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3099A - 多模式的打火机 - Google Patents

多模式的打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3099A
CN1513099A CNA028107950A CN02810795A CN1513099A CN 1513099 A CN1513099 A CN 1513099A CN A028107950 A CNA028107950 A CN A028107950A CN 02810795 A CN02810795 A CN 02810795A CN 1513099 A CN1513099 A CN 151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er
actuation component
breech lock
component
moti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07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0310C (zh
Inventor
P・亚当斯
P·亚当斯
班克斯
F·费尔班克斯
垢衤抟
A·小斯格罗伊
乌克莱亚
B·图比
J·F·乌克莱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817,2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916171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819,02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48849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IC Corp filed Critical B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3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03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03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2/00Lighters containing fuel, e.g. for cigarettes
    • F23Q2/16Lighters with gaseous fuel, e.g. the gas being stored in liquid phase
    • F23Q2/16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gn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3/00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sparks
    • F23Q3/01Hand-held lighters, e.g. for cigaret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ghters Containing Fuel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火机(2),该打火机可以由至少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来促动,在第一种模式中,柱塞部件(63)定位成可以使偏压部件(80)阻止促动组件的运动,使得使用者只能在触发器上施加高促动力时才能点燃打火机(2)。在第二模式中,使柱塞部件(63)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得偏压部件(80)不阻止促动组件的运动,不阻止的程度与第一模式中阻止的程度相同,因而使用者在触发器上施加低促动力时便可以点燃打火机(2)。该打火机(2)包括具有凸轮随动件(116)的转动杆组件(10),在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只允许部分地压下触发器(25)。在杆组件部分地或者完全地伸出时,增加了完全压下触发器(25)的困难。

Description

多模式的打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打火机,例如用来点香烟和雪茄的小型打火机,或者用来点燃蜡烛、烧烤架、壁炉或者营火的实用打火机,本发明具体涉及这样一种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可以防止不经意的使用者无意地操作或者不希望地操作。
背景技术
许多年来已经提出用来点燃烟草制品例如雪茄、香烟和袋烟的打火机。通常,这些打火机或者采用转动摩擦元件或者压电元件在喷嘴附近产生火花,该喷嘴喷射燃料容器中的燃料。压电机构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因为它们用起来比较简单。Meury的美国专利No.5262697(“‘697专利”)披露一种这样的压电机构,此专利’697的内容已作为参考文献整个包含在本文中。
打火机也已从逐渐小型香烟打火机或者衣袋里装的打火机演变成广泛用在生活方面的各种打火机。这些日用打火机广泛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点燃蜡烛、烧烤架、壁炉和营火。对这些打火机的较早的想法主要是依赖于加长促动把手,以便在末端处容纳典型的小型打火机。美国专利No.4259059和4462791包括这种原理的例子。
许多小型的和实用的打火机具有可以阻止不希望的小孩点燃打火机的某些机构。这些机构通常是开/关式的开关,这种开关可以关闭燃料源或者防止促动器例如按钮在打火机上移动。这种使用者可以在“开”和“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开/关式开关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成年人可能在使用后忘了将开关推回到“关”的位置,因此这种开关不是有效的。
其它的小型的和实用的打火机包括弹簧偏压的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以阻止或者防止促动器或者按钮的运动。Saito的美国专利No.5697775和Shike等人的美国专利No.5145358公开这种打火机的各种例子。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能够防止不经意的使用者无意地操作或者不希望地操作的打火机,但是这种打火机可以使每个有意的使用者能够顺利地点燃打火机,以便这种打火机可满足各种使用打火机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两种操作模式的打火机。在这两种操作模式中,打火机在操作上优选地不采用这样的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在杆组件部分地或者完全地处于延伸出位置时阻止或者防止促动部件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大致包括装有燃料的壳体、促动打火机的促动部件、以及柱塞部件。该柱塞部件最好在高促动力位置或者第一部件位置与低促动力位置或者第二部件位置之间运动。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使用者需要将第一促动力施加在促动部件上才能点燃燃料,而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时,需要将第二促动作用力施加在促动部件上才能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大于第二促动力。
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高促动力位置的柱塞部件间接驱动一个偏压部件,使得偏压部件提供一个反作用或者阻止促动打火机的第一反向力。当使用者改变柱塞部件的位置或者使其移动到低促动力位置时,该偏压部件将提供反作用或阻止促动打火机的不同的第二作用力。
优选的是,由偏压部件提供的第一反向力大于并且可选择性地显著大于第二反向力。可选择的是,由偏压部件提供的第二反向力可以大致为零。当使用者向促动部件施加一个程度与高促动力模式相同的力时,在低促动力模式的偏压部件可以不反作用于促动部分或者阻止促动部件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高促动力位置的柱塞部件在操作与该促动部件结合、或者接合、或者接触、或者连接。在低促动力位置时,该柱塞部件可以与促动部件接触或者脱开,使得偏压部件不显著地阻止或者反作用于促动部件的运动。
按照一个实施例,促动部件可以选择性地配送燃料、促动点燃组件、或者执行这两种功能。打火机可以选择性地具有由促动部件促动的点燃组件。该点燃组件包括压电单元。促动部件可以是至少一个触发器。在高促动力位置时,偏压部件通过增加促动触发器所需的力可以阻止触发器移到促动位置。
在另一方面,闩锁部件在操作上与柱塞部件相连。该闩销部件可以用各种方式例如可枢转地、可滑动、悬臂方式连接于壳体、或者这些连接的组合方式连接于壳体。在枢转连接中,闩锁部件的一端连接于壳体,而另一端是自由运动的。闩锁部件的运动可以使柱塞部件在高促动力位置和低促动力位置之间运动。该闩锁部件可以与外加的偏压部件分开,或者可弹性变形,或者柱塞部件可以由使用者直接移动或者改变位置。
在替代实施例中,打火机包括具有接合部分的柱塞部件和具有接合部分的促动组件,该柱塞部件可以在第一静止的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在第一状态下,柱塞部件的接合部分与促动组件的接合部分相连,并且该促动组件使柱塞部件的接合部分移动。在第二种状态下,柱塞部件的接合部分不与促动组件的接合部分接合。
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多模式的打火机的一个优选方面是,在多次促动打火机后,在任一种模式中操作打火机所需的第一和第二触发器作用力基本保持不变,最好是第一触发器作用力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由偏压部件施加的第一和第二反向力最好不随打火机的使用而显著变小。
按照再一实施例,打火机包括装有燃料的壳体、点燃被配送的燃料的点燃组件、与壳体相连的促动部件、以及操作上连接于壳体的可改变位置的柱塞部件。需要预定的促动力使促动部件移动到促动位置,以促动打火机。在第一位置,柱塞部件与促动部件相连,使得需要第一促动力将促动部件移动到促动位置,该第一促动力大于操作系统的力。
按照多模式的打火机的优选方面,第一或者高促动力模式最好依赖于使用者的身体特征,具体是更依赖于力量特征,而第二或者低促动力模式最好更依赖于使用者的识别能力和技巧。在这种打火机的另一优选的可选方面,使用者在高促动力模式中可以用单个手指促动打火机。另外,按照这种打火机的另一优选的可选方面,使用者在低促动力模式中需用两个手指促动打火机。该打火机的另一优选的可选特征是,在高促动力模式中可以用不同的促动顺序或者运动促动打火机,这种促动顺序或者运动不同于低促动力模式中的促动顺序或者运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打火机包括装有燃料的壳体、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点燃部件、与壳体相连的促动部件、以及用于至少增加移动促动部件点燃燃料的困难的第一和第二阻止部件。至少一个阻止部件可以使促动部件运动,但可以使其止动,足以防止燃料点燃。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使用者试图在促动部件移动之前移动闩锁时,需要第一闩锁力将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到第二闩锁位置。当使用者在移动闩锁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需要用第二闩锁力将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到第二闩锁位置。第二闩锁力不同于第一闩锁力。
当闩锁位于第一闩锁位置(例如“高作用力模式”)时,使用者要点燃燃料便需要向促动部件施加第一促动力,而当闩锁位于第二闩锁位置(例如“低作用力模式”)时,使用者要点燃燃料需要向促动部件施加第二促动力。第一促动力不同于第二促动力。第一促动力最好大于第二促动力。
按照一个实施例,第二闩锁力可大于第一闩锁力,或者当使用者在试图移动闩锁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便基本上可以防止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到第二闩锁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打火机具有可移动的杆组件。按照一个实施例,该杆组件在操作上与促动部件相连,使得当杆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充分止动该促动部件,从而可以防止点燃燃料。可以充分使促动部件止动,防止燃料的释放出和/或者防止产生火花。当杆状部件位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时,并可使促动部件充分运动而点燃燃料。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基本上使促动部件止动。该杆组件最好可枢转地连接于壳体,该促动部件最好是可滑动的。
该打火机还包括凸轮随动件,该随动件具有与形成在杆组件上的凸轮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部分和与促动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该凸轮随动件可以朝向凸轮表面偏压。杆组件的枢转使得凸轮表面移动凸轮随动件。当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凸轮随件第二部分可使促动部件充分止动,从而防止点燃燃料。当杆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凸轮随件第二部分可使促动部件充分移动,以便点燃燃料。
凸轮表面包括第一制动件,在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制动件与凸轮随件的第一部分接合。该凸轮表面还包括与第一制动件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二制动件,以用于提供抗杆组件运动的阻力。当杆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制动件接合。该第一位置处于关闭位置,而第二位置处于伸出位置,并且该凸轮表面还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制动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制动件,以便当杆组件位于至少一个或者多个中间位置时与凸轮随动件的第一部分接合。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杆组件可枢转地连接于壳体,并具有用于转动该杆组件的高杆力位置和低杆力位置。作用在杆组件上一点的并可以充分地使杆组件枢转的枢转力在杆组件位于高杆力位置时大于在低杆力位置时作用于该点的可以充分地使杆组件枢转的枢转力。优选的是,在杆组件的关闭和伸出位置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高杆力位置和至少一个低杆力位置。至少一个额外的高杆力位置位于杆组件的伸出位置和/或者关闭位置。或者,至少一个额外的低杆力位置位于伸出的和/或者关闭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杆组件可松开地配置在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上。该凸轮随动件可松开地将杆组件定位在该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上。该杆组件还可松开地定位在伸出的位置和/或者关闭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打火机包括点燃燃料的点燃组件、在操作上可选择性地促动点燃组件的促动部件、以及延伸穿过杆组件的导管。该导管包括限定通道的管子,以便将燃料从容器输送到喷嘴。盘绕导线装在该通道内,并电连接于点燃组件和喷嘴。打火机还包括绝缘导线,该绝缘导线使点燃组件连接于金属杆,该绝缘导线至少部分地盘绕在管子上。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打火机包括至少一个部件,该部件使燃料源流体连通地连接于喷嘴,并使点燃组件电连接于喷嘴。该打火机包括可以绕枢轴枢转的杆组件,该至少一个部件与枢轴分开一定距离,并至少部分地穿过杆组件延伸。该杆组件限定一个与该枢轴隔开一定距离的孔,该至少一个部件延伸穿过该孔。该孔最好是弧形槽口。该至少一个部件可以是输送燃料的导管,其中具有导线和/或者部分绝缘的导线。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特征,在所附的若干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这些附图是:
图1是一个实用打火机实施例的部分切去的侧视图,为了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各种内部零件已除去各种部件,图中打火机处于初始状态,杆组件位于闭合位置,触发器和闩锁部件处于初始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
图1A是放大分解透视图,示出用在图1所示打火机上的燃料输送单元的若干部件;
图1B是图1所示实用打火机后部的放大侧视图,其中切去一部分;
图2是图1所示打火机的局部侧视图,为了清楚和更好地理解各种内部零件例如闩锁部件、柱塞部件和偏压部件,已除去许多部件,图中触发器和闩锁部件处于初始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
图3是图1所示打火机除去外壳后各种部件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3A是放大分解透视图,示出用在图1所示打火机上的另一实施例柱塞部件和活塞部件;
图4是图3所示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打火机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图中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处于初始位置;
