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8198A - 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8198A
CN1488198A CNA018202810A CN01820281A CN1488198A CN 1488198 A CN1488198 A CN 1488198A CN A018202810 A CNA018202810 A CN A018202810A CN 01820281 A CN01820281 A CN 01820281A CN 1488198 A CN1488198 A CN 1488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indicating
indicating number
sub
district
sub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202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2446C (zh
Inventor
�κ
魏永斌
P·J·布莱克
С�ٵ���
E·G·小蒂德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488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8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4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4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97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H04B2201/709709Methods of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结合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协议的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根据抗干扰窗大小来确定一组LS码。树型结构提供抗干扰窗大小和一组LS码之间的对应关系。LS码的子集则由在抗干扰窗内的零互相关组成。子集被分配到系统中的临近小区以减小近邻间干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确定子集并且在系统内对小区进行分配。

Description

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通信。更明确地说,本发明涉及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一种新颖并改进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在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基站与多个移动用户通信。在一个系统中,码分多址(CDMA)系统,如在“TIA/EIA/IS-95 Mobile Station-Base StationCompatibility Standard for Dual-Mode Wideband Spread Spectrum CellularSystem”本文以后引为”the IS-95 standard,”或”TIA/EIA/IS-2000 Standards for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本文以后引为“the cdma2000 standard”码用于数据和控制信息。码标识目标接受者和发送者。CDMA系统的操作在美国专利号4901307,题为”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USING SATELLITE OR TERRESTRAIL REPEATERS”以及美国专利号5103459,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SYSTEM”,这两个专利号被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被结合与此。从基站到移动用户的前向链路分配给其中传输的移动用户一个唯一的Walsh码。类似的,从移动用户到基站的反向链路用伪随机噪声(PN)码实现信道化。
另外的扩频系统包括用于双向标识的多种码。由于码可能在邻近小区和/或扇区内再使用,存在一个问题。因此,需要一个方法可以提供无线系统的双向标识同时减小和/或减少对邻近小区和/或扇区的干扰。类似的,还需要可以减少近邻干扰的代码分配方法。
                             摘要
这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且经改进的方法用于无线扩频系统内的代码分配。在一方面,在适用于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传输具有许多LS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抗干扰窗(IFW)的大小;计算LS码的多个子集,每个子集包括作为IFW的函数的LS码;将多个子集的第一个分配给系统的第一部分;以及将多个子集的第二个分配给系统的第二部分。
另一方面,结合LAS-CDMA协议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小区,该第一小区分配到LS码的第一子集;以及第二小区,该第二小区分配到LS码的第二子集,其中第一和第二子集在预定的抗干扰窗内无互相关。注意第一和第二子集内的LS码与一般比小区间的干扰窗宽的预定IFW之间的互相关也为零。
还有一方面,在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方法包括在第一小区内发送第一通信,该第一通信通过LS码的第一子集内的第一LS码标识第一小区内的至少一个移动站;以及在第二小区内发送第二通信,该第二通信通过LS码的第二子集内的第二LS码标识第二小区内的至少一个移动站,其中第一和第二子集的互相关在抗干扰窗内为零。
还有一方面,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控制器包括:用于确定用于相邻小区间通信的抗干扰窗大小的第一组指令;以及用于根据抗干扰窗大小确定至少两组LS码的第二组指令,第一组用于标识第一小区内的移动站而第二组用于标识相邻小区内的移动站,其中两组LS码在抗干扰窗内的互相关为零。这对于每个子集内的LS码也成立。
根据还有一方面,在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该系统有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邻字段,计算机数据信号被包含在载波上,该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发送到第一小区内的第一移动用户的信息;以及第二部分,包括对应于第一移动用户的第一LS码,其中第一LS码是专门被分配给第一小区邻字段内的第一小区的第一组LS码的一部分。
                             附图的简要描述
通过下面提出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性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标识,其中:
图1以框图形式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以框图形式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协议;
图3以表格形式和时序图形式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在广字段同步(LAS)码系统中的脉冲码位置分配;
图4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在LAS码系统内的各种抗干扰窗(IFW);
图5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在LAS码系统内LA码的排列表;
图6说明了用于确定作为抗干扰窗(IFW)大小的函数的LS码长计算的树型结构;
图7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用于LAS码系统中的移动单元的传输协议;
图8A和8B以框图形式说明了按照另一实施例用于LAS码系统的各种代码分配进程;以及
图9以流程图形式说明了按照一个实施例在LAS码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在许多扩频通信系统中,代码被用来发送用于信道化的信号。通常,第一类代码用于数据信号来标识指定的移动用户,而第二类代码专门用于基站。例如,CDMA系统有大量可用于扩展数据的代码以及在无线系统内发送的控制信息,允许一个基站与多个移动用户进行通信。CDMA码包括分配给每个移动用户的Walsh码和专门用于基站的伪随机噪声(PN)码。这两种码都应用于经基站传输的数据信号。一组Walsh码是一组正交二进制序列,其中时字段上的互相关为零。Walsh码用Hadamard矩阵生成,其中递归允许基码、即启动源扩展为更长的码,从而增大Walsh代码组。
然而,相对于Walsh码,PN码不需要如同实现Walsh码所用的同步。相反,PN码可能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生成,其中二进制比特通过寄存器不同级被移位。来自最后一级的输出比特构成PN码。PN码具有允许代码排列在接收端的自相关特征。Walsh和PN码的组合能够标识用于无线传输的基站和移动站。其它系统可能结合其它代码和/或Walsh、PN及其它码的组合,以便标识移动用户和基站。
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系统
在另一类型的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又称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系统,特别设计的码,又称”LS”和”LA”码,用于扩展传输信号。LAS-CDMA是用于扩频和时分多址存取的技术,它通过使用时间分集和正交码来创建信道。一种LAS-CDMA系统在“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for LAS2000”中已作描述,这是对中国无线通信标准(CWTS)的候选建议。
在LAS-CDMA系统中,通信以帧进行传输,其中固定数量的子帧包括在每帧内。每个子帧接着被分成预定数量的时隙。如在其它CDMA系统中,LS和LA码用于信道化,其中LS和LA码被设计成在时字段上具有很小或零值互相关。
第一类码,LS码,被用于每个时隙中的数据或码元。LS码标识作为传输目标的移动用户。在给定的小区和/或扇区内,不同的LS码被用于每个移动用户。如下所述,在准备每次传输时,适当的LS码经码元调制以形成经码元调制的LS码。
第二类码,LA码,标识小区和/或扇区,即,工作在区字段内的基站。不同于应用于每个时隙的LS码,LA码应用于整个子帧,并且定义被分配给子帧的每段的时间。将给定LA码应用于整个子帧会造成已调码元间各种大小的时间间隔。间隔大小的组合和顺序用于标识小区和/或扇区。
图1说明了LAS-CDMA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系统10是包括多个小区20、30、40、50、60、70的LAS-CDMA系统,每个有相应基站22、32、42、52、62、72,来与系统10内的移动站24、34、44、54、64、74通信。前向信号用于在系统10内将数据从基站22、32、42、52、62、72发送到移动站24、34、44、54、64、74。每个移动站24、34、44、54、64、74使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基站22、32、42、52、62、72中至少一个的反向信道。在其它LAS-CDMA系统中,小区可能如图1被配置,或可能以另一种方式被定位,其中每个基站与至少一个小区和/或扇区相关。
如图1所示,系统10的第一部分被称为小区20。系统10中位于小区20附近的其它部分组成小区20的邻字段。在系统10内,小区20的邻字段的所述部分包括小区30、50和60。小区20邻字段内的其它部分未示出,但可能位于小区20附近的任何地方。在一实施例中,小区邻字段包括地理上与该小区相邻的那些小区。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小区间遭受的干扰来作出确定哪些部分被包括在邻字段中的邻字段标准,或涉及小区内无线传输的相互影响的某些其它标准。
在小区10内,通过将信号格式化成预定协议的帧来准备用于传输的信号。图2说明了系统10内用于以20ms的帧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前向信道协议10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每个帧102包括头字段104和多个子帧106。头字段104指定用于同步字和同步子信道的导频脉冲和控制信息。头字段104之后是一系列九个子帧106,编号0,1,2,...8。子帧106在帧102内是平均空间分配的。注意到头字段104由第一数量的码片组成并且每个子帧106由第二数量的码片组成,其中第二数量不必要等于第一数量。如这里所述,码片被定义为时间上的采样。
如图2所述,每个子帧106包括预定数量的时隙108,其中每个时隙108对应由码元调制的LS码。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帧106包括17个时隙,标号0,1,2,...16。每个时隙108包括已调LS码和由LA码定义的可变大小的随后时隙110。注意LS码被分配给移动用户,而LA码被分配给基站。已调LS码由一对互补分量组成,在以下陈述中标识为“C”和“S”分量。每个C分量是64码片,之前是4码片的间隔。每个S分量是64码片,之前是4码片的间隔。所以,每个已调LS码耗费136个码片:(4+64+4+64)。从而,任何时隙108的最小大小为136码片。
在本实施例中,时隙108并未被分配到共有的码片长度,而是子帧106内的每个时隙108被分配到唯一的码片长度。每个时隙108的码片长度由附加在已调LS码后的间隔110确定,其中间隔110的大小在整个子帧106上并不都相同。间隔110的大小由分配的LA码确定。LA码定义了时隙108内每个间隔110的大小。LA码实际上是应用于整个子帧106的帧面。LA码在下面被详述。
在一实施例中,帧102由23031个码片组成。头字段104被分配到1545个码片,而每个子帧106被分配到2559个码片。由于每个子帧106包含17个时隙108,而每个时隙108包括136比特的LS码和可变大小的间隔110,因此,每个时隙108至少为136个码片长,这对于LS码而言足够。注意如果时隙108等于136个码片,就不存在间隔110。
LA码
