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8982A -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8982A
CN1488982A CNA031561713A CN03156171A CN1488982A CN 1488982 A CN1488982 A CN 1488982A CN A031561713 A CNA031561713 A CN A031561713A CN 03156171 A CN03156171 A CN 03156171A CN 1488982 A CN1488982 A CN 1488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mentioned
amasthenic lens
lens
au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61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7000C (zh
Inventor
��Ұ���
荻野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88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8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70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70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总能适当地进行焦点对准操作的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为此,控制装置根据操作装置的操作驱动聚焦镜头,存储聚焦镜头的停止位置。在以停止位置为基准的预定范围内,一边驱动聚焦镜头,一边把抽取装置的输出与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抽取装置的输出判定聚焦镜头的焦点对准状态,当从该判定结果判定为不能对准焦点时,驱动聚焦镜头到上述停止位置。

Description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数码照相机等的摄影设备中的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及设备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人们知道,在数码照相机和录像机等的自动对焦设备中,在将从CCD等摄像元件得到的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为最大的镜头位置作为焦点对准位置的方式中,有以下两种方式:使镜头向从摄像元件得到的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以下称为焦点评价值)增加的方向移动,把焦点评价值最大的位置作为对焦位置的爬山方式;在测距范围的全区域内一边驱动镜头,一边存储焦点评价值,把相当于存储的值的最大值的镜头位置作为对焦位置的扫描方式。
在这些方式中,通常如图12那样,把摄影画面的中央部分作为测距框,把对于该范围内的被拍摄物焦点评价值最大的镜头位置作为焦点对准位置。这样得到的镜头位置和焦点评价值的关系成为如图13那样的山形。
人们已知,当这时被拍摄物的对比度低无法得到如图13那样的山形,不能计算出焦点对准位置时,把聚焦镜头移动到预先设定的预定位置上的方式。该预定位置在概率上多设定于经常存在被拍摄物的位置,或在被摄视场深度的远侧包含无限远的所谓超焦点位置。
另外,也有具备通过摄影者手动操作来调节焦点位置的手动对焦功能和该自动对焦功能二者、摄影者可选择这些功能的设备。人们已知在这样的照相机中,摄影者通过手动对焦大体调准焦距后,通过自动对焦,扫描此时的聚焦镜头位置前后的狭小范围,进行焦点的微调整的方式。
在通过自动对焦,扫描用手动对焦调整后的位置的前后时,对于被拍摄物的对比度低,无法计算出焦点对准位置的情况,若如上述那样将聚焦镜头移动到预定位置,则摄影者大体调整后的焦点位置可能会大大改变。
例如假设在上述预定位置被设定到超焦点位置时,摄影者将聚焦镜头移动到可对焦范围的最近位置附近。在这里,进行自动对焦时,如果被拍摄物的对比度低,无法计算出焦点对准位置,则镜头会移动到超焦点位置。也就是说,尽管摄影者通过手动操作将镜头移动到了最近位置,镜头仍然会移动到无限远端附近。因此焦点大大偏离摄影者想要拍摄的被拍摄物,本想进行焦点位置的微调整,却使焦点位置大大偏离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是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能适当进行焦点对准操作的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被拍摄物像的调焦的聚焦镜头;驱动上述聚焦镜头的聚焦镜头驱动装置;把利用上述聚焦镜头摄取的被拍摄物像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装置;从上述光电转换装置的输出信号中抽取表示被拍摄物的亮度的频率成分的信号的抽取装置;用于对设备进行各种输入操作的操作装置;以及控制设备操作的控制装置;其中,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驱动上述聚焦镜头,存储上述聚焦镜头的停止位置,在以上述停止位置为基准的预定范围内,一边驱动聚焦镜头,一边把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与上述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抽取装置的输出判断上述聚焦镜头的焦点对准状态,当根据该判定结果判定为不能对准焦点时,驱动上述聚焦镜头到上述停止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提供一种自动焦点对准方法,用于使焦点对准在经由光学系统得到的被拍摄物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操作装置的操作驱动聚焦镜头,存储该聚焦镜头的停止位置;在以上述停止位置为基准的预定范围内,一边驱动上述聚焦镜头,一边利用抽取装置抽取表示被拍摄物的亮度的频率成分的信号;把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与上述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判定上述聚焦镜头的焦点对准状态;当从该判定结果判定为不能对准焦点时,驱动上述聚焦镜头到上述停止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设备,能使经由光学系统得到的被拍摄物像进行光电转换,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自动焦点对准设备,拍摄由该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对准了焦点的上述被拍摄物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使计算机实现作为上述各装置的功能的程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处理过程的程序。