图6是图1所示打火机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图中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处于压下位置;
图7是图1所示打火机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图中闩锁部件已被压下,柱塞部件位于低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处于初始位置;
图8是图1所示打火机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图中闩锁部件被压下,柱塞部件位于低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位于被压下的位置;
图9是图1所示打火机的分解局部透视图,示出壳体和分开的杆组件;
图9A是分解局部透视图,示出用在图1所示打火机上的杆组件的各种部件;
图10是图1所示打火机前部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位于关闭位置的杆组件;
图10A是图10所示打火机前部分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部分伸出的绕枢轴转动约20°的杆组件;
图11是图10所示打火机前部分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部分伸出的绕枢轴转动约45°的杆组件;
图12是图10所示打火机前部分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部分伸出的绕枢轴转动约90°的杆组件;
图13是图10所示打火机前部分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完全伸出的绕枢轴转动约160°的杆组件;
图14是图10所示打火机前部分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部分伸出的绕枢轴转动约135°的杆组件;
图15是图1所示打火机凸轮随动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6是局部切去的部分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火机,图中触发器和闩锁部件位于初始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
图16A是示意顶视图,示出图16所示打火机活塞部件、柱塞部件和高强弹簧的一部分;
图17是图16所示打火机的部分切去的局部透视图,图中打火机位于闩锁部件被压下的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低促动力位置;
图18是部分切去的局部透视图,示出本发明打火机的第三实施例,图中打火机位于初始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
图18A是示意顶视图,示出图18所示打火机活塞部件和柱塞部件的一部分;
图19是部分切去的局部透视图,示出图18所示的打火机,图中打火机位于闩锁部件被压下的状态,柱塞部件位于低促动力位置;
图20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打火机的第四实施例,图中触发器和闩锁部件位于初始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
图21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图20所示打火机,其中打火机位于闩锁部件被压下的状态,而柱塞部件位于低促动力位置;
图22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打火机的第五实施例,图中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
图23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打火机的第六实施例,图中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
图24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图23所示的本发明打火机,图中杆组件位于伸出位置;
图25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打火机的第七实施例,图中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
图26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图25所示的本发明打火机,图中杆组件位于伸出位置;
图27是部分切去的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打火机的第八实施例,图中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
图28是图27所示触发器、电触头和导电条的透视图;
图29是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图中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位于初始位置;
图29A是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图29所示打火机,图中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位于被压下的位置;
图30是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图中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位于初始位置;
图30A是图30所示打火机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图中柱塞部件位于高促动力位置,而触发器位于被压下的位置;
图31是放大局部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图中触发器位于初始位置;
图31A是图31所示打火机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图中触发器位于被压下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中示出按本发明构造的实用打火机2的一个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明显看出,可以对各种部件进行很多变形和替换。尽管已根据实用打火机说明本发明,但是普通人员很容易将这种说明应用于常规的装在口袋里的小型打火机等。
打火机2一般包括壳体4,该壳体主要由模制的刚性聚合物或者塑料例如丙烯腈二乙烯丁二烯三聚物等构成。该壳体是也可以形成为两部分,这两个部分可以用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例如超声焊接法焊接在一起。
壳体4包括各种支承部件例如下面说明的支承部件4a。为了各种目的,例如支承元件或者控制元件运动路径,在打火机2上还形成其它支承部件。壳体4还包括把手6,该把手形成壳体的第一端部8和第二端部9。下面要说明的杆组件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第二端部9。
参考图1、1A和1B,该把手6最好包括燃料输送单元11,该单元包括燃料容器或者主体12、阀门驱动件14、喷射阀组件15、弹簧16、导向件18和定位器20。该容器12支承燃料输送单元11的其它部件,并形成燃料隔间12a和小室12b,还包括一对间隔开的支承部件12c,该支承部件12c从其顶边缘向上伸出。该支承部件12c形成开口12d。该燃料隔间12a包括燃料F,该燃料可以是压缩的碳氢化合物气体例如丁烷或者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等。
参考图1A和1B,阀门驱动件14可转动地支承在隔间12上,位于支承部件12c的下面。该阀门驱动件14连接于喷射阀门组件15,该喷射阀门组件包括喷射杆或者阀杆15a和电极15b,该电极15b是可选择的。该喷射阀门组件是常开阀门设计,利用作用在阀门驱动件14上的弹簧部件16的压力关闭。或者该喷射阀门组件还可以是常闭阀门设计。
在美国专利No.5934895(“‘895专利”)中公开了适合的燃料输送单元11,该专利的内容整个作为参考包含在本文中。也可以采用在美国专利No.5520197(“‘197专利”)或者美国专利No.5435719(“‘719专利”)公开了另一种燃料输送单元11的装置,这些专利的内容已整个作为参考包含本文中。可以采用在上述专利中公开的燃料输送单元,可以根据普通技术人员的要求采用所有公开的部件,或者去掉各种部件例如防风屏、闩锁弹簧、闩锁等。还可以采用燃料输送单元的其它装置。
参考图1A,导向件18具有壁,该壁形成槽口18a和凸出部18b。在组装打火机时,导向件18配置在支承部件12c之间,该支承部件12c可以向外弯曲,从而装入导向件18。一旦凸出部18b与开口12b对齐时,该支承部件12c便回到其原来的垂直位置。凸出部18b和开口12b的相互作用,使得导向件18可以固定在主体12内。
参照图1A和1B,定位器20包括形成孔20b的第一部分20a和L形的后部分20c。燃料连接件22配置在喷嘴15a的顶部,其中安装燃料导管23。然而连接器是选择性的,如果不用该连接器,导管可以直接配置在喷嘴15a上。
定位器20相对于喷射阀门组件15正确定位燃料导管23,这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使导管23穿过孔20b,使得导管23位于连接器22内。下面说明导管23的细节。在导向件18的槽口18a中配置定位器10的后部分20c。定位器20和导向件18作成为使得这些部件可以快速卡合在一起,以便相对于喷射阀门组件15正确定位导管23。导向件18和定位器20是选择性的,可以用打火机的壳体4或者其它部件来支承和定位连接件22和导管23。另外,导向件18和定位器20可以有不同结构,只要它们能够起到将连接件22和导管23配置在喷管15a上的作用。
容器12、导向件18、定位器20和连接件22可以用塑料制作。然而阀门驱动件14、阀杆15a和电极15b最好用导电材料制作。燃料输送单元11可以是预组装单元,该单元包括燃料输送容器12、喷射阀门组件15和偏压的阀门驱动件14。当燃料输送单元11配置在打火机中时,外壳支承部件4a有助于定位和保持单元11的位置,如图1所示。壳体支承单元4b有助于定位定位器20。
再参考图1,打火机2还包括促动部件25,该部件可驱使阀门驱动件运动,从而选择性放出燃料F。在此实施例中,促动部件还选择性促动引燃燃料的点燃组件26。或者促动部件可以既执行燃料的放出,又执行点燃操作,而另一个机构或者组件可以执行其它操作。在例示实施例中的促动部件25包括触发器。在另一实施例中,如下面说明的,该促动部件可以是促动组件的一部分。
参考图1B,虽然对于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不是必须的,但优选的点燃组件26是电点燃组件例如压电机构。该点燃组件或者可以包括其它的电子点燃部件例如美国专利No.3758820和5496169所示的部件、火花轮和火石组件,或者在这种技术中用来产生火花或者点燃燃料的其它众所周知的机构。点燃组件或者可以包括电池,该电池具有例如连接在其两极的线圈。压电机构可以是在’697专利中说明的那种机构。压电机构26已经示意示于图1B中,在’697专利中进行了详细说明。
压电单元26包括上部分26a和下部分26b,这两部分可以沿共同轴线彼此相对滑动。在压电单元的上下部分26a和26b之间配置螺簧,或者复位弹簧30。该复位弹簧30用于反抗压电单元的压力,在配置于促动部件25中时,可以阻止促动部件25的下压。压电单元的下部分26b装在燃料输送单元11的配合室12b中。压电单元26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上部分26a的电触头或者凸轮部件32。在起始位置时,上、下部分26a和26b分开的间隙为X,该凸轮部件32由导电材料构成。上部分26a连接于促动部件25。火花导线或者金属丝28是部分绝缘的,可以用任何已知方式电连接于压电单元的电触头29。
如图1所示,闩锁部件34位于把手的顶侧,而促动部件25对着闩锁部件34,靠近把手的底侧。参考图2-4,闩锁部件34一般包括不受支承的活动前端36和后端38,前者包括向下延伸的柱子36a,后者可转动地固定于壳体4的枢轴40上。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闩锁部件34可以以另外方式连接于壳体,例如以悬臂方式、滑动方式或者转动方式连接于壳体。当闩锁部件34是可滑动时,可以与凸轮配用。
参考图3和4,叶簧42包括前端42a和后端42b。从图4可以清楚看出,该叶簧42是弯曲,使得前端42a位于后端42b的上面,隔开一段距离。根据打火机的部件配置和必须的空间考虑,该叶簧的形状可以改变,例如可以改变成平面形状。或者,叶簧可以配置在闩锁部件44的前部。另外,可以用螺簧、悬臂簧或者其它任何适合于偏压闩锁部件34的其它偏压部件代替该叶簧。
参考图5,叶簧42的后端42b配置在壳体4内,位于支承部件4c之间,使得端部42b连接于外壳4,该弹簧42在操作上基本上类似于悬臂部件。由于该弹簧42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前端42a可以自由活动并受到向上的偏压,从而可以使闩锁部件前端36回复到其初始位置,如图5所示。因此闩锁部件34的未受到支承的前端36可以和弹簧42的前端42a一起向下活动。
闩锁部件34最好用塑料制作,而叶簧最好用具有弹性的金属制作,例如用弹簧钢、不锈钢制作,或者其它类型的材料制作。应当注意到,尽管在图中示出叶簧42装在壳体4中,但是它也可以连接于打火机的其它部件上。
参考图1,下面说明促动部件或者触发器25的其它细节。触发器最好滑动连接于壳体4。触发器25和壳体4的尺寸和结构可以作成为使触发器的前、后运动受到限制。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触发器可以以另外方式接合于或者连接于壳体,例如以绕枢轴运动的方式、转动方式或者悬臂方式。例如,触发器可以是连杆系统或者可以由两片构成,其中一片可滑动连接于壳体,而另一片绕枢轴转动。
在参考图3,触发器25包括下部分44和上部分46。参考图3-4,下部分44包括前部手指促动表面48、第一室50(用虚线示出)和第二室52(用虚线示出)。当触发器25装在壳体4内时,该手指促动表面48从壳体伸出,使得它可以用使用者的手指(未示出)操作。
在此实施例中,触发器25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或者该上部分和下部分可以形成为两个分开的片,这两个片可以焊接在一起,或者触发器可以是多部件单元的一部分。
参考图4和5,触发器25的第一和第二室50和52水平配置。第一室50位于第二室52的下面,第一室50作成可以接收促动复位弹簧53。该弹簧53配置在触发器25和壳体4的第一弹簧止动部分或者支承部件4d之间。参照图4,触发器25还包括延伸部分54,该延伸部分从下部分44向后延伸,第二室52伸入到该延伸部分。第二室作成为可以接收点燃组件26(如图1所示)。
参考图3和4,触发器25的上部分46包括两个L形的导向件。在此实施例中,该导向件是侧壁57上的由切口56表示的侧部切口。该切口56包括第一部分56a和与第一部分56a连通的第二部分56b。第二部分56b包含基本上平行于垂直轴线V的壁56c。该垂直轴线V垂直于纵轴线L和横轴线T(示于图1)。在此实施例中,该导向件是切口,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触发器可以具有实的侧壁,而导向件可以形成在侧壁的内表面上。
参考图3,触发器上部分46还包括后部切口58和在触发器上壁61上的槽口60。该上部分46还包括具有接合表面62a的向前伸出的接合部分62,该接合部分62的作用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3,在此实施例中,触发器25的上部分46和导向件56构成双模式组件的一部分。该双模式组件还包括柱塞部件63和活塞部件74。在此实施例中,触发器的上部分和下部分46和44形成为一个部件。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上部分和下部分46和44可以形成为在操作上连接在一起的分开的部件。
柱塞部件63装在打火机中时位于闩锁部件34的下面。该柱塞部件63基本上为T形,具有纵向延伸的主体部分64和横向延伸的头部66。从图4可以看出,该头部66具有平的前表面66a。当柱塞部件63装在触发器25内时,该表面66a大体平行垂直轴线V。
参照图3,主体部分64包括两个在后端的横向延伸销钉68、上表面上的凹部70和垂直延伸凸出部72,该凸出部从主体部分64的底表面伸出。该凹部70是选择性的。
参照图3和4,在其它实施例中,触发器25的壁56c和柱塞部件63的壁66a可以具有不同结构。例如这些壁可以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倾斜的。例如,壁66a和56a可以是倾斜的,大体平行于直线A1,该直线与垂直轴线V偏离角度β。壁66a和56c或者可以倾斜,大体平行于直线A2,该直线与垂直轴线V偏离角度θ。或者壁56c可以作成为包括V形槽口,而壁66a可以包括V形凸出部,该凸出部可以放在壁56c的V形槽口中,反之也成。
参考图4和5,活塞部件74包括后部分76和前部分78。后部分76包括用于接触大作用力弹簧或者偏压部件80的垂直后壁76。该弹簧80配置在壁76a和壳体4的第二弹簧止动部分或者支承部件4e之间。再参考图4,后部分76还包括形成止动部件76c的水平切口76b。该切口76b和止动部件76c可以使活塞部件74可滑动地装在壳体的轨道(未示出)上,并可以使活塞部件74沿纵向滑动预定距离,使得柱塞部件63起作用,如下面要说明的。
参考图3和4,活塞部件74的前部分78包括两个分开的臂82,该臂82和前部分78形成可以接收柱塞部件63销钉68的切口84。该切口84和柱塞部件63的销钉68的形状和尺寸定为可以使柱塞部件63相对于活塞部件74转动,如下面将要详细说明的。在此实施例中,柱塞部件63可以转动地连接于活塞部件74,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柱塞部件63可固定连接于活塞部件74,但是该柱塞部件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活塞部件74的前部分78还包括向下延伸的支承部分86,该支承部分包括水平台子88,该台子具有向延伸的销钉90。参考图3和5,当活塞部件74组装在打火机中时,该台子88穿过触发器25的后部切口58,而且销钉90与柱塞部件63的销钉72对齐,使得销钉72和90将柱塞复位弹簧92固定在其间。柱塞部件63通过复位弹簧92的作用接触上壁61(见图3),该复位弹簧92向上偏压柱塞部件,使其回到其起始位置。