间隔110由小区和/或扇区的LA码确定。更明确地说,LA码是用于确定子帧内的时隙界限并且标识小区和/或扇区的码。LA码可能由下列参数(N,K0,K)指定:
(i)“N”是脉冲数;
(ii)“K0”是最小脉冲间隔;以及
(iii)“K”是以码片为单位的全部LA码长。
脉冲是带有有单位能量和无限小持续时间的函数。每个脉冲标识时隙108的时间界限。最小脉冲间隔由LS码的大小确定。在本实施例中,LS码耗费136个码片,因此,最小脉冲间隔为136个码片。另一实施例可能使用不同长度并因此而不同的最小脉冲间隔的LS码来实现。
由于LA码在整个子帧106上定义了时间界限,因此全部LA码长是指子帧106的长度,包括所有的时隙108。在本实施例中,全部LA码长为2559个码片。注意到LA码是覆盖整个子帧的分析方案;因此,全部LA码片长度被定义为子帧106的长度,而不是在子帧106内列出被分配给每个时隙108的时间间隔的LA码的长度。参考图2,一个LS码被用于每个时隙108,而一个LA码用于整个时隙108。
如图2所述,每个子帧106为2559个码片,其中码片被定义为扩展后的采样。全部LA码的长度K由一个子帧106的长度给出。每个子帧106被分段成预定数量的段,每段分配到足够的码片以容纳一个LS码。脉冲数N对应于分段后的段数量。例如,如图2所述,每个子帧106被分成17个段,即N=17。最小脉冲间隔K0以码片来度量并且被限制在至少等于一个LS码的长度,即136个码片。虽然K0定义了时隙108的最小分段长度,然而不是所有时隙108都等于最小分段长度,也可能没有任何时隙108等于最小分段长度。每个时隙108被分配了分段长度。当时隙108的分段长度大于136个码片时,差值由已调LS码的S分量后跟随的间隔110来弥补。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带参数(17,136,2559)的LA码,即,N=17,K0=136,K=2559。图3说明了示例性LA码。十七个脉冲间隔被分配以下标值0到16,每个对应于图2的17个时隙108中的一个。每个脉冲间隔具有相对于其它脉冲的相关码片长度和时间上的脉冲位置。每个下标值时间上的脉冲位置在LA码下面被说明。LA码相应的脉冲位置说明了每个时隙108的码片起始。在LA码内,从左面开始,第一个脉冲间隔对应于图2的第一时隙108(标号为“0”)。第一脉冲间隔等于136个码片,即最小脉冲间隔。因此,第一时隙108具有等于零的间隔110。继续看LA码,下一个脉冲间隔与标号为“1”的第二时隙108相关。这个间隔为138个码片,因此相应的脉冲发生在(136+138)=274处。第二时隙108具有等于两码片的间隔110。LA码内随后的脉冲间隔定义了子帧106内时隙108的时间界限,其中最后的脉冲发生在对应于第2559个码片的时刻。在所述实施例的LA码内,后面的脉冲间隔比前一脉冲间隔大两个码片,直到LA码的结尾。另一实施例可能实现脉冲间隔的另一种分配。脉冲间隔组合和顺序构成一种帧面。然后,该帧面被排列以创建多种帧面,提供适用于多个小区和/或扇区的不同LA码。
图4说明了图3的初始LA码的16种排列的排列表。每个排列定义了初始码的间隔下标分配的组合,其中每种排列改变了间隔的排列和/或顺序。LA码排列标识基站的小区和/或扇区。LA码用于LAS-CDMA中以便在同一RF载波上建立独立的多址传输信道。信道可以被不同的小区和/或扇区使用。
LS码
LA码用于标识小区和/或扇区,而LS码是用于LAS-CDMA中来扩展发送信号并且建立多个码分传输信道。如图2所述,LS码是用于扩展码元的互补正交码对。LS码的每次出现都包括一对等长的码:C分量和S分量。C和S分量由间隔隔开。对于每个LS码,组成C和S分量被设计以便LS码的互相关函数在一定持续时间内为零。
在一实施例中,C和S分量从初始启动源产生。举例启动源如下被给出:
            (C1;S1)=(++;+-)
            (C2;S2)=(-+;--),其中“-”表示低逻辑电平比特而“+”表示高逻辑电平比特。在一实施例中,启动源组包括两队启动源对。以下规则用于从启动源对生成双长度码:
            (C1  C2;S1  S2)
            (C1 -C2;S1 -S2)
            (C2  C1;S2  S1)
            (C2 -C1;S2 -S1),
其中负号表示原始的二进制补码。这个规则可以用于生成连续较长的码。
本实施例在带有给定LS码长的每组LS码内产生LS码的子集。子集被设计成以便子集内任意两个LS码的互相关函数为零。其中保持零值互相关的偏移量的范围被称为抗干扰窗(IFW)。IFW的间隔的范围被表示为[-d,+d],其中“d”表示离开原点的偏移量距离,其中原点是两个LS码被准确对准的位置。范围在偏移量原点上被描述,其中偏移量原点是指码间没有偏移量。LS码间的互相关特性允许多址干扰(MAI)抑制和/或减少。
LS码的另一特性为在以偏移量原点附近、而非以原点为中心的间隔内的自相关为零。一般为序列x定义自相关函数,如:
R x ( i ) = Σ j = 0 J - 1 x j x j - i ,
其中J是每个序列或码的元素数目,x是码元素,j是码元素下标。对于每次相继的移位i,自相关函数计算xj及其移位后的形式xj-i的乘积之和。LS码自相关特性允许抑制并/或减少由多径引起的码间干扰。
满足互相关和自相关特性的给定LS码长的LS码数目对应于给定的IFW的大小。换句话说,每子集的LS码数目可能由IFW的大小和LS码长确定。对于固定的LS码长,IFW的宽度增大,满足这些特性的LS码数目减少。
图5说明了相对于偏移量间隔的几种IFW。IFW定义两个码之间的偏移量,其中两个码之间的互相关为零。离开原点的距离对应于离原点的偏移量,其中码相对于其它码被移位。如图所示,对于IFW=[0,0],窗口覆盖了原点。随着窗口的增大,可用的LS码数目减少。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LS码根据树型结构来定义。该结构以两比特码长开始,其中每个C和S分量为一比特。继续该结构,提供了带有两比特分量的四个LS码,接着是四比特分量的八个LS码,最后为64比特分量的128个LS码。对于128比特的LS码而言,期望的IFW确定可用于形成LS码子集的码数目。例如,IFW=[-7,+7],子集包括16个码。随着窗口大小的减小,子集可用的码数目增加。对于IFW=[-3,+3],子集包括32个码;对于IFW=[-1,+1],子集包括64个码;而对IFW=[0,0],子集包括全部128个码。注意IFW=[0,0]表示实际上不存在IFW。
下表提供了长度为128比特的LS码的实例。
表1.IFW相对于LS码子集大小
IFW  LS码的数目
[0,0][-1,+1][-3,+3][-4,+4]  128643216
信号传输
图7说明了图1的系统10中的两个小区的每一个的传输。传输信号包括码元108,如图2所示,由持续时间不同的间隔分隔。在所述实例中,信号被发送到第一小区内的移动用户在分配以第一LA码的第一小区内传输到移动用户24。第一LA码定义一个时间界限序列。第一LA码定义间隔1、间隔2等等的码片大小。在第一小区邻字段的第二小区内的移动用户34,信号可以由定义间隔3、间隔4等等的码片大小传输。每个移动用户24、34的LA序列与已调LS码的其它间隔持续时间继续。特定的LA序列标识发送传输的基站。间隔序列,或LA序列,实际上是由分配给基站或其它传输源的码。每个移动用户24和移动用户34的总帧长度是一致的;只是持续时间和在已调LS码间的间隔顺序在用户间是不同的。每个帧与定义每整帧允许的时间的预定格式和/或协议一致。LA码实际上在帧内设置了码元界限。注意从一给定基站的传输、子帧模式、也就是LA码,在相继帧内重复。另外实施例可能改变每个用户的帧长。注意在小区和/或扇区内,基站使用一个单LA序列。相邻小区被分配以不同LA序列。
