的叠置状况。应当着重指出,这些数字实例只表明本发明的构想而不应当认为是限制本发明技术的应用。本申请人建议,薄片26的长度范围应当在300毫米与1000毫米之间,而校正薄片的长度范围应当在50毫米与300毫米之间。实际的叠置部分是利用光学探测器测定的。作为参照,可以使用任意一列薄片之中的某一薄片26的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使用薄片带条89边缘处的薄片26位置。
其次,在一矿物填料切割器6中切割填料时达到这样的一种切口质量,以致粘接剂薄层可以成功地予以涂敷,所述薄层对于保证成品的防火能力是很重要的。建议切口的允差是±0.3毫米。在优选实施例中,供给的宽度为L的矿物填料面板81滑过一给进器32而通向一组n个圆锯33,在此,n等于或大于2。这组圆锯33保证同时将所述矿物填料面板81切割成宽度为L/(n+1)的各薄片26。
优选实施例的特点还在于使用圆锯铣切和修边(切割)矿物填料的新颖系统。为保证轻型建筑面板的适当宽度,切割是必需的,而为保证侧面薄片与轻型建筑面板外层之间的良好接触,铣切是需要的。至少一个圆锯35,而通常是装在同一轴件上(共轴地)、以轻型建筑面板的宽度隔开的至少两个圆锯35把薄片带条89的边沿修整(切割)成模件宽度(亦即,对应于特定尺寸的宽度=轻型建筑面板的模数)。薄片带条89厚度通常范围在60至200毫米之间。此外,其一部或多部圆锯35把薄片带条89的切下(修整下来的)的边缘破成碎片,随后借助于下述的抽吸系统予以清除。从而,圆锯35平面的法线基本上垂直于薄片带条89上部表面的法线,不过,可以根据最终顾客的要求而形成其他各种角度。圆锯35平面在薄片带条89上部表面平面上的投影基本上平行于薄片带条89移动的方向。这一方案旨在解决需要多组调整到不同薄片尺寸(厚度)的工具的修边技术问题。继修边之后,薄片带条89传输到至少一部铣切台(milling station)以使其一或多个边沿由至少一把铣刀37予以铣切,通常在正面轻型建筑面板的情况下,在一侧(比如左侧)上至少两把铣刀37,而在另一侧(比如右侧)上至少两把铣刀,并在屋顶轻型建筑面板的情况下在一侧(比如左侧)上至少一把铣刀37,而在另一侧(比如右侧)上至少一把铣刀37。铣刀37因而形成轻型建筑面板边沿的适当轮廓38,以便在装配阶段期间实现两相邻轻型建筑面板之间的适当连接。如上表明,通过只是采用用把铣刀和/或铣刀模式(对于屋顶面板,左和右铣刀;对于正面面板,左和右铣刀),就覆盖了每一类型屋顶或正面面板的不同尺寸范围。
在此所述的加工过程和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保证在继修边(切割)和铣切作业之后从薄片带条89表面上除净团块和颗粒。吸头39借助于抽吸作用从薄片带条89的表面除去多种颗粒、碎片和团块并因而改进了所述表面的机械特性而使之可能涂敷粘接剂-比如胶水-的稀薄涂层(层)。涂层被认为是薄的,如果粘接剂的每一涂层(层)不超过500克/米2。同样的各吸头39在修边作业和铣切作业之后施用。
以特定方式涂敷的具有适当特性的专用粘接剂使得可能制作防火的轻型建筑板材。粘接剂应当用粘接剂涂敷装置9均匀地以薄膜或细滴方式涂敷或喷涂在薄片带条89的大部分表面上。此装置通过基本上垂直于薄片带条89移动方向的周期或摆动动作而确保粘接剂均匀地涂敷在薄片带条89的上和/或下面上。为了(a)在矿物填料与其一或多个外层之间的结合达到充分的强度,以及(b)提高轻型建筑面板的耐火性,极其重要的是所涂敷的粘接剂(胶水)的数量局部地保持在所建议的90至110克/米2的范围之内。作为范例,0.1公斤/米2与0.5公斤/米2之间的粘接剂用于1000毫米宽的面板,所述粘接剂与高达粘接剂总质量的45%的水相混合,用于把薄片带条89连接于下部外层23、24、25。粘接剂用上部混合头41涂敷于装接于上部外层的薄片带条89的上部表面,并用下部混合头42涂敷于装接于下部外层的薄片带条89的下部表面。因而,建议的薄片带条89速度在4至8米/分的范围之内。作为范例,粘接剂(胶水)(最好是,发泡的Poliol-CO2和“Isocyanate-MDI”)的特性如下:粘度达2泊;密度达1500公斤/米3,实验室反应时间:暴露时间15-20秒,另外暴露时间超过64秒并在一双带装置11中在高达50℃的温度下养育高达3分钟,从而“发泡的Poliol-CO2”与“Isocyanate-MDI”以按重量计的比值1∶(1.1至1.5)混合。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上部和下部外层是由金属板片制成的。