采用本发明,手动对焦时,摄影者可以把自身某种程度调整好的位置前后的狭窄范围作为扫描范围,通过自动对焦操作进行焦点的微调整。这时,不能测距时就驱动聚焦镜头到开始自动对焦前的位置,因此,即使不能测距,也不会使摄影者自身某种程度调整好的焦点大大偏离。
另外,使通常的自动对焦时的焦点对准显示和焦点对准声音与手动对焦时的微小自动对焦时相区别,可以容易地通知摄影者当前的对焦模式的设定。进而,由于根据变焦距镜头的位置改变手动对焦时的微小自动对焦时的扫描范围,故不论怎样的变焦距镜头位置,都能使焦点对准相同距离的被拍摄物。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会弄明白。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参照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附图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电子照相机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电子照相机的基本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摄影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主曝光用AF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焦点对准声音和焦点对准显示的图。
图6是说明图4中的测距范围的设定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在图6中设定的测距范围的图。
图8是说明图4中的扫描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图3中的主曝光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中的测距范围的设定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在图10中设定的测距范围的图。
图12是表示摄影画面中的测距框的图。
图13是表示对于聚焦镜头位置的焦点评价值的图表。
具体实施形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
(第1实施形式)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机的方框图。101是用于将焦点调准在后述的摄像元件上的聚焦镜头。102是检测出聚焦镜头101的初始位置的光斩波器(photointerrupter)。103是驱动聚焦镜头101的电机。104是向电机103输入驱动信号、使聚焦镜头101移动的聚焦镜头驱动电路。105是光圈及快门等的光量控制部件。106是驱动光圈、快门105的电机。107是向电机106输入驱动信号、使光圈和快门105移动的光圈·快门驱动电路。108是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的变焦距镜头。109是检测出变焦距镜头108的初始位置的光斩波器。110是驱动变焦距镜头108的电机。111是向电机110输入驱动信号、使变焦距镜头108移动的变焦距镜头驱动电路。
另外,112是将从被拍摄物来的反射光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113是将从摄像元件112输出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114是产生为使摄像元件112和A/D转换器113动作所必需的定时信号的定时信号产生电路(以下称为TG)。115是对从A/D转换器113输入的图像数据施加预定的处理的图像处理处理器。116是暂时存储在图像处理处理器115中处理过的图像数据的缓冲存储器。117是用于与后述的记录介质连接的接口。118是存储卡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
另外,119是用于控制摄影顺序等的系统的微控制器(以下称为CPU)。120是将指示变焦距操作的开始和停止的信号输入到CPU119的变焦距SW。121是用于指示AF和AE等的摄影准备的开关(以下称为SW1)。122是在摄影准备指示开关121操作后,用于指示主曝光及记录操作等的摄影处理的摄影处理指示开关(以下称为SW2)。123是用于给系统接通电源的主开关。124是设定照相机的操作模式的模式开关。
此外,125是存储有在CPU119中执行的程序的程序存储器。126是CPU119根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25中的程序进行处理时所必需的写入及读出的工作存储器。127是进行照相机的操作状态和各种警告显示的操作显示单元。128是显示图像的电子取景器(以下称为EVF)。129是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开关。130是进行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的切换的对焦模式开关。131是用于通过手动操作指示聚焦镜头101的驱动的聚焦镜头驱动指示开关。132是指示调焦开始的开关。133是用于使各种警告声音和操作声音及声音发声的扬声器。
接下来,使用图2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机。首先,在步骤S201中,判定指示摄影准备的SW1的状态,如果为ON,进入步骤S205,如果不为ON,则进入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进行AE操作,使得控制光圈105和快门速度,使在EVF128中显示的图像的明亮度处于适当状态。在步骤S203中,进行自动白平衡(AWB)操作,使得不论光源的色温如何,在EVF128中显示的图像都处于合适的色平衡。在步骤S204中,对从摄像元件112读出的图像信号施加预定的处理,送往EVF128进行显示。在步骤S205中,按照后述的顺序进行摄影处理。
在步骤S206中,判断对焦模式是否利用对焦模式SW130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如果是手动对焦,则进入步骤S207,否则进入步骤S201。在步骤S207中,判断聚焦驱动SW131的状态,如果是ON,则进入步骤S210,否则进入步骤S208。在步骤S208中,判断调焦开始指示SW132的状态,如果是ON,则进入步骤S209,否则进入步骤S201。在步骤S209中,按照后述的顺序,进行AF处理。在步骤S210中,根据聚焦驱动SW131的操作状态,驱动聚焦镜头101。