在小区和/或扇区内,每个移动用户分配以唯一的LS码。然而,相邻小区/扇区可以重复使用LS码,并且很可能具有至少一个公共LS码。相邻小区和/或扇区共同使用且重复使用LS码导致可能妨碍相邻小区/扇区内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用户正确接收发送信号的干扰。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形成基于期望IFW的码子集而利用了LAS-CDMA系统的IFW特征。
LS码的分配
图8A说明了LS码子集到带有小区702、704、706、708、710、712的系统700内相邻小区的分配。如所述,唯一的LS码子集被分配给每个相邻小区。例如,子集A被分配给小区702。小区702的相邻小区各被分配到不同的且唯一的LS码的子集,其中子集B被分配给小区704,子集C被分配给小区706,子集D被分配给小区708,子集E被分配给小区710,子集F被分配给小区712。这样,小区702内没有一个移动用户会被分配到相邻小区内所使用的码。小区702的相邻小区内不存在重复使用。
注意并不是所有小区702的相邻小区都能被配到不同的子集。图8B说明了一种分配方案,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小区具有共同的LS码组分配。所述方案将三个LS码子集分配给系统700内的小区。子集A被分配给小区702。子集B分配给小区704和708,这是由于这两个小区不相邻。子集C被分配给小区706和710。注意由于小区712不是小区702的相邻小区,因此子集A被分配给小区712。如图8A所述的方案,没有任何相邻小区被分配到共同的码组。
根据一个实施例,分配LS码子集的过程在图9得到详述。在步骤802处确定IFW大小。这是系统允许的可接受干扰水平。例如,IFW=[0,0]表示没有任何偏移量保持期望的互相关特性。换而言之,不存在抗干扰的偏移量窗口。同样,IFW=[-1,+1]表示可以找到为+1到-1的偏移量保持这些特性的一组LS码。在步骤804处,计算LS码子集的大小作为选定的IFW的函数。特定的代码组在步骤806处形成,其中从选定的TFW和LS码的长度来确定可用于子集的码数目。LS码可以顺序地或以其它方式被分配给子集,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至少三个子集,提供对蜂窝布局的小区的完全隔离,如图8A和8B所示。另一实施例可能包括其它子集数目并且允许不同的隔离。另外的实施例可能包括附加的子集以提供对小区的附加隔离。每个系统为适应各种传输环境而实现。例如,一种系统可能由于期望移动用户稀疏或由于特定类型的地形而需要较少的隔离,而其它系统可能由于移动用户密集而需要在相邻小区上的附加隔离。作为一个实例,考虑图6中说明的情况,对于全部128个LS码而言,其中期望的IFW=[-1,+1]对应于每个子集的64个LS码。可用码接着可能被分配给子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根据移动用户的多径传播延时特征而选择IFW。注意在IFW内的MAI和ISI可能会减少。移去或抑制窗口外的MAI和ISI会更困难。随着IFW大小增加,维持IFW的LS码的数目减少。然而,LS码子集的数目增加。例如,如上所述,对于128比特长度的LS码,IFW=[-1,+1]引起64个LS码的子集大小。当全部128个码时,这允许两个64个LS码的子集。对IFW=[-3,+3],产生的LS码子集大小为32,因此从128个LS码可以形成四个子集。
继续图9,LS码子集接着在步骤808处被分配给一个小区。这里要在判决菱形框中检查相邻小区内是否使用了同一码子集。这是为了保证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子集。如果没有任何相邻小区使用同一子集,则处理进行至判决菱形812以确定是否已分配所有的小区。如果相邻小区使用同一LS码子集,则处理进行到步骤814以选择不同的LS码子集并返回步骤808。不同LS码子集可能是码的下一个顺序子集或不相交代码组。处理继续进行,直到系统内的所有小区都被分配到码子集;如果在判决菱形912处所有小区都未分配到码子集,则处理继续到步骤814。
图9描述的过程一般由为无线通信系统内多个基站提供控制的基站控制器(未标出)来执行。处理或者可以由每个基站来执行,其中诸如基站22、32、42、52、62、72这样的每个基站都与LS码子集中选出的其它基站进行通信。在该实施例中,一旦基站选择了LS码子集,则该选择被传递到系统内的其它基站。基站间的协商可能用于允许每个基站在从相邻小区,也就是邻字段的对应小区的隔离通信。LS码子集分配是动态过程而且可能由于给定系统内的环境变化而修改或变化。当例如,期望的IFW变化,可能必须要改变LS代码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更少的码能用于建立子集。在另一例中,移动用户的集中可能改变,需要更小的IFW使得有更多的码可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LAS-CDMA通信系统实现多个LS码子集,所述每个LS码子集在系统内分配给小区和/或扇区而且不同子集分配给相邻小区。子集建立用于得到期望的IFW,所述的IFW确定每个子集的码数目。应用这样的子集于相邻小区减少了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在一实施例中,子集的大小根据树型结构由码长和IFW确定。这样,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减少了。
这样,已经描述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中标识无线传输中的移动用户的一种新颖并改进了的方法和装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中可能涉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最好由电压、电路、电磁波、磁场或其粒子、光场或其粒子、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这里揭示的结合这里描述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算法步骤可以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方框、模块、电路和步骤一般按照其功能性进行阐述。这些功能性究竟作为硬件或软件来实现取决于整个系统所采用的特定的应用程序和设计。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这些情况下硬件和软件的交互性,以及怎样最好地实现每个特定应用程序的所述功能。
作为实例,结合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算法步骤的实现或执行可以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诸如寄存器和FIFO这样的离散硬件组件、执行一组固件指令的处理器、任意常规的可编程软件模块和处理器、或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而被设计的器件的任意组合。处理器最好是微处理器,然而或者,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软件模块可以驻留于RAM存储器、快闪(flash)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体中。处理器可驻留于ASIC(未示出)中。ASIC可以驻留于电话(未示出)中。或者,处理器可以驻留于电话中。处理器可以用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或用结合DSP内核的两个微处理器等等来实现。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实施例中而不使用创造能力。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示出的实施例,而要符合与这里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