参照图3A,图中示出柱塞部件63′和活塞部件74′的优选实施例,这些部件用在图1所示的打火机2上。柱塞部件63′类似于柱塞部件63,只是主体部件64′包括单一的中心销钉部分68′和槽口68。该活塞部件74′类似于活塞部件74,只是活塞部件74′的前部分78′包括单一的臂82′,该臂形成切口84′,以便转动支承柱塞部件63′的销钉68′。当柱塞部件63′向下转动时,该槽口68接收臂82′。
下面将参照图6和8详细说明促动部件25的操作。参照图9,按照打火机2的另一方面,该打火机包括杆组件10,下面说明该组件的细节。杆组件10可以活动地连接于壳体4和/或者与壳体4分开形成。该杆组件10可以在图1和图10所示的第一位置或者关闭位置和图13所示的第二位置或者打开位置或者完全伸出的位置之间转动。在关闭位置时,该杆组件被折叠到紧靠壳体4,以便运输和储存打火机2。在完全伸出位置时,该杆组件10向外伸出,离开壳体4。
参照图9和9A,该杆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于底部件102的杆101。该杆101是金属作的圆筒管,该管可以接收导管23(如图1所示)和导线28。该杆101还包括在杆自由端附近形成一体的小凸出部101a。或者将分开的小凸出部连接于该杆。
参照图9和9A,底部件102可以装在壳体4第二端部9上形成的凹部104中。该凹部104位于壳体4的侧面之间。因此,使杆组件10位于这些侧面之间。
底部件102包括两个主体部分106a和106b,一般为圆柱形状,形成孔108。按照所示的实施例,主体106a和106b形成沟槽106c,使得主体部分106a和106b焊接在一起时,该沟槽106c中形成室107。一种用来焊接底部件片的方法是超声焊接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底部件102的这种结构和形状。
主体部分106b上形成孔109,如图10清楚示出的,该孔109是一个弧形槽,该槽穿过主体部分106b并与沟槽106c和沟槽中形成的室107(见图9)连通。下面将详细说明弧形槽109的作用。
再参考图9,外壳4包括一对形成在其内表面112上的轴杆101a和101b。轴杆101a是阳性部件,而轴杆101b是阴性部件。这些轴杆101a和101b的形状和尺寸定为使得在焊接时可以快速卡合在一起。轴杆101a和101b可以用超声焊接法,或者普通技术人员周知的其它焊接方法进行焊接。在另一种替代形式中,该轴杆101a和101b可以分开一定距离。一旦组装后,该轴杆101a和101b便伸入到孔108中,以使杆组件10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4。轴杆101因此构成杆组件转动的枢轴P。该枢轴P最好横向延伸(即从壳体4的一个侧面伸到另一侧面,不垂直伸出该侧面),并垂直于纵轴线L,然而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包括枢轴P的其它取向。壳体4还包括形成在壳体4内表面112上的衬垫113,以便将底部件102支承在凹部104中。底部件102还包括一对在其相对两侧的选择性摩擦部件。例如,一对橡胶的O形环固定在底部件的相对两侧,靠着衬垫113。可以用该选择性的摩擦部件来提供杆组件10绕枢轴P转动的阻力。
回到图1,打火机壳体4还包括在前端9的垂直壁4f。底部件102还包括大体径向延伸的凸出部106d。该壁4f和凸出部106d之间的配合可以防止杆101沿方向W1的运动显著超过图13所示的完全伸出位置。另外,当杆组件位于完全伸出位置时,在垂直壁4f和底部件102的凸出部106d存在稍许间隙。
参考图10-14,该打火机2具有凸轮部件116,该凸轮部件可以将杆组件10可松开地定位和固定在关闭位置(见图10)和完全伸出位置(见图13)中的不同位置,以及定位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见图11和12)。凸轮随动件116还可以防止使用者在杆组件10位于图10所示的关闭位置时充分运动或者更具体地滑动触发器25,而将打火机2点燃,并可以继续防止触发器25的这种大的运动,直至杆组件10已经转到预定位置例如从关闭位置转到约40°的位置,如下面要说明的。触发器25的这种止动可以防止点燃打火机或者点燃火焰,方法是防止放出燃料。例如可以通过制止产生火花而制止产生火焰。
参照图15,凸轮随动件116可转动地装在壳体4上形成的柱子117(图9中清楚示出)上。该凸轮随动件116包括毂118以及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19和120,该接合部分从毂118的大约相对两侧伸出。该毂118包括用于接收柱子117的孔118a。第一接合部分119包括随动件端部112,该端部可与形成在底部件102上的凸轮表面124相互作用(见图9)。第二接合部分120包括与触发器25上形成的第一接合表面62a(见图10)接触的第二接合表面126a。尽管在图中将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2a和126a表示为钩子部分62和126,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周知的其它形式的接合表面也适于本发明的范围。钩子126可以换一种方式接合打火机的其它部件例如连接部件,以防止产生火焰。
再参考图10,该凸轮随动件116通过在图中示为压缩弹簧的偏压部件128反时针加偏压,使得随动件端部122接触和根随着凸轮表面124。在壳体4上形成座子130,并在第一接合部分119上形成凸出部132(见图15),以使偏压部件128固定就位。该座子130和凸出部132在另一实施例中,形成在相反的部件上。另外,在图中示为螺簧的偏压部件128还可以是张力弹簧或者叶簧,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普通技术人员周知的适合的偏压部件。随动件端部124可以换一种方式使凸轮随动件116具有弹性而偏压在凸轮表面124上。例如,该凸轮随动件116可以是在壳体4中压缩的弹性部件,使得随动件端部122可弹性地偏压在凸轮表面124上。
凸轮表面124是一种波状表面,包括一系列的第一接合部分134a-d,这些部分在图中表示为制动件134a-d。第一接合部分134a-d接合第一接合部分119的随动端部122。制动件134a-d在图中示为形成在底部件102上的凹槽。该凹槽可以接收随动端部122的向外凸出部,使得随动端122可以径向向内移动,使凸轮随动件116绕柱子117顺时针转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制动件134a是倾斜切口,大于其它的制动件134b-d,其余的制动件是凹面切口。制动件134a包括倾斜表面部分135,从而在随动件端部122沿着凸轮表面124在第一制动件134a上移动时,该倾斜表面部分135形成低压力角度。由于这种低压力角度,偏压部件128在底部件102顺时针转动时,逐渐被压缩,同时随动件端部122从第一制动件134a移向第二制动件134b,因此,在使杆组件10转离关闭位置时,使使用者感到平滑的逐渐地转动。这种低压力角度也减小了磨损和作用在凸轮随动件116和底部件102的压力。
本发明不限于图中所示制动件134a-d的形状和结构,制动件134a-d可以是例如形成在底部件102上的凸耳、脊部或者凸出部,这些凸耳接合随动件端部122,并使该端部径向向外移动,造成凸轮随动件反时针转动。本发明也不限于图中所示制动件的数目和位置。另外,本发明还不限于凸轮随动件116以及端部122和126的形状和结构。例如为了改变移动杆组件10所必须的力,可以改变凸轮随动件116、端部122、126和制动件134a-d的结构,例如为了改变将杆组件保持在关闭位置或者包括中间位置的伸出位置所必须的力,也可以改变凸轮随动件116、端部122、126和制动件134-d的结构。
再参考图10,示出的打火机2其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在此位置时随动端部122被偏压在第一制动件134a上,位于与枢轴P相距第一径向距离R1的位置。因为第一制动件134a包含倾斜表面135,所以该杆组件10必须转过预定距离,最好转过40°之后钩子126才与钩子62脱开。当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时,或者转动角小于预定距离时,该钩子126仍与触发器25的钩子62对着,使得在压下促动25时钩子的壁26a和126a将接合。钩子62、126可以分开一定距离,或者作成为可以局部的压下触发器25,但是不能压下到足以点燃打火机2,或者作成为完全不能压下触发器25。
当钩子62和126彼此接合时,该钩子壁62a和126a接触。在图中示出的钩子壁62a、126a的取向基本上平行于垂直轴线V,该轴线垂直于纵轴线L和枢轴P。钩子62、126的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将触发器25压下到足以点燃打火机所需要的力。
钩子壁62a、126a或者可以是倾斜的,例如钩子壁62a、126a可以倾斜到基本上平行于直线B1,使得钩子62、126互锁,该直线B1与垂直轴V偏离角度Y。这种钩子结构可以增加将触发器25充分压下到可以点燃打火机所需要的力。互锁结构所需要的力可以大于垂直壁结构所需要的力。
钩子壁62a、126或者可以倾斜成大体平行直线B2,该直线与垂直轴线V形成角度δ。施加预定的力时,这种钩子将变形,并脱开。这种钩子结构可以增加将触发器25充分压下到点燃打火机所需要的力,但是增加的程度比壁62a和126a是垂直是或者在角度Y时小。
按照示于图10的钩子62和126的实施例,在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时可以充分压下触发器25而点燃打火机2,但是,由于钩子62、126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用比杆组件转到伸出位置或者其间一个中间位置时所需力更大的力。在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时,充分压下触发器25到点燃打火机2所需要的增加的力其大小可以改变,改变的方法是例如改变钩子壁62a、126a的角度和/或者改变制造钩子62、126所用的材料。
杆组件10提供在位于关闭位置时进行无意转动的阻力,因为杆组件10向伸出位置或者沿第一方向W1的转动将使随动件端部122沿倾斜表面135滑动并压缩偏压弹簧28。因此,为了在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时转动该组件10,使用者必须对杆组件施加相大的力,才能使随动件端部122在倾斜表面135上移动并压缩偏压部件128。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和看出,通过选择具有特殊弹性常数的偏压部件128和/或者改变凸轮表面124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改变所需要的力。利用这些特征可将杆组件10可松开地固定在关闭位置。参照图1,打火机2还包括在壳体4凹部4f中的选择性凸出部(未示出),以便可松开地将杆101固定在关闭位置。
参照图10A、11和12,图中示出打火机2,杆组件10位于局部伸出的位置或者中间位置。在起始位置时如图10所示,该杆组件具有中心轴CW1。在第一中间位置,如图10A所示,杆组件10转过约20°的转角α,该转角α形成在杆101的起始中心轴CW1和图中示出中心轴线CW20之间,此时随动件端部122(如虚线所示)位于第一制动件134a上。
在第二中间位置,如图11所示,杆组件10转过约45°的转角α,该转角α形成在杆101的起始中心轴线CW1和图中所示位置的中心轴CW45之间,此时随动端部122位于第二制件134b上。
在第三中间位置,如图12所示,杆组件10转过约90°的转角α。该转角α形成在杆101的中心轴线CW1和图中所示位置的中心轴线CW90之间,此时随动件端部122位于第三制动件134c上。
在第四中间位置,如图14所示,该杆组件10转过约135°的转角α。该转角α形成在杆101的起始中心轴线CW1和图中所示位置的中心轴线CW135之间,此时随动件端部122位于第三制动件134c和第四制动件134d中间。
在完全伸出的位置,如图13所示,杆组件10转过约160°的转角α。该转角α形成在杆101的起始中心轴线CW1和图中所示位置的中心轴线CW160之间,此时随动件端部122位于第四制动件134d上。
参照图10A,图中用实线示出凸轮随动件116位于其初始位置,用虚线示出位于其径向移动的位置。在杆101转离其初始位置20°角时,随动件端部122(虚线示出)与制动件134a内的倾斜表面135接触,而且凸轮随动116稍微绕柱子117转动,然而钩子126(如虚线所示)和钩子62还是对齐的,从而在压下触发器25时仍然接合。因此在此位置,如果不施加大于在其余中间位置(示于图11-12和14)和关闭位置(见图13)点燃打火机的力,则不能使触发器25移动到点燃打火机2。
参照图11-13,在随动件端部122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和第四制动件134b、134c和134d中的这些位置上时,该随动件端部均位于与枢轴P隔开第二径向距离R2的位置。该第二径向距离R2大于第一径向距离R1(见图10),结果,当杆组件10从上述关闭位置转到中间和完全伸出位置时,该随动件端部122便移向壳体4的第一端部8(见图1),使凸轮随动件116绕柱子117顺时针转动,并使钩子126不再与钩子62对齐。因此在这三个位置,钩子壁62a和126a在完全压下触发器25时不接合。在图11中,用虚线示出凸轮随动件116位于其起始位置,而用虚线示出位于其径向移动的距离。在图12-14中,示出凸轮随动件116位于其其它的径向移动位置。
杆组件10显示出对转动的可变阻力。当杆组件位于一个和多个高杆力位置时例如位于关闭位置(见图10)、伸出位置(见图13)和在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见图11和12)时,随动件端部122接触制动件134a-d中的一个制动件。在这些高杆作用力位置中的任意位置上,当随动件端部122沿凸轮表面124移动并且分别由第二、第三或者第四制动件134b、134c和134d径向向外移动时,杆组件10的转动将使第一部分119压缩偏压部件128。杆从关闭位置移动所需的力小于从图11和13所示位置移动所需要的力,因为制动件134a具有倾斜的表面部分135。如上所述,使用者必须对杆组件10施加相当大的力,才能压缩偏压部件128,使随动件端部122移出制动件,从而转动杆组件10。因此,打火机2可以选择性地松开地定位或者固定和稳定在中间位置或者伸出位置中的无论那个最合适的位置上。例如中间位置适合于点燃振动的蜡烛,而完全伸出的位置适合于点燃烧烤架。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和可以看出,凸轮表面可以具有分开各种距离的许多制动件134a-d,从而使杆组件10具有任何数目的不同的关闭、中间和伸出位置以及这些位置的组合。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知道和可以看出,在关闭和完全伸出位置之间可以配置任何数目的高杆力位置和低杆力位置。另外,关闭位置可以是高杆力位置或低杆力位置,而完全伸出位置也可以是高杆力位置或者低杆力位置。
参照图14,图中示出打火机2,杆组件10位于低杆力位置。在所示的低杆力位置,杆组件是局部伸出的,与关闭位置成约135°角。随动件端部122在A点压在第三制动件134c和第四制动件134d之间的凸轮表面124上,并位于与枢轴隔开第三径向距离R3的位置。该第三径向距离R3是凸轮表面124的额定半径,因此随动件端部122只要在随动件端部122不与制动件134a-d中任一制动件对准时,便位于与枢轴P隔开第三径向距离R3的位置,第三径向距离R3大于第一径向距离R1和第二径向距离R2,结果,该第三径向距离这样定位随动件端部122,使得钩子126脱开与钩子62的接合。因此当随动件端122接触制动件134a-d之间的凸轮表面124时,便可以压下触发器25,点燃打火机。如上所述,在杆组件10位于关闭位置或者在离关闭位置约40°范围内,只有阻止触发器25运动才能防止点燃打火机。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一角度可以变化。
仍参考图14,图中的杆组件10位于低杆力位置,其中随动件端部接触制动件134c和d之间的凸轮表面124,因此随动件端部122不与制动件134c和d接触。在此位置转动杆组件10所需的力小于随动件端部位于制动件134a-d中的高杆力位置所需的力。在低杆作用力位置,该杆组件10仍然对转动提供一些阻力,因为偏压部件128位于其最大的压缩状态,使得随动件端部122压在凸轮表面124上,此时在杆组件10转动时,随动件端部122和凸轮表面124之间将产生摩擦力。因此当杆组件10位于低杆力位置时,使用者只须加小的力便可以克服这些摩擦力,使杆组件10转动。高杆力位置要求用更大的力转动杆组件10,该力大于低杆力位置的力,因为使用者必须提供额外的力使偏压部件128进一步压缩,并使随动件端部122移出制动件134a-d。当随动件端部122位于制动件134a和b以及制动件134b和c之间时,该杆组件同样位于低杆力位置。
在处于高杆力位置时,可以改变制动件134和随动件端部122的几何形状来增加或者减小转动杆组件10所要求的力,制动件可以是相当深的,其尺寸和形状可以紧密配合随动件端部122,因此在位于高杆力位置时要求增加很大的力。或者,这些制动件相对于随动件端部122可以作得很浅或者具有过大的尺寸,从而在位于高杆力位置时所需的力只有少量增加。
参考图10和13,杆101在与第一方向W1相反的第二方向W2的运动时,可使杆101移向关闭位置。当移向关闭位置时,该杆101起如上所述的作用,因为该杆在运动期间可松开地固定在中间位置(见图11和12)。
在参考图9A,图中示出用在图1所示打火机2上的导管23的一个实施例。导管23包括软管140,该软管构成将燃料输送单元连接于喷嘴143的流体输送通道142。该软管因此可将燃料F(见图1)从燃料输送单元输送到喷嘴143。软管140适合的材料是塑料。未绝缘的电导线144配置在该通道142中,并从软管140的第一端146伸到管子140的第二端148,导线144适合的材料是铜等。在此实施例中,导线144至少是局部形成螺旋线。该螺旋线在一些部分比另一些部分更紧紧地包裹。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导线144可以不是螺旋形的。燃料连接器22连接于管子的第一端部142。喷嘴143用连接件147连接于管子140的第二端148。因此导线144起导体的作用,将电荷输送到喷嘴143,产生火花,点燃燃料。导线144还可以增强软管140,提供抗拧曲的阻力。
导管23、连接器147和喷嘴143被支承在一对导向件和绝缘部件145上,图中仅示出一个。一旦该对部件145包围这些部件,便将绝缘部件146套在部件145的端部上。然后配置杆101。
如图1-1B和16所示,管子140支承在定位件20的孔20b中,并连接于燃料连接件22,使得导线144穿过燃料连接件,并与电极15b形成电接触。管子140的第二端148连接于靠近杆101头部152的喷嘴143。因此管子140可以将燃料F从燃料输送单元11经通道142输送到杆组件10顶部152的喷嘴143。该喷嘴143可以选择性包括最好形状为螺簧的扩散器154。
参考图1和11,导管23和导线28从壳体4内部伸过杆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在靠近金属杆101连接于底部件102的那一端,电连接导线28。导线28至少部分绕在管子140上。导管23伸向喷嘴140。为了有利于杆组件相对于壳体4转动,导管23和导线28伸过底部件102上的孔109,伸过底部件102中的室107(见图9)。该孔109最好与枢轴P分开一定距离。因此,当杆组件10相对于壳体4转动时,该导管23和导线28便在弧形槽口中从端部109a滑向端部109b。导管23和导线28的长度也使得杆101可以转动。