图3是说明图2中的步骤S205的摄影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中进行主曝光用AE处理。在步骤S302中,判断对焦模式是否通过对焦模式SW130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如果是手动对焦,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进入步骤S304。在步骤S303中按照后述的顺序进行主曝光用AF处理。在步骤S304中,按照后述的顺序,进行主曝光和记录。
图4是说明图2中的步骤S209和图3中的步骤S302的AF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01中,将聚焦镜头101的当前位置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26中。如果聚焦镜头驱动电机103中使用步进电机,则以从利用光斩波器102检测出的初始位置开始的相对驱动脉冲数,作为聚焦镜头101的位置。另外,也可以使用无图示的旋转编码器等来测定绝对位置。
在步骤S402中,按照后述的顺序设定测距范围。在步骤S403中,按照后述的顺序进行扫描操作。在步骤S404中,对用步骤S403中的扫描操作得到的AF评价值施加预定的运算,如果可以计算出焦点峰值,则将计算出的焦点峰值位置存储到工作存储器126中,同时测距结果存储为OK。如果被拍摄物的对比度低等,无法计算出焦点峰值位置时,则将测距结果以NG存储于工作存储器126中。
在步骤S405中,如果在步骤S404中存储的测距结果为OK,则进入步骤S413,如果是NG,则进入步骤S406。在步骤S406中,判断对焦模式是否通过对焦模式SW130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如果是手动对焦模式,则进入步骤S410,否则进入步骤S407。在步骤S407中,向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移动聚焦镜头101。在步骤S408中,将焦点对准声音设定为焦点对准NG时的声音。在步骤S409中,将焦点对准显示设定为焦点对准NG时的显示。
在步骤S410中,向在步骤S401中存储的位置移动聚焦镜头101。在步骤S411中将焦点对准声音设定为MF时的声音。在步骤S412中,将焦点对准显示设定为MF时的显示。
在步骤S413中,向在步骤S404中计算出的焦点峰值位置移动聚焦镜头101。即对焦模式为手动对焦模式时,移动聚焦镜头到开始AF处理前的位置。这是因为,即便对焦模式是手动对焦模式的情况,如果在测距结果为NG的情况下也把移动的聚焦镜头101的位置,象步骤S407那样取为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则焦点也可能大大偏离摄影者自身某种程度调整好的位置的缘故。因此,如果象步骤S413那样,向开始AF处理时的位置移动聚焦镜头101,则即使是测距NG的情况,也可以不使摄影者自身某种程度调整好的焦点偏离更多。
在步骤S414中,判断对焦模式是否通过对焦模式SW130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如果是手动对焦模式,则进入步骤S411,否则进入步骤S415。在步骤S415中,将焦点对准声音设定为焦点对准OK时的声音。在步骤S416中,将焦点对准显示设定为焦点对准OK时的显示。
在图4的步骤S408、步骤S411及步骤S415中,根据测距结果及对焦模式改变了焦点对准声音的设定,但这些设定通过改变从扬声器133发出的哔哔声的次数来区别。另外,在步骤S409、步骤S412及步骤S416中,根据测距结果及对焦模式改变了焦点对准显示的设定,但这些设定通过改变EVF128中显示的焦点对准符号的颜色来区别。
图5表示其一例。状态如下:焦点对准OK时,焦点对准声音为2声,焦点对准显示为绿色;焦点对准NG时,焦点对准声音为1声,焦点对准显示为黄色;MF时,焦点对准声音为3声,焦点对准显示为白色。象这样,通过根据测距结果及对焦模式改变焦点对准声音和焦点对准显示,可以告诉摄影者焦点对准是否成功,或当前是否在用自动对焦模式测距。因此可以将失败和误操作防患于未然。
图6是说明图4中的步骤S402的测距范围的设定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601中,判断对焦模式是否通过对焦模式SW130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如果是手动对焦模式,则进入步骤S602,否则进入步骤S605。在步骤S602中,将扫描开始位置设定为PS1。在步骤S603中,将扫描结束位置设定为PE1。在步骤S604中,将作为取得焦点评价值的聚焦镜头位置间隔的扫描间隔设定为SS1。关于这些PS1、PE1、SS1,在后面讲述。
在步骤S605中,将扫描开始位置设定为PS2。在步骤S606中将扫描结束位置设定为PE2。在步骤S607中,将扫描间隔设定为SS2。关于这些PS2、PE2、SS2也在后面讲述。
步骤S602、步骤S603、步骤S605及步骤S606中的PS1、PE1及PS2、PE2的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即,把可对焦范围的无限远端作为PS2,最近端作为PE2。另一方面,PS1处于比PS2靠最近侧的位置,PE1处于比PE2靠无限远侧的位置。也就是说,从PS1到PE1的测距范围比从PS2到PE2的测距范围要窄。因此,如果通过对焦模式SW130对焦模式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则扫描窄的范围,如果没有这样设定,则扫描宽的范围。
另外,PS1、PE1分别把在图2的步骤S210中移动的聚焦镜头101的位置作为中心,以预定量的范围设定在前后。也就是说,如果是手动对焦模式,则在由摄影者操作聚焦驱动SW131而使其移动的聚焦镜头101的位置的前后的狭小范围进行扫描,所以可以对摄影者想拍摄的被拍摄物进行焦点位置的微调整。
另一方面,如果是自动对焦模式,则由于摄影者不知道要拍摄处于怎样距离的被拍摄物,因而为了扫描焦点对准范围的全区域,取扫描开始位置=无限远端、扫描结束位置=最近端。这样,对于处于所有距离的位置的被拍摄物都能够可靠地调准焦点。
进而,将手动对焦模式时的扫描间隔设定为比自动对焦模式时更窄。即,使SS1<SS2。这样一来,在手动对焦时能更正确地调准焦点。
图8是说明图4中的步骤S403的扫描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801中,向扫描开始位置移动聚焦镜头101。该扫描开始位置是用图6的流程图说明的PS1和PS2。在步骤S802中,使用A/D转换器113,将从摄像元件112中读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在图像处理处理器115中抽取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将此作为焦点评价值存储于工作存储器126中。在步骤S803中,取得聚焦镜头101的当前位置,存储于工作存储器126中。