Claims (22)

1.在适用于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扩频调制使用LS码,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抗干扰窗(IFW)的大小;
计算多个LS码的子集,每个子集包括许多作为IFW的函数的LS码;
将多个子集的第一个分配给系统的第一部分;以及
将多个子集的第二个分配给系统的第二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还包括:
确定用于系统内操作的子集;
确定彼此间没有互相关的LS码的第一个子集;以及
确定彼此间没有互相关的LS码的第二个子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来自多个子集的第一个的LS码标识系统第一部分内的移动站;以及
用来自多个子集的第二个的LS码标识系统第二部分内的移动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子集的第一和第二子集内的LS码的互相关在IFW内为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FW的大小对应于LS码长,并且所述多个子集的计算还包括:
生成启动源对(seed pair)如下:
    (C1;S1);以及
    (C2;S2);
应用以下公式生成LS码长的多个LS码:
    (C1  C2;S1  S2)
    (C1 -C2;S1 -S2)
    (C2  C1;S2  S1)
    (C2 -C1;S2 -S1),
其中负号表示原分量的二进制补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集数至少为三个。
7.一种结合LAS-CDMA协议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小区,该第一小区分配到LS码的第一子集;以及
第二小区,该第二小区分配到LS码的第二子集,
其中第一和第二子集在预定的抗干扰窗内是无互相关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小区为相邻小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各小区都与第一小区相邻的第一小区邻字段,其中第二小区处在该第一小区邻字段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在该第一邻字段内的第三小区,该第三小区分配到LS码的第三子集,其中第一和第三子集内的LS码在预定的抗干扰窗内无互相关。
11.在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小区内发送第一通信,第一通信通过LS码的第一子集内的第一LS码标识第一小区内的至少一个移动站;以及
在第二小区内发送第二通信,第二通信通过LS码的第二子集内的第二LS码标识第二小区内的至少一个移动站;
其中第一子集内任何两个LS码之间的互相关在抗干扰窗内均为零,且第二子集内任何两个LS码之间的互相关在抗干扰窗内均为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S码的第一和第二子集是由抗干扰窗定义的一组LS码的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包括128个编码的一组LS码,等于[-1,+1]的抗干扰窗对应于用于形成子集的64个可用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抗干扰窗和多个用于形成子集的可用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基于树型结构。
15.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指令,为相邻小区间的通信确定抗干扰窗大小;以及
第二组指令,根据抗干扰窗大小确定至少两组LS码,第一组用于标识第一小区内的移动站,第二组用于标识相邻小区内的移动站;
其中两组LS码内的LS码在抗干扰窗内无互相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组指令,用于将第一组LS代码分配给第一小区内的通信;以及
第四组指令,用于将第二组LS代码分配给第二小区内的通信。
17.在广字段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载波上包含的计算机数据信号,该系统带有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邻字段,该信号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发送到第一小区内的第一移动用户的报头信息;以及
第二部分,包括对应于第一移动用户的第一LS码,该第一LS码是第一组LS码的一部分,以及
其中在第一小区邻字段内,第一LS码仅被分配给第一小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括第一LS码的第三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第二部分带有相关的第一数据码元而第三部分带有相关的第二数据码元,
第二部分还包括由第一数据码元调制的第一LS码;以及
第三部分还包括由第二数据码元调制的第一LS码。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号,其特征在于,第二组LS码被分配给第一小区邻字段内的第二小区。
21.结合LAS-CDMA协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小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LS代码组的第一组计算机可读指令,第一LS代码组有许多预定长度的LS码,其中第一LS代码组中的许多LS码的每一个都与第一LS代码组中的其它LS码无互相关;以及
用于在载波上产生数据信号的第二组计算机可读指令,该数据信号包括:
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发送到第一小区内的第一移动用户的报头信息;以及
第二部分,包括对应于第一移动用户的第一LS码,该第一LS码是第一组LS码的一部分。
22.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21的第一小区的操作的无线装置。
CNB018202810A 2000-12-15 2001-12-13 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4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737,893 2000-12-15
US09/737,893 US6714526B2 (en) 2000-12-15 2000-12-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 assignment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8198A true CN1488198A (zh) 2004-04-07