其次,新的技术解决办法表现在进一步从侧面受到导引的各薄片的带条89的侧面引入。薄片带条89使用各侧面导引滚轮92-其形状符合薄片带条89的边缘形状-被送入双带装置11,所述各侧面导引滚轮92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双带装置11通过沿铅直方向施力而促进上部外屏蔽(shielding)和/或定形装置(formative means)与薄片带条89以及下部外屏蔽和/或定形装置与薄片带条89的永久(即不可拆开的)接合,导致称之为连续轻型建筑面板带条的构件。所述轻型建筑面板带条随后被切割成各个轻型建筑面板(成品)。不过,在把所述薄片带条89送入双带装置11之前,薄片带条89之内的各薄片予以对齐,因为它们可能因为两度弯曲而已经发生错移。建议的从侧面送入的角度在7°与13°之间的范围之内,在9°与10°之间期望有最佳效果。此送入角度使得可能送入厚度范围从50毫米到250毫米的薄片带条89,最佳效果在60毫米与200毫米之间。在送入双带装置11之前,薄片带条89是不受支承的,因为粘接剂涂敷装置9(各混合头)需要它不受阻碍地运作,因而借助于可自由转动的、形状符合于薄片带条89边缘形状的各侧面滚轮实现送入(导引)。所述各侧面滚轮提供预定的侧向力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各薄片之间足够的摩擦力量以使薄片带条89不受支承地送到下部外面金属板片。
以上述方式进入双带装置11提出了另一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亦即薄片带条89的两度弯曲,所述两度弯曲可在垂直于双带装置11移动方向的侧视图上看到。所述两度是需要的,以便把薄片带条89的高度从各薄片26的配置高度降低到适于送入双带装置11的高度。具有半径R的两度弯曲造成在进入双带装置11时各薄片26不受控制的水平错移d。这一技术问题是借助于综合侧向和纵向(即沿着轴线或薄片带条移动的主方向)力而加以解决的。纵向力是通过在铣切台处设置在侧面(边沿)薄片上方的附加驱动滚轮和增大的薄片带条89的速度而实现的,所述各驱动滚轮补偿由铣切造成的额外摩擦。侧向力是通过经由予设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各侧面导引滚轮92施压而实现的。侧向力量是必需的,以便(a)造成可防止各薄片错移和/或间隙出现的各相邻薄片26之间的适当摩擦,以及(b)通过增加纵向力来防止各薄片堆码起来。在首次弯曲之前,薄片带条89由至少一个对齐滚轮91使之对齐,从而对齐滚轮91以如下方式位于首次弯曲区域之后薄片带条89的上方,即其中心线位于一平行于薄片带条89平面的平面之内和其中心线垂直于薄片带条89移动方向。同时,所述对齐滚轮91限制薄片带条89中各相邻薄片26的铅直错移。此外,双带装置11施加充分的铅直力以通过使各薄片在铅直方向上部分地变形和把粘接剂部分地挤入各薄片而补偿各相邻薄片26之间可能的铅直错移。成功地操作一或多个对齐滚轮91的条件是局部减小的侧向力量和随后局部减小的各薄片之间的摩擦。
在双带装置11之内,薄片带条89由至少一根侧面链条予以导引。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所知的,侧面链条的技术问题是,对于每一类型(尺寸)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侧面链条或间隔器。本发明中,这一技术问题是通过使用至少两根同步操作的侧面链条予以解决的。以前研制的用于填以聚胺酯填料的产品的现有各种系统是由用于校正成品的各侧面链条和双带(作为连续操作装置)组成的。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知道,各侧面链条是连续的环形带,具有成品侧面预期轮廓的形状,可限制聚胺酯的膨胀和限定聚胺酯类型填料的侧面。本申请的新颖性显示在用于制作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一种加工过程和设备之中,其采用两根单独的同时操作的链条,以如下方式限制和导引轻型建筑面板带条,即一上部链条的接触零件(比如链节)符合于并借助于其形状限制和进一步经由摩擦传递自身的动量到轻型建筑面板带条所具有的上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至少一个上部边缘上。另一方面,一下部链条的接触零件符合于并借助于其形状限制和进一步经由摩擦传递自身的动量到轻型建筑面板带条所具有的下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至少一个下部边缘上。在进入双带装置11之前使用相应各制槽机4、5制成的、轻型建筑面板带条所具有的、上部和下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边缘此后限定(限制)薄片带条89并防止粘接剂扩展到由上部和/或下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边缘限制的区域以外。作为范例,上部金属板片11使用至少两根上部侧面链条13、14的各配合零件(即各接触零件)予以导引,两根链条都可以调节高度以适应特定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不同厚度并可以调节宽度以适应特定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不同宽度。从而上部各侧面链条13、14的各配合零件被简化成为上部金属板片21各边缘并从而轻型建筑面板带条各上部边缘的轮廓的反面。作为另一范例,下部金属板片23,或在正面面板情况下的下部金属板片24,或在波状屋顶面板情况下的下部金属板片25,使用至少两根下部侧面链条16、17的各配合零件予以导引,两根链条可以调节宽度以适应特定防火轻型建筑面板的不同宽度。从而下部各侧面链条16、17的各配合零件被简化成为下部金属板片(23、24、25分别在特定的轻型建筑面板上)各边缘并从而轻型建筑面板带条下部各边缘的轮廓的反面。其次,正是由于如上所述的各面板之间的同样轮廓(图2至图9),可以使用同样的上部各侧面链条13、14,因而在制作不同类型面板之间而进行切换期间不需予以改变。其次,可以使用沥青带条或其他挠性材料45而代替同一装置11之中的上部金属板片。