如果使用步进电机作为聚焦镜头驱动电机,则以自利用光斩波器检测出的初始位置开始的相对驱动脉冲数作为聚焦镜头101的位置。另外,也可以用无图示的旋转编码器等来测定绝对位置。在步骤S804中,判断聚焦镜头101的当前位置是否与扫描结束位置相同,如果相同则进入步骤S805,否则结束扫描操作。该扫描结束位置是用图6的流程图说明的PE1或PE2。在步骤S805中,使聚焦镜头101向扫描结束方向按扫描间隔移动。该扫描间隔是用图6的流程图说明的SS1或SS2。
图9是说明图3的步骤S304中的主曝光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901中,进行对摄像元件112的曝光。在步骤S902中,读出摄像元件112中存储的数据。在步骤S903中,使用A/D转换器113,将从摄像元件112读出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在步骤S904中,使用图像处理处理器115,对从A/D转换器113输出的数字信号施加各种图像处理。在步骤S905中,把在步骤S904中处理的图像按照JPEG等的格式进行压缩。在步骤S906中,通过记录介质接口117,把在步骤S905中压缩的数据记录到安装在电子照相机主体上的存储卡等的记录介质118中。
(第2实施形式)
在上述说明中,是将对焦模式为手动对焦模式时的扫描开始位置和扫描结束位置及扫描间隔设定为一种的,但这些也可以根据变焦距镜头108的位置改变。下面,说明这样构成时的处理。
图10对应于第1实施形式中的图6的说明测距范围设定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001中,判断对焦模式是否通过对焦模式SW130被设定为手动对焦。如果是手动对焦,则进入步骤S1002,否则进入步骤S1009。在步骤S1002中,判断变焦距镜头108的位置是否为广角,如果是广角则进入步骤S1003,否则进入步骤S1006。
在步骤S1003中,将扫描开始位置设定为PSW1。在步骤S1004中,将扫描结束位置设定为PEW1。在步骤S1005中,把作为取得焦点评价值的聚焦镜头位置间隔的扫描间隔设定为SSW1。
在步骤S1006中,将扫描开始位置设定为PST1。在步骤S1007中,将扫描结束位置设定为PET1。在步骤S1008中将作为取得焦点评价值的聚焦镜头位置间隔的扫描间隔设定为SST1。关于这些PSW1、PEW1、SSW1、PST1、PET1、SST1,在后面进行描述。
在步骤S1009中,将扫描开始位置设定为PS2。在步骤S1010中,将扫描结束位置设定为PE2。在步骤S1011中,将扫描间隔设定为SS2。关于这些PS2、PE2、SS2,也在后面进行描述。
步骤S1003、步骤S1004、步骤S1006、步骤S1007、步骤S1009及步骤S1010中的PSW1、PEW1、PST1、PET1及PS2、PE2的位置关系如图11所示。即,将可对焦范围的无限远端作为PS2,最近端作为PE2。另一方面,PSW1处于比PS2靠最近侧的位置,PET1处于比PE2靠无限远侧的位置。也就是说,从PSW1到PEW1的测距范围比从PS2到PE2的测距范围更窄。
另外,PST1处于PSW1和PS2之间的位置,PET1处于PEW1和PE2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说,从PST1到PET1的测距范围比从PSW1到PEW1的测距范围宽。因此,变焦距镜头108的位置如果处于广角端,则扫描窄的范围,如果不是处于广角端,则扫描较宽的范围。与变焦距镜头108处于广角端时相比,不处于广角时,即使是相同的聚焦镜头101的移动量,焦点对准的被拍摄物距离的移动量也较小。因此如前所述,比起变焦距镜头108处于广角端位置的时候,使不处于广角端位置时的扫描范围扩大,能够与变焦距镜头108的位置无关地,得到相同的测距范围。
并且,把变焦距镜头108的位置处于广角端时的扫描间隔比不处于广角端时设定得更窄。即,使SSW1<SST1。这样,即使在变焦距镜头108的位置不处于广角端,扫描范围较宽时,也可以防止测距时间变长。
在这里,上述各种实施形式中所示的各功能块及处理顺序可通过硬件构成,也可通过由CPU或MPU、ROM及RAM等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构成,还可按照存储在ROM或RAM中的工作程序实现该操作。另外,为实现上述各功能块的功能把用于实现该功能的软件的程序提供给RAM,按照该程序,使上述各功能块动作而进行实施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这时,上述软件的程序自身实现上述各实施形式的功能,该程序自身及用于把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的设备,例如存储相关程序的记录介质构成本发明。作为存储相关程序的存储介质,除上述ROM和RAM之外,也可使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光磁盘、CD-ROM、CD-I、CD-R、CD-RW、DVD、zip、磁带或非易失性的存储卡等。
另外,通过计算机执行提供的程序,不仅是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该程序与在计算机中运行的OS(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等共同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时,相关程序显然也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
另外,提供的程序在存储于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在计算机上的功能扩展单元所具有的存储器中后,基于该程序的指令,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所具有的CPU等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的情况显然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如以上说明,采用上述实施形式,在这种自动焦点对准设备中,在以聚焦镜头的停止位置为基准的预定范围内一边驱动聚焦镜头,一边把抽取装置的输出与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进行存储,从抽取装置的输出判断是否可进行测距。如果据此从判定结果中判定为不能测距,则通过驱动聚焦镜头到停止位置,能总是使聚焦镜头处于适当位置,摄取高品质的图像。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那些具体的实施例,而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被拍摄物像的调焦的聚焦镜头;
驱动上述聚焦镜头的聚焦镜头驱动装置;
把利用上述聚焦镜头摄取的被拍摄物像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装置;
从上述光电转换装置的输出信号中抽取表示被拍摄物的亮度的频率成分的信号的抽取装置;
用于对设备进行各种输入操作的操作装置;以及
控制设备操作的控制装置;