CN100382446C CN100382446C (zh) 2008-04-16

Family

ID=2496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028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446C (zh) 2000-12-15 2001-12-13 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6714526B2 (zh)
EP (1) EP1342324A2 (zh)
JP (2) JP4142437B2 (zh)
KR (1) KR100910995B1 (zh)
CN (1) CN100382446C (zh)
AU (1) AU2002230739A1 (zh)
BR (1) BR0116159A (zh)
CA (1) CA2431390A1 (zh)
HK (1) HK1062089A1 (zh)
IL (1) IL155969A0 (zh)
MX (1) MXPA03005305A (zh)
NO (1) NO20032631L (zh)
TW (1) TW548996B (zh)
WO (1) WO2002049231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5559C (zh) * 2004-07-13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小区下的码资源分配方法
CN107276945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0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708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7913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5515A1 (en) * 2000-06-05 2001-12-13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A framing method and the synchronous wireless system therewith
US6714526B2 (en) * 2000-12-15 2004-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 assignment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25385B1 (ko) * 2000-12-19 2005-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엘에이에스(las)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음성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6950401B2 (en) * 2000-12-20 2005-09-2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12211B2 (en) * 2001-01-26 2005-06-28 At&T Corp. CDMA to packet-switching interface for code division switching in a terrestrial wireless system
US6996082B2 (en) 2001-05-14 2006-02-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the amount of data necessary to signal code and timeslot assignments
US7012886B2 (en) * 2001-05-16 2006-03-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alsh code allocation/de-allocation system
CN1138428C (zh) * 2001-06-11 2004-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同步系统的同步码选择方法
CN1663161A (zh) * 2002-06-25 2005-08-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干扰窗的使用扩展码的mt-cdma
KR20050015119A (ko) * 2003-08-04 2005-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신호 변조 장치및 방법
US6940844B2 (en) 2003-10-17 2005-09-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WLAN capabilities of a dual mode GPRS/WLAN or UMTS/WLAN WTRU
US7796963B2 (en) * 2005-02-17 2010-09-14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station acquisition state antenna tu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7577411B2 (en) * 2005-02-17 2009-08-18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station access and idle state antenna tu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8396431B2 (en) * 2005-02-17 2013-03-12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station traffic state antenna tu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204016B (zh) * 2005-05-23 2013-02-13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干扰减少的方法和系统
RU2396718C2 (ru) * 2005-08-05 2010-08-10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оординирование стробирова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го ка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передачи индикатора качества канала