在薄片带条89的侧面上并在薄片带条89进入双带装置11之前,至少有一部装置用于装设保护装置。所述装设是使用聚乙烯带条、PVC带条或其他类型材料的各种带条沿着薄片带条89侧向表面(即非基本表面)的长度进行的,从而这些带条提供了使得各侧面链条不受粘接剂、纤维颗粒或其他机械的或化学的杂质等阻塞的技术防护,同时它们提供了使成品(即轻型建筑面板)不受湿气侵害的功能保护,直至安装所述面板为止。各种带条的宽度按照各种轻型建筑面板的不同厚度予以调节。
代替金属板片,人们可以使用各种挠性带条,诸如沥青、塑料薄片、纸张或铝质薄片。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系统可使薄片带条89下部表面装接到下部金属板片上,同时可使薄片带条89上部表面装接到泡碱纸、铝片、塑料片和沥青带条(此后通称为“挠性材料”)上。可以利用聚集回路和/或接合台变换不同的材料而不中断加工过程。这一系统还需要用于予热挠性材料的装置,以软化所述挠性材料,以便实现良好的装接而不显著地降低所述挠性材料带条的强度或甚至使之撕裂(切断)。作为范例,有一种挠性材料解绕装置44,设置在双带装置11上方,解绕滚筒44的能力高达2000公斤,挠性材料宽度高达1.3米和一挠性材料辊的直径高达1.2米。
在使用至少一种挠性带条的实施例中,使用粘接剂的装接是在进入双带装置11之前用至少两个设置在摆动装置上的混合头41进行的,所述各混装头41考虑到上述各个参数通过在两个方向上的横向运动均匀地用粘接剂涂敷矿物填料的上和/或下侧以确保其装接于上部和/或下部外层23、24、25。
作为范例,挠性材料带条45从挠性材料解绕装置44解绕开来并被引过挠性材料带条46的予热系统。带条45使用温度范围在100℃与200℃之间的热空气或其他气体予以加热,从而带条厚度在1毫米与5毫米之间和给进速度在3米/分与9米/分之间,所以带条达到的温度范围在40℃与75℃之间。带条45在可拆下的腔室46之中加热,后者的特点在于抽吸系统47,利用它吸入冷空气或其他气体并予以重新加热(再生),所述腔室是封闭或半开式的。继加热室46之中的处理之后,带条45利用无空气喷涂遍及整个宽度均匀地涂以粘接剂,作为范例,每一单层(涂层)使用从0.1到0.5公斤/米2。涂料施用于下部带条45的上侧。粘接剂施加于予热的表面,而在予热表面温度范围在40℃与50℃之间时达到最佳效果。最终反应过程是在高达50℃的温度下在双带装置11之内进行的。而成品在15℃以上的温度下储存高达24小时。
在使用挠性带条的面板情况下,可以施加一种凝结屏蔽涂层以代替矿物填料。作为范例,可以使用一种聚胺酯涂层,而所述凝结屏蔽涂层的量不应超过1.5公斤/米2。由此,挠性带条用作技术防护覆盖层,用于制作凝结屏蔽涂层在2至10毫米范围之内、通常是8毫米的轻型建筑面板。作为范例,凝结屏蔽涂层可以通过在轻型建筑面板(比如挠性材料带条)的上层与下部金属板片之间扩展粘接剂而予以施加。在此情况下,挠性材料带条用作涂层与双带装置11之间的一种屏障,并具有美学功能。
在优选实施例中,轻型建筑面板带条或防火轻型建筑面板带条采用上述加工过程和设备予以制作。所述带条一当从双带装置11中出来就使用一带锯12切分成预定的长度,带锯以预定的向上切割方向把切屑转向内侧并使用专门的切割器(割刀)除去上部金属板片上的切屑。由于振动阻尼,因而达到高质量最终切口的惊人技术效果。切割或使用圆锯切割的相反方向会导致振动,因为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中层较软。在切割期间,使用专门的压紧和/或限制器件来限制面板的运动以减小振动效应,因而达到较高质量的切口。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制作一些檐边(eaves),办法是,使用分离装置事先使下层与或是矿物填料或是其他中层材料分离(比如分离装置的流态涂层可防止矿物填料与下部外层的粘着)和横交于轻型建筑面板带条移动方向切割所述中层材料。用于本申请目的的檐边表示轻型建筑面板的下部金属板片的突出部分并可以在安装相邻各面板期间用作叠置部分或是屋顶的檐边。制作檐边是使用圆锯实现的。作为范例,在制作长度范围从50毫米到200毫米的檐边时,首先挪动上部金属板片和中间层(即上部与下部金属板片之间的填料),以致下部金属板片变得长于上部金属板片和填料。这样,下部金属板片的突出部分就用作伸展的屋顶中的檐边或叠置部分。
制成的各面板装放在各托架或其他存放表面(此后称作垫板)上。在屋顶面板情况下,各面板成对码放,即两块面板构成单独一个整体,从而各平坦表面翻向外面,而各波状表面(显示在图2至9上)翻向里面(彼此面对),以便保护各波状表面在运输期间不致变形并增大运输效率。各成品装放在各垫板51上。新的解决办法表现为按照由于纳入最终产品的多种材料组合而造成的不同整捆长度和不同荷重所作的各垫板51的新颖布置。从而,一捆包括至少铅直码放(彼此上下安放)的一些轻型建筑面板。优选实施例的过程(伺服)因而如下:
(i)具有至少两块垫板51。
(ii)在最下面面板(作为整捆的一底部表面)的端部处的垫板51设置得离开最下面面板边沿以外一个距离Tpak,以便用于包装和保护各面板,而Tpak范围在5与25毫米之间。
(iii)整捆置放在其上的各垫板51之间的距离按照以上公式计算:
LSVE=((Lpak+2*Tpak)-(N*Lpod))/(N-1)
图20中可见一些数值,而
LSVE是各垫板51之间的净距离
Lpak是面板的长度,包括装放至少两块轻型建筑面板的预定允差
Lpod是垫板51长度
N是一整捆中垫板51的数量
Tpak说明在(ii)中
(iv)取决于面板厚度dd的各具体参数的数值和矿物填料的密度r综述在下表之中,除另作说明之外所有的数值均以米计,而长度参照于(iii)中的Lpak。
    中等dd=80mmr=100kg/m3     重型dd=60mmr=150kg/m3     轻型dd=200mmr=60kg/m3
  垫板数N     面板长度(默认)从          到     面板长度(最大)从            到     面板长度(最小)从            到
  2     2.00     3.60     2.00     3.20     2.00     4.50
  3     3.61     6.30     3.21     5.30     4.51     7.00
  4     6.31     9.20     5.31     7.20     7.01     10.00
    5     9.21     12.00     7.21     9.20     10.01     14.00
    6     12.01     14.00     9.21     11.40     -     -
    7     -     -     11.41     14.00     -     -
根据这一过程执行完成上述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按照荷重可以选择三种可能,即轻型、中等和重型。因此可能(比如,由所阐明的设备的操作者)选择考虑较大或较小数量的垫板51,而也起到支承作用的各垫板51是由本材(托架)、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和/或其他适当材料制成的。
作为范例,从以上表格“中等”一栏中将会取得面板厚度为80毫米和纤维(wool)密度为100公斤/米2时的数据。
此外,优选实施例借助于一微处理器使用控制算法予以控制和调节,此微处理机装入或连接于控制盘,采用以下各指令:
读入、调节和控制有关过程运行的实际数据;
指导和控制包括经受加工过程的特定产品的尺寸和类型的有关工作顺序(work-order)方面的数据;
调节关于纳入产品的材料的跟踪能力的数据,其在证明纳入的材料与经过测试的产品一致以便获得销售产品的所需证书和/或执照方面是特别重要的。
记录加工过程期间各种误差的证据并确认其根源以及借助于数据获取和处理来从事误差的统计分析。
不言自明,上述发明也可以以不改变本发明实质的其他具体形式加以利用。

Claims (7)

1.一种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a)用于防护环境的屏蔽装置;
(b)用于赋予形状和强度的成形装置;
(c)矿物纤维和/或玻璃纤维和/或绝缘材料组合的填料;
(d)用于把屏蔽和/或成形装置与填料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轻型建筑面板的一个表面在纵向上配置至少一个突起和/或至少一条肋板;以及
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的特点在于至少一个端头和/或突起,以便在装配期间便于相邻各轻型建筑面板之间的互相连接和/或在装配期间便于与相邻各轻型建筑面板的叠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上部和下部屏蔽和/或成形装置相对于轻型建筑面板的纵向轴线是对称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使用密封装置促进相邻各建筑面板之间的互相连接。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头和/或突起,以便在装配期间便于相邻各轻型建筑面板之间的互相连接和/或在装配期间便于与相邻各轻型建筑面板的叠置。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屏蔽和/或成形装置上各突起和/或各肋板的特点在于梯形横截面,其梯形两个底边中较窄的宽度范围从20毫米到30毫米、梯形的内角在23°与33°℃之间,以及两个平行底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从33毫米到40毫米。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矿物纤维、玻璃纤维和/或其他绝缘材料包括以下各种密度之一:
(a)115公斤/米3与135公斤/米3之间,用于具有适当机械特性的防火轻型建筑面板;
(b)135公斤/米3与165公斤/米3之间,用于可踩的基本上平坦屋顶的轻型建筑面板或用于那些应当在利用期间承受通常载荷和/或局部压力荷重的面板。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轻型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各种绝缘材料的组合是在至少两层中进行的。
CNA031044883A 1998-03-04 1999-02-02 轻型建筑面板 Pending CN15157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IP9800066 1998-03-04
SI9800066A SI9800066A (sl) 1998-03-04 1998-03-04 Lahka gradbena plošča, postopek in naprava za serijsko izdelavo lahkih gradbenih plošč z jedrom iz mineralnega polnila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3613A Division CN1131361C (zh) 1998-03-04 1999-02-02 用于连续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5766A true CN1515766A (zh) 2004-07-28

Family

ID=2043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044883A Pending CN1515766A (zh) 1998-03-04 1999-02-02 轻型建筑面板
CN9980361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1361C (zh) 1998-03-04 1999-02-02 用于连续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361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1361C (zh) 1998-03-04 1999-02-02 用于连续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EP (1) EP1060313B1 (zh)
CN (2) CN1515766A (zh)
AT (1) ATE306595T1 (zh)
AU (1) AU2304799A (zh)
BR (1) BR9908481A (zh)
CA (1) CA2322436C (zh)
DE (1) DE69927677D1 (zh)
EA (1) EA002651B1 (zh)
ES (1) ES2251175T3 (zh)
RS (1) RS50272B (zh)
SI (1) SI9800066A (zh)
WO (1) WO199904521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4330A (zh) * 2012-05-02 2012-08-22 赵依健 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
CN112376716A (zh) * 2020-12-09 2021-02-19 吴学刚 一种屋面横装保温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I20985A (sl) 2001-07-08 2003-02-28 Trimo D.D. Postopek in naprave za pripravo, razrez in urejanje lamel v brezkončen trak izolativnega polnila, prednostno mineralne volne kot polnila lahkih gradbenih plošč
EP1409810A1 (de) * 2001-07-26 2004-04-21 Deutsche Rockwool Mineralwoll GmbH & Co. OHG Gebäudeelement
DE10146755C1 (de) * 2001-09-22 2003-04-30 Rockwool Mineralwolle Gebäudeelement
MXPA04009102A (es) * 2002-03-18 2004-12-13 Metecno Spa Panel aislante con lados profundamente perfilados, proceso y aparato para fabricar el mismo.