其中,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驱动上述聚焦镜头,存储上述聚焦镜头的停止位置,在以上述停止位置为基准的预定范围内,一边驱动聚焦镜头,一边把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与上述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抽取装置的输出判断上述聚焦镜头的焦点对准状态,当根据该判定结果判定为不能对准焦点时,驱动上述聚焦镜头到上述停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指示焦点对准操作开始的开始指示装置,根据上述开始指示装置的状态,一边驱动上述聚焦镜头,一边把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与上述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判定焦点对准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把焦点对准结果报告给摄影者的结果报告装置,
根据包括自动对焦模式和手动对焦模式的对焦模式的状态,改变上述结果报告装置的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果报告装置是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果报告装置是发声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的变焦距镜头,
根据上述变焦距镜头的位置,改变以上述停止位置为基准的上述聚焦镜头的驱动范围。
7.一种自动焦点对准方法,用于使焦点对准在经由光学系统得到的被拍摄物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操作装置的操作驱动聚焦镜头,存储该聚焦镜头的停止位置,
在以上述停止位置为基准的预定范围内,一边驱动上述聚焦镜头,一边利用抽取装置抽取表示被拍摄物的亮度的频率成分的信号,
把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与上述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判定上述聚焦镜头的焦点对准状态,
从该判定结果判定为不能对准焦点时,驱动上述聚焦镜头到上述停止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指示焦点对准操作开始的开始指示装置的状态,一边驱动上述聚焦镜头,一边把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与上述聚焦镜头的位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从上述抽取装置的输出判定焦点对准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包括自动对焦模式和手动对焦模式的对焦模式的状态,改变把焦点对准结果报告给摄影者的结果报告装置的输出。
10.一种摄影设备,能使经由光学系统得到的被拍摄物像进行光电转换,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焦点对准设备,拍摄由该自动焦点对准设备对准了焦点的上述被拍摄物像。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存储有使计算机实现作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装置的功能的程序。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存储有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的处理过程的程序。
CNB031561713A 2002-09-03 2003-09-02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70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8075/2002 2002-09-03
JP2002258075A JP4478377B2 (ja) 2002-09-03 2002-09-03 自動合焦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0836A Division CN101222585B (zh) 2002-09-03 2003-09-02 自动焦点对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8982A true CN1488982A (zh) 2004-04-14
CN100377000C CN100377000C (zh) 2008-03-26

Family

ID=3206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0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2585B (zh) 2002-09-03 2003-09-02 自动焦点对准设备
CNB0315617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7000C (zh) 2002-09-03 2003-09-02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0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2585B (zh) 2002-09-03 2003-09-02 自动焦点对准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65789B2 (zh)
JP (1) JP4478377B2 (zh)
CN (2) CN10122258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7132C (zh) * 2005-01-07 2008-06-25 佳能株式会社 聚焦控制方法和聚焦控制设备
CN100589020C (zh) * 2006-08-01 2010-02-10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1685239B (zh) * 2006-08-01 2012-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1640B2 (ja) * 2003-09-10 2010-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159561B2 (en) * 2003-10-10 2012-04-17 Nikon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with feature extraction device
JP4374574B2 (ja) * 2004-03-30 2009-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マニュアルフォーカス調整装置及び合焦アシスト・プログラム