US7941135B2 (en) * 2006-03-22 2011-05-10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s of performing live monitoring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72095B2 (en) * 2007-01-09 2015-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080186859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Viasat, Inc. Code multiplexed request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7953060B2 (en) * 2007-06-11 2011-05-31 Viasat, Inc. Quasisynchronous reservation requests
US7940790B2 (en) * 2007-06-11 2011-05-10 Viasat, Inc. Multiple request intervals
CN101335972B (zh) * 2007-06-29 201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界小区的配置调整方法及网元管理系统
WO2009022815A2 (en) * 2007-08-14 2009-02-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estimating mimo channel using loosely synchronous code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90097452A1 (en) * 2007-10-12 200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mto cell synchronization and pilot search methodology
US20090141680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Viasat, Inc. Flexible assignment of scheduled and request transmissions
US8144680B2 (en) * 2007-11-30 2012-03-27 Viasat, Inc. Contention-based communications
US20110182169A1 (en) * 2009-09-13 2011-07-28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n Shenzhen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system
US9425625B2 (en) 2010-06-21 2016-08-23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Coordinated power converter system
EP2636155B1 (en) * 2010-11-03 2017-01-1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ollaborative data sharing for cdma interference subtraction
JP6618759B2 (ja) * 2015-10-16 2019-12-11 公立大学法人会津大学 近似同期式cdma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CN113169764A (zh) 2018-11-27 2021-07-23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非相干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通信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307A (en) * 1986-10-17 1990-02-13 Qualcomm, Inc.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atellite or terrestrial repeaters
US5103459B1 (en) * 1990-06-25 1999-07-06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FI925472A (fi) * 1992-12-01 1994-06-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Tiedonsiirtomenetelmä sekä -järjestelmä
US5590160A (en) * 1992-12-30 1996-12-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ymbol and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both a TDMA system and a CDMA
JPH09261726A (ja) * 1996-03-22 1997-10-03 Canon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128276A (en) * 1997-02-24 2000-10-03 Radix Wireless, Inc. Stacked-carrier discrete multiple ton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binations with code null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trodir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CN1049312C (zh) * 1997-08-12 2000-02-09 李道本 一种扩频地址码的编码方法
GB2346295B (en) 1998-07-24 2003-08-20 Toshiba Kk CDMA mobile terminal device
JP3216809B2 (ja) 1998-07-24 2001-10-09 株式会社東芝 Cdma移動端末装置の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331997B1 (en) 1998-08-04 2001-12-18 Linkair Communication, Inc. Scheme f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ding
US6324227B1 (en) * 1998-09-09 2001-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for performing position location with efficient rotator
US6351460B1 (en) 1999-05-24 2002-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in an early soft handoff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1095515A1 (en) * 2000-06-05 2001-12-13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A framing method and the synchronous wireless system therewith