SI21807A (sl) * 2004-06-15 2005-12-31 Termo, D.D., Industrija Termicnih Izolacij, Skofja Loka Ojacana gradbena termoizolacijska plosca
DE102007031906A1 (de) * 2007-07-09 2009-01-15 Grenzebach Maschinenbau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industriellen Befüllen von unterschiedlich strukturierten Hohlräumen in Bausteinen
FI20105564A0 (fi) * 2010-05-21 2010-05-21 Saint Gobain Rakennustuotteet Eristyspala, eristysmenetelmä ja eristyspakkaus
GB201121252D0 (en) * 2011-12-12 2012-01-18 Knauf Insulation Doo Skofa Loka Mineral wool panel
IS2965B (is) * 2015-05-28 2017-03-15 Eysturoy Grímsson Regin Ný byggingareining úr steinull og trefjastyrktu plasti
RU2655489C1 (ru) * 2017-03-16 2018-05-2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рхитекту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ибстрин) Трехслойная стеновая панель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DE102017005389A1 (de) 2017-06-08 2018-12-13 Lutz Möller Flächenleichtbaupaneeleinlage und Montagehilfen
RU204439U1 (ru) * 2021-02-26 2021-05-25 Владимир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Семьянов Стеновая сэндвич-панель
GR20220100364A (el) * 2022-05-03 2023-12-11 Μαρια Χρηστου Καραλη Πυραντοχο και θερμομονωτικο πανελ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YU45493B (en) * 1988-03-25 1992-05-28 Trimo Trebnje Light building thermoisolative fire-resistant plate
SI9110235B (sl) 1990-09-04 2001-04-30 Partek Ab Postopek in naprava za izdelavo sendvič plošče
ITVE940022A1 (it) * 1994-05-13 1995-11-13 Metecno Spa Pannello sandwich a grecatura profonda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ITVE940023A1 (it) * 1994-05-18 1995-11-18 Metecno Spa Pannello in lana minerale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4330A (zh) * 2012-05-02 2012-08-22 赵依健 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
CN112376716A (zh) * 2020-12-09 2021-02-19 吴学刚 一种屋面横装保温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22436A1 (en) 1999-09-10
WO1999045218A1 (en) 1999-09-10
EP1060313A1 (en) 2000-12-20
CA2322436C (en) 2007-05-15
EA002651B1 (ru) 2002-08-29
EA200000802A1 (ru) 2001-02-26
DE69927677D1 (de) 2005-11-17
RS50272B (sr) 2009-07-15
SI9800066A (sl) 1999-12-31
CN1131361C (zh) 2003-12-17
AU2304799A (en) 1999-09-20
EP1060313B1 (en) 2005-10-12
ATE306595T1 (de) 2005-10-15
YU52400A (sh) 2002-10-18
CN1292056A (zh) 2001-04-18
BR9908481A (pt) 2002-01-08
ES2251175T3 (es) 2006-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61C (zh) 用于连续制作带有矿物填料的轻型建筑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205398C (zh) 层压的铺地板镶板的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744C (zh) 对片状材料进行刻痕和折叠的设备
US9758966B2 (en) Lamella cor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FI85451B (fi) Foerfarande och anlaegg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skivproduktaemne.
US531864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n insulation assembly
CN1792578A (zh) 一种单面涂胶胶合板和胶合板清水模板生产方法
CN1957147A (zh) 声学元件及其生产
CA1085282A (en)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57987A (zh) 高速打褶装置
EP2133184B1 (en) Panel of wood or the like, and method and machine for the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301835C (zh) 制造三维成型物体的方法
CA2167404A1 (en) Mineral wool panel and method for its construction
CA2860969C (en) A lamella cor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US4552793A (en) Reoriented glass fiber board product
US5302221A (en) Pipe wrapping method
CN1662437A (zh) 用于胶合两个包装材料板的设备
EA000656B1 (ru) Внутренний слой гофрированного картона,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10773412B2 (en) Profiling saw blade and method of using
CN214687042U (zh) 一种接板机
CN106881936A (zh) 一种kt板成型机
CN1343824A (zh) 多方向的地板镶板
WO201301380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lexible end grain balsa panels
US20100162870A1 (en) Machine for Creating Grout Lines on Boards and/or for Cutting Tiles from Board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CN1088536A (zh) 折叠片状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