一旦杆组件10移到部分伸出的或完全伸出的位置,该打火机便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模式操作。参考图5,各个模式被设计成以不同方式阻止不经意的使用者的不希望的操作。第一操作模式或者高促动力模式(即高作用力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或低促动力模式(即低作用力模式)被结构成可以应用一种模式或者另一种模式。打火机2的高作用力模式主要根据身体的差别,具体根据不经意的使用者与有意的使用者之间的力量特征阻止不经意的使用者无意地操作打火机。在这种模式中,为了操作打火机,使用者需要将很高的促动力或者操作力作用在触发器25上。或者,在这种模式下操作打火机2所需要的力量大于不经意的使用者可能加的力,但是这些力位于有意的使用者可以加的力的范围内。
打火机2的低作用力模式,与高作用力模式相比,更基于有意的使用者的识别能力来阻止不经意的使用者无意操作打火机。具体是,第二模式主要将识别能力和身体差别相结合起来,具体是,根据有意的使用者和不经意的使用者之间的身材特征和技巧性来阻止操作打火机。
低作用力模式取决于使用者操作打火机的两个部件,以改变作用力,从高促动力改变到低促动力,这种力作用在打火机时可以点燃打火机。低作用力模式取决于使用者将柱塞部件63的位置从高促动力位置改变到低促动力位置。使用者压下闩锁部件34,即可推动柱塞部件63。在移动柱塞部件后,使用者只要在触发器上加上较小的力就可以点燃打火机。低作用力模式可以取决于有意和不经意的使用者之间的身体差别以及识别能力差别,方法是例如改变闩锁部件相对于触发器的形状、尺寸或者位置,或者换一种方式或者加上这一种方式,在改变促动闩锁部件和触发器所需要的力和距离。要求以特殊顺序操作触发器和闩锁部件也可以对无意操作提供要求水平的阻力。
参照图5,说明具有高作用力模式和低作用力模式的打火机2的一个实施例。图3和5所示的打火机具有活动的柱塞部件63,该柱塞部件在操作上连接于闩锁部件34。
在高作用力模式的起始或静止位置,如图5所示,柱塞部件63,具体是部分66,位于形成在触发器25上的切口56的部分56b中。柱塞部件63的壁66a接触槽口56的垂直壁56c,因此处于高促动力位置。当使用者试图促动触发器25时,垂直壁66c将对垂直壁66a施加作用力,该垂直壁又将一个力作用在活塞部件74上,该力穿过壁76c而压缩弹簧80。该弹簧80施加弹力FS,该弹力反对触发器25的运动。在初始位置弹簧80是没有压缩的,其长度为D1。
在这个实施例中,长度D1基本上等于支承件4d和活塞部件76端壁76a之间的长度。在另一实施例中,长度D1可以大于这个长度,因而弹簧80在装上时被压缩而受到预定地加载,或者该长度D1可以小于此长度。
为了在这种高作用力模式下促动打火机,即在部分66位于槽口部分65b时促动打火机,使用者至少需要将第一促动力FT1加在触发器25上,此作用力基本上等于或者大于弹力FS和所有另外的反作用力FOP(未示出)之和。该弹力FS包括压缩弹簧80所需要的力。反作用力FOP包括为了点燃打火机由移动的和促动的各种其它元件和组件作用的力,例如压电单元26中复位弹簧30(见图1B)的弹力、压缩弹簧53的弹力、由促动部件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由各种弹簧和偏压部件形成的其它作用力,或者为促动打火机需要克服的力,这些弹簧和偏压部件构成促动部件或者促动组件、燃料容器一部分或者附加于这些部件。阻止点燃打火机的具体作用力FOP取决于打火机的结构和设计,因此,从一种打火机设计到不同的打火机设计将会变化。在这种模式中,如果作用在触发器上的力小于第一促动力FT1,则不会点燃打火机。
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将至少等于或者大于第一促动力FT1作用在促动25上时,该触发器25将移动距离d,并且柱塞部件63和活塞部件75压缩弹簧80。参照图1B,触发器25的这种运动使得压电单元26的上、下部分26a和b一起受到压力,因此将使凸轮部件32在上部分26a上移动,这样便使阀门驱动件14作用在喷射阀组件15上,从而使阀杆15a向前移动,从隔间2a中放出燃料F。当凸轮部件接触阀驱动件14时,在压电单元26和导线144(见图9A)之间便形成电接通。进一步压下触发器25可使压电单元中的锤子(未示出)打击也在压电单元中的压电器件(未示出)。打击压电器件或者压电晶体将产生电脉冲,该脉冲沿导线28(见图1)传送到杆101的小凸出部,从而与喷嘴143形成火花隙。该火花还从凸轮部件32通到阀门驱动件14,然后再到阀杆15a,并经喷射阀15到电极15b和导线144,然后到连接器150和喷嘴143。在喷嘴143和杆101之间的间隙中产生电弧,由此点燃送出的燃料。
在高促动力模式中,当压下触发器25时,弹簧80的长度D2(见图6)小于长度D1见图5)。在这种模式操作期间,闩锁部件34基本上保持在原来位置,柱子36a由于其位置和在槽口60中的向前运动而不阻止触发器25运动。
当松开触发器25时,压电机构26中的复位弹簧30(见图1B)和弹簧50与80便移动,或者帮助活塞部件74、柱塞部件63和触发器25移动到其初始的静止位置。弹簧16(见图1B)偏压阀门驱动件14,由此关闭喷射阀组件15,停止燃料输送。这样便息灭由打火机发射的火焰。结果,在松开触发器25时,该打火机自动回到其初始状态,即柱塞部件保持在高促动力位置(见图5),在此位置,需要高促动力促动触发器。
打火机可以设计成为了在高促动力模式点燃打火机,使用者必须具有预定的力量。该打火机可以选择性如此结构,使得使用者可以在高促动力模式下用一次运动或者一个手指点燃打火机。
或者,如果有意的使用者不希望以很高的第一促动力FT1(即高促动力)作用于触发器这种方式来作用打火机,则有意的使用者可以用低促动力模式(即低作用力模式)操作打火机2,如图7所示。这种操作模式包括多次促动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者为促动需进行两种动作,使打火机的两个部件移动。如果在打火机中装有转动的杆组件(见图1)和凸轮随动件116,则打火机在低促动力模式的操作可能包括三种动作,包括将杆组件移动到伸出位置。
在图7的打火机中,低作用力模式包括朝下改变柱塞部件63的位置,使得弹簧80不对抗触发器25的运动,不反对的程度与高作用力模式反抗的程度相同。在低作用力模式时,基本上等于或者大于第二促动力FT2(即低促动力)的力作用在触发器25上,从而随着压下闩锁部件点燃打火机。在这种操作模式中第二促动力FT2最好小于并且选择性的显著小于第一促动力FT1
如图7所示,在此实施例的低作用力模式中,操作打火机2包括将闩锁部件34的自由端36从初始位置(虚线所示)对着触发器25向下压到压下位置。由于在闩锁部件34和柱塞部件63之间的操作相联系,所以闩锁部件34的向下运动将移动柱子36a,该柱子又使柱塞部件63的前端向下运动。当闩锁部件34和柱塞部件63位于其压下位置时,凹部70(见图3)接收闩锁部件34的柱子36a,该凹槽70形成在此位置时的柱子的水平接触表面。
闩锁部件可以部分地压下或者完全地压下,得到不同的结果。根据打火机部件的结构,如果闩锁部件部分压下,则壁66a可能接触垂直壁56c,或者靠近垂直56c。如果闩锁部件34压下到使壁66a接触或者靠近促动部件25的垂直壁56c,则打火机2仍处于高作用力模式。如果闩锁部件34被压下到使得壁66a与壁56c相平或者位于壁56c之下,则打火机滑动到低作用力模式,或者处于低作用力模式。在某些结构中,打火机可以设计成,当闩锁部件完全压下时,柱塞部件63便完全与触发器25的上部分46(见图4)脱离接触(例如在下面)。
为了在低作用力模式下促动打火机,作用在触发器上的力即第二促动力FT2至少必须克服如上所述的反作用力FOP,才能促动打火机。另外,如果柱塞部件63接触触发器25,则第二促动力还必须克服促动部件运动期间由这种接触产生的摩擦力。然而这取决于使用者是部分压下闩锁部件还是完全压下闩锁部件,使用者不一定需要克服由弹簧80施加的额外的弹力FS(见图5)。如果部分压下,则打火机的模式取决于垂直壁66a是接触垂直壁56c还是接触触发器25。在垂直壁66a接触垂直壁56c的情况下,使用者仍然必须克服由于延伸部分66仍位于槽口部分56b中引起的高弹力。
参考图8,在柱塞部件63接触槽口部分56a上表面的情况下,必须克服由接触引起的力。如果完全压下,则使用者不需要克服任何弹力,因为壁66a与壁56c不接触。结果,低作用力模式需要的第二促动力FT2小于高作用力模式要求的第一促动力FT1。如果这样设计打火机,使得闩锁部件34的完全压下可以使柱塞部件63与促动部件25脱离接触,则弹力FS(见图5)可以基本上为零。因此预定的促动力除弹力FS而外基本上没有作用力,为零。然而使用者必须加上足以克服打火机中其它作用的力才能点燃打火机。
在图8所示的打火机低作用力模式下,当触发器25压下时,间隙g(见图7)减小。另外,如图8所示,弹簧80没有压缩,具有原来的长度D1,活塞保持在其起始位置上,弹簧53已被压缩,而触发器相对于伸出部分66移动。这样便可以使打火机在低作用力模式下被点燃。当松开触发器25和闩锁部件34时,压电机构中的弹簧30和复位弹簧53将使触发器25移动到或者帮助移动到起初位置。另外,叶簧42和弹簧92使闩锁部件34和柱塞部件63返回到初始位置。因此,打火机自动回到其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柱塞部件63位于高促动力位置,打火机需要高促动力才能点燃。
优选的是,为了执行低作用力模式,使用者必须具有预定水平的技巧和识别能力,以便按照正确的顺序压下闩锁部件34和移动触发器25。在低作用力模式下,使用者可以用大拇指压闩锁部件34而用不同的手指加上促动力。打火机可以这样设计,使得最好在闩锁部件34被压下之后才加上促动力,即执行正确的操作顺序才能点燃打火机。或者为了进行促动可以采用另外的操作顺序,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顺序,而且还包括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的交替的顺序。例如,顺序可以是部分拉出触发器,压下闩锁部件,然后再完全拉出触发器。低作用力模式的打火机还可利用有意的使用者和不经意的使用者的身体差别,例如控制触发器和闩锁部件的间隔,或者调节闩锁部件、触发器或者打火机的操作力,或者其形状和尺寸。
为了制造打火机,使得对于有意的使用者促动起来不会过于困难,高促动力FT1最好不大于预定值,对于图5所示的打火机可以认为,FT1的优选值小于约10kg,大于约5kg,最好小于约8.5kg,大于约6.5kg。可以认为这种力的范围对于有意的使用者来说不会显著的负面影响打火机的使用,并且还可以对不经意的使用者的操作提供了要求的阻力。这些数字例示性的,在高作用力模式的操作力可以比上述范围或大或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看出,各种各样的因素可以增加或者降低高促动力,这种促动力可以使有意的使用者方便地进行促动。这些因素包括例如由打火机设计提供的牵引或者促动触发器的杠杆机构,打火机部件的摩擦系数和弹性系数、触发器结构、触发器促动动作的复杂性、部件的位置、尺寸和形状、预定的促动速度以及有意的使用者的特征等。例如触发器和闩锁部件之间的位置和/或者关系以及有意的使用者的手是大还是小。
内部组件的设计,例如上述促动组件的结构、连接机构的结构、弹簧的数目以及由弹簧产生的力均影响使用者为点燃打火机作用在触发器上的力。例如,使触发器沿直线促动路径运动所需要的力不会等于使触发器沿非直线促动路径运动所需要的力。促动可以要求使用者沿多个路径移动触发器,这样便使得促动更为困难。尽管公开的实施例已示出具有直线促动路径的优选触发器,但是普通人员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可以采用非线性的促动路径。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低作用力模式的第二促动力FT2小于第一促动力,最好小约2kg(但不一定)。在图7示出的实施例中,低促动力FT2小于约5kg而大于1kg比较好,最好大于约3kg。如上所述,这些数值是例示性的,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数值,因为具体要求的数值决定于许多上述打火机设计因素和对不经意的使用者操作打火机所需要的阻力。
打火机2的一个特征在于,在高作用力模式中,可以进行多种促动操作,只要使用者加上了必须的促动力。打火机的另一特征是,在低作用力模式下,可以进行多种促动操作,只要使用者压下闩锁部件,并加上点燃打火机所需要的必须的促动力和动作。具体是,如果打火机第一次点火没点着,则使用者可以继续压下闩锁部件,仍在低作用力模式下再次促动触发器来点燃火焰。
在图16和16A中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202。该打火机202类似于图1-4所示的打火机2。打火机202包括具有上部肋部分246的触发器225,该肋部分纵向延伸。触发器225还包括在肋部分246两侧的接合部分226,该接合部分与凸轮随动件216部分的接合部分126相配合。打火机202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活塞部件274的柱塞部件263(如图16A所示)。该柱塞部件262包括U形前部分和向后延伸的圆柱部件262a,该圆柱部件接收两个高促动力的弹簧280。该弹簧280伸入到活塞部件274中。该弹簧280将柱塞部件262压向打火机的前端。该活塞部件274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204并由弹簧292向上压。
在高促动力位置或者初始位置,如图16和16A所示,该活塞部件274和柱塞部件263与上部肋246对准,使得如果在这种模式中压下触发器225,则弹簧280将弹力FS作用在柱塞部件263上。必须克服该力才能点燃打火机。
在低促动力位置或者低作用力模式下(如图17所示),使闩锁部件234向下压,该闩锁部件使活塞部件274的前端,因而使柱塞部件263(如图16A所示)向下移动,使得柱塞部件263进入间隙g(见图16)。因此,当压下触发器225时,该上部肋部分246向打火机的后端208移动而不与弹簧280(如图16A所示)相对。在松开闩锁部件234和触发器225时,该触发器由于受到压电单元中复位弹簧和类似于弹簧53(见图1)的弹簧的作用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另外,活塞部件274和柱塞部件263由于受到弹簧292(见图160的作用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如对图1所示打火机2的说明,可以加上另外的闩锁弹簧,以帮助闩锁部件23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在低促动力位置,需要比高促动力位置低的促动力来促动打火机,因为在高促动力位置时,上部肋部分246与柱塞部件263对接,所以只有弹簧280主要反对触发器225的运动。而在低促动力位置,上述的摩擦力或者其它力阻止触发器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改变打火机202c,使其可以包括任何数目的弹簧280,例如只包括一个这样的弹簧。
图18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302。该打火机302类似于图17-18所示的打火机202。该打火机202包括具有纵向延伸上部肋部分346的触发器325。该触发器还包括在该肋部分346两侧的接合部分362,该接合部分与凸轮随动件上的接合部分326相配合。
如图19A所示,该打火机302还包括大体为U形的柱塞部件363和活塞部件374。该柱塞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活塞部件374。高促动力弹簧380配置在柱塞部件374和壳体的支承部件304e之间。该活塞部件374可滑动地连接于外壳304。该柱塞部件由弹簧392向上压。
在高促动力位置或者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该柱塞部件363与上部肋部分346对齐,使得如果促动部件325在这种模式中被压下,则柱塞部件363和活塞部件374向后运动,将偏压弹簧380压缩,该偏压弹簧将弹力FS作用在活塞部件374、柱塞部件363和触发器325上。必须克服此力才能点燃打火机。
在低促动力位置或者低作用力模式下,如力19所示,向下压闩锁部件334,该闩锁部件使柱塞部件363在活塞部件374的前部向下移,使得当压下触发器325时,上部肋部分346可以在柱塞部件363的上面移向打火机的后端308。结果,柱塞部件不移动活塞部件374,因而偏压部件380不反对触发器325的运动。
在松开闩锁部件334时,该闩锁部件334和柱塞部件363在弹簧392(见图18)作用下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如上面对图1所示打火机2的说明,还可以加上另外的闩锁弹簧以帮助闩锁部件334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在低促动力位置时,可以用低于高促动力位置的促动力促动打火机,因为在上部肋部分346对接柱塞部件363时弹簧380才显著阻止触发器325的运动。在低促动力位置,上述的摩擦力和其它力可能阻止触发器的运动。
图20示出另一实施例打火机402。该打火机类似于图1所示的打火机2。打火机402包括固定的杆和促动组件,该促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404的触发器425。该促动组件还包括转动部件425a和连杆425b。该连杆425b具有形成间隙g的上部肋部分425c。该促动组件已在美国专利申请No.09/704688另有说明。在打火机402中,点燃组件426位于触发器425的前面。
该打火机402还包括双模式组件,该组件包括结构类似于图3柱塞部件63的柱塞部件463和结构类似于图3活塞部件74的活塞部件474。柱塞部件463可转动地连接于活塞部件474。高促动力弹簧480配置在活塞部件474和支承部件404e之间。该活塞部件474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404,而柱塞部件463由弹簧492向上压。
在高促动力位置或者初始位置(如图20所示),柱塞部件463与连杆425b的上部肋部分425c对着,使得如果在这种模式下压下触发器425,则转动部件425a将使连杆425b向前运动,接触柱塞部件463。因此,柱塞部件463和活塞部件474将向后移动,压缩偏压部件480,因而偏压部件将弹力FS作用在活塞部件474、柱塞部件463、连杆425b、转动部件425a和触发器425上。必须克服该弹力才能点燃打火机。
在低促动力位置或者低作用力模式下,如图21所示,将闩锁部件434从其初始位置(虚线所示)向下移动,该闩锁部件将使柱塞部件463在活塞部件474的前部向下移动,因而当压下触发器425时,连接杆425b的上部肋部分425c可以向前运动,而不与偏压部件480相对,因为肋部分425c不移动活塞部件474,而柱塞部件463由间隙g接收(图20所示)。在松开闩锁部件434时,该闩锁部件434和柱塞部件463在弹簧492(示于图20)的作用下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在低促动力位置可以用低于高促动力位置的促动力来点燃打火机,因为在肋部分425c对接柱塞部件463时弹簧480才阻止触发器425的运动。