EP1303997A4 (en) * 2000-06-05 2004-04-28 Linkair Comm Inc METHOD FOR THE RADIO INTERFACE TO SUPPORT A VARIABLE DATA RATE
US6714526B2 (en) * 2000-12-15 2004-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 assignment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5559C (zh) * 2004-07-13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小区下的码资源分配方法
CN107276945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0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708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7913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0B (zh) * 2016-04-08 2019-12-06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5B (zh) * 2016-04-08 2019-12-10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7913B (zh) * 2016-04-08 2019-12-10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944B (zh) * 2016-04-08 2020-01-03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708B (zh) * 2016-04-08 2020-01-07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10995B1 (ko) 2009-08-05
IL155969A0 (en) 2003-12-23
WO2002049231A2 (en) 2002-06-20
US7620005B2 (en) 2009-11-17
HK1062089A1 (en) 2004-10-15
US20020110102A1 (en) 2002-08-15
US20040114550A1 (en) 2004-06-17
AU2002230739A1 (en) 2002-06-24
NO20032631L (no) 2003-08-15
CN100382446C (zh) 2008-04-16
MXPA03005305A (es) 2004-04-21
WO2002049231A3 (en) 2003-02-06
KR20030059341A (ko) 2003-07-07
BR0116159A (pt) 2005-06-28
JP2008228288A (ja) 2008-09-25
JP4142437B2 (ja) 2008-09-03
JP2004516705A (ja) 2004-06-03
EP1342324A2 (en) 2003-09-10
CA2431390A1 (en) 2002-06-20
US6714526B2 (en) 2004-03-30
TW548996B (en) 2003-08-21
NO20032631D0 (no) 200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88198A (zh) 扩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代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93528C (zh) 用于在正交直接序列码分多址(ods-cdma)通信系统中包括多种数据速率的设备
CN1136668C (zh) 用于码分多址下行链路同步码传输的格式和基于此传输格式的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KR101425326B1 (ko) 기지국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CN1190029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与方法
CN1174565C (zh) 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分配给基站的定时和代码组的同步化方法
CN149603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扰频码发生器
CN1367965A (zh) 在扩频通信中实现高效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44062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射束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7472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布置导频音调的方法和设备
WO2011137699A1 (en) Orthogonal codes bas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method, multiplexing device, and de-multiplexing device
CN1150709C (zh) Cdma蜂窝系统两级变码片速率扩频和解扩方法
CN1150697C (zh) 一种用于无线系统物理层的tdd成帧方法
CN102257736B (zh) 用于集成移动广播的时分复用的导频信号
CN1378723A (zh) 一种成帧方法及其同步的无线系统
CN1992574A (zh) 一种改善cdma通信系统组网性能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781273B (zh) Cdma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发射器和接收器
CN1582001A (zh) Td-scdma系统中直放站获取转换点的方法
CN1862980A (zh) 多个基本中间码的分配方法
CN1430831A (zh) 用于使接收机与发射机同步的方法
CN1917487A (zh) 一种用于分时隙系统的训练序列的分配方法
CN1574702A (zh) 宽频带码分多址系统的时槽同步方法
CN1436410A (zh) 一种用于无线系统的tdd成帧方法
KR101492218B1 (ko) 2차동기채널 심볼 내의 직교코드를 매핑하는 방법
CN138500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步上行方向的信号传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0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0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3