JP4562170B2 (ja) * 2004-06-25 2010-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US7773146B2 (en) 2004-06-15 2010-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ocus control apparatus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20060044399A1 (en) * 2004-09-01 2006-03-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trol system for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JP4466400B2 (ja) * 2005-02-16 2010-05-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9115921A (ja) * 2007-11-02 2009-05-28 Olympus Corp 撮像装置
JP5106064B2 (ja) * 2007-11-27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US10585344B1 (en) 2008-05-19 2020-03-10 Spatial Cam Llc Camera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image sensors
US20100097444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Peter Lablans Camera System for Creating an Image From a Plurality of Images
US10354407B2 (en) 2013-03-15 2019-07-16 Spatial Cam Llc Camera for locating hidden objects
US8164655B2 (en) 2008-05-19 2012-04-24 Spatial Cam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ly playing multiple images from a storage medium
US11119396B1 (en) 2008-05-19 2021-09-14 Spatial Cam Llc Camera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image sensors
US10896327B1 (en) 2013-03-15 2021-01-19 Spatial Cam Llc Device with a camera for locating hidden object
US20110098083A1 (en) * 2008-05-19 2011-04-28 Peter Lablans Large, Ultra-Thin And Ultra-Light Connectable Displa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US8355042B2 (en) * 2008-10-16 2013-01-15 Spatial Cam Llc Controller in a camera for creating a panoramic image
US9736368B2 (en) 2013-03-15 2017-08-15 Spatial Cam Llc Camera in a headframe for object tracking
US9171221B2 (en) 2010-07-18 2015-10-27 Spatial Cam Llc Camera to track an object
US8416282B2 (en) * 2008-10-16 2013-04-09 Spatial Cam Llc Camera for creating a panoramic image
JP5312189B2 (ja) * 2009-05-12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2011138103A (ja) * 2009-12-02 2011-07-14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CN103986877B (zh) * 2014-05-29 2017-09-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终端和图像获取方法
CN105629628B (zh) * 2014-10-30 2018-06-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4767937A (zh) * 2015-03-27 2015-07-08 深圳市艾优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
CN110832839B (zh) * 2018-10-10 2021-12-1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动对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13585933U (zh) * 2020-10-15 2021-06-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3800A (en) * 1988-01-21 1991-10-01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focus detecting apparatus
US5294990A (en) * 1989-07-14 1994-03-15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JP3041969B2 (ja) * 1990-12-27 2000-05-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
JP3240677B2 (ja) * 1992-02-25 2001-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調整装置
JPH07218813A (ja) 1994-01-31 1995-08-18 Nikon Corp 視線検出装置を有するカメラ
US5970261A (en) * 1996-09-11 1999-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Zoom camera, mode set up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zoom camera