图22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502。该打火机502类似于图1所示打火机2。打火机502包括促动组件,该组件包括可滑动连接于壳体504的触发器25。该促动组件还包括转动组件525a和连接杆525b。该连接杆525b具有上部肋部分525c和接合端部525d。该促动组件在美国专利申请No.09/704988中另有说明。在打火机502中,点燃组件526位于触发器525的前面。
该打火机502还包括结构类似于图9-14杆组件10的杆组件510和具有接合端部分516a和随动件端部522的结构类似于图9-15所示凸轮随动件116的凸轮随动件516。类似于图9-14所示打火机2,该杆组件510包括凸轮表面524和制动件534a-d。
当杆组件510位于所示关闭位置或者靠近关闭位置时,凸轮随动件516的随动件端部522进入到第一制动件534a,而凸轮随动件516的端部516a与连杆525b的接合端部525d对准。因此凸轮随动件516可以防止连杆525b和触发器525滑动到足以点燃打火机502。在打火机502中,凸轮随动件516在杆组件伸出时反时针转动。
在杆组件510的各种中间位置和完全伸出位置,如上面参照打火机2说明的,凸轮随动件516可以这样转动,使得端部516a可以不与连杆525b的接合端部525d对准。在此位置,凸轮随动件516可以使连接杆525b和触发器525进行充分运动,由此加压点燃组件526,点燃打火机。
图23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602。该打火机602类似于图1所示打火机2。该打火机602包括具有接合部分662的触发器625,该接合部分包括孔662a。该打火机还包括凸轮随动件616,该随动件包括具有接合部分616a的部分。在关闭位置和各种中间位置,如上面对打火机2的说明,该凸轮随动件的结构和尺寸定为接合部分616a可以接合孔662a,从而可以防止触发器625充分滑动到点燃打火机602。
如上面对于打火机2的说明,在杆组件610的各种中间位置和完全伸出位置(如图24所示),该凸轮随动件616反时针转动,使得端部616a脱离孔662。在此位置,凸轮随动件616可以使触发器625充分移动到点燃打火机。
图25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702。该打火机702类似于图1所示的打火机2。打火机702包括促动组件,该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704的触发器725。该打火机702还包括杆组件710,该组件可以相对于壳体704滑动。和图9-14所示的打火机2类似,杆组件710包括凸轮表面724和制动件734a-d。打火机702还包括具有接合端部716a和随动件端部716b的凸轮随动件716。该凸轮随动件716的结构类似于图9-15所示凸轮随动件116的结构。
当杆组件710位于图25所示的关闭位置时,凸轮随动件716的随动件端716b进入第一制动件734a,而凸轮随动件716的接合端部716a与触发器725的接合端部762对准。因此,当杆组件710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716可以防止触发器725充分滑动而点燃打火机702。在促动压电单元72b和燃料从燃料单元711放出时便可点燃。在打火机702中,凸轮随动件716在杆组件伸出时顺时针转动。
在杆组件710的各种中间位置和完全伸出位置(见图26)时,凸轮随动件716这样转动,使得随动件端部716b位于制动件734b-d中,而接合端部716a不再与触发器725的接合部分726对准,在杆组件710的这些位置,凸轮随动件716可以使触发器725充分移动,对点燃组件726加压,点燃打火机702。如上所述,当随动件端部716a处于制动件734a-d中时,该杆组件716位于高杆作用力位置。打火机702作成为:在杆组件710的各种中间位置,触发器725不能充分移动到点燃打火机702。
图27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802。打火机802类似于图1所示打火机2。打火机802包括具有支承件804a的壳体804,该支承件用于可松开地将导电条或者导电部件890固定在壳体804内。在将导电部件890连接于壳体809之前,使导线28(如图1B所示)的未绝缘端部与导电部件890形成电接触。该未绝缘的端部可以配置在导电部件890和壳体804之间。该导电部件890因而将电线28固定在壳体804内这一位置上。
触发器825类似于上述触发器25,连接于压电单元826,并包括电连接于压电单元电极29(如图1A所示)的导电体892。
参照图27和28,在安装时,导电体892可沿导电部件890滑动,导电部件890和导电体892使导线28电连接于电极29(如图1A和1B所示)。
参照图29和29A,图中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打火机2。该打火机902基本上类似于图1-4所示的打火机2,下面仅说明其差别。打火机902的形状和尺寸被定为压下闩锁部件934所需要的力可以随操作闩锁部件934和触发器925的操作顺序而改变。具体是,如果使用者在压下闩锁部件934之前压下触发器925,则压下闩锁934所需要的力便增加。参考图29,图中打火机902位于高作用力模式,而触发器925位于初始位置。在这种模式中,如果使用者在压下触发器925之前压下闩锁934,则需要第一闩锁力FL1压下闩锁934,并将打火机902从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参照图29A,如果使用者在试图压下闩锁934之前压下触发器925,则需要第二闩锁力FL2(此力可以是并且最好大于第一闩锁力FL1)压下闩锁934,并将打火机902从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因此,如果打火机902处于高作用力模式时,使用者试图压下触发器925,随后压下闩锁934,而将打火机9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则闩锁力FL将增加,并可制止压下闩锁934。
造成闩锁力FL这种变化的一个例示性结构例子示于图29和29A。如图所示,第一接合表面967结合于闩锁部件934,而第二接合表面927结合于触发器925的一部分(例如壁956c)。仅仅为例示方便,第一接合表面967图示为形成在柱塞部件963上的倾斜表面,而第二接合表面927示为形成在触发器925上的相匹配的倾斜表面,但是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第一接合表面967可以形成在闩锁部件934或者活塞部件974上,而第二接合表面927可以形成在壳体904上。
当打火机902位于高作用力模式,而触发器925位于初始位置时,如图29所示,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27这样结构,使得如果使用者想压下闩锁部件934,将打火机902切换到低作用力位置,则柱塞部件963总的运动将基本上不会使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27发生接合。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压下闩锁部件934和将打火机9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所需要的力FL1只需要可以克服弹簧992和选择性叶簧942的力以及任何偶然发生的摩擦力就够了。在图29中所示打火机中,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67分开距离X,该距离大到可以用第一闩锁力FL1将闩锁部件934切换到低作用力位置。
如果使用者在压下闩锁934之前压下触发器925,如图29A所示,则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27之间的距离将减小(减小的距离表示为X′)。结果,在使用者压下闩锁部件934时,第一接合表面967接合第二接合表面927。这种接合除开由弹簧992、选择性的叶簧942以及可能出现的偶然摩擦力形成的阻力而外还产生压下闩锁部件934的阻力,结果,闩锁力FL2大于闩锁力FL1。具体是,由压下闩锁部件934造成的在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27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相匹配的倾斜表面之间的滑动)可以使柱塞部件963移向活塞部件974,并压缩弹簧980。弹簧980的这种压缩造成闩锁934运动的额外阻力。可以换一种方式或加上这种方式,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27的相互作用使触发器925和/或者闩锁部件934逆着使用者的手指运动,并且还同时形成额外的阻止闩锁部件934运动的阻力。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和看出,应当这样结构打火机902,使得在使第一接合表面967和第二接合表面927彼此接合之前可以局部压下触发器925(例如在开始压下闩锁部件934时,距离X可以大到使得触发器925的局部压下不会造成第一接合表面967接触第二接合表面927)。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在压下闩锁部件934之前使触发器925运动预定的距离,此时压下闩锁部件934和将打火机9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所需的力仍保持在第一闩锁力FL1;然而在触发器925的运动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时,压下闩锁部件934所需的力将增加到第二闩锁力FL2
参考图30和30A,图中示出作为打火机902变型例的打火机1002。该打火机1002基本上类似于打火机902,只是如果在压下闩锁部件1034之前压下触发器1025,则基本上可以制止使用者压下闩锁部件1034。因此,如果使用者在打火机1002处于高作用力模式压下触发器1025,并在随后试图压下闩锁部件1034,将打火机10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则第一接合表面1067将接合第二接合表面1027,从而可以基本上防止或者阻止闩锁部件1034切换到低作用力位置。通过例如在压下闩锁部件1034之前压下触发器1025时,使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第二接合表面1027形成为能够重叠或者对接的表面或者凸起边缘便能实现这一点。如图30和30A所示,在第一和第二接合1067和1027存在不大间隙,使得只有在触发器1029移动预定距离之后闩锁部件1034移动预定距离时,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067和1027才接合。或者在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067和1027之间基本上不形成间隙,使得在闩锁部件1034移动预定距离之前这些表面便相接触。
在图30和30A所示的例示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067和1027基本上是彼此平行的,然而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067和1027可以是彼此相对倾斜面的。另外,虽然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067和1027在图中被示为大体水平平面(例如基本上平行于触发器1025的运动方向Z),但这些接合表面可以是稍微倾斜的表面(例如对于方向Z是倾斜的)。在一个例示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或者第二接合表面1027可以相对于方向Z倾斜约5°角。然而也可以倾斜其它的角度。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第二接合表面1027不限于所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第一接合表面1067可以形成在活塞部件1074上,而第二接合表面1027可以形成在壳体1004上。另外,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或者第二接合表面1027可以为钩子形状,或者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接合形状。
当打火机1002位于高作用力模式,而触发器1025位于初始位置时,如图30所示,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第二接合表面1027分开距离Y,该距离Y应当大到如果使用者试图压下闩锁部件1034,将打火机切换低作用力位置,则柱塞部件1063的总的运动将使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第二接合表面1027基本上不会发生接合。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可以压下闩锁部件1034,将打火机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只要作用的闩锁力FL可以克服弹簧1092和选择性叶簧1042的力以及偶然出现的摩擦力。
如果使用者在压下闩锁部件1034之前压下触发器1025,如图30A所示,则第一接合表面1067重叠于第二接合表面1027。因此,在使用者压下闩锁1034时第一接合表面1067顶着第二接合表面1027,这样便可以基本上阻止或者阻挡闩锁1034的压下。为了在第一接合表面1067顶着第二接合表面1027时压下闩锁1034,使用者必须施加相当大的力,使得一个或者多个打火机1002部件破裂或形变。因此按照此实施例,如果在压下闩锁1034之前压下触发器1025,则基本上可以防止使用者将闩锁1034切换低作用力模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和看出,可以这样构造打火机1002,使得在使第一接合表面1067和第二接合1027彼此接合之前可以局部压下触发器1025。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在压下闩锁1034之前使触发器1025移动预定距离,并且仍可以压下闩锁1034,将打火机10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然而在触发器1025移动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时,该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067和1027将接合,从而可以基本上阻止或者阻挡闩锁1034的运动。
参照图31和31A,图中示出作为打火机902另一变型例的打火机1102。在此实施例中,在移动闩锁1134之前使触发器1125移动预定距离,将使闩锁1134的功能丧失(即闩锁1134仍可以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但是这种移动不能实现闩锁1134的功能(例如将打火机从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例如改变闩锁1134和/或者柱塞部件1164的结构,使得在压下闩锁1134之前使触发器1125移动预定距离时,该闩锁1134基本上与柱塞部件1164脱开,这样便能使闩锁1134的功能丧失。具体是,如图31所示,当触发器1125位于初始位置(即未压下位置)时,柱子1136a和柱塞部件1164至少彼此局部对着(例如稍微重叠),因而压下闩锁部件1134便可以制止柱塞部件1164从高作用力位置(图中示出)移到低作用力位置(未示出)。在图31所示的状态下,要求压下闩锁1134和将打火机1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所需的闩锁力FL1只要能够克服弹簧1192和选择性叶簧1142的作用力以及任何偶然出现的摩擦力便足够了。然而如图31A所示,在压下闩锁1134之前,使触发器1125移动预定距离时,柱子1136和柱塞1164将移动不再对准(例如没有任何重叠),结果,压下闩锁1134将不能使柱塞部件1164从高作用力位置运动到低作用力位置。在图31A所述的状态下,压下闩锁1134所需的闩锁力FL2只需大到可以克服选择性叶簧1142的作用力和任何偶然出现的摩擦力便足够了,然而如上所述,闩锁1134的运动不能将打火机1102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和明白,打火机1102不限于所示和所说明的结构,并且可以采用任何数目的构件,使得在压下闩锁1134之前使触发器1125移动预定距离时,使闩锁1134失去其功能。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打火机902、1002、1102不限于所示和所说明的结构,并且可以用任何数目的构件来改变闩锁力。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闩锁部件934、1034和1134不限于文中说明的“双模式”闩锁,技术人员可以换一种方式或者加上一种方式控制打火机的其它功能。
尽管在上面已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认识到,各种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可以单独应用,或者相结合地应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文中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另外,还应当清楚,设计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出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型例。例如,可以采用至少一种同心配置在导管23外面的螺旋形螺簧来代替绝缘导线28(示于图1B);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形的螺簧最好是至少局部绝缘的,以防止在弹簧和其它打火机部件之间发生不需要的打弧。作为另一例子,杆组件可以换一种方式,作成为可以相对于壳体绕不同的轴线转动,或者作成为可以相对于壳体运动或者滑动。作为再一个例子,在所有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具有和不具有使闩锁部件压下后回到其初始位置的分开的偏压部件。当采用分开的偏压部件时,闩锁部件最好是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如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的,这种变型例可能要求另外的改型,以便在压电单元和喷嘴之间形成电连接。
另外,虽然在现在论述的实施例中,低作用力模式取决于使用者操作两个部件(例如触发器和闩锁),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低作用力模式依赖于使用者操作另一额外的部件(例如触发器和两个闩锁;或者触发器、闩锁和燃料释放钮)。
作为另一例子,在上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的柱塞部件可以这样形成和定位,使得柱塞部件的手指驱动部分位于壳体的外面,而柱塞部件的其余部分位于壳体的内。因此柱塞部件通过使用者触碰柱塞部件的手指促动部分便可以从高促动力位置移动到低促动力位置。在这种实施例中,打火机不包括闩锁部件。
在另一例子中,打火机2(图1)可以缺少弹簧53。在这种实施例中,柱塞部件63可以作成为包含凸出部和壳体4,或者其它部件可以与该凸出部相互作用,使得在高作用力模式时,弹簧80可以被压缩而阻止打火机点燃。当在高作用力模式下点燃后松开触发器时,该弹簧80使其返回到初始位置。然而在低作用力模式下,与该凸出部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高作用力弹簧压缩到与高作用力模式压缩相同的程度,使得点燃打火机所需要的力较低。在这种打火机中,利用压电单元中的复位弹簧可以使触发器在压下后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另外,打火机包括上述打火机的双模式方面、打火机的转动杆组件方面、打火机的凸轮随动件方面以及打火机的导管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单独应用或者以任何结合的方式应用。结果,可以以单独的方式或者相互结合的方式或者与其它已知的特征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打火机2的特征。
因此,技术人员从本文所述发明中容易看出的属于本发明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有适当变型例应当看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另外,实施例的这些特征可以与另外的识别方式例如更复杂的触发器促动路径相结合,以便使打火机的促动更为困难。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

Claims (115)

1.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用于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与该壳体相连;和
可以在第一部件位置和第二部件位置之间移动的部件,其中,当该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使用者将第一促动力施加给该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而当该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时,使用者将第二促动力施加给该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大于该第二促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部件是偏压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部件是柱塞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需要用预定的促动力使该促动部件移动到促动位置,以促动打火机,并且该第一促动力大于该预定的促动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二促动力基本上为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促动部件是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触发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促动部件是促动组件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通过两种不同的促动运动可实现促动该打火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燃燃料的点燃组件,其中该点燃组件包括压电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闩锁部件,该闩锁部件可枢转地连接于该壳体并且在操作上与该部件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部件是柱塞部件,并且该闩锁部件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从柱塞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的初始位置移到柱塞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的最终位置。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促动部件还包括壁,并且当该柱塞部件位于该第一部件位置时,该柱塞部件与该壁相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该柱塞部件位于该第二部件位置时,该柱塞部件与该壁脱开。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该柱塞部件在操作上与该促动部件相连。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壳体滑动相连的活塞部件和配置在该活塞部件和壳体的支承部件之间的偏压部件,并且,该柱塞部件可枢转地连接于活塞部件,并且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该活塞部件可移动以压缩该偏压部件,并且该打火机促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并促动打火机时,该柱塞部件和活塞部件不能充分移动以便压缩该偏压部件。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枢转地连接于壳体的活塞部件和配置在活塞部件和柱塞部件之间的偏压部件,并且该柱塞部件可滑动连接于活塞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打火机的多次促动后,该第一促动力基本保持不变。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柱塞部件布置在第一部件位置时,促动部件的促动需要将约6.5kg到约8.5kg之间的作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而在柱塞部件布置在第二部件位置时,促动部件的促动需要将约3kg到约5kg之间的作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柱塞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打火机的促动需要用使用者的单个手指,而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时,打火机的促动需要用使用者的第一和第二手指。
2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该壳体并在操作上与该部件相连的闩锁部件,该打火机构造成并适合于当柱塞部件布置在第二部件位置时,可以通过在移动促动部件之前移动该闩锁部件来进行操作。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打火机构造成并适合于当该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可以依靠使用者的身体特征来进行操作,而在该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时,更依靠使用者的识别能力和技巧来进行操作。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打火机是实用打火机。
24.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用于选择性地释放燃料的促动部件;
用于点燃该放出燃料的点燃组件;
闩锁部件,该闩锁部件连接于该壳体以便在第一闩锁位置和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
在操作上连接于该闩锁部件的柱塞部件;和
在操作上连接于该柱塞部件的偏压部件;
其中,该柱塞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利用该闩锁部件改变位置,即,从一个使偏压部件阻止该促动部件运动的第一部件位置改变到一个第二部件位置,以便该偏压部件不能阻止该促动部件的移动,其程度与在第一部件位置时的程度相同。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柱塞部件与该闩锁部件分开。
26.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用于点燃配送的燃料的点燃组件;
连接于该壳体的促动部件,其中需要用预定的促动力来将该促动部件移动到促动位置,以促动该打火机;和
设置在该壳体内的可改变位置的柱塞部件,其中在第一位置时该柱塞部件连接于该促动部件,使得需要用比上述预定促动力大的第一促动力将该促动部件移动到该促动位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柱塞部件可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用第二促动力将该促动部件移动到该促动位置;该第二促动力小于该第一促动力。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促动部件是至少一个触发器。
29.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用于选择性地点燃该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连接于壳体;和
第一和第二阻止部件,其用于至少增加移动该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的困难;
其中,该阻止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可以使该促动部件充分地运动和使促动部件充分地止动,从而防止点燃该燃料。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的杆组件,并且该第一阻止部件可以根据杆组件的位置来增加移动促动部件的困难。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阻止部件包括柱塞部件。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一部件位置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一促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以点燃燃料,而当柱塞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位置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二促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以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大于该第二促动力。
33.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壳体;和
用于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连接于该壳体;
其中,该促动部件是可移动的,以便可以在高促动力模式和低促动力模式下进行操作。
34.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促动部件,以便可选择性地点燃该燃料;和
可以在第一闩锁位置和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闩锁,其中在该第一闩锁位置时必须将第一促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才能点燃燃料,而在第二闩锁位置时必须将第二促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才能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不同于该第二促动力;
其中,使该闩锁在该第一闩锁位置和该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所需要的力取决于该促动部件和该闩锁的操作顺序而变化。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
在使促动部件运动之前使闩锁移动时,需要第一闩锁力使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到第二闩锁位置;
在使闩锁显著移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量时,需要第二闩锁力使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并且
第二闩锁力大于第一闩锁力。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量时,可以基本上防止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到第二闩锁位置。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促动力大于第二促动力。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促动力在约6.5kg到约8.5kg之间,而第二促动力在约3kg到约5kg之间。
39.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该闩锁相连的第一接合表面;
与该促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接合表面;
其中,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运动预定量时,第一接合表面与第二接合表面接合。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促动部件运动预定量之后使闩锁移动预定距离时,第一接合表面与第二接合表面接合。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促动部件运动之前使闩锁移动时,第一接合表面基本上与第二接合表面脱开。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闩锁的柱塞部件,第一接合表面形成在该柱塞部件上。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促动部件包括触发器,第二接合表面形成在该触发器上。
44.一种打火机,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促动部件,以便可选择性地点燃燃料;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闩锁,以便在该促动部件处于高作用力模式的第一闩锁位置和该促动部件处于低作用力模式的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
连接于该闩锁的第一接合表面;和
连接于该促动部件的第二接合表面;
其中,在使该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该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该第一接合表面与该第二接合表面接合,以便阻止该闩锁从该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该第二闩锁位置。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促动部件位于高作用力模式时,必须将小于约10kg的第一促动力施加在促动部件上才能点燃燃料,而当促动部件处于低作用力模式时,只需将小于约5kg的第二促动力施加在促动部件上便可点燃燃料。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第一接合表面与第二接合表面接合,以便基本上阻止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促动部件移动之前使闩锁部件移动时,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基本上不阻止闩锁从第一闩锁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
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操作上连接于促动部件的柱塞部件;
在操作上连接于该柱塞部件的偏压部件,以便可选择性地阻止促动部件的移动;
其中,柱塞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从偏压部件阻止促动部件运动的第一部件位置移动到偏压部件不阻止促动部件运动的第二部件位置,其在程度上与在第一部件位置时相同。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表面形成在柱塞部件上,而第二接合表面形成在促动部件上。
50.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触发器,以便选择性地点燃燃料;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闩锁,以便选择性地改变将该触发器从高作用力模式移动到低作用力模式所需要的力的量;
其中:
在移动该触发器之前移动该闩锁时,需要用第一闩锁力以便将该打火机从该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该低作用力模式;
在移动该闩锁之前使该触发器移动预定距离时,需要用第二闩锁力以便将该打火机从该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该低作用力模式;和