JP3804841B2 (ja) 1997-08-11 2006-08-02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レンズ駆動装置
JPH11252442A (ja) * 1998-03-03 1999-09-17 Sony Corp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調整回路
JP2000131598A (ja) * 1998-10-23 2000-05-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4020527B2 (ja) * 1999-03-16 2007-12-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2001141988A (ja) * 1999-08-31 2001-05-25 Canon Inc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供給する媒体
JP4358952B2 (ja) 1999-12-15 2009-11-04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測量機及び測量方法
JP3820076B2 (ja) 2000-03-03 2006-09-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合焦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携帯情報入力装置、合焦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EP1250002B1 (en) * 2001-04-12 2011-03-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ick-up device
JP3728241B2 (ja) * 2001-12-20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撮像装置、合焦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3241066A (ja) 2002-02-15 2003-08-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7132C (zh) * 2005-01-07 2008-06-25 佳能株式会社 聚焦控制方法和聚焦控制设备
CN100589020C (zh) * 2006-08-01 2010-02-10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1685239B (zh) * 2006-08-01 2012-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2523383A (zh) * 2006-08-01 2012-06-27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2523383B (zh) * 2006-08-01 2014-11-05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585A (zh) 2008-07-16
JP4478377B2 (ja) 2010-06-09
CN100377000C (zh) 2008-03-26
JP2004094130A (ja) 2004-03-25
CN101222585B (zh) 2011-07-27
US20040080662A1 (en) 2004-04-29
US7365789B2 (en) 2008-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88982A (zh)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US7764321B2 (en)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112079B (zh) 用于自动对焦的图像拍摄设备和控制方法
TWI399082B (zh)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3992992B2 (ja) 被写体像取得装置
CN1237784C (zh) 聚焦控制装置和摄影装置
CN1511412A (zh) 自动聚焦设备、电子照相机和自动聚焦方法
CN1713016A (zh) 摄影装置
CN1838736A (zh) 在连拍模式下拍摄的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856023A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908720A (zh) 自动聚焦装置和方法,摄影装置
JP4094458B2 (ja) 画像入力装置
CN1721970A (zh) 光学仪器
CN1091523A (zh) 用于自动变焦的目标跟踪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76997A (zh) 图像处理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程序
CN1917585A (zh) 摄影装置以及自动聚焦控制方法
US739146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ntrol computer program for imaging a plurality of objects at different distances
JP2011043789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08054177A (ja) 撮像装置
CN1658005A (zh) 图像摄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CN111133355B (zh)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3820076B2 (ja) 自動合焦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携帯情報入力装置、合焦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747530A (zh) 控制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装置
CN1658057A (zh) 数字照相装置的对焦方法
JP4555255B2 (ja) 自動合焦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携帯情報入力装置、合焦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