该第二闩锁力大于该第一闩锁力。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移动闩锁之前使触发器移动预定量时,该闩锁基本可以阻挡在高作用力模式和低作用力模式之间的移动。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操作上连接于触发器的柱塞部件;
在操作上连接于柱塞部件的偏压部件,以便可以选择性地阻止触发器的运动;
其中,当打火机处于高作用力模式时,触发器使柱塞部件运动,以压缩该偏压部件。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在柱塞部件上的第一接合表面;和
形成在触发器上的第二接合表面,该第二接合表面通常与第一接合表面脱开;
其中,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触发器移动预定量时,第一接合表面与第二接合表面接合。
54.一种实用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该壳体包括把手部分;
延伸离开该把手部分的细长杆,该细长杆具有出口,以便在距该把手部分一定距离的位置处释放该燃料;
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触发器,其用于可选择性地点燃燃料;和
可在第一闩锁位置和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闩锁,在该第一闩锁位置中,必须在触发器上施加第一促动力以点燃燃料,在该第二闩锁位置中,必须在触发器上施加第二促动力以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不同于该第二促动力;
其中,使该闩锁在第一闩锁位置和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所需要的力取决于该促动部件和该闩锁的操作顺序而变化。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实用打火机,其特征在于:
在使触发器移动之前使闩锁移动时,需要用第一闩锁力以使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
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触发器移动预定距离时,需要用第二闩锁力以使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
第二闩锁力大于第一闩锁力。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实用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限定杆长度,并且该把手部分限定把手长度,该杆长度约等于该把手长度。
57.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壳体;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促动部件,以可选择性地点燃燃料;和
可移动的闩锁,通过该闩锁的移动可改变移动该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所需的力的量;
其中,在使该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该促动部件移动预定量,以便防止移动该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所需力的量的变化。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促动部件移动之前使闩锁实质性运动时,可以移动闩锁,以便改变移动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所需的力的量。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闩锁可在第一闩锁位置和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改变移动促动部件以点燃燃料所需的力的量,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量,以便防止闩锁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闩锁基本上位于第一闩锁位置时,必须将第一促动力施加在促动部件上以点燃燃料,而在闩锁基本上位于第二闩锁位置时,必须将第二促动力施加在促动部件上以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大于该第二促动力。
61.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于闩锁的第一接合表面;
连接于促动部件的第二接合表面,其通常与第一接合表面脱开;
其中,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第一接合表面与第二接合表面接合。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闩锁相连的柱塞部件,其中:
第一接合表面形成在柱塞部件上;
该促动部件包括触发器;和
第二接合表面形成在触发器上。
63.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以便可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可在高作用力模式下和低作用力模式下被操作,在该高作用力模式中必须将第一促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以点燃燃料,而在该低作用力模式下,必须将第二促动力施加在该促动部件上以点燃燃料,该第一促动力不同该第二促动力;和
用于使该促动部件在该高作用力模式和该低作用力模式之间切换的闩锁;
其中,在闩锁实质性移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该闩锁不能使该促动部件从该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该低作用力模式。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促动部件运动之前使闩锁实质性运动时,该闩锁在操作上将促动部件从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
65.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
该闩锁可以在促动部件位于高作用力位置的第一闩锁位置和促动部件位于低作用力位置的第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
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该闩锁基本上可以防止从第一闩锁位置移动到第二闩锁位置。
66.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该闩锁的运动不能将促动部件从高作用力模式切换到低作用力模式。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常连接于闩锁的柱塞部件,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该闩锁将与柱塞部件脱离相连。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闩锁通常至少局部与柱塞对准,并且在使闩锁实质性运动之前使促动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时,该闩锁移动,从而不与柱塞部件对准。
69.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促动力大于第二促动力。
70.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可移动以便选择性地点燃燃料,该促动部件连接于该壳体;和
连接于该壳体的可移动的杆组件,该杆组件在操作上与该促动部件相连,使得在该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促动部件可以被充分止动,以便防止点燃燃料。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杆组件位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时,该促动部件可以充分移动以便点燃燃料。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杆组件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时,促动部件可充分移动以点燃燃料。
73.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杆组件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时,促动部件可以被充分止动以防止点燃燃料。
74.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促动部件基本上被止动。
75.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杆组件可枢转地连接于壳体。
76.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促动部件是可滑动的。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至少可以局部地阻止促动部件滑动。
78.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随动件,该凸轮随动件在操作上与壳体相连,并包括与杆组件相互作用的第一部分和与促动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杆组件包括凸轮表面,并且凸轮随动件的第一部分与该凸轮表面相互作用。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凸轮表面在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凸轮表面限定用于与凸轮随动件的第一部分接合的第一制动件。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凸轮表面还限定与第一制动件隔开的第二制动件,以便提供对杆组件运动的阻力,并且当杆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第一部分与第二制动件接合。
82.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是关闭位置,而第二位置是伸出位置,该凸轮表面还在第一和第二制动件之间限定至少一个额外的制动件,以便在杆组件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时,使该凸轮表面与凸轮随动件的第一部分接合。
83.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促动部件是触发器。
84.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促动部件是促动组件的一部分。
85.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壳体;
在操作上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连接于该壳体;和
枢转地连接于该壳体的杆组件,其中,杆组件具有高杆作用力位置和低杆作用力位置。
86.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施加在杆组件一点上的并足以使该杆组件枢转的枢转力在高杆作用力位置时大于在低杆作用力位置施加的力。
87.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随动件,该凸轮随动件在操作上与壳体相连,并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并且杆组件包括第二接合部分,在高杆作用力位置时,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接触。
88.如权利要求8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低杆作用力位置,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脱离接触。
89.如权利要求8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是向外突出的凸出部,而第二接合部分是凹部。
90.如权利要求8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部分是凹部,而第二接合部分是向外突出的凸出部。
91.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可在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枢转,高杆作用力位置和低杆作用力位置位于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
92.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可在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滑动,高杆作用力位置和低杆作用力位置位于位于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
93.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高杆作用力位置时,杆组件位于伸出位置,在低杆作用力位置时,该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
94.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高杆作用力位置时,该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而在低杆作用力位置时,该杆组件位于伸出位置。
95.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在操作上可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连接于该壳体;
可在关闭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的杆组件,其中该杆组件可松开地定位在该关闭位置和该伸出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上。
96.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可松开地定位在伸出位置上。
97.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可松开地定位在关闭位置。
98.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操作上连接于壳体的凸轮随动件,该凸轮随动件可脱开地将杆组件定位在该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上。
99.如权利要求98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促动部件可移动以便选择性地点燃燃料,并且当杆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使促动部件被充分地止动以防止点燃燃料。
100.如权利要求99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杆组件位于伸出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可以使促动部件充分移动以点燃燃料。
101.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当杆组件位于至少一个中间位置时,该凸轮随动件可以使促动部件充分地止动以便防止点燃燃料。
102.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限定纵向轴线,该杆组件可以绕横向延伸的枢轴枢转,该枢轴大基本上垂直于该纵向轴线。
103.如权利要求10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限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杆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
104.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在操作上可选择性地点燃燃料的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连接于该壳体;和
与连接于该壳体的杆,该杆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该杆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促动部件需要第一促动力,而当该杆组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促动部件需要该第二促动力,该第一促动力大于该第二促动力。
105.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06.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随动件,该凸轮随动件在操作上与该壳体相连,并包括用于与该杆组件相互作用的第一部分和用于与促动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
107.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用于点燃燃料的点燃组件;
连接于该壳体的杆组件;
释放燃料的喷嘴;
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在操作上可选择性地促动该点燃组件;和
延伸穿过该杆组件的导管,该导管包括:
管子,其限定一个将燃料从燃料源输送到该喷嘴的通道;
盘绕的导线,其装在该通道中并电连接到该点燃组件和该喷嘴上。
108.如权利要求107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还包括金属杆,该打火机还包括使点燃组件电连接于该金属杆的绝缘导线。
109.如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导线至少部分地盘绕在该管子上。
110.一种打火机,其包括:
具有燃料源的壳体;
用于点燃该燃料的点燃组件;
可枢转地连接于该壳体的杆组件,并且该杆组件具有喷嘴;
促动部件,该促动部件在操作上可选择性地从喷嘴中释放燃料并促动点燃组件;
至少一个部件,该部件将该燃料源流体连通地连接到该喷嘴上并且电连接到该点燃组件和该喷嘴上;
其中,该杆组件可绕枢轴枢转,并且该至少一个部件与该枢轴隔开一定距离,并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该杆组件。
1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杆组件限定一个与枢轴隔开的孔,并且该至少一个部件延伸穿过该孔。
112.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
该杆组件包括可以绕一个轴转动的毂部分;
该孔限定在该毂部分上;和
该孔与该轴分隔开。
113.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操作上由壳体支承的第一电极;
与第一电极隔开的并在操作上由壳体支承的导电部件;
将第一电极电连接于导电部件的导线;
形成该点燃组件的一部分的第二电极,;
在操作上与该促动部件相连的导电体,使得该促动部件的移动可以使导电体移动,该导电体与导电部件电连接。
114.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体可沿导电部件滑动。
115.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连接于壳体的杆组件,该杆组件包括在自由端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是喷嘴。
CNB028107950A 2001-03-27 2002-03-25 多模式的打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3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817,278 2001-03-27
US09/817,278 US6916171B2 (en) 2000-11-03 2001-03-27 Multi-mode lighter
US09/819,021 US6488492B2 (en) 2000-11-03 2001-03-27 Multi-mode lighter
US09/819,021 2001-03-27
US10/085,045 US6726469B2 (en) 2000-11-03 2002-03-01 Multi-mode lighter
US10/085,045 2002-03-01
PCT/US2002/009275 WO2002077524A1 (en) 2001-03-27 2002-03-25 Multi-mode lighte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70864A Division CN101033853B (zh) 2001-03-27 2002-03-25 多模式的打火机
CN2007100970811A Division CN101033852B (zh) 2001-03-27 2002-03-25 多模式的打火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3099A true CN1513099A (zh) 2004-07-14
CN1320310C CN1320310C (zh) 2007-06-06

Family

ID=27374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07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310C (zh) 2001-03-27 2002-03-25 多模式的打火机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3) US6726469B2 (zh)
EP (1) EP1373798B1 (zh)
JP (2) JP3936294B2 (zh)
KR (3) KR100864736B1 (zh)
CN (1) CN1320310C (zh)
AU (1) AU2002336229B2 (zh)
BR (1) BR0208469B1 (zh)
CA (1) CA2442578C (zh)
CZ (1) CZ20032943A3 (zh)
HK (1) HK1067691A1 (zh)
MX (1) MXPA03008706A (zh)
PL (1) PL206253B1 (zh)
TW (1) TWI228583B (zh)
WO (1) WO20020775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1870B2 (en) * 2000-11-03 2005-12-06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726469B2 (en) * 2000-11-03 2004-04-27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7744368B2 (en) * 2000-11-03 2010-06-29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908302B2 (en) * 2000-11-03 2005-06-21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7311518B2 (en) * 2000-11-03 2007-12-25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CN101033853B (zh) * 2001-03-27 2011-04-13 碧克公司 多模式的打火机
AU2009251152B2 (en) * 2003-03-18 2011-09-08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AU2004221412C1 (en) * 2003-03-18 2010-05-13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JP4263059B2 (ja) * 2003-08-29 2009-05-13 株式会社東海 電池式ライター
JP2008530767A (ja) 2005-02-16 2008-08-07 ソシエテ ビック 操作抵抗を具備する燃料サプライシステム
JP4791784B2 (ja) * 2005-09-02 2011-10-12 株式会社東海 折りたたみ式着火器
JP4791785B2 (ja) * 2005-09-02 2011-10-12 株式会社東海 折りたたみ式着火器
JP4783093B2 (ja) * 2005-09-02 2011-09-28 株式会社東海 折りたたみ式着火器
US8653942B2 (en) 2008-08-20 2014-02-18 John Gibson Enterprises, Inc. Portable biometric lighter
CN103363544B (zh) * 2013-08-08 2015-10-14 浙江百诚烟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弧点烟器
US10502419B2 (en) 2017-09-12 2019-12-10 John Gibson Enterprises, Inc. Portable biometric lighter
US10641486B2 (en) * 2018-05-25 2020-05-05 Arrow Lighter Inc. Refillable gas ligh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98377A (en) 1947-06-07 1950-02-21 Ronson Art Metal Works Inc Lighter actuating mechanism
DE2037067A1 (de) 1970-07-27 1972-02-10 Braun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rzeugung eines Hochspannungsfunkens
JPS5318051Y2 (zh) 1974-12-18 1978-05-15
US4259059A (en) 1979-08-15 1981-03-31 Roosa Vernon D Extension lighter
US4462791A (en) 1982-08-30 1984-07-31 Richard Hayden Fire lighter
US4870314A (en) 1987-11-23 1989-09-26 The Coleman Company, Inc. Cam-actuated piezoelectric ignition device for gas appliance
US4921420A (en) 1988-07-05 1990-05-01 Johnston James A Child resistant disposable lighter
US5435719A (en) 1988-09-02 1995-07-25 Bic Corporation Selectively actuatable lighter
JPH0492142U (zh) 1990-11-30 1992-08-11
CH683455A5 (de) 1991-03-13 1994-03-15 Laforest Bic Sa Piezoelektrischer Mechanismus für Gasanzünder.
US5199865A (en) 1991-08-05 1993-04-06 Liang Chung Ho Structurre of foldable safety lighter
FR2687766A1 (fr) 1992-02-25 1993-08-27 Cricket Sa Briquet a gaz a l'epreuve des enfants.
US5520197A (en) 1993-07-28 1996-05-28 Bic Corporation Lighter with guard
US5697775A (en) 1994-08-18 1997-12-16 Tokai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in lighting rods
US5897308A (en) 1994-08-18 1999-04-27 Tokai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in lighting rods
US6093017A (en) 1994-08-18 2000-07-25 Tokai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in lighting rods
US5531591A (en) 1995-03-17 1996-07-02 Tokai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for use in lighter
US5496169A (en) 1995-05-10 1996-03-05 Chen; Tung-Yu Safety control switch for gas-fired ignition guns
CN2224336Y (zh) 1995-06-23 1996-04-10 北京市贝斯特实用技术研究所 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
US5854530A (en) 1996-12-18 1998-12-29 Bic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lighter which has a higher level of difficulty for operation
US6527546B1 (en) * 1997-01-22 2003-03-04 Bic Corporation Utility lighter
US6065958A (en) * 1997-01-22 2000-05-23 Bic Corporation Utility lighter
US5934895A (en) 1997-01-22 1999-08-10 Bic Corporation Utility lighter
US5971751A (en) 1997-06-05 1999-10-26 Chun Ching Yeh Safety apparatus of a piezoelectric lighter
US6213759B1 (en) 1997-12-23 2001-04-10 Calico Brands, Inc. Disposable utility lighter with child resistant device
DE19844693A1 (de) * 1998-09-29 2000-03-30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Zweiteiliger elektrischer Verbinder
US6186773B1 (en) 1999-03-26 2001-02-13 Kil Yong Sung Child-resistant utility lighter
CN2389297Y (zh) * 1999-10-08 2000-07-26 王福庭 电子打火机
US6267582B1 (en) 1999-11-12 2001-07-31 Guang Lin Pocket lighter
US6077071A (en) 1999-11-26 2000-06-20 Yeh; Chun Ching Safety apparatus of barbecue lighter
US6224368B1 (en) 2000-01-04 2001-05-01 Aman K. M. Chung Safety lighter with compound finger pad
US6491515B1 (en) 2000-11-03 2002-12-10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971870B2 (en) * 2000-11-03 2005-12-06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488492B2 (en) * 2000-11-03 2002-12-03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726469B2 (en) * 2000-11-03 2004-04-27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916171B2 (en) * 2000-11-03 2005-07-12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US6908302B2 (en) * 2000-11-03 2005-06-21 Bic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28583B (en) 2005-03-01
JP3936294B2 (ja) 2007-06-27
CA2442578C (en) 2010-10-19
EP1373798A4 (en) 2009-12-09
JP2004522929A (ja) 2004-07-29
HK1067691A1 (en) 2005-04-15
PL367533A1 (en) 2005-02-21
MXPA03008706A (es) 2004-02-17
KR20030086324A (ko) 2003-11-07
KR100864736B1 (ko) 2008-10-22
PL206253B1 (pl) 2010-07-30
US20040202976A1 (en) 2004-10-14
US20040166453A1 (en) 2004-08-26
AU2002336229B2 (en) 2007-11-29
WO2002077524A1 (en) 2002-10-03
KR100861140B1 (ko) 2008-09-30
US6984123B2 (en) 2006-01-10
US6726469B2 (en) 2004-04-27
WO2002077524A8 (en) 2003-01-09
EP1373798B1 (en) 2017-05-03
KR20070039987A (ko) 2007-04-13
BR0208469A (pt) 2004-07-06
CN1320310C (zh) 2007-06-06
BR0208469B1 (pt) 2013-02-05
KR20070039988A (ko) 2007-04-13
CA2442578A1 (en) 2002-10-03
US6945773B2 (en) 2005-09-20
KR100864737B1 (ko) 2008-10-22
JP4446488B2 (ja) 2010-04-07
US20020106601A1 (en) 2002-08-08
JP2007113912A (ja) 2007-05-10
CZ20032943A3 (en) 2004-04-14
EP1373798A1 (en) 200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0310C (zh) 多模式的打火机
CN1158473C (zh) 点火棒的安全装置
CN1864028A (zh) 多模式打火机
CN1875220A (zh) 多模式打火机
CN1227480C (zh) 防儿童的打火机
MXPA02002530A (es) Encendedor utilitario.
CN1218143C (zh) 多模式的打火机
AU2002336229A1 (en) Multi-mode lighter
MXPA01011729A (es) Encendedor de uso general.
CN101033852A (zh) 多模式的打火机
CN1302229C (zh) 点火器
US20060281038A1 (en) Piezoelectric lighter with pivot nozzle head
CN1174186C (zh) 实用点火器
CN1158476C (zh) 具有改进的保险装置的压电打火机
TWI223703B (en) Child-resistant piezoelectric lighter
CN220489208U (zh) 一种新型打火机
JP5024840B2 (ja) ガスライタ
JP2011196635A (ja) ガスライタ
AU2004221412A1 (en) Multi-mode lighter
ZA200307455B (en) Multi-mode ligh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76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